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決疑12
    解此示心佛平等也。空生之疑將謂己智不能契合佛智。佛意般若無文字,文字即般若。然我說此經,即全體般若。但有人能信受者,則為妙契佛智。而佛以本智,了知其人無量功德矣。此一念頓契佛心之功德,縱使一日三時以恆沙身命布施功德其福固多,但不若有一念信心,隨順般若而不逆者,可謂善入佛慧矣。其福更大。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下贊般若殊勝)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于此經不能听受讀誦,為人解說。】

    解此贊般若獨被上上根人。前屢言著四相故粗,今言著四見故細。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解此贊般若法身常住。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此贊般若有離障出纏之益。不但滅罪,且得勝果。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劫,于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于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于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解此贊悟般若者,一念頓生佛家。生生世世,永不離佛。故此功德最為殊勝也。後世末法之中,有能信者,其功更大。以此般若之德,不可思議,故果報亦不可思議。從初問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以來,通破凡夫中大心眾生修菩薩行者所執之疑。然所執我法二執有粗有細。已前破粗二執。以所執五蘊身心為我執,我所作為緣塵六度之行欲求菩提者為法執。然此二執,皆著相故。是破初發心菩薩未悟般若者之疑,但意顯下不見有眾生可度也。此後乃破微細我法二執。是已悟般若之菩薩,但執有能證之智為我,有所證真如為人,能證能悟為眾生,證悟未忘潛續如命為壽者。而此四相最極微細,故為微細二執。所謂存我覺我。故向下發揮但標我字。若破此我執,則上不見有佛果可求也。經文與前問同意別,觀者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