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301卷∼600卷 [管理]  [舉報
類    別︰綜合其他 作    者︰三藏法師玄奘 管 理 員︰ 全文長度︰2925045字
最後更新︰2010-10-30 文章狀態︰已完成 授權級別︰駐站作品 首發狀態︰本站首發
總點擊數︰8393 本月點擊︰24 本周點擊︰5 收 藏 數︰4
總推薦數︰50 本月推薦︰2 本周推薦︰0  
最近章節︰分卷閱讀 第五百九十一卷∼第六百卷

內容簡介︰
大般若經,佛教經典。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般若經》。為宣說諸法皆空之義的大乘般若類經典的匯編。唐玄奘譯。600卷,包括般若系16種經典(即十六會)。其中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和第九會(《金剛般若》)為般若經的基本思想,大概成書于公元前1世紀左右,其他各會是在以後幾個世紀中成書的。一般認為最早出現于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在貴霜王朝時廣為流行。梵本多數仍存。
編輯本段【傳譯經過】
  最早傳入中國的大乘般若經是東漢竺佛朔與支婁迦讖譯出的《般若道行品經》(後題《道行般若經》)10卷(相當此經第四會),世稱“小品般若”。旋有三國吳支謙重譯成《大明度無極經》(原題《明度經》)6卷,康僧會別譯成《吳品經》5卷(今佚)。另有竺法護譯成《光贊般若波羅蜜經》10卷;朱士行西行求得二萬頌大品般若梵本,由無羅叉等譯成《放光般若波羅蜜經》20卷(相當于此經的第二會)。鳩摩羅什于後秦弘始六年(404)重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品二萬頌,弘始十年譯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小品八千頌和《金剛般若經》等。菩提流支于北魏永平二年(509)譯出《金剛般若經》1卷(相當此經的第九會)。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所說︰直至唐代,當時玄奘曾由印度求得此經總二十萬頌的梵本三部回國,長安名德以前代所翻未曾完備,因請玄奘加以全譯。奘以唐京事務煩多,《般若》部帙巨大,須要在僻靜的地方專志宣譯。便請得唐朝廷許可,于顯慶四年(659) 冬十月由長安移至坊州玉華宮寺(現在陝西銅川焦坪煤礦),從翌年春正月一日開始翻譯此經,時諸大德以經文廣大,曾請仿照羅什的譯例,刪去繁重;玄奘心有未安,為求周詳,悉依梵本,不加省略;並于翻譯時,參照所齎來的三種梵本,文有疑誤,即詳加校定,殷勤省覆,審慎周詳。他的上首弟子大乘光、大乘欽、嘉尚等在場筆受。玄奘譯時每慮無常,經常勉勵諸人努力加勤,莫辭勞苦。

作品關鍵字︰

本書公告︰
本作品由佛教書籍網發布,本站網址︰http://www.fjzjg.com
[最新書評]    [精華書評]    [全部書評]
發表書評︰
標題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