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第十二页,第七,“第一义谛为一切法门根本”,第一义谛就是毕竟空性,绝对的中道叫做第一义谛,不可说,毕竟空性是一切法门的根本。没有悟道毕竟空性的性相不二的都不称为根本,净土为各宗归宿。净土是十法界第一法界,修行到最后一定要回归到净土,所以净土宗是各宗的归宿,因为诸佛居净土,“亦成佛度生以前,熏修参学之微妙胜境”,要成佛要度生以前,这个第一义谛,还有净土宗的法门是统统必须要熏修的,简单讲第一义谛就是般若,殊胜的般若,殊胜的般若是一切法门的根本,净土宗是一切法门最后的归宿,都是导归净土,成佛渡众生以前,熏修参学的微妙的胜境,“了脱生死,自利利他,总不外此两门径”,这个径就是直的意思,没有弯曲的叫做径。般若可以直达佛道,般若是诸佛之母,是第一义谛法门的根本,这是通达了生死,自利利他的直径,净土法门也是了脱生死自利利他的直径,直截了当的路线,“究实言之”,究竟来说,“入第一义,即是唯心净土”,所谓唯心净土就是自性土,我们的清净自性本来就具足的,叫做唯心净土,就是我们的清净心能感,阿弥陀佛的殊胜净土是所感,能感,所感,变成感应道交,难思议唯心净土显现了,所以那么多人念佛,有的人会见到殊胜的境界,有的人没有办法,这是看个人的心性的功夫,“任何净土,皆不离第一义”,任何的净土都不离第一义,不离中道实相,观经云“不知第一义,不得上品生,”这个第一义,换句话说,又叫做无生,无生法忍,一切法无生,直趣无上菩提,一定要悟到一切法无生,不知道第一义谛就不得上品生,没办法得到上品生,记住,四个土统统有上品,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但是这个这个九品是方便分,是九九八十一,八十一再九就是七百二十九,简单讲就是九的次方。九品是方便说,其实是无量品,无量品你没办法说,法门太广了,狭劣的众生的心没有办法,因为我们的心程度有无量千百万种,当然莲花就会无量千百万种,破无明,见法身,当然才有办法入第一义谛,入上品的,念佛而解悟般若旨趣,如果我们又念佛,又觉悟了般若智慧的宗旨,那么就“不难直入一心境界,自臻上乘“,就不会很难单刀直入契入。这一心有两个,一个是理一心,一个是事一心,事一心的境界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没有了,简单讲在事相上他可以面对一切境界,而不会落入其他的妄想。如果讲一句实在的话,什么叫做事一心不乱。就是从早上一直念佛到晚上他统统没有妄想,境界来也不会烦恼,这个叫做事一心,但是般若智慧不具足,还有一种叫做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破无明见法身,悟到一切法无生的境界,他念跟无念都一样的道理,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个是理一心,念跟无念统统平等,这个叫理一心,不管是事一心,是理一心的话这个都是了不起的功夫,不过它这里说念佛而解悟般若,这个是指理一心不乱。不是指事一心不乱,则不难直入一心境界,就是绝对的境界,当然就是最上乘了,“通达第一义空自能老实念佛”,那当然他了解万法毕竟空他把老实念佛就当做妙用现前,我们要依体起用,要摄用归体,我们今天还没有到这种依体起用的妙用,还在着相的这个功夫,我们就把这个整个全神贯注寄托在老实念佛这四个字,这样子的话就跟依体起用类似,所以古时候说,至诚心者近第一义谛,有惭愧心者接近第一义谛,有忍辱心者接近第一义谛,就是都是指接近,至诚心接近第一义谛,他诚心到极点了,至诚恳切到极点了,然后种种的惭愧的心,有惭有愧的心,菩萨的心也是接近第一义谛,有忍辱的心,这个也是接近第一义谛。因为第一义谛它没有办法说,所以我们平常要依体起用,摄用归体的话那很难,要依体起这个大用,与其我们没有见性,那不如老实念佛,还类似大用现前,念念都是佛,“然事可不须理,理则必兼事”。事可不须理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实在没有般若的破无明的功夫,在事相上我们要用功,就是发诚恳的心,感恩的心,惭愧的心,忍辱的心,还没办法达到第一义谛。