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讲演集》第一集、第二集乃是慧净法师2001年至2005年间随缘开示的录音整理修润而成。慧净法师的开示内容浅白易懂、平实简洁、深入浅出,并举出许多生动的事例让听者印象更为深刻,俾能次第引导学人体解善导大师思想,而信受弥陀慈悲的救度,愿生弥陀庄严的净土,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编者序
《慧净法师讲演集》是结集中国“净土宗善导流”导师慧净上人最近数年间的法义开示讲演而整理成书的。
慧净上人早岁出家,志在自利利他的成佛之道,起初经由数年禅、密、净修行之后,即决志栖心净土。此后于净土法门经历严谨的实修与教义抉择,最终归本于唐朝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的思想,并以之为本而提倡中国“净土宗”宗派,弘扬弥陀本愿,以期弥陀无限慈悲的救度法雨能普润两岸广大佛子,乃至利益全世界有缘的众生。先师现代禅李元松老师生前病中透过上人的著作与数度电话请益后,赞誉上人为中兴当代净土宗善导流的大善知识,并率领全体现代禅同修皈依上人,舍禅归净,专修念佛。
善导大师虽是闻名的净宗祖师,被尊为净土教之集大成者,然而其思想自古至今尚未被广大的世界华人所正确了解。大师依其深彻之念佛三昧体证及慧眼独具之经教判释,为普遍众生抉择出一条往生成佛的康庄大道。
大师首判净土法门属于“本为凡夫,兼为圣人”的“菩萨藏”与“顿教”。《般舟赞》中说:
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一入弥陀涅槃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愿行自然成。
意即于娑婆世界修行,不但时劫长久而且容易退转,然而以称名念佛行,乘托弥陀愿力,往生弥陀净土,一世即可证得大乘不退转菩萨位并速成佛果。有志于一生解脱生死轮回以及不退菩萨行的学人,何不遵之哉!
许多净土行者,尤其是烦恼厚重、世缘难舍的现代凡夫众生,常以为往生净土并非易事,大师为解除此疑虑,强调弥陀本愿无限慈悲的救度说:
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观经疏》〈玄义分〉)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法事赞》)
并为众生指示出一个不择根机、人人可行、三根普被的决定往生之行业──“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观经疏》〈散善义〉中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又于《观念法门》中说:
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但简单易行,而且不择行住坐卧、时处诸缘皆可修之。除简易外,大师并强调称名念佛之功能殊胜超越其余万行,而“念佛三昧”为诸三昧中之王,其《观经疏》〈定善义〉如是言: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此例非一也。
广显念佛三昧竟。
由上可知,善导大师以为十方众生,下至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等一切罪恶烦恼凡夫,唯有念佛最能灭罪往生净土,得度生死,向无上菩提;上至回心二乘圣人、大心菩萨,亦可修习念佛三昧、求生净土,速证佛果,早日回入娑婆,广度有情。
上人的思想可说完全依循善导大师,认定“净土宗”的唯一宗袓为善导大师,并总结宗旨为: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而上人一生的行谊,也依善导大师所劝喻,但以念佛求生净土自行化他,如大师〈定善义〉言:
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何以故?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法事赞》言:
誓到弥陀安养界,还来秽国度人天;
愿我慈悲无际限,长时长劫报慈恩。
以及《往生礼赞》言: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
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
上人慈悲内敛,抑己从人,默默勤苦耕耘,劝化众生,循循善诱,导归净土,乃名符其实的“真报佛恩”、“称诸佛本愿意”,真可谓“弥陀的使者”、“慈悲的化身”。
《讲演集》的来源即是上人这数年间随缘开示的录音整理修润而成。上人的开示内容浅白易懂、平实简洁、深入浅出,并举出许多生动的事例让听者印象更为深刻,俾能次第引导学人体解善导大师思想,而信受弥陀慈悲的救度,愿生弥陀庄严的净土,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由于内容丰富,故结集整理后分册出版。
第一集中的“佛教的无常观”、“六字名号的意义”、“念佛之殊胜利益”、“《阿弥陀经》两文解释”和“第十八愿略解”等五篇是二○○一年十一月间于纽西兰之奥克兰广播电台节目中的即席开示;“难易二道判”则是于同一时期讲于奥克兰普贤净苑。“人生的目的”是一九九五年讲于澳门的佛教青年协会,“增上缘”是二○○二年九月讲于台中本愿山弥陀讲堂,“《小经》三段文两重因果”是于二○○四年二月讲于台北成德国小,“阿弥陀佛圣像崇升典礼赞颂辞”是于二○○四年八月讲于香港慧莲净苑,“弥陀的救度”是于二○○五年一月讲于净土宗弥陀共修会台中分会,而“真正的大孝”、“净土宗宗风略讲”两篇则是于二○○五年一月讲于台北象山净宗书院。
第二集的内容则是二○○四年一月以来至今于台北象山弥陀村净宗书院,随机以及每月第三周日晚的定期开示,听众主要是“弥陀共修会”的同修。弥陀共修会原为先师在舍禅归净、迎请上人为导师前,以“现代禅”摄受学人所创立的“现代禅教团”,其中大部份同修共住于台北信义区“象山修行社区”──后转称“象山弥陀村”。此中的缘起于温金柯师兄的序文中有详细叙述。
最后,本书得以出版,必须感谢“净土宗文教基金会”及弥陀共修会一群默默付出的同修义工。
净慈敬序
佛历二五四九年(公元二○○五年)三月
序
本书是「净土宗善导流」导师慧净上人于二○○四年一月以后,在台北市象山小区弥陀村净宗书院,随机以及每月第三周日晚定期开示的讲演结集。象山弥陀村,本是「现代禅教团」的「象山修行小区」,乃先师李元松老师以「现代禅」摄受学人,从一九九六年开始,在台北市信义区象山脚下,渐次迁入一百多户同修,而创建的现代都市丛林。现代禅教团二○○三年十月改为「弥陀共修会」,「象山修行小区」转称「弥陀村」。现今的弥陀村,在李老师「全力弘扬净土念佛法门」的遗愿,以及慧净上人指导下,从二○○三年十二月到现在,每天朝暮两班念佛,虽年节而未曾稍辍(二○○五年一月又增为早午晚三班);现代禅文教基金会改为「净土宗文教基金会」,倡印的佛书,已有《净土三部经读本》、《净土三经一论大意》、《善导大师全集》、《法然上人全集》、《念佛金言录》、《念佛感应录》(一、二集)、《慧净法师书信集》、《回归善导》……等二十余种。据说,古来曾有念佛人聚居一处,同修净土法门的弥陀村,传为美谈。今廿一世纪的台湾,而有弥陀村再现,溯其原始,是起源于李老师的摄受。
李老师一九八九年初出佛教界,本于自己解脱的经验,创立现代禅时,提倡学佛者应该培养「现代人的特质」,其中包括了:「理性的信仰」、「科学的观察」,乃是充满理性、自力色彩的现代禅风。然则在此情况下,李老师并不落入「科学主义」、「唯理性是尚」、「唯自力是尚」的窠臼。所以,虽高唱「经验主义」、「存疑求证」,但是对于部份佛教学者嫌其「迷信」的净土法门,自始即尊重有加。师甚至在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现代禅杂志》创刊号,就以悟道者的口吻,肯定「念佛可以到达解脱」。
一九九二年一月,也就是现代禅创建的两年后,李老师就已将净土念佛法门纳入,成为部份现代禅同修专修的法门。当时《现代禅杂志》二十五期的教团消息中说:
李老师常感慨的说:「愿待自己更成熟之际,现代禅教团后继有人之时,有幸投入净土门。」李老师虽以禅为名,弘化于佛教界,但心深深仰赞弥陀圣教,在现代禅的丛书,早已透露对净土的肯定;随着自修与弘化日久,益发增添对净土皈命之心,屡劝现代禅弟子:「倘若于本地风光念念不退转之境没有把握,则应禅净双修,甚或舍禅一心念佛、老实念佛。」尤其经常向早期弟子吐露祖师禅高峻难修,并又须具足福报因缘,长期亲近大善知识;而净土教则依阿弥陀佛的誓愿,但一心归命,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即可收增长善根、消除业障之效,进而可以得定、发慧、开悟、证果,实乃广大群生依止的殊胜法门,期望有指导老师专攻净土,率先提倡都摄六根,万缘放下,一心念佛的法门。本刊咸望曾闻净土教的佛弟子,应对弥陀净土生起坚定不退的信愿,应信仰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离贪离瞋的净业行人如实之语,勿因部份佛教人士之言而丧失往生净土的信愿。本刊今后除了继续弘扬大乘禅宗之外,亦将劝人持戒念佛、一心念佛、老实念佛。
所以,李老师在大力阐扬禅法,以「重振唐宋禅风,培养解行相应的大修行人」为目标的同时,深深仰赞净土教义。往后的十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老师「摄禅归净」的态度越来越具体。此中的过程,笔者已于《李元松老师纪念文集》中〈现代禅的真理观:从自由的灵魂到信心的英雄〉一文清楚的呈现,此不再赘述。
李老师最终对净土念佛法门推崇,简要的说:在证量上,「皈依(至高者)弥陀」可作为「无我智证」是否彻底到家的判准;在方便上,「净土宗」为最积极度众生、方法最善巧、最成熟的法门。对于李老师后期的体证与思想来说,提倡净土念佛法门,才是他直畅本怀的作法。然则,毕竟李老师对于净土宗的推崇,主要来自于修禅体证的推阐,而不是基于对经教的抉择。克实而言,净土宗法门,立教的根本,最主要的并不是个人禅悟体证,而是圣言量的抉择。因此,当李老师对净土法门推崇愈至,对于净土宗立教的所以然,也就是净土宗祖师的研究成果,就有进一步探讨的需要。此时,慧净上人已在市面上印赠各种净土宗要籍,李老师付嘱当时的传法老师中,对佛教经教最为熟稔的张志成(净慈)师兄先行研究,且经常与李老师讨论。此段因缘,志成师兄亦已于《纪念文集》的〈从现代禅到净土宗〉一文,有详细陈述。
慧净上人早岁出家,志在出尘,对于净土宗念佛的教义与实践之探讨已超过二十年,历经种种实修和抉择,最终归本于唐代善导大师之说,并矢志在汉传佛教传统中,恢复「净土宗善导流」。李老师透过上人的著作,于净土宗要旨有了清楚的掌握,叹未曾有,誉为「复兴善导净土的中兴祖师」。李老师自创建现代禅以来,虽然本于菩萨行者的广学多闻的本色,对于教界、学界贤达经常有所请益,但是在佛法核心问题上,真正请决其疑的,应该唯有上人而已。李老师在二○○三年九月,首次透过电话,向素未谋面的上人请教净宗法要,并于几日后,二度请益时,请求皈依,并蒙赐法号「净嵩」。上人依据善导大师,所立的是「称名即得往生」之义,是不捡根性,普皆领受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门。这样的法门与李老师先前依体证而作的推阐契合无间,而归本于经论祖训的抉择,遂成李老师一生探求佛法内修外弘之道的最后定论。
二○○三年十月十五日,李老师在病中,写信给现代禅同修说:
生活中有「南无阿弥陀佛」是让我感到庆喜的一大事,也是生命中唯一充满幸福感的依靠,往昔一切的修行,我已全部放下,唯剩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十六日,又致函教团同修,取消「现代禅菩萨僧团」的宗派组织,改为「弥陀共修会」。在几番征求同修们的同意后,十一月廿一日,大众迎请上人作为「弥陀共修会」的导师。而李老师竟于又二十日后,即十二月十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弥陀诞),舍报往生净土。
李老师往生后,在上人的指导下,象山弥陀村在念佛声中,度过了顿失依怙的哀伤,转化为常年安居念佛的净土道场。对于刚刚由「禅净双修」转为「一心念佛」的弥陀共修会同修而言,虽经李老师长年的导引,念佛往生的信愿已初步确立,但净土宗法义仍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上人在象山弥陀村每日念佛之余的开示中,循序渐进的安慰并导引初学的大众,即是本书中的主要内容。
现在的象山弥陀村,已进入新的稳定发展阶段,上人可以继续云游海内外弘法,而此方念佛不辍,大众精进乐道。读者须知,上人在讲述本书的各篇开示时,也正是象山小区正在办理李老师的殡葬等事,大众哀伤逾恒的过程中。论语说的:「可以寄百里之命,可以托六尺之孤」,讲的正是上人在这一段时间的担当。如果没有悲心与智慧,是难以如此履险如夷、举重若轻的。象山弥陀村的同修何其有幸,能够随学于李老师之后,又有大修行人的慈悲摄受。
李老师曾说,净土法门「看似寻常最崛奇」。历代净土宗大德也常说,念佛一门「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善读本书的人,当能于其中窥知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笔者于净土教乃是初学,对于上人教学的通彻,唯能仰叹信受而不能置一词。普愿有缘的读者,与笔者及所有象山小区同修一样,能依上人的开示,得识净宗要旨。若能进而信取一生念佛,蒙受阿弥陀佛以兆载永劫的广大万行,为众生预备完成的救度,实为莫大的福报。
温金柯
二○○五年一月于象山弥陀村
归命弥陀
──除夕夜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腊月三十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也就是所谓的「腊月三十」。对一般生意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后总结算的日子,在这一年「当中,如果有欠人家债务的,到了这一天就要还人家,所以也是债主讨债的日子。债主讨债时,有得还就好,没得还的话,这一关就难过了。
腊月三十对我们学佛人而言,也是一个关卡,是什么关卡呢?学佛的人由于这一天,而想到生命的无常,所谓「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如果今天无常来了,自己修行没有成就的话,阎罗王是会跟我们算帐的。出家修行人的衣食都是靠信众,甚至游方参学的草鞋也是信众所供养;以学禅来讲,如果大事未明,还没有明心见性,阎罗王是会来讨草鞋钱的。所以腊月三十对修行者来讲是一个关卡,也是一个警惕的日子。
皈依「南无阿弥陀佛」
但所谓「大事未明,如丧考妣」,这是对以自力修圣道法门者来讲的,如果是依他力的净土法门修行,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虽然自己没有力量,但若能归投依靠有力量的人,这一关就容易过了。大前天在皈依仪式中我们曾谈到,所谓「皈」就是「归投」,归投过去;「依」就是依靠祂,在祂里面得到安稳。就好像溺水的人,没办法以自己的力量游到彼岸,正在被淹没、痛苦当中,如果附近没有救生船、救生员,他必定要溺水而死;可是如果附近有救生人员,甚至有大船在旁边呼唤他上船,而且要拉他上船的话,这时候他若是归投过去,依靠对方的救度,就能轻易的脱离生死苦海,在救生船中安坐下来,依靠祂,信任祂,这样他就能够登上彼岸,解脱生死轮回的苦难。
我们皈依三宝其实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怎么说呢?皈依三宝第一就是皈依佛。佛有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诸佛,可是在这十方诸佛当中,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祂的威神、光明都是十方诸佛所不能及;而且无论是十方诸佛或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娑婆世界,都是要劝导我们、引导我们最后归投、依靠「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们皈依三宝,皈依佛,其实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第二皈依法,法门有八万四千种,而我们既然皈依阿弥陀佛,当然就是修净土法门。但同样是净土法门,同样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可是由于了解的不同,在心境上就有差异。
万行随一──「散善」的念佛
有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想往生极乐世界,可是由于不了解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而把这一句佛号跟其它的佛名、咒语、法门等同并论,以为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只不过是跟念其它的咒语、修其它的法相同的功德而已,没有什么特殊,这就是所谓的「杂修杂行」。他虽然也念佛,可是同时又另依靠这个咒、那个咒,修习这个法、那个法,这称做「万行随一」的法门,也就是把这句名号当成跟其它法门是一样的,这是属于「自力的杂行」。
万行超越──「定善」的念佛
另一种是,他虽已抛开种种杂行,知道这一句名号胜过其它法门──所谓「万德洪名」,因此他就专念这句万德洪名,可是他对这句名号,了解也不够正确、彻底,以为要往生,虽然有弥陀的救度,可是如果自己念佛没有达到某种工夫,或者是累积某种的功德,恐怕往生就不容易了。这一种当然比刚刚所讲的「万行随一」更超越,所以称之为「万行超越」的法门。也就是说,虽然他晓得这句名号超越其它的功德,但是另一方面他却把这句名号,当作在累积自己的工夫,没有完全信靠阿弥陀佛,这又是一种。
本愿救度──「非定非散」的念佛
再一种,就是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也就是所有功德在这句名号当中都完全具足,我们只要称名,随每一个人上、中、下的根机称念这一句名号,就已经跟阿弥陀佛的救度完全相应了。不管他念佛的工夫是深是浅,累积的功德是多是少,都没有关系,因为往生不是看我们而是看阿弥陀佛,所以这种法门又更超越前面二种,就是所谓「非定非散」的念佛,也就是「本愿的念佛」。前面第一种是属于「散善」的念佛,第二种是属于「定善」的念佛,而这一种已经超越了前面二种,所以是「非定非散」的念佛。
一佛一法一净土
总而言之,我们皈依三宝,皈依佛,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皈依法,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而这个法门是「一佛一法一净土」──佛是「南无阿弥陀佛」,法是「本愿救度之法」,那么净土呢?是阿弥陀佛的净土,也就是报土。每一个学这个法门的人,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都是相同没有差别的,没有阶位高低的种种差别。所谓「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每一位往生的,都是由阿弥陀佛正觉花所化生的菩萨。第十八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阿弥陀佛不能使依靠祂的人往生极乐世界,祂就不能成正觉;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就能够使我们往生了,而往生之后都是莲花化生,而此莲花就是弥陀的正觉之花。所以学这个法门的,往生的净土都相同,莲花也相同,因为我们的法门是「一佛一法一净土」。
「南无」的意义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也就是「皈依」的意思,皈依刚刚讲过了,就是归投、依靠之意。同时「南无」也有「归命」的意思,在这里有二种含义。善导大师说:
「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归命」是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归回极乐故乡的命令,这是从佛那边来解释的;再者,「归命」就是归顺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回极乐故乡的命令,阿弥陀佛的命令我们不违逆,我们归顺祂,这也是归命的意思。所以「南无」是「归命」,而「归命」有二种意义,一种是从佛这边来解释,一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解释。
「归命」也可说是将我们这个无常、造罪、污秽的生命,归入阿弥陀佛永恒、清净的生命,而与佛同体,跟阿弥陀佛一样成为无量寿、无量光。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将水放在杯中,有一天它一定会干枯,但如果我们将这杯水投入大海,水不但不会干掉,而且会跟大海同一个味道。众生在这娑婆世界,受着六道轮回,可以说极其无常,如果归投至阿弥陀佛无量寿的生命当中,就能够跟阿弥陀佛同样无量寿,不再轮回生死,而且永恒存在。
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不竭
这个法门的另一位祖师道绰大师,在他所著的《安乐集》一书中,就有四句话形容得非常好:
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不竭。
也就是说,如果将这朵花放在我们这个空间,时间一久它就枯萎了,所谓春天播种,夏天开花,秋天凋萎,冬天就枯落了;但如果将这朵花寄托在五净天──天界第四禅天,它就不会枯萎,因为五净天是水淹不到、火烧不到、风吹不到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会成住坏空,现在是住劫,将来会坏。根据科学家研究,我们的太阳系已经过了五十亿年的生命,未来还有五十亿年,到时侯整个太阳系、银河系就会爆炸,当然连地球也会爆炸,这在佛经上早有记载。一旦爆炸,整个小宇宙就会毁坏,可是有一个地方不会毁坏,就是五净天,它属于第四禅天,是水火风影响不到的地方;既然没有水,也没有风、火来把它烧萎,这朵花就会永恒的鲜艳亮丽,所以叫做「寄花五净,风日不萎」。
「附水灵河,世旱不竭」,意思是说,地面上的水,尤其是杯中的水放着,不久就干掉了,但如果把水倒入灵河,这一滴水就永远不会干竭。所谓「灵河」是指有龙的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以有龙的河水叫做灵河。这一滴水如果投入灵河,即使整年没下雨,地面都干旱龟裂了,甚至水库也干了,可是这一滴水永远不干,因为它是在灵河里面。
道绰大师这句偈的意思是说,将我们这个无常的、生灭的、轮回的生命,归命于南无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而且在极乐世界永不轮回──生命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永恒存在,就无所谓寿命长短了。
所谓「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依靠阿弥陀佛,将生命归投于阿弥陀佛,随顺阿弥陀佛的救度。那「阿弥陀佛」又是什么意义呢?阿弥陀佛的意义以我们凡夫有限的知见,是无法形容、无力思惟、无能解说的,因为祂的意义很广很深。不过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祂所发愿、所修行的功德,通通融入在这句名号当中,所以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而之所以融入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要让我们众生容易称念,容易得到利益。所以不管我们知不知道这个道理,只要称念这一句名号,阿弥陀佛就在我们口中跳跃,在我们身上放光。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最殊胜的忏悔
旷劫以来,我们生生世世造作了无量无边的罪业,若要忏悔罪业、要赎罪,最好、最简单、最快速、最殊胜的方法,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我们过去曾经害人,或者吃了很多众生肉,想要赎罪忏悔,最好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又或者我们以前曾经偷窃或拿了不该拿的东西,赚了不该赚的钱,想要赎罪忏悔,最好最方便的方法,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我们以前曾经欺负、侵犯别人,或者是嫉妒、骂过人家,说过人家的坏话,挑拨对方的感情,离间对方的团结,想要赎罪忏悔,最好最快速的方法,也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总之,不管是大罪、小罪,有形的、无形的,人家知道或不知道,过去还是现在的罪业,通通都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最好最殊胜忏悔赎罪的方法。
善导大师说:
念念称名常忏悔。
我们在念念称名之中就是在忏悔,常常念佛就是常常在忏悔。善导大师又说: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也就是说,在所有武器中,最锐利的就是宝剑,这一支最锐利的宝剑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南无阿弥陀佛,其它的都不是锐利的宝剑,都像钝刀一样,要达到效果,是比较困难的。也就是说,要灭罪赎罪,以其它的修行方法,都是比较困难的,就只有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最快。善导大师也说: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一个人一生造恶多端,曾经毁谤佛法,不信因果,造作了十恶业,临终的时候,地狱之火会燃烧过来,将堕落地狱受狱火之燃烧等种种的苦报,这时候修其它法门都已经来不及,但是只要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剎那间,就会像大火焚烧干草一样,将旷劫以来,以及今生今世所造的种种罪业,当下烧成灰烬。
真正大慈大悲的法门
所以称念这一句名号,不管我们至诚恳切的称念也好,以漫不经心的方式也好,或者是以音乐娱乐这一种表演方式也好,都能达到效果。就像药物,尽管你不知道药的名称、功能、药效,也不管你是自愿吃的,还是被强迫的,只要吃下去,药就会在你身上产生效果──这一句名号,就是有这样的功能。
世间上有的人人格高尚,又很有慈爱之心,想要救济贫困的人,只要贫困的人去依靠他,就会得到他的救济照顾;同样的,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依靠阿弥陀佛,得到阿弥陀佛的照顾。何况弥陀的慈悲是,即使我们不晓得念佛,没有意愿依靠祂,阿弥陀佛一样很恳切的一直在我们面前,甚至跟我们合掌、要求我们、拜托我们,希望我们称念祂的名号,依靠祂,让祂救度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所谓「大慈大悲」的地方。所以佛教各种法门当中,真可以称为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说起来就只有「一佛一法一净土」的「南无阿弥陀佛」。
旁人念佛,冤鬼远离
在《念佛感应录》(一)第104页有这么一则典故〈旁人念佛,冤鬼远离〉,内容是说有位圣心法师,他是台湾人,出生在日据时代,他的哥哥在日据时代是当日本军夫,被派到大陆广东去作战,在广东跟一位女孩子有了纠葛,最后把那个女孩害死了,这个女孩怨气未消,为了寻仇,一直跟他来到台湾。有一天,圣心法师的哥哥因为饮食不小心,引起胃痛,吃药都没效,他想到自己不久人世了,就请人写信,要圣心法师回来见最后一面,于是圣心法师就回来照顾他哥哥。在病房里面,他的哥哥看到那位广东女孩站在门边,头发散落在肩膀上,全身都流血,好像是要讨债、讨命的样子。圣心法师本人看不到,他的哥哥却看得一清二楚,同时显现出非常惊恐不安的样子。圣心法师大概不了解净土法门,当时没有在旁边开示弥陀本愿救度的法门来超度这个女鬼,也没有为他哥哥念佛,只是在旁边唱「清净法身佛」这首佛曲。佛曲唱过之后,哥哥心情就安稳下来,因为那个全身流血的女鬼已经不见了。我们想想看,圣心法师只是这样唱,女鬼就离开了,可以说他所唱的「清净法身佛」其实也等于是一种佛号。这「清净法身佛」大家听过吗?有人会唱吗?
(净觉师试唱一小段)
(慧净法师接着唱「清净法身佛」佛曲)
清净法身佛清净法身佛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
圆满报身佛圆满报身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千百亿化佛千百亿化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这首曲子很好听,圣心法师就是唱这首曲子,他大概是想唱首佛曲来安慰他的哥哥。然而对我们来说,当然就是念佛,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也是诸佛所赞叹的,《阿弥陀经》中说,念佛的人,十方诸佛都会主动的、高兴的、欢喜的来护念他们。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这几天来都是我在讲,不晓得我所说的是不是你们想要听的?或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回答到你们的问题?大家现在有问题吗?
安心的念佛
净远问:刚才上人提到定心念佛,一般我们所了解的念佛要「念念分明」,那么在念念分明当中,是不是已经想要在定中念佛呢?
慧净法师答:如果能念念分明,就念念分明念佛;如果当下不能那么寂静,那么就以当下不寂静的心念佛。也就是说,不论寂静不寂静,只要我们念佛,就能得到弥陀的摄取不舍,所以各种状态我们都能够安心。当然我们既然念佛,就尽量寂静的念佛,但即使不能达到寂静也没有顾虑,没有不安。刚刚所谓的「定心念佛」,是他不了解这个道理,他是唯有念佛能够达到定心他才能够安心,如果不能达到定心他就不安心,所以在心态上是有不同。
我们在这里念佛都是一句一句,没有韵律、也没有腔调,因为这句佛号很多人都在念,即使没有学佛的人,在急难的时候也会脱口而念出这一句六字洪名,所以这句名号的腔调非常多。
有一种「金山活佛念佛」的调子,金山活佛大家知道吗?煮云老法师写了一本《金山活佛传》,乐观老法师也曾经写过一本《金山活佛传》。听说金山活佛有神通,人还没有到他的声音就已经到了,这并不是说他神通的声音到了,而是他念佛的声音老远就听得到了。他念佛的调子也很特别,跟一般人不一样,他是念:「谁念南无阿弥陀佛」八个字,有参禅的意味;接下来一句是:「如来世尊是活佛」。因为有人称他为活佛,他说我不是活佛,释迦牟尼佛才是活佛,我还是凡夫。他唱的调子也很感人、很悠扬、很好听,我在这里唱看看:
谁念南无阿弥陀佛
如来世尊是活佛
谁念南无阿弥陀佛
如来世尊是活佛
这调子好不好听啊!(众人都说好听!)很悠扬很高旷,如果在山中唱的话,声音洪亮会有回音,感觉心境就不一样。
听说过去每年的除夕大家都会唱歌给上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末后现出家相,法名释净嵩)听,所以我就想看看有什么佛曲。这是偶尔唱唱赏心悦耳可以,长期的话还是一句佛号、一句佛号很单纯很踏实的念。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一.二十一)
机法一体
──大年初一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恭禧大家新年好!新年精进念佛,法喜充满,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众笑)
凡事从念佛开始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不到其它的地方去娱乐,却一大早就来在这么好的磁场、这么好的佛堂念佛,可以说我们今年的开始是从念佛开始。其实学佛,尤其是我们学净土法门的念佛人,凡事都是从念佛开始的;一年的元旦从念佛开始,而一日之计在于晨,所以早上也是由念佛开始,之后才用早餐、去上班,日理万机。因为我们希望这一年、这一天当中,能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所以一切都是以念佛为开始,有阿弥陀佛和我们在一起,而此时是「不再是我,而是弥陀」,同时也是「弥陀兴旺,而我衰微」,也就是凡夫的知见衰微,甚至消除了,只有佛的知见。所以念佛人要知道,阿弥陀佛是跟我们很亲的在一起,所以不是我,而是阿弥陀佛在做主张,我们只不过是阿弥陀佛的手脚而已。一切得失成败都由阿弥陀佛承担,凡事有阿弥陀佛顶着,不必我们去忧虑。
一年的开始,以一般的道场来说都会拜三千佛,就是念三千尊佛的名号,念一尊拜一拜,共拜三千拜;即使没有拜三千佛,也会做一般的法会,让信众来参加。而一般的庙宇也都是争着插头柱香,认为插到头柱香,这一年就能够平安吉祥。一般民间的信仰,就是过年一大早,就买着鲜花、水果去供佛,或者是到庙宇去拜佛,希望他们一年当中能够五谷丰登;官员们也会利用这一天去庙宇,希望国家风调雨顺,没有灾难;一般生意人也是一样,希望一年当中能财源滚滚。
一向专念弥陀佛名
但我们念佛人就只有一句佛号,一年的开始是一句佛号,即使是除夕也是一句佛号,婚丧喜庆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永远不改变的。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可说是独一无二的法门,我们所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所拜的本尊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供养的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为人称扬、赞叹、介绍的,也是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即使我们要瞻仰,也是瞻仰「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其它。
为什么不念其它诸佛呢?这正是随顺诸佛所教导的。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专念这一句名号,专念这一句名号同时也等于称念了十方世界无量诸佛,因为十方世界无量诸佛都是称赞「南无阿弥陀佛」,以身作则让我们一向的专念祂,这也是《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第十七愿的内容: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因此,十方世界无量诸佛都称赞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是最尊第一。《阿弥陀经》中说,如果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都会来护念我们;同时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二十五位大菩萨,就会带领祂们的眷属来拥护我们,天神地祇也恭敬我们。所以念佛人因为有这么多的诸佛菩萨护持,自然今生今世就能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延长寿命,所谓「消灾解厄,增福延寿」。当然每个人的愿望和根机不一样,但这些功能都是自然存在的。因此,我们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我们这个法门的特点,也是这个法门的宗旨,如果不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偏离这个法门的宗旨了。
我们这个法门传承自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是我们的宗祖──本宗的开宗祖师。善导大师传承于道绰大师,道绰大师传承于昙鸾大师,昙鸾大师传承于龙树、天亲菩萨,这是我们的法脉。而这个法脉直到善导大师才集其大成,因此善导大师是本宗的宗祖。我们所修的法门,就是依照宗祖的传承来修持,这不是善导大师个人的意见,而是源自他的智慧三昧证悟佛所说的传承。因为「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经典虽是白纸黑字,但凡夫理解不来,必须透过有修有证的祖师解释,我们才能正确掌握释迦牟尼佛的本怀。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206页)中说: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无量寿经》是我们正依的经典,本宗正依的经典有三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所谓「正依」,是这三部经专门解说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因和果,目标和方法都正确的记载在里面。除这三部经以外,还有两百多部经典谈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但是由于那些经典不是专谈极乐净土、阿弥陀佛,所以将这些经典称为「旁依经典」。「旁依经典」是用来补充「正依经典」的,因此正依经典才是我们主要依循的经典,旁依经典只是取它有助于正依经典的地方,如果没有帮助就不采取。
善导大师解释,《无量寿经》中所说的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在显明「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四十八愿各有其内容,但就往生的内容来说,有第十八、十九、二十愿,第十八愿是谈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一愿是「愿王」。之所以为「愿王」是因为它是三根普被,而十九愿、二十愿则不一定是三根普被,是适合某一种根性的人,阿弥陀佛为接引他们而另发十九、二十愿。如果是为上、中、下根都发的愿,则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没有讲戒、定、慧、六度万行……只有讲「专称弥陀名号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又说:
《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一日七日并不一定局限一天到七天,而是「若一日、若七日」,显示短则十声一声的念佛,长则一辈子的念佛。我们都是长命的众生,不是现在就要断气的,所以我们就尽形寿念佛。善导大师说: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定」指十三观,「散」指三福九品。「定」「散」的内容也是标举唯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其余都不是它所唯一要标举的。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独一无二,专念弥陀名号。善导大师又说:「此例非一也」,像经典当中谈到专念弥陀名号必往生的例子,不只是这二、三例而已,非常的多。然后善导大师又结论说:「广显念佛三昧竟」,已经广泛的显明念佛三昧了。可见所谓的念佛三昧在这里的定义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并不是要入定去观佛才是念佛三昧。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善导大师在《法事赞》说了一首偈(在《善导大师全集》的398页):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弘誓多门」,阿弥陀佛为众生所发的愿,称为「弘愿」或「弘誓」,因为祂是发愿要度尽十方众生,所以这个愿非常的弘广、广大,所以说弘誓。「多门」是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有好多,总共四十八愿,但却偏标念佛最为亲,这个「偏」也就是刚刚所讲的「唯标」的「唯」,只有标举、高高的举出念佛是跟阿弥陀佛最亲的。我们能够念阿弥陀佛,佛也念我们;我们依靠佛,佛自然就会让我们依靠。「专心想佛佛知人」,我们专心无二的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有不知道的。
现在我们来解释「亲」这个字。「亲」在中国字来写是怎么写呢?一开始是一个「立」,底下是「木」,高高的站立在树木之上,然后呢?向着四方看,唉!太阳将下山了,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我的心肝宝贝回来了没有?这个叫做「亲」,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是「亲」。因为古代没有电话,也没有交通工具,而且都是在丛林当中过生活,那个时候都是以这种会意文字来显示做为「亲」。而所谓的亲,最亲的是谁呢?好比亲子,父母儿女,是亲之中最亲最高的。我们分一等亲、二等亲,一等亲是指父母跟儿女,二等亲就是祖父母,兄弟之所以亲,是因为有父母,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兄弟等这些亲人,所以最亲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为什么我们跟父母最亲呢?因为是父母的精血作为我们的外缘,我们的神识作为我们的内因,因缘和合,所以才结成了亲子的关系。也因为这样,即使生下来的孩子是智障儿,也是父母的儿子;即使父母身为国王,他还是儿子的爸爸妈妈,不会因为身为国王、女王,就高高在上远离儿女,这样的关系叫做亲。
我们念佛人跟阿弥陀佛就有这种亲的关系,并不是说我们有佛性所以跟佛才亲,也不是因为我们能够修学戒、定、慧,能够广发四弘誓愿、广行六度,所以就跟佛很亲,不是的。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以众生的念佛为缘,然后祂才能成正觉;而我们念佛能够往生,也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正觉。所以阿弥陀佛之所以能成正觉,是靠我们的念佛往生,而我们能念佛往生,也是靠阿弥陀佛正觉的外缘。这样因缘和合,才有所谓的念佛众生跟阿弥陀佛的「亲」,这个亲缘的关系。不然,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也是光中之尊,三贤十圣跟佛比起来还差一大截,可以说望尘莫及,而二乘声闻缘觉,连佛的名字都没有听过,何况我们罪障愚痴的凡夫,从旷劫以来高声的称念、低低的膜拜、运心的想念十方佛,都不能使十方诸佛来让我们闻见知。十方诸佛很多,祂们对我们的称念、礼拜和思惟,有闻见知这个亲缘吗?没有啊!是因为阿弥陀佛发的本愿,所以我们跟阿弥陀佛才有这个亲缘。
因此善导大师这么解释阿弥陀佛的光明(《善导大师全集》204、205页):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为什么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不念佛的众生就没有蒙受阿弥陀佛的摄取不舍呢?善导大师就以「三种缘」来解释,就是一、「亲缘」;二、「近缘」;三、「增上缘」。我们今晚就来解释这个亲缘。
亲缘
善导大师说:
