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僧
    僧

    如同前章解释过的,皈依有两个层面:因位皈依及果位皈依。此教本中,僧是果位皈依的一部分,不是我们在作皈依大礼拜时所观想的僧。

    僧为因位皈依

    一般而言,“僧为因位皈依”的意思是:僧是我们在法道上的伴侣暨释迦牟尼佛法教的追随着。由于释迦牟尼佛于二千五百年前住世,现代的我们无法会见他并直接领受他的法教,无法知道他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然而,佛陀创建了延续至今未曾间断过的僧宝传统,因此,殊胜的佛法得以完整地保存到今天。我们可视僧宝为法道上的伴侣,因为他们精善于帮助我们修学圣珍的佛法。例如,当我们因为怠惰或其他因素而无法修持时,僧宝会鼓励我们继续在法道上求进步。这称为因位皈依的僧。

    僧为果位皈依

    《宝性论》以果位皈依叙述僧伽、前两章述及佛和法各具有两类六种,或总计八项的功德,而僧伽也是如此。

    在藏文中,果位僧伽的根本功德称为“瑞(格)卓”(rij-drol),意为“智慧”及“解脱”。你也可以说“瑞(格)卓”和佛或菩提(bodhi)的意义几乎一样。

    “佛”的藏文是“桑杰”。“桑”的意思是“净化”或“净除”,即达到全然的证悟时,一切障碍或瑕疵皆已完全净除;“杰”是指佛果的诸种功德都已经“完全开展”、“完全显露”。

    梵文之“菩提”的藏文翻译是“江秋(不)”。“江”的意思是应断除、离弃的已被“净除”,“秋(不)”的意思是证悟的智慧与功德已臻至“完美”。

    “瑞(格)”(rig)的意思是“完美和知识”或证知,“卓”(drol)的意思是从应断离的“解脱”。所以,“瑞(格)卓”和“菩提”的意义几乎一样。但是,佛果指最终究的结果,两者的差异在于:“菩提”——证悟——一词较着重渐进而至的成就:“瑞(格)卓”——智慧与解脱——则因为修持者尚未完全达到最终究的结果。

    智慧三功德

    智慧有三种功德:

    ·如实了知本性的智慧(如实见智)

    ·见到一切存在现象的智慧(尽真实智)

    ·觉知内在的智慧(内自证智)

    如实了知本性的智慧

    在一般佛法术语中,“如实了知本性的智慧”指究竟的甚深智慧;“见到一切存在现象的智慧”,指遍知一切事物的相对本性、觉知任何依因缘而显现的现象。简而言之,第一种智慧觉知事物的空性层面、甚深的究竟真理(胜义谛)、现实状态的真正本性;第二种智慧觉知广泛的相对真理(世俗谛)。

    在藏文中:“吉他瓦(jitawa)一词的意思是“完全如其所是”(如实、如是、如如)。例如,视红色为红色、视黑色为黑色、视小的为小的;如果我们把红色看成黑色,或把大的看成小的,就不是如实地觉知事物的本性。如实了知本性的意思是:觉知现象原来如此的本性。这种智慧使僧伽真正了知现实状况的本性。通常我们误以为事物是具体的,具有实质的存在性;但是,僧伽看到世界不具真实、具体存在性的如如真相,他们了知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性、自性是明性的真相。

    见到一切存在现象的智慧

    在藏文中,“进耶巴”(jinyepa)一词的意思是“任何存在的”、“存在的一切”。它的原义是,如果有三件物体,我们觉知到有三件物体;如果有一百件,我们看到全部一百件。我们觉知任何一切存在的现象,且这种觉知是完整的,不是部分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论其特质为何——都被如实地觉知,这是完整、全然的了解。凡夫的知识或许相当广博,但有一定的限制,其智慧不能理解此界限之外的现象;但是,僧伽具有遍涵一切的智慧。

    觉知内在的智慧

    智慧的第三种功德称为“觉知内在的智慧”。这表示修行者觉知自己内在的证悟潜能,即每一众生皆存有的佛性或开悟的本性,这种觉知是了解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自己——都能达到圆满的证悟。由于这种智慧,我们不会陷入“我永远也无法达到证悟”或“我无法达到胜众之成就”的念头而深感气馁,此殊胜智慧确知每一位众生都具有这个种子——证悟成佛的因。所以,我们和胜众一样能成就佛果,因为我们全都具有同样的潜能;既然证悟的潜能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就没有理由感到气馁。

    因为众生的性情及能力不同,我们似乎只能帮助某些人,而无法帮助其他的人——适合某些众生的,可能不适合其他的;我们甚至会觉得,某些众生具有开悟的潜能,其他则没有。但事实绝非如此,所有的众生——无一例外的——都具有证悟的本质及成佛的潜能。某些众生比较聪明,某些众生具有极大的信心,有些则缺乏信心,但他们仍然全都具有证悟的本质。由于具有证悟本质,即使是才智很低或信心不足的众生也能开展其成佛的潜能。

    大菩萨从不畏惧利益无量无边有情众生的事业,虽然他知道这必须经过许多劫才能圆满,他不会感到气馁而想:“如果这只需要一、二劫,我就有办法帮助这些众生;可是,如果要更久的话,我就无能为力——众生实在太多了!”由于这第三种功德——觉知内在智慧,菩萨具有致力于广大度生事业的勇气及无畏。