空的这个思想,就是这样子下功夫,用压抑的功夫,用尽可能摄心念佛,因为还没有通达破无明见法身,实在没办法,所以事可不须理就是说,你道理懂不懂没有关系,但是你只要在事相上诚心诚意的念佛,就象老太婆这样念佛也受益,如果你是一个学者,佛理懂得很多却不要念佛,那没有用,不念佛,大学的很多教授都研究了佛法,也出书写了很多理论,就是不念佛,那没有用,对不起,这个跟佛法不相应,你会写书不代表你很有修行,你是个学者,不代表你是个解脱的人,解脱它是一定要付诸行动的,就是一定要事相修行,简单讲所以我就一直劝导,你们为什么不来参加晚课呢?为什么不来参加共修,为什么不来参加灌顶呢?这个灌顶就是事相,你道理懂不懂没关系,你来你就受益,念佛,你懂不懂没关系,你来你就受益,对不对?有的他要听课。碰到共修他不来,在家也不用功,当然家庭很忙没话说,可是如果说我们只来听听佛法,把自己弄成一个很玄的人,很有智慧,辩才的人,却不愿意来静坐,在七楼(念佛堂)那边用一个功,这很惨,刚好颠倒,记住,所有理论都在支持修行,你要记住师父这一句话,你研究再多的经典是为什么,就是要修行,要修行就是要共修要念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来听课不参加共修的我就想不通,他怎么会颠倒呢?理没办法兼事,事可以兼理。在星期二,你来参加共修,就是你懂佛法,不懂佛法都没关系,你只要上七楼,冷静好好的用功念佛你就受益,就这么简单,事可以不需要理,可是理则必须兼事,简单讲星期二那个共修,是比一切更重要,就是这个意思,莲池大师谓“着事而念能相续,不虚入品之功,”这一句话你要背起来,你执著事相有一个阿弥陀佛有一个极乐世界。我执著没关系,净念相续。而念能相续,念上面加一个净。意思是要清净的念佛。着事而净念能够相续。怎么样?不虚入品之功。不会冤枉你入这个九品,一定有,意思就是你一定功不唐捐。你就是要拼就对了,要定功课,一定要定功课,不要懈怠不要懒惰。你一定会回收,“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佛理听了很多,无生,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可是他不晓得,潜伏的那种无明是很顽强的,你现在没有起现行,不代表你已经断除了,那是因为境界没有现前,如果有人杀掉你的老婆,抢走你的财产,把你诱拐,诈骗,让你破财,你是不是也不恨他。有没有这种功夫,没有这种功夫潜伏在我们意识里面的这个贪嗔痴都还是存在的,所以森林里面的一棵树说,老友难相辞。宿世的老朋友很难辞掉。宿世的老朋友是什么,就是贪嗔痴。因为它已经跟我们很熟了,我们贪习惯了。嗔恨心习惯了,愚痴心习惯了,用我们的知见看法习惯了,这就是我们的老朋友。这个老朋友已经跟我们几代了,几百万劫了习惯了,现在要跟他相辞很难的,很多人修行他会错觉,这种潜在的微细意识,实在是很难破。只是它没有起现行,他就以为我有相当功夫了,你错了,假设说有一天你开车了,开到台东半夜车子坏掉了,又碰到寒流也没有旅舍,没有师父又飘着雨,下雨,四周没有人帮忙,你很想睡觉,你有没有那一种功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还在台湾,你碰到这种境界。是不是还能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还没有这种功夫,你就没有办法与无生相应。如果你很能够接受车子坏掉这个事实,飘落雨水这个很正常,碰到这样子就当做人生的一课,刻骨铭心的一课,饥寒交迫难度日,沿门托钵受苦辛。就是这样子很辛苦的,你觉得这也是生命的一课。我现在正在上一课无生法忍,也很欢喜的去接受它,一点都不起烦恼,我说你有功夫,你真的有功夫,今天报道台中有一个酒醉驾车的人,他从后面一撞下去,对方脑死大腿骨整个断裂。这样实在有够倒霉的,喝醉酒自己撞到人家他不知道他还在那里睡觉。撞到了人他还叭在车上睡觉。警察来处理,说:发生什么事情。不知道,把人家撞得脑死大腿骨断掉,他还叭在那里睡觉。你看,那个要向谁理论。