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 第二三卷
    第二三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五页,「卯二、理」。

    第二三卷

    这一大科我们是讲到「所知相」,这个「所知相」的主要宗旨,就是我们要透过对生命真相的观察,来悟入唯识无义的道理。怎么样观察才能够了解唯识无义呢?在本科当中,把生命的真相分成三种相貌:第一个是依他起相,这个依他起相,就是所有的因缘所生法都是依他起相,包括我们凡夫杂染的缘起,所谓的烦恼障、业障、报障;也包括了圣人的清净缘起,圣人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种清净、杂染的缘起都叫做依他起相。第二个是圆成实相。前面的依他起相是表现在外的因缘法,圆成实相是隐藏在内的诸法真实本性,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也就是说,不管是杂染的、清净的缘起,它的本性都是毕竟空寂的,这样的空寂真理就是圆成实相。前面的依他起相跟圆成实相,在大乘佛法都是同意它存在的。第三个是遍计所执相,就是我们凡夫接触到依他起的时候,内心产生一种颠倒妄想,认为生灭变化的依他起,有一个真实的我相跟法相,这种颠倒妄想就是遍计所执相,这是不存在的东西。

    古德讲出一个偈颂,把三相的道理作一个譬喻,他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就是说我们生命的现象──这个依他起有二种的差别:一个是做梦,就是我们凡夫的依他起,在六道当中轮回,一种痛苦的生命;第二种是觉醒的生命,是圣人的依他起,是清净安乐的生命。这二种依他起是怎么产生的呢?当我们内心跟我执、法执、遍计执相应的时候,我们就会出现杂染的依他起;假设修持我空观、法空观,慢慢的证入圆成实的时候,我们杂染的依他起就转成清净的依他起。所以生命的转变,就是一念心的改变。所以本科当中安立了三相──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其实这三相都不离开一念的心识。因此在研究本科的时候,我们可以掌握二个宗旨,就是开跟合的差别。当本论是开的时候,它是广泛介绍三相的差别;但缩合起来的时候,其实整个三相都不离开我们现前一念心识。所以我们能够掌握开合的道理,对于本科的内容就容易了解。

    卯二、理(分二:辰一乘标;辰二征释)辰一、乘标

    前面是依止教法来证明唯识无义的道理,这个地方是从道理上来了解「唯识无义」的道理,这当中分二科:「一、乘标;二、征释」。我们先看「乘标」:

    即由此教,理亦显现。

    前面是根据佛陀的圣言量,说一切法是如梦如幻,从如梦如幻的譬喻当中,我们知道因缘所生法,是不离开我们一念的梦心,说一切法不离开心,说唯识无义。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道理去了解唯识无义。前面的教法是摄受信行人,这个道理可以兼摄法行人。

    辰二、征释(分二:巳一征;巳二释)巳一、征

    所以者何?

    应该怎么从日常生活当中的道理,去了解唯识无义呢?提出一个征问,这以下回答:

    巳二、释(分二:午一约定心辨;午二约忆持识辨)午一、约定心辨(分三:未一举事;未二显理;未三简非)未一、举事

    「释」当中有二科:「一、约定心」来解释,约定中意识;第二个是约散乱心,散乱心就是「约」着「忆持识」。我们平常散乱心的时候,去回忆某种道理、或者某种事相,这个是约散乱心。先「约定心」来说明: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

    比如举一个事相来说:我们在禅「定」的「心中」,这时候五识不活动,是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我们去「观」想「青瘀」、脓烂这种种色身的不净相,这种不净相之所以能够现前,可能过去我们在相片当中、或者实际在坟墓当中,看到身体的不净,经过我们一次一次的观想,成功以后,在禅定当中,就能够把青瘀、脓烂的不净相现出来,现出一个我们「所」能够了「知」的一个「影像」。而这样不净的影像在心中显现的时候,「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这个影像是没有离开心,没有「别」体的,不是离开我们这一念心,有另外的青瘀等事,而是我们见到「自心」所现的影像,这禅定所见的影像是定心所显现。所以说从这样的事相,我们可以了解一个道理:

