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第一集

    把你们的清规拿出来,清规是道德,是我们的修养,我们一定要先重视清规,我们才有办法入道。跟师父一起念,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高雄文殊讲堂清规

    一、真观照,保持秒秒安详,一日明心见性,灵光普荫人天。

    二、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国,念到不念而念,弥陀不从他得。

    三、虔礼佛,消尽平生罪业,欲了施主供养,便是这个法则。

    四、常念经,虔诚报答四恩,信口念出四句,自成大藏全文。

    五、敬师长,随力随时供养,百孝不如一顺,不可回头倔强。

    六、学老成,第一不可夸能,猖狂硬气粗疏,神人一见生瞠。

    七、教子弟,不可随他游戏,谆谆教诲成人,好作人中大器。

    八、除懒惰,凡事向前去做,你若避懒偷安,人神哪得卫护。

    九、学定力,直把私心尽绝,誓死往生极乐,自然万缘俱息。

    十、近善人,死心塌地亲近,学些好样在肚,自然脱俗离尘。

    十一、离恶友,一恶般般出丑,王法不怕恶人,恶人披枷带杻。

    十二、轻财物,不可千方百计,一口气若不来,一文拿它不去。

    十三、甘淡泊,自古圣贤皆然,莫嫌粗茶淡饭,有道高僧如是。

    十四、持戒行,戒是佛祖正令,受戒不守毗尼,徒劳丧身失命。

    十五、要听教,不宜开口乱道,无念无住无相,佛祖开颜含笑。

    十六、断烦恼,一了千百俱了,终朝烦烦恼恼,此生哪得悟道。

    十七、明因果,粒粒米皆辛苦,吃了若不修行,做牛做马还补。

    十八、和大众,慎勿互相争斗,聚头说是说非,空把光阴来送。

    十九、吃些亏,又要带三分呆,心似寒灰枯木,是非从何处来。

    二十、常知足,莫管衣衫淡泊,休想他人财物,不顾自己福薄。

    二十一、惜物资,一针一草勿弃,随心恣意侵损,福享与你算计。

    二十二、趁少年,诸般要去向前,当此臂力强健,莫待老来悲残。

    二十三、起得早,迟起修行不了,明朝又有明朝,明朝寿命难保。

    二十四、口谨默,不可多嘴饶舌,若然惹是招非,地狱少你不得。

    二十五、立主意,务使顿明心地,妄为颠倒攀缘,阿鼻谁人可替。

    二十六、忍人辱,忍辱天下和睦,此章佛祖真传,忍辱少罪多福。

    二十七、远俗事,俗家人事如麻,杜绝尘缘烦扰,自然别有生涯。

    二十八、断妄心,妄心好事难成,若依妄心行事,心有祸患临身。

    二十九、达道理,切莫非人是已,谦和每让三分,相见人人欢喜。

    三十、信佛法,三藏一口吞却,方知源远流长,可接佛祖一脉。

    翻过来,念:文殊讲堂四大根本戒规:一、不说是非;二、不听是非;三、不传是非;四、不打妄语。

    菩萨学处: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注:每逢初一、十五日于佛前恭诵一遍,如法修行,必成佛道。

    昨天我们说考七条,不太恰当,有的人说太少了,所以我们念到第十条。记住!下礼拜我们分三次考,一到十,十一到二十,二十一到三十;我们考十条清规,默写;下礼拜六,七点二十分一律集合完毕,你们开始背,到了七点三十分,考试卷翻过来就开始考试,第一次我会下来。记住,不是七条,是十条;我是看得起你们,下个礼拜就知道了。

    好,我们今天是十四讲表上课的开始,十四讲表对于一个初学的人,是非常非常的重要,非常的重要,十四讲表过去我听过差不多十几遍,我自己讲了也差不多十几遍,所以这一本对我来讲,并不陌生。听十四讲表有一个诀窍,就是我讲什么,你一定要赶快抄起来,有的人,无论我讲什么他都不抄,为什么不抄呢?因为课本后面注解,翻开后面的注解,自己可以找到答案,错了,这种学习法是不对的,后面的注解是给你参考,当你在听,当下抄的这一念,就是三昧正定,你全神贯注,我讲了,你不抄,你会打妄想,我讲了,后面虽然有注解,你还是要抄,但是抄的印象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因此我们研读十四讲表的人,一定要作笔记。所以每一个人,发了二本笔记,这二本笔记,是给你抄笔记用的,一切都是免费的,因为有施主布施,所以我们所用一切都是免费。我们学习十四讲表,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在这个时代,科学的发达,造成今天环保的污染,臭氧层的破坏,造成温室效应,西方的风潮一吹,现在大家对男女关系就很开放,造成道德的低落,因此产生种种的社会问题。所以我常常呼吁中央级的官员,要救这个社会,要救这个国家,要救环保,除了从人心真正的下手,那就是佛法;其他没有办法,人的心里已经染污了,你说环保怎么会不污染呢?对不对?我们的人心都是这样肮脏,都是这样子不守规矩,不守戒规,不守道德,心都是这样子,那怎么可能环保可以解决呢?现在社会的年轻人,拿刀子厮杀,强暴、抢劫、绑票,为什么警察先生也讲不出所以然,为什么现在的治安那么差?他没有想到,人心太差了,人心太差你要用什么办法呢?要用佛法,要给他灌输因果的观念,要给他灌输道德、戒律的观念,要给他灌输智慧、理性,这样一来,我们的心慢慢升华,这是根,根本下手的地方,所以我一直呼吁中央级的官员,尽可能把我们的佛法,编列入小学、国中、高中的课程,在大学里面应该设有宗教法,这样也许可以改变我们现在社会的混乱。如果只有治标,不能治本,有人从大陆运过来很多的枪支,有人运过来,警察就去抓,抓了又运,抓了又运,怎么抓都是一样子的,抓不胜抓。你要怎么抓呢?太多了。对不对?要是我们懂得因果,这是杀伤力很强的,谁敢做这种事情呢?所以说佛法可以救这个社会,佛法可以救这个国家,可是认识真正佛法的人太少,所以我把希望寄托在诸位身上,我已经进入晚年期了,要看诸位的表现了,当我倒下去的时候,你们一定要站起来,替社会、替国家做一番事业。所以十四讲表是整个佛教的大纲,你要看心经也好,要看净土宗的弥陀经也好;要看唯识论也好,要看大乘起信论也好,要看小乘的四阿含也好;十四讲表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观念,是入门的观念,说深很深,说浅不怎么浅,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的听,这不是书读多的人,你就有办法完全听得懂,没有那么简单,所以你务必要好好的听,我们这个大本的十四讲表分成二个部门,第一个部门是先把这些讲表打成一片,连续的前面都是空白的讲表,后面的这一部分是我个人搜集的一些资料,经过整理,然后重新打字,所以我整理的这一本讲表,总共整理了三十六个钟头,就是一天半的时间,我把以前的高僧大德的著作,我看到的,我知道资料在哪里,就全部把它搜集起来,然后用剪的,起先是剪贴,剪贴以后,发现这一本很重要,干脆去打字,然后再大量地印刷,这个已经是第三次的再版。这一本在大专院校里是非常的活跃,许多的道场也都拿这一本做为参考。我们在演讲的时候,有分第一部门,所以我们说打开第一部门第一页,或者是打开第二部分第一页,就听得很清楚。诸位听十四讲表的时候,比如说第一部分先明佛义,就全部不看注解,我讲什么你一定要赶快抄起来,就是把前面十四个讲表,我讲的一律要抄笔记,到后来我们要增加资料,我再叫你们看后半部,这样学习,是可以成就的。如果说后面有注解,我听归听,我就不做笔记,那没有办法,别人得到一百,你只有得到20%,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是初学,就算有老参的话,也有很多的名相也是很陌生。我们这里的规矩,昨天已经讲过了,上课时间男女不准讲话,今天来到这个地方,男女不准讲话,那么一切的规矩,女众有女众的学员长,跟那些初来的人,告诉她,我们这里请假的情形;男众有男众的学员长,告诉他们,我们这里的戒规,请假方式、服装,在这里不再赘述。

