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修行信心分
    《起信论》分为五分,现在是说第四的<修行信心分>。第二<立义分>略说大乘。第三<解释分>广说大乘。都是教人知道“大乘”为何物。现在陈述的是须向此大乘起信心而修行。所谓“四信五行”,即在“大乘起信”的题号中相当于“起信”二字。

    一、四信

    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是中依未入正定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何等信心?云何修行?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

    【要义】承前起后,先举能修之人,后标信心与修行。所谓能信之人者,乃言未入正定聚者,即不定聚者。前述的分别发起道相,虽然也是不定聚之机,但是使已经信心成就之人,表示三种发心,使入正定聚,主要是说三贤十地的修行。现在的<修行信心分>,虽然也是对不定聚而言,但因信心尚未成就,故特地说述“四信五行”之法,主眼在于使信心成就。故前者是为胜机的菩萨而说,今者是为劣机的行者而说。因此前者是理想的实践论,今者可说是实际的实践论。此分别发趣相是从<修行信心分>的能信能行,着眼于所信所行的对象,以说明大乘。

    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要义】今陈述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中的四信。所谓四信者,乃言信真如,信佛,信法,信僧。第一,所谓信真如,因真如乃宇宙万有的根本,故乐念之。第二,所谓信佛者,即相信佛有大智慧光明等无量的功德,经常恭敬供养。第三,所谓信法者,乃言教法中有大利益,经常作六度的修行。第四,所谓信僧者,即相信僧能随顺真如,行二利,常亲近菩萨众,受教,修行。要之,真如是根本;佛法僧三宝,不外乎真如的显现。即真如的人格的、理想的表现,是佛;真如的哲学的、理论的表现,是法;真如的伦理的、实际的表现,是僧。又可把真如体相用的三大顺次配合佛法僧三宝。终极则惟一地归结于真如。但今因以穷行实践为主眼,故信仰对象有四,为欲鼓吹不坏的信念也。

    二、五行

    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

    【要义】今陈述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中的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波罗蜜中,禅定(止)、智慧(观)合为止观,为五行。此止观之二,乃不离一对之法。但必须均等,故合为一门。加之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依照增数之法,巧妙地组织本论,有深意焉。

    云何修行施门?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惟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要义】所谓行布施,施我财物,叫做“财施”。解除人的危险,叫做“无畏施”。教导人,叫做“法施”。世人有把此三施配合智、仁、勇三德者。即财施为仁,无畏施为勇,法施为智。而此三施,都要不执着能施、所施、施物,才是布施行之上乘。

    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谄曲、嗔恚、邪见。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要义】佛陀的戒法,大体分为三门,即摄律仪戒(止恶)、摄善法戒(作善)、摄众生戒(度生)。若以配合现在的经文,则出家以上相当于摄律仪戒,以下相当于摄善法戒,当护讥嫌以下相当于摄众生戒。摄律仪戒,通常禁止身三(杀生、偷盗、邪行)、口四(两舌、恶口、妄语、绮语)、意三(贪、嗔、痴邪见)。今于此外又加贪嫉、欺诈、谄曲三项。又,相当于摄善法戒的文中,在出家人,特别注意应守如来所制禁条,避开愦闹的都会而卜居于闲寂之处,少欲,知足,修头陀行,微少的罪过亦应惭愧而改悔。所谓“头陀”,译作抖擞,乃言为欲抖擞烦恼而托钵。最后,在相当于摄众生戒的文中,须注意勿使由于出家不谨慎而招致世人嫌恶讥评,发生狂妄地诽谤正法的罪过。

    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

    【要义】所谓忍辱者,即是忍耐,被别人恼,亦不起复仇之心,名为他不饶益忍,即忍受他人的不饶益之意。又,不为利害、毁誉、褒贬等而动心,名为安受忍,即不动的精神也。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要义】所谓精进,即用功。首先对诸善事不怠,又立志坚固,全无卑怯。又,为了解脱自身轮回生死之大苦,而行二利。

