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
养怨入丘冢广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九孔流不净
如厕虫乐粪愚贪身无异
智者应观身不贪染世间
无累无所欲是名真涅槃
如诸佛所说一心一意行
数息在禅定是名行头陀
如是等种种因缘。知五欲过罪。心不亲近。如离怨贼以远离故。心无热恼。欲想不生。此为修禅之要。诃五欲相。如摩诃衍广说。第三弃五盖者。一者贪欲盖。二嗔恚盖。三睡眠盖。四掉悔盖。五疑盖。第一弃贪欲者。前说外五尘中生欲。今约内意根生欲。所谓行者端坐修禅。心生欲觉。念念相续。覆盖善心。令不生长。觉已应弃。所以者何。如术婆伽。欲心内发。尚能烧身。况复心生欲火而不烧诸善法。复次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欲。无由近道。如除盖偈说。
入道惭愧人持钵福众生
云何纵尘欲沉没于五情
已舍于五欲弃之而不顾
如何还欲得如愚自食吐
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
失时怀悲恼一切无乐处
诸欲患如是已诃能舍之
得福禅定乐则不为所欺
如是等种种因缘。诃贪欲盖。如摩诃衍中诃欲偈说。第二弃嗔恚盖者。嗔是生诸不善法之根本。坠诸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复次行者于坐时思惟。此人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怨。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恼故生嗔。嗔故生恨。恨故生怨。怨故欲加报恼。彼嗔恨怨恼觉观覆心。故名为盖。当急弃之。无令增长。如释提婆那以偈问佛。
何物杀安隐何物杀无忧
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
佛以答言。
杀嗔则安隐杀嗔则无忧
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如是知已。当修慈忍。以除灭之。令心清净。如摩诃衍中佛教弟子诃嗔偈。是中应广说。第三诃睡眠盖者。内心惛暗。名为睡。放恣支节。委卧垂熟。名为眠。复次意识惛冥。名为唾五情闇蔽惛熟名为眠。以是因缘。名为睡眠盖。阿毗昙中说为增心数法。能破今世三事。谓乐利乐福德。又能破今世后世实乐。如此恶法。最为不善。何以故。余盖情觉可除。眠如死人。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如有菩萨教睡眠弟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