    请翻开大专佛学讲座十四讲表,前半部,介言:不是第一页,是第一页的前面。中国伦理,印度佛学,欧美科学,为造福世界之三大学派,我国虽然全有,但早就落伍了,伦理也一度受了邪风,遭了摧残,佛学根本就不普及,流行民间的,多半是宗教仪式而已。但是现在学校里,对于科学伦理,已都排有课程,可望重兴,惟有佛学,反成了听其自然的状态。说中国的伦理,我们中国的儒家所说的伦理三纲五常等等,至于印度的佛学,这是讲佛法是从印度来的,释迦牟尼佛说了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就是集合谈经三百多次。谈经三百余会,这是比较大的,比较小的就不计其数了。与印度的佛学,欧美的科学,是造福世界的三大学派,但是我们了解,佛法只有下面的作用,没有负面的作用。佛法是从心地上,连根拨起一切的烦恼。佛法只有正面的作用,意思就是说,它是究竟的人生宇宙的一门知识,一门可以身体力行的学问,可以印证的东西,欧美的科学,科学有正负两面,科学越发达,环保的污染越严重。所以,佛法是绝对的正面作用,而科学呢,正负两面都很强,核子发电,核能要爆炸了,核子发电厂要爆炸了,怎么办呢?就像苏联。所以说:科学有正负面的作用。今天的环保,如果不是科学这么兴盛的话,环保不会这么严重;今天的社会,不是科学那么发达的话,枪支不会那么流行,是不是啊?报章杂志这些都是科学的产物,可是带给我们的呢?像杂志、报纸的报导,都是报导坏事情,杀人、放火,再说我要这个人好,我就可以把他写得很好;我要这个人不好,我就可以把这个人写得很烂。透过的主观的,支持哪一个党派,就是这个党怎么好,那个党怎么坏。搞到后来它的可看性也没有什么,大家都不客观。如果你看今天记者说,我有某一部分是客观,那意思就是某一部分很主观。因此真正报道不明确的,微乎其微,都是导人向恶的比较多,佛法没有这样子,佛法只有教你做好事。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有严重的对立,只有佛法是绝对的善,绝对的清净。中国的伦理,印度的佛学,欧美的科学,是造福世界的三大学派,我国虽然都有,但是科学早就落伍了,伦理也一度受了邪风,批孔扬秦,伦理也是一度受了邪风,佛学根本就不普及,我们所流行在民间的,大部分是宗教的仪式而已。所以这些愚夫愚妇,他一定要看得到,他一定要摸得到,你不给他看到,摸到,他就认为没有什么好信的,所以我们今天的拜佛、念佛,包括一些宗教的拜忏、水陆,这个都是方便来接引众生,他也许念佛念得很欢喜,我们再慢慢地教化他;他也许来拜忏拜得很欢喜,我们再慢慢地去引导他;让他对真理了解。所以说我们流行民间的,多半是迎神赛会,都是这些宗教的仪式而已,根本没有真正的佛法。但是学校里现在对于科学伦理都排有课程,只有佛法,反成了听其自然的状态。这是很悲哀的。所幸各大专同学,猛发深省,自动起来研究,现在的大专院校都有社团,还不是编入必修的,也没有编入选修的,都没有。只是说社团有兴趣,他们自己举办佛学讲座。可怜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这三藏十二部,就必须看后半部,诸位看后半部的第一页,诸位看中间,三藏:梵文三藏,就是三种含有一切大藏经里面的义理,也就是离不开经藏、律藏、论藏,这里就比较清楚的把梵语、中文相对的写出来,三藏梵文为修多罗、毗奈耶、阿毗达磨,华言就是中文,修多罗翻译成中文为契经,契经就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叫做契经。上契佛理,下契众生的根器,所以我们称为契经。毗奈耶就是调伏、戒律的意思,我们要怎么样持戒使心调伏,使六根调伏。阿毗达磨中文叫做对治法、对法,又称无比法。对法就是如何来对治,怎么样来对治;就是如何来对治。阿毗达磨就是论藏,意思就是,讨论而记录下来的东西,佛与弟子讨论,或者是弟子与弟子讨论,或者是后代的人所注解的论。所以契经的底下就是经藏,调伏的底下就是律藏,对法的底下就是论藏。经藏诠定,诠就是解释;经藏是解释如何修行才能得定;律藏是来解释如何来持戒;论藏是解释如何开大智慧;又佛藏就是佛乘,菩萨藏就是讲大乘。我们讲大乘,乘就是车子,就是载的人比较多,我们这么想,声闻就是小乘,属于重视自己的修持,重视自己的修持,不普度众生,这个车子就小了,譬如说你骑一辆摩托车,只能载一个人、两个人,最多三个人,你开一部车可以载四个人、五个人,你开飞机,可以坐二、三百个人,轮船可以坐几千个人,大乘、小乘的意思就是说,发愿度众生的情形。再看左边的三藏,左边的三藏是经、律、论,经就是大乘每经具十二部,要记住!这十二部不是十二本经典,这一定要弄清楚;不能说法华经一部,华严经一部,弥佗经一部,那不是这样看的,这是曲解了经典。十二部就是十二种分类,譬如说,讲因缘法的就归成一类,讲比喻的归纳成一类,讲大乘经典的归纳成一类。在语体文里面,长行的归纳成一类,偈颂的归纳成一类,一类一类的,加以分门别类,就像大学里面,有分工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农学院、文学院、商学院、海洋学院、技术学院,很多!工学院的底下就又分了水利的、电机的、机械的;商学院的银保、经济、会计、统计,所以说大乘每部经,每一部经都具足有十二部,就是十二种分类,后面会解释到,大家不必急。小乘每经具九部,九种分类。经典是通五人所说,什么是通五人所说的呢?就是五种人所说的经过佛的印证,都可以解释做经,所以经不是只有佛讲的,佛的弟子讲的,经过佛的印证,也可以说是经。诸天讲的,天人讲的,跟佛的意思,三法印、大乘一实相印相同,也可以说这是经典。仙,就是仙人讲的,经过佛的印证,也可以说是经。化人,就是变化出来的,意即不管是何方的,只要讲的是符合经典,统统可以称为经,四人,就是四种人所说的,蒙佛证明皆可称经。这四种人所说的,只要经过佛佗的证明,都可以称为经。律就是戒学,大乘如梵网经等,把笔拿起来,在梵网经的旁边写上菩萨戒,这是菩萨戒专门讲戒律的,梵网经有的人念错了,念成梵纲经,梵网,梵网的意思就是就像大梵天的网,层层无尽,菩萨的戒律,那就是无量的庄严,无量的清净,就像大梵天的网,这叫做梵网经。小乘的戒,如比丘、沙弥,比丘戒,这是小乘戒;所以当我们看到经典我们就会发现,菩萨不好当,罗汉比较简单,小乘戒律是身体有实际的去做才算犯戒;大乘不是这样,大乘只要起心动念,统统是犯戒,没有那么简单的,动一个贪念也算犯,动一个瞠念也算犯,大乘不好持,同时大乘在外表看不出来,为什么在外表看不出来呢?譬如说,在华严经里面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有去参国王,国王设的刑是很严厉的,触犯了就斩头,五马分尸,这个菩萨一看,哎呀,你怎么这么残忍?后来才知道国王生生世世发大愿,要惩治这些恶劣的众生,让他回归向善,他造业,他愿意负一切因果,他就参这个,在我们看来,这个国王怎么那么残忍呢?一个犯人,也没有犯多大的罪,他怎么这么残忍呢?