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过患
第四共加行是思维轮回(梵文“萨(木)萨(Samsara)”,藏文“扩(尔)瓦(Korwa)”)的过患。轮回中的一切皆“依因缘而存在”。轮回的痛苦通常以生存于轮回的六种有情众生(六道众生)的痛苦来描述。但这对有些人是一种问题,因为他们无法直接看见所有的六道,例如地狱道或饿鬼道;由于无法直接看见所有的六道,他们会怀疑某些轮回之道是否真正存在、某些类众生是否真正受到如此可怕的痛苦。我们必须了解这六道确实存在,而且,它们的存在是由众生的心识习性所创造的。让我们举个例子来看。假设某个人正在睡觉,当别人看着他时,所看到的是一个人在睡觉的人,看到他的身体静静地躺在那儿,但是,他们无法看到他的心。他也许正梦到自己和一些非常好的人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也许他正梦到诸如自己被关入监狱或遭到野兽攻击等恐怖的事情,但我们无法从外表得知他所经验到的梦境。一个人心识中的这种经验,是由早先的经验在他心识中留下的痕迹所决定的。所以,如果他过去有许多不好的经验,他可能会有非常恐怖或痛苦的梦;如果他在过去学习到让他的心比较放松及平静,那么他就可能会有非常美好、愉悦的梦境。
就短期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各种心识习性如何创造梦中的不同经历。这种道理也应运于长期的经验:一个人在此生所发展的心识习性或模式,将会影响死亡时的经验。当一个人死去时,我们从外表所看到的只是一具尸体,如同我们观察一个正在睡梦中的人。我们只看到这个人静止不动的躯体,而看不到他所觉受到的经验。可是,这个人的心所觉受到的种种经验,都是由他前世所造作的善行及恶行所决定的。
下三道
我们所造作的恶行会导致某些极为可畏及痛苦的经验。所以,具有极为强烈的瞋恨心、造作杀业或极为严重的淫业之人,将会得到受生于地狱道的极端痛苦。这种果报的理由是基于瞋恨而意图伤害他人的人,将发展出导致觉受极度之冷或极度之热的地狱道之苦的心识习性。由于心已变得如此习于瞋怒及恨意,心将不断地造作以各种不同的武器打击他人、杀死他人并伤害他人的念头,及如何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使他人遭受痛苦的念头。在死亡的那一刻,这一切的念头都将应验、成熟于自身。由于生前所累积的恶业如此地强烈,这种经验、觉受将持续非常长久的时期,因此,在地狱道的寿命也将持续非常长久的时间。
我们应该知道,倘若我们生于地狱道,我们唯一能期待的是无间断的痛苦。我们在今生所尝到的痛苦,已让我们觉得无法忍受,虽然这些苦和地狱的苦比较起来算是相当轻微的。试想: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都活在这些痛苦之中,那将是多么难挨!更何况地狱道之苦更甚于这种苦。一旦明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无论如何都要避免投生于地狱道。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地避免堕入地狱道——不仅此生,而是生生世世、永远都如此。我们可以决定要永离地狱之苦,而不仅是暂时地解脱。
依因缘存在的第二种强烈的痛苦形式,是饿鬼道之苦。饿鬼道的众生时时刻刻都在受极度的饥饿及干渴之苦。他们之所以遭受到这种苦,是由于宿世极其强烈的贪婪、悭吝之习性。由于贪吝的习性,这些人从未行善,且累积了许多恶业。随着贪婪之感而生的是欲求、匮乏之感;具有强烈贪心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缺少某种东西,因而须要求得这样东西。当这种念头变得深嵌于心职之中时,它将于来生制造一种不断地欲求及匮乏之感。所以,这类众生将不断地有非常饥饿、非常口渴的感觉,但是,永远都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及饮水来满足他们。他们如同非常贫穷的人,缺乏食物、衣服及饮水。