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聞記9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此乃品題之名。觀世音菩薩是人,將來成佛叫做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現在在極樂世界輔助阿彌陀佛度眾生,亦到我們娑婆世界助釋迦牟尼佛轉大法輪。觀音菩薩是人,人必有法,普門就是法。這個法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時候所得之法,是一乘之法。普門示現,現一切身,說一切法,度一切眾生歸無上道,就名為普門。妙法蓮華經有二十八品,第二十五品是普門品。物以類聚名為品。方便品就開權顯實,如來壽量品就開跡顯本,安樂行品教我們修行用功,從凡夫位入一乘法就受持四安樂行品,而普門品就以一乘之法來廣度眾生。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此乃人題之文。釋迦牟尼佛在印度成佛,而經典是以梵文為主,後來傳到中國才譯為華文。姚即是姚興,國王之名。秦是國號。三藏者經藏、論藏、律藏也;經、律、論就是詮釋戒、定、慧。有戒、定、慧三無漏學,就能度一切眾生到彼岸。持戒圓滿就不漏落生死。持不殺生戒不作殺生業,殺生是有相、有漏,故入生死。第一持戒,止一切惡,可漏落地獄、餓鬼、畜牲三途的生死。第二修定,修定就離欲,離欲就得禪,便可以出離欲界,生到色界四禪天。第三修慧,有智慧就斷惑,斷了二十五有的惑,便出三界之苦。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修戒、定、慧三無漏法便能出離。
諸佛出世的本懷,就是度一切眾生成佛,與佛無異無別。我們是未來的佛,釋迦牟尼佛是現在的佛,毗婆尸、迦葉佛是過去佛;不論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皆是依無漏法修行而證無上菩提。戒,不漏落三惡道;定,不漏落欲界;慧,不漏落色界無色界。戒、定、慧就是三無漏法,能度眾生出離三界。所以我們要尊重這個法,要說法,要听法,要解法;依法修行,得成佛作祖。佛以法為師,得法成佛,成佛說法。若果無法就無佛,若果無法我們不能了生死;無法我們永遠是凡夫。有法就能轉凡成聖,故應以三藏之法為自度之師,也以三藏之法為度人之師,故名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是魏朝人,出生于龜茲國。法師通達大小二乘,他七歲出家,先跟蒲達多尊者學小乘,再跟甦摩尊者學大乘;後到中國長安草堂寺翻譯法華經、金剛經、維摩經、大智度論、阿彌陀經及梵網經等。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經典,人人都喜歡受持。終南山道宣律師持戒清淨,感得天人送供,他問天人︰‘為什麼鳩摩羅什翻譯經典這樣好?’天人答︰‘鳩摩羅什源遠流長,不是第一次翻譯經典;過去七佛如來,鳩摩羅什已充任翻譯法師。’什麼叫七佛如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雖然苦惱,但過去已有七佛如來出世︰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將來還有彌勒佛出世,在龍華三會度人無數。鳩摩羅什既為七佛如來翻譯之師,所以他就精通翻譯。他所翻譯的經典甚合佛意,護法神都擁護他所翻譯的經典。他臨命終時表示,他說︰‘若果我所翻譯的經典合乎佛意,火化荼毗後舌根不壞。’果然荼毗後,唯舌根不壞。後來,鳩摩羅什的舌根是供奉在長安草堂寺塔內。鳩摩羅什翻譯經典的功德是常住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