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到深山中去探寶 第六章 到深山中去探寶
    第一節人應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年青人整日沉迷于吃喝玩樂之中,一生就這樣迷迷糊糊渾渾噩噩地過下去,沒有辨別是非善惡的智慧,整天談論和奔波忙碌的就是錢財和名譽地位等,從不想從高僧大德聖賢們面前學習一些人類高尚的知識。像這樣的一種人是與動物沒有什麼差別的,也可以稱為雙足動物,因為動物整日地奔跑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那一點吃喝。中國偉大的佛學家、文學家、哲學家薩迦班智達說︰"無有辨別善惡者,學者之前受驅逐,整天談論錢財食,此即雙足之畜生。"人不同于畜生最大區別,乃是作為人,應具有高尚的品質和崇高的道德理想,而我們要想達到很高尚的道德境界,也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長久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心性,修正自己的行為,而這些高尚品質的修煉和提升之始乃是基于反省,如俄國文學家高爾基所說︰"反省是一面瑩澈的鏡子,它可以照見心靈上的玷污。"因此我們應時時反省自己,通過反省,以提高自我。

    世間上的人,不管他是何種層次任何階級或什麼身份的人,都可被歸為比較低級卑劣和具高尚品質這二類。前一種人的行為只是憑著自己本能和習氣的沖動而隨意行事,他們這種處世方式就好象與動物沒有什麼區別一樣;而後一種人則是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他們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套是非善惡取舍的行為準則來約束自己,並時時以正知正念來反觀自己的心靈,這就是那種志行高潔之士。追求高尚行為的人總會擁有快樂,而卑劣的人則是痛苦纏身,現在和將來都會有許多不順心如意的事跟隨著自己。正如蜜蜂喜歡繞著芬香的花朵飛舞,而蒼蠅只是樂于逐臭一樣,世界一切高尚的人們對所有高尚的學問和知識都樂于去接受和學習,但當他們在進行學習的時候,他們會驚喜地發現,世界上所有高尚的行為和道德品質其實都已全部包括在佛教的無上菩提心之中了。所以那些追求高尚行為的人們只要不斷地以佛法來嚴格要求自己,時時以無上菩提心的正知正念來觀照反省自己,如此孜孜不倦鍥而不舍,則最終他不但能擁有人間最高尚的道德品質,達到人生最圓滿的境界,而且也能證得最殊勝的出世間聖道,成就生命最究竟的覺悟狀態。正如偉大的政治家、佛學家、大智者根嘎嘉村在其著名的格言集中所說︰"若願行持諸善事,務必敬聞佛教言,一切諸時能忍耐,縱遇命難亦行法。若能依據經教義,精進修行依對治,智者從不說妄語,彼德此後會明知。"

    範仲淹,是北宋王朝時期的宰相,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曾常問道于佛門高僧,受到過很多道風高雅的禪宗大德的提攜,比如古禪師就曾寄偈相勉︰"丈夫各負沖天氣,莫認虛名污自身,撒手直須千聖外,縴塵不盡眼中翳"即教育勉勵他說,大丈夫應該有沖天的氣概,莫要迷著于那些虛假的名聲地位而污染了自己的高尚品格,更要以那種不著縴毫的大超越大解脫的佛法來時時刻刻地要求觀察自己,這樣就能達到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那種至善至美最高的道德境界。範仲淹能夠一生為官清廉,雖處高位而不驕,尤其是後來縱然身處逆境而仍心懷天下百姓憂苦,在著名的《岳陽樓記》中發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實乃是佛法里無上菩提心中"隨處與誰為伴時,視己較諸眾人卑,從心深處思利他,恆常尊他為最上"的自輕他重和自他交換修法精神的真實體現。

