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寶藏經》是一部雜採諸經而成的經典,所載的故事多見於先後譯出各類的漢譯佛典和巴利文本生經中,其內容大抵相類似,或稍有變化。這種現象的產生蓋由於傳譯的過程中,因為撰寫方式、表達形式、宗旨等不同的因素,而有許多不同本子的出現,造成同樣的故事題材在各地區或各時代所流傳的佛經中內容有所出入。如有九種經典同時記載〈六牙白象〉這則故事,但篇幅長短不一,內容亦有分歧,有宣說佛過去生中行慈悲的本生故事、有著重因緣果報的、有強調佛行忍辱精神的、有當作譬喻故事被引用的,不論譯出的經典孰先孰後,不可否認的是,彼此之間的關係極為密切,或者取材於同一民間故事,或者相互影響,因此故事的演變過程實有彙整比較研究的必要。
本章擬以《雜寶藏經》為主,旁及與本經有關的各經典內容加以分析比較,試圖從中看出同樣故事在不同經典中所呈現各種風貌;同時考察其內容及其相互間之關係。經由各藏經中仔細的比對,發現大約有下面幾種現象:
1、主題相同,情節發展相近,只是內容稍作變化者;
2、主題相同,情節發展相似,但故事內容不同者;
3、主題不同,但情節發展和內容皆十分相近者;
4、部份情節相同者;
5、題材相同,但故事內容和情節發展皆不相同;
以下謹就這五種不同的現象分別加以探討,另在巴利文本生談中,也有幾篇與本經有關的故事內容,則另立一節進行考究。
以下先行將本經各故事與其他各經、律中的相對故事列出,供作比對之參考。
《雜寶藏經》與其他相關經典對照表:
則號雜寶藏經的題目參考的相關經文
一十奢王緣《六度集經》卷五·四六則國王本生·大正三,P.26c——P.27b
巴利文本生談第461十車王〈Dasakatha〉
二王子以肉濟父母緣〈前半部〉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一·孝養品第二·大正三,P.128b——P.130b
《賢愚經》卷一·須闍提品第七·大正四,P.356a——P.357a
〈後半部〉
《六度集經》卷五·四三則·大正三,P.24——25
佛說菩薩睒子經》·大正三,P.436——438
《佛說睒子經》一卷·大正三,P.438b——P.440a
三鸚鵡子供養盲父母緣巴利文本生談稻田本生
四棄老國緣《賢愚經》卷一·五則海神難問船人品·大正四,P.354b——P.355a
《法句譬喻經》卷二·喻華香品之二·大正四,P.585b-c
《賢愚經》卷七·三七則·大正四,P.399a——402a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八·大正二四,P341b-c
巴利文大隧道本生
六佛說往昔母迦旦遮羅緣《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大正二四,P.44
七慈童女緣《六度集經》卷四·三九則彌蘭經·大正三,P.21
《佛本行集經》卷五十·說法儀式品下·大正三,P.884c——887a
JatakaNo.369,439
DivyavadanaNo.38
AvadanasatakaNo.36
九鹿女夫人緣《六度集經》卷三·二三則國王本生·大正三,P.14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大正三,P.138c——140c
《賢愚經》卷七·三七則·大正四,P.397a——402a
《賢愚經》卷十三·六五則·大正四,P.440c——441b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二·大正二四,P.161a-b
《大唐西域記》卷七·千佛本生故事
十六牙白象緣《六度集經》卷四·二八則·大正三,P.17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大正三,P.295c
《大莊嚴論經》卷十四·六八則·大正四,P.336b——338a
《雜譬喻經》卷上·九則·大正四,P.504b-c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四·大正十三,P.741——742
《摩訶僧祇律》卷二·大正二二,P.240——24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五·大正二四,P.71——72
JatakaNo.514
《大唐西域記》卷七·象、鳥、鹿王本生故事
一一兔自燒身供養大仙緣《六度集經》卷三·二一則兔王本生·大正三,P.13c
《菩薩本緣經》卷下·六則兔品·大正三,P.64c——66c
《生經》卷四·三一則佛說兔王經·大正三,P.94b-c
《菩薩本生鬘論》卷二·六則兔王舍身供養梵志緣起·大正三,P.337b-338b
《撰集百緣經》卷四·三八則兔燒身供養仙人緣·大正四,P.22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五·大正二四,P.72
JatakaNo.316
《大唐西域記》卷七·三獸窣堵波
一二善惡獼猴緣《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五·大正二四,P.7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十·大正二四,P.201
JatakaNo.407
Jm.No.27
一三佛以智水滅三火緣《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上·大正四,P.120
《舊雜譬喻經》卷上·二三則·大正四,P.515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五·大正二四,P.72
《大智度論》卷十六·二七則釋初品中·大正二五,P.178c-179a
《大唐西域記》卷六
一七梵摩達夫人妒忌傷子法護緣《撰集百緣經》卷四·三九則法護王子為母所殺緣·大正四,P.221c——222a
巴利文小法護本生
一九離越被謗緣《舊雜譬喻經》卷上·三二則·大正四,P.516a
二十波斯匿王醜女賴提緣《撰集百緣經》卷八·七九則波斯匿王醜女緣·大正四,P.242b——243b
《賢愚經》卷二·八則波斯匿王女金剛品·大正四,P.357b——358b
二一波斯匿王女善光緣《舊雜譬喻經》卷上·第七則·大正四,P.512
二二昔王子兄弟二人被驅出國緣《六度集經》卷二·十二則波羅奈國王經·大正三,P.6
《六度集經》卷四·三一則國王本生·大正三,P.18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六·大正二四,P.180——181
JatakaNo.193
二三須達長者婦供養佛獲報緣《雜譬喻經》卷下·二八則·大正四,P.509
二四娑羅那比丘為惡生王所苦惱緣《大莊嚴論經》卷十二·六五則·大正四,P.323——326b
二六二內官諍道理緣《大莊嚴論經》卷十五·七二則·大正四,P.340
二八仇伽離謗舍利佛等緣《出曜經》卷十·誹謗品·大正四,P.664
《阿含經》卷四八·一二七八則·大正二,P.351
《增一阿含經》卷十二·五則·大正二,P.603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八,大正二四,P.190——191
二九龍王偈緣《六度集經》卷五·四八則龍本生·大正三,P.27c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五·大正二四,P.72b
JatakaNo.304
三一共命鳥緣《佛本行集經》卷五九·婆提利迦等因緣品下·大正三,P.923——924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五·大正二四,P.69——70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八,大正二四,P.195
三二白鵝王緣《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藥事》卷十五·大正二四,P.70和P.72
三三大龜因緣《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藥事》卷十五·大正二四,P.70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一·大正二四,P.155
