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根本,并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金钱,而在于你减少了多少欲望。
1、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无常观
现在大多数人,对于死亡,总是一味地回避,谈到“死”就觉得忌讳,如同鸵鸟在遇到危险时,把头埋在沙中一样,实在是有点可笑。
人终有一天会死,这是谁都逃不脱的命运。
我们从出生那一天起,便一步一步地向死亡靠近。寿命就像漏了底的水池,从来不会增加,只有越来越少,死神犹如夕阳西下的阴影般,片刻不停地向我们逼近。
谁也无法确定何时何地会死,谁也没有把握明天或今晚,自己会不会命归黄泉。死神从不与人约定时间,他往往出乎意料地降临,让我们一命呜呼。所以,《地藏经》中说:“无常大鬼,不期而到。”
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曾问弟子:“生命有多长?”
有人说是“几天”,有人说“在饭食间”。佛陀都摇头说不对。
后来有人说:“生命在呼吸之间。”
佛陀才予以首肯,点头称是。
可见,人的生命极其脆弱。我们的房子若没遇到自然灾害,差不多能保证几十年不坏,可是我们的生命,却无法跟谁签合同,保证它能存活几十年。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也说:今天晚上沉沉地睡去,谁也不敢保证明天可以安然醒来。
然而,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无常观。他们天真地以为死亡不会那么快到来,整天为了几十年后的事打算。殊不知“黄泉路上无老少”,死亡的来临,并非自己想的那样缓慢而有规律。
要知道,死亡出现的方式、时间,永远是无法确定的,谁又能预知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到来呢?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死亡是每个人的归宿,早晚都会临头,那有什么可害怕的?”
如此为自己壮胆,无疑是一种自欺。其实,众人皆死,并不会摆脱你个人面临死亡的痛苦。所以,我们若要对自己负责,就应尽快放下对今生的贪执,为漫长的后世多做准备。
现在大多数人,对于死亡,总是一味地回避,谈到“死”就觉得忌讳,如同鸵鸟在遇到危险时,把头埋在沙中一样,实在是有点可笑。
他们明知自己迟早是“死路一条”,却故意忽略,想方设法忘掉,然后拼命贪恋今生的一切,从不肯为后世做丝毫准备,不禁让我想到了状元禅师的《醒世诗》: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2、人80%的痛苦都与金钱息息相关
这个世界上,80%的幸福与金钱无关,80%的痛苦却与金钱息息相关。
在佛教中,对金钱如何看待呢?
他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美也不是丑,它能给人们带来痛苦,也能带来快乐,关键要看用它的人怎么用。
在唐朝,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叫张说,他撰写了一篇不到两百字的《钱本草》,其中就以草药为喻,说明金钱既不是好东西,也不是坏东西。用好了,就像草药可以治病一样,能济世救人、自利利他;用不好,就像草药会变成毒一样,能伤人性命、自害害他。
但可惜的是,如今许多人都没有把它用好,以至于这个世界上80%的幸福与金钱无关,80%的痛苦却与金钱息息相关。
有些人拥有的钱越多,痛苦就越大。正如华智仁波切所说:“有一条茶叶,就会有一条茶叶的痛苦;有一匹马,就会有一匹马的痛苦。”
佛陀在《大宝积经》中也说:“财物如幻亦如梦,愚痴众生被诳惑,刹那时得刹那失,何有智者生爱心?”钱财的本质如梦如幻、极其虚妄,愚痴的众生没有认识到,就容易被它欺惑。其实,钱财可以很快得到,也能很快就失去,看清了这一点后,智者又岂会拼命地贪执它?
