简介:
法然上人(法名「源空」1133—1212)是八百年前的日本净土宗祖师,被当时佛教界誉为「智慧第一」,传为大势至菩萨应化身。上人依据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而开创净土宗,现今日本净土法门之各流各派皆源出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的净土思想,一言以蔽之,即是其所著《选择本愿念佛集》所「标宗」之「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及其「结论」之「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此乃完全遵循善导大师之思想以阐明往生之正因。
法然上人遗留之著作及法语有中文及日文,后人编辑之,名为《法然上人全集》;为利华人方便阅读,中国「净土宗善导流」导师慧净法师乃将其中文著作加以分段标点,日文著作则译成中文,编成一册,分为十个单元,仍然名为《法然上人全集》而出版流通之。
净土法门以善导大师之弥陀本愿思想最为纯正,而法然上人的所有撰述,完全在阐释善导大师的净土宗义,可谓「偏依善导一师」,凡欲了解善导大师之净土精髓者,若虚心细读《法然上人全集》,便是一个快捷的方法。
此书蕴含无尽法藏,取之不竭,读之不厌;浊世恶机,欲于今生往生,直入报土,速证佛道,不可不阅;末代愚人,欲于现在断疑,彻底安心,永除恐惧,不可不读。
前言
《法然上人全集》顾名思义,即是法然上人(法名「源空」公元1133~1212)亲手所写或亲口所传之念佛法语。
法然上人一生不作玄谈,不事笔墨;其遗留之法语,或由某种因缘而作,或因他人之请而写。其法语有中文及日文,悉皆阐扬净土教理,不涉其它宗派;后人编辑之,名为《法然上人全集》,有一部份亦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
今为利于全世界华人之学本愿念佛者方便阅读,乃将其中文著作加以分段标点,日文著作则译成中文,编成一册,分为十个单元,仍然名为《法然上人全集》而出版流通之;所谓「令法久住,利乐有情」,以使上人一生行德及法语,永作长夜明灯,引导苦海群萌,共登净土之彼岸,齐证涅槃之常乐。(中文著作中尚有〈逆修说法〉、〈往生要集诠要〉,日文著作中尚有〈往生大要抄〉等,由于内容或与其它之文相雷同,或于法义不甚重要,故未编译。)
此十单元之中,第一是〈选择本愿念佛集〉,此集是中文,是上人净土思想的结晶与标准,被尊为「净宗本典」,也是立教开宗之宝典。第二是〈三部经释〉,也是中文;三部经是净宗正依经典,而此释是纲要解释,三经宗旨,尽在此篇。以上两篇,文字较长,属于教旨之类;其余之文较短,除〈净土宗略要文〉也是教旨之外,大多是属于法语与问答性质,但见目录便知。
后面〈源空上人传〉等三篇,是法然上人传记。上人之传记颇多,古今中外,高僧大德,贤士文流之传记,少有出其右者。卷数多少不定,多则有天皇命令所篡辑的《敕修御传》四十八卷,少则有十卷传、九卷传、一卷传不等;大多日文,少数汉文。其中圣觉上人以日文所撰述之〈源空上人传〉(又称「十六门记」)为最早。圣觉上人是法然上人嫡传弟子,泻瓶上足,当时耆宿,众所钦仰,其撰述简要而信实。而〈圆光大师略传〉是后代之白誉秀道氏以中文所简略集记。另有一篇〈知恩讲私记〉,也是中文,是法然上人往生之后十年左右由其另一高徒隆宽上人所写,见其文体,应是纪念上人之法会中所朗诵之文,是叙述上人芳躅,叹其高德之短文。此三篇传记,互有长短详略,可大概了解上人一生之行德,故一并编辑之。
最后面「附录」三篇,一是〈选择集纲要〉,是略述上人根本思想及净宗大纲之文,净宗行人,亦应阅读。二是〈选择集编者序〉是〈选择集〉单行本之编者序文,以叙述上人之灵应奇瑞为主,意在增进读者敬信之情。而可谓《全集》殿后之〈源信念佛法语〉,可说字字放光,句句响亮;文字虽少,掷地有声;内容平浅,响彻十方;既深本愿之仰信,又彻人情之机微;吟味再三,口留余香。此文与〈一枚起请文〉,古称双璧;此之双璧,亦可作为座右铭。
法然上人是八百年前的东瀛高僧,被当时佛教界誉为智慧第一,实际是大势至菩萨的应化身;依据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而亲自开创净土宗,现今日本净土法门之各流各派皆源出自法然上人之净土宗。
法然上人九岁出家,十五岁(一说十三岁)登佛学重镇之比叡山修行。生死心切,无常观深,为速求证悟,阅藏五遍,兼学八宗,可谓天下无双之智者,教界第一之学匠。四十三岁时,第八遍阅读善导大师之《观经四帖疏》,至〈散善义〉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之文时,眼睛一亮,当下信心开发,豁然彻悟弥陀本愿宗旨--
罪恶深重、烦恼炽盛之散乱凡夫,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则乘佛愿力,必定往生弥陀报土。
法然上人一得此理,感悦彻髓,高声念佛,不觉泪涌。此事本书第四六六页之〈示圣光之法语〉及第四九○页〈净土随闻记〉略有记载。
诚然,弥陀佛王,大悲愿力,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令诸众生,功德成就。其真实功德,全在六字名号之中;但念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全部领受弥陀惠施之真实功德,必定往生成佛,无一遗漏。
此后上人一生舍弃杂修杂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自行化他,皆以念佛;专谈净土之法,恳劝念佛之行。因之华夷缁素,远近贵贱,晨昏辐凑,门前成市。问义寻行之辈,济济煌煌,络绎不绝;常随近侍之众,如百川之归巨海,若鳞介之宗龟龙。计其出家弟子三百余人,皆禀上人之教,或闲居念佛,或弘化四方。日本之佛教,一天四海,泰半归入净土门,皆由法然上人之劝化。
法然上人的净土思想,一言以蔽之,即是《选择本愿念佛集》所「标宗」之
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及其「结论」(大纲)之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此标宗及结论之法语,乃完全遵循善导大师之思想以阐明往生之正因。所谓「称名必得生」,何以故?「乘佛本愿故」。只要称念佛名,即是乘佛本愿;若非称念佛名,即非乘佛本愿。此亦即简洁扼要明了地解释本愿之王的第十八愿之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的正意。「乃至十念」即是「念佛」,亦即「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念佛;果能于此深信不疑,则信行一体,从今以后,其人必定自然「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直至临终永不退转;此即善导大师所言:
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之意。如此之人,往生净土现在已定,不必等到临终正念;所谓「十念业成,往生决定」,这都是弥陀佛王愿力之所使然。
法然上人的思想与行谊,完全崇敬、倾倒、依循于善导大师,所谓「偏依善导一师」。其教化一向简要浅显,摒弃复杂深奥,真正合乎本愿法门之「易行」与「安乐」之原则。综观本《全集》内容,除了〈大原谈义闻书钞〉一篇以外,其余各篇,虽文有长短,但每篇都以浅白的文字,易懂的道理,要言不繁,透彻根源的阐明「称念必得生,依佛本愿故」的本愿宗义,以使不论有智无智,任何人都能疑虑冰消,信心怒放,既喜念佛,更喜往生决定。
故知本愿法门,如阿弥陀佛之本愿所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善导大师之解释所云:「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此外别无深奥。因此,若有人来妨碍说:「念佛不能往生!」便是弥陀之敌,祖师之仇,不可亲近,不可听从。
本愿法门不可讲得很杂、很深、很玄、很难,或别立新义,欲显异惑众;要讲得平易朴实,亲切自然,使得连不识字、没有文化的老太公、老太婆也能听得懂、做得到。否则不如不讲,以免上违佛意,下误众生。
本愿法门极其简易平常,不可好多、好杂、好深、好玄、好难,或寻奇觅巧,欲与人不同;此则如羊走迷,必入歧途,遭受蒙骗,将再度沉沦,不得往生,因为这些皆非往生之因。
《法然上人全集》的内容亦可说完全在于阐释善导大师的本愿思想,现将善导大师本愿思想的大纲选择几条如下,使读者一目了然,得其精要;易持易记,容易掌握领解:
一、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
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二、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三、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
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
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四、深心即是真实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五、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六、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
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七、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八、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由此可知,善导大师对释尊一代教法的总结论是:「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一代教法);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本愿念佛)。」
故「一向专称」是弥陀本愿、释尊本怀;是佛法精华、佛教结论。
因此,法然上人也以善导大师之「观经流通释文」而建立净土宗,以显明「散乱凡夫,但称佛名,则乘佛本愿,必生弥陀报土」之宗义。
以此明知:信有弥陀,信有极乐,信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必得往生;如是信受愿生而念佛者,则不论何时、何地、何人,无不往生极乐。
亦即「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定得往生」,即是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本愿)之宗旨,简表如下:
法然上人是大势至菩萨所应化,目的在于开创净土宗,若不别开净土宗,而永远依附在其它宗派之下作为寓宗或兼宗,则净土之教理被混淆,宗旨不明,方针不知;欲修净土之人,不免多歧亡途,杂信杂修,甚或求渡无津,望洋兴叹。然若建立净土宗,则净土之教行信证:亦即目标与方法,了如指掌,朗然不紊;不致误导方向,如盲走迷。
法然上人的所有撰述,既然不另外主张新义,而完全在于阐释善导大师的净土宗义,则凡欲了解善导大师之净土精髓者,若虚心细读《法然上人全集》,便是一个快捷的方法。
净土法门以善导大师之弥陀本愿思想最为纯正,而忠诚虔敬专一无二的传此思想,加以纯粹不杂、简明精要、踏实稳健的开展,令人如日朗照、心开意解、欢喜信受的奉行者,即是法然上人。
故此《法然上人全集》,是净土教理的精华,他力行人的龟镜;篇篇直指弥陀肝心,句句显露救度本怀。
是本愿的骨髓,信心的腑脏,念佛的咽喉,往生的目足。
亦是三界暗室的明灯,六道苦海的慈航;饥者的佳肴,贫者的宝珠;歧路的指标,浪者的归宿。
恐惧的人有福了,此书能够给予大安心;
空虚的人有福了,此书能够给予大满足。
浊世恶机:欲于今生往生,直入报土,速证佛道,不可不阅。
末代愚人:欲于现在断疑,彻底安心,永除恐惧,不可不读。
此书蕴含无尽法藏,取之不竭,读之不厌;其味无穷,常看常新;佛恩横流,法喜四溢。
此书是弥陀真意,释尊本怀,诸佛护念之书,有缘得之,宜珍重恭敬,信受奉行。
又,善导大师与法然上人,同是弥陀势至应化,同是现生证入三昧,同是才学智慧高迈;同以净土法门为专宗,同以弥陀本愿为根源;故其净土思想,是净宗正脉、净宗标准。若后之学者、善知识,或任何人,其著书立论,与此二祖相背,则弃而不依;因为此之学者、善知识等,仍是凡夫,未证三昧,智行未具,其所言论,若不全依祖师(善导、法然),则难免所谓「别解别行」,而别立新义,是故不可依循。
又,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等「五部九卷」的净宗宝典,于唐武宗灭法浩劫后,不幸大多失传于中国,然而却原封保存于东瀛。但,若无法然上人慧眼见真,特别依之开宗立教阐释弘传,则不只宝典埋没,乏人问津,吾人今日亦不能得蒙弥陀救度;是故,法然上人之恩,不可言喻!
净宗根源之第十八愿(本愿),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有很简明扼要的解释,此解释是原则、标准,依此释,信解之,实践之,列表于后:
第十八愿之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于《观念法门》解释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
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于《往生礼赞》解释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第十八愿与〈玄义分〉,《观念法门》《往生礼赞》「取意文」对照表
故知:愿生弥陀极乐,专称弥陀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必生弥陀净土。
故净土宗「宗旨」即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应信而行之。
法然上人(619页)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此文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阿弥陀佛成就本愿,庄严极乐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览,有否念我名号之人;
以佛耳昼夜倾听,有否称我名号之人。
是故,一称一念之人,阿弥陀佛无有不知;摄取光明,不舍其身,临终来迎,无有空过。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结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慧净法师,一九五○年生于台湾台南市。童年时期接受过私塾教育,游心儒道古圣贤之林,于中华传统文化奠基深厚;亦曾信奉属于民间信仰之鸾堂,故于善恶因果报应,深信不疑。成年之后,归信佛教,喜读佛经,好乐念佛打坐。
一九七七年,披剃出家于佛光山星云大师座下,法名心严,外号慧净。
一九八五年春向大师请假,独自住山静修,历时三年,念佛为主,兼研《印光大师文钞》及净土著述。于此其间,阅读到《选择本愿念佛集》,知净土法门应以善导流最为纯正,上契弥陀度生本怀,下契众生一切根机。
一九八八年秋游学于日本京都之大谷大学,研习善导系净土思想。
一九九三年夏返回台湾,逐渐开展善导大师的净土法门,多次弘法于香港、澳门、大陆及纽西兰等地。
一九九六年,中国大陆净宗法师皈依法师,于大陆大力弘扬善导大师念佛法门,印经说法,遍及大陆各省。
二○○三年十一月,驻锡台北象山修行小区;目前象山小区已成为长年终日念佛之「弥陀村」。并以「弥陀村」为台湾「净土宗善导流」宗派本山,订定「净土宗教章」。
法师为人纯厚朴实,念佛不辍,其全生命投入信仰所自然流露的人格特质,具有无比的感染力量。
慧净法师编著有一系列净土丛书,包括《善导大师全集》、《法然上人全集》、《念佛感应录》、《讲演集》、《书信集》等二十余册。其所编撰书籍,虽学涉古今中日,然都贯穿著不变的宗旨--回归善导大师,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全面性深入地掌握善导大师弥陀净土思想。
选择本愿念佛集
法然上人集
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第一章二门章
--「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
《安乐集》上云: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
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
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
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
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
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私云:窃计夫立教多少,随宗不同。且如「有相宗」立三时教,
而判一代圣教,所谓有、空、中是也。如「无相宗」立二藏教,以判
一代圣教,所谓菩萨藏、声闻藏是也。如「华严宗」立五教,而摄一
切佛教,所谓小乘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是也。如「法华宗」
立四教五味,以摄一切佛教,四教者,所谓藏、通、别、圆是也;五
味者,所谓乳、酪、生、熟、醍醐是也。如「真言宗」立二教,而摄
一切,所谓显教、密教是也。今此「净土宗」者,若依道绰禅师意,
立二门而摄一切,所谓圣道门、净土门是也。
问曰:夫立宗名,本在华严天台等八宗九宗,未闻于净土之家,
立其宗名。然今号「净土宗」,有何证据也?
答曰:净土宗名,其证非一。元晓《游心安乐道》云:「净土
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又慈恩《西方要诀》云:「依
此一宗。」又迦才《净土论》云:「此之一宗,窃为要路。」其
证如此,不足疑端。但诸宗立教,非今正意。且就净土宗,略明二
门者,一者圣道门,二者净土门。
初「圣道门」者,就此有二:一者大乘,二者小乘。就大乘中,
虽有显密权实等不同,今此集意,唯存显大,及以权大,故当历劫
迂回之行。准是思之,应存密大,及以实大。然则今真言、佛心、
天台、华严、三论、法相、地论、摄论,此等八家之意,正在此也,
应知。次小乘者,总是小乘经律论之中,所明声闻、缘觉,断惑证
理,入圣得果之道也;准上思之,亦可摄俱舍、成实诸部律宗而已。
凡此圣道门大意者,不论大乘及以小乘,于此娑婆世界之中,修四
乘道,得四乘果也。四乘者三乘之外加佛乘也。
次「往生净土门」者,就此有二:一者正明往生净土之教,二者
傍明往生净土之教。
初「正明往生净土之教」者,谓「三经一论」是也。三经者:一
《无量寿经》、二《观无量寿经》、三《阿弥陀经》也。一论者:天
亲《往生论》是也。或指此三经号「净土三部经」也。
问曰:三部经名,亦有其例乎?
答曰:三部经名,其例非一:一者法华三部,谓《无量义经》、
《法华经》、《普贤观经》是也。二者大日三部,谓《大日经》、《金
刚顶经》、《苏悉地经》是也。三者镇护国家三部,谓《法华经》、《
仁王经》、《金光明经》是也。四者弥勒三部,谓《上生经》、《下
生经》、《成佛经》是也。今者唯是弥陀三部,故名净土三部经也。
弥陀三部者是净土正依经也。
次「傍明往生净土之教」者,《华严》、《法华》、《随求》、
《尊胜》等明诸往生净土之行之诸经是也。又《起信论》、《宝性论》
、《十住毗婆沙论》、《摄大乘论》等明诸往生净土之行之诸论是也。
凡此集中,「立圣道、净土二门意者,为令舍圣道入净土门」
也。就此有二由: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此宗
之中,立二门者,非独道绰,昙鸾、天台、迦才、慈恩等诸师,皆有
此意;且昙鸾法师《往生论注》云: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
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
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
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中难行道者,即是「圣道门」也;易行道者,即是「净土门」
也。难行易行、圣道净土,其言虽异,其意是同。天台、迦才同之,
应知。又《西方要诀》云:
「仰惟释迦启运,弘益有缘,教阐随方,并沾法润。亲逢圣
化,道悟三乘;福薄因疏,劝归净土。作此业者,专念弥陀,一
切善根,回生彼国。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至
临终十念,俱能决定,皆得往生。」又同后序云:
「夫以生居像季,去圣斯遥;道预三乘,无方契悟;人天两
位,躁动不安,智博情弘,能堪久处。若也识痴行浅,恐溺幽涂;
必须远迹娑婆,栖心净域。」
此中「三乘」者即是圣道门意也;「净土」者即是净土门意也。
三乘净土、圣道净土,其名虽异,其意亦同。净土宗学者,先须知此
旨,设虽先学圣道门人,若于净土门有其志者,「须弃圣道,归于净
土」。例如彼昙鸾法师,舍四论讲说,一向归净土;道绰禅师,搁涅
盘广业,偏弘西方行。上古贤哲,犹以如此,末代愚鲁,宁不遵之哉!
问曰:圣道家诸宗,各有师资相承,谓如天台宗者慧文、南岳、
天台、章安、智威、慧威、玄朗、湛然,次第相承。如真言宗者大日
如来、金刚萨埵、龙树、龙智、金智、不空,次第相承。自余诸宗,
又各有相承血脉,而今所言净土宗,有师资相承血脉谱乎?
答曰:如圣道家血脉,净土宗亦有血脉,但于净土一宗,诸家不
同:所谓庐山慧远法师、慈愍三藏、道绰、善导等是也。今且依道绰、
善导之一家,论师资相承血脉者。此亦有两说:一者菩提流支三藏、慧
宠法师、道场法师、昙鸾法师、大海禅师、法上法师﹝以上出《安乐集》﹞。二者菩提流支三藏、昙鸾法师、道绰禅师、善导禅师、怀感法师、少
康法师﹝以上出唐宋两传﹞。
第二章二行章
--「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而舍杂行归正行」之文
《观经疏》第四云: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
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
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私云:就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初明「往生行相」者:依善导和尚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
一正行,二杂行。
初「正行」者,就此有开合二义:初开为五种,后合为二种。
初开为五种者:一读诵正行,二观察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
正行,五赞叹供养正行也。
第一读诵正行者:专读诵《观经》等也;即文云:「一心专读
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是也。
第二观察正行者:专观察彼国依正二报也;即文云:「一心专
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是也。
第三礼拜正行者:专礼弥陀也;即文云:「若礼即一心专礼彼
佛」是也。
第四称名正行者:专称弥陀名号也;即文云:「若口称即一心
专称彼佛」是也。
第五赞叹供养正行者:专赞叹供养弥陀也;即文云:「若赞叹
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是也。若开赞叹供养而为二
者,可名六种正行也。今依合义,故云五种。
次合为二种者:一者正业,二者助业。
初「正业」者,以上五种之中第四称名为「正定之业」;即文
云:「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
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是也。
次「助业」者,除第四口称之外,以读诵等四种而为助业;即文
云:「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是也。
问曰:何故五种之中,独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乎?
答曰:顺彼佛愿故。意云:称名念佛是彼佛本愿行也。故修之者,
乘彼佛愿,必得往生也。其本愿义,至下可知。
次「杂行」者,即文云:「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
名杂行」是也;意云:杂行无量,不遑具述也。但今且翻对五种正
行,以明五种杂行也:一读诵杂行,二观察杂行,三礼拜杂行,四称
名杂行,五赞叹供养杂行也。
第一读诵杂行者:除上《观经》等,往生净土经以外,于大小乘,
显密诸经,受持读诵,悉名读诵杂行。
第二观察杂行者:除上极乐依正以外,大小显密事理观行,皆悉
名观察杂行。
第三礼拜杂行者:除上礼拜弥陀以外,于一切诸余佛菩萨等,及
诸世天等礼拜恭敬,悉名礼拜杂行。
第四称名杂行者:除上称弥陀名号以外,称自余一切佛菩萨等,
及诸世天等名号,悉名称名杂行。
第五赞叹供养杂行者:除上弥陀佛以外,于一切诸余佛菩萨等,
及诸世天等赞叹供养,悉名赞叹供养杂行。
此外亦有布施、持戒等无量之行,皆可摄尽杂行之言。
次判「二行得失」者:「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
,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
之行。」即其文也。案此文意,就正杂二行,有五番相对:
一亲疏对,二近远对,三有间无间对,四不回向回向对,五纯杂对也。
第一亲疏对者:先「亲」者,修「正助二行」者,于阿弥陀佛甚
为「亲昵」。故《疏》上文云:「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
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次「疏」
者,「杂行」也。众生口不称佛,佛即不闻之;身不礼佛,佛即不见
之;心不念佛,佛即不知之。众生不忆念佛者,佛不忆念众生;彼此
三业,常相舍离,故名「疏行」也。
第二近远对者:先「近」者,修正助二行者,于阿弥陀佛甚为「邻
近」。故《疏》上文云:「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
故名「近缘」也。次「远」者,「杂行」也。众生不愿见佛,佛即不
应念。不现目前,故名远也。但亲近义,虽似是一,善导之意,分而
为二,其旨见于《疏》文,故今所引释也。
第三无间有间对者:先「无间」者,修正助二行者,于弥陀佛忆
念不间断,故云「名为无间」是也。次「有间」者,修杂行者,于阿
弥陀佛忆念常间断,故云「心常间断」是也。
第四不回向回向对者:修正助二行者,纵令不别用回向,自然成
往生业。故《疏》上文云:「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
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
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
得往生』。」次回向者,修杂行者,必用回向之时,成往生之因,
若不用回向之时,不成往生之因,故云「虽可回向得生」是也。
第五纯杂对者:先「纯」者,修正助二行者,是纯极乐之行也。
次「杂」者,是非纯极乐之行,通于人天及以三乘,亦通于十方净土,
故云杂也。然者西方行者,须「舍杂行修正行」也。
问曰:此纯杂义于经论中有其证据乎?
答曰:于大小乘,经律论之中,立纯杂二门,其例非一:大乘即
于八藏之中而立杂藏,当知七藏是纯,一藏是杂。小乘即于四含之中
而立杂含,当知三含是纯,一含是杂。律即立二十犍度以明戒行,其
中前十九是纯,后一是杂犍度也。论则立八犍度明诸法性相,前七犍
度是纯,后一是杂犍度也。贤圣集中唐、宋两传立十科法,明高僧行
德,其中前九是纯,后一是杂科也。乃至《大乘义章》,有五聚法门,
前四聚是纯,后一是杂聚也。亦非啻显教,密教之中有纯杂法,谓山
家《佛法血脉谱》云:一胎藏界曼陀罗血脉谱一首,二金刚界曼陀罗
血脉谱一首,三杂曼陀罗血脉谱一首,前二首是纯,后一首是杂。纯
杂之例虽多,今略举小分而已。当知纯杂之义,随法不定,因兹今善
导和尚意,且于净土行,论纯杂也。亦此纯杂名,不局内典,外典之
中,其例甚多,恐繁不出矣。但于往生行,而分二行,不限善导一师,
若依道绰禅师意者,往生之行虽多,束而为二:一谓「念佛往生」,
二谓「万行往生」。若依怀感禅师意,往生之行虽多,束而为二:一
谓「念佛往生」,二谓「诸行往生」。如是三师,各立二行,摄往生
行,甚得其旨,自余诸师不然,行者应思之。
《往生礼赞》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
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
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五三。何以故?
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
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
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
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
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
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
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
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应知。
私云:见此文弥须「舍杂修专」,岂舍百即百生专修正行,而坚
持千中无一杂修杂行乎!行者能思量之。
第三章本愿章
--「弥陀如来不以余行为往生本愿,唯以念佛为往生本愿」之文
《无量寿经》上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
生者,不取正觉。
《观念法门》引上文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
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往生礼赞》同引上文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
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
得往生。
私云:一切诸佛各有总别二种之愿:总者,四弘誓愿是也;别者,
如释迦五百大愿,药师十二上愿等是也。今此四十八愿者,是弥陀别
愿也。
问曰:弥陀如来,于何时何佛所,而发此愿乎?
答曰:《寿经》云:「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
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
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乃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五十三佛
也﹞皆悉已过。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时有国王,闻佛说法,
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
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乃至﹞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
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
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
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
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佛言:其
佛寿命四十二劫。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
又《大阿弥陀经》云:「其佛即选择二百一十亿,佛国土中,诸
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为选择心中所欲愿。楼夷亘罗佛﹝此云世自
在王佛﹞说经毕,昙摩迦﹝此云法藏﹞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彻视,悉自见二
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即选择心中所
愿,便结得是二十四愿经﹝《平等觉经》亦复同之﹞。」
此中「选择」者,即是「取舍」义也。谓于二百一十亿诸佛净土
之中,舍人天之恶,而取人天之善;舍国土之丑,而取国土之好也。
《大阿弥陀经》选择义如是,《双卷经》意亦有选择义,谓云:「摄
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是也。选择与摄取,其言虽异,
其意是同。然则,舍不清净行,而取清净之行也,上天人之善恶,国
土之粗妙,其义亦然,准是应知。
夫约四十八愿,一往各论选择摄取之义者:
第一「无三恶趣愿」者:即于所睹见之二百一十亿土中,或有有
三恶趣之国土,或有无三恶趣之国土,即选舍其有三恶趣粗恶国土,
选取其无三恶趣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第二「不更恶趣愿」者:于彼诸佛土中,或有虽国中无三恶道,
其国人天寿终之后,从其国去,复更三恶趣之土。或有不更恶道之土,
即选舍其更恶道粗恶国土,选取其不更恶道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第三「悉皆金色愿」者:于彼诸佛土中,或有一土之中,有黄白
二类人天之国土,或有纯黄金色之国土,即选舍黄白二类粗恶国土,
选取黄金一色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第四「无有好丑愿」者:于彼诸佛土中,或有人天形色好丑不同
之国土,或有形色一类无有好丑之国土,即选舍好丑不同粗恶国土,
选取无有好丑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愿」者:于彼诸佛土中,或有以布施为往
生行之土,或有以持戒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忍辱为往生行之土,或
有以精进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禅定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般若(信第一
义等是也)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菩提心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六念为往
生行之土,或有以持经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咒为往生行之土,或有
以起立塔像饭食沙门,及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等种种之行,各为往生
行之国土等;或有专称其国佛名为往生行之土,如此以一行配一佛土
者,且是一往之义也。再往论之其义不定,或有一佛土中,以多行为
往生行之土;或有多佛土中,以一行通为往生行之土。如是往生之行,
种种不同,不可具述也。即今选舍前布施持戒乃至孝养父母等诸行,
而「选取专称佛号」,故云选择也。且约五愿,略论选择,其义如是,
自余诸愿,准是应知。
问曰:普约诸愿,选舍粗恶,而选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
八愿,选舍一切诸行,唯偏选取念佛一行,为往生本愿乎?
答曰:圣意难测,不能辄解,虽然今试以二义解之,一者「胜劣」
义,二者「难易」义。
初「胜劣」者:念佛是胜,余行是劣,所以者何?名号者是万德
之所归也。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
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
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为劣也;
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栋梁等一一名字中
不能摄一切,以是应知。然则佛名号功德,胜余一切功德,故「舍劣
取胜」以为本愿欤!
次「难易」义者:念佛易修,诸行难修,是故《往生礼赞》云: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麤,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又《往生要集》云:
问曰:一切善业,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劝念佛一门?
答曰:今劝念佛,非是遮余种种妙行,只是男女贵贱,不简
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
其便宜,不如念佛。
故知念佛易故,通于一切;诸行难故,不通诸机。然则为令一切
众生「平等往生」,「舍难取易」以为本愿欤!
若夫以「造像起塔」而为本愿,则贫穷困乏之类定绝往生望;然
富贵者少,贫贱者甚多。
若以「智慧高才」而为本愿,则愚钝下智者定绝往生望;然智慧
者少,愚痴者甚多。
若以「多闻多见」而为本愿,则少闻少见辈定绝往生望;然多闻
者少,少闻者甚多。
若以「持戒持律」而为本愿,则破戒无戒人定绝往生望;然持戒
者少,破戒者甚多。
自余诸行,准是应知。当知以上诸行等而为本愿,则得往生者少,
不往生者甚多。
然则弥陀如来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为普摄于一切,不
以造像起塔等诸行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故法
照禅师《五会法事赞》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问曰:一切菩萨虽立其愿,或有已成就,亦有未成就,未审法藏
菩萨四十八愿,为已成就,将为未成就也?
答曰:法藏誓愿一一成就,何者?极乐界中既无三恶趣,当知是
则成就无三恶趣之愿也。何以得知?即愿成就文云:「亦无地狱、饿
鬼、畜牲诸难之趣」是也。又彼国人天寿终之后无更三恶趣,当知是
则成就不更恶趣之愿也。何以得知?即愿成就文云:「又彼菩萨乃至
成佛不更恶趣」是也。又极乐人天无有一人不具三十二相,当知是则
成就具三十二相愿也。何以得知?即愿成就文云:「生彼国者皆悉具
足三十二相」是也。如是初自「无三恶趣愿」,终至「得三法忍
愿」,一一誓愿皆悉成就。第十八念佛往生愿岂独不成就乎?然则,
念佛之人皆当往生,何以得知?即念佛往生愿成就文云:「诸有众
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
得往生,住不退转」是也。凡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阁无非愿
力,何于其中独可疑惑念佛往生愿乎!加之一一愿终云:「若不尔者
,不取正觉」,而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成佛之誓,既已
成就,当知一一之愿,不可虚设。故善导云:「彼佛今现,在世成佛,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问曰:《经》云「十念」,《释》云「十声」,「念声」之义如
何?
答曰:「念声是一」,何以得知?《观经》下品下生云:「令声
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
亿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声即是念,念即是声,其意明矣!加之
《大集月藏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感师释云:「大
念者大声念佛,小念者小声念佛」,故知念即是称也。
问曰:《经》云「乃至」,《释》云「下至」,其意如何?
答曰:乃至与下至,其意是一。《经》云:「乃至」者「从多向
少」之言也;多者上尽一形也,少者下至十声一声等也。《释》云:
「下至」者:「下者对上」之言也;「下者」下至十声一声等也,「上
者」上尽一形也。上下相对之文,其例惟多。宿命通愿云:「设我得佛
,国中人天,不识宿命,『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
觉。」如是五神通,及以光明寿命等愿中,一一置「下至」之言,是则
「从多至少」「以下对上」之义也。例上八种之愿,今此愿「乃至」者
即是「下至」也,是故今善导所引释「下至」之言,其意不相违。但善
导与诸师,其意不同,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
佛往生愿」。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
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也,
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第四章三辈章
--「三辈念佛往生」之文
《无量寿经》下云: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
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
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
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
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
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
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
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
,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
,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
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
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
,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
,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私问曰:上辈文中,念佛之外,亦有舍家弃欲等余行;中辈文中,
亦有起立塔像等余行;下辈文中,亦有菩提心等余行,何故唯云念佛
往生乎?
答曰:善导和尚《观念法门》云:「又此经下卷初云:佛说一
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
名;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依此释
意,三辈俱云念佛往生也。
问曰:此释未遮前难,何弃余行,唯云念佛乎?
答曰:此有三意:一为废诸行归于念佛而说诸行也,二为助成念
佛而说诸行也,三约念佛诸行二门各为立三品而说诸行也。
一、「为废诸行归于念佛」而说诸行者:准云善导《观经疏》
中:「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
弥陀佛名」之释意且解之者,上辈之中虽说菩提心等余行,望上本
愿,意唯在众生,专称弥陀名,而本愿中更无余行。三辈俱依上本愿,
故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也;一向者对二向、三向等之言也。例如
彼五竺有三种寺:一者一向大乘寺,此寺之中无学小乘;二者一向小
乘寺,此寺之中无学大乘;三者大小兼行寺,此寺之中大小兼学,故
云兼行寺。当知:大小两寺有一向之言,兼行之寺无一向之言。今此
经中一向亦然,若念佛外亦加余行即非一向,若准寺者可云兼行。既
云一向,不兼余明矣!虽先说余行,后云「一向专念」,明知废诸行,
唯用念佛,故云一向;若不然者,一向之言,最以叵消欤!
二、「为助成念佛」说此诸行者:此亦有二意:一以同类善根
助成念佛,二以异类善根助成念佛。
初「同类助成」者,善导和尚《观经疏》中,举五种助行,助成
念佛一行是也;具如上正杂二行之中说。
次「异类助成」者,先就上辈而论正助者,「一向专念无量寿
佛」者是正行也,亦是所助也。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等者
是助行也,亦是能助也。谓「往生之业,念佛为本」,故为一向修念
佛,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又发菩提心等也。就中出家发心等者,且指
初出及以初发,念佛是长时不退之行,宁容妨碍念佛也?中辈之中亦
有起立塔像、悬缯、燃灯、散华、烧香等诸行,是则助成念佛也;其
旨见于《往生要集》,谓助念方法中,方处供具等是也。下辈之中亦
有发心,亦有念佛,助正之义,准前可知。
三、「约念佛诸行各为立三品」而说诸行者:先约念佛立三品
者,谓此三辈中通皆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是则约念佛门立其
三品也。故《往生要集》「念佛证据门」云:「《双卷经》三辈之
业虽有浅深,然通皆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感师同之﹞」。次约
诸行门立三品者,谓此三辈中通皆有菩提心等诸行,是则约诸行立其
三品也。故《往生要集》「诸行往生门」云:「《双卷经》三辈亦不
出此。」
凡如此三义,虽有不同,俱是所以为「一向念佛」也。初义即是
「为废立而说」,谓诸行为废而说,念佛为立而说;次义即是「为助
正而说」,谓为助念佛之正业,而说诸行之助业;后义即是「为傍正
而说」,谓虽说念佛诸行二门,以念佛而为正,以诸行而为傍。故云:
「三辈通皆念佛」也。
但此等三义,殿最难知,请诸学者,取舍在心。今若依善导,以
初为正耳。
问曰:「三辈之业,皆云念佛」,其义可然。但《观经》九品与
《寿经》三辈,本是开合异也,若尔者,何《寿经》三辈之中皆云念
佛?至《观经》九品,上中二品不说念佛,而至下品始说念佛也?
答曰:此有二义:
一、如问端云:《双卷》三辈,《观经》九品,开合异者,以此
应知。九品之中,皆可有念佛,云何得知?三辈之中皆有念佛,九品
之中何无念佛乎!故《往生要集》云:「问:念佛之行,于九品中,
是何品摄?答:若如说行,理当上上,如是随其胜劣,应分九品。
然经所说,九品行业,是示一端,理实无量。」故知念佛亦可通
九品。
二、《观经》之意:初广说定散之行,普逗众机;后废定散二善,
归念佛一行;所谓「汝好持是语」等之文是也,其义如下具述。故知
「九品之行,唯在念佛」矣!
第五章利益章
--「念佛利益」之文
《无量寿经》下云:佛语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善导《礼赞》云:
其有得闻彼弥陀佛名号
欢喜至一念皆当得生彼
私问曰:准上三辈文,念佛之外举菩提心等功德,何不叹彼等功
德,唯独赞念佛功德乎?
答曰:圣意难测,定有深意,且依善导一意而谓之者,原夫佛意
虽唯欲正直说念佛之行,而一往随机说菩提心等诸行,分别三辈浅深
不同。然今于诸行者既舍而不叹,置而不可论者也。唯就念佛一行,
既选而赞叹,思而容分别者也。若约念佛分别三辈,此有二意:一随
「观念浅深」而分别之,二以「念佛多少」而分别之。
「浅深」者,如上所引:「若如说行,理当上上」是也。
次「多少」者,下辈文中既有十念乃至一念之数,上、中两辈,
准此随增。《观念法门》云:「日别念一万遍佛,亦须依时礼赞净
土庄严事。大须精进,或得三万六万十万者,皆是上品上生人。」
当知三万以上,是上品上生业;三万以去,是上品以下业。既随念数
多少,分别品位是明矣!
今此言「一念」者,是指上念佛愿成就之中所言「一念」,与下
辈之中所明「一念」也。愿成就文中虽云一念,未说功德大利;又下
辈文中虽云一念,亦不说功德大利;至此一念说为「大利」,叹为「无
上」,当知是指上一念也。
此「大利」者是对小利之言也,然则以菩提心等诸行而为小利,
以乃至一念而为大利也。
又「无上功德」者是对有上之言也,以余行而为有上,以念佛而
为无上也。既以一念为一无上,当知以十念为十无上,又以百念为
无上,又以千念为千无上,如是展转,从少至多,念佛恒沙,无上功
德,复应恒沙,如是应知。
然则诸愿求往生之人,何废无上大利念佛,强修有上小利余行乎?
第六章特留章
--「末法万年,余行悉灭,特留念佛」之文
《无量寿经》下卷云: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私问曰:《经》唯云:「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全不云:「特
留念佛,止住百岁」。然今何云特留念佛哉?
答曰:此《经》所诠,全在念佛,其旨见前,不能再出,善导、
怀感、惠心等意,亦复如是。然则「此经止住」者,即「念佛止住」
也,所以然者?此《经》虽有菩提心之言,未说菩提心之行相。又虽
有持戒之言,未说持戒之行相。说菩提心行相者,广在《菩提心经》
等,彼经先灭,菩提心之行,何因修之?又说持戒行相者,广在大小
戒律,彼戒律先灭,持戒之行,何因修之?自余诸行,准是应知。故
善导和尚《往生礼赞》释此文云: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
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又释此文,略有四意:一者圣道、净土二教,住灭前后。二者十
方、西方二教,住灭前后。三者兜率、西方二教,住灭前后。四者念
佛、诸行二行,住灭前后也。
一、圣道、净土二教,住灭前后者:谓圣道门诸经先灭,故云经
道灭尽;净土门此经特留,故云止住百岁也。
当知:圣道机缘浅薄,净土机缘深厚也。
二、十方、西方二教,住灭前后者:谓十方净土往生诸教先灭,
故云经道灭尽;西方净土往生,此经特留,故云止住百岁也。
当知:十方净土,机缘浅薄;西方净土,机缘深厚也。
三、兜率、西方二教,住灭前后者:谓《上生》《心地》等上生
兜率诸教先灭,故云经道灭尽;往生西方,此经特留,故云止住百岁
也。当知:兜率虽近缘浅,极乐虽远缘深也。
四、念佛、诸行二行,住灭前后者:谓诸行往生,诸教先灭,故
云经道灭尽;念佛往生,此经特留,故云止住百岁也。
当知:诸行往生,机缘最浅;念佛往生,机缘甚深也。加之诸行
往生缘少,念佛往生缘多;又诸行往生,近局末法万年之时;念佛往
生,远沾法灭百岁之代也。
问云:既云「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若尔者,
释尊以慈悲而留经教,何经何教而不留也?而何不留余经,唯留此
《经》乎?
答曰:纵令留何经,别指一经,则亦不避此难;但特留此《经》,
有甚深意欤!若依善导和尚意者,此《经》之中,已说弥陀如来念
佛往生本愿,释迦慈悲,为留念佛,特留此《经》;余经之中,未说
弥陀如来念佛往生本愿,故释尊慈悲而不留之也。凡四十八愿皆虽
本愿,殊以「念佛为往生规」。故善导释云: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故知:四十八愿中,既以念佛往生愿而为「本愿中王」也。是
以释迦慈悲,特以此《经》止住百岁也。例如彼《观无量寿经》中,
不付嘱定散之行,唯独付嘱念佛之行;是即顺彼佛愿,故付嘱念佛
一行也。
问曰:百岁之间,特留念佛,其理可然。此念佛行,唯为被彼时
机,将为通于正、像、末法之机也?
答曰:可广通于正、像、末法,举后劝今,其义应知。
第七章摄取章
--「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摄取念佛行者」之文
《观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
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同经《疏》云:从无量寿佛,下至摄取不舍以来,正明观身
别相,光益有缘,即有其五:一明相多少,二明好多少,三明光
多少,四明光照远近,五明光所及处,偏蒙摄益。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
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
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
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
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
广显念佛三昧竟。
《观念法门》云:又如前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世界。但
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
照摄余杂业行者。
私问曰:佛光明「唯照念佛」者,「不照余行」者,有何意乎?
答曰:解有二义:一者亲缘等三义如文。二者「本愿义」:谓余行非
本愿,故不照摄之;念佛是本愿,故照摄之。故善导和尚《六时
礼赞》云: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又所引文中言:「自余众善,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
也」者,意云是约净土门诸行而所比论也。念佛是既二百一十亿中所
选取妙行也,诸行是既二百一十亿中所选舍粗行也,故云全非比较也
;又念佛是本愿行,诸行非本愿,故云全非比较也。
第八章三心章
--「念佛行者,必可具足三心」之文
《观无量寿经》云: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同经《疏》云:《经》云:
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
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剎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
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
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同一
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也。
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
真实心中,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
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赞叹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
又真实心中,身业合掌礼敬,四事等供养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
又真实心中,身业轻慢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
又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心中作。
不简内外明闇,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
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
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
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
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
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除佛以还,智行未满,在其学
地,由有正习二障未除,果愿未圆,此等凡圣,纵使测量诸佛教
意,未能决了;虽有平章,要须请佛证为定也。若称佛意,即印
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说,是
义不如是!」不印者即同无记、无利、无益之语。佛印可者,即
随顺佛之正教。
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
若多若少,众不问菩萨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说即是了教,
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也。应知。
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
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
之大益也。
又深心深信者,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
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问曰:凡夫智浅,惑障处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经论,
来相妨难证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对治彼难,成
就信心,决定直进,不生怯退也?
答曰:若有人多引经论证云不生者,行者即报云:「仁者虽
将经论来证道不生,如我意者决定不受汝破。
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诸经论,尽皆仰信;然佛说彼经
时,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又说彼经时,即非说《观经》、
弥陀经》等时。然佛说教备机,时亦不同,彼即通说人天菩萨
之解行,今说《观经》定散二善,唯为韦提及佛灭后五浊五苦等
一切凡夫,证言得生。为此因缘,我今一心,依此佛教,决定奉
行。纵使汝等百千万亿道不生者,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又行者更向说言:「仁者,善听!我今为汝更说决定信相,
纵使地前菩萨、罗汉、辟支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皆引
经论,证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
何以故?由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为一切所破坏故。」
又行者善听!纵使初地以上,十地以来,若一若多,乃至遍
满十方,异口同音,皆云:释迦佛指赞弥陀,毁呰三界六道,劝
励众生,专心念佛,及修余善,毕此一身,后必定生彼国者,此
必虚妄,不可依信也。我虽闻此等所说,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
长成就我决定上上信心。
何以故?乃由佛语真实决了义故。佛是实知、实解、实见、
实证,非是疑惑心中语故。又不为一切菩萨,异见异解之所破坏,
若实是菩萨者,众不违佛教也。
又置此事。行者当知,纵使化佛报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满
十方,各各辉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说言:释迦所说相赞,劝
发一切凡夫,专心念佛,及修余善,回愿得生彼净土者,此是虚
妄,定无此事也。我虽闻此等诸佛所说,毕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
畏不得生彼佛国也。
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
等同,无少差别。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断
杀生十恶等罪,毕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随顺六度之
义。若有后佛出世,岂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恶也?以此道理推验,
明知诸佛言行不相违失。
纵令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
定生彼国者,即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
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弥
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
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
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
生。」即其证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
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
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
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必无疑也。」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也。此名「就
人立信」也。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云云如前二行之中所引,恐繁不载,见人得意﹞。
三者回向发愿心: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
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
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
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
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作得生想。
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
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
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问曰:若有解行不同,邪杂人等,来相惑乱,或说种种疑难,
道不得往生,或云:「汝等众生,旷劫以来,及以今生,身口意
业,于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
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云何一
生修福念佛,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
答曰: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情非一。譬如世
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
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
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随出一门者,即出一
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解脱智慧门也。为此随缘起行,
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
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
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
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
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
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
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
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
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
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
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
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物,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
竞来欲杀。
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
北,不见边畔,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
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正欲到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
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我。
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
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
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
应可度。」
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
无死难,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人有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
堕于水火之难。」
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崄恶
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
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
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
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
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
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
阴、四大也。
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
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
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
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
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
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
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
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沈生死,旷
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
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
彼愿力之道,舍命以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
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
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
生,亦名「回向」也。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应知。
《往生礼赞》云: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
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
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
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
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
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
发愿心。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观经》具
说,应知。
私云:所引「三心」者,是行者至要也,所以者何?《经》则云: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明知具三,必应得生。《释》则云:「若
少一心,即不得生」;明知一少,是更不可。因兹,欲生极乐之人,
可全具足三心也。
其中「至诚心」者,是真实心也,其相如彼文。但「外现贤善
精进相,内怀虚假」者,外者对内之辞也,谓外相与内心不调之意,
即是外智内愚也;贤者对愚之辞也,谓外是贤内即愚也;善者对恶之
辞也,谓外是善内即恶也;精进者对懈怠之辞也,谓外示精进相,内
即怀懈怠心也。若夫翻外蓄内者,祗应备出要。「内怀虚假」等者,
内者对外之辞也,谓内心与外相不调之意,即是内虚外实也。虚者对
实之辞也,谓内虚外实者也;假者对真之辞也,谓内假外真也。若夫
翻内播外者,亦可足出要。
次「深心」者,谓深信之心,当知:
生死之家,以疑为所止;
涅槃之城,以信为能入。
故今建立二种信心,决定九品往生者也。又此中言一切别解、别
行、异学、异见等者,是指圣道门解、行、学、见也,其余即是净土
门意,在文可见。明知善导之意,亦不出此二门也。
「回向发愿心」之义不可俟别释,行者应知。
此三心者,总而言之,通诸行法;别而言之,在往生行。今举通
摄别,意即周矣。行者能用心,敢勿忽诸。
第九章四修章
--「念佛行者,可行用四修法」之文
善导《往生礼赞》云:又劝行四修法,何者为四?
一者「恭敬修」:所谓恭敬礼拜彼佛,及彼一切圣众等,故
名恭敬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二者「无余修」:所谓专称彼佛名,专念、专想、专礼、专
赞彼佛及一切圣众等,不杂余业,故名无余修。毕命为期,誓不
中止,即是「长时修」。
三者「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
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故名无间修;又不以贪瞋
烦恼来间,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时、隔日,常使清净,亦名
无间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西方要决》云:但修四修以为正业:
一者「长时修」:从初发心,乃至菩提,恒作净因,终无退
转。
二者「恭敬修」:此复有五:
一敬有缘圣人:谓行住坐卧,不背西方,涕唾便痢,不向西
方也。
二敬有缘像教:谓造西方弥陀像变,不能广作,但作一佛二
菩萨亦得;教者《弥陀经》等,五色袋盛,自读教他。此之经像,
安置室中,六时礼忏,香华供养,特生尊重。
三敬有缘善知识:谓宣净土教者,若千由旬、十由旬以来,
并须敬重亲近供养,别学之者总起敬心,与己不同但知深敬也;
若生轻慢得罪无穷,故须总敬,即除行障。
四敬同缘伴:谓同修业者,自虽障重,独业不成,要藉良朋,
方能作行。扶危救厄,助力相资,同伴善缘,深相保重。
五敬三宝:同体别相,并合深敬,不能具录,为浅行者,不
果依修,住持三宝者,与今浅识,作大因缘。今粗料简言:「佛
宝」者,谓雕檀、绣绮、素质、金容、镂玉、图缯、磨石、削土,
此之灵像,特可尊承。暂尔观形,罪消增福;若生少慢,长恶善
亡;但想尊容,当见真佛。言「法宝」者,三乘教旨,法界所流,
名句所诠,能生解缘,故须珍仰,以发慧基。抄写尊经,恒安净
室。箱箧盛贮,并合严敬。读诵之时,身手清洁。言「僧宝」者,
圣僧菩萨,破戒之流,等心起敬,勿生慢想。
三者「无间修」:谓常念佛,作往生心,于一切时,心恒想
巧。譬若有人,被他抄掠,身为下贱,备受艰辛,忽思父母,欲
赴归国,行装未办,犹在他乡,日夜思惟,苦不堪忍,无时暂舍,
不念爷娘。为计既成,便归得达,亲近父母,纵任欢娱。行者亦
然,往因烦恼,坏乱善心,福智珍财,并皆散失,久流生死,制
不自由;恒与魔王,而作仆使,驱驰六道,苦切身心。今遇善缘,
忽闻弥陀慈父,不违弘愿,济拔群生,日夜惊忙,发心愿往。所
以精勤不倦,当念佛恩,报尽为期,心恒计念。
四者「无余修」:谓专求极乐,礼念弥陀;但诸余业行,不
令杂起,所作之业,日别须修,念佛诵经,不留余课耳。
私云:四修之文可见,恐繁而不解,但前文中,既云四修,唯有
三修,若脱其文,若有其意也;更非脱文,有其深意也。何以得知?
四修者:一长时修,二殷重修,三无余修,四无间修也。而以初长时,
只是通用后三修也;谓殷重,若退殷重之行即不可成;无余,若退无
余之行即不可成;无间,若退无间之行即不可成。为使成就此三修行,
皆以长时,属于三修,所令通修也。故三修之下皆结云:「毕命为期,
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是也;例如彼精进通于余五度而已。
第十章化赞章
--「弥陀化佛来迎,不赞叹闻经之善,唯赞叹念佛之行」之文
《观无量寿经》云: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
如此愚人,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
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
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
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
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同经《疏》云: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
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
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
知。
私云:闻经之善非是本愿,杂业故化佛不赞;念佛之行是本愿,
正业故化佛赞叹。加之闻经与念佛,灭罪多少不同也。《观经疏》云:
问曰:何故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
百万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
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
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第十一章赞叹念佛章
--「约对杂善赞叹念佛」之文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同经《疏》云:从若念佛者,下至生诸佛家以来,正显念佛
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即有其五:
一明专念弥陀佛名。
二明指赞能念之人。
三明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稀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稀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四明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五明今生既蒙此益,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到彼长时闻法,历事供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座岂赊。
私问曰:《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等,虽约念佛者
而赞叹之,释家有何意云:「实非杂善,得为比类」,相对杂善,独
叹念佛乎?
答曰:文中虽隐,义意是明。所以知者,此经既说,定散诸善,
并念佛行;而于其中,独标念佛,喻芬陀利。非待杂善,云何能显念
佛功超余善诸行?然则「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者,是待恶而所
美也。言「人中妙好人」者,是待粗恶而所称也。言「人中上上人」
者,是待下下而所赞也。言「人中稀有人」者,是待常有而所叹也。
言「人中最胜人」者,是待最劣而所褒也。
问曰:既以念佛名「上上者」,何故不说于上上品中,至下下品
而说念佛乎?
答曰:岂前不云:「念佛之行,广亘九品」,即前所引《往生
要集》云:「随其胜劣,应分九品」是也。加之,下品下生是五逆
重罪之人也,而能除灭逆罪,余行所不堪;唯有念佛之力,堪能灭于
重罪,故为极恶最下之人,而说极善最上之法。例如彼无明渊源之病,
非中道府藏之药即不能治;今此五逆重病渊源,亦此念佛灵药府藏,
非此药者,何治此病?故弘法大师《二教论》引《六波罗蜜经》云:
「第三法宝者,所谓过去,无量诸佛,所说正法,及我今所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乃至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咀缆,二毘奈耶,三阿毘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咀缆藏。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毘奈耶藏。若彼有情,乐说正法,分别性相,循环研核,究竟甚深,而为彼说阿毘达磨藏。若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智慧,离于我法,执着分别,而为彼说般若波罗蜜多藏。若彼有情,不能受持契经、调伏、对法、般若;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销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而为彼
说诸陀罗尼藏。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
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奶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身。」
此中五无间罪者,是五逆罪也,即非醍醐妙药者,五无间病,甚
为难疗。念佛亦然,往生教中,念佛三昧,是如总持,亦如醍醐,若
非念佛三昧醍醐之药者,五逆深重病,甚为难治。应知。
问曰:若尔者,下品上生,是十恶轻罪之人,何故说念佛乎?
答曰:念佛三昧,重罪尚灭,何况轻罪哉!余行不然,或有灭轻
而不灭重,或有消一而不消二。念佛不然,轻重兼灭,一切遍治;譬
如阿伽陀药,遍治一切病,故以念佛为王三昧。凡九品配当是一往义。
五逆回心,通于上上;读诵妙行,亦通下下;十恶轻罪,破戒次罪,
各通上下;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亦通上下。一法各有九品,若约品
即九九八十一品也。加之,迦才云:「众生起行,即有千殊,往生见土,亦有万别也。」莫见一往文而起封执。
其中念佛,是即胜行,故引芬陀利以为其喻,譬意应知。
加之,念佛行者,观音势至,如影与形,暂不舍离,余行不尔。
又念佛者,舍命以后,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余行不定。
凡流五种嘉誉,蒙二尊影护,此是「现益」也。亦往生净土,乃
至成佛,此是「当益」也。
又道绰禅师于念佛一行,立「始终两益」。《安乐集》云: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寿尽必生,此名「始益」。言「终益」
者:依《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住世长久,兆载永劫,亦
有灭度,般涅槃时,唯有观音、势至,住持安乐,接引十方。其
佛灭度,亦与住世时节等同;然彼国众生,一切无有睹见佛者,
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此即是其
终益也。
当知念佛有如此等,「现当」二世,「始终」两益,应知。
第十二章付嘱念佛章
--「释尊不付嘱定散诸行,唯以念佛付嘱阿难」之文
《观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
是持无量寿佛名。
同经《疏》云: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正明付嘱弥陀
名号,流通于遐代。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
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私云:案疏文有二行:一定散,二念佛。初言定散者,又分为二:
一定善,二散善。
初就「定善」有其十三:一者日想观,二者水想观,三者地想观,
四者宝树观,五者宝池观,六者宝楼观,七者华座观,八者像想观,九
者阿弥陀佛观,十者观音观,十一者势至观,十二者普往生观,十三者
杂想观;具如经说。纵令无余行,或一或多,随其所堪,修十三观,可
得往生。其旨见经,敢莫疑虑。
次就「散善」有二:一者三福,二者九品。
初「三福」者:《经》曰:「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
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
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孝养父母」者,就此有二:一世间孝养,二出世孝养也。世间
孝养者,如《孝经》等说;出世孝养者,如律中生缘奉仕法。
「奉事师长」者,就此又有二:一世间师长,二出世师长也。「世
间师」者,教仁、义、礼、智、信等师也;「出世师」者,教圣道、
净土二门等师也。纵令无余行,以孝养奉事为往生业也。
「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者,就此有二义:一者初「慈心不杀」
者,是四无量心中初慈无量也,即举初一摄后三也。纵令无余行,以
四无量心为往生业也。次「修十善业」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
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
瞋,十不邪见也。二者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句而为一句,谓初慈心
不杀者,此非四无量之中慈无量,是指十善之初不杀,故知正是十善
一句也。纵令无余行,以十善业为往生业也。
「受持三归」者,归依佛法僧也,就此有二:一者大乘三归,二
者小乘三归也。
「具足众戒」者,此亦有二:一者大乘戒,二者小乘戒也。
「不犯威仪」者,此亦有二:一者大乘,谓有八万:二者小乘,
谓有三千。
「发菩提心」者,诸师意不同也。天台即有四教菩提心,谓藏、
通、别、圆是也,具如止观说。真言即有三种菩提心,谓行愿、胜义、
三摩地是也,具如《菩提心论》说。华严亦有菩提心,如彼菩提心义
及《游心安乐道》等说。三论、法相,各有菩提心,具如彼宗章疏等
说。又有善导所释菩提心,具如疏述。发菩提心,其言虽一,各随其
宗,其义不同。然则菩提心之一句,广亘诸经,遍该显密,意气博远,
诠测冲邈。愿诸行者,莫执一遮万,诸求往生之人,各须发自宗菩提
心。纵令无余行,以菩提心为往生业也。
「深信因果」者,就此有二:一者世间因果,二者出世因果。「世
间因果」者,即六道因果也,如《正法念经》说。「出世因果」者,
即四圣因果也,如诸大小乘经说。若以此因果二法,遍摄诸经者,诸
家不同。且依天台:谓华严者,说佛菩萨,二种因果;阿含者,说声
闻缘觉,二乘因果;方等诸经者,说四乘因果也;般若诸经者,说通
别圆因果;法华者,说佛因佛果;涅槃者,复说四乘因果也。然则深
信因果之言,普遍该罗于一代矣!诸求往生之人,纵令无余行,以深
信因果为往生业也。
「读诵大乘」者,分而为二:一者读诵,二者大乘。「读诵」者,
即是五种法师之中,举转读、讽诵二师,显受持等三师。若约十种法
行者,即是举披读、讽诵二种法行,显书写、供养等八种法行也。「大
乘」者,简小乘之言也,非别指一经,通于一切诸大乘经。谓一切者,
佛意广指一代所说诸大乘经,而于一代所说,有已结集经,有未结集
经。又于已结集经,或有隐龙宫不流布人间之经,或有留天竺未来到
汉地之经。而今就翻译将来之经而论之者,《贞元入藏录》中,始自
大般若经六百卷,终于法常住经显密大乘经,总六百三十七部二千八
百八十三卷也,皆须摄读诵大乘之一句。愿西方行者,各随其意乐,
或读诵法华以为往生业;或读诵华严以为往生业;或受持读诵遮那教
王及以诸尊法等以为往生业;或解说书写般若方等及以涅槃经等以为
往生业。是则净土宗《观无量寿经》意也。
问曰:显密旨异,何显中摄密乎?
答曰:此非云摄显密之旨,《贞元入藏录》中同编之,尽入大乘
经限,故摄读诵大乘一句也。
问曰:尔前经中何摄法华乎?
答曰:今所言摄者,非论权实偏圆等义,读诵大乘之言,普通前
后大乘诸经,前者《观经》以前诸大乘经是也,后者王宫以后诸大乘
经是也。唯云大乘而无选权实,然则正当华严、方等、般若、法华、
涅槃等诸大乘经也。
「劝进行者」,谓劝进定散诸善及念佛三昧等也。
次「九品」者:开前三福为九品业,谓:
「上品上生」中:言「慈心不杀」者,即当上世福中第三句。次
「具诸戒行」者,即当上戒福中第二句具足众戒。次「读诵大乘」
者,即当上行福中第三句读诵大乘。次「修行六念」者,即上第三福
中第三句之意也。
「上品中生」中:言「善解义趣」等者,即是上第三福中第二第
三意也。
「上品下生」中:言「深信因果、发道心」等者,即是上第三福
第一第二意也。
「中品上生」中:言「受持五戒」等者,即上第二福中第二句意
也。
「中品中生」中:言「或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等,又同上第二
福之意也。
「中品下生」中:言「孝养父母,行世仁慈」等者,即上初福第
一第二句意也。
「下品上生」者:是十恶罪人也,临终一念,罪灭得生。
「下品中生」者:是破戒罪人也,临终闻佛依正功德,罪灭得生。
「下品下生」者:是五逆罪人也,临终十念,罪灭得生。此之三
品,寻常之时,唯造恶业,虽不求往生,临终之时,始遇善知识,即
得往生。若准上三福者,第三福大乘意也。
定善散善,大概如此文,即云「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是也。
次「念佛」者:「专称弥陀佛名」是也,念佛义如常。而今言
「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者,凡此经中,既虽广说定散
诸行,即不令以定散付嘱阿难流通后世;唯以念佛三昧一行,即使付
嘱阿难流通遐代也。
问曰:何故以定散诸行,而不付嘱流通乎?若夫,依业浅深,嫌
不付嘱,三福业中,有浅有深,其浅业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也;
其深业者,具足众戒,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也。须舍浅业,
付嘱深业。若依观浅深,嫌不付嘱,十三观中,有浅有深,其浅观者,
日想水想是也;其深观者,始自地观,终于杂想观,总十一观是也。
须舍浅观,付嘱深观,就中第九观是阿弥陀佛观也,即是观佛三昧也,
须舍十二观,付嘱观佛三昧也。就中同《疏》〈玄义分〉中云:「此
经观佛三昧为宗,亦念佛三昧为宗。」既以二行为一经宗,何废
观佛三昧,而付嘱念佛三昧哉?
答曰:既云:「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定散诸行非本愿,故不付嘱。亦于其中观佛三昧虽殊胜行,非佛本愿,
故不付嘱。念佛三昧是佛本愿,故以付嘱。言「望佛本愿」者,指
《双卷经》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也。言「一向专称」者,指同经三
辈之中「一向专念」也。本愿之义,具如前辨。
问曰:若尔者,何故不直说本愿念佛行,烦说非本愿定散诸善乎?
答曰:本愿念佛行《双卷经》中委既说之,故不重说耳。又说定
散,为显念佛超过余善;若无定散,何显念佛特秀?例如法华秀三说
上,若无三说,何显法华第一?故今定散为废而说,念佛三昧为立而
说。但定散诸善,皆以难测,凡定善者,夫依正之观,悬镜而照临;
往生之愿,指掌而速疾。或一观之力,能袪多劫之罪愆;或具忆之功,
终得三昧之胜利。然则求往生之人,宜修行定观,就中第九真身观,
是观佛三昧之法也。行若成就者,即见弥陀身,见弥陀故得见诸佛;
见诸佛故现前授记,此观利益最深也。
然今至《观经》〈流通分〉,释迦如来告命阿难,使付嘱流通
往生要法,嫌观佛法而不付嘱阿难,而选念佛法即以付嘱阿难,观佛
三昧之法尚以不付嘱,何况于日想水想等观乎!然则十三定观,皆是
所不付嘱之行也;然世人若乐观佛等,不修念佛,此非唯远乖弥陀本
愿,亦是近违释尊付嘱,行者宜商量。
次散善中有大小「持戒」行,世皆以为持戒行者是入真要也;破
戒之者不可往生。
又有「菩提心」行,人皆以为菩提心是净土纲要,若无菩提心者
即不可往生。
又有「解第一义」行,此是理观也,人亦以为理是佛源,不可离
理求佛土,若无理观者不可往生。
又有「读诵大乘」行,人皆以为读诵大乘经即可往生,若无读诵
行者不可往生。就此有二:一者持经,二者持咒。持经者,持《般若》、
《法华》等诸大乘经也;持咒者,持随求、尊胜、光明、阿弥陀等诸
神咒也。
凡散善十一,人皆虽贵,而于其中,此「四个行」,当世之人,
殊所欲之行也。以此等行,殆抑念佛。倩寻经意者,不以此诸行付嘱
流通,唯以念佛一行,即使付嘱流通后世,应知。释尊所以不付嘱诸
行者,即是非弥陀本愿之故也;亦所以付嘱念佛者,即是弥陀本愿之
故也。今又善导和尚所以废诸行归念佛者,非啻为弥陀本愿之行,亦
是释尊付嘱之行也。故知:诸行非机失时,念佛往生当机得时,感应
岂唐捐哉!当知: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后,还闭定散门;
一开以后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弥陀本愿,释尊付嘱,意在此矣!
行者应知。
亦此中「遐代」者,依《双卷经》意,远指末法万年后之百岁
之时也,是则「举遐摄迩」也。然则法灭之后犹以然也,何况末法哉!
末法已然,何况正法像法哉!故知:念佛往生,道通正像末之三时,
及法灭百岁之时焉。
第十三章多善根章
--「以念佛为多善根,以杂善为小善根」之文
《阿弥陀经》云: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善导释此文云: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
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
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
法侣将衣竞来着证得不退入三贤
私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者,诸余杂行者,难生彼国,故云「随缘杂善恐难生」。
「少善根」者,对多善根之言也。然则杂善是少善根也,念佛是多善根也。故《龙舒净土文》云:
「襄阳石刻阿弥陀经,乃隋陈仁棱所书,字画清婉,人多慕玩。自『一心不乱』而下云:『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今世传本脱此二十一字。」
非啻有「多少」义,亦有「大小」义:谓杂善是小善根也,念佛是大善根也。亦有「胜劣」义:谓杂善是劣善根也,念佛是胜善根也,其义应知。
第十四章诸佛证诚章
--「六方恒沙诸佛,不证诚余行,唯证诚念佛」之文
善导《观念法门》云:又如《弥陀经》云:六方各有恒河沙
等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若佛在世,若佛灭
后,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
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即得往生。」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若
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
然坏烂。
同《往生礼赞》引《阿弥陀经》云: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
南西北方及上下,一一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各于本国,出其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一切诸佛
所护念经。云何名「护念」?「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
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证诚此事,
故名《护念经》。
又云: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同《观经疏》引《阿弥陀经》云: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
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
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
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同《法事赞》云:
心心念佛莫生疑六方如来证不虚
三业专心无杂乱百宝莲华应时见
法照禅师《净土五会法事赞》云:
万行之中为急要迅速无过净土门
不但本师金口说十方诸佛共传证
私问曰:何故六方诸佛证诚,唯局念佛一行乎?
答曰:若依善导意,念佛是弥陀本愿,故证诚之。余行不尔,故
无之也。
问曰:若依本愿证诚念佛者,《双卷》、《观经》等说念佛时,
何不证诚乎?
答曰:解有二义:
一解云:《双卷》、《观经》等中,虽说本愿念佛,而兼明余行,
故不证诚;此经一向纯说念佛,故证诚之。
二解云:彼《双卷》等中,虽无证诚之言,此经已有证诚。例此思彼,于彼等经中所说念佛,亦应有证诚之义。文在于此经,义通于彼经。故天台《十疑论》云:
「又《阿弥陀佛经》、《大无量寿经》、《鼓音声陀罗尼经》等云:『释迦佛说此经时,有十方世界,各恒沙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证诚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本愿大悲愿力故,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第十五章护念章
--「六方诸佛,护念念佛行者」之文
《观念法门》云:又如《弥陀经》说:若有男子女人,七日
七夜及尽一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
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故名「护念经」。护念经意者,亦不令
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
散,除不至心。
《往生礼赞》云:若称佛往生者,常为六方恒河沙等诸佛之
所护念,故名「护念经」。今既有此增上誓愿可凭,诸佛子等,
何不励意去也?
私问曰:唯有六方如来,护念行者,如何?
答曰:不限六方如来,弥陀、观音等,亦来护念,故《往生
礼赞》云:《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
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
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又如《观经》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彼佛
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复与前二十
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
若夜,常不离行者。今既有斯胜益可凭,愿诸行者,各须至心求
往。
又《观念法门》云:
又如《观经》下文: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弥陀佛及二菩萨,观
音、势至,常与行人,作胜友知识,随逐影护。
又云:又如《般舟三昧经》〈行品〉中说云:佛言:若人专行此念弥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诸天,及四天大王,龙神八部,随逐影护,爱乐相见,永无诸恶鬼神,灾障厄难,横加恼乱。具如〈护持品〉中说。
又云:除入三昧道场,日别念弥陀佛一万,毕命相续者,即蒙弥陀加念,得除罪障。又蒙佛与圣众,常来护念,即得延年转寿。
第十六章殷懃付嘱章
--「释迦如来,以弥陀名号,殷懃付嘱舍利弗等」之文
《阿弥陀佛经》云: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
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善导《法事赞》释此文云:
世尊说法时将了殷懃付嘱弥陀名
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
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
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
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途身
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
私云:凡案三经意,诸行之中,选择念佛,以为旨归。
先《双卷经》中有三选择:一选择本愿,二选择赞叹,三选择留
教。
一、「选择本愿」者:念佛是法藏比丘,于二百一十亿土中,所
选择往生之行也,细旨见上,故云选择本愿也。
二、「选择赞叹」者:上三辈中,虽举菩提心等余行,释迦即不
赞叹余行,唯于念佛而赞叹云:「当知一念,无上功德」,故云选择
赞叹也。
三、「选择留教」者:又上虽举余行诸善,释迦选择,唯留念佛
一法,故云选择留教也。
次《观经》中又有三选择:一选择摄取,二选择化赞,三选择付
嘱。
一、「选择摄取」者:《观经》之中,虽明定散诸行,弥陀光明,
唯照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云选择摄取也。
二、「选择化赞」者:下品上生人,虽有闻经、称佛二行,弥陀
化佛选择念佛云:「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故云选择
化赞也。
三、「选择付嘱」者:又虽明定散诸行,唯独付嘱念佛一行,故
云选择付嘱也。
次《阿弥陀经》中有一选择,所谓「选择证诚」也。已于诸经中
虽多说往生之诸行,六方诸佛,于诸行而不证诚。至此经中,说念佛
往生,六方恒沙诸佛,各舒舌覆大千,说诚实语,而证诚之,故云选
择证诚也。
加之,《般舟三昧经》中又有一选择,所谓「选择我名」也。弥
陀自说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故云选择我名
也。
「本愿、摄取、我名、化赞」,此之四者,是弥陀选择也。
「赞叹、留教、付嘱」,此之三者,是释迦选择也。
「证诚」者,六方恒沙诸佛之选择也。
然则释迦、弥陀,及十方各恒沙等诸佛,同心选择念佛一行,余
行不尔。故知:三经俱选念佛以为宗致耳。
计也夫: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问曰:华严、天台、真言、禅门、三论、法相诸师,各造净土法
门章疏,何不依彼等师,唯用善导一师乎?
