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六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一页,【路远难到、根缺不生疑】。净土法门的修学重点在于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有二个疑惑,就是我们的心很想跟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感应道交,得到他的救拔,但是这个地方有二个问题:第一个是距离的问题,我们感应的距离太远了,是不是会构成障碍;第二个,这个卑劣的果报,我现在安住在一个卑劣的果报体,这个卑劣的身心世界的果报体,是不是会构成感应的障碍:一个是距离的障碍,一个是果报的障碍。我们先看第一个距离的问题:

    三乙二、释疑

    丙一、释路远难到

    【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为此《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又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即得生彼,不须愁远。】

    这段论文我们分二段来说明:第一段是发明正义,第二段就引经证明。先看发明正义。所谓的距离是对凡夫心中的妄想执着来说,才讲到所谓的十万亿佛土。《楞严经》上说:我们的生命体有二个内涵,一个是色身,一个是内心。这个色身是业力所招感的一个果报体,这个业力所招感的果报体是有时间相跟空间相的,这是事实。你是活在过去、或者你是活在现在,他是活在未来;你活在高雄,他活在台北:这个色身是有距离的。但是我们的内心,是没有时空距离的障碍,我们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一念心长时间的熏习,到最后也变成有时间的障碍、空间的障碍?因为我们长时间对外境执着。就是说我们的心本来没有障碍,但是因为你心有所住──心有所住,即是非住,你的心老是住在外境,所以外境时空的障碍,就转成你内心的障碍。你的心本来是没有老病死的障碍、没有所谓空间的障

    碍,后来为什么变成你感觉有障碍呢?因为你的心住在外境,所以变成有障碍。

    这个地方就详细说明:其实我们内心是没有时空障碍的,所以只要你内心当中,真实的信愿具足来忆念弥陀的圣号,【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这句话是智者大师的名言,后世的弟子很多人引用。说我们临命终往生是怎么回事呢?你‘临终’的时候,你内心安住在佛号,万缘放下,安住在真实的心,缘弥陀真实的功德,放下娑婆世界虚妄的境界──缘真实的心、坚定的心,当下的念头,就是你在莲华受生的心。这个地方是娑婆世界,这个地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华,你当初在定之心,当下就是莲华的心,这二个心是不二的。也就是说,你前一念灭,当下下一念就受生,距离绝对不会构成障碍,所以起心动念一刹那间,就是受生净土的时候,因为你的心本来就没有障碍嘛,那是你自己感觉有障碍,是你的感觉。为什么会感觉呢?因为你的心长时间在外境攀缘,外境本来是有时空障碍,你攀缘久了以后,你感觉你自己也有时空的障碍,是这样子的,其实你的心本来是没有障碍的。

    以下引经来证明。《观经》上说:阿弥陀佛国离我们是不远的,它这个就是约内心的真实相,只要我们因缘、业力具足,一念就能够生彼,不须愁远,所以我们常说要恢复我们内心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心已经被外境熏习得不是它本来的功能。天台智者大师,他刚开始出家的时候修法华三昧,修了三七日,在三七日当中息诸缘务,心中所缘的就是诸法实相,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诵经、意业的观想《法华经》的诸法实相,在三七日中得到法华三昧的前方便,叫做旋陀罗尼,旋有入空。他进入到旋陀罗尼的时候,把整个心中有所得的心,暂时的调伏下来,他那个时候在定中,真实的看到现量境,他看到佛陀在灵山说《法华经》,很多菩萨在场,他自己也坐在现场。诸位要知道,佛陀讲《法华经》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那是过去的时间,那个空间是在印度的灵山;智者大师是活在现代的人,他是活在中国。但是他入了旋陀罗尼的时候,他回到了过去、他回到了印度,而且那个相不是妄想境,那是定中的现量境。那你说这个时空相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明明是活在现代的人,他怎么能够跑到过去,真实的感受到佛陀亲自为他说法?

