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一四页:
第三三卷
己三、论造大乘法释(分二:庚一标列三相;庚二释说三种)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所知相」。「所知相」的内涵简单的说,就是发明生命的差别相。本论把生命的差别相分成三大类: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这三大相我们可以先把它切割成二部分来了解:依他起相跟遍计所执相,是属于现象的部分,它是会生灭变化的;圆成实相是属于生命本体的部分,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它是不生不灭的,不管你的因缘怎么样,它都是不变化的。所以我们刚开始了解三相的时候,你可以从变化的现象界、跟不生不灭的理体来了解,问题最严重的是现象界。佛法把众生的现象界分成二类。一个是依他起相:这个依他起就是依止我们的业力所创造的生命果报,它的整个相貌有六根、六尘、六识,就是我们前生由于过去的业力,我们有一个根、有一个能受用的识、有一个所受用的尘。这当中有天人的根尘识、有人间的根尘识、有三恶道的根尘识,这个都叫做依他起相。当这样的一个生命现象出现,它开始活动的时候,很自然的会产生一种妄想执着;这妄想执着也不知道怎么来的,只要你一动就带动妄想执着,这个妄想执着有我执跟法执的差别,这就叫做遍计所执相。当我们的妄想执着产生的时候,这个遍计执就会引导我们去造作有漏的业力,所以造业是由遍计执来引导的。一个人如果没有遍计执的话,你就入涅槃了,你不会造业了。当我们这个遍计执,引导我们生命体的依他起去造业的时候,这个业又创造另外一个依他起的果报;另外一个依他起在活动的时候,又产生遍计执,又造业,又得另外一个果报:这个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命会不断轮回的关系。因为依他起一动就产生遍计执,遍计执又创造业力,又创造另外一个依他起,这依他起它又会产生遍计执。佛法解释生命的现象是这样子产生的,由业力创造了因缘的依他起,由我们的分别心又产生遍计执。今天面对这样的生命轮回,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本论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面对遍计执跟依他起,应该生起一个观照的力量。如何观照呢?蕅益大师说:你应该观照它「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就是说我们在产生活动的时候,产生的我执、法执这一部分,是应该用空观把它空掉的,这一部分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当我们内心空掉我执、法执以后,我们生起的善念去创造善业,去得安乐的果报,这样的依他起是应该保留的。所以我们从「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我们知道在整个现象的变化当中,什么是我们该消灭的,什么是我们该保留的,你的概念就会很清楚。在《金刚经》中,菩萨们在修行上就问佛陀:「菩萨摩诃萨发了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以「无住而生心」来回答菩萨。其实这个无住生心,就是我们本论所说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无住」就是空观,它所对治的就是我们心中的我执、法执的遍计执。「生心」就是当你空掉我执、法执的时候,你不能入涅槃,你这个时候入涅槃,就是入了小乘。你在空掉我执、法执的时候,要生起清净庄严的妙用,这就是所谓的「依他如幻」。就是说保持你的生命现象,保持你的明了性;但是把明了性当中产生的我执、法执去掉就好,那个明了心性不能去掉。这就是所谓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也就是本论整个修学的宗旨。这个宗旨,本论讲到六科,这个地方是第六小科「释契经」。「释契经」当中,前面的二段,主要是讲大乘佛法如何表达?所谓四种意趣、四种秘密。就是在大乘经典当中,佛陀是如何来表达法义的?这个表达的方式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这一科「论造大乘法释」,就是我们应该如何解释经典的内涵。前面是表达的方式,这个地方是讲到经典本身的内涵,这大乘法的内涵。这个地方有二科:「一、标列三相;二、释说三种」。先作一个总标,再各别解释。看第一科「标列三相」:
庚一、标列三相