答曰:彼等诸师虽造净土章疏,而不以净土为宗,唯以圣道而为
其宗,故不依彼等诸师也。善导和尚偏以净土而为宗,而不以圣道为
宗,故偏依善导一师也。
问曰:净土祖师其数又多,谓弘法寺迦才、慈愍三藏等是也,何
不依彼等诸师,唯用善导一师哉?
答曰:此等诸师虽宗净土,未发三昧,善导和尚是三昧发得之人
也;于道既有其证,故且用之。
问曰:若依三昧发得者,怀感禅师亦是三昧发得之人也,何不
用之?
答曰:善导是师也,怀感是弟子也;故依师而不依弟子也。况师
资之释,其相违甚多,故不用之。
问曰:若依师而不依弟子者,道绰禅师者是善导和尚之师也,抑
又净土祖师也,何不用之?
答曰:道绰禅师者虽是师,未发三昧,故不知往生得否。问善导曰:「道绰念佛,得往生否?」导令辨一茎莲华,置之佛前,行道七日不萎悴,即得往生。依之七日,果然华不萎黄,绰叹其深诣,因请入定,观当得生否?导即入定,须臾报曰:「师当忏三罪,方可往生,一者师尝安佛尊像在檐牖下,自处净房;二者驱使策役出家人;三者营造屋宇,损伤虫命。师宜于十方佛前忏第一罪,于四方僧前忏第二罪,于一切众生前忏第三罪。」绰公静思往咎,皆曰不虚,于是洗心悔谢,讫而见导,即曰:「师罪灭矣!后当有白光照烛,是师往生之相也。」﹝以上《新修往生传》﹞
爰知:善导和尚者,行发三昧,力堪师位,解行非凡,将是晓矣!
况又时人谚曰:「佛法东行以来,未有禅师盛德矣!」绝伦之誉,不可得而称者欤!加之,修录《观经》文义之刻,颇感灵瑞,屡预圣化。
既蒙圣冥加,然造经科文,举世而称「证定疏」,人贵之如佛经法,即彼《疏》第四卷奥云:
敬白一切有缘知识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浅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辄生异解。遂即标心结愿,请求灵验,方可造心。南无归命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三宝,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彼土诸菩萨大海众,及一切庄严相等。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若称三世诸佛、释迦佛、阿弥陀佛等大悲愿意者,愿于梦中,得见如上所愿一切境界诸相。于佛像前结愿已,日别诵《阿弥陀经》三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至心发愿。
即于当夜,见西方空中,如上诸相境界,悉皆显现,杂色宝山,百重千重,种种光明,下照于地,地如金色。中有诸佛菩萨,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动身手,或住不动者。既见此相,合掌立观,量久乃觉,觉已不胜欣喜,于即条录义门。
自此以后,每夜梦中,常有一僧而来,指授玄义科文,既了更不复见。
后时脱本竟已,复更至心,要期七日,日别诵《阿弥陀经》十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初夜后夜,观想彼佛国土庄严等相,诚心归命,一如上法。当夜即见三具硙轮,道边独转。忽有一人,乘白骆驼,来前见劝:「师当努力,决定往生,莫作退转,此界秽恶多苦,不劳贪乐。」答言:「大蒙贤者,好心视诲,某毕命为期,不敢生于懈慢之心。」云云。
第二夜见阿弥陀佛,身真金色,在七宝树下,金莲华上坐,十僧围绕,亦各坐一宝树下。佛树上乃有天衣挂绕,正面向西,合掌坐观。
第三夜见两幢杆,极大高显,旛悬五色,道路纵横,人观无碍。既得此相已,即便休止,不至七日。
上来所有灵相者,本心为物,不为己身。既蒙此相,不敢隐藏,谨以申呈义后,被闻于末代。愿使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以此功德,回施众生,悉发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属,作真善知识,同归净国,共成佛道。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应知。
静以:善导《观经疏》者,是西方指南,行者目足也。然则西方行人,必须珍敬矣!就中每夜,梦中有僧,指授玄义,僧者恐是弥陀应现。尔者,可谓此疏是「弥陀传说」,何况大唐相传云:「善导是弥陀化身也」。尔者,可谓又此文是「弥陀直说」。既云:「欲写者一如经法」,此言诚乎。
仰讨本地者,四十八愿之法王也,十劫正觉之唱,有凭于念佛;
俯访垂迹者,专修念佛之导师也,三昧正受之语,无疑于往生。
本迹虽异,化导是一也。
于是贫道者,披阅兹典,粗识素意,立舍余行,云归念佛。自其以来,至于今日,自行化他,唯縡念佛。然则希问津者,示以西方通津;适寻行者,诲以念佛别行。信之者多,不信者鲜。
当知:净土之教,叩时机而当行运也;念佛之行,感水月而得升降也。而今不图蒙仰,辞谢无地,仍今慭集念佛要文,剩述念佛要义。唯顾命旨,不顾不敏,是即无惭无愧之甚也。庶几一经高览之后,埋于壁底,莫遗窗前,恐令破法之人,堕于恶道也。
《三部经释》解题
慧净法师述
《三部经释》是法然上人撰述,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之二六一一《汉语灯录》。专以善导大师之净土思想,并傍考诸师著作,以解释净宗正依经典之「净土三经」。
此书之原型是一一九○年二月时,法然上人应其归依弟子重源法师之请,于奈良之东大寺,为南都诸宗之僧众所讲述之笔记,后来以汉文改写。
内容分为三卷:〈无量寿经释〉一卷,〈观无量寿经释〉一卷,〈阿弥陀经释〉一卷。其中〈无量寿经释〉分为「大意、立教开宗、净教本末、释名、入文解释」等五科;〈观无量寿经释〉亦分为「说时前后、来意、释名、释二善义、入文解释」等五科;〈阿弥陀经释〉则分为「明往生所依、辨二门胜劣、述经来意、释经题名、入文解释」等五科。
此书也是了解法然上人述作《选择本愿念佛集》以前念佛思想的重要数据。
此外,上人之著作中,另一卷亦名《三部经释》,是日文体,翻译于本书之三四七页;是就三经之中有关往生净土之重要经文,加以扼要解说之短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量寿经》释
法然上人着
--正依善导,傍依诸师,并述愚怀--
将释斯经,略有五意:
一者大意,二者立教开宗,三者净教本末,四者释名,五者入文解释。
一、大意者:释迦世尊舍无胜净土,而出此秽土,为欲说净土教,劝诱众生,令得生净土。弥陀如来舍此秽土,而出彼净土,为欲引导秽土众生,令得生净土。是则诸佛摄取净土,出兴秽土之本意也。
善导和尚(散善义)云:「释迦斯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等,此乃此经大意也。
二、立教开宗者,亦分为二:一诸宗立教不同,二正立二教。
一、「诸宗立教不同」者:法相三时,三论二藏,天台四教五时,华严五教十宗,真言二教十住心等。
二、「正立二教」者:依道绰禅师,略立二教,以判一代佛教:一圣道教,二净土教。
一、「圣道教」者:若小乘、若大乘、若显教、若密教,皆圣道之摄。
二、「净土教」者:小乘法中,全不说净土法门。大乘之中,多说往生净土法门,名之净土教。今此经正是净土教摄。次以「横截五恶趣」文,释二教差别。道绰、净影、龙兴、昙鸾,意同之。
抑!三乘四乘圣道,正像既过,至末法时,但虚有教,无有行证。故浇末之世,求断惑证理,入圣得果之人,是甚难得。然则浊恶众生,何以得离生死?
然,往生净土法门,虽未断尽无明烦恼,依弥陀愿力生彼净土,超出三界永离生死,求其事迹,纪传所载甚多。故知:往生净土法门,是未断惑而出过三界之法门也,末代出离生死,除往生净土之外更有者,无有是处;故欲速出五浊魔境,超二死苦际者,必当归净土门故。
道绰禅师(安乐集卷下)释此经「横截五恶趣」之文云:
若依此方修治断除,先断见惑,离三途因灭三途果;后断修惑,离人天因绝人天果;斯皆渐次断除,不名「横截」。
若得往生弥陀净国,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
「横截五恶趣」者,截其果也;「恶趣自然闭」者,闭其因也。
天台、真言皆名顿教,然彼断惑证理故,犹是渐教也。
明未断惑凡夫,直出过三界长夜者,偏是此教(净土法门),故以此教为「顿中之顿」也。
三、净教本末者:于往生教,有根本,有枝末。例如:真言以毘卢遮那经而为根本,以余杂部而为枝末。净教亦尔,故以此经而为根本,以余兼明往生净土诸经而为枝末;又以斯经名正往生教,以余诸经名傍往生教;又以此经名有功往生教,以余诸经名无功往生教;又以斯经名具足往生教,以余诸经名不具足往生教。
四、释名者:「佛」者,乃是梵音,此翻为「觉」,三觉圆满故以名佛。此指能说释迦,即举通号,以显别体。「说」者,口音陈唱,名句为体。「无量寿」者,所说佛名。梵「阿弥陀」此译云「无量寿」。「经」者,梵「修多罗」,此翻名「綖」。圣人言说,能贯诸法,如綖贯华,是乃就喻为名。綖能贯华,经能持纬,其用相似,故亦名经。此经则说彼阿弥陀佛因愿果证功德,故名《无量寿经》。
五、入文解释者:此经一部两卷,分为三段:初自「我闻如是」至「愿乐欲闻」是〈序分〉也,次自「乃往过去久远无量」至下卷「略说之耳」是〈正宗分〉也,后自「其有得闻彼佛名号」至「靡不欢喜」是〈流通分〉也。
初就〈序分〉,有通有局:从「我闻如是」而下,语通诸经,故名「通序」,亦曰「证信序」。从「尔时世尊光颜魏魏」而下,文局今经,故名「别序」,亦曰「发起序」。
次就〈正宗〉,略有四段:一、四十八愿兴意,二、依愿修行,三、所得依正,四、往生行业。
一、四十八愿兴意者:所谓「四十八愿」者,是法藏比丘所发之愿也。凡就愿有二:一总愿,二别愿也。
一「总愿」者:四弘誓愿也。一切菩萨,通发此愿,趣向菩提,无有异路。
二「别愿」者:诸佛菩萨,各各不同。且如释迦五百,药师十二,今阿弥陀四十八愿。今此四十八愿,应一一对十方诸佛随宜释之。
《经》(大经卷上意)云:「乃往过去久远,无量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锭光如来。次有佛名光远,乃至第五十三,有佛名处世,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时有国王,名离垢净王﹝亦名无诤念王,一体异号﹞,闻佛所说,发无上道心,即弃金轮位,行作沙门,辞万乘富,求无上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号曰法藏,诣世自在王如来所。」乃至「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睹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
又《大阿弥陀经》(卷上)云:「其佛即选择二百一十亿佛国土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为选择心中所欲愿。楼夷亘罗佛﹝此云:世自在王佛﹞说经毕,昙摩诃﹝此云法藏﹞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彻视,悉自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即选择心中所愿,便结得是二十四愿经。」《平等觉经》亦复同之。
此中「选择」者,即是「取舍」义也。谓于二百一十亿诸佛净土中,舍人天之恶,而取人天之善;舍国土之丑,而取国土之好也。《大阿弥陀经》「选择」义如是,此经亦有选择之义,谓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是也。「选择」与「摄取」,其言虽异,其意是同。是则舍不清净行,而取清净行也。
上文「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其义亦然,准是今于四十八愿,一往各论选择摄取义者:
第一「无三恶趣愿」者:于所睹见二百一十亿土中,或有有三恶趣之国土,或有无三恶趣之国土。乃选舍其有三恶趣粗恶国土,而选取其无三恶趣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第二「不更恶趣愿」者:于彼诸佛土中,或有虽国中无三恶道,其国人天,寿终之后,从其国土,复更三恶趣之土,或有不更恶趣之土。乃选舍其更恶趣粗恶国土,而选取其不更恶趣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第三「悉皆金色愿」者:于彼诸佛土中,或有一土中,有黄白二类人天之国土,或有纯黄金色之国土。乃选舍黄白二类粗恶国土,而选取黄金一色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第四「无有好丑愿」者:于彼诸佛土中,或有人天形色好丑不同之国土,或有形色一类无有好丑之国土。乃选舍好丑不同粗恶国土,选取无有好丑善妙国土,故云「选择」也。
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愿」者:于彼诸佛土中,或有以布施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戒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忍辱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精进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禅定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般若﹝信第一义等是也﹞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菩提心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六念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经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咒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起立塔像饭食沙门,及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等种种行,各为往生之国土;或有专称其国佛名为往生行之土。
如此但以一行配一佛土者,是一往义也;再往论之,其义不定。或有一佛土中,以多行为往生行之土;或有多佛土中,通以一行为往生行之土。如是往生之行,种种不同,不可具述也。今则选舍前布施、持戒,乃至孝养父母等诸行,而选取「专称佛名」,故云「选择」也。且约五愿,略论选择,其义如是。自余诸愿,准此应知。
问曰:如余诸愿,选舍粗恶,而选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八愿选舍一切诸行,偏唯选取念佛一行,为往生本愿乎?
答曰:圣意难测,不能辄解。虽然,今试以二义解之:一者「胜劣义」,二者「难易义」。
初「胜劣义」者:念佛是胜,余行是劣。所以者何?名号者是万德之所归也。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及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彼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
余行不然,各守一隅而已,是以为劣。譬如世间屋舍,其「屋舍」名字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栋梁」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应知,佛名号功德,胜余一切功德也,故舍劣取胜以为「本愿」欤!
次「难易义」者:念佛易修,诸行难修。且约诸宗言之:昔时法藏比丘若以「三密行」为往生愿,则如〈真言宗〉,无畏、不空、慧果、法全等辈往生,自余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见性成佛」为往生愿,则如〈佛心宗〉,慧可、僧璨、弘忍、惠能等辈往生,自余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一乘实相」为往生愿,则如〈天台宗〉,天台、章安、妙乐、道邃等辈往生,自余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海印顿观」为往生愿,则如〈华严宗〉,贤首、清凉等辈往生,自余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八不中道」为往生愿,则如〈无相宗〉,嘉祥、法朗等辈往生,自余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万法唯识」为往生愿,则如〈有相宗〉,玄奘、慈恩等辈往生,自余诸宗之人,不可得生。若以「二百五十等戒」为往生愿,则如〈四分宗〉,南山东西之律师往生,自余诸宗之人,不可得生。
然「念佛往生愿」,真言、止观行人共同修之,华严、达摩门人修之无妨,有相、无相行人、四分五分律师勤修念佛何为有妨?诚是易相续故,往生有凭也。由是中国、本邦诸宗高僧,发愿往生之人,古来甚多,不遑枚举焉!
然则真言等八宗行者,皆共不漏往生慈悲愿网也。若以「布施」建为「别愿」,戒日独可得往生,一切贫穷之人不可得生。若以「起塔」建为别愿,育王一可得往生,一切困乏之人不可得生。若以「稽古钻仰」建为别愿,访生、光基之伦可得往生,浅识粗漫不可得生。若以「多闻广学」建为别愿,生肇、融叡之类可得往生,寡闻狭劣不可得生。若以「弃家舍欲」建为别愿,出家二众可得往生,在家二众不可得生。若以「豪贵显官」建为别愿,一人三公可得往生,万民庶黎不可得生。然今「念佛往生本愿」,不简有智无智、持戒破戒、多闻小见,不简在家出家,一切有心之者,易念易生。譬如:一月浮于万水,无嫌水浅深;太阳照于世界,不选地高低。法照禅师《五会法事赞》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是则摄万机于一愿,收千品于十念者也。
问曰:一切菩萨皆立誓愿,而或有已成就,或有未成就。未审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为已成就耶,为未成就耶?
答曰:法藏菩萨誓愿,一一成就,举世信受,莫敢狐疑。何者?极乐世界中,既无三恶趣,当知是即成就第一「无三恶趣之愿」也。何以得知?即其〈愿成就文〉(大经卷上)云:「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是也。
又「彼国人天,寿终之后,无更三恶趣。」当知是即成就第二「不更恶趣之愿」也,何以得知?即其〈愿成就文〉(大经卷上)云:「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是也。
又「彼国人天,无有一人不具三十二相。」当知是即成就第二十一「具三十二相之愿」也,何以得知?即其〈愿成就文〉(大经卷下)云:「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是也。
如是初自「无三恶趣愿」,终至「得三法忍愿」,一一誓愿,皆悉成就,于中岂第十八「念佛往生之愿」独不成就乎?
然则念佛之人皆当往生,何以得知?即其〈愿成就文〉(大经卷下)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是也。
凡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阁,无非愿力,何为其中独疑念佛往生本愿?加之,一一愿终皆云「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而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成佛本誓,是已成就。当知一一誓愿,不虚设也,故《往生礼赞》云:「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释家深得愿旨,须仰信耳!
问曰:经云「十念」,释云「十声」,念声之异,其义如何?
答曰:念声是一。何以得知?《观经》「下品下生」云:「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声即是念,念即是声,其义分明。加之,《大集月藏经》(日藏分第九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感师(群疑论卷七)释云:「大念者,大声念佛;小念者,小声念佛。」应知:此亦念声是一也。
问曰:经云「乃至」,释云「下至」,其意如何?
答曰:「乃至」、「下至」,其意是一。
经言「乃至」者,从多向少之言。多者上尽一形,少者下至十声一声等,是则多少相对之言也。
释言「下至」者,下者对上之言,即下至十声等;上者上尽一形,是则上下相对之言也。然上下相对,其例非一。且如「宿命通愿」云:「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识宿命,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如是五神通及以光明寿命等愿中,一一皆置「下至」之言。准之,此愿「乃至」,即同彼愿「下至」。然则善导所释「下至」之言,其意合会经旨也。
但解斯愿,诸师、善导,其意不同,诸师局言「十念往生愿」,谓若不满十即不得生也;善导通言「念佛往生愿」:上从一形,下至临终十声一声,称念皆生也。然则诸师局言「十念往生愿」者,其意不周,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善导通云「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抑!此四十八愿者,皆有「拔苦与乐」之义,何故尔者?大悲者,拔苦也;大慈者,与乐也。第一无三恶趣,大悲拔苦也;第二不更恶趣,亦是大悲拔苦也。第三悉皆金色者,是与乐也;第四无有好丑,亦是与乐也。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愿,有其二意:出离生死是拔苦也,往生极乐是与乐也。生死众苦,一时悉离;净土诸乐,一念顿受。
阿弥陀佛若无此愿,极恶众生何以得离苦海!远劫以来,世世未值弥陀誓愿,是故至今,尚在三界众苦火宅,未到四德常乐宝城。过去流转,盖是如斯;未来楚痛,亦复几多。然今何幸,值斯大愿。虽已得遇大愿,若不信之,曷异不值!既能信之,正是值也;虽已信之,若不行之,亦同不信,既能行之,正是信也。行业有诚,决定往生;愿力不虚,何容拟疑!若得往生,解脱生死,远离众苦,即是大悲拔苦也。
夫!一往生极乐,去则身心恒受诸乐:眼见如来圣众,见见增眼根乐;耳听深妙法音,听听增耳根乐;鼻闻功德法香,闻闻增鼻根乐;舌尝法喜禅悦味,尝尝增舌根乐;身蒙弥陀光明,触触增身根乐;意缘极乐妙境,缘缘增意根乐。凡极乐世界,一一境界,无不离苦得乐良缘:风吹宝树是乐,枝叶华果,齐调常乐之韵;波洗金岸是乐,微澜回流,自发四德之音;鹤啭是乐,妙声清雅,演根力觉道法门;鸿鸣是乐,宫商自然,出念佛念法念僧妙法。步金地、升宝阁、天衣被身、天乐响耳。如是快乐,不可尽言焉。
实是念佛誓愿,阿弥陀佛大慈悲心之所发;剧苦众生,拔苦与乐之方便也。
又为女人别发愿(大经第三十五愿)云:「设我得佛,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就此有疑:上念佛往生愿,不简男女;来迎、系念两愿,亦通男女。而今更发此愿,其意如何?然熟案斯事,实有其理:女人障重,若不约女人别发一愿,则恐一切女人即生疑心。何者?女人过多障深,一切贤圣之所呵弃。故道宣(净心诫观卷上)引经云:「十方世界,有女人处,即有地狱。」障相甚多,今出少分:内有五障,外有三从。五障者: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法华经卷四)
一者不得作「梵天王」者:色界初禅之主,梵众梵辅之王也。无量梵王更居,全无以女身而登高台阁刷三铢之襟者。
二者「帝释」者:欲界第二天,须弥八万之顶,三十三天之王,殊胜殿之主也。无量帝释替移,都无以女身升彼宝座者。
三者「魔王」者: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王也。百千魔王转住,未曾有以女身坐其位者。
四者「转轮圣王」者:东西南北四州之主,金银铜铁四轮王也。其中未尝闻一人有女轮王也。
五者「佛身」者:佛身者,是出世无上妙果,四德圆满尊体。诸佛虽无边,无有女质佛也。
前之四报是生灭之境,轮回之质,而尚叵得如是,何况往生极乐出世妙果乎!如此疑之,故别发女人往生愿也。
哀哉!女身之拙,大梵高台之阁所嫌,梵众辅佐之席隔交,六天魔王之位,四种轮王之迹,永绝而莫预焉!
有漏虚妄果报,无常生灭幻身,尚不能成;何况出世无上佛体乎!实可悲痛也。然依彼佛悲愿而得往生,则三惑速灭,二死永除;长夜顿明,觉月正圆。四智圆明春苑,三十二相之华容鲜发;三身即一秋空,八十种好之月面朗澄。位是妙觉高贵之独尊,四海灌顶之法王也;形是众德圆满之妙相,三点融通之圣容也,岂非大幸哉!
抑!如善财大士,觅知识于二百余城;雪山童子,投全身于半偈鬼口。志干丈夫,勇猛精进,如此而应成佛!若夫,缓行疏求,设历尘劫,岂可成就?故五戒优婆塞,闻妇之哀鸣,而感鼻虫报;四禅苾刍,谤佛之化导,而结无间果;如此之类,不可胜计也。丈夫尚尔,何况女身乎!是故诸经论中,处处呵摈女人;自非三途八难,何处可居之地?
富楼那尊者成佛之国土,说无有诸女人,亦无诸恶道等等三恶道,而永削女人迹。天亲菩萨《往生论》中,释「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同根缺、败种,而远隔圣众交;诸佛净土,希望绝思。
且夫吾朝,灵验胜地,皆悉嫌去:
比叡山者,传教大师之所建,桓武天皇之敕愿也。大师亲自羯摩结界,限谷画峰,不入女人。一乘之峰高峙,五障之云无叆;一味之谷深幽,三从之水绝流。药师医王灵像,耳闻而眼不视;大师创建妙境,徒望无由登临。
高野山者,弘法大师结界之峰,真言上乘弘通之地。三密之月轮普照,不破女人非器之闇;五瓶之智水等洽,不洒女人垢秽之质。于此等所,尚有其障,何况于出过三界之净土乎!
加之,圣武天皇营造十六丈金铜卢舍那前,遥拜见之,尚不许入扉内;天智天皇建立五丈石像弥勒前,高仰礼之,尚坛上有障。乃至金峰云上,醍醐霞中,皆禁女身污影。悲哉!两足双眸,不异男子,而不克蹈严验之胜境,观贤圣之灵躯。瓦砾荆棘之土,泥木塑像之佛,有障如斯;何况众宝合成之净土,万德究竟之佛身乎!
佛鉴女人怀,疑心于兹故,别有斯愿也。善导(观念法门)释此愿云:「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扶身,坐宝华上,随佛往生,入佛大会,证悟无生。
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弥陀名愿力者,千劫万劫,恒沙等劫,终不可得转女人。或有道俗云:女人不得生净土者,此是妄说,不可信也。」是则拔女身苦器,与净方快乐,慈悲誓愿,利生方便也。
二、依愿修行者:发四十八愿后,为成就此愿,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行愿,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或人云:其因行者,多摄六度。六度者:一檀、二戒、三忍、四进、五禅、六慧也。就初,檀有无量:谓国城妻子、奴婢仆从、聚落田地、舍宅园林、象马车乘、珍宝辇舆等,诸身外一切财物,能施与之,谓之外施。眼耳鼻舌身、头目髓脑等,一切身上诸根,能舍与之,谓之内施。
然则弥陀如来,本行菩萨道时,修檀送劫波。经(悲华经卷九意)云:「所施目,如一恒河沙,如乞眼婆罗门之缘。又有饮血众生,乞其身分生血,所施生血,如四大海水。又有噉肉众生,乞其身分脂肉:所施脂肉,如千须弥山;所舍舌,如大铁围山;所舍耳,如纯陀罗山;所舍鼻,如毘富罗山;所舍齿,如耆阇崛山;所舍身皮,犹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
或时成肉山,被食噉众生;或时成大鱼,与身分众生。菩萨慈悲,以此可知。然饮血噉肉之众生,无情破菩萨利生之肤;耽食嗜味之凡夫,无端食萨埵慈悲之肉。如是非啻一劫二劫,兆载永劫之间,流四大海水之血,竭千须弥山之肉。难舍能舍,难忍能忍,圆满檀度,究竟尸罗、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圆满,万行具足也。
三、所得依正者:「依」即国界庄严,众宝合成。「正」即三身四智,究竟圆满。
初「法身」者:无始无终,离一切相,绝诸戏论,周圆无际,湛然常住。
次「报身」者:报万行因,所感得之万德身也。布发掩泥之功,感绀琉璃顶;流血割肉之绩,得紫磨金肤。代禽之慈不空,早得鹅王之相;代兽之悲有诚,速感鹿王之膊。破脑治他病故,今成医王中大医王;施肉与商人故,今成船师中大船师。施灯烛故,成光明无量佛;断杀生故,成寿命无量圣。以宝与人故,成众宝国土之主;以床施人故,得大宝华王之座。布施为库藏,收百福庄严之财;持戒为良田,下三菩提之种子。着忍辱坚甲,固战魔王之十军;乘精进骏马,早超崄难之六道。以禅定清水,洗诸欲垢;以智慧船筏,渡生死大海。凡酬万行因,感万德果,如华结果,似响应声。是则酬实修万行,得实证万德也。
次「应身」者:起大神通,变现十方,而随机宜,为说妙法,令诸众生,利益安乐。是则应同秽土之始终,八相示现之身也。
次「佛色身相好功德」者:谓其身量,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其身色,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此则酬六度万行之修因,六八大愿之所显现也。今略辨其大概而已。
四、往生行业者,此乃有二:一、大分二行,二、依文别释。
一、大分「二行」者,亦分为三:一、正分二行,二、依善导论得失,三、以感师等义助善导之义。
一、正分二行者,亦分为二:一略牒二行。谓依善导等往生之行,大分即有二种:一念佛行,二余诸行﹝诸师未必如此分别,故知往生正行,难辄可了也﹞。二释其行相,此亦为二:一释念佛,二释诸行。
一、「释念佛」者:念佛者,或观佛相好,或观佛光明,或依归命想、依引接想,一心称念弥陀佛名,名之为念佛也。设无观念,但信称名,亦名念佛。云云
二、「释余诸行」者:凡求极乐者,不必念佛,各随乐欲,修种种行。其相广在经论,不能具引。然诸经所说,其业虽多,结其纲要,不出三意,故《往生要集》(卷下本)云:「诸经行业,总而言之,不出梵网戒品;别而论之,不出六度。细明其相,有其十三:一财法等施,二三归五戒、八戒十戒等,多少戒行,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信第一义等是也﹞,七发菩提心,八修行六念﹝佛法僧戒施天,谓之六念﹞,九读诵大乘,十守护佛法,十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十二不生憍慢,十三不染利养也。」
二、依善导论得失者,此亦有二:初先释二行,次正论得失。
初先释「二行」者:《观经疏》第四(散善义)云: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私云:就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初明「往生行相」者:依善导和尚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一正行,二杂行。
初「正行」者:就此有开合二义:初开为五种,后合为二种。
初开为五种者:一读诵正行,二观察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叹供养正行也。
第一「读诵正行」者:专读诵《观经》等也。即文云:「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是也。所言「等」者,指上三经,全非等取余经典也。五种正行,皆限弥陀一佛功德。所以观察、礼拜、称名、赞叹四种正行,既唯在彼弥陀依正,岂读诵行,独兼他经乎!
第二「观察正行」者:专观察彼国依正二报也。即文云:「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是也。
第三「礼拜正行」者:专礼拜弥陀也。即文云:「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是也。
第四「称名正行」者:专称弥陀名号也。即文云:「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是也。
第五「赞叹供养正行」者:专赞叹供养弥陀也。即文云:「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是也。若开赞叹与供养而为二者:可名六种正行也。今依合义,故云五种。
次合为二者:一者正业,二者助业。
初「正业」者,以上五种之中,第四称名为正定之业。即文云:「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是也。
次「助业」者:除第四口称之外,以读诵等四种,而为助业。即文云:「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是也。
问曰:何故五种之中,独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乎?
答曰:顺彼佛愿故。意云:称名念佛是彼佛本愿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愿,必得往生,由愿不虚故,以念佛为正定之业也。其「本愿义」,至下应辨。但正定者,法藏菩萨于二百一十亿,诸佛誓愿海中,选定念佛往生之愿,故云「定」也。选择之义,如前释之。读诵等行,即非本愿选择之行,故名为「助」。
然则念佛是正中之正,礼诵等是正中之助。助正虽异,同在弥陀,是故对余杂行,皆名为正;然而非无胜劣之义也。
次「杂行」者:即文云:「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是也。意云:杂行无量,不遑具述,今且翻对五种正行,以明五种杂行。一读诵杂行,二观察杂行,三礼拜杂行,四称名杂行,五赞叹供养杂行也。
第一「读诵杂行」者:除上《观经》等,往生净土经以外,于大小乘显密诸经,受持读诵,悉名读诵杂行。
第二「观察杂行」者:除上极乐依正以外,大小显密事理观行,皆悉名观察杂行。
第三「礼拜杂行」者:除上礼拜弥陀以外,于一切诸余佛菩萨等,及诸世天等,礼拜恭敬,悉名礼拜杂行。
第四「称名杂行」者:除上称弥陀名号以外,称自余一切佛菩萨等,及诸世天等名号,悉名称名杂行。
第五「赞叹供养杂行」者:除上弥陀佛以外,于一切诸余佛菩萨等,及诸世天等,赞叹供养,悉名赞叹供养杂行。
此外复有布施、持戒等无量之行,皆可摄尽杂行之言也。
次判「二行得失」者:「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即其文也。案此文意,就正杂二行,有五番相对:一亲疏对,二近远对,三无间有间对,四不回向回向对,五纯杂对也。
第一「亲疏对」者:先「亲」者,修「正助二行」者,于阿弥陀佛甚为亲昵。故《疏》上文(定善义)云:「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次「疏」者,「杂行」也,翻亲言之。众生口不称佛,佛亦不闻之;身不礼佛,佛亦不见之;心不念佛,佛亦不知之。众生不忆念佛者,佛亦不忆念众生;彼此三业,常相舍离,故名「疏行」也。
第二「近远对」者:先「近」者,修正助二行者,于阿弥陀佛甚为邻近。故《疏》上文(定善义)云:「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次「远」者,「杂行」也,翻近言之。众生不愿见佛,佛亦不应念现目前,故名远也。
但亲近义,是虽似一,善导之意,分而为二,其旨见于《疏》文,故今所引释也。
第三「无间有间对」者:先「无间」者,修正助二行者,于阿弥陀佛忆念不间断,故文云「名为无间」是也。
次「有间」者,是「杂行」也,翻无间言之。修杂行者,于阿弥陀佛忆念常间断,故文云:「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是也。
第四「不回向回向对」者:先「不回向」者,修正助二行者,纵不别用回向,而自然成往生之业。故《疏》上文(玄义分)云:「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次「回向」者,「杂行」也,翻不回向言之。修杂行者,若用回向,则成往生之因;若不用回向,则不成往生之因,故文云「虽可回向得生」等是也。
第五「纯杂对」者:先「纯」者,修正助二行者,是纯极乐之行也。次「杂」者,是杂行也,翻纯言之。修杂行者,是非纯极乐之行,通于人天及以三乘,亦通于十方净土,故云杂也。然则西方行者,须舍杂行修正行也。
问曰:此纯杂义,于经论中有其证据乎?
答曰:于大小乘,经律论中,立纯杂二门,其例非一:大乘即于八藏之中而立杂藏。八藏者,安然和尚教时义中,引《菩萨处胎经》云:一胎化藏,二中隐藏,三摩诃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藏,六杂藏,七金刚藏,八佛藏。当知七藏是纯,一藏是杂也。
小乘即于四含之中,而立杂含。四含者:一增一阿含,二长阿含,三中阿含,四杂阿含。当知三含是纯,一含是杂也。
律即于二十犍度中,立杂犍度。二十犍度者:一受戒犍度,二说戒犍度,三安居犍度,四自恣犍度,五皮革犍度,六衣犍度,七药犍度,八迦絺那衣犍度,九鸠睒弥犍度,十瞻波犍度,十一呵责犍度,十二人犍度,十三覆藏犍度,十四遮犍度,十五破僧犍度,十六灭诤犍度,十七尼犍度,十八说法犍度,十九房舍犍度,二十杂犍度。当知前十九是纯,后一是杂也。
论即于八犍度中,立杂犍度。八犍度者:一业,二使,三智,四定,五根,六大,七见,八杂。当知前七是纯,后一是杂也。
又小乘经量部,于五藏中,而立杂藏。五藏者:一修多罗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昙藏,四杂藏,五咒藏。当知四是纯,一是杂也。
又贤圣集中,唐宋两传,于十科中,而亦立杂。十科法者:一译经,二义解,三习禅,四明律,五护法,六感通,七读诵,八遗身,九兴福,十杂科。当知前九是纯,后一是杂也。
大乘义章,立五聚法门。五聚者:一教聚,二义聚,三染聚,四净聚,五杂聚。当知前四是纯,后一是杂也。
又非啻显教,密教之中,亦有纯杂法。谓《山家佛法血脉谱》云:一胎藏界曼陀罗血脉谱一首,二金刚界曼陀罗血脉谱一首,三杂曼陀罗血脉谱一首。此亦前二是纯,后一是杂也。
纯杂之例虽多,今且举其少分而已。是则纯杂之义,随法不定。而今善导和尚意,且于净土行,而论纯杂也。又此纯杂名,不唯内典,外典之中,其例亦多,恐繁不出矣!
但于「往生行」,而分二行,不限善导一师,若依道绰禅师意者,往生之行虽多,束而为二:一谓「念佛往生」,二谓「万行往生」。念佛是正,万行是杂也。若依怀感禅师意者,往生之行虽多,束而为二:一谓「念佛往生」,二谓「诸行往生」〔慧心同之〕。念佛是正,诸行是杂也。此之三师,言异意同,各立二行,摄往生行,甚得其旨,最可归依也,余师不然,行者思择焉!
又善导和尚《往生礼赞》中,细判「二行得失」,谨案彼文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五三。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杂修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应知。」
私云:夫斯文者,实是行者之至要也,专杂之训,得失之诫,甚以苦口。求极乐之人,盍贮心腑哉!若夫,抛杂修专者,百即百生,如弃迂向直,何不到也!舍专修杂者,千中无一,如舍夷赴崄,遂莫达矣!《往生要集》下(卷下末)云:
「问:若凡下辈亦得往生,云何近代,于彼国土,求者千万,得无一二?答:绰和尚云:『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信心不一,不决定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此三不相应故,不能往生,若具三心者,不往生者,无有是处。』导和尚云:『若具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此问答意明,以善导和尚二修,决往生极乐之行也。意云:若依专修而行用者,千万悉生;若据杂业而欣求者,一二叵生。既慧心意,于西方行,以善导和尚而为指南,其余末学,宁不依凭乎!况又吾辈,后于慧心,既二百年。人根与时昧劣,佛法逐日浇薄,何得相比乎!
呜乎!近代浅识之徒,处愚诮贤,居末非本,不止自失,又坏他信根,诚可悲也。然则欲得往生极乐国土,由此答意,舍杂修专,是先德意,努力服膺,不可懈慢也。又绰禅师,三信三不信,亦是专杂二修之义。答中二文,为成一意,师资雷同,无差而已。
三、依感师、智荣等,补助善导之义者,此有七家:一感师,二智荣,三信仲,四觉亲﹝天竺人﹞,五源信,六永观,七珍海。
一、感师者:《群疑论》(卷四)云:「问曰:前后发意众生,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深染着懈慢国土,进不能生阿弥陀佛国土,千万众时有一人生阿弥陀佛国。以此经准,难可得生何?答曰:由此经有斯言教故,善导禅师劝诸四众,专修西方净土业者,四修靡坠,三业无杂,废余一切诸愿诸行,唯愿唯行西方一行。专修之人,千无一失;杂修之者,万不一生。何以故?皆由懈慢执心不牢固。是知:杂修之者,为执心不牢固之人,故生懈慢国也,正与《处胎经》文相当。若不杂修,专行此业,此即执心牢固,定生极乐国。」
二、智荣者﹝其文在别纸﹞三、信仲者﹝其文在别纸﹞四、觉亲者﹝其文在别纸﹞。
五、源信者,即有二意:一三重问答,二专修等。谓此师立十门,专明念佛往生,其中于第八门,念佛诸行相对,有三番问答,后当释之。是则舍诸行,取念佛之意也。次于第十门,亦有十门料简,谓第一极乐依正,乃至第十助道人法也。其中第二往生阶位中有二问答,以善导专杂二修义问答决择,是亦舍杂取专之意也。
六、永观者:依善导、道绰意,作《往生十因》,于念佛一门,开出十因,永废诸行,是岂非但念佛行哉!
七、珍海者:作《决定往生集》,建立十门,明往生法。其中亦依善导二修之文,此傍虽述诸行,正用念佛往生也。
爰知:于往生行业,论专杂二行,弃舍杂行,专修正行。天竺、震旦、日域,其传来尚矣!
二、依文别释亦二:
初、总论傍正者,今《经》既是往生经根本也。就此当论念佛诸行之旨,而今依善导意释之,二门之中念佛为宗;加之,天台《十疑》等,引此经以念佛为宗。
二、别依经文释念佛行者,其文有七:
一者、四十八愿中,「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之文。
二者、愿成就处,「诸有众生,闻其名号」等之文。
三者、明三辈往生中,上辈生中「一向专念」之文。
四者、同中辈生中,「专念」之文。
五者、同下辈生中,「专念」之文。
六者、流通分中,「其有得闻彼佛名号」等之文。
七者、同流通中,「当来之世」等之文。
此七处文皆专明念佛往生也。
1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者:是四十八愿中,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也。
问:四十八愿虽皆微妙殊胜,于中亦有要否?何愿最要?
答:浅见曷辄辨其优劣,然善导(法事赞卷上)出其要云:「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于念佛门,独发此愿;于诸行门,更无别愿。
2二、愿成就文:「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等者:就此文中,虽有经文来意;「一念十念」,诸师不同;「唯除五逆」释义,浑以念佛一行,往生之义,决无疑矣!
3三、三辈中,「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者:于上虽以二文,明念佛往生义,未分其品,故今开一念佛而为三段,以分其品。此有二意:一念佛往生有三种品,为欲令行者舍中下而欣上品故。二为使行者知念佛位分齐故。
问:三辈之文,念佛之外,说诸行业,似不特局念佛一行。谓上辈中念佛外,举出家受戒,发心修诸功德。中辈中念佛外,说菩提心及斋戒等善。下辈中念佛外,说发菩提心等。何故唯谓念佛往生乎?
答:佛智难测,何辄解之。然今依善导意而案斯文,略有三意:一、但念佛往生,二、助念佛往生,三、但诸行往生。
一、「但念佛」者:凡论三辈九品之义,本就一法论之。例如:九品之烦恼等也,何必就行多少而论之乎!故今就本愿念佛一行,以说三品往生之旨也。以何知之?谓以三辈文俱说「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也。凡「一向」之言,处处之文,皆「不兼余」之意也,故知:唯就念佛而立三品分别其品也。故善导《释》(观念法门)云:「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依此释意,三辈俱明念佛往生也。
问:此释未遮前难,何弃余行,唯云念佛乎?
答:此有三意:一、为废诸行归于念佛,故说诸行也;二、为助成念佛,故说诸行也;三、为约念佛诸行二门各立三品,故说诸行也。
一、为废诸行归于念佛,故说诸行者:准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云:「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释意:上辈之中,虽说菩提心等余行,望上本愿意,唯在众生,专称弥陀名;以本愿中,更无余行故。故知:三辈俱依上本愿,故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也。
「一向」者,「不兼余」之言也。例如彼五天竺有三种寺:一者一向大乘寺,此寺之中,无学小乘;二者一向小乘寺,此寺之中,无学大乘;三者大小兼行寺,此寺之中,大小兼学。此则大小两寺,有一向之言,兼行之寺无一向之言。由知:今此经中「一向」之言,亦复可然。若念佛外更加余行,则非一向,准寺可云兼行;而既云一向,不兼余明矣。然先虽说余行,后云一向专念,明知废舍诸行,唯用念佛也。不然一向之言,以何消之哉!
二、为助成念佛,故说诸行者:此亦有二意:一、以同类善根助成念佛故,二、以异类善根助成念佛故。
初「同类善」者:即前所引善导和尚,专修正行中助行是也,前委明了。
二「异类善」者:是《往生要集》意也,彼《集》中立十门,释念佛往生义。其中第四正修念佛、第五助念方法。助念方法,此有七种。
彼《集》问云:「上诸门中所陈既多,未知何业为往生要?答:大菩提心护三业,深心至诚常念佛,随愿决定生极乐。」此义似今经意,此即以异类善根助成念佛也。彼集意:异类善根以助念佛为决定往生业,此随能助则可谓诸行往生,今且随所助摄为念佛门也。
三、为约念佛诸行二门各立三品,故说诸行者:今文中菩提心及造像等诸善根,乃准余经各是一往生业也。然则斯文,于菩提心等诸善根,各立三品,明往生业也。且就菩提心,有上中下三品,以上品发心为上品业,乃至以下品发心为下品业。菩提心已尔,造像等亦如是。故知:此文于诸行分三品也,是故《往生要集》中,引此等文,为诸行往生证也。加之,善导《观经疏》释,复有三种众生文,粗述此义。
「约念佛立三品」者:《往生要集》中,引此三辈文,以为念佛往生证据,其意同之,是则但念佛往生义也。
问:就念佛一法,何分三品耶?
答:此亦有三义:一约遍数多少,二约时节长短,三约安心浅深。
一、约遍数多少者:善导《释》(观念法门意)云:「每日三万遍上品业」。以此案之:二万是中,一万是下也。是则约遍数多少分三品也,九品准之。
二、约时节长短者:慧心《弥陀经记》中,以彼经七日念佛为上品。准之,或以十日念佛为上上品,是则一往约时节久近分三品也,九品准之。
三、约安心浅深者:自可知耳。
故知:今文就念佛亦立三品也,上来其义已尔。
由知:今三辈文,有「但念佛」义,有「助念佛」义,又有「诸行往生」义也。佛以一音演说法门,众生随类各得其解。以佛意多含故,由今且作此三解耳。又就此三义,论其傍正,以「但念佛」为正,余二为傍。何以故?准佛本愿故,依前后多文故。
凡修往生业,总有「但念佛」等三意,机品差别,各依意乐而勤修之,予以导公为依凭耳。以上正宗分毕。
6六、〈流通文〉云:「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此有四意:一来意;二废助念及诸行,明但念佛;三举一念况十念等;四深信佛语,不生诽谤。
一、来意者:上正宗分,正为时会众生,说念佛往生法也;今流通分,非但当时获大利益,至末法时亦说念佛往生法,远济未来也。
二、废助念及诸行,明但念佛者:于第十八愿成就文,明但念佛往生;来迎等愿、及三辈文,明助念往生、诸行往生。由此,诸修往生行者,怀疑难决;故至流通,则废助念、诸行二门,明「但念佛往生」也。又此经说次,即似《观经》,《观经》之中,先逗机缘,广说十三定善、三福九品之业,而明诸行往生之旨;至其付嘱则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散善义)释云:「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则彼此两经,其意全同,岂可不信哉!
三、举一念况十念等者:此文非但明下品一念往生,兼明上中二品往生。当知:一念犹往生,况十念哉!十念尚往生,况多念哉!一日犹往生,况七日哉!七日尚往生,况一月哉!一月尚往生,况一夏九旬哉!一夏尚往生,况一年哉!一年尚往生,况一生哉!
四、深信佛语,不生诽谤者:夫,但念佛往生,文义如此,听此之人,谁不欢喜踊跃?若其有人听之,反为诽谤,当知此人,五劫中应堕大地狱。故《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下)云:「其有不信赞叹称扬阿弥陀佛名号功德,而谤毁者,五劫之中,当堕地狱,具受众苦。」然言当堕地狱,而未谓何地狱;言具受众苦,而未说苦相。呜乎!等活碎剌磨桩之苦乎!众合两山合摧之痛乎!若一堕于此,噬脐奚容及乎!冀智愚贤不肖,但信佛语,莫为诽谤。无量劫以来,未尝值此法;今适获人身,而诸根具足,方得闻此难信妙法,何不欢喜,反生诽谤!「设满大千火,直过要闻法。」莫容易看过,徒为后悔也。
7七、「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斯经,止住百岁」者:释此文有多意:一者来意;二者重废诸行,明但念佛;三者约圣道净土,二教住灭,而劝往生;四约十方净土极乐净土,二教住灭,而劝往生;五约兜率西方,二教住灭,而劝往生;六约释迦慈悲,弥陀本愿,而劝往生。
一、来意者:正宗五文,并流通初文,虽明但念佛往生,文理显了。然诸行往生、念佛往生,经论重卷列轴,相共流行;是以正像末法之间,念佛诸行并行,是非傍正,实难一决。或见诸行往生经论,则执诸行往生之旨;或见念佛往生经论,则执念佛往生之旨。孰是孰非,自非佛智,谁能知之?
然而依此「止住百岁」之文,则「但念佛往生」之理,自是分明,是宜举后以劝今也,是故净影《双卷经疏》释云「以后劝今」,是故上次此文来也。
二、重废诸行,明但念佛者:夫于诸行,略有十三:一布施,乃至十三不染利养,如前举也。取要言之:有持戒往生,有持经往生。
言「持戒往生」者:依《四分》、《五分》、《十诵》、《僧祇》、《梵网》、《地持》、《璎珞》等大小戒经,持三归五戒,乃至声闻具足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乃至三聚净戒,以此为往生业。然彼百岁时,经道灭尽,是等戒经,皆悉灭尽。彼时已无戒经,故亦无受戒者;已无受戒者,故亦无持戒者;已无持戒者,故亦无破戒者;其时唯有无戒众生。然彼时众生,唯能至诚念弥陀名,必得往生也。
又此经虽有持戒之言,而不说持戒行相;说持戒行相者,乃在大小戒律。然彼戒律先灭,持戒之行,何因修之?又此经虽有发菩提心之言,而不说菩提心行相;说菩提心行相者,乃在《菩提心经》等。然彼经先灭,菩提心行,何因修之?故善导(往生礼赞)释云:「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始皇之烧五经,而不失诵,尚在人口;称弥陀名,可以例之。﹞因此案之:今时我等,设不专持戒行,若能一心念弥陀佛,何不遂往生!况又随分持一戒二戒者哉!然则今时浇季缁素,持戒破戒及无戒者,但能一心念佛,皆当往生也。
次言「持经往生」者:谓有《华严》、《法华》,及诸大乘经,持此以为往生行业。然彼百岁时,斯等诸经皆悉灭尽,其时众生,何以持经?唯此经留故,依此经念佛即得往生也,故善导释云「万年三宝灭」等。因此案之:今时我等,设虽不持《华严》、《法华》等经,但能念佛,何不遂往生!然则不论持经与不持经,有往生志之辈,应当唯念弥陀名号,必得往生也。
次、就持咒言之,咒者,谓诸陀罗尼。乃随求、尊胜、宝箧印、光明真言等神咒,若能持之求净土者,皆当得往生。然彼百岁时,此等陀罗尼,皆悉灭尽,其时众生,何由持之?故善导释云「万年三宝灭」等。然则今时我等,设虽不持神咒,若能念佛,何不往生!不论持咒与不持咒,有往生志之人,应当唯念弥陀名号,必得往生也。
次、有诸宗甚深理观之行,谓法相宗五重唯识、三性三无性观;三论宗八不中道、胜义皆空观;华严宗十玄六相、法界圆融观;天台宗一念三千、一心三谛观;达摩宗即心是佛、一念不生观;真言宗阿字本不生、三密同体观也。此等观门,皆依经论建立之。然彼百岁时,所依经论,皆悉灭尽,其时众生,何因修之?
就中禅家一门,教外别传,以心传心,非文字上;少涉拟议,即隔天渊;自非最上越格之器,谁能得入,古人尚病焉,况末法万年之时人乎!然独此经留故,彼时众生,依凭此经,唯能念佛,皆得往生也。故善导释云「万年三宝灭」等。因此案之:今时我等,设虽不修此等观行,一心称名,何不往生!
故知:往生极乐之道,无过专念弥陀名号也。
三、约圣道净土,二教住灭,而劝往生者:谓圣道门诸经先灭,故云「经道灭尽」;净土门此经特留,故云「止住百岁」。当知:圣道机缘浅薄,净土机缘是深厚也。
四、约十方净土极乐净土,二教住灭,而劝往生者:谓十方净土往生,诸教先灭,故云「经道灭尽」;极乐净土往生,此经特留,故云「止住百岁」。当知:十方净土机缘浅薄,极乐净土机缘深厚也。
五、约兜率西方,二教住灭,而劝往生者:谓《上生》、《心地》等上生兜率,诸教先灭,故云「经道灭尽」;西方净土往生,此经特留,故云「止住百岁」。当知:兜率虽近,机缘浅薄;极乐虽远,因缘深厚也。﹝念佛诸行,二教住灭,于上已论,故今略之。﹞
六、约释迦慈悲,弥陀本愿,而劝往生者:
问曰:既云「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若尔,释尊以慈悲而留经教,何教不留,而何不留余经,唯留此经乎?
答曰:纵留何经,别指一经,则亦不避此难,然特留此经者,有深意欤!若依善导和尚意者:此经之中已说弥陀如来念佛往生本愿,释迦慈悲,为留念佛,特留此经;余经之中,不说弥陀如来念佛往生本愿,故释尊慈悲而不留之也。
凡四十八愿,皆无非本愿,而特以念佛往生愿而为规模。故善导(法事赞卷上)释云:「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故知:四十八愿中,唯以念佛往生愿而为愿王也。是以释迦慈悲,特以此经,止住百岁也。例如彼《观无量寿经》中,不付嘱定散诸行,独付嘱念佛之行;是则以顺彼佛愿故也。
问曰:百岁之间留念佛者,其理可然。若尔,此念佛行,为局彼时机,为通正、像、末法之机?
答曰:当广通于正、像、末法之机,以后劝今,其义应知。
上来依善导、道绰、慧心等意,且加愚意,取要摘诠,粗解释毕。若有片言,契合佛意,愿令自他,俱归净土,于菩提果,得不退转也。若于文理,有所错谬,愿仰后贤校正,且凭三宝照鉴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无量寿经》释
法然上人着
--诸师解释虽多,今则正依善导,而傍以余师释,辅助善导--
将释此经,略有五意:
一说时前后,二来意,三释名,四释二善义,五入文解释。
一、说时前后者:《寿》、《观》两经,前后难定;今依一义,《寿经》为先,《观经》为后,乃是有文有理。
先文者:此亦有三:
一、〈华座观〉文云「法藏比丘愿力所成」。意云:《寿经》先说彼愿,今指彼云「愿力所成」,乃知《寿经》是先,今经是后也。
二、〈中辈下生〉文云「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其义同上﹞。
三、《双卷经》(大经卷上)上文云:「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佛告阿难: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剎,其佛世界,名曰安乐。」今经具说彼土依正二报,今经若先彼经,何有此语?故知:《寿经》是先也。
次理者:《寿经》先说彼佛发心修行,及果上依正二报。今经即就彼经所说依正,说此十三观。故知:《寿经》是前,此经是后也。
二、来意者:《寿经》虽说能化弥陀修因感果,未说所化行者修因感果;故次弥陀修因感果,说行者修因感果也。又《寿经》虽说三品往生,而未说九品义;今则开彼三品,而为九品,是为此经来意也。更有多义,今且存一二耳。
三、释名者:「佛」谓能说教主,「说」谓所说教法,即「定散二善」等,简异菩萨、圣弟子,及余外道等说,故称佛说。「观」谓能观,即通指「十三观」。「无量寿」谓所观境,正指第九一境;是所观境,虽有十三,举无量寿,以摄余也。所以者何?「无量寿」者,是彼土教主,弥陀如来正报之身;既有正报,必当有依报之宝树、宝池等,故举正摄依也。又「无量寿」者,彼土教主;既有教主,必当有眷属之观音、势至等,故举主摄伴也。「经」谓贯线,常法等义如常。
四、料简定散二善者:往生业因虽多,不出定散;故欲释文,先须料简之。
「定善」即有十三:谓「日观」乃至「杂想观」也。「散善」即有三福九品。定者:则「即息虑以凝心」,故曰定也。散者:即「废恶以修善」,故曰散也。
五、入文解释者:依善导意,此经为「两处二会」之说:一王宫会,二耆阇崛山会也。
「王宫会」者:文有四段,以为三分〔以得益分属正宗分也〕。初自「如是我闻」至「云何见极乐世界」以来是〈序分〉也;二自「佛告韦提汝及众生」至「下品下生」是〈正宗分〉也;三自「说是语时」至「诸天发心」是〈得益分〉也;四自「阿难白佛」至「韦提等欢喜」是〈流通分〉也。以上王宫会。
次「灵山会」者:阿难自王宫还,而为大众再述彼王宫会;是亦当有三分,而无别说相者,经家之略而已。
〈序分〉者:有通、有别。通序:「如是」等句。别序:一经发起,随缘各别:如《净名经》毘耶现疾为序,如《法华经》现瑞放光为序。今经则以阇王造逆,韦提厌秽欣净为别序也。
〈正宗分〉者,此中有二:一定善分,二散善分。
就「定善」有十三:一「日想观」,二「水想观」,三「地想观」,四「宝树观」,五「宝池观」,六「宝楼观」,七「华座观」,八「像想观」,九「佛身观」,十「观音观」,十一「势至观」,十二「普观」,十三「杂想观」也。
一、「日想观」者:问:何故观日乎?答:此有三意:
(一)为令众生知极乐正方也。不取冬夏两时,唯取春秋二时。
(二)为令众生知罪障轻重也。罪障有三:一黑障,如黑云障日。二黄障,如黄云障日。三白障,如白云障日。行者若此相现,须忏悔罪障也。
(三)为令众生知极乐光明也。若此观成时,或化佛等现〔如道瞬〕,行者唯除睡时,行住坐卧,一心专注,必得成就。
二、「水想观」者:如上日想,行住坐卧,专观日轮。今此水想,亦四威仪,不问时节久近,专观水也。所以次日观,为水观者:《疏》「问曰:次何故观水?答:观日轮表彼界长晖,今观水显彼琉璃地平正。」
三、「地想观」者:《疏》释修观法曰:「即向静处,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既住心已,徐徐转心,想彼宝地,杂色分明。初想不得乱想多境,即难得定,唯观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无问日夜,行住坐卧,身口意业,常与定合。唯万事俱舍,犹如失意、聋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业随缘转,定想逐波飞;纵尽千年寿,法眼未曾开。若心得定时,或先有明相现;或可先见宝地等,种种分明不思议者。有二种见:
一者想见,犹有知觉故,虽见净境,未多明了。
二者若内外觉灭,即入正受三昧,所见净境,即非想见,得为比较也。」
修此地观,亦可往生,《经》曰:「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虽《双卷经》说「七宝地」,而彼不说观地往生之旨,是故只见彼经之人,未知此旨;然今至此经,始知观地往生之旨。故知往生之行,非啻念彼佛名,又观彼地,亦是往生极乐业因也。
四、「宝树观」者:来意者可知,虽《双卷经》说七重行树,而彼不说观树之旨,故今具说。行者修观,观成功益。
五、「宝池观」者:先来意者,宝树虽精,若无池水,未名好也。一为不空世界,二为庄严依报。为斯义故,有此池渠观也。次观成义,准前可知。亦有思惟、正受二义。「思惟」者:行住坐卧,常思惟之;若不思惟,池相不现。「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妙境现前。次观功能,准地观可知。
六、「宝楼观」者:先来意者,彼净土中,虽有宝树宝池,若无宝楼宫殿,亦未为精。经文虽说「五百亿宝楼」,而实无量无边。次观成,亦有二,准前可知。次观功能,有二种益:一现身灭罪,二身后往生。故《经》曰:「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虽《双卷经》说宫殿等,而彼不明观想往生之益,故今此经中,具说其益也。
七、「华座观」者:就此有五:一来意,二正明观相,三辨邪正,四明利益,五思惟正受。
(一)来意者:有二:一上是通依,今则别依;二上是依报,下则正报。
(二)正明观相者:是观大宝莲华王也。依经有三:一华叶相,二华台相,三台上四柱宝幢。
1、华叶相者:《经》曰:「令其莲华,一一叶作百宝色,乃至遍覆地上。」
2、华台相者:《经》曰:「释迦毘楞伽宝以为其台」。
3、台上四柱宝幢者:《经》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
(三)辨邪正者:华座相现,名为正观;若他相现前,名为邪观。
(四)明利益者:《经》曰:「灭除五万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就此文有二益:一灭罪,二往生。
(五)思惟正受者:准前可知。次明华座在所,善导(法事赞卷下)曰:「弥陀化主当心坐,华台独迥最为精。」慧心曰:「在中央最上地上。」
八、「像想观」者:就此亦有五:一来意,二正明观相,三辨邪正,四利益,五思惟正受。
(一)来意者:上既观座,须观真佛坐于其上。然初心之人,不能直观真佛,故先观形像也。故善导(定善义)曰:「斯乃群生障重,真佛之观难阶;是以大圣垂哀,且遣住心形像。」又或虽初心之人,随其意乐,直观真佛。故《观念法门》直说「真佛」,其旨见《观佛三昧经》等。
(二)正辨观相者:就此有三:一佛像想,二二菩萨像想,三多身像想。
1、佛像想者:《经》曰:「先当想象,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善导(定善义意)曰:「于一金像,逆顺观想之,自顶上至足下千辐轮,名之为顺观;自千辐轮至顶上者,名之为逆观。如是逆顺观之,不久必得成就。」是则弥陀像想也。
2、观音势至像想者:《经》曰:「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是则先观二菩萨华座也。又曰:「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放金光如前无异。」是则观世音像想也。又曰:「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是则势至像想也。准前佛观,于二菩萨各亦当先修像观,是乃佛观成就之后,亦观二菩萨形像也。
3、多身像想者:《经》曰:「一一树下,复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以此文案之:像想观不止一三尊,更有无量三尊像想。例如释迦像想观,其旨见《观佛三昧经》。
(三)邪正者:《经》曰:「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有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
(四)利益者:此观有二益:一灭罪益,二现身得三昧益。故《经》曰:「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五)思惟正受者:准前可知。
善导(定善义)曰:「十三观中,此宝地、宝华、金像等观最要,若欲教人,即教此法。但一法成者,余观即自然了也。」
九、「佛身观」者:就此亦有五:一结前生后﹝亦名来意﹞,二正明观相,三辨观邪正,四明观利益,五思惟正受。
(一)结前生后者:观形像者,本是为观真佛。已观像了,次当观真,真像有次,故次像来也。又或虽初心之人,随其意乐,直观真佛,是故明之。
(二)正明观相者:就此有十三:一身量大小,二身色不同,三毫相大小,四眼相大小,五毛孔光大小,六圆光大小,七化佛多少,八侍者多少,九相多少,十好多少,十一光多少,十二光照远近,十三光明摄益。
1、身量大小者:《经》曰:「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然诸佛身量,随机长短不同,且如七佛身量长短不同。言七佛者:初毘婆尸佛身长六十由旬;次尸弃佛身长四十由旬,减前佛者二十由旬;毘舍婆佛身长三十二由旬,减前佛者八由旬;次拘留孙佛身长二十五由旬,减前佛七由旬;次拘那含牟尼佛身长二十五由旬;次迦叶佛身长十六丈;次释迦佛身长仅丈六;如当来弥勒佛身长千丈。七佛之中,最高毘婆尸佛,而是尚仅六十由旬,而今阿弥陀佛身长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岂不是至高乎!是其身量大小也。
2、身色不同者:且如七佛身量虽有大小不同,于其身色是共同紫金色,而今弥陀如来阎浮檀金色,是机感之不同。故道世(法苑珠林卷八)曰:「敬寻法身平等,非有优劣,但随机业异,故现化不同。是以释迦牟尼出世紫金色,而千比丘咸见赭容,十六信士偏观灰色,自彼之异,佛恒一也。」
3、毫相大小者:《经》曰:「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然毫相大小,诸佛不同,且如释迦佛白毫,径一寸,周围三寸。
4、眼相大小者:《经》曰:「佛眼如四大海水,清白分明。」然诸佛眼相,随身大小,自有不同。
5、毛孔光大小者:《经》曰:「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善导(定善义)释云:「此明毛孔光大小」。愚案曰:是乃遍身光欤,于遍身光,诸佛不同。且如毘婆尸佛及尸弃佛,遍身光一百由旬;如是七佛身光,大小不同也。
6、圆光大小者:《经》曰:「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世界。」是则彼佛项圆光也。诸佛圆光,大小不同:毘婆尸佛圆光百二十由旬,尸弃佛圆光四十五由旬,毘舍婆佛圆光四十二由旬,拘留孙佛圆光三十二由旬;乃至释迦佛圆光七尺也。
7、化佛多少者:《经》曰:「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是圆光中化佛,而彼真佛所化作也。此化佛本非彼土所有,以神通力故,暂化作之,本无忽有,故名为化。此化佛常为行者随逐护念,又来迎引接多亦化佛。
8、侍者多少者:诸佛皆有执事弟子,且如毘婆尸佛有执事弟子:一名骞荼,二名提舍;以后六佛,皆有执事弟子。化佛亦有执事弟子,今于弥陀化佛,说执事多少也。然大僧必用沙弥为执事弟子,不用大僧;故释迦牟尼佛以阿难为执事弟子,以阿难留习而居学地也。是故今佛以观势二菩萨而为侍者,然此二大士实是古佛,隐实示权,为佛侍者,辅翼圣化也。
9、相多少者:《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经明佛相好,有四种说:一三十二相,二八十随好,三八万四千,四无量尘数。同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随好;为诸菩萨故,说八万四千;明佛实相好故,说无量尘数也。今说弥陀佛相,亦有二说:一三十二相,二八万四千。
(1)三十二相者:《般舟经》并今像观初文是也。
(2)八万四千者:则今文是也。
10、好多少者:《经》曰:「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依《观佛经》等意,相与好有同有异。
「同」者:《经》(观佛三昧经卷九意)曰:「同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种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妙相好;佛实相好,无量尘数也。我初成道时,于《杂华经》广已说,是故今略不说之。」依此文,则相与好,全非别物也。
「异」者:同经相与好,各别说之也,今文是依相好各别之义也。「相」者是好之大也,「好」者是相之小也。
11、光多少者:《经》曰:「一一好复有八万四千光明。」总计相好之光明,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或人且计白毫一相之光明云:「七百五俱胝六百万光明」。
12、光照远近者:《经》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善导释曰:「此明光照远近」。「一一光明」者,即前八万四千光明也;「十方世界念佛众生」者,即前光明之所照也。
13、光明摄益者:《经》曰:「摄取不舍」。是即前光明,摄取念佛众生而不舍,名为光明摄益也。念佛利益之义,后须释之。﹝以上正明观相毕﹞
(三)观邪正者:准前诸门,观佛身而见佛身,名之为正;若见余境,名之为邪。
(四)利益者:就此有二:一现在利益,二当来利益。现在利益有四:一见弥陀一佛,二见一切诸佛,三见佛心,四现前授记。
1、见弥陀一佛者:由真佛观成,现身得见彼佛,是则现身见佛之利益也。
2、见一切诸佛者:若成此观,则非止见弥陀一佛,遍见十方诸佛。十方诸佛者:东方善德佛,乃至上方广众德佛,下方明德佛等也。由念弥陀一佛,得见此等诸佛也。
3、见佛心者:若成此观,非止见佛色身,亦见佛内心。故《经》曰:「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是名见佛心之益也。
4、现前授记者:若成此观,则非止见佛色身及内心,亦能于三昧中得蒙成佛记别。故《经》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若欲现身得成佛记别,应当修习观佛三昧也。
次、当来利益者:就此有二:一往生,二得无生忍。故经曰:「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
(五)思惟正受者:准前可知。
十、「观音观」者:例前,此亦有五:一结前生后,二正明观相,三辨观邪正,四明观利益,五示观次第。
(一)结前生后者:上既观彼教主,主必有伴,故次主观伴。然彼土菩萨、声闻,无量无边,若欲具观之,非凡智所能及;而唯此二大士,在佛左右,翼赞圣化,嗣补佛处,卓然超出于海众中,故特观此二菩萨也。左右有次,故次佛观,先观观音;或随其意乐,于佛观前,亦得观二菩萨。
(二)正明观相者:就此有十四:一身量大小,二身色不同,三肉髻螺发不同,四圆光大小,五化佛侍者多少,六身光之中普现五道众生,七天冠化佛,八面色与身色不同,九毫光转变,十身服光璎,十一宝手慈用,十二足下德用,十三身相同佛,十四以二相亏居不足地。
今十四功德,一一取要释之:
1、身量大小者:《经》曰:「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异本经「那由他」下加「恒河沙」三字,故或曰观音身量反高于佛,然而岂伴高于主乎!故今本为正也。
2、身色不同者:《经》曰:「身紫金色」。
3、肉髻螺发不同者:《经》曰:「顶有肉髻」。
4、圆光大小者:《经》曰:「项有圆光而各百千由旬」。
5、化佛侍者多少者:《经》曰:「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
6、身光之中普现五道众生者:《经》曰:「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善导(往生礼赞)曰:「观音菩萨大慈悲,已得菩提舍不证;一切五道内身中,六时观察三轮应。」
7、天冠化佛者:《经》曰:「毘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8、面色与身色不同者:《经》曰:「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
9、毫光转变者:《经》曰:「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善导(定善义)释曰:「毫光转变,遍满十方;化侍弥多,更比红莲华之色。」
10、身服光璎者:光璎者乃观世音所服之宝衣也。《经》曰:「有八十亿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
11、宝手慈用者:《经》曰:「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善导(往生礼赞)赞曰:「恒舒百亿光王手,普摄有缘归本国。」
12、足下德用者:《经》曰:「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普散一切,莫不弥满。」
13、身相同佛者:《经》曰:「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
14、以二相亏居不足地者:《经》曰:「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善导(定善义)释曰:「师徒位别,果愿未圆,致使二相有亏,表居不足之地。」
(三)观邪正者:准上可知。
(四)明观利益者:《经》曰:「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此文即有灭罪生善之义,其旨可知。
(五)示观次第者:《经》曰:「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亦令明了,如观掌中。」具如《观佛经》也,应当逆顺观之,若不观相好者,应称名号。《弘猛慧海经》曰:「众生有苦,三称我不往救者,不取正觉。」又《十一面神咒经》曰:「若有称念百千俱胝那由他诸佛名号,复有暂时于我名号至心称念,彼二功德平等平等,诸有称念我名号者,一切皆得不退转地。」
十一、「势至观」者:就此有五:一者结前生后,二正明观相,三辨观邪正,四观成利益,五思惟正受。
(一)结前生后者:准前可知。
(二)正明观相者:《经》曰:「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又曰:「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以此思之,势至身量,大同观音,而其不同之相有九:一圆光大小,二光照远近,三化佛侍者多少,四无边光名义,五大势至名义,六顶上宝华之相,七顶上肉髻宝瓶之相,八行步之相,九坐时之相也。
1、圆光大小者:观音圆光百千由旬,势至圆光百二十五由旬,比观音圆光是甚小也。
2、光照远近者:观音圆光既百千由旬,理可远照矣。今之圆光唯百二十五由旬,所照亦可近也。
3、化佛侍者多少者:疏有其文,经则无文。
4、无边光名义者:《经》曰:「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
5、大势至名义者:《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6、顶上宝华之相者:《经》曰:「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亿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
7、顶上肉髻宝瓶之相者:《经》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
8、行步之相者:《经》曰:「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
9、坐时之相者:《经》曰:「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菩萨,分身大势至菩萨,皆悉云集极乐国土,侧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善导(定善义意)问曰:《弥陀经》曰:「彼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何故云「度苦」也?
答曰:就苦乐有二种,一三界中苦乐;二净土中苦乐。
1、三界苦乐者:即以三途八苦为苦,以人天五欲乐为乐。虽言是乐,然是大苦,毕竟无有一念真实乐也。
2、净土苦乐者:地前望地上为苦,地上望地前为乐。下智证望上智证为苦,上智证望下智证为乐。今言「度苦众生」者,但为进下位令升上位,转下证令得上证,称本所求即名为乐,故言「度苦」也。若不然者,净土之中,一切圣人,皆以无漏为体,大悲为用,毕竟常住,离于分段之生灭,更就何义名为苦也?
(三)辨观邪正者:准前可知。
(四)观成利益者:《经》曰:「观此菩萨者,除无量劫阿僧只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文之中,有灭罪与往生二利益也,应知。
(五)思惟正受者:如前辨之。又不作观,能念佛号者,此菩萨摄之,令生净土,得无生忍。故《经》(楞严经念佛圆通章)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十二、「普观」者:先来意者,上来极乐依正二报、身土主伴,具观之毕,往生之行,已满足焉!然修上诸观,本为往生;虽已观依正,未修往生观,故次上此观来。
次依经文次第释往生之想。往生想者:谓华台圣众,虽未来迎,而预为来迎想;虽未命终,而预为命终想;虽未乘莲台,而预为乘莲台想;虽未往生,而预为往生想;虽未入宝池,而预为入宝池想;虽莲华未开,而预为莲华开想;虽眼目未开,而预为眼目开想;虽光明未照,而预为光明照想;虽未见佛菩萨,而预为见佛菩萨想;虽未闻水鸟树林诸佛说法,而预为闻之想。如此胜解作意,为往生观,此观若成,必得往生。
就此亦有思惟正受二义,准前可知。
十三、「杂想观」者:先观大身佛菩萨,后观小身佛菩萨。此有三意:一先观大身者,为使行者自在观之;二或观未成之人,去大就小;三或随意乐观之。
观其小身者:应观弥陀如来丈六像,或在池水华上,或在宝阁之内,或在宝林宝树下,或在宝台宝殿之内,或在虚空宝云华盖之内。如是随意,宝阁宝林宝树等,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机境相称,则成就甚易矣!