    未二、显理

    由此道理,菩萨于其一切识中,应可比知皆唯有识,无有境界。

    所以我们从禅定心所现的影像,我们可以了解「菩萨」在整个十一个「识」、十八界的依他起当「中」,都可以「比」度了「知」,一切法都是心所显现的,离开了这一念心,就没「有境界」相可得。「唯识无义」的宗旨,它是在说明:我们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就是说我们内心在因缘法当中,随着过去业力的熏习,我们自己变现影像,然后再攀缘自己所变现的影像,自变,然后自缘。前面梦中意识的道理也是这样,我们在梦中,由意识显现影像,再由梦中的这一念心,去攀缘自己所变现的影像。这个地方举的禅定也是这个道理,在禅定时现出影像,然后我们自己去攀缘禅定所现的影像。

    比如说竹山有一个居士,他喜欢修禅定,他告诉我说:他一入定以后,经常可以看到大陆的影像,很清楚,上海、苏州。他刚开始还不知道这是大陆,但是他后来去找实际的图片来看,跟大陆完全一样。就是说,他今天坐在那个地方,我们看他是坐在这个地方,但是他内心受用的是大陆的影像,这个都是自己的心所显现出来的,离开这一念心,没有这个影像可得的。所以我们也可以从禅定所知的影像比度了知,其实一切法都是我们自己心中所现的,自己变现以后,自己再去攀缘。第「三、简非」,回答这个问难:

    未三、简非

    又于如是青瘀等中,非忆持识。见所缘境现前住故。

    这个地方,我们先把问难的情况说明一下。有人问难说:这个定中影像,其实不是他心所变现的,而是他在入定之前,他以前有见过这个影像,他是靠自己的忆念,他以前看过图片,他把图片的相貌记下来,在禅定的时候去忆念这个影像,以这样的忆持识来问难定中意识。这个地方,论主把它作一个简别:在禅定当中所现的影像,决定不是所谓的「忆持识」,不是一种忆念的影像。怎么知道呢?「见所缘境现前住故。」因为如果是忆念所现的影像,它的影像是模糊的,是变化不稳定的;但是我们在禅定当中所见的「青瘀」、脓烂的相貌,是「现前住故」,是非常清楚分明、坚固的显现,所以它不是忆持识。简别禅定意识,它是一种现量境,只能够攀缘现在,不能够攀缘过去、也不能够攀缘未来,禅定是现量境的,它不是一个忆持识。这个地方是从定中意识,来说明心所缘的是自己变现的。这以下从散乱心的角度──「忆持识」,就是前面是从禅定,那散乱心又是怎么回事呢?从散乱心的角度。

    午二、约忆持识辨

    闻思所成二忆持识,亦以过去为所缘故,所现影像,得成唯识。

    在散乱心的影像有二种:一个是「闻」,一个是「思」,听闻跟思惟。我们不管是听闻、思惟佛法,或世间法,我们也可以在听闻思惟当中,心中显出我们的「影像」,这个「影像」它就是「忆持」,靠着心中的忆念。这种影像,「亦以过去为所缘故,所现影像,得成唯识。」这个「忆持识」,你所忆持的其实是过去了,比如说:你回忆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但是你这个时候的影像,是你以前学习的,这个时候已经不存在了。换句话说,即使是忆持识,它是不断的累积,从你忆持的角度来说,它也是一个现在境,因为你不能回忆过去的影像,过去已经不存在,所以你缘的影像,还是属于现在的影像,也是你现在的心所变现的。即使是忆持识,你缘到的也是你心中现在的影像,因为过去已经过去了。所以从这个地方,就证明一切法不离开你当下的这一念心。以下我们作一个总结:

    丑三、结

    由此比量,菩萨虽未得真智觉,于唯识中,应可比知。

    从定中意识、或者散乱心的忆持识,这样的「比」度了知,「菩萨」虽然没有「真」实觉悟圆成实性的道理;但是在「唯识」无义的比度了知当「中」,也可以知道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存在。这一科是讲「依他起相」,依他起相就是整个生命的因缘果报,包括我们因地的造业,也包括我们果报的受用,都不离开我们一念心。我们从因地的造业来作一个说明,比如说:过去有一个埔里的居士,曾经把他的积蓄供养埔里某一个道场的大殿,后来这个大殿在九二一大地震的时候,被地震破坏了,他觉得很伤心,他说他的功德被破坏了,其实他的功德是不能破坏的。一个业力的成就,是心境的和合,他以前的当下去造布施的时候,他这一念心,心中现出一个大殿的影像,他不能攀缘心外的影像,不可以。就是他造业的对象,是他心中现出三宝的影像,或者大殿的影像,这个时候他对他心中的影像,释放一个施舍善良的心,而这样的善心不断的造作,心境不断的和合,他这个布施的业力,也就变成所谓的种子,保存在阿赖耶识当中,等待以后的受用。即使后来的地震,所破坏的是众生共业的影像,但是跟他造的业是没关系的,因为他的业已经成就了。当大殿盖好的时候,他的善业已经成就,存在他的心中。你心中的东西,地震是不能破坏的。你后来愚痴、后悔了,你后悔的时候,你一念的悔心,自己破坏自己的功德。