三五山雞王緣《生經》卷一·六則佛說野雞經·大正三,P.74
JatakaNo.383
三七老仙緣《出曜經》卷十四·利養品第十四·大正四,P.687b——688a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十·大正二四,P.203c
三八二估客因緣《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五·大正二四,P.70c——P.71a
巴利文真理本生
四一貧女以兩錢布施即獲報緣《大莊嚴論經》卷四·二二則·大正四,P.279c——280a
四二乾陀衛國畫師罽那設食獲報緣《大莊嚴論經》卷四·二一則·大正四,P.279
《大智度論》卷十一·釋初品第一·大正二五,P.141c-142a
四三罽夷羅夫婦自賣設會現獲報緣《大莊嚴論經》卷十五·七四則·大正四,P.341——342
五十大愛道施佛金縷織成衣並穿珠師緣《中阿含經》卷四七·瞿曇彌經第四分別誦·大正一,P.721
五六天女本以華散佛化成華蓋緣《撰集百緣經》卷六·五三則採華供養佛得生天緣·大正四,P.229
六一貧女人以氈施須達生天緣《撰集百緣經》卷六·五五則須達多乘象勸化緣·大正四,P.230b——231a
七三帝釋問事緣《佛說長阿含經》卷十·十四則釋提桓因問經·大正一,P.62b——66a
《佛說帝釋所問經》一卷·大正一,P.246c——250c
《中阿含經》卷三二·大正一,P.632c-638c
七四度阿若僑陳如等說往日緣《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五·大正二四,P.69
八十十力迦葉以實言止佛足血緣《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八·大正二四,P.194
八六波斯匿王遣人請佛由為王使生天緣《撰集百緣經》·卷六·五七則·大正四,P.231b-232a
九四月氏國王與三智臣作善親友緣《舊雜譬喻經》卷上·第十則·大正四,P512c
九六佛弟難陀為佛所逼出家得道緣《出曜經》卷二四·大正四,P.739b——740a
九七大力士化曠野群賊緣《舊雜譬喻經》卷上
《賢愚經》卷十一·五二則·大正四,P.423——427c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四七·大正二三,P.883c——884b
一○○五百白鴈聽法生天緣《撰集百緣經》卷七·六○則五百鴈聞佛說法緣·大正四,P.234a-b
《賢愚經》卷十三·六○則五百鴈聞佛法升天品第五十三·大正四,P.437
一○一提婆達多放護財醉象欲害佛緣《法句譬喻經》卷三·忿怒品第二十五·大正四,P.596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九·大正二四,P.198——199
一○二迦栴延為惡生王解八夢緣《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一卷·大正二,P.870c——872a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一卷·大正二,P.872
《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一卷·大正二,P.873a——874a
《增一阿含經》卷五一·九則·大正二,P.829b——830b
巴利文大夢本生
一○五求毘摩天望得大富緣《大莊嚴論經》卷十·五九則·大正四,P.314c——315a
一○六鬼子母失子緣《佛說鬼子母經》一卷·大正二一,P.290——291
一一一難陀王與那伽斯那共論緣《那先比丘經》·大正三二,P.694——703
一一五女人至誠得道果緣《雜譬喻經》卷下·二二則·大正四,P.508
《舊雜譬喻經》卷上·九則後半部·大正四,P.512
一一七羅〔目*侯〕羅因緣《佛本行集經》卷五五·五六則羅□羅因緣品上·大正三,P.906a——910a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二·大正二四,P.158——159
一一八老婆羅門問諂偽緣巴利文騙子本生
一二一婢共羊〔鬥/豆/寸〕緣《菩薩本行經》卷中·大正三,P.115a-b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十·大正二四,P.201a-b
第一節與漢譯佛經故事的比較
本節主要從漢文《大藏經》中,找出與本經相關的經典加以比對,有些經文內容較為簡短的,直接按照本生故事的結構:即「序分」、「正分」、「結分」加以區別;而故事內容較長者,則劃分為若干情節;另有幾則因經文過長,在此暫不作比較。
第一項主題、情節皆相同,內容稍作改變者
《雜寶藏經》中屬於這類的故事有二、七、十、十一、十三、十七、二十、二二、二三、二六、二九、三一、三五、三八、四一、四二、四三、五六、六一、七三、八六、九六、一○○、一○五、一○六、一一五、一二一等二十七則。
其中第二則係由兩則故事組成的,屬於本生形式,這兩則故事可分別獨立,因此
歸入此類型中加以討論。
一、第二則王子以肉濟父母緣〈前半部〉
【相關故事】
①《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一·孝養品第二·大正三,P.128b——P.130b
②《賢愚經》卷一·須闍提品第七·大正四,P.356a——P.357a
【經文比對】
情節雜寶藏經大方便佛報恩經賢愚經
1、開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爾時阿難著衣持缽,入城乞食。見一小兒有盲父母,乞索得食,好者供養父母,□者便自食之。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小兒者甚為希有,乞得好食用奉父母,擇麤惡者而自食之。佛言:此未為難,我過去世中,供養父母,乃極為難。阿難白佛言:世尊,過去之世,供養父母,其事云何?·····吾當為汝,略說孝養父母苦行因緣。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祇竹園精舍,爾時世尊而與阿難著衣持□,入城乞食。時有老翁老母兩目既盲,貧窮孤苦,無止住處。止宿門下,唯有一子,年始七歲,常行乞以養父母。得好果菜,其美好者供養父母;餘殘酸澀,臭穢惡者,便自食之。爾時阿難見此小兒,雖為年小,恭敬孝順,心懷愛念。佛乞食已,還到精舍。爾時世尊為諸大眾演說經法。阿難於時,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向與世尊,入城分衛,見一小兒慈心孝順,共盲父母住城門下,東西乞□,所得之物,飯食菜果,其美好者,先以供養其老父母;破敗臭穢極不好者,便自食之,日日如是,甚可愛敬。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阿難白言:不審世尊過去世時,慈孝父母,不惜身命,能以身肉,濟救父母危嶮之命,其事云何?佛告阿難:諦聽善念,我當說之阿難唯然,當善聽之。
2、大臣叛亂欲害,鬼神通風報信佛言:乃往過去,有大國王統領國土,王有六子,各領一國。時有一大臣名羅□求,計謀興軍,殺彼大王及其五子。其第六小子,先有鬼神來語之言:汝父大王及諸五兄,悉為大臣羅□求之所殺害,次欲到汝。爾時世尊告於阿難及諸大菩薩摩訶薩一切大眾,而作是言: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爾時有國號波羅奈,彼中有佛出世,號毘婆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於像法中有王出世,號曰羅闍王。波羅奈國王,有二萬夫人,大臣有四千人,有五百健象王,主六十小國,八百聚落。王有三太子,皆作邊小國王。爾時波羅奈大王聰叡仁賢,常以正法治國,不枉人民,惟王福德力故,風雨時節,五穀豐熟,人民優壤。爾時波羅奈大王,有一所重大臣名曰羅□。羅□大臣心生惡逆,起四種兵,所謂象兵、車兵、馬兵、步兵,伐波羅奈國,斷大王命。已殺王竟,復遣四兵往詣邊國,殺第一太子,次復往收第二太子,其最小弟作邊小國王。其小王者,形體姝大,端正殊妙,仁性調善,語常含笑。發言利益,不傷人意,常以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國土豐樂,人民熾盛,多饒財寶,家計充盈。國土人民,歎美其王,稱善無量。虛空諸天,一切神祇,亦皆敬愛。