此观乃有三尊,非独观佛也。又有真佛,有形像,有小身,有大身,又有华座等,故云「杂想」也。杂义甚多,且述一两,余准知之。如上十三观,不限时节,只以成就为期,所以不说日数,论观成就,由众生根有利钝。故善导释〈华座观〉中〈地想观〉云:「唯观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无问日夜,行住坐卧,身口意业,常与定合。唯万事俱舍,由如失意聋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业随缘转,定想逐波飞,纵尽千年寿,法眼未曾开。」
以上十三定善,略释如此。此义但此经说,《寿经》未说之也。
二「散善」者:此亦有二:一者来意,二者释三福九品。
一、来意者:众生根性有二:一禅定之机,二散乱之机。若为散机,亦说定法,机法乖违,虚失巨益,故说三福九品散善也。
二、释三福九品者,此亦有二:一者三福,二者九品。
(一)「三福」者: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孝养父母」者:凡在家出家人,皆有父母,必当务孝养。在家孝养,出《论语》、《孝经》等;出家孝养,如经论广说之。如释尊担父王金棺,目连得通度亡母等,此即出家孝养也。声闻戒有生缘奉事法,菩萨戒有孝顺父母说。凡孝养之法,虽有内外,而共赞至道之法,称至德要道,最足以为往生业也。
「奉事师长」者:夫知生死之可厌,涅槃之可欣,而发心立行,皆师之力。凡夫智解,必由师生,其生知者,未之有也。是以师恩实深,报谢最难,是故雪山半偈投身,释尊千岁为床;常啼碎髓于无竭,药王薪身于净明。南山曰:「父母七生,师僧累劫」,良有所以也。夫八宗学徒,谁人不有师长!就中真言,不禀师授,则不读一句;自余诸宗,皆有师资相承之道。然则入身于佛门者,岂无奉事师长义乎!若有往生志者,各宜奉事师长,而即回之为往生业也。
「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者:翻十恶业,为十善业。于中「慈心不杀」者,此有二义:一慈无量,二十善中第一善。
「慈无量」者:具有四无量,今举初摄后,是修四无量为往生业之意也。
「十善中第一善」者,乃于十善总别举之,谓十恶俱是罪,而以杀生为其第一。今翻十恶故,以不杀总别举之,此则以十善为往生业也。
所谓十善者,非但佛法,亦是轮王旧法,有往生志者,宜持十善者也。
「受持三归」者:归佛法僧也。就此有翻邪三归、五戒三归、八戒三归等;又有菩萨三归。俱是入道初门,今回此法以为往生业也。
「具足众戒」者:就戒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菩萨三聚净戒,及十重四十八轻戒也。
「不犯威仪」者:有三千威仪,有八万威仪。戒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也,若有往生志者,宜持此等诸戒,此即戒门往生意也。若约宗论之,正是律宗,兼通诸宗也。
「发菩提心」者:发四弘誓愿大菩提心也。就此亦有诸宗发菩提心:法相则有唯识发心,三论则有无相发心,华严则有法界发心,天台则有圆融发心,真言则有三密发心;各以此等发心,回为净土业也。其发心相即如宗宗章疏说之。
「深信因果」者:乃于因果,有世间因果,有出世因果。世间因果者:此即六道之因果也。出世因果者:此即四乘三乘之因果也。若约诸宗解之:俱舍、成实、律宗是三乘之因果;法相、三论两宗是亦三乘之因果;华严是五教之因果;天台是四教之因果;真言是五相三密之因果;达摩宗是佛乘之因果也。各于此等自宗因果,发起深信,回此功德以为净土业也。
「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者:对文名读,离文称诵。是即举五种法师中,读诵二行,摄受持等三也。或举读诵二,具摄书写等十种法行也。大乘之言以简小乘;此非别指一经,通指一代所说,一切显密诸大乘经。于中有已结集经,有未结集经。又于已结集经,或有隐龙宫不流布人间之经,或有留天竺未来汉地之经。
今就本朝将来之经论之,《贞元入藏录》中,始自《大般若经》六百卷,终至于《法常住经》、显密诸大乘经,总六百三十七部,二千八百八十三卷也;此等诸经,皆摄读诵大乘一句。请西方行者,各应随其意乐,或读诵《法华》,或读诵《华严》,或读诵《涅槃》,或读诵《遮那教王》等经,及诸尊法等,以为往生业也。又应或解说、或书写如上诸经,以为往生业也。
问曰:显密旨异,何显中摄密乎?
答曰:显密二经,共是大乘。是故《贞元录》中,显密同编入大乘经部内,故摄读诵大乘一句,非言是显教中摄密教旨也。
问曰:尔前经中,何摄《法华》乎?
答曰:今言摄者,非论权实偏圆等义,只是读诵大乘之言,普通《观经》前后大乘诸经而已。文虽唯言大乘,无选权实,正当《华严》、《般若》、《法华》、《涅槃》等,实大乘诸经也。诸大乘经明平等理,故云方等也。
「劝进行者」者:就此有二:一圣道劝进行者,二净土劝进行者。
1、圣道劝进行者者:为他说圣道修行法门,乃至一句一偈,即以其德,深心回向,为往生业也。
2、净土劝进行者者:为他说往生净土法门,乃至一句一偈,即以其功德,深心回向为往生业也。
又有堂塔修造劝进行者:谓劝他建立修复塔寺,即以其功德,深心回向为往生业也。然则华严、天台、三论、法相、真言、禅门、俱舍、成实、大小律宗,如此诸宗所修万行,及世间经典所明孝养父母、仁义礼智信等世善,皆摄此三福业中也。西方行者,各宜寻文学之。
(二)「九品」者,释之为三:一明开合异,二分别品位不同,三就文别解。
1、开合异者:开前三福,以为九品;是故九品行业,即是三福,更无别体也。
2、品位不同者:此亦为三:一约行浅深,二约行多少,三约时长短。
(1)约行浅深者:且如念佛一行,而有九品浅深;诸余读诵发心等行,亦复如是。
(2)约行多少者:上品具五行,中品具四行,下品具三行;具如《双卷经》说。是则约行多少,有品位不同也。
(3)约时长短者:且约一戒行,尽形与一日,时有长短,分之以为中上、中中二行,即此意也。
3、就文别解者:亦分为二:一总分三品,二就文别解。
(1)总分三品者:上辈此有三品:上上、上中、上下,虽三品不同,总为上品也。中辈亦有三品:中上、中中、中下,虽三品不同,总为中品也。下辈亦有三品:下上、下中、下下,虽三品不同,总为下品也。又此上辈三品,同是大乘善人。中辈三品,分之为二,中上、中中二品,同是小乘善人;中下一品,是世俗善人也。下辈三品,约恶轻重分之,不依修因浅深;谓以十恶为下上,以破戒为下中,以五逆为下下,是则三品同是遇恶之人也。
(2)就文别解者:就九品文,各别释之。
初释「上辈三品」:
就上品上生文,此有三段:一修因,二往生,三往生已后得益。凡就九品,皆有此三段。
一、修因者:《经》曰:「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乃至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二、往生者:是亦有二:一圣众来迎,二行者往生。
(一)圣众来迎者:《经》曰:「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乃至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二)行者往生者:《经》曰:「行者见已,欢喜踊跃。乃至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三)往生以后得益者:《经》曰:「生彼国已,见佛色身」等。
若有上品上生志之人,当一日乃至七日之间,或持诸戒行,或读诵方等经典,或修行六念,而期往生也。
上品中生,例前亦有修因、往生、得益之三:
一、修因者:《经》曰:「不必受持读诵。乃至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二、往生者:例前此亦有二:
(一)佛来迎者:《经》曰:「行此行者,命欲终时。乃至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二)行者往生者:《经》曰:「行者自见坐紫金台。乃至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三、生后得益者:《经》曰:「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即开」等。
凡三论、法相、华严、真言、天台、禅门诸宗,皆有解第一义之旨。若愿求上品中生之徒,当于第一义,甚深实相妙理,信解不疑,回此胜因,以得生彼国也。
上品下生,例亦有三:
一、修因者:《经》曰:「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乃至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二、往生者:是亦有二:
(一)佛来迎者:《经》曰:「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乃至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
(二)行者往生者:《经》曰:「见此事时,即自见身。乃至即得往生七宝池中。」
三、生后得益者:《经》曰:「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以下文是也。
若有乐欲上品下生之人,当发无上菩提心,深信因果也。
上来大乘善人,上辈三品往生,略述如此。
次释「中辈三品」,依善导分为二,中上中中二品,是小乘善人也;中下一品,是非大乘亦非小乘,未遇佛法世俗之善人也。
中品上生,例前亦有修因、往生、得益之三:
一、修因者:《经》曰:「若有众生,受持五戒。乃至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二、往生者:例前此亦有二:
(一)圣众来迎者:《经》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乃至赞叹出家,得离众苦。」
(二)行者往生者:《经》曰:「行者见已,心大欢喜。乃至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三、生后得益者:《经》曰:「莲华寻开,当华敷时」等。
若有中品上生志之人,当以所持戒法,至心回向,成办往生大事也。
中品中生,例亦有三:
一、修因者:《经》曰:「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乃至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二、行者往生者:例亦有二:
(一)圣众来迎者:《经》曰:「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乃至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
(二)行者往生者:《经》曰:「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
三、生后得益者:《经》曰:「经于七日,莲华乃敷」等。﹝以上小乘﹞
若有中品中生志之辈,当一昼夜等,随分受持近事等戒,至心回向发愿,得生彼国也。
中品下生,例亦有三:
一、修因者:《经》曰:「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乃至遇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二、行者往生者:例亦有二:
(一)圣众来迎者:此品之中,虽无来迎之文,而准前后诸品,是必合有来迎,今无文者,盖译家之略耳。故善导料简九品为十一门,建立文虽有具不具,品品皆有来迎之义。怀感等诸师,皆亦存有来迎之义也。
(二)行者往生者:《经》曰:「闻此事已,寻即命终。乃至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三、生后得益者:《经》曰:「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等。
若有中品下生志者,当孝顺父母,仁慈爱物,回此福业,得生彼国也。上来中辈三品如此。
后释「下辈三品」,此三品人全无大小善根,及世俗善根,唯有十恶、破戒、五逆之罪;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始称弥陀名号,仅一念十念者,因随罪业轻重,立为三品。
下品上生,是十恶人,例前亦有修因、往生、得益之三:
一、修因者:《经》曰:「或有众生,作众恶业。乃至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二、行者往生者:例亦有二:
(一)圣众来迎者:《经》曰:「尔时彼佛,即遣化佛。乃至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二)行者往生者:《经》曰:「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乃至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三、生后得益者:《经》曰:「经七七日,莲华乃敷」等。
九品之中,此品最要,颇相当我等分。今时末法之运,道俗希有正信。依《经》:一日夜间,有八亿四千念,念念皆是三涂业因;身口诸业,亦复几许。自非本愿名号不可思议之力,何以得往生彼国乎!
若有下品上生志之人,当至心念佛,发愿回向,往生彼国也。
下品中生,是破戒人,例亦有三:
一、修因者:《经》曰:「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乃至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二、往生者:例亦有二:
(一)圣众来迎者:《经》曰:「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二)行者往生者:《经》曰:「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三、生后得益者:《经》曰:「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等。
然浇季缁素,多不受戒,既无戒法,宁论持破!纵令有受戒者,希有发起上品之心,若不发起上品之心,何得戒体?纵令有得戒体,毁犯甚多。自非弥陀十力威德,名号光明神力,何由得出生死?当随犯随忏,至心唱念佛号,得生下中品也。
下品下生,是五逆人,例亦有三:
一、修因者:《经》曰:「如此愚人。乃至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二、往生者:例亦有二:
(一)圣众来迎者:《经》曰:「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二)行者往生者:《经》曰:「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三、生后得益者:《经》曰:「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等。
以上略释三福九品散善毕。
上来所释,定散二善,是正宗分。粗解其大纲耳。
次〈流通分〉,有多文段,取要释之。《经》曰:「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等释,此文乃为二:
一依善导尽废定散诸行,唯归念佛一行;二以经诸文,资助其义。
一、依善导尽废定散诸行,归念佛一行者:善导(散善义)释此文曰:「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二、以经诸文,资助其义者:此经虽说定散二善,明诸行往生,论其正意,则唯在念佛往生而已。其文甚多,略指三五:
(一)第九观,「光明遍照」文。
(二)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文。
(三)下品上生,「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文。
(四)同下品上生,「化佛称赞行者」文。
(五)下品中生,「听闻弥陀功德往生」文。
(六)下品下生,「十念往生」文。
(七)「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文也。
释「光明遍照」文,乃有三义:一平等义,二本愿义,三亲缘等义。
一、「平等义」者:夫《华严》说事事圆融,《法华》明诸法实相;圆融实相之行人,何得漏弥陀光明?道行、胜天、理趣、金刚等受持法师,别毕竟空之旨,谈离言无二法,云何不蒙弥陀光明?持《思益经》识平等如如,受《圆觉经》达建立一切,依《首楞严》知包含十方,学《大集经》融染净二法,解《涅槃》知佛性,习《净名》悟不二。弥陀如来无缘慈光,可照如是等一切显密事理行者。
然唯照念佛行者,不摄取余行者,有何意也?余熟案之,以平等大悲故,光明摄益,唯在念佛行者。何者?若照经论通达之者,末世众生,愚痴者多,智慧者少;利根者少,钝根者多。然念佛法门,智愚利钝,齐平修之。
智人修之,是故大圣文殊,教念佛于法照禅师;愿王普贤,说愿偈于莲华胜会。
愚人修之,是故即此《观经》,十恶、破戒、五逆罪者,教令念佛。
当知念佛一行,普通凡圣、智愚、利钝。故今摄取光明,唯照念佛行者也。
二、「本愿义」者:谓余行非本愿行,故不照摄之;念佛是本愿行,故照摄之。故善导《六时礼赞》曰:「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三、「亲缘等义」者:善导(定善义)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就此有二:一平生,二临终。
(一)平生者:若人念佛,阿弥陀佛无数化身、化观世音、化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念佛草庵虽隘,而恒沙圣众云集,同庵罗园之华座;三昧道场虽陜,而无数贤圣侧塞,等灵鹫山之苔筵。十万亿剎,宛如咫尺;容膝丈室,殆如太虚。若人不念佛,则恒沙圣众,一个不接;无数化佛,一佛不来。念与不念,得失天渊,行者应知。
(二)临终者:念佛行人,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应声现在其前。明知:念佛众生,与佛甚近也。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却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2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文者:善导(往生礼赞)释曰:「若称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今既有斯胜益可凭,愿诸行者,各须至心求往。」
3下品上生「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文者:善导(散善义)
问曰:何故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又《观念法门》中,以下品上生为念佛往生者,不取闻经功德。故知诸往生行中,念佛是最胜;故废诸行,而归念佛也。
4同下品上生「化佛称赞行者」文者:善导(散善义)释曰:「三、明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
5下品中生「听闻弥陀功德往生」文者:善导(散善义)释曰:「明善人为说弥陀功德」。又释除罪曰:「明罪人既闻名号,即除罪多劫。」
6下品下生「十念往生」文者:善导释曰:「四、明善人安慰,教令念佛。五、明罪人死苦来逼,无由得念佛名。六、明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七、明念数多少,声声无间。八、明除罪多劫。九、明临终正念,即有金花来应。」
又慧心释(往生要集卷下本)曰:「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今依此文,以念佛是最胜,能灭极重恶业;孝养等诸善,岂堪比较!况又至死苦来逼时,孰能暇修余行哉!
7「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文者:善导(散善义)释曰:「五、从若念佛者,下至生诸佛家以来,正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即有其五:
一、明专念弥陀佛名。
二、明指赞能念之人。
三、明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希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
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花,亦名希有花,亦名人中上上花,亦名人中妙好花,此花相传名蔡花是。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四、明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五、明今生既蒙此益,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到彼长时闻法,历事供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座岂赊!」
问曰: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等者,且赞叹念佛者,诱引之言而已。然释家何意言「实非杂善得为比类」,相待杂善,独叹念佛乎?
答曰:文虽幽隐,而义则分明。所以知者,此经既说定散诸善与念佛行,而于其中独标取念佛,喻芬陀利华,是则相待定散诸善,以显念佛功能超绝。
所谓人中好人者,是待恶而所美也;人中妙好人者,是待粗恶而所称也;人中上上人者,是待下下而所赞也;人中希有人者,是待常有而所叹也;人中最胜人者,是待最劣而所褒也。
问曰:既以念佛,名上上者,何故不说上上品中,至下下品而说之乎?
答曰:岂前不云:「念佛之行,广亘九品」,是故《往生要集》(卷下末)曰:「随其胜劣,应分九品。」然而至下下品说之者,盖有由也。谓下品下生是逆罪人而能除灭逆罪,余行之所不堪,唯有念佛之力,堪能灭之。是即为极恶最下人,而说极善最上法。
例如彼无明渊源之病,非中道府藏之药,则不能治;而彼五逆重病渊源,非此念佛府藏灵药,何能得治?
故弘法《二教论》引《六波罗蜜经》云:「第三法宝者,所谓过去无量诸佛所说正法,及我今所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乃至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呾缆,二毘奈耶,三阿毘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
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咀缆藏。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毘奈耶藏。若彼有情,乐说正法,分别性相,循环研核,究竟甚深,而为彼说阿毘达磨藏。若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智慧,离于我法执着分别,而为彼说般若波罗蜜多藏。若彼有情,乃至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消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
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奶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身。」
所谓五无间罪者,是五逆罪也。往生教中,念佛三昧是如总持,亦如醍醐,若非念佛三昧醍醐灵药,则五逆深重病,甚为难治矣!
问曰:若然,下品上生是十恶轻罪人,何故说念佛乎?
答曰:念佛三昧,重罪尚灭,何况轻罪?余行不然,或有消一,而不消二。唯有念佛,轻重兼灭,一切遍治。譬如阿伽陀药,遍治一切病,故以念佛为王三昧。凡九品配当,是一往义。再往论之,五逆回心,通于上上;读诵妙行,通于下下;十恶轻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亦通上下。是则一法而通九品,九品互通,即八十一品也。是以迦才(净土论卷上)云:「众生起行,既有千殊;往生见土,亦有万别。」莫见一往文,而起封执也。于中念佛是最胜行,故引芬陀利华,以为譬喻;余行不然。又念佛行者,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等,常来守护,如影与形,不暂舍离;余行不然。又念佛行者,舍命已后,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余行不定。
又道绰于念佛一行,立始终两益。《安乐集》(卷下)曰:「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寿尽必生,此名始益。言终益者,依《观音授记经》:『阿弥陀佛住世长久,兆载永劫亦有灭度;般涅槃时,唯有观音势至,住持安乐,摄引十方,其佛灭度,亦与住世时节等同。然彼国众生,一切无有睹见佛者;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此是其终益也。」
今依此等文义,弃舍诸行,偏归念佛也。
又所以上上品,亦有念佛者,《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此经三心,即同本愿三心。
谓至心者,即至诚心也;
信乐者,即深心也;
欲生我国者,即回向发愿心也。
是则三心,通念佛及诸行。是故善导释此三心,以通正杂二行。故知三心,通九品也,三心已通九品,明知念佛亦通上上也。
又所谓「三心」者,是行者至要,往生目足,所以者何?《经》云:「具三心者,必生彼国。」明知具三心者,是必得往生也。《释》云:「若少一心,即不得生。」明知三心,一少则是不得往生也。
于中「至诚心」者,是「真实心」也,其相如《疏》释也。
次「深心」者,谓「深信之心」。当知「生死之家,以疑为所止;涅槃之城,以信为能入。」故《疏》建立二种信心,以令决定九品往生也。
「回向发愿」者,以所修善根,回向净土,其义如《疏》。
又此三心者,总而言之,通诸行法;别而言之,在往生行,今且以通属别。行者当留心,勿敢忽诸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弥陀经》释
法然上人着
将释此经,略有五意:一明往生所依,二辨二行胜劣,三述经来意,四释经题名,五入文解释也。
一、明往生所依者:此经即是往生极乐之所依也。夫往生极乐之旨,经论所说甚多,于中论其最要,无有过《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此三部经者也。何以知之?略有六文:一善导《疏》文,二天台《十疑》文,三慈恩《要决》文,四迦才《净土论》文,五智景《疏》文,六慧心《往生要集》文也。
(一)善导《疏》(散善义)文者:彼疏释专修正行文云:「一心专读诵《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等。今依此文,西方学者,当专读诵此三部经也。
(二)天台《十疑》文者:彼中第四疑,问曰:「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而须偏念弥陀佛耶?答曰:凡夫无智,不敢自专,专用佛语,故能偏念阿弥陀佛。云何用佛语?释迦大师一代说法,处处圣教,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无量寿经》、《观经》、《往生论》等,数十余部经论等文,殷懃指受,劝生西方净土,故偏念也。
又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接引众生。又《观经》曰:「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今依此文,净业缁素,当学「三经一论」也。
(三)慈恩《要决》文者:彼释长时等四修中,释恭敬修云:「二者恭敬修,此修有五:
1、敬有缘圣人:谓行住坐卧,不背西方;涕唾便利,不向西方也。
2、敬有缘像教:谓造西方弥陀像变,不能广作,但作一佛二菩萨亦得。教者:《弥陀经》等,五色袋盛,自读教他。此之经像,安置室中,六时礼赞,华香供养,特生尊重。
3、敬有缘善知识:谓演净土教者,若千由旬以来,并须敬重,亲近供养。别学之者,总起敬心,与己不同,知深敬也;若生轻慢,得罪无穷,故须总敬,即除行障。
4、敬同缘伴:谓同修业者,自虽障重,独业不成,要藉良朋,方能作行。扶危救厄,助力相资,同伴善缘,深相保重。
5、敬三宝:同体、别相,并合深尊敬,不能具录。」
乃依此文,西方行者,当专敬弥陀像,专读诵《阿弥陀经》等也。此中言「等」者,即指《寿》、《观》二经也,是则慈恩亦劝往生之业,专念弥陀,读诵此经,以为至要也。
(四)迦才《净土论》者:彼论中引十二经七论,为往生极乐证。十二经者:一《无量寿经》,二《观无量寿经》,三《小阿弥陀经》等;七论者:一《往生论》,二《起信论》等。
(五)智景《疏》文者:意同迦才。
(六)慧心《往生要集》文者:彼集中即引天台《十疑》、迦才《净土论》,以为其证明。知往生极乐,经论其数虽多,而以此三部经为最要也。
二、辨二行胜劣者:依《往生要集》即有念佛、诸行二行。彼集立十门,明念佛往生。其第八门「念佛证据」(卷下本)中,以念佛对诸行,有三番问答:
第一问曰:一切善业,皆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劝念佛一门?
答:今劝念佛,非是遮余种种妙行,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故《木槵经》曰:「难陀国波琉璃王,遣使白佛言:『唯愿世尊,特垂慈愍,赐我要法,使我日夜,易得修行,未来世中,远离众苦。』佛告言:『大王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过一木槵子。如是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炎摩天,衣食自然,常受安乐。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除断百八结业,背生死流,趣涅槃道,获无上果。』」﹝略钞,感禅师意亦同,已上难易意也。﹞
况复诸圣教中,多以念佛为往生业,其文甚多,略出十文:
(一)《占察经》下卷云:「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成不退。」
(二)《双卷经》三辈之业,虽有浅深,然通皆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三)四十八愿中,于念佛门,别发一愿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四)《观经》云:「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五)同《经》云:「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六)同《经》曰:「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七)《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八)《般舟经》曰:「阿弥陀佛言:『欲来生我国者,当念我名,数常专念,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
(九)《鼓音声经》曰:「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已寻生。」
(十)《往生论》以观念彼佛依正功德为往生业。﹝今案此文,诸圣教中,以念佛为往生业,其文甚多;以布施等诸行为往生业,其文是少。此乃少分、多分意也。今劝念佛往生者,即依多分意耳。﹞
第二问曰:余行宁无劝信文耶?
答:其余行法,因明彼法种种功能,其中自说往生之事,不如直辨往生之要多云念佛。何况佛自既言「当念我名」乎!亦不言佛光明摄取余行人,此等文分明,何重生疑耶!
第三问曰:诸经所说,随机万品,何以管见,执一文耶?
答: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曰:「复次众生,初学是法,其心怯弱,惧畏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随以专心念佛因缘,随愿得往生他方佛土。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所作善业,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明知契经,多以念佛为往生要。若不然者,四依菩萨即非理尽。」
言非理尽者:佛虽普逗机缘,说念佛及诸行,未委分别念佛诸行。四依论师,佛之灭后出世,搜佛正意,述往生业;而不劝示诸行往生,偏教念佛往生。是故今搁如来随宜诸行,依四依理尽念佛行也。
上来三番问答,问虽是三,案其答文,则有六义:一难易义,二多分少分义,三因明直辨义,四本愿非本愿义,五光明摄取不摄取义,六如来随宜四依理尽义也。念佛诸行相对决择,广如彼集也。
三、述经来意者:《观经》虽初广说诸行,遍逗机缘;后废诸行,结归念佛一行。然尚彼经,诸行文广,念佛文狭,是以行学之徒,义路易迷,是非难决。故今此经,废舍诸行,唯明念佛,是即为于念佛行,令生决定信也。
四、释名者:「佛」者:娑婆化主,三身万德之释尊。「说」者:此土化仪,四辨八音之声教。「阿弥陀」者:极乐教主之名,十方诸佛之所称赞也。然此经说一日七日念佛,十方诸佛证诚,及彼国依正二报功德,今「阿弥陀」三字尽摄收之。
谓「阿弥陀」是能成人,「依正」是所成报;举能成佛,摄所成报。又「阿弥陀」是所证佛,「诸佛」是能证佛;举所证佛,摄能证佛也。
「经」者:如前辨之。
五、入文解释者:初从「如是我闻」至「大众俱」是〈序分〉也。自「尔时佛告」至「是为甚难」是〈正宗〉也。「佛说此经」以下是〈流通〉也。
〈序分〉且措。
〈正宗〉有多文段,大分为二:一极乐依正,二念佛往生。
(一、极乐依正)
初就「依正」论之,「依报」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华池黄金地等。「正报」有化佛、菩萨,及声闻、缘觉、阿鞞跋致众生;菩萨中有一生补处。
此等依正功德前已显了,今则且就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之文料简。慧心即此名「圣众俱会乐」,圣众者是普贤、文殊、弥勒等也。
然普贤菩萨主华严法界圆融法门,虽不得遇贤首、清凉,若欲学六相十玄法门者,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也;况彼宗祖智俨大师既往生极乐也。
文殊菩萨主三论八不中道、二谛,方等、般若波罗蜜法门,虽不得值兴皇、嘉祥,若欲学中、百、十二法门者,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也。
弥勒菩萨应世亲请,自兜率天降中印度,演说瑜伽,法相宗祖,虽不得值玄奘、慈恩,若欲学五分、十支、五位、百法法门者,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也。
又《楞伽经》(魏译卷九)说云:「于南天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乘,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乃依此文,龙树菩萨亦已往生在极乐界。龙树菩萨已是天台、三论及真言祖师也;若欲广学显密两教者,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也。非但俱会此等圣众,复能得会我等无始以来父母、师长、朋友、知识、妻子、眷属、已往生者。若欲相见生生世世父母、师长、妻子、眷属、朋友、知识等者,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也。
(二、念佛往生)
「念佛往生」,此中亦分为二:一念佛往生,二引证劝进。念佛往生亦分为二:一修因,二感果。就修因亦为二:一发愿,二念佛。
初、「发愿」者:谓发往生愿也,《经》曰:「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是也。
二、「念佛」者:亦分为二:一简小善,二正修念佛。
(一)「简小善」者:「小善」者,谓不足为往生因,诸小善根也。而大小义,异说纷纭。今依善导,即以杂善名为「小善」,专念佛名名为「大善」。是故(法事赞卷下)释曰:「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二)「正修念佛」者:谓是「一心称念彼佛名号」,名为念佛。《经》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是也,此即专修正行念佛三昧文也。此文中,有四意:
1、「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者,是乃指念佛行者也。此文虽曰:善男善女,意兼恶人。是故善导(观念法门)释此文云:「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但能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即得往生。」
2、「执持名号」者:此正修念佛也。
3、「若一日乃至七日」者:是修念佛三昧时节之延促也。文虽但举一日七日,意兼一生乃至十声一声等,是故善导(观念法门)释此文云:「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以此案之,今此经意,非但明于善人一日七日往生,亦兼明于十恶轻罪、破戒次罪、五逆重罪之人往生也。
4、「一心不乱」者:修念佛时,心不散乱,至诚信心,专念佛名,是即往生之修因也。
又《经》曰:「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等者,文有二意:一圣众来迎,二行者往生也。
一、「圣众来迎」者:念佛行渐成就,往生期既至时,弥陀如来与诸圣众,俱来迎接行者也。凡就来迎,《观经》乃说九品迎接之相,其文云:「上品上生者,无数化佛与佛共来;乃至下品下生,但金莲华来」等。
问:此经来迎者,九品生中是何来迎?
答:若依圣众多少定其品位,是似上品上生之相。所以者何?此《经》曰:「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是虽不说圣众多少,据《称赞净土经》曰:「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此文已曰:「无量声闻」等,故知是上品上生也。又此经说修因时节曰:「若一日乃至七日」;《观经》亦明上品上生修因时节曰:「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两经全同,明知上品上生来迎也。又明往生修因,九品之中,多明上上,行者发愿理亦可期上上。
夫我等建往生愿,非欲己身快乐。处生死淤泥,起菩提愿行,妄心内发,尘境外竞,恐是自他共没,何得救摄?不如疾到彼剎,证得无生,具足神通,得大自在,变现十方,施作佛事,期上品往生,意在于兹也。故天台发愿文云:「上上品金刚台」。不空《弥陀仪轨》云:「上上品欲往生净土」。又善导《六时礼赞》、《观念法门》皆言:「上品往生」。故知今经意,亦就上上品明念佛往生也,是非愚见,有先德曰:「今是说上品修因」。
二、「行者往生」者:既得佛来迎,乘观音莲台,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八功德池中也。《观经》说往生以后,莲华开敷迟速,闻法得道利益;今经望彼是略而已。又约修因时节延促,明念佛浅深者,时节既七日也,理即容有七品念佛,是就但念佛分品位意也。
总论品位:《双卷》有三品,《观经》有九品,今经有七品也。
问:于时节有或十日,或九十日等不同,何故今就七日明念佛行?
答:其例非一:若依世俗。种族曰七世七庙,宝曰七宝,药曰七日药,胎内位经七日转变成就。依出世者,或云七佛,或佛出胎之后现行七步,或初果经生至七生,《胎藏》《金刚》两部灌顶俱用七日,《方等》《法华》两经行法亦用七日。用七日者,修法成就之期限也。凡用七数,其例甚多,不暇枚举也。
又慧心(小经略记)释「但念佛往生之由」了,问曰:何故此经不说十六想观?﹝此问意者,十六想观者日想乃至下辈生想也。今经何故不说彼十六想观及三福大善,唯说此称名念佛乎?﹞
即答曰:运念于帷帐之中,决证于尘剎之外,其不如念佛。故今经不要劝余观,广略随宜不得一例。﹝《史记》高祖本纪曰: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今假此语势,润色念佛事耳。﹞
二、「引证劝进」者:此亦有二:一来意,二正引证劝进。
一、来意者:凡于佛所说,有信、不信者;于今经所说,亦有信、不信。若于前所说念佛往生法,生敬信无疑者,何用证诚?今此六方诸佛证诚,偏为疑惑不信者也。疑惑之相,其类非一,外道之辈,于佛教法,都不信之,况于念佛往生法乎?又佛法中,如小乘人,尚不信有他方佛土,况念佛往生之法乎?又虽学大乘有信者,而于五逆、十恶、破戒之徒往生,或亦不信。又疑设虽善人,如何具缚凡夫,仅以一日七日念佛,一念十念念佛之力,直离三界秽恶,入净土不退境?言凡夫往生者,或是诱引之言乎?或是别时意趣乎?今为如是疑惑不信之人,有此证诚也。
又五逆十恶罪人,自于其身为疑:谓我是十恶五逆罪人,业障年深,设修念佛,如何得生极乐?如是自疑,敢不信往生,是故有此证也。又疑谓:往生极乐者,当以读诵大乘等种种胜行,何由称名念佛一行而得往生,如是疑故用此证诚也。
二、正引证劝进者:此亦有五:一、以自证知见劝进,二、引他佛证劝进,三、示现当利益劝进,四、举我为诸佛所赞劝进,五、总结劝进。
(一)以自证知见劝者:我是法王,于法而得自在,于净土依正,往生因果,彻视了了,我明见其胜利,是故说之,汝等何不信之?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故《经》曰:「我见是利,故说此言,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此乃释迦世尊,以自证知见,劝进众生,令信念佛往生,设不引用他佛证诚,实可信受发愿者也。
(二)引他佛证劝进者:引用他界十方恒沙诸佛,助成劝进也。此有二意:一、一佛多佛,二、共化不共化。
1、「一佛多佛」者:谚曰:「强力不如众力」。世尊已以自证知见劝进,而恐众生犹不信之,故引他方诸佛劝进,令生物信也。
2、「共化不共化」者:《唯识论》曰:「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种姓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或多属一者,谓多众生系属一佛也;或一属多者,谓一众生系属多佛也﹝系属者言有缘也﹞。」
今依此意,释诸佛证诚者,或有众生,由闻东方恒沙诸佛证明,可断疑惑。又或二方、三方,乃至十方,亦复如是。此依共不共意,引证劝进也。
问曰:何故诸佛证诚,唯局念佛?
答曰:若依善导,念佛弥陀本愿之行,故有证诚;余行不尔,故无证耳。
问曰:若尔,《双卷经》等,并说念佛,何无证诚?
答曰:解有二义,一者《双卷》、《观经》等中,虽说念佛,兼明余行,故无证诚;此经一向纯说念佛,故有证诚也。二者《双卷》、《观经》等中,虽无证诚之言,以此例彼,于彼必亦应有证诚,文虽在此经,义则通彼经。故天台《十疑》云:「又《阿弥陀经》、《大无量寿经》、《鼓音声陀罗尼经》等云:『释迦佛说此经时,皆有十方恒沙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证诚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大悲本愿力故,决定得生,极乐世界。』」故知彼经亦有证诚也。
(三)示现当利益劝者:亦分为二,一约佛名经名举三益劝,二约往生发愿举三益劝。
1、约佛名经名举三益劝者:《经》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诸佛所说名及经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文中有二:一佛名,二经名。
(1)佛名者:即上所证弥陀名号,若人闻此阿弥陀名,皆蒙护念,得不退转菩提之益也。「护念」者:喻如鱼子为鱼母所念故,摄养增长;行者亦尔,蒙诸佛护念故,得信根坚固增长也。「不退」者:由诸佛护念力,得信根坚固增长故,于菩提果,亦得不退也。以上二者是现益也,得菩提者,即当来利益也。
(2)经名者:即此《阿弥陀经》名也。闻此经名,如闻佛名,亦有护念、不退及得菩提三益也,其旨可知。
慧心(小经略记意)问曰:此经说阿弥陀功德之外,全无别事,今文何故亦赞经名?
答曰:佛与法别,是故各有利益。
「佛」者阿弥陀佛也,「法」者《阿弥陀经》名也。阿弥陀佛者「人」也,《阿弥陀经》者「法」也。是即人法各别,故各有利益也。今出人法各别例证,《略记》曰:「如下品上生者,寿终之时,闻诸经名,除千劫罪;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罪。又《大论》第九云:『有一比丘,诵《阿弥陀经》及《摩诃般若》。是人欲死时,语弟子言:阿弥陀佛与彼大众俱来。实时动身自归,须臾命终。命终之后,弟子积薪烧之,明日灰中见舌不烧。诵《阿弥陀经》故,见佛自来;诵《般若经》故,舌不可烧。乃至有人罪垢结缚,一心念佛,信净不疑,必得见佛,终不虚也。』明知各有利益也。」
2、举发愿利益劝往生者:就中有三:一不退,二往生,三菩提﹝此中略护念﹞。
(1)「不退」者:以至诚心发往生大愿者,于菩提果得不退转也。
(2)「往生」者:由至心发愿,故必得往生。设经生死,毕竟不虚,譬如少许金刚,堕地而能穿入,其地虽厚,不能留碍,必至于本际也。故知发愿之功最大,前劝信受者,正为此而已。
(四)举我为诸佛所赞叹劝者: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等文是也。
(五)总结劝者:「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等文是也。以上正宗分毕。
三、〈流通〉者,《经》曰:「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就此文分为三:「佛说此经已」者,是结前生后也;「舍利弗及诸比丘等」者,是闻法奉行人也;「闻佛所说,欢喜信受」者,是奉行之相也。
「奉行人」者:闻上所说念佛往生法门,奉行之人也,其中有声闻、有菩萨、有杂众。声闻众中,有舍利弗、目连、迦叶、阿难、罗云、宾头卢等;菩萨众中,有文殊、弥勒、常精进等;杂众中,有天、人、阿修罗等。
慧心释曰:「智慧深利者,相从舍利弗;神通大力者,皆相从目连;其余尊者各有所掌。迦叶、阿难,传持远迨像末;罗云、宾头卢等,守护至八万岁。况复文殊是三世诸佛之智母,十方佛土中说法之上首;弥勒是诸佛长子,当来导师;乃至常精进,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何时何处其不弘通?乃至天龙八部,福力自在,领世间者,常能守护教法流通也。」
此中且出文殊菩萨,念佛三昧弘通之相:
如来灭后千有余年,唐法照禅师,登五台山至竹林寺,面值普贤文殊二大圣者。师乃稽首作礼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智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
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久远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
照又问:「当云何念」?
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疾得成佛。」
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照顶为授记别:「汝已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
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
又就奉行人,有横竖二意:
一、横者:一切诸人,听闻念佛往生法门,各于处处,弘通此法。
二、竖者:如来灭后,乃至佛法灭尽之后,百岁之时,弘通此法,以利众生。其中善导一师,于净土门,悉废诸行,专修念佛,非但自行,亦以化他,乃作章疏,普益众生。故知念佛往生,横遍十方,竖达三际也。
「奉行相」者,《经》曰:「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是也。
「闻佛所说」者:舍利弗等诸大声闻,文殊等诸大菩萨,释提桓因等天人,听闻念佛往生法门也。
「欢喜信受」者:闻此念佛往生法门,深信胜解,不敢以生一念疑谤也。诸大菩萨、诸大声闻,犹以如是,况凡下人乎!然今有人,闻念佛往生教,叨生诽谤不信,如是之人,极恶阐提。故善导以念佛三昧,相对一切解脱法门,释判出离迟速胜劣。其文云: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又释「闻佛所说,欢喜信受」文云:
世尊说法时将了,殷懃付嘱弥陀名;
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
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
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沈沦;
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涂身。
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世尊说法时将了,殷懃付嘱弥陀名」者:教主释迦如来说念佛往生法门了,正以但念佛往生法,殷懃付嘱舍利弗等诸大声闻,文殊等诸大菩萨也。
「五浊增时多疑谤」者:于此念佛往生之法,人多疑惑生诽谤也。
「道俗相嫌不用闻」者:道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即出家五众也;俗者:优婆塞、优婆夷,即在家二众也。是乃出家在家七众,于念佛往生之法门相嫌,无听闻习学之意也。
「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者:彼七众辈,见念佛修行者,各起瞋毒,种种方便,欲破坏此法门,竞为怨敌也。
「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沈沦」者:不信上慢,未得已得之辈,妄起邪见,毁谤念佛三昧,不惧当来,自取恶果,喻如日出,盲者不见,自陷深坑也。
「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等者:过去既未信此法门,今生亦疑而生诽谤,故今回心深信此法,忏悔世世生生破法之罪,奉行供养此法门也。此经意趣,略述如此。
凡案三经意,诸行之中,选择念佛以为旨归。
先《双卷经》中有三选择:一选择本愿,二选择赞叹,三选择留教。
一、选择本愿者:念佛者,是法藏比丘于二百一十亿土中,而所选择往生之行〔细旨见上〕,故云选择本愿也。
二、选择赞叹者:上三辈中,虽举菩提心等余行,释迦乃不赞叹余行,唯赞叹念佛一行云:「当知一念无上功德」,故云选择赞叹也。
三、选择留教者:又上虽举余行诸善,释迦选择,唯留念佛一法,故云选择留教也。
次《观经》中又有三选择:一选择摄取,二选择化赞,三选择付嘱。
一、选择摄取者:经中虽明定散诸行,弥陀光明,唯照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云选择摄取也。
二、选择化赞者:下品上生人,虽有闻经称佛二行,弥陀化佛,选择念佛云:「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故云选择化赞也。
三、选择付嘱者:于上来定散诸行中,唯独付嘱念佛一行,故云选择付嘱也。
次《阿弥陀经》中有一选择,谓选择证诚也。虽诸经中,广说往生诸行,六方诸佛于彼诸行而不证诚,独至此经中说念佛往生,恒沙诸佛各舒舌覆大千,说诚实语,而证诚之,故云选择证诚也。
加之,《般舟三昧经》中,又有一选择,谓选择我名也。弥陀自说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故云选择我名也。
「本愿、摄取、我名、化赞」,此之四者,是弥陀选择也。
「赞叹、留教、付嘱」,此之三者,是释迦选择也。
「证诚」者,六方诸佛之选择也。
然则释迦弥陀及十方恒沙等诸佛,同心选择念佛一行;余行不尔。故知三经,共选念佛以为宗致也。
夫:
欲速离生死,且二种胜法中,舍圣道门,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抛诸杂行,选归正行。
欲修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助业,选专正业。
正定业者,即是称彼佛名,称名必得往生,由佛本愿故也。
抑!《双卷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净土三部妙典,或依菩萨论说,或据人师解释,讲赞之毕。至经大旨,念佛深义,专以善导和尚,用为依凭焉!
但自开演之朝,至讲毕之夕,仅三个日。文文句句,未遑细释,且任管见,略述大意,恐多误错,怀惧于冥显耳。
凡义解称说之道,表白唱导之师:于经论中,得甚深旨;师资相承,为如来使;出悬河之辩,启愚蒙之知。玄义贯精,妙理彻神;赴缘逗机,开阐法门;众生因兹,各开慧解,发心修行,以期菩提矣!
然予昔在叡峰,扇天台之余风,挹玉泉之下流。三观六即,疑云未披;四教五时,迷闇未晓,况又于异宗他门乎!
粤于善导所立,往生净土之宗,虽有经论,赞仰之无人;虽有疏书,习学之无伦。是以疏相承血脉法,乏面授口诀义,夜光从晦冥,何敢不悲叹!予因少探佛意,粗窥圣训,从三昧发得之妙诲,宣九品往生之义意。
愚见不敏,深理何当,况又章疏,文义幽远。不遇导师,决智难生;不游支那,遗训难了。然今,辄应三经讲赞之请,开于三日解说之会,譬如鱼鳖登层云上,奚有翔天之用。虽然,重贤上人承于太上法王叡命,殷懃致请;余多年蒙圣渥,道契日久,尽未来际不可歇尽。是故不顾诽谤于世,解释要义既以如是。若人听理勇为信受,幸为得其人焉;若又不信诽谤,亦自为毒鼓缘。诽谤赞叹,俱是梦事,信毁同睹万亿佛身。冀与法王,世世生生,结大因缘,永为法友,如无诤念王与法海梵士也,且在会诸人,亦同普眴摩尼因缘。乃至微尘剎土众生,普蒙摄取不舍妙光;三有六趣有情,齐入诸上善人嘉会矣!
本云:文治六年(一一九○)二月一日,于东大寺讲之毕。
所请源空上人,能请重贤上人。
净土宗大意
法然上人
净土宗之大意者,《大经》言:「虽三宝灭尽时,十念亦得往生。」况生于三宝流行之世,称念弥陀名号,往生不可疑。
净土宗之意者,立圣道、净土二门,摄一代教。
圣道门者:于娑婆得道,自力断惑出离生死之法门故,凡夫难修难行。
净土门者:于极乐得道,他力断惑往生净土之法门故,凡夫易修易行。
何以故?弥陀本愿之称名,偏为凡夫之愿行故。
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
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枚起请文
法然上人
非中国、日本诸智者所言观念之念佛;
亦非学文悟念心之念佛;
为往生极乐,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无疑,思「决定往生」而称念之外,无别事也。
但,所谓三心四修者,皆含于「称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之想念中。
此外若存深奥,则外于二尊之怜愍,漏于本愿。
欲信念佛之人,纵使能学一代之法,亦成一文不知、愚钝之身,如同无智之辈,勿现智者之相,唯一向念佛。
以两手印为证。
净土宗之安心起行,以此纸为至极;源空所知,此之外全无别义。为防灭后之邪义,所知记毕。
源空御判
(收录于《大正藏》八三、二三六)
译注:此文乃日本净土宗信徒早晚课诵必念之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枚起请文
法然上人
道俗等应思:我身一无贤能,若不凭弥陀本愿者,如斯贱身,何遂往生之大事乎!
仰弥陀悲愿,称弥陀名号,此即是凭弥陀本愿也。一切皆无过于仰弥陀救度,称弥陀名号;此外若思贤巧者,是憍慢之心也。
凡所言凭托弥陀者,非心中作观,唯称念名号,此即名为凭托本愿也。念佛之行者,不可止于观想;若一念及,即出声称名。
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正因,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正行,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正业,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观想,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智慧,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三心,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四修,称名之外无决定往生之五念。
弥陀以称名为本愿,厌秽欣净亦在称名之中。法藏菩萨往昔发起本愿之故,应信弥陀如来之自在神力。
此外若存深奥,今生必受一切护法神祇责罚,来世漏于弥陀本愿,堕于无间地狱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佛决定往生文
法然上人
论三心四修者,为成一向专修也;若已成一向专修者,不别论三心四修也。成为一向专修之念佛人,唯相续念佛,直至临终往生也。
回顾此身,善时喜得往生,亦属别种之心;恶时思往生大事,亦属别种之心。唯不顾善恶,知称念必生,而从今以后,毕命为期,一向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纵虽信心浅薄,称名亦弱,亦唯应持决定往生之想;若往生大事有恐惧心,亦属别种之心。
唯以念佛决定往生之得不得,非以心情为决,非以体验为决,非以听闻为决,非以传承为决。
唯以念佛决定往生人之身份也、心情也、体验也、听闻也、传承也、善知识也、善同行也、净土宗也;此外一概不论。
此亦是我之本尊也、异香也、紫云也。
佛法之深奥者,唯南无阿弥陀佛也。
译注:此文乃法然上人传于常随弟子信空之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纸小消息
法然上人
以末法众生为往生极乐之当机。
行虽少不可疑,一念十念已足。
人虽罪不可疑,言不嫌罪根深。
时虽下不可疑,法灭以后之众生当得往生,何况近代。
身虽恶不可疑,善导和尚言:自身是烦恼具足之凡夫。
十方之中愿西方者:十恶五逆之众生往生之处故也。
诸佛之中归弥陀者:乃至三念五念弥陀自来迎故也。
诸行之中持念佛者:彼阿弥陀佛之本愿故也。
今乘弥陀本愿欲往生者:依深信之心也。
得难得之人身遇难遇之本愿
发难发之道心离难离之轮回
生难生之净土喜中之喜也
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况善人。
信「行虽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应无间修;一念尚生,何况多念。
阿弥陀佛成就「不取正觉」之誓,现在彼国,命终之时,决定来迎。
本师释尊亦赞哉,知见「随顺我教,得离生死」;
六方诸佛亦庆哉,庆喜「信我等之证诚,生不退之净土」。
仰天伏地而喜:今度得遇弥陀之本愿;
行住坐卧亦报:阿弥陀佛救度之恩德。
凭而尤凭:乃至十念之言;
信而更信:必得往生之文。
(收录于《大正藏》八三、二一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念法要
法然上人
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唯口称名号。
若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三业自调,愿心自发。
故愿生心少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散心增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妄念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善心生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不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清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欠缺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具足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现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成就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此即决定往生之方便也,纳于心腑莫忘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佛法语(一)
法然上人
1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2上人常向人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并云:闻名不信如不闻,虽信不称如不信,唯应常称弥陀名。
又云:〈玄义分〉所言「要门」者,定散二善也;定者息虑凝心,散者废恶修善。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此善导和尚之释也,如予者,不堪前之要门,故唯全凭弘愿也。
3善导和尚释第十八愿云:「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即得往生。」
4拜见善导和尚之释,法然眼中,三心、五念、四修,皆具见南无阿弥陀佛也。
5我是不足取之男也,十恶之法然,愚痴之法然,唯念佛欲往生也。
我是不足取之法然也,如不知黑白之童子、不知是非之愚人,唯念佛仰信往生也。
弥陀劝念佛必来迎,释迦劝念佛必往生。唯信此一事,余事皆不知也。
6法然以智德化人犹不足也,法性寺之空阿弥陀佛虽愚痴,是念佛之大先达,化导普广。我若再受人身,愿受大愚痴之身,以成勤行念佛之人。
7有「法尔」之道理:如炎升空、水下流,果中亦有酸有甘;此皆「法尔」之道理也。
阿弥陀佛之本愿者,是以名号引导罪恶众生之誓愿故,唯一向念佛者,即蒙佛之来迎,是法尔之道理,无可疑也。
8虽然怀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边疑边念佛,即得往生。)
9念佛虽有种种之义,称六字之中,一切皆含。
10不知其义、不知其文也无妨,唯依称名,必得往生。
11念佛无甚深义,念佛之人,但知「念佛必往生」而已。
12唯思「本愿不虚,称念必生」之外,心无所系也。
13念佛无别样,称名号之外,无一切样也。
唯知「称念必生」而尽心念佛者,即得往生也。
14念佛者,以无样为样也。
唯常念佛者,临终佛必来迎而往生极乐也。
15欲往生者,念佛第一也,不用学问。
但,若为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学之也。
16若未知「念佛往生」之义,学而知之,粗知则足矣。
设得广学,凡智无几。莫徒好智解,废称名之光阴。
17我门徒不可喜好义理,不可喜好理论。
称名之行者,应成一文不识、黑白不辨之身而朝夕念佛。
吾身既是愚痴卑贱,则不可妄论其它法门也。
若成学者骨,则失念佛矣!
18但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信心)。
19虽不知一向专修之理,亦不知弥陀本愿之由;
唯思「称念必生」,是自然具足三心也。
20虽知三心,不念佛无益;纵虽不知三心,若一向念佛者,则具足三心,必生极乐。
21言「南无阿弥陀佛」者,不可思有别事,知是救度我之语也。
心思阿弥陀佛之救度,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三心具足之名号也。
22阿弥陀佛之净土者,是念佛往生之净土也,自然具足三心。
若高夸三心,乃可怕之无道心人所言也。
23弥陀本愿乃为救度极恶最下之恶人、为救度愚痴浅识之诸机,
故以「上尽一形、念念不舍」为正意。
不可立无行之一念义而舍弃念佛。
24任凭佛说而念佛者,乘佛本愿必得往生。
此外若另有所知,则失往生矣!
25净土宗之心要者,在于「不论是谁,但念佛皆往生。」
虽世间无类之恶人,若念南无阿弥陀佛者,乃至一念亦得往生也。
此外若另有所知,则失往生矣!
26不顾烦恼厚薄,不论罪障轻重;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应思决定往生。
27不论罪之轻重,唯念佛者即得往生,无别样。
无智罪人之念佛往生,是本愿之正意也。
28罪恶重障凡夫之出离,若不依弥陀难思愿力,何得契乎!
虽斯恶业强身,若念佛者,不违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因愿之誓约,决定来迎也。
29若人造五逆得闻六字名火车自然去莲台即来迎
若有重业障无生净土因乘弥陀愿力得生极乐国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30念佛人,心所存者:恐惧后世,愿生极乐,称念弥陀,临终佛必来迎。
如是存心而念佛外,无他事也。
31我等久留生死,由昔未曾厌此秽恶之土;
是故,欣净土之人,应先厌此秽土。
32纵营余事,应思念佛而工作,勿思工作而念佛。
33言「众生称念」者,我岂非此众生乎!
言「必得往生」者,我岂独漏来迎乎!
34「一声一念等」之释者,信念佛之样也;
「念念不舍者」之释者,行念佛之样也。
35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况善人。
信「行虽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应无间修;一念尚生,何况多念。
36知罪业虽五逆不障,而思不犯小罪;
知往生虽一念亦足,而思累积多念。
信取一念往生,行勤一生多念。
37以一念十念亦得往生故,而疏于念佛者,即是信妨碍行也;
以念念不舍故,而思一念往生不定者,即是行妨碍信也。
信者信一念亦生,行者勤一形称念。
思一念往生不定者,念念之念佛,则成不信之念佛也。其故者:阿弥陀佛发起一念契当一次之往生之愿故,念念皆成往生之业也。
38本愿之念佛者,独立不插助也。插助之人者,生于极乐边地。
言插助者:以智慧插助、以持戒插助、以道心插助、以慈悲插助也。善人即以善人念佛,恶人即以恶人念佛,唯以天生本性而念佛之人,谓之念佛不插助也。
然而改恶成为善人而念佛之人者,则契合佛意也;因不能契合故,而思此思彼;如是不起决定心之人者,往生不定之人也。
39往生思一定则一定,思不定则不定。
40有十人念佛,虽九人以为临终不能往生;亦应思我一人决定往生。
41从他人手中获物,已获得与未获得,何者为胜?
法然已以获得之心而念佛也。
42若住自力者,一声十声犹自力也;
若住他力者,声声念念皆他力也。
43人皆以为临终正念故来迎也,法然不尔,临终正念者,依佛之来迎也,是故《称赞净土经》言:「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信本愿而念佛之人,不可怀疑临终正念,佛之来迎,正为临终正念,是故应当,常勤念佛。
44念佛行者,弥陀如来、观音、势至等,常来守护,如影随形,不暂舍离,余行不然。
又,念佛行者,舍命以后,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余行不定。
运念于帷帐之内,决证于尘剎之外,其不如念佛。
45念佛草庵虽隘,而恒沙圣众云集,同庵罗园之华座;
三昧道场虽狭,而无数贤圣侧塞,等灵鹫山之苔筵。
十万亿剎,宛如咫尺;容膝丈室,殆如太虚。
若人不念佛,则恒沙圣众,一个不接;无数化佛,一佛不来。
念与不念,得失天渊,行者应知。
46信空问:古来先德皆有遗迹,然今未建一宇之精舍,入灭之后,以何处为遗迹乎?
上人答:若卜一庙为遗迹,则遗法不普遍;我之遗迹遍满诸州。何故?兴行念佛是愚老一期之劝化,因此,不论贵贱,山夫村妇之柴扉,海人渔父之茅舍,有念佛处,皆我遗迹。
我往生之后,不造墓塔;我之遗迹者,有念佛处,皆我之遗迹也。
又,为祈冥福而造墓塔者,轮回之人所作之事也。
47生则积念佛之功,死则往生净土。
不论如何,此身若无忧恼,则死生皆无忧恼。
48待晓天之商客,惊鸡鸣犹喜;
欣净土之行人,得病患偏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佛法语(二)
法然上人
1诸经之中所说之极乐庄严等者,皆四十八愿之成就文也;劝进念佛之处者,第十八愿之成就文也。
《观经》之「三心」、《小经》之「一心不乱」、《大经》愿成就文之「信心欢喜」,与流通文之「欢喜踊跃」,皆「至心信乐」之心也,以此等之心,释念佛之三心也。
2四十八愿一一皆有念佛往生义,故善导和尚释为「一一愿言」也。
如「无三恶道愿」,恐惧三恶重苦之众生闻之,生欣慕心,而以念佛为正因也;自余诸愿准之。
故四十七愿为欣慕愿,第十八愿为生因愿也。
3往生之业成就,亘于临终平生,本愿文不简别故。
4善导和尚为释「深心」而释余之二心也。见经文之「三心」,无一切行;至「深心」之释,始明念佛之行也。
5第十九愿者,为引导诸行之人,归入念佛之愿也。
6我所安置之一切经律论,是《观经》所摄之法也。
地藏等之诸菩萨,不可蔑如,往生之后,成为伴侣故也。
7《阿弥陀经》等者,净土门之出世本怀也;《法华经》者,圣道门之出世本怀也。
所望者异,不足疑也。
8余宗之人,于净土宗有其志者,必弃其本宗之意;圣道净土之宗义各别故也。
9今时末代众生,知自无三学份,则须舍圣道归入净土也。
10无口传而见净土法门者,见失往生之功德也。其故者:往生极乐之教,上劝龙树、天亲,下至末世之凡夫、十恶五逆之罪人。然而,自身是最下之罪人故,见劝善人之文,则自生卑下心,思往生不定,而不得顺次之往生。
是故,见劝善人之文,则见善人之分;见劝恶人之文,则见自己之分。如是见定者,决定往生之信心坚固,而乘本愿得顺次之往生也。
11净土之教文者,上自龙树天亲,下至五逆谤法,普劝凡圣善恶之人故,乖角之文多。
见劝上机之文勿卑下,见劝下机之文勿放逸。
12近代行人,不堪观行。若欲观佛像等者,不能过于运庆、运康所造之佛像;若欲观宝树等者,不能过于樱、梅、桃、李之花果等。
然则,应信「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之释,而一向称名号也;唯称名号,自然具足三心也。
13称名之行者,常途念佛之时,不可忌惮不净,以「相续为要」故。如意轮之法,不忌惮不净;弥陀观音,一体不二也。以此思之,善导和尚别时之行云「清净洁斋」,寻常之行与此异欤!源信之「不论时处诸缘」之释,永观之「不论身净不净」之释,必有所存欤!
14乘他力本愿有二,不乘亦有二。
先,不乘本愿之二相者:
一者,造罪时不乘。其故者:造如是罪,则虽念佛,往生不定。如此想时,则不乘也。
二者,发道心时不乘。其故者:虽同念佛,有此道心,故得往生;若无道心,则虽念佛,不得往生。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如此想时,则不乘也。
次,乘本愿之二相者:
一者,造罪时之乘。其故者:如是造罪,必堕地狱;然称念本愿名号故,决定往生。如此想时,则是乘也。
二者,起道心时之乘。其故者:不以此道心往生,此等道心,无始以来虽发,至今未离生死。故不论道心之有无,不言造罪之轻重,唯依本愿名号,念念相续之力,得遂往生。如此想时,则是乘他力本愿也。
15「三心」容易具足也,其相者:思「决定往生而念佛」者,则所教之「以至诚之心」之「至诚心」亦纳于此心,所教之「不疑阿弥陀佛之本愿,思决定往生」之「深心」亦纳在其中,第三之「回向发愿心」亦纳在一向念佛,决定往生之愿心中。
明知:切思决定往生而念佛者,三心皆含摄故,则虽不学无知之人,如是切思往生决定而念佛者,则三心易具也。
16虽言「三心」,总而言之,唯一「愿生心」。
此愿生心之不虚伪、不假饰,谓之「至诚心」。
此愿生心真实而念佛者,临终必蒙来迎,无一念之疑,谓之「深心」。
此身既思往生极乐,所作行业,皆为往生,谓之「回向心」。
是故,愿心不伪,真欲往生,自然三心具足。
17念佛行者,余之善根,虽一尘不具,决定往生。
然而,不发菩提心,何可往生?不持戒,何可往生?无智慧,何可往生?妄念不止,何可往生?如是等之言者,不知此经也。
18《大经》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观经疏》云:「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者「不兼余」之言,亦是「舍余」之词。
若念佛之外兼修余行,则非「一向」也。
19月光虽无处不照唯宿仰望者心中
20只称念阿弥陀佛喜得见净土庄严
21身似露珠四处散心如花瓣萼上连
22白云日夜拥柴扉何时成为紫色光
23我心望弥陀如葵花向阳
称念弥陀佛日日无间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心料简及法语
法然上人
先,《观经疏》第四〈散善义〉云:「恶之杂善,不可生彼净土。」是以〈玄义分〉云:「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又,〈散善义〉云:「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
然则今此「至诚心」中所嫌虚假之行者,余善杂行也。三业精进虽勤,内心贪瞋邪伪等之毒性杂故,名杂毒之善,名杂毒之行,云「不可往生也」。
是以《往生礼赞》「专杂二行得失」之中,「杂修之失」云「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回此等杂行,直欲生报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然以身口二业为外,以意业之一为内者,谬误也。既云「虽起三业」,岂除意业乎!又虚假者、诳惑者,亦谬误也,既云「苦励身心」,又云「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云何假名之人如此哉!正是杂行者也。
次,所选取之真实者,本愿之功德,即正行念佛也。是以〈玄义分〉云:「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是以今文云:「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剎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由阿弥陀佛因中真实心中作行,不杂毒恶之善,故云「真实」也。其义以何得知?次之释云:「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此之真实施者,施与何人?「深心释」之中,第一之释云「罪恶生死凡夫」,施此众生也。造恶之凡夫,即是凭此真实之机也;云何得知?第二之释云「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等文,如此可知也。
五种正行中之「观察门」者,非十三观之定善;散心念佛之行者,对极乐之庄严,想象欣慕心也。
释「回向发愿心」之初云:「真实深信心中回向」者,是此三心中之回向心也。「过去今生诸善」者,三心以前之功德,改为回向极乐也;非云三心之后行诸善也。
白道之事
「杂行中之愿往生心」者,虽是白道,被贪瞋水火所损,以何得知?释云:「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诸行往生之愿生心之白道也。
次「专修正行之愿生心」者,名「愿力之道」也,以何得知?「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以后,得生彼国。」此之文是也。
「正行」者:乘愿力之道故,完全不被贪瞋水火损害,是以譬喻中云:「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合喻中云:「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
专修正行人,不可恐贪瞋烦恼也,乘本愿力之白道,岂容被火焰水波所损哉!
1判定根机之事
净土宗弘于大原谈论时,法门比较,则互角难分胜劣;根机比较,则法然为胜。
言「圣道门虽深,不契今之机;净土门似浅,易契今之机」时,人皆信伏。
2定善义之中,「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之事
诸行与念佛比较时,若言「念佛胜,余行劣」者,更加诤论不绝也;但言「念佛是本愿之行,诸善非本愿之行」时,则真言、法华等甚深微妙之行,亦全非比较也。
若知此旨,则可谈论比较之义。
3一法摄万机之事
第十八愿云:「十方众生」者:十方之众生皆无遗漏,包含于我愿之内也。法照禅师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此文之意者:虽我身贫穷不造功德,下智不知法门,破戒而犯罪障,便思回心多念佛也。
4善人尚且往生,何况恶人之事
弥陀本愿不为以自力可离生死,有方便之善人而发;乃哀愍极重恶人,无他方便辈而发。
然菩萨贤圣亦付之而欲求往生,凡夫善人亦归此而愿得往生;何况罪恶凡夫,尤应凭此他力也。
不可错领解而住邪见。
弥陀本愿者:「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应善加体会,详明此理。
5恶机往生之事
「有恶机一人,为使此机之往生,是本愿之意。」学而至于得知此理,谓之善学净土宗也。
净土宗者:以恶人为基准,而兼摄善人也;
圣道门者:以善人为基准,而兼摄恶人也。
6善恶机之事
念佛之人,唯以天生之根性:善人即以善人,恶人即以恶人,本来之赋性。此乃入念佛之故,初不言持戒破戒也,唯以本来之体性。
7造恶之机念佛之事
造恶之身故念佛也,非筹量造恶而念佛也,应知。
8无戒定慧者,应念佛之事
虽然戒定慧三学全具,不修本愿念佛者,不得往生;
虽无戒定慧,一向称名,必得往生。
9无智为本之事
凡圣道门者:极智慧离生死;净土门者,还愚痴生极乐。
故趋圣道门之时:莹智慧,守禁戒,净心性以为宗。
然入净土门之日:不凭智慧,不凭戒行,不凭心性;唯自视为无益、无智之人,凭本愿愿往生也。
又云:法然虽念佛,与一文不通之男女齐等,多年来修学之智慧,一分亦不凭也。
10无智之人亦具三心之事
一向心念佛,往生无疑之思,即三心具足也。
一向心者,「至诚心」也。无疑者,「深信」也。思往生之心者,「回向发愿心」也。
11知我身具三心之事
如《大经》说,既发「欢喜踊跃」之心,可知是具足三心之征也。
「欢喜」者:思往生决定故,欢喜之心也。
叹往生不定者,未发三心之人也。不发三心,故无喜心,是则致疑故叹也。
12本愿成就之事
念佛者我所作也,往生者佛所作也。
往生乃由佛力所赐,却于心中种种筹量,是自力也。
唯须称名待来迎也。
13若存若亡之事
乘本愿谓之「存」,下本愿谓之「亡」也。「乘」有二义,「下」亦有二义:谓造恶业之时,与发道心之时也。
造恶业时之下者:如此造恶之身,虽念佛,往生不定。作此想者,即是下也,此谓之「亡」。
发道心时之下者:如此发道心而念佛,必定往生;若无道心,则虽念佛,往生不定。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作此想者,即是下也,此谓之「亡」。
造罪业时之乘者:如是造罪,必堕地狱;乘此本愿之故,虽造恶身,决定往生。作此想者,即是乘也,此谓之「存」。
发道心时之乘者:如此之道心,不始于今日,我过去世生生发,然未离生死之故,知道心不能救我,唯佛愿力能救我。因而不顾有道心无道心,唯须称名号,生净土。作此想者,即是乘也,此谓之「存」。
译注:昙鸾祖师《往生论注》云:「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14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之事
此见他大善,我心无怯弱也。
假令见法胜寺九重之塔,我虽不立一寸塔,而无不安之心也。
又拜东大寺之大佛,我虽不造半寸佛,而无卑下之心也。
称名之一念,得无上之功德,决定往生,如是思定者,谓之「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也。
如此信者念佛,与弥陀本愿相应,与释迦教无相违,随顺诸佛证诚也。
杂行十三失,以此义可得知也。
译注: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下文尚有列出十三故,即十三失,从略。请参阅《选择本愿念佛集》二十页。)
15专修、杂修之事
余行可修而不修,作此想者,「专修心」也。
余行殊胜,然我不堪,作此想者,虽不修亦是「杂修心」也。
16行者之生处,依心行之事
但念佛者生极乐国,但余行者生懈慢国也。
然念佛余善兼行者亦有二:念佛之边心重,而杂余行者生极乐;余行之边心重,虽以念佛为助,生懈慢国。
17前念命终,后念即生之事
前念后念者,此命尽之后受生之时分也,非是行之念;往生者称名也,称名者正定之业也。然则称名命终者,正定之中而终者也。
18平生.临终之事
于平生念佛,往生不定之思者,临终念佛亦不定也;以平生念佛,决定思者,临终亦决定也。
19一念信心之事
取信于一念,尽行于一生。
疑一念往生者,即多念皆疑念之念佛也。
一期终之一念者一人往生,况一生之间积多念之功,岂不遂一度之往生乎!
每一念有一人往生之德,何况多念无一往生哉!