你要是这样子的情形,你的老婆被撞到这样子,或者是你的老公,你一样可以原谅他,我说你真的有功夫。这个叫做无生,行吗?这样实在是……只能摸摸脑袋,确实没有办法,没有那么简单的,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让你悟道的。所以说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故知必须先重事修,”重视事修,意思就是说在事相上,不要动不动就是说。一切都是无相不可得,你要先重视事修。定功课早晚课,不要放荡五欲六尘。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功在佛法上。“然后由事入理,”理事简单讲就是因果。你要先守得住因果再来谈道理,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你要是因果守不住,不要跟人家讲什么道理。由少增多,慢慢来,由短暂的正念而慢慢的保住久住的正念,由外念内,从有形的一直念到无念的无形的,“由迹而神”,迹就是有为法,神就是不可思议,由有为的事相有迹可循的,慢慢的进入不可思议的状态。“由有念无”,由有相一直达到无相,不要去执著有为事相。不滞有为事相,就是千万不要贪着有为的事相。了达能念的佛,能念的智慧,所念境界的佛,境智是一如的,是本来不二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幻如化,性空非实。“以念佛的功夫,收万法尽归一心”,简单讲,你的心不管碰到什么境界都是一句阿弥陀佛。遇到再痛苦的就是那是我的业我欠他的,早欠早还早解脱。这样观想就不会难过,早还早解脱。看欠多少该还的就还,开刀这一刀逃不过,该还就还,你就开吧,收万法尽归一心就是这个意思,不管什么时间,空间,他统统念佛。盖念佛参禅,皆是依倚而行的拐杖,意思就是借助的意思,拐杖就是借助,暂时的借助这样子,方便的意思,念佛,参禅这个都是以毒攻毒,意思就是说念佛它当然也是妄想,因为实相是无念,但是这个妄想总是可以集中你的妄想。变成由多的妄想集中成变成一个妄想。可是这个毕竟是好的呀,对不对,因为我们还没到成佛,当然我们要求生,虽然是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可是我们还没那种功夫,我们先把妄念集中在一念,这个就有功夫了,然后就诸佛菩萨,阿弥陀佛就加被我们了,我们妄念那么多,诸佛菩萨没办法,所以念佛是为了让它进入一心,参禅也是要打断妄想跟无明,用意都是一样的,统统是以毒攻毒,皆是依倚而行的拐杖,“皆是以妄攻妄的权宜”,皆是以妄攻妄的权宜,皆是万法归一的方便,为什么万法归一,我们的心妄想太多了,整天的事情忙不过来。“十三页,不放拐杖,不舍权宜,不识方便”,认定死法执以为实,此古德呵为扶篱摸壁汉也,意思就是说这个是方便的,念佛的方便这个也是妄想,如果不把它放下那一份执著,不舍权宜就是方便法,这是佛特地为众生所设计的一种方便法,你如果不了解方便,不识方便意思就是如果你不了解这只是个方便法。意思就是还要继续探讨般若要听经闻法继续再用功,以为这样叫做究竟就麻烦了,或者是说死执这个拐杖不放,死执权宜方便法不放那麻烦了,认定死法执以为实,就把这个当作实在的,或者当作是唯一的,这个古德呵为“扶篱摸壁汉”扶着篱笆摸着墙壁走,意思就是要依靠,一定要有依靠,一定要依靠就是能所不断,能所不断意思就是说我没办法独立没办法自主,一定要靠着墙壁,那就跟残废没什么两样,扶着篱笆摸着墙壁才站得起来,那这个人你说是什么?能够独立吗?“所以功夫纯熟,更加深进,复归一心入于第一义空”,再来,复归一心就进入了第一义空。也就是一心归不动的真空本体,回归到绝对的真空本体,“盖大归无归”,大归就是绝对的归依,其实是没有皈依,就是自性的意思,自性就无所归,无归就是自性,所谓的大归就是回到无所归,也就是真正的回到了原处。