爾時其王生一太子,字須闍提,聰明慈仁,好喜布施。須闍提太子者,身黃金色,七處平滿,人相具足。年始七歲,其父愛念,心不暫捨。爾時守宮殿神語大王言:大王知不?羅□大臣近生惡逆,謀奪國位,殺父王竟,尋起四兵,伺捕二兄,已斷命根,軍馬不久當至大夫,今者何不逃命去也?
爾時大王聞是語已,心驚毛豎,身體掉動,不能自持,憂恚懊惱,喑嗟煩悶心肝惱熱,夗轉□地,悶絕良久,乃穌。微聲報虛空中言:卿是何人?但聞其聲,不見其形?向者所宣審實爾不?即報王言:我是守宮殿神,以王聰明福德,不枉人民,正法治國,以是之故,先相告語:大王,今者宜時速出,苦惱衰禍。正爾不久,怨家來至。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一大國名特叉尸利。爾時有王名曰提婆。時彼國王,有十太子,各領諸國。最小太子字修婆羅提致,晉言善住,所領國土,人民觀望,最為豐樂。時父王邊,有一大臣,名曰羅□,每懷兇逆,反殺大王。大王已死,攝正為王,即遣兵眾,往詣諸國,殺諸太子。此最小者,鬼神所敬,時入園中,欲行觀看,有一夜叉從地而出,長跪白言:羅□大臣反殺父王,遣諸兵眾殺汝諸兄,今復遣人,欲來殺汝。王可思計,避其禍難。
3、計畫逃難王子聞已,即還家中。婦見王子顏色憂悴,不與常同,而問夫言:汝何以爾?夫答婦言:男子之事,不得語汝。婦言:王子,我今與汝生死共同,有何急緩而不見語?夫答婦言:適有鬼神來語我言:汝父大王及與五兄,悉為他殺,次來到汝。以是憂懼,莫知所適?夫婦作計,即共將兒逃奔他國。爾時大王即入宮中,而自思念:我今宜應歸投他國。復自思惟:向於鄰國,而有兩道,一道行滿足七日,乃到他國;一道經由十四日。即便盛七日道糧,微服尋出。去到城外,而便還入宮中,呼須闍提太子,抱著膝上,目不暫捨,粗復驚起,而復還坐。爾時夫人見其大王不安其所,似恐怖狀,即前問言:大王今者似恐怖狀,何因緣故?坐不安所,身坌塵土,頭髮蓬亂,視瞻不均,氣息不定,如似失國,恩愛別離,怨家欲至,如是非祥之相,願見告語。王言:吾所有事,非汝所知。夫人尋白王言:我身與王二形一體,如似鳥之兩翅,身之兩足,頭之二目。大王今者,云何而言,不相關頂?王告夫人:汝不知耶,羅□大臣近生惡逆,殺父王竟,伺捕二兄,亦斷命根,今者兵馬,次來收我。今欲逃命,即便抱須闍提太子,即出進路。爾時夫人亦隨後從去。時王聞之,心崩惶怖,到於其夜,便思計校,而欲突去。時有一兒字須闍提,晉言善生,至年七歲,端正聰黠,甚為可愛。其王愛念。出復來還,而抱此兒,悲泣歎息。其婦見王,入出惶怖,即而問之:何以匆匆如恐怖狀?其夫答曰:非卿所知。婦復牽之,我今與汝身命共并,危嶮相隨,莫見捐捨。今有何事,當以告示。其王答言:我近入園,有夜叉鬼從地而出。長跪白我:羅□大臣,今興惡逆,已殺父王,遣諸兵眾,殺汝諸兄,今亦遣兵,當來殺王,宜可避之。我聞是語,心懷恐怖,但恐兵眾,如是來到,是故急疾,欲得去耳。其婦長跪,即白王言:願得隨侍,莫見孤棄。
4、誤錯他路,備糧用盡,陷入苦境持七日糧計應達到。惶怖所致錯從曲道,行經十日猶不達到,糧食乏盡,困餓垂死。時王荒錯,心意迷亂,誤入十四日道。其道險難,無有水草,前行數日,糧□已盡,本意盛一人分□,行七日道,今者三人共食,誤入十四日道數日,糧食已盡,前路猶遠。是時大王及與夫人舉聲大哭,怪哉怪哉!苦哉苦哉!從生已來,常未曾聞有如是苦,如何今日,身自更之。今日窮厄,衰禍已至,舉手拍頭,塵土自坌,舉身投地,自悔責言,我等宿世造何惡行,為殺父母、真人羅漢;為謗正法、壞和合僧;為畝獵、漁捕、輕秤小斗,劫奪眾生;為用招提僧物,如何今日,受此禍對?正欲小停,懼怨家至,若為怨得,必死不疑,正欲前進,飢渴所逼,命在呼嗡□。時王即便將婦抱兒,相將而去,欲至他國。時有二道,一道七日,一道十四日。初發惶懅,唯作七日糧調,規俟一人而已。既已出城,其心憒亂,乃涉十四日道。已經數日,糧食乏盡,飢餓迷荒,無餘方計。
5、子以己肉,濟父母命王子思惟:三人併命,苦痛特劇。,寧殺一人,存二人命,即便拔劍,欲得殺婦。兒顧見父,合掌白言:願父今者莫殺我母,寧殺我身,以代母命。父用兒語,欲殺其子。子復白言:莫斷我命!若斷我命,肉則臭爛不得久停,或恐其母不得前達;不斷我命,須臾削割,日日稍食。未到人村,餘在身肉,唯有三臠。子白父母:此肉二臠,父母食之,餘有一臠,還用與我,擲兒放地,父母前進。爾時大王及與夫人,思是苦已,失聲大哭。王悲悶絕,舉身□地,良久醒悟。復自思惟;不設方便,三人併命,不離此死,我今何不殺於夫人?以活我身並續子命。作是念已,尋即拔刀欲殺夫人。其子須闍提見王異相,右手拔刀欲殺其母。前捉王手,語父王言:欲行何等?。爾時父王悲淚滿目,微聲語子:欲殺汝母,取其血肉,以活我身並續汝命。若不殺者,亦當自死。我身今者死活何在,今為子命欲殺汝母。爾時須闍提即白父言:王若殺母,我亦不食,何處有子噉其母肉,既不噉肉,子俱當死。父王今者,何不殺子濟父母命?王聞子言:即便悶絕,夗轉□地,微聲語子:子如吾目,何處有人,能自挑目,而還食也?吾寧喪命,終不殺子噉其肉也。爾時須闍提諫父王曰:父王今者,若斷子命,血肉臭爛,未堪幾日。惟願父母莫殺子身,欲求一願,若見違者,非慈父母。爾時父王語太子言:不逆汝意,欲願何等?便速說之。須闍提言:父母今者,為愍子故,可日日持刀,就子身上割三斤肉,分作三分,二分奉上父母,一分還自食之,以續身命。爾時父母即隨子言:割三斤肉,分作三分,二分父母,一分自食,以支身命。得至前路,二日未至,身肉轉盡,身體肢節,骨髓相連,餘命未斷,尋便倒地。爾時父母尋前抱持,舉聲大哭,復發聲言:我等無狀,橫割汝肉,使汝苦痛。前路猶遠,未達所在,而汝肉已盡,今者併命聚屍一處。爾時須闍提微聲諫言:已噉子肉,進路至此,計前里程,餘有一日。子身今者不能移動,捨命於此,父母今者,莫如凡人併命一處。仰白一言:為憐愍故,莫見拒逆,可於身諸節間淨刮餘肉,用濟父母,可達所在。爾時父母即隨其言,於身肢節更取少肉,分作三分。一分與兒,二分自食。食已,父母別去。須闍提起立住視父母。父母爾時舉聲大哭,隨路而去。父母去遠不見,須闍提太子戀慕父母,目不暫捨,良久□地,身體當時新血肉香,於十方面有蚊虻,聞血肉香來封身上,遍體唼食,楚毒苦痛,不可復言。憐愛其子,欲殺其婦,而欲自濟並用活兒。令婦在前擔兒而行,於後拔刀欲殺其婦,時兒迴顧,見父拔刀欲殺其母,兒便叉手,曉父王言:唯願大王,寧殺我身,勿害我母。慇懃諫父,救其母命,而語父言:莫絕殺我,稍割食之,可經數日,若斷我命,肉便臭爛,不可經久。於是父母欲割兒肉,啼哭懊惱,而割食之。日日割食,其肉稍盡,。唯有骨在。未至他國,飢荒遂甚。父復捉刀,於其節解,次第剝之,而得少肉。於是父母,臨當棄去。兒自思惟:我命少在,唯願父母向所有肉,可以少許,還用見施。父母不違,即作三分,二分自食,餘有一分,並殘肌肉眼舌之等,悉以施之,於是別去。
6、孝行感天,天神考驗時釋提桓因宮殿震動,便即觀之,是何因緣?見此小兒,作希有事,即化作餓狼,來從索肉。小兒思惟,我食此肉亦當命盡,不食亦死,便捨此肉而與餓狼。釋提桓因即化作人,語小兒言:汝今割肉與汝父母,生悔心不?答言:不悔。天言:汝今苦惱,誰當信汝不生悔心?爾時太子餘命未斷,發聲立誓願,宿世殃惡,從是除盡,從今已往,更不敢作。今我此身以供養父母,濟其所重,願我父母常得十一餘福,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縣官盜賊陰謀消滅,觸事吉祥,餘身肉血施此諸蚊虻等,皆使飽滿。令我來世,得成作佛,得成佛時,願以法食,除汝飢渴,生死重病。發是願時,天地六種震動,日無精光驚諸禽獸,四散馳走,大海波動,須彌山王踊沒低昂,乃至忉利諸天,亦皆大動。時釋提桓因將欲界諸天下閻浮提,怯怖須闍提太子,化作師子、虎狼之屬,張目訾,咆地大吼,波踊騰躑,來欲搏齒。
爾時須闍提見諸禽獸作大威勢,微聲語言:汝欲噉我隨意取食,何為見怖耶?爾時天王釋言:我非師子、虎狼也,是天帝釋故來試卿。爾時太子見天王釋歡喜無量。爾時天王釋問太子言:汝是難捨能捨,身體血肉供養父母。如是功德,為願生天,作魔王、梵王、天王、人王、轉輪聖王。須闍提報天王釋言:我亦不願生天作魔王、梵王、天王、人王、轉輪聖王,欲求無上正真之道,度脫一切眾生。天王釋言:汝大愚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久受勤苦,然後乃成。汝云何能受是苦也?須闍提報天王釋言: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於無上道。天王釋言:汝惟空言,誰當信汝?
