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无住所涅槃,顿悟的菩萨,无住处涅槃,果位也有无住处涅槃,换句话说,果位有性净、有余、无余、无住处,什么叫做无住呢?就是无住涅槃,就是刚刚我们谈到的,无住处就是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断所知障,三觉,三觉觉自、觉他、觉行圆满,觉了自性本空,毫无烦恼生死。觉他,觉了他性本空,自他圣凡平等,觉满,自他惑尽生死亦尽,觉非有无寂照双融,凡夫着有,心逐境生常迷不觉。二乘滞空但能自觉。菩萨自他俱觉唯佛三觉圆满。觉自就是觉了自性本空毫无烦恼生死,它的文字很简单,觉了这个缘起性空,自性本来就是空,没有一点生死的烦恼,没有一点生死的这个烦恼,觉他的话呢?觉了他性本空,自他圣凡平等,自己跟他当体就是空,觉满呢?就是自他惑尽,生死亦尽,自己的惑尽了,度化众生的他惑也尽了,所谓他惑,不是别人的惑,就是度化众生的惑,叫做他惑,没有能力度化众生当然就是有惑了,所以自他惑尽,生死也尽了,生死也尽了,觉非有无,觉悟了破除有跟无的观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就是定,照就是慧,寂照就是定慧双融,定慧双融。凡夫着有,心逐境生,常迷不觉。凡夫执着有,而心呢?跟这个境界就迷了,所以在座诸位,一切高僧大德,就这样劝你,以前有一个在家居士,他这个淫心很重,淫念很重,他一直没有办法修行。他去问这个开悟的禅师,他说,请问高僧他说我这个淫心很重,没有办法修行你看我有没有开悟的机会?这个高僧就讲,但论见性不见性,不论淫不淫。就是如果你悟到这个本性的话,那个五緼的色、受、想行、识,因为这个淫的念头,只是一个感受而已,如果你有悟到这个受感受的这个乐,也是当体即空的话,在六祖慧能大师里面淫性本是净性因,对不对?淫的念头当下你回光返照你悟道,这个就是佛法。烦恼里面就是我们的菩提,但是因为这种东西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都一直没有办法,而不能自拨,不能自拨,所以一个观照能力很强的人,他并不觉得烦恼处在哪里,因为自性本空,但是因为凡夫他有冲动性,凡夫有冲动性,所以我希望诸位常亲近善知识,常常替众生服务,那么把你的身心,当你贡献了自己,当你忘了自己,这个就会慢慢、慢慢地除掉这种冲动性的力量,贡献自己,反正我尽心尽力的,是不是?所以讲堂有什么事情,礼拜天明天早上不没有人要来,好,发个心来,厕所全部洗,洗完就很累,是吧?多多的把你的心力生命一直贡献出来,尤其年轻人,那会比较少去想那种事情,这事情从我教二十几所大学里面每一次都会问到这种问题,我告诉诸位,祖师大德告诉我们,能一念回光返照,自性清净心马上就显现出来,而如果没有办法,就慢慢地远离,慢慢地远离。这是惟一的办法。所以我告诉诸位,不要结婚就是这样子,这个就是大根本。你一结婚,你有老公或是老婆,你修吧,你来修、修、修,又一个礼拜再重来,但是开悟他不一样,大彻大悟的人,像维摩诘居士他有老婆,他还生孩子,他还做生意,还跑到酒家去度众生,庞居士生了一个女儿,生了一个男孩子,佛在世的在家居士都有人证三果罗汉,照样结婚,照样生儿育女,你看,对不对?所以这个是念头的问题,是我们内在念头的问题。功夫拿起来,昨天还是前天,美国写了一封信给我,打开来就是说,请问师父怎么断这个情?你说,如果你接到这个,接到这封信你怎么回答?怎么断情?我问你,我跟他回答不知道你满意不满意?我跟他写了几个字,功夫不够,先修远离行,功夫够,当下观缘起性空。自性本来清净,何来的情?要不然你怎么回答呢?所以说环境很重要,环境是雕塑一个人格的地方,因此,古德讲:蛇虽弯曲,入管自直,蛇是弯弯曲曲的,可是你把它拿一个小的管子把它塞进去,这个蛇它要弯它都弯不了,就是有这个好的环境,好的师父在教导,一放进去自然就直了,知道吗?久而久之他就会入道了。考这个默写就是心脏病快起来,那成什么高僧大德呢?有的人讲吃救心,可怜。这样一个礼拜七天,考一两百个字都叫苦连天,说这个要给人家修行,真的笑死人了。会不会丢脸,你丢死人了。你出去你不要讲你的师父是慧律,真的。你不要讲我是你师父的名字,我的徒弟没有这么差的,我的徒弟都是要一闻千悟的,是吧?