20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之事
我等非「一念」之机,「乃至」之机也。
又「乃至十念」亦如此,吾等非「十念」之机,「乃至」之机也。
释(注:善导)谓之:「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如此,吾等非「下至十声」之机,「上尽一形」之机也。
译注:第十八愿言:「乃至十念」。愿成就文言:「乃至一念」。
21阿弥陀经一心不乱之事
「一心」者:心一于何事乎?一向念佛者,阿弥陀佛心与我心成为一体也。
如天台《十疑论》云:「如世间慕人能受慕者,机念相投,必成其事。」慕人者:阿弥陀佛也,恋者:我等也。
既心发一向念阿弥陀佛,则早与佛心成一体也。故云「一心不乱」。
不可移念于上之「少善根福德因缘」也。
22阿弥陀经善男子善女人之事
此成「执持名号」之身故,云「善男子善女人」也。
如下品上生,是一生十恶凡夫,最后一称时,被赞为「善男子」,其实本机者,五浊恶世恶时之众生也。
是以《观念法门》释《阿弥陀经》之此文云:「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
23阿弥陀经难信之法之事
此罪恶凡夫,依「但称名,得往生」之事,众生不信也。故释迦、诸佛恳切证诚也。
24五决定往生之事
一、弥陀本愿决定也,
二、释迦所说决定也,
三、诸佛证诚决定也,
四、善导教释决定也,
五、吾等信心决定也。
以此义故,决定往生也。
25请用念佛之事
趣他请,修念佛者,有三种利益:
一、自行勇猛也,二、助檀那愿念也,三、为能成众利益也。
功德有体用之二:体留自,用施他。
妙乐大师云:「以善法体,不可与人。」此是释「愿以此功德」之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净土宗略要文
法然上人
(原文)
一、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圣教,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
《安乐集》云: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二、善导和尚意:释尊出世本意,唯说念佛往生之文
《法事赞》云: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三、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舍杂行归正行之文
《观经疏》第四卷、释三心中「深心」云: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四、善导和尚判正杂二行得失之文
《往生礼赞》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又云: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五、善导和尚意:三部经共唯明念佛往生之文
《观经疏》第三云: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
六、弥陀如来唯以名号为往生本愿之文
《往生礼赞》云:《无量寿经》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
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
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七、念佛利益之文
《无量寿经》卷下云:佛语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善导《往生礼赞》云:
其有得闻彼弥陀佛名号
欢喜至一念皆当得生彼
私云。一念既得无上功德,当知十念即十无上功德,百念即百无上功德也。应知。
八、末法万年后,余行悉灭时,释迦如来以慈悲,特留念佛之文。
《无量寿经》卷下云: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往生礼赞》云: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
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九、以念佛为多善根,以诸行为小善根之文
《阿弥陀经》云: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善导释此文云: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
临终圣众持花现身心踊跃坐金莲
十、十方诸佛等,护念念佛行者之文
《观念法门》云:又如《弥陀经》说,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尽一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故名「护念经」。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往生礼赞》云:《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又如《观经》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论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
今既有斯胜益可凭,愿诸行者,各须至心求往。
十一、释尊以弥陀名号,殷懃付嘱舍利弗之文
《阿弥陀经》云: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善导《法事赞》释此文云:
世尊说法时将了殷懃付嘱弥陀名
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
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
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沈沦
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途身
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
十二、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照念佛行者之文
《观无量寿经》云: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往生礼赞》云: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十三、不赞杂善唯叹念佛行者之文
《观无量寿经》云: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彼经《疏》云:
从「若念佛」者,下至「生诸佛家」以来,正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即有其五:
一明专念弥陀名。
二明指赞能念之人。
三明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希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十四、释迦如来不付嘱余行,唯以念佛付嘱阿难之文
《观无量寿经》云: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彼经《疏》释此文云: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已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私云:此中定者始自日想观以来十三观是也,散者初三福业后九品业是也。此定散二善中虽说诸往生行,佛本愿者,唯在名号,故释迦如来唯以名号付嘱阿难尊者也。
十五、念佛行者,必当具足三心之文
《往生礼赞》云:
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十六、不简下智破戒等,依弥陀本愿,唯念名号,即得往生之文
法照禅师《五会法事赞》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十七、修行净业时节延促之文
《观经疏》第四云: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大正藏》八三、一六一~一六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经大意
法然上人
一、《无量寿经》大意
《大经》、《观经》、《阿弥陀经》,此名「净土三部经」。
《大经》者,先说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后明愿之成就。
其四十八愿者,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前,发菩提心,立「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愿。其四十八愿中,或立「无三恶趣愿」,或说「不更恶趣愿」,或言「悉皆金色愿」,此皆为第十八愿也。
其第十八愿者: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四十八愿中,此愿特胜,何以故?若无众生往生彼国者,则悉皆金色愿、无有好丑愿,依何成就乎?亦唯有众生之往生,方有身之金色、无有好丑、具足五通、证悟宿命。因此,善导和尚于《观经疏》〈玄义分〉释言: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四十八愿,一一皆此意也。
凡诸佛之愿者「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心也,大乘经言:
菩萨愿有二种:一上求菩提,二下化众生。
其上求菩提本意,为易济度众生。
总而言之,一切诸佛,成佛以后,内证外用之功德,济度利生之方便,皆甚深无量,无有胜劣;然而行菩萨道时,善巧方便之誓愿各别。弥陀如来,于因位时,誓言「摄取专念我名之人」,而将兆载永劫之修行,回向与众生。浊世我等之依怙,末代众生之出离,若无此愿,尚有何期?因此弥陀如来自言「我建超世愿」。三世诸佛未发如是之誓,十方菩萨未有此等之愿。阿弥陀佛誓言:
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人,当雨珍妙花。
应时大地,六种震动,天雨妙花,自然音乐,空中赞言:
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是故其愿,不可怀疑,所以者何?「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故也,不可不信。善导和尚于《往生礼赞》释言: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是也。《大经》下卷言: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是第十八愿之成就文也。愿虽言「乃至十念」,然而愿成就文中显明「一念」。又其次之「三辈往生文」是第十九「临终现前愿」之成就文也,以发菩提心等行业,分为三辈,然而往生之业,通通皆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此即阿弥陀佛之本愿故也。
又《大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有玄通律师者,持戒之人也,远行宿于野寺,邻房有人诵此文,玄通闻之,随诵一二遍,此后未诵而忘之。后因犯戒故,命终至阎罗王殿时,阎罗法王言:「汝出生于佛法流布之地,若有所学之法,可速登高座说之。」其时玄通律师登于高座,心中追忆,一切皆忘,唯存宿于野寺所闻之偈,因而讽诵『其佛本愿力』之偈。阎罗法王一闻,立即倾其玉冠,礼拜而言:「此是显扬西方极乐阿弥陀佛功德之文也。」阿弥陀佛愿力不思议之事,此文可见。《大经》〈流通分〉言:
佛语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以此语付嘱弥勒菩萨者,以「乃至一念」谓之「大利无上之功德」也。
《大经》之大意,以此等之文可知也。
二、《观无量寿经》大意
《观经》者,说定善散善,而以念佛付嘱阿难尊者,言「汝好持是语」者是也。
第九之「真身观」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救度众生之愿,虽平等无差别,然无缘众生,不能利益,是故阿弥陀佛被平等之慈悲所催,为使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与一切众生悉皆结缘故,乃立「光明无量愿」,第十二愿是也。
又以名号为因,引接众生,为使一切众生普皆得闻故,于第十七愿誓言:
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其次,于第十八愿誓言: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犹如释迦如来于此土宣说此愿,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同说之。
然则光明之缘者,遍照十方世界,无有不照之处;又十方世界无量诸佛,悉皆称赞名号,无有不闻之处。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
之誓者,此之故也。
然则光明之缘与名号之因和合,蒙摄取不舍之益,不可有疑。是故《往生礼赞》之序言:
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
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又,欲使此愿永久救度众生故,立「寿命无量愿」,第十三之愿者是也。
总而言之,「光明无量愿」者,横为弘广摄取一切众生故也;「寿命无量愿」者,竖为永远利益一切众生故也。
如是因缘和合,摄取光明之中,又有化佛菩萨,常摄护此人,百重千重围绕;信心益加增长,众苦悉皆消灭。
又,临终之时,佛自来迎,诸邪业系,无能碍者。因众生临命终时,百苦交煎,身心不安,恶缘外引,妄念内催,境界、自体、当生之三爱竞起,第六天之魔王,正当此时,显现威势,成为阻碍;如是种种障碍窥伺之故,是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亲与菩萨圣众围绕,现其人前,第十九之愿者是也。
因此,至临终时,佛自来迎,行者见之,心中欢喜,如入禅定,当下乘坐莲台,直至赡养宝土。有此益故,言「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也。
又此《经》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三心」者: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三心虽区,取要而言,摄于「深心」。
善导和尚于《观经疏》释此而言:
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
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
其「解行」者:「罪恶生死凡夫,依弥陀本愿,十声一声,决定往生。」如是解行,是真实之解而行。外现信本愿之相,内怀疑心,是不真实之心。
「深心」者,深信之心也。善导和尚释言: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始言「信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无有出离之缘」者,此即如同断善阐提之人也。如斯众生,一念十念,则出无始以来未出之生死轮回,往生彼极乐世界不退之净土,故应起信心也。佛之别愿不可思议者,非凡心所测,唯佛与佛知之。依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五逆十恶皆生,有别愿不思议之力故,谁可疑之!善导和尚之《观经疏》「深心释」言:
或有人云:汝等众生,旷劫以来,及以今生,身口意业,于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
答曰: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情非一。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
极乐世界中,水鸟树林,皆啭微妙之法,虽不思议,既信此等皆是弥陀愿力;何故独疑第十八「乃至十念」之愿乎?若总信佛说者,此亦佛说也。彼华严之三无差别,般若之尽净虚融,法华之诸法实相,涅槃之悉有佛性,谁不信哉!彼佛说也,此亦佛说也,何信彼而疑此乎?夫三字之名号虽少,如来所有内证外用之功德,万德恒沙甚深之法门,皆悉摄在其中,谁可测量之乎?《观经疏》之〈玄义分〉释此名号言:
阿弥陀佛者,是西国正音,此翻无量寿觉。
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并彰,故名阿弥陀佛。
又言人法者,所观之境,即有其二:一者正报,二者依报。
然则,始从弥陀如来,万德无漏所证之法门,直至观音、势至、文殊、地藏、龙树,乃至彼土菩萨、声闻等,所具事理观行、定慧功力、内证智慧、外用功德,悉皆摄于三字之中。然则极乐界中,所有法门,有漏其一乎?然而,此三字名号,诸宗各以其宗之理而释之:真言者,释阿字本不生之义,出生四十二字,一切法不离阿字之故,谓之功德甚深之名号。天台宗者,以空假中三谛、正了缘三义、法报化三身,如来所有功德,皆不出于名号故,谓之功德莫大之名号。如是,诸宗各就其本宗所存之法,解释阿弥陀三字。今此宗之意者,真言之阿字本不生之义,或天台之三谛一理之法,或三论之八不中道之旨,法相之五重唯识之意,森罗万法,悉皆广摄其中。极乐世界,一法不漏;然而非云必须如是体悟弥陀本愿之意,唯深信而称念者,必得往生也。
耆婆、扁鹊能治万病之药者,以诸草木和合而成药,病人虽不知此药以几分草几两木合成,然而服之,万病皆愈。所憾者,不信此药,唯思我病之重,何故此药能治?因疑而不服者,则耆婆之医术,扁鹊之秘方,皆徒然无益矣。弥陀名号,亦复如是;若疑自己烦恼恶业之病极重,何故但称名号,即得往生?疑而不信,则弥陀之誓愿,释尊之所说,亦成徒然,无其效验。唯应仰而信之,莫得良药,不服而死。往昆仑山,不取玉而回;入栴檀林,不折枝而出者,必贻后悔,宜自思量。
抑!我等旷劫以来,当遇佛之出世,亦遇菩萨之化道;过去诸佛,现在如来,皆是宿世父母也,多生朋友也。然而彼等已证菩提,而我等将依何远离生死乎?可惭可耻!可悲可叹!
本师释迦如来入众生大罪之山,隐邪见之林,誓愿摄取三业放逸、六情纵荡之人于我国中,教化令其度脱。若寻其如何发起度脱众生之誓愿者,乃于阿弥陀佛因位时,名「无诤念王」,发菩提心,誓愿使众生过度生死,即弃国捐王,而发摄取众生之愿。释迦如来于其时名「宝海梵志」,是无诤念王之大臣,亦同发菩提心,誓言「我必于秽土成正觉,以引导恶业众生。」此是其愿也。旷劫以来,诸佛出世,随缘鉴机,各度众生,数过尘沙。或说大乘,或说小乘;或弘实教,或弘权教。有缘之机,皆得其益。
今释尊于五浊恶世,八相成道,怜愍放逸邪见之众生,无出离之期,开示我等而言:「从是西方,有极乐世界,有佛号阿弥陀,此佛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已成佛,应当速念。出离生死,其道虽多,恶业烦恼之众生,能速离生死者,无过此法门也。」殷殷劝言:「切莫致疑,六方恒沙诸佛,亦皆证诚也。」
释尊思惟:「我若久在秽土者,邪见放逸之众生,诽谤我故,反堕恶道。出现浊世之本怀,唯为众生说此一事,今已愿满,宜取灭度。」于是殷懃付嘱阿难尊者:「好持此法,流通遐代。」即于跋提河之边,沙罗林之处,寿年八十之春天,二月十五之夜半,头北面西,而入涅槃。其时日月失光,草木变色;天龙八部,禽兽鸟类,仰天而哭,伏地而嚎。
阿难目连,诸大弟子等,噙悲泣之泪,相议而言:「蒙释尊之恩,已过若干春秋,化缘已尽,黄金之身,顿然远离。或有世尊答我等之问或有世尊无问而自说;如今济度众生之方便,今向谁问?须结集如来之语,以传未来,并作遗物。」乃展多罗之贝叶,悉记一代之金言。三藏法师等翻译之,弘于汉土,传来本朝,诸宗所学之一代圣教是也。
然而,阿弥陀佛示现善导和尚,出生于唐土,而言: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可谓释尊出世之本怀,唯在此事。若以「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而言者,亦可谓欲报释尊之恩,唯在此念佛一事也。若此生空过者,出离何时可期乎?应速发信心,过度生死。
「回向发愿心」者,各人应具之事也。闻国土之安乐,谁不欣慕乎!
善导和尚之意者:「极乐是报土,弥陀是报佛;然则未断惑之凡夫,以自力虽不能往生,以弥陀别愿之不思议力,罪恶生死之凡夫,一念十念,即得往生。」
然而虽愿生净土,而疑难得往生者,虑罪业之重故也。若依罪业者,一切众生皆不能往生也,若能往生者,皆依愿力也;既依愿力,何故以往生为难事乎?
夫弥陀建设净土者,愿力之成就故也,弥陀立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依此愿所感得之国土,故此国土即是念佛众生当生之净土也。今依此《观经》而言,五逆十恶之罪人,临命终时,始依善知识之劝,或十声、或一声之称念而得往生。然而我等,罪业虽重,不造五逆;行业虽疏,超过十声;临终之前,得闻弥陀誓愿,深生信心,即是已得往生之人也。
又,菩提心者,诸宗其意各别,净土宗之意者,愿生净土之心,名为菩提心也。
又,念佛即是大乘之行也,无上功德也。
又,愿往生者,非为我身,生彼国之后,还来秽土,速度众生故也,此岂不契佛意乎!
三、《阿弥陀经》大意
《阿弥陀经》者:先说极乐依正之功德,是为发起众生愿乐之心故也。后明往生之行,显示以少善根不能往生,唯执持阿弥陀佛之名号,一日七日,即得往生。又虑众生不信此事,六方各有恒沙诸佛,同伸舌相于大千而证诚之。善导和尚于《观念法门》释言:
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然则,若疑此事者,非唯怀疑弥陀本愿,亦疑释尊所说也;疑释尊所说者,即是疑六方恒沙诸佛之所说也;即是遍覆大千之舌相坏烂也。
又,若信此事者,非唯信弥陀之本愿,亦信释尊所说也;信释尊所说者,即是信六方恒沙诸佛所说也;信一切诸佛所说者,则是信一切法矣;信一切法者,即是信一切菩萨,此即信一切三宝矣;此信者广大之信心也。善导和尚言:
为断凡夫疑见执皆舒舌相覆三千
共证七日称名号又表释迦言说真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心心念佛莫生疑六方如来证不虚
三业专心无杂乱百宝莲华应时现
(《大正藏》八三、一七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佛往生义
法然上人
言「念佛往生」者,弥陀之本愿誓言:「念我名号之人,若不生我国者,不取正觉。」弥陀已成正觉,故念此名号者,必得往生。深信此誓,乃至一念,无有疑心者,十人十生,百人百生。虽修念佛,有疑心者,不能往生。世人之疑有种种:
或疑我身罪重,纵虽念佛,不得往生;
或疑我虽念佛,世务匆匆,不得往生;
或疑我虽念佛,心不猛利,不得往生。
此等皆因不知念佛功德,故起此疑。
亦唯罪障重故,为灭罪障,故勤念佛;不可疑罪障重故,念佛不得往生。譬如病重,故须服药;若因病重,而不用药,其病何时得愈乎?十恶五逆之人,亦依善知识之教,一念十念得往生。善导和尚言:「一声称念,即除多劫之罪。」故罪障虽重,不可疑念佛不得往生。
又,无善根故,若修念佛,即得无上功德;若余之善根多者,纵虽不念佛,亦有所依怙。然而,善导和尚劝言:「应信我身善根薄少,故乘本愿而念佛。」《大经》言:「一称名号得大利」,又言「即是得无上功德」;何况念念相续乎!故虽无善根,不可疑念佛不得往生。
又,虽念佛而心不猛利者,末世凡夫之惯习也,其心中非无乘托弥陀之心。譬如虽怀主君恩重之心,奉事之时,亦聊有懈怠之事;虽懈怠,非无知恩之心。念佛尚不猛利,则何行可猛利乎?若因不猛利而一生空过者,临终时将如何?虽似不猛利,若有心修之,即是有志之征;既有此根芽,自能发心。故若因无有此心而空过者,则虚生浪死,后悔莫及。尤其善导和尚言:「不简散动之机」,故不可因无猛利之心,而疑往生也。
又,世事匆匆,不得其暇者,正宜修念佛之行也,何以故?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得其便宜,无如念佛。余行者,本则世间匆匆难修;唯有念佛,不论在家出家,不论有智无智,念佛最为便利,虽世事障碍,念佛无不往生。总之,唯此念佛是无道心所堪之法也。若因世事难舍,唯世事是务,而不念佛者,则此身无所凭靠,此心无所累积。
得难得人身,遇难遇佛法,无常念念至,老少皆不定,病来不预知,死近谁能觉;生死大事,应急预办也。
虽言念佛应具三心,亦不出此理也。
言「三心」者,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也。
「至诚心」者,「真实心」也,欣愿往生,称念名号,发自内心而行者,名至诚心也。若无此心,唯现外相,名虚假不实也。又,心中唯思不轮三界,心中唯欲往生极乐,如是念佛,即得往生。故有外不见其相而得往生,有虽见其相,不得往生。此心但能熟思有为无常之境,而厌此身修念佛者,自然具足至诚心也。
「深心」者,「信心」也。信我身是罪恶生死之凡夫,信阿弥陀佛以本愿,必定引接众生,无有疑心。弥陀誓言:「念佛而不生者,不取正觉。」既然已成正觉,则称念者必得往生,如是信者,自然具足深心也。
「回向发愿心」者,所修善根,回向极乐,愿生彼国之心也;不可有别义。
三心之名,虽似各别;总之,唯在「一向专念」。一向凭托弥陀,称念佛名,不杂余事也。所以者何?寿命之长短,果报之深浅,此皆是宿业之报;与其徒然祈祷佛神,不如一向任凭弥陀,无二心者,必转不定业,成为往生之决定业。若因祈祷无益之此世,而忘失大事之后世,则非本意。为后世故,念佛既是正定业,则不可置之而修余行,故劝一向专念也。
然而,若因念佛即得往生,无有不足,因而不惮恶业;应行慈悲而不行,可勤念佛而不勤,如是之事,与佛教规相违也。譬如父母之慈悲,善子恶子,皆同养育;然于善子则喜,恶子则叹。弥陀怜愍一切众生,善人恶人,皆同救度;然而见善人则喜,见恶人则悲。
犹如良田下良种,宜为善人而念佛,此真实随顺佛教者也。
总之,应常念佛,心悬往生,期佛之引接。卧病临终时,此心不惊,唯望往生也。
(收录于《大正藏》八三、二五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佛大意
法然上人
末代恶世之众生,欲遂往生之志者,不可修其它之法,唯应依据善导和尚之释,入一向专修之念佛门。然而一向信受而入其门者,极为难有,何以故?或心染其它法门,或不以念佛功德为重。细细思之,如实往生净土之愿,专一深心之人难得欤?应先知此理。
即使欲学一切天台、法相之经论圣教,非专一其志不可。
然而修学佛道者,宜观时鉴机。佛灭后第五之五百年,欲莹智慧、断烦恼者难,澄心水得禅定者亦难故,修行之人,多入念佛门,亦即道绰禅师、善导和尚等净土宗之祖师,即是此时之人也。何况此顷第五之五百年,斗诤坚固之时也,其它行法更难成就。加之,于念佛法门,末法之末尚且有利益,何况今时是末法万年之初也,一念弥陀岂可不遂往生乎!设虽我等非其器,岂似末法末之众生乎!
又,纵使释尊在世之时,即身成佛者,龙女之外,难见其人。
又,设非即身成佛,适合修此圣道门之菩萨、声闻,此外之权者、圣人,此内之比丘、比丘尼等,至今经论之学者、法华经之修持者等,此皆上根上智之人也。
然我等之时机者,设虽学圣道,于彼等之人,更难企及。
如是末代之众生,阿弥陀佛预先知之,故五劫之间思惟,而发四十八愿,其中第十八愿誓言:「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已成正觉,于今十劫也。此是释尊所说之经,即《无量寿经》等之三部经也。是故,今日我等之众生者,应专行念佛,以期往生者也。
设虽恶业之众生等,若只弥陀之誓,以为尚不足信;然而释尊一一所说之三部经,岂无一语之真乎?又,何况十方诸佛之证诚,亦唯此经可见,其它法门,未见如是之证诚。
然则,时已过,身亦不堪;与其修禅定智慧,何不称念利益现在,且又诸佛证诚之弥陀名号乎!
又,修行人之中,有人以为极乐浅、弥陀劣,其所期者,在密严华藏之世界;此甚不契也。彼土者,断无明之菩萨,此外无人得入。
又,入一向专修之念佛门,因日别三万遍,或五万遍、六万遍,乃至十万遍等,专行念佛故,年来所积受持读诵功德之诸经,不再读诵,恐有罪过,有抱此疑之辈;然而此何罪之有乎?末代之众生,与其修持难成之行,何如先乘弥陀愿力,以遂念佛往生,于净土见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既学诸法,亦证菩提。
又,末代之众生,专念佛之事,其释众多,其中《观经疏》之第三〈定善义〉,善导和尚释言: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此例非一也。广显念佛三昧竟。
又,善导和尚《往生礼赞》之中,「专修杂修之文」亦言:
杂修而得往生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五三;
专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此等者,任何事,既入此门,则一向专心,皆无他心之故也。
譬如高山之人尚不能来往之山岩,力弱之人欲执石角木根而攀登者,犹如修杂行而欲往生也。若执彼山岭所垂纲绳而登者,犹如深信弥陀愿力,一向念佛而往生也。
又,一向专修者,三心自然具足也。
言「三心」者: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也。
「至诚心」者:不礼余佛,唯礼弥陀;不修余行,唯念弥陀,专而复专也。
「深心」者:深信弥陀之本愿也。我身无始以来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生死之道;一心乘托弥陀不可思议之本愿,一向称念弥陀不可思议之名号,念念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最后临终时,必蒙弥陀来迎也。
「回向发愿心」者:自他之行,悉皆真实心中回向发愿也。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以此而言,交杂其它之行,虽非是罪;然探其心底,犹以为念佛往生不定,聊有疑心,故加入他法。
又,此三心中之「至诚心」者,有人作种种领解,尤其坚固认为应自己尽诚;此违背弥陀本愿之本意,有欠信心也。如何至诚之辈,亦是造罪之凡夫身,欲凭己力成就往生者,不可能也。唯凭弥陀本愿之不思议方得往生;弥陀不思议之本愿,本为既无深诚、亦非善人而发。
知此道理,真实入专修念佛之一行者,此世难得之人也。
故昙鸾大师虽智慧高远,亦舍四论讲说,而专修往生之业,一向专念弥陀,相续无间,现已往生。
道绰禅师亦抛讲说而修念佛,善导和尚亦嫌杂修而勤专修。又,依道绰禅师之劝,并州三县之人,七岁以上,一向修念佛。
然则我朝之末法众生,何敢好杂修乎?唯应速学弥陀本愿、释尊之说、道绰、善导之释。与其杂修,往生不定;何如专修,往生决定乎!
彼道绰、善导等,虽念佛门中之大德,亦无及其左右。
于法相宗之慈恩大师之《西方要诀》释云:
末法万年,余经悉灭;弥陀一教,利物偏增。
又云:
三空九断之文,十地五修之教;生期分促,死路非遥。
不如息多闻之广业,专念佛之单修。
加之,又《大圣竹林寺记》言:「五台山竹林寺之大讲堂中,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东西相对而坐,为诸众生演说妙法。」时法照禅师跪问文殊菩萨:「末法恶世之凡夫,应修何法,可永离三界,往生净土乎?」文殊菩萨答言:「欲生净土者,无过称念弥陀名号;顿证菩提之道,唯在称念之一门。是故释尊一代之圣教,所赞多在弥陀,何况未来恶世之凡夫乎!」
如是要文,及诸智者之教语,虽闻而犹无信心,生于难得之人界,而不入易往之净土者,后悔何如!
然而,当今专修念佛之行者,曾闻常遭谤难、嘲笑之辈者多,此又昔之权者所预知之事也。善导和尚之《法事赞》言:
世尊说法时将了殷懃付嘱弥陀名
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
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
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沈沦
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途身
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
又《平等觉经》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如是净土法门,悲喜交集,身毛为竖者,当知此人,过去已作佛道而来也。若复有人,虽闻此法,都无信乐者,当知此人,始从三恶道中来也。
又,十善不能坚持,而望忉利、兜率者,极难相应也。然而极乐世界者,五逆之人亦依念佛而往生,何况十恶更无所障碍。
又,虽期弥勒之出世,然五十六亿七千万岁,极难等待也。
他方一切之净土,无有如是之本愿,唯有极乐净土,是弥陀别愿之所成;弥陀愿力甚深,何必他求乎!
又,此生已结佛法之缘,而有心悬三生、四生得脱之辈,此愿极为不定也。与大通如来结缘之人,虽信乐惭愧之衣中,怀一乘无价之玉,非隔生即忘,而三千尘点劫之间,轮回六趣乎!
设虽三生、四生,必定得脱,然而于此伫候之间,受轮回之苦,最为难耐。
我等并非此次始生人界,已经生生世世值遇若干如来教化、菩萨弘经;唯因不信,而漏于教化。三世诸佛,十方菩萨,思之,皆是往昔之朋友也。释尊亦于五百尘点劫之古,弥陀亦于十劫成道之前,忝蒙互为父母兄弟。佛者受前佛之教,信善知识之劝,早已发心修行,久已成佛。我等信心浅故,今尚留于生死。回忆过去轮回,未来亦当如是。虽发二乘之心,然而菩萨心难发。因此如来垂示殊胜方便,教导他力往生之法。浊世众生,虽励自力,经百千劫,难行苦行,其所勤励,尚不及他力往生之法。
又,彼圣道门者,须能清净,成为其器所修之行也;若懈怠不信,既不能修行,甚而有获罪者。
若念佛门者,行住坐卧,醒时睡时,称念不难,甚为方便,且无罪咎;不嫌其器,皆成往生之因。故言: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又,微妙殊胜之经论圣教,至最后临终时,虽是智者,不能暗诵其文。若念佛者,虽至命尽,称念不难。
又,若论诸佛之誓愿者,药师如来之十二誓愿,无有「不取正觉」之愿;千手之愿,虽有「不取正觉」之誓,然而尚未成正觉;唯弥陀所发「不取正觉」之誓愿,已成正觉,于今十劫。信弥陀誓愿之人,非其它法门之信仰可及。故必须一向专修念佛,无有他心,日夜朝暮,行住坐卧,称念不怠也。
专修念佛之辈,今世已得往生者,所闻其数甚多。
若杂修之人而得往生者,极难得闻。
(《大正藏》八三、一九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心义
法然上人
《观无量寿经》言:
若有众生,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善导和尚之《往生礼赞》释毕三心而言:
具三心者,必得往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是故应具三心也。
一者「至诚心」者,「真实之心」也。身行礼拜,口称名号,心思相好,皆须真实。总而言之,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修诸行业,皆以真实心勤修之,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愚恶懈怠之心,所修行业,虽日夜十二时不断行之,亦不得往生。外现愚恶懈怠之相,内住贤善精进之心修行者,虽一时一念,其行不空,必得往生。此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者,「深信之心」也,就此有二:
一者深信自身是罪恶不善之身,无始以来轮回六道,无出离之缘。
二者深信虽是罪人,以佛愿力为强缘,必得往生。
就此亦有二:一者「就人立信」,二者「就行立信」。
初,「就人立信」者:出离生死之道虽多,大分为二:一者圣道门,二者净土门。
「圣道门」者:于此娑婆世界,断烦恼证菩提之道也。
「净土门」者:厌此娑婆世界,欣极乐念弥陀之道也。
虽有二门,应舍圣道门,归入净土门。
然而若有人多引经论言:「罪恶凡夫,不得往生。」虽闻此语,不生退心,弥增信心。何以故?罪障凡夫之往生净土,是释尊诚言,非凡夫妄执,我已深信佛言,欣求净土。
纵令诸佛菩萨来言:「罪障凡夫,不能往生净土。」亦不可信之,何以故?菩萨是佛弟子,若实是菩萨者,不可违背佛说也;然已违佛说,言不得往生,知非真菩萨,是故不可信。又,佛是同体大悲,若真是佛者,不可违释尊之说。然则《阿弥陀经》说:「一日七日,称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六方恒沙诸佛亦同证诚之。然而已违释尊所说,故知非真佛,是天魔变化也。以此义故,亦不可信,何况余说乎!汝所执之大小经论虽异,皆是期于佛果之秽土中修行,圣道门之意也。我等所修,虽正杂不同,共欣极乐,是往生之行业,净土门之意也。圣道门是汝有缘之行,净土门是我有缘之行;不可以此难彼,不可以彼难此。如是信者,名为「就人立信」。
次,「就行立信」者,往生极乐之行虽区,不出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正行」者亲阿弥陀佛之行也,「杂行」者疏阿弥陀佛之行也。
先,「正行」者,有五种:
一者读诵:所谓读诵净土三经。
二者观察:所谓观察极乐依正。
三者礼拜:所谓礼拜阿弥陀佛。
四者称名:所谓称念弥陀名号。
五者赞供:所谓赞供阿弥陀佛。
此五合而为二:一者「正定业」,二者「助业」。
「正定业」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助业」者:前五之中,除第四称名之外,礼拜、读诵等,皆名助业也。
次,「杂行」者,除前五种正助二业之外,种种读诵大乘、发菩提心、持戒劝进等之一切行也。
就此「正杂二行」,有「五种得失」:
一者亲疏对:所谓正行者亲阿弥陀佛,杂行者疏阿弥陀佛。
二者近远对:所谓正行者近阿弥陀佛,杂行者远阿弥陀佛。
三者有间无间对:所谓正行者,忆念无间也;杂行者,忆念间断也。
四者回向不回向对:所谓正行者,虽不用回向,自然成往生业;杂行者,若不用回向时,不成往生之业。
五者纯杂对:所谓正行者,纯往生极乐之业也;杂行者不然,通于十方净土,乃至人天之业也。
如是信者,名为「就行立信」。
三者「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一切善根,皆以真实心回向极乐,欣求往生也。此名回向发愿心。
具此三心者,必得往生也。
(《大正藏》八三、一八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净土宗略钞
法然上人
今度离生死之道,无过于往生净土;往生净土之行,无过于念佛。
凡出尘世入佛道虽有多门,大别为二门,即圣道门与净土门也。
初,圣道门者,在此娑婆世界断惑证果之道也。就此有大乘圣道,有小乘圣道。大乘亦有二,佛乘与菩萨乘也;小乘亦有二,声闻乘与缘觉乘也;此等总名四乘。但,此等悉皆不堪于此时我等之身,是故道绰禅师云:「圣道一种,今时难证。」虽说各种行法,而无其益,难证易迷,非我等之份所能也。
次,净土门者,厌舍娑婆,急生极乐也。往生极乐者,阿弥陀佛之愿,不择善恶,唯在凭不凭弥陀之愿也。是故道绰禅师云「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故此时欲离生死之人,应舍难证之圣道,而愿易往之净土也。
此圣道、净土,名为难行道、易行道。取喻而言,难行道者,如险路徒步而行;易行道者,如海路乘船而往。足跛目盲之人,不能行于陆路,唯可乘船,得至彼岸。然而此时之我等,智慧之眼盲,行法之足跛,如是之辈,圣道难行之险路,一切绝望,唯可乘弥陀本愿之船,渡生死之海,至极乐之岸也。今此船者,即喻弥陀之本愿也。其本愿者,弥陀往昔,始发道心,舍王位而出家,欲成佛度众生时,为建设净土故,发四十八愿,其中第十八愿言:「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完成此愿,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故善导和尚释言:「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思此道理,则信弥陀本愿而念佛之人,往生无疑。应详知此理,不论如何,先凭弥陀誓愿,一向念佛,虽别解之人种种言词妨碍,亦皆不可有疑佛愿之心。如是领解,前所言之圣道门,非我之份而舍之;入净土门,一心仰凭弥陀誓愿,一向称念弥陀名号,名为净土门之行者也。此名为圣道、净土之二门也。
次,入净土门,若言所应作之行者,应「心行相应」,亦即名为「安心起行」也。
其「安心」者,即《观无量寿经》言:「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善导和尚之「三心释」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又,不简内外明闇,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是故「至诚心」者,即是「真实心」也,言真实者,身之所行,口之所言,心之所思,无内虚外饰之心也。总之,真实厌秽土欣净土,外相与内心相应也。不可外现贤善之相而内造恶,外现精进之相而内懈怠之意也。故言:「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就念佛而言:人前披露六万七万之念佛,而实无此数;又人所见之时处,显现贤善精进念佛,而人不见之处则不念等之心相也。虽如此言,非以外现恶相为
良,总之,真实欲契合佛心,内起真实,外相则随顺境缘也;然若因随顺境缘故,而破坏内心真实之行为者,亦是欠缺至诚心之心也。总之,唯是内心真实,并有其外相也,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亦即善导和尚解释言:「深心者,深信之心也。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是具足烦恼之罪恶生死凡夫也,善根薄少,旷劫以来,常流转三界,无出离之缘。二者深信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摄取众生,亦即称念名号,下至十声,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又深心者,决定建立自心,顺佛之教而修行,永除疑心,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
此释之意者:最初信自身之相状,然后信弥陀之誓愿也;为后之信心故,先举初之信也。其故者,愿往生之大众,虽称念弥陀本愿之名号,而自身不免亦起贪欲瞋恚之烦恼,亦造十恶破戒之罪业,故生恐惧之心,而妄轻自身,反疑弥陀本愿。善导和尚曾确见此疑,而举出二种信心之相状,以解释如我等亦起烦恼、亦造罪业之凡夫,深信弥陀本愿而念佛者,乃至十声一声,决定往生之旨。
诚然,最先若不解释信自身之相状者,则以为我等之心相,虽如何念佛,亦难契弥陀本愿;以为一念十念之往生者,在不起烦恼,不造恶业之善人,未必在我等之辈;知自身之相状,而有往生难凭之危机感。今此二种信心之释,应铭刻在心,深加思惟也。
不知此释之人,皆言自心之恶故,难契往生。生此疑者,即退往生之志;若知此旨,永无疑心也。
不顾心之善恶,不论罪之轻重,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者,依弥陀愿力,必定往生。应起决定之心也,依此决定心,往生之业决定也。往生者,思不定者不定也,思一定者一定也。总之,深凭弥陀本愿,信不嫌任何过错一定往生而无疑心,名为深心也。
虽言不嫌任何过错,然非任性而为,故善导和尚释云:「不善之三业,应真实心中舍;善之三业,应真实心中作。」又释「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者,使知应尽其心,畏恶劝善也。唯信弥陀本愿之不嫌善恶,称名号者必往生;深信名号功德之能灭任何罪业而一念十念必往生之殊胜,无一念疑心之意也。
又,虽言一念往生,未必限于一念。弥陀本愿之意者,称念名号,若百年、若十二十年、若四五年、若一二年、若七日一日十声一声,起信心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必定往生也。总而言之:上自欲念佛之始,直至临终而念佛也;中者七日一日之念佛,下至十声一声;信弥陀愿力,必定往生。本愿者不定多少之数,心思一念亦必往生,而不退转,直至临终之念佛也。
又,真有往生之志,信弥陀本愿而念佛之人,临终无颠倒之事也。其故者:佛之来迎,本为行者之临终正念故也。不知此理之人,皆以为自己临终正念念佛时佛则来迎;此之见解者,既不信弥陀本愿,亦不知经文也。《称赞净土经》言:「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平常之时常念佛故,佛必来迎;一见佛现,即住正念,故勿思念佛徒然。唯祈临终正念之人者,甚为谬误之事也;故信弥陀本愿之人,怀疑临终之心不可有。于临终之时方念佛之人,弥陀亦为其立来迎之愿;以临终念佛而往生者,本无往生之愿,偏造罪业之恶人,于临终时,始遇善知识之劝导而念佛往生,《观经》亦言之。若本念佛之人,未必强论临终之相状也。佛之来迎一定故,临终之正念亦是一定,此理应存知于心也。
又,「别解别行之人不能倾动」者,不因别解别行之人所言,而舍念佛、疑往生也。别解之人者,天台、法相等八宗之学匠也;别行之人者,真言、止观之一切行者也。此等乃习行圣道门也,与净土门之解行异故,名为别解别行也。
又,虽同念佛之人,不信弥陀本愿而励自力,以为只念佛,如何往生?因而作种种功德,奉仕不同之佛,集此力量方遂往生之大事,唯以念佛,有所不足等;虽闻如是之言,亦无一念疑心,闻任何之理,皆不失往生决定之心也。
不受人言所破之理,善导和尚已委细阐释,取意而言:「纵使有佛,遍满十方世界,辉光吐舌,说言烦恼罪恶凡夫,念佛一定往生者,此虚妄不可信也。」亦不因此起一念疑心。何以故?佛皆同心引导众生,亦即阿弥陀佛建设净土,发愿言:「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释迦佛出现于世,为众生故,说弥陀之愿;六方恒沙诸佛,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证诚释迦所赞弥陀本愿,劝导一切众生,称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者,必无疑也,一切众生皆当信受。
如是,一切诸佛,既以普皆同心劝导:「一切凡夫,念佛决定往生」之旨,是故纵使有佛来言不得往生,亦不惊动也。佛尚如此,况菩萨、声闻、缘觉乎?何况凡夫乎?如是知者,一度信此「念佛往生」之后,何人来言,亦无疑心,此名为深心也。
三者「回向发愿心」,善导和尚解释言:「过去及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
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此释之意者:先就我身,前世所作之功德,悉皆回向极乐愿往生也。不只自身,一切凡圣之功德亦回向也;凡者凡夫所作功德,圣者佛菩萨所作功德亦随喜故,以成自己功德,皆回向极乐愿往生也。
总之,愿往生外,不愿他事也。我身他身,莫祈此界果报,又虽同后世之事,然愿生非极乐之净土,或愿生人中天上等,莫作如是回向于彼此也。若未思定此理之前,祈此土之事、回向别处之功德,悉皆取返;今一心回向愿往生也。然不可因一切功德回向极乐故,又于念佛之外特别造集功德回向;只是过去功德,此时一向回向极乐,此后随缘供僧布施等,随所作皆为往生而回向也。此心犹如金刚,不被别解之人所教导而回向彼此也。金刚者不能破之物故,取喻以明此心回向发愿愿往生也。
三心相状,大致如是。具此三心,必得往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善导和尚之释故,因此,欲生极乐之人,应全具足此心也。
然如斯说时,虽似各别而夸张;若领解者,易具此心也。总之,真实深信弥陀誓愿而愿往生之心也,此名安心,是往生心之相状也,应详知之。
次「起行」者:依善导和尚之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一者正行,二者杂行。正行者,亦有多种: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名正行、赞叹供养正行,此等名为五种正行。若赞叹与供养分为二行时,则亦名为六种正行也。就此正行,合为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以念佛为正定之往生业,若以礼、诵等,名为助业;念佛之外,或礼阿弥陀佛,或读三部经,或观极乐之相,或赞叹供养,皆为助称名念佛也。正定之往生业者,唯念佛而已也。除此正助之外,一切诸行:布施、持戒、精进、禅定,如是六度万行,读法华经、修真言等,种种之行,悉皆名为杂行。欲速往生极乐者,应一向修称名之正定业也,此即弥陀本愿之行故。若我等以自力能离生死者,未必限于弥陀本愿之行;然而若不依他力,难得往生故,乘弥陀本愿之力,一向称名号,善导和尚所劝也。
自力者,励自己之力而求往生也;他力者,唯凭弥陀之力也。是故行正行之人,名为专修之行者;行杂行之人,名为杂修之行者。修正行者,心常亲近彼国,忆念无间;行杂行者,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名为疏杂之行,疏于极乐之行也。又专修之人,十者十生,百者百生。何以故?外无杂缘得正念故,与弥陀本愿相应故,顺释迦之教故。杂修之人,百人之中一二人得生,千人之中四五人得生。何以故?与弥陀本愿不相应故,不顺释迦之教故,忆念间断故,与名利相应故,自障障他之往生故。此是善导和尚之释也,信善导和尚而入净土宗之人者,一向修正行,日日之所作,一万二万乃至五万六万十万,随其根器,能念多少,则念多少,是知也;虽闻此理,念佛之外,用心于杂行之人者,不知也。其故者,善导和尚所不劝之事,决无应行之道理也;所劝之正行尚且厌倦之身,而用心于未曾劝导之杂行者,诚然不可有也。
又,善导和尚《往生礼赞》问曰:「称念礼观阿弥陀佛,现世有何功德利益?」答曰:「若称阿弥陀佛一声,即能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又如《观经》云:若称礼念阿弥陀佛,愿往生彼国者,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复与前二十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不问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又言:念弥陀欲往生者,常为六方恒河沙等诸佛之所护念,故名护念经。今既有此增上誓愿可凭,诸佛子等,何不励意去也!」
此文之意者,深信弥陀本愿而念佛愿往生之人,始自阿弥陀佛,十方诸佛菩萨,观音势至无数之菩萨,围绕其人,行住坐卧,不嫌昼夜,如影随形,袪除作诸横恼之恶鬼恶神之便;现世无有横恼,常得安稳;命终之时,迎接往生极乐世界也。故信念佛而愿往生之人者,为袪除恶魔故,祈诸佛神,亦斋戒沐浴等,岂有之乎?何况归佛、归法、归僧之人者,一切神王,以恒沙鬼神为眷属,而言常护此人。然则,如是诸佛诸神,既围绕护念,又何有诸佛诸神恼乱障碍乎?又,若宿业现前,应受之病者,虽祈祷何等诸佛诸神,亦不可依凭也;若因祈祷而病愈命延者,则何有病死之人?何况弥陀愿力,能使信念佛之人,重报轻受--宿业现前,应受之重病,使其轻受,何况袪除非业乎!故信念佛之人,纵受何病,皆是宿业也;所受应重于此,以佛力故,仅受此病。我等深重恶业尚使消灭而得往生极乐之大事,何况无有此世何等难成之延命愈病之力乎!故祈求后世,乘弥陀本愿之心薄者,不蒙此等之围绕护念,善导和尚已言之。虽同念佛,应起深信而厌秽土欣净土也。必须留心思惟此理,一向至其信心而念佛。
如斯详述,虽自我之言甚多,然不可以为有所谬误;专学善导和尚之语,摘出古文之意而述之也,不可起疑,必须留心阅读,领解其意;念佛往生之义,无过于此也。谨言,谨言。
本曰:此书者,依鎌仓之二位禅尼所请而记进之书也。
(《大正藏》八三、一九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山状
法然上人
夫,流浪三界之中,往何界乎?不遇释尊之出世;轮回四生之间,受何生乎?不闻如来之说法。
未参华严开讲之筵,亦未列般若演说之座;未临鹫峰说法之庭,亦未至鹤林涅槃之场。
我宿舍卫三亿之家乎?我住地狱八热之底乎?可惭可耻!可悲可伤!
今,经多生旷劫,生难生之人界;送无量亿劫,遇难遇之佛教。
不逢释尊说法之世虽可悲,得遇教法流布之时是可喜,譬如盲龟遇浮木之孔。
我国佛法之传布,始于钦明十三年壬申之岁(五五二),冬十月一日。于此之前,如来教法未流布故,未闻菩提之觉路。
然而我等,报于何种宿缘,依于何种善业乎?生于佛法流布之时,得闻生死解脱之道。然则,今日难遇而得遇,若徒过日夜,则甚为可悲。
或游金谷之花,空暮迟迟春日;
或吟南楼之月,徒明漫漫秋夜。
或驰千里之云,猎山鹿而送年;
或浮万里之波,捕海族而积日。
或凌严寒之冰,度世路;
或拭炎天之汗,求利养。
或缠妻子眷属,恩爱之绊难断;
或遭仇敌怨类,瞋恚之炎不止。
总之,如斯昼夜朝暮,行住坐卧,无时或止;唯任凭欲望,始终累积三涂八难之业。是故《经》言:
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念念中所作皆是三涂业
如是,昨日既徒暮,今日又空明。于今,几度之暮乎?几度之明乎?
夫,朝开之荣花,易散于晚风;夕结之露命,易消于明日。
不知此故,常思荣茂;不悟此故,永念长生。
然而,无常之风一吹,有为之露永灭。舍之旷野,送之远山;尸骨终埋于苔下,魂魄独迷于旅空。
妻子眷属在家,不能为伴;七珍万宝满藏,毫无其益,随身者唯有后悔之泪。
终至阎王之厅,定罪之深浅,考业之轻重。阎王问罪人曰:「汝生于佛法流布之世,何不修行,空然归来乎?」此时我等,如何作答?
应速求出要,莫空归三涂。
抑!一代诸教之中,显宗密宗、大乘小乘、权教实教之论家,部分八宗,义列万差。或说万法皆空之旨,或明诸法实相之意,或立五性各别之义,或谈悉有佛性之理。宗宗诤究竟至极之义,各各论甚深正义之宗;皆是经论之实语也,抑又如来之金言也;或调机而言之,或鉴时而教之。何者浅,何者深,难共辨是非;彼亦教,此亦教,莫互怀偏执。如说修行者,悉皆过度生死;如法修持者,共同证得菩提。不修行徒论
是非,如盲人论色浅深,聋人说声好恶。故唯须修行,皆是解脱生死之道也。
然今,学彼之人者嫉此,诵此之人者谤彼;愚钝之人因此易迷,浅才之身为之难辨。偶趋一法而积功者,即诸宗之诤互至;广涉诸教而谈义时,一期之命易尽。
彼蓬莱、方丈、瀛州之三山,闻有不死之药,服之能得长寿,然而无寻求之方。秦皇、汉武,闻之而遣使寻求,然童男童女,亦于船中送其年月。彭祖七百岁之法,古代之事,今时难传。昙鸾法师为究佛法之奥,以人命难期故,欲学长生之法,此时遇菩提流支三藏。法师问曰:「佛法中有长生不死之法,胜于此土仙经乎?」三藏一闻,唾地而言:「此土何处有长生之法?纵得长年,暂时不死,终更轮回三有。长生不死,吾佛教始有之。」即以《观无量寿经》授之曰:「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必得解脱生死。」法师蒙教,遂焚仙经,而依《观经》修净土之行。此后直至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等,传布此流。
思其道而欲延命取大仙之法,则道绰禅师之《安乐集》亦立圣道、净土之二门者此意也。
其圣道门者,于秽土断烦恼至菩提也;净土门者,往生净土,于彼断烦恼至菩提也。
今就此净土宗而言之者,又《观经》所明,业因非一,三福九品、十三定善;其行分品,其业列数。
先,定善十三观者:日想、水想、地想、宝树、宝池、宝楼、花座、像想、真身、观音、势至、普观、杂想是也。
次,散善三福者: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也。
九品者,开彼三福之业,以明其业因,具见《观经》。
总而言之,定散二善之中,不漏往生之行,但能就有缘之行而积功,依引心之法而勤行者,皆得往生,更莫生疑。
今,且就自法而言之,正今定善之观门者,数列十三;散善之业因者,类分九品。欲入其定善之门者,即意马驰六尘之境;欲窥彼散善之门者,又心猿移十恶之枝。欲静而不得,欲止而不能。今见下三品之业因者,言「十恶五逆之众生,临终遇善知识,十声一声,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而往生。」此岂非我等之份乎?
彼释雄俊者,七次还俗之恶人也,命终之后,狱卒带至阎王之庭,阎王责言:「南阎浮提第一之恶人,七次还俗之雄俊,今果来乎!」雄俊高声呼曰:「我在生时,见《观无量寿经》言:『五逆罪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十声,往生极乐。』我虽七次还俗,于今未犯五逆;我虽善根薄少,念佛超过十声。雄俊若堕地狱者,三世诸佛堕妄语之罪!」阎王据理,立倾其玉冠而拜之;弥陀依愿,则使乘金莲而迎之。
何况非七次还俗乎?何况一生念佛乎?「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源信先德之言诚哉!
又善导和尚解释《观经》云: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弗测所窥;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然则建立定善、散善、弘愿之三门,其「弘愿」者,《大经》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善导和尚释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观经》说毕定散二门之后而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此即前之弘愿之意也。
又《观经》之「真身观」言: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此亦前之弘愿之义也。
《阿弥陀经》言: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其次经文言:
六方恒河沙诸佛,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应当信顺」而证诚之。
此亦前之弘愿之义也。
又《般舟三昧经》言:
跋陀和菩萨启问阿弥陀佛曰:「当修何法,得生彼国?」阿弥陀佛言:「欲来生我国,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
此亦彼佛自言弘愿之旨也。
又,五台山之《大圣竹林寺记》云:法照禅师登清凉山,至大圣竹林寺,有二童子,一名善财,二名难陀。此二童子引法照禅师入于寺中,渐至讲堂,见文殊左右菩萨万众围绕而坐,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而坐。法照至二圣前顶礼问曰:
末法凡夫,当修何法?
文殊答言:
汝今念佛,今正是时。
法照又问:
当念何佛?
文殊答言:
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
此是大圣文殊于法照禅师之前所言也。
凡广言之者,遍修诸教之法门,不遑详举。然而此顷曾闻:「因念佛之弘传于世,佛法将消失。诸宗学者有此难破故,人多废念佛之行。」此不知其意也。
今之佛法将住万年,纵有使其消失之人,然而拥护佛法之诸天善神保护故,非人力所能。如彼守屋大臣虽欲破灭佛法,然而法命不绝,传承至今。何况以无智道俗、在家男女之力,因念佛故而使法相、三论隐没,天台、华严退失乎?不念佛者,此辈即能兴隆一宗乎?惟徒废念佛之业而已,丝毫未能窥探诸宗之奥,是故此非大损乎?汲取诸宗深流之南都北京学者,传承两部大法之本寺本山禅徒,虽百千万之念佛弘传于世,亦非因此则改变本宗。
又,欲佛法不失而废念佛者,然而念佛非佛法乎?譬如逃避虎狼之害而趋向狮子。诽谤余行与诽谤念佛,皆是逆罪也;被虎狼所害与被狮子所害,皆是死也。此不可谤,彼不可嫉,皆是佛法也,不可互相偏执。《像法决疑经》言:
三学行人相诽谤入其地狱如箭射
又《大智度论》云:
爱染自法故毁呰他人法
虽持戒行人不免地狱苦
又,善导和尚云:
世尊说法时将了殷懃付嘱弥陀名
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
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
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沈沦
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涂身
欲修念佛者,不可诽谤余行,诽谤者背弥陀悲愿故;欲修余行者,不可诽谤念佛,诽谤者违诸佛本誓故。
然而,今真言止观之窗前,诽谤念佛之行;一向专念之座上,诽谤余行之法。共以我人偏执之心立义理,互住各各是非之想为会释,岂契正义乎?皆共背佛意!
又,难者曰:「今之念佛者立私义:以为怖恶业者不信弥陀之本愿也,积数目者怀疑一念之往生也。言行业者,一念十念已足,是故不可积数目;言恶业者,四重五逆尚生,是故不可惮恶业。」
此义完全不可,既不见释尊之说法,亦非善导之释义。若如是说者,总违诸佛之正意,别背弥陀之本愿。
其五逆十恶众生之依一念十念而往生彼国者,《观经》之所明也;但,非劝造五逆而称念十声,犯十恶而称念一声;是持十重而称十声,护四十八轻而凭四十八愿,此乃佛心所深切希冀也。
凡任何行门,若专一者,亦即心持戒行,如护浮囊;身有威仪,不倾油钵者,则行无不成就,愿无不圆满。然,我等或犯四重,或行十恶;彼亦犯,此亦行,无有一人具足戒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者,三世诸佛之通戒也;所谓修善者得善趣之报,行恶者感恶道之果。虽闻此因果之道理如不闻,然应随份止恶业,逢缘行念佛、期往生。既不舍恶人,何嫌善人乎?所言「畏罪者疑本愿」者,非本宗所说也。
次,依一念十念往生彼国者,释尊之金言也,观经所明之文也。善导和尚之释云:
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又云: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此即是劝导「信者取一念之往生,行者勤一形之称念」也。信弥陀之本愿而积念佛之功,运心久者,何可言不信本愿乎?凡薄地凡夫之往生弥陀净土,若非他力,则一切道绝。
凡十方世界之诸佛如来,为引导秽土众生,于秽土成正觉;为化益净土众生,于净土成正觉。阿弥陀佛于净土成正觉,而且发起救度众生之愿。
夫,秽土成正觉者,示现随类应同之相故,其命不久,疾入涅槃。
又,净土成正觉者,报佛报土是地上之大菩萨所居,非未断惑之凡夫立即能往生也。
然而,今阿弥陀佛庄严净土者,凡修行佛道,愿求成佛之本意者,乃为救度造恶不善之辈之轮回无尽,为怜愍破戒浅智之族之无出离之期也。若夫证三贤、穷十地之久行圣人,深位菩萨之具足六度万行、修行诸波罗密而往生者,非是大悲之本意也。
大慈大悲之心中,思惟此修因感果之理,年序积岁,星霜五劫,如是善巧方便,筹谋思惟而言:我以别愿居净土,引导薄地底下之众生。若依众生自己之业力而往生者困难,我须为众生,送永劫之修行,经僧祇之苦行,万行万善果德圆满,自觉觉他之觉行穷满,以此所成就之万德无漏之一切功德,作为我之名号,使众生称念;若众生于此,至信称念者,酬我之愿而得往生。发起「称念名号必往生」之别愿,其愿成就者则成佛之故也;此愿若不满足,虽经永劫亦不取正觉。
但,未来恶世众生,憍慢懈怠,于此难信,一佛二佛所说,犹恐不信;所愿者十方诸佛悉皆称扬此愿。如是思惟而发第十七之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次,第十八之愿言: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其所发无量诸佛称扬之愿已成就故,六方恒河沙之诸佛,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皆同证诚此事之真实。
善导和尚释此而言:
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烂坏。
若不信之者,即是破十方恒沙诸佛之舌也,应深信之。尚有破坏一佛二佛之舌,何况十方恒沙诸佛乎!故言:「超过恒沙微尘劫,未可出离三涂身。」
弥陀四十八愿者:无三恶趣、不更恶趣,乃至念佛往生等愿是也。四十八愿之中,愿愿无不成就,每愿皆誓「不取正觉」,今已成正觉之故也。然则,非不信「无三恶趣愿」,而彼国有三恶道;非不信「不更恶趣愿」,而彼国众生,命终之后,又更恶道;非不信「悉皆金色愿」,而彼国众生有金色亦有白色;非不信「无有好丑愿」,而彼国众生形有好丑;乃至天眼、天耳、光明、寿命,及得三法忍愿等,疑此诸愿者,今尚未有;唯不信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一愿也。若疑此愿者,余愿亦不信;若信余愿者,则此愿可疑乎?法藏比丘今若未成佛者,则不成为谤法;若已成佛者,何疑此愿乎?四十八愿之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六方恒沙之诸佛如来,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谁不信之乎?善导和尚释此信曰:
纵使化佛报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各各辉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说言「此事虚妄」,亦毕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
然则,今之行者,易被异学异见所破,何况报佛化佛之言乎!
抑!若舍此行者,将趋何行乎?
无智慧者,披圣教眼暗;无财宝者,行布施无力。
往昔波罗奈国有太子,名大施太子。怜愍贫人,大开宝藏,出诸宝而与之。然而,宝有尽,贫无尽。于是,太子闻海中有如意宝珠,誓愿入海求宝以济贫民。终至龙宫,龙王惊怪,知非凡人,乃亲自迎接,奉坐于宝床。问曰:「远来之志,为求何事?」太子曰:「阎浮提人贫穷多苦,为乞王之髻中宝珠而来也。」王言:「若然,请留七日,受我供养之后,当献宝珠。」太子经七日而得宝珠,龙神送之,即至本国之岸。于此,诸龙神叹言:「此珠者海中之宝也,当更取还。」遂化身为人,至太子前曰:「闻君得世间稀有之宝,愿能一见。」太子示现之,遂被夺取入于海中。太子悲叹,誓言:「汝若不还珠者,当汲尽海水。」海神出而笑曰:「汝最愚哉!空日可令落,疾风可令住,海水不可汲尽。」太子誓言:「恩爱难断更思断,生死难尽更思尽;何况海水虽多,亦有限量。若此世不能汲尽,当经世世,必有尽时。」乃取贝壳汲水,誓愿之心真实故,诸天之人皆来佐助,尽以天衣汲水,弃置铁围山外。太子一度二度以贝壳汲之,海水十分失八分。龙王惶怖,恐失住处,遂还其珠。太子取之,回归国都,降诸宝物,阎浮提内,无有不降宝之处。忍苦而不退,此名精进波罗蜜。
昔太子凌万里之波,得龙王如意宝珠;
今我等拨水火二河,得弥陀本愿宝珠。
彼因龙神之悔而被夺;
此因异学异见而被夺。
彼以鱼贝之壳汲大海之水,六欲四禅诸天齐来同汲;
此以信心之手汲疑谤之波,六方恒沙诸佛齐来同汲。
彼大海之水渐尽,龙宫忧惧,取还如意宝珠;
此疑难之波悉断,谤家忧惧,取还本愿宝珠。
彼取还归于阎浮提,怜愍贫穷之民;
此取还生于极乐国,引导薄地之辈。
愿诸行者,弥陀本愿之宝珠未被夺者,深纳信心之底;若已被取者,速以信心之手,汲疑谤之波;莫舍宝空手而回。
如何之弥陀乎?发十念之悲愿,摄取十方之众生;
如何之我等乎?称六字之名号,得遂三辈之往生。
永劫之修行是为谁乎?功让未来之众生;
超世之悲愿又何意乎?志赐末法之我等。
我等若不往生者,佛岂成正觉乎?
佛若已成正觉者,我等岂不生乎?
我等之往生依佛之正觉;
佛之正觉依我等之往生。
若不生者之誓可知;
不取正觉之言无限。
(《大正藏》八三、二四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量寿经释
(原文节录)
法然上人
往生净土法门,虽未断尽无明烦恼,依弥陀愿力生彼净土,超出三界永离生死,求其事迹,纪传所载甚多。故知:往生净土法门是未断惑而出过三界之法门也,末代出离生死,除往生净土之外更有者,无有是处;故欲速出五浊魔境,超二死苦际者,必当归净土门故。
道绰禅师释此经「横截五恶趣」之文云:
若依此方修治断除,先断见惑,离三途因灭三途果;后断修惑,离人天因绝人天果;斯皆渐次断除,不名「横截」。
若得往生弥陀净国,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横截五恶趣」者,截其果也;「恶趣自然闭」者,闭其因也。
天台、真言皆名顿教,然彼断惑证理故,犹是渐教也。
明未断惑凡夫直出过三界长夜者,偏是此教(净土法门),故以此教为「顿中顿」也。
此四十八愿皆有拔苦与乐之义,何故尔者?大悲者拔苦也,大慈者与乐也。第一「无三恶趣」大悲拔苦也,第二「不更恶趣」亦是大悲拔苦也;第三「悉皆金色」者是与乐也,第四「无有好丑」亦是与乐也。
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愿」有其二意:出离生死是拔苦也,往生极乐是与乐也;生死众苦一时悉离,净土诸乐一念顿受。
阿弥陀佛若无此愿,极恶众生何以得离苦海!远劫以来世世未值弥陀誓愿,是故至今尚在三界众苦火宅,未到四德常乐宝城;过去流转盖是如斯,未来痛楚亦复几多。
然今何幸,值斯大愿;虽已得遇大愿,若不信之,曷异不值,既能信之,正是值也;虽已信之,若不行之,亦同不信;既能行之,正是信也。行业有诚,决定往生;愿力不虚,何容拟疑!
若得往生,解脱生死,远离众苦,即是大悲拔苦也;夫一往生极乐,去则身心恒受诸乐。(下略)
凡四十八愿皆虽本愿,然唯以「念佛往生愿」为往生规模,故善导和尚释云: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故知:四十八愿中,唯以念佛往生愿为本愿中之王也。
(《大正藏》八三、一○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修说法
(原文节录)
法然上人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者,是真佛摄取也。更有化佛亦能摄取,谓「三十六万亿」化佛各与真佛,俱摄取十方世界念佛众生也。
诸宗于今之时,机与教不相应,此以教深而机浅,教广而机狭故也。譬如韵高,而和者少;又如小器,盛大物也。唯此净土一宗法门,机教相应,故修之者,必得成就。然则于彼不相应教,莫肯劳费身心,应唯归此相应法门,速出生死也。
行者命欲终时,疾苦逼身,必起境界、自体、当生三种爱心。尔时阿弥陀如来放大光明,现行者前;行者既见未曾有事,专心归敬,更无他念。
又,佛之慈悲加佑行者,由之,妄念忽止,正念安静。是故《称赞净土经》说:
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既舍命已,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阿弥陀经》说: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令心不乱」与「心不颠倒」,此即「令住正念」之义也。
明知:非临终正念故有来迎,由来迎故临终正念也。凡平生之时已成往生行业之人,临终必得圣众来迎;已得来迎之时,即由佛力住正念也。
然今时行者,多不辨其旨,于寻常行懒惰不营,至临终时俄祈正念,是僻见也。行者能得此旨,于寻常行业,不起怯弱心,此是行业至要。
《阿弥陀经》者:
初说极乐世界,依正二报;
次说修一日七日念佛而得往生;
后说六方诸佛,于念佛一行,证诚护念之旨。
此则此经不说余行,选说念佛一行。
文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又云:「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爰知:「余善」少善根也;「念佛」多善根也;
修彼少善根余行,不可得往生;
修此多善根念佛,必可得往生也。
是故善导和尚释此文云:「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阿弥陀经》大意,略而如斯。
夫念佛往生,是弥陀如来,本愿之行也;教主释尊,选定之法也;六方诸佛,证诚之说也;余行不然。
「菩提」即是佛果之名,「心」是众生能求之心。然诸宗意,各是不同,而皆愿行俱在此土;今净土宗菩提心者,欲先往生净土,而度一切众生,断一切烦恼,悟一切法门,证无上菩提之心也。
然就菩提心,诸宗所立亦各不同;且如「天台」有藏、通、别、圆四教菩提心;「真言」有行愿、胜义、三摩地之三种菩提心;「三论」、「法相」、「华严」、「达磨」,各皆有菩提心;但导师意,欲自先生净土,满足菩萨大悲愿行,而后还入生死,遍度众生,即以此心,名菩提心也。
大凡念佛往生之理胜诸行往生者,即有多义:
一者「因位本愿」:谓弥陀如来因位法藏菩萨之时,发起四十八愿,选定众生往生净土之行,乃尽选舍余行,选取念佛一行以为本愿。其选择本愿者,即《无量寿经》所说第十八愿也。
二者「光明摄取」:谓此是阿弥陀佛还念因位本愿,以相好之光明,摄取念佛众生,令得往生,而不摄取余行者也。
三者「弥陀自说」:谓跋陀和菩萨问阿弥陀佛言:「诣极乐世界,当修何行,得往生彼国?」彼佛答言:「欲来生我国者,当念我名莫休息,即得往生。」是则彼佛自劝念佛,不劝余行也。
四者「释迦付嘱」:谓即此《观经》所说付嘱流通之文是也,此即付嘱念佛一行,不付嘱余行也。
五者「诸佛证诚」:谓此如《阿弥陀经》所说释迦佛,选说念佛往生利益,六方诸佛同赞同劝,各于其国舒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证诚其事,是则为令一切众生,信念佛往生,决定无疑也,余行则无如是证诚也。
六者「法灭往生」:善导和尚释曰:「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是则末法万年之后,独有念佛一行施往生利益也。
加之,下品上生十恶罪人往生之时,虽有闻经与称佛之二善,化佛来迎唯赞:「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不赞闻经之益也。又《大经》说三辈往生业之中,虽说菩萨心及起立塔像等余行,至流通处赞言:「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不指余行赞无上功德也。
上来念佛往生之旨,取要辨之耳。
夫诸佛功德,百千万劫之间,昼夜称说,不可穷尽,因兹教主释尊,称扬阿弥陀佛功德,取要中要,略说此《无量寿经》等三部妙典。佛既如是,何况末代凡僧,犹足尽其一德乎?然为善根成就,今即称扬赞叹。
抑阿弥陀佛内证、外用功德无量无边,取要不如名号功德。是故即彼阿弥陀佛,特以名号广济众生;释迦大师亦多赞叹彼佛名号,流通未来;今亦就彼名号,以赞叹其利益:
「阿弥陀」者是梵语也,此翻曰无量寿,又曰无量光,又曰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焰王光、清净光、欢喜光、智能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是知名号中,具光明与寿命之二义。彼阿弥陀佛一切德中,寿命为本,而光明胜故也。故今亦须赞叹光明、寿命二德。
先明「光明功德」者:
初「无量光」者,经云:「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惠心勘之云:「一一相中,各具七百五俱胝六百万光明,炽然赫奕。」一相所出光明如斯,况又八万四千相乎?诚非算数所及,故云无量光者。
次「无边光」者,彼佛光明,其数如上,非啻光明无量,其所照之处,亦无有边际,故云无边光也。
次「无碍光」者,如此世界,日月灯烛等光,若有隔碍,则不能照曜;而彼佛光,十方世界无不彻照。若夫不然,则此世界念佛众生,应不得蒙彼佛光摄,所以者何?彼极乐世界,与此娑婆世界中间,隔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其一一三千大千世界,各有四重铁围山。谓先有围一四天下之铁围山,高齐须弥山;次有围小千界之铁围山,高至第六天;次有围中千界之铁围山,高至色界初禅;次有围大千界之铁围山,高至第二禅。然则若非无碍光者,其一世界尚不可彻,何况十万亿世界乎?然彼佛光明,彻照彼此中间,无量大小诸山,摄取此界,念佛众生,无有障碍;照摄所余十方世界,亦复如是,故云无碍光也。
次「清净光」者,人师释云「无贪善根所生光也」,贪有二,淫、财也;「清净」者,凡触此光者,除彼二贪,贪名不净,故以清净名光明也。若约戒者,当不淫戒、不悭贪戒,实是法藏比丘之昔,不淫、不悭二戒功德所生之光,故触此光者,即灭此二贪欲之罪也。若有人多贪,不得持不淫、不悭贪戒,至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者,即彼佛放无贪清净光明,照触摄取,故除淫贪、财贪不净,灭无戒、破戒罪愆,成无贪善根身,均持戒清净人也。
次「欢喜光」者,此是无瞋善根所生光也,久持不瞋恚戒,故得此光,触此光者灭瞋恚罪,若多瞋人专修念佛,以彼欢喜光摄取之故,瞋恚罪灭,同忍辱人,亦如前清净光灭贪欲罪也。
次「智慧光」者,此是无痴善根所生光也,久修一切智慧,断尽愚痴烦恼,故得此光;此光即能灭愚痴罪,然则虽无智念佛者,彼智慧光摄取之故,能灭愚痴罪愆,即与智者无有异也。
以下诸光,准此可知。
如是彼佛光明功德,备种种巨益也。今细分别,更有多种光明,大分为二,一者常光,二者神通光也。
初「常光」者,即是常恒不断光明。
然诸佛常光,各随意乐,即有远近长短不同。如释迦佛常光一寻,或照七尺、或照一里、或照一由旬、或照二三四五乃至百千由旬,或照一四天下、或照一佛世界、或照二佛三佛乃至百千佛世界等;今此阿弥陀佛常光,凡于八方上下无央尘数诸佛国土,无所不照。辨此常光,乃有异说,《平等觉经》别指头光,《观经》总云身光,《往生要集》广解其义,今略不举也。
次「神通光」者,是乃临时发起光明也。且如释迦如来,欲说法华经之时,照东方万八千土者,即神通光也。凡诸佛功德,虽则一一皆遍法界,然余功德遍法界相,尚不显然,但有光明,其相分明,故诸功德中,以光明最为胜也。又诸佛中,弥陀如来光明最胜,是故教主释尊赞曰:「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又云:「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此是彼佛光明与余佛光明,相对较量其胜劣也。
其得如是殊胜光明,酬因位愿行也。谓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光明,选择思惟愿言:「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已发此愿之后,兆载永劫之间,积功累德,愿行相应,感得此光明也。
昔佛在世,有灯指比丘,生时指头放光,照十里间。后从佛出家,得罗汉果,因指头放光之因缘,名曰灯指比丘。此人过去九十一劫,毘婆尸佛时,修补故佛,像指亏损,由此功德,得如此报也。
又有梵摩比丘,从身放光,照一由旬,以是过去,献灯明于佛故也。
又阿那律于说法座睡眠,佛种种弹呵,阿那律即发惭耻心,永断睡眠,经七日后失明,问之医师,医曰:「人以食为命,眼以睡为食,若人七日不食,命岂不尽乎?命尽非医疗之所及,眼亦如是。」时佛哀之,教天眼法,因修其法,即得天眼,洞视三千大千世界,如见掌中庵摩罗果。此人过去,欲盗佛物,因入塔中,灯火欲灭,乃以箭正灯炷,自见佛相,端严殊胜,忽生悔心,而发无上道心。从是以来,生生世世,得无量福,今遇释迦如来出世之时,遂得解脱,亦获天眼第一也。
以此等因缘案之,今此法主禅门,燃四十八灯,献四十八愿王,是即光明之业,亦是天眼之业也。然念佛业成就,生彼佛国,则不修相好神通等别因,由彼佛愿力,自具三十二相,得五神通;其三十二相中有光明相,其神通中有天眼通。是则虽不可劳修其别业,然又如此供养灯明之人,何无其验乎?此虽同得光明之报,必有其优劣也。
光明功德,略述如此。
次「寿命功德」者:
诸佛寿命,各随意乐,而有长短,惠心僧都乃作四句:
或有佛寿命长、所化众生命短,如华光如来,佛寿十二小劫,众生寿命八小劫也。
或有能化佛命短、所化众生命长,如月面如来,佛寿一日一夜,众生寿五十岁也。
或有能化、所化俱命短,如释迦如来,佛与众生,俱八十岁也。
或有能化、所化俱命长,如阿弥陀如来,佛与众生,俱无量岁也。故此经云:「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之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依《大论》意,若有神通大菩萨等计之,则以一大恒沙劫也;除此之外,非二乘凡夫所能数知,故云「无量」也。
凡论佛功德,乃有「能持、所持」之义,谓以寿命即为能持,余诸功德皆为所持,一切万德皆悉寿命所持故也。何者?若无寿命,相好、光明、说法、利生,及诸庄严一切功德,依何而住?据此观之,独唯寿命无量一愿,摄持自余诸愿,大悲善巧,亦显于此愿也。
抑!弥陀如来发寿命无量愿,非爱惜己身,求长寿果报,只是济度利生方便,亦是为令众生发欣求之心也,以一切众生,皆愿寿命长远故也,翻「阿弥陀」云「无量寿」,良有所以也。又如《法华经》,以显释迦如来久远实成之旨,为殊胜甚深义,是以彼二十八品中,以寿量品用为最胜,故知诸佛功德,但以寿命为第一功德也。
夫得长寿果报,与众生饮食,又不杀生命,以为业因。由饮食续命,故与饮食即是与命也,持不杀戒则不杀生命,不杀生命与众生命也,是因果相应,等流之法也。阿弥陀佛如此,愿行成就,得此寿命无量德也。然则今此逆修七七日间,供佛施僧之营,即是寿命长远业也,设不修其业因,而得生彼国者,由佛愿力得无量寿。何况如是别修其业因乎?寿命功德,略述如斯。
彼佛虽则如此寿命无量,又有涅槃隐没之相,道绰禅师就之释「念佛众生有始终两益」,明其「终益」引《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住世长久,兆载永劫,亦有灭度,般涅槃时,唯有观音势至,住持安乐,接引十方,其佛灭度,亦与住世,时节等同,然彼国土众生,一切无有睹见佛者,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
据此观之,念佛功德不亦不可思议乎!