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我们念佛,佛就听到﹔拜佛,佛就看到;想佛,佛就知道;众生忆念佛,佛也忆念众生。这样的话,阿弥陀佛的身口意三业,和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不相舍离,就叫做亲缘。这是因为阿弥陀佛本愿的缘故,并不是只要我们称念、礼拜、想念,阿弥陀佛就闻见之;不是的,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本愿,则不能有亲缘的关系。所以《观无量寿经》有二段经文,第一段经文是在第八观(《善导大师全集》192页):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第二段在第九观(《善导大师全集》204页):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由这二段经文我们可以体会到,我们众生念佛,佛就在众生的心中,为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们念佛,佛就在我们心内;而且佛念众生,所以众生在佛的心中。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念佛的众生就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当中,所以众生念佛,就在阿弥陀佛的心中。所以从这一点来讲,这种「亲」是无比的亲,这叫做众生与阿弥陀佛「生佛不离」,不相分开的「机法一体」,彼此一体,不相分离不相分开。
所以虽然十方世界有无数诸佛,但是我们为了要念尽无数诸佛,因此我们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为了能够到十方世界去供养佛,闻佛说法,蒙十方佛授记,所以我们才要专心愿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因为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如同《阿弥陀经》所讲的,就在早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够持着种种的供养品,一剎那之间供养尽十方诸佛,听闻十方诸佛的说法和授记。所以为了念尽十方诸佛,为了前往十方国土,因此我们专念弥陀一佛,专生弥陀净土,这是我们这个法门的宗旨,我们学净土法门要知道这个宗旨,永不改变。
今天晚上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一.二十二)
因果自然
──大年初二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因果是佛教的根本
今天晚上要跟大家谈谈「因果」的道理。对于「因果」的观念,一般人多认为是佛教的老生常谈,并不算什么,但其实也正因为是老生常谈,才显示它的重要性。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法,叫做「一代经」;一代经教的一贯道理是什么呢?就是「因果」两个字。所以因果是佛教的骨干和根本,离开了因果的道理,也就没有佛教。讲经说法的人,如果不知道因果,他就不能讲经说法了,因为他所讲的就会离开因果,也就离开了佛法。一个老实学佛的人,因为深信因果,就会精进修行;如果不知道因果,他也不会那么老实学佛了。
「因」是什么?「果」又是什么呢?在这里跟大家谈因果好像把大家看扁了,不过没关系,我们就一层一层的来说。「因」就好像播种的种子,「果」就是开花结果,就是收成;「因」也就是行为,或者是原因,「果」就是现象。宇宙中绝对没有无因之果,只能说不晓得它的原因而已。像我们常常听到空难,飞机发生事故,而之后的报导通常是「事故的原因不明」。「不明」并不是表示没有原因,只是不明而已,必须进一步追究它的原因,解决这个原因,否则事故可能会一再重演。科学的进步是努力追究解明现象的前因后果,这样科学、文明才会进步。
因果是一种「自然性」
天下间任何事情都是循着因果的理则产生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离开因果的。因果是一种「必然性」,也就是「自然性」,不是偶然的、无因而生,或是神所创造的。有因必有果,而这个因果是「自然」。「自然」是什么意思呢?就像我们点火,火是向上烧,不是向下烧的,向上烧就是火的自然性;水是往下流,往下流就是水的自然性,它不可能往上流,往上流就可能是人为的造作,就不是自然了。我们吃饭肚子会饱,穿衣服身体会温暖,春天来了花会开,花开时便知春天已来到,所谓「花开时春来,春来时花开」。即使是暗夜中,抓了一把种子去播种,虽然我们不晓得播的是什么种子?可是到时候一定会知道的,因为一旦果生出来,就会知道当天所播种的是什么种子,这就是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藕益大师的《见闻录》
明末清初净土宗的藕益大师曾经写了一本《见闻录》,这本《见闻录》对我们修行人很有警惕作用,能够增进我们的道念。所谓「见闻录」就是他亲自看到,或亲自听到的因果报应事迹。这本书正在编辑中,以后会出版,等书出版之后,希望大家能够拨时间看。(编注:《见闻录》已出版,免费结缘,欢迎索取。)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提到:
有一位秀才,每过几天就必须到阴间代替七殿阎罗王的职务,因为刚好那一殿的阎罗王位缺,他暂时去代理。他到那里去,文判、武判就会拿生死簿给他看,他一看生死簿就很自然的能依内容去下判断。有一次他看生死簿的时候,无意中发现里面登记某某人偷了隔壁的鸡,连毛总共一斤十二两重,这个某某人是谁呢?竟然是他的太太,他觉得很奇怪,就把这一页折起来做记号。等他回阳间的时候,就问他的太太,他太太起初不肯承认,坚持说没有。秀才说,你还说没有,明明都已经记录很清楚。这时候他太太只好承认说,有一天在外面晒谷,隔壁家的鸡来吃縠,她为了把鸡赶走,随手拿了一块石头丢过去,哪晓得就把鸡打死了。她怕人家知道了会追究,所以把牠丢弃在墙边。后来,他们去把那只鸡找回来,一秤重量刚好是一斤十二两,他们就带着钱和这只鸡到隔壁邻居跟他们道歉,等于把牠买下来。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后来这位秀才又到阴间,赶快去查生死簿,翻到那里的时候,一看,那些文字都消失了,可是折的地方还是折着,只是文字消失了,真的很不可思议。
所以说因果不可思议,到底是谁去记载的,而且当初他太太偷偷做这件事时并没有人看见,可是却清清楚楚的记载下来了。可见我们平常三业的行为--起心动念、言语、行为,点点滴滴都落入因果,我们以为没人知道,哪晓得无形中已经被录像、记载下来了。可谓:「人间所作事,居心之邪正,以为没人知,冥冥有记录。」
念佛成佛是自然
因果有三支柱子,就是「因果三柱」。因果三柱是指:「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也就是,行善必然得到好的果报,做坏事必然得到痛苦的果报,行善必得幸福,作恶必招灾难,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自因自果」是说,自己所做的必然是自己承担果报,自己行善,自己享受未来的福果,自己作恶,自己承担未来的苦果,也就是说自己吃饭自己饱,不可能说我吃饭别人饱,或者别人吃饭我饱,因因果果都是自己承担的。
我们净土法门跟因果又有什么关系呢?「念佛」是因,而「成佛」是果,就是这个关系,所以法照大师说:
念佛成佛是自然。
不必加以勉强,不会被阻挡,也不可能有万一如何,因为它是自然性、必然的结果。所以这个法门不管任何人,只要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名号,必定往生极乐。一百个人念佛,一百个人往生;一千个人念佛,一千个人往生。不管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地方,念佛都必定往生,所以念佛是非常简易、非常稳当的。
今天晚上我们还是以《念佛感应录》(一)里面的故事,作为印证。本书342页〈临终黑暗,念佛转明〉,叙述这件事迹的作者曾亲自跟我提过,时间是一九九三年,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他的祖母当年八十四岁,住在宜兰,他也是宜兰人,不过在台北上班。他是长孙,每次回宜兰,都会去探望他的祖母,并拿一笔钱给她作生活费,因为祖母年老,而且躺在床上,需要成人的纸尿布,费用较高。他每次拿钱给祖母时,就会劝祖母念佛,并问祖母有没有念佛,祖母就双手合掌说:「有!有!有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他也知道是因为拿钱给祖母,所以要她念佛她就会念佛,如果没有拿钱给祖母,她可能就不会念佛了,因为祖母平常并不喜欢念佛。
一九九三年二月一日,他的妹妹从宜兰打电话来,告知祖母生命危急,第二天他赶回宜兰,并将祖母从医院接回家里,当天晚上他的祖母陷入昏迷,口中还喃喃自语的好像跟人家在争执什么,说的话有些可以听清楚,有些则没办法分辨,但他还是跟以往一样劝他的祖母念佛,这时他的祖母很不耐烦的拒绝说:「唉呀!念什么佛!」他一听就担心了,不知道祖母到底能不能往生。
二月三日早上七、八点,祖母又自言自语的说:「黑漆漆的找不到路。」又说:「不要挡路啦!」一边说,一边很着急、很恐惧的样子,且额头冒出冷汗,脸上因急躁与不安而变形,呼吸也愈来愈急促。这时他赶快将祖母扶起来,因为当地有一种习俗,就是人将断气时要扶起来,意思是向土地辞别,同时扶起来要断气也比较顺。所以他将祖母扶起来,并且跪在祖母的旁边,大声的说:「阿妈!阿弥陀佛很光明,阿弥陀佛来了,您有看到路吗?」之后又对她说:「阿妈!你念一句阿弥陀佛,一句就好了。」为什么说念一句就好呢?因为之前他请祖母念佛,祖母不想念,他怕祖母还不接受,所以才说念一句就好。这时他的祖母就跟着他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很不可思议的,她只念一句而已,脸上的焦急就消失了,好像让她怖畏的事情,因为念了这一句佛号而消失了,所以祖母的脸上显得很愉悦。这时,他又告诉祖母:「阿妈!您再念一句。」她又念了一句,「阿妈!再念一句。」她又念了第三句。总共念了三句,他看祖母的脸已变得很祥和,呼吸也变得很均匀了,这时他让祖母慢慢躺下来,祖母很安详的睡着了,之后再也没有胡言乱语。经过一个多小时,又看到他的祖母有一点不顺畅的现象,他又将祖母扶坐起来,这时就断气了。大家经过一阵忙碌、整理之后,他的姑姑忽然叫着说:「大家快来看,祖母的脸上笑得好开心!」他走近一看,果然祖母的嘴唇红润润的,脸上祥和,虽然祖母已八十四岁,但笑的样子有如少女。
由这一段事迹我们晓得,他的祖母临终时感到黑暗,好像与人有所争执,这一定是冤家债主来了,这时候如果没有人为他开示,教她念佛,一定死得很痛苦。他的祖母最后能像少女一样的面貌,死了反而比生前年轻貌美,是靠什么?什么都没有,只是念了三句「阿弥陀佛」而已。他的孙子本身对念佛法门可能也不是很深入,所以只是听了她念三句佛号,也没有继续再念,或继续加以开导。不过,佛力不可思议,一句也好,多句也好,只要阿弥陀佛出现,一切就没有障碍,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一个人念佛,如果没有什么执着,他就会循着这一句佛号的功能而往生极乐世界。像《无量寿经》所说的:
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自自然然,不必造作,不会受阻挡障碍的,必然性的就会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这一句名号的功能。好像前日所说的,药有药的功能,不管你知或不知,是自愿吃或被迫吃,一旦吃下去了,药就会在身上产生药效,功能必然会出现。所以只是临终念三句佛号而已,就能有这么殊胜的效果,何况我们不是临终才念佛,而是现在、平生就开始念佛。他的祖母是经过引导才念佛,我们现在是自动自发的念佛,所以如果我们一生中不变的念佛,临终也将必然性的、因果自然的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的功德
这一句名号的功能,大家再看《念佛感应录》(一)第355页,标题〈你佛给我,我就好去〉。这一段典故来自《印光大师文钞》,内容是说,江苏无锡近来念佛的人很多,有一个人很会做素菜,凡是打佛七都叫他去做菜,因为打佛七时会有很多念佛者住在道场,三餐也在那里吃,所以要有会煮素菜的人在那里帮忙。这个人在那边帮忙,每天都听念佛声音。后来他的儿子临终时,跟这个煮素菜的父亲说:「爸爸,我就要死了,但不能到好的地方去,你把你的佛给我,我就能到好的地方去了。」他的父亲说:「我不念佛,哪有佛呢?」儿子说:「你佛多的很,你只要说一声,我就好去了。」他的父亲说:「那随你要多少就拿多少。」这一句话一讲完,他的儿子就安详的断气了。事后他自己心想:「我从来不念佛,怎么会有佛呢?」于是就去请教人家,一位懂佛法的人就告诉他:「你在寺院做素菜的时候,接近念佛的场所,虽然你自己没有念佛,可是天天听大家念佛,所以就有佛,有很大的功德。」印光大师说,这个人是无心听,如果他留心、专心听,功德就更大了。
我们诵经,经文的前后文各不相同,如果不注意听的话就不知道对方在念什么,不能句句听得明白;即使留心听,也不一定能很清楚,更何况无心听,根本听不明白。但念佛就不一样了,念佛是前面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后面也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声声念念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再怎么样无心的人都会听到,何况他是住在寺院做素菜,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即使无心听也会听到很多的佛号,因为佛七就是整天念佛。
这说明三点:(一)念佛比诵经功德大;(二)即使没有念,只有听,这一句佛号也会进入阿赖耶识的仓库中,成为我们的种子,成为功德;如果自己念,这个种子就更加坚固;(三)虽然是自己的,只要答应也可以给别人,别人也能拥有;而自己的依然保存,毫不减损。这显示阿弥陀佛为我们以五劫的时间发下四十八大愿,同时为我们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去修菩萨苦行,完成四十八大愿。完成四十八大愿是完成什么呢?完成了我们的往生,同时也完成了我们要往生的极乐世界。我们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应该具备的资粮功德,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我们生生世世以来造作了无量无边的罪业,也是阿弥陀佛来替我们完成清偿。因为当我们离开世间时,必须要清偿业债,不然离不开,就好像一个人欠了国家很多钱,要移民时如果不将钱结算清楚,过海关时会被挡住。这一些功德,都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然后送给我们,祂早就答应我们,所以我们要多少就有多少。因此这一句佛号是阿弥陀佛可以让我们所有,可以让我们支取,我们要取多少就取多少,要支出多少就支出多少,这就是念佛的功德。
当生成就的法门
念佛是这样的简易、殊胜,这是因果的自然性,可是念佛的人毕竟不多。其实学佛的人本来就不多,地球上有六十亿的人口,到底学佛的人有多少?而一般学佛的人都自认根器很高,是学禅、学密或研究教理的根器,想靠自己的力量来寻求解脱,但是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事非经过不知难」,必须绕了一大圈之后,自己遇到灾难了,或者生重病了,如果生死心切,对生死轮回看得很重要,他就会回过头来反省自己平生所学的能抵得了生死吗?如果现在死的话,从此就可解脱生死,脱离六道轮回吗?还是心中茫然没有把握?如果他以前听闻过念佛的道理,这时种子就会浮现,就会念佛、靠佛,佛会让他有所依靠。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会心中茫然,不知要到哪里去,结果就随过去的业投胎转世,这样就很可惜了。
为什么呢?好不容易生而为人,并得闻佛法、依法修行,却不能在佛法当中寻找到今生今世可以当生成就的法门,岂不是在佛法当中只结一个缘,下一辈子又继续轮回,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谁敢保证下一辈子还能当人?即使当人,谁又能保证能闻佛法?即使幸而还能闻佛法,但能保证下下辈子吗?能够保证生生世世、世世生生吗?所以印光大师说:「生死不了,危险太大;轮回未出,难免堕落。努力今生,以了生死。」今生今世既然学佛,就必须把握今生今世可以解脱的法门,也就是先往生极乐世界再说,因为极乐世界已经没有轮回,到了那里要学什么再慢慢去学。不过,其实极乐世界是成佛的境界,是享受果报的,不是到那里又再学习、再修行,所以这个法门既容易、又殊胜,殊胜在哪里呢?殊胜在能当生成就,而且往生能够当生成佛。今天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一.二十三)
再度沉沦
──大年初三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还是跟大家讨论《念佛感应录》(一)。
极乐圣众
今天是大年初三,年就快过了,每过一年,我们是增加了一岁,还是减少一岁呢?有一句话说:「过年是通往地狱、接近地狱的一个里程碑。」这句话对于没有学佛、念佛的人确实是如此。人自从出生下来,过了一天,生命等于减少一天,也就接近地狱一天;可是如果是念佛人,他的生命固然减少了,但却是一天一天的接近极乐世界。因为念佛人,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虽然肉体还在这里,可是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是净土的眷属,而不是阎罗王的眷属,他的寿命已经不能用过去、现在、未来一般三世的概念来形容了。就像我们每天所诵念的《阿弥陀经》中说的: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之人民的寿命,同样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不能以数目年岁来形容它。「及其人民」是指极乐世界的圣众,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都和阿弥陀佛一样,所以是极乐圣众。「及其人民」有二种:一种是以前念佛愿生极乐世界,而且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另一种是现在愿生极乐世界,但是寿命未到,寿命一到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一种众生也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也是「及其人民」之一。所以念佛人的寿命可说是不增不减的。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要困难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泯三心空四相,是证悟者的境界,他证悟了不生不灭,而且内心的贪瞋痴三毒也都断了,就像阿罗汉一样。所谓阿罗汉就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因为阿罗汉他应该守的戒律都守了,应该修的功行也完成了,他是「我生已尽」,万古以来生生世世的生死轮回,到这一辈子已画下休止符,不受后有。念佛的众生,虽然没有阿罗汉那样的证悟和断惑,可是果位比阿罗汉更高超殊胜。印光大师说:
来生作人,比临终往生(净土)还难;
不生西方,必堕恶道。
又说:
生西利益,比得道利益更大。
这几句话虽然简短,却很有震撼力。大家都以为往生净土很困难,所以希望下一辈子能转世为人,再学佛修行,这是大错大误的。因为下辈子即使转世为人,但有把握还能够学佛吗?能遇到解脱的法门吗?来生要能转世为人必须持守「五戒」,但五戒具足很困难。而往生呢?往生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阿弥陀佛的力量是现成的,而且是白白送给我们的,所以净土法门是一条易行之道,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轻装上路。我们今生今世已得人身,已经遇到可以解脱的法门了,而且是当生成就的法门。往生极乐世界一定跟阿弥陀佛一样成佛,所以说比阿罗汉境界还高。
大家翻开第21页第一行:
若不念佛,愿生极乐,则虽位高权重,犹是阎王眷属,日日接近地狱。如牛赴市,步步近死;一旦命终,悔惧交至。
鬼卒带走之路,流泪独行;
阎王呵责之庭,屈膝孤悲。
人生像什么呢?如牛赴市,步步近死,即使位高权重还是难以避免阎王的审判,一旦命终的时候,则悔惧交至。《无量寿经》说: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什么叫「悔惧交至」?「悔」,就是懊悔。懊悔什么呢?懊悔已生而为人且遇到佛法,却没有努力修行,不畏惧因果而造恶多端,但已经来不及了。甚至有的人在有生之年,只是为了家庭、儿女在造业,从来没有为自己的未来着想过,直到临终才懊悔。「惧」,就是惧怕。将死之时,如果见到地狱之火、牛头马面,当然是非常的惧怕;即使还没见到,人也会惧怕不安,因想到死了以后生命到底是继续存在还是断灭?如果继续存在,到底是向苦的地方去,还是向乐的地方去?总之,不明、不知就会不安。我们之所以会造业、痛苦、不安,都是因为二个字──「无知」。无知所以造业,造业所以痛苦;也由于无知才不安,若清清楚楚的知道,怎么会不安呢?
书上接下来有二句《大经》的话: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又言: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这是真实的写照,昨天曾谈到「阳盗邻鸡,阴簿立记」,在阳间偷了隔壁的一只鸡,其实也还不算偷,可是阴间就把它当作欠债,立刻记载下来。到底是谁去记载的?将钱还对方时,文字就立刻消失了,到底是谁消除的呢?可能有人会想,这件事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呢?这件事情应是真实不虚、实实在在的,因为记载这篇典故的是净土宗的一位高僧藕益大师,他守戒精严,是不会故意犯戒的。而且以佛法来解释,确实也是如此,套一句上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末后现出家相,法名释净嵩)所说的,那是「法界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在运作。「法界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是指什么呢?在这里不是指上帝的审判惩罚,也不是指阿弥陀佛的力量,而是指昨天所讲的「因果自然」。宇宙之间,有自自然然、无可抵挡的因果报应的力量存在。「因果报应」是我们学佛的人应该要优先畏惧的。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知道众生身口意所做的点点滴滴都落入因果,所以畏因;而众生则是灾难来了才反悔,但已经来不及,灾难过了,他又忘记,又继续重犯,这就是众生。
因果的道理,不只是佛教强调,一般民间也很注重。我小时候读私塾,第一本读的是《三字经》,第二本是《人生必读》,再来就是《昔时贤文》。这些书籍中就有劝善跟强调因果的句子。当初小小的心灵,读到这几段文,确实也深深刻刻烙在心中,时时刻刻有一种警惕的作用。像《人生必读》就提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另有句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以及「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间私语,天闻若雷」,可以说在在处处、时时刻刻,都有法界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在监视,所以学佛的人要把畏惧因果摆在第一位,也由于畏惧因果才会想到寻求解脱三世因果。
曾为高僧再度沉沦
请大家翻开第59页这一篇〈曾为高僧,再度沉沦〉:
嘉善诸生支某,向负才名。康熙己酉(公元1669年)夏,赴嘉兴科试,白日见一鬼入腹中,遂仆地,发北方音索命,家人急具舟载回。
嘉善在哪个地方,我没有去查。「诸生」是指读书人,「向负才名」,是一向自认为很有才华,而且也大有才华的名声。他在康熙这一年夏天去考试,「白日见一鬼入腹中,遂仆地」。世间往往好事多磨,一个人福报来了,如果真有福报就能很顺利的享受,但如果福报来时,过去的业障也现前,就会障碍这个福报。所以家中如果有小孩应考的话,我们预先就要多念佛,平常多行善积德,来排除一些在旁边等待讨债的冤鬼。就像文中这个人要去考试,他很有才华,应该可以得到功名的,可是因他过去世犯了很大的错误,结果报应到了,冤鬼进入他的肚子里面,假借他的身体发出声音,家人只好把他载回来,他的功名也就失去了。
请幽澜寺住持西莲法师问曰:「汝何方邪鬼,敢缠搅支相公耶?」
这位西莲法师大概也自恃自己是法师,所以用很严厉的口气指责他,骂他是个邪鬼。这个鬼也不甘示弱的说:
吾非邪鬼,因有宿仇,因缘已至,故来索报!
可以说理直气壮,因为他跟他有冤仇,因缘到了谁都抵挡不了,除非有佛法来解围。
西莲法师诘其故,曰:「吾于明初为副将,姓洪名洙。主将姚君,见吾妻江氏美,起贪婪心。会某处贼叛,姚以老弱残兵七百,命余征讨;余力不能支,全军覆没。姚收吾妻,妻遂缢死。衔此深仇,累世图报。奈姚君晚年悔恨而修行,次世为高僧,再世为大词林,三世为戒行僧,四世为大富人,好施与,皆不能报。今第五世,当戌酉连捷,以某年舞弄刀笔,害鬻茶客四人,冥府已削去禄籍,故吾得来索命。」
宿仇就是这样来的。洪洙在明朝时当副将,主将姓姚,起了贪欲心,结果造了很大的恶果。这位姚姓主将害了七百位老弱残兵,他如果不起贪欲心,就不会有这一种计谋,所派的应是上千位年轻力壮的士兵,这样一定能够克敌成功,可是他就是预先要陷他们于死地,然后达到他的欲望,但想不到洪洙的太太忠贞不二,就自缢而死,结果他也达不到他所要的。「衔此深仇,累世图报」,照说要图报此仇也不很困难,可是刚好这位姚姓主将晚年就去修行了,一旦修行,当下就有护法神保护,所以要报复也不可能,还要等待下辈子。可是下辈子他是高僧,又报复不成,还要等待下辈子;下辈子他又当大词林,官位大的话,也会有守护神或善神保护。第三世又为戒行僧,守戒精严,也会有很多护法神﹔第四世为大富人,大富人如果喜好布施,也会有福报,有福报也会有善神保护,凡事存善心做善事,就有善神保护,所以他也无法报复。这一世是第五世,第五世他应该承受着几世的福报,而当大官的,可是他犯了一个大过错,就是舞弄刀笔,害死四个人,结果他以前的这一些官禄、名位,就被削得一乾二净了。也因为福德因缘已尽,所以冤家债主才能够接近他,而且进入他的肚子,要置他于死地。
由这一点我们知道,最想念我们的是谁?(有同修答:南无阿弥陀佛!)(众笑。)(同修又答:冤亲债主﹗)是啦!说阿弥陀佛也没错,阿弥陀佛从十劫以来一直站在我们面前,金手常伸,悲切的呼唤我们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剎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所以是阿弥陀佛最想念我们,只是我们迷而不知,被贪瞋痴欲望所掩盖。另外最想念我们的是冤家,因为他衔此深仇,生生世世都在旁边等待,时时刻刻想要报复。众生都有瞋恨心,都有不平不满,只要别人对不起我们,一定要讨回公道。因有这种心,所以生生世世都在冤冤相报,无穷无尽。如果能够冤亲平等的话,当下就离开六道轮回了,可是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的贪瞋痴执着深重,所以冤亲债主时刻都在等待我们。如果我们有福报或是身强力壮之时,冤亲债主近不了身,但等到年老体衰,或者有重大过失让我们福德削尽,他才能够接近。
西莲法师闻其言有序,劝之,许其诵经礼忏,以解怨仇,鬼唯诺。
西莲法师听他讲这些典故有条有理,就劝他要诵经拜忏来解决他们的冤仇,超度他。本来要他灭此深仇,舍去不报复是很困难的,但是西莲法师很会讲道理,讲动了他的心。一般诵经拜忏都是拜最有名的忏,如《梁皇宝忏》或是《水忏》,还有《金刚忏》、《药师忏》、《大悲忏》等;诵经呢?大都是诵持《金刚经》、《地藏经》或是《药师经》、《普门品》,诵《法华经》的比较少,因为《法华经》比较长;但这些都不如念佛、讲净土的道理,来让他不只超越三恶道,同时远离六道轮回。
遂请西莲法师作佛事,支病顿愈。
可见立竿见影。
后数日,复作鬼语。西莲法师责之,鬼曰:「吾承佛力超生,断无反复。今来索命者,乃鬻茶客四人,非吾也。恐师疑吾负信,故特相报。」言毕遂去,俄支某病发,不信宿而亡。
这个典故,我早年就看过,给我的警惕非常大。这一本《念佛感应录》,总共有一百五十二则念佛感应的事迹,篇篇都是有关念佛的,只有三篇跟念佛无关,就是第一篇、这一篇和下一篇〈诵法华尼转生官妓〉。这三篇跟念佛无关,把它们编进去是为了跟念佛互相对比。什么对比呢?我们看文后的按语:
曾为高僧,及戒行僧,转世便迷,再度造业。
他以前曾经当过高僧,也当过戒行僧,可是隔世就迷失了,他以前的道心何在?戒德又哪里去了?
若其末路,能修净土,一世解脱,不贻后悔。
如果他在第一世晚年悔恨修行的时候,能修专念弥陀名号,愿生极乐世界,那么当时就可往生极乐世界,当生解脱了,不会再生生世世轮回,只要有生生世世就一定会造业的啊!所以印光大师说:
生死不了,危险太大;轮回未出,难免堕落。
但念弥陀重罪尚灭何况轻罪
书上接着说:
生死路险,轮回可怕,六道未出,难免堕落。
我等行人,借镜支某,誓生极乐,不蹈覆辙。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他,他如同一面镜子给我们看,其实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不要以为只有支某才会这样,我们生生世世以来,什么恶事没有做过,所以说我们同是一丘之貉,应该互相同情,互相包容,互相劝勉。
请翻开第18页最后一行:
但念弥陀,重罪尚灭,何况轻罪;
若不念佛,轻罪不灭,何况重罪。
一沙虽轻,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达彼岸。
「但念弥陀,重罪尚灭,何况轻罪。」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就像什么?就像大冶洪炉那样。我们众生,生生世世以来,必定累积重大的罪业,《华严经》说:我们生生世世的罪业如果是有形的话,尽虚空是不能容纳的,可是即使那样多的重罪,跟阿弥陀佛这个如大冶洪炉的万德洪名比起来,也不过是空中片雪。这如空中片雪的罪业,一接近如大冶洪炉雄雄烈焰的这一句弥陀名号,当下立刻消失;如同印光大师比喻所说:「吾人罪业,如空中片雪;弥陀慈悲,如大冶洪炉。」但如果不念佛的话,即使一点点的罪业也不会消灭,何况生生世世以来的重罪。
有二首因果偈,一首说: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我们对于今生所受的苦乐祸福,不必太高兴,也不必不平不满,因为点点滴滴都跟我们的过去世有关系。也可以说,今生的苦乐祸福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所以不可怨天尤人。另外一首就是:「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一沙虽轻,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达彼岸」,我们的罪业譬如石头,石头如果没有船承载,即使是一沙之轻,也会沉入六道的苦海;而再多再重的石头,只要乘上阿弥陀佛的愿船,就能够达到彼岸。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像大海,而我们的罪业,跟阿弥陀佛的功德比起来,就像沧海之一粟,如同大海之一滴而已;但即使是一滴,如果没有愿船的话,就一定会堕落,如果有愿船的话,罪业才算是一滴,因为与弥陀功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今生已经是确定往生极乐的人了,等于是倒驾慈航,所以希望我们能「自信劝人信」,像上师所讲的一样:「行有余力,要弘扬弥陀本愿。」
今天晚上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一.二十四)
拼命念佛
──大年初四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跟前几天一样,我们今晚还是一起来研讨《念佛感应录》(一)。昨天谈到过去世曾为高僧,但后世再度沉沦的典故:这位高僧在第一世的时候是当将军,害了不少人,晚年忏悔并走上修行之路,此后余生,以及二生、三生、四生都不昧前因继续修行,但因贪瞋痴未断,因此尚未脱离轮回,遇境逢缘,还是会再造恶业。如果他当初能够念佛往生极乐净土,就没有以后这些葛藤了。
今晚我们再举另一则典故,典故中的主角也是当将军,也杀害了很多人,到最后几乎要受业果的报应而堕落地狱,可是那时他旁边刚好有一位大善知识提醒他一句话,而且这句话竟然是所谓的「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啊!
拼命念佛化解群鬼
这段典故在我们这本书的第100页的第二章〈拼命念佛,化解群鬼〉。我先来念一遍:
北通州,王铁珊者,前清曾作广西藩台,其时广西土匪甚多,彼于作兵备道时,即设计剿灭其党,所杀甚多。
四年前得病甚重,一合眼即见在黑屋中。其屋甚大,又甚黑。其鬼无数,皆来逼迫,遂即惊醒。久则复合眼,其境仍如是,复惊醒。三昼夜不敢合眼,其人已奄奄一息。
其妻因谕之曰:「你如此怎么样好?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吧,念佛总会好。」
铁珊一闻此言,遂拼命念,未久,即睡着,遂睡一大觉,了无境界可得,而病亦渐渐痊愈矣。因长斋念佛。
铁珊前年与陈锡周来山,亲与光说耳。
(《印光大师嘉言录》〉二乙)
这一则典故出自《印光大师嘉言录》,这一本嘉言录是从《印光大师全集》中摘录出来的。印光大师是近代净土宗的祖师,学佛的人,尤其是学净土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印光大师的。
我们来看第一段:
北通州,王铁珊者,前清曾作广西藩台,其时广西土匪甚多,彼于作兵备道时,即设计剿灭其党,所杀甚多。
依据其它的数据记载,王铁珊曾经当过广西的司令官,那时候土匪很多,王铁珊就设了种种计谋,杀了全部的党羽,因为杀的人实在太多了,难免会该杀的杀,不该杀的也杀,所以被冤杀的人很多。当时王铁珊居士,可说是草菅人命、赶尽杀绝、缺乏爱心;他没想到这些土匪也是人,尤其那个时代都是男人在当家做主,上有老,下有小,杀了一个男人,很可能就毁了一个家庭。而且那个时代兵荒马乱,谋生很不容易,许多人往往为了家计而不得不铤而走险;所以当父母官的人,应该抱着一种同情时代悲剧的心情来悲悯他们,了解这是时代所造成的,如果换成是自己的话,也有可能会铤而走险,所以彼此应以同情心、同理心来相互体谅对待。然而毕竟王铁珊那时代当军官的威严总是比较重,如果平时他也学佛的话,应该不至于赶尽杀绝。
因果贯通三世
第二段:
四年前得病甚重,一合眼即见在黑屋中。其屋甚大,又甚黑。其鬼无数,皆来逼迫,遂即惊醒。久则复合眼,其境仍如是,复惊醒。三昼夜不敢合眼,其人已奄奄一息。
这就是所谓的业障病、因果病,也就是业障现前。只要是因果病,不只是医生没办法医、用药没效,即使是神仙也无能为力,那时只有靠六字洪名才能够偿还宿债,救他的性命。
讲到因果,有一首因果偈说: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意思是说,我们身口意的行为所散发出去的善、恶波率是不会消失的,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产生果报。至于缘什么时候会到呢?那是不一定的,所以因果的报应是贯通过去、现在、未来。就像种植物,有的是春天播种,秋天就可以收成了;有的则是今年播种,要等到明年,甚至要等到五年、十年、几十年之后才能收成。因果报应的道理也是这样,有「现报」、「生报」和「后报」。所谓「现报」就是今生所作的业,今生就会得到果报;「生报」就是今生所作的,来生受这个果报;或者是前生所作的,今生受这个果报;「后报」就是过去几世所造的业,今生受这个果报;或者是今生所造的业,来生还没有报,是在来生之后的另一个来生或更久的来生才受到果报。由此可知,因果是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如果现生尚未受报,那并不是不报,只是时节因缘未到而已。
由于王铁珊居士今生所造的业非常重,因为各种业中,以杀生、杀人的业为最重,况且他不只杀一个人而已,是杀了好多人,所以今生就受到他杀业的果报。如果他权位很高、年纪尚轻,这些鬼未必能来向他讨债。等到年纪大了,禄位也已经享完,身上的命光已渐渐消弱了,这些过去被他杀害的冤家债主就会近身讨债了。
善知识是得道的全因缘
第三段:
其妻因谕之曰:「你如此怎么样好?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吧,念佛总会好。」
这个时候,他的大善知识出现了。所谓「善知识」的定义是,只要能使对方走上解脱之路的,就是对方的善知识。善知识又分「教授善知识」、「护法善知识」与「同行善知识」。善知识对我们学佛的重要性如何呢?有一次,阿难尊者请问佛陀:「善知识是不是助我们得道的半因缘呢?」佛陀回答:「是得道的全因缘。」一般人大概会认为,我们都有佛性,佛性就像种子一样,如果努力耕耘,随着时节因缘的成熟,总会开花结果的;所以,外来的缘应只是一半的因缘,而我们本具的佛性、自身的精进又是另一半的因缘,二个因缘合起来就是全部因缘,则能开花结果,也就是修行证果。一般人大都会这么想,但是佛陀却说:「不是这样!善知识就是我们得道成佛的全因缘。」
密教有四皈依,在四皈依当中最重要的是皈依金刚上师,我想这有它的道理在,因为善知识适得其时的一句话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命运或一生。俗语也说:「一言兴邦,一言灭国。」尤其在关键时刻,紧要的一句话对人的影响是绝对性的。像王铁珊居士在这个奄奄一息的关键,如果没有他太太这位善知识的一句话,恐怕就要不久人世,马上会被那些过去所杀害的冤家债主拖入地狱了。
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善知识是很难得的。譬如说,太太想学佛,丈夫会阻止、障碍她;反之,丈夫想出家,太太就会阻止、反对。就这情形,善导大师在《般舟赞》里就说:
父母妻儿百千万,非是菩提增上缘,
念念相缠入恶道,分身受报不相知。
意思是说,生生世世以来百千万的父母、妻儿,都不是我们的菩提增上缘,不是我们学佛证果、脱离三界轮回的好因好缘。为什么呢?因为彼此互相障碍,你障碍我,我障碍你,所以说「念念相缠入恶道,分身受报不相知。」等到下辈子,即使彼此皆投生为人,又再见面了,也不晓得你是我前辈子的爸爸,或者是妈妈,或者是丈夫、太太,所以「分身受报不相知」。想到这一点,我们今生今世就要尽量成就对方,因为我们到现在都还在轮回,可见生生世世、旷劫以来我们都在彼此障碍对方。所以,今生今世就要互相鼓励对方──唉!这个家庭经济我来一肩承担吧!你就学佛去吧!你就出家去吧!(众笑)
有一位净崇师,出家前,夫妻就有这样的心情。他们夫妻原本都是慈济的委员,有二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一个已经上班了,一个还在慈济大学读书,儿子好像在当兵。他们夫妻彼此想要成全对方,也就是说太太想成全丈夫先出家,丈夫也想先成全太太出家,但是想到家里孩子还没有长大,而女众持家总是比较方便些,所以他就先出家了,法号(内号)叫做「净崇」,外号叫做「信德」,也就是取《无量寿经》经文「崇德兴仁,务修礼让」的意思。
另外一位法师就比较不一样了。他想出家的念头已经好久了,但他的同修(太太)一直反对,认为虽没有出家也是一样在学佛,一样是早上五点就起来念佛,有人须要助念时也都不分昼夜,对念佛对众生都尽心尽力的付出奉献,这样不是很好吗?而且有些人出家后生病了,还是回到家里来让家人照顾,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呢?不过,这位法师最后还是决心出家了,刚出家后的那几天,他太太的心情可说是坏到了极点,不过随着时间,心境渐渐改变。今天我跟他连络时,问起他的同修的情况,他说一开始,她的心情真的很不好,但最近已经比较开朗,也比较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了。如果出家,家人欢喜护持的话,那就一切障碍都没有,而即使家人一时反对,但最后还是会回过头来认同护持的,因为想到再怎么样都是血亲骨肉嘛!像我当年出家时,家人也是反对,我母亲是流着眼泪看着我出门,我父亲则是气得生病。可是现在,我母亲也一同来这里念佛了,我父亲虽然不是很护持,但是至少对佛教也抱持好感。
夫妻的恩爱,甚至牵缠总是难免的。记得一九八九、一九九○年时,我在日本京都遇到一位同样来自台湾的女众,她儿子在京都当医生,她本人看起来非常的郁闷、忧愁。她跟我说,她丈夫两年前去世,自从丈夫去世之后,她就像一个行尸走肉的人。以前丈夫在世的时候,会陪她到处观光,有什么大事都由他来决定处理,所以她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现在他已经去世了,她一个人非常地孤单,毫无依靠,这一、两年来都生活在悲愁的时光里。那时我曾开导她,但并没有什么明显效果。过后不久,过年时,我寄了一张卡片给她,上面写了一首句子:
人生谁都是过客,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
不晓得过了多久,有一次又跟她碰面了,这时候她看起来已经不再那么郁闷,心情也比较开朗了。她说,自从接到我寄去的那张卡片之后,她思惟了那首句子的意义好几天,心情不知不觉开朗了,心中的结也被解开了,原来人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再怎么样的忧愁、怀念都于事无补,只是彼此障碍而已,而放开心胸来学佛、念佛,对他好,对自己也好,所以她很感谢我寄给她那一张卡片。
第四段:
铁珊一闻此言,遂拼命念。未久,即睡着,遂睡一大觉,了无境界可得,而病亦渐渐痊愈矣。因长斋念佛。
可以说这个王铁珊居士因祸得福,因为他如果没有生了这场大病,也不会长斋念佛。据其它的数据所载,王铁珊居士从此就跟他的太太一起参加念佛会。对他来讲,应该是会终身念佛不变的,因为这是他切身深刻的体验,让他从地狱门前救回来的,就是这一句很简单、容易称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所以他必然会从此抱持这一句佛号作为他的本命元辰,永远也不会放舍,所以就长斋念佛了。
吃素是学佛陀的大悲心
所谓「长斋」就是吃长素,学佛人吃素应该是很自然的,因为学佛是学佛陀的大悲心、学佛陀的行为。如果我们真正学佛,而不吃素的话,就不是真正像佛一样的在爱护众生。如果是以前,吃素可能比较不方便,但以现代来讲,吃素是很方便的。欧美也好,医学界也好,都在推广素食有助于身体健康,这个叫「健康素」。我们学佛人,吃素叫做「宗教素」。由于去年有SARS,很多人怕吃肉得到SARS,就不敢吃肉了,所以在这一种风潮之下,我想吃素是不会被人家另眼相看的,而且也很容易才对。
真正爱护众生,要从吃素开始。在这时代学佛,如果吃素方便而不想吃素,若不是缺乏爱心,就是不信三世因果,不然的话,就是没有学佛的慈悲心。我们所吃的肉,其实都是过去世的父母,这点大家肯定不肯定?如果不肯定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学佛者。这几天我们有谈到,因果是佛法的根本、贯通一代佛教的骨干,所以学佛的人首先要深信因果,避免造恶因,如果天天都在吃肉的话,其实不知不觉都在造恶因。
《心地观经》就这么说:
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
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今生我们作六亲眷属,下一辈子如果没有脱离生死轮回,也没有堕落三恶道,那还是有机会互为六亲眷属的。我们来算看看,我们现在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就有两个阿公、两个阿嬷,那就有四个祖父母,如此向上推到第十代,我们就有几千个祖先,如果再推到二十代、三十代,那就好几千万的祖先了。我们出生一世,就有那么多的祖先,那儿女更多,如果今生有两个,或者四个儿女,那每一个又各生四个,这样不用几代,就不只是儿孙满堂了。人生难得,如果没有解脱六道生死轮回,堕落三恶道的机率很高;如果堕三恶道,比较不苦的就是当畜生,可是当畜生的结果就是成为人类桌上的肉了,想起来是很可怕的。
《心地观经》又说:
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
互为父母为兄弟,生生世世互有恩。
生生世世彼此都互有恩惠,既然生生世世彼此都互有恩惠,那我们没有吃素,而去吃肉,万一吃到他的肉,岂不是恩将仇报?
