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之一
大乘五蕴论
印度世亲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装奉诏译
如薄伽梵略说五蕴:一者、色蕴。二者、受蕴。三者、想蕴。四者、行蕴。五者、识蕴。
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云何地界?谓坚强性。云何水界?谓流湿性。云何火界?谓温燥性。云何风界?谓轻等动性。云何四大种所造诸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无表色等。云何眼根?谓色为境、清净色。云何耳根?谓声为境、清净色。云何鼻根?谓香为境、清净色。云何舌根?谓味为境、清净色。云何身根?谓所触为境、清净色。云何为色?谓眼境界;显色、形色及表色等。云何为声?谓耳境界,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云何为香?谓鼻境
界,好香、恶香、及所余香。云何为味?谓舌境界,甘味、酢味、咸味、辛味、苦味、淡味。
云何为所触一分?谓身境界,除四大种余所造触,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云何名为无表色等?谓有表业,及三摩地所生色等,无见无对。
云何受蕴?谓三领纳,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乐、谓灭时有和合欲;苦、谓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谓无二欲。云何想蕴?谓于境界、取种种相。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云何名为诸余心法?谓彼诸法与心相应。彼复云何?谓触、作意、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善根、无嗔善根、无痴善根、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嗔、慢、无明、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是诸心法,五、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是善,六、是烦恼,余是随烦恼,四、是不决定。
云何为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云何作意?谓能令心发悟为性。云何为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俱相违,令心造作意业为性。云何为欲?谓于可爱事希望为性。云何胜解?谓于决定事,即如所了,印可为性。云何为念?谓于串习事,令心不忘,明记为性。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令心一境、不散为性。云何为慧?谓即于彼、择法为性;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俱非所引。
云何为信?谓于业果诸谛宝中,极正符顺,心净为性。云何为惭?谓自增上、及法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
云何为愧?谓世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
云何无贪?谓贪对治,令深厌患,無著为性。
云何无嗔?谓嗔对治,以慈为性。
云何无痴?谓痴对治,以其如实,正行为性。
云何精进?谓懈怠对治,心于善品,勇悍为性。
云何轻安?谓粗重对治,身心调畅,堪能为性。
云何不放逸?谓放逸对治,即是无贪,乃至精进,依止此故,舍不善法,及即修彼对治善法。
云何为舍?谓即无贪,乃至精进,依止此故,获得所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发悟性;又由此故,于已除遣染污法中,无染安住。
云何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
云何为贪?谓于五取蕴,染爱耽着为性。
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云何为慢?所谓七慢: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云何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过慢?谓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慢过慢?谓于胜计己胜,心高举为性。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心高举为性。云何增上慢?谓于未得增上殊胜所证法中,谓我已得,心高举为性。云何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己少分下劣,心高举为性。云何邪慢?谓实无德,计己有德,心高举为性。
云何无明?谓于业果及谛宝中,无智为性。此复二种:所谓俱生、分别、所起。又欲缠贪、嗔,及欲缠无明,名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