二乘滞空,但能自觉,二乘,就是声闻跟缘觉,停滞在这个空,但能自觉。是吧?二乘滞空就是声闻跟缘觉,停顿在这个空里面,只能自觉,菩萨自他俱觉,唯佛三觉,觉自、觉他、觉满。就是三觉圆满。三觉呢?释义一、众生长劫梦,佛断无明,如从梦觉,自觉。看第二,觉知自心,本不生灭。你觉悟到本来这个心当下就是缘起性空,令心无所着,如果你什么东西都不要想,都不去想它,你以为这样叫做觉悟,那就错了,那就是死人。你坐在那个地方,什么东西都不想,错了,你什么东西都不想,那个不想也是想。不想的东西就是一种无明,真正觉悟的人,每一念都是想,但是虽分别不做分别想,他用清净心,像镜子一样,镜子照天、照地、照一切的影子,却不黏任何的东西,对不对?这个镜子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是用镜子来比喻是不对的,因为镜子有体,有一个色的东西,有一个质碍的东西,镜子是拿这样子,而照射某一种东西,对不对?照射而拿某一种东西出来,可是心是无形的东西,它具有大智慧,你要拿,拿不出来。你说它没有,它是清清楚楚的存在,这是本性的作用,本性在作用。那么如果说用镜子来比喻佛性的话,差强人意,勉强可以,勉强,很勉强。但实在来讲,是不可以这样子的。因为镜子是有一个东西在照,可是佛性呢?佛性没有东西,佛性法身是没有任何相的,具足大智慧,大智慧要找,找不到。要拿,你又拿不出来,它又清清楚楚。所以说我们要了解本性就是觉知自心本不生灭。好,配大学的话,就是在明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底下那个明德就是我们的本性,第一个明就是开发出我们的本性,就是自觉。觉他呢?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觉一切法,无不如是。觉悟一切法都是这样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觉行圆满,自觉、觉他二种觉行圆满。二觉理圆,称之为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看就懂。看左边,真如,真如底下一个字就是佛,佛就是有真如的本性,一体三身四智,佛,法身,报身是智,化身是行,什么是法身呢?所以我一直叫你们来听弥陀要解讲义就是这样。因为弥陀要解讲义太重要,对一个知识分子这本经不来听,真是很可惜。很多名相你都是可以从这弥陀要解讲义里面得到的,现在还来得及,只有讲到六、七十页而已。明天一定要来,好不好?法身,一念不生,万缘空寂。什么叫一念不生就是连动到念头都没有,进入绝对的状态,所谓一念生精神和物质就分开,一念生的话,精神、物质就分开。见分跟相分就分开。如果是一念不生,就是自体分,自体分就是包括了见分和相分,所谓见分就是精神,相分就是物质。换句话说,物质跟精神本来是来自于自体分,自体分就是我们的本性自性分,自性迷了就一念不觉,那么一念觉悟的话,就一念不生,这法身是性,一念不生,万缘空寂。所有的缘为什么讲万缘空寂?这一句话懂的举手,你不必客气。这句话不懂的举手,这一句话真的不懂的举手。吊在半空中,不举手的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样?万缘空寂这不是……说懂不是那么容易,所谓万缘空寂,我如果用描述,你要注意听,意思就是说,在每一个刹那里面的变化里面都找不到实体,而我们悟到每一个刹那的动点上都是不实在的东西。而在每一个动点的行、住、坐、卧里面都全部放下,对一切的喜、怒、哀、乐、毁谤、赞叹全部都知道,根本都是假的,连动到一个念头都没有。而以具足清净的智慧心应用无染。那就是万缘空寂。所谓大寂静处,所以万缘空寂的意思就是说所有的缘都是自性本空,本不实在,当下就是空寂。再来,大圆镜智旁边写个第八意识,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一心空寂,如镜常明,一心就是圆满的真心,空寂,就像镜子常常那么光明。寂照,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那么如果大圆镜智迷了,就会变成第八意识,这个八识是不对的,是第八意识。