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下集) 第三章
    关于行蕴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

    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与受所依为业。

    云何作意。谓令心发悟为性。令心心法现前警动。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业。

    云何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以俱非。令心造作意业为性。此性若有。识攀缘用即现在前。犹如磁石引铁令动。能推善不善无记心为业。

    云何念。谓于惯习事心不忘失。明记为性。惯习事者。谓曾所习行。与不散乱所依为业。

    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与智所依为来。因心定故知实了知。

    云何睡眠。谓不自在转。昧略为性。不自在者。谓令心等不自在转。是癡之分。又此自性不自在故。令心心法极成昧略。此善不善及无记性。能与过失所依为业。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细相者。谓于瓶衣等分别细相成不成等差别之义。

    云何心不相应行。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

    “行”这个字很难解释。首先,行是心的状态,所以修行也叫修心。也就是说。修行要从自己的心理状态修起,要改正自己的思想,要随时注意修正自己的起心动念。打坐只不过是修行的一种,只是帮助你养成一种习惯而已。如果自己的行为不改,那种修行是没有用的。注意,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行为,是未表的色,行为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思想。所以,我常常叫人家学佛要先读《普贤行愿品》,先要发大愿,而且不光是思想发大愿,还要贯彻于行动。

    “行”还有动力的意思,比如说太阳、月亮时时刻刻都在转动,那就叫行。有人说,胡适之提出,中国文化是静态的,那种说法并不正确。中国佛道儒从来没有讲静态,因为静态不过是动态里的一个现象,是一种缓慢的动。易经乾卦的第一句话就是“天行健”,天就是宇宙,意思是说宇宙永远都在动。如果天不动的话,宇宙生命就会毀灭了。其实死亡也是一个动态,所以宇宙生命本来是活动的。生死轮迴是动的,不生死轮迴也是动的。佛入涅槃也不是死亡,而是证得生命最初的那个活动的能力。

    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静态。宇宙就像圆桌、圆球一样,是圆的,永远在动。我们把圆的看成是直线,那是因为我们人为的把它切了。在小范围内,圆与直线很相似,所以没有真正的静态。其实,动就是静,静就是动,没有静也没有动,没有阴也没有阳,这是形而上的法则,很高很妙的。佛法真正到了最高境界是不动也不静,即动即静的。比如说阿罗汉入定,自己以为不动了,其实还在动。大菩萨、佛境界也一样的,不是不动,是慢动。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

    这里说,行蕴包括了受、想两蕴以外的所有与心相应和不相应的状态。所谓与心不相应的,是说我们心理无法配合、无法转变的东西,一共有二十四种,比如佛法的规律、时间、空间等。举例来说,你打坐入定七天,你觉得很快,好像只有半个钟头,但是宇宙运行的时间还是七天,一点都没法改变。

    与心相应的状态就很多了,我们所有的意识心理状态都属于行蕴的范围。行蕴不是你“想”出来的,好比说,我们很多思想是自己冒出来的,我们并没有去著意想它,那就是行蕴。行蕴包括很多,我们只挑出下面几个重要的来讨论。

    “云何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与受所依为业。”

    广义来讲,行蕴里的“触”这一部分,包括很多,像我们的身体就充满了触的作用,冷暖滑涩都是我们触的感受。其实,我们的眼睛看见东西,耳朵听到声音,这里面都有触的作用。严格来讲,我们的生命时时刻刻都与外面的物质与物理世界进行交感和交流,通过意识的作用产生痛苦和快乐。

    我们的生命,外在物质和物理世界,以及意识合在一起叫三和合。以眼为例,眼睛看外面物质世界的色相,就像照相一样没有分别,但与意识配合后,就会知道这是红的,那是蓝的,这个好看,那个不好看。所以,眼睛、外在的色、意识这三缘和合起来后,就有了分别作用。这样,三缘和合后,心会发生各种苦、乐、喜、怒等形态,我们将这些心理、生理状态领受吸纳进来,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和业力,这叫作触。

    “云何作意。谓令心发悟为性。令心心法现前警动。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业。”

