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成
    冯学成,194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期间,认识并师从于著名禅师、一代武术家海灯法师。经海灯法师举荐,往参本光法师。本光法师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出家后曾为太虚大师侍者,并在汉藏教理院、金陵大学担任教职,于儒、释、道三家均有深湛的造诣,尤精于易学、华严、唯识与禅宗。先生于本光法师处殷勤参叩数年,遍览经教,深入禅观,涵蕴渐深,得其真传,从此意气风发,自在出入于儒学之正大、佛学之精微和道学之幽玄间。

    在知青时代,曾追随海灯法师、本光法师,得到二位法师的法脉真传;在"文革"时期,曾在监狱里修炼八年。冯学成从佛学中得到人生真谛,亦以中国古老的文化济世。

    "三无人员"办国学班

    每到周日上午,成都市高升桥南街一个居民小区内就停了不少外来车辆。车辆的主人,都是来听冯学成先生讲授国学课程的。从2004年开始,55岁的冯学成便在自己家中创办了"龙江书院",讲解《论语》、《易经》、《老子》、《庄子》、《六祖坛经》等儒、释、道典籍。

    在50平米的小讲堂里,一些学生凝神而坐,每人面前一茶一几,静听冯学成授课。他们多是企业老总、管理人员、都市白领等精英人士。他们来的目的,自然并非是要弘扬传统文化,而是希望能从国学中汲取修身养性的智慧,解决都市生活中的种种困惑。

    当记者问及书院日常运营的经费来源,冯学成不愿说得太多。他说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家学生的捐献。在他看来,成都是个低消费的城市,三万块钱一个月和三百块钱一个月,幸福指数没多少区别。

    龙江书院没有做过任何广告,完全靠听众之间的口耳相传。有一家宾馆的老总听过他的课后,专门免费提供场地,请冯学成每周讲一次"大课";成都市图书馆则专门与他签订了"国学经典讲座"的合同,每次听众多达数百人。冯学成还很骄傲地告诉记者,成都军区有一位将军微服来听讲,天主教成都教区的神父也是他的听众。

    冯学成常常自嘲自己是“三无人员”,记者原本以为这"三无",应该是佛家"无相、无念、无住"的简称,不料细问才知,原来这"三无"是指-无帽子(当官)、无椅子(职位)、无票子。

    直到2006年,冯学成名义上还是成都市最大的商场-人民商场-的营业员,尽管从1988年起,他就不再去那里上班。2006年人民商场改制,冯学成一次买断37年工龄,彻底断了与它的关系,成了真正的"三无人员"。

    救海灯法师一命

    "我是上学无路可走、发财无路可走、升官无路可走没有其他选择,各种因缘,注定了我只能走这条民间办学之路,把传统文化的心灯接续下去。"这是对"三无人员"的另一种解释。冯学成慢条斯理、异常绵软地如此说道,但又说得非常坚定。

    1968年,刚19岁的冯学成作为"知青"被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冯学成分配到了江油县。这是冯学成生命中的第一个转折。

    一次赶集,冯学成看到一张大字报"批判反动武术权威范海灯"。原来,当时早已名满天下的海灯法师,正被赶回老家江油接受群众监督劳动。冯学成欣喜之下,再也不愿去摸锄头,一心想跟海灯法师学"道"。

    海灯希望能将平生的武功传授给冯学成,冯学成却不怎么想学,而更想学佛典。这样,对于农村的各项劳动,他能躲就躲,经常泡在海灯的小房子里。还带了其他志同道合的知青一起去听海灯讲佛,不过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他一个人。冯学成至今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便是他曾救过海灯法师一命。

    1969年春节后,冯学成听说老和尚被关到群众专政指挥部去了。于是他急匆匆地往指挥部跑,路上遇到海灯的干儿子范应莲,他提着一个饭篮子,哭着说:"伯伯已经七天不吃饭了。"尽管范应莲有一身武功,但面对群众专政的铁拳,还是无能为力。

    而年轻气盛的冯学成当即跑到群众专政指挥部,一把揪过负责人:"你今天必须把海灯法师给我放了,如果不放,我今天就把房子给你烧了!"山里的农村干部见的世面不多,总觉得省城来的红卫兵是"天兵天将",不敢得罪。冯学成的气势居然把他们给唬住了,当天他们就把海灯法师放了。海灯当时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再绝食几天,也许就在群专指挥部撒手归西了。

    海灯法师后来又把成都的本光法师介绍给冯学成。这样一来,在江油农村,他可以随时向海灯请益;回成都家里时,则经常泡在本光法师那里。本光法师是近代名僧太虚大师的弟子,出身儒学世家,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就读期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地下党,毕业后却在普陀山出了家。曾任金陵大学哲学系主任,1950年被押解回川接受劳动改造。

    在此后的十年中,本光法师在传统文化上全面地对冯学成进行指导,并在日常闲谈中不时加以点化,使他不仅从佛学中受益匪浅,经史子集也遍览无遗。

    八年牢狱时光,"令人神往"