云何为见?所谓五见:一、萨迦耶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云何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染污慧为性。云何边执见?谓即由彼增上力故,随观为常,或复为断,染污慧为性。云何邪见?谓或谤因,或复谤果,或谤作用,或坏善事,染污慧为性。云何见取?谓即于三见,及彼所依诸蕴,随观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污慧为性。云何戒禁取?谓于戒禁,及彼所依诸蕴,随观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污慧为性。云何为疑?谓于谛等,犹豫为性。诸烦恼中,后三见及疑,唯分别起。余通俱生,及分别起。
云何为忿?谓遇现前不饶益事,心损恼为性。云何为恨?谓结怨不舍为性。云何为覆?谓于自罪,覆藏为性。云何为恼?谓发暴恶言,尤蛆为性。云何为嫉?谓于他盛事,心妒为性。云何为悭?谓施相违,心吝为性。云何为诳?谓为诳他,诈现不实事为性。云何为谄?谓覆藏自过,方便所摄,心曲为性。云何为憍?谓于自盛事,染着倨傲,心恃为性。云何
为害?谓于诸有情,损恼为性。
云何无惭?谓于所作罪,不自羞耻为性。云何无愧?谓于所作罪,不羞耻他为性。云何惛沈?谓心不调畅,无所堪能,蒙昧为性。云何掉举?谓心不寂静为性。云何不信?谓信所对治,于业果等,不正信顺,心不清净为性。云何懈怠?谓精进所治、于诸善品,心不勇猛为性。云何放逸?谓即由贪、嗔、痴、懈怠故,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云何失念?谓染污念,于诸善法,不能明记为性。云何散乱?谓贪、嗔、痴、分心,流荡为性。云何不正知?谓于身、语、意、现前行中,不正依住为性。
云何恶作?谓心变悔为性。云何睡眠?谓不自在,转心极昧略为性。云何为寻?谓能寻求意言分别,思慧差别,令心粗为性。云何为伺?谓能伺察意言分别,思慧差别,令心细为性。云何心不相应行?谓依色、心、心法、分位,但假建立,不可施设决定异性、及不异性。彼复云何?谓得、无想等至、灭尽等至、无想所有。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类。
云何为得?谓若获,若成就。此复三种:谓若种子,若自在,若现前,如其所应。
云何无想等至?谓已离遍净贪,未离上贪,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不恒现行心、心法、灭为性。
云何灭尽等至?谓已离无所有处贪,从第一有,更求胜进,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不恒现行及恒行一分心、心法、灭为性。
云何无想所有?谓无想等至果,无想有情天中生已,不恒现行心、心法、灭为性。云何命根?谓于众同分中,先业所引,住时决定为性。云何众同分?谓诸有情,自类相似为性。云何为生?谓于众同分中诸行,本无今有为性。云何为老?谓即如是诸行相续,变异为性。云何为住?谓即如是诸行相续,随转为性。云何无常?谓即如是诸行相续,谢灭为性。云何名身?谓诸法自性,增语为性。云何句身?谓诸法差别,增语为性。云何文身?谓诸字为性,以能表彰前二种故;亦名为显,由与名句为所依止,显了义故;亦名为字,非差别门所变易故。云何异生性?谓于诸圣法,不得为性。如是等类,已说行蕴。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最胜心者,谓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中诸行种子,皆采集故。又此行缘,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随转。又由此故,从灭尽等,至无想等,至无想所有起者,了别境名转识还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转故;又令生死流转旋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故;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即此亦名阿陀那识,能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阿赖耶识为境,恒与我痴、我见、我慢、及我爱、等相应之识,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果、及与圣道灭尽等,至现在前位。
问:以何义故,说名为蕴?答:以积聚义,说名为蕴;谓世相续品类、趣处、差别色等,总略摄故。
复有十二处: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眼等五处,及色声香味处,如前已释。言触处者,谓四大种、及前所说所触一分。言意处者,即是识蕴。言法处者,谓受、想、行蕴无表色等,及与无为。云何无为?谓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择灭无为,及真如等。云何虚空?谓若容受诸色。云何非择灭?谓若灭,非离系;此复云何?谓离烦恼对治,而诸蕴毕竟不生。云何择灭?谓若灭,是离系;此复云何?谓由烦恼对治故,诸蕴毕竟不生。云何真如?谓诸法法性,法无我性。
问:以何义故,名为处耶?答:诸识生长门义,是处义。复有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眼等诸界、及色等诸界,如处中说。六识界者,谓依眼等根,缘色等境,了别为性。言意界者,谓即彼无间灭等,为欲显示第六意识,及广建立十八界故。如是色蕴,即十处、十界,及法处、法界一分。识蕴,即意处,及七心界。余三蕴,及色蕴一分,并诸无为,即法处、法界。
问:以何义故,说名为界?答:以能任持无作用性,自相义故,说名为界。问:以何义故,宣说蕴等?答:为欲对治三种我执,如其次第。三种我执者:谓一性我执,受者我执,作者我执。
复次,此十八界几有色?谓十界一少分,即色蕴自性。
几无色?谓所余界。
几有见?谓一色界。
几无见?谓所余界。
几有对?谓十有色界,若彼于是处有所障碍,是有对义。几无对?谓所余界。
几有漏?谓十五界,及后三少分,由于是处烦恼起故,现所行处故。
几无漏?谓后三少分。
几欲界系?谓一切。
几色界系?谓十四,除香、味、鼻、舌识。