    因为我们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时空相,那是因为后来不断的熏习,让我们感觉到:现在的我跟昨天的我不一样,明天的我跟今天的我也不一样。那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其实我们的心不是这样子的。所以《楞严经》上说:我们的心本来是一个大海,这个大海碰到石头产生一个小水泡,我们就认为这个水泡是我,其实失掉了整个大海。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时间、空间,是因为我们的执着而产生的。

    好,我们再看下一段:【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异也。生净土亦尔,动念即至,不须疑也。】

    比如一个人做梦,他的身体虽然在床上没有任何的动作,但是他那个第六意识的心、明了的心,可能受到佛菩萨的加被,就神游到十方世界,看到很多的菩萨,经历很多的环境。他当时的感受,就跟他平常接触人事的感受是完全一样的,完全有这种真实的感受;但是他的身体明明是躺在床上,而他的内心能够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完全没有所谓空间的障碍。这个道理,我们从梦境的譬喻也就可以知道,你的梦心能够遨游十方世界,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内心专注归依在阿弥陀佛的那个临终在定之心,当下就是净土受生之心,这个道理是一样的,那是一种心念的感应,那跟外在的距离是没有关系的,这个距离只是你心中的执着而已。我们这样子讲,距离不是障碍,你心中的疑惑、你心中的贪恋那才是障碍,真正的障碍不在距离。

    丙二、释根缺等不生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但论生彼国无女人,及无盲聋喑哑人。不道此间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说者,愚痴全不识经意。】

    这个女人及根缺,我们从业力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业力,业力就会出现受用的果报,有男人、女人,有的六根具足、有的盲聋喑哑,盲就是眼睛看不见、聋就是耳朵听不到、喑哑就是不能说话,就是六根不具足的。我们的外表有男人、女人,六根具足、六根不具足;但是我们能念的心,没有这种差别,那个明了的心、本来面目是没有这种差别的,那是一个果报的差别。你如果要这样解释,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那你就是完全不了解天亲菩萨造作《往生论》的意思。

    丙三、结论【故《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之后,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况生彼国,更受女身!根缺者亦尔。】

    这以下引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上说:为什么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极乐世界为什么没有女人呢?他说:假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的女人,她平常以清净的信心称念我的名号,但是她的心中不是发愿要往生,她是希望厌恶这个卑劣的女身,她有这个愿力;舍命之后,她再受女身的话,我就不取正觉。所以极乐世界,在弥陀的本愿摄受之下,是没有女身、根缺的情况。

    不过这个地方的二乘种不生值得注意,你不发菩提心是不能往生的,极乐世界是为了大乘的无上菩提而安立的,你只是想要去成就自受用的安乐,以成就自受用功德的这种狭隘的心量,你就不能往生了。为什么不能往生呢?祖师解释说:因为你的心跟弥陀的本愿根本不相应。你说感应道交要心心相印,你的心是狭隘的心、卑劣的心,阿弥陀佛的心是广大的心,你说这二个怎么感应在一起呢?狭隘的心是不能感应无上广大的菩提心。

    十方世界有很多的净土,有的净土摄受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有的净土只摄受大乘根机的人,阿弥陀佛国土就是属于这种,它不摄受二乘人,二乘人你不要来我这个地方──二乘种不生。人天乘的它也不收,后面会说到,你对娑婆世界有贪恋的它也不收,所以天亲菩萨说: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它只摄受大乘的凡夫菩萨跟深位的菩萨。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就是说,一切法因缘生,阿弥陀佛创造一个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存在法界,但是你要跟他感应,有一定的规矩、一定的章法,你把这个规矩具足了,你跟他相触,他就啪──,出现感应。你因缘不具足,你就是没有办法跟他感应。你要去启动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是有它的因缘的,这后面会说明怎么去启动。每一个人都在念佛,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把佛号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启动,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重点不是在阿弥陀佛对谁偏心,而是他因地发愿的时候,他在设定无量光、无量寿的时候,就有一定的规矩,你不遵守这个规矩,你怎么能够启动无量光、无量寿呢?那到底我心中念这句阿弥陀佛,我要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启动阿弥陀佛这四十八愿的加持力?把这个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正式的全部启动起来?我们看最后一个问,作一个总结,这个最重要的:二甲十、如何修行疑