呜呼!人或自谓「一到彼国,亲觐如来,所愿已定,何必又忧远劫灭度。」然若正至其时,奚耐痛哭乎!彼释尊入灭时,证果罗汉、深位大士,尚悲别离,号泣哀叹,况其余众生乎!
然则准秽土,思净土;阿弥陀佛已入涅槃之后,八万相好永销,无量光明罢照,彼时会众生,悲哀之情又几何乎!七宝微妙之林,八功如意之水,玩弄不乐;奇华异草之色,灵禽殊鸟之音,见闻生悲。净秽虽异,教主灭度既同;迷悟境别,所化悲叹何别?
唯有念佛之人免此大患,岂不幸乎!
冀愿往生人,直入专修念佛一门也。
抑!阿弥陀佛内证外用功德无量无边,取要不如名号功德,是故即彼阿弥陀佛,特以名号济度众生;释迦如来亦多赞叹彼佛名号,流通未来。
凡诸宗人,各以所依经持之。今净土宗之人,当持此经,持此经者,即持念佛往生愿也。此即六八愿中以第十八为根本也,故善导和尚曰:「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然则念佛往生之道,其源出于此经,观、小两经,及余诸经所说,皆以此经所说本愿为根本也;故善导和尚释《观经》所说「光明摄取」之文曰:「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又释同经下品上生双说闻经、称佛,化佛但赞称佛不赞闻经曰:「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善之业。」又释同经付嘱文曰:「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又释《阿弥陀经》所说一日七日念佛曰:「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自余所说,例之应知。
抑!第十八愿中选舍一切诸行,唯偏选取念佛一行为往生本愿者,盖有二义:一者念佛有殊胜功德,二者念佛是易行故。
初、殊胜功德故者:彼佛所有因位果上一切功德,皆悉摄在此名号中,是故一称南无阿弥陀佛,即得无上大善根也。是以《西方要决》曰:
诸佛愿行成此果名,但能念号具包众德,故成大善不废往生。
余行不然,各守一隅,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栋梁」等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也。加之,此经即指「一念」赞为无上功德,是则殊胜大善根故,选为本愿也。
二、易行故者:但称名号,不简贤愚,不简老少,有病无病,行住坐卧,修之得便。(中略)
若以布施为本愿者,贫穷困乏辈,断往生希望。
若以持戒为本愿者,破戒无戒徒,断往生希望。
若以禅定为本愿者,散乱粗动人,不可得往生。
若以智慧为本愿者,愚痴无智者,不可得往生。
自余诸行,准此应知。然堪布施、持戒等诸行者极少;贫穷、破戒、散乱、愚痴者甚多,若以如上诸行用为本愿,得往生者甚少,不得往生者甚多矣!法藏菩萨大悲,遍摄一切欲得往生,是故唯以称名一行立为本愿也。故法照禅师《五会法事赞》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次《无量寿经》者,夫如来设教,皆为济度众生,而众生根机无量故,如来教法亦是无量。
今此经者,为令众生往生净土说之,故此经中,即明阿弥陀佛修因感果,极乐净土二报庄严,是为令众生发欣求心也。
然释此经,诸师领解,途辙不同;今且依善导和尚意,此经偏说「专修念佛」为众生往生正业也。
何以知之?经说彼佛因位本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即彼佛因位,法藏比丘之时,于世自在王佛之所,睹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就中选择所立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也。然四十八愿中,愿其行者,唯此第十八愿而已,而此愿中不愿余行,但立念佛一行以为本愿,故知此经,偏说「专修念佛」为正业也。
所谓「本愿念佛」者,即口称彼佛名号也,故善导和尚《观念法门》中,引此本愿文曰:「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往生礼赞》中亦引此文曰:「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熟顾我等众生,若以自力而求往生,必有疑心:「未审此行业,契彼佛意也否?是则,往生之事,恐亦难矣!」然今既修彼佛选定行业,又复彼佛誓愿已成,十劫以前已得成佛,知是我等往生之道决矣!岂不亦大幸乎!是故此经下卷,说此愿成就文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又凡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阁无非愿力,何于其中,可独疑惑「念佛往生愿」乎?
又往生业因,虽决定于念佛一行;而行者根性,自有上中下,故此经明三辈往生。
此三辈中,虽举菩提心等余行,望上所说彼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故云「一向」也。
故《观念法门》中善导释曰:「又此经下卷初云: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由知三辈,共是念佛一行也。
此经一向之言亦遮余也,若夫念佛之外,兼修余行,则非一向也。
次此经〈流通分〉中说云:「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虽上三辈文中,念佛之外,说诸功德,今至流通,不赞余善,但赞念佛为大利无上也,念佛功德,胜余功德明矣!是则诸行,一往随机说之而已。夫大利者,对小利之言;无上者,对有上之言也;既指一念,云大利,亦云无上,何况百念、千念、万念乎?普劝一切往生人等,应当「一向专称大利无上名号」!何舍无上大利念佛,而执有上小利余行乎?
又此经下卷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此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夫释尊遗法,有正、像、末三时差别。
然其正法五百年间,教、行、证,三俱具足,故有如教修行、现得证者;
其像法一千年间,但有教、行,无得证者;
末法万年之间,但有教法,无行证人。
至末法万年后,如来遗教,皆悉灭尽,尔时但有此《无量寿经》止住百岁,此经止住者,即念佛止住。
(《大正藏》八三、一三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原问答时所说之法语
法然上人
上人就天台、真言、华严、法相、三论等之显密,从凡夫初心,至佛果极位,修行方轨,机法相状,具述之后而言:此等深法,皆义理巧妙,利益最胜也;机法相应者,得益不旋踵,取证如反掌之金言诚然也,全无所疑。
但,如法然顽鲁之类者,更非其器。法然发心以后,于圣道门诸宗,遍访出离之道,彼亦难,此亦难;此即世下人愚,机教皆背故也。
然依善导和尚释义,三部妙典深意,以弥陀愿力为强缘故,不论有智无智,不选持戒破戒,时机相应,生无漏无生之国,永证不退者,唯净土一门,念佛一行也。
从法藏因位,至弥陀果德,本愿之趣,往生之道,极理尽词,述毕而言:「此但述本份之自证而已,非妨碍上机之解行。」初从显真法印,满庭大众,悉皆信伏,无一人疑心。
尔时上人言:「圣道诸宗者:理深解微,得证甚难;此则世下人愚,机教相违,不堪修行,永沈苦海,未到涅槃之岸。净土一门者:易解易行故,得脱最速。不舍愚钝下智,庸学犹勇;不简破戒重罪,恶人尚生;不别行住坐卧,念念常行;不论时处诸缘,散乱仍称。言其止恶,许念时日之三忏悔;论其修善,劝一念十念犹可往生。和尚之《往生礼赞》言:『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真形光明遍法界,蒙光触者心不退。』摄取不舍之光益者,授与念念不舍之德也。尤可信之,尤可勤之。」
如是一日一夜尽词讲说净教,听闻之道俗,或流泪仰信,或举声欢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配流上洛之后开示之法语
法然上人
决定往生之人有二品类:
一者:具足威仪,心仰弥陀本愿,口常念佛相续。四种威仪现遁世之相,三业所作备出离之要。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无愚痴懈怠之心。行为无缺,渡世不疑。心志坚固,不谄利养,不思名闻;无贪瞋邪伪,无奸诈百端;无杂毒之污,无不可之失。诚然,外仪精进,内心贤善,内外相应,一向愿往生之人,是决定往生人也。如斯上根之后世者,末代甚稀。
二者:外虽不现殊胜之相,内却不起名利之思。深嫌三界,厌心铭肝;欣慕净土,愿心彻髓。信知本愿,胸中欢喜;愿生极乐,念佛不怠。身虽杂于世俗,驰于世务,如随在家,似仿利养,随逐妻子,行仪更无遁世之相。然而,往生之心,片刻不忘;身口二业,让于意业。以经营世务为往生资粮,以妻子眷属为知识同行。体力日减,喜往生之期渐近;余命夜促,知娑婆之离不远。此命终时,是生死之了;此体舍时,是烦恼之断。弥陀影现紫云之上,行者期于此时往生;跏趺端坐观音之莲,剎那生于极乐净土。
是故,疾哉往生,希大命速终;慕哉极乐,盼此寿早尽。悔哉我心,以生死为家,恶业常驱使;喜哉我愿,还涅槃之都,四生仰为主。如是之事,常怀心中,永不废忘。
设使逢缘遇境,有庆、有喜、有怒、有厌、有惜、有耻、有怜、有妒;虽有如斯等心,知此是犹如春梦之秽土习癖,不受其惑,弥增厌心;旅途凄凉之野宿,切望黎明之早启。旁观虽不特知后世者,身亦受染于世间;然而此心,唯乘弥陀之本愿,成为静默往生人。此是真实后世者,时机相应决定往生人也。
如是二人之心性,阿弥陀佛劝言「至心」,释迦如来说为「至诚心」,善导和尚释为「真实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阿弥陀经》大意之法语
法然上人
上人曰:《阿弥陀经》不可领解为只说念佛往生,虽文有隐显,以广略之义领解者,悉说四十八愿之经也。
此经言:「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阿弥陀佛之功德,即四十八愿也;说念佛往生者,指其中之第十八愿也。
又此经言:「一日七日」,不可领解为只限一日七日。善导和尚之《观经疏》第四释云:「从『具此功德』以下,正明修行时节延促: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此即《阿弥陀经》「一日七日」之义也。此释有三意:一者从多向少,二者从少向多,三者大意,亦即「一发心以后,无有退转。」初之二者非要,后之一者其要也。总之,发往生心之后,毕生不退,为其大意。
凡此《阿弥陀经》者,于日本之都市乡村,在在处处多所流布。《法华经》与《最胜王经》,诸宗学徒兼学之者,乃由桓武天皇宣旨所定也,自此多有讲说《法华经》之师;然无背诵之人故,又下背诵之宣旨,始有人背诵。如是,《法华经》乃因宣旨,方得流布;然,《阿弥陀经》者,未曾宣旨,自然流布于世,处处道场,列为定课,每日必诵,一切诸僧未有不诵《阿弥陀经》,此皆是净土教有缘之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隆宽之法语
法然上人
上人曰:法然念佛之外,每日诵三卷《阿弥陀经》,一卷汉音,一卷吴音,一卷日文。然而,此经宗旨,在于「一向念佛」,故今一卷不诵,唯一向念佛也。
上人曰:大唐善导和尚之立净土宗者,以三经一论为正依,以昙鸾、道绰为祖师。本为凡夫,兼为圣人。行业唯称名,所期在来迎。全凭弥陀愿力,不轻自身愚恶。不对他宗判胜劣,不比余教论浅深。
(《大正藏》八三、二三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圣光之法语
法然上人
我法然上人言:拜见善导和尚之《释》,源空之眼中:三心亦是南无阿弥陀佛,五念亦是南无阿弥陀佛,四修亦是南无阿弥陀佛。
善导和尚之意:愿生极乐之人,必具足三心而念佛。
一、至诚心者:真欲往生而念佛也。
二、深心者:深信我身是罪恶生死凡夫,然,依弥陀本愿之救度,念佛之外无我身得救之道也。
三、回向发愿心者:唯为往生极乐而一向念佛之心也。
总之:真实无伪之仰凭弥陀者至诚心也。
自身虽恶,深信本愿而无疑者深心也。
思定依念佛得往生者,回向发愿心也。
或时我问曰:有人以为上人之念佛,智慧深远故,胜于我等之念佛,作此想者谬误欤?
其时上人变色断言曰:此之言者甚为谬误也,若我以智慧念佛者,则每日六万遍之念佛皆成无益,而堕三恶道矣!全非所言也。
如是誓言故,此后圣光弥坚念佛之信心。
上人曰:法然之念佛与彼阿波介之念佛,全同也。
若以为有所不同者,完全不知念佛之义也。
如以锦锈包黄金,与以蒿苞包黄金,同是黄金也。
彼阿波介亦思蒙佛救度而念南无阿弥陀佛,
法然亦思蒙佛救度而念南无阿弥陀佛;
彼此更无差别也。
译注:「阿波介」者,恶逆、邪见之人也,后归依法然上人,成为热心之念佛人。
上人曰:我是无用之男也,十恶之法然念佛欲往生也。又,愚痴之法然念佛欲往生也,一文不通之愚人之念佛与法然之念佛,全无不同也。
上人曰:我是无智之身也,我是破戒之身也;
虽然,依弥陀本愿,口称念佛之力,可遂决定往生也。
上人曰:欲越一丈之壕者,应勤于越一丈五尺;
深期往生之人者,应勤于取决定之信。
上人向予具以告言:世人皆有因缘发道心,所谓别父母兄弟,离妻子朋友等也。然,源空无此因缘,法尔法然发道心,故师匠授名而号「法然」。
出离之志至深之间,信诸教法,修诸行业。凡佛教虽多,所诠不过戒定慧三学,所谓小乘之戒定慧,大乘之戒定慧,显教之戒定慧,密教之戒定慧也。
然我此身,于戒行不持一戒,于禅定一不得之,于智慧不得断惑证果之正智。然戒行之人师释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又凡夫心随物易移,譬如猿猴,实以散乱易动,一心难静,无漏之正智何因得发?若夫无无漏之智剑者,如何方断恶业烦恼绳乎?不断恶业烦恼绳者,何得解脱生死系缚之身乎?悲哉悲哉!为何为何?爰如予者,已非戒定慧三学之器,此三学外,有相应我心之法门耶?有堪能此身之修行耶?求万人之智者,访一切之学者,无教之人,无示之伦。
然间,叹叹入经藏,悲悲向圣教,手自披之见之。善导和尚《观经疏》云:「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之文见得之后,如我等无智之身,偏仰此文,专凭此理,修「念念不舍」之称名,备「决定往生」之业因,非啻信善导之遗教,亦厚顺弥陀之弘愿,「顺彼佛愿故」之文染神留心耳。
其后又披慧心先德《往生要集》之文云:「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又见慧心《妙行业记》之文云:「往生之业,念佛为先。」觉超僧都问慧心僧都云:「汝所行之念佛,是为行事?是为行理?如何?」慧心僧都答云:「心遮万境,是以我但行称名也,往生之业,称名尤足。依之,一生念佛,勘其员数,二十俱胝遍也。」
然则,源空随大唐善导和尚之教,任本朝慧心先德之劝,称名念佛之勤,长日六万遍也。依死期渐近,又加一万遍,长日七万遍之行者也。
上人又告言:有我所造之书,所谓《选择本愿念佛集》是也,欲以此书秘传汝也。(中略)爰弟子某甲,低头举手,合掌恭敬,跪以受之毕。欢喜余身,随喜留心;伏以难报,仰以难谢。非啻传义理于口决,复被授造书于眼前;解行有本,文义已足。
(《大正藏》八三、二三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乘愿之法语
法然上人
有人问云:色相观者,《观经》所说也;设虽称名之行人,可观之欤?
上人答曰:法然初时亦曾作此无益之事也,今不尔,但信称名也。
上人又曰:不饰人目,往生正业之念佛相续者,自然具足三心也。譬如茂苇之池,十五夜月虽宿,远处不见;若近前拨开苇草见之,月影朗然也。
妄念之苇虽茂,三心之月宿心。
此是上人所常譬喻之语也。
或时上人曰:今生得遂往生欤!
乘愿闻之云:上人尚且作此不定之语,况余人乎?
此时上人扬声朗笑曰:迄至上莲台之前,何能断此念乎?
(《大正藏》八三、二三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道遍之法语
法然上人
上人曰:为往生者,念佛第一也,不用学问。然,欲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学之也。
(《大正藏》八三、二三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随莲之法语
法然上人
上人曰:念佛以无样为样,唯常念佛者,临终佛必来迎生于极乐。
上人问:譬如人言:彼池中莲花,非是莲花;是梅、是樱。汝信其言,以彼为梅、为樱,而非莲花乎?
随莲答:现前实是莲花,不因人言而不信。
上人曰:念佛之义,亦复如是。法然所言:「汝但念佛,必得往生无疑。」信此之言者,如以莲花为莲花,深信而念佛也,不信恶义邪见之梅、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信寂之法语
法然上人
圣道门之修行者:正像时期之教法故,若非上根上智之辈则不堪。
净土门之修行者:末法浊世时期之教法故,以下根罪恶之辈为机。
于大原谈论圣道、净土时,法门比论如犄角,难分胜劣;然比较根机时,以法然为胜。但言:
圣道门虽深,时机不相应;
净土门似浅,时机易相应。
末法万年,余经悉灭;弥陀一法,利物偏增
时,人皆信伏,归念佛门。
然,今见闻诸方道俗,多外现有名无实之行,互塞嫉妒之瓦砾荆棘,以障真实之白道,此岂非悲之切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尼众之法语
法然上人
元久二年(一二○五)正月二十一日,有寻常尼众等,前来法然上人座下,欲求受戒,并领受念佛往生之道。上人先授其戒,后述净土法门。
先,分别圣道、净土之二门,述圣道难行之相时,特别阐释天台宗,显明四种三昧之难行而言:南岳大师入灭之际,告诸弟子言:「汝等于方等般舟之四种三昧,有不顾身命修之者,我特为住世十年以供给汝等。」因苦行难契故,弟子等终无返答,大师于是入灭。
抑!师临入灭,既已申明暂时住寿,即虽作妄语,为惜师命故,亦可答以修行之语;然而难行难契故,始终无返答者,师乃入灭;何况今时之我等乎!
传教大师各定四种三昧使弟子修之,慈觉大师本修常坐三昧,以常坐难行故,改修常行三昧。如是,此等修行,上古以来,难修难契,事甚显然,何况今时之凡夫哉!
圣道门之难行,净土门之易修,委细述毕而言:「总之,末代之佛法修行,得其证者,只念佛一行也,是则顺弥陀本愿故也。」
尼众等至心信受,低头合掌而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无品之法语
法然上人
欲得往生极乐者,无如念佛;佛于《观经》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赖纲之法语
法然上人
赖纲问往生之道于上人,上人将「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文诵两遍,而言:「一切善恶凡夫,依口称念佛,往生无漏报土,是弥陀化身之善导和尚所解释也。往生与否,在汝之心;一向念佛者,往生无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忠纲之法语
法然上人
忠纲问:不舍弓箭之家业,欲遂往生之素志,愿承一言。
上人答:弥陀本愿,不言机善恶,不论行多少,不简身净不净,不嫌时处诸缘,是故不依死缘;罪人即以罪人念佛往生,是本愿之不思议也。
生于弓箭家之人,设虽战场失命,念佛而终,乘佛本愿,必蒙来迎,切莫怀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重衡之法语
法然上人
得难得之人身,若再空归三途,悲之尚有余,叹之亦不尽也。
然,厌秽土、欣净土;舍恶心、发善心者,三世诸佛,亦必随喜。
出离之道,虽各不同,末法浊世之机,称名为胜。
罪业深重之辈,愚痴闇钝之族,称念不空,弥陀本愿也。
罪深莫卑下,十恶五逆皆往生;一念十念,至心者来迎。
《经》言:
四重五逆诸众生一闻名号必引接
《释》判:
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
即虽无间重罪,不胜称名功德:
利剑即是弥陀号,持者魔缘不近;
一声称念罪皆除,称者罪业无遗。
消灭业障,往生极乐,无如他力本愿。深凭弥陀本愿者,往生无疑。
此全非法然自己之语,此是弥陀因位之悲愿,亦是释尊所说之经教,莫生一念之疑,应一心称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四郎之法语
法然上人
凡夫出离之要道,无如「净土」一门,「念佛」一行。
谓其「机」则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人;
论其「行」则是十声一声,任何婴儿,亦可称之;
言其「信」则又一念十念,任何愚者,亦可发之。
本愿原为「十方众生」之故,任何机皆不漏,任何人皆不舍。
「十方众生」中,有智无智,有罪无罪,凡夫圣人,持戒破戒,若男若女,若老若少,乃至三宝灭尽时之机,皆包含也。
但遇本愿,得闻「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若不生者」之誓故,阿弥陀佛以遍照光明,摄取不舍。
罪重障深,心昏识寡,更应仰佛本愿。
其故者:弥陀本誓者:「本为凡夫,非为圣人」也,应仰!应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妓女之法语
法然上人
罪障实不轻,酬报亦难料。依过去宿业,得今生恶身;依现在恶因,感当来恶果,此事无疑。
若此业之外,有度世计略,则速离此恶缘;若无度世计略,有不顾身命之志,亦可舍此恶业;若既无度世计略,亦无舍身命之志,则应唯任此身专念佛也。
阿弥陀佛为如汝等之罪人发起弘誓,其中有「女人往生愿」。是故,女人是本愿之正机也,念佛是往生之正业也,应深发信心,敢勿卑下。
不论罪之轻重,唯仰本愿而念佛者,即虽任何柴扉苔筵,不嫌其处,临终之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共来引接故,不可有疑。(下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食鱼之法语
法然上人
有人互论后世之事,或言不食鱼方得往生,或言唯有食鱼得往生。
上人闻之曰:食鱼方得往生,则鹈鸟当得往生;不食鱼方得往生,则猿猴皆得往生。
不依食不食,唯依念佛得往生,法然所知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慈母出家文
法然上人
昔,本师释迦尊,生年十九,避其父王,密出王宫,终成佛道,济度无量众生。
今,儿生年十三,向悲母乞暇,欲登法山,出家修学,以报父母深恩,引导众生入佛,自他悉皆证悟,请莫悲叹,勿起恨意。
又传闻:三河守大江定基,出家学道,蒙老母之许,远渡大唐,终于彼国,得圆通大师之号,名传本朝。
佛亦言: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断
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儿亦欲早登叡山,速学一乘,以访二亲之菩提,岂非真实报恩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终时示门第之法语
法然上人
上人着慈觉大师之九条袈裟,头北面西而卧。门弟等云:迄至现在,皆端坐念佛;至命终时,云何平卧?
上人微笑曰:我今欲述其故,汝等善问。我身宿娑婆者,为开净土之径路;我神归极乐者,为示往生之轨心。我若端坐,人定学之;若然,则病身起居不易,恐失正念;以此义故,我今平卧,非不能端坐。本师释尊既已头北面西而唱灭,是亦为众生也,我何可胜于释尊乎?
净土随闻记
(原文)
法然上人述.势观上人记
一、
一时师语余曰:吾年十五登天台山,至十七阅六十卷。十八辞山隐居黑谷,此为偏弃名利专学佛法也。尔来四十余年,习学天台宗,粗得其大意。凡我为性也,虽数卷书,读之至三,则明通文义。然宗义深邃,难容易得之,是以学久,知其纲领而已。又傍遍窥诸宗教相,显密诸典,及佛心宗,无不涉猎。欲求证明,咨叩各宗贤哲,皆得许可。当初醍醐有三论先达,往述自解;彼师默然,乃起入室,出文柜十余合而言曰:「于我法门,付嘱无人,久来忧之;公已达之,由悉与焉。」进士入道阿性,共行在座云。
二、
师又曰:予曾往谒藏俊僧都,谈法相宗法门。俊叹曰:「公也非直也人,虽值西天论主,亦不可过焉,智慧深远非吾辈所及也;自今而后,永献供物。」自其每岁,厚赠惠赐。凡遇诸宗高德,皆所称叹。
又本朝渡到圣教,及俗间史传等,无不历眼。然思出离道,身心不安。因阅慧心(源信大师)《往生要集》,彼序云:「往生极乐之教行,浊世末代之目足;道俗贵贱,谁不归者。但显密教法,其文非一;事理业因,其行惟多。利智精进之人未为难,如予顽鲁之者岂敢矣!是故依念佛一门,聊集经论要文,披之修之,易觉易行。」凡序者略述一部大旨,今就序文料之,此集专依念佛,其事显然。
已而入文寻义,建立十门。于中厌离秽土、欣求净土、极乐证据三门,非是念佛行体,故暂措之。其余五门,正就念佛立之。第九诸行往生,从行者乐欲,而且明之,是以更无殷懃劝进。其第十门助道人法,亦非行体,因今就念佛五门,料简其义。第四正修念佛此为念佛行体,即是所助;第五是助念佛方法,即是能助。故知慧心之意,念佛为本也。其第六门别时念佛,此为于长时勤行不能勇进者劝之,与上念佛全非别体也。其第七门念佛利益,此为于上所明念佛,令生信乐,考利益文备之。其第八门念佛证据,此为于上念佛,令断疑念,引诸经论证之。然则此集本意,唯在念佛,亦显然也。
但就正修念佛,又有种种念佛,为初心观行不堪深奥者,教色想观。于中又有别相、总相、杂略、极略观;又有称名观,然殷懃劝进,唯在称名也。又虽以五念门名正修念佛,作愿、回向,非是行体;礼拜、赞叹,不如观察;于观察中,独于称名叮咛劝之,其为本意,亦显然也。但于百即百生义趣,让道绰、善导释不委述之。《要集》之旨,盖如此也。予故《往生要集》以为先导入净土门,而窥此宗奥旨。
取善导和尚释,再读以为往生不容易矣,三读乃知:「乱想凡夫,依称名行,决定可得往生也。」但于自身出离,已得决定;又欲普为众生,弘通斯道;然时机难计,心怀犹豫。
一夜梦紫云大起,遍覆四海。云中出无量光,光中百宝众鸟,翩翻飞散。时予陟高山,忽值一高僧,腰下金色宛如佛身,腰上缁衣如寻常僧。高僧云:「吾是唐善导,汝能弘通专修念佛,故来为证之,尔来弘法无塞,遍至四远。」
三、
又一时师语曰:我立净土宗之元意,为显示凡夫往生报土也。且如天台宗虽许凡夫往生,其判净土卑浅;如法相宗,其判净土虽亦高深,不许凡夫往生。凡诸宗所谈,其趣虽异,总而论之,不许凡夫往生报土。是故我依善导释义,建立宗门,以明凡夫生报土之义也。
然人多诽谤云:「劝进念佛往生,何必别开宗门!岂非为胜他耶!」如此之人,未知旨也。若不别开宗门,何显凡夫生报土之义乎!
且,人问所言念佛往生,是依何教何师者,既非天台、法相,又非三论、华严,不知以何答之;是故依道绰、善导意,立净土宗,全非为胜他也。
四、
又一时师语曰:我立「一向专念」之义,人多难之曰:「诸行往生,俱是佛说,亦可劝进,何为扬一抑余!且设劝余行,亦何妨碍念佛往生;然而强立一向专念之义,此有偏执失矣。」
如此难者,不知宗之元意故也。
经(大经)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释(善导.《观经疏》)云:「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若离经释而立私义,则实可责也;经释已有「一向」之言,而强致难破,是谤佛祖,非关吾也。
师曾连坐弟子安乐、住莲事,窥于赞州,严谴之日,尚对弟子演「一向专念」义。
有西阿弥陀佛(人名)者,作色言曰:「师勿复言此事,诸弟子亦莫问此事,远境艰厄,本由此事之兴起也。」
师曰:「汝不见经释之文乎?」
西阿曰:「经释之文虽是着明,如世之讥嫌何!」
师曰:「为法轻命,吾死不悔!不可不敢言也。」
至诚之色,发于辞气,见人涕泣感伏。
五、
又一时师语曰:一日予游月轮禅阁之馆,适山僧某来会。
僧问予曰:「闻公立净土宗,尔乎?」
予答曰:「然也。」
又问:「依何经论立之耶?」
答曰:「依善导《观经疏》中付嘱文立之。」
僧曰:「其立宗义,何唯依一文耶?」
予微笑不答。
彼僧还山语宝地真公曰:「空公得吾问,不能答。」真公曰:「空公不答者,非不能矣!以不足答故也。空公于我台宗,已为达人;且广涉亘诸宗,神智高迈,子也自料所问浅薄,勿敢轻蔑空公矣!」
真公能知予者,圆戒法门乃予之弟子也。﹝私云:以此乃知,依付嘱文而立宗义也。﹞
六、
又,师在世时,三井僧正公胤,作《净土决疑钞》三卷破《选择集》,其书云:「《法华》有『即往赡养』之文,《观经》有『读诵大乘』之句;读诵法华,往生净土,是有何妨!然废读诵大乘,唯立念佛一行,此大错也。」
胤公使弟子学佛,赍之往而示于师,师披之未终卷,而言曰:此书不足遍览,曾闻胤公有优才也,不意出于如此浅语。胤公闻吾立净土宗,必知判教权实;已知判教权实,复必知存「废权立实」之义。然今何为难我废立之义!又以圆顿一实法华,反摄尔前《观经》「读诵大乘」句中,以为所难准的,此亦似忘自宗废立之旨。胤公若有深智,乃责吾言;《观经》尔前之教,何以圆极法华,摄在尔前《观经》「读诵大乘」句中而废之乎!然吾立净土宗,通以《观经》前后诸大乘经,悉摄往生行中,而对念佛废之,何独遗法华乎!
学佛还报,胤公无语,即烧其书。
师之灭后七七日间,门人聚会为修追福。胤公自请一日勤其导师,说法之因,语听徒曰:「吾今来临上人追修之席者,偏为忏悔前非。」具述上事,四座感其悃笃。
胤公自其而后,深归净土,终焉吉祥,数有佳瑞云。
七、
又一时师语曰:弘通净土之师,世世多之,皆劝菩提心,且以观察为正。唯善导一师,许不发菩提心亦得往生;又判观察以为称名助业。当世之人若不依善导意,则恐难得往生也。
八、
又一时师语曰:圣道门者,喻之如祖父履,祖父大足,儿孙小足,其履不可用也。今人欲追昔贤之迹,修圣道门,亦复如是;此道绰禅师之意也。﹝或文如祖父弓﹞
九、
又一时师语曰:昔时天台座主显真以使告曰:「久隔面晤,愿得相见,以尽道情;他日登山,必过我居。」后一日过坂本,因告彼禅房,座主下山来访。
乃问曰:「方以何法,今生解脱生死?」
予答曰:「不如贤虑思择。」
座主复曰:「公是法门达人,必有所决,愿为开示。」
予曰:「于为自身,不无所择,唯欲疾得往生极乐耳。」
座主曰:「顺次往生,未见其理,故致此问。乱想凡夫,如何可得往生耶?」
予曰:「成佛难,求往生易得。窃依道绰、善导等意,佛本愿力以为强缘,故虽凡夫亦得往生报土也。」
座主默去。其后座主语人曰:「然公虽智慧深远,聊有偏执失。」彼人来语。
予曰:「凡人自不知事,必起疑念,世间皆尔,何止真公乎。」
座主闻之言曰:「实然。我虽于显密教,钻仰累年,尚为名利,志不在于净土,未窥道绰、善导释义。自非然师,谁能出此言也。」
深怀惭愧,因遂蛰居大原,百日闭户,博阅净土章疏。而后致书曰:「我已粗窥净土法门,伏乞劳屈芳驾,相与咨决。」予许诺焉。
东大寺上人俊乘亦未思决出离道,闻事大喜,乃将弟子三十余辈而来大原。其外诸宗硕学,云集星列。
时予广述净土法门,问难蜂起,奇辩争驰。予随所问难,一一破立;众皆感叹,伏于予义。
于是座主发一大愿曰:「彼地建立五个别院,令众永常修一向专念行,称名之外,更不杂余行也。」其行至今,无有退转。后劝妹尼公,制念佛劝进书一卷,世称《显真消息》者是也。
大佛上人亦发一愿曰:「我国道俗,诣阎王宫,见问名字之时,即称佛号,我先自字曰南无阿弥陀佛。」是乃吾朝以阿弥陀佛为字之权舆也。
十、
又一时师语曰:当世之人不知法门分际,泛尔以谓今时解脱生死甚难矣。我师肥后阇梨光圆,才智过人,道意幽深;自顾自身分际,以为今生不能解脱生死;若历多生,恐隔生即忘,永废佛法矣;不如受长命报,待慈尊出世也。凡报命长者无过龙身,宁我求彼畜报;但海底有金翅鸟之难,远州笠原樱池,深渊清洁,幽林缘隈,此处甚好,可以寓躬焉;便请领家,得其许疏。终焉之时,乞水入掌,结印而死。一日池无风,波澜忽起,涾涾鼓击,水面无一点尘。乡里怪异,考其时日,乃阇梨逝去之时也。阇梨有智慧故,知出离难;有道心故,愿值佛世。惜哉!不知净土法门,徒入异趣;当时我若早得此法门,不论信不信,为指授之;实堪遗憾也。呜呼!当世之人,有道心者,徒期远生之缘;无道心者,虚堕名利之坑,岂不哀乎!凡谓以自力出生死者,不知时机分际故也。
十一、
或人问曰:「善导和尚意,以圣道教为方便教,出在何文?」
师答曰:「《法事赞》云: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是也。」
难曰:「已言『种种法门皆解脱』,何以此文为方便证据乎?」
答曰:「上云『随宜方便化群萌』,次云『种种法门皆解脱』,至下云『无过念佛往西方』。明知念佛往生之外,皆为方便说也。」
十二、
或人问曰:「善导大师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师答曰:「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
十三、
或时有镇西僧,行脚之次访吉水庐(法然上人住处),师适念佛在道场,侍者迎而相对。
行者问曰:「称名之时,系心于佛相好,可乎?」
侍者答曰:「此实可也。」
师排道场户,言曰:「源空(法然上人)不然。唯思: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之文而已。顾以我分际,纵观佛相好,实非是如说观。不如深凭本愿,口称名号之为胜也,是则真实之行。」
十四、
一时予问曰:「若以智慧为往生要,吾随师励学业;若但称名,其事为足,更无他求。乞师示之,吾守之如金口说矣。」
师答曰:「往生正业,称名为要,释文分明。不简有智无智,亦复显然,何必用学业为!不如一向念佛,疾得往生净土,值遇圣众,听受法门也。又彼国庄严,昼夜说甚深法,自然开发胜解,证无生忍。但若未知念佛往生之义,学而知之,粗知则足矣;设得广学,凡智无几。莫徒好智解,废称名之光阴也。」
十五、
或人问曰:「上人之念佛,念念皆与佛心相应;因智者既深知本愿内容,亦详明名号功德故也。」
师答曰:「汝所信本愿亦然。
阿弥陀佛之本愿名号者,即使樵夫猎户之愚痴卑贱、一文不识之类,信称念必生,而真实欣乐常念佛者,以此为最上根。
若以智慧离生死者,法然何必舍圣道门入净土门乎?
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
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十六、
或人问曰:「日课称名六万十万而不如法,与二万三万而如法,孰为善耶?」
师答曰:「乱想凡夫,设是少数如法勤修,事实难矣。不如课数之多也,科数之要,毕竟在令心相续耳。只使念佛口头不绝则足矣,何必择如法不如法乎。」
十七、
或人问曰:「真言所修阿弥陀供养法,此亦可为往生正行耶?」
师答曰:「不然,佛体虽一,随教其意不同。
真言教阿弥陀,是己心如来,不可外觅者。
净教所谓阿弥陀佛,乃是法藏比丘发愿成就佛体在西方者。
其意大异,不可以一混焉。况彼成佛之法,此往生之教,不可一同也。」
十八、
又一时予问曰:「人多劝持斋(过午不食)此义如何?」
师答曰:「凡出家人作法,皆当如是。然至末代,色力已衰,餐食亦减,以此弱报,一食长斋,恐心驰食境,念佛不精矣。菩提心经云:『食不妨菩提,心能妨菩提。』各忖己分行之可也。」
十九、
又一时予问曰:「于往生行业,已得决定焉。但一期行履,云何当保护耶?」
师答曰:「凡僧尼之法,有大小戒律;然末法人根,实难堪矣。源空禁之,谁人随之?只须要念佛相续,往生行业,念佛为正,应守此旨而已。」
二十、
或人问曰:「常住废恶修善之念念佛,与常思本愿之旨念佛,孰为胜耶?」
师答曰:「废恶修善,虽是诸佛通诫,末世我等,常多违背;若自不乘别意弘愿,恐难出生死者欤!」
二十一、
又一时师语曰:「受教与发心,此不必同时,以发心有触缘而发起也。往岁有一住山僧,逢予问曰:『我已久学净土法门,粗得大旨,而未得发信心,以何方便,成立信心?』予谕曰:『宜乞冥助于三宝焉。』彼僧自其殷懃祈请久之。一日诣东大寺,会遇大殿上栋之日,见之须臾,信心忽发,以谓『自非良工嘉谋,巨材由何飞腾梁上;凡工尚尔,矧又如来善巧不思议力。我有愿生志,佛有引接誓,往生净土,决定不违矣。』一得此理,无复疑念。彼僧复来语余其事,后经三年,遂得往生,灵瑞尤多云。触缘起信如此。须常系念,乞冥助于三宝耳。」
二十二、
又一时师召予言曰:「汝见《选择集》否?」予对曰:「未见。」师曰:「此我所述,汝当见之。我生存间,不欲流布,故未许他焉。」师曾罹于微恙,方其复时,月轮禅合请曰:「愿师撰集净土要义,为吾垂训,拳拳服膺,以备明鉴焉。」于是师乃着《选择集》赠之。然此集中,乃约净土门中诸行,而念佛与诸行所比论也,是即净土宗《观无量寿经》之意而已。是故师述其意曰:「此《观无量寿经》若依天台宗意,则尔前教也,故成法华之方便。若依法相宗意,则为别时意。然依净土宗意,则一切教行,悉为念佛之方便,故言净土宗《观无量寿经》也。」
二十三、
师又曰:凡于圣道门,皆修三乘四乘因,而得三乘四乘果,故诸行与念佛不比较也。于净土门,诸行、念佛俱是往生之因,故诸行与念佛所比较也。然而诸行则非弥陀本愿,是故弥陀光明不摄取之,释尊亦不付嘱。故导师曰:「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又道绰、善导,宗义不异,当辨知之。又圣道净土二门虽异,行体是一,义意可知。
(《大正藏》八三、二三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原谈义闻书钞
(原文)
法然上人
上人曰:予自遁世之当初,至衰老之中比,窃披一代之教文,倩案出离之要义。付显付密,开悟不容易;云事云理,修行难成就。一实圆融之窗内,多年疲即是妙观;三密同体之床上,于今失现世证人。然间,量涯分愿净土,凭他力称名号,诚「往生极乐教行者,直至道场目足也」。有智无智,谁人不归哉!
而诸宗行人以为:「口称念佛,偏被愚钝机,全不及真言、止观之妙行,更难胜华严、禅门之宗旨。于一文不通之顽鲁者,自虽欣往生之一路;至利智精进之根机者,只可期现世之证入。」
或谓:「念佛往生者,似易不易,何者?虽造十恶五逆,深发改悔心后,重不犯之故,遂往生也。不制止罪业者,纵虽称名号不可往生。又一念十念往生者,休息妄念异念,一心不乱行之;余念相交,妄心杂起,行业不可成。故知:念佛三昧者,若持戒清净,道心坚固人;若智慧深远,勇猛精进辈;制伏罪障,休息余念,可修之行之。」
或许胜义,不许易义;或许易义,不许胜义。悲哉!如是之辈,纔知其一,未知其二。
伏惟真宗法门,稍异古今。不知文大旨之人,不知宗元由之辈,妄轻弘愿他力之净业,空疲圣道自力之修行。极乐是泥洹无为之界,诸佛法王之家。纵虽利根而可欣往生,况钝根乎?纵虽上智而可凭他力,况下智乎?「十方佛土中,唯有往生法,无二亦无三,除佛随缘说。」乞愿异学异见之辈,别解别行之人,早改邪杂之执,可入专修之门。弘愿一称者,万行之宗致也,谁不行之!果号三字者,众德之根源也,敢勿嘲之!使人欣慕之教门,且似浅近;自然悟道之密意,极是深奥。一念欲契佛位者,可欣极乐;一世欲成行业者,可念弥陀。
于戏!释尊出世,济度众生,化道遍百亿,利益普三千;化缘薪尽,正像早过。我等受生于五浊六恶之末法,感罪于四生十恶之业道;善根薄少也,根性迟钝也,戒行难持,定慧难证。妄寄其分于在世之正机,不可期现世证入;暗同此身于正像之贤圣,不可恃自力得道。何况,在世之顿悟顿入,多是权化之示现也;正像之得道得果,恐少实业之众生也。不足准望于末代机根,不及比较于当今凡愚者欤!
然于弥陀名号者:极善最上法也,虽造罪凡夫,修之得往生;他力难思行也,虽具缚底下,信之预来迎。此则于念佛有「胜易二义」。
言「胜」义者:谓至极大乘意者,体外无名,名外无体。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大愿业力所构出,令万德让与行者;他力难思巧方便,令一称超过众善。知识广赞,猛火为凉风;善友教称,金莲如杲日。名号大利无上功德也。
言「易」义者:不论行住坐卧,修之预来迎;不谓时处诸缘,称之遂往生。此则不依身心浊乱,只依他力引摄故也。
凡圣道自力修行者,不制止罪恶,不休息妄念者,其行无成就。生死罪浊心泥,污秽万行,水精珠之义,譬而可知。此则珠之力用弱故,水不澄者光色不显也。本愿名号之体者不然,一生造罪之凡夫,相续妄念之众生,随犯随忏,消除众罪;愿行具足,往生净剎。此则弥陀如来,至极无生,净摩尼珠,不受凡夫罪浊心水所秽,由珠之他力强故,无量生死之泥浊,顿成无漏法性之清水。譬而可思者欤!
凡废恶修善者,佛教之正意,应废而难废将如何?息妄修心者,行道之大途,应息而难息将如何?只须凭弥陀之本愿,只须称他力之名号。此则造罪之上,废恶之法也;妄心之中,息妄之行也。佛法修行之中,不可有易于此而已。
一、
显真问曰:速疾离生死得解脱者,以真言、止观、华严、禅门等为最上为至极,云何?
上人答曰:法门无尽,而论其急要,以净土法门为最;诸教广多,而探其肝心,以他力顿教为胜。此则易修而功高,易行而理深故也。故庐山法师云:「诸三昧甚多,功高易进,念佛为先」。元照禅师云:「念佛三昧者,具缚凡愚,屠沽下类,剎那超越成佛之法也」。此等师意,以净土教法,念佛三昧,为大乘至极、速疾解脱之最要闻矣!
二、
永辨问曰:今此净土宗者,权实二宗中,权宗也;渐顿二教中,可云渐教哉!其故者:此宗之意者,不明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理,只宣厌苦欣净、指方立相旨。而何以此教为大乘至极顿法哉?
上人答曰:净土宗者实教也,是故或云「真宗」,或云「真门」,或名「顿教」,或名「一乘」也。但通途权实,皆约自力而明之;于弘愿一法者,偏就他力而论之。然者,虽云实教,异自力实;虽云顿教,异圣道顿。故似权非权,似实非实,似渐非渐,似顿非顿。既非权、实、渐、顿之所摄,知是超过诸宗之法门也。但,非权实之所摄,而强立真实之名,以示他力真实之体;非渐顿之所摄,而假与顿教称,以显横超横截之用。是故和尚云:「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元照禅师云:「故知一切净土法门,皆是大乘圆顿之法也,定非偏小」。此等所释,谁不依用哉!
三、
智海问曰:明大乘真实理,此名实教;存是心是佛旨,此名顿教。今此宗不明生佛一如之道理,而偏劝厌离秽土之安心;不述寂灭无生之实义,而仅谈欣求净土之起行。专附傍权门渐教之法门,全不顺圆实顿速之宗义;纵虽寄事于他力实顿之名,尚难首肯;何况超权实所摄,且又论超过之义乎?
上人答曰:疑难之意,偏是约自力修行之道理,存渐顿权实之差别;全不知他力弘愿之密意教门也。可痛可悲!
夫诸佛法者,以真如佛性为性体,以无相泥洹为所期;离此理外,全无别法。然则,三世诸佛化道,必储圣道、净土二门者,二种胜法,共为令入无相无念之一理也。所入之理虽同,能入之门有自力他力之别。以自力为劣,以他力为胜。
其「圣道门」者,就此有二:一渐、二顿。就顿又有二:谓教内、教外也。
言「渐教」者:谓备修万行,渐感佛果,修行时长,成佛路远,故名「渐」也,亦名曰「权教」。俱舍、成实、律宗、法相宗等,不出此意也。
言「顿教」者,以五乘不测真如,还纳蠢蠢之心;以十圣难穷法性,谈元来不动。证果剎那究竟,悟道一念圆满,故名「顿」也,亦名曰「实教」。真言、佛心、天台、华严等,正此意也。
此等渐顿诸宗,其法门一途,不亘万机,或渐或顿,只被一机;若实若权,偏摄一缘。故即施即废,妙道不远沾。故善导和尚释曰:「渐顿则各称所宜,随缘者则皆蒙解脱;然众生障重,取悟者难明。」又云:「或说人天二乘法,或说菩萨涅槃因。乃至根性利者皆蒙益,钝根无智难开悟。」
次「净土门」者,就此有二义:一、他力本愿之实体,二、他力本愿之化用。
初言「他力本愿之实体」者:谓佛密意也,亦是佛智之所照也。凡圣道净土二门,共以真如实相为其体,故前圣道门中所明,无尘法界凡圣齐圆之理,恒沙功德寂用湛然之性,即是他力实体也,五智中佛智者,即指此理也。
次言「他力本愿之化用」者:谓密意之上教门也,亦是四智所成也。极乐不远,构十万亿剎之西;弥陀在己,心现一座华台之形。不思议智、不可称智等者,指此善巧方便也。
诚以:真如界内,绝生佛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差别。真如非自非他,而包自他性,故常熏习自他,令会入平等性性海。应知言「自力他力」者:此即「强弱义」也。熏力弱时,则虽冥熏密益,而行人不自励者不得道果,故云「自力」也。熏力强时,诸佛成外护,知识施增上缘,故云「他力」也。虽有强弱,共是真如力也。故真如界,佛为平等性众生,开示一心法界理之处,垢障覆深凡夫以自力,自己净体难显照,故诸佛无极慈悲,哀众生迷倒,示现法藏发心,发起超世弘愿,以易行易修之口称,得顿悟顿入之往生,他力之实体爰易显,弘愿之化用忽易成。昙鸾大师约实相、为物之二义,释如实修行之相者,此意也。然则,因少而果大,行浅而悟深,莫如他力顿大教,以此而言:虽同名顿,超诸宗顿;虽同名实,胜余教实,思而可知者欤!
凡于他力法门者,诸宗之所不谈,诸师之所不判也。善导和尚独立此宗义,我宗祖师始开此法门也。凡圣道自力法门者,不宣尽诸佛无极慈悲,不明无尘法界之上,他力弘愿之体用也;净土一宗,独明如此法门。然他力大道广弘,五乘齐通入,于圆圆极极无相无念果成之上,起无方难思之大用,自有相之修因,直入无相之乐果。抑!往生见令体达无生理,何教之中明如此法门乎!
四、
静严问曰:真言、佛心、天台、华严,皆直期显真如净体,是为上根利智之机所储法门也;下根下智,垢障覆深,敢不能显照此理,为之储净土化仪,授口称一行,引入彼土之后,依见佛闻法之缘,令悟无生法忍,始得入真如理。以此言之:圣道净土,虽同以真如为所期;净土门犹是迂回路也,虽名顿,不可及华严、法华顿,如何?
上人答曰:此难大底前令会通哉!于根机论利钝,相望不定也。就圣道一门而言之时者:渐名钝,顿名利;圣道净土相对时者:总圣道门为利,净土门名钝,是一往义也。何者?难修能修,难悟能悟故,圣道自力人名利根也;净土门易入易行,故舍难取易之边,一旦同钝根下机。虽然,再往论之,二门各可有利钝也。就中净土门中,利根有智之人,得他力实体之故,于无尘法界之理上,施恒沙功德之化用。摄垢障覆深凡夫,令得净体显照悟了,始入本愿他力之大道,顿证廓然大悟之无生,全不劣于圣道门上根利智之人也。凡圣道门诸教,利钝共难究。与而言之,虽许随缘一途益;夺而论之,万中难得其一。故道绰禅师曰:「仰惟大圣三车招慰,且羊鹿之运,权息未达;若径攀大车,亦是一途,只恐现居退位,崄径遥长」。净土真门,极恶最下尚以不舍,何况上根乎?本愿密意弘深,他力教门顿速,利根何可不入哉!智者更可思择之。
但至直入、迂回边者,就自力而言者,诚于此土期证入,是直入也。往生佛国得悟,虽似迂回;约横超断之边者,依有相念入无生之国,遥超胜圣道直入。何者?自力直入,真如难显,法性难究,只是有教无人,有名无实也。往生净土顿入,以真如法性,令究于法藏行因,令让于佛智所照,是名他力实体弘愿密意也。以此证悟之顿,为令开悟善恶利钝凡夫,所发之超世本愿,故遥超诸宗顿法。不顾此道理,以净土一教下不可为下根最劣之法乎!
五、
明遍问曰:禅宗立教内教外,而以教外一法括诸教法门;真言判显密二教,以显教为遮情门,以秘密为表德法;乃至天台立五时八教,以超八醍醐法,置三五七九诸宗之上。此等诸宗皆甚深奥也,辄难临其境。而今以教内下教外,以显教超密教,以尔前嘲法华,诸宗人不可许之。如何?
上人答曰:凡立宗之法,各以自宗法为胜,以他人法为劣。其义显于问端,勿猥怀疑执。所以禅门以教内为劣,以教外虽为至极,而是此一宗执见也,他宗全不可许之。真言教以秘密为最上乘法之时,禅宗无心绝想义,犹是可属显大遮情门也,自余诸宗可准之。
今净土宗意者:渐顿诸教,虽皆以真如佛性为所期,而自力修行者,难解难入也,故为劣。念佛往生,不修施戒忍进,不学禅定般若,不用观法观心,不假身印口诵,不依坐禅工夫;只以他力口称之易行,直入极乐无为之宝国,顿悟顿入之功能,遥超诸宗法门,故为胜也。故永观云:「实知弥陀名号,超过大陀罗尼之德,又胜法华三昧之行法,但称佛名,直至道场,况往生净土,岂有留难!」
六、
贞庆问曰:他力顿者,往生以后得悟;自力顿者,现世即身证入。可谓以圣道为胜,以净土为劣哉?
上人答曰:圣道门人,虽期即身证悟,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故现世证入,万中无一。纵适虽有证悟人,强留无尘法界一理,不出恒沙功德他力无方无碍化用,故犹不知佛法之至极也。净土顿教者,或现世或次世,随机利钝,证入无疑,故犹是可为胜也。
七、
证真问曰:此宗习不许此土入圣得果,何云现世证入哉?
上人答曰:此事诚可思之。但韦提希夫人于第七观时,得大悟无生,善导和尚释云「证得往生」。此即最上利根人,信知他力本愿之利,现世证得往生也。往生者即无生也,此义可重思择之。
八、
显真问曰:善导和尚之意,于净土法门不许无相离念义,何今以无尘法界理为名号实体云哉?
上人答曰:有相约修因,无念指果证。诸师不得此意,于修因感果,共存无相义,舍有相愿求,故破之也。论他力实体之时者,和尚意可许无相离念之义也,故释云「无生宝国永为常」,又云「见彼无生自然悟」,又云「不觉转入真如门」,又云「法身常住,比若虚空」。
九、
湛教问曰:天台宗意,权教皆有教无人也,非圆教者,无成佛法也。净土宗意,念佛往生法外,可云无出离解脱法欤,如何?
上人答曰:立宗之习,广判教相,虽纳众机,终归一味法也。小乘犹于所学法,成至极想,何况大乘乎?故诸宗皆以我所立为至极,以他所修为方便。尔者,净土宗立圣道净土二门本意,一往二门各虽许其益;再往云之时者,夺圣道益取入净土一法也。所以真言止观妙行,至证悟时者,必得净土果报;华严禅门悟入,遂解脱日者,自然可至法王家。至佛土者必念佛身,诸教皆念佛也。净土中极乐为最,诸佛中弥陀为本。彼佛是净佛国土主,诸佛慈悲之体。言往生者,诸教诸宗之悟道时之名。爰知未悟之前,暂被封随缘执情,期自力得道,虽不欣净土;得悟之后,还入泥洹之乐邦,终至道场之妙土也。「三世诸佛,皆依念佛三昧成正觉」者,此意也,可思之。
十、
重源问曰:一切往生行人,必知生无生道理,领解名号体用义理,方可修净土行耶?
上人答曰:不然!今明他力体用者,与诸宗论浅深时,为令知宗旨所本也,是智者之所知也,一切行人非云可知之。例如「三心具足行人,必往生净土」,经释共宣。下智愚钝之族、田夫野客之辈,犹暗三心名义;然而信「称弥陀名号者,必得往生」,自然具足三心;明名号体用之义,以此可准之。造罪凡夫,具缚底下,依一念十念功力,决定预来迎。信知者,即是信他力实体,契当于知生无生道理也。何者?极乐是无漏真实之胜相,泥洹无为之乐邦也,烦恼具足之凡夫,辄以难入;然而依他力本愿之不思议,不论罪障轻重,不谓戒行持犯,信「称念必得往生」,自然契当于知名号体用也。离他力言之,此义诚然虽不可成;依他力、依预佛智照览而言之故,信名号即是信体用之义也。
十一、
显真问曰:他力往生义,尚以不明;罪恶凡夫,托佛愿力,生无漏宝国者,当「他作自受」之义,不契因果道理哉?
上人答曰:凡真如法性之理,非自非他,无修因无感果。无因果中强论因果之时,既依自修因感果云者,何又依他缘不令感报?彼缘觉圣人,待飞花落叶因缘,断烦恼证道果。草木无心,犹成修道之缘;况弥陀发誓,不成往生之便哉!但圣道门意,行者自力猛利时,他佛垂加被,故自力强他力弱,故昙鸾大师言:「唯是自力,无他力持」也。净土门意,发三心称名号,造恶不止,妄念不息,行者自力至弱,然佛愿力强,不被障于恶业,不被染于妄念,称名号必得往生,本愿名号力强,行者自心功力弱也,故云他力往生也。是亦不背因缘果报之义。非一向他作自受,约强弱之义,分别自力他力也。
十二、
永辨问曰:罪业妄念任他,自专称念,必许可往生者,人皆住恶见,不恐恶业,好作众罪起妄念,还可堕恶趣也。然一往先以制恶息妄为安心之面,可令恐粗强罪,如何?
上人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佛通诫也。然造罪凡夫念佛往生之义,全非云好造恶业起妄念。今恐恶趣之苦果,愿净土之快乐者,专制断三业罪,可奉行三业善;虽知此道理,愚痴凡夫,更难制止妄念恶业,此事叹而有余,可恐可恐!爰弥陀本愿,为救如此之凡愚,以易行易修之名号,令点犯罪咎;得此意之辈,何寄事于他力本愿,好造大罪哉!纵使烦恼强盛,不禁淫酒肉辛,不止贪爱瞋憎者,虽似好造恶,只是本性之所致也,依凭本愿,今更非许作之。
然则于粗强罪者,圣道净土共恐,后世之人,何不禁之?至细隐罪者,云圣道云净土,谁制止之?凡于造恶,有轻次重三品,五逆重罪,造此之者希;在家十恶之中,杀盗二罪,适虽有禁之,自余八罪盛犯之。于出家罪者,有持戒人者,可有破戒;无持戒法之人者,依何有毁犯?于无戒之僧尼者,与在家无差别;纵仅虽禁淫酒肉辛,只是一旦制禁也,不止念者不可谓戒行具足。然但虚受信施,不净说法等之自余众罪,不可称计。所禁之罪,仅一二也;所犯之恶,数过尘沙。如此造罪之辈,以自力争可得解脱哉?是故凭他力本愿灭罪增上缘之功用,以念念称名,随犯随忏也。但至云诫恶见可为安心面者:言「犯罪之人,不得解脱」者,是圣道门之安心也;言「虽造恶业,称名号得往生」者,是净土门之安心也。所以舍圣道归净土,滥觞难制罪障之故也;若夫可制伏罪业、可息妄念者,戒定慧三学,何法不修行之?故知,成此见解之人者,永不可信他力本愿者也;努力可思之!
文治二年(一一八六)之顷,天台座主显真法印,遣永辨为使者,至法然上人之处云:「登山之次,幸赐音信,以便拜谒。」上人仍示至阪本之由,座主下山来访。问曰:「今度应以何法解脱生死?」上人答曰:「不如贤虑思择。」法印复云:「实然,但公是法门达人,必有所决,愿为开示。」其时上人云:「为自身不无所择,唯欲疾得往生极乐耳。」法印云:「因难遂顺次往生,是故致寻,乱想凡夫如何可得往生耶?」上人答曰:「成佛虽难,往生易得。依道绰、善导等意,仰佛愿力,以为强缘,故虽凡夫,亦得往生报土也。」其后更无言说。上人还后,法印语人云:「然公虽智慧深远,聊有偏执之失。」此事有人来言,上人曰:「凡人自不知事,必起疑念,世间皆尔,何止真公乎!」座主闻之曰:「实然,我虽于显密教法,钻仰累年,尚为名利,志不在净土,未窥道绰、善导释义,非上人者,谁能出此言乎!」深怀惭愧,遂隐居大原,百日闭户,博览净土章疏,而后致书曰:「我已粗窥净土法门,伏乞劳屈芳驾,相与咨决。然不可仅我一人听闻,诸有智者,均可屈请前来禅寺。」因之诸宗硕德等,集会于大原禅寺。
法然上人方面有东大寺重源兼﹝天台、净土两宗﹞,座主显真方面有永辨,八宗硕学方面有光明山僧都明遍﹝高野僧都﹞,侍从已讲贞庆﹝兼天台净土也﹞,笠置寺解脱上人﹝法相宗﹞,长乐寺印西上人,及各处修行人等。当所之大原禅寺有本性上人湛教八宗硕学,此人云口定,嵯峨往生院念佛上人﹝天台宗﹞,大原来迎院明定上人莲庆﹝天台宗﹞,菩提山中尾莲光上人﹝东大寺人也﹞、莲契上人师弟等﹝招十余人﹞。山门久住之辈:大僧都智海﹝天台硕德﹞,权大僧都证真﹝天台宗﹞,静严僧都竹林上人﹝真言、佛心、天台硕德﹞,权少僧都觉行净然法印,权少僧都空阿上人、慧光上人。此外妙觉寺觉行僧都尧禅,菩提山佛心上人安然﹝高野人真言宗﹞,长乐寺定莲上人天台宗﹞,八阪大和见佛上人天台宗,松林院清净上人、樱本之究法上人、圣光上人等也。
右,证真、静严等以下,山门硕学三十余人,并南都北岭有智人二十余人,依催参会。觉行僧都尧禅、圣光上人等为首领,诸宗硕学二百余人,三井大贰僧正公胤为上首,门徒学匠百余人;其外听闻,有智无智,不知其数,集会于禅寺。此硕学人人元来着座,各各决择诸宗,论谈深义。法相、三论、华严、天台、真言五个大乘,自凡夫初心至佛果极位,难问如前。难决深义,修行方轨,一一述之。爰上人就净土宗义理、念佛功德、弥陀本愿之旨,分明说之,复散心念佛者,阶时得折,备为解说。
本性上人默然信伏毕,座主显真法印双眼流红泪,集会大众,悉流欢喜泪,偏归伏渴仰上人。自法藏比丘之昔,至弥陀如来之今,他力本愿名号,浊世末代,机教相应,可出离之由,不闇说之。三百余人,无一人疑心,人人如向虚空,无出言语人。硕德等赞云:「见形者源空上人,实思者应是弥陀如来之悲愍欤!」座主者难忍落泪,抽一心丹诚,自取香炉,于佛堂旋遶行道,高声念佛;南北明匠,归西土之教。信男信女,参礼听众,老若诸人,心中凝诚,各异口同音,三日三夜之间,不断高声念佛,譬如六方恒沙诸佛证诚。
又座主发一大愿:此寺建立五坊,相续一向专念行,称名之外更不交余行,自始以来,今不退转。后为劝姨尼公,书念佛劝进消息世称显真消息。湛教上人发愿:来迎院、松林院等始行不断念佛。自尔以降,洛中边土,处处道场,无处不劝修之。大佛上人重源起一意乐云:「此国道俗男女,跪阎魔王宫答自己姓名时,为令称念佛名,可付阿弥陀佛之名,先吾名名为南无阿弥陀佛。」吾朝阿弥陀佛名之流布,起于此时。
显真法印被召出补天台座主任僧正,末代高僧,本山贤哲也,诸宗硕学,率莫不归上人;一天四海,皆以念佛为口游,得「智慧第一」之名。
建久三年于灵山寺,三七日不断念佛之间,虽无灯明有光明。第五日之夜,遶佛之间,势至菩萨同列,或人如梦拜之。上人被告此由,仅答「果见此境欤!」月轮禅定殿下,归依深厚也,从此始人人为奇。此三七日,不断念佛时众十二人,法莲房、正观房、定莲房、住莲房、安乐房、莲光房、西仙房、清净房、念佛房、莲乘房、阿证房,其先达上人也;右十二人守三番勤行。三七日丑时,异香满室,音乐闻耳,听闻人人,见四十八灯。三七日巳时,阿弥陀如来、观音、势至显现;上人俄五体投地,礼西方流欢喜泪,高声念佛。化佛菩萨现眼前,犹如星列,或人闭目见,开目不见。尔时上人口放光,见此之人,住莲房、安乐房、西仙房、法莲房、清净房等也。
无灯暗夜披见圣教,而口放光。唐善导和尚者,口现化佛;此上人口出光明,末代念佛祖师,谁敢背之哉!
上人行道时,或人梦见势至菩萨行道,梦觉惊见,即上人行道也,如是三度见。
又灯消无火,道场明如炬灯,炬火遥久,是又不思议光明也。
《首楞严经势至章》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文可合思也。
源空上人时年五十四岁
《大原谈义闻书抄》终
此《大原谈义闻书抄》者,崇古来点本数册,并依凭当代有智广学,能化校合令开板之,最可备一宗之证本而已。
于时宽永五(一六二九)戊辰稔仲春
(《大正藏》八三、三一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佛往生要义钞
法然上人
夫!念佛往生者,不简十恶五逆;弥陀来迎者,不漏十声一声。
圣道诸宗之成佛者,上根利智为本故,以声闻、菩萨为机。
然,世已末法,人皆恶机;与其苦学难修之圣道诸宗,不如速念易行之弥陀名号;今生出离生死之家,一世永断轮回之业。
虽有人言:「一切经论皆释尊所说之经教也,故修行《法华》、《涅槃》等大乘经,成佛有何难事?尤其《法华经》者,三世诸佛亦依此经而成佛,十方如来亦依此经而取正觉,故读诵《法华经》,有何不足?」
虽如是言,然以我等根器,不能学此之教,所以者何?法华者以菩萨、声闻为根基故,不契我等凡夫也。然而阿弥陀佛之本愿者,乃为末代之我等所发之愿也,利益今时,决定往生。
勿虑我身是女人有漏之体,莫思我身是烦恼恶业之身;本来阿弥陀佛乃为救度被三世诸佛、十方如来所舍弃之我等罪恶深重众生,遇此誓愿,深思往生无疑,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善人、恶人、男子、女人,十人者十人往生,百人者百人往生。
一、
问:称名念佛之人,皆得往生乎?
答:凡念佛,有他力念佛,有自力念佛。他力念佛得往生,自力念佛不得往生。
二、
问:何谓他力?
答:唯一向信阿弥陀佛本愿,不顾我身之善恶,思「决定往生」之念佛,谓之他力念佛。
如蝇附麒麟之尾,远驰千里;卑夫乘轮王之舆,一日巡四天下,此谓之他力也。
又如大石乘船,速到彼岸,此全非石之力,船之力也。
如是,非我等之力,阿弥陀佛之力也,此即是他力也。
三、
问:何谓自力?
答:以烦恼具足、罪恶之身,欲断烦恼得涅槃而成佛,虽昼夜勤励;然而无始以来贪瞋具足之身故,永难断烦恼也。
以三毒具足之心欲断烦恼者,如欲以针摧须弥,以芥子为杓汲尽大海;纵使针摧须弥,芥杓汲尽大海,我等以恶业烦恼之心,虽经旷劫多生,亦难成佛。何以故?念念步步相续所思者,三涂八难之业;睡时醒时不断所虑者,六道四生之绊也。以如是之身,如何学道修行而成佛乎?此谓之自力也。
四、
问:圣人(出家人)之念佛与在家人之念佛,胜劣如何?
答:圣人(出家人)之念佛与世间人之念佛,功德相等,无有不同。
五、
疑曰:此事不审,何以故?不近女人,不食不净之念佛者,可贵也;朝夕亲女境,饮酒食不净之念佛,必定下劣;功德何得相等乎?
答:功德齐等,无有胜劣。何以故?不知阿弥陀佛本愿道理之人,故有此疑惑也。
往昔阿弥陀佛于世自在王佛前,睹见二百一十亿诸佛之净土,迄至庄严宝乐等之誓愿利益;此等净土是我等妄想颠倒之凡夫,不能得生之净土也。故善导和尚释云:「一切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此文之意者:一切之佛土虽妙,乱想之凡夫不能往生也。
应各自衡量其身,自顾己份,何以故?口虽诵经,身虽礼佛,而其心唯思不应思之事,无时或止。
是故以我等之身,如何可离生死!旷劫以来,以三涂八难为家,洞然猛火焦身,无有出期也。
悲哉!善心随年而薄,恶心逐日而增。故古人云:「烦恼随身影,欲舍而不能;菩提浮水月,欲取而不得。」是故阿弥陀佛五劫之思惟所建立之深重本愿者,不隔善人恶人,不嫌持戒破戒,不择在家出家,不论有智无智;发平等之大悲而成佛故,唯深信本愿(住他力之心)而念佛者,一念须臾之顷,即预阿弥陀佛之来迎也。
出生以来,眼目不见女人,永断酒肉五辛,坚持五戒十戒等无有破犯之圣人(出家人),若以为念佛不足(住自力之心念佛)而杂修余行者,不预佛之来迎。善导和尚云:「杂修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凡言阿弥陀佛之本愿者,无样也。非澄清我心,亦非洁净我身;唯睡时醒时,一向称名之人,临终之时必来迎接。住于此心而念佛者,一期之终,蒙佛之来迎,不可有疑。勿谓我身是女人、是在家之人,应知往生一定也。
六、
问:心澄时之念佛与妄念中之念佛,胜劣如何?
答:功德齐等,无有差别。
七、
疑曰:此犹不审也,何以故?心澄时之念佛,无有余念,唯一向思惟极乐世界、称念弥陀名号故,无有杂乱,清净之念佛也。心散乱时,三业不调,虽口称名号,手拨念珠,犹是不净之念佛也,何可齐等乎?
答:此之疑者,尚不知本愿之理也。阿弥陀佛为救恶业之众生,于生死大海,浮弘誓之愿船也。犹如重石与轻麻壳,同置船中而至彼岸。本愿之所以殊胜者,在任何众生,唯称名之外,无别事也。
八、
问:一声之念佛与十声之念佛,功德之胜劣,如何?
答:全同也。
九、
疑曰:此又不审也,何以故?一声十声,既数有多少,何可齐等乎?
答:一声十声者,最后之时也,死时念一声亦往生、念十声亦往生也;既往生相同,功德何劣!
本愿文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文之意者,法藏比丘誓言:「我成佛时,十方众生,欲生极乐,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若十声,若一声;若不迎接,不取正觉。」
是故,不论数之多少,往生之得份相同也;本愿之文显然,何可疑乎!
十、
问:最后之念佛与平生之念佛,何者殊胜?
答:皆同也。何以故?平生之念佛与临终之念佛,无有任何差别。
平生之念佛,死时即成临终之念佛;
临终之念佛,延时即成平生之念佛。
十一、
难曰:最后之一念,胜百年之业,如何?
答:此之疑者,不知此文之义也。息断时之一念,所谓恶业强而胜于善业,或善业强而胜于恶业之事也。此人非念佛者,本来乃是评论恶人之事也。
若平生念佛欲往生之人者,不问如何,非此可论者也。
十二、
问:蒙摄取之益,平生乎?临终乎?
答:平生之时也。何以故?往生之心真,不疑我身,思必来迎之人者,是三心具足之念佛人也。
「三心具足必生极乐」者,《观经》所说也,有此志之人,阿弥陀佛放八万四千之光明照摄之,平生之时已摄取,迄至最后而不舍,故言「不舍之誓约」也。
十三、
问:智者之念佛与愚者之念佛,皆无差别乎?