    因此之故,这三种智慧功德至为清净。这三种智慧功德的无比清净,导致解脱的三种功德。

    解脱三功德

    解脱具有三种功德:

    ·免于束缚——染污——的自由

    ·免于遮障——知识障——的自由

    ·免于劣见——声闻者及缘觉者的态度——的自由

    免于束缚的自由

    解脱的第一种功德是免于束缚的自由。在许多例证中,“束缚”指贪婪或执着,但是在此处,它遍指使我们困于轮回的三毒或五毒所形成的一切烦恼和障碍(烦恼障)

    免于遮障的自由

    第三种智慧——觉知内在的智慧——实际上涵盖于前两种智慧;如实了知本性的智慧,及见到一切存在现象的智慧;但是,为了阐明及强调觉知内在智慧的重要,它被单独描述一种功德。同样的,解脱的第三种功德——免于声闻者及缘觉者之劣见的自由——实际上包括于前两种功德;免于束缚的自由,及免于遮障的自由;然而,为了强调无私菩提心——相对于声闻者及缘觉者的自利态度——的重要,它被单独描述为一种功德。

    免于劣见的自由

    声闻者(梵文sharavaka)不关切其他有情众生的成佛潜能,因此没有利益其他众生的意愿;缘觉者(梵文pratyekabuddha)又称为独觉者或辟支佛,觉得仅只为自己而成佛就足够了,因此也没有利他的志愿。事实上,这种态度和觉知内在智慧正好相反,而且它唯一的对治就是觉知内在的智慧。

    总而言之,赋有这些无上美德或智慧功德的僧伽,被尊称为“圣僧”。圣僧已超越轮回,他们具有智慧及解脱的根本功德,这两种根本功德可分别细述为三种。依据西藏的计算方法,以上六种细分的功德加上两种根本功德,总共是八种功德。

    问答:

    学员:仁波切能否进一步说明什么是障碍,及它们和六波罗密多的关系?

    仁波切:六波罗蜜多(梵文paramita)又称为六度,可抵销烦恼障的力量。例如,布施波罗蜜可消减吝啬及贪婪,持戒波罗蜜可防范贪恋或厌恶的执着所造成的非理性行为,忍辱波罗蜜可克服嗔恚,精进波罗蜜可消除怠惰,禅定波罗蜜可矫正涣散的过患,智慧波罗蜜可驱散错误的知见。

    学员:凡夫和佛的觉知有何不同?

    仁波切:我们众生目前所具有的智慧、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智慧,和佛具有的智慧,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两者的相对特质不同。我们的智慧是基于推论或演绎。因此,我们的了解是比较概念性的知识,例如,研究某件东西时,我们得知它的具体特性是什么,但是,这并不是直接的了解。然而,当达到初地菩萨的果位时,我们的知识及了解变成直接的。而不再是推论的。目前,我们对事物只有非常粗略及浅湿地了解,菩萨则具有洞察性地甚深了解;但是,在本质上,这仍然是同样的智慧。

    不过,在达到完全证悟之前,菩萨的智慧仍然不圆满,他们仍然有禅修与禅修后这两种阶段的差别。在禅修时,他们的智慧是契入法性的圆融内证;但在禅修后,他们的智慧仍然暂时受到不清净觉受的障蔽。当他们终于达到完全证悟的境界时,禅修与禅修后阶段完全融合为一。所以,当佛觉知到“他者”或给予开示时,他的心从不离其自然状态。

    达到圆满开悟的境界时,两种智慧自然生起;如实见知本性的智慧,及见知一切的智慧。在佛的觉知中,没有任何事物具有本具的存在性,即使是众生也如此,“事物”的存在系于众生的幻惑或错觉。由于佛具有了知一切世俗事物的圆满智慧,他们知道众生有什么觉受,并了解众生因其幻惑而历经痛苦。虽然诸佛已经了悟痛苦无任何本具的存在性,他们仍然对误以痛苦为真实的众生具有无比的慈悲,这种究竟的慈悲称为“无缘慈悲”。当然,圆满证悟者也可能视一切众生为圣杰、完美,因为《宝性论》阐明一切众生都具有证悟本质,这实际上并不矛盾。

    学员:我不太了解究竟菩提心和相对菩提心有什么差别?

    仁波切:当我们步上法道时,目标是“究竟菩提心”;我们把注意力朝向这个目标,这种志愿本身称为“相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又称为绝对菩提心,和直接证知真相或法性有关。“菩提心”一词的梵文是“菩提凄他”(bodhichitta)“菩提”的意思是“证悟”,“凄他”是“心”,两者合起来,表示契入事物真正本性的直接内证。

    学员:“上师的加持”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加持不是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的具体实质,这样的东西并不存在;然而,如果我们具足开放、清净的信心,那么,某种与我们深信的对象相应的能力将会开展。如果对上师具有完全的信心,那么,我们会具有达到上师已经达到的成就的能力——这是加持的真正意义。

    在法道上修行时,对上师的虔敬心非常重要,因为上师是教导我们“如何修行”的人;修行须要对修行有信心,否则,修行的效益不大。如果我们想:“这也许会有圆满的成果,但也可能不会。”那么,我们就不确定自己在做什么,这种怀疑将会使我们无法达到最终的成果。如果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修行——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信心,就只能达到一半的成果。为了对自己的修行真正有信心,我们必须真正信任法教的来源;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上师有完全的信心。因此,虔诚心至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