    所以我们经常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在因地上你心中对佛、或三宝的影像,你不断的礼拜、赞叹、恭敬,你以后就出现三世诸佛的功德庄严,从因地上说「是心作佛」,从果地上「是心是佛」,所以若因、若果都不离开你一念心。我们看菩萨的制戒,它是一种心地戒。什么叫心地戒?就是菩萨戒重视的是生命的过程,你内心是不是累积能够断恶、修善、度众生那种善良的功能?你是不是成就这样的功能、这样的戒体?而不在乎你能够做多少的事情。

    这个地方就是说:因为一切法,你造作的影像,都是你自己心中所显现的,你在你心中的影像造作,然后这个影像变成一个种子,最后变现果报,还是在你的心中让你受用。所以说:「由此比量,菩萨虽未得真智觉,于唯识中,应可比知。」我们因地的造业、果报的受用,都不能够离开这一念心的。所以蕅益大师说:「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就这个道理。这个地方是从道理上来推论「唯识无义」的道理。看「癸二、解妨难」:

    癸二、解妨难(分二:子一有色非识难;子二色相非心难)子一、有色非识难(分二:丑一结前起难;丑二例前答释)丑一、结前起难

    前面一段是偏重在因地的造业,这以下是从果报的受用来说明「唯识无义」。「解妨难」当中有二科:「一、有色非识难;二、色相非心难。」「有色非识难」是偏重在色法的体性,「色相非心难」是从色法的形状,从体性跟形状的一种相续的坚固性,来问难唯识道理。先看第一「有色非识难」,这当中有二段:「一、结前起难;二、例前答释」。先看它提出什么问难:

    如是已说种种诸识,如梦等喻。

    即于此中,眼识等识可成唯识。眼等诸识,既是有色,亦唯有识,云何可见?

    前面「种种」的十一个「识」,说依他起相,从「梦」中的譬「喻」,我们知道这整个依他起都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但是这个地方,问难人他从二个角度来问难:第一个「眼识等识」,这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它是一个心法,那心法是由心所变现、是从阿赖耶识所变现,这个我们容易理解;但是「眼等诸识」,眼等五根,还有六尘,五根、六尘这是一个色法,「色」法是有质碍的,譬如说地是坚性的、水是湿性的、火是热性的、风是动性的,这个色法是有它固定的体性;我们的心是变化多端的,一下子起善、一下子起恶,这么一个地水火风固定的体性,怎么能够说是变化的心所变现的呢?就是从色法,「有色非心难」,色法是有质碍的,心是没有质碍的,怎么能够说色法是心法所变现呢?「云何可见?」提出这个问难。这以下回答:

    丑二、例前答释

    此亦如前,由教及理。

    这个地方,论主说:「前」面「教」法的如梦如幻,或者从道「理」当中已经作说明了。就是说,这个色法的体性是坚定的,是因为这个色法是由阿赖耶识的种子所变现,这个阿赖耶识它的体性也是稳定的,所以在这一期的生命当中,它所显现的影像也是稳定的,只要种子的能力没有消失之前,这一期生命当中的这个色法也是稳定的,因为色法不是第六意识变现的,是第八识,第八识是稳定的。比如说:水,人的心跟水接触的时候,水释放的是湿性;但是饿鬼道众生接触的水,是一种燥热的火性。所以你不应该说一切法的体性,是离心别有自体,不能这样子讲。它如果有自体,所有的众生接触它,都应该是同一个体性;但事实上不同的众生去接触这个法的时候,这个色法是有变化的,所以是由心来决定这个法的性质。前面是「有色非识难」,从色法──地、水、火、风的体性来问难唯识的道理;这以下「色相非心难」,从物质的形状来问「难」:

    子二、色相非心难(分二:丑一难;丑二释)丑一、难

    若此诸识,亦体是识,何故乃似色性显现,一类坚住,相续而转?