    复次,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已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木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

    【要义】举示精进中的障碍,说除障的方法。欲修行信心,亦因无始旷劫以来迷上加迷,为了邪魔诸鬼,为了世间的俗务,为了疾病,而不能如愿地修行,是常有的事。所以必须在昼夜六时中礼拜诸佛,至心忏悔,劝请大德,随喜善事,回向菩提,以增长善根,除去诸种障碍。

    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

    【字义】单说“止”,说“观”,乃方便之法。奢摩他,译言止,此处是对止说明止的成就的正止。又,加一“观”字,说奢摩他观,因为观有通别,通叫做禅定智慧,别叫做智惠。毗钵舍那,译言观,即正观也。

    【要义】陈述第五止观门,先略说止观之相。所谓止者,乃言吾人用妄分别来认识六尘的境界,因此必须止此等一切境界,使与正止一致而修行。所谓观者,乃言观察一切诸法的因缘生灭之相,使与正观相一致。不依据止,则心散乱;非观,则心沉滞。因此必须渐渐修习此二方便,不使离舍,才能止观双现前,达于妙境。质言之,止是真如门方面,由此可得根本智;观是生灭门方面,由此可得后得智。然二门二智,皆是惟一真如的两面观,故能双现。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惟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要义】其次分别说止。陈述止是修的方法,终于获得真如三昧。欲修止,必先住在静处,清净持戒,衣食具足,得善知识,屏除一切俗务。此五缘必须具备。今只举静处,其他从略。依照禅的座法,结跏跌坐,使身体端正。其次,不求世间名利,藉以正心。如此,可以依据真如门,观见唯心无境,因此不用按照气息的数息观,不须修习按照形色的骨锁观,不须依空、地、水、风、火乃至见闻、知觉之境而修习,所想能想,尽皆除去。因为一切法的真如,即宇宙的真相,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既已随顺法性真如,则心外无境。先在心外认识实境者,此认识实境的心是妄的。此种迂愚之法,必须除去。又若在修止期间,心情散乱,则应住于心外无境的正念中。心外无境,则此心亦无自相,空寂而念念不可得。不仅在端坐修行时如此,在去来、进止、起居、动作之时,亦应经常随顺法性不动之理而观察修行。久习纯熟之后,遂入“真如三昧”,一切境相皆止,成就初住不退位。惟疑惑不信之人不能入。

    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要义】陈述真如三昧的异名和胜德。入真如三昧时,法界一相而无差别。佛、凡平等无二。因此名为“一行三昧”。此真如一行三昧是诸三昧的根本,若能修习之,可生无量三昧。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说陀罗尼。或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著世间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数嗔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率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著,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著,则能远离是诸业障。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著世间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以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味著,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要义】魔障有种种,即出现恐怖的相貌,出现男女端丽之像,出现佛菩萨之相,说六度等之法,使人得到宿命通、天眼通等有漏的五通而被惑,使人发生烦恼,心情错乱,给与外道的三昧,使溺惑于禅悦食,使人食欲紊乱,身体衰弱等等,不胜枚举。对治此等魔障的方法,行者必须常行智慧观察,住于正念,不取不着,则魔障自然退散。其次,所谓外道三昧,内则不离见爱、我慢之心,外则贪着名闻利誉,因此绝对不能退治烦恼。又次,所谓真如一行三昧的真相,因无能缘之心,故不住见相;因无所缘之境,故不住得相。能所主客尽皆泯亡,故可渐渐断绝烦恼,入于如来种性的初住不退位。但倘四禅、四无色等世间禅不能离我执,则仍堕于外道的三昧。

    复次,精劝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云何为十?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灭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要义】修止不但于后生有利益,又有现世十种利益。一为佛菩萨护念之益,二为诸魔畏怖之益,三为远离外道之益,四为重障微薄之益,五为疑惑灭除之益,六为信仰增长之益,七为勇猛不怯之益,八为心身柔和之益,九为世间不乐之益,十为外缘不动之益。