    第二節學佛是對自身有利的事情

    有人雖不懂很深的理論,但是很關心今世各種家庭上的幸福,學佛確確實實會對我們的生活、家庭、財富等等有非常巨大的利益。而且佛經中專門宣說了修哪種法門可以延長自己的壽命,比如修長壽佛對自己的壽命有利益;然後修黃財神和地藏王菩薩等可在即生之中生意順利、財富圓滿;然後對于各種疾病乃至于現在許多科學醫學束手無策的頑疾,通過佛法里的禪定、念藥師經、藥師咒等方法也是能治好的。這並不是一種傳說,實際上,現在在任何一個醫院和任何專家也不能治愈的象愛滋病、癌癥等各種絕癥,在佛菩薩的威力下也是能解救的。所以對于世間上的一般人來講,學佛確確實實是很有利的事情,當然不學佛的人不知道,只有學了佛以後,通過自己的實際生活當中可以得到體驗,因此現在學佛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納臘達•特拉尊者曾言︰"佛教讓人能夠自立,能夠讓人生起自信和力量。"德國佛教學者戈蘭那提羅卡說︰"有些人認為,佛教是一種陰暗的、憂郁的宗教。事實上不是這樣,佛教是要讓它的實踐者聰明而歡快。當我們閱讀菩薩(也就是未來的佛)的生平故事時,我們了解到他是如何修行無生法忍的,這將使我們即使面對眾多麻煩時,也能欣然歡快,並且能為他人的福利而隨喜功德。"方東美教授說︰"佛法乃人生最高級享受。"日本京都大學心理學教授佐滕幸治博士則提出坐禪學佛有十種心理方面的效果︰1、忍耐心的增強,2、治療各種過敏性疾患,3、意志力的堅固,4、思考力的增進,5、形成更圓滿的人格,6、迅速地使頭腦冷靜,7、情緒的安定,8、提高行動的興趣和效率,9、使肉體上的種種疾病消失,10、達到開悟的境地。日本的醫學博士長谷川卯三郎所著"新醫禪學"中的報告提出了坐禪能治十二種疾病︰1、治療神經過敏癥,2、胃酸過多及胃酸過少癥,3、鼓腸疾,4、結核病,5、失眠癥,6、消化不良,7、慢性胃下垂,8、胃、腸的Atonie,9、慢性便秘,10、下痢,11、膽結石,12、高血壓。

    精深豐富的教理是佛教一大特色,但佛教更重視把教理運用到實踐中,使修學人真實生起超越社會人生的體驗。在一個人修行結果中最偉大的體驗當然是成佛,但較低層次的一些效驗在佛門弟子中仍隨處可見。比如佛門修行中有一種取精修法,自古到今都有人在修持這種特殊的抗饑法。五十多年前甘孜州爐霍縣多芒寺就有兩位喇嘛在崗底斯山修行了十二年,而沒吃一頓飯,現在多芒寺60多歲的德巴堪布就了知此事。又丹巴縣有一慧增法師,1988年在丹巴縣巴地村一個寂靜的山洞里修行時,100天中沒吃一口飯,一天只吃青稞大的一粒丸子,起初是一天幾顆,後來一天一顆,本人1989年在該地時,也特地作了調查核實。又據《中國體育報》1993年7月7日報道,江西寧都縣蓮花山青蓮寺的尼姑釋宏青從小素食,6歲時就拜贛州海會寺住持宗鑒老和尚為師,從1991年1月開始闢谷,到該報道發稿時已長達898天,沒吃過任何東西。

    佛教中的修行,會明顯改變人的身心,這點現在科學可以證明。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班森教授,曾于1979年和1988年在印度和錫金等地作過實驗,結果發現修行者修持拙火定時,他全身溫度普遍增加,禪師入定時,其氧氣消耗量減少了百分之六十四。在現實中我們也可經常發現修行者與一般人在身心上的迥然不同,比如藏地寒冬天氣里修絕地火瑜伽的人,周圍的雪慢慢都被融化,有些人零下二十多度時只穿一件襯衣也不會覺得寒冷。這對科學家來說,是既好奇又感到難以解釋的。我曾听一位台灣的陳先生說︰"西方科學家通過醫學實驗,發現受高僧加持過後的病人身體,與先前有很大差別。"平時我們就有在身體不好時,請上師或僧眾加持,或進行放生後,身體明顯好轉的經歷。