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由三相,应造其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说从缘所生法相;三者、由说语义。
这个地方是说:假设有人发了菩提心,他想要令大乘佛法久住世间,他应该怎么办呢?若要「造大乘法释」,要去解释大乘佛法的义理,这菩萨应该如何来解释大乘佛法的义理呢?「略由三相」,你应该要具足表达三种主要的内涵。第一个内涵「由说缘起」,你在表达大乘佛法的时候,要宣说诸法的缘起。这个地方的「缘起」,是说明一切法能生的因。就是为什么会有畜生的法界出现?为什么会有饿鬼的法界出现?为什么会有地狱的出现?乃至于有人天的果报出现?这一切依他起的果报是怎么出现的?这一部分你应该先交代。所谓「缘起」,就是一切法能生之因。「二者、由说从缘所生法相」:前面是讲因相,这个地方是讲果相,就是说「从缘所生」的这些差别果相是什么?当我们由前面的因带动业力,创造这个果报以后,这个果报我们应该如何来了解呢?这个地方是讲到对果报的了解。「三者、由说语义」。前面的二科讲到世间的有漏因果,这一科是讲到出世间的无漏因果。这个「说语义」是赞叹佛菩萨清净的功德,包括了因地的功德,也包括了果地的功德。所以我们在解释大乘佛法,无著菩萨引导我们,应该从这三个角度来开显大乘佛法,才能够合乎佛意:一个是讲因相,一个是讲果相,一个是讲佛菩萨的功德。这一段是一个总标,把三相的内涵标出来;这以下的「庚二、释说三种」,就各别解释了。
庚二、释说三种(分三:辛一说缘起;辛二说缘生法相;辛三说语义)辛一、说缘起
「三种」当中有三段:「一、说缘起;二、说缘生法相;三、说语义。」先看第一段「说缘起」:
此中说缘起者。如说: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生。
生命的现象是由业力所创造的。那我们就会问:为什么这个人会去造业呢?是什么样的力量去引导他造业的呢?这个地方就作了说明:「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一个人会造业,一定是先有一个思想,就是这个「言」──名言。这个思想若是来自智慧的观照,那这个思想是善良的思想;这个思想若是来自愚痴的妄想,那这个思想就是邪恶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从无始劫来,有很多很多思想的熏习,这个思想的熏习就产生了很多的种子,这叫「言熏习」而产「生」的种子:这个地方是讲现行熏种子。这个地方的现行,指的是我们过去的善恶思想。当这个种子变成种子以后,事情没有结束,「诸法此从彼」。我们先从这个「此」开始解释起。这个「此」指的是前面善恶思想的种子,这个种子遇到环境的剌激以后,又会产生一种思想的现行,又「从彼」而引生很多善恶思想法的现行,所以「此从彼」而引生了诸法:这个地方是讲种子起现行。我们刚开始的思想,可能是一个比较脆弱的思想。我们刚开始得到别人的教诫、或者由我们自己私下的分别,而产生一个思想。比如说念佛法门:这个人他是怎么成就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因为他创造一个净土的业。他是怎么创造净土的业呢?哦,他刚始要建立对净土的正确思想,他要思惟:我是业力凡夫,在生死中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我知道三界是很可怕的,有很多的烦恼障、业障、报障的障碍,我很想出去;但不幸的是──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要相信你自己没有出离的因缘。第二个,你相信阿弥陀佛有本愿的功德,他决定能够救拔你,这个时候「一心归命,通身靠倒」,靠倒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当中。所以你就是从大乘的经典、或者祖师的开示当中,建立对净土归依的思想,然后依止这个思想去念佛。念佛以后,种子起现行,这个时候你会产生一种殊胜的感受:「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进入到你的身口意以后,你的身口意会有变化,你会感到一种功德的相貌出现,这个时候你又产生一个更强烈的思想、更归依的思想,这个思想又去创造业力。如是的展转,你就把净土的功德创造出来。所以世间上所有果报的起源,都是你先有一个思想。所以在唯识学上说:没有思想所造的业,这个业是不能产生总报的,叫做无故思所造业,这种业是没有力量的。所有强大的业力,都要由思想所推动。这就是为什么在唯识学,它是以名言种子为主导;业种子只是一个……,你造了什么业,那只是一个助缘而已。你的思想,是你生命的一个主导者。这个地方是「法说」,以后就开始「合法」了。「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生。」从我们八识的关系来说,根本识的种子跟前七识思想的现行,会产生互相展转的作用。前七转识的思想熏习阿赖耶识(有很多的种子),种子遇到环境的剌激,又带动了思想,思想又去熏习阿赖耶识,这样子展转的作用,就「互」相的增上,使有情众生这生命的水流,开始不断的流动下去。这个地方是把我们生命产生的因地,作一个说明。