    复次,若人惟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忽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要义】先略说观。只修止,则如止水湛然,心沉没而缺少活动,因而不乐众善,缺乏度生大悲,自利利他并失,故应修活动的观。修观有四阶级,即法相观、大悲观、大愿观、精进观。今说第一的法相观。法相观可治以前的失自利之过,乃四非常观:一为无常观,二为苦观,三为无我观,四为不净观。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世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要义】述大悲观。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因被无明熏习,而受生死苦报,现在、未来,皆蒙无量苦痛,而不知解脱之道,甚为可愍。

    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要义】为欲救济如此苦恼的众生,使得涅槃,故立大誓愿。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惟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

    【要义】述精进观。既立度生的大愿,除了端坐时专念止以外,必须常用毕生的努力,奉行修善。倘是应作,则随顺真如而作;倘是不应作,则不可违背真如而作。当如此观察。

    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著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以此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要义】前已分别解释止和观,今述止和观双运。行住坐卧,皆当止和观俱行。即一切诸法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止);同时,因缘和合的善恶业报是不失不坏的(观)。又,因缘和合的善恶业报不失不坏(观);同时,一切诸法的自性不生不灭(观)。止即观,观即止,平等即差别,差别即平等,止观不二,真生不二,故能退治凡夫二乘的心过,得入佛果菩提之道。

    三、弥陀易行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顺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要义】开示易行念佛的一门,作为防退的方法。众生(十信位兼十信以前的人)学大乘之法,作四信五行,欲得正信的初住不退位,但此娑婆世界多退缘,现时不能实地策修之,于此何能有如来胜方便而摄护信心?但可用专意念佛的因缘,随愿而生于他方佛土(虽是诸佛的净土,但引经看来,实为弥陀的净土),永离三恶道。所以经(净土三部经及《瑞相经》等)中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将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于彼阿弥陀佛国,则即得往生。故往生之人,常能在彼国土见佛,因此终无退转。若更有胜机(三贤十地),观见弥陀的真如法身,即理体,经常勤修,则可住于正定聚(初住已上),故毕竟能得往生。

    【详义】“专意念佛”,乃观念、口称两事。《孔目章》四(七丁左)以净土论赞叹门的念佛为口称的念佛。《禅源诠》上(六丁左)则以为观念的念佛。长水等为口称的念佛。但就真宗一家的结论看来,可说正是口称兼观念相通。“修多罗说”之下,有念佛,有善根。虽然十八、十九、二十真假未分,但对照上述的专意念佛之文,结论应是十八弘愿。“常见佛”等的八字,海东认为是经说之文;“若观”以下则为马鸣的解释。此时“若观”以下也与前者相同,只是劣机的解释。然《义记》中视为“常见佛”等以下乃马鸣的解释。此时“若观”以卞就成为胜机的解释。应是显示胜劣二机。虽二说皆可通,但从佛的理体方面看来,大可分为劣机和胜机。“若观彼佛”的“若”字,新译中无有。无有“若”之一字时,往生常见佛,故观见理体,成为局限于劣机。旧译有“若”之一字,是显现胜机,指示初住以上的胜机也可愿求往生极乐之意。然作为《起信论》的主旨,胜机有四信五行之法,有分别发趣道相中所说的三种发心。极乐往生当属于傍意,当着眼于“若”之一字,则基本意,契合于凡夫兼为圣人的旨趣。

    若将本论与《观经》相比较,则《观经》的正宗分中广说定、散二善,但从流通文倒看时,乃鼓吹念佛,而仿解释之例。本论亦与此同,虽说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但从此文倒看时,可说全论都是鼓吹念佛。然虚心平气观察今文时,有真假未分,旗帜不鲜明之处。故九祖法然圣人的《选择集》中,判定为傍明往生净土论,实属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