唐朝有一位庞蕴居士,将家中的金银细软用船装着,全部扔到了湘江里。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庞蕴唱了一首偈子:“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当然,完全看破金钱,对大多数人来讲,是根本不现实的。所以,佛陀在经中说,通过正当的途径积累财富,也是允许的。
比如,《杂阿含经》、《善生子经》中都提到了,我们所赚的钱应该分为四份:一份用于衣食温饱;两份用于投资盈利;还有一份要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可见,佛陀并没有要求把所有钱财全部抛弃,因为我们不可能像蚯蚓一样,天天吃土就可以了。尤其是作为在家人,若不赚钱养家糊口,生活就没办法过下去。
但即便如此,对金钱也不能过于崇拜。其实,金钱不像有些人想得那样“无所不能”。世人也说:“钱可以买到房屋,却买不到温暖;钱可以买到药品,却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书本,却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
当然,金钱也并非一无是处。法国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就曾说:“钱财是好奴仆、坏主人。”如果把钱仅仅视为一种工具,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多也可以、少也可以,自己会活得非常自在;但若把钱当成人生的全部,明明已经衣食无忧,却仍不知满足、欲壑难填,这样绝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然而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却偏偏选择后者,把金钱当成“主人”,自己成了金钱的奴隶。他们有一栋房子,还想再买一栋;有一辆轿车,还想再买一辆——为了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耗尽了自己的一生,也错过了本该拥有的幸福。
3、修心是一门技术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心所生的虚幻假象,但芸芸众生信以为真,颠倒地将其执为实有,导致各种痛苦此起彼伏。
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它可以让一切可能变成不可能,也可以让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
常言道:“一切世间事,串习无不成。”就像舞蹈演员,开始什么动作都不会,但逐渐经过训练,就可以跳得非常精彩。还有杂技团的孩子,经过长年累月的串习,身体特别柔软,摆怎样的动作都没问题。
同样,凡事不管是真是假,只要心对它长期串习,认为是真的,到了一定的时候,不用故意去想,也会自然产生真实的力量。佛陀在经中亦云:“是故无论真或假,凡事若经久串习,串习力达圆满时,不思亦能生是心。”
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
某医学院有一位教授,发给每个学生一颗药,说这颗药可使血压上升。服药不久后测量血压,果然都上升了。实际上,那仅仅是一颗糖而已。
还有一个故事说:某病人因感冒咳嗽到医院看病,经X光检查,说是得了肺癌。病人得知这个消息,病情更加严重,几乎没办法下床。后来隔了一个星期,医院打电话来道歉说,重新检视原来的X光片,发现他得的病仅是普通感冒,而非肺癌。那病人一听,立刻从床上跳起来,马上就痊愈了。
还有两个人,同时去检查身体,一人是感冒,一人是癌症。但医生把化验单搞错了,得癌症的认为自己只是感冒,结果就好了;感冒的认为自己得了癌症,最后就死了。
这种经历我也有。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咳嗽,去马尔康拍片子,医生说是肺炎,肺有很严重的问题。当天下午我就感觉肺部特别痛,觉得医生诊断得没错,不仅仅是肺炎,还可能是肺癌。后来到大城市里一检查,根本不是肺方面的毛病,顿时就感觉轻松了。
可见,心的力量的确非常大。
其实,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心所生的虚幻假象,但芸芸众生信以为真,颠倒地将其执为实有,导致各种痛苦此起彼伏。所以,佛陀大慈大悲地告诫我们:“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能懂得这一点,对减少痛苦会有很大的帮助。假如你平时遇到挫折或不痛快,就想:“这些都是心造的,如果没有去执著,根本不会这样。”一下子,原本难以忍受的天大之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4、一切苦乐都是心在作怪
如今不少富翁,虽居于豪华的别墅内,却常常失眠,无药可治;更有一些高官厚禄之人,为争权上位而强作欢颜,心无安闲,生活中少有欢喜可言。由此足以证明,苦乐主要是由心所引发,跟外在物质的好坏关系不大。
苦乐到底是建立在外境上,还是内心上?不少人对此从来没有思考过。
其实,如果说外境上真实成立苦乐,那不论谁接触此外境,都应该生起同等感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就拿不净粪来说,喜欢洁净的人见后会发呕,不愿靠近;而猪狗见之却欢喜若狂,觉得遇到了难得的美味。或者对于美女的身体,修不净观的人认为是一具臭皮囊,而贪欲强烈者会觉得美妙悦意。
因此,外境上并不存在苦乐,一切统统是心在作怪。心认为好,就会带来快乐;心认为不好,就产生痛苦。
以前陶渊明在隐居山林时,做了一张无弦琴,这张琴仅有其形而不能发出声音,陶渊明却常常独自在家“抚琴自娱”,煞有介事而又自得其乐。与之相反,如今不少富翁,虽居于豪华的别墅内,却常常失眠,无药可治;更有一些高官厚禄之人,为争权上位而强作欢颜,心无安闲,生活中少有欢喜可言。由此足以证明,苦乐主要是由心所引发,跟外在物质的好坏关系不大。
记得有一条新闻报道说:
温州有一个亿万富翁,他虽然很有钱,但一点都不快乐。
有一次,他在随从的簇拥下,从一家星级酒店出来。一个乞丐向他伸手乞讨,他不耐烦地给了一元钱。
乞丐显得非常高兴。他觉得很惊愕:一元钱竟让乞丐兴奋异常,而自己日进千金,却找不到任何东西能挑起自己的兴奋,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他让随从们先回去,说今天要自己走一走。等大家离开后,他又回头去找那个乞丐,并在一家偏僻的餐馆里请乞丐吃饭。
为了不让别人认出他,他将脸遮挡在衣服里,与乞丐探讨起了人生。
乞丐告诉他,自己每天都很快乐、很轻松,每天晚上睡八九个小时。
乞丐的话,让他感到悲哀。因为他日日为失眠所扰,吃再高级的安眠药也睡不着。所以,他深深体会到,财富不一定能带来快乐——
因此,只有对心的本体有所了解,甚至对空性有所认识,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除此之外,再怎么样辛辛苦苦寻找快乐,快乐也会像彩虹一样,离自己越来越遥远。《入行论》也说:“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5、难得知足
现今有些人物质富足、生活奢华,却始终感觉不到快乐,成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样的人,外在的环境再舒适,对自己也是没有任何意义。
只要心有满足,就是最大的财富。
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讲过:“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意思是,佛陀告诉我们,在世间一切财产中,知足少欲最为珍贵。只要知足少欲了,纵然自己身无分文,也是真正的富翁。