    這種通過學佛而使自己身心的痛苦得到徹底解除的事例,從歷史上到現在,無論是在藏地還是漢地的很多學佛人當中都有許多詳細具體的記載。也許有些人不太理解佛法的這種神奇妙用,但現在的科學卻是能證明這一點,比如據1997年6月11日的《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報道︰"美國科學家進行的信念療法的臨床實驗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們讓一批癌患者全身放松,安靜地想象癌腫部位正在接受化療或放療,每天想象3次,每次30分鐘"。結果發現經受過信念療法的患者壽命明顯地延長了;又說︰"科學家預言,人類對利用大腦治療疾病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視和全面利用,將是21世紀醫學的突破。"所以通過學佛而能使自己身心得到康復的事實,實際就是目前醫學上最先進的一種信念療法,它除了有患者對佛法的強烈信念外,還有佛菩薩的不可思議強力加持,這二者的結合便能使患者的身心痛苦得到神奇般的解除。西方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曾說︰"宗教便是治療心理疾病的組織,特別是人類兩種最偉大的宗教——佛教與基督教。"

    學佛能摧毀我們前世和今生所造的許多罪業,增長自己的福報功德,從而免遭下墮到地獄、餓鬼、旁生等三惡道中去感受無量的痛苦,能夠轉生到悅意的人間或天境甚至佛的清淨剎土中去享受福樂,所以學佛修行對我們自己的來世也有很大的好處。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戚繼光將軍,是明朝抵抗倭寇的大統帥,他在軍營里每天都是要誦經做學佛功課的,有一天晚上夢里,他部下的一個士兵來告訴他說︰"大帥,我已陣亡,求大帥給我誦一遍《金剛經》超度!"第二天,戚將軍就到兵營中去查問,果然此人已為國捐軀,于是他就為那位亡卒心無雜念認認真真地誦了一遍《金剛經》,夜里亡卒又來托夢,對戚將軍千恩萬謝,說是依仗這部金剛經的功德,他已得超度了!所以說虔誠學佛的人,認認真真地誦一部《金剛經》的功德都是能夠超度另外一個人往生到善趣或清淨佛國,更何況說對于自己的利益呢?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說︰"我所唯一賴以自慰的,就是這觀音名號的執持。《法華經•普門品》雲︰'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于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我感謝這位菩薩的保佑,在這八年里面于苦難中施我以大無畏。"

    學佛既然能為我們積累這麼多的福報和功德,對自己的來世今生有說不盡的利益果報,所以歷史上很多著名的朝廷要人即使公務再忙,每天都要不間斷地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學佛。比如林則徐在任湖廣總督時,除了每天都要誦經學佛外,他還把常用的《阿彌陀經》、《金剛經》、《大悲咒》等用正楷工工整整地抄寫下來,結為一個集子題為《行輿日課》,以便他公務外出在行途之中作為每日誦經咒做功課用的。後來林死後,被朝廷追溢為"文忠公"。以前象林則徐和戚繼光將軍,他們即使每日公務再忙,在行途之中或軍營當中都每日不間斷地學佛做功德,那我們現在的許多人,每天都是在很多無意義的生活中過日子,為什麼不抓緊時間來經常多學一些佛法呢。否則到不知何日命終來臨,中陰境界現前,親見閻魔鬼卒的時候,到那時心煩胸悶手足無措,再臨時抱佛腳想學佛恐怕也就來不及了!

    第三節帝王將相亦學佛

    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認為學佛是一種低層次的盲目的行為,在末法時期的今天,出現這種想法也不足為怪。但這顯然與事實不符,從歷史上看,印度、藏地、漢地的歷代帝王對佛教都非常推崇。比如從印度聖境來說,樂行王、影勝王、阿育王三大貝拉王,以及三十七代暫扎王都致力于弘法利生事業;在藏地從拉脫脫日王到極樂五代的赤熱巴巾的歷代國王也都身體力行,弘揚佛法(詳細可參閱《青史》、《紅史》和《白史》);在漢地,自從西漢佛法傳入後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排斥佛教的國王只有三武一宗四位,其余的都致力于佛教的弘揚。茲摘錄幾則漢地皇帝學佛弘法的事實。