在清朝时代,有一位媳妇作梦,梦到她死去的公公跟婆婆,脸用一条红巾遮着,好像怕人家看到,然后两个人就走到鸡笼里去了。媳妇一醒来,觉得很奇怪,但梦境非常的清晰,如同现在在眼前看到一样,所以她马上到鸡笼看看,结果发现这只母鸡,已经孵出了几只小鸡,其中有两只小鸡的头部特别的红,仿若就是梦中她公婆拿红巾所遮盖的情形。这时她就有所了解,立刻将这两只小鸡拿去淹死,然后请师父诵经三天来回向超度。三天过后,她又梦到她的公公和婆婆很高兴的来向她道谢,说她很孝顺、很贤慧,能够懂得以佛法来超度他们,同时说:「由于他们在世时喜欢吃鸡肉,所以因果报应,要受好几次投胎为鸡的果报,但这一次幸好妳来超度我们,我们要离开畜生道去投胎为人了。」
这个典故,是清朝一位居士所写,大要如上;可知若不吃素,则往往会吃到自己的祖先而不知。另外一个典故比较为人所知,就是:
众生真愚痴,孙子娶祖母,
牛羊席上座,六亲锅内煮。
这首大家听过吧!意思是说,有一户人家在办喜事,这个时候,有一位师父他有神通,正巧从门前经过,就很感叹的念出这首诗。人们很愚痴,现在所娶的竟是以前的祖母,如果知道的话,怎么会娶呢?那祖母怎么会来跟孙子结婚呢?这个不难了解,因为很多作阿公阿嬷的人,当要去世时,最怀念、最依依不舍的就是刚出生不久的孙子,所以即使要断气了,这个心还是执着这个孙子,如果投胎为人,因为怀念深,跟孙子的缘就比较深,一碰面就会有交集。那「牛羊席上座,六亲锅内煮」,就是说以前他们所养的牛羊,现在已经转生为人,而且来参加喜宴,而他们以前的六亲,现在却转生为畜生摆在桌上。为什么这样的颠倒呢?是说我们以前吃的牛羊,现在出生为人,过去吃他的人反当牛羊来给他吃。人生就是这样,互相循环,互受果报。
有一句话说:
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份。
只要今天这一整天持斋,不吃肉,这一天天下之间所造的杀生业,就都跟我无关;如果今天没有持斋,今天杀生的就可能跟我们有关系。所以学佛,尤其是念佛的人,应该长斋念佛,因为想到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的是十方众生,而且是以最苦的众生为最迫切要救度的对象,所以如果能体会阿弥陀佛的悲心,就应该会想到我们今天所吃的肉,也是阿弥陀佛所急迫要救度的众生。简要的说,学佛就是要学佛的慈悲心,念佛也要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既然面对的是生生世世的父母,为什么还要吃他呢?净嵩上师曾说:「我跟为修行而苦的人最亲」。最亲就是亲因缘,就是同在,我觉得上师这句话很能表达阿弥陀佛的悲心,阿弥陀佛与谁同在?与为修行而苦的人同在,只是这个为修行而苦的人可能不知道而已。
第五段:
铁珊前年与陈锡周来山,亲与光说耳。
从此之后,王铁珊居士就长斋念佛,跟学佛的同参道友在一起,同时也不远千里来到苏州灵岩山顶礼印光大师。由此可知,他后半辈子学佛念佛应该是不会改变了,既然不会改变,那就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因为他必定会往生弥陀净土的。
善知识的重要
这则故事另外告诉我们一个重点,就是「善知识的重要」。由于善知识的引导,乃至一句话,使得对方从此不但了脱生死轮回不受业果报应,而且能够往生成佛,将来必定会广度无量无边众生。就好像上师带领大家,从现代禅到最后舍禅归净,引导大家归入弥陀本愿救度的念佛法门一样,上师可以说就是大家的大善知识。针如果向东,线就随着向东,针如果向西的话,线也会随着向西;在座各位都是因为上师的指引,所以将来必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今生愿生极乐,专念弥陀名号不变的话,那不必等到将来,现在就已经不是生死轮回的凡夫,已经是极乐圣众之一了,这是值得欢喜庆祝的。就像大年初一的早上,我跟一位同修登山,到了山腰羽球场时,他跟我说:上师在生的时候,曾经在这个地方跟大家说:「真能够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是大幸福、大福报的人,他如果往生应该放鞭炮。」这一句话实在是真有智慧!
今天晚上我们就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一.二十五
转生官妓
──大年初五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我们依然来研讨《念佛感应录》(一),第61页〈诵法华尼、转生官妓〉这一章的典故。这本书定名为「念佛感应录」,理应每一则都是有关念佛的感应事迹,但其中有三则例外,也就是第一篇的第一则、第四则以及第五则〈诵法华尼,转生官妓〉,如此编排的目的是要用来与念佛相比较,以突显念佛的简易与殊胜。前一章典故中的男众,过去世曾当过高僧、戒行僧,也当过学问家、高官、喜欢布施的大富人,可是由于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终究还是造业,受业果的报应。现在要谈的这一位则是女众,前世也曾是出家人,但却一世不如一世,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没有求生净土。
现在我们先念这章的原文:
欧阳永叔知颍州,一官妓口气作莲华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于此。
问妓云:「曾读《法华经》否?」答云:「失身于此,何暇诵经。」与以《法华》,则读诵如流;与之他经,则不能读。以此知僧言可信矣。
使此尼知西方法门,则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坠堕于妓,可不哀哉。
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门教人者,其济拔之功大矣,福报岂易量哉。
(王日休《龙舒净土文》卷七)
佛陀出世本怀经
《法华经》就是所谓的「经王」,也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经,此经共有二十八品,很多出家众与居士持诵《法华经》,有的人则是一个字一拜的拜《法华经》,只要虔诚也都有感应。《法华经》是佛陀出世本怀经的其中一本,另外一本出世本怀经即是我们净土法门主要的正依经典之一──《无量寿经》。若说出世的本怀,应该是只有一,而没有二,但这两部经同称为出世本怀的经典,到底哪一部才是本怀中的本怀?这一点在这本《净土三经一论大意》里面有很简要的说明。在《净土三经一论大意》第15页〈本怀中的本怀〉一篇提到:
如果论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的本怀,以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代经教来讲,有两部经是祂的本怀。
众所周知的就是《法华经》。《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因为这段经文是在《法华经》,就这段经文来讲,《法华经》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所谓:「开、示、悟、入」,使三乘──声闻、缘觉、菩萨,都归入一乘佛果,所以《法华经》在引导三乘进入佛果,证入佛的果位,这叫「导三归一」──引导三乘归入一乘,这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
另一部本怀经,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无量寿经》。不过,如果以这两部本怀经来讲,哪一部是本怀中的本怀呢?就是《无量寿经》。
因为《法华经》所引导的是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都已经是证果的人,证果的人毕竟是少数;《无量寿经》所要救度的不只是三乘,而是五乘,除了声闻、缘觉、菩萨之外,还有人乘、天乘──就是人间的众生跟天界的天人,所以「五乘齐入」。既是五乘齐入的话,真的就如同第十八愿所讲的,是「十方众生」了。
《法华经》只是引导三乘进入佛的果位,可是《无量寿经》是救度五乘,使他们共同证悟佛果,而且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无量光、无量寿是一样的证悟,所以如果论真正的本怀,那《法华经》就不是本怀了,《无量寿经》才是本怀中的本怀。
凡是十方诸佛出现在世间就是为了广度十方众生,不愿有一众生被漏掉、遗留下来,因此,凡是宣说能够度化十方众生的那一部经,无疑的就是本怀经。
《法华经》虽然被尊为经中之王,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可是它只限于上上根机,和已经证入三乘果位的人。可是大多数茫茫无所依靠的芸芸众生在六道苦海,释迦牟尼佛要以什么法门来使他们心安,使他们解脱、成佛呢?就只有《无量寿经》,也就是弥陀本愿的救度法门,这也是我们所要学跟所要弘扬的。我们这个念佛的法门,它的根源就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也就是本愿或根本愿;凡是念佛若不是依据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根本愿,则跟我们这个法门比起来就有一些差别。
诵法华尼,转生官妓
接着,我们来看第一段:
欧阳永叔知颍州,一官妓口气作莲华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为尼,诵《法华经》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于此。
我们这一两天讲到因果报应,「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这一位官妓口气有莲花香,这就是如是因如是果。我们口的气味都没有莲花香,一张开就是口臭,而她今生能够口有莲花香,表示过去世确实种下了跟「莲花香」有关的「因」,也就是她以前诵过《妙法莲华经》。「妙法」是赞美经中所讲的内容很殊胜、微妙,是「甚深微妙法」,而「莲华」香洁无有垢染,所以称作「妙法莲华」。
没有离开六道轮回的人,都免不了要受着前世因后世果的报应,经上说的「十来偈」,就是十种因果的法则,在佛法里面这「十来偈」是蛮有名的,也因为每一条都是以「来」结尾,所以叫作「十来偈」。譬如说:「端正者,忍辱中来」,就是说他这一辈子能够相貌端妍,一般讲就是美丽或者是英俊,就是因为他过去世能够忍辱,跟人家不计较、不比较、不批评,人家骂他,他也甘受,所以他这一辈子会长得很端正;「高位者,礼拜中来」,他能够位居高官,位高权重,或者是当董事长,往往是过去世对三宝能够恭敬礼拜;「贫穷者,悭贪中来」,这个人今生今世贫穷困苦,赚不到钱也没有贵人相扶持,就表示他过去世悭贪不喜欢布施;「下贱者,骄慢中来」、「喑哑者,毁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再来,「一念之差,遂至于此。」照说,现身出家就是为了专心修行,以道为重,而且能够很苦心的诵了三十年的《法华经》,如果一天诵一部的话,至少也有一万部以上,怎么会导致转生为妓女呢?这个官妓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在什么情况下「一念之差」呢?是临终的时候一念之差吗?
临终三随
佛法有所谓「临终三随」,就是说一个人临命终时,接近命终但还没有命终,或者是在弥留状态,他会随着三种心去投胎转世,一种是「随重」,一种是「随习」,一种是「随念」。所谓「随重」就是随这个人一生所造的重业,如果他所做的善事很多、很重,一断气便立即上升天堂,或者是出生为富贵人家;如果一生恶业很重,那么一断气就立刻堕落地狱,受地狱之苦报了,这是随重业。另一种是「随习」,若没有特别的重善跟重恶,就随着平生的习性去投胎转世。第三种是「随念」,即使他平生已有重业,可是临终的时候,当下起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善还是恶,是起念佛的念头,还是一般的念头,那个念头如果当下很重的话,那么其它的业就是暂时往后挪移,而先随着他那个念头去投胎转世,这叫作随念。
我们念佛的人,帮忙人家助念、开示,如果对方平常并不念佛,我们就引导他当时的心念往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他就会随着当下念佛的念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最好的「随念」;一旦往西方极乐世界,他平生或是生生世世所造的善恶重业就当下消除了。这情形,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如树先倾,倒必随曲。」如果这棵树本来就是向西倾斜的,一旦倒下去,一定是向着西边弯曲倒下去。又有一句话说「业道如秤,重者先牵。」我们所做的善恶业就好像秤一样,重的那一头就先坠下去,先往下倾。转世也是这样,善重就先往天堂或人间来,恶重就一定到三恶道去,所以这一念之差,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
诸佛出世,但劝求生净土
第二段:
问妓云:「曾读《法华经》否?」答云:「失身于此,何暇诵经。」与以《法华》,则读诵如流;与之他经,则不能读。以此知僧言可信矣。
我们一旦能生而为人,闻到佛法,依佛法修行,是很难得的。善导大师说: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
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
诸佛出世,不是要我们只是去恶行善,以期能出生在天上或人间,因为不论是出生在天上或人间,都只是一剎那之间福报就享尽了,之后又会再堕落三恶道;所以诸佛出世是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具足菩提,然后倒驾慈航来广度众生。因此若我们教导别人学净土法门,或者我们自己专修净土法门,这样就跟佛出世的本怀相应了。不然,没有脱离六道就一定会堕落,像这一位比丘尼,前辈子诵《法华经》三十年,但是现在也不知道要诵了,而且也没有时间诵了,因为诵一部《法华经》要好几个钟头。所以人生在世,什么都可以商量,只有生死大事是不能商量的。
明朝末年有一位高僧紫柏大师曾说:
除却生死真大事,其余皆是可商量。
也就是说,我们学佛,就一定要以生死大事的解脱摆在第一位,其它的可以慢慢来。如果其它的事对解脱有妨碍,那些事情都要当下舍掉,如果顺于解脱生死,就可以去学习。上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末后现出家相,法名释净嵩)要我们「一心念佛,行有余力,要弘扬弥陀本愿」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应先一心信受弥陀的救度而专念弥陀名号,自己往生大事确定了,再随缘、随分、随力将自己所学、所信的推广出去,这个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自信教人信」。
接下来:
与以《法华》,则读诵如流。以此知僧言可信矣。
她没有受过教育,不认识字,给她其它的经书她不会读,可是给她《法华经》,她就读诵如流,那「读诵如流」是她这一辈子所学的吗?当然不是!是她前辈子所带来的。可见所谓的天才,并不是说真有谁是天生的天才,是他前辈子就已经熏习很深厚了。「以此知僧言可信矣」,因为现场就有应验。
西方法门,功德何可思议
第三段:
使此尼知西方法门,则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坠堕于妓,可不哀哉。
这个用天差地别都没办法形容了,如果她当初以三十年诵《法华经》的精神与时间去专念弥陀名号,岂只是上品上生而已,她必然会往生阿弥陀佛的报土,阿弥陀佛的报土是超越品位阶级的。可是她只晓得《法华经》是「经王」,而不晓得这一句弥陀名号。弥陀名号是什么?(众答:「南无阿弥陀佛」)。所谓「千经万论、三藏十二部法门,六字全收。」所以六字名号就是「经王中的经王」。
第四段:
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门教人者,其济拔之功大矣,福报岂易量哉。
以西方法门教人者,就是以念佛的法门来教导人家,这一种救度对方的功德非常的大,可说是大慈悲、大智慧。为什么?因为只要能够让对方往生,不但离开六道轮回,而且到那里就成佛了,有比这个更慈悲的吗?有比这个更有智慧的吗?不过,这个人也必须要有大善根、大福德,才有福气专念这一句名号,愿生极乐。由此可知,我们在座诸位都是有大善根、大福德,都是在做大慈悲、大智慧功德的事情,这是值得鼓掌的。
有关以这个法门劝导他人的功德,在这本书第五十二页有提到。印光大师说:
成就一众生往生西方,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
此等功德,何可思议!
何可思议就是不能思量的意思,为什么说不能思量呢?因为只要没有往生,只要还是六道轮回的凡夫,就还会在生生世世轮回中,因为不守杀生戒而杀害了多少生命,因为不守偷盗戒而去偷,赚不应该赚的、拿不应该拿的,甚至做强盗,只要在轮回当中就会无恶不造;可是如果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就不会继续在六道轮回中造业,反而会广度众生,这一种功德怎么能够思量呢?
劝人念佛,合生净土
在这一本书中也有一则劝人念佛往生,同时自己也因之具足往生资格的例子。这典故是在第二一二页的〈劝人念佛,合生净土〉,我先念一遍:
唐朝,房翥暴死,至阴府见阎罗王。
王曰:「据案簿,君曾劝一老人念佛,已生净土。君承此福,亦合生净土,故召来相见。」
翥曰:「先许金刚经万卷,巡礼五台,未欲往生。」
王曰:「诵经巡礼,固是好事,不如早生净土。」
王知志不可夺,乃放还。以此知:劝人修者,非徒往生,又感动幽冥也。
由于这个典故的启发,让我们对净土念佛法门很有信心、动力,是一件很好的事例。不过故事中的主角说:「先许《金刚经》万卷,巡礼五台。」所以还没有当下要往生,还好他已经具足往生的身份了,不然还是要先往生较妥当。因为即使诵完《金刚经》一万卷,都没有比三十年诵《法华经》多,而且只要往生极乐世界,《金刚经》的道理瞬间即统统显现了;若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即使诵持一万卷,也未必能体证「泯三心,空四相」,也就是《金刚经》所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些内容若只当学问上的了解是不难的,但若求真正心性上的体悟,则非常困难。
龙舒净土文
现在我们再回到第六十一页,最下面的加注:「王日休《龙舒净土文》卷七。」这是说明此一事迹是摘自王日休写的《龙舒净土文》第七卷。王日休是北宋高宗时的国学进士,国学进士的官位不低,须是饱读诗书,且才华很好才能够考上。虽然他高官、饱学,但是知道人生无常,而且在官场中有可能会造业而不自知,所以他就辞官回乡,专心修行念佛,同时也以课徒为业,顺便将佛教的道理传播出去。他对净土法门很专一,每天都礼拜阿弥陀佛一千拜,其它的时间就念佛不断;他所写的这本《龙舒净土文》对净土法门的贡献功德非常大。印光大师二十多岁时就是因为看了这本《龙舒净土文》,才一心归命净土法门,而一生专念弥陀名号,也转而劝人专念弥陀名号。印光大师的文钞可说是风行世界,凡是学净土法门的人没有不参考、不阅读他的文钞的。印光大师对这个法门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就是根源于王日休《龙舒净土文》这一本书,由此可知《龙舒净土文》对净土法门的影响是如何深远了。
《龙舒净土文》这一本书是王日休居士的毕生力作,书中引用种种方便善巧,对每一阶层的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一般贩夫走卒,都有善巧方便的引导文来引导他们进入净土法门,让他们能够心开意解的觉得:唉!必须要学净土,净土才是他们所可依靠的。这一本书就有这样的效果,而且,有理有事,不但有净土的教理,更进而引用典故来说明教理,像我们刚才所谈的这一段就是从里面摘录出来的。
现在我们来看此章的按语:
出家为尼,已是难得,苦行卅年,更属不易;
唯仗自力,无他力持,烦惑未伏,再度沈迷。
余门学道,蚁子登山,念佛往生,风帆顺水;
不生极乐,尚在娑婆,一旦生西,永断轮回。
「出家为尼,已是难得。」出家为尼真的是很难,比如我们现场的女众有数十个,但是出家众才几位而已,看看是哪一位来现身出家好了。(众笑)有那么困难吗?不容易喔!但是做比丘尼很难,做比丘更难,因为在座,你们看,比丘有几位?只有我一位,觉得很孤单,看有谁来跟我做伴?
「苦行卅年,更属不易。」为什么说是苦行呢?因为每一天不间断地诵《法华经》,要有那样的恒心是不容易的。《法华经》共二十八品,要半天的时间才能诵完,而我们凡夫,都是妄想杂念,一颗心都是向外攀缘,要他长时间忍耐孤独、安于寂静的在一件事上是不容易的,如果能够做得到的话,学佛才会有进步。假如耐不住孤独、寂静,静下来没事的时候,就开始找事情做,比如看电视、看报纸、看杂志或是找人闲聊,这样就不容易成就道业;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忍耐孤独、安于寂寞,在寂寞当中不觉得寂寞,反而觉得有法喜,这样就比较容易成就道业。像各位在四十九天中,大家都能够忍耐孤独,安于寂寞,每天都是固定八个半小时来这里念佛,那真的是成佛有余;但大家的成佛有余,是靠这一句弥陀名号的力量啦!
自力和他力
「唯仗自力,无他力持,烦惑未伏,再度沈迷。」所谓「自力」,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今生没有成就,下一辈子再来,下一辈子没有成就,下下辈子再来;在这个娑婆世界,一世一世的修行,然后一世一世的增上,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直到圆成佛果。这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学佛,然后在娑婆世界完成佛道的自力法门,但这必须他自己力量足够,有圣人的根器,所以此法门也称为「圣道门」。而所谓「他力」,这个「他」是指阿弥陀佛,唯有阿弥陀佛才能称为他力,而不是指其它的佛、菩萨、罗汉、或其它的法门。
「自力」和「他力」是昙鸾大师的思想,昙鸾大师的自、他力思想则根源于龙树菩萨的「难行道」与「易行道」思想而加以发挥的。龙树菩萨说:菩萨学佛,有两种法门,一个是难行道,一个是易行道。什么是难行道呢?就是必须自己能够勤行精进,这个叫难行道;易行道呢?就是「以信方便,易行疾至」,这称做易行道。
什么样的内容、行止才是勤行精进的难行道呢?龙树菩萨说,归纳起来有三种:「诸、久、堕」。也就是说,行难行道的菩萨,勤行精进,勤行六度万行法门,就是「诸」──诸种法门,诸种功行;「久」──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这么长久的时间,所以三祇百劫求福慧;「堕」──有可能在这个期间会堕落下来,一旦堕落下来,就可能不再上升了,所以叫「诸、久、堕」。有堕的话就是有危险,所以这个难行道是有危险性的。龙树菩萨譬喻难行道如同步行,我们要行千里万里之路,如果只靠步行,那就很困难,必须自己有体力,而且四肢健全,如果脚不方便就不行了;而且逢水涉水,遇山爬山,要很有耐力,还要幸运不遇盗贼或是恶兽,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叫难行道。
龙树菩萨说,易行道就是「信」──信受弥陀的救度,专念弥陀的名号。所以龙树菩萨对于本愿法门的定义是: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这是龙树菩萨对《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的定义。「若人念我」就是如果有众生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就是「念我」。「称名自归」,而专称弥陀佛名,归命于阿弥陀佛,因为自归称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归命,所以称名就是自归;如此「念我称名」的自己归投依靠于弥陀本愿的救度,则龙树菩萨说「即入必定」,这种人当下就进入不退转的菩萨阶位了。龙树菩萨说这个法门才是易行道,是当生成就的,也说这个法门等于是「一、速、必」,修行只要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叫「一」;「速」──今生就能够往生成佛;「必」──是必定的,是必然性的,不是或然性或不定性的。
刚才讲走路是苦,龙树菩萨形容为苦行道,难行道就是苦行道。现在形容易行道如同坐船,而且又是安乐的法门,是乐行道,可见自力、他力有非常大的差别。这一位比丘尼过去只靠自己的力量,没有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又「烦惑未伏,再度沈迷」,烦惑是指烦恼,也就是见、思惑中的思惑。但是,如果他能断见惑,降伏烦恼,证初果的话,至少不会堕三恶道,七次人天往返,就会证得阿罗汉果,从此就远离生死轮回;反之,如果烦惑未伏的话,一定还会迷失本性的。
余门学道,蚁子登山,念佛往生,风帆顺水
「余门学道,蚁子登山,念佛往生,风帆顺水。」学其它的法门就好像蚂蚁爬山,人登山都不容易了,何况蚂蚁爬山,遇到水就过不去,遇到野兽恐怕会被踏死或被吃掉,何况有风、雨及种种山难,是很危险的。而「念佛往生,风帆顺水」,风帆又遇到顺水,几乎都不用力量,顺着风自自然然的就会到达目的地了。李白有一首诗「朝发白帝城」,我觉得很能用来形容这个风帆顺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这个法门可以说是轻舟的法门,一下子就越过万重山了。我对这一首诗也很感兴趣,因为以前刚念佛的时候,如果坐在那里打妄想的话,时间也过得特别快,一下子一两个钟头就过去了,好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样,只是所过的是妄想杂念的山啦!
「不生极乐,尚在娑婆,一旦生西,永断轮回。」不往生极乐世界,那肯定还在娑婆六道轮回,既然还在娑婆六道之中,谁能保证生生世世都能生而为人?即使转生为天人,福报尽了,还是要堕落啊!只有往生极乐世界才妥当,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则永断六道轮回,生生世世的业障、业报,就和我们毫无关系了,所以必须要求生极乐世界。
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跟娑婆世界真的永远分离了吗?并不是这样!我们这个法门是来回票,往生之后还会倒驾慈航,乘愿再来的。只是那个时候的来,不是业报的转生,而是乘愿的示现,从极乐世界再来,那就不怕了,因为不会再轮回了。
总之,我们好不容易生而为人,不但遇到佛法,又遇到这个殊胜的弥陀本愿救度法门,就要坚信这个法门,愿生极乐,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我们也很感谢典故中的这位比丘尼给了我们这么富启发性的示现。今天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一.二十六)
小经三文
──大年初七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经》易被错解
今天晚上要跟大家讨论的,是比较冷僻性,有关教理方面的话题。当然,我们所要讨论的教理,不是属于各宗各派的,而是跟本宗本门有确切关系的,尤其是与我们每天所诵念的《阿弥陀经》有关系。这些日子以来,大家诵念《阿弥陀经》到今天已近五十部,在这部经里面,有三段核心经文是我们这个法门的重点,但是这三段核心的经文却很容易被错会、误解,甚至曲解。
自古以来,中国净土法门的念佛者都很重视《阿弥陀经》,所以把《阿弥陀经》列为每天早晚都必须课诵的日课。可是有很多学净土法门的人,往往被《阿弥陀经》里面的三段核心经文所绊倒,甚至于因为错会、误解了这三段经文,致而退失了学习这个法门的信心,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这三段经文的第一段是: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第二段是: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第三段是: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三段经文很重要,但也因为很重要,所以如果没有正确了解,反而是错解,甚至被人故意曲解,那就会对念佛法门造成莫大的障碍;所以诵《阿弥陀经》的念佛者,都必须对这三段经文先有正确的了解。
净土宗宗旨
首先,我们先来讲解第一段──「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先自「得生彼国」讲起,「得生彼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是我们净土门的目标、目的。我们一生学佛,学了八万四千法门,最后都舍掉而归入净土法门,目的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法门的宗旨,可以用四句话标显出来。各位如果稍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最近我们新出版的书,在封底都印有我们的宗徽,这个宗徽是一个地球,地球上面有一朵白莲花,对于有关净土宗宗徽意涵的解释,大家以后会看到。宗徽下面有四句偈语: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这四句偈语就是我们的宗旨,很简短,也很浅显,一看就可以了解,希望大家能把这四句宗旨背下来。我们学这个法门的宗旨、目的就是为了「信受弥陀救度」,这是大根大本,因为若没有弥陀的救度,就没有极乐世界,也没有净土法门。弥陀的救度显现在哪里?在「专称弥陀佛名」。专称佛名的目的在哪里?在「愿生弥陀净土」。愿生弥陀净土有什么大效果、大利益?它的大效果、大利益就是不但自己能脱离六道轮回,也能够「广度十方众生」,使他们都能脱离六道轮回。所以「愿生」是我们的宗旨,也是我们的大根大本,而且不只是学净土法门的宗旨与大根大本,其实也是人生的目的。
人生的目的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可能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确实的反问自己:「我为什么生下来?我为什么活着?」人生很苦,像最近台湾景气不好,有人因为生活痛苦而自杀;有的人则是再苦也忍耐活下去。但是,「忍耐活下去是为了什么?人生何去何从?」如果能够往这方面去思考,人就会产生智慧,同时也会走进信仰领域,此后只要他找到答案,那么他的余生,就能过着安心、安稳、安乐的日子。所以,人生的目的简单的讲就是为了「愿生弥陀净土」,这也是学佛的目的;总而言之,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人生何去何从?这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一个人如果不知有三界六道轮回,不信有三世因果的善恶报应,他就会认为人只不过是活一次,没有第二次;他会认为人只不过是死一次,死了就没有了,没有所谓的轮回;他只晓得有现生这一辈子,因此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如何使这一辈子快乐。但是如果确信有三世因果、善恶报应、六道轮回,而且了解人生无常、短暂,并且充满种种苦恼,那时他就会努力在这短暂的人生当中寻求未来永恒的解脱、永远的离苦得乐。但是,一个人如果福德因缘不足,也很难找到正确解脱的法门,所以在座各位可以说都是有大善根、大福德的人,才会遇到这个今生今世必定解脱、必定成就的往生净土法门。
世间人往往认为,这个人学问大,是哪里毕业的,有什么文凭,或这个人功成名就,就觉得他已不虚此生了,这完全是以外在的学问、权位、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但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就不一样了,佛法所看的与世间所看的,不仅是绝大的不同,而且是根本性的不同。世间所以为的「常」「乐」「我」「净」,由佛法看是「无常」「无我」「无乐」「无净」,是截然不同的。以佛法的标准来说,一个人如果晓得生死这一件大事,同时晓得有往生极乐这一条易行道能让我们轻装上路──愿生极乐、专称弥陀名号,这才是有智慧的人;反过来说,如果不晓得生死大事,不晓得求生净土,以解决生死轮回、追求永恒真实生命,则一个人不管他再怎么有学问、有世间的地位、钱财,以佛陀的眼光来看,都是愚痴、可怜悯的人。
为什么呢?就像前天所讲的,人生每过一天就等于更接近地狱一天,再怎么样的功成名就,死了还是要跟阎罗王见面,还是要继续轮回。从这一点来讲,弘扬净土法门的人,可以说是大慈悲、大智慧。怎么说呢?如果有人没有东西我们给他东西,没有衣服我们给他衣服,这样来满足他物质上的需要,当然也算是一种爱心、善行的表现,但他还是会生死轮回,苦还是会一直的重复;况且他也不可能永远转世为人,如果堕落到三恶道就更苦;即使有幸能再转世为人也不一定能富贵荣华;即使富贵荣华也不能长保,还是要再堕落轮回。既然这样,我们只在物质上帮助他、救济他,也就不能算是真正彻底的善、真正究竟的慈悲爱心了。可是,若能让他了脱生死轮回,让他不再轮回、不再反复受同样的苦,甚至能够让他成佛,永离六道轮回,这一种慈悲,岂不就是大慈悲!这种智慧,岂不就是大智慧!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如果我们给他其它的法门,给他其它的知识、学问,可是如果他不能解脱生死轮回,这一些法门、知识、学问,能算是大智慧的吗?所以能够弘扬净土法门的人,都是大慈悲、大智慧的人;而接受净土法门、修习净土法门的人,就是有大善根、大福德的人,不然他是不会接受的。
修习念佛法门是大善根大福德
接下来,什么是「大善根、大福德」?我们都知道,接受净土法门的人,他就必定会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就必定会成佛,这种善根比阿罗汉、菩萨还殊胜,这岂不就是大善根吗?而成佛能够广度众生,这种广度众生累积起来的福德,又岂是其它善行、其它菩萨所能比得上的?所以在座各位能学习这个法门,就都是具有大善根、大福德的人,而且若进而依循净嵩上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末后现出家相,法名释净嵩︶的遗志,将这个法门弘扬出去,更是大慈悲、大智慧了。这也就如经典上所说:「若非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如果不是生生世世累积福德、智慧因缘,很难在这一辈子遇到这一个殊胜的法门。所以我们应以很珍惜的心情来学习这个法门,同时也应将这个法门推广出去;一方面是报答佛恩,另一方面也是真正的利益众生。
释迦牟尼佛三次劝勉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往生极乐世界不仅是我们净土宗的宗旨,也是人生的目的,同时也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所最要劝导我们、引导我们的重点。在《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三次劝勉我们要愿生极乐世界:第一次是当释迦牟尼佛介绍极乐世界的清净、安乐、殊胜、庄严,引起我们的兴趣、欣慕、向往之后,就顺着劝导我们: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接着,佛陀就宣说往生的正因,也就是我们正在讲的这三段文;说明了能够得到往生的正因后,释迦牟尼佛又再度的劝导我们: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既然听闻到宇宙间有这么殊胜的净土,而且容易往生的法门,当然就应该发愿生彼国土。随后,释迦牟尼佛就举出六方诸佛的证诚。所谓「证诚」就是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内容是真实不虚的,是诚实之言;同时也说明,凡是念佛的人都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不但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而且在菩提道上不会退转。因为有这种种殊胜的利益,所以释迦牟尼佛又说:
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劝我们要信受祂所讲的,不要怀疑。因为「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一切的利益都是从信开始的,信了之后,理所当然就会愿生极乐世界;所以释迦牟尼佛第三度又再劝勉我们: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这是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面的三次劝言,劝我们要发愿往生,可见「愿生弥陀净土」是多么的重要。
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这部经里所劝勉大家的,在次数上虽然是三次,但「三」可以说就是无量数,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是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的、不间断的处处叮咛,时时劝勉引导,只怕我们不愿往生,不怕我们人人都愿生极乐世界。这也显示释迦牟尼佛对于我们往生这件事情,是多么悲切、恳切的盼望。所以读诵《阿弥陀经》的念佛者,应该深切体会释迦牟尼佛的这种悲怀,若能随顺释迦牟尼佛的本怀,也就是随顺阿弥陀佛本怀,满阿弥陀佛的愿。因为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救度十方一切众生,不忍看到有任何一位众生孤独的被遗留在娑婆世界中轮回。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回过头来,我们再谈第一段「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释迦牟尼佛在提示「往生正因」之前,先说明非正因:「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意思是说,得生彼国的正因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得生彼国的因是「少善根、福德因缘」。所谓「少」就不是多、不是大、不是殊胜的、不是圆满究竟的;所以「少」跟「多」相对比,「大」跟「小」相对比,「殊胜」跟「不殊胜」相对比,「究竟」跟「不究竟」相对比。但「多善根、多福德」的往生正因,是绝对性的善根跟福德,它是超越性的。到底哪一些众生是少善根、少福德?释迦牟尼佛在经文中并没有讲,不过应该很多,要讲也讲不完。但是只要把「多善根、多福德」这个正因提示出来,就知道除了这个正因之外,其它的都不是正因。
「多善根、多福德」这个正因在哪里呢?如果刚刚讲的那一段经文是「问」的话,那接下来的第二段经文就是「答」了。接下来经文是什么呢?释迦牟尼佛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这就是「答」的地方。这一段就是释迦牟尼佛回答什么是「多善根、多福德」,也就是回答「往生正因」的经文。
善男子善女人
那什么叫做「善男子、善女人」呢?我们都出生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既然是出生在五浊恶世的人,怎么可能是善人呢?以佛法做为镜子来反照我们的内心,就会发现我们有许多的贪瞋痴,除非降伏了贪瞋痴,否则再怎么样的修身养性,都不够资格堪称为纯善无恶的人。当然,我们也不是全然纯恶无善,仍然是有一些善,可是比较起来,仍然是恶多善少;而且贪瞋痴三毒是根本的恶,一切的恶、一切的不善都是因为有贪瞋痴,所以五浊恶世的众生可说都是恶人。可是如果我们闻说阿弥陀佛而执持名号,释迦牟尼佛就欢喜的赞叹我们是善男子、善女人。当然我们被释迦牟尼佛这样赞叹,一方面是高兴,一方面也是无比的惭愧,因此我们「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闻说阿弥陀佛
经上说:「若有善男人、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我们要执持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当然要先「闻说」,如果没有先「闻说」,就不可能知道这句名号,既然没听过这句名号,又怎么可能了解这句名号的内涵呢?所以必须要先有「闻说」;那要从哪里闻说呢?当然是从善知识那里闻说。善知识有「教授善知识」、「外护善知识」、「同行善知识」,但不管什么善知识,只要能够讲这个法门让我们信受的,就都是我们的善知识。或许我们是偶然在其它的地方看到,然后走入信仰之道;不过即使是偶然看到,也必定是几年前某种有关这部份的因缘种子进入我们脑海中,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本书时,种子就浮现,因此特别有印象、特别感动,对这方面有兴趣,甚至生起信心;不然,就是过去世曾有这个因缘,所以这辈子看到这本书的内容才会欢喜信受。总之,都是由于「闻说阿弥陀佛」,我们才会「执持名号」。
其次,「闻说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呢?当然是闻说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不忍众生苦,阿弥陀佛还没经过我们的祈求拜托(其实我们也不晓得要祈求拜托),就大慈大悲的、预先的、主动的在万古永劫之前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为我们完成愿行来成就极乐世界,以及成就我们从娑婆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我们就是听闻阿弥陀佛成佛的生起本末、来龙去脉,然后才会生起信心,信受弥陀救度,不然我们怎么可能会信受弥陀的救度呢?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所以,「执持名号」有二种涵义:一、是内心信受弥陀的救度;二、是口中称念弥陀的名号。「执持」的意思是用手去握住东西,因为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无形的,所以我们就是以无形的心去领受、信受;再者,这一句名号虽然无形,可是有声音,我们就以我们的口去称念这句名号。所以,「执持名号」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目的当然就是「愿生弥陀净土」。
其次,什么是「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呢?这是在说明念佛的时间长短。接受弥陀救度的人,如果只剩下一天的生命,那就以这一天的时间专一的称念这一句名号;倘若你的生命延长了,尚有二天、三天……七天的生命,甚至还有七年、七十年的生命,那余生你就专一的念这一句名号,不必假藉或修其它法门,因为其它法门都不是往生的正因。这就是「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之意。所以「若一日……若七日」就是尽他的生命,尽一辈子。
那什么叫「一心不乱」呢?所谓「一」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专」,所以一心就是专心;「不乱」就是「不杂乱」,不杂乱也是「专」。因此「一心不乱」的意思就是说:「尽一辈子去专念这一句名号」。这就是「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的涵意。
极乐无为涅槃界
对于「少善根、少福德」与「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我们的祖师善导大师曾以一首偈来解释,大家也可以记起来。善导大师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意思是说,我们愿生的弥陀净土,是「无为涅槃的境界」。「无为」就是离开有为的造作,不是人为的造作,是无漏的、清净的、不生不灭的。《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是「一切有为法」呢?小至我们的身体、精神,大至外在的山河大地,甚至地球、太阳、银河系、整个宇宙都是有为法。既然是有为法,以佛的眼光来看都是如梦幻泡影的不实在,如露亦如电那样的短暂。
我们这个太阳系已经过了五十亿年的寿命,还有五十亿年,加起来是一百亿年,一百亿年我们感觉好漫长,但以佛的眼光来看,还是如露亦如电的短暂。因为只要是有为的,一定是有时间性、有空间性的,既然有时间性、空间性,就是有限量,既然有限量就是短暂,再怎么样的长也都是短暂,除非你超越时间、空间。佛的境界就是超越时间、空间,不会因为现在因缘和合生了,之后因缘消散它就灭了。所以人生即使有一百岁、一万岁都是短命。比如出生在天上,离我们最近的是四天王天,他的寿命是五百年,他的一天是我们的五十岁,但即使是这样,以佛的眼光来看还是如露如电,还是短命的。
「多善根、多福德」就是「专称弥陀佛名」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归纳成为八个宗派,可是除了净土法门以外,其它的法门都是属于「少善根、少福德」。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清净无漏的愿行所流露出来的无为涅槃的境界;是随顺佛性、随顺真理,不违背真理的境界;是无量光明、灿烂真理之光辉的境界;不是以我们众生有为的行门,有为的功德可以到达的,所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既然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的境界,因此要往生极乐世界也必须是无为涅槃的因,而这一句名号是阿弥陀佛无为清净的功德所积聚的结晶,所以要进入弥陀的果报土──无为涅槃国,必须以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才能进入。因为这一句名号是清净无为的、不生不灭的,所以是「如是因、如是果」,是法尔自然的。
功德有二种,一种是真实的功德,一种是不实的功德。真实功德只有佛有,也就是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有;不实功德是我们人间所造作的,不管因也好,果也好,人间所作的功德,以及天人所作的功德︵当然天人都是享福,很少作功德︶,都是有漏的,以佛的眼光来看,都是颠倒的,都是属于不实的功德。因此要以我们凡夫自己的修行来往生极乐世界,是因果不吻合的,所以是「少善根、少福德」。因此经典上说:「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以我们所作的善行来往生的。」
人生在世,无论是修心养性或者是依佛法来累积善事功德,这都是应该做的,但是如果把它当成是往生之因的话,则是「少善根、少福德」;而如果不作为往生之因的话,当然就是人世间的善根功德了。往生的因就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也说,其它行门的功德是无法和念佛法门相比的。为什么不能比呢?举例来说,地面上的高高低低都能够相比,像现在台北市建了101层高的大楼,在还没有101大楼之前,台北最高的大楼就是台北火车站对面的新光大楼,这两栋大楼是可以相比的;但如果101大楼要跟天比的话,那就不能比了。
一般人往往会误解、错解,甚至于曲解认为:经典上既然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那就必须以修持种种法门的功德累积起来,才是多、才是大,如果只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好像是太少了,这就是误解。所以一般人对于少善根、福德因缘,都误解成要广修种种法门,以为要以三学、六度、万行来回向往生,而不晓得「多善根、多福德」就是「专称弥陀佛名」。因为他们误解要行三学六度、要修所有的法门,但又做不来,可是做不来不能往生啊,结果到最后有可能失去了往生的利益。相反的,如果对这段经文有正确了解的话,就不会退失,而且会念佛念得很欢喜,不然的话,念佛就会很苦恼。以上是解释第二段文。
临终佛圣现前,自然心不颠倒
第三段文是: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一段经文是说,专念弥陀名号的人会得到一种果报,什么果报呢?就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会现在其人面前。所谓临命终时就是要断命而还没有断命,接近命终时的弥留状态,专念弥陀名号的人在那个时候就会看到阿弥陀佛,这是一种果。另一种果是,「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个人命终的时候就会心不颠倒,而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二种果,这二种果都是从同一种因而来的,也就是说这个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专持名号,就会得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命终的时候心不颠倒。
有关「心不颠倒」,一般人的误解也很大,误以为命终的时候必须要自己心不颠倒,才能够蒙佛现前接引,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错解,颠倒因果了。因为是临终佛圣现前,才能够让我们命终心不颠倒。这个道理,我在《唐朝高僧善导大师》这本书第一四三页(或《善导大师全集》第七七五页)有提到,内容是这样:
人多以为临命终之时,必须自己保持正念,心不颠倒,方能感得弥陀现前,接引往生。
而不知「因佛现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现前」,所谓「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也。
盖「平生专持佛名故,临终佛必现前;因佛现前故,自然心住正念而不颠倒。」
时间已经很晚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时间时可以多看《唐朝高僧善导大师》这本书,这样就能够清楚了解有关这方面的道理。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一.二十八)
正行与杂行(一)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好久不见,大家好吗?(同修答:好!)