不仅佛陀强调这一点,有些世间名人也将之奉为信条。比如像苏东坡,他的有些行为就令人赞叹。
苏东坡最初在杭州当太守,跟佛印禅师比较合得来。他们经常在那儿看西湖,一起坐在船里参禅悟道,研究东坡肉,日子过得挺惬意。
后来,苏东坡被贬到南方去了。当时的南方偏僻荒凉,那些苦地方没有东坡肉吃,苏东坡就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天天有荔枝吃,他也挺高兴。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不当官了,也没有人送礼了,但觉得“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菊花开了,即是重阳节;天上有明月,就当中秋节。天天都是良辰佳节,没有家人团聚也很开心。
对苏东坡来说,多大的福都能享,多大的罪都能受,而且不以其苦。林语堂管他叫“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这种乐观主义正是来源于知足少欲。
相比之下,现今有些人物质富足、生活奢华,却始终感觉不到快乐,成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样的人,外在的环境再舒适,对自己也是没有任何意义。
古代有两位兄弟,经常去山上砍柴。
一次,他们看到有只老虎正要吃一位老人,于是想办法赶走老虎,把老人救了下来。没想到,那位老人竟是山神。
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老人许诺给两兄弟任何所需之物。
大哥说要财富,老人就给他一枚金戒指,用它能够点石成金。
回来之后,大哥享尽人间荣华,买房、娶妻、生子——该有的完全拥有了。但他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保护财产、解决财产纠纷,一生中的痛苦接连不断。
而弟弟,当时没有任何奢望,只说过得平凡快乐就可以。
老人送他一串风铃。每当心里不舒服时,弟弟只要听一听风铃的清脆声音,所以烦恼就会一扫而空。
两兄弟比较起来,弟弟尽管生活简单,但一辈子都过得非常快乐。
以为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是最快乐的事,实际上,这种快乐并不长久。最长久的快乐,是我们拥有一颗知足的心。《八大人觉经》也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所以,内心没有太多贪欲,才能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过于贪恋、执著金钱,一辈子都会活得很累。
6、财富宛若秋云飘
“身体犹如水中泡,财富宛若秋云飘。”但可惜的是,世人耽著荣华富贵,真正能明白此理的寥寥无几。
如果明白无常之理,对今生的钱财名利,就不会有强烈的执著了。
其实,从有钱人的身上,我们很容易体会到无常。
比如,中国某财经杂志曾发布了“2009年本土富人排行榜”,其中2008年财富超过300亿人民币的人有8位,而2009年时,1位也没有;2008年财富超过200亿的人有26位,而2009年只有1位。在短短的一年中,亿万富翁人数锐减,有些人一下子从高处跌入低谷。
还有,以前亚洲女首富叫龚如心,她与丈夫白手起家,共同缔造了一个地产王国。1997年,美国《福布斯》公布的“世界超级富豪榜”中,龚如心以70亿美元个人资产,位居世界华人女首富,比英女王还要富有7倍。后来她丈夫不幸去世,为争夺巨额遗产,她和公公打了九年官司,并最终获胜。但没有想到的是,争取到遗产一年半之后,她就因患癌症而撒手人寰。
这一现象,恰恰印证了麦彭仁波切的一句话:“身体犹如水中泡,财富宛若秋云飘。”但可惜的是,世人耽著荣华富贵,真正能明白此理的寥寥无几。
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也说:“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春天才看了杨柳的绿,秋天又见到菊花的黄——通过两种颜色的对比,可看出春天和秋天的无常变迁。同理,荣华犹如三更的美梦,很快就会醒来;富贵也如同九月的白霜,一下子就会化为乌有。
因此,大家应多思维这些大德的教言,对于钱财等身外之物,尽量看得淡一些!
7、钱越多,欲望应该越少
幸福的根本,并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金钱,而在于你减轻了多少欲望。欲望少了,虽卧地上,犹为安乐;欲望多了,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贪欲比较炽盛的人,很少有知足之时。他们视钱如命,就算是走路时,两眼也四处搜索,总盼望有什么意外收获。
为了赚钱这一目标,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潮汹涌的股市上、推杯换盏的酒桌上、尔虞我诈的生意场上——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然而,就算一朝腰缠万贯,他们也没有感到满足。骑自行车的向往摩托车,有摩托车的渴望汽车,然后追逐“沙漠王子”、奔驰;住一室一厅的想换五室二厅,住五室二厅的又野心勃勃为别墅而奔波;拥有别墅的,更梦想着:春天,推开窗户,就能欣赏东京街头千树万树樱花开的盛景;夏天,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阿尔比斯山的习习凉风;秋天,在自家的花园里,便能观赏日内瓦湖的清凉月影;冬天,走出房门,便能踩在夏威夷海滩细软的金沙上——
他们殚精竭虑地谋求财富,不择手段,恨不得全世界的财产都归自己所有。甚至,有时候在富人面前,极尽谄媚巴结之能事,忍辱更是“修”得不错,心甘情愿地当牛做马、任人凌辱。
曾有一位富家子弟与人比武,大败而归。回到家中拿一男仆出气,打了10个耳光。之后,他于心不忍,就拿出10块金币予以补偿。
这个仆人贪心极重,一见到钱,脸上的剧痛顿时消失,眉开眼笑地说:“请您多打几下!几百下我也挺得住,只是打一下给我一个金币就行。”
主人一听,气上加气,对他一阵毒打后,却一分钱都未付。
现在很多人就像这个仆人一样,完全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坚信有钱就可以颠倒乾坤、无所不能。正如莎士比亚在一本书中所形容的:“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他们以为金钱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却不知幸福是一种满足的心态,有时候跟金钱有关,有时候跟金钱并无关系。即便跟金钱有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影响幸福的各种因素中,金钱只起到20%的作用。
幸福的根本,并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金钱,而在于你减轻了多少欲望。欲望少了,虽卧地上,犹为安了;欲望多了,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8、越攀比,越吃亏
人生的痛苦之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尤其是喜欢跟人比较,是我们内心动荡、恍惚不安的来源,也让大部分人活在患得患失的世界中,不能解脱。
有一年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冠军被日本选手获得,亚军和季军分别是美国、俄罗斯选手。
赛后,记者们采访得到冠军的日本选手,问:“与你相邻的水道,一边是美国人,一边是俄罗斯人,你知道他们都曾经打破世界纪录吗?”