几无色界系?谓后三。
几不系?谓即彼无漏界。
几蕴所摄?谓除无为。
几取蕴所摄?谓有漏。
几善,几不善?几无记?谓十通三种,七心界,及色、声、法界。八无记。
几是内?谓十二,除色、声、香、味、触,及法界。几是外?谓六,即所除。
几有缘?谓七心界,及法界少分,心所有法。
几无缘?谓余十,及法界少分。
几有分别?谓意界,意识界,法界少分。
几执受?谓五内界,及四界少分,谓色、香、味、触。
几非执受?谓余九,四少分。
几同分?谓五内有色界,由与自识等境界故。
几彼同分?谓即彼自识空时,与自类等故。
附录之二
唯识三十论颂
印度世亲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辩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举颂酬答颂曰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者。由前颂文略标三能变。今广明三变相。且初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
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
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
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
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
已说初能变。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
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
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
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
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
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
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
随烦恼不定皆三受相应
初遍行触等次别境谓欲
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烦恼谓贪嗔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
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
掉举与惛沈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
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
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
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颂曰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颂曰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
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颂曰
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
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应知三性亦不离识。所以者何。颂曰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
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
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
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
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
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者。论曰。如是所成唯识性相。谁依几位如何悟入。谓具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谓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何谓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依识性相能深信解。其相云何。颂曰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其相云何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其相云何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修习位中如实见理数数修习。其相云何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
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其相云何颂曰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