答:弥陀本愿,无少差别。何以故?阿弥陀佛未成佛之时所誓之「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乃至十念,必来迎接」者,非选择智者而舍弃愚者,故《五会法事赞》云: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此文之意者:智者、愚者、持戒、破戒,但念佛者皆往生也。住于此心,不顾我身之善恶,唯凭弥陀之本愿而念佛也。今生离轮回之绊者,无胜念佛之法也。见闻此语而诽谤之辈,亦必结弥陀救度之缘,顺缘逆缘,悉皆不空,互为一佛净土之朋。
抑!言机者,不简五逆重罪,不舍女人阐提;言行者,不漏一念十念。因此,五障三从之女人,不可遗憾,应凭此愿、勤此行也。若非念佛之力者,善人尚且难生,何况恶人。五念消五障,三念灭三从,而一念蒙来迎。行住坐卧称名号,时处诸缘凭本愿。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条问答
法然上人
或人云:阿弥陀佛之慈悲、名号胜余佛,并本愿体用之事。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言「十方众生」者:漏于诸佛教化之常没众生也,怜愍此等众生,诸佛之慈悲与阿弥陀佛之慈悲相同,此约「总愿」;若约「别愿」时,则阿弥陀佛之慈悲胜诸佛之慈悲。其故者:依「常没众生以十声一声之称名功力,往生无漏报土」之愿也,阿弥陀佛名号之胜余佛名号,亦是因位之本愿所建立之名号故超胜也;若不如是,则不成报土之生因,而与诸佛之名号同。
抑!言阿弥陀佛之本愿者,其义云何?言「本愿」者,虽通于总、别之愿,而「言总意别」,以「别愿」为本愿也。本愿者,训读为根本之愿。根本之愿者,法藏菩萨之昔,建立常没众生一声称名之力,使称名之众生往生之愿,是故名为本愿也。
一、
问:本愿有体用,其差别云何?
答:言本愿者,法藏菩萨于因位时,誓愿言:「称念我成佛时之佛名者,使其往生极乐」故,以法藏菩萨之愿心为本愿之体,以名号为本愿之用。此是约十劫正觉之前、兆载永劫修行之始、当时发愿之法藏菩萨而论体用也;于今法藏菩萨已成就因位之愿,而成为果位之阿弥陀佛,是故,若无法藏菩萨,则无法论法藏菩萨本愿之体用,故要约而言本愿之体用。
体有二义:一者以念佛行者为本愿之体,二者以名号为本愿之体。
先,以行者为本愿之体者,法藏菩萨之本愿言:「一声称念我成佛之佛名之众生,使其往生极乐」,是故信而一声称念之众生,必定往生,指此称名行者之众生,以行者为本愿之体也。
二、
问:称佛名必往生,是本愿所誓故,以称名之人视为本愿之体,如何?
答:此有与夺之义。与者以行者正坐莲台而往生时为本愿之体,夺者念佛行者必往生故,指念佛之人为本愿之体。就行者而言,以为本愿之体时,别无用之义;以托莲台、往生以后之增进佛道为用,此是极乐净土之事。
次,以名号为本愿之体者,此亦是誓愿使称名之众生往生故,信而称名之众生,必得往生,故言以名号为本愿之体。称名众生之往生者名号之作用也,今以名号为本愿之体者,若以法藏菩萨之愿心为本愿之体,则用者名号也,然今正以名号为本愿之体。
体用之义,因事而异。以喻而言,如灯火与光明,燃灯而明者,火之体也,依灯火而闇去明生者,火之用也。以光之明为体时,此明朗之中,能见黑白等一切形色者,光明之作用也。如是以用为体,亦常事也。因此,以行者之往生为本愿之体者,非不称名而能往生,是依称名号而往生也。虽然,如是之事者,依约束而言者,亦可言以行者之往生为本愿之体。以名号为本愿之体时,乃因称名行者之往生,是名号之用也。故行者或以本愿之体,或以名号之用,必得往生也。依此道理,约本愿之体而言者:本愿与行者、行者与本愿;本愿与名号、名号与本愿,只是一体之物也。约用而言者:名号是行者,行者是名号。总而言之:无体则无用,用依体故。本愿与行者,唯是一物,一而不离也。
三、
问:法藏菩萨本愿之约束者,十声、一声也;一称之后,系心于法藏菩萨因位之本誓,不必称名号,此义如何?
答:无知之人,故作此解。以为心缘因位之愿而念佛则得往生,不缘其愿之念佛不得往生;以念佛有善有恶,此乃无知故也。
法藏菩萨之五劫思惟,不以众生之意念为本,知众生识扬神飞故,不契往生,而以名号为本愿;此名号任何乱想亦可称念,称念者,虽不系心于法藏菩萨往昔之愿,自然觉知名号即是本愿,故不必特别系念因位之本愿。
四、
问:本愿与本誓其差别如何?
答:使称名之众生往生者本愿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者本誓也。故四十八愿是法藏菩萨当时之本愿,依此愿成就而成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名号胜余佛之名号者,本愿之故也。若不建立本愿者,虽称名号,不能破无明,不成为报土之生因,则与诸佛之名号相同,故阿弥陀佛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为成就此愿,经兆载永劫之修行,今已成佛,此大愿业力附随故,胜于诸佛之名号,若称念者,依阿弥陀佛之愿力,决定往生也。是故闻阿弥陀佛之本愿,无疑住于应得往生之道理,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应思决定往生也。
譬如身着香味所熏之衣,虽谓其源是彼香味,然而衣香熏身故,成为其人之香。本愿熏力之香味熏于名号之衣,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名号之衣熏身故,决定往生之人也。
言大愿业力之香味者,往生之香味也;大愿业力之往生香味,由名号之衣传出,熏于行者之身,依此道理,故《观经》言:「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华。」以念佛之行者喻为莲花者,莲花是不染之意,称念本愿清净之名号,不为十恶五逆之浊泥所污染,故以此为喻也。
又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此文之意者:此亦是往生之香味熏身之行者,必定往生;故善导和尚云:「三心具足之人,邻于极乐圣众。」言「极乐圣众」者,因中说果之义也,有成为圣众之道理故,以此时而言,与二菩萨并肩促膝而为胜友之意也。依命终以后,往生证得佛果菩提,故又言:「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是故一念得无上功德之人,应住欢喜之心,常称念必得往生之弥陀名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义问答
法然上人
诚然,此身之无有道心与体弱多病,令人堪叹。
不营世事者,不驰走四方;虽衣食共缺,若惜身命之心不切者,未必忧虑,虽不忧虑,亦须舍弃,此世之常也。何况无常之悲充满目前,何月日是最后之时,谁能预期?虽荣不久,有命亦忧。
一切众生,可厌者六道生死之轮回,可愿者极乐净土之菩提也。虽生天上而夸乐,有五衰退没之苦;虽生人间为国王,号令天下,然而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无一能免;纵使无有此等之苦,亦有归三恶道之怖,有心之人何不厌之?得难得之人身,遇难遇之佛教,深愿此生速求出离。
一、
问:所言大致如是,然如所说,无所顾虑而出家;然而心不离名利,无道心故,受人之谤,将如之何?犹胜于在家人之增长众多轮回业乎?
答:戏着尼衣、酒醉而出家之人,皆成佛道之因,古书言之。
永观上人之《往生拾因》亦言:「胜如上人之父母共同出家时,夫年四十一,妻三十三,以修行僧为师。师赞言:未至衰老,不临病患,今求出家,是为最上之善根也。」
释迦如来付法于当来导师之弥勒菩萨而言:「破戒重罪之辈,剃头染衣着袈裟者,皆付嘱于汝。」是故破戒当凭于三会得脱。经言:「在家持戒,不如出家破戒。」
诚然,生于佛法流布之世,知出离之道,肩着解脱幢相之衣,列名释氏,而不修行佛法,如入宝山空手而回也。
二、
问:诚然,出家者总为离生死至菩提之务也;然应如何行?如何愿乎?
答:道绰禅师之《安乐集》上卷云:「依大乘圣教,有二种胜法:一者圣道,二者往生净土。」
于秽土顿证佛果者,皆是圣道门也。观诸法实相而得证,行法华三昧而求六根清净,凝三密行法而求即身成佛,或求四道之果,又愿三明六通,此皆难行道也。
往生净土门者,先思往生净土,于彼土证悟成佛也,此名易行道。
离生死之道有多门,但能行之,一切皆可。
三、
问:然则,如我等愚人,应求往生净土乎?如何?
答:《安乐集》上卷云:「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往生拾因》云:「真言止观之行,道幽易迷;三论法相之教,理奥难悟。」
诚然,不堪观念、不能行法之人者,应思往生净土,则一切法门,易悟易证也。
四、
问:十方净土甚多,应求何方净土?愿往生兜率之人亦不少,如何下定决心?
答:天台大师之《止观辅行弘决》卷二之一云:「诸教所赞,多在弥陀,故以西方,而为一准。」
又显密教法之中,专劝极乐,不可称计。
源信大师之《往生要集》以十方净土互为比较而劝西方净土,又比对兜率,举出多种胜劣,并引兜率难西方易之证据,可寻其文而阅览之。
极乐是此土缘深之净土,弥陀是我等有缘之教主,宿因故,本愿故,唯应愿求西方也。
五、
问:然则应一心愿生极乐,愿生极乐,何行殊胜?
答:善导和尚于《观经疏》〈散善义〉言:「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正行有五种:一者礼拜正行,二者赞叹供养正行,三者读诵正行,四者观察正行,五者称名正行。一礼拜正行者:若礼即礼拜阿弥陀佛,不杂礼余佛。二赞叹供养正行者:若赞叹供养即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不杂赞叹供养诸佛。三读诵正行者:若读诵即读诵《阿弥陀经》等三部经,不杂读诵余经。四观察正行者:若忆念观察即观察彼土二报庄严等,不杂观察余土。五称名正行者:若称名即称阿弥陀佛名,不杂称余佛。此五种为往生之正行,正行之中又有二:一者正,二者助。以称名为正业,以礼诵等名助业。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又释言:「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故愿生极乐净土者,应一向念佛也。
六、
问:修余行不契往生乎?《法华经》卷六言:「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密教之中有决定往生之真言,诸教之中亦说往生净土之功德力。又言于秽土中成就佛果,修行具足甚难功德之教,而回向易往之极乐者,则成佛虽难,往生净土易得。又据所闻,法华与念佛为一,同时修此二法,有何妨碍?
答:《无量寿经》下卷明「三辈往生之业」,皆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观无量寿经》中具言诸往生行,至结论时,释尊付嘱阿难言:「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和尚解释《观经》而言:「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同经之文言:「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和尚于《观念法门》释此而言:「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然则非言修余行不能往生,善导和尚言:「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
《往生要集》之序亦言:「显密诸法,其文非一;事理业因,其行是多。利智精进之人未为难,如予顽鲁之者岂敢矣!是故依念佛一行,聊集经论要文,披之修之,易觉易行。」
此等证据宜详阅之,并非简教,而是量机。以我之力离生死者,难以精进故,专凭他力之弥陀本愿也。先德之行谊,足可效法:如道绰禅师舍圣道门入净土门,善导和尚止诸杂行,一向念佛而得三昧。净土宗祖师次第传承,今略举一二。
于日本者,源信、永观等,自宗他宗之人师,专劝念佛之一门。专杂二修之义,非今始言之,净土宗之文甚多,可详读之。
又即身得道之行,非往生极乐之教,各有所宗。善导和尚之《观经疏》〈玄义分〉言:「如《维摩经》以不思议解脱为宗,如《大品经》以空慧为宗。今此《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法华经》者,观真如实相平等之妙理而取证悟,现身入五品弟子位、六根清净位,以此等为宗。
又《法华经》亦举出甚多之功德,以赞此经,最后或言「即往安乐」,或言「即往兜率天上」,此是便宜之说,非以往生为本旨;真言亦复如是。
若言法华与念佛同一,应合而修之者,即善导和尚亦曾读诵《法华经》、《维摩经》等;然而自入净土之一门以来,则一向念佛,未曾杂修余行。
加之,净土宗之祖师传承,皆劝一向称念弥陀佛名,莫杂余业。此等案之,应入专修之一行。
七、
问:欲知净土法门之教理,应读何书?
答:经典者应读《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此名净土三部经。祖师之论疏者,应读昙鸾大师之《往生论注》,道绰禅师之《安乐集》,善导和尚之《观经疏》、《法事赞》、《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此外怀感之《群疑论》、慈恩之《西方要决》、天台之《十疑论》、源信之《往生要集》等,以上人所常见也。
但,虽未读一部,若知其意而念佛,则往生何疑!
八、
问:念佛之安心,应云何知?
答:应具足三心,其三心者: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也。
一「至诚心」者:真实之心也。善导和尚《观经疏》〈散善义〉释言:
至者真,诚者实。真实心中厌舍此三界六道之自他依正二报,三业所修必须真实。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者,虽日夜十二时勤修,如炙头燃,亦不得往生。唯不简内外明暗,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深心」者:深信也。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又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仰愿深信佛语,若一切智者,百千万人来,多引经论言:「一切凡夫,念佛不得往生」,亦不起一念疑退之心,唯报云:「汝所引经论非不信之,然汝所信经论者,汝有缘之教也;我所信者,我有缘之教也。今所引经论者,通说菩萨人天等,此《观经》等三部,乃为浊恶不善之凡夫所说。然佛说彼经时,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今闻汝言,唯增长我之信心。」若罗汉、辟支佛、初地、十地菩萨,遍满十方,化佛报佛辉光吐舌,言「不得往生」者,亦当报言:「一佛所说,即同一切佛说;若改释迦如来所说之教,则所制之杀生十恶等,可改可犯乎?若前佛所说虚假,则后佛所说亦是虚假。若相同者,即不可改初信之法。」永不退故,名为深心也。
三「回向发愿心」者: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往生极乐,决定真实心中回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
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
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
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
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
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
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物,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见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正欲到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
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我。
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
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
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崄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
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
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
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
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
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
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
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
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
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
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
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
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以上皆是善导和尚之释文也。
九、
问:《阿弥陀经》有「一心不乱」之文,此是称念佛名时,不可杂念余事乎?虽一声称念,因无杂念,故得一念往生,不漏一人。然而毕命为期,不杂余念之念佛,凡夫不能,故不得往生,此义如何?
答:善导和尚解释此义言:「一旦具足三心之后,犹若金刚,不为人所动乱破坏,毕命为期,名为一心。」
阿弥陀佛本愿之文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文之「至心」,相当于《观经》所言之「至诚心」;「信乐」相当于「深心」;「欲生我国」相当于「回向发愿心」。此等总括之,毕命为期而不乱名为「一心」。具此心者,若一日二日,乃至十声一声,必得往生。
凡夫之心何能不散乱?虽散乱而得往生,此方名「易行道」。《无量寿经》言:「横超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诚然,易往之事无过于此,若需累劫积功方得往生,则寿命短促、身亦不堪之人将如何?本愿言「乃至十念」,愿成就文言「乃至一念」念阿弥陀佛,至心回向者,即得往生彼国。
若言造恶之人不能往生者,然而《观经》言「五逆罪人往生」。
若言世下人心愚劣之时,信心浅薄难得往生者,然而《无量寿经》言:「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其时众生,尚不闻三宝之名,诸教隐入龙宫,一卷不存,唯有邪恶炽盛无信之众生,皆当堕恶道;以弥陀本愿、释迦大悲深故,特留此经,止住百岁。何况此时是末法之初,岂劣于万年后之众生乎?是故名为「易往」。然而遇此教者难,虽得听闻,难信故言「无人」,诚然,理应如此。
《阿弥陀经》言:「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说此事时,释迦一佛所说犹恐不信故,六方如来同心同时,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誓言:「若此事虚言者,我等所出广长之舌悉皆烂坏,终不还入于口。」此事经文、释文,甚为分明,应详知之。
又,欲成大事之时,皆有证明。说《法华经》时,多宝一佛证明;说《般若经》时,四方四佛证明;然皆不如一日七日之念佛得往生所证明之盛,此则显明释尊实以此事为最大之事也。
十、
问:已知信心相状,行之次第如何?
答:四修为根本:一者长时修,二者殷重修,亦名恭敬修,三者无间修,四者无余修。
一者「长时修」:《西方要决》云:「从初发心,乃至菩提,终无退转。」善导和尚云:「毕命为期,誓不中止。」
二者「恭敬修」:于极乐之佛法僧宝,常忆念尊重也,此《往生要集》之意也。又《要决》云:「恭敬修有五:一敬有缘圣人,二敬有缘像教,三敬有缘善知识,四敬同缘伴,五敬三宝。」
一敬有缘圣人:谓行住坐卧,不背西方,涕唾便痢,不向西方也。
二敬有缘像教:谓造西方弥陀像变,不能广作,但作一佛二菩萨亦得。教者《弥陀经》等,五色袋盛,自读教他。此之经像,安置室中,六时礼忏,香华供养,特生尊重。
三敬有缘善知识:谓宣净土教者,若千由旬、十由旬以来,并须敬重亲近供养。别学之者总起敬心,与己不同但知深敬也;若生轻慢得罪无穷。为劝众生,成善知识,必使归依西方;若住此火宅,退没难出故也。火界修道甚难故,劝归西方。弥陀净国,无造恶之地,一得往生,三学自然胜进,万行自然具足故也。
四敬同缘伴:谓同修业者,自虽障重,独业不成,要藉良朋,方能作行。扶危救厄,助力相资,同伴善缘,深相保重。
五敬三宝:佛宝者绘像木像。法宝者三乘教旨。僧宝者圣僧、菩萨、破戒之流,等心起敬,勿生轻慢。如木倾因倒曲,若有事碍,不能向西,但作向西想。
三者「无间修」:《要决》云:「谓常念佛,作往生心,于一切时,心恒想巧。譬若有人,被他抄掠,身为下贱,备受艰辛。忽思父母,欲赴归国,行装未办,由在他乡,日夜思惟,苦不堪忍,无时暂舍,不念爷娘,为计既成,便归得达,亲近父母,纵任欢娱。行者亦然,往因烦恼,坏乱善心,福智珍财,并皆散失,久流生死,制不自由;恒与魔王,而作仆使,驱驰六道,苦切身心,今遇善缘,忽闻弥陀慈父,不违弘愿,济拔群生,日夜惊忙,发心愿往。所以精勤不倦,当念佛恩,报尽为期,心恒计念,心心相续,不杂余业。」
四者「无余修」:《要决》云:「专求极乐,礼念弥陀;但诸余行业,不令杂起。所作之业,日别念佛。」
善导和尚云:「专念彼佛,专礼彼佛,专赞叹彼土一切圣众等,不杂余业。专修之人,百即百生;杂修之人,百中仅有一二。近杂缘者,自障亦障他之往生正行也。我亲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心作者,十即十生;杂修者,千中无一。」
又,善导和尚之弟子释云:「欲修西方净土之业者,四修无缺,三业不杂;废一切诸愿诸行,唯应修西方之一愿一行。」
十一、
问:一切善根为魔王所碍,应如何对治?
答:所谓天魔波旬者,欺诳众生之魔也;一切行业者,凭自力故也。念佛之行者,思此身是罪恶生死凡夫,不凭自力,唯乘弥陀愿力欲往生故,魔缘不得其便。修观慧之人尚有九种之魔事;称念弥陀,本无魔事,所谓「果人清净故」,既无诳佛之魔缘,故无障碍念佛之事,此依凭他力之故也。如百丈之石置于船上,过万里之大海。又弥陀观音常来至此行者之前,二十五菩萨百重千重围绕护念,魔缘不得其便也。
十二、
问:念阿弥陀佛者,灭罪多少乎?
答:《观经》言「一念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又言「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
十三、
问:所言念佛者,念佛之色相乎?
答:念佛之色相光明者,观佛三昧也;念报身、观同体佛性者,智浅心狭,非我等境界。
善导和尚云:「不观相貌,唯称名字。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专劝称名。」
又和尚解释本愿之文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应速求安乐净土之往生,以弥陀观音为师。《法华经》所说之「真如实相平等」之妙理、般若经所说之「第一义空」、真言宗所说之「即身成佛」,一切之圣教,任意得悟。
(《大正藏》八三、二○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问答
法然上人
或人念佛之不审,奉问于上人之次第。
一、
问:八宗九宗之外立净土宗,是自由也;余宗之人有此非难,如何对治?
答:立宗派之名非佛说,乃就自己所志之经教,学究其义,判其宗旨也;诸宗各立宗名,亦皆如是。
今立净土之宗名,乃穷究净土正依经典所说往生义之先德所立;不知宗名之发起,致有此非难也。
抑!言净土一宗超诸宗、念佛一行胜诸行者,以其普摄万机之法故也;非轻视理观、菩提心、读诵大乘、真言、止观等一切佛法。虽皆济度生死之法,时至末代,力所不及;依行人之不法,故言机不及也。
言时者末法万年之后,人寿促于十岁;言罪者十恶五逆之罪人也,老少男女之辈,至一念十念之类,皆含于「摄取不舍」之愿中也。
故言「超诸宗」、「胜诸行」也。
二、
问:法华、真言不可列入杂行。有人言之,如何对治此难?
答:源信先德集一代圣教之要文而作《往生要集》,分为十门,其中第九「往生诸行门」,列入法华、真言等之诸大乘。诸行与杂行,言异意同。今之非难,不能胜于源信先德。
三、
问:结缘助成修余佛余经等善根之人,可谓杂行乎?
答:我心既乘弥陀本愿,起决定往生之信者,结缘助成他善根,不可谓之杂行;善导和尚释言「随喜他善根」以此释可知。
四、
问:极乐有九品之差别,阿弥陀佛所立乎?
答:极乐九品非弥陀本愿,四十八愿中所无;此是释尊之巧言也。若言善人恶人同生一处,恶业之辈易起慢心,故显示品位,而言善人升上品,恶人降下品。应速往生,以见其实。
五、
问:持戒者念佛数目少,与破戒者念佛数目多,往生后浅深如何?
答:上人指所坐之迭云:就有迭方论破与不破,若无迭者,云何论破与不破哉!其故者:末法无持戒无破戒,但有名字比丘。传教大师之《末法灯明记》委明此旨,此后不可论持戒破戒。
为如斯罪恶之凡夫所发之本愿者,应急急称名号也。
六、
问:念佛之人,有出声念,有默念记数,何者为宜?
答:口称是称名号,心念亦是念名号,皆成往生之业。
然,佛之本愿是称名本愿,故宜出声。是故《观无量寿经》言:「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善导和尚之《往生礼赞》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但使耳中闻之,皆是高声念佛。然非不知讥嫌之高声,应思本质者出声也。
七、
问:每日念佛之数目,欲其相续,应如何作?
答:依善导和尚之释,一万以上皆是相续。然,不可快速念完一万遍,之后空然过日;虽一万遍,亦应一日一夜之所作。总之,一食之间三次之念佛,是念佛相续。
然,众生根性不同,故非一准。若愿生心切,自然相续。
八、
问:《往生礼赞》之「深心释」云:「十声一声,必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又《观经疏》之「深心释」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何者契合我身乎?
答:「十声一声」之释者,信念佛之相也,是故,「信一念亦往生,行一生之念佛」,是劝导之释也。大意者,以「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之释为本。
九、
问:本愿之一念者,可通寻常机与临终机乎?
答:一念之愿,为不及二念之机也。
不通寻常机者,不可有「上尽一形」之释(注:善导和尚之释,下同),以此释可知。是故,非必以「一念」为佛之本愿。「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之释者,显明「多念佛」则顺佛之本愿。但,值遇本愿,迟速不同,故发「上尽一形,下至一念」之愿也,是以善导和尚释言「念佛往生愿」也。
十、
问:自力他力,应如何领解乎?
答:法然虽无可入殿上(天皇之处)之资格,然天皇召见故,二次入殿上;此非我之能,天皇之力也。
何况阿弥陀佛之力,酬答称名之愿而来迎,有何不审!
自身罪重无智故,而思佛何以能救者,是全不知弥陀之本愿也。为容易救度如斯之罪人所发之本愿名号故,既称念名号,则勿有丝毫疑心。
「十方众生」愿之中,有智无智、有罪无罪、善人恶人、持戒破戒、男人女人;乃至三宝灭尽之后,十岁之众生,亦无遗漏。彼三宝灭尽时之念佛众生,与今时行者比之,今时行者如佛也。彼时者人寿十岁也,戒定慧三学之名亦不闻,此等众生,亦知可蒙来迎;而我身却被舍弃,无此之理也。
但若不欣极乐,不信念佛,则成往生之障。
倦念佛之人者,失无量宝之人也;勇念佛之人者,开无边悟之人也。应以愿往生心相续念佛。
罪人之念佛者,乘本愿、生极乐,故云「他力本愿」,云「超世悲愿」也。
以为朝暮造罪、一文不知之人,虽然念佛,往生不定,此之疑者,不知弥陀本愿乃兼为善恶之机所发也。
念佛之机者,唯随其天性而念佛往生也。依宿世之业所生之身,今生之中不可改变,如女人欲成为男人,今生之中不可能。
唯随其天性而念佛:智者则以智者念佛往生,愚者则以愚者念佛往生,有道心亦念佛往生,无道心亦念佛往生,乃至生邪见之人亦念佛往生。富贵者、贫穷者、欲深者、瞋重者、有慈悲者、无慈悲者,以本愿不思议,但念佛皆往生也。
譬如日出者,不嫌地之高低,悉皆照之;月明者,不简水之浅深,悉皆浮影。
念佛一愿者,普含万机所发之愿也,勿以小智论机之利钝;但念佛者,皆悉往生也,故发「十方众生」之弘广大愿也。佛言「念佛之人如疾雨之往生极乐」,若调心修身之后方能念佛往生者,岂言「如疾雨之往生」乎!
又,非言有此本愿故,使人恣意造恶;唯显示弥陀本愿之广大不可思议之相也。
若言念佛往生之义甚深甚难者,应知乃不知弥陀本愿之人也。法然亦非以检校、别当之位往生,乃以本来之法然往生也;年来所习之智慧,亦非为往生之用;然而,所习之益,若如是知者,其益难量也。
十一、
问:具足「至诚心」等之三心,如何思定乎?
答:欲具三心,并无别样,弥陀本愿言:「称念名号,必定来迎。」仰此誓愿,决定蒙佛迎接。深信而心念口称,以已往生之心而至最后一念不退转者,自然具足三心也。
又,在家愚人,虽不能如此想,但知念佛必生极乐而常念佛者,自然具足三心也。是故,无知之辈,亦有神妙之往生。
十二、
问:所谓「临终一念胜百年之业」者,平生所念之念佛,不如临终一念之念佛乎?
答:三心具足之念佛者,皆相同也;其故者,《观经》言:「具足三心者,必生极乐。」有「必」字故,同于临终之念佛也。
【译者按】:此「十二问答」,《敕修御传》并《九卷传》同载,唯下所举二问答,只出于《九卷传》,余书未见。
十三、
问:三心之义云何?
答:《观经》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国。」此三心者,本愿之「至心、信乐、欲生」之成就文也。然则,欲念佛之人,应具此三心而念怫。
一云「至诚心」者:凭阿弥陀佛之心也。二云「深心」者:常称名号而不疑往生也。三云「回向发愿心」者:思往生利益众生之心也。
以譬言之:有人持一大刀,他人问曰:「此大刀汝所造乎?」答曰:「我毫无所能,此他人所赐也。」又问:「汝以此为财乎?」答曰:「然也。」获此大刀者,至诚心也;此大刀乃重要之物,心生爱重者,深心也;持以切物者,回向发愿心也。如是,遇弥陀本愿者,至诚心也;常称弥陀名号,不为余行之人所言而倾动者,深心也;欲往生者,回向心也。
又,女人领解三心时,譬如蒙赐一袋,开而见之,一切财宝,纳在其中。获得此袋者,至诚心也;此袋有重要之物,心生爱重者,深心也;取袋中物以应急需者,回向心也。如是,遇弥陀本愿如得此袋,此弥陀名号中,阿弥陀佛从初发心,乃至成佛,造集六度万行之一切功德,纳于名号而赐与众生。此名号故,心生爱重,不为别解别行之人所言破,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因不思议之本愿故,迎接如是罪人往生净土,脱离生死。直至临终,口常称名者,深心也。
又,譬如人之有敌,敌强我弱,不能讨伐。有人言:「我能胜敌,依靠我者,代为讨伐。」欢喜凭托而奉仕者,不违誓约,得遂讨敌。凭托讨者者,至诚心也;奉仕者,深心也;讨敌者,回向发愿心也。
如是,我等众生,无始以来,为恶业烦恼之责,轮回六道四生,不能离生死。阿弥陀佛之「归我凭我者,得讨烦恼敌」之誓愿故,归凭阿弥陀佛者,至诚心也;称名号而不怠之奉仕佛者,深心也;最后临终蒙佛来迎而离生死者,回向心也。
十四、
问:具足三心之次第,如是领解者,此身当具三心。然,在家之人,三心之义亦不知,只有念佛,是否不具此三心?
答:「三心」者,教导成为一向专修之念佛者之道也,虽无智罪人,成为一向专修之念佛者,皆悉具足三心,决定往生也。故有习知而成为一向专修之人,亦有纵使不知三心之名,亦成为一向专修之念佛者。
一向归凭弥陀本愿者,至诚心也。深信而称念名号,念念相续,毕命为期不退转者,深心也。愿往生者,回向发愿心也。
譬如手劣之人,得手巧之人所作之物。众生手劣,虽不能造集一切功德,然阿弥陀佛造集一切功德,纳于名号,赐与众生也。
又,人子虽幼,父母以慈悲,储蓄一切财宝让与儿女。
三心之教文虽多,应如是知。
(《大正藏》八三、二二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条问答
法然上人
一、
问:念佛必往生,耳虽惯闻,然不知其由。如斯五障之身,亦不被舍弃之理,请详细开示。
答:凡出生死,其行非一;然,应先愿生极乐,称念弥陀,此是释尊一代之教所普劝也。
其故者,阿弥陀佛所发之本愿言:「称念我名,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已成正觉故,称念弥陀名号之人必往生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必定迎接故,无恶业之障,无魔缘之碍。
不问男女贵贱,不分善人恶人,至心念阿弥陀佛,无不往生。
譬如重石乘船,渡万里之波而不沈。虽罪业重如石,若乘本愿船,不沈生死波,必定往生也。不可因自身之罪业,而疑本愿之不思议,此谓之他力往生。
若自力出生死者,需断尽烦恼,生净土至菩提,此如徒步行于险路也。
二、
问:罪业虽重,持智慧灯,破烦恼闇者,如是愚痴之身,虽相续造罪而不偿;然以何消此罪业乎?如是思惟,如何?
答:唯信佛语而不疑者,以佛之力而往生也。
如前所喻,若乘船者,明盲之人,共到彼岸。
虽有智慧目,不念佛者,不契愿力;
虽愚痴暗钝,能念佛者,乘佛愿力。
念佛之人,弥陀光明常照不舍,不遇恶缘,临终必得正念而往生也。
是故,不依自身智慧之有无,而定往生之得否;唯依深信之心也。
三、
问:舍世出家之人,专念佛故,易得往生也。如我之身者:朝朝暮暮,所作皆为名利;昨日今日,所思悉是利养。如是之人,所念之佛,如何可与佛心相契乎?
答:犹如净摩尼珠投于浊水,以珠力用,其水澄清。众生之心,常染名利,污如浊水;若投念佛之摩尼珠,心罪自清,必得往生,念佛之力也。
非清净我心,除此业障之后方念佛;唯常念佛,其罪则灭。是故,在家往生之实例,古来甚多。勿虑心之不静,应深凭佛力,专念佛名。
四、
问:念佛者,有劝多念之人,有不如此之人,应何从乎?
答:在家之人,常亲恶缘,若不多念,徒过日夜,岂不空寂!凡夫随缘易退故,不论他人如何,总宜勤勉,是故处处多言「念念相续不忘」。
五、
问:「念念不忘」者,自身难契;又虽手持念珠,心唯妄想。此之念佛,岂非难契往生之业乎?
答:所言「念念不忘」者,随人根器之劝导语故,视自己身心所能而行之。
又,念佛之时有恶业之念者,一切凡夫之癖也;然而,但有往生之志而念佛者,决无障碍也。譬如父子之亲,虽少有违背,父子之亲不变,依然父子也。
虽愿生极乐,称念名号,然凡夫故,贪瞋烦恼常起;然而念佛往生之约束不变,必得往生也。
六、
问:如斯之易得往生者,念佛之人皆应往生;然而,愿往生者多,念佛人亦不少,而往生者稀,何以故?
答:人之心思不现于外,故难断邪正。然而《观经》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因不具此心故,虽念佛不得往生。言「三心」者: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也。
初,「至诚心」者:释为「真实心」者,内外相应之心也。作任何事,若不真实则不能成。不厌秽土而现厌秽土之相,不欣净土而现欣净土之状,嫌其内外不相应,劝以真实心厌秽土、欣净土也。
次,「深心」者:信「弥陀本愿」之心也。我虽恶业烦恼之身,闻「以弥陀愿力必得往生」之道理,深信无疑之心也,不因有人多所妨碍、憎嫉、遮障而动摇,谓之「深信」也。
次,「回向发愿心」者:回向自己所修愿生极乐之心也。莫思以我行之力、我心之贤得往生,应信依弥陀愿力之不思议,使不能往生之人亦得往生;临命终时,佛必来迎。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受一切破坏;此心深信,彻至临终者,十人即十人往生,百人即百人往生也。若无此心,则虽念佛,今生难得往生,成为远缘。起此心者,自己知之,外人不识。
七、
问:非不愿往生,虽愿往生而心不勇猛;非嫌厌念佛,虽念佛而漫然过日。如是之身,难言具足三心,如此则今度之往生无望乎?
答:虽愿生净土而不猛,虽称念名号而心倦,如此悲叹者,非无往生之志也;若无此志者,则倦亦不叹,不猛亦不悲也。如叹道急而足迟,若道不急,则亦不叹也。
又,有言「好乐者自然发心」故,渐渐增进,必得往生。有平生造十恶五逆之人,临终始遇善知识而往生;何况愿往生念佛名而悲叹此心不猛之人,佛亦怜愍,菩萨亦守护,消除障碍,遇知识得往生也。
八、
问:念佛之行者,应常如何思惟乎?
答:或时思惟世间无常,知人生在世不久。
或时思惟弥陀本愿,知临终必蒙迎接。
或时思惟人身难得,徒然过日实可悲;轮回六道,得人身者,犹如梵天垂丝穿大海底之针孔。
或时思惟,遇难遇佛法,今生不植出离业,更期何生!一堕地狱,虽经阿僧祇劫,不闻三宝之名,何况欲得深信乎!
或时庆喜自身之宿善,不论贤愚,人类虽多,信佛法愿生净土之行人稀少;迄至信受,甚为难得。诽谤憎恶者,造恶道之因。然则,信之、贵之,乘佛力、愿往生者,此皆宿善之使然,非唯今生之勤也,应深喜往生期至。
如是之事,逢缘触境思惟之。
九、
问:如斯愚痴身,未读圣教,唯多恶缘;以何方法,守护此心,增长信心?
答:其法非一。或见人之苦而推量三途之苦,或见人之亡而觉悟无常之理,或常念佛以励此心,或常近善友反省此心。人多因恶缘而起恶心故,应远离恶缘,亲近善缘。此等方法非一,可随其时而推量。
十、
问:或言念佛以外之余善,非往生之业故,不可修之,然乎?
答:譬如人行道上,主人一人,随从甚多。往生业之中,念佛者主人也,余善者随从也,不可因随从之余善而嫌之。
十一、
问:因本愿不嫌恶人,故人好造恶业,如何?
答: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一切佛法无不制恶;然愚痴凡夫,虽欲制恶而未必能制,故劝念佛以灭其罪也。若谓自身难制,佛加罪咎者,甚为谬误也。我身不能止恶故,弥陀慈悲不舍,消灭此罪,前来迎接。所言唯造恶业者,皆非佛法所谈也;如父母于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爱,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恶;虽平等慈爱,然于行恶之子,则怒目杖责以诫之。
闻佛之慈悲广大,而欲造罪者,亦漏于佛之慈悲也。
若知恶人亦不舍之本愿,则于佛之知见,愈觉自己之可悲、可耻。
若谓有父母之慈悲,而于父母之前行恶者,父母欢喜乎?虽不舍而叹,虽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十二、
问:凡夫之心无不念恶,此恶不现于外者,不耻于佛,而耻于人故也。可任凭此心而行乎?
答:人之欲得归依而饰外者,亦有获罪咎之人。为忍恶故,虽有心念,抑制不现于外者,即是耻于佛之心也。不论如何,应忍恶而行念佛,若不如此,临终正念亦难。应常思临终,每于卧时行十念,此则寤寐不忘念佛之谓也。
凡世间、出世,道理不违。但有此心,则能孝顺父母,忠事主君,厌恶事,好善事。
闻弥陀本愿不舍恶人,则知何况善人更蒙佛之欢喜。
闻一念十念亦蒙佛之来迎,则知何况百念、千念。
故应视身心之所能而行之,勿因自身根器下劣,而疑佛之引接。
虽期望七、八十岁之长年,亦如梦幻一场,何况老少不定,故不可必期长生。然亦勿有期待死后之心,唯应一向念佛,其理非一。
每见此问答,应思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大正藏》八三、二二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大寺十问答
法然上人
一、
问:释迦一代圣教,皆摄于净土宗乎?又限于三部经乎?
答:八宗九宗,一切皆摄于净土宗之中,而分为圣道门、净土门。
圣道门有大小,有权实。净土门有十方,有西方。西方门有杂行,有正行。正行有助行,有正定业。
《安乐集》释为圣道难,净土易。不知立宗之意者,以为限于三部经也。
二、
问:正杂二行,皆是本愿乎?
答:念佛者本愿也。为救度被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所舍弃之恶人,阿弥陀佛经五劫之间思惟,成就救度六道苦机之力用者,本愿之名号也。
以杂行为本愿之人,疑佛五智故,止于边地,漏于见佛闻法之利益。
三、
问:三心具足之念佛者,决定往生欤?
答:决定往生也。三心有智具三心,有行具三心。
智具三心者:修学诸宗之人,以本宗之智难起信故,出经论之文,以解其义,而起念佛之信。
行具三心者:一向归投者至诚心也,无疑心者深心也,愿往生者回向心也。如是一向念佛、无疑念、愿往生者,行具三心也。
五念、四修者,一向信念之人,自然具足也。
四、
问:念佛不持念珠,无妨乎?
答:必持念珠。如世间之歌谣舞蹈,亦随其拍子,以念珠为音节,而动其手舌也。然未断无明者,妄念常起;如世间之主与客,手持念珠时,非数妄念之数目,乃数念佛之数目故,念佛是主人,妄念是客人。是故心中许其妄念者,过份之恩也。然若因此而口出种种杂语,手数念珠者,甚为谬误也。
五、
问:此之大佛,如是仰拜,则依大佛之力送往净土乎?
答:无有此理也,立三宝有三,一「一体三宝」者:法身之理上立三宝之名,万法皆从法身出生故也。二「别相三宝」者:十方诸佛者佛宝也,其智慧及所说之经教者法宝也,三乘弟子者僧宝也。三「住持三宝」者:以佛之画像、木像为住持之佛宝,所书之经卷为法宝,三乘画像、木像为僧宝。若大佛迎接者,紊乱三宝之次第也。其故者,住持与别相,各自分别;加之,本尊之大佛留于娑婆,而行者去于西方,无此
理也。但,恋慕净土之佛,故造其形,作真佛之想者,即得功德也。
六、
问:有智之人过世俗生活,与无智之人持有道心,何者为胜乎?
答:小智而无道心,与无智而有道心比较,劣于千倍万倍。是故,无智者之念佛,契于弥陀本愿,必得往生。小智而无道心,或不净说法,或妄为人师,如是之人,必堕地狱。
但无智人之道心者,以假为真,不应惧而惧,应惧而不惧也。大智人之道心者,知其道故,易往生之人也。盲目之人不可譬喻为明目之人,若同有道心者,则有智之人犹胜无智之人亿倍也。
七、
问:念佛人必蒙摄取之益乎?
答:然也。
八、
问:有言摄取之光明,一度蒙照之后,总不退失,然乎?
答:此大误也。念佛之故,方蒙光照;念佛退转之后,依何蒙受光照?若如此者,未有无念佛一遍之人,然,往生者少,不往生之人多,此之现证,有谁疑乎!
九、
问:本愿文言「十念」,成就文言「一念」,平生乎?临终乎?
答:众生本来懈怠故,无知之人,一度念佛之后,不念但住往生之想,而退转念佛者,甚为可惜。
十念者对上尽一形,迟遇念佛之人,寿命短促,不及百念即十念,不及十念即一念也。
法然若烧所著麻衣,即是与麻衣之缘尽;若不如此,麻则不灭。过去无始以来,以罪业所成之身,身是本来之身,心亦本来之心,以何成就往生而得灭罪乎?罪灭之人者悟无生忍也,悟无生忍者,肌肤成为金色;弥陀虽有金色之愿,然念佛之人,谁于临终以前成为金色乎?应停止辩聪,而仰凭「一发心以后,无有退转」之释,以待临终也。
十、
问:临终来迎者,报佛乎?
答:念佛往生人,预报佛之来迎;杂行人之往生,必化佛之来迎。念佛而或杂余行,或杂疑心者,见化佛之来迎,而隐报佛也。
(《大正藏》八三、二五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叡空上人之问答
法然上人
或时法然上人曰:往生之业,无胜于称名之行。
叡空上人曰:观佛殊胜。
法然上人曰:称名是本愿之行故殊胜。
叡空上人又曰:先师良忍上人亦言观佛殊胜。
法然上人亦曰:良忍上人只是先出生而已。
叡空上人颇有怒容。
法然上人又曰:善导和尚亦释云:「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称名殊胜,甚为显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真法印之问答
法然上人
问:方以何法,今生解脱生死?
答:不如贤虑思择。
问:公是法门达人,必有所决,愿为开示。
答:为自身不无所择,唯欲疾得往生极乐耳。
问:难遂顺次往生,故致此问。未断罪障之散乱凡夫,如何可得往生耶?
答:成佛虽难,往生易得。窃依道绰、善导等意,以弥陀本愿力为强缘,故虽乱想凡夫,亦得往生极乐报土。勿以自力之执情,而疑他力净土之真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严法印之问答
法然上人
问:今生如何解脱生死?
答:于法然者,唯乘弥陀本愿,以期往生极乐之外,全无所知。
问:我所知亦如是,为闻此言,以坚愚按,故致此问。然,妄念繁起,应如何对治乎?
答:是烦恼之所为故,凡夫心余力绌。唯凭弥陀本愿而称念名号者,乘佛愿力,必得往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遍僧都之问答
法然上人
问:如末代恶世之我等罪浊凡夫,云何离生死乎?
答: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极乐,即能离生死。
问:亦知净土教理如是。然,虽念佛,心散乱,将如何?
答:此法然亦力有所不及。
问:然而,将如何乎?
答:应知:心虽散乱,称名号者,乘佛愿力,必得往生。总而言之,念佛为第一之事也。
明遍云:如是,如是,为闻此语而来也。
僧都退出之后,上人与当时僧众言:生于欲界散地之人皆散心也,犹如受生人界则有目鼻。所谓舍散心而往生,无有是理;散心念佛之往生,方是殊胜之本愿。此僧都之虽念佛心散乱将如何之疑问者,多余之事也。
(《大正藏》八三、二三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台宗人之问答
法然上人
问:佛教多门,出离生死之道非一。其中圣道门者,《法华经》或言:「须臾闻之,即得究竟。」或言:「取证如反掌」。一类顿悟之机者暂置,就教之轨则而言,定次位之阶级,明修行之方轨者,十信经万劫之后,方谈契无生忍之位。然,净土门者,虽十恶五逆之罪恶凡夫,受知识之教,纔依一念十念之口称念佛,顿得往生报土之益,剎那之间,易契无生忍之位,甚为不审。抑!六字名号究有何等功力,能超万行,而具不思议之奇特乎?
答:弥陀因位时,代一切众生,于兆载永劫之间,修六度万行、诸波罗蜜之一切行,其功德皆悉纳于六字名号故,万行万善、诸波罗蜜、三世十方之诸佛功德,六字名号无有遗漏,是故名之为「极善最上之法」,源信大师判为「因行果德、自利利他、内证外用、依报正报、恒沙尘数无边法门、十方三世诸佛功德,皆悉摄于六字之中,是故称名功德无尽」者,此意也。
弥陀本愿言:「与诸圣众前来迎接称此名号愿往生极乐之众生,此愿若不成就者,愿共众生,同堕地狱,终不成佛。」发起四十八愿,此愿已成就故,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也。故虽极恶最下之罪人,称此名号者,得万行万善之功德,相应因位之本愿,而蒙迎接;故以本愿不思议之力,须臾之间生于报土,剎那之程开无生之悟,有何可疑耶!一念得无上功德之名号也,一念十念之功,丝毫更不可思议……
(《大正藏》八三、二三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弟子之问答
法然上人
一时,圣光、法力、安乐等侍于上人之侧。
安乐问:如我等之辈,难持十重,常起妄念,又不能勇猛精进,唯不顾自身之善恶,仰凭弥陀本愿,思决定往生,如何?
上人答:此事当然也。总之,生决定心者,应得往生之人也,烦恼罪恶等之往生障不障者,凡夫之心虽不能觉知,相应本愿之念佛者,不能障碍此,无有妨碍往生之罪也。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恶之有无。已许凡夫之往生,岂嫌妄念之有无耶!
安乐又问:和尚云「虚假之人不得往生」,如何领解乎?
上人答:言虚假者,故作贤善之辈也,不好乐而自然不虚假者,非往生之障。发念佛信心之人者,必定往生,更不可疑。应详知善导和尚之释,若无善导和尚者,我等何能今生脱离生死乎!
不觉落泪故,圣光、法力、安乐,亦皆忍住眼泪,益增信心。
其时圣光言:我于往生,完全无疑。
上人言:汝等虽有少罪,岂不往生!应言与他人闻知。虽不起强盛心,亦不落泪,只要念佛,应得往生也。见思、尘沙、无明之烦恼,成为一切障碍。念佛之一行者,此之烦恼不能障碍,得遂往生,十地究竟也。他宗者,虽实教、权教、密教、显教,十地究竟之事,不论顿渐,极为大事也;然而,唯依念佛之一行,而得往生,十地愿行自然成就之事,诚然,甚深殊胜之事也。
***
一时,圣光与圣觉于法然上人之前听闻净土法门时,圣光上人问曰:仰信本愿,诚愿往生;然妄念常起难止,散乱弥增不静,此将如何?
上人答曰:(见〈法语篇〉第六「十念法要」)
***
问:善导和尚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答: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是即安心也。
***
若有人问:定散诸行皆乘弘愿者,可答然也,皆乘弘愿;
若有人问:定散诸行皆是弘愿者,可答不然,唯念佛行。
***
问:此六部经有胜劣乎?
答:有胜劣。依善导和尚《观经疏》所引,正依经唯限《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也。《般舟经》、《净土三昧经》、《十往生经》者,傍依经也。
答光明书
法然上人
「一念往生」之主张,京都大致有所流布,此极为邪谬之事也;诚然,不劳所问。
《大经》下卷言:「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又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曲解此等文字之辈,住于大邪见也。
言「乃至」,云「下至」,皆兼含「上尽一形」之语也;然而近顷,愚痴无智之辈,偏执「十念一念」之言,而废「上尽一形」之语,无惭无愧之甚也。
诚然,信「迄至十念一念,弥陀大悲之本愿,亦必接引之无上功德」,而应一生不退而行也。文证虽多,不必详举;彼一念往生义之邪谬,不足言也。
爰,彼邪见之人,承此之难而答曰:「我所言者,取信于一念而念也,非言不可念。」此语虽似寻常之言,其心不离邪见之执。何故?所谓「应信以信心决定之一念之后,虽不再称念,十恶五逆之大罪尚不障碍,何况余之少罪!」住此见解之人,纵虽多念,岂契阿弥陀佛之心乎!此等言论,何经何论所言乎?何处之人师所说乎?此皆懈怠无道心、不当不善之类,欲任情为恶之语也。初一念之后,不念之故,其恶障彼一念之胜因,毋宁堕于三恶道乎!
彼一生造恶之人,临终十念往生者,是忏悔念佛之力也,不可与一念之邪义混同。彼忏悔之人也,此邪见之人也。
虽有精进之人,闻此邪义,即成懈怠;希有持戒之人,信此谬论,即成无惭。
凡如是之人者,附佛法之外道,狮子身中虫也。天魔波旬之故,妨人之正解,障人之往生也。可恶之事,应深怖之也。
凡事笔端难尽,谨言。
(《大正藏》八三、二一九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或人词
法然上人
(一)
欲尽孝养,以父母为重之人,应先托父母于阿弥陀佛。
我得人身,愿生极乐,称念弥陀者,偏蒙父母之养育故,我今念佛功德,必蒙垂怜,迎我父母往生极乐,而灭其罪;作此想者,阿弥陀佛必迎父母于极乐也。
中国有妙云比丘尼者,幼亡父母,三十年念佛,为祈父母往生故,父母终得共脱地狱之苦,同生极乐世界。
(二)
善导和尚《往生礼赞》引本愿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此文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阿弥陀佛成就本愿,庄严极乐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览,有否念我名号之人;
以佛耳昼夜倾听,有否称我名号之人。
是故,一称一念之人,阿弥陀佛无有不知;摄取光明,不舍其身,临终来迎,无有空过。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结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宜净身洁手,持念佛珠,亦披袈裟,勿以不净之身入持佛堂。阿弥陀佛亦受此世君王之所恭敬,何况始自世尊、诸大菩萨,亦恭敬之;三界诸天,亦低首恭敬,何况我等乎!
又,所谓畏罪者轻视本愿,修身洁行者励自力;如是言论者,无知之言,谬误之事,令人悲叹也;决不可闻入于耳,丝毫不可用之也。始自净土三经,中国、日本之人师,其著作中,全无此等言论;任性随情所言之恶事,必堕三恶道,一代圣教之中所无也。
五逆十恶之罪人,临终依一念十念而蒙来迎者,悲悔自己之罪恶,望救而念佛;阿弥陀佛以本愿力,灭罪来迎也。此乃以本愿之意而记载,是故应如是信受而念佛,用心努力成为可贵之念佛人。谨言、谨言。
(《大正藏》八三、二五一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某人书
法然上人
(一)
念佛往生者,无有任何障碍、非难,而不能往生之道理也。
若言善根少者,则一念十念亦不漏。
若言罪障重者,则十恶五逆亦得生。
若言嫌根机者,则常没流转之凡夫为正机。
若言时已下者,则末法万年之末,法灭以后独盛。
如何嫌弃此法,亦不被此法所遗漏。唯力有所不及者,即是不信:「不论恶人、不论时代,摄取不舍之佛故,应当深凭,不顾自身;一向乘托阿弥陀佛之大愿业力,善恶凡夫皆得往生。」而疑本愿,如此即是往生之大障碍也。
(二)
不论何人,末代众生亦有念佛祈祷今生之事,何况后生之往生,念佛之外,岂得契乎!
此非我法然一人所说,以圣教为镜所照出之言也,宜详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莲生书
法然上人
(一)
来函欢喜接悉。诚然,其后之事颇为挂心;然而,欣见来函。今书「但念佛」之文,请详览之。
念佛之行是阿弥陀佛本愿之行,持戒、诵经、诵咒、理观等行,非阿弥陀佛本愿行;愿生极乐之人,应先修本愿之念佛行。
不念佛,唯修别行,不能往生极乐,此理善导和尚所言故,「但念佛」是决定往生之业也。善导和尚是阿弥陀佛化身,故依其教而念佛之人,往生一定。
又,女犯是不淫戒之事,与子息断缘是不瞋戒之事;持戒之行非弥陀本愿行故,可随自己所堪而持之。孝养之行亦非弥陀本愿行,亦应随所堪而行之。
又,用铜制之「阿」字,心中作阿字观,亦非弥陀本愿行,使用锡杖亦然。弥陀接引图非常重要,然以念佛为主。念佛三万五万或六万,一心专念,决定往生之业也。
其余善根,乃念佛有暇之事;既以一心专念六万遍,则尚有何时间?真实一心,念佛三万五万,虽犯小戒,亦不因此而不得往生。
但,此中孝养之行,虽非弥陀本愿行,然令堂已届八十九高龄,宜尽孝养,务必使作或于今年来迎之准备。谨言、谨言。
孝养与念佛虽别,而不相碍。令堂唯汝是赖,故宜劝其必以如是心待弥陀之来迎。
(二)
应思今生必得往生。人身难得今已得,念佛往生法门难遇今已遇;有厌娑婆之心,亦发愿生极乐之愿;弥陀本愿甚深,往生唯在汝心。应当不怠念佛,知决定往生之理。
(《大正藏》八三、二一六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兼实夫人书
法然上人
谨启者:来函得知,勤于念佛,甚为欣喜。诚然,往生之行,以念佛最为殊胜也,何以故?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余行则虽真言、止观之尊高行法,亦非弥陀本愿之行。
又,念佛是释尊付嘱之行,余行则虽定散两门殊胜之行,释尊亦不付嘱。又,念佛是六方诸佛证诚之行;余行设虽显密事理等尊高之行,诸佛亦不证诚。是故,诸行虽多,往生之道,偏以念佛最为殊胜。
然而,不知往生道之人言:「念佛是不堪于真言、止观行法之人所易修易行之法。」此极为谬误,何以故?余行非弥陀之本愿,故被嫌舍;又非释尊付嘱之行,故被搁置;亦非诸佛证诚之行,故被制止。今唯凭弥陀本愿,依释尊付嘱,顺诸佛证诚,舍弃我等愚痴之筹量,而专勤念佛,以期往生。此即源信大师《往生要集》所言:「往生之业,念佛为本」之意也。今唯停止余行,一向念佛。
言「念佛」者,一向专修之念佛也,此旨见于三昧发得之善导和尚《观经疏》;又《无量寿经》亦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一向」之言与二向三向相对,偏为简舍余行而嫌除之意也;用之于祈求,念佛亦是殊胜之行也。
《往生要集》亦明一切行中,念佛殊胜之由。又,传教大师之《七难消灭护国颂》亦言应当念佛。凡念佛者,十方诸佛、三界天众不妄语所劝之行,是故现世后生之行,皆无胜于念佛也。今唯应成为一向专修之「但念佛者」也。
(《大正藏》八三、二○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鎌仓之禅尼书
法然上人
来函详悉。念佛功德之大,虽佛亦难说尽,智慧第一之舍利弗,多闻第一之阿难,亦难知念佛之功德,广大善根故;何况法然等,更不能说尽。法然于传来日本之佛教经论,随分阅读;然,仅就净土教文,欲说尽中国传来之圣教义意,一年二年亦甚困难。然,来函承问故,当为说之。
先,不信念佛之人言:「莲生或津户三郎等,无智之人故,不劝余行,唯劝念佛。」此极为谬误也,其故者,念佛之行,本来不论有智无智,弥陀往昔所誓之大愿者,普为一切众生故也;非为无智之人誓念佛之愿,为有智之人誓余行之愿。为十方世界之众生故,有智、无智、善人、恶人、持戒、破戒、贵贱、男女等,皆无分别;佛在世之众生,或佛灭后之众生,或末法万年后三宝灭尽时之众生,唯有念佛是现当(现在与来世)之祈祷也。
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阅读一切圣教,而劝专修念佛者,亦广为一切众生故也,方便时节,契应末法,即是今之教也,是故不限无智之人。广凭弥陀本愿,普随善导解释,劝化念佛一门,何限无智之人,而隔有智之人乎!若然,则背弥陀大愿,违善导解释。
是故,凡来参诣,寻问往生之道者,不论有智无智,皆劝以专修念佛也;凡阻止专修念佛者,前世未闻念佛三昧之得道法门,后世亦将堕于三恶道故也。此理经论多言之,如善导和尚于《法事赞》云:
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
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
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途身
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
此文之意者:见有愿生净土而念佛之人,即起毒心,巧思无理之事,以种种方便,破坏专修念佛之行,犹如仇寇,横加阻挠。如是天生即无佛性之眼,失善根之种,阐提等辈;念此弥陀名号,长离生死,往生常住之极乐;然而毁灭如此顿教,依此罪故,永远沉沦于三恶道。如是之人,虽经大地微尘劫,不能脱离三途之身。是故,如此无理之人,反宜怜愍之。若因如此罪人所言,而懈怠专修念佛,并疑念佛往生,而起顾虑之人,则虽劝而无益矣!
凡缘浅而未至临终之人,虽闻而不信;见念佛人,即生瞋心;闻念佛声,即起怒容;虽经论未言,亦谤言念佛是恶事。闻如是语,应怜愍之,不应动心;于不信之人,亦不可勉强劝信。应视为过去之父母、兄弟、亲属,而生慈悲,念佛往生极乐,速证涅槃之后,再还娑婆,救度诽谤不信之人。
(一)犹如异解之人众,修诸余功德,则财宝增长;我一向专修,则成决定往生之身。见他人行远道,应思使其结缘我之近道,但于专修无碍,则不妨使其结缘。
(二)人众之建寺、造佛、刻经、供僧等事,自心不乱而起慈悲,亦可劝其修如是之杂善根。
(三)为求此世利益,不知念佛之义,而祈之于佛、神,亦刻经建寺等,此亦如前。至少为后世故,亦是善事,不可言其无用;应思此行,不碍专修。
(四)念佛虽有种种义,称念六字,一切皆含;唯凭佛愿,口称名号,手持念珠也;心常系念,则是无上决定往生业也。念佛之行,本来不论行住坐卧、时处诸缘,亦不嫌身口之不净,故名乐行往生也。但,心净之念佛,名为第一之行;心系净土者,则是净心之行法也,应如是劝之。常如是言,不必种种多论。自身亦然,思今生决定往生,务必增强此心。
(五)不可与不信念佛之人诤论,亦不可与诸行异计之人执论,见异解异学之人,不可侮谤,勿使其弥增重罪,可愍之事也。
同愿极乐而念佛之人,虽其人卑贱,应思父母慈悲,优劣平等。于贫穷者,应予资助;缺念佛之心者,应劝导之,应思此是对阿弥陀佛之侍奉也。
如来灭后以来,唯有小智小行之人,然皆以为自己有智慧;「经录」所载经论,尚未阅读,何况录外之书乎!如是之人,显现智慧相貌之言论,宛如井中之蛙。
我于中国、日本之圣教,悉皆收集,读而勘之。不信念佛之人者,前世造诸重罪,久沉地狱,今世亦将速归地狱之人也。设虽千佛出世,教言念佛之外有往生之业,亦不信之;以念佛乃释迦、弥陀直至恒沙诸佛所证诚故,此志坚如金刚,一向专修,不可改变。
又,裟婆世界之人,愿生诸余净土者,犹如无弓欲取空中之鸟,无足欲折高枝之花。必以念佛为现当之祈祷也。
简略如是,此亦佛说也。内部之人,应劝其修往生极乐之业,随人之愿,始终不断劝导之。谨言、谨言。
(《大正藏》八三、二○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秀实夫人书
法然上人
来函详悉。为闻念佛之理,特自远方遣使前来,念佛之志,令人感动。
所寻念佛之事,为往生极乐者,一切之行,皆无胜于念佛之行;所以者何?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故也。
言「本愿」者,阿弥陀佛未成佛之昔,名为法藏菩萨之时,为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于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大愿,其中为一切众生之往生,发一誓愿,名为「念佛往生」之本愿,即《无量寿经》上卷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和尚释此愿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言「念佛」者,非忆念佛之法身,亦非观想佛之相好;唯一心专称弥陀名号,此名为念佛也,是故言「称我名号」。念佛以外之一切行,非弥陀本愿故,设虽殊胜之行,亦不及念佛。凡欲生其国之人,应当随顺其佛之愿;是故欲生弥陀净土之人,应当随顺弥陀誓愿。非本愿之余行,更不能企及本愿之念佛;是故,为往生极乐,无胜于念佛之行。非往生之道,亦各有其殊胜之法;然而众生离生死之道,佛之教法虽多,此时之人欲离生死,脱三界之道,唯有往生极乐,此旨是圣教之大意也。
次,往生极乐,其行虽有种种,我等之往生,念佛最为契应,所以者何?佛之本愿故也,托佛愿力,往生易得。彻底而言:若非极乐,不能离生死;若非念佛,不能生极乐。是故,深信此旨,专愿极乐,一向念佛,应思今生必离生死。
又,四十八愿,一一愿之结论皆言「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然而,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应知誓愿不虚,是故,众生称念,一人不漏,皆得往生;若不然者,谁信弥陀已成佛乎!虽三宝灭尽之时,一念尚得往生;虽五逆深重之人,十念亦得往生;何况生于三宝之世,不造五逆之我等,称念弥陀名号,往生无疑。今遇此愿,诚非普通之缘,应由心欢喜。若遇而不信,则犹如不遇;今当深信本愿,勿疑往生,决无二心,勤于念佛,必于今生脱离生死,往生极乐。
又《观无量寿经》言: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此是弥陀光明唯照念佛众生,不照诸余一切行人。云何唯选念佛而照摄乎?善导和尚释言: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念佛是弥陀本愿行故,成佛之光明,还照信本地誓愿之信心念佛人;余行非本愿故,弥陀之光明嫌而不照也。今,求生极乐之人,应思行本愿之念佛,蒙光明之摄取。以此论之:念佛甚为重要,故应常勤念佛。
又,释迦如来于此《观经》之中,说毕定散种种行之后,将付嘱阿难之时,前所说之散善三福业,定善十三观,不付嘱之;唯付嘱念佛之行。《观经》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和尚释此文云: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定散之种种行,非弥陀本愿,是故释迦如来付嘱往生之行,即不付嘱余之定善散善之行;念佛是弥陀本愿行故,即选择而付嘱本愿之行。今顺释迦之教,求生极乐之人,应修付嘱之念佛,以契释尊之心。以此论之:亦应常勤念佛,以契释尊付嘱。
又,六方恒沙诸佛,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世界,专为证诚「唯念弥陀名号,必得往生,真实不虚。」此亦念佛是弥陀本愿故,六方恒沙诸佛皆证诚;余行非本愿故,六方恒沙诸佛不证诚。以此论之:更应常勤念佛,凭弥陀本愿,顺释尊付嘱,蒙六方诸佛之证诚护念。弥陀本愿,释尊付嘱,六方诸佛护念,一一真实不虚,是故念佛之行,胜一切行。
又,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净土祖师虽多,偏依善导。往生之行虽多,善导和尚之意,大分为二:一者专修,即是念佛;二者杂修,所谓一切诸行,上所言定善散善是也。善导和尚《往生礼赞》云: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此是专修与杂修之得失:得者得往生,所谓念佛之人,十人即十人往生,百人即百人往生;失者失往生,杂修之人,百中稀有一二人得往生,其余不得往生,千中稀有三五人得往生,其余不得往生。专修之人皆得往生者,何故?与弥陀本愿相应故,随顺释尊教法故。杂修之人得生少者,何故?违弥陀本愿故。念佛求生净土者,与释迦弥陀之心相应;杂修求生净土者,与释迦弥陀之心相背。善导和尚分判二行之得失,不只如此,《观经疏》中,多举得失,今繁不述,以此可知。
凡谤念佛者,必堕地狱,五劫受苦无极;信念佛者,往生净土,永劫受乐无极。应当弥增信心,无二心念佛。
详细文中难尽,可问贵使。
……………………………
(《大正藏》八三、二一四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秀实书
法然上人
先,「具足三心,必得往生。」诚然,仅闻此语,不知是何种心,而种种思量。然而,若依善导和尚之意,则容易领解;虽无学习根性之无智愚人,或理解力弱之女人,决无不能具足之心。但真欲往生而念佛之人,则自然具足三心也。何以故?言「三心」者,《观无量寿经》言: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然而,依善导和尚之意,初言「至诚心」者,「真实心」也。言「真实」者,无内虚外饰之心也,亦即《观经疏》云:「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此释之意者,内愚而思外现智者之相;内造恶,而外现善人之相;内懈怠,而外现精进之相,无实之心也。内外皆实而无假饰之心,名为「至诚心」也。
二者「深心」,即是「深信」之心也,深信何事乎?具诸烦恼,造多恶业、无余善根之凡夫,仰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称念阿弥陀佛光明名号,若百年、若四五十年、若一二十年,乃至一二年,始自欲往生之时,直至临终不退转;若七日一日、十声一声,或多或少,称名念佛之人,决定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名为「深心」也。
然而,多有愿往生之人,虽称念本愿名号,因惧于内心妄念常起,外相亦少余善,而自觉卑下,以为往生不定,此已怀疑佛之本愿矣!
是故善导和尚遥顾未来行者之留有此疑,为除此疑,而劝决定心故,详细解释「具足烦恼、造诸恶业、善根薄少、未能开悟之凡夫,乃至一声称念,必得往生」之理。
纵有多佛,遍满空中,辉光吐舌,一一说言:「造罪凡夫之念佛往生,虚妄之事,不可信也。」亦不因此起一念惊疑之心。何以故?阿弥陀佛未成佛之昔,誓言:「若我成佛,称我名号,乃至十声一声,若不生者,我不成佛。」其愿不虚,今已成佛,应知:称其名号之人,必得往生。
又,释尊出现于此娑婆世界,为一切众生,说彼阿弥陀佛之本愿,劝念佛往生;又,六方诸佛证诚其说。此外,若有任何之佛,与此诸佛相违,而言「凡夫念佛,不得往生」,亦不因此而惊动,信心坏失,心生疑惑。何况任何诸佛,皆无此说,何况辟支佛等乎!
善导和尚如是详细解释,何况此时凡夫之言说障碍乎!如何优秀之人,皆难胜于善导和尚之深明往生之道也。
善导和尚非普通凡夫,是阿弥陀佛化身也。阿弥陀佛为弘扬自己本愿,广度众生往生,权现人身,名为善导,故其言教,等同佛说。何况其所垂迹,现生获得三昧,亲睹净土庄严,蒙佛接见,直闻佛之言教。凡欲思本地,欲寻垂迹,皆应仰信善导和尚之言教也。是故,不论烦恼多少,不论罪障轻重,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应于此声,当思决定往生。决定心即名为深心,具此信心者,决定往生也。总之,不论如何,于念佛往生之事无疑,名为「深心」也。
三者「回向发愿心」,此并无别义,自己所修之行,一向回向愿往生也。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善导和尚之释也。虽有真实心,亦不虚饰外貌,若疑弥陀本愿者,是欠深心之人也。虽不疑本愿,而内外虚假者,是欠至诚心之人也。虽具此二心,若无愿生极乐之心者,是欠回向发愿心之人也。三心分之,似乎各别;总之,发真实心,深信本愿,愿生极乐,名为三心具足之心也。
诚然,如是简单之心亦不具足者,何能完成往生之大事乎!若言此心,甚易具足;然非言若不如是领解,则不能具足三心。虽不知三心之名,亦能具此三心;亦有知之甚详,而未能当下具足。是故,虽予解说,尚且不知之人中,唯专念佛而得往生之事,自古相传;此皆不知三心之名,而具三心之人也。
亦有多年念佛之人,临终劣相者,此即前面所言,虚饰外貌,唯欲令人赞为念佛人,内心未深信本愿,亦非真实愿生极乐故,应如是知。是以,不具此三心故,既临终劣相,亦不得往生也。然,不可因如此之言,即以为往生甚难,切不可作此想。
不思定「一定往生」之心,即是欠缺「深心」,而无往生之心故,更应作一定之想。真有愿生之志,不疑弥陀本愿而念佛者,临终无颠倒之事也;其故者:佛之来迎,正为临终正念故也。不知此理之人,皆以为临终正念念佛时,佛即来迎;此既不信佛愿,亦不知经文也。
《称赞净土经》言:「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平时常念佛故,临终佛必来迎;见佛现前,即住正念。然而,以为平生念佛徒然,唯无理祈求临终正念之人,甚为谬误之事也。
是故,信弥陀本愿之人,不可先有怀疑临终之心,唯应更至心于日常之念佛。何时佛愿唯誓迎接临终方念佛之人乎?临终念佛往生之人,乃是日常既无往生之愿,亦不念佛之造罪恶人,临终始遇善知识之劝导,念佛而往生,《观经》已言之。本来念佛之人,不别作临终之准备;应思佛之来迎一定故,临终正念亦是一定也。
又,有人言:「虽造罪之人亦能念佛往生,何况诵《法华经》等而又念佛,有何妨碍乎!」京都亦多有人作如是言。此乃他宗之言论,不必评其是非;有谬误者,当慎妨之。
净土宗之宗旨,善导和尚《观经疏》释言:往生之行,大分为二:一者「正行」,二者「杂行」。正行者:一、读诵正行,即是读诵《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三部经。二、观察正行,即是观极乐依正二报之庄严。三、礼拜正行,即是礼拜阿弥陀佛。四、称名正行,即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五、赞叹供养正行,亦是赞叹供养阿弥陀佛。此名「五种正行」,若赞叹与供养分为二,即是六种正行。
又言:「就此正行,合为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又言:「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念佛以外之礼拜、读诵、观察、赞叹供养等者,为令专于念佛之助业也。
然则,除正定业与助业,此外之诸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六度万行,读诵法华,修持真言,如是诸行,悉皆名为「杂行」。
修前之正行者,名为专修之行者;修后之杂行者,名为杂修之行者。又判此二行之得失谓之:「若修前之正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若行后之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名为疏杂之行。」疏于极乐之行也。
又解释言:「专修之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弥陀本愿得相应故,不违释尊之教故,随顺恒沙诸佛之语故。杂修之人,百人稀得一二人往生,千人稀得五三人往生。何以故?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弥陀本愿不相应故,与释尊之教相违故,不顺诸佛之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念间断故,与名利相应故,自障障他故,乐近杂缘,障往生之正行故。」是故深信善导和尚而入净土宗之人,应一向专修正行。
若背善导和尚之教,欲修余行之人,各随所习,不用言其是非。然,善导和尚所劝之行不可置之,而略加所不劝之行;所劝之行,尚且懈怠,而加未劝之行,诚然不可。
亦不可闻信异学异见之人种种言论,唯应一向随顺善导和尚所劝,更勤于一定往生之念佛。念佛以外之行,虽于往生无障,然所闻乃不定往生之故,于修一定往生行之时间,加入不定往生之业,岂非有损乎?应深思之。
然,虽如是言,非谓添加杂行之人永难往生。不论如何,修余行之人,不可轻视、非难,其罪甚重;应当谨慎,不可有侮辱杂行人之心;不论如何,不可轻论人之善恶。又,本来有志于此门而可劝之人,则应努力劝之。
决不可与解行不同之人相论,虽博学多智之人,于此亦慎而避之;何况以汝身份,甚为不宜。于汝自身,首先,应思切愿往生,勤于念佛;往生之后,速还裟婆,救度世人。……………
三月十日源空
(《大正藏》八三、二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正如书
法然上人
何时之命,难以逆料;设虽长寿,亦如梦幻。唯须同生极乐,于莲台上,摈弃此世悲苦,共语过去因缘,互助未来化导,此是最上利益,始时即为汝言之。必须深凭本愿,一念亦无疑心;应思一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则我身纵使任何重罪,以弥陀愿力,一定往生,而一向念佛。
我等之往生,决非依靠自己之善恶,是全凭弥陀之力量。若只依自己之力,则虽何等优秀高贵之人,于末法之今世,亦难立即往生净土。由凭弥陀之力故,则虽何等罪深至愚之身,无不往生;是故,唯依信不信弥陀愿力也。《观经》亦言之:出生以来,未曾念佛一遍,并且善根薄少,朝夕杀生偷盗,唯造如是诸罪,以度岁月,毫无一念忏悔之心。命欲终时,遇善知识劝导,唯依专称南无阿弥陀佛,除灭五十亿劫轮回生死之罪,蒙化佛、化菩萨等三尊之来迎,并赞言:「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即生彼国。
又言五逆罪:现生杀父杀母,恶心害佛,破和合僧,造斯重罪,亦无一念忏悔之心。如是恶人,以恶业故,应堕无间地狱,经历多劫,受苦无穷。然而,临命终时,依善知识劝导,十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每一声各各除灭八十亿劫轮回生死之罪而往生。如斯罪人,尚以十声、一声之念佛而得往生。诚然,若无弥陀愿力,何得往生净土乎!本愿不虚,以此可信,此正是佛说也。
佛之言说,无一虚假,唯应仰信;若怀疑者,即是以佛为打妄语故,反增罪咎,故宜深信。然,闻有人向汝言不得往生,令人悲叹!