看大家内心充满着信心的法喜,脸上焕发着念佛的光辉,让我想到《书信集》里面曾经写一段话(第九页):
弥陀使我领受那永不绝望的安慰,
弥陀生命充满在我心中,
弥陀光明环照在我身上,
向着净土前进的人,
步步都踏着永恒的爱,
时时浴在不灭的光中,
今天、明天、永远。
可以说,我们念佛人都是向着净土前进的人,因此,「步步都踏着永恒的爱,时时浴在不灭的光中」,是不是?(同修答:是!)所以,我们都是非常幸福的人。
随健身随念佛
今天首先要跟大家一起做这张「十巧手」图解,「十巧手」大家曾经做过吗?(有些同修说:做过!)在还没有看到这张图解之前就曾经做过的同修请举手!(那倒不少!)这张图解是我上次来台北时看到的,如果上面所写的功能是真的,那真的跟我们念佛的法门很相像,我们这个法门就是简单容易又殊胜快速。「十巧手」看起来也是做法很简单,但促进健康的效果却很好,同时又可以跟念佛结合在一起。你们以前做的时候是不是跟念佛配合在一起?那怎么样配合?我想到的就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拍四下,那么念了九句刚好就拍三十六下。内容总共十种,我先将顺序作说明,我们再来一起做,我算了一下,一次做下来大约三十五秒左右,做完约六分钟,花费的时间不是很多,做起来很容易,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第一是「虎口平击」,第二是「手掌侧击」,第三是「手腕互击」,第四是「虎口交叉互击」,第五是「十指交叉互击」,第六是「左掌击右掌心」,第七是「右掌击左掌心」,第八是「手背互相拍击」,第九是「搓揉双耳」,第十是「手掌心互相摩擦、轻盖双眼」。我们现在开始来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好!全身都流汗了。这一张可以带回去,也可以推广,因为它简单容易,效果也蛮多的。
只要称名念佛便能往生极乐
接下来,我们要谈「正行与杂行」,大家都有拿到讲稿(见附录一)吗?
各位同修,如果我们一面开车,一面拿着地图和说明书,这样好不好?(同修答:不好!)我们往生极乐报土,主要是靠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所谓「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当然「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的人,是因为平生没有遇到这个法门,直到临终才遇到善知识,跟他开示为他助念,然后他也随着旁边的莲友念这一句名号,可是他毕竟是即将往生之人,所以念了十声、五声或者一声,他就断气了,这样他也能够往生。以此彰显,短命少念,甚至作恶、未曾学佛之人,都能够往生,何况我们学佛、多念,而一生长命念佛的人,哪能不往生的呢!所以是以这一种「乃至十念」、「乃至一念」,「以少摄多」、「以恶摄善」、「以短命摄长命」,来彰显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有希望能够往生;这也显示阿弥陀佛的慈悲至极,而且智慧无量,能以「只要称名」便能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而往生弥陀报土。所谓「无为涅槃界」的弥陀报土,是说往生弥陀净土的人,他的受用和弥陀相同,弥陀是无量光、无量寿,往生之人也同得无量光寿的受用;弥陀以四十八大愿来自我成佛以及广度众生,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也必定报同弥陀,具足四十八大愿,拥有以四十八大愿广度众生的能量。
所以,我们应清楚的认知,往生是靠这一句名号,并不是靠我们的学问、知识,或是多么的深入经藏,博闻强记背了很多经文。因为,即使我们再有学问,多么的深入经藏、博闻强记,到最后临终那一些都用不上,都不能够让我们依靠;在那个时候,我们不可能依靠背念或口诵某种经文来往生极乐,或者是依靠着自己的学问甚至道德来往生极乐。毕竟,只要我们还没有脱离六道,还是贪瞋痴的众生,所谓的学问道德、修行功力,到那个时候,一点力量都没有;这时能让我们依靠,使我们往生的,只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老实念佛
走向净土之道的人,就只有称念这一句名号。如果是布教者,那就必须深入本门的教理,以及涉猎他宗的教理,如此才能知彼知己,顺利引导他人来学这个法门;反之,如果不是站在布教在线的人,最好是专一在这一句佛号上。因为一个人如果常常念佛的话,他自然会感觉到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也就是凡事会逢凶化吉、平安顺利,到了临终,往往能预知时至,而安详断气,顺利往生,甚至会显现种种瑞相。所以,老实念佛的人,往生的景象都会很好;而往往终日寻文摘句,思维要怎么讲,怎么解释才能打动人心的人,经常妄想纷飞,这样跟弥陀的感应就比较少。当然只要他愿生极乐,专称名号还是会往生,只是现象不会比平常老实念佛的人来得殊胜。
赖谢妙老居士往生瑞相
大概二、三十年前,在中部员林,有一位赖谢妙老居士,她是一位女众,八十岁往生。她不识字,七十岁左右才接触念佛法门,参加台中莲社的活动──听经、共修、念佛,是属于李炳南老居士的系统。印象中,在她八十岁前几年,她发生了车祸,行走不方便,因此无法去听经闻法和参加共修,更没办法到其它地方攀缘、串门子,所以只好老老实实在家念佛。一般人在家里闲不住都会看电视啦!听音乐啦!看报纸啦!看杂志啦!她没有,她的兴趣和娱乐就完全转为念佛──早上念佛,晚上也念佛,有事无事就念佛。她往生是预知时至的。在那一年年初,她跟人家说,她大概中秋节前后就要离开,跟大家告别,请大家到时候来为她助念。她未了的心愿只有一个,也可以说没有,说有,那是因为在她的家族中只有她一个人信佛念佛,她的儿孙并不信,她又自觉惭愧不足,因为不识字,没有学问也没有辩才来说动家人,引导他们学佛念佛,所以她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往生之后,能有某种瑞相来使得他们启信。果然,她往生之后,瑞相非常殊胜,烧出来的骨灰,满满的都是舍利,而且有红色、绿色、黄色……等各种颜色非常多,同时又是透明的,好像水晶,亮晶晶的,心脏的地方好像一朵莲花,可惜的是,因为它还是热的,没有凝固,工人不知道,把它一移动,莲花就散了,不过有拍下照片。净庆看过吗?(净庆答:没有)因为净庆以前也在台中莲社,对净土法门是纵游深远,可说是大家的前辈。
那张相片我看过,曾经有位莲友请一颗绿色的小舍利去供养,之后这一颗绿色的舍利又生了两颗红色的小舍利。那位莲友很热心将那两颗红色的舍利给我供养。那大约是民国七十几年左右,当时我在山上,我想到这两颗舍利是它们所生的,而且只生这么两颗,所以就请回一颗还给他,又想到另一颗只有我自己瞻仰,太可惜了,应该让更多的人瞻仰启信,所以就请到一家佛教文物流通处。当时流通处的负责人用舍利塔供奉起来,摆在店门前,让来往经过的人瞻仰。可惜的是,有一次台风来,吹倒了很多东西,包括那个舍利塔也被吹倒,结果那颗舍利子就找不到了。
当然,有舍利没舍利,并非往生确定的标准,而且每一个人所显现的也各不相同。今天提到这一位老菩萨,重点是要告诉大家,她什么都不懂,就只是成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而已,可是据李炳南老居士说,他到台湾三十年当中,包括他在大陆所见过的舍利子,最庄严的就是这位老菩萨的舍利子。那她是高僧吗?不是!是出家众吗?不是!是从小就吃素学佛吗?也不是!就吃素来讲,大概就是十年的历史而已,念佛大概也是那个时间。所以,我们念佛,重要的是心无旁骛,一心念佛。那为什么还要讲法呢?这是因为要我们的心常常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凡夫做不到;凡夫寂静不住,与其到处逛,不如看有关这方面的教理,以及听闻有关这方面的法语。今天所要讲的是「正行与杂行」。
宗袓善导大师
我们手上都有讲稿。我先念第一段:
宗袓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就行立信」之释,说明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
宗袓善导大师是怎样一位人物呢?或许我们同修有人晓得,有人不晓得,在这里我以八点来做介绍和赞叹:
第一、古人相传弥陀化身
善导大师是隋朝末年出生的,于初唐时期主要在长安城活跃布教,他的教化可以说是非常的广远,湖北也有人跟随善导大师学习净土念佛的法门;善导大师亲手抄的经本,也传到当时交通不便的西域,就是现在新疆的地方。善导大师的思想与著作既然能够传到那么远,表示善导大师的德行与教化都是非常的深厚。
自古以来,很多人认为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北宋时代的慈云大师曾经撰写《西方略传》这一部书,其中记载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可惜的是《西方略传》和以前很多有关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的记载,如今都已佚失了。可是,这一件典故却记载在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的著作里面。北宋距离唐初,已经几百年了,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的记述一直被传到那个时代,而受慈云大师这位高僧如此的赞叹与记载。
到了明朝末年,莲池大师在《往生集》里,也高度地赞叹说,如果善导大师不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那至少也是普贤菩萨、观音菩萨这一类等觉菩萨以上的菩萨所示现。尤其到了民国初年,净土宗鼎鼎有名的印光大师更是非常崇仰地赞叹说,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是有大智慧,有大神通的。所以第一点,古来相传善导大师是弥陀的化身。
第二、佛法东传无如盛德
唐朝时代一位净土法门的高僧少康大师,他有一本记载往生瑞相的著作,叫做《瑞应删传》,书中也记载善导大师的一些行谊,并在书后的结论赞叹善导大师说:「佛法东行,未有禅师之盛德矣。」他说自从佛法从印度东传到中国以来,没有像善导大师这样的巍巍盛德。
佛法的东传是在东汉时代,到了唐朝,也已经是好几百年的历史,那个时候的佛教可以说普遍传播到中国各地,学佛的人非常多,尤其唐朝时期是佛法的黄金时代,高僧辈出,我们现在所讲的佛教八个宗派,大部分都是在当时由修行很高的高僧所创建下来的。可以说,那个时代是八宗祖师鼎立,高僧非常多的时代。在那么多的高僧中,少康大师却是以这样的文句来赞叹善导大师,说:「佛法东行,未有禅师之盛德矣。」这样说,我们会很惊讶,因为在当时,像天台宗的创宗祖师,被隋炀帝尊称为智者大师,也被一般人尊称为小释迦,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第二;他的师父慧思禅师,是禅定、智慧都很高的人,是来去自如,要留就留,要走就走的人;慧思禅师的师父慧文禅师,也都是鼎鼎有名的高僧。再者,像华严宗、三论宗的祖师,或是禅宗达摩祖师──那时候已经到中国来了,这几位创宗的祖师和善导大师都同在那个时代,可是独有善导大师被人用这样推崇的文句来赞叹,由此可见善导大师是怎么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了。
第三、二十几岁便证三昧
大师在二十几岁便已证入三昧,这种三昧是能够入定,在定中悠游极乐世界,与佛菩萨相见,而且询问法义、受佛摩顶授记,或是听闻阿弥陀佛的开示。一般人在二十几岁时,正值生命力旺盛,也是欲望最炽盛的时候,难免妄想杂念会很强盛,而大师却能够寂静入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另一方面,二十几岁便能够入三昧而悠游极乐的人,这在历代的高僧大德当中,可说是凤毛麟角,因为很少听说那位高僧大德在年轻时就证入三昧的,但是善导大师却是二十几岁便已证入三昧了。
第四、时人尊称光明和尚
那个时代的人尊称善导大师是「光明和尚」,因为善导大师念一声佛号,口中就有一道光明,声声佛号就声声光明,一道一道的光明出现,大家都看得到,所以大家尊称他为「光明和尚」。这也证明善导大师三昧功深,是佛菩萨的示现。
其实人身都有光明,不只是人,任何动物、植物也都有光明;明光、黑光,强光、弱光,光大、光小,因人而异。起善念放明光,起恶念放黑光,若忆佛念佛,便放佛光,而且佛光灿烂;凡夫烦恼肉眼虽不能见,若佛菩萨,无不悉知悉见,乃至灵界鬼神,也都能看得到。因此,人应当常存善念,最好常能忆佛念佛,让身上常放佛光,永蒙佛光护持不离。如此现生便能消灾免难,增福延寿;临命终时,蒙佛接引,顺利安然往生净土。经典上说:
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又说:
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不令冤家而得其便,现生常得安稳,临终任意往生。
第五、较量念佛佛像放光
当时他跟一位金刚法师,在长安西京寺内较量念佛的胜劣。善导大师发愿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念佛必定往生」,十方诸佛所证诚的「念佛必定往生」,是绝对不虚假、金刚不变的,如果此事是真实不虚的,祈愿佛殿的佛像放光;如果我所说的并非真实,我宁愿当下堕入地狱,受无穷之苦。他发了这个愿之后,就将他的锡杖往佛像一指,佛像顿时全部放光。在佛教中,很少有人敢这样发愿,而且有这样的诚心能感动佛像放光,可以说是很少有的,但是善导大师做到了,这种记载流传到现在。在我们的《念佛感应录》(一)七十页就有引用,这是第五点。
第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成语自古以来可说是家喻户晓,但是这个典故最初从那里来,一般都不太晓得。善导大师的生命当中就有这么一件典故,这个典故也搜集在《念佛感应录》(一)第七十一页。大意是说,当时的长安城有一位屠夫,由于善导大师弘扬念佛法门很热切,念佛的人遍满长安城,念佛之声响彻长安城内外,很多人吃素,结果使得这个卖猪肉的没有生意了,一查之下,发现原来就是那个秃和尚所引起的,所以就非常地愤恨,拿着猪刀往善导大师的住处要找善导大师,理论之下说不定会拿刀向善导大师砍下去也不一定;可是见面之后,善导大师也不多说,只是显现极乐世界的景象让他看,善导大师怎样显现呢,我们不知道。总之,这个屠夫看到极乐世界正报依报的庄严后,有所感悟,当下善导大师就开示说,要往生到这么美妙的地方也不困难,只要念佛,人人都可以去。这个屠夫当下真的放下屠刀,念着佛,爬到一棵很高的柳树往下一跳,往生成佛去了──当时有人看到他的神识从顶门出来,化佛来迎接他。
这可见善导大师德行感人,能令一位怀着凶杀之气的屠夫受到感化,当下忏悔他自己一生杀猪,罪恶无边──如果不往生极乐,只有堕入地狱,受地狱之火的燃烧,何况这个世界看起来又是那么的污秽不净,自己的生活又是那么困苦潦倒,能够到这么美丽庄严而又充满光明喜乐的极乐世界,那岂不是非常幸福有福报吗?现在既然有那么容易又殊胜的地方,何不当下就前往呢?所以他当下念佛,当下就往生。如果没有善导大师,同时没有这一位屠夫的决心,那就不能成就当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么一件殊胜的瑞相;由于有善导大师的德行,同时有这一位屠夫的决心──我们可以这样了解,一个强盗、作恶的人,为非作歹的心很猛烈,可惜他没有遇到善知识引导他学佛,如果遇到善知识引导他学佛,他学佛的精进可能跟一般人不一样,是很精进很勇猛的。就像这一位屠夫,只是见到善导大师一面,仅只一面,当下就能往生成佛。
第七、造《观经疏》瑞应超异
善导大师写这一部《观经四帖疏》所感召的灵应事迹,超越一般的灵应,是非常殊胜的,这只要看《观经四帖疏》后面的跋文就可以了解,实在非常令人赞叹。
善导大师要写这部《观经疏》的前一天,他念三万声佛号,祈愿释迦牟尼佛及十方诸佛来护持、指导,结果当晚他所祈愿的景象就完全的呈现,而且非常清楚,历历分明如在眼前,也就是说十方诸佛、释迦牟尼佛,以及种种殊胜的景象,都出现在他的面前,隔天他就开始动笔写这部《观经四帖疏》。之后,每天晚上都有一位圣僧来指导他玄义的内容以及科文要怎么判、怎么写,直到这部经的玄义科文写好了,才不再梦到,可以说这部《观经四帖疏》是这一位圣僧所写的。那这一位圣僧是谁呢?可说是阿弥陀佛,如果不是阿弥陀佛,谁会来显现在他的梦中呢?因为在那个时代弘扬净土法门的人并不多,比善导大师更超越的可以说没有,如果有就是他的师父道绰大师以及昙鸾大师。
佛菩萨本来都能够在一念之间显现示现到十方世界去,显现成佛度众生的,一念一时同时到十方世界去,并不是说现在到了东方就不能到西方,要等东方回来之后才能到西方,并不是这样。自古相传善导大师就是弥陀的化身,所谓「佛佛相念,一佛出世,千佛护持」,因此梦中的圣僧很可能就是阿弥陀佛。如果是这样,这一部《观经疏》就等同是佛说,也由于《观经疏》是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也就是以阿弥陀佛的愿心来解释《观无量寿经》的,由此我们知道,善导大师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善导大师,同时善导大师跟《观经疏》是非常亲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是第七点「造《观经疏》,瑞应超异。」
第八、遗文放光形像神变
「遗文放光」的典故是,善导大师往生之后,经过不知多久时间,有一天少康大师到白马寺,在大殿里看到有经文放光,他好奇的去看这一部是什么经,一看原来是善导大师写的一篇往生的文章〈西方化导文〉,当下少康大师非常的感动,发愿说:「如果我与净土有缘,惟愿此文,再现光明。」结果善导大师所写的这篇〈西方化导文〉又再度光明闪烁,而且有化佛菩萨出现,这个时候少康大师就立誓说:「劫石可移,我愿无易矣!」这一段记载在《善导大师全集》之〈善导大师略传〉中。
「形像神变」是说,少康大师立即到长安瞻仰善导大师的影堂──所谓「影堂」就是供奉善导大师法相的地方,然后大陈荐献,祈愿一见善导大师。立时善导大师的遗相就化为佛身,向少康大师说:「汝依吾教,利乐众生,同生安乐。」
以上所谈的就是善导大师的盛德。善导大师功行高盛,而且利益众生又很广大,大师的传记自古以来有很多,可是比较可靠的却很少。我觉得我编写的〈善导大师略传〉应该比较合乎史实,因为写这一篇略传时,我是参考了很多数据,很多数据并列排在一起,就可以显现出原来所写的是正确还是有误,这就是时代的方便性。因为以前的人写传记往往都是抄袭的,没有那么丰富的数据文献可以汇集在一起参考,现代就不一样了,图书馆什么数据都有,计算机一查询所有相关的数据都会出现。
净土宗宗祖
再来看讲稿「宗祖善导大师」。为什么冠上「宗祖」这二个字呢?中国净土宗自古到现在为止,共推崇十三位祖师,善导大师被尊为第二位祖师。这十三位祖师本身是专修这个法门,同时也使很多众生依循着他来学这个法门,也就是以这个法门来利益广大的众生;但除被推举的条件,就是他们对于净土法门有很大的贡献,也就是说自己修净土,有德行,对净土法门有贡献。但其实仅仅以上述的条件为标准,是不够严谨的,因为被推为一宗的祖师,必须他此之外,必须是他本身有著作,而且这个著作完全是依据这个法门,不偏不倚,纯纯粹粹是依据这个法门的核心,同时是发前人所未发,这样才有资格被推为祖师。
在十三位祖师当中,其实只有善导大师达到这个条件标准。因为善导大师他本身专修净土,同时他的教化非常的广远,在当时由于善导大师提倡念佛往生,使得长安城充满念佛声,甚至卖肉的生意萧条,可见善导大师自修化他,自信教人信的深广。
而且善导大师对这个法门有「五部九卷」的著作,这五部九卷都是纯粹依据净土的经典,尤其是依据弥陀根本的愿心──第十八愿开展出来的;而所开展的,真的是发前人所未发,将净土的教理,有系统的组织起来,使净土宗教理能够系统化、逻辑化,也使得后来的人可以依据他的教理去创建一个宗派。所以我们不将善导大师与其它的祖师相提并论,我们所谓的净土宗,跟一般的净土宗不一样,我们只以善导大师作为我们这一宗的「宗祖」,也就是一宗的开宗祖师,底下的祖师则称为列祖。
净土宗三流
自古以来研究净土教理,都认为净土宗有三流,就是「慧远流」、「善导流」与「慈愍流」,也就是这三派在弘扬三种不同的净土教理,我们这一流就是善导流。其实严格来讲,在中国佛教历史上乃至净土法门的历史上并没有这三流,如果有,也只有善导流,而且完完全全的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净土宗主要的思想。
「慧远流」,东晋时代慧远大师在江西省庐山创建白莲社,慧远大师是一位很有智慧、学问和德行的高僧,当时有一百多位名士(指有学问、有德行的人)跟随慧远大师修行。但是慧远大师对净土的教理没有著作流传下来,而他所修的不是依据阿弥陀佛「专称佛名」的本愿,也不是纯粹依据净土法门的正依经论。他修持所依据的是《般舟三昧经》,所修的是入定见佛,从法门来讲,不是依据纯粹净土经典的法门;从根机来讲,也不是完全适合普遍的根机。我们如果依慧远流作为修习的依据,那就没有希望了;依般舟三昧的方法来修行,不只没有普遍性,即使是高僧大德也很不容易──当然如果是善导大师就有可能,他二十几岁就证入三昧了,可是像善导大师这样的人物,即使是高僧大德中都很少见,更何况是我们这样平凡庸碌的凡夫呢?所以我们不依据慧远流为我们的传承。
我们也不依「慈愍流」,不以慈愍大师为我们的祖师。因为慈愍流的修行方法是融合性的,融合禅、教、戒律,不是纯粹「专称弥陀佛名」,不纯粹我们也修不起来,既不应机也不契法。
唯有善导大师是纯粹依据净土的经典,契法契机,只要称名必定往生。契法是依据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这个法,契机是普遍的众生都能够往生。
善导大师《观经疏》
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善导大师是我们这一宗的开宗祖师。再者,《观经疏》是善导大师请佛来指导、加持、印证所写的,其它大师所写的就天差地别了。善导大师之所以会写这部《观经疏》是有因缘的,也就是当时几乎学佛的人无不研究《观无量寿经》,并依《观无量寿经》修行,因此很多地方都在讲说《观无量寿经》。当时也有几位有名的高僧批注《观无量寿经》,最有名的是当时净影寺的慧远大师──这位大师跟刚才所讲的庐山慧远不同人,以及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三论宗的吉藏大师,他们都强调禅坐、入定观想,因此都很重视《观无量寿经》,为这部《观无量寿经》写批注,但是他们所写的都是以自己的立场,而不是以弥陀的立场来批注。
善导大师觉得依他们的批注只能适合类似他们几位高僧大德的根机,而不能适合普遍的芸芸众生;而最根本的是不契法,不是根据弥陀的愿心,也没有完全根据释迦牟尼佛当初所说的《观经》的本怀。也由于这几位大师的《观经》批注有偏颇,使得当时净土法门的弘扬受到很大的障碍,学佛的人只要听到他们的言论往往就退失了念佛往生的道心,所以善导大师非常感慨而急迫的写这部《观经疏》,目的就是要显扬释迦牟尼佛的本怀,显扬阿弥陀佛的本愿,同时也要纠正以前三人所写有关《观经》批注上的错误。
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疏》总共分为四卷,所以也称为《四帖疏》,四卷是〈玄义分〉、〈序分义〉、〈定散义〉跟〈散善义〉,我们今天所讲的「正行与杂行」是在〈散善义〉里面开头的一段文。「就行立信」,行是往生净土之行,也就是往生净土的方法;「就行立信」是以往生的方法建立我们的信心,说明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往生净土是我们的目标,往生净土之行是往生方法,所以是「目标跟方法」。这一段文的解释在《善导大师全集》第七百二十四页,只要大家利用时间阅读,对这张讲稿的内容就会很清楚的了解;所以希望大家拿这张讲稿,再去看刚刚书上的内容。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三.十四)
正行与杂行(二)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本来应该请我们领众师兄上台来讲,因为他对于本宗的教理早就已经很深入了,不但阅读快速而且领悟敏捷,能够融会贯通,同时记忆力非常好,对于哪一种相关的教理在哪个地方﹐问题的解决又在何处,都很清楚。除了我们领众之外,像净功、净庆、净因、台中的净随以及好几位同修,都是上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末后现出家相,法名释净嵩)座下相当了不起的弟子,可以说是一时俊彦,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让他们发挥这一份长才。
至于我呢?其实不会讲经说法,我在这里所讲的,也只不过是书上所写的,所以只要大家看现今流通的这一套书,其实就知道在讲什么!今天是延续上次三月十四日还没讲完的,我们手上都有这一张讲稿──「正行与杂行」(见附录一),上次是对我们的宗祖善导大师,以八点来对他一生的伟业、功勋做出肤浅的赞叹!今天就延续这个内容。我先把第一段念一遍。
宗祖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就行立信」之释,说明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其文如下:
人生的目标
「往生净土」是目标,「行」是方法,有关人生的目标跟达到目标的方法,对我们而言无比的重要。我们生而为人,人生最主要的目标在哪里?达到目标的方法又是什么?如果有一部民航机,乘载很多旅客,飞上了天空,机上空服人员非常的体贴、亲切,里面有非常多好吃的食物、好玩的东西,可以说一旦乘上了这部飞机是非常快乐、幸福的。可是如果当大家知道,其实这一部飞机在一望无际的天空中遨翔,却没有着落点,汽油也逐渐快用完了,请问同修,你觉得这部民航机里的乘客,能因为有体贴的空服人员,有种种好吃好玩的,而感觉到快乐、幸福满足吗?一定不会。这个就显示出目标的重要性。
一个人即使享受一生荣华富贵,可是却不晓得人生究竟最高的目标是什么,那么他会快乐吗?他不会快乐的。唯有领悟了人生的目标是什么?真正绝对的目标在何处?而且也掌握了达到目标的方法,这个时候,才有心情开始享受他的荣华富贵;即使没有荣华富贵,而只是贫困的睡在桥底下,也会感到满足的,因为他找到人生的真正目标,也掌握了通往目标的方法,所以「目标与方法」对人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我们放眼观看,这个地球上人口有多少?大概有六十亿吧!这六十亿人口他们为了什么而生下来?为了什么而生活着?为了什么即使人生再苦也非活下去不可?有关这些过去、现在、未来的问题如果不懂,这样的人生可说是相当悲惨的,因为没有着落点,而汽油有一天会用尽,那个时候终将坠落在深海当中。如果晓得将来会有这么悲惨的命运,则事先即使伤心痛苦的追求也都值得,因为所谓「道在迩」,只要你追求,终会追寻得到的。如果无知的过日,不知道这悲惨的一天终将来临,等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再作准备,就已经来不及了。因此与其临终的时候惊慌恐惧、焦急感叹、流着眼泪说:「哎呀!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如果再给我一年、半年的时间,我一定会舍弃以往,重新过日子来追求人生真正的目标、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不如就在现在流眼泪,因为现在流泪还来得及。所以一个人要好好的活、快乐幸福的活,必须是要能够好好的死,安然满足的死,才能够安然满足的活。这一点大家认为有道理吗?