兒便立願:我今身肉供養父母,持是功德,用求佛道,普濟十方,一切眾生,使離眾苦,至涅槃樂。發是願時,三千世界,六反震動,色欲諸天,而皆愕然,不知何故?宮殿動搖。即以天眼觀於世間,而見菩薩以身之肉供養父母,願成佛道,誓度眾生,以是之故,天地大動。於是諸天皆悉來下,側塞虛空,悲泣墮淚,猶如盛雨。
時天帝釋來欲試之,化作乞兒,來從其乞。持手中肉,復用施之。即復化作師子、虎狼,來欲噉之。其兒自念:此諸禽獸欲食我者,我身餘殘骨肉髓腦,悉以施之,心生歡喜,無有悔恨。爾時天帝見其執志心不移轉,還復釋身,住其兒前,而語之曰:如汝慈孝,能以身肉供養父母,以是功德,用求何等?天帝魔王、梵天王耶?兒即答言:我不願求三界快樂,持此功德用求佛道,願度一切無量眾生。天帝復言:汝能以身供養父母,得無悔恨於父母耶?其兒答言:我今至誠供養父母,無有悔恨,大如毛髮。天帝復言:我今視汝身肉已盡,言不悔恨,是事難信。
7、說誠實言,身體平復,獲得王位小兒於是即出實言:我若不生悔心,身肉還生平復如故;若有悔者於是即死。作此言已,身體平復,與本無異。釋提桓因即將其子並其父母,使得一處見彼國王。心大悲喜,愍其至孝,歎未曾有。即給軍眾,還復本國。釋提桓因即漸擁護作閻浮提王。須闍提即立誓願:若我欺誑天王釋者,令我身瘡始終莫合,若不爾者,令我身體平復如本,血當反白為乳。即時身體平復如故,血即反白為乳,身體形容端正倍常,起為天王釋頭面禮足。爾時天王釋即歎言:善哉善哉!吾不及汝,汝精進勇猛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久,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願先度我。時天王釋於虛空中即沒不現。爾時王及夫人得到鄰國,時彼國王遠出奉迎,供給所須,稱意與之。爾時大王向彼國王說上事因緣,如吾子身肉,孝養父母,其事如是。時彼鄰國王聞是語已,感須闍提太子難捨能捨,身體肉血,供養父母,孝養如是。感其慈孝故,即合四兵,還與彼王,伐羅□羅。爾時大王即將四兵順路還歸,至與須闍提太子別處,即自念言:吾子亦當死矣,今當收取身骨還歸本國。舉聲悲哭,隨路求覓,遙見其子身體平復,端正倍常,即前抱持,悲喜交集,語太子言:汝猶活也。爾時須闍提具以上事向父母說,父母歡喜,共載大象,還歸本國。以須闍提福德力故,伐得本國,即立須闍提太子為王。其兒答言:若無悔恨,我願當成佛者,使我身體平復如故。言誓已竟,身即平復。時天帝釋及餘諸天異口同音:讚言善哉!其兒父母及國中人,皆到兒所,歎未曾有。時彼國王見其太子所作奇特,倍加恭敬,歡喜無量。將其父母及其太子入宮供養,極為恭敬,哀此太子。時彼國王躬將軍馬,共善住王及須闍提太子還至本國,誅滅羅□。立作本王,父子相繼,其國豐樂,遂致太平。
8、結尾爾時小兒,我身是也;爾時父母,今日父母是也。佛言:非但今日讚嘆慈孝,於無量劫,常亦讚嘆。佛告阿難:爾時父王者,今現我父輸頭檀是;爾時母者,今現我母摩耶夫人是;爾時須闍提太子者,今則我身釋迦如來是;爾時天王釋者,阿若憍陳如是。說此孝養父母品時,眾中有二十億菩薩,皆得樂說辯才,利益一切。復有十二萬億菩薩,皆得無生法忍。復有十方諸來微塵等數,皆得陀羅尼門。復有恆河沙等微塵數諸聲聞緣覺,捨離二乘心究竟一乘。復有微塵數優婆塞優婆夷,或得初果,乃至二果。復有百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諸天龍鬼神乾□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或發菩提心,乃至聲聞辟支佛心。佛告阿難:菩薩如是為一切眾生故,難行苦行孝養父母,身體血肉,供養父母。其事如是,一切大眾聞佛說法,各得勝利,歡喜作禮,右遶而去。佛語阿難:爾時善住王者,今現我父白淨王是;爾時母者,今現我母摩訶摩耶是;爾時須闍提太子者,今我身是。佛語阿難:由過去世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以持身肉濟父母厄,緣是功德,天上人中,常生豪尊,受福無量。緣是功德,自致作佛。爾時眾會聞佛自說,宿世本緣。爾時會者皆各悲歎,感佛奇特,慈孝之行,其中有得須陀洹者,斯那含者,阿那含者,阿羅漢者。有發無上正真道者,有住不退地者。一切眾會,皆大歡喜,頂戴奉行。
【比較分析】
上列三則皆為本生故事,經首皆以阿難與世尊入城乞食,見一子將好食供養盲父母;粗者自食,引發佛為阿難說過去因緣。在本生故事的內容中,皆為大臣叛亂欲殺害國王,鬼神前來通風報信,國王得此消息,一時不知所措,原不打算告訴夫人,後經夫人循循善誘之後,才說明原委,夫婦兩人計畫攜子共同逃亡。在倉皇驚嚇中,不慎走錯路,使備糧用盡,陷入饑寒交迫的苦境。國王本欲殺夫人以存父子二人性命,然子不忍,願割己肉供養父母,但為防止肉腐敗,命不可斷,方能日日供給。王子的孝行感天動地,天神下凡考驗,先化身為狼等索肉,後王子說誠實言,因表裡如一,使身體還復,又受彼國王之助,恢復王位。最後以本生人物相對應作結。
這三則故事的內容,情節發展與主題表現皆十分相近,唯內容稍作變化而已,茲將不同處比較如下〈為解說方便,將經名以簡稱表示,下同〉:
情節一:
1、說法地點:《雜》佛在舍衛國;《賢》佛在羅閱祇竹園精舍。〈按:舍衛國,又稱舍衛、舍衛城,位於憍薩羅國境內;羅閱祇,又稱羅悅祇、王舍城,為摩羯陀國之都城。佛陀一生遊行教化,其足跡遍於各地,與上述兩地的因緣關係最深。故《賢愚經》卷七中常指的「中國」就是指這兩個地方,所以佛經開端亦常用此為說法地點。〉
2、《報恩》的經首與此兩經大不相同,在此省略不引。
情節二:
1、《雜》無指出國名、《賢》特叉尸利國、《報恩》為波羅奈國。〈按:特叉尸利國為特叉尸羅的異譯,梵名Taksasila,巴利名Takkasila,又作呾叉尸羅,為北印度之古國;波羅奈國,梵名Varanasi,又稱婆羅□斯國,舊稱伽尸國,為中印度古王國名。〉
2、《雜》只言大國王,而無姓名;《報恩》波羅奈國王;《賢》提婆國王。
3、《雜》王有六子,最小太子無指名;《報恩》王有三太子,第三子有一兒名須闍提;《賢》最小太子名修婆羅提致,其生一子名須闍提;後兩經的故事主角同名。〈按:須闍提,有可能為須達拏太子,梵名sudana,意為作善施太子的異譯,皆為釋尊於因位修菩薩行時之名。〉
4、叛亂大臣名不同。《雜》羅□求;《報恩》及《賢》皆為羅□羅。
5、通風報信者不同。《雜》為鬼神;《報恩》守宮殿神;《賢》夜叉。
6、描寫方式。《雜》較為簡單;《報恩》對國家的情況描寫的很詳細;《賢》特別說明因最小王子較受敬重,所以鬼神特別通知,對動作有生動的描繪。
情節三:
1、婦見夫有異狀,描繪不同。《雜》王子顏色憔悴,異於平常;《報恩》見王坐立不安,身坋塵土,頭髮蓬亂,視瞻不均,氣息不定,如似失國;《賢》王心惶怖,抱子哭泣。
2、《報恩》增加王原獨自攜糧逃走,後又返回宮中的情節,同時又採用譬喻手法加以表現。
情節四:
1、《雜》無說明誤入之道需走幾日,但說出第十天時已頻臨垂死邊緣;後兩者皆有詳細說明兩道所需花費的時間。
2、《報恩》特別強調父母之傷心欲絕,並酌加筆墨形容今世受苦可能是前世造惡的報應。
情節五:
1、《賢》對王本欲殺夫人的動機描寫較詳盡,且動作也有細膩的描繪。
2、《報恩》與《賢》將所剩肉作布施。
3、《報恩》在此段情節描寫的非常詳盡,包括「每次割肉三斤分作三分··」,內容幾近《雜》之四倍。
情節六:
1、《報恩》及《賢》說明天宮震動的原因,是須闍提發大願,但《雜》對此無描繪。
2、天帝釋的變化不同。《雜》化為餓狼索肉,再化為人考驗其心志;《報恩》師子、虎狼之屬,後直接告之為以天神,問為何不生天為王,何須在人間受苦;《賢》化作乞兒、師子、虎狼索肉。
情節七:
1、《雜》無特別說明滅羅□,只言還復本國而已;《報恩》兩王合力滅羅羅,本欲收取尸骨,卻在歸途中一家團圓;《賢》受彼國王之助,善住王及須闍提太子合力消滅羅□羅。
情節八:
1、對應人物《雜》與《賢》同,《報恩》我父輸頭檀。〈按:淨飯,梵名Suddhodana,巴利文Suddhodana,音譯作輸頭檀那、首圖陀那,皆為淨飯王的音譯。〉
2、《報恩》多「爾時天王釋者阿若憍陳如」的人物對應。
【小結】