不论何等智者优秀之人来言,皆不可惊动,彼智者优秀之人所言种种之道,皆是异解异行,于往生净土之人,反成退缘,可谓恶知识。不可听闻凡夫如是之说,唯应一向信凭弥陀之誓愿。不因异解之人所言而起一念疑心之理,善导和尚已预先详细解说。
纵使有佛,遍满虚空,放光而言:「造恶凡夫,一念得生者,此虚妄不可信。」亦不因此而起一念疑心。
何以故?阿弥陀佛未成佛之昔,始发道心时,誓言:「若我成佛,称我名号,乃至十声一声,不生我国,我不成佛。」其愿不虚,今已成佛。又,释尊出现于此娑婆世界,为一切众生,宣说弥陀本愿,劝导念佛往生。又,六方恒沙诸佛,同声劝言:「念佛一定往生,释迦所说决定也;诸有众生,不应起一念之疑。」如是,一切诸佛,皆予证诚。
阿弥陀佛既已发愿,释迦佛亦宣说其愿,六方诸佛亦证诚其说;此外若有任何之佛,与此诸佛相违,而言凡夫不得往生,亦不因此惊疑,而失信心。佛尚如此,何况菩萨之言乎!又辟支佛乎!
此是善导和尚之解说也,何况近顷,因凡夫之何等言说,而起实际如何之不定心,更不可有。
何等优秀之人,皆难胜于善导和尚之深明往生之道。善导和尚非普通凡夫,是阿弥陀佛化身也。阿弥陀佛为弘扬自己本愿,以广度众生往生,权现人身,名为善导,故其言教,等同佛说。谨言、谨言,不可起疑。
但能常勤念佛,虽临终不遇善知识,亦必定往生。本来佛之来迎,乃为临终正念故也。人皆以为临终正念念佛,佛即来迎;此既不信佛愿,亦不信经文,不信《称赞净土经》之文也。《称赞净土经》言:「慈悲加佑,令心不乱。」由平时常勤念佛,佛来迎时,即住于正念也。谁若依靠佛力之心微少,而靠无益之凡夫善知识,以为平时念佛徒然,唯祈临终正念者,甚为谬误也。应详知此理,而常闭目合掌,静心系念。唯愿阿弥陀佛,不违本誓,临命终时,必现我前,慈悲加佑,令住正念。如是心中思惟,口称名号,无过于此也。
今度诚然汝先往生,或意料未到我先往生,不定者此世也;然,终必同生一佛净土,再度相会,则无可怀疑。梦幻之世,今欲相会,虽有此想,终难如愿;宜舍弃此念,而思增长深愿往生之心,勤于念佛,相待于极乐净土。再三相劝者,不可有怀疑往生之心也。
五逆十恶之造重罪恶人,尚依十声一声之念佛而往生;何况有造罪乎?纵使造罪,造何等之罪乎?可与《观经》所说之罪人相比乎?
况且,发心出家,与殊胜之法结缘,随时逐日,累积善根;加之,信决定往生之法门,行一向专修之念佛,专凭弥陀本愿,久经年月。不论何事,勿有一念往生之疑。「专修之人,百即百生,十即十生。」善导和尚所言故,岂汝一人能漏于此数乎!
…………………………
(《大正藏》八三、二一九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津户三郎书
法然上人
来函详悉,凡所问之事,大致答复。
曾闻人言:「熊谷入道(莲生)、津户三郎是无智之人故,劝念佛之行;若有智之人,未必限于念佛。」此极为谬误之事也,何以故?念佛之行本来不限有智无智,弥陀往昔所誓之本愿者,普为一切众生故也,非为无智之人誓念佛之愿,为有智之人誓余行之深法。为十方众生故,广含有智无智、有罪无罪、善人恶人、持戒破戒、贵贱男女、若佛在世、若佛灭后近世众生、末法万年之后三宝灭尽众生等,无一遗漏。
又,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为劝导专修念佛,以广度一切众生,是故不限于无智之人。善导和尚为劝广信弥陀本愿,何限无智之人,而隔有智之人乎!若如是者,即违弥陀本愿,背善导之意。是故,凡来参诣,问往生之道者,不论有智无智,悉皆唯劝念佛之行也。
诚然,虚构不实,阻止念佛之人,前世未闻念佛三昧之净土法门,后世亦将堕于三恶道故,有此之巧言也。此理经论多言之,如善导和尚于《法事赞》云:
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
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
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途身
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
此文之意者:见有愿生净土而念佛之人,即起瞋毒,巧思无理之事,以种种方便,破坏念佛之行,犹如仇寇,横加阻挠。如是之人,出生以来,无佛法之眼,失成佛之种,阐提之辈。称念弥陀名号,长离生死,往生常住之极乐。然而毁灭如此顿教,依此罪故,永远沉沦于三恶道。如是之人,虽经大地微尘劫,不能脱离三途之身。
是故,如是巧施妄语之人,反宜怜愍之。若因如是之人所言,而疑念佛,起顾虑者,则虽劝而无益矣!
凡与弥陀缘浅而未至临终之人,虽闻而不信;见念佛人即生瞋心而妨碍之。应知此理,不论何人所言,心不动摇。不信之人,佛尚无奈其何,何况凡夫更无能为力。
于此不信之众生,生起慈悲,欲利益之;不如早生极乐,证悟涅槃之后,再还生死,救度诽谤不信之人,予一切众生,普施利益;应知此理。
(一)结缘助成一家众人之善愿,此理所当然,不用更言。妨碍念佛之事,则是妨碍专修之行。人之或建寺、造佛、写经、供僧等之助力结缘,并非妨碍念佛之专修。
(二)为求此世利益,而祈之于佛、神,并无不可。然而,为后世之往生净土,而修念佛以外之行,妨碍念佛故,则甚不宜。
(三)念佛者:常系于心,口不忘称念,则是可庆之事。念佛之行,本来不嫌行住坐卧、时处诸缘之行故,设虽身口污秽,只要心中清净,不忘称念,则甚为可喜;如是不断称念者,甚为难得可庆也。不论何处,不论何时,不忘称念者,必成往生之业。领解此理,于不信念佛之人,应予劝导。
(四)不可与不信念佛之人相论,异解异行之人,亦不可勉强其念佛;于异学异解之人,宜恭敬之,不可轻侮。于同心愿生极乐之人,设虽尘剎以外之人,亦作同行之想,应思往生于一佛净土。
与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无缘之人,不起信心,不愿净土,力有不及之故,唯可任其修任何行,但使后生不堕三恶道,则可随缘劝修。若有少份相应之人,则劝其信念弥陀,愿生极乐。
不论何事,决不可与人相争,或诽谤、或不信之人,应知其乃久在地狱,将再还地狱之人,不可怖畏,应诱导之。
不论何人何言,念佛之心,不起踌躇。纵使千佛出世,现前教言念佛不能往生;然而应思,念佛乃始自释迦、弥陀,迄至恒沙诸佛所证诚之法,此志坚固,愈于金刚,今生必定往生阿弥陀佛前。
如是之事,仅言片端,以此可知。为己为人,皆应念佛。谨言、谨言。
九月十八日源空
………………
凡离生死之道,种种虽多,其中近世之人离生死之道,除往生极乐以外,其它之道,皆难相应,此乃佛劝众生出生死之一道也。然而往生之行虽有多种,其中念佛往生以外,其它之行,皆难相应。其故者,念佛是阿弥陀佛亲自为一切众生所誓之本愿行故,往生之业,无如念佛。是故,欲往生者,当勤念佛。
何况,又是最下之人,既不知法门,亦无智慧,除念佛之外,修任何行皆不能往生。我自幼时,虽学法门,知念佛以外,修任何行皆不能往生,唯思念佛,凭弥陀本愿欲往生也。何况最下之人,尚思修学何行乎!唯应深凭弥陀本愿,常勤念佛也。
言此念佛者,非唯我心领解弥陀本愿之行,唐朝之善导和尚亦将往生行业,区分为专修杂修二种而劝人。
专修者念佛也,杂修者念佛以外之行也。专修之人,百人即百人往生;杂修之人,千中仅有一、二人也。唐朝亦有信仲其人,撰述《专修正业文》以劝唐朝之人众。又专修有五种之专修正行;此五正行又分为正助二行,正业者五正行中第四之念佛;助业者其余之四种行。今欲决定往生净土者,专杂二行之中,应依专修之教而一向念佛。正助二业之中,依正业之劝,无有二心,唯应第四之称名念佛。其详旨深意则不知,唯信念佛之殊胜而念佛而已。
善导和尚之家世,人皆不知,阿弥陀佛之化身故,所劝化之事,必无谬误,我唯深信而念佛也。
………………
十月十八日
………………
无缘之事,任人如何劝导,亦无其效;何况不知其理之人所言,不能使人依从。本来机缘成熟,自然时节到来。………
唯无智之人,须随机缘而劝念佛,此皆谬误。阿弥陀佛之誓愿,不简有智无智,不嫌持戒破戒,不简佛前佛后,不嫌在家出家;念佛往生之誓愿,是住于平等之慈悲所发起故,不论何人,皆无简别。
是故《观无量寿经》言「佛心者大慈悲是」,善导和尚释此文云:「以此平等大慈,普摄一切。」「一切」之言弘广,无人遗漏。释尊亦劝言:「恶人、善人、愚人,念佛者,平等往生。」
「念佛往生愿」是阿弥陀佛本地之誓愿,其余种种法门,非本地之誓愿。释迦如来随顺种种机缘,说种种法门故;释尊出世之意,虽欲说弥陀本愿,然随众生机缘之时,说种种法门,此是「随机之法」,非佛之本意。若念佛者,是弥陀利生之本愿,亦是释尊出世之本怀也。
…………………
九月十八日
(《大正藏》八三、三一六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御消息
法然上人
来函详悉。我之所言,但能少蒙领解,而增强往生之志,则无所忌惮,纵虽多次,亦欲致书。
诚然,虽思无论何人,不顾此身之贱、此心之愚,皆乘弥陀愿力,行于决定往生之道。然而人心多种,唯一味追求梦幻浮世之乐境,皆不虑后世之人也。虽有惧后世而勤修之人,然而其心为种种之行所动,不能一向修一行之人。亦有不论何行,初修之时即起深慕之心,虽闻何种道理,犹不改本来执心之人。又有今日虽起难得之信而一向专修,然而明日舍弃之人。
世相如是。诚然入净土之一门,而专于念佛一行之人稀少,此我心之叹而人所不知。依法不依人,此世少有。虽我之所劝,以拙劣故,所说之教亦被弃置,不禁忧悲。是故唯有发愿速生净土,证涅槃之后,急还娑婆世界,以神通方便,不论有缘无缘、赞叹毁谤,悉皆迎彼于极乐净土,此方堪慰自心。今见来函,颇合我志,甚觉欣喜。
…………………
前书已曾辨别圣道净土之二门,并详明应入净土一门之理;今述净土门之行相。
愿生净土之人有安心、起行,而应「心行相应」。其「心」者,《观无量寿经》释言:「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善导和尚释此「三心」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不简内外明闇,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此释之意者,所谓至诚心者,即是真实之心也。言真实者,身之所行,口之所言,心之所思,皆应具真实心也,亦即无内虚外饰之心。
此心者,厌无常之浮世,而欲行真实道之人众,所应深深用心者也。不论我人,皆执着梦幻之浮世,不易舍弃。虽仅有舍弃名闻利养,以此为难得稀有,然反而又以此为名闻。世间之事亦有极力粉饰,浅见之人不知其内心,而以为珍贵之人。有离都城不远之处,筑小庵居住之人,应当静心修行,然而其次则为本尊、道场之庄严,或篱内如何整建、如何立木等费心,唯执心于欲令人见闻赞叹之事,专务于不使人有丝毫讥谤之事,此外无所用心;既不乘托弥陀本愿,亦无往生之愿,又不念佛,此即是欠缺至诚心,而不得往生之心性也。
然,不可因如是之言,而一味不介意世人眼目,不顾虑他人讥谤。但,虽因时因地,为避世人讥嫌而顾虑人目,亦不可唯此是虑,而不顾及成为障碍往生之事。
就此至诚心,有四句之不同:一、外相贵内心不贵,二、外相内心皆不贵,三、外相不贵内心贵,四、外相内心皆可贵。此四人中,前二人是所嫌之欠缺至诚心之人,此名为虚假之人;后二人是具至诚心之人,此名为真实之行者。是故,总而言之:只要内心起真实之心,则外相之好恶可无妨。凡厌离秽土,欣求极乐,皆不可介意人目,唯应起真实之心,此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善导和尚释云:「此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是具足烦恼之罪恶生死凡夫,善根薄少,旷劫以来,常流转三界,无出离之缘。二者信彼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摄取众生,亦即称念名号,下至十声一声,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又深心者,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此释之意者:始信我身,后信佛愿也。然,为决定后之信故,举出最初之信也。其故者:若不举出最初之信,而单举后之信,则多有愿生净土之人,虽称念本愿名号,然而心起贪欲、瞋恚等烦恼,身亦造十恶、破戒等罪恶故,而妄轻自身,反疑本愿,以为本愿之十声一声得往生者,非烦恼凡夫,乃是不起妄念、不造罪业之殊胜者;如我辈之一念十念,未必能往生。
因此,善导和尚鉴及未来众生留有此疑,而举出此二种信心,以解释「如我等未断烦恼,亦造罪业之凡夫,深信弥陀本愿而念佛者,乃至一声,决定往生」之旨,此释特为铭刻在心。
诚然,若无如是之释者,我等以为往生不定,而有不安。是故不知此释之人,皆言「自心恶故,不得往生」等语。如是之疑是不能往生之心故,唯不顾心之善恶,不论罪之轻重,心愿往生,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以声之故,作决定往生之想,依此决定之心,即往生之业决定。如是知故无疑;若思不定即不定,若思一定即一定。是故,总而言之:深信之心,即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以其佛愿力,不论任何罪咎,一定来迎。」深凭而无少疑心。
又言「不为别解、别行所倾动」者,不可因别解别行之人所言,而舍念佛、疑往生也。别解之人者,天台、法相等八宗之学者是也;别行之人者,真言、止观等一切行者是也。此皆是圣道门之解行,与净土门之解行有别,故名别解别行也。
不为别解别行之人所言而倾动之理,善导和尚虽有详细解释,其文甚广,不及具引。取意而言:纵使佛来放光舒舌而言:「烦恼罪恶凡夫之念佛一定往生者,虚妄之事,不可相信。」亦不可因此而起一念疑心,何以故?一切诸佛悉皆同心引导众生,亦即阿弥陀佛发愿言:「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一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其愿成就,今已成佛。因此,释迦如来出兴于此世界,为众生故,宣说弥陀本愿。又六方恒河沙数诸佛,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世界,现无虚妄相,赞叹释迦佛所说之弥陀本愿,劝一切众生言:「称念弥陀名号者,定得往生。」此决定无疑,一切众生,皆当信之,以此证诚。
如是一切诸佛,一佛不漏,或立愿说明,或证诚其说:「一切凡夫,念佛决定往生之旨。」一切诸佛既然同心劝导,则此外若有任何之佛来言:念佛不得往生,亦不惊动。佛尚如是,况声闻、缘觉乎!何况凡夫乎!如是领解,一度听闻念佛往生之法门,发起信心之后,则虽何人何言,亦永远不可有怀疑之心,此名深心也。
三、回向发愿心者:善导和尚释云:「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
又回向发愿心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此释之意者:先就自身,前世及此世,身口意所造功德,悉皆回向极乐愿往生也。次,不止自身功德,他人所造功德,佛菩萨所造功德,亦随喜悉作自己功德,皆回向极乐愿往生也。
一切不论自身,不论他人,祈此世之果报,或后世欲生极乐以外之净土,或欲生弥勒菩萨之兜率净土,或欲生人间、天上等,不作如是或彼或此之回向,唯一向回向愿生极乐也。若知此理以前,有祈此世,或有回向其它世界之功德,悉皆取回,为往生极乐而回向也。
然不可因一切善根皆回向极乐,归入念佛而一向念佛之人,更造集其它功德以作回向。唯以前所作功德,或此后逢缘遇境所作之念佛以外善事,悉皆为往生之业而回向也。
言「此心由若金刚,不为别解别行之人所破坏」者,如前所言,不因别解之人所言,而作或彼或此之回向之意也。金刚石是不被破坏之物故,取喻以明此心不被破坏,犹如金刚。此名回向发愿心也。
三心相状,大致言之。「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善导和尚所释,是故愿生极乐之人,必应具此三心也。
然,如是之言,虽似各别而夸大,若知其意,则容易具足之心也。总之,三心者:真实心深凭弥陀誓愿而愿往生也。虽有深浅之别,无有不能发起此心之人。
然,此三心者,亦有三心之名尚且不能知,而自然具足得往生;亦有详细研究,反而欠缺之人。就此亦有四句之不同。此虽如是,知此三心而自觉三心具足者,亦觉其心坚强;若觉三心不具者,应励其心,必使具足。
(《大正藏》八三、二五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生净土用心
法然上人
(一)
有人言「依宿善往生」,此非谬误;短促之此世果报,亦依前世之善恶,而生祸福;何况往生之大事,必依宿善,圣教亦言之。
但,念佛往生,不因无宿善而不能。《观经》言:「杀父母、出佛身血之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往生。」
然而,宿善深厚之善人,虽无圣教,自然畏恶行善,心向佛道,不造五逆。五逆罪人,临终十念得往生,非由无宿善。《经》言:
若人造多罪得闻六字名火车自然去花台自来迎
若有重业障无生净土因乘弥陀愿力必生安乐国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又,善导和尚《观经疏》云:
为迎接旷劫以来轮回六道,无出离缘之常没众生故,阿弥陀佛成佛。
言「常没众生」者,沈于恒河深底之众生,体大而长,塞满恒河,身不能动,常沈不起;以此喻恶世之凡夫。
又「凡夫」两字,弘法大师《秘藏宝钥》释为「凡夫狂醉」。诚然,凡夫之心,如狂于物,醉于酒,不能明辨善恶。
和尚云:「一时烦恼百千间」,善恶乱心故,虽有万行,自力难修。若论了脱生死、修持佛道者,须发菩提心,净尽烦恼,经三祇百劫,难行苦行,方得成佛。然,五浊凡夫,以自力具足愿行,难以契应故,长轮六道四生也。
阿弥陀佛甚为悲愍此事,于法藏菩萨之昔,兆载永劫之间,修我等难行之僧祇苦行,积功累德,而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佛所具之三身、四智、十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无遗漏,悉纳于三字名号之中。善导和尚亦言:
众生念佛,十声一声,若不迎接,誓不成佛;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如是深信,念佛不怠,不疑往生之人,谓之信他力之人也。
世间之事亦有他力:如足萎腰折,欲行远路,虽不可能;乘舟车故,轻易而到。此非自力,乃舟车之力,故名他力。卑贱恶世凡夫,以谄曲心所作乘物,亦具他力;何况弥陀,经五劫之间思惟所定他力本愿船乎!乘此大悲愿船,必渡生死苦海,不须疑也。加之,愈病草木,吸铁磁石,不思议力用也。又,麝香有芬芳之用,犀角有避水之力。此等皆无心之草木,不发誓愿之禽兽,然自始即具不思议之力用,何况佛法岂无不思议之力用乎!
然则念佛,一声有灭八十亿劫生死罪之力用,是故应信阿弥陀佛有迎接恶业深重众生之力用,不论宿善有无,不论罪恶深浅,唯称名号,必得往生。持戒、破戒、贫穷、富贵、高位、下贱,皆悉不论,但念名号,犹如令石瓦变金,来迎之誓约也。法照禅师《五会法事赞》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唯拨念珠而不动舌,是懈怠也。但,犹如善导和尚《观经疏》〈定善义〉「三缘」之中,释「亲缘」云:
众生礼佛,佛即见之;
众生称佛,佛即闻之;
众生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是故阿弥陀佛三业与行者三业,彼此一体,不相舍离。
佛与众生,犹如父子,故名亲缘。
手拨念珠者,佛亦见之;心思念佛者,佛亦念众生也;然则蒙佛所见,蒙佛所念之身也。虽如是言,应常动舌,三业相应故也。「三业」者,身、口、意也。且,阿弥陀佛本愿之称名故,应知以声为本体。然以自耳得闻之念佛,亦在高声念佛之中,所谓「大声见大佛」,又言「心念亦入念佛之数」,皆是往生之业也。
(二)
不杂语之念佛可庆,有人谓念佛时有杂语者,则功德少,误也。念佛如金,金受火烧,其色增辉;入水不损。如是,念佛不受妄念之污,不受言谈之纷。知如是理,念佛不杂余事,而思多念佛者,甚好。若此理忘失,忽出言语,亦不可叹言「今之念佛无功矣!」不论如何,念佛皆是往生之业。
(三)
百万遍之事。此虽非佛愿,然《阿弥陀经》言:「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念佛之人,往生极乐。」如是言故,应七日念佛也。「七日念佛,得百万遍」,迦才大师于《净土论》言之。虽七日百万遍,不堪之人,可八日九日念之。虽然如是,非言不念百万遍不能往生;一念十念,亦得往生也。心思一念十念亦得往生之殊胜念佛,欢喜之余,而累积百万遍之功德也。
(四)
七分全得之事。虽有为自己死后追福之人,亦不依赖之。应思自己勤于念佛,速生极乐,得三明六通之后,利益六道四生之众生,寻父母师长之生处,随心所愿,迎生极乐。又,日常念佛,亦逐日回向之,使其往生。为亡者念佛回向者,阿弥陀佛即放其光明,照地狱、饿鬼、畜生故,堕此三恶道受苦之人,其苦则息,寿终之后得解脱。《大经》言:
若在三途,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悉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五)
无本愿之疑心,亦无不愿生极乐之心;然而,无往生一定之想,亦无早生极乐之意。如是言者,诚然不可。
虽闻净土法门,犹如不闻者,始从三恶道来,罪尚未尽故,《平等觉经》亦言之,亦是厌娑婆之心浅也。其故者,不下西国之人,虽有人备船,亦不疑船浮于水,然无欢喜之心。又如被虏于敌城,终得脱出,逃至海边,苦不得渡,忽见父母,备船来迎,庆喜何如!如是,被贪瞋痴所缚,系于三界焚笼之我等,弥陀悲母愿深:持名号利剑,断生死之绊;浮本愿之船,入苦海之波,渡我等于涅槃彼岸。如是思惟,欢喜之泪染袖,渴仰之思铭肝。
若受严责时,或觉身毛为起;若漫不经心,则无所觉,此亦自然之理也。造罪之事,虽不受教,自然染心。其故者:无始以来轮回六道时,身虽变异,心不变异;造集诸种罪业故,不经教导,自然造罪。「念佛即往生」之理,今始得闻故,一时难信。加之,人心有顿机、渐机二品,顿机一闻即悟,渐机渐次理解。犹如朝拜佛寺,足健者一时即到,足迟者一日不达;然而,但有愿往之心,终必到达。如是,但有愿生之心,一经年月,信心渐深。
(六)
虽日常念佛,临终若无善知识,难得往生;又病重心乱,难得往生:有人言之。然而依善导和尚之意,有愿生极乐之心,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之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前来迎接。是故,日常念佛,临命终时,虽无善知识,阿弥陀佛必来迎接。
又,依善知识之力往生者,《观经》下三品之事也。下品下生之人,日常既不念佛,亦无愿生心,唯造逆罪之人,临终始遇善知识,具足十念而往生。若日常仰凭他力本愿,称念弥陀名号,愿生极乐之人,无善知识之力,阿弥陀佛必来迎接。
又,虽有小智,无病而死。然临终之时,死苦来逼,从八万尘劳门,责无量病身,犹如百千鉾剑,割裂此身。双眼顿暗,欲见之物不能见;舌根坚硬,欲言之事不能言。此是人生八苦中之死苦故,信本愿愿往生之行者,亦难逃此苦。然虽至闷绝,一旦息将断时,以阿弥陀佛之力,成为正念而往生。临终剎那,快如剪断发丝,非他人所知,唯阿弥陀佛与行者之心知之。
加之,三爱之心若起,魔缘得便,而失正念。此之爱心,善知识之力难除;能断除者,阿弥陀佛之力也。善导和尚云:「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愿生极乐之人有言:「先住正念而念佛时,佛则来迎。」然而《阿弥陀经》言:「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人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来至眼前,令人一见,心不颠倒,而生极乐,应知此理。
是故,欲祈病轻、欲遇善知识之暇,即虽一遍,病轻之时,即应念佛,临命终时,即预弥陀来迎,消除三爱,成为正念,往生极乐。虽如是言,不可以为善知识非必要。先德等亦言:「临终之时,西壁安置弥陀佛像,佛像面前,病者西向而卧,以随善知识念佛。」此亦病者之所望也。
然而,人之死缘,非如所期,有忽然倒地而死,亦有大小便而亡。前业难逃,有刀伤而殒命,有水火而葬身,此类甚多。虽如是而死,日常念佛,有愿生心者,息将绝时,弥陀、观音、势至,前来迎接,应当信之。《往生要集》亦云:「不论时处诸缘,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无如念佛。」此甚可仰凭之语也。
(七)
与其规定念佛多而欠缺,不如日课念佛少,所谓「一念亦得往生。」
诚然如是,善导和尚《往生礼赞》云:「十声一声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然而《观经疏》之文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是故,应信十声一声亦得往生,而念念不忘称念名号。
又《法事赞》亦云「弥陀名号相续念」,是故应当相续念佛。一食之间,三度忆佛念佛,即是相续。常忆佛念佛者,虽非十万六万之称念,能得相续;然而人心,见境闻声,被物所转,在纷杂中,难得忆念。日课念佛多,常持念珠,即能常觉忆佛念佛;虽有事碍,而缺念佛,亦能「悲哉!无念佛矣」,容易发觉。总之,能常不忘,即是相续。又,今日缺念,次日补之亦可;如是允许之心,甚为不宜;应加策励,应知。
(八)
食鱼鸟等肉,七日间不可到于佛前,此说非也。乃是一切众生,皆是宿世父母,故不可食。
又,临终之时,酒、肉、鸟、葱、韭、蒜等,亦所戒故,限于因病治疗方可食用;然,非急死之病,或平时痛苦难忍之病,亦许之也;宜正身念佛而治疗。
惜命者,障往生故;若仅为治病,可许之也。
【译注】:此〈往生净土用心〉,《四十八卷传》二十三卷云:「或人就往生用心之不审,列条寻问,上人之返答。」
(《大正藏》八三、二六二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亲取信本愿章
(原文)
《双卷经》上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同《经》下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往不退转。」
《往生礼赞》云:「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观经疏》云:「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基亲熟案此等文,自启发信知:「虽为罪恶生死凡夫,深信本愿,称佛名号,乘彼愿力,决定往生。」,如是信知焉。是以称名念佛,日五万声,更无他事。
或云「信本愿人,一念已足,五万称名,更无益也,欲积多念者,由疑本愿也。」
予云:「念佛一声之外,不须多念;积多念者,不信本愿;出在何文?」
或云「须多念者是自力心,故不信本愿也,一念已足,多念又何为乎?」
予云:「凡自力、他力者,圣、净二门,相对论之;净土门中,虽有正、杂二修之别,共乘彼佛愿故,皆名他力。
圣道门者,即难行道也,以是自力故;净土门者,即易行道也,以是他力故。
然由杂行,尚非自力,何况称佛之多念乎?
故善导疏曰:『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专念名号定得往生』。既言上尽百年,岂非是多念乎?
且吾师上人,日别称七万声,吾从师踪,故称五万耳。」
【编注:】此文乃基亲呈法然上人之文,下文亦同。
(《大正藏》八三、一六九~一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兵部卿基亲奉上人书
(原文)
近日道体,安宁也否?弟子基亲,辱承尊师慈诲,深立信于阿弥陀佛本愿,公务之暇,称佛日五万遍。
顷有邪人,诘难多端,悉胸臆之妄谈,全非师授之正道也。今别记吾所领解,取信本愿之趣,谨呈之猊座下。
又有邪人曰:「深信本愿修念佛者,出家在家,共不应避淫酒食肉等诸恶业也。」
予曰:「在家且措,出家犯淫、食肉,无有是处!善导和尚不举目见女人,岂非是龟镜乎!」
伏乞受师贤判,以防邪人诬说,幸甚!谨言!
(《大正藏》八三、一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人答兵部卿基亲书
(原文)
法然上人
恭领芳书,承闻君虽公务事繁,深信弥陀本愿之旨,日别称名至五万遍,实是人中芬陀利华,随喜何极乎!
且披见寄取《信本愿》一章,无一事违愚怀也,邪人妄说,固不足言!离圣教文,恣立私义!实附佛法外道,天魔所为!尚非面谒难尽,不堪痛叹!可恐!可恐!
(《大正藏》八三、一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空阿弥陀佛书
(原文节录)
法然上人
凡夫之出离生死也,无如往生净土;往业虽多,无过称名!称名往生,是乃彼佛本愿行也。
凡念佛之时,应作是观「本愿不误,必垂引接」,此外不须别观行也。
又平常正念之时称名积功,设虽临终不称佛名,决定往生也。其旨见《群疑论》。平生克决信于此处,宁临死门有所恐乎?
三月十日源空
(《大正藏》八三、一七○)
没后遗诫文
此有二条(原文)
法然上人
一、普告予遗弟等:予之没后,各宜别住,不须共居一所。共居虽似和合,而又恐起斗诤;不如闲居静处,独行念佛也。又为予修追福,亦莫聚居一所,致诤论起忿怒也。且莫修图佛写经檀施等善,唯应一向修念佛之行;平生之时,自行化他,既唯念佛一行,没后宁杂自余修善哉。又气绝之后,实时兴行念佛,或一昼夜,或一七日,至诚勤修;不要中阴之间不断念佛,恐生懈倦,还防勇进也。有志之辈,勿敢乖遗语矣。
二、予见闻古今,人之没后,在家出家,多有喧诤,皆由诤遗尘也。或兄弟忽忘连枝之昵,或同法俄变一器之志。每见闻此事,敢不胜安忍。普告予门人:于予没后,就坊舍资具等,莫起诤论;白衣尚可愧,况于缁服乎!但弟子虽多,入室者仅七人也:所谓信空、证空、感西、圆亲、长尊、感圣、良清也,此等诸人,于彼世出世间之恩深,于我至顺至孝之志笃者也;谁人忘二世之恩德,致一旦之诤论乎!(下略)
没后二条,预示遗诫如斯。若夫不忘累劫之缘,荷负半偈之恩,服膺遗语,以拟报恩。同法遗弟,共如水乳,互策励心行,同入和合海,是予所愿也。
建久九年(一一九八)四月八日释源空
(《大正藏》八三、一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条起请文
(原文)
法然上人
普告予门人念佛上人等:
一、停止未窥一文一句,谩破真言止观,诽谤余佛菩萨。
右:至立破之道者,是学匠分上之事,而非愚人境界。况又诽谤正法,弥陀本愿既除此等恶人,其报当堕那落,岂非痴闇之极哉!
二、停止以无智身,相对有智人别行辈,好致诤论。
右:论义者是智者之所为,而非愚人之分也。且诤论之处,诸烦恼起,智者远离之,百由旬也;况于一向念佛行人乎!
三、停止对别行人,以愚痴偏执心,劝弃舍彼本业,横瞋嫌之。
右:修行之道,宜各勤自宗法,不敢妨余人行。故《西方要决》云:「别学之者,总起敬心;与己不同,但知深敬也,若生轻慢,得罪无穷。」加之,善导和尚又大呵之。未知祖师之诫,是愚闇之甚也!
四、停止言念佛门无有戒行,专劝淫酒食肉;稀见守律仪者名杂行人,反说凭弥陀本愿者勿恐造恶。
右:戒是佛法之大地也,众行虽区,同依于此;是以善导和尚不举目视女人,此其行状,过本律制。净业之徒,若不顺之,远违如来之遗教,近背祖师之嘉躅,都无据者哉!
五、停止未辨是非,痴人不依圣教,又非师说,恣立私义,妄致诤论,取笑智者,迷乱愚人。
右:若夫如此,西天大天此土再诞者也,全同九十六种异道,尤可恐惧焉!
六、停止以痴钝身,好致唱导,不知正法,说诸邪法,诳惑无智道俗。
右:无解作师者,是梵网之制戒也。愚闇之辈,不畏当来,唯务眼前。以净土教为名利谋,欲网檀越,妄为邪说。诳惑世人之过甚重,是宁非国贼乎!
七、停止自说邪法,言为正法,伪称师说。
右:如此虽是各人所说,而其积恶归予一身;污弥陀教法,扬师范恶名,不善之甚,无过之者也。
上来七条,甄录如斯,少学教文弟子等者,颇知旨趣。予也年来所修念佛,随顺圣教,不用私心,不敢逆人意,又无惊世听;因兹至今三十个年,未尝遇患难,安静涉日月。然而比来十个年间,无智不善之辈,时时纷然起来,非啻妨碍弥陀净业,又复污秽释迦遗法,何不加炳诫乎!
此七个条之外,虽有不法之闻,其事繁多,难具记述。总如此等不法之事,敬慎勿敢犯焉;若背此制者,非予门人,乃魔眷属也,当摈斥门下,不复对面矣。自今以后,各随传闻,必当告之;若不然者,反同党类,其过全如作者。是故今日普促门人,集会一所,告命垂诫。虽先是有所闻,未知谁人,悲叹送年序,而非可默止,越及于此事矣。制禁旨趣,如斯而已。
元久元年(一二○四)甲子十一月七日沙门源空
(《大正藏》八三、一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山门起请文
(原文)
法然上人
叡山黑谷沙门源空敬投
当寺住持三宝护法善神宝前
右:源空壮年之昔,粗窥三观幽扃;衰老之今,偏望九品净境。是乃访先贤之古迹,更非下愚之今案也。
然近闻华夷皆言,源空偏弘念佛道,诽谤他教法;诸宗由此陵夷,诸行由之窒塞矣。一闻此言,心神惊怖!又闻浪言,遂闻于山门,而及于众议,欲加严诫,频达贯首矣。予于是且恐且喜:所恐者,以贫道之所以叨劳众徒之胸襟也;所悦者,自此永锁谤法之名也。若非众徒之纠断者,何发贫道之困蒙哉!
夫弥陀愿网,虽普救济一切善恶;尚漏五逆谤法之辈,故彼佛本愿云︰「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然则劝念佛者,谁谤正法?且圣道净土,二门虽异;至其所期,同在一实。慧心《往生要集》云:「行者生彼国已,乃至即从菩萨,渐至佛所。跪七宝阶,瞻万德之尊容;闻一实道,入普贤之愿海。」欣求净土之人,又何弃舍华严法华等妙法乎!源空念佛余暇,以披天台教释,凝信心于玉泉之流,致渴仰于银池之风,旧执犹存焉,今心又何轻乎!
抑!予所劝化者,老后遁世之辈,愚昧出家之徒;或来草庵剃头,或敲松窗述志。对此等人,偏教极乐,专劝念佛。是乃报色衰穷,不能练行;性质闇昧,不堪研精。是故,暂措难解难入之门,试示易修易往之道。佛智既设方便,则虽凡虑,岂无斟酌!固非存教之是非,由偏顾机之堪不也。此事尚为法灭之缘肯止之耳,愚蒙窃惑,请取决于众断也。源空天性愚钝,不好化导;而有讲说,由不得已也。后来若以僻说弘通,当受众徒严责,此所不可避也。此等仔细,先年呈誓词了,虽不及复陈,而严责既迭,不得敢默,覆述下情,只仰贤虑之渊鉴耳。所陈若以虚欺,日别七万念佛,空失其利;现当二世,常沉重苦,永受楚毒,无免出期矣!
伏乞一切三宝护法诸神证明知见。源空敬白
元久元年(一二○四)甲子十一月七日沙门源空
(《大正藏》八三、一六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念义停止起请文
(原文)
法然上人
今世归念佛门人中,多有无智诳惑之辈,不知一宗废立,不闻一法名目;内无道心,外求名利;恣作妄语,迷乱男女;偏营渡世谋计,不顾来世恶报;奸弘一念之伪法,以文懈怠之过也;剩立无念之新义,犹废一称之小行。善根削迹,恶火增势;为受剎那五欲之乐,不畏永劫三途之苦。乃示人云:「凭弥陀本愿者,设虽五逆勿惧焉,从所欲造之可也;又不应着袈裟,只着俗服;又不应断淫肉。」呜呼是何言也!弘法大师释「异生羝羊心」云:「但念淫食,如彼羝羊。」此辈即其人也,亦是十住心中,三恶道心也,诚可悲哉!如是之人,非止妨余教法,乃亦失念佛行。劝懈怠无惭之业,示舍戒还俗之仪;此即附佛法之外道,天魔党类,破灭佛法,过外道之外道;只恐痴闇之人,堕彼魔网也。
凡念佛行者,随分持戒,不造众恶,念念策励,四威仪不懈废;又不妨碍余教余行,总于佛法作恭敬心。故善导和尚《观经疏》云:「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怀感法师《群疑论》云:「志求兜率者,勿毁西方行人;愿生西方者,勿谤兜率之业。各随性欲,任情修学,莫相是非,即为佛法;递相非拨,便行魔业也。」祖训如是,慎勿从邪说也。
又近闻北越,有一邪人,大作妄语云:「法然上人日课七万遍念佛,只是外方便也;内有实义,人未知之。所谓实义者:信知弥陀本愿,一念名号,则必往生极乐;净土之业,乃于是满足焉。一念即生,不劳多念,一念之外,何重称之!又有究竟实义,只是信知本愿而已矣。彼上人门人中,迟钝之人,未闻此义;利根之辈,仅有五人,得此深法,我即其一人也。此深法门,乃彼上人己心中之奥义,择器传之,所不容易授也。」
如此邪说,一无有实;虚诳之甚,虽不足论,今为疑者,自立誓词:「贫道平生所述心行之外,别有所秘之法门者,十方三宝,当垂知见;日别七万念佛,并空失其利益。」
圆顿行者,初缘实相,具修六度,至无生忍,何法更有无行而得道乎!乞愿缠缚此魔网者,速出邪见稠林,就正直之坦途;以遁奈落铁城,登宝池之金莲矣。
抑!彼诳惑之辈,未读半卷书,滥称予之弟子,托事于师范。(下略)
呜呼!北越程远,寄悠思于雁札。山川迢递,隔面万里之月;龙云相逐,容膝一佛之席而已。
承元三年(一二○九)己巳六月十九日沙门源空
(《大正藏》八三、一六九)
梦感圣相记
(原文)
法然上人
源空多年勤修念佛,未曾一日敢懈废焉。
一夜梦有一大山,南北悠远,峰顶至高。其山西麓,有一大河,傍山出北流南。滨畔渺茫,不知涯际;林树繁茂,莫知几许。
予乃飞扬,登于山腹。遥视西岭,空间有紫云一片,去地可五丈,意之何处有往生人,现此瑞相?须臾彼云,飞来头上,仰望孔雀、鹦鹉等,众鸟出于云中,游戏河滨。此等众鸟,身无光明,而照曜无极,翔飞复入云中,予为希有思。少时彼云北去,覆隐山河,复以为山东有往生人迎之,既而须臾,彼云复至头上,渐大遍覆于一天下。
有一高僧,出于云中,住立吾前,予即敬礼,瞻仰尊容。腰上半身,寻常僧相;腰下半身,金色佛相。
予合掌低头问曰:「师是何人?」
答曰:「我是唐善导也。」
又问:「时去代异,何以今来于此耶?」
答曰:「汝能弘演专修念佛之道,甚为希有,吾为来证之。」
又问曰:「专修念佛之人皆得往生耶?」
未答乃觉,觉已圣容尚如在也。
建久九年(一一九八)五月二日记之源空
(《大正藏》八三、二三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昧发得记
(原文)
法然上人
建久九年(一一九八)正月朔日,予赴山桃法桥教庆之请。归庵之后,未刻正月,一七个日,恒例别时念佛始之。初日光明少现,第二日水想观自然成就,又琉璃地相少现。至第六日后夜,琉璃地及宫殿相现。二月四日早晨,复琉璃地现。其相分明。同月七日,复琉璃地现。凡上来种种相,自正月朔日,至二月七日,三十七日之间现。顾我平生,课念佛六万遍,不退勤修,由此今此等相现欤。二月二十五日,目出如赤囊物,又出如琉璃壶物。前则闭目见之,开目即失;今则开闭俱见。同月二十八日,少有病恼,由暂减念佛,或一万遍,或二万遍,随意勤修。其后右眼有白光,现光端青色,又出琉璃光,其貌如壶,内有红华,状如宝瓶。又日没后,出望四方,各方有赤青色宝树,高下无准,或四五丈,或二三十丈,其相宛如经中所说。同年七月下旬,所劳乃复。八月朔日,日课念佛六万遍,如初勤行。同月二日,座下四方一步许,变为琉璃地。同年九月二十二日早晨,复琉璃地现,周围可七八步,朗然映彻。同二十三日后夜至晓,复琉璃地现。案〈地观文〉言:「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释》曰:「愿行之业已圆,命尽无疑不往。」,依经释文,往生无疑也。
正治二年(一二○○)二月之顷,地想等五观,坐卧随意任运显现。
建仁元年(一二○一)二月八日后夜,闻极乐众鸟,并笭笛等音,其后日闻种种音声。
同二年(一二○二)正月五日,佛殿势至菩萨像后,即彼菩萨丈六许头面三度现,又彼菩萨丈六许真身现。想彼菩萨因地,以念佛三昧,入无生忍;故今为念佛者,示现其身,不可疑也。同十二月二十八日午时,高[白*田]少将来访,谒于佛殿,法话之间,念佛如常。阿弥陀佛形像之后,即彼佛丈六许,头面透彻障褚而现,少时而没。
元久三年(一二○五)正月朔日,勤修恒例七日念佛。至第四日,念佛之间,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三尊共现大身,五日复现。
三味发得记源空自笔记之(长承二年癸丑诞生至于建久九年戌午行年六十有六)
(《大正藏》八三、二三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终祥瑞记
(原文)
势观上人记
建历元年(一二一一)十一月十七,有归洛之敕许,中纳言藤光,亲奉纶命到胜尾。因同月二十日,师还洛东大谷。缁白奔走,如逢父母,悲喜交流。
同二年(一二一二)正月二日,少觉四大不愈,从来所患不餐之气转增。自尔唯语往生一事,不复余言;高声念佛,宛如平生;虽睡眠间,唇舌尚动。又比年老病相侵,耳目稍衰;大限已近,反复聪明,不亦奇乎!
同三日语诸弟曰:「我前身在天竺交声闻僧,常行头陀;今来本邦学天台宗,竟开净土门,专弘念佛矣。」诸弟问曰:「师今往生极乐世界乎?」答曰:「极乐吾本邦也,盍归去乎!」
同十一日辰刻,起坐合掌,高声念佛,殆过于平时,闻人皆零泪。乃告诸弟曰:「汝等高声念佛,今阿弥陀佛来。」
因为赞叹念佛功德。少时又曰:「观音势至及海会圣众来,汝等见不?」诸弟对曰:「不见。」曰:「汝等至心念佛,必得见之。」
又诸弟乞安佛像于前,手系五色线,以为临终引接之助标。师笑而指空曰:「此外又有佛乎?吾十余年来,念佛功绩,三昧成就,频见彼土佛菩萨及诸庄严;于予何用假助标乎。」
同二十日当坊上紫云起,云中更有彩云,色甚鲜明,状如画佛,诸人见之,随喜感叹。弟子白曰:「已有紫云之瑞,师往生其近乎?」师曰:「善哉!令见闻之人,增长信根者。」
同日未刻,师仰首见空,自西至东者五六度。诸弟问曰:「师见佛乎?」曰:「佛菩萨来迎接于吾也。」
同二十三日,洛下传言,东山有紫云瑞。
同二十四日午刻,紫云大起,覆于西山,樵夫十余人皆见之。又有尼某者,诣广隆寺,路见紫云,以相传诸人。
师自觉期迫,愈力念佛。自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高声念佛,或一时或半时,歇又勤无断时,其勇进也过于平生。弟子数辈更相助音,结缘道俗,满庭听之。
二十五日午刻,被着慈觉大师传来僧伽梨衣,头北面西,诵「光明遍照」四句之文,已如入禅定而化。
世寿八十年,为僧六十六夏。实建历二年(一二一二)壬申正月二十五日也。都下道俗,竞来哭泣,连日如市。
僧某者尝梦:有人持簿来示,僧曰:「是何?」曰:「记日本国中诸人往生之疏。」因披见之,至卷尾记曰:「法然上人临终诵光明遍照四句之文而往生也。」彼僧觉而怪之,默而不语。师入灭之后,记赠门人。其外灵感不一,今略记其大概而已。
如来灭后一百年,时有阿育王,不信佛法;而其国人民,皆归佛法。王云:「佛有何功德,得超众人?若有值佛者,我当往而寻之。」时大臣奏云:「波斯匿王妹尼,乃值佛人也。」王即往而问曰:「佛有何殊异?」尼曰:「佛功德无量难测,昼夜一劫,何能说尽;乃为说其一相。」王闻悔喜交生,心开意解。
今也师之灭后,才经三十年,亲值师之人,世间尤多之。后来遥隔岁月,惧其嘉言善行,空从晦冥焉,因今聊记见闻,贻于遐代者也。
私云:此记虽非上人之语,而附之随闻之后,庶几后人视上人临终之祥瑞,发起信心也,见者得意。
(《大正藏》八三、二四三)
源空上人传
﹝世称十六门记﹞
圣觉上人记
夫以众生沈沦无量无边故,诸佛济度亦无穷无尽也。然而迷倒我等罪业甚重,过去若干如来之教化,既已遗漏;现在十方诸佛之利益,尚亦被障。然今于末法浊世得受人身,幸遇释尊遗法,喜闻圣教。圣教品类,行门各别,若言其要,唯有二种:
一者圣道门:唯励自力,在此秽土成就佛道;此土恶缘多故,十进九退,是故此门名难行道。
二者净土门:仰信佛愿,称念佛名,往生净土,速证菩提;彼国善缘多故,有进无退,是故此门名易行道。
然则圣道一种者,正像两时,尚以难行,何况末法乎!是故愚痴迷乱之凡夫,不能依行。
净土一法者,末法浊世,亦是易行,何况上代乎!是故五逆谤法之恶人,同得往生。
倩按此理,宿习诚凭。受何善因所催乎?我等遇此法,往生尤辄,佛果弥近;欢喜余身,感泪难忍。
抑!此事者谁人之恩德乎?偏是先师空上人法然慈训之化益也;虽报而有余,谢亦不饱者也。
仍为报恩谢德,记劝化之始末。唯仰慈恩,不耻浅言,后见勿诽谤。
于时安贞元年丁亥(一二二七)极月上旬之候云尔
谨述上人行状,略有十六大门:
一托胎前后因缘门二出胎以后利益门
三最初入学佛法门四离亲登山学行门
五受戒乐求闲居门六发心离山住谷门
七披览一代圣教门八信修念佛往生门
九善导来现受教门十劝进念佛往生门
十一殿下教命造书门十二头光显现本地门
十三流罪归洛利益门十四临终念佛往生门
十五没后顺缘利益门十六没后逆缘利益门
第一托胎前后因缘门
释迦大师入灭之后,经二千八十二岁之星霜,大日本国人王七十五代之帝崇德院,上人出世,美作国(今冈山县)久米南条稻冈庄之人也;父久米之押领使,名漆间时国,母秦氏之女也。
夫妇年来叹无孝子,愿佛祈神,祈请功绩,愿望已满足。
长承元年壬子七月上旬,妻梦饮剃刀,见有身孕,语于时国;时国言:「善哉善哉!仁者当生男子;但梦饮剃刀者,此子生长必出家学道,为佛法栋梁,教化众生。应使其遁世出家,引入佛道,此是瑞相也。」
第二出胎以后利益门
长承二年癸丑四月七日午时正中,上人诞生。四五岁之后,坐必向西,口初言时称南无阿弥陀佛,亲疏见者,无不为奇。保延七年辛酉春比,时国遭夜袭被杀,其敌源定明也。其夜九岁小童,以小箭射敌,中定明两目之间,以此疵故,定明事露,立即逃避。见闻之上下,无不赞悦,时人皆呼小童为小箭儿。
时国遭此大事,今为最后,向九岁之子立遗言曰:「我死之后,莫随世俗怨恨敌人,此皆前世之果报也;若欲报此仇,世世生生互怀害心,在在处处轮回不绝。生者皆悲死,忧愁更无限;我痛此疵,人何不痛!我惜此命,人何不惜!我以此情,知人之心。然则愿汝一向专祈自他之济度,瞋怨悉消,亲疏同至菩提。」言毕直心向西,高声念佛,如眠而终。
第三最初入学佛法门
永治元年﹝七月十日改元﹞辛酉之岁末,为当国菩提寺之院主观学得业之弟子。师授经书,性甚峻爽,忆持不忘。
第四离亲登山学行门
观学语等侣曰:「此儿器量非常人,何可使其住边国,应早登台岭。」遂携小童至其母处,语此因由。
母闻之曰:「仁者无人可留欤!深思之,住菩提寺犹以为远,况登山耶!」不意小童曰:「昔本师释迦尊年方十九,隐其父大王,密出王宫,终成佛道,济度无量众生。今儿生年十三,向悲母乞暇,登法山出家学道,报父母深恩,皆引导于佛道,使我人齐得开悟,万勿悲叹。」
母曰:「诚然!受训于生子者此也,往昔释迦如来为母说《摩耶经》,与今一致,甚觉可贵。虽然,凡夫拙习,恩爱之别难忍。」不觉落泪千行。
小童又言:「传闻参河守大江定基者,出家学道,蒙老母之许,远渡大唐,于彼国得圆通大师之号,名传本朝。佛说『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断,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儿亦欲早登四明,速学一乘,访二亲之菩提,岂非真实报恩乎!」
如是尽理而言,母亦领悟,悲泣允许。观学得业闻此往复问答,欢喜迷心,落泪润袂。
遂于天养二年﹝乙丑﹞之春,遣送比叡山西塔北谷,持法房源光之处。其书状云「进上大圣文殊像一体」,源光见状寻文殊像不得,唯年十二三之小儿来临;其时源光会意,早知文殊像者赞此儿也,甚觉奇特。
喜授一文,辄悟十义。源光言:「我短才浅智,应嘱硕学,更穷深理。」遂遣送功德院肥后阿阇梨皇圆之处。彼阿阇梨者,参河权守重亮之嫡男,少纳言资隆朝臣之阿兄,隆宽律师之伯父,皇觉法桥之弟子,当时之名匠,台岭之贤哲也。
此儿修学夜积,才智日莹,万人叹异,一山同怪。
第五受戒乐求闲居门
久安三年﹝丁卯﹞仲冬八日,出家受戒,时年十五也。
一时,白师言:「出家受戒之本望已足,今即卜居山林,暗迹烟霜。」
师闻之谏曰:「得难得人身,苟当遁世;又遇难遇佛法,何不修学耶?登山之验,读六十卷后,可遂本意。」
欣乐闲居,为免名利之散乱,静学经论章疏也;贵命甚难背,修学原是本意也。因此生年十六之春,始禀三大部。萤雪之勤不懈怠,绳锥之励致勇猛,数排睡眠。
如是经三年,究六十卷之奥义,智慧明达,并超先哲。
第六发心离山住谷门
久安六年﹝庚午﹞九月十二日,生年十八,始入黑谷之禅室,以慈眼房叡空上人为师。彼师者:瑜伽秘密之真言莹玉,圆顿大乘之戒律悬镜;学解无辈,道心最深,诚足师位。闻上人之发心,随喜赞叹言:「仁者少年,早发出离心,实法尔法然故,以法然为房号,实名源空,取源光之上字与叡空之下字也。」
抑!法弟圣觉,窥见黑谷之山境,谷深流净,嚣乱并去;路细迹幽,隐居尤便;圣教满藏,修学日勇;本尊耀光,行法何怠!遁世笼居之上人,其留心者诚在此也。
上人住此,年月未几,真言、戒律,一身兼学;从叡空上人禀承法脉。
第七披览一代圣教门
一代圣教,忍饥终日披览;诸宗章疏,除眠通夜习学。多暗教文,深悟义理。就此篇,虽条条多端,略记五三,不遑具载:
一、暗夜读圣教,虽无灯火,室有光明;白河之信空上人拜见此瑞相,身毛为竖,感泪频零,深贵上人之德。
二、披读华严时,青蛇蟠经机之上,信空上人见而怪之,心中怖畏。其夜梦中,大龙现身言:「我是守护华严之龙神也,幸勿怖惧;为守护上人,故今显现也。」
三、一时,上人语予曰:「我性分际,虽任何大卷之书,三遍阅读之,暗记文义。广披赍来本朝之诸宗圣教,粗悟幽致,皆蒙本宗印可。」
四、遇大纳言律师宽雅,习三论宗时,彼宗法门,演自见之义,宽雅闻之,遍身流汗,不言落泪;随喜之余,取出秘书言:「自宗法门无器量之人可付嘱,贵客已达此法门,足可授与,悉皆付嘱。」
五、谒南都赠僧正之藏俊僧都,学法相宗时,上人述自义,藏俊始则高声谓「贵房之义势,细细难闻」,后则卷舌信伏,听闻良久,合掌赞曰:「我等相承法门,未知如是深义;公非常人,恐是佛陀之化现。我之愿者,为免最初问难之过,欲一生之间供养。」于是每年皆献供物。
第八信修念佛往生门
上人生年九岁至四十三岁,三十五年之学问者,为烦今生出离之直道,欲知顺次解脱之要路也;是故遍学诸宗,数历师匠。
一时,上人语予曰:「法相、三论、天台、华严、真言、佛心之诸大乘宗,遍学悉明;入门虽异,皆明悟显佛性之一理,究竟一致也;法虽深妙,我机皆难及。披览经典,其智最愚;修习行法,其心转昧。朝朝恐怖于定沈恶趣,夕夕悲叹缺出离之缘;忙忙之恨如失渡船,朦朦之忧如迷阇道。虽叹而习如来教法,虽悲而学人师解释。入黑谷之报恩藏,披读一切经,已及五遍,然犹未悟得出离要法;愁情弥深,学意增盛。」
爰善因忽熟,宿缘顿显,拜见京师善导和尚劝化之八帖圣书﹝上人在世般舟赞未流布,故云八帖书﹞,末代造恶之凡夫,出离生死之旨,辄然定判。粗管见之,虽未晓玄意;随喜余身,身毛为竖。更读三遍,前后共八遍,至《观经疏》(散善义)『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之文,得善导之元意:『如予下机之行法,阿弥陀佛于法藏因位之昔,已预先决定耶!』欢喜之余,虽无人闻,高声念佛,感悦彻髓,落泪千行。时承安五年乙丑之春,龄四十三。立舍余行,入一向专修念佛门,始称六万遍。」﹝以上载先师词﹞其后加一万遍,每日七万遍念佛之行者也。
一时,上人悲叹言:「见闻当世诸方道俗,无道心者,悉住名利,不能修行,不出生死。而有道心之智者,辄谓今生难出生死,欲期远缘;是故绝顺次得脱之念,空信心之手,不取法财。毕竟此是无净土之缘,累世难行之机也;或虽有净土之缘,未遇良师之人也。如斯二机,不知净土之易行易往,必趣永劫之行。」
源空最初之师,肥后阿阇梨皇圆者,虽宏才博览,智慧深远;自顾机分,今生难出生死,欲受龙身长命之果报,以待弥勒出世而得道。其愿不空,受大龙身,住远江国笠原町之樱池﹝水面一町许﹞。有智慧故,知难出离,有道心故,愿值佛世。惜哉!不知净土法门,徒入异趣,此源空所深叹也。尔时我若得知此法门,不论信不信,当劝化之。哀哉!悲哉!徒受龙身三热之苦。」
第九善导来现授教门
一时,上人示予云:「源空既归善导和尚之释,得其元意,其元意者:乱想凡夫,但依无观称名之一行,以佛本愿为增上缘,顺次往生极乐世界也。于自身往生决定无疑,然欲劝进有缘之蒙昧,令生净土,所见义势之是非,凡智难辨;如是思惟,念心疲劳」,是夜梦中,有一高僧,腰上半身寻常僧相,腰下半身金色佛相。
予低头合掌问曰:『师是何人?』
灵僧答曰:『我是善导也,汝欲弘通专修念佛,料简义理,与我释文无违,释文即是请证定竟,是故兼又不违佛意,宜弘通之,化益最多。』
予伏请曰:『大德若可然者,愿净土教门,面授口诀,将自信教人信。』
和尚示曰:『善哉!善哉!菩萨大圣,净土教法,随愿授与。』
仍三部契经,八轴金典,敬蒙付嘱,殷懃珍重也。」
上人之劝化,和尚之印可,快称佛意,专可仰信。
第十劝进念佛往生门
上人已蒙和尚指授,遂出黑谷禅坊,住吉水庵室以来,自行化他皆念佛之勤也。因此自造之《选择集》亦言:
「自行化他唯縡念佛,然则希问津者,示以西方通津;适寻行者,诲以念佛别行。信之者多,不信者鲜。当知净土之教,叩时机而当行运也;念佛之行,感水月而得升降也。」上人之化导随日盛弘于世,道俗男女唯事念佛,王城边土口专称名。
一时,上人示曰:「净土宗之学者,先应知此旨:为有缘之人者,虽舍身命财,亦应专为说净土之法;为自己之往生者,应离诸尘嚣,专修念佛行。此二事之外,全不他营。」遗言诚可贵故,记之闻于末代。
弟子圣觉敬问曰:「当今末代,机解昧劣,不应如来教法故,多不如法;圣道门行人,尤怀虚假。如是见解,是敬重净土教之执情故耶?将又有此义耶?」
上人答曰:「末法浊世,圣道之虚假,此事无异论,先哲悉已决判。净土学人虽亦少虚,与圣道之多分虚假不同。是故禅林之《往生十因》云:『夫以众生无始轮回诸趣,诸佛更出济度无量;恨漏诸佛之利益,犹为生死之凡夫。适值释尊之遗法,盍励出离之圣行。一生空暮,再会何日?真言止观之行,道幽易迷;三论法相之教,理奥难悟。不勇猛精进者何修之,不聪明利智者谁学之。朝家简定赐其赏,学徒竞望增其欲。暗三密行恭登遍照之位,饰毁戒质误居持律之职;实世间之假名,智者之所厌也。今至念佛宗者:所行佛号不妨行住坐卧;所期极乐,不简道俗贵贱。众生罪重一念能灭,弥陀愿深十念往生。公家不赏自离名位之欲,檀那不祈亦无虚受之罪。况南北诸宗互诤权实之教,西方一家独无方便之门。』
是故末法者,圣道之行人自然怀虚假,念佛行者多至诚也。净土门之少虚者,是机之过,非行体之失;圣道之多虚者,是行法之咎,非机之失,斯乃难行不应机故也。虽然,万机非皆怀虚伪,若利智精进,机法相应者,速得道果,不可混乱。净土宗之意者,舍难取易,勿敢偏执,应纠明二道之缘。」
治承四年﹝庚子﹞十二月二十八日,平家攻打南都时,东大寺被焚,皆悉炎烧。其后为营造故,敕宣上人为大劝进。上人曰:「源空所好者,劝进念佛之行也,起立塔像之大劝进职,非其器量。若应劝进之职,世务恼心,念佛退转;若念佛永废,非唯背佛意,亦兼违和尚之意。」坚固辞退。
上闻奏而言:「若门徒中有其器量者,可举荐之。」于是上人召醍醐之俊乘房重源应敕。法皇﹝后白川﹞甚喜,遂补大劝进之职。
上人固辞宣旨,专为兴称名之行;自利利他,唯专修念佛,珍惜寸暇。
一时,镇西之圣光房与圣觉但二人,于上人之前听闻净土法门时,圣光房问曰:「仰信本愿,诚愿往生;然妄念常起难止,散乱弥增不静,此将如何?」
上人答曰:
「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唯口称名号。
若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三业自调,愿心自发。
故愿生心少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散心增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妄念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善心生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不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清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欠缺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具足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现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成就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此即决定往生之方便也,纳于心腑莫忘失。」
圣觉问曰:「如今所言,虽缺三心,但称佛名,以名号之德,三心自发,应得往生;然和尚判定言:『虚假心之行人者,虽昼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拂头燃,勇猛勤行,亦不得往生』。彼此之义,如何和会?」
圣光房言曰:「予亦有此不审。」
上人答曰:「此之不审,非今所谈。此者本是具足三心,然历缘对境时,不能如法,述其治方也。所引和尚之解释者,乃是嫌其一向缺三心,意趣甚巧也;是故不成疑难。」
弟子等两人,信仰之余,更无余词,唯一同念佛。
显真法眼居住大原时,慧光房永辨法印因事造访。法眼问曰:「末代浊恶之我等凡夫,罪业日增,散乱痴惑,今生如何可离生死耶?」
法印答曰:「此事贤愚皆同也,但日前参谒法然上人,明出离要法,所谓弥陀他力念佛往生是也。得此法后,多年积愤如云忽散,当时欢喜无物可喻。如是之义者,宜见法然上人,委细问之。」
因此,法眼一时与上人晤面,问曰:「未断罪障之散乱凡夫,有何方法今生往生极乐乎?」
上人答曰:「成佛甚难,往生尤易。善导和尚释三部经言:『以佛本愿力为强缘,乱想凡夫往生报佛之净土。』勿以自力圣道之执情,疑他力净土之真门。」
法眼无言,归坊后语人曰:「智慧第一之法然房,于所立义理,聊有偏执之失。」
上人闻之曰:「不知我者,必起疑谤,世间常事,不以为怪,当然之理也。」
法眼展转闻之曰:「实然,倩按我虽兼学显密法门,偏志于名利,不为解脱。法然房者,自幼少时即有道心,为出离生死学一代佛法,其所立之义,诚然无谬。然则欲深悔先罪,专后信故,请上人于龙禅寺咨决净宗教义。」
此事风闻之故,为听闻净教,道俗如云来集,余胜林之室:前权少僧都明遍﹝三论硕学﹞、法印权大僧都证真﹝天台硕学﹞、侍从已讲贞庆﹝解脱房法相宗﹞、法印权大僧都智海天﹝台硕学﹞,此等明匠为始,诸宗贤哲不知其数,皆震富罗那之辩舌,重重致难,嚣如盛市。上人如鹦鹉之婉啭,会释各人之疑难;诸宗之明匠卷舌无言,静似春日。
尔时上人言:「圣道诸宗者:理深解微,得证甚难;此则世下人愚,机教相违,不堪修行,永沈苦海,未到涅槃之岸。净土一门者:易解易行故,得脱最速。不舍愚钝下智,庸学犹勇;不简破戒重罪,恶人尚生;不别行住坐卧,念念常行;不论时处诸缘,散乱仍称。言其止恶,许念时日之三忏悔;论其修善,劝一念十念犹可往生。和尚之《往生礼赞》言:『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真形光明遍法界,蒙光触者心不退。』摄取不舍之光益者,授与念念不舍之德也。尤可信之,尤可勤之。」
如是一日一夜尽词讲说净教,听闻之道俗,或流泪仰信,或举声欢喜。其中坊主法眼显真,双眼流泪,踊立佛前,自执香炉,旋遶行道,高声念佛;南北明匠三百余人,异口同声修行念佛,三日三夜无间断;此外参礼结缘之听闻众,不知其数。从此以后,各处道场悉称佛名,童子之戏并皆念佛。其后法眼显真,召补天台座主;叡山高僧超出常伦,此等明匠皆归上人。又座主显真制定时众十二人实行不断念佛,一向称名相续,不杂余行;自其勤行之始,至今不退转。
一时,上人于灵山寺举行三七日夜不断念佛,无灯而有光明。至第五夜,势至菩萨同列经行,时众如梦,幽而拜之。上人闻之,但言「亦有此事欤!」
谨赞此瑞相者,且有二种:
一者:《观念法门》言:「如《观经》下言: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弥陀佛及二菩萨,观音、势至常与行人作胜友善知识,随逐影护。」势至菩萨影现道场,深契经释,谁怀疑心耶!
二者:上人是势至菩萨之垂迹,举世称之;为使时众等,念佛勇猛,罪障微薄,弥增信心,勤行勇锐故,圣力加佑,幽现本身欤!
然则若在世若灭后,信而酌上人劝化之流者,应自正解脱之行,兼直他人之误;已信者弥信,未信者应早信之。
后白川法皇敕请上人说菩萨戒,兼讲《往生要集》时,上人澄声高诵:「夫往生极乐之教行者,浊世末代之目足也,道俗贵贱,谁不归者。」此之一言,万乘百官,殿中帘中,犹如今日始闻,各染心肝,皆流感泪。太上法皇闻法随喜之余,敕左京权大夫藤源隆信朝臣,图画上人肖像,收纳于莲华王院之宝藏。
东大寺之大劝进俊乘房重源上人,信仰念佛之余,发一意乐:「我国道俗,跪阎罗王呵责之庭上答自己姓名时,为能称念佛名,我先以南无阿弥陀佛为自己之名。」我朝以阿弥陀佛为人名者自此始也。
第十一殿下教命造书门
月轮之禅定殿下,宿缘所催,信仰超世,崇重无此类,以西方为所期,以念佛为正业。因此,于建久九年戊午之春,以对马左卫门尉重经为使者,告上人曰:「虽屡次听闻净土法门,然公私忽剧故,即施即废;庶几载于笔墨,以备废忘。」上人遵从严命,造一轴之书,名《选择本愿念佛集》,以供高览。彼集之奥云:
不图蒙仰,辞谢无地;仍今聊集念佛要文,剩述念佛要义;唯顾命旨,不顾不敏,是则无惭无愧之甚也。庶几一经高览之后,埋于壁底,莫遗窗前,恐令谤法之人,堕于恶道也。
极重罪人,诽谤念佛;秘藏此书者,为止其谤罪也。《法事赞》亦言:
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
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
如是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
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涂身
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谤法罪因缘
纵使有人诽谤念佛,亦不须惊动,此是末法浊世罪人之惯习也,来世必定堕于地狱故,信顺之人,应思此逆缘,度彼罪人。
第十二头光显现本地门
元久二年﹝乙丑﹞四月一日,上人于月轮殿讲赞念佛毕,退出之时,禅定殿下走降庭上,五体投地,礼拜上人,良久方起,噎泪而言:「上人头上显现金光,光明映彻,中有一宝瓶。」自尔时始知上人是势至菩萨之化身。
愚秃书写此篇,身毛为竖,双眼浮泪。凭哉!喜哉!为导浊世之我等众生,极乐之圣众假示凡夫,弘扬念佛之行。仰讨本地者,极乐世界之圣众也,往生净土之劝,有凭于念佛;俯访垂迹者,三昧发得之祖师也,专修念佛之教,无疑于往生。本迹虽异,化导是一。
摄念佛人,生于净土,恐后世之辈,谁不归此师乎!望极乐之类,何不信上人之释耶!
第十三流罪归洛利益门
建永二年﹝丁卯﹞二月二十七日,依吹毛之谗奏,赐还俗之姓名源元彦,下远流之宣旨故,仰上人劝化之道俗贵贱,皆相悲叹!