八识起执、藏号,起执的意思就是第八意识就是微细的执着,因为它跟第七意识牵扯在一起,牵扯在一起。藏号的意思就是含藏,这个号把笔写两个字就是名字的意思,就是含藏的能力,这个名字是安放在第八意识所以叫做藏号,持功德门,不转其体,但转其名,就是本体不生不灭,没有所谓的转跟不转,报身呢?是智就是用智慧去修行,而达到解脱的境界。善对诸法,悉皆平等,善对诸法就是对治种种的法,烦恼的法,让一切出发都是平等,所以转第七意识为平等性智。能对诸法不生分别,好,是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对着看,你这样把这个第八意识寂照,寂照配合这个法身,意思就是说,这个法身它是站在这个寂,但是它有照的能力,那么报身呢?虽然修了无量的智照,但是它会归到寂的清净里面,所以寂跟照,照跟寂是一体两面的东西。七、就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如果迷的话,就得染污名,得染污名就是分别、执着,所以说第七意识是执着的意思,悟平等之原一真之性,如来。化身(行)乘本愿力,所应作事,妙观察智,能入诸根分别无染,依照他的本愿力,所应做事,就是感应,福报够佛就来度化我们,菩萨就来度化我们,福报不够,菩萨就不能来度化我们,所以妙观察智能入诸根分别无染,能进入这个六根、六尘,没有分别心,能入诸根就是第六意识配合着,眼、耳、鼻、舌、身来观照,令他不要染污掉,成所作智就是五根对境正受不入,五根对境就是眼、耳、鼻、舌、身,对这个境界正受不入,所谓正受不入放得下,不接受它,所谓正受就是具足有正知正见去观照,而让它有清清楚楚的接受,叫做正受。所谓不入就是不被染污就是成所作智,法身行,有六识,有五识,第六意识是起遍计所知,观察之妙转正*轮,叫妙观察智。转第六意识妙观察智。什么叫做成所作智呢?就是前面五识拘根尘相,那么转过来所作之功垂应化迹,什么叫做所作之功垂应化迹呢?意思就是说,他所做的这个功德来做什么呢?垂,意思就是说慈悲怜愍众生,来下降人间叫做垂应。化迹就是变化,用这个神通力,有这个身体。那么迹呢?佛的法身、报身这个是本,那么化身是迹,就是本跟迹,就是说,我们上面就是说诸位你们看化身最上面那个乘本愿力,所应作事,那个本有没有,那个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证悟的法身得到了报身,这是本。可是它的法身、报身我们看不到,必须要慈悲,来接引一切众生,所以这个叫做迹。好,看五眼:肉眼,佛的肉眼,外不住有,在外,它不会执着有的,天眼呢?内不住空,它观照得清清楚楚,叫内不住空,佛的慧眼呢?就是双照无染,什么叫做双照,照内不住空,照外也不住有,叫做双照无染。法眼呢?空也除掉,有也除掉,空有双泯。佛眼呢?离一切相。其实我们修行的话,放下当下无所住,那就离一切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你看这个祖师大德,所以我告诉你们那个禅宗的书,要看就是这样,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一句话讲的实在是一针见血,一针见血。所以说我们修行人需要看一些禅宗的语录,尤其是六祖坛经,肉眼,就是外不住有就是念念修行般若波罗密法初除迷心,念念修行般若波罗密法,把这笔写起来,般若波罗密法写六个字,就是你们戒律学里面的无相、无住还有一个什么?般若波罗密就是这样子,念念就是无相、无住、无念就是这个,空的意思。念念修行,知道缘起性空,就慢慢会除掉这个迷心,如果你不观照这个缘起性空,你那个执着得失的观念太强烈,掉了一万块,整天睡不着,又找不回来,叫他不烦恼,他又睡不着,气得又半死,如果你有智慧的话,那个算什么呢?对不对?你要常常想到说,我今天能来听到佛法,就是掉了摩托车都没关系,当然有关系了,以后要坐计程车了。意思就是说要放下。再来,天眼就是内不住空,见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愍心,见色身中有法身,这是方便讲,其实色身中不只有法身色身外也有法身。法身是不分内外,是吧。见佛、见众生都有佛性,起怜愍心,见色身中都有法身是内不住空。法身、应身是空的,什么叫慧眼呢?