这就从外表看不出来,是善财童子去参他的时候,他讲出他的心地法,再参,就参到妓女户来,淫女,这个淫女他是菩萨化身的,他就问,你修行人,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呢?他是无量亿劫修的大乘菩萨,我满众生的愿,教化他令入佛法,你看,这个也可以度众生,你看。我们现在不行,你们没办法,你们不要说:我也去,准下地狱的。你们不是菩萨,不能做这样的事情,不可以这样做。我们现在是凡夫,不能看出人家是菩萨,或是凡夫,我们只有一种办法,就是统统当做是菩萨,知道吗?因此我们不知道人家的修行,不能毁谤,知道吗?不可以说这个有修,这个没有修。因为你不知道人家到底有修或没有修,是不是菩萨化身的?要是菩萨化身的,这下惨了!毁谤菩萨,这下子一定是要到地狱里面去喝咖啡,同时要带奶精,还有糖,自己要带下去,因此在小乘戒里面的制戒很严格,其实不然,大乘更严,大乘戒你连起心动念,要讲一句谎话都不行。所以几地菩萨所示现的,他用什么样来度众生,你看不出来的,而且他不能讲,他一定要到临命终的时候,要走了,他才告诉你:我上某下某是怎么来的,我任务完成了,我告诉你,我是怎么来的,讲完要马上入涅槃了,讲完不死不行的,你告诉人家你的身份,你是文殊师利菩萨来的,一讲马上就要入涅槃,不可以再逗留这个世间。或者地藏王菩萨来的,马上就要入涅槃。所以佛法里面很了不起,他不是像社会上讲的神奇鬼怪,或是乱拜、乩童,他是什么菩萨来的,乱盖,菩萨来的根本不能讲,我有告诉过你,我是什么来的吗?没有啊?我是业障来的!跟大家一样,没有两样,我只是多看几本书而已,不过我这个人有个好处,你们都要学习,我这个人不会批评人家,不会毁谤人家,绝对不敢!因为我不晓得你是不是什么菩萨?万一毁谤错了,糟糕了,下地狱了,麻烦了!我把每一个高僧大德,有修行的沙弥,没有修行的比丘尼,统统当作是菩萨,你们来统统是菩萨,我统统对你们很客气,因为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菩萨,万一我瞧不起你,我伤害到我自己,对不对?造业,不可以!所以你们要学,这一点你们要学师父,这是我的做点。所以你要在听经闻法里面,听到我去批评一个人,去毁谤一个人,绝对不可能,我不会这样做。律的底下,唯佛亲制,降佛以还不能制律,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你们要这样念,唯佛亲制,意思就是精通一个人讲的,论有三乘,大乘、中乘、小乘都可以讲论,这个戒就是不可以,戒就是只有佛制的。所以在律的旁边你们要写几个字,只有佛够资格制戒律,你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只有佛够资格制戒律。所以我们现在所看的五戒、十戒、八关斋戒、菩萨戒,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一切的律,通通是佛制的,别人不可以制立,唯佛亲制降佛以还,就是从有佛以来,降佛以还,就是除了佛,降佛就是除介以外,叫做降佛以还,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除了佛以外不能制律,没有一个够资格制戒律的,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就是国王,要制礼作乐,要颁布必须要经过国王;征伐就是打战,国王一定要下命令,国王不下命令,没有一个人敢动的,打,那就开始打,就是这样子,因此我们要了解,戒律就像天子发号施令一样,只有佛,一国之君可以做这个事情。所以用天子来比喻佛,用戒律比喻作礼乐征伐。那么论呢?大乘如智度论等,智度论旁边加一个大字,大智度论,什么叫论呢?把笔拿起来,一问一答叫做论,大智度论是解释大般若经,把般若经里面的要点,四悉檀、十八不共法、十力,拿出来讨论,大智度论就是解释大般若经,大般若经有六百卷,大智度论有一百卷,你有看过就知道,看过大藏经的人也知道,所以大智度论就是解释大般若经,那么它的解释是用讨论的,一问一答,一问一答,这个叫做大智度论。就是看了这一部论可以开大智慧,叫做大智度论。小乘如阿毗昙论等,阿毗昙又名阿毗达磨,我们刚刚所讲的阿毗达磨论,阿毗昙论,把笔拿起来,在旁边写论议,论议下面一个括号,问答决择,诸法性相。又一遍,我们刚刚讲的阿毗达磨,就是阿毗昙论。阿毗昙论,就是论议的意思,括号下面写问答决择,诸法性相。诸法就是一切法,讨论以后,再来决择,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对的我们吸收,错的就放下,论有大乘的大智度论,大乘起信论、百法明门论,小乘,就是阿毗达磨,还有很多的论,小乘的论,事实上有所谓的俱舍论、成实论,这是小乘的论点。论的底下,论通佛与三乘,三乘写下来,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就是声闻、中乘就是缘觉、大乘就是菩萨。小乘指声闻,听佛的音声,而悟四谛法,叫做小乘;中乘又称辟支佛,又名缘觉乘,藉着十二因缘去悟道,叫做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叫做辟支佛,辟支佛翻译成中文叫做因缘觉,修十二因缘而觉悟的叫做缘觉乘,叫做中乘。大乘就是菩萨修六度万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万行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是大乘菩萨的六度跟万行。所以论通佛与三乘人所讲的,及佛灭度后诸祖、造论甚多,造的论非常非常的多,三皆称藏,看最后底下的,有三个字排一排的,三皆称藏者,三种经藏、律藏、论藏,三个皆称藏,什么意思呢?十法界圣凡所有功德,各无不具,意思就是十法界里面四圣六凡,通通具足在里面,故曰三藏。若能学之,渐得深入,则智慧如海矣。所以我很赞叹诸位你千万个门你不去,你不去跳舞,你不去看电影,你不去把马子,你不去讨老公,你跑进文殊讲堂来,那么太赞叹了,为什么?那会让我们得大自在,得真真正正的解脱,众生活着,他的追求是很渺茫的,迷茫的,电视拼命地看,看到晚上十一点,十二点、一点,甚至有的看到了两点,能得到什么?没有!跑去喝咖啡,一直喝喝到一点、两点,也没有得到什么。许多的朋友聚一聚,叙一叙,也没什么,到了后来生老病死要离开了,你哭,我也哭,也拿不出一个办法一解决,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统统不知道。所以诸位是宿世的善根,你们一定要好好地用功,把这个佛法散播出去。所以说我们很多人误会了,唐三藏是什么意思呢?他把唐三藏当成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不对的。唐朝有一个通达三藏的法师,叫做玄奘,所以一般人把唐三藏就当做唐玄奘,不是这个意思,是唐三藏法师,意思就是唐朝有一个通达经、律、论了不起的法师,叫做什么?