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大師文集 [管理]  [舉報
類    別︰淨宗系列 作    者︰蓮池大師 管 理 員︰ 全文長度︰182415字
最後更新︰2010-10-10 文章狀態︰連載中 授權級別︰駐站作品 首發狀態︰本站首發
總點擊數︰2564 本月點擊︰1 本周點擊︰0 收 藏 數︰1
總推薦數︰0 本月推薦︰0 本周推薦︰0  
最近章節︰蓮池大師戒殺文

內容簡介︰
竹窗隨筆-初筆

僧無為

    吳江流慶庵無為能公。齒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歲游甦湖間。與同堂坐禪。及予住雲棲。公來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謝不允。則固請曰。昔普慧普賢二大菩薩尚求入匡廬蓮社。我何人斯。自絕佳會不得已。如董蘿石謁新建故事。許之。以賢下愚。有古人風。筆之以勸後進。

    人命呼吸間

    一僧瘵疾經年。久憊枕席。眾知必死。而彼無死想。語之死。輒不懌。予使人直告。令速治後事。一心正念。彼謂男病忌生日前。過期當徐議之耳。本月十七日乃其始生。先一日奄忽。吁。人命在呼吸間。佛為無病人言之也。況垂死而不悟。悲夫。

    古今著述

    予在家時。于友人錢啟東家。一道者因予語及出家。渠雲。不在出家。只貴得明師耳。予時未以為然。又一道者雲。玄門文字。須看上古聖賢所作。近代者多出臆見。不足信。予時亦未以為然。今思二言皆有深意。雖未必盡然。而未必不然也。以例吾宗。亦復如是。因識之。

    儒釋和會

    有聰明人。以禪宗與儒典和會。此不惟慧解圓融。亦引進諸淺識者。不復以儒謗釋。其意固甚美矣。雖然。據粗言細語。皆第一義。則誠然誠然。若按文析理。窮深極微。則翻成戲論。已入門者又不可不知也。

    楞嚴(一)

    天如集楞嚴會解。或曰。此天如之楞嚴。非釋迦之楞嚴也。予謂此語雖是。而新學執此。遂欲盡廢古人注疏。則非也。即盡廢注疏。單存白文。獨不曰。此釋迦之楞嚴。非自己之楞嚴乎。則經可廢也。何況注疏。又不曰。自己之楞嚴遍一切處乎。則諸子百家。及至樵歌牧唱。皆不可廢也。何況注疏。

    楞嚴(二)

    不獨楞嚴。近時于諸經大都不用注疏。夫不泥先入之言。而直究本文之旨。誠為有見。然因是成風。乃至逞其胸臆。冀勝古以為高。而曲解僻說者有矣。新學無知。反為所誤。且古人勝今人處極多。其不及者什一。今人不如古人處極多。其勝者百一。則孰若姑存之。喻如學藝者。必先遵師教以為繩矩。他時後日。神機妙手。超過其師。誰得而限之也。而何必汲汲于求勝也。而況乎終不出于古人之範圍也。


作品關鍵字︰

本書公告︰
三卷。明•雲棲鹽宏撰于萬歷四十三年(1615),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一說十年)刊行。《大藏經補編》則收有金陵刻經處之刊本,內分《隨筆》(即《初筆》)、《二筆》、《三筆》三部。   本書系雲棲鹽宏晚年的隨筆文集。其中,《初筆》一六一條、《二筆》一四一條、《三筆》一二五條。三筆合計,共有四二七條。內容所述為作者個人的見聞、求道過程、對宗教界的批判,以及論教義、禪淨優劣、儒佛融合等方面。不僅將本身的圓熟思想表露無遺,同時也彰顯出明代萬歷年間(1573∼1620)的思想動向。此外,書中並有萬歷四十三年(1615)的自序,及錢養庶撰于崇禎十一年(1638)的後跋。在日本則有承應二年(1653)的刊本。
[最新書評]    [精華書評]    [全部書評]
發表書評︰
標題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