让我们再以梦做例子,这样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情形。譬如,有一个正在做梦的穷人,他的身边有许多的珠宝及金钱。但是,由于他深陷于极度匮乏的梦境,这些珠宝及金钱并无法带给他任何利益。同样的,生于饿鬼的众生可能生活在我们的世界之中,但是,他们无法看到或受用生命中的这些必要物质,无法得受到任何的满足,因为他们的宿世恶业障蔽了他们的觉受,使他们觉得时时匮乏食物及饮水,纵然这些东西实际上就在那儿。一旦我们知道饿鬼道的痛苦之后,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地避免堕入如此痛苦的恶趣之中。
第三种轮回的恶趣是畜生道。这容易了解多了,因为我们看得见畜生道的众生。但是,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它们的痛苦,因为我们并没有仔细地去观察它们所遭受的痛苦有多么深切。它们最主要的问题是愚痴;它们缺乏如同人道众生的聪明心智,因而无法决定什么是有利的或无益的。它们无法善用言语,也无法觉受到真正的快乐。它们无法摆脱痛苦,倘若它们是被驯养的家畜,它们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命去向;它们抑或被人类屠宰或猎杀,或自相残杀。所以,它们不断地经历着各种痛苦。
投生于畜生道的原因是起于不知事物如何运作的根本无明。当这种无明成为一种非常顽强的习性时,心识便流转至畜生道。一旦了解畜生道的苦及苦因之后,我们就能设法远离。倘若我们精进地修持佛法,就不会堕入这种恶趣,来世甚而百世、千世皆不须承受畜生道之苦。
我们必须牢记佛教所宣说的业报因果定律及其无比的重要性。若“因”不存在,“果”就绝不会产生;反之,若“因”存在,“果”就不可避免。以花为例。假若我们说:“我想要一朵花!”不论我们多么想得到它,除非我们早先已经播下了花种,否则,我们就无法得到一朵花;另一方面,若我们播下了花种,不论我们是否想得到花,花都会自种子成熟。同样的,只要我们创造了痛苦的因,不论是否想遭受痛苦,我们都必定会得到痛苦的果;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快乐,我们无法平白得受它,我们必须先创造快乐的因——即善行。如果我们不想遭受痛苦,只是说:“我不想要痛苦!”并没有什么意义,重点在于离弃苦因——即恶行。所以,一旦了解这个法则之后,我们就能依此而修持,停止造作痛苦,进而
寻获快乐。
上三道
所谓的上三道或三善道是指天道、阿修罗道及人道。上三道的众生和下三道的众生一样,必须经历深切的痛苦。他们累积了相当多的善业,但是某些善业带有烦恼障的染污。由于他们的善业,使其身形胜于下三道众生,且心智也相当高,具有执行各种活动的大能力。但是,上三道众生仍然受制于徧布一切和合物的定律(注1),而须承受依因缘而存在之苦。他们仍然受烦恼的支配,因此仍然活在痛苦的换化纲中。任何轮回中的众生——即使是善道的众生——都必然有痛苦。痛苦无时不徧满轮回——纵使痛苦尚未彰显,痛苦永远都潜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努力地想要达到佛的果位;即使我们现在拥有一些快乐,但这种快乐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善道众生所遭受的苦不如恶道众生的苦那么剧烈,但是,他们仍然无法免除痛苦,因为他们知道痛苦随时都可能彰显或袭击而至。所以,即使我们生于善道,我们依然必须试着达到从痛苦中完全解脱的自由,即得到完全超越因缘和合的佛果或悟境。
天人似乎拥有最完美的快乐,他们的生活似乎充满了享乐和喜悦,由于他们完全耽溺于这些享乐和喜悦,因而没有修持佛法的动机。虽然他们的生命非常愉悦,但是那并无法永久持续下去,结束的时刻很快就会到来。当生为天人的福报受尽时,天人必须经历“死亡与转生(于较低之道)的痛苦”。由于天人都具有眼神通,当死亡来临时,他们都会见到五种衰灭的徵兆或现象(即所谓的“天人五衰”)(注2)。这对天人而言是极其痛苦的时刻,因为他们知道不仅是天界的享乐都即将结束了,他们尚且还将转生于较低之道并堕入极深的痛苦。