    1973年,由于议论时政,冯学成被王洪文亲自点名,把他打成"反革命暴乱集团"的军师,被判刑10年。

    从1975年入狱,到1983年平反释放,8年的牢狱时光,冯学成有6年是在川西高原上的康定新都桥监狱度过的。让人非常惊异的是,冯学成说他对这场牢狱之灾,没有丝毫怨悔之心。直到现在,他还非常怀念在雪域高原的那段日子:劳动之余,一个人躺在草地看蓝天白云;当地老乡来卖冬虫夏草只要一分钱一根,随便抓上一大把虫草煮稀饭吃;去山里采摘最新鲜的极品蘑菇,加上旱獭、豹子、老鹰等野味物质生活并不匮乏,精神生活更是丰富。冯学成说自己正是那个时候,主动地,也可以说被动地静心下来读了很多书。通过细读列宁的《哲学笔记》,梳理了西方近代哲学,尤其是被列宁批示为"引起头痛的最好办法"的黑格尔的《小逻辑》。

    不久监狱成立图书室,冯学成当上了图书管理员,还研读了《资本论》等马列著作。他看了一本《希腊神话与星座》后,他便利用高原的晴空每天晚上看星星,思考宇宙人生,整整看了两年。与冯学成一起服刑的,还有几十位佛学界人士,他们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下,由万人膜拜跌落成阶下囚,有没有修持此时便能立现。冯学成说,其中不少人,确实有修持,对逆境毫不为意。

    他和活佛、喇嘛一起劳动、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有一次他和当时青海最厉害的辩师辩法,结果令对方甘拜下风。还有一次,则是和活佛比赛斗鸡(单腿搏斗),冯学成说活佛体重基本都有一百公斤,斗不了几下,而他可以斗上一个小时。活佛们从小就要在酥油灯下阅读经书,好些是高度近视,有次一位活佛发现了冯学成戴眼镜的妙处,"哇!戴上眼镜就看得清楚了!"非要买他的眼镜。冯学成说不卖,但可以用两斤酥油来换。活佛虽身在牢狱,但定期还有信众供奉。酥油作为藏区主要的食用油,当时是两块五一斤,而监狱里每个犯人的零花钱,也才两块钱一个月。他让家里陆续寄眼镜来,总共换了8副眼镜16斤酥油。

    差点变成报国寺的主持

    1983年元旦,冯学成终于平反出狱。回到成都,他先是做卖布的生意。但只做了两个月,冯学成就放弃了,因为不能忍受没有时间看书的痛苦。

    正好此时,冯学成的父亲从人民商场退休,可以让他去顶替。在商场工作站柜台每天只要上半天班,于是他立即答应了。此时,除了本光法师,冯学成受贾题韬居士教益颇多。贾老是南怀瑾的师叔,是现代佛教居士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精通法相唯识禅净诸宗、西藏密宗和道教的丹道。

    那时贾老已是七十多岁,也是平反不久,担任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在成都文殊院开讲《六祖坛经》。冯学成便每周都用三轮车护送贾老去上课。就这样,做了贾老十年的助手,他的《六祖坛经讲座》等名著,就是冯学成根据讲课录音,一字一句整理而成的。

    1988年,四川省要修佛教志,贾老点名让冯学成参与修撰。经过冯学成等三五人的努力,仅两年,省佛教志便顺利完成。贾老想以此将他的关系正式调入佛协,却因为他在人民商场是工人而非干部编制而卡了壳。到了1992年,四川省佛学院成立,四川佛学院院长遍能法师邀请冯学成去那里讲课。此后,他就再也不去人民商场上班了,因为当时他有多部书稿在撰写中,在省内已颇具名望,不想再去站柜台浪费时间。

    1995年,遍能法师出面,给商场领导写了封信,结果是关系仍留在商场,工资照发,可以不去上班,算是"留薪留职",就当做了"功德"。

    有一次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

    1992年4月的一天上午,四川乐至县报国寺的108岁的方丈离欲上人,一切作息如常,却突然要求口述电报发往省佛协交代后事。离欲上人当天下午还去到修建殿宇的工地现场指挥,弟子们都以为他只是开个玩笑,不料第二天凌晨,离欲上人醒来问明时间,便当即坐化了。

    那封口述电报的内容,就是要冯学成和张妙首中的一位,前来接他的班。而冯学成当时刚结婚没几年,上有老下有小,而张妙首没有任何负累,就由他剃度出家,去报国寺当了住持。开办解决人生问题的免费MBA从佛教圈子里的名人,到弘扬国学的学者,这一转变的契机发生于2000年。

    那一年,成都的一些教授办了一个"经理学院",请冯学成去讲国学要典。因受到经理学员的欢迎,后来又办了儒商学院。但合作一年后,就因理念不同而破裂。儒商学院是想办成国学MBA式的,以多赚钱为目的,而冯学成却从中看到传播传统文化典籍的必要性。

    谈不上什么策划和筹备,2004年初,龙江书院成立。冯学成曾以文言写成一篇论龙江书院宗旨的文章,他说创办书院的目的,"是欲以三千年中华优秀之文化,陶铸当代社会精英,亦祈其能自觉运用和弘扬我中华文化"。他告诉本刊,他不解决企业问题,更不解决国家问题,他讲解经典,只想助人解决个人的人生问题,明事理、辨是非、广见识。冯学成自称龙江书院是全国第一家私人开办的书院,来书院听课一概不收取任何费用,来去自由,日常事务由义工打理,这与全国上下"国学班"成了各地MBA班新的敛财金矿相比,确实显得比较另类。

    冯学成引用孟子的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说他算不上达,只是想以自己的能力,为弘扬传统文化尽一点分内的力量。

    "我现在的任务,一是睡觉,二是吃饭,三才是工作。"这番话经冯学成之口慢悠悠地说出,似乎别具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