他真诚地回答:“不知道。”
记者又问:“你知道其他选手紧追在后,而你一度被俄罗斯劲敌超越吗?”
他摇了摇头:“不知道,我只管自己向前游,任何人跟在我后面或超越我,都不会对我造成影响,只要一心一意游泳就好。”
可见,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上,只要做好分内的事,不和他人攀比就能成功。如果存有较量之心,便会不自觉地模仿别人,这样的结果只会落后,因为你在模仿时,别人已经完成了。只有自己努力前行,得到的结果,才真正属于自己,哪怕它并不尽如人意。
《金刚经》也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在劝我们,人应该无所执著地活着。
9、耍小聪明的下场都不好
喜欢玩弄小聪明的人,就算暂时得到一些利益,也并不会长久,早晚都会坏事,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尽的祸患。
很早以前,森林中百兽过着闲逸、安乐的生活。因为没有兽王,百兽便商议寻找一个有资格的动物来领导群兽,于是四处寻觅。
一天,有只狐狸跑到一家染衣坊寻找食物,不慎掉进了染缸。它惊恐万分,拼命挣扎,等到爬出染缸是,已是筋疲力尽。它再也没有心思寻找食物,落荒而逃。
在河边喝水时,狐狸见到水中的倒影,忽然发现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美丽异常,与众不同。正在这时,寻找兽王的动物们发现了它,惊奇地问它是什么动物,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狐狸灵机一动,诈称自己是天帝派来做兽王的。
群兽从来没有见过它这样的动物,又听说是天帝派来的,便信以为真,拥立狐狸为王。
当上兽王的狐狸得意忘形,开始作威作福,不但役使所有野兽为自己做事,还忘乎所以地让狮子当坐骑,四处游玩。照理说,这狐狸当了兽王,应该对同类特别关照才是,但狐狸反而痛恨狐群,百般加以折磨。
动物们本以为有兽王领导,生活会更加幸福、快乐,没想到却落得痛苦不堪。众狐狸更觉得“兽王”是飞来横祸,大惑不解,暗地里对兽王进行观察。后来,它们怀疑这天帝所赐的兽王是狐狸假扮。
众狐狸找了个机会,偷偷地问狮子:“每月十五月圆之日,兽王是否仍要骑着你去游玩?”
狮子说:“不,兽王每月十五都给我放假,它总是单独离去。”
群狐说:“我们狐狸每到十五日就会昏迷一阵,好一会儿才能恢复。你可以在十五日那天跟踪兽王,看它是不是狐狸所扮。”
等到十五日,兽王照常向远处跑去。狮子便悄悄地跟在后面,到了一个山洞里,果然看见兽王像死尸一样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狮子这才知道动物们都上当受骗了,尤其是自己,居然被狐狸当坐骑戏弄了这么久。狮子恼羞成怒,一跃而上将这只狐狸吞食了——
群兽因为没有好好考察,让一只卑劣的狐狸当了兽王,结果都受到了莫大的痛苦。那自作聪明的狐狸,也落了个自取灭亡的下场。
《法句经》中有这么一句:“无乐小乐,小辩小慧,观求大者,乃获大安。”耍耍小聪明,只能得到一些小乐,甚至得不到快乐,只有发大心,利益一切众生,才能获得究竟的大安乐。
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远离耍小聪明的人。
10、把嫉妒心化为随喜心
看到别人快乐,心中应当真心随喜,替他高兴。如果实在生不起随喜,自己也要懂得克制,千万不要因嫉妒而发恶愿。
嫉妒,是一种极其普遍、又杀伤力极大的心态。若对超过自己的人无法忍受、心生忧恼,这就是嫉妒。
女人嫉妒别人的年轻、美貌,男人嫉妒别人的才华、财富、权势,儿童嫉妒别人能拥有梦寐以求的玩具——林林总总,无所不嫉。
在《杂譬喻经》中,就讲了一则嫉妒的公案:
从前有个婆罗门,他的妻子没有生育,小妾却生了一个男孩。妻子非常嫉妒,趁人不注意,用小针刺入小孩头顶,孩子不久就死了。
小妾悲痛欲绝。后来知道是妻子所为,于是受持八关斋戒,以此功德回向,发誓要报仇。
小妾七日后命终,于七八世中转生为妻子的孩子,容貌端正、聪明伶俐,但都是小时候夭折。妻子悲痛不已,比小妾丧子时哭得更厉害。
后来有一僧人,是阿罗汉的化现,告诉了她前因后果。妻子才恍然大悟,遂向僧人求戒。僧人让她第二日到寺院受戒。
次日,她到去寺院的途中,小妾又化为毒蛇,阻挡她的道路。僧人严厉地作了呵斥,令二人解怨释仇,忏悔了往昔的怨结。
古今中外这方面的公案非常多,由于嫉妒不是有形有相的东西,故很难控制,一旦它不小心生起,只能任其摆布。
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因为怀疑妻子不忠,妒火中烧,杀了妻子与假想的情敌后,自己也同归于尽;《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在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后,郁闷而死。
他们的死,引起了后人很多哀叹。但又有几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身上没有奥赛罗与周瑜的影子呢?