1、三則故事中,《雜》較為簡單,《賢》對故事的情節發展與內容敘述較為完整,而《報恩》運用許多譬喻手法來描寫,筆法之細膩與詳盡,可能是參考《賢》而加以發揮。
2、從《賢》和《報恩》兩經中的主角須闍提,可知這則故事原為〈須闍提本生〉,而這兩經的譯出年代又較《雜》早,可推知《雜》的故事來源可能直接取材於〈須闍提本生〉或者參考這兩部經。
二、第三十三則大龜因緣
【相關故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藥事》卷十五·大正二四,P.70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一·大正二四,P.155
【經文比對】
結構
雜寶藏經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
序分
佛在王舍城,提婆達多心常懷惡,欲害世尊。乃雇五百善射婆羅門,使持弓箭,詣世尊所,挽弓射佛。所射之箭變成拘物頭華、分陀利華、波頭摩華、優缽羅華。五百婆羅門見是神變,皆大怖畏,即捨弓箭,禮佛懺悔。在一面坐,佛為說法,皆得須陀洹道。復白佛言:願聽我等出家學道。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體,重為說法,得阿羅漢道。諸比丘白佛言:世尊神力,甚為希有。提婆達多常遇害佛,然佛恆生大慈。
正分:救商人遠離水難,反遭殺害並食其肉
佛言:非但今日,於過去時,波羅奈國有一商主名不識恩,共五百賈客入海採寶,得寶還返,到迴淵處,遇水羅剎,而捉其船,不能得前。眾商人等極大驚怖,皆共唱言:天神、地神、日月諸神,誰能慈愍濟我厄也!有一大龜背廣一里,心生悲愍,來向船所,負載眾人,即得渡海。時龜小睡,不識恩者欲以大石打龜頭殺。諸商人言:我等蒙龜濟難活命,殺之不祥,不識恩也。不識恩曰:我停飢急,誰問爾恩。輒便殺龜,而食其肉。即日夜中,有大群象,蹋殺眾人。
我於往昔在不定聚,於大海中,而作龜身,於諸龜中,而復為王。後於異時,有五百商人乘舡入海,到於寶所採種種寶。既獲寶已,而還本國。於其中路遇磨竭魚,非理損舡,諸商人等皆悉悲號,同聲大叫。時彼龜王聞此叫聲,從水而出,詣商人所。作是言:汝等勿怖!宜上我背,我今載汝令得出海,身命得全。於是眾商一時乘龜而趣岸。人眾既多,所載極重,住於精進,心不退轉,受大疲苦。既已度畢,便於岸上展頭而臥。去身不遠,有諸蟻城,其中一蟻,漸次遊行,聞龜香氣,前至龜所。乃見此龜舒頸而臥,身既廣大,復不動搖。蟻即速行至於本城,呼諸蟻眾,其數八萬同時往彼。是時彼龜睡重如死,都不覺知。蟻食皮膚,困乏未覺,漸食精肉,方始覺知。乃見諸蟻,遍身而食,便作是念:我若動搖迴轉身者,必當害蟻,乍可棄捨身命,終不損他。作是念已,支節將散,要處穿穴。便發願言:如我今世,以身血肉濟諸蟻等,令得充足,於當來世,證菩提時,此諸蟻等,皆以法味,令其充足。
復次大王,乃往古昔,菩薩爾時在不定聚,於大海中,作一龜王。復於後時,有五百商人乘船入海,乃被海獸打破船舶。其龜取五百商人置於背上,渡出海中。爾時商人皆悉安隱,全其身命。
結分
爾時大龜,我身是也;爾時不識恩者,提婆達多是;五百商人者,五百婆羅門出家學得道者是。我於往昔,濟彼厄難,今復拔其生死之患。
佛告諸苾芻等:勿生異念。往昔龜王者,即我身是;彼引導蟻子,即憍陳如是。彼八萬蟻以憍陳如引來食我血肉得使充足,即八萬諸天是。我以過去世,以血肉充足,今世成佛,以法味充足。苾芻當知,如常所說:黑雜二業,汝應當捨,白白之業,汝應當修。
佛告大王:然於彼時,大龜王者,莫作異見,即我身是。為由慈攝有情,由彼因緣,正信積集善根故,而證無上菩提。
【比較分析】
故事大要為:五百商人乘船入海採寶,歸家途中欲難,眾人呼喊救命。大龜心生悲憫,將此五百商人背負渡海,保全了性命。但大龜因過於疲憊,無力反抗遭受被吃掉的厄運。三經的故事前半段的情節相同,但後半部的發展不同,茲分別說明如下:
正分:
1、遇難情形不同。《雜》被水羅剎捉船;《破僧事》磨竭魚損船;《藥事》被海獸打破船舶。
2、結果不同。《雜》不識恩商人因肚子餓而將龜烹煮食之,後被大群象蹋死;《破僧事》大龜因太累而熟睡,被八萬蟻聞香而食,初無知覺,直到食至精肉後才甦醒,因不忍蟻被傷害,寧願犧牲子命,並發成佛後亦將令彼法味充足;《藥事》只言救難事而已。
結分:
1、《雜》與序分呼應,強調佛今昔皆救渡五百婆羅門,令其拔除生死之患;《破僧事》以佛之慈悲願力,強調眾生當捨惡業,廣修善業;《藥事》強調佛過去生中的慈悲,終至成佛。
2、對應人物不同。《雜》佛、提婆達多與五百婆羅門;《破僧事》佛與憍陳如等;《藥事》僅言佛本生。
【小結】
1、《雜》以本生形式表現;《破僧事》及《藥事》皆為因緣本生。
2、三經的關係屬於部份故事情節相同,但主題不同。
3、《藥事》為略指本生,對情節沒有詳細的描述。
第四項部份情節相同者
有關這類故事,是指同樣的故事情節被運用在不同的經文之中。如:
一、第四則棄老國緣1
【相關故事】
1、《賢愚經》卷一·〈五〉海神難問船人品·大正四,P.354b——P.355a
2、《法句譬喻經》卷二·喻華香品之二·大正四,P.585a-b
【經文比對】
情節
雜寶藏經
賢愚經
佛本行集經
一、掬水功德多於大海
又復問言:以一掬水多於大海,誰能知之?群臣共議,又不能解。又遍募問,都無知者。大臣問父,此是何語?父言:此語易解。若有人能信心清淨,以一掬水施於佛僧,及以父母,困厄病人,以此功德,數千萬劫,受福無窮。海水極多,不過一劫。推此言之,一掬之水,百千萬倍,多於大海。即以此言用答天神。
海神取水一掬,而問之曰:掬中水多?海水多耶?賢者答曰:掬中水多,非海水也。海神重問:汝今所說,為至誠不?賢者答曰:此言真諦,不虛妄也。何以明之?海水雖多,必有枯竭,劫欲盡時。兩日並出,泉源池流,悉皆旱凅。三日出時,諸小河水,悉皆枯乾。四日出時,諸大江海,悉皆枯竭。五日出時,大海稍減。六日出時,三分減二。七日出時,海水都盡,須彌崩壞,下至金剛地際,皆悉燋燃。
若復有人能以信心以一掬水供養於佛,或用施僧,或奉父母,或□貧窮,給與禽獸,此之功德,歷劫不盡。以此言之,知海為少,掬水為多。
昔佛始得道,在羅閱祇國教化,轉到舍衛國,國王群臣莫不宗仰。時有賈客大人名曰波利,與五百賈人入海求寶。時海神出,掬水問波利言:海水為多?掬水為多?波利答曰:掬水為多。所以者何?海水雖多,無益時用,不能救彼飢渴之人,掬水雖少,值彼渴者持用與之,以濟其命。世世受福,不可稱計。
二、神化餓人
天神復化作餓人,連骸拄骨,而來問言:世頗有人飢窮,瘦苦劇於我不?群臣思量,復不能答。臣復以狀,往問於父,父即答言:世間有人,慳貪嫉妒,不信三寶,不能供養父母、師長,將來之世,墮餓鬼中,百千萬歲,不聞水穀之名,身如太山,腹如大谷,咽如細針,髮如錐刀,纏身至腳,舉動之時,支節火然,如此之人,劇汝饑苦百千萬倍。即以斯言,用答天神。
海神復更化作一人,形體□瘦,筋骨相連,復來牽船,問諸人曰:世間嬴瘦,有劇我者無?賢者答言:更有嬴瘦甚劇於汝。海神復問:誰復劇耶?賢者答言:有愚癡人心性弊惡,慳貪嫉妒,不知布施,死墮餓鬼,身大如山,咽如針鼻,頭髮長亂,形體黑瘦,數千萬歲,不識水穀,如是之形,復劇於汝。海神放船,沒而不現,船行數里。
三、神化受刑人
天神又復化作一人,手腳杻械,項復著鎖,身中火出,舉體燋爛。而又問言:世頗有人苦劇我不?君臣率爾,無知答者。大臣復問其父,父即答言:世間有人不孝父母,逆害師長,叛於夫主,誹謗三尊,將來之世,墮於地獄,刀山劍樹,火車爐炭,陷河沸屎,刀道火道,如是眾苦,無量無邊,不可計數,以此方之,劇汝困苦百千萬倍。即如其言,以答天神。
既到海中,海神變身,作一夜叉,形體醜惡,其色青黑,口出長牙,頭上火燃,來牽其船,問估客曰:世間可畏有過我者無?賢者對曰:更有可畏劇汝數倍。海神復問:何者是耶?答曰:世有愚人,作諸不善,殺生、盜竊、婬□無度,妄言、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沒在邪見,死入地獄,受苦萬端,獄卒阿傍,取諸罪人種種治之,或以刀斫,或以車裂分壞其身,作數千段,或復臼擣,或復磨之,刀山劍樹,火車鑊湯,寒水沸屎,一切備受,荷如此苦。經數千萬歲,此之可畏,劇汝甚多。海神放之,隱形而去,船進數里。
四、神化殊妙女人