    乙一、征问我们看这个问题:【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否?】

    我现在决定要求生西方,我是为了菩提道而求生净土,但是我在因地要作何行业?我要用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够启动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这第一个,讲到修行的正行。第二个讲到破除遮障,我不但是要修行正行,我在启动弥陀功德的过程当中,这种男女的淫欲如果没有断,是不是会构成障道的因缘?所以这个地方,第一个讲到感应道交的真实方法,第二个讲到感应道交障道的因缘,一个讲到正修,一个讲到破障。这二个主题都非常重要,这个是成功的关键。我们看智者大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乙二、释疑【欲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我们想要求生极乐世界,我们想要跟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感应道交,你要做二件事情,你才能启动这个功德:第一个厌离行,这个就是破除障碍;第二个欣愿行,这是讲到成就净因。智者大师是先讲破障,就是你要先破障,你这个障没有破,你怎么也没办法启动无量光、无量寿的。这个障碍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看第一段,把这个障碍的相貌讲出来:

    【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先说我们为什么很多人念佛,但是为什么一直没有办法启动无量光、无量寿的问题点。说凡夫无始劫以来,罪业还不是个问题,你说他造了很多罪,若肯忏悔,这都不是问题;问题点在哪里呢?在于对五欲的缠缚,就是说你虽然念佛,但是你心中对财、色、名、食、睡,还是深深的爱着,不肯舍离。这个,就会让我们这一念心跟阿弥陀佛佛号之间,筑成一道非常坚固的墙壁,也就是说,我们因为贪著五欲,所以轮回五道,备受众苦。就是说三界是痛苦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我们知道了,还是不断的受生呢?因为在痛苦当中,我们认为它有一些些微的快乐,因为对这个快乐的执着太重了,所以我们宁可去承受这个痛苦──这就是一个生死的根源。所以身为一个念佛人,假设不能厌离五欲的话,是无有出期的。

    这个地方就讲到,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念佛,但是很多人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样一句佛号,在不同人的心态里面运转,产生的功德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人有障道的因缘,他没有厌离世间的五欲。好,先把这个病根找出来;这以下讲对治。对治当中有二段:第一个先讲到修观对治,第二个讲到发愿远离。我们先看第一段:【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故《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

    首先你要修观。为什么要修观呢?我们今天贪恋娑婆世界的五欲,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生起了颠倒。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是贪恋娑婆的五欲,不是说娑婆世界的五欲有真实的功德值得我们贪,不是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五欲的真象,没有看到这个真象;所以对治贪欲,你不必从贪本身去对治。人为什么起贪呢?一个人会起贪,前一个念一定是起颠倒,你只要把这个颠倒破坏就好。怎么能够破除颠倒呢?就是你要让他看到真象。

    在整个五欲当中,智者大师的大智慧就说:先远离色身。所有的五欲都离不开色身。所以我们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贪爱色身,然后就顺便贪爱五欲。那这个色身要怎么远离呢?你观察这个色身有内相的不净,把这个皮肉剥开来以后,我们看到色身里面是脓、血、屎、尿,根本没有干净的东西;即使他的外表,也是九孔常流出不净,颜色是不净的,味道也是臭秽的。所以,其实我们所贪爱的色身,它的本质是不净、是臭秽的,它不值得我们贪爱的;我们之所以贪爱,是因为我们过去的颠倒。这以下引经证明:【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