所以,人与人之间,最好不要有嫉妒,看到别人快乐,心中应当真心随喜,替他高兴。如果实在生不起随喜,自己也要懂得克制,千万不要因嫉妒而发恶愿:“今生我比不上他,来世我要变成恶魔专门害他。”
发心若是这样的话,那一切都完了!在嫉妒的战场上,只有失败,没有战利品可得。嫉妒心重的人,就算暂时害得了别人,但终究还是害了自己。
11、比富不如比德
现在有些人,该比的学问和品德,没人竞争;而不该比的吃穿,人人都互相攀比。
我读书时,学习气氛不太好,学生们天天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衣服高档,谁吃的花样多、谁吃得昂贵——似乎这些才是他们人生的主要目标。
现在更是如此:一顿饭动辄花费几万块,一件名牌衣服甚至超过上百万,这样大家就觉得了不起。
在晋朝,石崇曾与王恺(晋武帝的舅父)以奢靡相比:
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花椒。
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世所罕见。王恺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然后一笑置之:“别心疼,我赔你就是。”遂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个个皆高三四尺,比王恺那株强多了。
如今,攀比在一些偏僻地区,也逐渐蔚然成风。每逢节日,人们会比身上的衣服如何高档、饰品如何华贵——在大城市里,比富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些行为令人乍舌。
其实这些都不好。人活着的关键在于德行和学识,一个人只要德学双馨,生活再贫寒也不可耻。
佛教中有些高僧大德即是如此。例如,慧林禅师的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通慧禅师终年一件衣服,衣服补了再补。不像现在有些人一样,天天追逐流行时尚,衣服换来换去。
古人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最初生活节俭,以后有条件了,奢侈起来很容易;而从奢侈的生活步入俭朴,便相当困难了。像有些人,从小娇生惯养,被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在呼风唤雨、一呼百应中成长,生活条件极为优越。但后来家境突逢变故,一夜之间贫困潦倒、不名一文,需要为生计而四处奔波时,他们往往极其脆弱,有时甚至会自杀。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往昔只迷恋物质上的富足,却忽略了精神上的贫乏。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人们确实需要自我反省。人活着,不能一味追求时尚、贪图享乐,而要关心自己的德行和学识。
爱因斯坦就是个注重德行和学识的人。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同学的生日宴会。因为他穿着与平时一样,有同学就嘲笑道:“你父亲的生意是不是很不顺利?”
他坦率地说:“父亲的生意是有些不顺利,但也不至于买不起一件衣服。”
另一位同学哈哈大笑:“既然买得起,何不买一件,把自己打扮得更体面一点呢?”
爱因斯坦十分严肃地说:“我认为作为年轻人,不能只向社会索取,而应该思考怎样为社会做贡献!”一句话,说得那些同学无言以对。
人活在世上,最有意义的就是无私奉献,以不求回报的心态帮助众生,而不是盲目与别人攀比。
12、失败是如何炼成的
傲慢,使人不见自己的过失,也不见他人的功德。如果一个人自傲而轻人,那么他不仅不被人们欢迎,他所具有的功德也将逐渐退失。
大作家海明威说过:“炫耀广博见识或渊博学问的人,是既没有见识、也没有学问的人。”傲慢会使人变得无知,甚至变得无耻。
以前,印度有位叫真空巴的国王。他有两个儿子,小王子自知当国王的希望渺茫,便志愿修道。征得父王同意之后,他离开皇宫,进入人迹罕至的密林,专心修持。
时日不长,国王驾崩,太子继位不久也死去了。
国不能一日无君,群龙无首的大臣们商议后,决定迎请潜居深山的小王子回宫继位。初时小王子道心坚定,不愿下山,但经不起大臣们的屡屡哀求,遂回宫登上了国王的宝座。
他当上国王后,淫欲心猛厉。为了满足贪欲,他立下了邪恶的法规:“国中未婚的女子,国王都拥有初夜权。”
手下大臣极为反感,纷纷对他善言劝诫。但这位傲慢的国王根本听不进去,一怒之下将劝告他的大臣杀死。
这样过了很长时间。一天,一个女人在许多男人面前裸体奔跑,并站着小便。人们都指责她不知羞耻,可她却说:“大家都是女人,有什么不好意思?你们这些女人能站着小便,我为什么不能?”