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附录之三
唯识二十论
世亲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医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即于此义有设难言。颂曰
若识无实境则处时决定
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论曰。此说何义。若离识实有色等外法。色等识生。不缘色等。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同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如眩医人见发蝇等。非无眩医有此识生。复有何因。诸眩医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梦中所得饮
食刀杖毒药衣等。无饮等用。寻香城等。无城等用。余发等物。其用非无。若实同无色等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定处。定时。不定相续。有作用物皆不应成。非皆不成。颂曰
处时定如梦身不定如鬼
同见脓河等如梦损有用
论曰。如梦意说如梦所见。谓如梦中虽无实境。而或有处见有村园男女等物。非一切处。即于是处。或时见有彼村园等。非一切时。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处时定非不得成。说如鬼言。显如饿鬼。河中脓满故名脓河。如说酥瓶其中酥满。谓如饿鬼同业异熟。多身共集皆见脓河。非于此中定唯一见。等言显示或见粪等。及见有情执持刀杖遮捍守护。不令得食。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多相续不定义成。又如梦中境虽无实。而有损失精血等用。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有虚妄作用义成。如是且依别别譬喻。显处定等四义得成。复次颂曰
一切如地狱同见狱卒等
能为逼害事故四义皆成
论曰。应知此中一地狱喻。显处定等一切皆成。如地狱言。显在地狱受逼害苦诸有情类。谓地狱中虽无真实有情数摄狱卒等事。而彼有情同业异熟增上力故。同处同时众多相续。皆共见有狱卒狗乌铁山物等来至其所。为逼害事。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处定等四义皆成。何缘不许狱卒等类是实有情。不应理故。且此不应那落迦摄。不受如彼所受苦故。互相逼害。应不可立彼那落迦此狱卒等。形量力既等。应不极相怖。应自不能忍受铁地炎热猛焰恒烧然苦。云何于彼能逼害他。非那落迦。不应生彼。如何天上现有傍生。地狱亦然。有傍生鬼为狱卒等。此救不然。颂曰
如天上傍生地狱中不尔
所执傍生鬼不受彼苦故
论曰。诸有傍生生天上者。必有能感彼器乐业。生彼定受器所生乐。非狱卒等受地狱中器所生苦。故不应许傍生鬼趣生那落迦。若尔。应许彼那落迦业增上力生异大种。起胜形显量力差别。于彼施设狱卒等名。为生彼怖。变现种种动手足等差别作用。如羝羊山乍离乍合。刚铁林刺或低或昂。非事全无。然不应理。颂曰
若许由业力有异大种生
起如是转变于识何不许
论曰。何缘不许识由业力如是转变。而执大种。复次颂曰
业熏习余处执余处有果
所熏识有果不许有何因
论曰。执那落迦由自业力生差别大种。起形等转变。彼业熏习理应许在识相续中。不在余处。有熏习识汝便不许有果转变。无熏习处。翻执有果。此有何因。有教为因。谓若唯识似色等现。无别色等。佛不应说有色等处。此教非因。有别意故。颂曰
依彼所化生世尊密意趣
说有色等处如化生有情
论曰。如佛说有化生有情。彼但依心相续不断能往后世密意趣说。不说实有化生有情。说无有情我。但有法因故。说色等处。契经亦尔。依所化生宜受彼教。密意趣说。非别害有。依何密意说色等十。颂曰
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
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
论曰。此说何义。似色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佛依彼
种及所现色。如次说为眼处色处。如是乃至似触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佛依彼种及所现触。如次说为身处触处。依斯密意说色等十。此密意说有何胜利。颂曰
依此教能入数取趣无我
所执法无我复依余教入
论曰。依此所说十二处教受化者。能入数取趣无我。谓若了知从六二法有六识转。都无见者乃至知者。应受有情无我教者。便能悟入有情无我。复依此余说唯识教受化者。能入所执法无我。谓若了知唯识现似色等法起。此中都无色等相法。应受诸法无我教者。便能悟入诸法无我。若知诸法一切种无。入法无我。是则唯识亦毕竟无。何所安立。非知诸法一切种无。乃得名为入法无我。然达愚夫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诸法无我。如是乃名入法无我。非诸佛境离言法性亦都无故。名法无我。余识所执此唯识性。其体亦无。名法无我。不尔。余识所执境有。则唯识理应不得成。许诸余识有实境故。由此道理。说立唯识教。普令悟入一切法无我。非一切种拨有性故。复云何知佛依如是密意趣说有色等处。非别实有色等外法。为色等识各别境耶。颂曰
以彼境非一亦非多极微
又非和合等极微不成故
论曰。此何所说。谓若实有外色等处。与色等识各别为境。如是外境或应是一。如胜论者执有分色。或应是多。如执实有众多极微各别为境。或应多极微和合及和集。如执实有众多极微皆共和合和集为境。且彼外境理应非一。有分色体异诸分色不可取故。理亦非多。极微各别不可取故。又理非和合或和集为境。一实极微理不成故。云何不成。颂曰