    「若此」五根、六尘色法的「诸识」,是由心所变现的影像,为什么「色」法的形状是「一类坚住,相续而转」呢?它是这么稳定而且相续的「现」前!既然心的形状是变化多端的,为什么能够变化出形状这么稳定的东西呢?其实这个回答跟前面是一样,因为它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前面一段的说明是从业力的造作,这个地方是从果报的受用。

    果报的受用,在《楞严经》讲到唯心所现,它说: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是清净本然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明了的心,虽然是有很多很多的业力;但是我们把这个心归零,把心带回家以后,我们的本性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既然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那为什么有山河大地存在呢?佛陀回答说:这个叫做「循业发现」。每一个人内心当中,循着自己的业,去发现自己的果报。比如说:今天虽然大家都住在同一间寺庙,但是每一个人在受用寺庙的果报是有差异的,就是你眼睛所见的颜色、耳朵所听的声音、所接触的感受都不同,没有一个人相同。同样一个音声,有些人觉得这个音声是悦耳,有些人觉得这个声音对他是伤害的、是逼迫的。就是说,每一个人遵循他心中的业力,去发现外面的果报。你有业力,你自己的业力变现一个影像,然后让你自己去受用,不是外面有业力来趋导你,不是这个意思,是自变、自缘,你循业发现,你自己有这个业种子,就变现了五根、六尘,你自己再去受用这个果报。因为业力本身是相续的,所以你感到果报好象「一类相续」;但是等到业力结束的时候,果报就消失掉了,你就换另外一个果报。这个地方,从「循业发现」来说明果报的受用,也是不离开心识。这以下回答:

    丑二、释(分二:寅一长行;寅二颂)寅一、长行(分三:卯一标所须因;卯二逐理征责;卯三结成正义)卯一、标所须因

    这当中有二段:「一、长行;二、颂」。「长行」当中有三段:「一、标所须因;二、逐理征责;三、结成正义」。我们先看果报受用的回答:

    与颠倒等诸杂染法为依处故。

    这个地方,论主没有直接从「循业发现」的角度回答,是从色法所造成的过失,从过失的因缘来说明。说「与颠倒等诸杂染法为依处故」,就是说这个五根、六尘──众生的果报相,有很多快乐的果报、痛苦的果报,这种果报,就是引生我们内心「颠倒诸杂染法」的依止处。这个「颠倒」就是无明,我们对所知影像一种错误的认知,因为「颠倒」就产生「杂染」──烦恼杂染、业杂染跟生杂染,这一切颠倒的三杂染,都是因为果报相似坚固的显现,才使令我们产生颠倒。就是说众生所有「颠倒」的根源,就是贪爱的烦恼。为什么会起贪爱?当然是面对色法起贪,就是对色声香味触这六尘的境界产生贪爱。为什么会贪爱呢?因为色法显现的时候,它有一种相续性。你今天看到房子存在,昨天也存在,前天也存在,它不断的存在,你就认为这个法是真实的,产生了常、乐、我、净四种颠倒。这个时候,人一颠倒以后,就容易起烦恼、造罪业了。所以这个色法的「一类坚住,相续而转」,是我们整个众生起颠倒,生起三杂染的主要根源。我们凡夫在受用果报的时候,就很容易在果报当中产生迷惑颠倒。

    卯二、逐理征责

    若不尔者,于非义中起义颠倒,应不得有。此若无者,烦恼、所知二障杂染,应不得有。此若无者,诸清净法,亦应无有。

    假设这个色法的体性不是「一类坚住,相续而转」,是变化的,比如说:你要是生长在无色界,那就好了,因

    为无色界的色法是变化多端,它没有业果色,它是定自在所生色,它的色法是随心而随时变化的。我们欲界众生的色法是一类坚住的,所以我们会在「非义」的我空、法空体性当中,产生一种真实「义」的「颠倒」。假设色法的颠倒不存在,「烦恼障、所知障二」种「杂染」就会「不」存在了。没有烦恼障、所知障,所有的戒、定、慧的熏修就不需要了。所以追根究底,众生的杂染就是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产生一个错误的认知──常、乐、我、净的颠倒,就很容易勾引我们去造业了。