    什么是作意呢?作意直翻就是“作成意识”的意思,“谓令心发悟为性”,就是说作意是一个使我们内心开悟,“喔,懂了!”这么一个作用。

    另外,作意能“令心心法现前警动”,能令我们心中起警动的作用。好比说,别人很客气,倒一杯茶给我们,我们马上说“哎哟,不敢当!”这就是警动。

    作意还有第三层意思,“是忆念义,任持攀缘心为来”。比如说,我们到一个地方,一个我们很尊敬或者不认识的人,突然很客气,为我们倒茶,我们马上说“啊呀,不敢当!”我们心中对这个印象深刻,记在心里了,这叫“忆念义”。同时,我们心还会攀缘,“哎呀,某人倒茶给我,真不好意思,下次有机会,我要请他喝茶!”这个攀缘心会造成一个业力,这就是作意的第三层意思。

    “云何思。注意,思与想不同,思属于行蕴,想属于想蕴。关于想,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很重要,在五蕴中独占一蕴,而且想蕴是五蕴的重镇。中文里,经常把思与想连起来用,叫思想。比如说国民党、****都经常说:“某人思想有问题,应该抓起来!”我一直反对这样做,我说,你们要搞清楚,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思想,思想一定有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思想,你难道要把天下人都抓了吗?所以说,说别人思想有问题要讲清楚,是男女思想有问题,还是政治思想有问题,还是经济思想有问题,不能扣大帽子。这是讲到“思”,顺便提到的。

    这里的“思”,是指对于自己所做的好事、坏事、不好不坏的事,很自然的有一种反省的力量,根据西方心理学的分类,这叫监察意识。就是说,我们心中有某一个思想时,旁边还会有一个东西在监察这个思想。比如我们想吃某个东西,马上又想到,哎呀,我不能吃,吃了恐怕会肚子痛,这就是监察意的作用,思的作用。

    这里说,那个反思的作用构成了一种力量,意识的业力,再加上我们心意识的攀缘作用,我们的反思与反省就会随时呈现于心中。好比说你做一件不好的事,或者你想追求某个女孩子,“剪不断,理不乱”,你随时都会想到她,她随时都在你心中,就像磁石随时能吸铁一样。这个思的力量很大,能导致我们善的行为、恶的行为、和不善不恶的行为。注意,想是比较粗的,我们平常都在妄想之中,思则是比较细的,会在“想”的后面自动起作用。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我们讲的这些心理状态都属于行蕴的范围。说到行蕴,你们要了解佛在《解深密经》讲的一个偈子,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阿陀那识就是我们的心理思想作用。佛在这里打了一个比方,我们这个生命一生下来,那个心意识作用就像长江、黄河的流水一样,千秋万代永远在流。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股水在流动,其实仔细分析起来,每个水分子都各有自己的作用与性能,非常复杂,非常细密。所以佛说,我对于没有智慧、愚笨的人,不愿意讲这个道理,因为怕他们听了以后,误以为生命功能有一个究竟我的作用。其实,根本就没有一个我,根本无我。你真懂了这个道理,你就懂了行蕴。

    修行就是转动切断这个种子的瀑流,如果你仅仅是念念佛,打打坐,祷告祷告,而你的思想瀑流从来没有清净过,那不算修行。当然,打坐、念佛、祷告也有用,帮你练习练习。

    “云何念。前面讲到“想蕴”,讲到“思”,现在讲“念”。一般情况下,思、念、想的意思差不多,尤其中国文化比较文学化,有时甚至会将两个字连起来用,像想念、思念,用的真是很美。古人作诗、作对,怕重复用字,更是把这三个字换著用。这是中国人的习惯,不喜欢太逻辑。但是在佛学中,这三个字代表的意思很不同。什么是念呢?我们前面讲过想、触、思,因为想,或者思,或者触等等,在你心中引起一个影像,你永远丢不开,永远不能忘记,“心不忘失,明记为性”,这就是念。相思病就是一个例子。再好比说,你从小受的教育,别人的虐待,或者别人的爱,虽然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但是你仍记在心中,不能忘怀,这也是念。

    一般人念佛“南无阿弥陀佛”,或者祷告“阿门”,只是嘴里念念而已,根本就没到心里去。我就笑他们,这样念,你什么门都不会有!念,就须要随时放于心中,随时记得,那才是真正的念。好比说,我们这位律师朋友明天要出庭打官司,如果今天有人请他跳舞吃饭,不管他今天晚上多么开心,他还是丢不开明天要出庭这个念头,这才是念。

    修行的重点在念,要把修行变成一个习惯,不能涣散、散乱,要念念清净。大家学打坐修禅,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打坐是很普通的事,那只是让你的身体休息一下而已,禅定的境界才是心念的功夫。至于说气动啊,脉动啊,特异功能啊,都不算什么。就好像你点蜡烛,旁边一定会有黑烟,大家如果把黑烟当成了光,那就大错特错了。