叫做玄奘大师,所以我们就了解了,这下就不会搞错了。三藏,如果再加上密藏,就是四藏。经藏、律藏、论藏号称三藏。但是也有讲四藏的,四藏就是加上密藏,如果再加上杂,英文叫complex混杂的杂,就是五藏。加上杂藏,那就是五藏,杂藏就是也不属于经,也不属于律,也不属于论,也不属于密,就是综合的,什么都来,这个就叫做杂藏。翻过第二面,这个就是真功夫了,这个才讲到十二部经,把笔拿起来,十二部经,这个(部经)括弧,就是分类的意思,十二种分类。把笔拿起来,把一、二、三的底下,划三线一、二、三,把一线划下来,把一划到底部,把二划到底部,把三划到底部,然后用一线平行连起来,写此三者为经文上的体裁,就是文章的长行文,或者偈颂来论断的,从第四到十二,你也把这划起来,此八按经文所载的别事而立名,是到十一,不是十二,讲错了!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是八个,此八,这八种,按照经文所载的别事,别就是分别的别,个别的别而立名,你先抄起来,等一下我再跟你解释,最后一个,第十二就是方广,此一,这一个按所说的经法义理立名,方广,这一个是按照所说的经法义理而来立名的。我现在一个一个来解释,慢慢地你们就会了解。第一契经,契经的旁边写三个字,长行文,长行文是什么意思呢?底下,以妙名等次第安布乃至广说真善妙义,比如说:弥陀经,就是长行文,从头念到底,没有偈颂,从头念到尾,长行文就是这样的意思。以经文上的体裁来讲,它只有长行文,以妙名,就是微妙不可思议的名相,次第,按照次序,安布就是布局,一一来讲,乃至广说真善妙义,第二叫做重颂,重颂旁边写两个字叫做应颂,重颂的意思就是说,诸经中或中或后,以颂重颂。什么是以颂重颂呢?比如说普门品,或者是金刚经,中间都会有,或者是华严经,华严经经文长的看完了,后面都有两一段的,五个字五个字的,或是七个字七个字的,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颂。先告诉世间是无常的,然后再用颂,重复的来解释长行文,意思是相同的,但是比较起来是为了好背诵。印度人很聪明,他知道我们人要背长行文很难,他就用一个偈颂,就像我们的四言,七言绝句,诗、词、赋,就类似我们中国的七言绝句,七个字的,或是四个字、五个字为一句一句的,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是这样子,先用长行文描述,然后用偈颂,所以重颂就是应颂的意思,重复地颂一遍,诸经中或中或后,以颂重颂。以颂重颂的意思就是,意思是相同的,用这个颂再重新颂一遍,意义相同。即后更颂前长行文,就是颂前面的长行文。所以弥陀经就是契经,但是它没有重颂,华严经的话,它就有长行文,也有重颂,通通有。第三叫做讽颂,在讽颂旁边写三个字,叫做孤起颂,意思就是单独起来的意思,跟前面的长行文,并没有任何的相关连,一开始就用偈颂颂出来,可以跟前面的没有任何关系。所谓诸经中非长行,就是跟长行文没有关系,叫做非长行,直主以句结成。直接讲,以句结成。就是诸经中非长行,直说以句结成,叫做孤起颂,就是单独而起来的,叫做孤起。所以刚刚叫你们写的就是,此三者为经文上的体裁。第四叫做因缘,因缘我们大家都很清楚了,依如是如是因缘,依如是如是事,说如是如是语。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因缘,是跟众生有什么因缘,跟娑婆世界是如何的因缘?所以因缘是指这一类,凡是三藏十二部所讲的,不处乎有一部分讲因缘的,是这个意思。十二部中有一部是专门讲因缘的,但是你不要忘记,不要弄错,以为是因缘经,这个是错误的,以为讲因缘,就是有一部经是专门讲因缘的,错!这种观念是绝对错!这意思就是说,在一部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偶尔会提到这一部因缘,我是怎么样来娑婆世界的,就在这一段讲到因缘。而并不是说,因缘是一本书,你们不要搞错了,只是说经典里面所讨论到有因缘的这个事情。第五叫做本事,梵语叫做伊帝目多,谓宣说圣弟子等前世相应事。什么是前世相应事呢?就是他跟这个人父子关系,譬如说,释迦牟尼佛他在经典里面讲,他就说:他的太太耶输陀罗,她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都跟他做过夫妻,他太太发愿生生世世要跟着他,每生生世世都嫁给他,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乃至我成佛都不放过我。包括他今生今世要成道她都不放过他,她还是爱她。所以,做夫妻,男女在一起这个不是一生一世的因缘。在大智度论里面讲,释迦牟尼佛修仙人道的时候,他的太太就跟他做夫妻了。后来他定功失去了,上苍就下雨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大智度论里面讲,释迦牟尼佛前世是做五通仙人的时候,脾气不太好,有一天,他出去外面走路的时候,走山路,唰!跌倒了!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还没有成佛,他那时候脾气不好,他就一手指天,你再下雨试试看!不可以下雨,他用手一指,天空就不敢下雨了,他怕再滑倒,没有顾虑到众生,或者植物的成长,他就是不准下雨,糟糕了,不准下雨,雨没有再下了,经过了半年、一年,糟糕了,造成干旱,都没水了,植物不能成长,大家都没饭吃了,怎么办呢?后来,大家就祈求上苍,拜神,统统没有用,一点用处都没有不是不下雨,国王就贴出告示,谁有办法令上苍下雨,赏金千万两,不得了呀,赏那么多钱,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的太太耶输陀罗是专门在破坏他的,她说:我有办法!她就把告示撕下来了,就说:我有办法!她就去了,她就说:很简单!你把我用轿子扛到仙人附近,释迦牟尼佛已经证了五通了,就是没有漏尽通,若有漏尽通的话,他就解脱生死了,你把我用轿子扛到五通仙人的附近,她就住在那个地方,她跟他不认识,她就住在山上的某一个小地方,她就住在释迦牟尼佛前世五通仙人的附近,每天见面,释迦佛就爱上她了,他就上钩了,逃不掉了!释迦牟尼佛说:女人这一关很难逃就是这个意思。他是五通仙人也都躲不过,已经具足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也没有办法,后来他们就在一起了,在一起后定功就失去了,这个时候就下大雨了,全国的人就很高兴了。因为女人就是很有办法,释迦牟尼佛说,你有什么要求?她说:很简单!你把我扛到你的肩上入城,就扛着耶输陀罗入城,五通仙人现在已经不通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宣说弟子们生生世世跟他有什么因缘。所以每一位法师度众生,也有他的因缘。我刚刚讲的故事,是出自大智度论的。