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欲障礙往生、導人墮落惡趣的公案及啟示 |
[管理] [舉報] |
|
類 別︰學佛基礎 |
作 者︰益西彭措堪布講 |
管 理 員︰ |
全文長度︰2757字 |
最後更新︰2010-10-25 |
文章狀態︰已完成 |
授權級別︰駐站作品 |
首發狀態︰本站首發 |
總點擊數︰1580 |
本月點擊︰4 |
本周點擊︰3 |
收 藏 數︰0 |
總推薦數︰0 |
本月推薦︰0 |
本周推薦︰0 |
|
|
|
|
|
最近章節︰貪欲障礙往生、導人墮落惡趣的公案及啟示
內容簡介︰ 貪欲的業相,貪欲圓滿的相,種種不圓滿貪欲的相,學習時,如果不反觀自心,只是字面上記憶宣說,那就和修行無關。上面講過一切佛語、菩薩語都是指示修行的教授,如果聞思此事,修行彼事,那就成了聞思和修行脫離,這樣听聞,得不到真實受用。正確的方法應當是一切言教听受之後,就要返觀自心、消歸自心,這樣對治,才能學一分,就以一分離過增德。譬如這一段講了貪欲種種的差別相,實際上都是直接指我們內心貪欲的相狀,古人說︰“愛不重不生娑婆”,我們生于娑婆,必定是有貪欲,只不過所貪之境有所不同,凡夫心中沒有貪欲是不可能的,因此這段的學習就很重要。我們對照論文,應當返觀自心,自己哪方面有貪欲,是貪名聲?還是貪利養?貪恭敬?貪異性?貪財物?或者貪後世升天?這些要一一檢查,如果一天之中貪心等惡念多,就是墮落惡趣的前相,不及時遣除,後果不堪設想。
學習貪心圓滿的五相,應當把握一個要點,就是一切業都是從心而生,一念微細之間不知防犯,就會發展成嚴重的障礙。所以起心動念時,就要看牢,如果不能觀照,習氣一增上,心態會逐漸轉變。譬如對小車、洋房等外物有耽著心,習氣增上就會逐漸發展成有貪婪心、有饕餮心、有謀略心、有覆蔽心,貪以成性就會淪為不知羞恥、不知出離的心態,這樣成為貪結,嚴重障礙出離。既然知道業是起于心念,一念心雖然微小,關系卻是極大,不及時對治就會出現巨大過患,因此首先應在起心動念上勘察,到底對于何物何人、何種法耽著,一有耽著之心,就要立即自呵自責,或者用心咒佛號轉掉,這樣才能遮止惡趣,遮止輪回。
下面看兩則公案︰
佛在世時,有一位居士,信奉供養三寶。在他臨終時,妻子在旁邊悲傷痛哭,他听了心生悲哀,在對妻子依戀不舍的狀態中死去。但是他的魂魄並未離開,在妻子的鼻中化為一只小蟲。有個修行人見他妻子哀哭,就好言勸解她。恰好這時候婦人的眼淚鼻涕一塊流出,蟲子也跟著掉落在地。婦人見了,非常羞愧,就想用腳把蟲子踩死。修行人急忙告訴她說︰“不要踩死它,它是你丈夫。”婦人說︰“我丈夫奉經持戒,精進修法,沒有人比得上他,為什麼會變成蟲子?”修行人說︰“因為你對他非常恩愛,在他臨終時,以你的哭泣使他動了眷戀之情,所以墮落成小蟲。”修行人為小蟲說法,小蟲听法後懺悔,命終升到天界。
從這則公案也能看到,臨終時刻最為要緊。古人說“念不一,不生極樂”,如果臨終不能保持正念,一念貪婪就會墮落。《楞嚴經》上講純情即墮,純想即飛,我們都會有這種體驗,一起貪欲,心是下墮的,臨終時如果生起貪心,不論貪著親友或名利,都決定是墮惡趣的因緣。公案中的修行人一生精勤修習,可是對妻子一念愛染,使他墮為小蟲,可見貪欲是解脫的大障礙,不可不除。
作品關鍵字︰貪欲 廣論 戒盜戒貪
本書公告︰ 本作品由佛教書籍網發布,本站網址︰http://www.fjzjg.com
|
|
|
|
|
|
佛教書籍網:http://www.fjzjg.com提供佛經在線閱讀,佛教手機電子書下載,佛經印刷,佛教網站建設,佛教用品,佛經結緣!
Copyright ©
站長信箱︰haoyue999@vip.sina.com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
投訴建議︰15600391918(同微信) 業務聯系︰1391083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