归就是真正的回到原处,“即是真归”,即是归本有家乡,这都是指自性,“归自性的宝藏,如涌泉般的妙用”,如涌泉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般若智慧,这个就是自性的宝藏,“归平等本际,归不生不灭,归毗卢性海,”归平等的本际,不可思议的平等本际,归不生不灭,归毗卢性海,毗卢中国话叫遍一切处,谓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毗卢遮那佛,中国话叫做遍一切处,所以说清净法身遍一切处,归虚空法界,就是绝对的一真的平等,正是,“劈头舍去锥尖地,踏破真空无觅处,”这个锥尖地就是最后的那一份执著,劈头舍去,拿起刀子来,把那最后的一点点砍掉,这是指根本无明,一点点就是微细的意思,拿起刀来劈下去,连那一点统统放下,踏破真空无觅处,你就是走了无尽的虚空,你找不到起点跟终点的,找不到相的,“万法虚空体寿同,”万法是如同虚空,他的寿命跟虚空是一样的,叫做万法虚空体寿同,“何分性相波水共”,哪里有办法分这个是性这个是相,也没办法分波跟水,所以性相是不二,波水也是不二,“家园依旧无欠缺”,我们自古以来无量劫来这个自性家园这个自性,从来就不缺少任何东西,“亘古常明法尔然,”自古以来到现在法都是这样子,看你有没有去发现,简单讲,看你能不能看破这个臭皮囊,在病苦当中一样没有怨恨,没有牢骚没有抱怨。儿子孝不孝顺没有关系,朋友来不来看无所谓,我纵然病得非常严重,有的人能够慈悲来看一看这是我的福报,要是不能这是我的业障,也不怨恨也不牢骚也不抱怨,我一心一意就等阿弥陀佛来接引我,记住,把生命交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会给我们最好的生日礼物,应该讲是死日礼物,世间所有的每天每一个年都给你一个生日礼物,送生日礼物并不是很价值的,每年都是这样子,手表一只,玫瑰花九百九十九朵,然后卡片每次都写,你是我认识的我觉得最棒的一个,卡片有时候会欺骗众生,阿弥陀佛在你死日送你一个大礼物,一朵莲花,赚到了,无量无边的寿命,这个多好,临命终阿弥陀佛送你那一朵莲花,如果你再用功的话上品上生,不得了,所以我们就说,我们今天如果受到委屈,循合法的法律途径,千万不要用仇视去解决这个问题,法律诉讼得了诉讼,诉讼不了,随缘。我们给我们讨回一个公道,我们还是要好好的修行,叫我们全盘放下那当然没办法,那,师父,你放得下吗?看情形,如果有一个人侵损常住,对不对?破坏僧团,侵损常住我一定告他一定跟他诉讼到底,一定跟他周旋到底,他敢破坏常住,他敢偷窥,诱拐,诈骗,我绝对跟他诉讼到底,只要是常住的钱,如果是我个人的钱,三千,两千,对不对?给你骗去了当布施,一万,两万,十万就当作布施,我跟你诉讼这个不划算,对不对?所以要看情况,你发什么心,是不是,亘古常明法尔然,亘古就是很久很久以前亘古就是盘古开天那个时代。很久很久以前,无法形容的远古叫做亘古,从以前到现在就是常明,我们的自性本来就是明的,法尔然,它本来就是这样子,只是释迦牟尼是发现这个真理,他不是创造,他是发现性空,发现诸法,万法都是缘起。万法都是性空,他发现这个真理,他不是创造的,不是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没有经过一番的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象有一次冬天,我们到阿里山去的时候,那个梅花开得很漂亮,不是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一定的道理。意思就是我们一个人没有经过事相上的磨练,你怎么能够得到一个相当的一个正见或者是功夫,“然后体达不坏世间相而彻悟本源。然后不坏就是你不必去破坏它,不坏事相。你就了解我们的清净自性,随着一切相,它都是展现的本体界,现象界就是本体界,因为现象界不可得,本体界是可得但是不可相,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缘起性空的相是不可得,体是可得但是它是无相。