如果以一般世俗人来讲,连眼前都自顾不暇了,还想到未来,简直毫无道理!一般人会这样认为。可是我们学佛的人,完全跟他们相反。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在深夜偷偷的离开皇宫,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解决未来的这一件大事。因为这一件大事,如果把它推给明天,那么明天过了还有明天,永远都是明天,这样会来不及的。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这是一般人的心境。我们之所以学佛,尤其学净土法门,就是为了获得「平生业成」──在活着的时候(平生),人生的目标已经达成,极乐世界的往生现在已经决定,万劫以来的轮回今生已经划下休止符,我们学佛尤其学净土,就是为了达成这一件大事──往生净土之行,这是很重要的。
往生净土之行
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这个「正」,总共有五划,怎么写呢?第一划是横,再下来是一个「止」,也就是「守一而止」,止于所应止之处而不动,这个叫做「正」。所以这个「正」在这里是「守一、专一、不杂」。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书叫做《四书》,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然《大学》这一部书是在说明成贤成圣,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可是如果引用它的名相做为佛法的解释,在某些地方也是相通的。以佛法的观点来解释,「明德」就是每一个众生本具的佛性,「明明德」无非是在觉悟这不生不灭、清净涅槃的佛性,而且不只是自觉,还要觉他──「亲民」,也就是使一切众生的心灵也都能够觉悟本有的佛性,过着新的生命。到了自觉与觉他圆满,也就是「止于至善」,我们这个法门的「止于至善」就是「正信的念佛」。
那么「杂行」的「杂」是什么意思呢?五条不同颜色的线交杂在一起,这叫做「杂」,也就是说种种东西混杂在一起的状态,所以「混杂、杂沓」就叫做「杂」。善导大师说,往生极乐世界的行门有「正行」跟「杂行」。
就行立信
我们继续看下文: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第一句「就行立信」者,就是以这个行门来建立往生的信心。凡事要将信心摆在前面,如果没有信心,就没有力量去实践,所谓「信仰就是力量」。因此善导大师在解释往生的行门时,就以往生的行门来建立我们的信心,有了信心,确定能够往生,我们才会开始去实践它。在这里的「就行立信」,还没有详细研讨,如果先从结论来讲,「就行立信」的目的是在就「称名」立信,不在就其它而立信,后面将有扼要的解说。
往生行相
我们先来看后面:
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这一段文包含二种意思,第一是往生的行相,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第二是这二种方法的得失。得失有二种,一种是「难易得失」──「正行」比较容易,「杂行」比较困难。再一种是「功德利益得失」──「正行」不只是容易,而且功德利益很殊胜,而「杂行」非常的困难,功德利益跟「正行」比较也没有那么殊胜。我们再看内文:
一、往生行相
「往生行相」者,依大师之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善导大师将往生极乐世界的行门分为二种,一种是「正行」,一种是「杂行」,但其实再细分就有三种,因为正行里面有「助业」跟「正定业」。
刚刚讲正行,「正」就是止于一而不变动,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它是纯粹跟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的净土有关系,因此只要安止在这正行里面,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正行之所以正的原因。
「杂行」就不是这样了,它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行门,它是在这娑婆世界证悟,在这娑婆世界成佛,也就是圣道门所讲的「万善万行」,只不过是把这万善万行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诸善与万行,因为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才成为往生净土的杂行;如果不回向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无所谓杂行不杂行,因为他的目标是在娑婆修行,在娑婆成佛的,理所当然六度万行缺一不可。但是如果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就成为杂了。为什么呢?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有往生极乐世界纯粹的行门,只要依纯粹的行门,则百分之百不假功用,自自然然就会往生,不必假藉这些万善诸行来回向往生,所以一旦以修万善诸行来回向往生净土,那就不是这个法门的正行,就是杂行了。
五正行
接下来请再看讲稿:
1.五正行
正行有五种,名为「五正行」,即是「读、观、礼、称、赞」,亦即:一读诵正行,二观想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供正行。
读诵正行
第一就是读诵正行。
读诵正行:一心专读诵净土三经
佛经中,与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有关的经典,约有二百多部之多,释迦牟尼佛在这二百多部的经典中,多多少少都提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譬如《华严经》是经王,其归宗结顶在那里?却是在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华严经》的最后,普贤菩萨就以十大愿王,率领着华严会上的法身菩萨,回向求生极乐世界。因此《华严经》跟阿弥陀佛以及弥陀净土非常有关系。而圆顿成佛的《法华经》也谈到:「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其中提到阿弥陀佛因地修行的过程,也和阿弥陀佛有关。此外,以开悟为宗旨的《楞严经》,就有一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在说明忆佛念佛就能不假方便,现在将来能够见佛、成佛;同时介绍大势至菩萨是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现在仍在十方世界摄引念佛人往生净土,可见这部经也是跟弥陀、跟极乐世界有关系的。《药师经》也说,如果念药师佛而回向愿生极乐世界,就会有八大菩萨来带领往生极乐世界。《地藏经》也提到,临命终时,若能称一佛名,就能够消除五逆谤法之重罪而往生净土。可以说,很多重要的经典都跟弥陀净土有关系。
正依经典与旁依经典
在这里所讲的「读诵正行」,所举出的经典只有三部,就是《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以这三部作为读诵的正行,除了这三部以外,就不是读诵的正行。也就是说,以这三部经作为我们这个宗派主要依据的经典,也就是所谓的「正依经典」;而不以其它的经典,譬如刚刚所讲的《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这些很重要、很有名的经典为主要依据之列。原因在哪里呢?在于这三部经是专门的、纯粹的以讲极乐净土、阿弥陀佛为主的经典,其它经典的主旨不在此,它是附带、从旁的连带到弥陀和弥陀净土,所以其它的经典就不作为根本依据的经典,只是作为「旁依」的经典──因为它们的确也跟净土、跟弥陀有关系,在某些方面可以作为正依经典所没有讲到的补充说明。
各宗各派都有它主要依据的经典,譬如说「华严宗」,很显然的就是以《华严经》为它根据的经典,而不是《观经》、《弥陀经》、或《无量寿经》;天台宗以《法华经》,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唯识宗以其它的六经十一论作为它依据的经论。此外像密宗,在唐朝时代称为真言宗,也是以《大日经》等三部经作为主要的依据经典,可以说各宗各派都有它主要而根本的依据经典。我们净土法门主要而根本依据的经典就是「净土三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读诵正行的内容。
观想正行
再来就是:
观想正行:一心专想象净土依正
在这里的「观想正行」,跟《观无量寿经》〈定善〉所讲的「十三种定观」的观想,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是不一样的。因为《观无量寿经》的定善观想是有次序的,依照经中所描述的方法一步一步去观想,同时观想的行者也必须是这种根器,依照这个法修行就能够达到那个效果,否则就观不起来,学而不能成就,这是属于定的范畴。
而此处所说的「观想正行」是属于「散善」而不是「定善」,既然是属于散善,此中的「观想」也就是以我们凡夫本来就有的那种散心的状态,去想象极乐世界的庄严。这有什么根据呢?就是根据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散善义〉中「深心」的解释。善导大师说:
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这一段话是在《善导大师全集》第244页的最后一行。所以,是以弥陀依正二报来「使人欣慕」,而不是使人去入定观想、做思惟正受的功夫。既然这样,岂不是以我们凡夫的散乱心,去想象、欣慕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庄严,而愿生极乐世界?所以它是一种厌离娑婆、欣生极乐的方便。也就是说,当我们读诵净土三经的经文,就能够晓得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那个时候自然会产生向往求生之心。所以,这十三观也好,或者是《无量寿经》所描述的极乐世界的庄严也好,无非都是在引发我们一种仰慕、欣慕、欣求的心,不在于要我们去做思惟、正受这种入定或是三昧的功夫境界。如果不要求定境三昧,就适合我们,相应于我们这种根机,这样机法就相应了。如果善导大师所讲的五正行中的「观想正行」,是一种三昧功夫境界的话,那我们不能相应,就不能作为我们的正行之一了。
礼拜正行
接下来是:
礼拜正行:一心专礼拜阿弥陀佛
也就是说,唯有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尊。所谓「本尊」就是本来就尊贵尊重;尊贵而必须尊重的,就是本尊。各宗各派的本尊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一宗的本尊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南无阿弥陀佛之外,不作本尊。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唯以阿弥陀佛一佛为独一无二,可以说是独尊独一的法门,因此我们即使想象,也只有想象阿弥陀佛端严的法相、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要拜也只有礼拜顶礼阿弥陀佛,不顶礼其它的诸佛菩萨。
本尊阿弥陀佛
有关「本尊」的内容,在《回归善导》第56页的地方有说明。我在这里随文念一遍,大家静静的听。
何故安置本尊?罪恶深重之我身,感念阿弥陀佛救度之恩深,同时对阿弥陀佛归依之情切,渴慕阿弥陀佛,仰望阿弥陀佛,深切渴仰之余,不知不觉深生欲瞻仰佛身万德之尊容,欲顶礼佛身庄严之妙相,因而以万德庄严之弥陀妙相,作为本尊,安于佛堂,日夜瞻仰顶礼,表达渴慕仰望之情,这是念佛人归依之心的自然流露。世人常有祈求现世幸福,或来世福报而供佛礼佛;然而我等念佛人之赞叹供养,恭敬礼拜,都是源自深切归依渴仰之情的自然流露。
本尊身相之根据:正依经典中阿弥陀佛现其真身之处有二:一是《大经》「灵山现土」之阿弥陀佛,二是《观经》「住立空中」之阿弥陀佛。
一、「灵山现土」之佛:释尊在灵鹫山宣讲《无量寿经》,即将讲完时,释尊向阿难尊者说:「你起来,整理衣服,向西方合掌,敬礼阿弥陀佛。」于是阿难尊者便正身向西,合掌敬礼,愿见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此时极乐净土及阿弥陀佛,放大光明,遍照世界,如日东升,夜闇皆晴,明见万物。阿难尊者,与大会四众,一时悉见威德巍巍之阿弥陀佛(以上略译《大经》下卷「灵山现土」之文)。此谓「灵山现土」之阿弥陀佛,善导大师《法事赞》下卷言:「一坐无移亦不动,巍巍独坐度众生。」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虽然真身端坐在极乐世界不动不摇,但却显现到十方世界去救度众生。好像是说,在不动不摇的当下,已经跟十方世界合在一起了,阿弥陀佛的法身遍满整个大宇宙,我们每一位众生,没有一个人是离开了阿弥陀佛如来掌中的,所以说「巍巍独坐度众生」。
立撮即行
二、「住立空中」之佛:释尊在王舍城为韦提希夫人宣讲《观无量寿经》,当说到:「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时,忽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令韦提希夫人惊喜地瞻仰礼拜到阿弥陀佛的真容;同时显示出阿弥陀佛的存在,就是为了随时随地救度卑贱罪深之我辈愚恶苦恼之凡夫。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于此段经文之处,自设问答,以解释阿弥陀佛住立空中之义而言:
问曰:佛德尊高,不可辄然轻举,既能不舍本愿,来应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
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此文之意:罪恶深重之我等苦恼凡夫,被业力所牵引,即将沉入地狱之火坑,阿弥陀佛不忍坐视,为了逼切救度,故亲临此界,一个箭步向前,立即抱住,归于净土。犹如无知婴儿,爬到井边探头,父母瞥见,立即不顾一切,抢天呼地奔往井边,抓住婴儿便走。此之危急场面,单是悠悠泛泛地说声「危险啊!」已缓不济急,此刻千钧一发,若不立即行动,飞步向前,后悔莫及。故阿弥陀佛之所以立身于空中,是为了显示随时救度临临欲入三恶火坑之我等罪恶凡夫的救急之大慈悲。故以阿弥陀佛之尊容妙相为本尊,有其深长之意义。此亦即是善导大师所言之:「不舍本愿,来应大悲」、「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之佛身。
这两段文就是说明本尊有两种,一种是在《无量寿经》阿弥陀佛说法的景象,另一种是《观无量寿经》所讲的,阿弥陀佛住立在空中,所以一种是坐相、一种是立相。坐相是在极乐世界,不移不动,巍巍独坐;而立相是亲临到我们面前,来安慰我们、来等我们、接引我们。那么这两种之中,应该是以哪一种为本尊呢?当然哪一种都可以,因为这些都是依据经典所讲的,所以都可以当作本尊,只是对我们来讲,立相比较有亲切感。为什么呢?因为祂是主动的、不假千里的来到我们面前,而不是高高的坐在那里,所以对我们就特别有亲切感。当然啦!如果了解祂的意义,其实坐相、立相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了要救度众生,随时要在你的面前等待,一旦时间到了,三只手指头一抓(这个「撮」我查字典就是三只手指头)就要把我们带到极乐世界去了,如果慢一步,我们可能就要沦落到三恶道,所以说「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现在中国大陆净宗法师在建设道场,大殿有两座,前面是「来迎殿」,后面是「弥陀殿」。其实来迎也好、弥陀也好,都是阿弥陀佛本身;只是来迎殿是立相,显示接引十方众生,而后面的主殿是坐相,显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然后为他说法、让他悟道成佛的含意。
那么有关「立撮即行」,日文有一首短歌,很能够贴切的来形容,那首短歌,我很久没念日文了,可能念得不顺畅(慧净法师以日语念了一遍),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把它翻译成诗句,总共两句,每一句七个字,就是「父母付出全生命,呼叫窥井的幼子」。它是在述说:一个幼小的孩子很无知,在窥探水井,也不晓得这就是水井,如果掉下去可能会没命,他不知道,只是在那里好奇地窥探──咦!怎么下面有一个跟我一样的小朋友,看起来很活泼、很亲切,如果能跟他玩的话,我就有同伴了!可是远远看到的父母,他是怎么样呢?他会悠悠泛泛地说一声:「危险!」会这样吗?不会!我看做父母最能体会我所写的:「一个箭步向前,立刻抱住就走」,这是形容那种很危险又急迫的景象。
同样的,「住立空中相」的阿弥陀佛本尊,就有这种含意──来不及端坐在那里等待,祂很迫切,已经主动来到我们面前了。所以我们这个法门,不是我们去祈求阿弥陀佛来救我们,也不是靠我们的智慧、学问,是阿弥陀佛主动的、平等的、没有任何条件的,就在这里看着我们、等待着我们、呼唤着我们、拜托着我们。
难行道和易行道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跟其它法门不一样,这个法门是讲弥陀救度的法门。其它的法门都是要我们去修行,而且不能只修一种,要修好多好多。就像龙树菩萨在〈易行品〉所分判的,龙树菩萨把一代的佛教,也就是整个佛教,分成两门,就是「易行道」和「难行道」。「难行道」是要自己去实践种种六度万行,而且经过好长好长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才能够达到成佛的境界,同时还有可能在半途退堕下来,所以龙树菩萨在〈易行品〉里,分判难行道是「诸」、「久」、「堕」,要修种种法门,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而且很有可能会退堕下来,这就是难行道。
但是有另一种成佛的法门,它跟难行道截然不同,就是易行道,所谓「以信方便,易行疾至。」它的特色刚好跟前者完全相反,难行道要修种种诸善万行,而易行道只有「一」,就是念一尊阿弥陀佛。所以〈易行品〉归结起来,是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在阐述、阐扬,也就是专门在讲阿弥陀佛一佛的救度,只要信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一佛就可以,所以是「一」;而且是「速」,难行道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这么久的时间,而这个法门是「速」,是当生成就;而且是「必」,必然成佛,不会退堕下来──所谓退堕下来,就是退入二乘,退入二乘就糟糕了,就如所谓「焦芽败种」,不能成大器了。
因此我们这个法门的本尊,只有阿弥陀佛一佛,拜只拜阿弥陀佛,不拜其它;念也是阿弥陀佛,不念其它;要赞叹,就赞叹阿弥陀佛,不赞叹其它;要供养也是供养阿弥陀佛,不供养其它。
称名正行和赞供正行
请再看讲稿:
称名正行:一心专称念弥陀名号
赞供正行:一心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慈悲是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因为祂所发的愿是超世愿,而且这个愿也已成就了,所以阿弥陀佛有超世愿的愿力,能够救得了我们。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没办法救得了我们,在《大悲经》里面说「千佛舍我而去」,为什么?因为我们本身业障太重,出生在五浊恶世的众生,贪瞋痴特别重,十方诸佛摇头而去,只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因此我们要赞叹能够救度像我们这样的众生,要赞叹哪一尊佛?当然只有赞叹阿弥陀佛。那么供养也供养阿弥陀佛。通常,最平常而且简单能够预备的供养,就是香、花、灯、果这一类的。有关香花、灯果,我们来看这一篇文章〈肉体昏迷神识灵敏〉,请金柯念一下:
赖朝河居士于民国四十五(一九五六)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信义乡,六十六(一九七七)年在马祖服兵役时,因担任弹药士,整日与炮弹为伍。有一天在清算炮弹数量时,一颗硫磺弹爆炸,被灼伤了整个脸部及正面身体,痛倒在地打滚;连上兄弟见状,急忙为他冲水,并立刻将他送医急救。
由于痛彻心扉,难以忍受,遂即昏迷。不久,他的神识出窍离体,浮现在身体上方,看着医护人员不断为他冲洗伤口,看到自己的身体被包得像木乃伊。此时既没有疼痛,也没有喜乐、没有哀伤,一切似乎平常,那个木乃伊彷佛跟自己无关。而每个来看他的弟兄他都清楚知道,他来去自如,没有空间的隔阂,能看穿桌子背面,能透视墙壁外的一切事物,隔壁的开刀房医师为病人在动手术,他看得一清二楚,楼上楼下,左右隔壁,无有一物不在他的视线之内。而营区的长官及弟兄只要谈论与他有关的事情,他马上到场,知道他们所谈的内容;每天有弟兄轮流着为他悉心照料,他都看在眼里。外岛的医院因设备简陋,曾有医官建议送他回台湾治疗,但另有医官持反对意见,认为以他的情况撑不到台湾;每一次医官讨论如何医治他,他都在场,也很清楚讨论的结果。大约一星期左右,院方将他送回台北三军总医院治疗;而外岛马祖营区的长官及同袍,只要聊到他的名字「赖朝河」,他的神识马上到场,台北至马祖似乎没有距离。有一次营区弟兄正在包粽子,有位同袍提起:「这些粽子包好,要送几粒给赖朝河吃」,他马上到场,听到并看到。这期间医院有陌生医生来会诊,讨论他的伤势,他都参与其中,只是无法表达意见;以致日后他清醒时,能熟悉叫出所有参与治疗他的全部医生的名字。曾经有两三次处于虚空中,眼前的世界空无一物,没有肉体的包袱,那特殊的境界有说不出的舒服、自在,那种感觉让他永生难忘。又有一天,闻到一股清香的香味,连续三天这股香味一直弥漫在他四周;之后开始有知觉,感觉全身疼痛,神识不知何时又回这躯体之内;而从神识离体至回来,这期间长达二十几天。自恢复知觉开始,身体逐渐康复;当然,往后经过长时间一次又一次的整形手术,才复原至现在的面貌。
这一事件之后,赖师兄体会到他与母亲之间心心相连连。他出事之时,军方封锁消息,并未立即将此不幸事件告知赖家,但母子连心,母亲那时似乎知道儿子出事,心痛如绞,一直要求他的大儿子赖明喜,去打听二弟赖朝河的消息。赖师兄有一位伯父,于年轻时就出家修行,赖妈妈因挂念儿子,前去求见法师想寻求解答。法师告知:「回家念佛自然就会逢凶化吉」。赖妈妈回家后便虔诚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救救她的孩子。赖师兄因不愿让家人操心,一直不敢回家,也没有和家里连络,而赖大哥因为母亲要求,积极的连络二弟,过程也困难重重,等连络上时,部队已迁回台湾,而赖师兄也已经出院重返部队,兄弟见面彷如隔世,赖大哥见二弟面目全非,甚是心疼。赖师兄日后才知道,当时他连续三天所闻到的香味,是母亲为他念佛求佛所供的檀香。
濒死体验
我收集了很多篇所谓的「濒死体验」,这些故事里的人,看起来好像是昏死或是僵死了,但其实并没有真的死去,他活过来之后,把昏死这段期间的经历诉说出来。我搜集了好多篇这一类的真人实事,准备将来要出书,这是其中一篇。
我为什么对这类经验关心而去搜集呢?因为这些是极其珍贵的。死去的人往往不会活过来告诉我们他死后的情形,如果有这种经验的人,可以回来跟我们诉说他在那个世界的情景是什么,让我们现在就能多少了解到未来,而为未来做准备,这是一点。
另一点是,我们所谓的身体,所谓的人生,有精神体跟肉体两层面,它们似是合在一起的,但是肉体会生病、会死亡,甚至会腐烂,最后与万物同朽;但由这些事迹可以证明,我们的精神体却跟肉体是两码事,它可以在另一个空间存在,虽然看不到,但依然存在,同时不受生老病死之肉身的束缚,一方面是要来印证这一点。
再一点是,有的人认为,这个人都已经死了,就是一块死肉,你在旁边把他当作活灵活现似的跟他讲话、跟他念佛,有什么用呢?这些故事可以证明的的确确有用。赖朝河居士是中部人,他曾经到台南找过我,这篇是他所叙述,旁边的莲友记载下来的。由这篇我们可知道几件事情:
第一点,他的神识脱离了肉体,神识感觉到很平常,而且没有病痛,自由自在的。为什么?因为有身体就有神经,有了神经就有痛不痛的感觉,而神识离开了身体,既然没有这个肉体,没有神经,也就无所谓病痛不病痛了。同时他的神识确是存在于另外一个时空当中,超越了我们的时间、空间;我们经过了一天、二十天、几个月,但是他还是在那种境界当中,无所谓过了几天。这当中不必吃饭,不必特别穿衣服,不会觉得饿,也不会觉得冷。除此之外,他有透视力,而且有神足通,也就是说鬼的五通他都具足,因为他不受墙壁的隔阂,既能够看透墙壁,也能够穿墙而过;同时不受空间的隔阂,在台湾念他的名字他立刻到台湾,在马祖念他的名字他立刻在马祖。这也可以证明一个死去的人,只要他还没有投胎转世,那么我们在另一个空间呼唤他的名字,他就能够立刻到达,来接受我们为他讲经说法,为他助念。所以对亡灵是有这种超度功能的,因为他都知道。还有在那种境界的人,他只要起一念要到哪里,就立刻到那里了,现在台湾呼唤他,他一听到,想到台湾,立刻就到台湾,想到马祖立刻到马祖,想到那个地方,甚至有缘的地方就能够前往,由这个故事也可以了解到这些现象。
自己念佛他人免难
再来,《念佛感应录》里面也有好几件事迹典故是属于「自己念佛,他人免难」一类的。刚才所谈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自己念佛,他人免难」,也就是母亲念佛,儿子免难,甚至起死回生。因为母子连心,儿子出事了,并没有通知母亲;但那时母亲心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之感,特别殷切地想念远方的儿子,好像他出事了,其实正是出事了。结果经过请教之后,他的伯父告诉他妈妈,回家念佛自然就会逢凶化吉,如果对方的寿命未到,就能够早日消灾解厄、逢凶化吉;如果寿命已到,一方面能够延长寿命,不然的话,也能够超度他离苦得乐,甚至往生极乐,这就是一个证明。证明在哪里呢?他妈妈大概平常没事的时候拜佛,都是以平常的香,有事的时候,就买比较好的香,所以那个时候她妈妈点的是檀香,这个檀香是供养阿弥陀佛的,阿弥陀佛在接受之余,也回馈给对方,所以赖朝河之所以醒过来是闻到檀香味,而这个檀香味正是他母亲所供养的。
当然现在讲环保,因此我们点香供佛最好是用好香,最好是能够提神醒脑,甚至能够却病延年的香更好。这样讲起来,是不是必须要这样,才是真正的供养呢?其实也不完全如此,因为供养有好几种,以香、花、果都可以。不过真正的供养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在五正行当中,只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正定业」,其它都是助业。助业并不是说正定业力量不够,必须要助业来补助,不是这样,这个等一下也会讲到。
称念佛名即是赞叹供养
为什么说只要称名也是一种赞叹供养呢?善导大师就曾经提出称名有四种德,在《善导大师全集》中的〈善导大师略传〉有编入,在第848页的地方,(《唐朝高僧善导大师》216页),我念一遍:
卅三、智荣禅师铭文崇仰
宋朝智荣禅师,崇仰大师高德,乃于大师法像铭文赞言:
善导阿弥陀佛化身
称佛六字1.即叹佛2.即忏悔3.即发愿回向4.一切善根庄严净土
也就是说,只要单单称念六字名号,就是对阿弥陀佛崇高的赞叹,以下有说明:
1.但称佛名,即是对阿弥陀佛最高无上之赞叹,天亲菩萨《往生论》言:「称念佛名即是赞叹门」。
可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就是在赞叹阿弥陀佛了,不必加以其它种种美妙的文辞才是赞叹;这也因为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只有阿弥陀佛本身才担当得起,诸佛是没有这个名号的。而我们念这个名号之所以称为赞叹,是因为这个名号的本身能够主动的、平等的、毫无条件的来救度任何一位众生,因此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对南无阿弥陀佛最崇高的赞叹。其它的名号,并没有绝对无条件的能够救度任何一位众生的功能存在,所以如果不念这句名号,而念其它的名号就不成为最崇高的赞叹了。因此世亲菩萨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对阿弥陀佛的赞叹,是属于赞叹门。
称念佛名即是忏悔
再看:
2.名号具德,一念能除八十亿劫生死大罪,一念既尔,何况常念,即是常忏悔人。大师《般舟赞》言:「念念称名常忏悔」以明但念佛名自有忏悔功能。
「名号具德」就是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切的德本,一切的善本,所有修行、行善积德的功能、功德,通通在这句名号里面了;称念名号,即使没能做那些,自自然然就拥有那些善本、德本。「一念能除八十亿劫生死大罪」,我们所讲的忏悔,目的是要忏悔自己的罪业,而念佛一念就能够消除八十亿劫的生死大罪,何况我们常常念,岂不是常常都在忏悔。所以善导大师在《般舟赞》说:「念念称名常忏悔」,这在说明,只要念佛自然有忏悔的功能。
称念佛名即是发愿回向
再来:
3.善导大师在《观经》〈玄义分〉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是故但称佛名,自成发愿回向,必得往生。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自自然然就有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功能。也因为这样,下品下生的人一生都遇到恶缘,临终才遇到善缘,遇到念佛法门,而念佛就是大利,就是无上功德,是大善根、大福德;他身心充满恐惧、痛苦,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思惟,来回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时候他很惊慌,来不及了,只是假借着这个嘴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已经具足了发愿回向的功能。
现在我们还有时间用头脑来思惟法义,用耳朵来听闻佛名,用嘴巴好好的来念佛,可是下品下生的人,他的身、口、意三业都没有作用,可说「三业无功」,因为他不是静静地在听这句名号,或者寂静地在思惟这个道理,或者是一句一句好好的念这个名号,他都没有,他很匆忙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也不晓得「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这样也往生了。
这表示什么呢?表示往生就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本身,而不在我们的功行,不在我们很贤能、很会修行,都不是。因为下品下生的人,他三业都不起作用了,而我们是以三业在行事为人、在修行、在念佛。这个法门的特殊、可贵、容易与殊胜就在这里,连三业无功的人也能往生,因此我们这个法门就回归到这句名号的本身,所以我们说「绝对他力」──完全任凭弥陀的救度,我们只是念佛而已!
名号本身具足往生功能
至于我们在这里念佛,为什么强调要「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开怀畅念」呢?好像有一个模式、有一些仪轨,但其实我们知道,这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要求,至于往生的功能,在这句名号本身本来就具足了,我们只要称念,以这个最原本的做为基点、基础,就可以了。所以法然上人说:
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
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意思就是:如果是圣道门的修行者,要以极高的智慧来领悟涅槃的佛性,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但如果是净土门的修行者,就是以原原本本什么都不懂的身份来念佛,就像下品下生的人,三业无用无功,也可以往生。所以即使我们再深入经藏,再有智慧,再怎么样的贤能,也只是老老实实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好像自己以前所懂的经文,所拥有的知识,在这里都不相干了,都运用不上了,都无用武之地了,其实正是这样。临终的时候,我们什么都用不上的,到那个时候都是无能无力的,只有这句弥陀名号才能救度我们。
称念佛名即是庄严净土
再来,一切善根庄严净土:
4.弥陀因位万行,果地万德,皆悉摄在名号,因此六字名号,具诸善法,摄诸德本;是故但称佛名,自得一切善根,自成庄严净土。
所以最高的赞叹供养,阿弥陀佛所盼望我们对祂的赞叹以及供养,就是专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讲到这里已经十点了,那么接下来的留待下次,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四.十八)
正行与杂行(三)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法要
在还没有讨论之前,我想再次的对我们每一天念佛所要注意的地方,再做个说明、强调。
第一就是我们执引磬的人,以引磬来领导大众念佛,本身要注意的事。一开始念六句,哪六句呢?就是「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开怀畅念!」为什么要念这六句呢?是有用意的。既然是有用意,就应该掌握要领,不然就失去念那六句的意义了。念的时候,要注意稳定度,因为念这六句的目的,主要是让大众摄心,使大家能够因为听到这六句,自自然然的身心端正、静定下来。所以我们念的时候,要不徐不急,不快不慢,本身要有稳定力,才能够稳定大家。至于念法,我来念一遍,并不是说我念的就是最好的,只是大家互相熏习学习参考:「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开怀畅念!」这样一句一句,有稳定力;如果一开始就「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快念),就没有摄受力。到最后回向,也是不可以因为已经要结束了,就草草了之,还是以郑重之心来念,念的调还是一样:「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南无阿弥陀佛!」也是一样,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徐不速、稳定的念下去。这样大家的心情气氛就会感觉到不一样,这是有关执引磬方面的。
其次,我们各位同修、莲友,所要注意的是什么?就是随着引磬的速度念,引罄快就快,引罄慢就慢;但最好是自己一方面念,同时也要一方面听。我以前一开始就强调「十念记数」,「十念记数」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去记这十句,是随每个人各自当下的心情、心境,五句、二句也可以,但总之就是要一方面念,一方面听。因为一方面念一方面听,能够摄心专注,比较少妄想、杂念;少妄想杂念,这样一枝香两枝香念下来,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要回向了。这样的话,心就会感受到一种寂静的法喜,一直这样念下来,会觉得神清气爽,心神怡悦。就是因为当下很专心的听,没有杂念想到其它的事情,或者让其它的事情进入内心;始终都是听自己所念的,也就是自念自听,听自己所念的,别人所念的我们不要去管,这样念下来会觉得时间很快,而不会一直注意时钟,感觉时间老是还没到,这就表示有杂想妄念,有点不耐烦了。
执引磬的人在交接时,接的人,要随着前面引磬声音的快慢大小交接,它大声就大声,小声就小声,快就快,慢就慢。等我们接过来之后,我们如果觉得太大声就调回小声,太小声就调为大声,太快就调慢,太慢就调快,但都是在无形当中去调整,让大众不觉得是在交接,交接于不知不觉之间,这是要有技巧的,我们不一定能做得很好,但总之尽量朝这个方向努力。
念佛为什么有这些要求?虽然阿弥陀佛说,你只要念佛,就必定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并不需要其它的条件;这只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既然这段时间让我们念佛,那么我们就好好的来念佛,较不会一方面念,一方面杂想妄念很多,既然要这样,就要有一点点要领。所以自念自听,是一种要领,但并不是说自念自听了,你所有杂念妄想就没有了,倒不是;只是粗的妄想杂念没有了,还剩下细的妄想杂念。细的妄想杂念是没办法消除的,能够消除微细的妄想杂念,那几乎可以入定了,不过只要没有粗的妄想杂念,也能感受到那一份安详、寂静的法喜。那么,有了这一份体会,自然就会把它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上;我们生活上往往有顺境、逆境,有种种挫折、人我是非、称讥毁誉等等,体会到那一种心境之后,这些人我是非、称讥毁誉,就不会那么的执着,会以平常心看待,比较淡然处之、不以为意。
接着,我们来研讨我们手中这一张讲稿(见附录一),这一张讲稿还是延续着前二次而来的,第一次主要是介绍我们的宗祖善导大师的其人其事,第二次是介绍这张讲稿第一页的内容,今天继续来研讨第二页,因为今天有几位是前二次没有来的,我先从第一页再把它念一遍:
宗祖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就行立信」之释,说明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其文如下: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一、往生行相
「往生行相」者,依大师之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1.五正行
正行有五种,名为「五正行」,即是「读、观、礼、称、赞」,亦即:一读诵正行,二观想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供正行。
上次研讨到下面这张表格,这张表格将五种正行以表格的方式列出来,让我们能够一目了然:
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
接下来:
何故五种正行之中,独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乎?大师解释说:「顺彼佛愿故」。亦即「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余行非本愿之行;故但称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称名念佛为什么是正定业呢?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顺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就叫做「本愿法门」,我们的念佛就是「本愿称名」,除了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外的就通通不是正定业,通通不是本愿之行。
五杂行
接下来请看内容:
大师又说: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亦即五正行之外的所有修行,都名之为「杂行」。
2.五杂行
「杂行」即是杂多之行,即一般菩萨所修之六度波罗蜜及其余一切诸善万行。若论杂行,其数无量,不遑具述。若与五正行比对,则有「五杂行」。
也就是杂行很多很多算不完,但是如果跟前面所讲的五种正行来比对的话,最起码就是有五种杂行:
就「读诵杂行」来讲,为了往生极乐世界,我们读诵当然就只有读诵净土三经,为了往生极乐世界而读诵净土三经以外的其它经典,包含大乘经典、小乘经典,甚至密宗所有经典,都算是读诵杂行。我们最常读的《心经》、《金刚经》、《普门品》、《地藏经》,这个算不算读诵杂行呢?当然就是读诵杂行。为了往生极乐世界,跟极乐世界有关的经典最纯的就是净土三经,你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去诵《心经》、《普门品》、《地藏经》、《金刚经》,那岂不是杂行了?因为这些经典并不在于解说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可说跟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没有关系。
当然,如果不是为了往生极乐界来读这一些经典,那就不算杂行,你是为了了解而去读,就是所谓「行有余力」。当我们的这个法门都已经专精,然后想要去了解有关《心经》、《金刚经》般若系统的道理,或者是想了解观世音菩萨的功行、《地藏经》所讲的因果报应、地狱种种情形,为了了解,可以去看去读。了解之后就不必常常去看去读,除非是布教人员,为了知己知彼,那就不得不除了自宗法门的要精通,其它各宗法门的也要去涉猎。就一般人来讲就不必这样,为什么?因为念佛都没有时间了,哪有时间再去读诵其它的经典呢?读诵《心经》、《普门品》时间是比较短,读诵《地藏经》,大概就要一个半钟头,你那一个半钟头不去念佛,却在诵地藏经,可见就不晓得正行跟杂行,不晓得什么是往生的因。这是就读诵来讲。
就「观想杂行」来讲,为了往生极乐世界,你若观想,就应该观想极乐世界的庄严,除了极乐世界的庄严以外,你去观想是为了什么?那就有问题了。所以除了极乐世界庄严之外,不管是大乘的是小乘的,是显教的是密教的,事观理观,都是属于杂行,不是往生的正因。所谓「诸法皆空观」也好,或者是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也好,或者是密宗所讲的「阿字观」,或是其它种种观,都是观想杂行,这都是不该修的。当然如果不是以这些修行回向往生,就无所谓杂行不杂行,可是不为了往生,我们离开念佛而来观想这些又是为了什么,那岂不是有问题了?
就「礼拜杂行」来讲,我们礼拜只有礼拜南无阿弥陀佛,祂是我们唯一的本尊,其它诸佛菩萨都不是我们的本尊,那可不可以礼拜?可以礼拜,我们不是专门的常常去礼拜这些佛菩萨,而且礼拜的心情跟礼拜阿弥陀佛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我们礼拜阿弥陀佛是一种归命的,身心性命的归投、依靠弥陀的救度,所以对阿弥陀佛是感恩戴德这样的礼拜;对其他诸佛菩萨的礼拜心情就不一样了,那这样是不是对其他诸佛菩萨的不敬呢?其实不是,反而是「顺佛教故」──随顺诸佛的教导。因为《阿弥陀经》里面十方诸佛,都现身异口同声来主动的、欢喜的为我们十方众生证明,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执持名号必定往生」,要我们来信受,所以我们只要都专称这一句名号,自自然然就是对十方诸佛的孝敬。所以我们不管念也好,拜也好,赞叹供养也好,观想忆念也好,都归入到南无阿弥陀佛一佛,何况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不但随顺诸佛,而且十方诸佛主动的、欢喜的来护念我们。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到十方诸佛土去供养十方诸佛,因此,我们礼拜,就只有礼拜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去礼拜其它诸佛菩萨,很明显的就是杂行了。那我们到其它的道场去,其它的道场所供奉的,如果不是阿弥陀佛,可是我们到了那个道场,理所当然就要顶礼三拜,那算不算杂行呢?那个不算,因为理所当然就是要向佛表达恭敬的嘛!但是心情是不一样的呀!当然在这当中也有感恩,我们对十方诸佛菩萨乃至一切众生都感恩,因为今天能够促成我们生而为人,闻到佛法进入本愿,都是十方诸佛菩萨的慈悲引导,都是这个世间的顺境、逆境来促成我们的──不是顺的增上缘就是逆的增上缘,所以我们凡事就是感恩。
「称名杂行」就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去称念其它诸佛菩萨,以及其它的种种密宗咒语,这都是杂行,都不能往生的。「赞叹供养杂行」也是一样。
净土门的菩提心就是愿生极乐之心
接下来请看第3页:
此外,举凡布施、持戒等,并圣道门所重视之菩提心,皆属杂行,亦即五种正行以外之一切诸善万行,不问大乘小乘,为求现世证悟,或求现世利益,如是等等所修之一切行,皆名杂行。
如果论菩提心,凡是学佛的人,不管圣道门、净土门,都必须要发菩提心,因为学佛就是为了成佛,发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发心。就圣道门来讲,他不是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往生极乐世界去成佛,圣道门是在这个娑婆世界生生世世行菩萨道,生而为人就是学佛行六度万行,即使出生在畜生道,也是在行布施、菩提心这一些六度万行,那么这到底是困难还是容易呢?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第一点,必须要维持生生世世都不失去这菩提心,这菩提心的显现,就是菩萨行。那菩萨行的显现是什么呢?你如果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人家要你的房子,你的房子要奉献出去,不奉献出去就不是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人家要你的眼睛,你的眼睛要布施;人家要你的肝脏,你的肝脏要布施;要你的肾脏,肾脏要布施;要你的太太、你的先生都要布施;要你的儿女也要布施;要你的财产、要你的王位都要布施出去,所谓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舍能舍。这样一生一生累积三大阿僧祇劫,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这就是圣道门的菩提心。这种难行道我们做不来,如果以圣道门的菩提心来求往生极乐世界,是属于杂行。
净土门的菩提心是什么呢?愿生极乐世界之心就是菩提心。因为不怕我们不会成佛,只怕我们不往生,往生极乐世界必定成佛;不怕成佛不会说法度众生,一旦成佛,说法度众,那是很自然的,因为拥有了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自然然的就会到十方世界去分身千百亿、广度诸众生。谚语说:「不是真龙不入海」,泥龙怎能入海呢?只有真龙才能够入海,神龙一滴水就能够遍洒天下;所以我们如果不能够到极乐世界,在这一辈子说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那是不可能的。人家对妳的先生抛媚眼,妳就睡不着觉;人家对你的太太有意思,自己就开始提防了。
舍杂行归正行,舍助业专定业
有关这一方面进一步的解释,请看这本书第95页:
本来五种杂行也好,六度万行也好,都不是坏事,都是佛教中的修行,大师称为诸善;只是从行业的性质来讲,杂行是属于圣道门、难行道、自力,亦即是此土入圣的行业;而正行是属于净土门、易行道、他力,亦即是彼土得证的行业。此二者的性质、利益完全不同,大师为了详细区分之,故作此二行之判;并举出「二行得失」,有褒贬废立之意,亦即褒正行贬杂行,而劝导实践正行、舍弃杂行。
所以杂行并不是不好,在圣道门来讲,没有杂行是不能成佛的;可是来到了净土门,净土门往生的正因就是称名,其它不是。所以就要舍杂行的观念而进入正行。
请再看下面:
此「正杂二行」之判是净土门的判释,杂行以圣道门而言不名为杂,然而来到净土门,因为不是纯粹弥陀极乐之行业,必须回向方能往生,若不回向便不能往生,故名为杂。犹如直达车,到站即是目的地;若非直达车,便须到处转车,回转趣向于目的地,否则永难到达。凡与弥陀无关的行业,即使专修一行,亦名为杂,仍须回向方能往生。
这一段就是说,往生之行除了弥陀这一句名号,其它种种的法门,你即使专修其中的一个,也是「杂」。「杂」,就必须回向,不回向就不能往生,它就有这个风险性的不同。
接下来请再看:
原来是修圣道门的人,想在此土入圣证果,因此以六度万行为其因行;然而毕竟自觉烦恼强业障重,以自己之力无法圆满六度万行诸波罗蜜,无法在此土证果,因而发愿求生极乐净土,而以其所修功德作为回向。若一改其圣道门行业,舍杂行归正行,舍杂修入专修,则不用回向,因为是纯粹极乐之行体故;而杂行非纯极乐之行,是广通于人、天、三乘及十方净土,随其业因而感果;因既千差,故果亦万别,若不回向便不能感极乐之果,故谓之杂。然而虽可回向,也只在报土中之方便化土,不能直入报土,因为不是弥陀本愿真实行,乃是凡夫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且不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不蒙弥陀光明摄护。
同类助业与异类助业
这个我们先看到这里。请再看104页,从第二行开始:
以上大师分辨「杂行、正行、助业、定业」,而劝导不问行住坐卧的称名,有舍杂归正,舍助专定的废立之意。
前面曾谈到「五种杂行」都不是坏事,都是佛教中的修行;只是既然要了脱生死,往生极乐,却不一心信顺弥陀的救度,而去依靠阿弥陀佛以外的诸佛菩萨等其它法门,不知此等对往生来讲都是无力的,不能往生的,力量全在弥陀一佛。由于迷而不知,其心其行皆杂,故言「杂行」,劝应舍弃。
当然读诵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等净土五祖正确解释净土三经的论释,不算是读诵杂行;又阅览有关因果的经论,有助于机的深信,也不算读诵杂行。
这一点就比较微细了,本来读诵正行的内容是净土三经,此外就是杂行,为什么这里读诵有关因果的经论,不算读诵杂行呢?因为它是要帮助我们深信因果、深信轮回,然后进一步依净土经典所讲的来离开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为了这一点来讲才算是助业,算是正行。如果不是为了这一点,那就不算是正行了。助业中,除了这五种正行的助业是「同类助业」以外,还有「异类助业」。也就是说,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本来无关,可是却有助于我们相信弥陀的救度的助业,叫做异类助业;异类就是不同,虽不是净土三经,可是却能够达到跟净土三经一样效果的,也是助业,只是它是异类助业。
善不可舍,应舍乃是自力之心
请再看文:
至于「诸善万行」(六度万行),以勤修此等诸善,以为但有此善必能救度自己,必能往生极乐,仰仗修善之力,这种心态便是自力之心;以这种自力心所作的诸善便是杂行。当然行为是善的,应该众善奉行,但自力心是不好的,大师贬之,嫌为杂行,要人舍弃。这绝非舍弃行善,善不可舍,所应舍的乃是自力之心。当自力心舍掉之时,则一切所谓的杂行之诸善便完全转变为报谢广大佛恩之行。
各种善行,比如孝顺父母──所谓百善孝为先,是理所当然的;奉侍师长、三纲五常、四维八德,这一些人世间的伦理道德,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去做。那么做这些善行到底算是自力还是他力?算是正行还是杂行呢?其实本来不算自力他力,也不算正行杂行;但如果把它们做为回向往生之行,那么就是自力,就是杂行了。因为这显示,我们的心中还隐隐认为,往生极乐世界,单单称名念佛还不够,还必须要假借这些善行,那这样就是杂行,就是自力。如果不用来回向,那就不是正行杂行,就无所谓自力他力,因为它们跟往生行就没有关系,只是我们人世间理所当然应该去做到的责任义务!