极微与六合一应成六分
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
论曰。若一极微六方各与一极微合。应成六分。一处无容有余处故。一极微处若有六微。应诸聚色如极微量。展转相望不过量故。则应聚色亦不可见。加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言。非诸极微有相合义。无方分故。离如前失。但诸聚色有相合理。有方分故。此亦不然。颂曰
极微既无合聚有合者谁
或相合不成不由无方分
论曰。今应诘彼所说理趣。既异极微无别聚色。极微无合。聚合者谁。若转救言聚色展转亦无合义。则不应言极微无合。无方分故。聚有方分亦不许合故。极微无合。不由无方分。是故一实极微不成。又许极微合与不合。其过且尔。若许极微有分无分。俱为大失。所以者何。颂曰
极微有方分理不应成一
无应影障无聚不异无二
论曰。以一极微六方分异。多分为体。云何成一。若一极微无异方分。日轮才举光照触时。云何余边得有影现。以无余分光所不及。又执极微无方分者。云何此彼展轮相障。以无余分他所不行。可说此彼展转相碍。既不相碍。应诸极微展转处同。则诸色聚同一极微量。过如前说。云何不许影障属聚不属极微。岂异极微许有聚色发影为障。不尔。若尔。聚应无二。谓若聚色不异极微。影障应成不属聚色。安布差别立为极微。或立为聚。俱非一实。何用思择极微聚为。犹未能遮外色等相。此复何相。谓眼等境。亦是青等实色等性。应共审思。此眼等境青等实性为一为多。设尔。何失。二俱有过。多过如前。一亦非理。颂曰
一应无次行俱时至未至
及多有间事并难见细物
论曰。若无隔别。所有青等眼所行境执为一物。应无渐次行大地理。若下一足至一切故。又应俱时于此于彼无至未至。一物一时理不应有得未得故。又一方处应不得有多象马等有间隙事。若处有一。亦即有余。云何此彼可辩差别。或二。如何可于一处有至不至。中间见空。又亦应无小水虫等难见细物。彼与粗物同一处所。量应等故。若谓由相此彼差别。即成别物不由余义。则定应许此差别物展转分析成多极微。已辩极微非一实物。是则离识眼等色等。若根若境皆不得成。由此善成唯有识义。诸法由量刊定有无。一切量中现量为胜。若无外境。宁有此觉。我今现证如是境耶。此证不成。颂曰
现觉如梦等已起现觉时
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
论曰。如梦等时虽无外境。而亦得有如是现觉。余时现觉应知亦尔。故彼引此为证不成。又若尔时有此现觉。我今现证如是色等。尔时于境能见已无。要在意识能分别故。时眼等识必已谢故。刹那论者。有此觉时。色等现境亦皆已灭。如何此时许有现量。要曾现受意识能忆。是故决定有曾受境。见此境者许为现量。由斯外境实有义成。如是要由先受后忆。证有外境。理亦不成。何以故。颂曰
如说似境识从此生忆念
论曰。如前所说。虽无外境。而眼识等似外境现。从此后位与念相应分别意识似前境现。即说此为忆曾所受。故以后忆证先所见实有外境。其理不成。若如梦中虽无实境而识得起。觉时亦然。如世自知梦境非有。觉时既尔何不自知。既不自知觉境非有。宁如梦识实境皆无。此亦非证。颂曰
未觉不能知梦所见非有
论曰。如未觉位。不知梦境非外实有。觉时乃知。如是世间虚妄分别串习惛熟。如在梦中。诸有所见皆非实有。未得真觉不能自知。若时得彼出世对治无分别智。乃名真觉。此后所得世间净智现在前位。如实了知彼境非实。其义平等。若诸有情。由自相续转变差别。似境识起。不由外境为所缘生。彼诸有情近善恶友。闻正邪法。二识决定。既无友教此云何成。非不得成。颂曰
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论曰。以诸有情自他相续诸识展转为增上缘。随其所应二识决定。谓余相续识差别故。令余相续差别识生各成决定。不由外境。若如梦中境虽无实而识得起。觉识亦然。何缘梦觉造善恶行。爱非爱果当受不同。颂曰
心由睡眠坏梦觉果不同
论曰。在梦位。心由睡眠坏。势力羸劣。觉心不尔。故所造行当受异熟。胜劣不同。非由外境。若唯有识。无身语等。羊等云何为他所杀。若羊等死不由他害。屠者云何得杀生罪。颂曰
由他识转变有杀害事业
如鬼等意力令他失念等
论曰。如由鬼等意念势力。令他有情失念得梦。或着魅等变异事成。具神通者意念势力。令他梦中见种种事。如大迦多衍那意愿势力。令娑刺拏王等梦见异事。又如阿练若仙人意愤势力。令吠摩质呾利王梦见异事。如是由他识转变故。令他违害命根事起。应知。死者谓众同分。由识变异相续断灭。复次颂曰
弹咤迦等空云何由仙忿
意罚为大罪此复云何成
论曰。若不许由他识转变增上力故。他有情死。云何世尊为成意罚是大罪故。返问长者邬波离言。汝颇曾闻何因缘故。弹咤迦林。末蹬伽林。羯陵伽林。皆空闲寂。长者白佛言。乔答摩。我闻由仙意愤恚故。若执神鬼敬重仙人。知嫌为杀彼有情类。不但由仙意愤恚者。云何引彼。成立意罚为大罪性过于身语。由此应知。但由仙忿彼有情死理善成立。若唯有识。诸他心智知他心不。设尔何失。若不能知何谓他心智。若能知者。唯识应不成。虽知他心然不如实。颂曰
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
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
论曰。诸他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如自心智。此自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由无知故。二智于境各由无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净智所行不可言境。此二于境不如实知。由似外境虚妄显现故。所取能取分别未断故。唯识理趣无边决择品类差别。难度甚深。非佛谁能具广决择。颂曰
我已随自能略成唯识义
此中一切种难思佛所行
论曰。唯识理趣品类无边。我随自能已略成立。余一切种非所思议。超诸寻思所行境故。如是理趣唯佛所行。诸佛世尊于一切境及一切种智无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