    说我们贪爱的色身,这个色身是怎么回事呢?是有很多很多烦恼的罗刹鬼安住在这个地方。什么叫做罗刹安住在色身?简单的讲,色身是造作罪业的根本。诸位可以回忆一下,你过去为什么会造罪?你为什么而忏悔?因为你有色身,你才会造罪;你要是没有色身,你要造什么罪呢?所以,因为你有色身,你就必须去满足色身的需要,就产生很多的贪求,所以才造罪。所以色身对我们来说是负担的,它是一个集谛、它是一个造罪的根本。其次,【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我们这个色身不但是造罪的根本,它是一切痛苦的根本。诸位也可以回忆一下,你每一次痛苦的时候,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因为你有色身,所以你才会痛苦。你要是没有色身,你怎么会有痛苦呢?所以这个色身叫做扼缚痈疮,这个痈疮就是一个毒疮,但是我们把它扼──抓住。我们这个身体本来是一个痛苦的毒疮,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它抓住,你说这个是不是颠倒?

    在《净土圣贤录》上说,有一个在家居士罗允枚,及长因为多病而弃举业,后来回心净土念佛,六十几岁往生,他往生的时候讲一个偈颂说:六十年来拖着皮袋,今日撇下,何等自在。你看一个开悟的人,他回顾他过去的生命,是拖着皮袋,就是这个色身对他产生负担。所以我们一个修念佛的人,你要有二个观念:第一个,色身是造罪的根本。我们不喜欢造罪,但是你有色身就会造罪;我们不喜欢痛苦,但是你有色身一定会痛苦。所以我们要远离造罪、我们要远离痛苦,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这个业报身,别无选择。你看智者大师很有智慧,他说:远离五欲,简单的讲先远离你的色身。当然大乘佛法远离色身,它不能讲断灭,它一定要追求另外一个,它要发愿。我们看下一段,那我远离色身怎么办呢?就是发愿:

    【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此谓厌离行。】这个发愿太重要了。就是说你这个念佛人,你不能只是念佛,你经常要有一个愿力,就是你心中经常要有一个想法:我希望在未来的生命的当中,要永远远离这个三界的业报身,这是一个杂食臭秽的色身、这是一个造业的色身、痛苦的色身。那你远离这个色身,你怎么办呢?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我希望得到净土弥陀本愿功德所创造的法性生身,你要有这种想法,你才能够去启动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

    《净土圣贤录》讲到一个公案,在明朝末年,有一个居士叫做黄元孚,出生在一个读书的家族,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读书人,在朝庭上做一些小官。这个黄居士从小也读一些圣贤之书,但是结婚以后身体一直不好,没有办法做官,因此就闲居在家。他的身体怎么不好呢?得到肺痨病,严重的时候还吐血。有一次发作以后,就吐了很多的血。这个时候他的小舅子(他太太的弟弟)来看他(这个小舅子是有念佛的)就说:姊夫啊,你被病痛折磨成这样子,倒不如我带你去参加我们念佛会念佛,可能你心中有个归依处会好一点。这个黄居士:也好吧,反正我现在生病,也不能工作,闲居在家,打妄想也是这样过,我跟你去念佛好了。诶,他去念佛以后,就有些好转。但是要是时间长没有去念就会再发作,就断断续续、时好时坏。经过几年以后,突然间有一次,这个病发作得很厉害,吐了很多的血。这个时候他的小舅子又来看他,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使他产生很大的觉悟。他说:姊夫啊,你有没有想过你死亡以后要到哪里去?这件事情就刺激到黄居士,他说:我念佛的目的,是为了要让身体好转起来,我继续的过生活,我哪有想到念佛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他没有这种想法。这个时候,他一回光返照:唉呀!我过去的念佛,方法是错误的,没有厌离色身。我为什么念佛呢?我希望病赶快好起来,没有修厌离行,把所有的功德都用在表面上。那个时候,他就真实的觉悟了,这个人是有善根的,他就辞亲出家了,出家以后就很用功。他这个时候是到莲池大师的一个道场出家,莲池大师那个时候已经往生了,出家以后修行,最后临终的时候,最后的七天,断绝一切的外缘、断除一切的饮食,七天不睡觉、不吃饭,为临终作最后的冲刺,念到最后,异香满室,安然坐化,整个房间都是莲华的香味,而且是坐着往生的。