旁人说:“我们明明是男人!”
女子立即反驳:“不!这个国家只有国王一人是男人,否则,你们怎么会容忍自己的妻子、姐妹和女儿受侮辱呢?国王的行为比我更可耻,你们为什么要忍受?”
一语惊醒梦中人,早已忍无可忍的臣民冲进王宫,杀死了这个荒淫无度的暴君。
可见,傲慢会使人迷失自己,最终自取灭亡。
不过,傲慢这种烦恼难以察觉,别人看不出来,自己也感觉不到,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它的圈套。藏地有句俗话说:“傲慢的山顶上,留不住功德的水。”或者说:“傲慢的铁球上,生不出功德的苗芽。”只要心中有了傲慢,自认为比别人更胜一筹,那就如同身上披了件雨衣,雨水无法进来一样,所有功德从此与自己无缘。
有智慧的人没必要傲慢,没有智慧的人傲慢只会自取其辱。麦彭仁波切也说过:“大士傲慢何必要,若无我慢更庄严;劣者傲慢有何用,若有我慢更受辱。”故我们应“今当去慢心,甘为众生仆”,遣除一切傲慢之心,心甘情愿当众生的仆人。
13、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对时间无所谓的人,感受与人交谈是一种享受。而真正了知生命无常、人身难得的人,却宁可舍弃财富,也不愿空耗时光。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时光飞逝如电,一去而不复返。从获得暇满人身,至命归黄泉,匆匆几十年,转瞬即逝。
世人尚有“尺璧非宝,寸阴是金”的说法,对于修行人而言,爱惜时光更是极为重要。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曾转生为一婆罗门,在一寂静处修行。帝释天为其所感,欲赐悉地。婆罗门回答说:“我没有其他愿望,如果您要赐,就赐予我您不来的悉地吧,否则,我会因您来而导致散乱。”由此可见,对真正的修行人来说,不打扰他,是对他最大的恩赐。
有位居士也曾告诉我,他最怕别人上门或打电话,特别耽误时间。
学院的一位堪布也说:“为了怕别人趁上门办事之际,谈论没完没了的话题,我宁可走很远的路到别人家里,办完即归,不致耽误时间。”
确实,对时间无所谓的人,感受与人交谈是一种享受。而真正了知生命无常、人身难得的人,却宁可舍弃财富,也不愿空耗时光。
那公巴大师说过:“人们与其谈论许多似是而非的大道理,不如拜读诸佛菩萨的传记,了解彼等自始至终是如何实践菩萨道的。只有这样,才是极为善妙,不会被诳骗的啊!”
文学家鲁迅在《门外文谈》中也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所以,纵然你不能自己修行,也千万不要谋害其他修行人的生命财产!
14、学佛后我们能开什么神通
对佛教不了解的“修行人”,非常执著天眼、天耳、天上飞行,或者开中脉、见圣尊等神通。常听有人吹嘘“某人又开天眼了”、“某人又见到观音菩萨了”——不少人为追求这些而学佛,却不知这不但达不到解脱的目的,反而很可能会走火入魔。
常有人问:佛教大德为何不以神通度化众生?
《长阿含经》中就有现成的答案,佛告坚固:“我终不教诸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世间的特异功能、杂技、魔术,都能显示许多难以置信的现象。随着科学日益发达,上天入地早已不是神话,所谓的神通若仅限于此,除了盗名欺世,又有何用呢?
从前,仲敦巴格西与四位瑜伽士前往热振。一天,己到骄阳当头,应当食用午餐时,他们的食物却一无所剩。
一行人饥饿难耐,正商量如何应对之际,衮巴瓦却胸有成竹地说:“我将会吃到从山嘴往上攀登的人所带来的食物。”当他话音刚落,一位施主便携带着丰盛的斋食即时而至,他们终于得以饱餐一顿。
仲敦巴格西向来喜欢隐藏功德,对衮巴瓦示现神通极为不满,声色俱厉地训斥道:“衮巴瓦,你不要妄自尊大!”
可见,若无特殊必要,高僧大德除了开显佛理引导众生外,一般不会轻易示现神通。
现在有些修行人,整天神神叨叨,到处炫耀自己的梦境、验相或感应,看到一点东西、听到一点声音,就自以为得、沾沾自喜。其实这些并不重要。倘若你通过修行,自私自利心减少了,利益众生之心增上了,这才是最高级的神通!
15、有利他之心的人福报才大
世上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他而产生的;世上的一切痛苦,都是由自利而引发的。《入行论》亦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现在很多人十分羡慕开悟成佛的境界,一谈起这些就津津乐道、特别神往。然而,成佛又是为了什么呢?
