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品 护正知
    “护正知”也是在讲解“持戒”。

    主要的重点是在说明“怎样守戒”,而不是在讲解戒律的戒条。

    因为佛教徒戒律太多了,有小乘的、大乘的、金刚乘的,光说小乘就有八种别解脱戒,而每个别解脱戒的戒条数目又非常多。而金刚乘的戒律就更多了,所以我们常不清楚要如何正确的守持菩萨戒。乍看之下,小乘的戒律好像和金刚乘的戒律是相冲突的。这是因为根器不同的原故。

    我们要清楚知道戒律本身的重点,外在的戒律只是为适应当时环境而订出的戒条而已。

    戒律的重点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内心。

    护“正知”和“正念”

    *“正知”是非常清楚、仔细地观察自己的身、囗、意。

    *“正念”是非常清楚、正确地知道“当取”和“当舍”的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要谨慎小心地保护自身的身、囗、意,特别是“意”的部份。

    *因为我们的“心”受到伤害以后,它就会去做坏事。

    *做坏事以后,我们就要受痛苦的果报。

    所以我们要特别谨慎地保护这个心,我们的心就好像野马一样。

    *非常粗鲁的野马,我们要用绳子来绑着它。

    *“正念”是绳子。

    *“正知”就是绑住它的那个人。

    又如:把我们的心绑起来,并关在一个屋子里面。

    *门囗有一个“不让烦恼贼来伤害我们”的守护者。

    *这个守护者就是“正知”。

    我们的心需要非常谨慎地保护,我们的心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我们常常说“修行要靠心”,我们常说“修心转念”。转不转换我们的念头呢?这要看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的念头只有自己最清楚。我们自己不转念我们的心,谁来帮助我们呢?

    你看在座的每一个人,你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心。很多哲学家、心理学家都知道念头,从内心中发出来的念头。还有我们的情绪,脸红红地很生气的样子、脸笑咪咪地很高兴的样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内心表达出来的一个现象而已。生气、高兴等等之类,我们透过讲话及肢体语言表达出来的样子,来了解对方心的动态,而内心本质就不知道了。

    很多人表面上看起来总是笑咪咪的,讲好话、给好脸色非常地和气,可是他内心中可能却怀着非常不好的念头也说不定。所谓“笑里藏刀”。我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内心在想什么?我们认为老师和上师会改变我们,这是没错,很久以来这样子的教学有些时候是可以改变的。但这必须要我们自己愿意接受改变才可以,如果你自己不愿意接受改变的话,那谁也没有办法改变你的心。

    我们的心,是我们自己最清楚的,自己内心的上师最清楚。我们可以改变他,我们的心自己最清楚,“改变不改变我们的心”完全要看我们自己。保护我们的心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累积福报,学菩萨道,圆满六度及戒、定、慧菩萨学处,先要护心,没有保护好我们的心,就没办法修持菩萨道。

    一、守护学处之要——护心(一)护心则能护一切

    (1)总说须护心

    1.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

    【讲解】一个想要守护“菩萨学处”的人,应该要非常专注的护心。如果不能好好地守护这颗心,就不能守护好“菩萨学处”。

    的确如此。因为所有“作怪的”都出自于我们的心。心作怪、心没有保护好就得不到快乐,“得不到快乐”的原因是我们的内心没有累积善业。所以要好好的保护这个心,没抓到心、只抓住人是没有用的。

    例如:小孩子或者男女之间的感情,你没抓住他的心,心没有留在这里,就只是有个肉体在旁边而已。同样的,所以我们学菩萨道的人要好好保护这颗心。

    (2)纵心过患

    2.若纵狂象心受难无间狱未驯大狂象为患不及此

    【讲解】如果放纵那像“疯狂的大象”般粗野的心,为什么要讲狂象呢?因为古时候印度疯狂的大象是非常恐怖的,大象的力气很大,它疯掉以后就不认得主人,遇上的统统都会被伤害。