    南北朝時南朝的梁武帝,虔誠事佛,以佛法治國,並拜法雲、雲光、寶志三大高僧為師。他的皇後雖然美麗,卻嫉妒心強,又誹謗三寶,年青時即已死去,墮為巨蟒,因此托夢給梁武帝請求超度,因此梁武帝依據佛經著成十卷懺法(俗稱《梁皇寶懺》,這種梁皇懺法直至今天仍盛行不衰)。又在造完水陸大齋的儀軌後,梁武帝手捧儀軌跪在佛前,極其虔誠地祈禱︰若儀軌合乎聖理,則使佛前燈火不點自明,否則燈火仍舊黑暗。說完拜下,剎那燈火通明。又梁武帝在惠約禪師前受了菩薩戒,當時向禪師頂禮時,請禪師向外保密,于是禪師也合掌入于淨瓶中,後又化為五彩雲朵而出,禪師也請武帝向外保密。梁武帝堅持日中一食,並從大乘菩薩戒出發,發心斷除酒肉,並詔示全國僧人都斷肉食素,使素食成為流傳至今的漢地佛教一大優秀傳統。梁武帝還三次舍身寺廟,講經說法。

    隋文帝小時由智仙神尼扶養長大,後在南京棲霞山造塔回向智仙神尼,塔中銘文說︰"菩薩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堅,敬白十方一切三寶……。"同時在全國各地落成了三十多座,各地都有瑞應奏聞,隋文帝感慨地說︰"佛法重興,立舍利塔,必有感應。"隋文帝因為喜好佛法,又好食麻豆,故曾稱恍然若覺前身是出家人。

    二十多歲登上皇位的唐高宗自小便受菩薩戒,與其兒子唐太宗一樣推動佛教事業,禮敬玄奘法師等有道高僧,並經過辯論後,決定出家人不用頂禮國君。

    唐肅宗在登基初,即請一百多位出家人,在行宮朝夕誦經,祈禱國泰民安。乾元年中詔請密宗大師不空,于內宮建道場修護摩法,為皇帝授轉輪王七寶灌頂,並詔令天下各州郡建立放生池,共建有81所。中唐時的唐宣宗在登位前也曾出家多年,明太祖朱元璋起義前也做了八年的沙彌,朱元璋的嫡孫建文帝登位後,因被其叔父奪去皇位,而出家直至其命終。如此事倒俯拾皆是,恐繁不錄。

    第四節佛法是座寶山

    有人認為學佛是思想落後的表現,對社會的發展起不了促進作用,但殊不知許多對社會有卓越貢獻的人當中,如近代維新運動的核心人物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他們正是從佛教中汲取了進步的力量,早期著名的革命家瞿秋白說︰"無常的社會觀,菩薩行的人生觀引導我走上了革命道路。"現代的許多科學家、社會名流甚至國家元首也在學習佛法,非但未見阻礙了他們的發展,甚至還推動了他們事業的進步。開創了科學新紀元、本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佛教是一切科學的源動力。"

    佛教講大慈大悲,有的人以為如果學習佛法,那麼我的家庭、工作等許許多多的事情就不太好做下去。不要說小小的一個家庭或者是一個工作單位,以前吐番勢力雄厚時期的松贊干布法王也以佛教的大慈大悲精神來感化了周邊的許多國家;又在印度古代國力強盛的孔雀王朝時期,統治全印度聲名顯赫的阿育王也是大力推行仁政,以佛教的大慈大悲、五戒十善來教化人民;在漢地歷史上的許多賢明君主也以佛法來治國安民、撫慰外邦,從而達到盛世太平,如康熙、乾隆時期的盛世等等。故呂思勉先生也說︰"佛教教義的高深,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在他亦有種種治國安民的理論。"所以說佛教用來治國安民都是並行不悖,更何況說是自己小小的事業,大佛學家華智大師曾說︰"一個人不造惡也照樣能夠成辦自己的一番事業。"