双照无染,穷一唯寂一寂非异,痴心不生,唯穷一寂,只有进入到最,一的意思就是说绝对的寂静,那么一寂非异呢?就是我们进入这个寂静处里面,没有什么不同的东西产生,就是没有对立,意思就是说痴心不生,在清净的内在里面唯穷一寂,一寂就是进入绝对的状态,非常微细的状态,见一切不生,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法眼,空有双泯,灵原不状鉴之千差,什么意思呢?灵原就是最微细的那个念头,我们所谓的生相无明,简单讲就是说,那个非常微细的灵原不状,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形状,你看也看不出来,就是那么一点点,就是那么一点点的观念,这个生相无名。鉴之千差,可是一看的话,清清楚楚,灵原不状鉴之千差,简单就是你内在里面清清楚楚,简单讲就是一切佛法清清楚楚,有无量的智慧,所以说灵原不状,意思就是说,我们明心见性除掉那些迷惑的时候,却产生了一个功用,什么功用?鉴之千差,千差万别,本性具足一切清清楚楚的智慧,一切着法心除,见性明彻能所永除。能所就是对立的,能念的心,所除的境都除掉。一切佛法本来自备,佛眼就是离一切相,三智一心。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心,理量双消,什么叫做理量双消呢?我们所悟到性空的理,量就是有,简单讲就是空有双消的意思,这个只是名词不一样,量就是有,理就是空,就是空有两个都除掉,就是细惑永尽,圆明遍照,见般若波罗密,能生三世一切法。五眼讲完了,诸位考试很辛苦,我们重要的不是在分数,最主要的是给诸位一个练习。从头到尾我都没有责备过诸位一句话,对不对?你晚来我也没有讲第二句话,你来考试慢我也叫你写完再改,所以最主要的是给诸位一个练习的机会,一个学佛的人,他经教不通达,他将来要随文入观就没有办法。有的人畏惧考试,这是不对的,我们的脑筋不应用的话,我们没有办法。三、五年以后,你还是懵懵懂懂的人,一点用处都没有,一个人教导徒弟的法师,他会教导你从根下手,你不急于结果,你不要急着你要开悟,你不急着要贯通三藏,这个不重要。你往下扎根的话,往上一定结果。知道吗?这个根很重要。这个要就是你要打得很稳,将来三藏十二部经典,你怎么翻都是很厉害的,这条路是师傅走过来的。我们背过可以说无量无边的佛法,那么现在我们要应用的话,我们随时可以拿得出来,你们要不依循我这种方式,譬如说我对你们很慈悲,来了你们也不必背书,大家落得轻松,我讲的是我的东西,这个没有什么,你听了,我讲是我的东西,不是你的东西,对不对?我讲是我的东西,根本不是你们的东西,所以你一定要如法按照师父的规定好好地背,三、五年后,你一定会五体投地地佩服我慧律法师。今天我给你讲了没有用。三年后你会五体投地的佩服我这种教育方法。这个是根。为什么古时候他那个四书五经都倒背如流,出口成章,而我们现在没有办法?那么以前就是背,对吧?背的时候不会打妄想,一个礼拜里面不晓得有什么工作,有一个背书的话,他才会知道拿一张拷贝的,坐车也是,小便也看,大便也看,快入三昧了。师父给你规定一个功课,你一个礼拜才有一个目标,不然下个礼拜做什么?回去不背书,就晃晃地看电视,然后跟小孩子玩一玩,到处看电影、郊游,下个礼拜也没有统统没有。对不对?所以你们不晓得这个考试的重要,三五年不论你出家在家,那是不得了,出去那是经典满腹,才学出口成章,口若悬河,一泻千里。所以说三藏在哪里,就在这个地方。就在整个心中统统具足了经典大智慧,是师父的苦心。我年纪已大,不堪荷负重任,所以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我们以前亲近广化法师,那个比丘戒是从头背到尾,那个比丘戒是从头诵戒,不拿戒本。都是从头背到尾。那个几千字。你知道吗?我看你们背一二百个字,真是笑死人了。所以看大家有的人看见师父去会害怕,不晓得怕什么东西,你不必怕,我们这个男众的成绩,不怎么理想,男众的成绩不怎么尽理想。这个说要入我的研究所,文殊研究所,我看只有那个清华大学的,还有那个李国慈够资格。我看国慈你这次有没有一百分,你看,真是不得了。我们这个徒弟真是不得了,六次都是一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