所以上师强调「在履行责任义务当中修行」,我们就在履行责任义务当中念佛;履行责任义务不背称名念佛,称名念佛不背履行责任义务。何况现在是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时代,我们实践人世间的伦理道德,不但可以淑世利人、净化社会,也能净化我们的身心,所以它本身跟念佛来讲并不冲突。
助正兼修仍存自力心
请再看下一段文:
至于「杂修」即是助正兼修,这当然是心向阿弥陀佛一佛的行业;然而以为勤修此五正行之故才能往生,不知助业是方便,唯有正定业才是真实,才是往生因种,因而依靠自己所修五正行之力,这便是自力心;以这自力心所修的五正行名为「杂修」。当然所修的是正行,行此正行方知本愿之旨,然而仍存自力,大师贬为杂修,劝人舍弃;这绝非舍弃五正行,而是舍弃自力心。当自力心舍掉之时,则从来被贬为杂修的助正兼行便完全转变为报谢广大佛恩之行。
从这一点来讲,就是比较微细了,那么这个可以看我们讲稿第四页最后一个表格:
这个表格,有「大判门」跟「细判门」。从大判门来讲,往生行有专修跟杂修,专修就是五种正行,五正行以外的通通是杂修,也就是杂行。从细判门来讲,只有称名念佛正定业是专修;「助正兼行」,是说五种正行通通去做,想依靠自己所修五正行之力用来回向,这样也是杂修;「正杂兼行」,正行跟杂行一起去修,也是杂修;甚至呢,所谓「专名祈现」,就是说专称念这一句名号没有错,可是不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为了祈求现世福利,或是祈求来世再生而为人,甚至做为高僧一闻千悟广度众生,这都是属于杂修的范围。以上有从大的范围和更微细的范围来分辨,从大的范围来讲,五种正行可算是专修;从更微细的范围来讲,只有正定业才是专修。以我们来讲,当然要完全融化其它助业于称名念佛的正定业。
讲到这里已经是十点钟,我们今晚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五.十六)
正行与杂行(四)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仍然延续上一次我们所讲的「正行与杂行」(见附录一),在开讲之前先和大家闲聊几句。
念佛法语
最近,我们书院佛堂有些不一样,就是多挂了几幅法语,大家尽可能把它记下来,然后将它的义理吟咏在心中,这对我们念佛人会有很大的效用。因为这些法语,都是我们这个法门很核心、扼要的法语,意义都很重要。念佛人单念一句佛号如果感觉到枯燥无味,就想想这几句法语,会让我们感觉内容丰富,而且法喜无限;如果觉得念佛懈怠了,提不起劲,回想这几句法语的内容,会让我们产生想要念佛的动力。目前我们的佛堂是临时性的,我们已经设计好正式庄严的佛堂,只是施工进行过程比较费时间,因为我们的构想跟一般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佛龛并不是将一张桌子摆上去,然后佛像伫立中间而已;我们规划除了本尊弥陀圣像之外,背景是以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作背景,因此在时间上花费要比较久。等到佛堂完成之后,庭院气窗的地方也会伫立一尊阿弥陀佛的接引像,到时候,我们大门就要敞开,接引来往的登山客和十方大众。
继续,请大家还是请出「正行与杂行」的讲稿,接着上次从「二行得失」之后开始讲。请看讲稿第三页第四行:
二、二行得失:
大师列出五种正行,明确指出往生方法,意在使人舍杂归正,探其理由,即是「五番相对」。因为「往生行相」既有「正杂二行」,便有五番相对之「二行得失」。
回归宗祖善导大师
「大师」就是善导大师,也就是本宗宗袓,所谓「宗祖」,即是开宗之祖,所以宗祖只能有一位,不能有二位,当然其它的传承可以有几位,但那是列祖而非宗祖,因此我们是独以善导大师为我们这一宗的宗祖。善导大师列出五种正行,明确指出往生方法,往生的目标是极乐世界,方法就在五种正行──历来只有善导大师这样明确的标示。可说善导大师开展的净土法门,直到明确的标示出这五种正行之后,净土宗的教理就完全地圆满显露了,因此善导大师可以说是我们净土法门的大导师。善导大师之所以能够开展一个宗门出来,就是因为他将净土法门做有系统、条理性的组织,让人很浅易的就能够一眼看出往生的方法──五正行,而不会觉得艰涩,或模棱两可。
善导大师这种开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然他的师父道绰禅师以及道绰禅师所依止的昙鸾大师,对于净土法门已经有所发挥和开展了,可是集大成者却是在善导大师。在善导大师之前,其它宗派的祖师也有解释净土法门的,但都不是以净土的教理来解释净土的经论,因此所解释的难免不能完全契应阿弥陀佛的愿心,也不能完全适应十方众生的根机,就只有善导大师所开展的这五正行,是上契弥陀的本愿,下契十方众生的根机。善导大师之后,也有祖师在阐扬净土的经论,弘扬净土的法门,可是大部分都是以其它宗派的教理,站在其它宗派的立场上来解释净土教理,所以所解释出来的就不是纯粹在开展净土法门,而是掺杂了其它宗派的思想。
在善导大师之前,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智者大师也写了《观经》的注疏;「三论宗」的吉藏大师,还有华严宗、地论宗……都有祖师解释净土的经典,但都是站在各宗的立场上,只有善导大师是站在本宗的立场。善导大师之后,唐朝之间很少祖师大德有净土经论的阐释。直到宋朝之后,几位有名的弘扬、阐释净土教理,解释净土经典的大师,也都是其它宗门的。譬如说知礼大师的《妙宗钞》很有名,可是他是以天台的思想来解释;其它有名的,比如说慈云大师也是天台宗,或元照大师是律宗,他们都是站在各自的宗门上;又像宋朝很有名的永明延寿大师,却是禅宗。一直到明朝末年,有莲池大师写出很有名的《阿弥陀经疏钞》,是站在华严、禅的立场来解释;藕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看起来也大多以天台的名相来阐释阿弥陀经,所以都不是纯粹的以净土解释净土,因此使得后来的人感觉,净土法门阿弥陀佛虽是非常的慈悲,但是修起来却是很不容易。
所以走净土这一条路,学念佛这个法门,如果不回归善导大师,所谓的净土易行道,易之中也就掺杂难修的法门在里面了,这样就不能成为纯粹的易行道了;名符其实的易行道,就是善导大师所开展的法门。像以前的祖师菩萨,比如天亲菩萨也写出一本《往生论》,《往生论》里面明确地指出「五念门」,跟善导大师的「五正行」很雷同。「五念门」就是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修这五门就可以快速地得生极乐世界。但这「五念门」的道理非常微细,如果不能掌握得当,「五念门」也就成为难行道了,只适应上等根机的众生。不如「五正行」,不但适应上等根机,也适应中下根,是所有众生万根都能够契应的,真可说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的法门。
善导大师在这里将「五正行」和「五杂行」排列出来,目的是积极地劝导我们去做取舍,也就是舍杂行取正行。就像一堆钞票,真钞和假钞排在一起,说明什么是真钞,什么是假钞,然后劝导人们取真钞舍假钞。往生极乐世界,唯一的、绝对的、直截的、稳当的、容易的、圆满的就是这五正行。除了这五正行之外,就不是容易的、直接的、稳当的、圆满的。
二行得失:五番相对
为什么要劝修五正行,劝舍五杂行?善导大师举出「五番相对」来论述,由这「五番相对」就显现出正行和杂行的得和失出来了。「五番相对」请看讲稿: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也就是说,修前面所讲的「正助二行」,「正」是指「称名」,也就是「正定业」,「助」是指称名之外的四种正行,是「助业」。正业和助业,合起来就是五正行,修五正行则我们众生和阿弥陀佛就有亲的关系、近的关系,还有忆念不断、无间的关系,这是第一行的意思。
第二行的意思,大家先看第二页倒数第十行。善导大师在这里说: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可见杂行非常的多,广泛来说,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除了五正行以外,其余都是杂行。请再看原来的地方,善导大师说:
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从这两行就可以显现出「五番相对」,第一行讲出三种相对。第一种是亲跟疏的相对,修五正行跟弥陀亲,五正行之外则跟弥陀不亲。第二就是近跟远的相对,修五正行跟弥陀很近,五正行之外都跟弥陀远。第三是有间断跟无间断的相对,修五正行跟阿弥陀佛的关系是无间断的,除了五正行之外跟阿弥陀佛的关系都是间断了!
另二种是在第二行,「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虽然可以回向往生,就表示如果没有回向,就不能够往生。念佛是即使没有回向也能往生,如果不是这五正行,不是念佛,那势必要回向才能够往生,不回向就不能往生。再来,是「众名疏杂之行也」,也就是说,五正行之外不管是那一种法门,都名为「疏杂之行」,疏杂是跟纯粹相对的。表示说修五正行是纯粹的往生之行,除了五正行之外都不是往生的行业,都是杂的而不是纯粹的。总结就有这「五番相对」。请看左边的图表:
亲疏对
以前在这里也曾经解释所谓「亲」的内涵。父母与子女之所以亲,是因为他们之间有血缘的关系,因此产生一种天性自然的亲子的感情;其它如兄弟、叔叔伯伯、表兄弟……也是因为跟我们父母、儿女有关系,才会形成这样的亲缘──也就是有一等亲才会有二等亲、三等亲。「亲」既然有天然至性的关系,就表示彼此的心是联系在一起的,彼此的心是在对方的身上。父母的心是在儿女的身上,小孩子小的时候,他的心也是在父母的身上,小孩子童年的时候,一两天没看到父母就会很怀念,父母如果有事情离开了家庭,身在外面,可是心却仍挂念着家中的孩子。即使年龄老大了,一百岁的父母,心还是挂念着七、八十岁的儿子,尤其是儿女如果离开了,离开得越远,想念得越深,可谓「相处若无事,别后倍相思」,不管他到了哪里,即使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比如美国或加拿大,我们的身是在这里,可是心却是在那里,关怀着他们,系念着他们,他们的苦乐祸福可以说都会触动着我们的神经,使我们的生活受到影响,这个就是「亲」。
我们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就是有这一种「亲」的关系,学这个法门,就只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心只有系念在阿弥陀佛身上,不可能系念在其它诸佛、菩萨、法门、经咒上,这个就是「亲」。
亲缘
有关这一点,请翻开《唐朝高僧善导大师》第120页(《善导大师全集》第七五三页),善导大师用问跟答的方式来说明,为什么只有念佛才能获得佛光的普照、摄护,而不念佛修其它法门的却完全得不到佛光的摄护;善导大师以三种内容来解释,请看第二行: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备修众行」就是修其它的杂行,只要回向也都能够往生。可是为什么修其它杂行的人不能获得佛光的摄护,而只有念佛的人才会获得弥陀光明的照摄呢?善导大师的回答是这样: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
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这个就是所谓的「亲疏」相对。修其它的法门虽然可以回向往生,但跟阿弥陀佛是「疏」,唯有专称弥陀佛名,纵然不回向,也必定往生,因为他本身和阿弥陀佛是有亲缘的。
刚刚讲,亲子关系,父母系念儿女,儿女系念父母;同样的,阿弥陀佛系念我们,而我们也系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我们就有这个亲缘。所以这里说「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我们念佛,不管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或者心中默念,阿弥陀佛一定听到,因为阿弥陀佛是佛,六通具足。如果祂不是六通具足,我们即使用广播器大声喊叫,远的地方还是听不到;阿弥陀佛是无碍的,祂不受时间、空间的障碍,也不因为我们念佛时有烦恼、妄想、杂念,就障碍了阿弥陀佛对我们念佛的听闻。所以,不管我们念佛的当下是以清净心念或是以散乱心念,是有心念或是无心念,阿弥陀佛都听到。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我们只要低身弯腰,阿弥陀佛就看到了,就知道我们是在拜祂。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我们其实还没张口,当起这个心念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知道了。人心如同「收发器」,我们起心动念、言语举止,都自然的散发出去,绕遍全宇宙;而当我们息虑凝心,进入静定之时,就能接收到太虚中任何频率的心波;凡夫尚且如此,何况诸佛之王的阿弥陀佛。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这并不表示,是因为我们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才忆念我们,而是因为阿弥陀佛老早就已经为我们发愿,从成佛到现在,长伸金手在呼唤我们、等待我们,要接引我们,所以万古以来都想尽各种办法来调摄我们、触动我们。如果我们不能够生而为人,阿弥陀佛就调摄我们,使我们快速的生而为人。若生而为人,不能接近佛法,阿弥陀佛就以各种顺逆的增上缘来使我们接近佛门。进入佛门了,阿弥陀佛又以各种顺逆增上缘使我们舍圣道门,来修净土门。即使修净土愿生极乐,但是我们执着自力,阿弥陀佛也以各种因缘来让我们了解自力是无力的,往生的功德本身就在这一句名号上。所以即使我们没有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始终在忆念我们,就像月亮其实是时刻都皓月当空,普照大地的,无人、无处不照,只是如果我们没有仰头望明月,那就跟明月两不相关;若我们仰起头来瞻仰明月、欣赏明月,明月跟我们就合为一体。所以说,「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机法一体
所谓「不相舍离」,法然上人之后有证空上人的门派,就发展为「机法一体」的教义。「机」指众生、念佛者,「法」指阿弥陀佛,我们念佛众生跟阿弥陀佛是一体的。一体有「一体不离」跟「一体不二」二义,两者的意义有一点点不同。比如说,三明治整个是一体的,可是却是一片一片迭在一起的一体,这是「一体不离」;而「一体不二」,是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体,比如水和乳,水乳交融,就成为一体。而水跟油在一起就不是一体,因为水在底下,油在上面。「彼此三业一体不离」就是说众生的三业,跟阿弥陀佛的三业,彼此的三业是一体不离,一体不离就是亲。
另外又有两种「机法一体」,第一种是「往生正觉,机法一体」。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不能使念佛的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就不成佛;由于第十八愿已经成就,众生的往生和阿弥陀佛的正觉是机法一体,这就是「往生正觉,机法一体」,它在十劫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也就是说,众生的往生,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正觉为因缘,而阿弥陀佛的成正觉,也是依靠众生的念佛往生为因缘,因此,念佛的众生,和已成正觉的阿弥陀佛是两两互相依靠在一起的,彼此需要的,缺一就不能成立的。阿弥陀佛如果不是完成众生往生的功德资粮,就不能成为阿弥陀佛,也就没有阿弥陀佛这个生命;而众生若缺乏阿弥陀佛本身的功德,众生也不能往生。从这点来讲,「往生」、「正觉」是机法一体的。
另一种的机法一体,就是依据《观无量寿经》第八观所讲的: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还有第九观所讲的: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由这里也可以看出机法一体的关系,这称为「色心功德,机法一体」。什么是「色心功德,机法一体」呢?所谓「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诸佛如来是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法界身遍满所有法之中;既然遍满所有法之中,我们起心动念念佛,而这个心念也是法,那表示说,阿弥陀佛的本身是进入到我们念佛人的心中,只要我们起心动念念佛,当下我们就领纳了阿弥陀佛的本身和阿弥陀佛的功德,因为祂「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们心中一念佛,岂不是阿弥陀佛的本身、阿弥陀佛的功德就进入到我们的心中?
再来,阿弥陀佛的光明是要照摄、包含念佛众生的,这个光明就像盒子,东西放进盒子里面,就被盒子所包含;光明就像这个桌上的茶杯,水一进入茶杯之中,就被茶杯所包含。阿弥陀佛的光明是要照摄念佛众生的,只要众生念佛,就在阿弥陀佛的杯中、阿弥陀佛的盒子中、阿弥陀佛的袋子里面,就被阿弥陀佛整个所包容、包含。这岂不是念佛人一方面心中领纳了阿弥陀佛的功德,一方面色身又是受到阿弥陀佛光明所包含摄护?这就是「色心功德、机法一体」,也是「亲」的涵义。
既是这种涵义,其实用「亲」这个字来形容,还是不够的,因为它本身已经是一体的关系了。何况所谓亲子关系,这个关系还是建立在凡夫的心性上,而凡夫的心是无常的。父母跟儿女,如果环境都很顺遂的话就恩爱如恒;可是,一旦逢缘遇境,父母儿女之间也有反目成仇,甚至对簿公堂的。但是阿弥陀佛和我们之间绝对不会有那种情形,因为佛心始终都是慈悲而平等的,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没有冤、亲这些对待观念。所以,我们众生和阿弥陀佛永远都不可能有恩怨存在的。《无量寿经》说: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为了将这个法门介绍给众生,预先为众生发下四十八大愿,预先为众生修菩萨种种苦行,祂是把我们众生当成父母来看待,而把自己当成纯孝之子。所谓「纯孝」,「纯」是非常的专一,非常的纯朴、不夹杂,非常地虔诚、恭敬。「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凡夫的爱是有限度的,佛的爱是没有底的,是彻底的;不但爱,而且对十方众生,是高高的、慎重的来恭敬,所以说「爱敬父母」。亲人之间虽有亲情之爱,但不一定会有「敬」,往往久而久之就变得很随便;而朋友之间虽然有礼貌,却缺乏亲情之爱。可是,阿弥陀佛却是很纯粹的、专一的、虔敬的把自己当成孝子,把十方众生当成应该敬爱的父母。而且,进一步就是: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进一步把十方众生,不管圣人、凡夫,不管善人、恶人,不管佛教徒、非佛教徒,阿弥陀佛都把他看成祂本身。是人类也好,是动物也好,是在三恶道也好,阿弥陀佛都把他看成自己。所以说「于诸众生,视若自己」。那岂不是众生的苦乐祸福都是阿弥陀佛的苦乐祸福?就好像婴儿生病了,婴儿的身体在受苦,痛在儿女的身上,同时,也是痛在父母的心上;只有身为父母的,才能真正地体会「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所以要晓得五正行的归趋就是正定业,专称佛名;而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有这么「亲」的关系。如果不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么是「疏」了,这个就是「亲疏相对」。
近远对
第二、「近远对」:「近」,有四种情形,有近而不亲,有亲而不近,也有根本就是不亲不近的,也有既亲又近、既近又亲的。
我们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是既亲又近、既近又亲。当然,父子母女之间是非常的亲,但是并不近,因为儿女长大了,就各自到他乡外里去了。一般公司里的同事,虽然每天都在一起,可是却没有亲情。只有念佛者跟阿弥陀佛,是既亲又近、既近又亲的。可以说,时时刻刻都与佛同在,与佛同出入,与佛同起卧。因为既然是一体,就比亲还亲,比近还近。关于这个「既亲又近、既近又亲」的关系,我们看《唐朝高僧善导大师》第120页(《善导大师全集》第753页),第八行: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其实,佛本来时时刻刻都在十方众生的面前,就好像无线电波,不论何时都在这个空间,可是开关不开,电视屏幕就不出现,你开哪一台,那一台的屏幕就会出现。所以说「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所有念佛的众生,没有不想见佛的,可是怎么很少人见到佛呢?其实所谓「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只是个人的因缘、磁场,各不相同,有的能见到,有的不能见到。虽说不能见到的比较多,但不能见到也不是永远不可能见到,磁场转换就能见到;至少,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现在其前,往生极乐后更是时刻跟西方三圣、清净大海众菩萨,睹面相亲,永不分离。
这是从近跟远来谈的。凡是念佛都跟弥陀近,凡不是念佛,不管念其它哪一种,都跟弥陀远而不近。
无间有间对
第三、「无间有间对」:「间」就是间断,或者是间隙的意思。我们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的关系是无间的,不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就间断了,因为你不念佛,没有那三种缘,也没有机法一体的关系,所以是有间断的。但这并不表示说,我们念佛人,睡觉的时候没有念佛,那就跟阿弥陀佛有间断了!而且,大部份的人,不可能白天无时不刻称名念佛不断,比如思考动脑筋、与人谈话、做复杂事情时,称名就会间断。但如同一位全心全意在医院关注照顾生重病住院儿子的母亲,即使人不在病房儿子身旁,必须处理其它事情时,但心思可说仍全在她的儿子上;念佛人的心念也是如此,全心全意在阿弥陀佛上,做事说话时表面上念佛看似间断,当事情过了,我们的心自然又恢复到忆佛念佛来,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这个就是无间。
不回向回向对
第四、「不回向回向对」:是说专念弥陀名号的人,即使不必回向,照样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是念佛,而是修其它的法门,要往生极乐世界,则势必要回向,不回向就不能往生。有关此最简明扼要的说明,就是善导大师对「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的解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意思就是说,这「南无」两个字是什么涵意呢?「南无」两个字,是我们念佛众生的归命之心,也是发愿回向之心,因此,念「南无」两个字,本身就含有回向的念佛在里面,念念「南无阿弥陀佛」,无时无刻都在回向,不必另外再回向。如果不是念佛的话,就必须最后做回向,或者是心心念念转向西方,不然就不能往生。所以,念佛不念佛,有回向不回向的得失。
纯杂对
第五、「纯杂对」:念「南无阿弥陀佛」是纯粹往生极乐世界的一条路,不会有岔路,也不会掺杂;如果不是念佛,而念其它种种,那就杂了。譬如说修五戒的,如果把修五戒的功行回向极乐,那就往生极乐;若不回向极乐,则五戒的功行是生于人间的。而十善是生于天界的;四谛、十二因缘,是罗汉的。因此,其它的法门,都是向着人间,或是天界、三乘,或是十方净土的,都不是向着极乐世界的,只有专念弥陀名号,才是往生极乐世界,因此有「纯」和「杂」的关系。
以上是五种正行和杂行的比较,有这五种得失。
称名念佛除顺彼佛愿并有现当光明摄护之益
五种正行的第四「称名念佛」,之所以是正定业,它的理由又是什么?是因为念佛本身是随顺、契应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所以说「顺彼佛愿故」。同时,也相应于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在此世就受到弥陀的保护,能够转夭折之命为长寿,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所谓「消灾解厄,增福延寿」,这是属于现生的利益;一旦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现身接引他到极乐世界。所以摄取不舍,是从现在一直到他临终,从来没有舍离他,永远不会舍离他,所以称名念佛,一方面是顺彼佛愿的正定业,一方面也受这句光明名号的摄护。
请看讲稿「二行得失」的表格:
再看讲稿:
如是,修五正行者,与阿弥陀佛亲缘、近缘、无间、不别回向、纯极乐行。修杂行者,与阿弥陀佛以外之诸佛菩萨天人相关系之行,与阿弥陀佛疏、远、有间,须要回向、不纯。修五正行与修杂行比较,有此「五番相对」,故舍杂行,选正行,此是大师「就行立信」之意。
就行立信意在专称佛名
「就行」之「行」还是导归于正定业的专称佛名,所谓「定」跟「不定」是相对待的,专称佛名既然是正定业,若不是归于正定业而是其它助业,就有不定的可能──当然,「定」的成份是比较多的。怎么讲?如果专念这句名号,那是必定往生的,因为现生就已经被弥陀佛光明摄取,但若掺杂其它四种正行,在心念当中以为必须有五种正行的功行加起来才可以往生,不然就不能往生,这样会增加困难性。因为五种正行还有读诵、观想、礼拜跟赞叹供养,如果不认识字,或是眼睛瞎了,或是没有经本,或是其它的不方便,就不能诵经了;观想、礼拜和赞叹供养也是一样。唯有念佛,张开嘴巴能念,心中默默的也能念,感情一来,要大声的呼喊,也可以!所以,念佛是适应万机,其它都不一定。
法然上人之三重选择
接下来请看讲稿第4页:
三、三重选择: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独尊善导大师,将大师之净宗思想,巧以四首五言四句之偈语彻底圆彰,此偈妙含「三重选择」之义,后世称为「三选文」,此三选文所独举之「搁、抛、傍、专」四字,可谓「净宗口诀」。
「三重选择」就是:第一重选择、第二重选择、第三重选择,然后归入第三重选择。日本佛教界鼎鼎有名的高僧法然上人,应该大家都耳熟能详,尤其在净土门当中,可以说是如雷灌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因为日本的净土法门,是法然上人所开展出来的。
《法然上人全集》里面有法然上人的传记,记载他一生的功勋、行谊,在这本书最前面的〈编者序〉中就谈到法然上人的一些事迹。还有,早在十多年前我所编的《选择本愿念佛集》,也有一篇序文,都是将法然上人不可思议的德行,一条条地记录下去,如果要了解法然上人是何等人物,请看这本书,那些都是白话文,很容易理解。
简单讲,法然上人在当时是被公认为大势至菩萨所示现的,而且,被赞誉为「智慧第一」,如同文殊菩萨示现。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右?侍,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慈悲的示现,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智慧的示现。所以,大势至菩萨就是表示智慧,也唯有智慧,才能看出净土法门才是所有众生最后的归趋,只有净土法门才是释迦牟尼佛最后的本怀,所以,善导大师就开展了净土宗。中国自古以来,大多数学佛人最后还是念佛归向净土的,所以净土法门在中国佛教是一枝独秀,可是并没有人能够创立一个净土的宗派出来,虽然善导大师已经将净土教理初步建构完成了,但是后继无人,没有人把它进一步开展。只有法然上人写这本《选择本愿念佛集》,《选择本愿念佛集》篇幅并不长,我们把它选编在《法然上人全集》的篇首,大约有一百页。
法然上人独尊善导大师,他将善导大师的所有著作「五部九卷」完全消化后,提炼出最精纯的部分,写成这一本《选择本愿念佛集》,可以说《选择本愿念佛集》是把善导大师的著作思想,进一步系统化的组织。所以,我们如果直接去看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若是智慧不足,反而会看不出善导大师思想的宗旨、核心和目的。若是由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下手,那么善导大师的思想核心,善导大师的目的,善导大师的法是什么,就像看我们手掌中的掌纹一样,了如指掌。也就是说,要了解善导大师的思想,务必要通过法然上人的著作。所以,大概在民国七十五、六年之间,我从大藏经第八十三册看到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就很高兴,很惊讶!──居然净土法门里面有这样一本有条理性、系统性、逻辑性组织的书。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版本,是经过重新整理、分段、标点,又加上眉注的,大家更容易理解。总之,如果要掌握善导大师的思想,务必要研读《选择本愿念佛集》。
法然上人偏依善导大师
法然上人独尊善导大师,偏依善导大师。而独尊、偏依善导大师的根据又是什么?在《法然上人全集》的《选择集》第一一三页第五行,就说「偏依善导一师也。」法然上人虽然专修净土,也开创了净土宗,但其它各宗的祖师也都有阐示净土经论,为什么法然上人不依据其它祖师,却偏依善导大师呢?