阿修罗的享乐不如天人之多,所以他们耽溺于快乐的程度较低。但是,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嫉妒心,因为他们累世皆具有这种强烈的烦恼。俱生的业习使他们一直嫉妒天人所拥有的极大快乐;此外,他们也嫉妒其他阿修罗的快乐。这种强烈的嫉妒心不断地啖食着他们,因此,纵使他们拥有很多的欢乐与物质受用,他们也无法真正地去享受这一切,因为嫉妒心不断地在折磨他们。当嫉妒心变得很剧烈时,他们就开始彼此争斗、相互憎恶。有时候,甚至是在争战之中死亡。所以,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情形。
人类的情形和其他道不同。人类并没有天人所拥有的极大享乐,这表示他们不会耽溺于这些享乐;但是,他们也没有三恶道的极大痛苦。所以,人道的情形最适合修持佛法及证悟佛果;这就是为什么人身被称为珍宝的缘故。它拥有修持佛法的一切自由与顺缘。人道众生具有修持佛法的能力及适当的状态,因为他们的享乐不像天道那么多、那么令人忘却修行的必要,他们的痛苦也不像三恶道那么剧烈、那么延续不绝而使人完全无法修行。此外,也不像畜生道众生,他们具有相当的智力,能够理解人身宝的价值,并弃绝对轮回的贪恋。所以,人道众生拥有许多本具的功德和福报,因而可以精进地修持佛法并证得佛果。
然而,由于人道的情形最适合修持佛法,它必定不是极度地愉悦。受生于人道的众生,仍然必须经历相当大的痛苦,因为人道中有四大本具的痛苦;生、老、病、死。
受生人道是痛苦的。因为在受生时我们并没有形体,我们必须在母亲的子宫内经历一系列痛苦的成形过程。离开母体的出生过程也是痛苦的(注3)。出生之后,我们立即面临愚钝之苦。我们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或独自走动,我们全然无助,完全须要父母的照顾,无法自己理解任何事情。这就是伴随出生而至的痛苦。
或许,我们会认为长大之后,情况就改善了。但是,即使如此,良好的情况也不会维持很久,因为年老或病痛很快就会造成困扰。我们不应该认为:“我也许能够逃避老苦或病苦。”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老苦或病苦必定会在某个时候到来。当老年来临时,衰弱的整个过程就展开了。纵使我们一度身强力壮,届时也将变得相当衰弱;纵使我们一度很聪慧,我们的才智也自会减退。这整个改变过程会非常令人痛苦及沮丧。当疾病袭击而至时,我们的身体徧满着痛苦,这种痛苦时而令人无法忍受并冀求摆脱它,但却无法如愿,我们只能接受它、等待它的消逝。除此之外,老苦及病苦还有附加的痛苦;死亡的念头。我们将会有生命
即将结束的恐惧。当然,我们到头来还是必须面临不可避免的死亡。这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将会往何处去。
所以,当我们谈到珍贵或难得的人身时,所指的是非常珍贵及有用的修行之宝。六道轮回的法教并不是为了惊吓大家,传授这个法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理解,有一个境界超越了这一切——包括人道——的痛苦。解脱这一切痛苦是可能的,寻获真正的快乐也是可能的。只要精进地修持,佛法的道路可以引领我们不断地寻获快乐,因为种下快乐的因之后,快乐的果会相继成熟——直到我们终于达到圆融的快乐。
若我们以为可以在金钱、名声或享乐之中寻得快乐,那么就错了,因为这种快乐绝对不长久。它不值得加以执著。我们应该把目标放在永恒的快乐上,但是,唯有如礼如法地修行才能得获这种快乐。
注:
1、此定律阐明一切由不同元素或成分构成的事物(和合物)终将瓦解。例如,身体是不同的元素组成的,终将(在死亡之后)会返回元素的状态。
2、“天人五衰”包括:花饰凋萎、衣裳垢腻、腋窝冒汗、体发恶臭、焦虑不安(不乐本座)。
3、“生苦”之详细描述,请参考第一世卡卢仁波切所著之《三乘佛法指要》页23~25。释成观中译,宝鬘印经会倡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