华智仁波切曾明确地告诉我们:成佛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并不是想自己获得佛果后,一个人过得逍遥自在、快快乐乐。所以,学佛是为了成佛,而成佛,是为了利他!
《弟子问答录》中也说:“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世间上其他事的意义都不大,唯有利益众生是最无上的,这也是佛陀极其欢喜的事,诚如《华严经》所言:“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藏地有一位著名的大成就者,叫热罗多吉扎。一次,他准备在寂静处长期闭关,安住于如如不动的禅定中。
此时,本尊现身对他讲:“你安住在寂静的灭定中,纵然长达千百万劫,也不如对一个众生播下解脱种子的功德大。”
得到这样的教言后,他从此不断云游各方,度化众生。
可见,利他才是最有意义的修行。一个人就算能力有限,行为上无法利益众生,但仅仅发一个利他心,福德也远胜于供养诸佛。如寂天菩萨说:“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胜月女经》亦云:“仅思利他心,利益尚无量,何况行利益?”
有些人目光短浅,为了暂时的利养名闻,便把利他心完全舍弃,这如同以下故事里讲的小孩为了几块糖而放弃如意宝一样,是非常愚笨的行为。
佛经中有一则公案说:
往昔,有父子二人拥有一个如意宝,父亲天天守护着如意宝。有一天父亲很困,想睡一会儿,临睡前对儿子说:“你将如意宝收好,千万不要给任何人。”
父亲很快就睡着了。这时来了几个小偷,问这小孩要如意宝。孩子说:“父亲交代了,如意宝不能给任何人。”
小偷拿了一些糖果给他,说:“这个如意宝是一块石头,对你没有什么用。糖果可以马上吃,而且价值是很贵的,不如我们交换吧!”
小孩觉得有道理,就把如意宝交出去,换得了一点儿糖果。
如此舍重取轻,实在令人惋惜。现在很多人也像这个小孩一样,因为不懂利他心的价值,为了得到一点点小利,结果丢掉了最珍贵的东西。
要知道,世上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他而产生的;世上的一切痛苦,都是由自利而引发的。《入行论》亦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所以,且不说别的,就算是为了自己得到快乐、远离痛苦,也绝对不能没有利他心。
曾有一对善良的夫妻,下岗后开了一家小饭馆。
饭馆开张后,夫妻俩便以好人缘,赢得了很多回头客。同时,每次吃饭时,小城里的一些乞丐,就会排成队来到他的饭店乞食。夫妻俩给他们施舍的饭菜,都是新做的,并不是顾客剩下的残羹冷炙。
他们所做的这些善行,都是发自内心的。
一天晚上,饭馆所在的地方,不慎发生了火灾。危急时,那些经常来乞讨的人,冒着危险帮他们将东西搬了出来。不一会儿,消防车来了,饭店由于抢救及时,终于保住了。而周围的很多店铺,因为得不到及时抢救,早已成为一片废墟。夫妻俩善心似水,最终得到了好报。
通过这件事,足见利他心的重要性。所以,一个人没有其他什么倒不要紧,但不能没有利他心。有了利他心的话,福虽暂时未至,祸却早已远离。
16、不图回报,反而有大回报
在利他的过程中,有些人虽然不图任何回报,但有时因缘不可思议,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往昔,佛陀在因地时,每次布施身体、财产、王位、妻儿,帝释天问他是为了什么,他都回答:“唯一想让众生获得快乐,此外没有其他希求。”
我们虽然无法做到佛陀那样,但也应尽量无条件地利益众生。在此过程中,有些人虽然不图任何回报,但有时因缘不可思议,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前有个大学生,他读书时没有钱,只好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有一天中午,他肚子特别饿,就去敲一家的门,想要点儿东西吃。
开门的是一个小女孩,大学生有点不好意思,但已经到了门口,没办法只好开口说:“我很饿,可不可以给我一点食物?”