这一方面是因为,善导大师是以净土的思想来解释净土,另一方面是,善导大师是证得三昧的人,所以,法然上人就偏依善导大师。偏依的「偏」不是偏颇,而是完全的、专一的、整个投入的、毫不妥协的、不苟且的,这个叫做「偏」。法然上人怎样独尊善导大师?在《选择本愿念佛集》最后一页,以两行文字来赞叹善导大师,这两行文字可以说是最崇高无比的赞叹了。法然上人说:
仰讨本地者,四十八愿之法王也,十劫正觉之唱,有凭于念佛;
俯访垂迹者,专修念佛之导师也,三昧正受之语,无疑于往生。
在这两段文字,第一段是赞叹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示现,也就是说「仰讨本地者」,从善导大师的本地来讲,善导大师是为我们发下四十八愿的阿弥陀佛。这种赞叹,虽只有几个字而已,可是却是尊贵、崇高无比,所有的赞叹,没有比这个赞叹更好,把对方赞叹成阿弥陀佛的示现,等于对方的著作、对方之所说,所宣扬的,就是阿弥陀佛直接所讲的,这样的话,我们信受善导大师,就等于信受阿弥陀佛了啊!可以说,对善导大师的依循和敬重,没有比得过法然上人了。
三选文:净宗口诀
法然上人将大师的净宗思想,用四首五言四句的偈语,彻底圆满地显现出来。这四首偈语,就巧妙的含有「三重选择」的意义。本来《选择本愿念佛集》这本书,总共有十六章,如果和三重选择之文相对,则整本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叫做「广选择」,而这四首偈语叫「略选择」,表示整部《选择本愿念佛集》的意义都简略、扼要的含盖在这四首偈语当中,所以叫做「略选择」。后来的人也把这四首偈,称为「三选文」。
此三选文所独举之「搁、抛、傍、专」四字,可谓「净宗口诀」。
这是我的解释,或许别宗、别派,即使同样是净土门的人不一定会同意。不过,我认为,我们之所以要专,就正如法然上人所讲的,要把圣道门「搁」,要把杂行「抛」,要把助业「傍」,要把正定业「专」。如果掌握了这四个字,就是掌握了整个净土法门的要诀了,所以,我把这四个字当作是「净宗口诀」。
这四首偈语是这样的,请看讲稿: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这四首文字都很浅显,可是组织却很严密,而又很自然,就好像金字塔一样,一层一层很顺。
第一首就是第一重选择,所谓「欲速离生死」,是说我们生而为人,想要离开生死轮回。如果不能生而为人,是没办法离开生死轮回的,就永远在六道轮回当中;要有离开六道生死轮回的机缘,就唯有生在人道才有可能。因此,生而为人,有一个最宝贵的目的,就是离开六道生死轮回。这么讲起来,生而为人,如果还觉得自已业障深重啦!自己不如别人啦!自己很苦恼啦!自己生活很苦啦!那就表示他不了解生而为人的价值,生而为人的难得,生而为人的可贵、可庆、可喜。
生于人间,应大庆喜
透过〈源信上人念佛法语〉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可贵、可庆喜。源信上人说:「生于人间,应大庆喜。」不止庆喜,而且是大庆喜。如果庆喜不起来,就表示我们不了解生而为人的可贵性、难得性。
所以,源信上人说:
离三恶道,生于人间,应大庆喜。
自身虽贱,不劣于畜生;
吾家虽贫,犹胜于饿鬼;
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
世间之难住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
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
故生人间,应大庆喜。
真的,我们如果在忧悲苦恼的时候,念念这几句法语,就转忧悲苦恼,而成为法喜之心了。真的,作生意失败,总胜过饿鬼吧!因为饿鬼五百世不闻水浆之名;觉得自己很卑贱、没有智慧、没有学问、没有能力,可是我们总胜过畜生吧!人总是万物之灵,畜生还得在地上爬。
「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唉!我很苦呀!我逆境很多、儿女不孝、婚姻不美满、做事不顺利呀!赚不到钱、病痛呀!但是想一想,如果现在不生而为人,在地狱之苦真的是不能想象,一想象地狱之苦,这个人会心脏麻痹而死!因为地狱,只能从书上看,用头脑去想象,真的将地狱之苦,讲的人把它详细讲出来,听的人随文入观的听进去的话,讲的人和听的人当下会吓死,这是经典上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这应该可以理解,六道轮回的苦是地狱最剧烈,世间上有人被吓而死,而地狱之吓人,那已经不能想象了。临终之人,看到了地狱之火来的时候,那一种哀嚎,不是哭喊的,是尖叫、嚎叫的。
搁外道,选内道
生在人道是离开生死轮回的一个契机,可是如果毫无宗教信仰的人,他还是依业轮转,即使遇到了宗教,所遇的不是佛教而是其它的宗教,虽然讲博爱,讲救度,但那是不究竟的。所以,这第一重选择之前,应该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内外选择」,选内道(佛教叫内道),搁外道(其它宗教叫外道)。
搁圣道门,选净土门
第一重选择: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这首偈子是讲佛法之中的选择,要速离生死必须要遇到佛法,现在我们都遇到佛法了。龙树菩萨把佛法分为难行道和易行道,昙鸾大师进一步把它分为自力和他力,到了道绰禅师就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这些都是对于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分派判教。到最后,圣道门和净土门就成为净土宗判教的专有名称和定论。所以法然上人说:生而为人,要速离生死,就要遇到佛法,其它的宗教还不行。佛教之中有二种胜法,二种胜法就是圣道门和净土门,圣道门同样的也能离开生死,可是它是难行道,是靠自己的力量,龙树菩萨形容说:就好像「陆路步行」,在陆地上靠自己的双脚走路,要到达很远的目的地,这个很难、很苦,恐怕会半途倒下去,所以说是难行道,是自力。那么易行道呢?是靠他力,也就是靠交通工具,我们即使再怎样软弱,依靠交通工具,也必定到达目的地。在当时,最舒适、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就是船,所以龙树菩萨说,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就是本愿船,很轻易的就能够横超六道苦海,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念六字名号,就是在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船,依靠这个交通工具。佛法中的圣道门和净土门,我们要搁舍难行的、自力的、必须要回向才能往生的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抛诸杂行,选归正行
第二重选择: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圣道门中的修行,如果不回向往生,就是圣道,回向往生的话,就是杂行。不过,应该先来解释什么是圣道,什么是净土。
所谓「圣道」就是圣人的根性,它是「从凡入圣」,这叫圣道门,也就是说他有圣人的根性,虽然是凡夫,可是他可以生生世世,这一辈子、下辈子,下辈子不成就再下下辈子,这样苦修六度万行来从凡入圣,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期间都不能有退心,有退心就半途而废了,这个叫「圣道门」。圣道门是在娑婆世界成佛度众生,它的先决条件,必须要有圣者的根性,这样讲起来是难得,但我们都做不到,以此衡量,我们都不是圣人的根性。
净土门是「从秽入净」,从这个娑婆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成就佛果。是不是到了极乐世界再去学、再去修圣道门所应该修的法门?不用!因为所应该学、应该修的都在这一句名号里面,阿弥陀佛都已经为我们完成了,统统容纳在这六字名号里面。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不用再假藉其它方便,只要「华台端坐念弥陀」就可以了。所以,法照大师说:
成佛不劳诸善业,华台端坐念弥陀。
也就是说,到了极乐世界要成就佛果,不必劳烦我们再用三大阿僧祇劫的期间去广修六度苦行,只要端坐在莲花上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其实,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彻大悟而成佛,我们到极乐世界六根门头对极乐世界的六境,都能够大彻大悟,都能够成佛的。
傍于助业,选专正定
接着第三重选择,第三首偈: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五正行,目的就是在正定业,因为,第一正行「读诵」,真正的读诵,不是用口去读诵,而是用身体去读诵,身体去读诵就是忆佛、念佛,也就是去实践它。因为经文在讲教理,让人依教理去实行。所以诵经固然有其功德,但是经的本身目的,不是只要人家去诵,而是要人家通过读诵之后,了解它的教理,然后依教奉行去实践。所以,我们读诵净土三部经之后,净土三部经就可以搁在一边,然后专一去念这句名号。就像法然上人,到了年老的时候就是专一念佛。他说以前他一天念三部《阿弥陀经》,一部是用汉音念,因为当时隋唐时代的音叫汉音;一部是用吴音念,也就是宋朝之后,日本和大陆来往的往往都是江浙一带,那一带的音是吴音;另一部是用日文的音。所以,一天念三部,音各不同。到了年老的时候,法然上人就一部也不诵,他都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就是越来越专了。因为不论《无量寿经》也好,《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也好,都是在阐释愿生极乐,专称佛名,就必定往生。既然如此,我们就归结在专称佛名了。以前的种种熏习是一种前方便、预备教育,是过程不是目的,最终目的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我们的佛堂从早到晚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掺杂其它,因为不必加,只是一个月当中有两次另外诵念《阿弥陀经》,让我们熏习极乐世界的景象,熏习《阿弥陀经》所开展的往生的方法,熏习十方诸佛护念我们的经文教理,并不是因为必须加上诵经,才有往生的功德。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不用加料的,它本味就很醇厚了,只是一句名号很容易、很简单,可是味道无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非常丰富,让人有无穷的法喜。
五种正行中,第二种是「观察」。这句名号的本身,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都蕴含其中,念佛本身就受着弥陀光明的包容,而且有十方诸佛的护念和菩萨的相随,所以也不必再去做观察。
第三种正行「礼拜」也是一样,如果一方面念佛,一方面礼拜,那还可以,但如果礼拜的对象不是阿弥陀佛,就不成为这个法门的助行。而且,礼拜的往生功德不在于礼拜的本身,而是因为有这一句名号,所以礼拜阿弥陀佛,一方面礼拜,一方面念佛,才有往生的功能;如果执着自己非礼佛拜佛不可,否则功行不够,资粮有缺,这样就成为正行当中的杂修,而不是专修了。也由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以念佛为主,并不是不礼拜,而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空间不够,一方面要适应各个根机,一方面想完全依据正定业,因此我们以念佛为主。
「赞叹供养」也是一样,唯有「称名念佛」才是真正的赞叹供养。不然,我们离开了专称名号,对阿弥陀佛就是一种不了解、不孝顺、不敬重。而真正的赞叹供养,唯有专称弥陀佛名。
称名念佛,依佛本愿,必定往生
所以,五种正行中,只要修称名念佛,其它四种就统统融入,统统包含了。其它四种正行的目的,就是要归趋到正定业的专称佛名,所以第四首偈就说: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表示专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依据、契应于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除了专念弥陀以外的种种,都不是依佛本愿,不是顺佛本愿的话,就未必百分之百的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称名必得生」,「必」是必定,不是或然率,是百分之百的。
再看讲稿:
此文明示三重选择之义,亦即于「二门、二行、二业」之中,「搁圣道、选净土;抛杂行、选正行;傍助业,选正业」,简言之即是「选净土、选正行、选正业」。
这个就是三重选择,第一重,选净土;第二重,净土当中选正行;第三重,五种正行之中选正定业。
旁边还有三个表格:
这些都很浅显,能够一目了然,也由于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不作解释,今天晚上我们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六.二十)
略谈三皈
──授三皈依开示
为何三皈依
一、定信仰
二、消灾障
三、增福慧
四、离恶道
五、出三界
六、成佛度生
皈依的重要
皈依是真正信佛学佛的开始,是学佛的第一课,也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虽是第一步,但如不踏出第一步,岂能踏出第二步、第三步?要走第二步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所谓:「千里之行,起于足下」,又说:「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所以信佛学佛乃至成佛,要从三皈依开始。三皈依也是学佛成佛的基础,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若无地基,五层十层乃至百层高楼不可能稳固;若无三皈依,要脱离三界六道轮回乃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可见皈依三宝的重要。
而且,不只入佛门要先皈依,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都要三皈。因此三皈即分有如下五种:
一、翻邪三皈
二、五戒三皈
三、八戒三皈
四、十戒三皈
五、具足戒三皈
皈依的意义
「皈」即回转归投,「依」即依靠信赖,亦有保护、救度之义。
人若心有皈依,则身得安稳,遇难不惊,平安度日。如人溺水,忽见船来,乃归投过去,上船安坐,依靠此船,蒙其救度保护。
一切凡夫,都是沉溺在六道苦海当中,头出头没,备受痛苦。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说:「人生是苦」、「六道苦海」。
沉沦六道苦海的众生,三宝是救度的大船,只要真心归投依靠三宝,进而依教修行,便能脱离三界火宅、六道苦海,甚至成佛。所谓:「生死为海,三宝为船,众生皈依,即登彼岸。」
若能愿生弥陀净土,专念弥陀名号,今生便能脱出六道轮回,往生净土成佛,未来广度众生,乃是必然之事。
又,皈字从白从反,有反染成净,去邪归正,离恶向善之意。若更譬喻之,三宝犹如:
暗室的明灯;歧途的指南;苦海的慈航;火宅的甘霖;贫者的宝物;病者的良药。
皈依三宝:如囚出狱,如子归家;如迷趋觉;如苦得乐;如堕反升。
三宝的意义
皈依三宝要先了解三宝之义,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
佛──佛是「觉」之义,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亦即自己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并且充满慈悲、智慧、愿力、神通、辩才,能广度众生,使众生也能成佛。又,佛是福慧两皆具足,故曰「皈依佛两足尊」。故佛是宇宙之中,最尊第一、至高无上的大圣者,所谓「天上天下无如佛」。
在历史上出现的佛是释迦牟尼佛,而十方世界亦有无量诸佛。皈依三宝,第一是皈依佛,以释尊及十方诸佛为老师,可说光荣之至,庆幸之极。
法──释尊所说的经典,亦即宇宙人生的真理,修行的目标与方法。闻法修行,能明因识果,去恶行善,离苦得乐,脱出三界火宅,永离六道苦海,证悟涅槃寂静而成佛。
又,法是清净无垢,究竟圆满,故曰「皈依法离欲尊」。
僧──出家僧团,佛的代表,传承佛法、住持佛法;一则依法修行而自度,二则代佛说法而度他。如此僧团,人中最上,故曰「皈依僧众中尊。」
宝──三宝之宝有多义,略述其三:
一、希有义:铜铁多,金银少;金银有,钻石少;钻石有,牟尼少。
世有金银,物质生活无忧;若皈依三宝,精神生活富裕,灵魂救度可期,故三宝是宝中之真宝。
三宝希有难遇,有偈曰:
佛出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世
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又说: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无量寿经》说:
若闻斯法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二、最胜义:世上最胜,能生无量功德,发挥无尽妙用,并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无极无限,无边无际。
三、不改义:犹如金刚,永不变质,永不消失,绝对可依靠。
世间无一可靠:
自身有老病苦,不可靠;亲友有离别苦,不可靠;
财富有销散苦,不可靠;名位有坠落苦,不可靠;
社会有败坏苦,不可靠;鬼神有凶杀苦,不可靠。
《无量寿经》言: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又言: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永远不离,与我长在,只有三宝。
三宝的种类
有多种,归纳为三:
化相三宝:又称「别相三宝」、「最初三宝」。皈依佛,以释迦牟尼佛为师;皈依法,以佛所说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真理为师;皈依僧,以最初随佛出家比丘为师。
住持三宝:又称「常住三宝」。指流传、维持佛教于后世之三宝。礼一切诸佛佛像为佛宝;一切诸法经典为法宝;一切出家僧众为僧宝。
自性三宝:又称「理体三宝」、「一体三宝」。亦即皈依佛,人人皆有如来佛性;皈依法,人人皆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皈依僧,人人皆有般若清净的身心。
没有住持三宝,无以显现理体三宝;没有理体三宝,无以安立住持三宝;住持三宝是理体三宝的大用,理体三宝是住持三宝的全体。
先皈依身外的住持三宝,进而依法修行,证悟自性的理体三宝。
三皈的利益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综合起来,约有八种:
佛子──成为佛的弟子。
戒基──是受戒的基础。
减业──减轻业障。
积福──能积广大福德。
善成──一切好事都会成功。
不堕──不堕恶道。
神护──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拥护。
得度──将来龙华三会,度脱现在皈依者。
若欲举例,经中甚多,略举如下:
一、《经》言:「世人虽然行善,不能破坏先世恶业,若能受三皈依戒,便能破坏先世罪业。」
二、《善生经》说:「若人受三皈,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全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皈依三宝者,其福过彼,不可胜计。」
三、《折伏罗汉经》说:「过去,有一位忉利天子,天福享完,寿命将终,再过七天,就要死了,他的身体也衰败不堪。但他知道,命终之后,将在猪中投胎,所以他恐慌极了。于是请教天主,天主也没有办法,天主要他去向佛陀求救,佛陀教他皈依了三宝。死后不唯免堕猪胎,得生人间,并逢舍利弗,请佛说法,而证得圣果。」
四、《法句譬喻经》说:「从前帝释天五德离身,五衰相现,自知命尽,当下要坠入畜生,在一个以冶陶为业的人家受驴胎。帝释天立刻驰往佛所,稽首作礼,伏地三自皈命佛法僧众。未起之间,其神识已至陶家驴腹之中。当时驴因没有绳索系缚,行动之间,破坏坯器,主人用鞭责打,驴腹痛,实时伤胎,其神识即刻又还入原来身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当时,佛陀为其说法,帝释天即知无常之要,明白罪福的变化,了解兴衰的根本,从此欢喜信受三宝,故再进而得须陀洹道。」
五、《受三皈获免恶道经》说:「过去,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天福尽了,还有七天,就要死了,昔日的欢乐,都离开他了,美丽的天女,不再亲近他了,本来是威威堂堂的相貌,现在变得毫无气色了,他的身体,既然衰弱,并且垢秽不堪,两腋之下,整日流着臭汗。他也看到,他将生到猪胎中去,因此躺在地上,哀伤、流泪、诉苦。此事给天主知道了,指示他诚心皈依三宝,教他口念:『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他便照着天主的指示,皈依了三宝。七天的时限一到,他便死了。天主为想知道,他死后究竟投生何处,但是以他的能力看遍了所能看到的所在,都无法看到那个天子的下落。只好去问佛陀,佛陀告诉他说:『已经由于皈依三宝的功德,转堕为升,升到兜率陀天去了。你们天人,只能看下面,看不到上面的。』」
六、《印光大师全集》有一段记载:「有一天晚上,有一位女鬼很痛苦的跪在关房前求救。她自己说:『我是某省某县的人,丈夫个性毒辣,致我死于非命,至今含冤未伸。他已来函请求皈依老法师(印光大师),来信已在途中,明日必到。他若得皈依三宝为佛弟子,我即永无超生之日,恳求老法师万勿准许。』哀求不已。我开示她说:『恩怨本自平等,善恶了无自性;既遭恶缘,宜求解释,免得世世酬报。妳应发心皈依三宝,我可代妳求法力加被,妳可从此解脱,并谕知妳的丈夫为妳超荐。』女鬼终于答应,隔天果然有求皈依之某某。」
以何心情皈依
一、真诚、恭敬、殷切心。
二、了解三皈、清楚表达。
三、郑重其事,以期圆满究竟。
皈依前要先忏悔
衣服若脏,清洗则净;东西放久,要晒太阳,否则会发霉。
罪过要发露忏悔,忏悔则清净。众罪如霜露,忏悔能消除,所谓「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我们的心只有佛能理解,也只有佛不嫌弃我们,包容我们,原谅我们。
人有隔阂,即使夫妻,也不能互吐心声,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原谅。
皈依后劝嘱
一、每日至少一次,真诚称念三皈依文。
心有定向,身有依靠,遇难不惊,安稳度日。
二、要具正知正见:相信有善恶报应,有三世因果,有六道轮回,修者超生,不修者堕。
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奉公守法,为世良民,为人楷模。
四、我们今日在净宗书院举行大型皈依,有其特殊因缘。
此教团是净嵩法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所创立,而大家今天在此皈依,也都是由于净嵩法师的感召,秉承净嵩法师的遗志。净嵩法师最大的心愿是要大家一心念佛,弘扬弥陀本愿,如果大家能一心念佛,必定往生净土。如此既满净嵩法师的心愿,也圆满我们今日皈依的究竟目的。
五、念佛即是忏悔,若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即是根本皈依、根本忏悔。可谓一皈永皈,一忏永忏。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
因为既往生弥陀净土,即已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必定成佛度生,岂非究竟圆满三皈之目的!
六、又,念佛人是净土眷属,犹如兄弟。
因为:同念弥陀佛名,同生弥陀净土,同一弥陀正觉花化生;同一念佛,同一净土,同一莲花。则念佛人同是净土眷属,犹如兄弟,同秉父母(弥陀)气血所生,可谓「本皆念佛人,本皆同根生」,理宜互相友爱,情同手足。故《往生论注》亦言:「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
七、既是净土眷属,也是同门师兄弟,彼此要:
相尊重不相轻视,相亲近不相疏远,
相体谅不相批评,相帮助不相袖手。
(二○○四.一.十八
净嵩法师(李元松老师)殡葬法语
一、启灵法语
念佛扫尘埃心华片片开
翻身归净土合掌礼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净嵩法师:
自从您在弥陀佛诞示现往生以来,您的眷属及同修大众,一直在您的大体四周亦即净宗书院念佛,一直要到七七四十九天。今天是第三七,正好是佛陀成道日,是个大好日子,要将您的遗体送去荼毗。
您一生寻道修道,精进学佛,并且创办教团,领众修行;最后显示卑下身,以身作则引导全体大众归入弥陀本愿,可谓功果圆满。尔后在弥陀诞生之日而往生,在释迦成道之日而荼毗,真是因缘非常殊胜,令人无比赞叹。
惟愿您在净土光中,依然领导同修大众,使教团稳定成长,本愿快速弘传。
虽然如是,即今启灵一句,又作么生道?
得生西方去莲华朵朵开
华开无数叶叶叶见如来
二、荼毗法语
一炬弥陀光明火化净尘劳业垢身
即今往生西方去倒驾慈航早日来
三、恭奉遗骨树葬法语
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
心随弥陀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夫、生而无生,法性湛然;无生而生,愿力显然。
正由十方众生,轮回六道,头出头没,苦海无边;
致使诸佛菩萨,示生三界,来来去去,应化无尽。
恭维上净下嵩法师,可谓大权示现于生死园内,亦如菩萨游戏在烦恼林中。
机缘成熟,不来而来娑婆应化,创立现代禅,教化有缘弟子,德气感人,永贻怀念;
化缘已尽,无生而生极乐成佛,导归净土宗,显示普贤行愿,佛光耀天,长存感恩。
其生也宝树行行,普遍庇荫净土法眷;
其没也金华朵朵,永远迎接念佛同修。
今日系中华民国九十三年岁次甲申正月初九日,亦是往生后四十九天又三日。
众弟子谨遵遗教兮,奉遗骨为树葬;
仰上师悲愿弘广兮,专念佛弘本愿。
不违师志,更报佛恩。
愿常寂光里,长相左右兮,继续护念众弟子;
期悲愿海中,倒驾慈航兮,传承光大净土宗。
虽然如是,即今恭送遗骨一句,又作么生道: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四、下葬法语
四大元无我五蕴本来空
树葬净嵩骨念佛仰高风
五、完葬法语
若想念我时请念弥陀佛
我也居住在六字名号中
(二○○四.一.三十)
净德昭彰
──净嵩法师的德行与遗志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净德昭彰
今天晚上我们看到书院挂上「净德昭彰」这四个字的挽幛,这是印顺长老的挽词,由小鱼写的。我觉得这四个字的意义非常好,可以说是我们净嵩上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末后现出家相,法名释净嵩)历史地位的盖棺论定,也只有「净德昭彰」大概可以形容上师最后这一段人生的心行。
「净德」这两个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方面是上师本身之德;第二个方面是上师本人修持净土法门之德;第三个方面是上师弘扬弥陀救度的净土法门之德。
上师本身之德
第一、上师本身之德。如果我在这里向大家讲上师的德行,那真的所谓班门弄斧,可能大家了解的比我感受的更深。而我要讲的是一位师父或一位师长,他之所以能够感人不是靠他的学问,也不是靠他的辩才,也不是靠他的手腕,完全是凭他的德行,这个德行真正感动对方,能够使对方一生都念念不忘。所以能感人的不是其它,就是德行,德行当然从慈悲所流露的。
昨天下午我有事要出门,想到必须要交待,那时大家都在专心念佛,我就简单写张字条,刚好遇到净本就拿给他,他就立刻送我出门。因为我这几天发现净本还有其它师兄弟所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对上师的忠诚、虔敬,好像怀着无尽的感恩,我就跟他讲这一点。突然间净本眼眶就红了,他说:「上师对我的恩德是一生都报答不尽的,上师不是对我这样而已,几乎对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我听了很感动,我对上师的了解真的不及大家的十分之一,这个就是上师「净德昭彰」的地方。所谓「昭」就是太阳出来朗照宇宙,光芒万丈,大家都看得清楚,感受得到的,我们上师真的是「净德昭彰」。
上师修持净土法门之德
第二、上师修持净土法门之德。所谓「净土法门」就是指弥陀本愿的救度,才是真正的净土法门,如果不是弥陀本愿的救度,就不是净土法门了。因为净土法门的定义就是「易行道」,易行道必须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的。也就是说,除了像上师这种上等根器的人能够获益,像其它或如我这种下等根器的人也能够获益的才是净土法门。上师本身对弥陀本愿的净土法门有修持之德,譬如他发给教界的公开信,就吐露他的真心,他说:
至心发愿往生弥陀净土,
唯有「南无阿弥陀佛」是我生命中的依靠。
能够讲出这短短的几句话,我觉得是很有智慧的。
一个人生命中如果没有「南无阿弥陀佛」依靠,他一生没有平安、没有喜乐;反之,如果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依靠,他即使贫困的睡在桥下,他都甘之如饴,而且随时死掉都很满足,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一个人生命之中没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依靠,虽然贵为王侯将相,或者是对社会有丰功伟业的贡献,他的内心之底不可能有平安、有喜乐。因为人生无常,面对临终的时候,他的身份、功业,其实都不能了脱生死轮回的,那个时候就正如《无量寿经》所讲的: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那时就会懊悔、恐惧,就会说:「唉!我一生中官位做这么大,为社会付出那么多的心血,可是从来没有为我自己的生死轮回去做考虑、准备,现在要临终了,我来不及了。」所以就懊悔了,等到这一口气断了,孤独、黑暗,到底要到哪里去呢?可以说六道茫茫,前途黑暗,充满不安与痛苦!所以生命中必须要有阿弥陀佛的依靠,除了阿弥陀佛的依靠之外,其它的都靠不住,都不能做我们的依靠啊!所以我觉得这段法语,我们的艺术家小鱼可以写下来,然后看挂在哪个地方,这是关于上师本人修持净土之德。
上师弘扬净土法门之德
第三、上师弘扬净土法门之德。上师带领大家修行可以说是有阶段性的,到了最后功果圆满,归终结顶的就是进入弥陀的净土法门,弥陀救度的怀抱。这样大家能够给弥陀救度,而且今生也可以随缘、随分、随力、同心协力去发扬弥陀救度的法门,这个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从上师本人以身作则示范给大家而来的,如果大家将来能「自信教人信」,这种无形的弘扬之德可以说非常大的。
昭慧法师有一篇报导,里面引用上师常常讲的一句话,那一句话就是:一「依」二「要」。一「依」就是上师说:
净土法门是众生最后的依归
二「要」是:
大家要一心念佛,行有余力,要弘扬本愿。
这是二个要,要一心念佛,要弘扬本愿。上师这一种遗志、遗愿,我想大家会把它摆在心中的第一位,然后想办法去推广、弘扬来满上师的遗愿,是不是?这一段话也很好,也请小鱼把它写出来。
上师于弥陀诞往生,佛陀成道日荼毗
上师是在弥陀诞那天往生的,今天佛陀成道日荼毗。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但是弥陀诞只有一天,上师在弥陀诞这天往生,很多人盼望能够在这一天诞生或者在这一天往生,但是不一定能如愿;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佛陀成道日也只有一天,很多人也想在这一天诞生或者在这一天往生,但也未必如愿,可是我们上师在这两天都圆满达成了,这是非常有特殊意义的。
上师虽然往生了,可是几乎每一天都还示现在各位同修的面前,大部份的同修是没有看到,但是少部份的同修能够看到,可以说上师虽然往生,但没有离开大家,还是跟大家常在一起。
以身作则「舍禅归净」
上师可以说是以身作则「舍禅归净」,怎么说「以身作则」呢?论起上师的根器是非常高的,出生就已经显现出他很聪颖的一面,小时候看书能够几近一目十行,甚至几乎可以将字典背起来,不但记忆力超强,领悟力也非常高,从小就饱读诗书,一旦接触到佛法,就很勇猛的栽入法海里面,深游法海。
为了自利利他,上师创办了「现代禅」,但是我们知道,众生的根基有所谓上、中、下,上等根基又分上上、上中、上下;中等的根基也分中上、中中、中下;下等根基也分下上、下中、下下。论起上师本身的根器是属于上等根器,可是一般大众──像我的话其实是下下根,普遍是中下等的根基,如果要像上师那样学禅而得到解脱,是非常困难的,可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上师最后就是考虑到这一点,为了使大众都能依佛法得到解脱,所以他就以身作则,示现卑下之身来引导大家归入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就是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法门,除了上根的人能够依净土法门得到解脱成佛的利益,像在座各位中根,以及像我下下根的也能够依这个法门平等的获得解脱生死轮回,往生成佛。这个就是上师的示现,也是上师的苦心。
上师的开示和遗志
所以上师的开示和遗志就这么讲:
我至心发愿往生弥陀净土,
唯有「南无阿弥陀佛」是我生命中的依靠。
其实人生在世,有形的、无形的都不能作为我们的依靠。我们即使学问再怎么高深,到临终的时候,这些所懂的学问都不能让我们依靠;我们的修养道德再怎么好,怎么优秀,可是到临终的时候,这些也不能够让我们依靠,最后能够让我们依靠的就只有「南无阿弥陀佛」。上师就是示现跟大家一样依靠「南无阿弥陀佛」,只要有「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必定会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而往生净土成佛。
学佛目的在于解决人生之大事
学佛并不是为了其它而学佛,而是为了人生一大事而学佛的,所以始终都是往着解决人生这一件大事作为学佛的目的,也作为我们出生为人的目的。如果出生为人不晓得有这么一件人生的大事要去解决,那么虽然出生为人,可是等于入宝山空手而回。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要解脱只有一个机缘,这个机缘唯有生在人道;既然生在人道了,不能听闻到佛法,或者听闻到佛法学佛了,但却没有往解决人生之一大事的目标前进,那也是在佛法上结个缘而已,生在人道就空来一趟了;这样论起来跟猫、狗其实相差不多,因为过了几十年,还是又轮转而去。所以既然生而为人又得闻佛法,必须掌握这一辈子,依靠佛法来解脱生死轮回。
归依净土,一心念佛,弘扬弥陀本愿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阿含、般若、禅、密、净当中,唯有净土是三根普被,而且是直接圆顿的一个法门,上师引导我们大家归入这个法门,可以说为现代禅划下了一个很完美的句点。所以上师最后说:
净土是众生最后的依归,要一心念佛,
行有余力,要弘扬弥陀本愿。
众生有「凡夫众生」──六道的众生,有「圣人众生」──菩萨、声闻、缘觉,可是连华严会上普贤菩萨最后也要以「十大愿行」引导华严会上的菩萨、大众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上师很有智慧、很有辩才,所以他就直接了当的说「净土是众生最后的依归」,同时他要大家「一心念佛,行有余力要弘扬弥陀本愿」,归纳起来的一句话就是一「依」二「要」。一「依」就是「归依净土」,二「要」就是「要一心念佛,要弘扬弥陀本愿。」这是上师的心愿,也是遗志。上师的心愿尚未达成,所以同修仍需努力继续去完成上师的遗愿,让弥陀本愿的法门能够弘扬遍满全世界每个角落。
为现代禅划下圆满的句点
上师又说:
引导大众归入弥陀本愿的救度,了却了我对大家一桩愧欠和责任,也为现代禅划下一个圆满的句点;
我满怀感恩与喜悦,难以言表。
上师是一个情深义重的人,他既然创办现代禅,他就有责任引领现代禅的大众迈向佛法的最高峰,也就是成佛的境界,可是他知道他的业报已经将尽,不必再受这个业了,所以即将离开娑婆往生净土,可是如果没有引导大众进入一个可以解脱的法门,岂不是他的责任未了,永远都是愧欠呢?所以他说引导大众归入弥陀本愿的救度,他的愧欠跟责任就了却了,当然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了,也就是要「自信教人信」。
有缘同生净土
上师又说:
我自己信佛、念佛,并喜得以往生净土──希望与我有深缘者,亦如是。
上师自己信受「弥陀的救度」,之后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并且很欢喜,因为如此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可以说是「吃好逗相报」(台语),他也希望跟他有深缘的人能够跟他一样。当然跟他最有深缘的就是原来现代禅的同修大众,其实他这一句话就是对现代禅的同修大众一种深深的期盼。
安心、喜悦、感恩
上师又说:
我自勉勉人:
同修都能在安心、喜悦、感恩、惭愧、谦卑、宽恕中相互提携扶持,共同以生死大事为重,皈依弥陀本愿,常行念佛。
这也是他对大家的期盼,之所以有这种安心、喜悦、感恩的心情,必须是信受弥陀的救度;没有信受弥陀的救度,我们都会为了生死一大事而不安,所谓「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如果大事已明,当下就能够安心,虽然我们大事未明,可是我们往生有望、解脱可期,因此我们安心。阿弥陀佛说: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归入弥陀本愿,信受弥陀的救度,我们的恐惧当下消除。所以唯有信受弥陀救度才能安心,有安心就会有喜悦,然后感恩之情就会从内心流露出来。所以这个法门非常注重感恩,而且深入这个法门也自然会感恩──是顺境我们感恩,是逆境我们也感恩。我们感恩师长、同修,也感恩我们的家人跟环境,因为如果没有他们,如同机器当中缺少了一个零件,就不能运转。或许我们学佛有家人的支持,或许我们学佛家人是反对的,不管是支持或反对,是顺境或逆境,这都是引导我们归入弥陀本愿的方便,因此不管顺、逆、苦、乐,我们都要怀着感恩的心,这是上师对大家的开示,要安心、喜悦,然后凡事知恩、感恩、报恩。
惭愧、谦卑、宽恕
同时对自己要惭愧、谦卑、宽恕。惭愧什么?我想大家学现代禅到现在,如果深心反省自己的话就会惭愧,为什么?修行是有心的,可是修行无力,这个时候我们的头就会低下来,我们的心就会谦卑下来,然后有惭愧,惭愧自己根基之低,惭愧自己业障之重,因此就谦卑下来;同时在这当中就会宽恕别人,唯有深受其苦的人才能同情别人的苦。我们既然深觉自己是一个苦恼的凡夫,自然就会体谅别人,在体谅当中就会显示宽恕,所以这是上师希望大家彼此要互相宽恕,你宽恕我、我宽恕你,互相体谅,不计较也不比较。在台面上的执事固然要尽心尽责,在台面下的同修也应该在幕后协助,大家互相提携、互相扶持,共同以生死大事为重,这是上师的开示。
本是同根生,本皆念佛人
最后一段上师说:
我希望大家要好好协助各组组长,并且在佛法上要相亲相爱,
因为:本是同根生,本皆念佛人。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秉持着上师的遗愿,去完成上师的遗志。宋朝时代有一位很有名的禅师叫做永明延寿禅师,他的四料简偈,其偈曰: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又说: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我想上师是「有禅有净土」的,他已经往生极乐世界,现在是跟大家常在一起,但是不久之后应该又会示现到这个娑婆世界广度众生。像我们虽然无禅,可是也没有缺陷,因为我们有净土,「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坐上了莲花,我们的烦恼心、贪瞋痴就转为觉性,到了极乐世界,六根碰触到极乐世界的六尘,都能够大彻大悟的。「但得见弥陀」,这个弥陀并不只是指弥陀本身,因为阿弥陀佛的依报(极乐世界)、正报(报身)都是阿弥陀佛;所以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不管眼睛所看到的是正报或依报,耳朵所听到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当下都能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在两千六百年前的今天夜睹明星,当下大彻大悟──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也能够这样夜睹明星,大悟彻底。
希望大家秉持着上师的遗志,要一心念佛,同时互相提携扶持,共同来弘扬弥陀本愿。
南无阿弥陀佛!
(二○○三.十二.三十
导归净土
──净嵩法师百日纪念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上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末后现出家相,法名释净嵩)往生百日纪念,想同修们今天对上师的怀念会更加深切。上师曾说,信受弥陀救度的人,他的往生是应该放鞭炮来庆祝的,上师这一句话可说是智能的语言;虽然如此,但同修们难免也会有种种的怀思。在这纪念的时节,我先简短讲几句话,再由领众(净慈居士)来主持,让大家表达对上师的种种感念,畅所欲言,抒发情怀。
怀念一个人不只是徒然的怀念,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去体会他的精神和志愿,而去学习他的精神、实践贯彻他的遗愿,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和志愿才是他真正的生命。所以,我们学习他的精神,贯彻他的遗志,就等于在延长他的生命。这样的怀念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也才是上师所盼望、所欢喜的。
上师的精神是什么?上师的遗愿又是什么呢?上师从小进入一贯道,登台说道,这一切无非都是在寻求真理,同时也想将真理传给每一位众生;而到了最后遇到佛法,才真正的进入真理的领域。从阿含、般若、禅、密,一直到净土,可说净土是上师登峰造极的精神领域,净土才是上师真正的志愿、遗志。上师的遗志,大家应该是常在我心、永怀不忘的,也就是:第一,要大家一心念佛,第二,要大家弘扬弥陀本愿。这两点可说是宗祖善导大师所讲的「自信教人信」的最佳诠释。
念佛与弘扬弥陀本愿是可以同时并行而不相悖的。从念佛来讲,目前我们净土宗念佛会的本山──象山弥陀村净宗书院,维持每天念佛,而且长年不断;中部道场有俊荣师兄在弘扬、领导、贯彻。从弘扬来讲,我们也成立了「法物流通处」,主要是结缘我们净土宗这一套书,地点先从大台北开始,只要是可以放书的据点,都会尽量放置,然后再扩大到全省各县市,希望各县市有当地的人能够发心来分送;慢慢的也会扩大到各图书馆,甚至各寺院。
再来,书院临登山口旁的一面墙很大,上师在生时,就希望能够好好的利用这一面墙,最好的利用就是竖立「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像。我们象山登山口可说是最佳静态弘扬的地方,因为每一天,尤其是例假日,登山客非常多,所谓「一入耳根,永成道种」,竖立佛像,还有六字佛名,人们一看佛像就会念佛。佛像明天早上就会来悬挂,佛像挂上去之后,登山口的地点我们也会放佛书、放结缘品。
再来,我们净宗书院不只是鼓励同修来共修,也欢迎外人来参加,所以佛堂会设计、布置得很庄严,我们委托设计的赖教授最近比较忙,否则早就来开工了。既然我们欢迎外人进入书院念佛,大门就必须要打开,甚至要敞开大门。小门一打开,首先面对的是一扇窗台,窗台的地方,目前规划要放置一尊阿弥陀佛的接引像,门一打开,举眼就可以看到阿弥陀佛;而既然要开门纳众,所以庭院就会做整体的设计,既然要做整体的设计,尤其是窗户佛像的周围也要一体设计,所以就想到「中观书院」缘起的碑文──大家一定看到碑文已经拿下来了,这也可说是上师的高瞻远瞩吧!上师生前几次交代执事,书院要改名,缘起碑文应拿下来。而且考虑到,如果这里是念佛的道场,而碑文的内容和念佛会有矛盾,同时如果那里设立佛像,周围也要有相关的庄严布置,这个碑文也就不很吻合,这一点可说上师在生前就已预想到了。因此,大家原本舍不得拿下来,但也不得不赶在百日之前完成上师的遗志。目前原来放碑文的地方会暂时安立宗祖善导大师的法语「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一段法语可以说是我们净土法门的宗旨,也是整个佛教的精华与结论。原来「中观书院」缘起的碑文,是上师创立现代禅的缘起,很有纪念性,将来再找适当的地点竖立。
还有,大门外我们会做电子广告牌,每一天都会有法语;同时也会做布告栏,写上法语,所写上的法语,在真谛上来讲是佛法的,尤其是净土的;在俗谛上来讲,就是有关修身养性以及生活方面的。到时候我们会以格言的方式,让人家容易记,容易受持。这样,法语就必须要很多,因为要常常更换,比如说一周换一次,或者几天换一次,因此,也必须仰赖大家想一想,有什么比较简短,而富含警惕意义的语句。当然我们会引用经文及祖师的法语,可是要让它比较生动活泼的,也必须要另外再写、再制作,比如:「一天的生活,从念佛开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短短两句十个字,也觉得很有意义,如果印在脑中,一天要开始了,现在就来念佛吧,或者是匆匆忙忙要去上班了,就一边走路一边念佛吧。另外,我们这里是登山口,也可以和登山的情景相配,比如:「一边登山,一边念佛,步步莲花托足,时时佛光护身,身轻体健,却病延年。」类似这样的文句,都会让人很有印象而想到念佛,凡此种种无非都是为了贯彻上师的遗志。
简短讲到这里,接下来请领众来主持,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表达对上师的怀念。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三.十八)
【附】
莲花三喻
净慈居士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是上师往生百日的日子,首先报告一下我的心情和想法。
上师的开示与遗志
我先念一下上人为我们制作的「上师的开示与遗志」:
一、至心发愿往生弥陀净土,唯有「南无阿弥陀佛」是我生命中的依靠。
二、净土是众生最后的依归。要一心念佛,行有余力,要弘扬弥陀本愿。
三、引导大众归入弥陀本愿的救度,了却了我对大家一桩愧欠和责任,也为现代禅划下一个圆满的句点;我满怀感恩与喜悦,难以言表。
四、我自己信佛、念佛,并喜得以往生净土──希望与我有深缘者,亦如是。
五、我自勉勉人:同修都能在安心、喜悦、感恩、惭愧、谦卑、宽恕中相互提携扶持,共同以生死大事为重,依弥陀本愿,常行念佛。
六、我希望大家要好好协助各组组长,并且在佛法上要相亲相爱,因为:本是同根生,本皆念佛人。
从现代禅到净土宗的大转变当中,我们对于上师遗志的解读,教团后续的方向和同修修行的方式,很多人观点、想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我认为应该掌握上师架构现代禅思想、创立现代禅教团、建设象山小区,然后舍禅归净、现代禅教团改成弥陀共修会、迎请慧净上人为弥陀共修会导师指导同修修行……它的整体精神是立基在哪里,这样才可能有全盘的了解,对于上师的慈悲与苦心,也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上师的根本精神与理想
要了解上师的根本精神与理想,我们先看上师于《禅的修行与禅的生活》中的自述:
为什么叫「现代禅」呢?本来「如来禅」「祖师禅」「现代禅」都只是假名,而内证的实际内容却是无法以语言文字清楚表达的。所以古来禅者都是以心印心,以心传心,并没有多少话可说。不过如果禅者是为了满足众生离苦得乐的愿望,则所流露出的言教,便无法离开世俗性,因此也就可以依照世俗的方法和世俗的习惯将之分类。譬如将一部份教法归类为「阿含系佛教」,一部份教法归类为「般若中观系佛教」……等,但无论这些言教被归类为什么,都只是方便教而已。
「方便教」犹如敲门砖,为打开牢门的工具;在实际修行的意义上,方便教是引导众生契入涅槃的善巧方法。《金刚经》说:「所有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就是无挂无碍、无贪无瞋,喜悦清凉、轻松宽坦的大智慧(或大安心),这是佛陀创教引导众生的最终目的地。所有的经教,不论是阿含、般若、中观、禅、密或净土,都是为了引导众生到达涅槃而设立的。正因为所有的教法都只是到达目的地的方便,所以它们只具有「工具」和「方法」的意义,并不就是实相本身,我们切不可对它产生执着。……
既然连「禅」之一字,都无可说了,为什么还说「现代禅」呢?这就是刚才所讲的:凡随顺众生离苦得乐之愿而说的,就多少具有世俗的知识意义,因此是可以归类,可以评论的。不过,有些人感到不解:过去既已有了如来禅、祖师禅、临济禅、曹洞禅……又何必在台湾另提倡现代禅呢?我要说明的是:内证的悟境虽然可以默照不说,但若有所说,则应尽量契应时代根机!今天如果我们是在深山为一个人说法,那么说法风格的弹性可以很大;但如果我们并不是以单一的个人为对象,而是着眼全世界,以整个现代人类为对象的话,则说法的方式便要仔细斟酌了。现代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精神,尽管和古代的禅宗并无二致,却是特别以理性的现代人为对象──由于它是以生活在科学时代、民主时代的现代人为主要施教对象,因此称为「现代禅」。……
虽说「门门都是解脱门」,但过去禅宗所教的修行法门,大体是以农业社会的时代背景而说的,而我们今天所处的却是另一个全新的时代──除非我们只陶醉在个己的禅悦中,否则真有心弘扬佛教真理贡献当前人类的话,即应为时代开创出一条不须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不须违逆科学、理性思惟,仍然可以获得解脱的修行道路──我想这应该是现代佛教徒一致努力的目标,并且也是我提倡现代禅的主要原因。
另几段是:
过去曾有「僧服之志」,虽然明知「同巢哀哀侣」乃往昔因缘之所成,在进行安顿工作之时,亦了知:家庭乃是当下寂灭,非我、非我所的。但是,真正深彻难忍的,反倒是不愿「志求正觉」的人们倍加错认「解脱道的最后次第,到底还是要出家去?」「修禅得力之处,到底在山林?」其实,事情的真相是:士、农、工、商,生、住、异、灭的当下,即是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涅槃──人们若能自觉体现到这一点,那么何妨「就在那里」「就是这样」地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呢?「佛教偏向山林」「修禅倾向禁欲」,世人对佛、禅之误解由来久且深矣!且让我以居士之身投入「一切障碍」之中,来报答佛恩吧!
十几年了,我无能也再无意改变他人的信仰,并且也不认为自己的体验是唯一的正确;可是,「历尽千山又万水」,我倍加确认我没有错──佛法的确可以让人就在满足原本的世俗需要中,得证涅槃解脱!