天神又化作一女人,端政壞瑋,踰於世人,而又問言:世間頗有端政人如我者不?君臣默然,無能答者。臣復問父,父時答言:世間有人,信敬三寶,孝順父母,好施忍辱,精進持戒,得生天上。端政殊特過於汝身百千萬倍,以此方之,如瞎獼猴。又以此言,以答天神。
海神復化更作一人,極為端政,復來牽船,問諸商客:人之美妙,有與我等者無?賢者答曰:乃有勝汝百千萬倍。海神復問:誰為勝者?賢者答曰:世有智人,奉行諸善,身口意業,恆令清淨,信敬三寶,隨時供養,其人命終,生於天上,形貌皎潔,端政無雙。殊勝於汝數千萬倍,以汝方之,如瞎獼猴比彼妙女。
五、結尾
如是所問,悉皆答之,天神歡喜,大遺國王珍琦財寶,而語王言:汝今國土侵害。,我當擁護,令諸外敵不能
海神歡喜,即以珍寶,用贈賢者,兼寄妙寶施佛及僧。時諸賈客即賢者,採寶已足,還歸本國。
海神歡喜,讚言善哉!即脫身上八種香瓔,校以七寶,以上波利海神送之。
【比較分析1】
本則故事只有部份情節的描述在他經中出現,並無完全相同者,故只引相同部份者,而不具引全文。本則故事與《賢愚經》相同的情節有四個部份:⑴一掬水功德多於大海;⑵神化餓人來考驗,對惡鬼的形容幾乎相同;⑶神化身體焦爛的受刑人來考驗,對地獄情狀的描繪相似;⑷神化端正殊妙女人來考驗,與前墮地獄的情節作強烈的對比,所用譬喻內容相同,且皆強調多作善事,死後可以生天,得殊勝端正貌;最後結局都是神得到滿意的答案,皆贈與珍貴珠寶。
這兩經在情節的運用上,大致相同,為內容稍有變化,茲作比較如下:
情節一:
1、發問者。《雜》為天神;《賢》為海神。
2、答題者。《雜》為老父;《賢》為賢者。
3、敘述方式的不同。《雜》較重視情節的描寫,如:問題之難度無人可解,以襯托出老人的智慧;《賢》著重在答話的內容,對海水終有枯竭日和一掬水功德的殊勝,做強烈的對比,具備較濃厚的宗教色彩。
情節二:1、墮惡鬼道之因不同。《雜》慳貪嫉妒、不信三寶、不孝順父母師長者;《賢》心性弊惡,不知布施。
情節三:
1、對化身的形容不同。《雜》描繪神化作一舉身燋爛、手腳杻械之人;《賢》神變作夜叉的模樣。
2、墮地獄的原因不同。《雜》不孝父母、忤逆師長、背叛夫主、誹謗三寶者;《賢》作不善事、殺生、盜竊、邪淫、妄語··等十不善業。
3、《賢》對地獄的描寫更為詳盡。
情節四:生天原因不同。《雜》敬信三寶、孝順父母、勤修六度者;《賢》奉諸善事、修身口意、信敬三寶、常作供養。
情節五:結尾不同。《雜》除贈寶外,亦保護其國;《賢》兼寄託供養三寶。
【比較分析2】
另與《法句譬喻經》有一段「用一掬水與大海相比」的情節相同,且回答之後皆得到海神所贈的財寶。但回答的內容不同:《雜》與《賢》以一掬水供養的功德來強調人必須多做善事,廣修福慧;《法》說明一掬水可解渴,但海水不能解渴濟命。又從海神提問及所達之內容來看,《法句》與《賢》較相似,而與《雜》相關。
【小結】
1、本則屬部份情節相同。《雜》與《賢》有四個情節相同之處;《法句》有一個情節相同。
2、描寫問題的順序並不相同。《雜》⑴二蛇辨雄雌⑵辨明睡、覺者⑶秤象重量一掬水功德多於大海⑸神化餓人⑹神化受刑人⑺神化女人⑻辨檀木頭尾⑼辨母子馬;《賢》⑴神化夜叉⑵神化餓人⑶神化端正女人⑷問一掬水與大海誰功德多。
3、所表達的主題不同。《雜》以強調老人的智慧為主,所以應當備受尊重;《賢》鼓勵眾生應多修善業,必獲好報。
二、第四則棄老國緣2
在〈棄老國緣〉中辨別「母子二馬」、「雌雄二蛇」、「圓木頭尾」的情節,在《賢愚經》【註1】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註2】中也有同樣的故事情節,茲引《賢愚經》的內容說明:
情節
雜寶藏經
賢愚經
1.辨母子馬
天神又以二白騲馬,形色無異,而復問言:誰母誰子?君臣亦復無能答者。復問其父,父答言:與草令食,若是母者必推草與子。
時特叉尸利、舍衛國二國,共相嫌隙,常不和順。時特叉尸利王欲試舍衛有聖智不?遺一使者至舍衛國,送□馬二匹,而是母子,形狀毛色,一類無異,能別識者,實為大善。王及群臣不能分別。時梨耆彌從宮歸家,兒婦問言:有何消息?妐即答言:如尚所見。兒婦白言:此事易知,何足為憂?但取好草並頭而與,其是母者推草與之;其是子者拽搏食之。時梨耆彌尋往白王:王如其語,以草試之,果如其策。母子區別,即語使者:斯是馬母,彼是其駒。時使答言:審如來語,無有差錯。王大歡喜,倍加爵賞。時彼來使還歸本國,具白諸理。
2.辨雌雄兩蛇
爾時天神捉持二蛇,著王殿上,而作是言:若別雄雌,汝國得安;若不別者,汝身及國,七日之後,悉當覆滅。王聞是已,心懷懊惱,即與群臣參議斯事。各自陳謝,稱不能別。即募國界,誰能別者,厚加爵賞。大臣歸家,往問其父,父答子言:此事易別。以細耎物,停蛇著上,其躁擾者,當知是雄;住不動者,當知是雌。即如其言,果別雄雌。
時特叉尸利王便更遣使,送於二蛇,麤細長短,相似如一。能別雄雌者,斯亦大善。波斯匿王及諸群臣無能識者。時梨耆彌歸問兒婦:此復云何?兒婦答言:以一端細□敷置於地,取此二蛇,用著□上,若是雌者靜然不動,其是雄者搔擾不寧。何以知之?女之為性,愛著細滑,得軟生染,不欲動搖;男子性剛,轉側不安,以此推之,可足知矣。長者聞已,即往白王:王從其計,尋時試之,果如所言,了了識別。告彼使曰:是雄、是雌。使尋報曰:審爾不虛。王甚慶悅,大賜財寶。
3.圓木頭尾
天神又以一真檀木,方直正等,又復問言:何者是頭?君臣智力無能答者。臣又問父,父答言:易知,擲著水中,根者必沉,尾者必舉,即以其言,用答天神。
時彼國王復送一木,長滿一丈,根杪正等,無有節目刀斧之跡,而語之曰:若能識別此木上下,亦大快善,甚不可量。王及諸臣無能識者。時梨耆彌復問兒婦,兒婦答曰:此事易耳。但取其木用著水中,根自沈沒,頭浮在上。長者聞已,復往白王。王用其語,而便試之,果如其計,沈浮各殊。語彼使言:浮者是頭,沉處是根。時使答言:信如所論。王益歡喜,重與賞賜,彼使還國,具白因緣。
【小結】
1、皆運用問難的形式來表現。
2、主旨不同。《雜寶藏經》運用在天神問難的情節上,強調老人的智慧;《賢愚經》則運用兒媳婦的智慧。
三、第六則佛說往昔母迦旦遮羅緣
【相關故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大正二四,P.44
【經文比對】
情節
雜寶藏經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
1.藉索水事見過去生中母,並令老母出家得道
佛時遊行到居荷羅國,便於中路一樹下坐。有一老母名迦旦遮羅,繫屬於人,井上汲水。佛語阿難:往索水來,阿難承佛敕,即往索水。
爾時老母聞佛索水,自擔盥往。既到佛所,放盥著地,直往抱佛。阿難欲遮,佛言:莫遮,此老母者,五百生中,曾為我母,愛心未盡,是以抱我。若當遮者,沸血從面門出,而即命終。既得抱佛,嗚其手足,在一面立。佛語阿難:往喚其主。其主來至,頭面禮佛,卻住而立。佛語主言:放此老母,使得出家。若出家者,當得羅漢。主便即放。佛告阿難:付波闍波提比丘尼,使度出家,不久即得阿羅漢道。比丘尼中善解契經,最為第一。
爾時世尊夜分已盡,於清旦時,入鄔陀延聚落乞食,侍者具壽、阿難陀隨佛左右。彼聚落中,有一老母名迦戰羅,將欲取水,而向井邊。世尊見彼調伏時至,告具壽、阿難陀曰:汝今可詣老母所。告言:世尊須水,汝可持奉。答言:聖者,我今奉水。時彼老母以滿瓶水,速往佛所,見彼如來,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光明赫奕,超千日輪,如寶山行。時彼老母見世尊已,便生恭敬,如愛子心。即便舉手,欲抱世尊,唱言子子。諸苾芻等即前遮止,莫抱世尊。佛告諸苾芻:汝等不須遮此老母,所以者何?此老母已曾五百生中與我為母,若不令抱我身者,即吐熱血。世尊見彼心生子想,念此恩愛,生慈愍心,便即引項,令老母抱。彼既抱已,心生歡喜,聽佛說法。爾時世尊知彼根性,隨機演說,令證四聖諦理。母聞法已,以金剛智杵,摧滅二十種薩迦耶見,煩惱山峰,證預流果,得見諦理,即作是言:是我世尊如是勝利,父母兄弟及諸天等所不能作。
廣如上說,從無始心以來,積集二十薩迦耶見山,以金剛慧,我已摧滅,得預流果。復說頌曰:
善子所應作,謂報慈母恩,
我今蒙佛光,當進涅槃路。
善哉希有事,永超三惡趣,
我今用少功,速至無憂處。