    以佛教的精神來說,它否認任何絕對的存在,認為萬事萬物一切現象皆是由因緣集聚假合而產生的,故佛法沒有任何絕對死板的教條,它總是能順應時代的變遷而常新,並且它認為一切事物的核心乃是有情的心靈世界,通過揭示心靈世界的奧秘,使人們認識到宇宙萬物的真理,從而使人類的心靈得到完全的解放與自由。所以佛法的理論和精神若是真正融入到一個人的心靈,這個人就會煥發出無比強盛的生命力,若是一個社會、國家或民族受到了這種精神的哺育,那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各個方面就都會煥發出一種活力來,佛教在中國二千多年來的傳播歷史正說明了這一點。1998年11月22日在北京隆重舉行的"紀念中國佛教二千年"大會上,首都各界人士包括學術界的代表、宗教界的代表以及政府的有關領導紛紛發表講話,一致認為︰二千年來佛教對中華民族的思想、哲學、倫理道德、文學藝術乃至民風民俗等許多方面都產生過積極巨大的影響。在中國二千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知有多少的王朝經過了興衰更替,各種思潮也此起彼落,但佛法總是能給予當時社會以廣大積極的影響,這正說明佛法這座深山里有數不清的各種如意寶藏,能滿足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各種願望與要求。所以處于當今這個物質發達精神貧乏的時代里,人們更是需要到佛法的這座寶山里去開墾探索,只要腳踏實地勤勤懇懇認真地去開拓探究,這樣不管是誰,最後他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正如中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在"中國佛教二千年"紀念大會上講話時所說︰"二千年的歷程不同尋常,其間有多少舍身求法的高僧,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壯舉,有多少真理的智慧之光,有多少藝術的奪目色澤……值得我們認真思索、仔細品味,古為今用,面向未來。二千年是一座寶藏,到這座深山中探寶,一定會有難以想象的收獲。"

    事實上,佛教不僅在中國歷史上,而且對整個世界文化都產生過不可磨滅的偉大影響,所以根據1997年12月9日的《北京日報》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把僅僅是釋迦牟尼佛誕生過的地方——尼泊爾的藍毗尼,也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文化遺產,而列入世界級的文化遺產保護名單。所以,鑒于佛教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響,當今廣大有識之士紛紛進入到佛法這座寶山里來探索研究,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于1998年正式成立了佛教研究中心,由許多全國著名的專家、教授和研究員組成,以作為一個專門進行佛教研究的學術聯合體。

    第五節怎樣學佛

    學佛應有認真的態度,泛泛學佛往往徒勞無功。佛法不同于世間法,因佛是遍知者,智慧中流露出的語句同時會有外、內、密甚至極密之義。比如,佛講法時天人、龍、人听到的都是各自的語言,人類中使用不同方言的人听到的也是各自的方言。又佛經中講"阿"字的功德幾萬劫也講不完,唐朝智者大師僅講《妙法蓮華經》經題就講了三個月,門色爾堪布講"頂禮聖身文殊菩薩"這八個字就講了六個月,如果佛法沒有甚深的意義,講法人不可能講這麼長的時間,听法人也不可能有耐心听這麼長時間,既然佛法這麼深邃,則"認真"二字是必不可少的了。

    這"認真"二字除了包含有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意思外,還應含有一個長期學佛的決心。世間任何一門學問尚且需要"十年寒窗無人問",那麼,要想真正領悟佛法里那些精深的含義,也自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學佛者要發一個長遠的心,這很重要,這樣長期腳踏實地,並不怕一切的阻礙和違緣,認認真真地來學佛,那麼學佛的功德和利益在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中自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有人認為退休之後再學佛也不遲,但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晚年在智力、體力等方面的衰退必然影響到對佛法的領悟,影響其學佛的效果。因此本人認為應盡早地了解深入佛法,這對工作與生活都會產生利益。有些人大半輩子都在忙碌于各種繁雜的工作與日常生活中的瑣事,沒有踏踏實實認真地學習佛法,把美好珍貴的人生就這樣白白地浪費了,現在如夢初醒,知道自己以前沒有好好地學佛是相當地可惜,能夠這樣醒悟的人也是可嘉可嘆。

