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 金剛經百家集注大成15
    金剛經百家集注大成15

    【圖覺經雲】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傅大士曰】進修名焰地。良為慧光舒。二智心中遣。三空境上祛。無明念念滅。高下執情除。觀心如不間。何啻至無余。不住觸者。謂心無取舍也。內無菩提可取。外無煩惱可舍。梵語禪那。此雲靜慮。二乘之人。認觸為色身。色身若是有。即言離諸觸。色身既本無。諸觸何曾有。又雲。了觸即無生。不住虛分別。一切諸萬法。本來無所動。

    【六祖曰】一切萬法。皆從心生。心無所生。法無所住。

    【大陽禪師曰】大陽一禪。竟日如然。滔滔不間。觸目遇緣。若能如是。法法現前。

    【傅大士曰】禪河隨浪靜。定水逐波清。澄神生覺性。亡慮滅迷情。遍計虛分別。由來假立名。若了依他起。無別有圓成。不住法者。謂照見身心法相空也。梵語般若。此雲智慧。諸法屬意。意屬識。此識是妄。

    【金剛三昧經雲】所見境界。非我本識。二乘之人。分別諸相。皆是妄識。本識又何可得也。菩薩了知本識。究竟故無分別。

    【傅大士曰】慧燈如朗日。蘊界若干城。明來暗便謝。無暇時停。妄心猶未滅。乃見我人形。妙智圓光照。惟得一空名。

    【六波羅蜜有總頌雲】三大僧祗劫。萬行俱齊修。既悟無人我。長依聖道流。二空方漸證。三昧任遨游。創居歡喜地。常樂遂亡憂。

    【臨濟禪師曰】佛有六通者。謂入色界不被色惑。入聲界不被聲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身界不被觸惑。入意界不被法惑。所以達此六種。皆是空相。不能系縛。此乃無依道人。雖是五蘊穢陋之身。便是地行菩薩。

    【黃檗禪師曰】本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與塵合。眼與色合。耳與聲合。鼻與香合。舌與味合。身與觸合。意與法合。中間生六識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無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為一精明。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蕩然清淨。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六祖曰】應如無相心布施者。為無能施之心。不見有施之物。不分別受施之人。故雲無相布施。

    【僧若訥曰】應如是布施者。指出色香等六塵也。不住于相者。乃不住六塵之相。若住相布施者。但是人天果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