所以然后体达不坏世间相而彻悟到这个本源,”一切万法,当体无非第一义谛,当体无非第一义谛,“万法都是中道,所以我们要从我们的修养开始,既然我们活在缘起的这个世间我们就一定要结好这个因缘,我们要做种种的福德,譬如说恭敬三宝这是种福田,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哪一个生病我们要看顾他,照顾他给他方便尽量帮忙他,这是我们的福报,很难得他生病,我们有因缘照顾他,所以我们劝法师们都是,我们都离开了父母,兄弟姐妹来出家,哪一个生病我们要相亲相爱,互相来扶助,来互相扶助,互相扶助要帮忙,所以因此一切万法,当体无非第一义谛,不过有时候功夫会忘记了,有时候会忘记了,而且很急,很急,赶快来打通电话每次他都要打电话,有时怀孕(谐音:回应)期间都是还没有生孩子,每次打电话,你所拨的电话现在还没有怀孕(谐音:回应)。都是这样子,你所拨的电话到现在还没有回应,是不是?每次都说你所拨的电话现在没有怀孕(谐音:回应),他有时候很急,有时候忘记了佛法,所以佛法不简单,要保持像诸佛菩萨这样坐着,如如不动那要相当功夫,这样懒洋洋没脾气,看起来慈眉善目,慈眉善目这个不简单这个是要相当功夫,就是内在里面有原则,外面都是那么的慈悲,是不是?慈眉善目就是说,你看那个布袋戏就是这样子,如果是老和尚眉毛那个都是白的眉毛到这个地方来,到这个地方来这样子,慈眉善目,要有这种功夫,要不然就用贴的,把它剃掉贴白色的这样子,要悟到第一义谛不简单,此为十方诸佛与阿弥陀佛不二宗旨也,不二,诸佛都是平等当然是不二,“八,净土法门,只是从假入空,”从这个缘起入这个性空,空就是“第一义空”“修学的一个阶段,”因为净土法门一念佛统统受益,就是他不懂得第一义谛,今生今世不能了脱生死,他也种下无量无边的善根,“亦是自觉觉他,悲智双运的冶炉”。这个是炼钢的炉。也是自觉觉得他悲智双运的冶炉,“闻妙法音,获无生忍,”要获得无生忍要八地菩萨,不动地,要不动地,无生法忍,要无生法忍,圆教的初住位,就是破无明见法身,要达到这种功夫最究竟的当然是佛,可是这种无生法忍的功夫,要到八地,七地以上的功夫,承事十方诸佛,一切功德皆悉成就之后,则从真出俗,从毕竟空来了了解缘起法,意思就是我内心里面,都充满著毕竟空的智慧,了解这个都是缘起的假相,这样就不会被迷惑颠倒了,不违安养,回入娑婆,我们不会违背了极乐世界,或者不违背了众生给我们的供养,在我们还没有成佛道以前众生这么样子的供养我们。我们不会违背我们有报恩的心,不违背安养就回入了娑婆,他让我们安心办道,供养一切的四事,我们一定记得,我们不会忘记,我们回入娑婆。我们“分身十方,”“以自在神力,兴无缘之慈,”无缘就是没有条件,所以众生就是说有缘就度无缘合掌令欢喜,不需要跟他结恶缘,众生不是让我们来恨的众生是要我们来度的的,这个世间越来越不平稳了,尤其是电视媒体网路,光碟越来越发达了,资讯,美国发生事情,台湾一下马上就知道,也有人利用这种传播的媒体,作为赚钱的工具,譬如说记者他就会忘记了道德良心,我只要有人看,所以美国有一种记者是专门一天到晚象老鼠似的躲在暗处,专门找这些名人的隐私来写,专门,而且写得很没有一个好的,都很难听,所以美国的一个影星就出来讲了,我们要指责别人很容易的事情,试问你有没有想想看你自己你能不能讲你自己,这个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很困难的工作,意思就是说,这些记者不要那么无聊,你为了卖点,牺牲你的道德的观念,来写我们这些影星的隐私权,连我们游个泳,穿一个比较清凉的衣服,都写得那么难听,跟一个男主角吃一餐饭,也写得很难听,有的美国的就是专门搞这个的,专门搞这个的,窃听,录音,摄影,录影,然后再来见报,然后再来恐吓,勒索,一贯的作风就是要钱,那个影星非常的愤怒,那个影星是在电视上看过,她讲得非常的中肯,长得很漂亮,所以,记者就问几个影星说,你最喜欢的人是谁,她说,记者,你最痛恨的人是谁,记者,统统是他,最喜欢的就是他,可以帮他广告,最痛恨的就是他,会修理他这样子,最痛恨的,所以现在就是这样子,社会大乱,我常常跟他们讲,就是孔老夫子生长在今天也不会做圣人,就是释迦牟尼今天来生长在娑婆世界的今天也不会做圣人,他本身是圣人,透过媒体你就惨了,媒体如果是一贯道办的你就会被他骂死了,如果是外道办的媒体你当圣人怎么可能?所以有一个记者来访问,他说:慧律法师,你对媒体有什么建议,我说没什么建议,一切的圣贤都被媒体杀死了,统统杀死了,他就用放大镜看你,你看,台湾到现在哪一个是圣人的,释迦牟尼佛今天要是生长在这个时代也不是圣人了,媒体也是写得不堪入目了,一样的。