    我们今天回顾一下黄居士的修行方向:他刚开始的念佛是什么情形?没有厌离行,他刚开始是利用佛号要把他的病痛消灭,恢复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念佛,当然不能启动无量光、无量寿。它本来是一个摩尼宝珠,结果这个摩尼宝珠对你只是转成一个糖果而已。后来他心态改变了,他知道把色身治好不是重点,要远离色身,追求另外一个法性生身,这个时候他的心就真实的感应道交了,你看念到异香满室、安详坐化。我看那个传记,他出家念佛也没念多久。所以我发觉念佛不在时间的多久,你那个方法要对,就是你那个感应的方法要对,而其中一个就是厌离行。这个就是说,你应该要先破障,破除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功德之间的障碍。

    我们看第二段的明欣愿行,这个讲正修:【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净土的正行有二个:一个是讲到往生之意,讲到你求往生的愿力,你的目标在哪里,这是一个发愿的问题;第二个你念佛的方法,观彼净土庄严等事,这个地方是因为早期的念佛,你看智者大师、慧远大师都是观想念佛的,所以讲观想极乐世界的庄严等事。

    前面是讲念佛的目标,后面是讲到念佛的方法。我们先看目标,这个地方也是有二段:第一段是发明正义,第二段是引经正明。我们先看第一段:【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涂,动经劫数。如此轮转,无始已来,未曾休息,何时能得救苦众生?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这个地方讲到往生的心态问题,这个往生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会决定你是不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关键。这个心态有二段:第一个先作一个总标。说你为什么求生净土呢?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这个很重要。念佛的心要跟大悲心相应,诸佛的心是大悲心,你的心是自私的心,这二个就没有办法感应了。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每一次回向的时候,虽然愿生西方净土中,到最后一定是回入娑婆度有情。

    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离开娑婆世界,你说:诶,净土法门是离开了娑婆世界,二乘人也是离开娑婆世界?这二个心态是不同的。二乘人离开娑婆世界是什么想法?他是一种断灭见而离开的,他离开以后,你问二乘人,他没有想到回来的心情?绝对是没有。你看他怎么说?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他是把这个后路砍断的。你要是想说你不受后有,那你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净土法门离开娑婆世界,是暂时的离开娑婆世界,我暂时先离开一下,但是你真实的心,是为了救拔一切众生而暂时离开的。你说你是大悲心,那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你是大悲心,你就应该留在娑婆世界!那你说你离开是大悲心,这二个心不是矛盾吗?没有矛盾,我们往下看就知道。

    说你自思惟,我是想要求大悲心,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今无力,我没有足够戒定慧的圣道力来加持我自己,我也没有方便力来救度众生。那没有自利利他的功德力,我就算有这个心情;在这个五浊恶世当中,我面对的众生,都不是一般的众生,都是烦恼很刚强的众生:我自己烦恼也粗重,众生的烦恼也粗重,二个人都堕落,沦溺三涂,动经劫数。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也没有办法救度自己,也没有办法救度众生,如此生生世世的轮转,恶性循环,就未曾休息。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在大海当中,我们自己不会游泳,而去救度那些也不会游泳的人,二个人都会沉沦下去。那怎么办呢?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我应该先到净土去,远离这个干扰太重的五浊恶世,先到那个地方,暂时的亲近十方诸佛,赶快听闻正法,成就无生法忍的船。诶,我找到坚固的船,再到生死大海,依止这个船的力量,就能够把众生放到我的船上来,是这个意思。