第六本生,这个是不一样的,本生是什么意思呢?谓宣说世尊在过去世,行菩萨道、行难行行。释迦牟尼佛真的不得了,如果你看过他的传记,你会掉眼泪,成佛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绝对没有办法!有一天,释迦牟尼佛,他到山上砍柴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只老虎,这只老虎掉到坑道里面去完全饿得奄奄一息,已经完全没有力量了,释迦牟尼佛为了救这只老虎,做了一个梯子下去,然后他本人就拿刀子割破手腕,把血给老虎吸,它慢慢地舔。舔到有气了,他就将肉骨剁下来舍身喂虎,你们听过这个吗?舍身给老虎吃,后来释迦牟尼佛成道了,老虎就变成他的徒弟,是这样布施的,没有像你们上课,那么清凉的,怕迟到,笑死人了,人家身体都在布施了。你还迟到,你不会惭愧吗?所以佛佗的修行,我们没有办法,真的没有办法,你看他本身那种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一个有办法的,谁有办法呢?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人家扛着一个大肚子来说这是他的,他连动一个念头都没有,你有办法吗?你经得起人家毁谤吗?承受得了人家二句恶言相向吗?你有办法吗?所以说,我们今天跟佛陀比,你怎样也没有办法去形容佛陀的伟大,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里面讲,用尽了众生一切天上语言,三千大千世界,都没有办法赞叹佛,用天上天下再好的语言,都没有办法赞叹佛,这太了不起了,你没有办法赞叹,不可思,不可议。我们今天是佛弟子,我们是三生有幸,有宿世的善根能够来学佛,听闻佛法,我们也要自己珍重,自己珍惜。诸位看第七,未曾有,未曾有讲什么呢?宣说佛以及弟子,所有共不共德,所谓共,就是大家相同的,不共就是佛有十八不共法,以及特殊之法。未曾有,就是宣说佛与他的弟子所有共不共,共就是大家都证阿罗汉,不共呢,就是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有的说义第一,持戒第一,等等这些,共就是大家都是罗汉,不共就是各有专长,叫作未曾有。第八、譬喻,谓诸经中有比况说,就是用比喻,世界上最会讲话的就是佛,你看他的经典,是很了不起,他老人家用比喻,是比喻得非常非常的恰当,这太了不起了,那么在世界上最会骂人的,骂得实在很有艺术,又很有学问的,就是孔子,孔子骂人,真是太了不起了,朽木不可雕也,骂得多么伟大,多么的艺术,你回去慢慢地参这一句,朽木不可雕也。他也不会像我们台湾话骂那个三个字的,外省籍的骂四个字的,或者骂日本话的,他不会,他就骂:朽木不可雕也。意思就是这个木材烂了,你没有救了,骂得实在太了不起了。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墙壁太烂没办法粉刷,意思就是,没有救了!你看孔子老夫子真是了不起,这个人骂得多么有艺术,而且让你没有话讲啊!没有直接伤害到你,是不是?圣人讲话实在很了不起。诸经中有比况说,为令本义得明净故。譬如,佛陀常常把佛性比做虚空,把光明比做镜子、太阳、月亮,我们讲的本性像水、波的比喻,我们中国常用的,本性是水,相是波,再来就是浪,大乘起信论中有种种的比喻。第九、论议,论议就是圣弟子已见谛迹,谛迹就是见真理,见到真理了;自证无倒,自己证明没有颠倒;而作对法藏论议故。对法藏议故,这意思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作对法,就是对佛所说的一切法去论议,叫做论议;藏就是含有一切法,对法藏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去讨论,所谓圣弟子就是已经证悟的佛陀弟子,已见谛迹,就是见到真理了。第十,就是自说,为令正法久住,不请自说。为令正法久住,就是希望佛法延续下去,正教久住就是希望佛教长久地在人间利益一切众生,不请自说,旁边定上譬如:弥陀经,佛说阿弥佗经,就是不问自说,自说就是佛自己讲的,我们看一切的经典,都是有那个弟子问,像金刚经,须菩提问,然后佛就答。其他的经典就是弟子问,佛就答,佛说阿弥佗经就没有,这个没有人问,没有人问佛就自己讲,叫做无问自说,所以第十的自说,要再加二个字,无问自说,就是没有人问,佛自己讲,因为意境太高,境界太高,没有办法自己去了解,而必须要佛亲口讲出来,他才有办法,不问自说,为令正法久住,正教久住,不请自说。第十一,授记,授记就是佛要入涅槃以前,入涅槃以前要做什么呢?要开始授记了,哪个人要成佛了,这个弟子你现在造什么业,你将来会得什么因果,要到什么世界去,所以授记,是授记那些?一、记弟子死生因果,你今天造什么业,将来是得什么果?二、分明记深密之义,明记就是明显的来授记,明显的授记,比如说:释迦牟尼佛舍利弗,你从现在开始经过几大劫,会在某某清净的国度成佛,你的国度有多么的了不起,所以在十一、授记的旁边,写出自法华经,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就是授记,授记他的弟子们,什么时候成佛?他庄严的佛国度是怎么样庄严?这就是授记。明记就是明显的,深密是以心传心,没有人知道,深密就是隐密、奥密,所以明记就是明显的,大家都知道了,深密的话,只有佛知道。三、授记成佛。所以我们就可以了解,弥勒佛没有来,弥勒佛没有来到这个人间,他必须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在弥勒上、下生经里面有讲,佛一定要授记,而且佛还没有来到人间,已经授记好了。释迦牟尼佛后,再来就是弥勒佛,别的没有办法插进来的,这个已经PLAY很久了,怎么可能说他是什么佛来的?那个人就是精神病。所以当我们研究经典,我们就知道,根本哪个是正,哪个是邪的,自己就知道了,是自己乱盖,又加上自己说他是什么佛来的?没有这个道理!第十二叫做方广,方广的意思就是大乘经典,遍十方,又广又深,方广的意思就是大乘经典。谓说菩萨道而宣说广大甚深法故。所以此一是按所说经法的义理,这一部方广是所说的经法义理而立名。按照所说的经法义理而立名。好,我们翻过来前半部,介言,三藏十二部,简单的解释到这个地方。那么换句话说,有的时候一部经典,有契经、重颂、讽颂、因缘、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论议、自说、授记、方广,譬如说华严经、妙法莲华经,大乘经典都具足。小乘的没有,诸位看第二部分的第一页左下角这里有写,且指法华一部统具十二部,义明诸大乘经部部皆具十二,亦有大乘不具十二者,如弥陀经,无重颂孤起授记三义,余经例知,小乘九部具不具,例大亦可知,意思就是说,十二部有的是整个具足,有的是没有,比如弥佗经的话,它就没有所谓重颂,没有孤起颂,没有授记,所以有时有,有时没有。