    卯三、结成正义

    是故诸识,应如是转。

    前面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现、相续「转」生的,不是离心别有的。我们凡夫的颠倒,开展出来有常、乐、我、净四种颠倒;但是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我们一直认为生命是恒常住不变异的,这样的颠倒,就很很容易使令我们产生错误判断而起烦恼造业。

    这个常见的颠倒,我以前在佛学院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差不多是二十岁的年轻人,这个人很有善根。他来读佛学院的时候,他整个依他起的因缘法,可以说是福报享尽、业障现前──身体也不好,整个因缘都不是很好。后来他发心出家修行,在佛学院用功了五年,很有长进,他的身体变得健康,身相变得庄严,福报也现前,供养也变多了。这当然是一个因缘的改变,好的现象。但是后来他起了常见的颠倒,他认为:我现在的因缘非常具足,身体健康、福报又现前,我现在还俗回去,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那个时候我就劝他:你不能有这个的念头,这是不对的!但是他没有听从我们同参道友的建议,他还俗了。后来还俗不到半年,他整个身体的健康、福报的因缘,全部破坏消失掉,变成以前的苦恼相、业障相。这怎么回事呢?就是你现在的影像是因为归依三宝,有出家众戒体的摄受,你有福报相现前,这个影像的背后是有因缘的力量资持的;结果你破坏你的根本,你去追求枝末!就是说,我们现在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影像受用,有色、声、香、味、触、法,那是因为我们奉持佛陀的教法,努力的熏修戒定慧;假设你忘了后面内心的功德,你去追逐外在的影像,那你后面的功德没有了,你外在的影像也没有了,因为它是心所变现的,它是某一方面善根的心所变现的影像。

    我经常在想:我们一个菩萨发了菩提心,在佛前很真实、很认真的宣布:从今以后,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在佛前许下这个愿望,但是我们在实际行动的时候,发觉我们理想跟目标有一段距离,就是你在实践的时候。所以菩萨戒说:菩萨在受持戒法的时候有三种力量:誓愿力,你要有目标;第二个观照力;第个三行动力。内心有断恶、修善、度众生的目标,第二个你有真实佛法正见的观照,第三个你有真实的行动。但是从誓愿力到行动力,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就是我们很容易在受用果报时产生颠倒,你不要说逆境会障碍你,顺境也会让你颠倒,所以菩萨的智慧很重要。就是说你的目标要完成的时候,这个智慧的观照是非常重要,你要知道其实你所受用的果报,是你内心所现的影像,就算它有种种的福报现前,那也是内心有善业的关系,跟外在的影像没有关系的。你不要以为信徒供养你,你很快乐,其实那是因为你有善业;你要是不相信,你把善业用光看看,你看谁供养你!

    就是说:其实我们所受用的影像,都是心中的业力──种子所变现的。这个时候,你心对于外境的执取会慢慢的松脱。你一个人对外境的执取松脱以后,你心中的菩提心,才能够操作自如,做你该做的事。你这一念菩提心一天到晚住在外境,你菩提心一下子就迷惑掉了,你在外境里面起颠倒,你曾经发什么愿你也忘掉了,就跟着外境在那个地方转,等到你把福报享尽的时候,就到三恶道去了。所以说这个地方,论主很慈悲,你看他怎么说:「与颠倒等诸杂染法为依止处。」就是说,身为一个菩萨发了菩提心,为什么他不能够努力的去实践他的目标呢?因为他在受用果报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果报的相续而产生颠倒,颠倒的结果就产生贪爱的烦恼,就起种种杀、盗、淫、妄的罪业,最后就堕入三恶道去,这一切都是因为色法的「一类坚住,相续而转」,使令我们产生了迷惑。这个地方,论主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件事情,它的相续,那是因为我们曾经有一段的业力相续,所以果报才会相续,这个就要修无常观来对治。