小女孩给他拿来一杯开水、几块面包。
他狼吞虎咽地吃完后,问她要多少钱?小女孩说,家里的食物很多,不要他的钱。
很多年后,小女孩长大成家了。有一天,她突然得了非常怪的病,在一家医院做手术花了很多钱,但是根本没有效果。
有人建议她去某某医院,那里有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或许能治她的病。于是,她就到那个医院去,果然治疗效果不错,住院的时间也比较长。
出院时,她觉得住了这么长时间,医疗费肯定是个天文数字。以前治病花了很多钱,现在钱也没有了,所以结账时根本不敢看。
后来,她鼓起勇气看了一眼,账单上写的竟然是:“一杯开水、几块面包,足以支付你所有的医疗费。”
那个医生,就是她帮助过的大学生。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生命就像是空谷回声,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割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因果是丝毫不爽的,只要你付出了,就必定会有收获,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17、布施,只会让你越来越富
如今的人们,不太明白因果的取舍关系。原本发财需要布施之因,他们却为了发财,一味地掠夺;明明长寿需要放生之因,他们却为了长寿,一味地杀生——最终只能南辕北辙。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发财,想方设法改变风水、生辰,以期自己财富盈门、财源广进。
其实,佛陀曾明明白白告诉过我们,发财的因是什么呢?不是发财树,不是貔貅兽,不是水晶球,而是布施。
往昔在印度,有个特别了不起的富翁,他的名字叫善施,不过人们更喜欢叫他“给孤独长者”。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生性慈悲、乐善好施,一生中七次散尽家财,统统布施给孤独的人,故被冠以“给孤独”的美名。后来,他为了给释迦牟尼佛建精舍,甚至用金砖铺地购买园林。他一辈子中越布施,钱越多,用现在的话来说,最后成为了当时的“首富”。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春秋末年的范蠡。他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辞去一切官职,划着小船去太湖经商了。他做生意非常有头脑,不到几年光景,就积累了亿万家财,富可敌国。在他的一生中,也曾三次散尽家财,接济百姓。但散财之后不到几年,又能再次积累起万贯家财。他死后被人誉为“陶朱公”,也就是现在大家常拜的“财神”。
再看看现在,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是谁呢?众所周知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他不但是全球首富,还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家。他每年投入慈善事业的是几十个亿,前几年他还宣布:死后财产不留给后代,全部都捐赠给慈善机构。
然后范围再缩小一点,我们亚洲,现在的首富是李嘉诚。他也同样乐善不止,经常拿出大笔的钱来上供下施,救助贫困、捐助教育等,并将自己三分之一的家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通过以上这些例子足以看出,佛陀说“发财的因不是别的,而是布施”,这句话确实真实不虚。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不得、舍不得,不舍则不得。
然而,如今的人们,不太明白因果的取舍关系。原本发财需要布施之因,他们却为了发财,一味地掠夺;明明长寿需要放生之因,他们却为了长寿,一味地杀生——最终只能南辕北辙。
不想痛苦,痛苦却一个接一个降临;想要快乐,快乐却像仇敌一样被灭掉了。
18、慈善不是钱,是心
希望慈善能从你我做起,从当下做起。有钱的人可以从物质上作支持;没有钱的人,哪怕付出一个微笑、说一句真心的祝福,也是爱心的一种体现。
提起“慈善”,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捐钱。其实,慈善不一定非要物质捐赠,精神上的爱心也不可缺少。
例如,一个人与家人吵架,痛不欲生而准备自杀时,我们就应当去安慰他、帮助他,想尽一切办法令其内心得以恢复。尽管这只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但对别人来讲确实需要。
如今不少人认为,慈善只是有钱人的消遣,跟自己这种平民百姓没多大关系,故对这方面不闻不问、从不关注。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对此,我想起一个令人非常难忘的故事:
2007年的一天,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
在晚宴将要开始时,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
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安东尼,拦住了这一老一小:“欢迎参加今天的晚宴,请出示你们的请帖,谢谢。”
老妇人听后,对安东尼说:“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邀请。是这个小女孩要来,我陪她的。”
安东尼回答:“很抱歉!今天晚宴邀请的都是重要人物,除了工作人员,没有请帖的人一律不能进去。”
老妇人表情严肃地问:“为什么?这里不是举行慈善晚宴吗?我们是来表达自己心意的,难道都不可以吗?”她又进一步说:“如果我不能进去,这个小女孩可不可以进去?因为她从电视上知道,非洲的孩子特别可怜,很想为他们做点事。她把储钱罐里的所有钱都拿来了,打算捐给非洲的孩子们。”
安东尼解释说:“今天这场慈善晚宴,来参加的确实是重要人物,他们将为非洲的孩子慷慨解囊。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这场合不太适合你们进去。”
“叔叔,慈善不是钱,是心,对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突然问。她的话,让安东尼愣住了。
“我知道受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也会拿出很多钱,我虽没有那么多,但这是我所有的钱。如果我真不能进去,请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说完,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安东尼。
安东尼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一位老人说:“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他面带微笑,摸着小女孩的头,弯腰跟她交谈了几句,然后直起身来,拿出一份请帖:“我可以带她进去吗?”
安东尼接过请帖一看,忙向他敬了个礼:“当然可以了。”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
结果出人意料的,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25美分的小女孩——小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而且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这样一句话:“慈善不是钱,是心。”
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也争相对比作了报道。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无数人看到报道后,纷纷表示赞同——慈善不是钱,是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颗善良的心,谁都可以参与到慈善中来,慈善不一定是有钱人的专利。
甚至,对于一个生命,不生起害他的嗔心,希望他得到快乐,这也是慈善。正如佛陀在《涅槃经》中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
然而遗憾的是,如今很多人没有慈善的意识,宁愿把钱无意义地挥霍,也不愿用它为生存希望一点点萎缩的人们,重新撑起一片天。
中华慈善总会曾有一项统计表明:中国拥有80%以上社会财富的富人,对慈善事业的捐赠小于15%。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
其实且不说富人,就算是城市里的普通人,把一顿大餐或一件名牌衣服的钱节省下来,也足以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从而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
所以,希望慈善能从你我做起,从当下做起。有钱的人可以从物质上作支持;没有钱的人,哪怕付出一个微笑、说一句真心的祝福,也是爱心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