我们在讲生命的时候,佛法习惯性把它分成果报相跟因地相。这个果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天命不可违。你今生是一个男人、是一个女人,你很难去改变这样的一个事实。我们只有务实地去面对,所以果报不是我们在乎的重点。重点是你用这个果报,又去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就是造什么业!这个因地是我们所在乎的。因为果报你没有选择,那是前生的因缘。所以佛法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你未来有无量的希望。你未来要何去何从,那就看你是依止什么样的思想。
你看孔夫子,他三岁丧父、十六岁丧母,他的青少年运是非常不幸的。没有父母的依靠,在古时候是非常悲哀的。等到他十五岁「而志于学」,用功了几年,对整个圣贤之道有了心得,想要做官的时候,你看他:十五岁到五十岁的时候,有三十五年的时间,他是不得志的,没有一个诸侯愿意重用他,他可以说是孤家寡人一个。我们从孔夫子的历史来看,其实他十五岁到五十岁的时候,他是想要有所作为的,对于他与生俱来的天命,他想要去抗拒它、想要有所改造。不能作官,我就一定要去「知其不可而为之」。但是到了五十岁以后,你看他的思想变化了,开始知道一个人要「素位而行」。他认为实践理想,不一定要做官。他知道他的生命因缘,五十而知天命,他知道他的因缘应该从事教育,从教育当中去实践「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生命的本质,我们不一定说它怎么样,你就一定要怎么样。我们不能忽略前生业力所带动的天命,重点是──在你的生命当中,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来经营你的生命!就是说你的过程是特别重要,佛法是不重视结果的,它重视的是你这个过程──就是你的因地。这个地方是讲到因相,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水流,基本上是由业力所推动的,而产生业力的正是我们的思想。所以简单的说,我们的生命是受着我们不同的思想,而产生不同的水流。那这一段说出它的因相,我们再看下一段:
辛二、说缘生法相(分二:壬一释转识相法;壬二释应知相)壬一、释转识相法(分二:癸一长行;癸二偈颂)癸一、长行(分二:子一出相见体;子二显彼三相)子一、出相见体
前一段是讲到因相,这个地方是讲到果相。果相当中有二段:「一、释转识相法;二、释应知相」。「释转识相法」当中有二段:「一、长行;二、偈颂」。「长行」当中又分二段:「一、出相见体;二、显彼三相」。先说明果报体它有能所的见相二分:
复次,彼转识相法,有相有见,识为自性。
这个果报体有根尘识,这个根尘识以识为主──这个「转识」,前七的转识。前七转识,我们简单说就是六转识,就是有六个识,这六个识有体跟用的关系,当它生起作用的时候是「有相、有见」。圣人的心识在活动的时候,是没有能所、离诸对待、一真法界;但凡夫的心在活动的时候,是有能所,有一个能见的见分跟所见的相分,有能见跟所见。这个能见、所见当它摄用归体的时候,就是现前明了的心识,就是「识为自」体。所以这一段是把心识的体、用关系标出来。当我们这一念心一动,就又落入能见跟所见,这个时候就有三相出现了,看下一段「显彼三相」:
子二、显彼三相
又彼以依处为相,遍计所执为相,法性为相。
由此显示三自性相。
我们这个心识,当它产生作用,变成一个果报体的时候,其实就是「以依处为相」,这个「依处」就是「依他起性」,就是有六根、六尘、六识。就是说六识它在了别的时候依止六根,依止六根去受用六尘,这个六尘是所受用、六识是能受用,就是它的一个依处,依他起处。这个依他起在活动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遍计执」,它会产生一种思想,这个思想有二个方相:一个是以我执为中心的我执思想,一个是以法执为中心的法执思想,这个就是「遍计所执」。这个遍计所执,要依靠依他起才能够生起。前面二个都是现象界生灭变化的因缘,第三个是法性为相。前面的现象界,它永远依止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这个就是整个生命的三种相貌──一个现象界的因果跟妄想,还有它的本体界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地方引出半个偈「颂」:
癸二、颂
如说:从有相有见,应知彼三相。
所以我们从能所当中,就看得出生命会带动出「三」种「相」貌。生命的三种相貌,其实最主要的是要看它的遍计所执相。遍计所执相它有二个部分:一个是以我执为主的我执相貌,一个是以法执为主的法执相貌,这样子就带动不同的生命的因缘。
我们看东方文化跟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的文化,主要是以人为本,它以我执为本;西方的文化是以法为本,它重视的是仪轨法则。东方人对仪轨法则永远是参考的,他强调的是人情事故。比如美国如果跟日本提出建教合作,美国的高级工程师到日本去驻厂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他说:你们的公司怎么这样子呢?做主管的能力比较差,做员工的能力比较强!你这个主管的能力差,怎么带动能力强的员工呢?日本人说:为什么不能这样子呢?做主管的比较资深,他虽然能力差,但是他资深,他做主管;这个员工比较资浅,他做员工。你(员工)能力强没关系,(主管)把工作给员工做就可以了,为什么不可以呢?所以你看美国人的思考,他人跟人之间的互动,强调的是权利跟义务;中国人永远是强调以人为本──人的感受。所以你看西方人在沟通事情的时候很简单,他们二个人坐下来,把应尽的义务跟应享的权利沟通一下,大家达到一个彼此都能够满意的条件,这样的座谈就ok了。你要是跟中国人沟通事情,你跟跟他讲一个小时,前面的半个小时你先陪他聊天(哈──),你不能忽略聊天。为什么?中国人是很强调感受的,他对你的感受不好,其它的都不用谈了。那你把感受气氛带好以后,后面什么事都好商量。中国人强调感受的,这个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所以在中国社会上下的互动,是西方国家一直不能理解的。西方的老板(上级)要选择一个员工,一定考虑到你的能力,你能够为我做什么事?你为我工作,有多少的贡献,我就给你多少的薪水,他们是以法来论断彼此间的价值。中国的领导者,他不会很在乎员工有没有能力,他最在乎的是──下面的员工对于我这个老板,就是你心中有没有我的存在(笑──),这个永远是第一顺位。
我刚开始出家学佛的时候,对中国式的这种沟通方式,很不能适应。后来我慢慢研究中国文化就体会到:我们既然有这样的因缘,我们就应该要面对。不管好坏,事实上是如此,中国人他是以人为本的。所以你看中国人对于轨范这样的规矩,他永远只是参考的。比如说:一个母亲叫他的儿子:小华,你去买万金油回来。你跟中国人讲什么话,他说:好好好!没问题。结果小华回来的时候,是买一瓶绿油精。这母亲说:叫你买万金油,你怎么买绿油精呢?没办法,万金油都卖光了,现在都用绿油精,不用万金油了。所以中国人他会以人的思考感受,来带动整个生命的轨则。所以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立足点,它是从人性来考量,以克己复礼为先,然后带动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贤之道,以这个为中心目标。但是西方的文化,它重视的是自然科学,探讨自然。它可以花三十年的时间,陪着海豚生长,看看海豚是怎么生活,它们彼此之间怎么沟通的?他对这个自然科学所花的时间是最多。中国人则是要求一个人如何克己复礼的君子立身处世之道。所以很多人说:你看东方文化,好象没有发展很多科学的东西出来。这样的指责是不对的,因为中国人认为这样的追求是没有意义的,你追求这种东西不能让一个人趋吉避凶。中国人的文化是要求一个人──君子云何立身处世,这是它的一个重点。中国几千年有智慧的人,都是在这个地方下功夫。
所以我们看,生命的确有差别相,这个差别的因缘就是来自于不同的思想。一个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一个是以法为本的价值观,佛法认为这二个都是遍计执。当然遍计执不同,就会带动不同的生命差别,这个都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就是说你要改造自我,你一定要先了解自我,因为每一个我都是不同的。这个方法适合他,不表示适合你。所以你要先了解自己,你就知道你应该要加强哪一部分思想,他有这部分的问题,你不见得有这部分的问题。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讲到我们生命的因果互动,是由遍计执而带动你的依他起,依他起是由遍计执所带动的。
壬二、释应知相(分二:癸一长行;癸二颂)癸一、长行子一、问
这个地方「应知」是把前面的因果作个总结,分成二段:第一段「长行」,第二段偈「颂」。看「长行」,「长行」有一个问跟答,先看问:
复次,云何应释彼相?