    你说这个大悲心,暂时离开的心情,这样的想法,有没有经典根据呢?这以下引证: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这个地方,是净土的菩提心最重要的证明。天亲菩萨说:什么叫发菩提心呢?简单的讲就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就是说你不想再做一个生死凡夫了。不想再做生死凡夫,印光大师《文钞》讲得非常贴切,他说:一个修净土的人,他心中的想法就是:你来生做一个大国王,你可以护持三宝;你做大富长者,有钱有势;你做一个大法师,能够成就大总持,你的弟子有好几十万、好几百万:你都不生起一个受生之想,你现在想到的是愿作佛,因为那些都是凡夫。你不管是国王也好、大富长者也好、大法师也好,重点是那都是一个生死凡夫,我不要。所以菩提心的本质,是你想要愿作佛心,对那个圣道的渴望。愿作佛心就是度众生心。你为什么愿作佛呢?重点就是你有圣道的力量,才能够救拔有情。而度众生心,就是摄受众生往生净土的心,把大家都度到净土去,这个是最圆满的做法。这个菩提心简单的讲,就是要救拔众生的心,但是做法上有二种:一种是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流转,这个不容易,悲增上;第二种是先暂时离开到净土去,然后再回入娑婆。这个菩萨暂时离开娑婆世界,他也是菩提心的一种,你把《往生论》读一读就知道,暂时离开是不会伤害菩提心的。

    不过这个地方我要说明一下,《往生论》是天亲菩萨作的,昙鸾大师有一个《往生论》的注解,他解释这段说:一个人不发菩提心,他都没有读过什么大乘经典,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无上菩提;他读到《阿弥陀经》,看到净土的依正庄严,有种种的安乐,为安乐故求生彼国──这个人不能往生。你把净土当天界看了嘛!净土哪是为安乐,净土是为圣道而安立的、是为菩提道安立的。当然我们也承认净土有很多安乐,那是一种方便,它真正的重点在见佛闻法。所以,如果你把净土法门想像成一个安乐的受用资具,你是不可能往生的。为安乐故,求生彼国,不得往生。所以这个地方你要知道,就是你修净土的人,你念佛的动机,是为了利有情而求生净土。

    这个地方是讲发愿,这以下讲修行:【二明欣心愿求者: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

    这个地方讲到正行,正行当中先讲观想正报。前面讲到心理的准备,厌离三界的色身,好乐净土的法性生身;第二个,你要生起一个度众生的心,而求生净土。这以下讲到正行。你这个时候要怎么缘呢?要缘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功德怎么缘呢?或者缘法身,我们讲实相念佛,你思惟阿弥陀佛的心是我空、法空的,我的心也是我空、法空的,所以自他不二,这个是缘法身,这个是实相念佛。能念所念性空寂,这个就是思惟法身,报身,前面是理观,这个等是应化身,这二个都是事相上的观察,观想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或者是观察应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总而言之,观察色身的二个重点:第一个金色,第二个光明。所以观想念佛,第一个是他的身相,第二个是身相所释放出来的光明。比如说八万四千相,这相有种种的好,

    重点就是你观这个相好,一定要有光明相出来。

    这个是讲观想阿弥陀佛的正报庄严,我们再看依报:【又观彼净土,七宝庄严妙乐等,备如《无量寿经》《观经》十六观等。常行念佛三昧。】这个是观想依报庄严。正报观察以后,观察依报,观察这个净土。经典上说:生处的庄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或者住处宫殿的庄严,这个经典上讲很多。那这个地方讲常行念佛三昧,早期的念佛是定心念佛,当然这个标准是高了一点。这个地方讲到正行,就是观想极乐世界正报、依报的庄严。这以下讲助行:【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此谓欣愿门也。】

    前面是直接跟弥陀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是透过回向,间接的感应道交,修行布施、持戒的善法,这是当做佛号的眷属。蕅益大师作一个譬喻说:念佛如果是一艘顺风的船,你的布施、持戒就是船上的桨。你这艘顺风的船已经很快了,再加上这个桨的推动,就跑得更快了。布施、持戒当然不是净土的正行,但是你用回向,它也变成一种感应的力量,这个就是欣愿门也。这个地方,我们把早期的修行作一个总结。