上人容貌感悦而言:「源空蒙远流者,边土之化缘己熟故也,普化万机入念佛门,诚然所喜也。」慈悲誓愿之情现于外色,可尊可贵。
月轮禅定殿下为暂息离别之恨,于法性寺小御堂逗留上人一夜。
上人言:「会者定离,世之常也,非自今始,何深叹耶!宿缘不空,同坐一莲,净土再会甚近,今之别者暂时之悲也,犹如春夜之梦。信谤共为缘,先生者导后,后生者访前;引摄之缘是净土之乐也。夫现生犹不疏远,何况同称名号,同一光明之中,同蒙圣众护念乎;同法最亲,不可徒然以为疏远。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住处虽隔,依然与源空相亲,源空亦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故;不事念佛之人,虽与源空并肩盘腿,亦与源空疏远,三业皆异故也。」禅定殿下悲哀迷心,未发一言。
三月十六日,自法性寺向配所出发,配所者赞岐(今之四国)小根庄也。斯乃门弟﹝住莲安乐﹞不善之咎,亦由吹毛谗言,致无罪之上人,遭无妄之灾殃。
凡依谗言之诉而左迁之贤哲,上代非无其例:吾朝有役行者、菅丞相;中国则有一行阿阇梨、白乐天。此皆无罪,远住谪所。
夫权化善巧,凡智难测,信谤结缘,违顺蒙益。上人远赴配所,帝都如闇失灯,边土似盲得明;洛阳含悲,田舍怀喜。悲犹念佛,喜亦称名,悲喜俱劝善,大权化益诚巧,可尊可贵。
八月,虽下敕免之宣旨,犹不许往还洛中故,暂住摄津国胜尾寺,已过五年,蒙还归华洛之宣旨。建历元年﹝辛未﹞十二月十二日归入帝都,居住东山﹝大谷净室﹞。
犹如往昔释尊于忉利天九旬安居之说法终了,从天上之云来下时,人天大会欢喜供养;今上人溯自南海之波,道俗男女,各各争先延请供养,群参信众,一夜之中,千有余人。
虽闲居之室,贵贱贤愚来集闻法,犹如盛市。利益倍多,信仰日新。
第十四临终念佛往生门
建历二年﹝壬申﹞正月二日,上人老病相侵故,日来不食,殊甚增气。凡此二三年以来,耳目稍衰,然往生期近,二根明利,见色闻声,无异盛年;见闻之道俗,无不为奇。自卧病席,不杂余言,唯谈往生之事,高声念佛不绝;虽睡眠间,唇舌尚动。
十一日辰刻起坐,向西合掌,高声念佛,闻人皆流泪;乃告诸门弟曰:「汝等高声念佛,今阿弥陀佛来矣!」因而赞叹念佛功德,并言:「但念佛者,无一人不往生极乐。」
二十四日酉时至二十五日巳时,高声念佛,其勇进也过于平生;弟子五六人轮番助音,道俗随喜,傍人惊赞。至午时念佛之声渐幽,而犹时时发出高声;至午刻正中,披着年来所持慈觉大师之九条袈裟,头北面西,诵「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南无阿弥陀佛。」如眠息绝。音声止后,犹觉念佛,唇舌尚动。于时春秋满八十。
第十五没后顺缘利益门
上人灭后,八方遗弟,各各弘通上人之正义,念佛遍世,称名满国,不信者少,信者尤多;是上人权化之效,圣众护念之力也。或依上人劝化之书籍而信本愿往生极乐之道俗贵贱,年增日盛,念佛之繁昌,证于眼前。
爰禅林寺之静遍僧都,于上人灭后归《选择集》,成为一向专修念佛者。彼僧都虽是真言宗之贤哲,传承小野、广泽两流之明匠,然于净土法门有缘,舍彼宗归念佛门;此皆上人灭后之利益也。现证见闻,知化导之普。
第十六没后逆缘利益门
上人左迁之时语予曰:「贫道流罪,更不叹苦,念佛之兴行于洛阳已久,今赴边鄙教化田夫野人,年来之本意也。但所痛者,源空所弘净土法门,乃是造恶凡夫出离之要法故,无理之障难者,将被守护念佛之神祗冥道所遣责欤!」其后未经若干岁月,仅十年之间,发生承久之逆乱,天下骚动,天子行幸于北海之岛,号隐岐院,谗臣讨败于战场,或有失命者,诚不思议也。
又后崛川院之御宇安贞元年﹝丁亥﹞六月二十一日,比叡山之徒众一同佥议言:「自专修念佛兴行于世,无人学习圣道诸宗;尔者可经奏闻,停废善导劝化之念佛行法。总之,彼法门之兴起者,法然房为根本故,破却大谷坟墓,取源空尸骸流于鸭河。」如是议定,并经奏准。翌日山门使者来至大谷破坏庙堂。尔时京都守护,修理亮平时氏,泄闻此事,遣兵御之;宇津宫入道亦领五六百骑驰援,守护庙堂。昔为名利侍卫关东之将军,今为菩提守护西方之上人。终于改葬坟庙,隐置嵯峨之二尊院。路中守护之兵士二千余骑,前后围遶奉送。此则极重恶人无信顺之心故,暂结逆缘作来世引导之善巧方便也。
在世慈训,灭后法流,顺逆二缘,利益实广,不能具记,各任见闻。
上人入灭时,弟子生年四十六岁,数年积功,亲承净教了。
圆光大师略传
(原文)
白誉秀道作
大师讳源空,号法然。姓漆氏,作州久米郡稻冈人。父时国,本姓源氏,仁明皇帝之裔;母秦氏。尝忧无嗣,祷于佛神,一夕梦吞削发刀有身。自尔心柔善,体无恼,绝酒肉,归三宝。于崇德天皇御宇,长承癸丑二年四月七日午时诞。时紫云覆屋,奇香满室;又白旛两首,自天而降,悬于庭前椋树;铃声鸣空,光彩夺日,因呼为两旛椋,至今犹多灵异。
师为质,头圩而棱,眼黄而光。自稚龄动辄西向钦敬,又自称名势至,故号为势至丸。聪慧超伦,有老成风。
九岁父被寇害,师以小弓矢射寇,因又以小矢儿呼之。是年投本州岛菩提寺观觉受学,慧解敏利,有一闻千悟识。觉惜其器,送至台山,源光之所。途中偶逢法性寺关白忠通公,公停车致敬,从者讶之;公曰:「小童目光射人,知必非凡流也。」既登山,源光曰:「此良骥也,岂朽索所能羁哉!」乃俾谒台宗哲匠皇圆于功德院,圆大喜曰:「吾昨夜梦满月入室,岂非先兆欤!」遂纳为弟子,削发受戒,时师年方志学矣。未及千日,通受台教,晨夕熏练,究其壶奥。圆以台门栋梁期之,而师不念荣名,固心出离。
十八岁遁迹黑谷,师事睿空,禀圆顿大戒,嗣其正统;又传瑜伽秘法。每好学不倦,八宗典籍,迎刃而解。欲质自所蕴,尝与睿空论圆戒体,又谒藏俊谈唯识,谒宽雅谈三论,谒庆雅谈华严;四师咸叹曰:「妙解天发,踰于师承。」还呈二字牒,执弟子之礼。或附以秘典,或每年赠供。又从中川实范受秘密灌顶,范深钦其德,于鉴真和尚相承戒作授受之仪,以师礼待之。师尝曰:「我于教外心要,有所自得,而恨无明师可取决耳。」
尝在黑谷读华严,有小青蛇盘经案下,门人法莲见而畏之,随遣随来;其夕梦一大龙人语曰:「我是华严护神也,幸勿复畏也。」修法华三昧,则感普贤菩萨乘白象来证。与睿空及西仙同入此三昧之时,亦感山王大权现现形而护卫。又每入密观,有感莲华、羯磨、宝珠等之瑞。
师尝自曰:「我读书三过,义趣自彰,不用劳思故;诸宗经论,不从他而问,皆自得旨。」师五读大藏,益增神智;不唯精内典,旁及诸子百家之书。博学强记,独步当代故,时人以「智慧第一」称之。而师志犹未安,独于善导《观经疏》尤所信倾故,更阅之三过。一日忽然悟弥陀超世愿意,甚欢犹如闇夜逢大明灯;立弃所习圣道,宗念佛往生,以为出离通津。一夕尝于定中,感善导大师来授净教秘诀,为之证明;由是用意益固。
承安五年,师四十三岁,出黑谷,居洛东吉水,创开净土宗,盛弘专修念佛。遐迩四辈,感服归依者,犹如百川之朝大海也。当代诸宗匠,闻师所立,皆颇议之。天台座主显真为僧都时,大会众于大原龙禅寺,请师论义,无虑三百人,实龙象蹴踏。其绝出者:永辨、智海、静严、明遍、贞庆、证真、湛教等也。师与众往复,经一昼夜,虽问难锋起,而以无碍辩,一一拆之,于是诸师皆信伏;而显真感激之深,不自知泪零;手执香炉,行道念佛,诸师应和,声震山林。自是显真建常行会,与众念佛行道,亲感多门天王现身拥护。青莲慈圆、妙香良快、安居圣觉、高野明遍等,虽各首其宗,深归师德,毘赞法化。如镇西圣光、长乐隆宽、竹谷乘愿、嵯峨湛空、白川信空、醍醐俊乘等者,亦皆缁林翘楚也,咸更衣扶师,各化一方。非师德卓荦于当世,宗义超绝于先代,则安能若斯哉!
尝高仓天皇闻师道名,特加崇尚,诏入禁阙,说圆顿大戒;至于妃嫔公卿,皆熏戒香。自慈觉大师创授圆戒于清和天皇,而后三百有余年,无复继之者,师为九代冢嗣,重有此盛事。自是名翼四飞,当时道俗,莫不从师受戒,因称圆戒中兴之师。后白河太上法皇亦受圆戒,且屡召问法,奏对称旨,故淳归念佛,熏练最深。尝敕设如法经会于河东仙洞,法皇亲与山门寺门诸硕德同修之,擢师为法事之首领;师力辞之,圣旨益坚,不得已从之,对凤扆坐第一座,盖德重而位归之也。又尝有旨选两门诸师,轮讲往生要集,师亦预焉。谈柄一麾,语音和雅,法皇为之感泣,敕图师肖像,藏于莲华王院;天眷优渥,人皆以为荣。
又南都东大寺将有事于起废,法皇遣尚书右大亟行隆,命师司干缘之事,师固辞,更敕选门人中称其任者,因举重源应之。逮源入宋,师告之曰:「宋国必有昙鸾乃至少康五祖肖像,汝当传来焉。」源既入国,果得五祖同帧,益知师内鉴叵测。后源请师于东大寺供五祖像,讲净土三经时,南都诸宗匠从师之化者众矣。
后鸟羽太上皇诏受圆戒,上西大后请师说戒者一七日,有一蛇蟠门屏上,作听法势,至散月自毙头裂,众见其神彷佛似天似人,飞腾冲霄。修明大后、宜秋大后,亦皆从师受戒,至于公卿百官,无不磬折倾诚,一向念佛:若大炊左府经宗,公华山左府兼雅,公野宫左府公继,公大宫内府实宗公等,未暇悉举。又以武勇有声于世者,或从而出家,或受化往生,不知其几矣。
藤相国兼实公,夙因所致,尤笃于师,尝延之月轮殿,咨决净业。师既出至殿前桥上,相国邃下而拜于地,落涕不能仰,良久乃谓左右曰:「上人头上现金色圆光,足踏宝莲,离地而行,若等见之乎?」自是号为「头光桥」,相国以为生身佛,尊崇益笃。又请述《选择集》,至今宗门用为秘要。
尝南北之众,屡阻专修;而君臣护法,坚执不允。建永元年之冬,有宫女归门人安乐,出家受戒者。上皇怒,召乐谴之,且归罪专修。时乐高声诵文以忤旨,上皇甚怒,令刑之;二年春二月,窜师赞州。诸弟子告师曰:「虽殃出熏胥,而谮愬所起,元因专修,请姑止之,以免其厄也。」师确乎不变,且曰:「我不因迁谪,焉得化及海裔?此亦朝恩也。」遂行。凡所至处,莫不皆向其化。亡何,上皇感异梦,因相国赖实公奏,许师还,冬十二月蒙诏赦而还;但以未许辄入都,侨居摄之胜尾寺。经四岁,建历元年之夏,上皇幸石清水时,有神托之,可甚慎。藤光亲奏以佛法禳妖,且乞令师入都。秋七月上皇又梦,诣莲华王院,有神僧奏曰:「空公德等贤圣,益普海内,又非为故法皇及高仓先皇之戒师乎!君窜大权,咎同五逆,苦报不惧乎!」觉而骇之,即敕藤光亲令师入洛。同年冬十一月二十日,还洛东华顶大谷,缁白竞集,宗风益震。
至明年正月二日,师稍减食;而耳目明利,胜于平普,人皆异之。自是高声念佛,呼吸相继,虽睡时唇舌犹动。弟子问云:「师往生必乎?」师曰:「我素在极乐,宁不归去乎!」诸弟子设弥陀像而乞瞻视,师以手指空曰:「更有佛现真身,若等无见乎?我十余年来,累视佛菩萨真身及净土庄严,而绝不语人;今已临末,故为若等告之耳。」二十三日,门人势观,请述法要,垂于来叶。师手书遗誓一篇传之于世,所谓《一枚起请文》也。有贵妇人乘车而来,与师叙话久之。及其归,势观从后而视,不知所之,怪以问。师曰:「此是韦提希夫人,今在贺茂侧。」二十五日早刻,高声唱佛号,敢不少衰。至午时,着僧伽梨,头北面西,诵「光明遍照偈」,怡然而寂。世寿八十,僧腊六十六。寂之前三日,紫云叆叇,覆于房上。奇瑞尤多,不尽记焉。今知恩院,此其遗迹。师寻常课佛名六万,每月修别时念佛,不尝怠遑,而犹能孳孳为人演说;逮老增至七万,高声相续,不舍昼夜;有人问法,则但低称,以示有闻耳,终无为答也,其勇猛精进若此。
尝发得念佛三昧,屡感胜相,西方三圣,及宝树、宝地、宝楼等,莫不随意现前;手自记之,沈于秘箧。
或夜分见圣教,两眼放光,不用灯烛。
又一夕念佛,身光灼烁,充塞于房;门人法莲、湛空等亲见之。
师暗泄本地密因,随机不同;但为势至应迹,其证尤多。尝于灵山寺现势至身,又门人胜法,图师像请赞,为书《势至圆通偈》与之。在赞州生福寺时,手刻势至像,作一偈密藏焉;有「法然本地身,大势至菩萨」之句。又门人直圣,尝诣熊野山,偶婴疾;闻师迁谪,意欲迅归而祷之,梦大权现告曰:「汝命将不久,不宜归去,法然上人为势至菩萨应身,汝勿虑也。」夫如此之事,与为儿时,自称势至符契。
师晚年,法久弊起;因着教诫文七条,普制门人。又在胜尾,日有赝徒,勃兴邪义,僣称师承,惑乱京夷。因着誓诫一章,痛责其邪画。师生平所著和字汉字之文,有许多卷,皆见行于世。
又粗记灭后遗德:园城长吏公胤,始深嫉师,着《净土决疑》三卷破《选择集》,赠之师所。师纔见,辄辨其非。胤闻而愧,密火之。师灭后,门弟等为师追修斋七法会,时胤来请,为其唱导师,人皆怪之;胤登高座,对众忏曰:「弟子尝亟决宗要于上人,足以称门弟;虽烧书谢妄破之过,而谤罪恐深,披心忏悔,圣灵昭监。」涕泪甚下,一众无不为之感泣。
又[木*母]尾明惠,亦甚嫉师,着《摧邪轮》及《庄严记》破《选择集》,遗弟等竞诘难之;后菅宰相为长,谒惠问之,惠曰:「予尝妄破《选择》,后知其非,故甚悔焉。」
又禅林寺静遍,欲破《选择》,及先详阅之,始知末法机宜,偏在念佛;遂诣师庙,忏谢谤罪,且曰:「始从今日,以上人为师,念佛为行。」还着《续选择》,翼赞师义。
又畏沙门堂法印明禅,亦嫉师弘化,终不闻提诲;灭后遗弟信空,赠《选择集》令见,禅见之改悔,因著书劝人,其略曰:「始读《选择》一过,而无辨是非;再读之,以为义有偏执;三之稍觉其有深旨;洎数阅之,大生信根。」
盖古今诸师,弘念佛者多,而为人甚信甚谤者,独归空公,其故何也?唯依「以一向专念为宗」也,不立斯宗,何信何谤?已越常人之义,甚信也宜矣;又逆常人之耳,甚谤也宜矣。诸师未尝有倡此义者,以故,若其为失,其失实甚;若其为得,其得亦大。然从师之化,已得往生者,广闻四远,其为得也验矣。公胤、静遍、明禅皆自行化他,以专修为要,临终现瑞,已得西迈。
又嘉禄三年夏六月,台徒定照者,嫉妒特甚,作《弹选择》破师义;遗弟隆宽着《显选择》救之,其言甚激,照大怒令山徒蜂起,将毁师庙辱其尸,平时氏驰兵御之。其夜遗弟相议,始开石龛,奇香芬馥,面容怡然,示寂以降,已经十有六年,全身俨然,可以验为得道之圣也。缁白兵士,千有余人,卫护遗骸,夜中移之西郊。明年正月二十五日,荼毘于西山粟生野,时异香熏发,紫云垂于松树,因传号紫云松,建堂于兹,长行念佛,今光明寺是其遗迹也。
畴昔圣觉、隆宽、势观等诸弟子,各为师作传,录自所视听。师灭后九十余年,台山功德院法印舜昌和尚,蒙后伏见太上皇敕,搜诸传,集成一部,以上进慎请天裁,上皇喜甚,敕附以画图加旃;伏见法皇及太上皇,亲御宸翰,书其传文;尊圆亲王及公卿善翰墨者,亦喜书之,分为四十八卷,是世之所以称《敕集御传》也。自有诸师传以来,未有如斯盛者,为圣君所追慕若此,因敕补舜昌于知恩院别当,又赐绘词传藏之于寺,以为宗门万代龟鉴。其传本现存本山,大师生平道迹,灭后遗德,详载其中,兹不可罄,略纪其大概耳。
又经二百八十有余年,后柏原天皇御宇,敕赐额开山堂,谥「光照大士」。示寂以降,至今四百八十有六年,因大护法征夷大将军奏之丹墀,兹年元禄丁丑之春正月十有八日,赐敕使于本山鼻祖影堂,谥「圆光大师」,旌其德功;佛日重辉,祖风增炽,四众欢呼,声震山谷,华夷接响,咸唱万岁。伏愿叡算与日月俱悬,宝祚绵昌;台龄与天地齐固,武运长久。不图遭斯盛际,实千载一时也。因不耐感激,粗录大师化仪之颠末,以广之门叶云尔。
元禄丁丑十年(一六九七)正月二十五日
本山知恩教院四十二世白誉秀道谨志
知恩讲私记
(原文)
隆宽上人记
先三礼如来呗如常次表白
敬白无量寿佛、观音、势至、念佛弘通诸圣灵等而言:
西方极乐教者,五浊恶世之明眼也;南无弥陀行者,众生直往之要路也。爰本师上人(法然),弘以此教,劝以此行;道俗悉皈,如草靡风,信之仰之,感应必新。此化不限在世,其益弥盛灭后;恩高于山,德深于海;万劫亿劫,叵谢叵报;不如恒称佛号,顺彼本怀。
今赞五德,欲劝四辈,往生正业,只在此事,誓毕一生,暂勿退转矣!
第一、赞诸宗通达德者:俗姓漆间氏,美作国人也。生年三五春,始攀四明山,同年仲冬,登坛受戒。习学法华宗,岁月虽不几,具达文理,殆超宿老。十八岁之秋,遁名栖黑谷。尔降,一切经律论,钻仰忘眠;自他宗章疏,卷舒无倦。此外,和汉两朝传记,古今诸德秘书,何不携手,何不浮心乎!访六宗洪才,面面谈义理;探诸家奥旨,一一蒙许可。举世称智慧第一,宜哉!诚哉!就中,天台圆顿菩萨大乘戒,戒体戒仪,相承在一身;天皇以下,海内贵贱,为传戒师,崇重异他。凡于显密行业,修练尽力;非名非利,唯为无上道也。然则本国明师,还成弟子;黑谷尊师,杆为轨范。兴福寺耆德,称佛陀展供养;东大寺长老,为和尚受圆戒。智解拔群,尤足敬重。夫虽明一代教法,限皈弥陀名愿;怜浊世机,为度愚恶也。若有自立我慢人,毁灭诸教得道,惑乱一宗正行,既背本师诫,敢不可依用。顾分立行,以之为要,谨守遗训,勿拘偏见矣!颂曰:
一切如来设方便亦同今日释迦尊
随机说法皆蒙益各得悟解入真门
南无尊重赞叹本师圣灵
第二、赞本愿兴行德者:西方教文,诸宗同翫。其中天台、华严、三论、法相,皆作章疏。虽解经文,各会自宗,暂隐愿意;是则权化善巧,知时方便也。而末学肤受,起我生慢,自是非他,罪报难遁者欤!龙树《智论》(卷一)曰:「自法爱染故,毁呰他人法:虽持戒行人,不脱地狱苦。」此诫甚重,可恐可恐!爰汉家昙鸾、道绰、善导、怀感;本朝空也、惠心、永观、珍海,专归弥陀,偏劝念佛。虽然学者泥圣道净土之难易,行人迷自力他力之是非。本师摧肝,寻往生要:惠心之秘怀,善导为规模。是以上人(选择集卷下)自述曰:「善导是弥陀化身也,可谓此疏弥陀直说。既云:『欲写者一如经法』,此言诚乎!披阅兹典,粗识素意;立舍余行,云归弥陀。自行化他,唯縡念佛。问津者,示以西方通津;寻行者,诲以念佛别行。信之者多,不信者鲜。」云云今见世间,此事实然。计知:非直也人也,因兹,或云弥陀化身;或云势至垂迹;或云道绰来现;或云善导再诞。皆是梦中得告,眼前见证。伏以弥陀如来、势至菩萨,二而不二;道绰禅师、善导和尚,一而不一。盖是鉴机知时,以智救人也。当知:善导和尚《证定疏》,正是净土宗之滥觞;源空上人《选择集》,专为他力门之指南。各一心合掌,赞兴宗之德矣!颂曰:
普劝有缘同行者专心直入不须疑
一到弥陀赡养国元来是我法王家
南无尊重赞叹本师圣灵
第三、赞专修正行德者:念佛行人虽多,专修专念甚稀。或自力为心,空疲众行;或我慢为先,恣轻诸教。邪魔得便,宁非此故乎!求者千万,得无二一,职而因斯。爰本师上人:舍圣道门,入净土门;出难行道,赴易行道;改自力心,归他力愿。六时礼赞,多年积功;别时念佛,几许累德。时时欣求百千回,日日称名七万遍。愿力不思议故,初常见宝树、宝宫殿;佛力不思议故,后亲拜化佛、化菩萨。闇夜虽无烛,光明照如昼。见室内外,似向明镜。口称之力,现身得证,等导和尚,同感禅师。宁非一向称名功乎,实是专修念佛德也。行顺本愿,勤称佛意,以之为验,以之为证,弥坚信心,勿缓敬心矣!颂曰: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南无尊重赞叹本师圣灵
第四、明决定往生德者:广考旧传,多载瑞相。然本师上人,种种灵异,连连奇瑞,人备口实,世皆所知也。未点墓所,两三人梦,相当彼地,天童行道,莲花开敷。三四年来,耳目蒙昧,而近大渐期,闻音见色,忽以分明。人问曰:「今度往生极乐决定欤?」答曰:「彼土我本国,定可往还。」观音、势至等圣众来,现在眼前之由示之。闻紫云现,便语云:「我往生者,为诸众生也。」又临其期,三日三夜,或一时、或半时,高声念佛,闻者皆惊。
廿四日酉刻以去,称名迫体,无间无余;助音人人,虽及穷屈,暮龄病恼,勇猛不绝声,未曾有事也。明日往生之由,依梦想告,惊来逢终焉者,五六余辈也。临终时念四句文:「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观经)是也。有一云客,七八年前梦:上人临终可诵此文。往日之梦,与今符合,谁不归信乎?着慈觉大师九条袈裟,头北面西,如眠取灭。音声止后,犹动唇舌,十余反许也。面色特鲜,形容似笑。于时建历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午正中也,春秋八十,同释尊在世。凡瑞异连绵,不逞罗缕,各凝无二感情,可望一佛土缘矣!颂曰:
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诸佛国极乐安身实是精
南无尊重赞叹本师圣灵
第五、述灭后利物德者:命尽魂去,空留名字;为自为他,有何益哉!
然本师上人:就净土宗义,示凡夫直往之径路;显选择本愿,为念佛行者之龟镜。余恩当没后而弥盛,远德齐在世而无双。朝野远近,同望宝剎之月;贵贱男女,共欣檀林之风。所以:或乘紫云、或坐莲台、或闻异香、或见光明、或拜化佛、或交圣众。长出娑婆,忽移净土,视听所触,满目满耳,酌流寻源,偏本师恩德也。然则,诣庙室祈往生,礼真影恋禅客者,引友成群,夜以续昼。就中年年孟春,廿五之候,月月下旬,第五之天,连袖接肩,不异盛市。明知:时机相应之遗诫,胜利广大之所致也。四远皆若斯,况门弟受训乎!如思父母恩,勿忘本师德矣!颂曰:
何期今日至宝国实是娑婆本师力
若非本师知识劝弥陀净土云何入
南无尊重赞叹本师圣灵
六种回向如常
《选择集》纲要
一、本集体裁:标章、出文、私释
《选择本愿念佛集》共分为十六章,是法然上人六十六岁时由当时宰相之请所撰集;本书最后之「结劝文」说:
而今不图蒙仰,辞谢无地;
仍今慭集念佛要文,剩述念佛要义。
除了「集念佛要文」之外,并且藉此「述念佛要义」。亦即结集净土三经之要文,及道绰、善导之要释,阐明选择本愿念佛之道理。
本书每一章各分为三部分,亦即「标章」、「出文」、「私释」,其「私释」便是解释「出文」之「要义」。
净宗大纲,念佛要义,皆在此书,易读易解。
实是稀有最胜之金言,无上甚深之宝典;应仰而尊之,信而行之。
二、立教开宗之净宗宝典
本书也可说是法然上人开创「净土宗」的「立教开宗」之宣言书,本书开头之第一章禀承道绰禅师之二门教判,于圣道门之外别立净土门之一宗,凡建立一宗之宗旨所应具备的四种条件:「教判、宗名、经典、传承」等本章都具备,亦即
(一)教判论:
各宗必须有教判,净土宗之教判便是道绰禅师之「圣净二门判」。
(二)宗名论:
「净土宗」之名已有元晓之《游心安乐道》、慈恩之《西方要诀》、迦才之《净土论》等使用之前例。
(三)经典论:
各宗必须有依据的经典,本宗依「三经一论」,亦即《大经》、《观经》、《小经》之净土三部经及天亲菩萨之《往生论》。
(四)传承论:
净土宗之传承系谱是依据「善导流」,亦即昙鸾、道绰、善导等。
三、念佛为经,四法为纬
本书可说以「称名为经」,以「教行信证」之四法为纬。本书开宗明义的「标宗文」说「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此念佛一行贯彻本书之十六章。又,第一章「判教」,教既显明,接着于第二章「判行」,第三章以下也不外于说明此行;第八章「信疑决判文」的「涅槃之城,以信为能入」是「判信」;第十一章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之文是往还二回向之意,是「判证」;其它各章,或约行或约证种种解说之。
四、舍闭搁抛之四字方针
书名中之「选择」二字有取舍、废立之义,亦即往生弥陀净土的正定之业,除了弥陀所选择之本愿的念佛一行以外,其它一切诸行都在废舍之例,本书以「舍、闭、搁、抛」之四字作为方针,以强调「一向专念」,其文如下:
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二门章标章文)
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而舍杂行归正行。(二行章标章文)
须舍杂修专,岂舍百即百生专修正行,而坚执千中无一杂修杂行乎!(二行章)
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后还闭定散门,一开以后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付嘱念佛章)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殷懃付嘱章)
五、选择本愿念佛集大纲
本集大纲,有三段文;文虽三段,唯是一义。一义即是「本愿念佛」;知此本愿念佛之义,则本集大纲,净宗宗旨,信光独耀。三段文者:
(一)本集书名之「选择本愿念佛」。
(二)本集卷首「标宗文」之「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三)本集卷尾「三选文」(亦名「略选择」)之四首偈: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八依佛本愿故
1.三重念佛
书名是书中内容之总标,也是大纲;本集十六章之内容全部摄在「选择本愿念佛」之六字书名。
本集书名,有三重义;义虽三重,总成一意。
(1)念佛(2)本愿念佛(3)选择本愿念佛
(1)念佛:不知本愿非本愿,未分别正、杂、助、定,属万行随一之念佛。此即诸师(净影、天台,乃至宋朝以后,诸宗融合之念佛)所立之「念佛」之义,亦即通途之念佛。
(2)本愿念佛:明辨本愿非本愿,于万行中分别正行、杂行(二行),于正行中细判助业、定业(二业);其正定业正是随顺弥陀本愿之「称名念佛」,故名「本愿念佛」,是决定往生之业,故止杂行专行念佛。此是善导大师传自昙鸾、道绰所立之「本愿念佛」之义,而此本愿念佛之义贯串本集十六章。
(3)选择本愿念佛:于本愿义之上,更加「选择」一义。此是法然上人依《大经》所立,意在显明此之本愿,乃是阿弥陀佛悲智深广,为了容易普遍平等地救度一切善恶凡夫,乃从二百一十亿诸佛愿行之中所「选择之本愿」,亦即选舍圣道定散八万之难行法门,唯独选取「但念佛」之一行,作为众生往生极乐净土之「行门」,故名「选择本愿念佛」,以突显本愿念佛之「胜易二德」。一般以为不分道俗善恶都能实行之法,即是浅法,其功德劣,利智精进之人莫修之;若是难行之法,即是深法,功德殊胜,利智精进之人正可修之。法然上人为破此种谬见,是故依据《大经》弥陀之选择,显明本愿念佛不但「易」,而且「胜」,以启发我辈愚恶凡夫念佛之信心。
本愿念佛,具胜易二德:「胜」则现生入正定聚,「易」则凡圣善恶皆能行;可谓殊胜超越,而又简便易行;既普遍性救度任何众生,亦平等性使其皆证佛果。此即善导大师所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又说:「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又说:「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总成一义者:此集书名,虽分三义,然三义相成,唯是一义:所谓念佛,不只念佛,乃是本愿念佛;本愿念佛不只本愿念佛,乃是弥陀选择之本愿念佛。
凡谈念佛,或指实相念佛,或指观想、观相之念佛,或其它通途之种种念佛,都名念佛;然而皆非弥陀本愿之念佛,为免相滥,故言「本愿念佛」。
又,善导大师所言「本愿」,与法然上人所言「选择」,辞异义同。
2.净宗宗旨
本书卷首「标宗文」言:「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此十四个字,即是结前生后:结前即是显示本集书名之三义,都是称名念佛之义,无有别义;生后即是显示书中十六章所劝之念佛,也都是指称名念佛而言,别无他意。亦即明示「本愿念佛」即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既非实相念,也非观想、观相、总、别等念。
又,此十四字,是净宗宗旨,行者指南,显示欲生极乐,但称佛名便足,是决定往生之业,顺弥陀本愿,故名本愿念佛;故此十四字,开宗明义,标于卷首。
3.三重选择
卷尾结劝之「三选文」四首偈,与卷首「标宗文」前后遥相呼应,而作为本集之结论,也是本集之大纲。
此文叙述「三重选择」之义,亦即于「二门、二行、二业」之中,「搁圣道、选净土;抛杂行、选正行;傍助业、选正业」,简言之即是「选净土、选正行、选正业」。现将此偈配当《选择集》以说明之。
本集十六章,重点在前三章;余之十三章在于敷演此三章之义。
第一首:「搁圣道,选净土」,是初重选择,即是第一圣净二门章之大纲;二门之中,选舍圣道,选取净土。
我等十恶五逆、罪恶深重、生死流转之凡夫,于此末法之世,欲速离生死轮回,若修圣道门三学六度之诸善万行,以期在此娑婆,超凡入圣,断惑证真,我等无力,势必不能;既无能无力,故且搁之,而选入净土门,目的在于往生极乐净土,因为在此成佛甚难,往生净土容易之故。
第二首:「抛杂行,选正行」,是二重选择,即是第二正杂二行章之大纲;二行之中,选舍杂行,选取正行。
根据此偈,则第一章所舍之圣道门之行法,在第二章名之为「杂行」,而组织于往生净土之「行体」中。然而杂行毕竟非本愿、疏杂行之故,被指摘为「若不回向则不成往生因」,故应舍杂行而选取正行,以行正助二业。
第三、四首:「傍助业,选正定;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是第三重选择,即是第三本愿念佛章之大纲;二业之中,傍于助业,专正定业。
五种正行之中,读诵等前三后一之行,皆与阿弥陀佛有关,故名正行;然毕竟非弥陀本愿之行,故名助业;唯有称名念佛之一行是弥陀本愿之行,决定往生,故名正定业。读诵等之助业,是给行者指出直达正定业之念佛一行的方向,其最终目的是要行者直取正定业。故若未知正定业之义,则须助业;若已知正定业之义,则应傍置助业,专行定业,只要专称佛名,必得往生,顺阿弥陀佛之本愿故。
又,前面所说本愿念佛具有胜易二德,道理何在?此第三本愿念佛章,将念佛一行与诸善万行相比较,提出「功德胜劣」,「修行难易」,加以说明。亦即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选择念佛一行而选舍其它余行,乃是念佛有「胜、易」二德,与之相反,诸行即是「难、劣」。
就「功德胜劣」而言:念佛之所以「胜」,乃因「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佛名是万德之所归,万善之结晶;举凡弥陀一切内证功德,一切外用功德,全部摄于名号之中。恰如屋舍「家」之一字,作为家的机能全部具备;与此相反,诸善万行犹如栋梁椽柱,不过是家的一部份。名号功德是总体性,其它诸善万行是部份性,两者功德相差甚大。因此,弥陀名号具有诸善万行所不能比较之殊胜功德;是故念佛是胜,余行是劣。
就「修行难易」而言:念佛一法,易解易行,不论道俗善恶、贵贱智愚等上下之机,行住坐卧,时处诸缘,行之不难;若诸善万行,则难解难行。因此,念佛一法,具有诸善万行所不能比较之易行功德;故知念佛易故,通于一切;诸行难故,不通诸机。
此第三章可说开显了弥陀本愿之结晶与目的。
以上三重选择,目的在于导归「本愿念佛」,以必得往生。
此外,本集第八章强调念佛之信心。盖众生之所以永在生死,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一言以蔽之:在于不知或怀疑弥陀救度之「本愿念佛」,而无愿生净土之心。若不怀疑弥陀之救度,信「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亦得往生」,而愿生称名者,即如善导大师于《往生礼赞》言:「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故念佛不是问题,往生也不是问题;只怕不信,因为若信则必安心念佛,而念佛易行,无一人不能,人人都能。
本集大纲,列表于后:
善导大师二行二业分判
法然上人三选之文
六、本集十六章大意略述
第一〈二门章〉:(又名教相章)首先依道绰禅师《安乐集》上卷「圣净二门判」之文,以确立圣净二门、难易二道之「教判」(教判论),而劝导舍「圣道门」归入「净土门」。亦即以圣道与净土之二门,分类佛教全体之教相,表明于圣道门诸宗之外建立净土宗;并且说明欲速离生死界,欲速入涅槃界,应舍难行难证之圣道门,归入易行易往之净土门。
其次,私释之处建立「净土宗」之宗名(宗名论),举出《净土三经》及《往生论》等「三经一论」,作为净土宗之「所依经论」(经典论);并以善导流的传承为「师资传承」(传承论)。
由此可知,此第一章除了劝导「舍圣归净」之外,亦有「开宗宣言」之意。
第二〈二行章〉:前章建立净土宗之宗名及「教判」,此章则确立净土宗之正行为「行判」。
依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就行立信」之文,说明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而杂行「虽可回向得生」,然而非弥陀本愿,与弥陀疏而不亲、远而不近,故劝导「舍杂行归正行」。
又,正行有五种,其中以「念佛」为「正定业」,是必定往生净土之行业,其理由是「顺彼佛愿故」。其余为「助业」,此助业之目的在于引导行者专依正定业之念佛。更且以念佛正定业之五正行对比五杂行,而举出正行五得,杂行五失;也以此劝导舍杂行归正行,而专修念佛之正定业。
特别于第四「回向不回向」之处,举出善导大师之「六字释」作为「他力念佛」之论证,显明「但念佛」之一行自然具足往生的功能。
第三〈本愿章〉:前章举出正定业之念佛是顺彼佛愿之故,此章则详明佛愿(阿弥陀佛之本愿)之所以选择念佛一行为其本愿的理由与经过。
引用《无量寿经》第十八愿,及善导大师《观念法门》、《往生礼赞》等文,阐释唯有称名念佛才是阿弥陀佛所选择之本愿,而提出「胜易二德」以说明其理由;并且劝导舍诸行归念佛。
第四〈三辈章〉:引用〈无量寿经〉「三辈段」之文说明三辈九品虽说诸行,其目的在于导归念佛之一行;并以「废、助、傍」(废立、助正、傍正)三义解说之。
第五〈利益章〉:引用《无量寿经》〈流通分〉「一念得大利」之文,及《往生礼赞》之释文,说明一念之称名有无上之功德,以比对诸行有上小利,念佛具足无上大利之德。
第六〈特留章〉:引用《无量寿经》〈流通分〉「特留此经,止住百岁」之文,显示末法万年之后,余行悉灭;唯有念佛是永住不灭、有缘殊胜之法门,并举出「四意」以说明之。
第七〈摄取章〉:引用《观经》第九真身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文,及《观经疏》〈定善义〉之释,并《观念法门》之偈,解说弥陀光明不照摄修余行之人,唯摄取念佛之行者。
第八〈三心章〉:引用《观经》「具三心者」之文,与《观经疏》〈散善义〉及《往生礼赞》之三心释,说明念佛行者必须具足也容易具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三心,并解释此三心皆摄于「深心」,而深心即是「深信之心」,深信「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亦得往生」之信心,显示「往生之业,念佛为本」之义。
第九〈四修章〉:前章举出信「念佛为本」之信心,此章则举出念佛之行的落实方法,而引用《往生礼赞》「四修文」及慈恩大师《西方要诀》所出之四修文以说明之。四修即是「长时修、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其中以「长时修」为代表,显明既信「本愿称名」,则应长时称念弥陀佛名,不夹杂、不间断,毕命为期,誓不中止。
第十〈化赞章〉:引用《观经》下上品之文与《观经疏》〈散善义〉之释,显示「闻经」与「念佛」之优劣。亦即弥陀之化佛来迎时,不赞叹闻经之善,唯赞叹念佛之一行。并说明闻经之善是杂行非本愿,故化佛不赞叹;念佛之行是本愿,是正定业,故化佛赞叹。
第十一〈赞叹念佛章〉:引用《观经》「芬陀利花」之文,及《观经疏》〈散善义〉之释,与杂善相比较,以赞叹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二圣为胜友,念佛功德得现当二世之利益;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第十二〈付嘱念佛章〉:引用《观经》〈付嘱文〉「汝好持是语」之文,及《观经疏》〈散善义〉之释。释尊在〈正宗分〉虽说「定散二善」,而到了〈流通分〉则不付嘱定散二善,唯付嘱念佛一行。然而何故前面宣说非需要之定散二善呢?乃是为了显示念佛胜德超过余善,若不说定散二善,则不能显出念佛特秀之故;并有以此引导圣道门之行人归入净土门之意。
第十三〈多善根章〉:引证《阿弥陀经》〈修因段〉「执持名号」之文,及善导大师《法事赞》「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之偈,突显念佛是多善根,具足「大、多、胜」之三德,以反显杂善是小、少、劣。
第十四〈证诚章〉:引证《观念法门》、《往生礼赞》、《散善义》等文,说明唯有念佛是弥陀本愿,故十方诸佛皆证诚之;余行非弥陀本愿,故十方诸佛不证诚之。
第十五〈护念章〉:引用《观念法门》及《往生礼赞》之文,显明念佛之行者,受十方诸佛菩萨之护念,恶鬼远离,灾障消除。
第十六〈殷懃付嘱章〉:引证《阿弥陀经》等,说明释尊以弥陀名号付嘱舍利弗等;并依据佛意,显明弥陀、释尊、诸佛于《净土三部经》及《般舟三昧经》之处,共有八选择,所谓选择「本愿、赞叹、留教、摄取、化赞、付嘱、证诚、我名」等,而言「故知三经俱选念佛以为宗致」,指出三经共同选择念佛一行。
最后以「三选文」显示余之杂行皆应「舍闭搁抛」,以念佛一行作为本书十六章之旨归(宗致)与结论。
七、本集十六章生起次第
凡开宗立教,先立自宗能诠教相,以明宗旨;然后依教起行,以证其果;各宗皆然。
今《本集》第一章是净宗判教之大纲,后十五章即是起行之纲目。
第二章以后之十五章当中:初之一章是依《观经疏》之文;次四章是依《无量寿经》之文;次六章之中,除第九〈四修章〉外,其余五章是依《观经》之文;后四章是依《阿弥陀经》之文。此等次第,虽依经文前后而立,然其每章,亦各有其生起次第。
第一〈二门章〉:(又名教相章)分判圣净二门,显明净宗教相。
第二〈二行章〉:若知净宗教相,应知净宗行相,是故次此第二章显明正杂二业,而劝导专行正定业之念佛。
第三〈本愿章〉:若知正定业之念佛,应知其理由,是故次此第三章显明弥陀本愿之生起本末。
第四〈三辈章〉:若知弥陀本愿念佛,应知一切众生,不论善恶净秽,皆可通行,是故次此第四章显明三辈九品之机,皆是弥陀救度对象。
第五〈利益章〉:若知其机,应知其利,是故次此第五章显明念佛有无上功德之大利。
第六〈特留章〉:若知行利,应知行时,是故次此第六章显明弥陀本愿念佛救度法门,亘通正、像、末及法灭之众生。亦即法灭之时,此法不灭,依然利益遐代。
第七〈摄取章〉:若知利益遐代,应知摄取利益,是故次此第七章显明弥陀光明摄取念佛众生,直至往生,永不舍离。
第八〈三心章〉:若知光摄不舍,应知行者安心,是故次此第八章显明三心,亦即信念佛之信心;若无此信,恐失念佛;若失念佛,必失佛光摄取之益。
第九〈四修章〉:若知安心,应知作业,是故次此第九章显明四修。
第十〈化赞章〉:若知修行,应知感果,是故次此第十章显明化佛赞叹之果益。
第十一〈赞叹念佛章〉:若知化赞,应知释尊所赞,是故次此第十一章显明释尊赞叹。
第十二〈付嘱念佛章〉:若知佛赞,应知佛所付嘱流通,是故次此第十二章显明释尊不付嘱定散两门,唯付嘱念佛一行。
第十三〈多善根章〉:若知唯嘱念佛,应知念佛一行即是具足多善根,是故次此第十三章显明多善根。
第十四〈证诚章〉:若知多善根,应知十方诸佛证诚不虚,是故次此第十四章显明诸佛证诚。
第十五〈护念章〉:若知诸佛证诚,应知诸佛护念,是故次此第十五章显明诸佛护念之义。
第十六〈殷懃付嘱章〉:若知诸佛护念,应知释尊殷懃付嘱本愿念佛,流通遐代,是故次此第十六章显明释尊殷懃付嘱。
本集章目及典据如左:
《选择集》章目、典据(一)
《选择集》章目、典据(二)
八、势至应化,开创净宗
法然上人是大势至菩萨所应化,目的在于开创净土宗,若不别开净土宗,而永远依附在其它宗派之下作为寓宗或兼宗,则净土之教理被混淆,宗旨不明,方针不知;欲修净土之人,不免多歧亡途,杂信杂修,甚或求渡无津,望洋兴叹。然若建立净土宗,则净土之教行信证,亦即目标与方法,了如指掌,朗然不紊;不致误导方向,如盲走迷。
然而犹如释尊之成佛,尚须经历六年的山中苦行;亦如惠能的证果,还得陆沈十余载的猎队生活。被誉为智慧第一,尊为势至再来的法然上人亦复如是,十五岁登上佛教重镇的比叡山以来,苦励身心,日夜精进,无不孜孜于追求出离生死火宅的方针;然而在四十三岁以前,近三十年间,可说充满惶恐不安、饮泣悲叹的心路历程。据《和语灯录》如此记载:
出离之志至深故,信诸教法,修诸行业,凡佛教虽多,究竟不过戒定慧三学。……凡夫之心,随物易移,譬如猿猴转枝,散乱易动,一心难静;无漏之正智,何因得发?若无无漏之正智者,如何能断恶业烦恼绳乎?不断恶业烦恼绳者!何得解脱生死系缚之身乎?悲哉悲哉!如何如何!爰如予者,已非戒定慧三学之器;此三学外,有相应我心之法门耶?有堪能此身之修行耶?求诸智者,访诸学者,无教之人,无示之伦。是以叹叹入经藏,悲悲向圣教;手自披之见之,善导和尚《观经疏》云……
为了解决后生一大事,勤修种种法门,天台、华严、三论、法相、禅、密等,大小二乘,显密二教,诸宗虽多,约之不外戒定慧三学;戒遮烦恼,定伏烦恼,慧断烦恼。然而自己非三学之器,救度非三学之人的方法,竟然无人可教导。到底何处有相应自己身份的法门呢?释尊既然出现于五浊恶世说八万四千法门,则七千余卷的一切经之中,应有不论是谁都可解脱的法门才对。于是悲叹地把自己笼锁在黑谷的报恩藏,悲叹地面对一本本的经律论释;其出离之志如此之深。然而越是专心越发现心如猿猴,易动难静,不禁为自己根性之劣,无出离之缘而惊恸至极。一切经三次四次的读破了,依然法眼未曾开,难免落泪,难免哭泣,怎么办呢?怎么办呢?无常迅速,轮回路险,一息不来,便堕地狱。一刻也不能停留,一刻也不能懈怠,提起精神,再作第五次的阅读。人有诚心,佛有感应,终于在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之《观经疏》眼睛一亮;此书说极乐国土是高妙的报土,而往生的机分却是垢障凡夫;见此义理,甚觉奇异。诚然,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此书有真理之光,有得救之道,不禁喜自内生。于是专对此书重读三遍,当第二遍时,因为还留有天台宗理论的执心,拘泥于圣道法门的教相,所以未能百分之百地体悟善导大师的本怀,然而已经感到心有余欢。直至第三遍完全舍掉天台宗的执情,一心详核时,终于在《观经疏》〈散善义〉之「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之文,犹如雷电击心,豁然信眼开朗,深得净土宗义,体悟弥陀本愿救度极重恶人之理;欢喜跃踊之余,不觉高声念佛,感悦彻髓,落泪千行;立刻废舍余行,归入净土,一向专称弥陀名号,每日六万声,这一年上人四十三岁。于是乃出黑谷,移住吉水;自此以后,自信教人信,专谈净土法,恳劝念佛行。因之华夷缁素,远近贵贱,晨昏辐凑,门前成市。问义寻行之辈,济济煌煌,络绎不绝;常随近侍之众,如百川之归巨海,若鳞介之宗龟龙。计其出家弟子三百余人,皆禀上人之教,或闲居念佛,或弘化四方;日本之佛教,一天四海,泰半归入净土门,皆由法然上人之劝化。
一个宗派,从无到有,且远超各宗,日久弥盛,不是偶然;所谓非常之事,须待非常之人。若无势至菩萨示现之法然上人,何克臻此?于此便知,何以势至菩萨应化的法然上人,尚须示现辛勤跋涉饮泣挥泪的道路呢?这便是四摄中的「同事摄」,亦即示现同彼圣道法门之人,以过来人的体验,引导使其归入净土法门;再则显示高妙的净土法门,若非菩萨的开创阐扬,浊世凡夫是难解难入的。诚然,如势至菩萨之述怀: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可知净宗一脉的根深蒂固,渊远流长,是弥陀愿王的愿力,也是势至菩萨的示导。
九、大原谈义,宣扬宗旨
天台座主显真为僧都时,致书上人说:「我已粗窥净土法门,伏乞劳屈芳驾,相与资决净宗教义。」上人应之,于是僧都通告大众,集会于大原龙禅寺。当时各宗贤哲,硕学明匠,及其法侣,可谓龙象蹴踏,星列云集,道俗共三百余人。法然上人单身赴会,广述净土宗义,而大众问难蜂起,奇辩争驰;上人随所问难,一一破立,如是谈论往复,一日一夜。始自僧都,满座大众莫不感叹、信伏上人,而言:「见其形者法然,闻其词者弥陀之应现。」此事传记亦曾提及,而其详细则有《大原谈义闻书钞》一文,载于本《全集》第五0七页,后人谓之「大原谈义」。可知上人之道德、智慧、学问、辩才是如何的高深广博,所谓:「若非师德卓荦于当世,宗义超绝于先代,则安能若斯哉!」
十、怀念先师,叹未能度
法然上人得此法门之后,怀念其一位师父皇圆阿阇梨,字里行间,流露其永留叹惜遗憾之情;其师孝之重,溢于言表,至今读之每为之动容。此事《十六门记》略有记载,而《净土随闻记》(本集第四九八页)有较详细的引述,颇值一读,故抄其文于下:「又一时师(法然上人)语曰:当世之人不知法门分际,泛尔以谓今时解脱生死甚难矣。我师肥后阇梨光圆,才智过人,道意幽深;自顾自身分际,以为今生不能解脱生死;若历多生,恐隔生即忘,永废佛法矣;不如受长命报,待慈尊出世也。凡报命长者无过龙身,宁我求彼畜报;但海底有金翅鸟之难,远州笠原樱池,深渊清洁,幽林缘隈,此处甚好,可以寓躬焉;便请领家,得其许疏。终焉之时,乞水入掌,结印而死。一日池无风,波澜忽起,涾涾鼓击,水面无一点尘。乡里怪异,考其时日,乃阇梨逝去之时也。阇梨有智慧故,知出离难;有道心故,愿值佛世。惜哉!不知净土法门,徒入异趣;当时我若早得此法门,不论信不信,为指授之;实堪遗憾也。呜呼!当世之人,有道心者,徒期远生之缘;无道心者,虚堕名利之坑,岂不哀乎!凡谓以自力出生死者,不知时机分际故也。」
十一、师范前来,同修念佛
一日上人之师叡空上人来吉水禅坊向上人说:「叡空求出离之道,久未决定方针,愿蒙教诱,以定往生要路,是故前来。」上人答曰:「师是一乘圆顿和尚,三密泻瓶大阿阇梨;弟子久侍座下,恭蒙慈训,数记淳教之风,多改愚昧之过。何以愚僧智分,还成明师知识乎?犹如以小指搜大海,以短绠汲井底,甚为不可。」叡空上人说:「昔后秦罗什三藏虽以般豆达多尊者为小乘师,后来尊者反而以三藏为大乘师。叡空本虽授戒学密,今亦可反成弟子,问往生极乐之道;莫辞勿遁也。」法然上人辞退在三,良久才说:「三劝殷勤,难拒来命;当倾竭微管,标往生安心;尽涸拙虫,陈起行梗概,示本愿称名行。」于是叡空上人立即改变自力难行执见,归他力易行直道,其后无二心念佛,终于达成往生素怀。当其往生之后,已经气断良久,忽然还魂过来,向着法然上人三次作礼,并言:「源空本地身,归命大势至」,然后再度断气往生,真是不可思议。师徒互成知识,开创净土门于天下;前后各显灵异,昭示易行道于古今。师度徒,徒度师,令人随喜赞叹。
十二、慈母上京,导归极乐
上人自登山之昔,迄遁世之今,偏重佛道修行之志,几忘菽水报恩之仪;此即所谓「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之理,非不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之义。
一日本乡之师范观觉法师并法然上人之慈母,经数年之后相伴上京都;一见之时,相共咽泪,良久不言。之后观觉法师才说:「上人为佛家之栋梁,名施远近;为释门之英圣,德被贵贱;是皆愚昧之所按,生前本望,何事如之。然而路远境隔,无见无闻;龄倾七旬,后会难待;是以携杖而步行,励力而上洛。尤其在堂母仪,孤独无恃怙,纵虽可访梦后觉路,何其不愿晨昏定省;愿上人早致反哺之报,且引导菩提之道。老迈之身,遥思之志无他,愿上人兴盛净土法门,教念佛往生之妙行,明出离生死之要路。」
法然上人说:「解脱生死者,是一大事因缘也。不知妙宗,不能益他;因此抛万事求佛道,搁世俗入真门以来,知恩之思如忘,报谢之志似无;但心中非不悬,时时所存叹。正思下乡,欲遂面拜之处;不图来临,为之惊恐欢喜。往生极乐之事,尤可令决定信心。末代凡夫皆是罪业众生也,真言止观之深法,难证难入故,以口称念佛一行,为出离解脱要门;此偏依他力之本愿,乱想凡夫,造罪迷徒,必遂往生故也。」
观觉法师闻之,深加信受。法然上人即于吉水之边,结一草庵,为母堂所居,朝暮备膳,旦夕致孝。
慧净书写此文,心中悲戚,不觉泪盈。出家儿虽谓割爱辞亲,离乡背井;然而亲情难忘,时萦梦寐。释尊成道之后,便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目连证果之时,急入饿鬼道为母设供。极圣尚且如此,何况下凡。目连设福,母灵脱于饿鬼;耶舍作善,父神免于剧难。今法然上人既已进入空门,又能承欢膝下,并且导归极乐,人子之孝,何善如之!古德谓:「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岂不庆哉!昙鸾大师言:「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岂不快哉!
十三、示僧三髻,胜他名利
法然上人志在出离三界火宅,深厌世间名闻利养,自行如是,化他亦然,不稍假借。
当撰集本书之时,曾遴选证义、勘文、笔受之人,其中笔受之弟子至第二章结束时曾自喜而言:「我不肖亲蒙遴选,执笔此书,真是生前之荣哉!」上人闻之谓言:「汝希名闻乎?虽有其才,其心不正,不堪用之,汝其退矣!」上人之立身行事,严正不苟如是;何况撰集此书,意在近增自己信心,远作末代龟鉴,若先住名闻,岂非自误。上人严教,吾人永留心底。
又一大弟子,经过三年修学,一日向上人乞暇暂回故乡,当肩负书囊步出寺门时,上人看着他即将离去的背影便说:「惜哉!修行者未剃发行矣!」此声遥闻于耳,此弟子立即转身回寺,叩问上人说:「不肖出家,年月已久,今蒙『未剃发』之语,惶恐不安,疑惑不解;耳留此语,不能远行,愿闻其由,是故重返。」上人恺切答言:「僧有三髻:所谓『胜他、名闻、利养』是也,此三年之间,集记法然所述法门以随身,回本国而轻人,此『胜他』也;欲人赞为优秀学者,此『名闻』也;因而期望檀越供养,此『利养』也。此三髻不剃除,不可谓之僧伽。」此时此一弟子,禀承教言,深怀悛悔,当下取出囊底所纳抄记书物,皆悉焚弃,然后回乡。
慧净行笔至此,不觉毛竖,感动不已,所谓「严师出高徒」,禅门亦有「棒喝之下出祖师」之雅誉,若无此师则无此徒,后来此一弟子弘化一方,被尊为一宗一派之主。纵观当今之世,师道不传,古风不在,令人深为叹息。而慧净下劣之辈,滥厕僧伦,三髻未除,悲哉!可耻可伤矣!
学佛最重「多闻熏习」,所谓「闻、思、修」三慧;而儒家亦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复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正当恭聆妙谛时,要专一其心,心入其境,把握重点,谨记要义;且一日三复,时加思惟,以此自信,以此教人信,传播弥陀悲心,契合大乘精神;故集记师言,正如孔子所谓「述而不作」。而今上人戒以「三髻」之语,可见上人对为「僧」之弟子的人格教育,其不苟且、不放纵的严格性,亦可见一斑。后之学者,弘扬此法时,若其心正,则弥陀势至同为欢喜;若心不正,则龙天护法共相冥遣。
十四、开宗根源,在流通文
法然上人常向人讲的一句话便是《观经》〈流通分〉之文:「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并说:「闻名不信如不闻,信而不称如不信,唯应常称弥陀名。」
此《观经》〈流通分〉之文是整部《观经》的核心、骨髓、结晶,是净教的宗旨、方针、目足,是十六观的千里来龙在此结穴。《观经》一部的千开万阖,在于诱引群机入「一向专称」的一行;弥陀本愿、释尊本怀在此。然而古今诸师未彻佛意,无择法眼,故于此经文昧而不知,盲而未见,以致解释此经,千解万释,皆误佛意,未中正鹄。独有传承昙鸾祖师之正脉,世称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释此《观经》,阐弥陀本愿正意,彰释尊出世本怀。大师解释此经文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真是一语万钧,净宗宗义,如拨云见日,朗然独照;似花落莲成,不带方便。势至菩萨示现的法然上人深具宗眼、择法眼,故能依此一语而建立净宗宗义。《净土随闻记》曾记载这样一段典故:
又一时师(法然上人)语曰:一日予游月轮禅阁之馆,适山僧某来会。
僧问予曰:「闻公立净土宗,尔乎?」
予答曰:「然也。」
又问:「依何经论立之耶?」
答曰:「依善导《观经疏》中付嘱文立之。」
僧曰:「其立宗义,何唯依一文耶?」
予微笑不答。
彼僧还山语宝地真公曰:「空公得吾问,不能答。」真公曰:「空公不答者,非不能矣!以不足答故也。空公于我台宗,已为达人;且广涉亘诸宗,神智高迈,子也自料所问浅薄,勿敢轻蔑空公矣!」真公能知予者,圆戒法门乃予之弟子也。
诵《观经》之人何其多,独有善导大师知佛正意;读《观经疏》之人亦不少,独有法然上人依之开宗。佛法无多子,迷在永劫,悟在剎那。释尊拈花,迦叶微笑;弥陀之心,势至知之。所谓「圣人能知圣,凡夫不知圣」。
《选择集》编序
《选择本愿念佛集》简称《选择集》,收录于《大正大藏经》之第八十三卷;作者是八百年以前日本的高僧、净土宗的开祖「法然上人」(一一三三~一二一二)。
法然上人以前的日本佛教,虽有大小乘各宗派,而独缺净土宗派,所以没有净土门的教团,也没有确立净土门正依的经典与教相上的理论架构,所以也不知道往生的行体。虽然当时愿生西方净土的行者,代不乏人,但都依附在各宗门下,杂行杂修,然后回向,谓之「寓宗」,并且以其各宗之教理来判别弥陀的净土,因而净土依正及往生正因,随各宗的宗义而转。
如天台宗以其四土判定弥陀净土,并判定凡夫往生的是最卑浅的凡圣同居土;又如法相宗判弥陀净土虽然高妙,但认为凡夫不能往生。如此错解,非弥陀本意,善导大师谓之:「自失误他,为害不浅。」
法然上人有鉴于此,毅然于各宗之外别开净土的宗派,并撰写这本《选择本愿念佛集》作为开宗立教的「本典」,至此弥陀本愿的意趣,往生的行体,显露无遗。亲鸾上人顶戴此书而敬仰地说:「真宗简要,念佛奥义,摄在于斯,见者易谕;诚是希有最胜之华文,无上甚深之宝典也。」故凡欲入净土门的行者,请虚心地细读此书,深加钻研。若仅读二、三遍,还难得其深旨;须多读几遍,必能深生信根。
此书多引善导大师之释文。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著之五部九卷,义理磅礡,初学之人,难知方针。此《选择集》可说是善导大师五部九卷之千里来龙,在此结穴,亦即五部九卷之真髓尽在此《选择集》;细读《选择集》则五部九卷之宗旨,瞭如观火。
自古以来,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法然上人是大势至菩萨的应身,其生前与灭后,灵应奇瑞特别多,在此聊写几则于《选择集》之前,以增读者的敬信。
上人之父姓漆间名时国,奉朝庭命管领一部落,母秦氏。父母尝慨叹年满四十,未有子嗣,于是夫妻沐浴,前往寺院祈求,七日夜念诵不懈,满七日之夜,非梦非觉间,见一老僧携一把剃刀让她吞下,从此怀孕。时国便预测必生男子,且将出家,为一代宗师。此后秦氏自然心常柔善,身无恼苦,深归三宝,不食荤腥。
诞生时有白幡两首,自天而降,悬于庭前椋树,铃声鸣空,光彩夺目,因而此树名为「两幡椋」。
上人头顶圩而有棱,眼睛重瞳,黄而有光。幼年时动辄向西钦敬,又自称「势至」,故父母为其取名「势至丸」。四、五岁以后,见识如常人。
九岁时,父亲被敌人杀害,临终前交待「势至丸」说:「这是我的宿业,绝对不可怀恨敌人,以怨不能止怨,如怀报复之心,将生生世世在在处处,互相争杀,导致轮回,无有穷已。我伤我的痛,别人也伤他的痛;我惜我的命,别人也惜他的命。人同此心,回想我身,便知他人。人生在世,必杀物命,后生必又受其报应。愿断绝今生之妄缘,忘彼怨敌,若不忘怨敌,则何生何世,能断生死之绊。汝若成人,祈往生极乐,思自他平等之利益。」遗言交待完后,便向西方,高声念佛,如眠而终。
上人是菩萨之权化,幼稚失父,亦是化导之方便,正所谓世间无常,人生是苦;且少年便发向道之志,深厌世间名利,亦是不忘慈父最后之遗言。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断,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这一年上人投当地之菩提寺观觉法师处受学,慧解敏利,有一闻千悟之识。观觉法师惜其器量不似凡人,不忍埋没边地,便将上人送至京都佛学重镇之比叡山,投于源光法师座下。
途中偶遇法性寺之忠通,忠通特别下车致敬,连随从都觉惊讶;忠通说:「此童目光射人,知其必非凡流。」
既登比叡山,不久源光法师说:「此是良骥,不是朽索所能羁。」于是再送至天台宗之哲匠-—皇圆阿阇黎处。阿阇黎一见上人神情拔群,知是大法器,便很高兴地说:「我昨夜梦见满月入室,岂非先兆吗!」于是便纳为弟子,登坛受戒,这一年上人十五岁。不到三年,秉受天台教理,晨夕熏练,究彻壶奥。皇圆法师以天台宗之栋梁期之,而上人不念荣名,坚心出离。十八岁遁迹黑谷,师事叡空法师,空法师是一乘圆戒和尚,三密泻瓶大阿阇梨,见其虽然年少,但出离之心,无人策励,「法尔自然」而发,深加赞叹,便以「法然」为上人之号,而以「源空」为名,即取最初之师源光之「源」,与后师叡空之「空」,从此禀受圆顿大戒,嗣其正统,又传瑜伽秘法。
上人好学不疲,一切经律论,钻研忘眼;自他宗章疏,展览无倦。此外遍读中国、日本两朝传记,及古今诸德秘书,又访各宗洪才,面谈义理、探诸家奥旨,皆蒙印可。上人曾说:「我读书三遍,义趣自彰,不用劳思。」故诸宗经论,不从他问,皆自得旨。上人阅读藏经共计五遍,益增神智。不唯精内典,旁及诸子百家之书,博学强记,独步当代,故举世尊称为「智慧第一」。
上人不只深明诸宗教理,修行亦多有证验。曾限三七日修「法华三昧」,感普贤菩萨乘白象来证明。又感山王大权现,现形护卫。
又于披览《华严经》之时,有小青蛇蟠机案上,法弟信空看了很害怕,把它抓到外面去,回来看它还在原处。当夜信空梦一大龙来说:「我是守护《华严经》的龙神,请你不要再害怕。」
又每入真言密观,常感莲华、羯摩、宝珠之瑞相。
又曾夜间读经,虽未点灯,室内明亮,弟子觉得奇怪,见室内全无灯火,而从外面看进去,光明彻照,深觉不可思议,而流随喜之泪。
又曾读书,额前放光,不用灯照。夜间室内,无灯自明,犹如白昼。如此之事,常常有之。
《观经》云:「大势至菩萨又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上人是势至应身,故常现光明,也是自然的。
但是上人心犹未洽,独于善导大师之《观经疏》尤所仰信,更重读三遍,忽然悟弥陀超世愿意,谓「罪重乱想凡夫,以弥陀本愿力为强缘,决定可得往生报土。」欢喜踊跃,犹如闇夜遇大明灯,立即舍弃从来所习圣道,专宗净土,念佛往生,以为通津。
一夜尝于梦中感善导大师来谓:「我是唐善导,汝能弘通专修念佛,故来证明。尔来弘法无塞,遍至四远。」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合于佛意,故来证明。
上人四十三岁离开黑谷,驻锡洛东吉水,开创净宗,盛弘专修念佛,远近四众,感服归投,犹如百川之朝大海。
高仓天皇闻上人道誉,特加崇尚,诏入宫中讲授净宗要旨,至于妃嫔、公卿、百官之属,都来受教。
一日西太后请上人于西门院说法七日,有蛇蟠于门扉上不去,作听法姿势,至法筵圆满日,此蛇忽然死去,蛇头裂开,大众有人见其神识彷佛似天人,飞腾冲霄而去。应是乘闻法功德,脱畜牲之报,直生天上。
当时首相藤原兼实,笃敬上人,曾请上人于月轮殿咨决净宗要义。讲毕辞出,行至殿前桥上,兼实下拜于地落泪不能仰,不久才向左右侍从问说:「上人顶上现金色圆光,足踏莲华,离地而行,貌如大势至菩萨,你们见到吗?」有人见到,有人没见。因而此桥号为「圆光桥」,而以上人为生身之佛,尊崇益笃。
又曾于灵山寺举行廿一天之佛七,第五日夜半,有一、二人见大势至菩萨跟随大众经行念佛,于是向前顶礼,瞻仰良久,菩萨之形才转成法然上人之相,始知上人是势至菩萨之应化身。
至第七日夜,道场灯火已灭,而堂内依然明亮,大众欢悦,感觉不可思议,而更加精进。
又公胤僧正曾梦见上人前来说法,其中有一首偈说:「源空本地身,大势至菩萨,教化众生故,数度来此界。」
上人暗泄本地密因,随机不同,但以大势菩萨之应化身,其证最多。
弟子胜法曾画上人之像,并请上人亲自题赞,上人不假思索便写《势至圆通章》之「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之文与之。
又在赞州生福寺时,上人手刻势至像,作一偈密藏着。偈中有「法然本地身,大势至菩萨,为度众生故,显置此道场」之句。
又弟子直圣,曾在熊野山犯病,但因怀念上人,想要赶回去京都探望,梦大权现向他说:「汝命将不久,不宜归去,法然上人为势至菩萨应身,汝勿虑也。」
上人于八十岁之二月廿五日正午往生,往生前数日向弟子们说:「我前身在天竺为声闻僧,常行头陀;今来本邦学天台宗,最后开净土门,专弘念佛。」弟子势观问:「声闻僧中那一位?」上人答:「是舍利弗」。又有弟子问:「师今往生极乐世界否?」上人答:「我本是极乐之人,自然还归极乐。」
舍利弗是释尊十大弟子中之「智慧第一」,佛说《阿弥陀经》时,呼叫舍利弗三十六次,以他为对告众。舍利弗尊者既是大势至菩萨所应化,势至菩萨又是弥陀智慧的显现,故同称「智慧第一」,同秉「净土法门」,也是法尔自然之事。今法然上人亦然:「势至再来」、「智慧第一」、「开净土门」,可谓前圣后圣,其揆一也。
诸弟子设弥陀像请上人瞻视,上人以手指上空说:「更有佛现真身,你们见到了吗?我十几年常常看佛菩萨真身及净土庄严,而绝不向人说,今已将临终,莫妨告诉你们。」
二十二日弟子们都去休息了,只有弟子势观一人在,有一贵妇人乘车而来,请求单独与上人见面,叙话良久。回去时势观颇觉奇怪,尾随其后,尚未去远,忽然不见,回来问上人,上人回答:「她是韦提希夫人。」
自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高声念佛,结缘道俗,满庭合音。到了二十五日正午,披僧伽梨,头北面西,诵:「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偈,怡然而寂,世寿八十,僧腊六十六。
寂之前五日(二月二十日),紫云叆叇,覆于房上,颜色鲜明,状如图绘佛像,道俗贵贱,远近缁素,见者流感泪,闻者叹奇异。弟子们说:「已有紫云之瑞,师往生之时近了吧!」上人说:「善哉!令见闻之人,增长信根。」
二十三日洛下传言:「东山有紫云瑞」。
二十四日紫云大起,覆于西山,樵夫十几人都看到。
又有某尼师前往广隆寺,路见紫云,便将此奇瑞告诉大众。
往生后十六年,弟子们开启遗体之石龛,全身俨然,面容怡悦,奇香芬馥。缁白千余人护送遗骸,移至西郊荼毘,时异香熏发,紫云垂于松树,因而号为「紫云松」,建堂于此,长行念佛,现在的光明寺是其遗迹。
法然上人往生时彩云的奇异,荼毘时遗骨的胜相,略如上述;而平生灵瑞,灭后感应,尤其难以尽记。凡此瑞应,在在显示法然上人不是随业受报的生死凡夫,而是倒驾慈航的大权菩萨,为怜愍五浊凡愚,以无边光力,不来而来娑婆,开净土门,示「一向专念」之义,明「恶重凡夫决定往生报土」之理。如同释尊八十年应化已毕,头北面西,诵「光明遍照」之偈,不还而还归净土。
若论感应,其它宗教,乃至民间之鬼神信仰,亦复不少;若佛教也以感应为崇尚,则与之何异,不只易引人入迷信之途,且易陷人落邪外之坑。故灵应之后必须辅之以教理,指出究竟解脱的光明大道。理明信深,则感应之有无,毫无执碍;否则不啻非化导的方便,更是沈沦的恶缘。
昙鸾大师舍四论讲说,一向归净土;道绰禅师搁涅槃广业,偏弘西方行。
净愚痴暗钝之辈,极恶最下之流,不期遇此极善最上之胜法,可谓千生叵值,亿劫难逢,感泣之余,有不能已于言者,见者谅之,并请有以匡教之。
释慧净谨序
一九九三年十月廿三日
源信念佛法语
源信上人作.慧净法师译
离三恶道生于人间应大庆喜
自身虽贱不劣于畜生
吾家虽贫犹胜于饿鬼
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
世间之难住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
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
故生人间应该庆喜
信心虽浅本愿深故任凭必往生
念佛虽倦功德大故称念定来迎
故遇本愿更应庆喜
妄念原是凡夫本体妄念之外别无心也
直至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知此念佛
即蒙来迎乘莲台时能翻妄念成为觉心
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华不染污泥
决定往生不可有疑
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
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