生命的因果相,应该怎么来作总结的说明呢?我们看回答:
子二、答(分二:丑一略显;丑二更释)丑一、略显(分二:寅一显依他中非有及有;寅二显二非得及得同时)寅一、显依他中非有及有
回「答」当中分二段:「一、略显;二、更释」。「略显」当中分二段:「一、显依他中非有及有;二、显二非得及得同时」。先看「依他」起当「中」,「非有」跟「有」的情况:
谓遍计所执相,于依他起相中实无所有,圆成实相于中实有。
「遍计所执相」我们说过,是一种内心的妄想,或者说是一种思想。这个思想在「依他起」当中,是「实无所有」。就是我们刚开始由业力创造果报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根、尘、识──六根、六尘、六识,那是在根、尘、识的互动以后,才产生妄想。所以如果从「依他起」的本身来说,依他起是没有所谓的遍计执。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遍计执是由后天的教育,还有我们自己在生命当中的一些分别,所谓的邪教邪分别而产生的,不是说你一出生就是这样的。就是说,就算你今天是一个这样的果报体,如果你出生在西方,从小接受西方的教育,那你也会产生西方的遍计执,那是后天引生的,这个跟依他起没有关系。所以从「依他起」最初的「相」貌来说是「实无所有」,那是由于后天的邪教邪分别所引生的。这个「圆成实相」是真「实有」的,这个依他起它所依止的我空、法空的理体,是真实存在的,这一部分你不能说没有。这个地方是从依他起当中,讲到遍计执是非有,圆成实是有,先讲这个观念。再看第二段:
寅二、显二非得及得同时
由此二种,非有及有,非得及得,
未见已见真者同时。
这一段的论文,我们分成二段来说明。第一段讲到实际的情况,「由此二种」,是说圆成实相跟遍计执是「非有」跟「有」,这个遍计执是「非有」,圆成实是「有」,这个是实际的情况。这以下讲到凡圣的差别,「非得及得,未见已见真者同时」,就「未见」真理跟「已见」真理来说,圣人是「已见」真理。一个已见真理的圣人,他的圆成实是「已得」,遍计执是「非得」,他得到圆成实,他破坏了遍计执,所以圆成实是「已得」,遍计执是「非得」。就一个凡夫来说,他是「未见」真理,他的圆成实是「非得」,但是他的遍计执是「可得」,他是活在妄想当中,所以他看不到我空、法空的真理。所以这个地方讲「未见已见,非得已得」是「同」时的,这二种情况是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对一个凡夫来说,他永远活在遍计执;对一个圣人来说,他内心永远是空空荡荡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二种是同时存在的。看「更释」,这个「更释」是作总结:
丑二、更释
谓于依他起自性中,无遍计所执故,有圆成实故,于此转时,若得彼即不得此,若得此即不得彼。
所以在「依他起」当中,基本上是没有妄想执着的存在;但是它的体性──我空、法空是存在的,这是讲真实的情况。以下讲到凡夫在这样的一个生命当中的差别:就着凡夫来说,在生命运「转」的时候,「若得彼即不得此」,凡夫是「得」到「彼」──遍计执,但是失掉了圆成实。凡夫没有一个人是恢复到清净的本性,每一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思想去造业,没有一个人是客观的,没有一个人。圣人呢?「若得此即得彼」,圣人永远是活在平等的法性中,随顺众生,该怎么做好,他就怎么做,他自己没有任何意见,所以圣人是得到圆成实,而没有遍计所执。这个地方是说凡夫跟圣人内心世界的差别。我们看「癸二」的偈「颂」,作一个总结:
癸二、颂
如说:依他所执无,成实于中有,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
所以说在依他起性当中,「依他所执」的遍计执是没有的。这个地方我说明一下。在依他起当中所产生的遍计执是没有的,不是依他起没有,而是依他起当中所产生的遍计执,这一部分是要破坏的;而圆「成实」是我们应该去追求、去观照的,这是真实的存在──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最后悟入圆成实。所以「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所以凡夫他得到妄想,圣人得到空性,每一个人都有所得、有所失,这样子是平等同时存在的。