他也是要让你死,要成圣人就是有一个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躲在深山里面,不攀缘,弘法讲完了当天开车子就到深山里面躲起来,师父住那里,不知道,记者访问,不知道,统统拒绝,统统拒绝他也是写你很大牌,所以说这个世间到现在这个世间已经乱了,整个文化整个媒体已经是非搞不清楚了,现在就是要求得道德跟心安,内在没有对不起道德,没有对不起因果,求得一个心安就可以了,“兴无缘之慈,运同体之悲”,同一体性的悲心,常遍法界,平等饶益一切众生,方便善巧,教化摄受一切众生,令离烦恼无明,出生死苦海,到于觉岸,得究竟乐,这个叫做究竟乐,世间人谁知道什么叫做究竟乐?不知道的,不可能的,虚空无尽,国土无尽,众生无尽,业障烦恼无尽,如是尽未来际,利乐悲悯广度众生之大业,亦无尽也,这个才是真正的事业,“莲池大师发愿文云:普为四恩三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四恩:国王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一乘就是佛乘,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可是:师父,名字是假相。假相就是实相,阿弥陀佛写南无阿弥陀佛,譬如说我们到深山里面没办法自己画佛像,没关系你写个南无阿弥陀佛贴在中间不必画像,南无观世音菩萨放在左边,南无大势至菩萨放在右边,就可以拜了,名字虽然四假相,名字是隐的德行,是不是?名字虽然是假相,可是名字就是实相。知道吧,所以名字不可以跟人家乱命名的,日本有一个精神病的爸爸,把他的儿子命做恶魔,拿到户口事务所要给他报户口,哪个户籍人员不给他登记,说:你怎么把你的儿子命作恶魔。他说:我要与众不同。这样不行呀,他如果上小学,大家听到他的名字是恶魔,同班同学没有一个人要跟他玩,他变成很孤单的,对不对?底下说念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希望求生净土,即是为众生故,而求无上菩提,为菩提道故,而求生助道因缘,殊胜稳当的净土,以期上求大觉,就是佛道,下化有请,愿与法界一切众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发愿升西,入不退地,同化无尽有情,同证无上菩提。
第十五页,一,般若的义趣,这第一大段,第一篇都是讲般若,般若是诸佛之母,没有般若就什么都不用谈了,整个大藏经可贵处就是般若,“自在行者,甚深般若,法界海慧,照了诸相,遍观法界,十方三世,无尽刹海,”宇宙的种种现象,自在行者,内心自在身心都自在这样子的修行人,他具足了甚深的般若,具甚深的般若,然后通达法界,海慧就是大海之慧,如大海之慧,就象大海的智慧,叫做法界的海慧,海就是比喻广大,通达法界大海的智慧,照了诸相,照了万法种种的相,能观之智,能如是观察,照了行于自在的人,有能观的智慧,能如是观察,照了就是这个修行的人变成很自在了,照了行于自在的人,自在行者,遍观法界,遍观一切的法界,十方三世,无尽的刹海,刹海就是出自《华严经》,层层的刹海,刹海就是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简称刹海,刹海,宇宙的现象,种种的现象,身心世界,身心划一线写内心世界,世界就是外世界,内四大就是身心,外四大就是世界,身心是内,世界是外,一个是内四大一个是外四大,“六趣四生,”,四生就是胎,湿,卵,化,“凡圣依正,”凡夫,圣人,依报,正报,诸山大海,草芥微尘,草芥微尘这个就是指小的一面,诸山大海这是广的器世间,草芥微尘这个是极微小的器世间,大至诸山大海小到草芥微尘,根尘识蕴,缘处界谛,生死涅槃,这个要添,根就是六根,尘上面加一个六,识上面加一个六,蕴上面加一个五,六根一个法,六尘一个法,六识一个法,五蕴又是个法,缘上面加十二,叫做十二因缘,处上面加一个六,六处就是六根又名六入,从这个地方染污了我们自性清净心叫做六入,六处就是这六个地方接触外缘,会污染了我们的清净心。