    我们再翻你们的介言,所幸各大专同学,猛发深省,自动起来研究,可怜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不知何处可入,难以满他们的未知欲,这才编了这份十四讲表,说明佛学是什么,佛学内容是什么,怎么学,怎么行,得什么结果。依经教规范,依经典教理的规范,依照科学的方法,也含有伦理的成份,概不空发议论,空发议论,其实只讲理论,不能解脱,使人学一句,得一种法门,省时间,得实用。佛学究竟说些什么,要知人的一生,离不开空间时间,这就是宇宙人生观,离不开空间,空间是无量无边,弥佗经讲的是无量光,光就是讲空间,无量寿就是讲时间,我们离不开空间,我们也离不开时间,我们无法得到无量的空间,因为我们的胸量太小,我们没有办法得到无量的时间,因为我们的生命太短。所以说人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因为受时空的支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支配,我们当然就不能自由了,就会痛苦、烦恼。所以佛学究竟说些什么呢?我们要知道人的一生离不开空间和时间,这就是宇宙人生观,但这观有正确的,有错误的,佛学就是宇宙人生观的大觉者,觉悟则支配宇宙,不觉悟就被宇宙支配,很简单!叫你生气,你就不得不生气,你就受到控制,被支配就是不自由,能支配就是大解脱。你能吗?所以我为什么每一次上课都要念三十条的规则,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佛的人为什么不会成就?只来听听经典,没有从心地上下功夫,没有人从涵养上下功夫,他只会在学问里面做用功,对不对呀?研究得越多越骄傲,为什么?他的智慧越开,这叫狂慧。看到人就说,我在上研读班,哪天到山上去碰到师父,就考他一次,什么叫做三藏十二部?糟糕了,那个老太婆,出家的人,阿婆,她也没有念过书,你看很行吧,慧律教的,你不要这样,我没有教你这样考试,我教导的是让你解脱,没有教你跟出家人考试,你们要弄清楚。我的意思是,我们学佛要在修养上,我们要在内心充满对于三宝的感恩。我们今天没有师父现出家相,我们没有办法听到佛法,对不对?单单这一点大恩大德,你用生命报答,你就没有办法报答,我所给你们的,你们用金钱衡量,要多少呢?你们说给多少呢?你们多少钱买佛法,你们讲啊!你们没有办法讲。所以我们不说僧宝的过错,我们不说佛法僧的过错,我们绝对的清净心,我们对三宝绝对的恭敬,我们得到大解脱,得到无量的清净心,对三宝有信心,学佛就是学这个,有的人学佛,你看,学一学的话,他会跟师父辩论,跟自己辩论,讲出自己独到的看法,事实上自己的功力也不够了,然后碰到同事,就叽哩呱啦地讲了老半天,为什么,我听了佛法太好了,每天就达达达达地开枪,来这里听慧律讲,去,听我讲,念了老半天,人家烦都烦死了,我没有这样教你传佛法的,传教也不是这样,你要普度众生很简单,我教你一个方法,你回去马上可以普度众生,为什么?很简单,你现在是当老师的,到学校去,以前常常生气的,现在不生气;在公司里面以前常讲人家是非的,去了现在不讲人家是非,都是赞叹人家;这样不用说佛法,他就进来了,他不同,上研读班就是不一样,我也要来试试看,就度一个了。你讲了老半天,行为自己不改变,有什么用呢?每天叽哩呱啦一直讲,佛法一直讲,观受是苦,观身不净,胸量要大,人家烦都要烦死了,安静点拜托你!没有上研读班的精神没有问题,上了研读班,你看,整天叽哩呱啦的讲了老半天,这个实在不是度众生的办法,度众生最好是什么?先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一定要把自己修养得很好,你不要管别人,等到他有问你学佛,最近这个人不一样喔!怎么会有那么大的修养呢?是什么力量使之然也?你就告诉他,师父给我的,你师父是谁啊?慧律。哪里可以找到他?他就来了。拿个录音带给他听,这就度进来了,你不费吹灰之力。你的修养不改变,生起气来比别人大声一点,没有学佛还比较小声,现在学佛又更大声了,你怎么度众生呀,你经教再通也没有用啊!对不对?要经得起人家的侮辱、批判,再大的委曲都欢喜接受,没有一个不成佛的。所以你要记住师父一句话:忍辱多福。忍辱的人,他的福报就大,没有忍辱的人,灾难就来了。有人讲:师父!有人对你有什么误会。对你有什么观感。我就说:别人可以害我,别人可以生气,别人可以批评我,毁谤我、攻击我,别人怎么样子,那是别人的因果,我不可以,我是一个法师,我再大的委屈,我都要忍耐,我都欢喜的接受,是不是,别人可以来攻击我,可以来害我,来毁谤我,别人可以,我不可以,我要成佛,我是要学圣贤的道理,我怎么可以像世间人这样呢?别人不管对我怎样,我都欢喜地接受。我们举个例子。物理学里面讲的reactionforce,他有反作用力。比如说:一个逆境现前,在虚空飘荡,逆境现前,我一直想要阻挡它,你就有对立了,你那边开记者招待会,我这边也开记者招待会,就干起来了,笔战;开战场笔战,有用吗?到最后,那个检察官,那个叫什么?高新武,弄到现在,有没有答案?没有啊。我去台大上课,高新武也在后面,我去台大上课时候,第一天高新武在后面,他是学佛的啊,那我呢。今天闹到二个人都开记者招待会,有用吗?答案出来吗?没有答案。萧部长闹得那么大,时间长了,不是平息了吗?你怎么讨论也是没有结果,一定要下台的,但是不会障碍到他,不会伤害到他,他是部长,他一定要下台,开记者招待会有用吗?没用啊!宗教家处理是非的方式,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无诤,随便你怎么讲,我就是不甩你,我就是做我的事情,我还是弘法利生,我根本不必解释,就这样子,所以这个逆境在虚空盘旋,找不到对象可以打,久了就没有力量了,你总不可能每天都登报纸嘛,不可能的事情吧,他哪有那么多替我们广告费呢?免费的广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久了以后,就连解释也不用,就会平息了,世间人没有这个悟性,没有办法,没有办法的话,他就越搞越乱,就越痛苦,弄得昏头转向,很痛苦的。所以觉悟你就能支配你的命运,你不觉悟你就被外在搞得你团团转,你没有办法。