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陀洹是初果,斯陀含是二果,阿那含是三果,阿罗汉是四果。这四种人,称为小乘四圣。前文讲过,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者,无生法也,毕竟空法也,无相法也。小乘人已离人我执,不取于我相,故初果人不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陀洹名入流者,入圣流也。入圣流者,出生死流,入涅槃流也。然毕竟空中,无生死流可出,亦无涅槃流可入。故而无所入也,能入者我相,所入者境相。境有其六,即色声香味触法。于毕竟空中,无如是分别,故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是名须陀洹。即须陀洹,亦是假名,其性本空。故于须陀洹假名,不应住著,不应取相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斯陀含不应取著我相,谓我得斯陀含果。斯陀含名天上人间一往来。然毕竟空中,无往无来。故曰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斯陀含仅是假名,实是性空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阿那含不应取著我相,谓我得阿那含果。阿那含名为不来欲界受生,然于毕竟空中,三界犹如空华,实无不来欲界受生。所谓阿那含者,不过假名而已。
现在我们把三界,略作介绍。三界者,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无色界即四空天。欲界是五趣杂居(地狱、饿鬼、畜生、天、人)。欲界有六重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是禅天,得禅定的人生色界。有十八重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四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再往上亦是四禅天,共有五天。这五重天住的是三果圣人,再不来欲界,叫不还天。这五天以下都是报尽还须到欲界受生的。三果人生五不还天,便不再来欲界了,所以名不来果。五不还天是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再往上是四空天,阿那含入五不还天,从此五不还天修断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无明,证四果出三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阿罗汉是断尽见思惑,出三界证无漏的圣人。故阿罗汉不应著我相,自谓我得阿罗汉道。因为毕竟空中,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阿罗汉是声闻乘极果。其意谓,一、杀贼,杀烦恼贼也。二、应供,应受人天供养。三、不生,离分段生死,入有余涅槃也。
以上三位,均称果,而阿罗汉则称为‘道’。果与道,究竟有何分别?此有二解,略述于下。
第一种,于修边说,名为道。于得边说,名为果。
第二种,梵语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有三种菩提,即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三、佛菩提。因为阿罗汉证得声闻菩提,故曰阿罗汉道。初二三果未证得声闻菩提,仅曰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此是说阿罗汉已除人我执,故不谓我得阿罗汉道。否则便是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
以下须菩提现身说法,以自己为证。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云何得无诤三昧?若证诸法性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得无诤三昧。如果不知法性,必然心有所住。如果不知诸法无相,必然心取于相。当知心有所住,取著于相,便是起诤的根源,便不得无诤三昧。
以须菩提当时尚未入涅槃,犹在人间。故曰于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虽在人间,而不染人间之贪欲也。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如是须菩提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我证声闻菩提,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得无诤三昧。那么须菩提便是心有所住,便是取著于相,便不为乐阿兰那行者。
阿兰那译为闲静处,即寺庙也,是比丘所居之处。闲静者,身闲静远离愦闹,意闲静远离欲盖。换句话说,即身心清净无欲也。
阿兰那行,即是离欲行,又名清净行。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阿兰那有三品。上品阿兰那,于山中露地常坐不卧。中品阿兰那,于山中树下常坐不卧。下品阿兰那,于山中石室常坐不卧。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
菩萨作是思惟,我今不如代其父母及诸众生修菩萨行,当得金刚不坏之身,还来三界救度父母。作是愿已,住阿兰若,为诸众生发弘誓愿。
上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常于露地常坐不卧。中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于树叶中常坐不卧。下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于石室中常坐不卧。
以须菩提少欲知足,心无所住,心无所得,世尊方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若须菩提心有得,谓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实无所行者,即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之行也。以心无所住不取于相,所以不生烦恼不造诸业。不以烦恼业因缘故,虽行而非造作,故曰实无所行也。如是之行,即离欲行,清净行,名为阿兰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