    净土法门,不管是定心念佛、散心念佛都好,总而言之,临终的一心不乱是最终的目标,这个谁也不敢否定。不管说你这个人平常修

    得多好,只要临终颠倒,你就完蛋了;只要这个人临终的时候,昏睡,就完蛋了。所有念佛人的特色,就是到临终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他的色身可以败坏、可以病痛,但是那个明了的心一定要很清楚──正念分明。这个正念分明有二种相貌:第一个,他的心是真实的,他心中缘真实的功德,一种出世的道心、成佛的心、救度众生的心。如果你临终的时候缘的是虚妄的心,还在打妄想──世间的名利、成败得失,那你以这个虚妄的心,你怎么念佛都没有用的。我们知道,感应道交的第一个就是真实的心,这是判定的标准。你临终的时候看这个人讲话,如果还讲一些颠颠倒倒的话,那这个人是不可能往生的,因为他活在虚妄当中。阿弥陀佛的功德是真实的,你活在虚妄当中,真实跟虚妄是没有办法感应的,你要培养一种真实的心出来。第二个,你要培养一个坚定的心,就是无间心、无后心,这当然是行门。前面主要是一种经论的观想、解门上的观想;这个无间心、无后心,就是靠平常三业的加行──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名、意业的观想,身口意的加行,培养一个无间心、无后心。这个无间心、无后心,慧天老法师说:你先锁定一百零八声。他说:临终的十念,我们把它乘以十倍(哈哈),为了安全起见乘以十倍,差不多一百声,还多八声,一百零八声。就是你平常训练自己,专注的念一百零八声,这一百零八声当中没有妄想,无间念、无后念。所以你这个念佛,我觉得二个重点:第一个培养真实的心,你现在还活在虚妄的心、还在贪恋三界,那是不可能感应道交的;第二个培养坚定的心:一个是解门,一个是行门。这个就是智者大师从种种的经论当中,摘录出的修行法要。

    好,我们《净土十疑论》就讲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下面我回答几个问题。

    问:弟子喜欢静坐,也归心弥陀,常常念佛一段时间,心就渐渐的寂静下来,心中只有弥陀佛,其他妄想都不生。但是在寂静的时候,弟子发现,连提起佛号的念头也不生。这个时候,是应该安住在寂静当中,还是提起佛号?

    答:你说呢?你安住在寂静,你的因缘是成就禅定;你提起佛号,是感应道交。诸位要知道,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他力法门不是说阿弥陀佛主动来感应你,没有这回事情的。我们光听到感应道交,就知道这不是单方面的事情,一个大悲心是能应,我们的信、愿、持名是能感。诸位从缘起的角度想想,你安住在寂静,你跟谁感应道交呢?你跟你的真如本性感应道交,那这不是自力法门吗!你今天打坐,你的目标很重要,你到底为什么打坐?你如果是为了成就禅定,那你就把这个佛号当成摄心的方便而已,你的重点不是要去启动蕴藏在佛号深处的这个无量光、无量寿,你只是把这个佛号当作摄心的方便。你把佛号当作摄心的方便,你的心寂静了,这个佛号已经完成阶段性的任务,把它舍掉,正常。你念阿弥陀佛的重点,不是要成就禅定,而