    白居易是唐代繼杜甫之後最偉大的詩人,開創了"新樂府體"詩風,他也是一位極虔誠的佛教徒,自稱為香山居士,據《五燈會元》卷四記載︰"杭州刺史白居易,字樂天,久參佛光,得心法。"在中國,凡是有一定學問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他這樣一個偉大的詩人的。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間,曾請教過鳥巢禪師,問道︰"什麼是佛法大意?"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如此簡單的道理,三歲小孩也知道。"禪師說︰"三歲孩童雖會說,但是八十歲老翁未必了解其意。"到詩人晚年老眼昏花,看經書很感費力的時候,他覺得自己一生從政,雖然信佛十分虔誠,也做了不少善事,但還是浪費了許多的光陰,于是他發願以後不再吟誦詩文,而一心一意地來學佛,念阿彌陀佛,這樣即使有許多的達官貴人來譏笑,仍不管他人的任何看法和閑言碎語,只是老老實實專心專意地來念阿彌陀佛。他在膾炙人口的《念佛偈》中是這樣寫的︰"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日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我且阿彌陀。"白居易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最杰出的幾位詩人之一,象這樣一個偉大的文學家都不怕當時社會上許多人的挖苦取笑,而一心一意地來學佛,那我們現在有些自以為很聰明而又不會吟詩作文的人,為何還怕別人的諷刺,而放不下面子來專心致意地學佛呢?希望我們有些志向的人,都來向這位偉大的詩人學習,自己走自己的光明大道,就讓社會上的那些庸人們去聒舌吧!

    第六節氣功人士理所當然應學佛

    氣功是一種人體生命科學,填補了科學發展史上的一些空白,對人身上的秘密也有了一些新的發現。氣功有能夠利益人類社會的一面,因通過煉氣功自身進行調節,從而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甚至能開發出人本身擁有的某部分潛力,但它遠較佛法膚淺,所以人們通過接觸了解習煉氣功,會愈覺得佛法所揭示的人自身奧妙的無比正確,並且比氣功更為精確詳盡、系統博大,也更為徹底究竟,所以愈深入研究氣功,就會愈走向佛法。很大一部分佛教徒從最初習煉氣功而最後徹底轉入佛門,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另外,許多氣功師本身就是師從于佛門中的高僧大德,甚至于功理功法也直接來源于佛法,所以現在習煉氣功的人們也應該追本溯源,直接從各宗各派氣功的源流——佛法中去尋找人生宇宙的奧妙,去發現氣功中純粹而精深的真諦,這樣就不致于被現在五花八門的氣功表面現象所迷惑。

    現在也有一些氣功師要求他的弟子不要學佛法,只是專學他那一門氣功就可以了。實際上,人應該有辨別的能力,特別是現在商品經濟社會,假冒偽劣的東西很多,越是名牌產品,被仿制的偽劣品也越多。所以在末法時代,特別需要一雙鑒別真假是非的慧眼。現在社會上有一部分人,對神秘事物與當代興起的一些氣功宗教熱潮特別感興趣,但卻顯得熱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以至于一听到什麼"大師"、"大法"就激動不已,頭腦也糊涂起來,最後就陷入于一方盲目偏執之中,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還不知道。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是現代科學的開山鼻祖,他說︰"無知識的熱心,就如在黑暗中遠行。"所以只有一方熱情,而沒有辨別真假是非的知識與能力,就如象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深暗夜中遠行一般,是相當危險的,作為一名佛教徒則隨時都有喪失掉自己生命與慧命的可能。

    現在有一些氣功師,在傳功講法的時候,往往愛引用一些佛教里的名詞術語,但即使全部都用佛教術語拼湊在一起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佛法。有些所謂的"大法",只要稍加辨別分析,就會知道這其實在幾千年前的佛經論典中早就已經詳細地說明過,可是現在很多無知的人們還以為是現代人創新的什麼高深大法,真是很可憐!二十三歲時即獲得西藏第一智者的稱譽,通曉一切世間學問和出世間佛法的薩班尊者就曾諷刺過那些毫無辨別能力,對別人言听計從的愚者,他說︰"智者自己能觀察,愚者總是隨聲行,如同老犬狂亂吠,群犬亦是隨聲奔。"所以那些充滿善良熱情而又缺乏足夠理性判斷的人們,應該多多地學習那些早已為大眾所公認的佛法論著,多多地了解佛法傳播和社會演變的歷史,看看現在的一些氣功師們以及一些所謂的"宗師"、"大師",他們的道德品質和慈悲是否真的已經超過了以前佛門中很多的高僧大德和佛菩薩們?這些所謂的"大法"是不是真的已超越了佛法的範圍,超過了釋迦牟尼佛的層次?所以那些真心追求真理和善良的人們都應該對佛法作仔細深入的研究,不要僅是听信于那些好象自己比釋迦牟尼佛還偉大、超越古今、目空一切的狂妄自大的人的只言片語,而應該進行客觀詳細的分析比較才對。本來佛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為古今中外很多的仁人志士所追求,佛菩薩祖師大德們的無上慈悲與深博的智慧早已有無數的歷史事實作證,為什麼不去研究信仰,而偏要去沉迷于那些不究竟似是而非的東西。

