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二 本論—正宗分 甲二 本論—正宗分6
    甲二本論—正宗分6

    此就出家人說,但汝等在家人亦要听听,曉得出家人的苦處。在家人雖貧窮者,亦有施主恩。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農夫躬耕之苦。

    悲智雙運句下,言發菩提心也。下化曰悲,上求曰智;悲屬于福,智屬于慧。

    檀信沾恩者︰施主供養,無非為求福;汝有福慧,則可令他受福。倘能念佛求生西方,將來回入娑婆,亦可廣度有情,令檀信沾惠矣。

    丙五念眾生恩

    雲何念眾生恩?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今之披毛帶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今之蠕動飛,安知不曾為我父乎?每見幼離父母,長而容貌都忘;何況宿世親緣,今則張王難記。彼其號呼于地獄之下,宛轉于餓鬼之中,苦痛誰知?饑虛安訴?我雖不見不聞,彼必求拯求濟。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薩觀于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是為發菩提心第五因緣也。

    諸佛、父母、師長、施主等恩,多已明了,已度我苦、生我身、教我禮、給我衣食故。惟眾生恩甚為難知,儒道經教中多未道及,惟我佛經中言之。何以佛能言之?因佛有三明六通,能知過去未來;世間夫妻父子,無非恩怨關系。佛為出世之救主,無量劫來,廣度眾生,洞知灼見,皆從實驗得來。

    眾生之名,通于十界。天上是著樂眾生,修羅是嗔恚眾生,地獄鬼畜是受苦眾生,人道是苦樂相間眾生,若出世間聲聞緣覺是自了漢眾生,菩薩是大道心眾生,佛名無上眾生也。

    法身墮于五道,名曰眾生。從最初一迷之後,從迷積迷,遂至今日。

    其間三十年為一世,百年為一生,或一回生來一回死去為一生。生六欲天皆有父母,生修羅道中男父女母,畜生道中牡父牝母,其父母恩,與人道無異。

    每見幼離下,以今世狀況比諸前世,且專就人道為言,以見親切。非經不能陳此事,《阿含經》、《大日經》、《悲華經》、《地藏經》等,經中均有言之者。邪見人說,一靈真性,化為虛空。

    佛有佛眼,菩薩有法眼,故能見過去事。

    此等螻蟻皆有心,皆當作佛,皆是未來諸佛。

    諸佛菩薩,神通廣大;令其出世,普令得益。利益于他,即是報父母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