叫做六处,界就是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谛就是四谛是圣法,十二因缘跟这个四谛这个是圣人法,根尘识然后六处,十八界,这个是凡夫法,前面不是讲的吗,凡圣依正,诸山大海是依报的最大,草芥微尘是依报的最小,根尘识蕴这个是指六根,六尘,六识,五蕴,这是这些法,这就是讲到比较接近我们的人,从大海收归到变成人,十二因缘是圣法,六处,十八界,四谛,六处,十八界是凡,四谛法是圣,生死法或者是涅槃法,烦恼也是法,菩提也是法,有情法无情也是法,有为法无为法,世间法,出世间法,三界六道,是法非法,善法恶法,苦法,乐法,罪法,福法,贪嗔痴爱等等法,妄念执著,心境能所,因为能就是心,所就是境,色法心法染法净法,如是万法,前面因为这一段其实都是要加一个法,这宇宙的现象统统是法,内世界,外世界,六趣四生法,凡法,圣法,依法,正法,诸山大法,根尘识十八界法,十二因缘,四谛法,生死涅槃法等等,烦恼菩提,有情无情,有为无为,世出世间,三界六道,是非善恶等法,苦乐罪福,贪嗔痴爱法这些都是法,妄念执着,心境能所这都是法,色法,心法,染法,净法,如是万法,十六页,由诸法集,由种种的法集合起来,都是幻化而有,也就是说不值得留念,不值得执著也不值得去排斥,也不值得去烦恼,统统是幻化当体即空,无常无我,是无常法,无我法,是缘生缘灭,相依相成,相依:互为依靠,构成一个家庭先生依靠老婆,老婆依靠老公,这就是相依法,相成都是缘起法,这个讲堂也是一样,师父要靠着徒弟,徒弟也要靠师父指导,也是缘起法,相辅相成的,“即假即空,”假就是缘起,空就是性空,“如幻如化,”就像梦幻泡影一样,“无性无生,”无性就是缘起无自性,无性就是没有永恒性没有真实性,因为他刹那变化,没有实在的这种东西,譬如说花,没有实在的花这种东西,这是一种分别心,对缘起法没有透视的一个错觉,叫无性,无生就是说求取实在的这样一个人实在没有,譬如说我们去拿到一个很荣耀的博士学位,我们想想看,博士学位一张文凭一张纸,你把它火化了,没有了,我们这个色身五蕴再把它观照也没有这种东西,我得到博士学位也没有,好,这样还不觉悟,再把它回归到四十六亿年前,地球刚刚初创的时候没有人类,我们这个色身只是来自宇宙的星球的无量碰撞的元素而已,这些撞击所剩下来的元素,凑合一点点四大妄执为色身,没有真正的身,没有这个,实在是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对不对,但是因为我们的觉性,我们的觉性又附着在这个四大里面,我们现在虽然这个四大是假的,如果我们会运用就变成真的,因为我们的心通达实相,幻相就变成实相了,意思就是说悟道的人对一切的法,就统统具足非常有意义,活得非常有意义,他的身口意所作所为统统是实相,因为他已经把境界化作唯心,他所展现出来的统统是实相法,但是如果是妄想,颠倒,执著,我们所显现的这个世间就是一些妄法就没有实在性,就是妄法,虚妄的,因此如果没有佛法,我们活着实在没有意义,说实在话,我们如果三餐够了,经济也可以了,我们还一直放在赚钱的角度,把自己弄得很累。到最后什么都带不走那会是很悲惨的一出戏,我们很会回光返照,了解万法皆空,我们很知足,把生命都投注在佛法,那功不唐捐,想想看临命终阿弥陀佛拿莲花来接引多快乐的事情,不过你最基本上要做一个善人,善良的人,底下说“同一法性”法性是对器世间讲的觉性是对有情世间讲的,同一法性就是毕竟空,“本自涅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悉皆究竟,皆不可得,般若观慧,照彻无遗,“所观之境,应遍观无尽,无尽尘尘刹刹一切万法,从本以来,这个本就是无始,从无始以来,悉皆空寂,佛教讲的本就是无始的意思,不能讲开始,没办法形容只好讲一个本,本自涅槃,意思不管你怎么说它本来就是涅槃,你怎么形容,将心量扩大到无边际。要记住这一句话,把胸量扩大到无边际,不要给这个假相障碍到了,心中没有仇人,心中没有相一点相都没有,一点相都没有,该有的礼节不可免,要尊师要重道要相亲相爱,互相的诚恳坦然的相见,这个都是基本上的人类的无论纲常这个不可失,从毕竟空当中行世俗谛,这个才是正法这个才是正见,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正见。