    現在有些人只要一听到某大神大仙或者高功能高層次的神靈超人,自己立即成為追星族,而不甘人後,這也就充分顯示了自己的愚昧無知,這樣就非常容易被現在社會上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現象所迷惑。在現代改革開放的時代,社會上興起了東方神秘主義和宗教氣功的熱潮,加上以前人們一直接受的是無神論的教育與宣傳,對宗教和一些神秘現象缺乏足夠的了解和基礎知識,這也情由可原。其實在宇宙中存在的一些鬼怪神靈以及所有的神秘事物,在佛法中早就已經說得明明白白,為了開闊眼界增長這方面的知識與智慧,人們更應該去看看佛經論典,這樣才能提高自己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

    現在人們被社會上的一些神秘現象所迷惑和欺騙,除了一些客觀原因外,在自身上也存在有追求即刻開悟、獵奇顯異、出功能、出神通、求財求名等高度的功利主義思想在作怪。如果人們煉氣功只是為了出功能得神通而不著重培養人的道德品質與鑒別善惡的能力,不去追求大智慧,那麼我們去轉作鬼類、動物就可以,因為那些鬼也有很大的神通,鳥魚蛇蟲也能空行潛水地遁,比人的特異能力似乎強多了。買架望遠鏡顯微鏡或學學科學當個工程師專家就可以,因為科學技術也有一些神奇的變化能力。就象米拉日巴說︰"具有神通有何益,空行餓鬼亦有此。"一個人有了一些神通,但貪嗔痴卻等同于普通人,如此其所造的惡業會比平常更厲害,就象當前社會科學越前進但所造成的苦果就越大了一樣。所以人們只有在通過修行排除了自己的貪嗔痴等煩惱,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解脫,這樣我們的社會也才會更加美好;否則,即使氣功再發達,人們開發出再多的超級特異功能,人世間也只能變成是一個烏七八糟的妖魔鬼怪的世界。現在氣功才剛剛發展起來,不象科學已有了幾百年的發展歷史,所以現在大家都要警惕注意,要從現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得到經驗教訓,否則等到出現不可收拾的局面時就追悔莫及了。

    現代氣功中過于追求奇能異術等外在的東西,就象現在科學追求物質一樣,會使人們盲目跟隨,從而使自己喪失最寶貴心性和靈性。所以佛門中的高僧大德一般都有很大的神通,但因釋迦牟尼佛制定的戒律中明示不得輕易顯現,故在外表上如常人一樣。他們從不夸耀自己,但卻內藏聖德,其神通也只有在度生利眾的必要時才偶爾顯現,故為一般普通人所不知道。藏地大德恰美仁波切曾說︰"末法時代最大的神通是能持守清淨的戒律。"因為,神通再大也抵不過業力,所以人們不要去追求虛妄的東西與狂妄自大的能力,而應發展美好的心靈與追求最高解脫的智慧,到那時成就了最高的佛果,世界所有的神通也就都有了。這也是我對您們廣大氣功愛好者們的真切忠告!

    現在人們也有另外一種錯誤的想法,好象煉氣功的人就都不是佛教徒一樣,其實佛教當中也有很多高深的適合各種根性和層次的氣功,比如藏地著名的大瑜伽士米拉日巴尊者就是通過拙火定氣功而得成就的,我們喇榮五明佛學院經常傳授的扎龍氣功大法就是包含有從觀想本尊的生起次第、氣脈明點修煉的圓滿次第等能一生成就佛果的全面系統的氣功大法,所以希望廣大氣功愛好者能深入到藏密這塊氣功聖地來探尋發揚神秘的藏密氣功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