这一段就是说,当我们今天要为众生开演大乘佛法的时候,你一定要先说明众生的因果相。生命的果相是依他起,但是这个依他起是由因地的遍计执去带动的。我们刚刚讲过,是由思想产生行为,由行为才产生果报,所以这个思想是决定我们果报的关键。所以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所有痛苦的果报,都是由错误的思想产生的。我们今天有这个果报,你回忆一下,你今天的果报,有些果报你很满意、有些果报你不满意,那表示你过去,有的思想是对的、有的思想是错的,前生的思想创造今生的你。你今生有什么思想,就会影响来生,「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既然这样,那我把思想都破坏掉好了?不可以!因为「诸佛正遍知海」,也是「从心想生」,所有诸佛的波罗蜜、所有清净的功德,也是要靠思想产生。你没有思想,你不能对弥陀产生归依,不能够缘众生苦,发菩提心。所以佛法是反对无想,佛法是认为你要扭转思想,这是关键。
在心理学上,把这个思想叫做心灵的联想,这个心灵的联想会影响我们行为的造作。比如说:当你想到巧克力的时候,你会产生什么联想?有些人说:巧克力不错啊,会让我很有精神、很有体力。你对巧克力产生正面的思想,那我敢保证你一生当中,吃巧克力的机率会很多,你这方面造作的业力会很多。如果你说:这个巧克力不好,太甜了,会让我发胖,会产生很多的胃酸。如果你第一眼看到巧克力的时候,产生负面的联想,我看你今生吃巧克力,这样造作的业会很少。这个道理就是这样。比如说我们讲出家,刚出家的相貌,这个思想就是「缘名为境,取彼相貌。」当出家的相貌在心中出现的时候,你第一个产生什么联想?诶,出家不错啊,寂静安乐。如果你对出家是产生很多正面的联想,那我敢保证,你的出家生涯一定是快乐的时间多,而且你出家的生涯会很持久。如果你心中出现的出家影相是一个负面的联想:出家多不自在!你这种联想如果没有消灭,你的出家生涯,我看你痛苦的时间多,而且时间也不会太长。
所以我们的思想,真的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行为,也就影响到果报。所以我在打佛七的时候说:今天你要把佛号念好!就是说这个佛号是很容易忘失的。你说:我念佛,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没有错,心于佛号「专一安住」,那是一个点状的安住,这很容易;但是心于佛号「相续安住」,这个地方就有困难──相续也太难,念佛法门最难的就是相续。念一念,你的老朋友(呵──)、你的妄想又来找你了,就把佛号打掉。怎么办呢?再把佛号找回来。找回来念一念,你的老朋友又来找你,又打掉了!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扰:这个佛号怎么样才能把它念好,让它相续?我告诉同学说:你这个念佛,勉强是没有用的、勉强是没有用的,你绝对不能硬干,你要疏导。就是说为什么他的佛号跑掉,他很快就找回来?你的佛号跑掉以后,要半个小时才找回来?它跑掉,找回来,一下子又丢掉,为什么?一切法一定有它的原因。就是说你想想:阿弥陀佛这个佛号,当它在你心中出现的时候,你有什么联想?你说你看到阿弥陀佛,完全没有任何的联想。那糟糕了!那这个佛号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既然是可有可无的力量,那你怎么能够经常的去忆念他呢?不可能。有些人他佛号在心中出现的时候,他有很多正面的影响──我的业障很重,怎么办?靠这个佛号。我没有功德,别人很会布施、持戒,我什么都不会,我就只有靠这个佛号。我来生不想到三恶道去,怎么办呢?就靠这个佛号。佛号在他心中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就是说他很容易就跟佛号在一起,就算丢掉了也不会丢太久,马上就找回来。所以当我们今天看到一个所缘境,我们内心当中产生不好联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你说:诶,我也没有造业。是的,你没有造业。但是你有一种潜在的危机在里面。我们经常会忽略这种负面的联想,其实这都是对生命很不好的遍计执。你看看经典,其实佛典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让你修观用的,就是让你如何去创造一个正面的联想──对三宝产生正面的联想。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讲「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我们应该如何用正面的联想,来取代负面的联想,这是一个生命改造的关键。好,我们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