十六页第五行,“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般若无见,无所不见,无见之见,见遍十方,无闻之闻,闻通一切,”般若无知,这一段就很难讲了,般若是没有分别心的,叫做无知,般若本身,并没有安立任何的知见,所以不执著不妄想没有颠倒,不会着于相,因为它不着于相,所以不落入任何的缘起的假相的观念,因此他无所不知,所以说般若无知是说般若本身并没有分别,自性本来就没有分别,但是悟到了毕竟空的道理,毕竟空就是无所不知,就是具足了大智慧,般若无见,知跟见其实都是一样的,见其实就是知,知其实就是见,这个见就是指六根里面对境界的一种攀缘心叫做见,所以般若本身并没有安立任何的知见,是因为清净心里面的般若是虽分别不做分别想叫做般若,般若无见,无所不见,为什么无所不见呢?无所不见,为什么无所不见呢?因为它本身就具足清净之见,这个清净之见,就可以见到一切的假相,透视它,所以说般若无见无所不见,我们一个具足般若智慧的人他是不安立任何的知见,拥有般若的人那就无所不见,意思就是无所不透视,无所不解脱,无所不通达,无见之见,见遍十方,意思就是清净心本身就是无见,但是依体起用,无见之见,无见就是体,进入一个真空状态,绝对的本体以后,所展现出来的见的作用也是无见,依体起用,用遍十方,这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无见之见,见遍十方,依体起用,用遍十方,虽然依体起用,但是所有的作用还是无所作用,无闻之闻这是指闻性,在眼曰见,在耳曰闻,我们的自性本自有闻性,不生不灭的闻性,无闻之闻,这个不生不灭的闻性,这个不生不灭的闻性一展开来,因为具足有大智慧,所以就闻通十方,闻通十方的意思就是不管他听到什么,他都知道这个是生灭,都会契入如如不动的自性里面,所以叫做闻通十方,我们闻没有办法通十方,讲好听的比较喜欢听,讲不好听的耳朵就塞起来,这种闻通十方就是无所障碍,不管听到好听不好听的他统统听,他了知这是生灭,“心性离见,”就是离一切见,心性离一切的分别,颠倒见,不可以安立任何的执著的分别心的知见,,“智慧光明,遍照法界,即诸法性”就是诸法性,就是诸法之性就是毕竟空寂,一摄心故,心则在定,知道万法都是幻化,如梦幻泡影,所以把这个心摄受回来不要一直去攀缘外境,好好的把心安住在无所住的地方,安住在我们清净心的地方,以摄心故,心则在定,知道万法都是幻化的如梦幻泡影的,所以把这个心摄受回来,不要一直去攀缘外境,好好的把心安住在无所住的地方,安住在我们清净心的地方,以摄心故,心则在定,心一定就能知世间,生灭法相,心则在定换我们现在来讲叫冷静,要冷静,儒家也是讲静,定,安,虑,得。能静就能安,能安就能虑,能虑就有所得,有这个德行,静,定,安,虑,得,所以所心则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就了解微细的生灭法,“寂知之体”这个要加两个字,寂静之知这个体,我们这个知虽有分别,但是很寂静,这个就是清净的自性,我们的作用作用到非常的寂静,看一切相他内心统统就是那么样子的没有贪嗔痴。这个叫做寂知,寂静之知,那个内心静到极处,有大智慧的知,心一直很寂静,不是浮躁也不是妄想的知,那是很静的一种分别见,分别心,从本体影现出来产生出来的知,叫做寂知之体,我们寂静这个知这个无作之体不生不灭的体,“神解之用,”神解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神解其实就是妙悟的意思,悟很妙,不可思议的妙悟叫神解之用,起这个不可思议的妙用,“善照诸幻,”非常透视照了万法,统统是虚幻的,似镜无痕,我们照这个镜子它没有痕迹的,你看过任何的相去留在镜子吗?镜子照一照不管远近都不会卡在这个镜面里面,不会,镜子一照,相清清楚楚,可是就是不会有痕迹在里面,分别诸法,而得不动,我们自性本具足有分别心,虽分别不做分别想,所以叫做分别诸法,而得如如不动,“真如性净,慧鉴无穷”这个鉴就是照了,观照的照,真如的性净大用大智慧朗照无遗,无穷尽,没有一点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