所以,我告诉诸位,当我们觉得对得起我们良心的时候,别人的看法不重要,别人纵然不原谅我们,我们也会活得心安理得;当我们做错事情,别人纵然原谅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有罪恶感,因为我们确实错了,因为我们对不起人家呀。所以诤与无诤,当下就是指宁静的心态,当下就是解脱,所以,诸位同学,你们一定要记住,法本无生,因心而有。法本来就是缘起的事物,它是在每一个生灭里面产生幻觉,你才有痛苦,如果你悟到无常,如果我们深入观照每一个动点上的刹那之间,就是无常法,都是不实在的幻相,你无所住,长时间的无所住,对一切的六根、六尘、六识产生的分别心全部放下,你很快就见到本性了,这就是你本来的面目。可是我们人做不到这样子,我们人听到佛法以后,会说:师父讲得太好了。有一天,人家诽谤他的时候,随随便便举一个例子,譬如阿娇,有人诽谤他,现在学佛,有人诽谤、批评她,你是怎么坏、怎么烂,外面都诽谤你怎么样。阿娇就想:我有学佛,不能生气。她知道自己不要生气,可是她没有办法,为什么没有办法呢?因为我们生生世世的惯性意识太强,那种恨、不满,没有办法摆平,很难!所以理可顿悟,事须渐修。道理大家都知道,可以顿悟,马上觉悟,但是要进入定,就要点滴的功夫,要一点一滴的磨练,你才有这种忍辱的功夫。像我老人家,给人家磨了十年,才有一点点,不敢说大功夫,一点点,现在我对是非连听都不要听,连解释也不要,看你怎么说,说久了你就会腻了。以前不是,以前听到很痛苦,现在连解释都不要,你怎么讲我怎么是,反正我对得起我的良心,我没有这样做,你怎么讲我也是一样这样子。所以要记住,世间没有几个有良心的,学佛的也是一样。不要笑,真的!没有骗你,我看过的徒弟太多了,亲近师父几年了,大家意见不合吵架了,出去外面讲时,哪有一句是良心的话呢?写信来骂,看着那封信简直是胡扯,一个法师,怎么会比畜生还不如呢?为什么?他就是因为恨,因为恨,什么大妄语他都讲得出来,逞一时之快,或是希望把你一口气一棒打死,他就最高兴,事实上是傻瓜,想要打死人家,内心充满恨的人,他永远不会过快乐日子,同学!你要记住师父这句话,想要报复人家,还没有把别人打倒,你就先倒了,你的心已经感染毒素了,人家还没有倒,你就先倒了,为什么?你中毒了。你活得痛苦,为什么,我怎么样想尽办法要害人、要打妄语,要编一套理由,然后有的人真的被他洗脑了。有很多人被他洗脑,联手要来攻击师父。我还是知命、认命、乐天,我的本份就是弘法,你怎么讲都没有关系,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所以说,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作的了主,我今天要是作不了主,就麻烦了!来一个记者招待会,然后他那边就找出更多的什么证据来攻你,然后你又攻他,本来大家都不知道,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出名了!所以说宗教家的处理方式,跟世间人绝对不一样,世间人他很喜欢看戏,最好是开记者招待会,有戏了,杂志、报纸登得很大,最好是告到法院去,大家是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至于是真是假?别管它,反正很好看。他们只想看戏,哪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呢?谁知道事情的真相呢?没有人知道,只有良心知道。所以我说,学佛的人讲良心话也没有几个,没有几个在讲良心话,因此我劝告诸位,你们诵戒文殊讲堂,为什么文殊讲堂四大根本,最后一个根本戒就是不打妄语,这是最重要的不可以打妄语,意思就是凭良心讲话,不打妄语,造业一切的根本就是这个妄语。所以说,我这个人不会虚伪,你叫我讲听的话我也不会,有一我就给你讲一,有二我就跟你讲二,你要相信也,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因此能支配你就是大解脱;那么不能支配你就得大束缚。所以说万事不依赖,要自己作主,什么事情都不要依靠人家,要自己作主。现在诸位不能靠自己,你们经教都不通,现在暂时靠师父,这条路是我走过来的,所以我先走再告诉你,哪一条是正确的,哪一条是不应该做的,昧良心的话千万不要讲。我看过的徒弟太多了,二个人不冲突则已,一冲突时,什么烂的话、什么不实在的妄语都讲得出来,实在不敢听。十四讲表,极其简单,但是介绍的事理很多,可以说教理行果都说了轮廓。把笔拿起来,在教的旁边写个:信,教理行果就是信解行证。意思就是说,十四讲表虽然很简单,但是介绍的事相跟理体都很多,可以说在教、理、行、果都说了一个轮廓。教就是要让我们相信的;理就是让我们解的,所以说:理解。行就是行,果就是证,证悟的证,学生证的证,教理行果就是我们所讲的信解行证。而人家说极乐世界你相不相信呢?他不相信,那么你来相信释迦佛来解净土的经典,好!我们也一起去念佛、去行,到最后证明确实有极乐世界,当你明心见性的时候,看到极乐世界就在当下,当下就是极乐世界,你证悟了唯心净土,你就知道极乐世界离我们不远。所以教理行果就是科学的方法,举一个例子讲譬如说H2O,我们相信水,水分子是由二个氢一个氧所构成的,你为什么相信呢?因为科学家讲的嘛,我相信科学家讲的,这就是相信、教。我也来解解看,把方程式写出来,H2O加热,画一个箭号出来,2H2O+O2就是我们所讲的H2O,就是我们所讲的水的分子。意思就是说,我们先相信科学家,然后我们画出方程式以后去做试验,去行就是去做试验,到最后证,是确确实实的。所以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为什么佛法非宗教,宗是有一个主宰,佛法没有主宰,自己就是主宰。我们不是相信一个上帝来主宰我们,所以佛法讲经根本不是宗教。有所宗,然后依循着宗而教,所以佛法实在讲它不是宗教。更不是哲学,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用我们的意识形态去推测,它不是破除我执所讲出来平等性智的东西。科学家所讲出来的,所演变、演绎、归纳出来的,还有一个我,有一个我就是错觉。定出一个我出来所产生的标准化,后面全部都错。我执、法执没有破除的人,所讲出来的话虽然是客观还是主观,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证悟,不是像释迦牟尼佛破除了烦恼,由真正的平等、清净的心讲出来的话,所以一切科学家、物理学家统统错。