    “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心一境性。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心一境者。是专注义。与智所依为业。因心定故如实了知。”

    这里是讲三摩地的总原则。三摩地是定的境界,“于所观事”,对于心里想要明白了解的事(注意!观不是用眼下看),能“心一境性”就是三摩地的境界。什么是心一境性呢,就是一心不乱,专心一致的意思,就好像打靶时,子弹要打在靶子的中心。注意,定是与智慧配合的,有了定才能发出真正的智慧,而且,只有心定了,你才可以随时了知,你所了知的也才会究竟、彻底、真实。

    那么,修行所观的是什么呢?“所观事者,谓五蕴等。及无常、苦、空、无我等。”修行人要心一境性的内观自己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变化。气脉的变化,属于四大的范围,你要观察得很清楚,同时,心不散乱。只有到了定的境界,你才能做到这一点,那个境界就好像一个擦得透亮的玻璃杯,即便是一点点灰尘,一点影像在动,都能看得很清楚。

    我们的心同时还要清楚的观察到,这个五蕴的生命,是无常的,是苦的,是毕竟空的,一切作为毕竟无我,没有一个真我的存在,我是假我,毕竟无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小乘的三法印。

    我们这次讲五蕴的目的,是要配合大家研究做功夫的道理,所以就不仔细说明智慧般若解脱,也不准备把五蕴所有的细节都全部解释,下面看睡眠这一段。

    “云何睡眠。谓不自在转。昧略为性。不自在者。谓令心等不自在转。是癡之分。又此自性不自在故。令心心法极成昧略。此善不善及无记性。能与过失所依为业。”

    睡眠是一种习气,一种生理习惯,是多生多世的生理习惯积累而来的。修持到家的人,能断除了睡眠,不需要睡觉。普通人到了要睡的时候,一点精神都没有,你说,格老子,我就是不睡,但你做不到,你一点都不自在,不能自己做主,你糊里糊塗就睡着了,所以叫做“昧略为性”。睡着了以后,思想都没有了,一片无明,属于贪瞋癡中“癡”的范围。

    睡觉有时是恶业,有时是善业,有时是无记业。好比说,你今天很生气,想要杀了某人出气,但转念一想,算了,先睡一觉,明于起来再说。但睡过以后,那个杀人心念的力量就减小了,这就是睡眠的善业。但是,如果你说,我今天太累了,等休息好了,明天就去杀他,那就是恶业了。我们平常睡觉是无记,睡完觉,第二天什么都忘记了。一个悟道的人,如果太疲劳时,他心里明白,自己需要睡一下,这也不算过失,这是一种休息的定境。所以说睡觉也有很多学问,也很有意思,运用之妙,也是很难的。

    我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行蕴的力量,现在我们只是讲大概的意思,真正仔细分析起来内容很多。下面我们接著讲外两个重要的心理状态:寻与伺。这个与功夫很有关系,在《瑜伽师地论》中有详细的论述。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云何寻”,什么是寻呢?寻这个中国字的意思就是寻找。那么在行蕴中,这个“寻”是指什么呢?“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思是说,我们在寻找一个东西的时候,思想会动,心会起分别作用。“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意言”怎么讲呢?就是意识形态的意思。“是中”,这个中间,“寻”是靠“思”或者“智慧”而来的分别。

    关于这个“思”的作用,给大家举个例子,好比说有人修密宗的观想法门,希望观想到菩萨的相,这是想的作用,也有寻求的作用。有人“寻”不到佛菩萨的相,“老师啊,我那个佛像,怎么观想都观想不起来!”我就告诉他,你放松一点嘛,不要想嘛,用思的作用轻轻带一下就好了!

    “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好比说我要买一个桌子、花瓶,或者一件衣服,我就要上街去,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要去寻找,这就叫作分别粗相。再比如说,你打坐屁股痛,有苦触,或者,你打坐很舒服,不肯下座,这中间你也在寻找。苦的时候,你要找乐,乐多了,你觉得没有味道,你又要去找苦。寻找到了,你就很高兴,找不到,你会有失望之感。

    我们打坐想得定,那也是在寻找。许多人功夫做了几十年,定境都没有见过,所以说凡夫都在“有寻有伺有”。修行、打坐,修止观,要修到心理上无寻了才对,等到了“伺”的境界,就又进一步了。如果达到“无寻无伺”,自心清净,定境就出现了,那才是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