    寅二、颂

    此中有颂:乱相及乱体,应许为色识,

    及与非色识,若无余亦无。

    这个地方是出自于《大乘庄严经论》。它说「乱相」,「乱相」就是我们心中所缘颠倒的相状,这个「乱相」主要是五根、六尘这个色法;「乱体」,就是我们能缘的这一念心,就是六识;所缘的「乱相」跟能缘的「乱体」就是「色识」跟「非色识」。这个「色识」,就是物质所成有质碍的色法叫「乱相」;「非色识」,就是没有质碍明了的心识就是「乱体」。心跟色这二个关系,「若无余亦无」,只要一个没有,另外一个也就消失。比如说:我们今天对色尘起贪爱,假设我们有办法把所缘的色尘去掉,贪爱的烦恼也就消失掉。你修善法也是这样,你心中念阿弥陀佛,把阿弥陀佛的声音现、或者影像现出来修归依,假设你心中的影像消失,那个能归依的心也消失,心跟境这二个是互相依持的,一个没有,另外一个也没有了。

    大乘的唯识学跟一般唯心的观念不同:世间的唯心论者认为外境是完全不存在,只有心存在;唯识学认为心跟境都存在,只是境是心所变现的,境不离开心的影像。所以唯识学对境是同意它存在,只是它不离开心。这心、境的关系,在唯识的学派有二个不同的说法:有些人认为「心随境转」,意思就是说外境是比较重要,因为你在不好的境界,就会引生不好的念头,你在好的境界就容易起好的念头,所以「心随境转」,这是第一个说法;另外有些人主张「境随心转」,心是主导者,这个境只是次要的因素。那应该怎么来融通呢?如果我们是一个初学者,我们内心对于外境的抵抗力,那个止观防非止恶的戒体的对治力薄弱,对我们资粮位的菩萨来说是「心随境转」,没错!你依止一个杂染的境界,你就容易生起烦恼;你依止一个清净的环境,你能够生起善念:所以初学者是「心随境转」。但是你要是老修行者,特别是到了加行位的菩萨,这个时候是「境随心转」,他内心有什么样的想法,他能够去主导环境,他可以在不可能的环境当中,去创造众生得度的因缘,所以他是「境随心转」。总而言之,心跟境这二个是互相影响的,所以「若无余亦无」,其中一个东西没有,另外一个相对的境也就没有了。到这个地方是解释「依他起相」的差别,跟会归到一念心识的道理。

    以下说明这个「成」。我们先看科,第七十页「己二、广释二相」,就是广泛的解释依他起相跟遍计所执相。在广泛的说明依他起当中,有「释」跟「成」,先作一个解释,再作一个总结成立。「释」当中已经说明,以下「成」,把它作一个总结成立。我们回到第七十八页:

    辛二、成(分二:壬一成十一识;壬二成唯识性)壬一、成十一识(分二:癸一成和合转;癸二成差别转)癸一、成和转识(分二:子一问;子二答)子一、问

    前面是广泛的说明依他起,这个地方是作一个总结,总结当中分成二科:「一、成十一识;二、成唯识性」。「成」立「十一识」是开展出来,依他起开展出来有「十一」个「识」;但是把它作一个缩合,不离开现前一念心识,叫「成唯识性」:所以这二科是一个开合的关系。我们先看它的开,「成十一识」当中有二科:一个是「成」

    立「和合转」,第二个「成」立「差别转」。先说明它的「和合」关系,再说明「差别」关系。先看「和合」的关系:

    何故身身者受者识、所受识、能受识,于一切身中,俱有和合转?

    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说「身身者受者识」,这是六根,我们心的所依处,所依;「所受识」是六尘,我们所受用的;「能受识」是六识,这是能受用的。这个所依、所受用跟能受用这三个法,在一切的生命体当中,都必须要和合的活动,一个都不能缺乏,为什么呢?提出这个问,以下回答:

    子二、答

    能圆满生,受用所显故。

    就是说这个十八界它必须要「圆满」具足的生起,我们众生才能够「受用」苦跟乐的感受。也就是说,身为一个生命体,你因地怎么能够造业?当然是心能够造业。但是你心要造业要依止根,你要依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你不是只有所依的根,你还要有一个所受用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你才能够圆满的造业。你在因地的时候,是依这念心来依止根在六尘造业;你受用果报也是这个道理,也是由这一念心来受用,依止这个根在尘境中去受用。所以若因、若果,在因果的作用当中,必须有十八界──根、尘、识的安立,这个因果才能够圆满的去造业、圆满的受用。好,我们这堂课先到这个地方,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