說是語已,頂禮佛足,奉辭而去。彼於異時,夫既聽許出家,詣世尊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唯願世尊,聽我於善說法律中出家近圓,成苾芻尼性,於世尊所,修諸梵行。
【比較分析】
兩則故事的內容大意為老母以水奉佛,見佛引發母愛心而欲抱佛。比丘見狀欲遮,但佛並不阻止,若遮此老母將會吐血命終。並告訴諸比丘老母乃於五百生中曾為己母,並令此老母成就聞法證道的機緣。
兩經的內容,情節發展和主題大致相似,但仍有部份出入,茲比較說明如下:
1、地點不同。《雜》居荷羅國;《藥事》迦戰羅。
2、老母和身分不同。《雜》迦旦遮羅,本繫屬於人為奴,後被佛所救;《藥事》迦戰羅。
3、動機不同。《雜》佛見此老母繫屬於人,請阿難去索水,老母聞佛索水,自擔水來;《藥事》先聲明調伏教化的因緣已成熟,命阿難告知佛在索水,請老母擔水去。
4、悟道因緣不同。《雜》佛令阿難帶到波闍波提比丘尼處出家;《藥事》自聞佛說法。
5、證果不同。《雜》得阿羅漢果,善解契經第一;《藥事》以金剛智杵摧滅二十種薩迦耶見,證預流果,得見諦道。
【小結】
《雜》後面還有佛說補充說明此母與佛過去生中的本生故事,但《根》沒有。所以兩經應為部份情節相同。
四、第九則鹿女夫人緣1⑴
在第九則中鹿舔仙人小便失精而懷孕生女的情節,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註3】也有同樣的情節描寫。其內容為:
往昔世時有一聚落,去斯不遠,有阿蘭若林,多有花果及清流美泉。時有仙人喫彼花果,身披樹皮,作此苦行,證五神通。所有禽獸,不相恐懼,常來親近。後於一時欲往小便,有一女鹿,隨仙人行。仙人小便失精,鹿隨後便喫之。復以舌舐生門,有情業力不思議故,因即有胎。日月既滿,彼鹿來就本處,生一男子。鹿生此兒知是人,便棄而去。時仙人見之,作是念云:此是誰子?復更思惟,知是己兒,遂收養之。
五、第九則鹿女夫人緣2⑵
九則鹿女夫人卵生故事情節,在《賢愚經》中有類似的情節「復經少時,兒婦懷妊,日月已滿,生三十二卵。其一卵中出一男兒,形體顏貌,端嚴挺特;年遂長大,勇健無雙,一人之力,敵於千夫。」【註4】另在同經第十三卷中也有相似的情節,如「婦後遂懷妊,生卵十枚,卵後開敷,有十男兒,形貌姝好,與人有異。年遂長大,勇健非凡。」【註5】
六、第九七則大力士化曠野群賊緣
在第九十七則中大力士化曠野鬼,村人為感恩將新取婦先貢獻給大力士,後被一不樂此事的女人,推翻這種惡風俗。在《賢愚經》中有相似的情節,其內容如下:
仙人漸近女色,婬事已深,奔逸放蕩,晨夜耽荒,不能自制,遂敕國中,一切諸女,欲出行時,要先從我爾乃,然後聽往從夫。及諸國中,端正婦女,入其意者,皆悉凌辱。時一女人於道陌上多人眾中,裸形立溺,人悉驚笑,來共呵之,汝何無羞?乃至若是。女即答言:「女於女中,有何羞恥。」諸人答言:「是語何謂?」女復答曰:「唯王一人是男子耳。一國婦女皆被其辱,汝等若男,當令爾耶」。於是眾人更相慚愧,便共談論,如此女言,實是理也。陰持女言,轉密相語,同心合謀,欲共圖王。【註6】
兩則故事的情節發展類似,卻又有些不同。如《雜寶藏經》的新婦是由村人貢獻,並希望能得子像力士一般;而《賢愚經》則是由王規定。另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中也有相似的情節【註7】,此不一一引述。
七、第九四則月氏國王與三智臣作善親友緣
在九四則中「熱釜求鐶」的情節,在《舊雜譬喻經》卷上,第十則故事中也有出現:「昔有國王,出射獵還,過繞塔為沙門作禮,群臣共笑之。王覺知問群臣有金在釜,釜沸中以手取可得不?答曰:不可得。王言:汝冷水投中可得不?臣白王:可得也。王言:我行王事,射獵所作如湯沸,燒香然燈繞塔,如持冷水投沸湯中。夫作王,有善惡之行,何可但有惡無善乎。」【註8】雖兩經的故事內容不同,但情節的發展和所強調的主題皆十分類似。
第五項題材相似、但故事內容、情節發展皆不相同者
本經第一○二則迦栴延為惡生王解八夢的故事,在《增一阿含經》卷五一第九則《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一卷、《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一卷、《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一卷【註9】,四經中都提到王作十夢的故事情節。以下舉《增一阿含經》的十夢:
一者見三釜羅,兩邊釜滿中釜空,兩邊釜沸氣相交往,不入中央空釜中;
二者夢見馬口亦食、尻亦食;
三者夢見大樹生華;
四者夢見小樹生果;
五者夢見一人索繩,然後有羊、羊主食繩;
六者夢見狐坐金床上食以金器;
七者夢見大牛還從犢子嗽乳;
八者夢見黑牛群從四面吼鳴來,相趣欲鬥,當合未合,不知牛處;
九者夢見大陂池水,中央濁、四邊清;
十者夢見大溪水,波流正赤。
婆羅門為王解夢說,當殺王太子、所重夫人、大臣、奴婢以祀天,方可消難,後佛陀有不同的解釋,且如佛所言一一應驗。《雜寶藏經》的內容有可能是據此而加以改編。
一一七則羅□羅因緣,這個故事題材亦在佛傳故事中被廣泛的運用,加入不同的情節發展,有不同的旨趣。如《佛本行集經》卷五十五,五六則羅□羅因緣品上【註10】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註11】中都有同樣的題材,但情節和故事不同——
1.見《大正藏》四冊,第四○○頁,《賢愚經》卷七,三七則〈梨耆彌七子品〉第三十二。
2.見《大正藏》二四冊,第三四一頁。
3.見《大正藏》二四冊,第一六一頁。
4.同註1。
5.引書同註1,見第四四一頁。
6.引書同註1,見第四二七頁。
7.見《大正藏》二三冊,第八八三至八八四頁。
8.引書同註1,見第五一二頁下。
9.見《大正藏》二冊,第八二九至八三○頁和八七○至八七四頁。
10.見《大正藏》三冊,第九○六至九一○頁。
11.見《大正藏》二四冊,第一五八至一五九頁——
第二節與巴利文本生的故事關係
在巴利文本生談五百四十七則故事,與本經有關係的有(1):
一、十車王本生與第一則奢王緣
二、睒摩本生與第二擇王子以肉濟父母緣
三、稻田本生與第三則鸚鵡供養盲父母緣
四、大隧道本生與第四擇棄老國緣
五、六牙本生與第十則六牙白象緣
六、兔子本生與第十則兔自燒身供養大仙緣
七、小法護本生與第十七則梵摩韃夫人妒忌傷子法護緣
八、小蓮花本生與二二則昔王子兄弟二人被驅出國緣
九、龍本生與二九則龍王偈緣
十、公雞本生與三五則山雞緣
十一、真理本生和三八則二估客因緣
十二、大夢本生與一二則迦栴延為惡生王解八夢緣
雖然故事的內容不盡相似,但在情節發展和題材的運用上,成書較晚的《雜寶藏經》,很難說沒有受到影響。茲舉二例說明:
〈小蓮花本生〉的故事大意,主要在敘述菩薩投身到王后腹中,出生後取名蓮花王子。有次國王以為有人要殺他,奪取王位,將七個兒子皆趕出國,他們出城後到荒野中因饑渴難忍,將自己的妻子殺了共分食來維持生命。菩薩每天藏一塊肉,到了第七天菩薩將所藏肉拿出分給其他六個弟弟,帶著妻子逃走,在山中採果而食,一日救起被跺手腳耳鼻的強盜,後此人與己妻私通,欲謀害菩薩。假上山祭山神為由將菩薩推下懸崖,菩薩幸運的掉在無花果數上,被一隻蜥蝪王所救。後聽說父王已死,回國繼承王位。妻子被著情夫,四處乞食為生,他人不知內情見其行為,皆以為賢慧而稱讚,並將此不貞之婦帶到連花王面前,國王認出其身分,雖怒不可遏,但並無懲罰他們,只將他們驅逐出國。
此舉本經第二十二則〈昔王子兄弟二人被驅逐出國緣〉的內容和情節發展十分相近,只有被推落山崖後獲救的部份有點差別。《雜寶藏經》靠業力漂流到王國,在鄰國中被推舉為王;此則被蜥蝪王所救,回到原國中繼承王位。
另外,在大隧道本生中菩薩轉生到密提羅國,為希利沃商主的兒子,生稱大藥草智者。七歲時,通過「十九個問題」的考驗,成為毗提訶王的大臣。其中兩個問題「棍子」和「蛇」的情節與本經第四則〈棄老國緣〉相同。不過本生故事中辨別蛇的方式為雄蛇的外表特徵尾巴粗、頭大、眼大;雌蛇尾細、頭長、眼小,與本經以動靜分雌雄而有所差別——
注釋:
1.本生的內容主要參考夏丏尊譯《小部經典─本生經》及郭良鋆、黃寶生編譯《佛本生故事》。