如果佛教不能指导世人在七情六欲、士农工商之中体验佛法的话,那么我不认为那是究竟、了义的佛教。
现代禅的修行从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善待身旁周遭的人开始,将人情义理、基本人格做好是每个人的责任;至于引导弟子悟道解脱,则是菩萨僧团的责任。
生而为人,不论要不要学佛、有没有学佛,都不应该抛弃应尽的责任!否则,他可能「修行」修得不错,但从社会主义、人道精神的立场来看,却不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佛法。
另外,上师也说:
真正的上师一定以弟子的苦乐为自己的苦乐,除非弟子都解脱了,否则上师的苦永远在,他会永远悬念、关怀弟子。
一个大修行人并没有不变的原则,他只是在变化不居的因缘体系下,不断地掌握新的适当点。
由以上的引述可看出,上师的根本精神与理想是:一、「所有的教法都只是到达目的地(涅槃解脱)的方便,所以它们只具有『工具』和『方法』的意义」,「禅」、「现代禅」皆是假名、方便,上师是不会执着的,同修也不应执着。二、大部份的同修,乃至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士,如果不能在原本的生活──七情六欲、士农工商之中修行,必定会遭遇很大的障碍,甚至无法修行,涅槃解脱遥遥无期。因此上师提倡的修行法门尽可能是「不须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不须违逆科学、理性思惟,仍然可以获得解脱的修行道路」、「就在满足原本的世俗需要中,得证涅槃解脱」的法门。三、无论学习何种法门,学佛修行必须奠基于「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善待身旁周遭的人,将人情义理、基本人格做好」。四、上师时刻悬念的是弟子的生活苦乐与解脱生死大事,然而因缘变化不居,上师会因应现代众生的根机、各种时局社会的变化、同修修行所遭遇的因难与瓶颈,不断的提出修正与改革,为我们提出各种方便,设法来解决同修世俗上、修行上的障碍,让我们真正能够解脱,而且真俗圆融──不但能够解脱,而且在世俗生活上也尽可能幸褔快乐。整个上师的精神和理想可以上述四点来掌握。
上师的理想,以前希望大家能在象山小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现在可以改成「一心念佛,往生净土」。从以前的现代禅时代,到后来从现代禅转型为净土宗弥陀共修会,上师都是本着上述的精神,随时观察因缘,思惟怎样的法门与制度是最适合大家的,最能帮助大家解脱,帮助大家朝决定往生、真俗圆融之心行迈进。
从现代禅到净土宗
从一九八八年开始,上师在佛教界公开指导禅修,创立现代禅教团,虽然是以「现代禅」的名称出现,但其实如上所述,上师以为所有的佛法是达到目的地(涅槃解脱)的方便,所以它们只具有「工具」和「方法」的意义,「禅」、「现代禅」皆是假名,都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众生的根机所提出的方便。因为时代的潮流以及众生根机的关系,所以先以「只管打坐」「本地风光」等禅法来引导大家。
事实上,在早期现代禅时代,上师就已经提到,净土是「老禅」,以阿含、般若、禅、密、净土来说,阿含是二十岁,般若是三十岁,禅四十岁,密五十岁,而净土是六十岁,是三根普被,最成熟,最能够引导众生了生死的法门。因此,除了禅门心法外,也渐渐的指导大家「禅净双修」。而且在早期上师指导大家修禅的时候,就已经要大家每天早晚念诵〈净土发愿文〉,也就是如果修禅没有成功,临终时要一心念佛,发愿往生净土。
在二○○三年春夏SARS流行期间,上师深感自己身体状况日益衰弱,同时瘟疫流行诸行无常,对于同修生死大事的关心达到前所未有的迫切感,因此在短时间内密集指导同修净土念佛法门,勉励同修「禅净双修」──「活着的时候努力做一个觉悟者,临终的时候一心念佛」,以永明延寿禅师的「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为理想。然而更重要的是,上师一再强调「倘若于本地风光念念不退转之境没有把握,则应禅净双修,甚或舍禅一心念佛、老实念佛」,那么即使生前没有觉悟,只要发愿往生净土、持名念诵佛号,命终一定可以往生;因此「有禅有净土」与「无禅有净土」的差别只是生前安不安心、有无疑惑和现法乐住的差别而已,至于命终皆是平等往生;所以上师指示同修可以「禅净双修」,也可以禅净两门当中,舍禅不修只是一心念佛。
直到上师生病的时候,更加体认到以同修的根机来学禅是很难成就的,所以引导全体同修舍禅归净,一心专修净土念佛法门。
去年(二○○三)年十月十五日,上师在病中,写信给现代禅同修说:
非常对不起现代禅的每一位同修,因为我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在未来一段长时间里恐怕仍得在病苦折磨中信佛、皈依佛──生活中有「南无阿弥陀佛」是让我感到庆喜的一大事,也是生命中唯一充满幸福感的依靠,往昔一切的修行,我已全部放下,唯剩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我非常高兴象山小区中深信弥陀本愿、勤喜念佛的同修愈来愈多,感到这都是弥陀不可思议的力量的摄受,当然每个人宿世累劫的佛缘也是重要的因素。由于我深信三世轮回、因果业报,以及鉴于每一个人的生死大事重于一切,因此振作精神将各班各组领众共修的执事略作调整如下:……
十月十六日,上师发表「向佛教界公开忏悔启事」,里面说:
我今至心发愿往生弥陀净土,唯有南无阿弥陀佛是我生命中的依靠。
此封忏悔启事,可能会引起「是权是实」等种种猜测与想法,然而对我而言,它的意义再也明显不过了:像上师这样的大修行人都宣称自己「过去功夫使用不上」,舍禅归净,那如我这般劣机的烦恼具足凡夫,若不念佛,地狱是必然栖身之地啊!同一日,上师又致函教团同修,取消「现代禅菩萨僧团」宗派组织,改为「弥陀共修会」。并于征求全体同修同意后,于十一月廿一日,迎请慧净上人为「弥陀共修会」导师。如金柯师兄所说:上师透过这样的方式,从根本上拔去了现代禅心法的基础,让同修们只能截断犹豫,专心称名念佛,追随上师「往昔一切的修行,我已全部放下,唯剩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判定《观无量寿经》乃「指方立相」之有相法门,也是适合末代凡夫之法门:
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又总结净土教的宗旨为:「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往生之业,念佛为本。每一个人只要信仰西方净土实有,弥陀本愿不虚,「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管他是怎样的根机──智慧或愚痴、道心强或弱、定力强或散乱、信心深或浅,都可以往生,这才是真正三根普被、万修万人去的易行道。
「鉴于每一个人的生死大事重于一切」,自始至终,上师无时无刻关心此事,思惟选择、顺次导引每位同修适宜之法门,对于现代禅同修的引导,从「只管打坐」、「本地风光」、「禅净双修」,以至于「禅净一体的念佛」、强调信心的他力念佛,到最后则是立本于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弘愿念佛」。
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
上师住院期间,上人到医院探望上师时曾提到,上师一生的修行,以及将现代禅改为弥陀共修会,引导同修从禅进入弘愿念佛法门,这样的整个过程,很像《观无量寿经》中「权实废立」的三个阶段的展现:第一个阶段是「为实施权」,为了真实而施设方便──为了「弘愿门」而说「要门」;第二个阶段是「开权显实」;第三个阶段是「废权立实」──废「要门」归「弘愿门」。以莲花做譬喻的话,第一个阶段是「为莲故花」,就是为了莲子,所以有莲花,可是这时莲花还是含苞未开;第二个阶段是「花开莲现」;第三个阶段是「花落莲成」。从上师自身的修行,或者引导同修由禅入弘愿念佛法门,也可以说是这样的三个过程:第一是「为净故禅」,第二是「禅净双修」,第三是「舍禅归净」。
真俗圆融的念佛法门
总结,在真谛(或修行的法门)来讲,上师引导我们的可说历经上述的三个次第──从「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到最后的「废权立实」。因为无论如何,一个法门无法契机时,它可以说只是一个方便的法门,而如果能真正的利益大家,引导大家了脱生死,才算是真实的法门。所以,自力圣道门的修行,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导入真实的方便,最后的他力弘愿念佛法门才可以说是真实。上师自己的修行是这样的展现,引导同修修行也是这样──舍禅归净,舍自力归他力,最后归入他力弘愿念佛法门。
在世俗谛(或道基以及世俗生活)上,十几年来,上师对大家的导引,不管是在德性、出离心等道基法器以及世俗生活智慧的指导,可以说占了九成以上。进入净土宗后,以前的宗风和俗谛来讲,事实上改变不多。导师慧净上人也曾对大家开示过:在《现代禅的教育》中,所有上师对同修有关道基法器的指导几乎全部适用于现在。奠基于《现代禅的教育》上的弘愿念佛法门必定是一个「真俗圆融」的法门。以前现代禅强调的宗风,譬如:「学佛修行必须奠基于人情义理、基本人格」,「在士农工商之中修行」,「在履行责任义务中修行」,「在快乐随兴之中修行」都没有改变。慧净上人在《净土宗善导流教章》也强调念佛人在俗谛上应「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等,与上师以前的教导是一贯的。而其实弘愿念佛法门比起「止观双运」「本地风光」更是简易可行,更能真正落实在士农工商中修行,更能在履行责任义务中修行,它也是一种乐行,可以在快乐随兴之中修行。上师以前常强调:「诸行无常,生命危脆,大家应以道业为重,勿牺牲大众修行因缘,成就宗教事业。」这是现代禅一贯的宗风,现在也是这样子。大家在履行责任义务中念佛,所有的宗教事业──弘扬弥陀本愿的事业,都应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来做,都应在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的前提之下,随分随力的来弘扬弥陀本愿。上师教导大家要成为一个「快乐、聪明、有品」的人,事实上也是适用于弘愿念佛法门。上师的理想,以前希望大家能在象山小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现在可以改成「一心念佛,往生净土」,这样的宗风和理想也是没有改变的。所以现在大家在象山小区弥陀村,也是一样分工合作,相互提携扶持,一起来建设弥陀村,教育小蜜蜂,一起一心念佛,弘扬弥陀本愿。上师也强调,我们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不论要不要修行,都要以人情义理为本,对于执事也是勉励要「给人温暖,给人方便,要永远感念曾为教团无相布施的同修。」同样的,上人曾指导执事三点原则:「第一、以诚感人,以德服众;第二、纯孝之子,爱敬父母;第三、身止苦中,忍终不悔。」事实上,这对我们贪瞋烦恼具足的凡夫,是相当难做到的,可是执事以及每一位同修都应秉持这样的理念来自我惕励、学习。所以这一段期间,执事在处事上若有任何不成熟之处,也请同修多多体谅、包涵,进而不吝提出建议与指导。
我在六字名号中
迎请慧净上人为「弥陀共修会」导师,大众的慧命有所托付,为此上师表达自己的心情:
引导大众归入弥陀本愿的救度,了却了我对大家一椿愧欠和责任,也为现代禅划下一个圆满的句点;我满怀感恩与喜悦,难以言表。
最后想说的是,上师已往生弥陀净土,往生弥陀净土就可以证得如同弥陀无量的光寿,所以会时时刻刻的眷顾、摄取我们。我们怀念上师,虽然有不忍或感伤,但同时也应该要庆喜,为上师的此世成就、往生弥陀净土庆喜;同时上师与我们相约百年以后在弥陀净土相见,这样的理想,只要大家奉行弘愿念佛法门,是必定能够实现的。
善导大师说: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
上师舍报前,常以此偈勉励执事同修,而上师的一生也是躬行实践、彻底燃烧自己,可谓「慈悲的化身」「弥陀的使者」。同修若忆念上师,欲报师恩,就应实践上师的遗志与开示:
净土是众生最后的依归。要一心念佛,行有余力,要弘扬弥陀本愿。
最后,谨以上人的一句法语做结尾,我想上师也是同样的心情:
若想念我时,请念弥陀佛,我也居住在,六字名号中。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三.十八
一心念佛
──净嵩法师往生周年追思佛三谈话
各位同修、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有外地来的莲友,所以我就以台语来做开场白。
弥陀诞佛七
今天是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后天是十一月十七日,也就是阿弥陀佛的佛诞。在台湾有很多的寺院道场,甚至其它国家有中国人的寺院道场,往往在十一月十一日就开始打佛七,直到后天十一月十七日圆满;一方面为了纪念阿弥陀佛的佛诞,一方面也使自己在这段期间能够静心专一,精进念佛;因为平时总是为事业、为家庭而忙碌,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当中,就特别利用这段期间来专心念佛。
经典中说,凡是念佛的人,身上会放出佛光,而阿弥陀佛的光明也会照耀着他,给他加持、保护、摄取不舍。这样说来,在这段期间,台湾的天空中可说是佛光普照、光明灿烂。若论我们这个道场,本来就是每天念佛,长年无休,也可说每天都是佛七。
上师往生周年追思佛三
从今天开始,在书院佛堂连续念佛三天,目的是要纪念我们上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末后现出家相,法名释净嵩)往生一周年。我们上师很有福报,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只有一天是阿弥陀佛佛诞,而上师就在这一天往生;三百六十五分之一的机会,是不容易的,是机会难得、因缘殊胜。这三天我们既然专门念佛,所以没有诵经拜忏、也没有开示说法,从头到尾,完全是一句佛号称念;只有在第三天,也就是上师往生周年的当天晚上,举行追思纪念会,让同修发抒对上师怀念之情。所以,平时没什么时间来念佛的同修,可以在这三天当中踊跃参加。
念佛不怕妄想杂念
我们在这里就是专一、专心的念佛。如果有同修莲友觉得越想专一念佛,反而越是杂念纷飞、妄想起伏,这其实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我们是凡夫,「凡夫」的定义就是烦恼具足,既有烦恼,就有妄想、杂念。这妄想杂念就是凡夫心的本体,这本体就在我们日常的起心动念中;我们的起心动念就是妄想杂念,只是自己没察觉;在念佛的时候,尤其是端坐静心来念佛时,才看到我们凡夫的本来面目,就是烦恼妄想,杂念纷飞。
所以,我们念佛,如果有妄念──不该想的也想,不该起的念头也起,这时不要顾虑、不要烦恼,阿弥陀佛发愿救度的,就是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并不是一念佛心就清净、没有烦恼的那种众生;既然这样,我们念佛而有妄想杂念,岂不是决定往生极乐?因为这是阿弥陀佛救度的主要对象。
摄心念佛
不过,如果想在念佛时让妄念少一点,并不是没有方法;方法就是在我们念佛之前强调的那几句话:
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开怀畅念!
就是说,我们念佛的时候,身体坐端正,眼睛闭起来,自然会收摄六根门头;因为眼睛没在看,心就不动;心既不动,耳朵也较不受外界声音的影响。所以,念佛的时候,无论念多久、坐多久,眼睛尽量闭起来不看,周围有什么动静,人来人去,都不去管,不受影响。当然,若是昏沉,眼睛可以稍微张开或全开,以提起精神。
十念记数
若要更摄心,可进一步用「十念记数」法:也就是念佛时,心中清楚念到第几句;念第一句知道第一句,念第二句知道第二句……直到第十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这个心一面在念佛,一面又在记数,就不会想别的事,也不会让别的事插入心中。但也不是用这种方法就完全不会有杂念,还是有!只是他的杂念较微细,不会那么粗;如果杂念粗,十念记数不会那么清楚。这样讲,大家听得懂吗?我们先试念一遍──以前曾解说过了,但今天有新来的莲友,所以再说一次。现在我来念,大家静听我念了几次,我会念得比平时快一点:「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十次)
这样,各位莲友,我念了几句?十句!我在念,大家是用指头算,还是在心中数一、二、三、四……?不是这样!不必数一、二、三、四……因为我们是一句接一句的念,所以只是晓得念到第几句了,不是数指头,也不是数一、二、三、四……不是这样,纯粹晓得第几句就好了。念到第十句,就放掉,又从第一句记起,循环往复,十句、十句……就是这样。当然,这只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更摄心专注的方法或方便;如果我们念佛的心已经很寂静了,就不必记数,不必头上安头了。又,如果十句记不来,可以分成「三句」、「三句」、「四句」三段来记,加起来也是十句,所谓「三三四」;若是念得很静了,用五句来记也可以,甚至三句、二句也可以,这都是就个人根性的运用而已。
借着这段期间的念佛,我们希望两岸能够和平,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希望台湾能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家庭和乐。简单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十二.二十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师是同修的大善知识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是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我们净土宗本尊南无阿弥陀佛的佛诞纪念日,也是我们「净土宗念佛会」创办人净嵩法师往生弥陀净土的诞生纪念日;我们从今之后,每年这一天念佛庆祝弥陀诞的同时,也会加倍想念上师的恩德。由于有上师多方面善巧方便的引导,才能使同修大众由不知佛法而走入佛门,由圣道门的难行道,进入净土门「弥陀本愿救度」的易行道。一路走来,由于上师在提携扶持,才能安然达到今天这个地步,可以说上师是同修们的大善知识。在经典上,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说,善知识不只是众生得度的半因缘,而且是全因缘,能使我们「不上刀山、不下油锅、不入牛胎、不出马腹」,更能脱离三界火宅,达到涅槃的境界;这都是善知识的德能,因此上师是值得同修们永远感恩戴德的。
尽形寿、献身命
上师之所以英年早逝,可说是因劳成疾。上师是何等人物的示现,不是我们没智慧的凡夫所能猜测,但观察上师一生的行谊,是真正在行菩萨道。因为上师引导同修进入现代禅,对同修的照顾,所谓「安居乐业、安身立命」,可说是全面性、无微不至的。我所听闻的是,同修接受上师的引导,彼此之间可说是生命共同体。上师对同修的引导,是从家庭的和乐、事业的经营,乃至如何理财致富、教育儿女,都有完整的规划,且是亲自辅导。不只是对所有同修尽心尽力,同时对教外的学者们,或社会性的相关需要,上师都不遗余力地见义勇为,舍身投入。即使白天已经很劳累了,晚上仍然不眠不休。曾有教团同修半夜起来,已经三、四点了,看到电话的灯还是亮着,就晓得,上师忙完白天的事之后,也利用夜间传道弘法。自从创建现代禅以来,一直都是这样,可说是焚膏继晷、夜以继日的在为同修乃至有缘的人,尽形寿、献身命,以致于因劳成疾;上师虽然英年往生,但也表示上师功业圆满,不再受人间的业报。
「南无阿弥陀佛」是上师真正皈依处
忆起一年多前,上师跟我多次的电话连络中,点点滴滴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上师急迫地想要现出家相,但是碍于情势,直到最后才圆满这个心愿。如果上师生命延长而现出家相,可想而知的是一定会有同修跟进,甚至上师也会有新剃度的沙弥做为身旁的侍者,那我们教团就另有一番新的风貌。可惜,上师已经往生了。
第二件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时期,上师很想做个寂静、专一的念佛人。也就是说,他过去所做的种种,是过渡期;到最后,他真正的皈依处,就在于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感受到上师是全身全灵的投入这一句佛号,而不作他想。那段期间跟我连系的,除了上师以外,就是净悲。那个时候净悲跟我经常保持连系,为的是让我了解上师的病况。每当电话响起,如果传来的声音是愉悦的,我就可以感受到上师今天的病情是稳定,或有进展;如果电话传来的声音是忧伤的,就晓得上师的病情似乎不很稳定。那段期间,净悲的心情都是随着上师的病情而起起落落。而当时上师之所以不能达成出家的愿望,当然也是考虑弟子们的感受,因为从净悲口中流露出他们的忧虑,如果上师当下出家,他们可能会失去一位长久以来,深深依赖的善知识──因为出家人是最无罣碍、最逍遥,最能云游四海的,上师如果现出家身,岂不是会很快离开我们,到大陆养病,或到台湾某个地方隐遁、休养啦?所以,那时候净悲和许多同修的心情是希望上师慢一点出家,最终如果非出家不可,也希望能继续留在教团领导同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上师跟同修们,同修们跟上师,就如同父子般的关系。
纯净土的教团
上师的生命,点点滴滴的血汗,都为了同修们、为了这个教团;可以说,教团是上师精神之所在,同修们是上师生命之所系;因此,同修们如果能秉承上师的本怀,而专修净土,巩固这个教团,那么也可说,上师的生命是永远不死。
这一年来,同修们是以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来抚慰着伤痛的心灵,同时也使教团逐渐地稳定下来,并继续向外开展。可以说上师的愿望并没有白费,因为多数的同修还是秉承师志,依教奉行的。可以说,我们这个教团不只在台湾,甚至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能有一个团体每天念佛,长年不断,这在台湾虽然有,却没有像我们这样朝气蓬勃。这个教团由于有上师的开显,使我们修净土法门,可说是既专一、又精纯,毫不芜杂的成为一个纯净土的教团。
以我观察,台湾、或大陆,甚至其它国家,所传扬的净土法门,虽也有标榜「专修」净土的,但他们的「专」并不是纯粹无杂的专。能纯粹无杂、契弥陀本愿、应众生根机的,只有我们所传扬的这个「善导流」法门。我们在这里都是专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所谓「千句经文不如一句佛号」,三藏十二部的功能,六字名号全收。可以说,这句名号是佛法之中的深奥处,就如我们佛堂右边所挂的那一幅字:「佛法之深奥者,唯南无阿弥陀佛也」;也因为如此,净土法门是佛法之中所谓「归宗结顶」的法门。
念佛法要
由于大部分同修都在场,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再度来讲解:我们要怎么样念才能念得所谓的「神清气爽、法喜充满」呢?当我们开始的时候,负责打引磬的就会念几句话──语言有一种磁波,能影响人的心情;所以,念佛之前先强调这几句,我们的身心就会随着这几句话的内涵而调整。当然,念这几句,也有一个要领,就是念的时候,要稳重、缓慢、有力,又能触动人心──我再念一遍,让大家多体会:
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开怀畅念!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要字字清楚、句句明朗,声声圆润浑厚、铿锵有力。不急不赶,但也不拖不拉。同修能够盘腿,就尽量盘腿端坐;时间久了,腿会麻、会涨、会酸、会疼,因为我们全身都有气血在流动,盘腿时间久,气血流不过去,但还是要流过去,所以会有酸、麻、疼的现象;如果能忍耐,一旦通过去了,下次再盘腿,就会盘得比较久。当然,如果忍耐不住,腿可以放下来。冬天到了,气候较冷,膝盖也要有毛巾围着,才不会受寒而得风湿。
念的时候,嘴巴尽量要张开,所谓「开怀畅念」,「怀」就是心怀,要把心打开;有时候心打不开,就需要用嘴巴来带动。所以,称念的时候,嘴巴尽量地张开,就像净宽一样,他念佛时,嘴巴都张很开。嘴巴张开有什么好处?可以让我们全身全灵都投入这一句名号,让我们念起来较有精神,而不易打妄想,或者起昏沉。当我们念着念着在打妄想、或起昏沉了,这时候,念佛的嘴巴逐渐张开的较小了;所以如果嘴巴半动不动了,就晓得他现在不自觉的在打什么妄想,或是昏沉了。所以要尽量把嘴巴打开:「南无阿弥陀佛!」(示范一次)字字清楚、句句明朗,铿锵有力的。其次,眼睛要闭着。因为,眼睛不看,心就不动。当然,如果大声久了,有一点沙哑,也可以小声。但不管大声小声,嘴巴还是要尽量张开。
十念记数、都摄六根
一方面出声念佛,一方面听自己念佛的声音,同时心中最好是「十念记数」。这样,眼睛闭着、口念佛号、耳听自己的声音,心中专一地记数,这就是「都摄六根」。当然,阿弥陀佛本愿的救度,没有丝毫的条件,未必非得「都摄六根」才能往生,只要「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但是,我们难得同聚一堂、共修念佛,若能专一,岂不是更觉得有法喜呢?十念记数,如能计得清清楚楚、没有杂念,只要一次的十念、或两次的十念,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上身就会平直端正,因为身心是互相关联的,如果我们的心稳定,气血也就稳定了;如果心寂静,气血也就畅通;气血畅通,上身就会自然平直。如果身体弯曲、头垂下来了,就表示,若不是昏沉,就是一面念佛一面想这想那的有杂念了。所以,从外表就可以看出他的内心。
端坐念佛要领:「松」和「静」
坐的时候,能盘腿就尽量盘腿。虽然盘腿,这个身体还是完全放松的。端坐、静坐,掌握两个要领就可以了:就是「松」和「静」。身体放松,都不执着,不抓住,这叫做松,完全放松。端正坐好,这个身体就不管他了;心念完全依着这一句佛号,一句接一句,这个心自然就静下来了。我们身体本来有这个气机,松、静的时候,就会循着自然的轨则在流动;如果原先我们身体哪里有毛病,气血不能直接通过去,就会有涨麻的感觉;但是它总会通过去的,一旦通了之后,涨麻的现象就消失了,病灶就消除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念佛,尽量采取盘腿的方式,一盘腿,就端正坐好,身体就放松了,心就专一在佛号上;不知不觉的身体就很端正,也比较没有杂念;没有杂念,身体也会比较端正;这是互相影响的。希望以后我们念佛,尽量以这种方式去念。
接下来,请领众为我们主持上师的周年纪念晚会,让我们的同修们有机会抒发这段时间内心对上师的怀念之情。所以等一下,希望大家踊跃地表达对上师的感恩、怀德之情。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十二.二十八
以诚感人
──第一届「议事委员会」会议前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是「议事委员会」第一次开会,首先要为大家的辛劳、奉献,表示敬意、谢意。
接着有三点内容,希望我们大家互相勉励。
第一、以诚感人,以德服众
「以诚感人」即是不管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以诚存心」,言语、举止,都要出自真诚无妄的心;所谓「诚于中,形于外」。
「以德服众」即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给对方真实的利益。
任何团体的领导者,固然要有其领导能力,但重要的还是「以诚感人、以德服众」。如果不是真诚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的「真俗二谛、现当二益」作为考虑,则容易引起民怨,不得人心。所谓「俗谛」是现世生活的利益,「真谛」是念佛往生的利益。因为我们是学佛念佛的团体,有别于社会上功利主义的团体,尤其大众禀承上师为人处事的基本精神,亦即「有情有义」,所谓「是非真假已忘却,独留情义落江湖」,这正是我们佛家「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的具体表现。
第二、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我们是念佛的团体,完全属于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庶民佛教,所以一切的作为要平民化、服务化。亦即虽然是领众或组长,都是为了服务大众而设,因此要有义工、志工的牺牲精神。而且我们是以弥陀为中心的净土法门,更要如宗祖善导大师所说的要「学佛大悲心」,而阿弥陀佛大悲心的表现,即是《无量寿经》所说的「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纯」是纯笃专一之意,阿弥陀佛为了将「不请之法」的「真实之利」,亦即成佛功德,无条件的、白白的惠赐给我们,而把我们愚恶的生死凡夫,视为自己父母,而弥陀视自己为纯孝之子,来爱敬我们愚恶凡夫。一般人对外人是「无爱无敬」,即使有敬也未必有爱,而对家人则有爱未必有敬;但阿弥陀佛对我们是既爱又敬,而且纯笃专一,不二不变。因此希望我们也以这种精神来对待同修大众,尤其我们都是信佛学佛者,深信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都是未来诸佛,更且念佛必定往生成佛,可知现前同修大众,都是即将成佛之人,更应爱敬、奉事。基督教有「基督为信徒洗脚」的典故,而阿弥陀佛有「纯孝之子,爱敬一切众生」的悲心。
第三、身止苦中,忍终不悔
服务大众要有「无我」的精神,才能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但这谈何容易,因此也要「学佛大悲心」。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是金刚不变的,《无量寿经》说:「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这是法藏比丘在发四十八大愿之前向他的师佛──世自在王如来表白他为救度众生的真心;「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意思是,为了完成极乐世界、完成救度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的誓愿,必须要行三学六度、诸种菩萨苦行,在种种苦行当中即使为众生到地狱受苦,也要精进不退、坚忍不拔,始终不会反悔,这才真的是无怨无悔。虽然我们是贪瞋痴、我执具足的凡夫,这样的境界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我们都应学习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因此,对任何艰难的事情,都要尽量承当,尤其对于任何人的任何批评,尤其都要虚心检讨、欢喜接受,这对我们的能力、修为都是一种增上缘,我们要视之为善知识。古人说:「闻过则喜,闻善则拜」,亦即对我们善意的劝告要欢喜接受,向指示我们善法的人感谢而拜,因为他们成就了我们的德行,何况古德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佛门以无事为兴隆」。
以上三点:
第一、以诚感人,以德服众,
第二、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第三、身止苦中,忍终不悔。
希望与大家共同勉励。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二.二十八
缘苦众生
──第二届「议事委员会」会议前谈话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是第二届「议事委员会」第一次开会,首先仍然要为大家的辛劳、奉献,表示敬意、谢意。
感恩过去一年来第一届议事委员集思广益、贡献智慧,以及同修们尽心尽力、同心协力,使得上师辛苦所创立的教团得以稳固并且逐渐扩展。此次第二届议事委员第一次开会之际,提出三段法语与大家互相勉励。
第一、菩萨所缘,缘苦众生
我们虽是佛教团体,但不以拥有教团、研究佛学为目的。学佛人不论所学是圣道门或是净土门,其目的都在于「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而上求菩提的目的,是为了容易度化众生」。因为一切众生,都沈溺在苦恼的大海中,可谓众苦充满、苦海无边;有的人茫然无知,有的人恐惧不安,因此都需要法音的唤醒,都需要弥陀的安慰。经典上显示弥陀的悲愿说:「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又说:「荷负群生,为之重担」、「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而我们的教团正是以弥陀为中心的净土教团,因此,教团的职事干部都要深刻领悟弥陀的大悲,秉持弥陀的大悲精神,设身处地存念众生的苦恼,以众生为念。经典上说:「菩萨所缘,缘苦众生」,诸佛菩萨,心心念念,都在于苦恼众生,时时处处都要拔除众生的苦恼。
人生很短,在几十年短暂的人生中,能够遇到佛法,尤其是遇到阿弥陀佛主动积极、平等普救的法门,进而为这法门「自信教人信」,作弥陀的使者,弘弥陀的大愿,是何等稀有难得可贵,正所谓「百千万劫难遭遇」。因此,大家应庆幸、珍惜这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佛缘,好好使用短暂的人生,为弥陀普救的法门而奉献,心心念念、时时处处都以众生为念,犹如「菩萨所缘,缘苦众生」。如此,假藉短暂的生命,作无尽的奉献,便能获得人生最高的价值,因为我们为众生所做的,点点滴滴都如同弥陀所做的。
当然,我们都是凡夫,往往也会在某种境缘之下,善心冷却,愿心倒退,这时若想到「菩萨所缘,缘苦众生」、「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则愿心便会坚固,善心更能增长。
第二、和颜爱语,下心含笑
「和颜爱语」出自《无量寿经》,原文是「和颜爱语,先意承问」,这两句经文是在说明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对众生亲切体贴、柔善谦逊的大悲言行。「下心含笑」出自《地藏经》,原文是「下心含笑,亲手布施」,这两句经文是佛陀开示一位国王布施时所应抱持的心态与作法。这几句经文对我们学佛人,尤其身为职事干部,是很好的开示,可作为我们为人处事、服务大众的方针。
「和颜」:温和的、和蔼的,甚至微笑的容貌,给人感觉亲切、感觉安心,不会令人见而生畏,甚而觉得拒人千里之外。有句话说:「主妇的笑容,是家庭的光明。」的确,家庭主妇,相夫教子,主掌中馈,如果亲切和蔼,笑容满面,会给家庭带来和气,带来温馨,带来光明。
「爱语」:体贴、关爱、充满为对方设想而又柔顺的语言,能令对方欢喜、窝心,使得对方感动、感激,容易接受我们的服务,乐意听从我们的领导。
「先意承问」: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不等对方开口,预先通达其心,了解其意,而主动积极地垂询对方的需要,解其苦恼,满其所愿。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学习弥陀「和颜爱语,先意承问」的柔顺谦下之德。
「下心含笑,亲手布施」:以谦下柔和的心肠,慈悲关爱的笑容,亲手普遍的布施贫穷而又下贱的众生。凡夫都有贡高我慢心,尤其尊为一国之王;然而国王布施贫困百姓,不但放下国王的身段,而且谦卑柔软的态度,和蔼可亲的笑容,直接亲近百姓,作亲手的布施,并且敬重对方,毫无高慢心,这种真心、爱心、谦敬心,不但令人容易接受,更令人动容,感念、怀念,永志不忘。谦敬能够聚德,招来福报,古人云:「人能谦下如溪谷,则德常在不离己」。
又,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也是人与人最好的沟通桥梁;时常笑脸迎人,必是最有人缘的人。
希望我们职事干部们为同修、莲友乃至教团之外的人服务时,都能主动积极,都能「和颜爱语,下心含笑」。
第三、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任劳不任怨,有功无德;任怨不任劳,有德无功;
任劳任怨,有功有德;不任劳不任怨,无功无德。
学佛人不管是为自己消灾解难、增福延寿,或发心为佛门做事、饶益众生,都要有牺牲奉献的精神,吃亏不较的心量,因此必须培养「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胸襟。本来忍苦耐劳、不计诽誉,是行者本色,因为吃苦即是了苦,忍辱能够增福;而身为佛门职事干部,更应如此。
佛陀开示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又说:「欲求无上佛道,先做众生马牛」。我们虽是净土法门,以念佛往生净土,在净土证无上佛果为宗旨;然而学佛既为成佛,成佛本为众生,则今生现世也应随缘尽力,为众生做事,甚至为众生做马做牛,只要我们能力所及,便应当仁不让。尤其我们一方面要稳定教团,服务同修;一方面要弘扬本愿,广利群萌;若不耐劳,而心生怨悔,将见功亏一篑,而功败垂成。
为大众做事,即使做得好,做得圆满,都会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都会受赞美,也会遭批评;身处五浊恶世,彼此都是凡夫,难免如此。但只要经过决议,自己也深思熟虑、尽心尽力之后,若受赞美,固可欣慰,即遭批评,也不必气馁;因为已尽心力,而因缘如此。所以主事者,既尽心力,便应随缘,保持平常心,以恭顺无诤的态度,理性冷静的面对;若因此而负气,甚至有情绪反应,则甚为不智。任劳容易任怨难,若能任劳也任怨,则功德圆满。因此,事无大小,都要理性抬头,切莫情绪用事。
服务大众要能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必须体悟「大悲心」与「空性慧」。
《观经》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华严经》说:
诸佛皆以大悲为体,因于众生而起大悲,
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又说: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
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华果。
众生一体,人我无别,为他即是为自,为自必须为他;能如此体悟,则能任劳,也能任怨,无怨无悔,犹如慈母赴儿,亦如不请之友。何况我们受弥陀无条件的惠施,蒙弥陀不计较的包容,同渥弥陀大悲之爱,深感弥陀同体之恩;即使遭无根之谤,或求全之毁,也有力量勇于面对,敢于承当。
为众生服务,若能以无我心、平等心,则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刚经》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何以故?若菩萨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希望职事干部们都能深体弥陀大悲佛心,无我不执着,理性不情绪的为人服务,而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以上三段法语:
第一、菩萨所缘,缘苦众生,
第二、和颜爱语,下心含笑,
第三、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希望与大家共同勉励。
南无阿弥陀佛!
(二○○五.三.十三
【附录】
正行与杂行
宗祖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就行立信」之释,说明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其文如下: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一、往生相行
「往生行相」者,依大师之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1.五正行
正行有五种,名为「五正行」,即是「读、观、礼、称、赞」,亦即:一读诵正行,二观想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供正行。
何故此五种行名为「正行」?大师如是说: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
亦即此五种正行是纯依「往生经」(净土三经)所说之行而行,是往生弥陀净土纯正直接之行故。
又,此五种正行之中,亦分为「正业」与「助业」两种。
「正业」即是五正行中第四之称名念佛,名为「正定业」,大师云: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助业」即是其余四种正行,大师云: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何故五种正行之中,独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乎?大师解释说:「顺彼佛愿故」。亦即「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余行非本愿之行;故但称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大师又说: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亦即五正行之外的所有修行,都名之为「杂行」。
2.五杂行
「杂行」即是杂多之行,即一般菩萨所修之六度波罗密及其余一切诸善万行。若论杂行,其数无量,不遑具述。若与五正行比对,则有「五杂行」。
此外,举凡布施、持戒等,并圣道门所重视之菩提心,皆属杂行。亦即五种正行以外之一切诸善万行,不问大乘小乘,为求现世证悟,或求现世利益,如是等等所修之一切行,皆名杂行。
二、二行得失
大师列出五种正行,明确指出往生方法,意在使人舍杂归正,探其理由,即是「五番相对」。因为「往生行相」既有「正杂二行」,便有五番相对之「二行得失」,故大师说: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1.五番相对
2.二行得失
如是,修五正行者,与阿弥陀佛亲缘、近缘、无间、不别回向、纯极乐行。修杂行者,与阿弥陀佛以外之诸佛菩萨天人相关系之行,与阿弥陀佛疏、远、有间、须要回向、不纯。修五正行与修杂行比较,有此「五番相对」,故舍杂行,选正行,此是大师「就行立信」之意。
三、三重选择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独尊善导大师,将大师之净宗思想,巧以四首五言四句之偈语彻底圆彰,此偈妙含「三重选择」之义,后世称为「三选文」,此三选文所独举之「搁、抛、傍、专」四字,可谓「净宗口诀」。其文如下: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此文明示三重选择之义,亦即于「二门、二行、二业」之中,「搁圣道、选净土;抛杂行、选正行;傍助业,选正业」,简言之即是「选净土、选正行、选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