只能说他暂时在我们的人世间里面,做一个方便,利益我们一切众生,给我们方便带给我们光明,电、光、电脑很多方便,但是是不是这些科学、形而上、形而下的东西,能不能究竟解决人生?没有办法!要究竟解决人生要从哪里?要从佛法!佛法从哪里?从心!心从哪里下手?从观察、观照,我们戒律第一条,三十条清规,真观照,保持秒秒安详,你要观照你的内心,你才活得快乐,你不观照你的内在,你永远活不快乐。这才是佛法。这才能究竟连根拔起我们对人生宇宙的迷茫,也就是佛法所讲的悟。譬如水,我们先相信科学家;写出方程式去理解,去做试验,到最后证悟确实是这样子。佛法也是这样子,信,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教就是信,你要先深信,佛陀是个大圣人;是个出世的大圣人,是整个宇宙当中没有一个有办法超越他,大彻大悟的人,这是信。解呢?他说讲的法我们先要去了解,以这个了解我们好好地去做,做要从哪里?要从心下手。记住,从心下手,研究佛法不能运用在心里面,那就得不到佛法的真髓。十方三世佛讲了一切的法,就是讲空,空要从哪里去体悟,从心去悟,心悟到空,一切无常当下就是常;就是清净。悟怎么悟,深入观照无常,于得失观念完全放下,记住!深入观照世间是无常的,是脆弱的,不是实在的,是虚妄的,当下放掉得失的观念,这是真正的保持秒秒安详,师父交代你这是开钥匙的锁匙,会用的一下就开了,不会用的,就老是团团转。所以说教理行果都说了一个轮廓。有次第,我们也有前后,第一讲表、第二讲表、第三讲表都有它的次序性、都有它的前后,不能紊乱。体相用、因缘果、事与理、解与行,都有清楚的表明。我们拿到一件事情就用八个角度,体、相、用来讲,因、缘、果这三个角度来讲,就事来讲,就来讲。所以一件事情一拿到,这本书,这本书的体,是纸做的,是假体,而人的心是真的体,本性是真的体,我们一切四大是假体。相这一本书是相,平面,纸上打黑字。用就是记载一切智慧的言。它是因为什么?因为我的发心,因为前人古德的注解,所以我把它剪贴下来搜集一些资料。缘就是苦藉着机械、藉着车子装载运送来到了文殊讲堂。果结果大家都看到这本十四讲表。就来讲,它是有形相的东西,它是一个形式,是一本书。就理体来讲,它就是智慧之门。就一本书来讨论就有八个角度。这个杯子也是一样,杯子的体是什么?它是钢做的。它的相就是一个圆圆的,中间一个洞凹进去。它的作用就是喝一口,因就是因为大家需要喝茶,缘就是藉着种种机器的压缩、包装,藉着车子我们去购买,结果我们有杯子用。就事相来讲,它有个形状;就理体来讲,它有高温的理论;有化学的理论,有种种的理论,就理体来讲。每一种事情都有八个角度来讲。你应该去解与行,都有清楚的表明。这譬如是旅行佛界得了一本行路指南,以后自己看经典,便有个入处,行持也有个入处,讲说也有个入处,或不致歧路兴叹,怎么这么多?看到大藏经,有的人去看师父的书橱,大藏经看一遍,师父要几年啊?我说,以我的程度要五年,依你的程度我不知道了,也许五个月就看起来了。看你们的程度,有的人可能要看五十年还不悟。或不致歧路兴叹,茫无头绪。才不会乱七八糟乱撞,撞得头破血流还找不到门路,毫无头绪。编者识。编者就是李炳南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这个人是很了不起的,李炳南老居士他可以说是教内、教外都很尊重的人,出家、在家、男女老幼没有一个不赞叹,大家赞叹。这老人家活了九十几岁,他从大陆来到台湾,刚开始在邻家,在邻居里面小的佛堂讲给几个人听,后来大家建立了慈光图书馆,再建立一个佛教莲社,台中佛教莲社。他整个生命都投资在教育里面,他栽培了八大金钢,八位大师,有一个是出家,七个在家,这七个都相当有成就,有的有结婚,有的人没有结婚,都是对老师无限的恭敬!他们是正式生,我是旁听生,我是偷听的,老师在讲课因为我们没份,我们不够资格做正式生,我就去旁听,寒假、暑假就去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讲十四讲表,所以这个十四讲表,我在那边听,也整理了十次,我自己也讲了十几次,所以这一门还有一点点小经验。再说李炳南老居士,当初李炳南他临命终的时候,据说前几天他就讲得很清楚了,讲得很清楚,非常清楚,进入火化的时候,人家看到老师,戴着地藏菩萨的帽,从炉走出来,烧出来很多舍利子。一个在家居士都有这样子的修持,他就是从哪里呢?从道德,从哪里呢?从心地,从本身自己洁身自爱、持戒。所以不论佛门里面的哪一个出家、在家,都是非常非常赞叹,九十几岁的人行如风,走路像风一样,也不必人家牵,九十几岁!我们三十几岁就腰酸背痛了,他九十几岁。我可能没有他老人家的岁数,我这个人很有自知之明,我这个人要是活有五十岁,那真是谢天谢地了。活有六十也不错了。真的,反正我也不是什么大动物,大人物,也不想活得很长。众生有缘我们就来,我是很有发大愿的,要把佛法转达给大家知道,问题是大家的因缘、福德,我本身的身体是不是能够承受得了?把清规拿出来,不懂的我会给他们念一遍。第四、虔诚报答四恩,四恩就是国王恩、父母恩、众生恩、师长恩,国王的恩就是现在的总统的恩,信口念出四句,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受是苦。或者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句,自成大藏全文。再来,第十一,离恶友,一恶般般出丑,我们若坏,什么都做得出来。王法不怕恶人,恶人披枷带杻,再来第十四,持戒行,戒是佛祖正令,受戒不守毗尼,毗尼就是戒律的意思。二十一,惜物资,一针一草不要放弃,随心恣意侵损,就是侵损常住,来到讲堂,我们要好好的护持,福享与你算计,就是你的福报就会慢慢的消长,会除掉,会损福,所以要爱惜一切财物。第二十五,立主意,务使顿明心地,妄为颠倒攀缘,阿鼻就是地狱的意思,因为二十四条已经是说地狱了,二十五条之阿鼻也是地狱的意思,所以也不重复。第三十,信佛法,三藏一口吞却,我们已经讲过,经藏、律藏、论藏,方知源远流长,可接佛祖一脉。没有什么问题吗,你们对这几条有问题的举手,哪一条你看不懂的,都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