第三節小結
經過前兩節的比較分析和統計之後,我們可以得到下面幾點結論:
一、就《雜寶藏經》與其他經典的關係來說
1、根據統計之後,發覺本經與」本緣部」和」說一切有部」一類律部經典的關係最為密切。在所有的相關故事中,《六度集經》占有九則、《賢愚經》八則、《撰集百緣經》七則、《雜譬喻經》三則、《舊雜譬喻經》四則、《大莊嚴論經》七則、《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十一則、《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九則,另與其他經典相關一、二則者,則不一一列舉【註1】。>
2、筆者發覺《雜寶藏經》與其他經典的關係,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即是本經中的本生故事多與《六度集經》有關;因緣故事則與《撰集百緣經》、《大莊嚴論經》的關係較為密切,而《賢愚經》則介於兩者之間;另譬喻故事則與《雜譬喻經》和《舊雜譬喻經》的關係較密切。目前可知的是《雜寶藏經》的譯出年代皆較這類經典稍晚,如果《雜寶藏經》梵本的成書年代也比這些經典晚,或者如前所推測《雜寶藏經》是部在中國成書的經典,這些較早譯出的經典自然提供《雜寶藏經》極豐富的材料。就<棄老國緣>這則故事而言,其中九個問題的情節分別與《賢愚經》中兩則故事有關【註2】。一者,可見《雜寶藏經》與《賢愚經》兩者密切的關係;再者,可由此推測,也許<棄老國>是根據《賢愚經》這兩則故事組合而成的;或者是《賢愚經》根據<棄老國>的故事改編成兩則不同的故事。
3、由各經不同的行文方式,可以看出各經典、譯者間不同的風格。如支謙所譯的《撰集百緣經》敘述的內容較為詳細;鳩摩羅什所譯《大莊嚴論經》喜用長篇韻散夾雜形式來鋪敘內容。與其他經相較之下,《雜寶藏經》的行文內容都較偏向「簡短精幹」,與《世說新語》短小的風格相符合,此亦可為確定《雜寶藏經》的筆受者為劉孝標,提供一點有利的證據。
二、從文學的角度來說
1、同樣的故事題材,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雜寶藏經》和這些相關故事皆有共同的來源,即取材於印度豐富的民間故事,不過由於作者或譯者不同,或各經的旨趣不一,或表現的形式各異,而呈現出不同的風貌。這類題材相同的故事,只要被套上不同的「外衣」,就以不同的面貌展現出來。如<鸚鵡救火>這則膾炙人口的故事,在《雜寶藏經》中以本生故事的形式出現,在《舊雜譬喻經》則以譬喻的形式表現。
2、各經之間彼此相互因襲、相互影響,常常同樣的題材,其故事架構或情節大抵相類似,僅僅更易了主角的姓名,或者內容稍作改變而已。然而由於佛經的廣為流傳,這些故事有逐漸發展為」類型」化的趨勢。尤其是耳熟能詳的佛本生故事,在《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五【註3】中,皆以略指本生的內容表現,如:
復次大王,菩薩在不定時,生於象身,如象王本生經中廣說。
復次大王,我曾作兔,捨其身肉,布施與彼仙人之時,廣說應知。
復次大王,菩薩在不定聚時,生於雉身,如雉本生經中廣說。
所謂「經中廣說」,即這些故事在佛經中被廣泛運用,已是家喻戶曉,所以可不必詳說內容。
佛經的故事情節,有相互模仿的現象。如第九則<鹿女夫人>篇首一段雌鹿舐婆羅門修行人小便中的精氣而受孕所生女,與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與《摩訶婆羅多》中鹿角仙人的出生情節如出一轍,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中有相同的情節;而卵生故事,在《賢愚經》卷七第三十七則和卷十三第六十五則都採用相類似的情節;而第九七則中一女子推翻村人將新取婦貢獻給大力士惡俗的情節,在《賢愚經》卷十一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四七中,也有近似的描述。其中,有些故事的情節,已可獨立成一「情節單元」【註4】,在各佛經中隨著不同的題材,被靈活的運用。如<棄老國緣>天神發難的問題:「辨別雌雄二蛇」、「辨別圓木頭尾」、「辨別母子二馬」,其來源可能為巴利文大隧道本生,十八個問難中的三個問題,在《賢愚經》卷七<梨耆彌七子品>第三十二中,也有類似難題的試煉。所不同的是《雜寶藏經》在強調老人的智慧和孝養的重要,而《賢愚經》則是為梨耆彌的第七個兒子求婦,試驗一女子的才智。【註5】有關<棄老國>中的故事情節,在後來中國和日本文學中,更被廣泛的運用。【註6】
三、就故事學的角度來說
經過前兩節的比較分析之後,可以發覺這些相關的經典故事,多取源於印度民間,再加以改造;而這些原不被重視民間故事,也因為佛經的關係,而得以保留下來或流傳的更廣更遠,此乃佛經故事對文學的貢獻之一。而靡文開在<中印文學關係舉例>一文中,對本經第十一則<兔自燒身供養大仙緣>及其他相關故事做過詳細研究,並由故事不同的情節發展和結局,更進一步推論這些故事的演變過程及成書年代。【註7】茲引文如下:
這六則本生故事,其情節都以兔投火犧牲為骨幹,而其結果,也有演變痕跡可見。即從六度集經「四獸稟誨」的兔子未予特寫,一變而為雜寶藏經的仙人取食,釋天〈釋提桓因〉感而降雨,仙人遂住,修得五神通。再變而為百緣經的天雨妙花。仙人不食,收骨起塔供養。三變而為菩薩本緣經和菩薩本生鬘論的釋天〈帝釋〉見塔供養。四變而為生經的兔王生兜術天,仙人處兜率天。
六個兔子捨身投火的故事,從四獸變成獨兔,以至兔王及其眷屬,從包括兔的四獸稟誨,變成釋天感動降雨,以至為之造塔,最後兔王升天。這二線索的變化,都以生經的佛說兔王經為殿後,而生經的譯成中文,在西晉之世。所以這六則故事,都是佛教早期的作品固沒錯,而且可以斷為公元三世紀以前的作品。因為其他五經的六度、本緣、百緣三經,在西晉以前就譯成中文,其介紹到中國來的年代也較生經為早,就是宋和元魏時才譯成中文的鬘論和雜寶藏兩經,介紹到中國來雖較生經為晚,但在印度完成的年代,至遲在公元三世紀末年,那是可以推算出來的。
我們可以依照糜文開所採用的方式,來推論各佛經故事彼此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和佛經的成書年代。
四、從宗教的立場來說
這些相關的佛經故事皆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即沒有教條式的說理,而是以說故事的方式來傳播宗教的教義,以高明的宣傳手法,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所以這些故事的結局大抵相類似,如本生故事則強調釋迦牟尼佛的慈悲願行,即使受害或被毀謗仍無怨心,終至成佛;而因緣故事則強調行善布施,可得生天果報或種種福德。而這些精彩而豐富故事內容,也可作法師們講經說法時的通俗教材,如印順導師在《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中曾云:
在北方佛教的宏傳中,阿波陀那的內容,除了佛菩薩、佛弟子的行事外,還含攝了本生、授記。連民間故事,也含攝進去。在說法時,比丘們引用這些事證而譬喻化;譬喻已成為通俗教化的主要工具。不但如此,譬喻也含攝了因緣。···這是一切傳記,一切故事的總匯。【註8】
所以藉著這些故事的廣為流傳,無形之中鼓舞民眾的信仰觀念,也為眾生開闢一條修行之路——
1.詳見本論文第五章的對照表。
2.詳見本論文第五章第一節第四項中說明。
3.見《大正藏》二四冊,第七二頁。
4.「情節單元」,又作「母題〔足*辟〕」,為motif的音譯,指一個分析得不能再分的最小情節。詳見金師榮華《比較文學》和《六朝志怪小說情節單元分類索引》。
5.同註2。
6.詳見本論文第六章第二節說明。
7.見郁龍余編《中印文學關係源流》一書,第二六三至二六四頁。
8.見該書第八章第一節第一項「譬喻與譬喻師」,第三五九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