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直解23
此結上頓悟任運合道之機,皆夙因深厚者,方能信受不疑也。此等之人,雖居因位,決定成佛無疑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
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
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
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
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
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
初二句總頌差別,所以眾生一句觀行即,菩薩一句相似即,入地二句頌分真即,大覺二句頌究竟即。然初句覺與未覺,亦該攝理即名字即也。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
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
供養恆沙佛,功德已圓滿,
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末二句總頌位行雖差,皆隨順覺性。
于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進問威儀。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此慶聞贊謝也。以聞佛圓音,所流大智教光灌大眾心,神力所加,照破無明,各各自心,光明頓現。此所以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也。下請入門方便。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游戲如來大寂滅海。
此問行也。由上但聞所證之差別,未聞能證之行。故今特請入門之方便也。城喻圓覺,門喻所入之路。方便正是入證之門,即楞嚴之最初方便,所謂隨方取便,乃下手之功夫也。漸次者,以初圓照二字,為成佛因地,故初雲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乃圓修頓悟,故不假方便,乃上上根人之行。今為中下,故請漸次。意在開三觀門,即下單復圓修二十五輪,皆漸次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此敘求法懇誠。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于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听,當為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