    是成就往生,那你把佛号舍掉,你就完了。有一个古德讲到念佛要四不:第一个不求神通,第二个不求禅定,第三个不求开悟,第四个我忘掉了(众笑)。不求神通──你求神通,那你这个念佛就是心外求法了。那为什么不求禅定呢?你求禅定,你就跟这位法师写的一样,你在寂静的时候就把佛号舍掉了,你为了成就禅定嘛。没有错,你在寂静的时候提佛号,会对你的心产生干扰,问题是你的目标在哪里?所以他讲不求禅定很有道理。他不求开悟,你求开悟的话,你念佛的时候就参念佛是谁,你重点不是在启动弥陀的功德,而是在参念佛是谁,所以他也不求开悟。就是说,一切法是因缘生,看你今天念佛,你的目标是在哪里,就由目标决定你的方法。如果你的目标是要跟弥陀感应道交,而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你一定要提佛号;否则,你就不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我刚刚讲过,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你心中没有提起佛号,阿弥陀佛绝对不会主动跟你感应道交的,不可能,他做不到。我们下一堂课《念佛圆通章》就会讲到,感应道交,你要忆念他,他也要忆念你,我释放一个磁场,你也要释放一个磁场,二个才能够感应。一个人释放磁场,对方根本不释放磁场,这就没有办法感应,下一堂课就会讲得很清楚,这不是单方面。所以提不提佛号,就看你为什么念佛、你的动机在哪里。

    问:别教的佛跟圆教的佛差别在哪里?

    答:断惑不同,别教的佛在断十二品无明,圆教的佛断四十二品,

    最大的差别在这里。

    问:学尼学戒,明白一些重戒的情况;但是有的戒,比如说‘四独戒’很难不犯,因为因缘很难具足。自学戒律以来,很多事情本来想主动去做,现在怕犯到而不敢去做。有人讥笑太执着:大乘经典在顿教法门当中,都说一切法当体即空,我们持戒是处处不空的。如何把第一义谛跟持戒结合起来?

    答:我认为空观跟持戒是完全不冲突的。诸位知道空观在破什么吗?空观不能破因缘法,它是破你心中的执着,你把空观来破因缘法,那你就破错了。空观是你心中有很多的妄想,你观察它是生灭的,不随妄转,这是空观所破的。持戒,是在因缘当中,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是在依他起当中抉择是非。这个抉择是非跟破遍计执,这二个是相辅相成的,我不认为修空观跟持戒有冲突,我不认为。当然,你有时候为了持戒,你会趋于保守:就是这件事情我本来想做,但是可能会犯到‘四独戒’,所以我放弃了。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我同意你的选择,初学者本来就应该保守。我刚刚讲过,趋吉避凶,刚开始不要想要趋吉,一个人不要刚开始就想要贪功德,一开始先远离过失。这是一个杯子,这个杯子的殊胜来自于它没有破洞,所以它这个水可以装得很满;如果这个杯子有破洞,这个水装得再满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刚开始要先求无漏。我发觉刚出家的人跟出家很久的人的心态是一样的:刚出家的人会偏向减少过失;像我们这出家很老的

    (呵呵),我现在的想法也是减少过失。就是说,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他会趋于保守,很多事情他宁可不做。我们的杯子不要要求把它装得很满,但是我要求这个杯子不要漏,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对的,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对。你装了很多水,你一天到晚在漏失,你也得不偿失,所以我觉得让杯先不漏这件事情很重要。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观无量寿佛经》跟《观经》是不是就是《十六观经》?

    答:对,这三部经是完全一样的,因为《观经》有十六个观,所以又称《十六观经》。

    我们《净土十疑论》的课就上到这里,下一堂课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们前面的《阿弥陀经》《净土十疑论》,其实是偏重在理论的教授;整个实际的修行,下一堂课才是重点。这《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属于《楞严经》的一部分,《楞严经》是一个总相,开出来有二十五个法门、二十五圆通,《念佛圆通章》是其中一个法门。所以从这个地方你会知道,它离不开《楞严经》。所以我们下二堂课讨论的主题:第一个是讲《楞严经》的首楞严王三昧是怎么禅修的;第二个是讲《念佛圆通章》的念佛三昧:一个是禅观的,一个是念佛的,这二个怎么把它融通起来?我们下一堂课的主题,就是首楞严王三昧跟念佛三昧之间相互的运作。好,我们这一堂课就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回向。

    ──《净土十疑论》导读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