    很久以前我的爷爷到印度,在马路上见过一只疯狂的大象追赶一个骑摩托车的人。那个人被追上以后被大象用鼻子卷死了。古时候没有麻醉枪等等之类的武器,疯狂的大象没有人能制服它,非常可怕。放纵那像狂象般粗野的心就容易犯罪而遭到无间地狱的灾难。

    *这世上,即使是尚未被驯服的大狂象或者狮子、老虎等等野兽,其为害的程度也不至于像“心”那样严重,因为它们顶多也只能伤害我们的性命而已。还不至于让我们进入地狱受苦。

    *它们对我们的伤害其严重性,无法和“我们的心带给我们的伤害”相比。

    *心是最不好的,它的罪过非常多。

    不要认为我们的“心是好的”,我们所有轮回的痛苦是从哪里来的?从“恶业”而来!而这些恶业都是我们的心制造的,所以说来说去都是在说心是最不好的,这是心的过患。

    接下来说“心的功德”。“心”假如运用得好的话,也有非常大的功德。

    (3)护心功德

    3.若以正念索紧栓心狂象怖畏尽消除福善悉获至

    4.虎狮大象熊蛇及一切敌有情地狱卒恶神并罗刹

    5.唯由系此心即摄彼一切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

    【讲解】如果完全以“忆念正知、正念”的绳索紧紧拴绑住那如“狂象般”粗野的心,那么,一切恶报的恐惧将完全消失。而且一切的福善也唾手可得。

    外在的敌人如老虎、狮子、大象、巨熊、蟒蛇和各种各类可怕的仇敌,有情地狱的守护卒,还有恶神和罗刹等妖魔鬼怪;只要我们系住这颗心,就能毫不畏惧地感化那一切外敌,单单调伏这内在的心,一切万物都将变得温顺驯服。

    以前老虎、狮子这些是最可怕的,但现在它们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去动物园才能看得到它们,因为这是八世纪时候写的书。那时候的社会环境非常单纯,没有什么污染,人在大自然和动物一起生活,遇上这些会吃人的动物是很可怕的事。

    *现在强盗、小偷成了我们可怕的敌人。

    *我们的心本来是非常柔软的,像水一样。但它现在被烦恼给僵固了,变得像冰块一般的坚硬。“水”和“冰”的本质是一样的。但一个“柔软”一个“坚硬”。差别很大。

    *我们的本心是非常柔软的,如果我们调伏好这颗久被“贪嗔痴”蒙蔽的心,让“心”苏醒过来就能免除恐惧。外在的敌人自然就会消失不见。

    *外在的一切万物都会显得非常温顺而且快乐,处在偏远幽僻的落后地区也是快乐的,生活在被污染、科学非常发达的地方也是快乐的。

    *所以我们不要说生活在现代环境遭污染、环境被破坏不要这样子讲,如果你内心幸福,可以生活在任何环境,都可以快快乐乐的一点都不会受影响。

    *你们看那些西藏的高僧,有些生活在西藏无人居住非常偏僻的地方,有些则生活在美国、澳洲等地。当长年居住海外的喇嘛和长年居住在西藏本土的喇嘛沟通的时候,他们的观念都是一致的,这就表示他们了解真理啦!

    外在的一切只是一个虚幻的假相而已。

    *所以才可以变来变去。

    *他们没有被外境而影响到内心。

    *而我们一般人差别太大了,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就自认消费能力强、层次高。

    *生活在乡下的人就认为自己和大都市人的想法不能相比等等。

    *有很大的隔阂跟差距。

    *但是修行人就不一样了,

    *所以他可以跟知识份子、科学家、文学家相处得很好,也可以跟乡下人相处得很融洽。

    他们真正了解佛法的含义,

    我们没有调伏自己的心。

    那么到哪里都有敌人,我们台湾是比较文明的地方,但是恐惧越来越多。你看台北市家家户户都装铁门、铁窗、监视器等等之类,即使住在乡下也是需要恐惧小偷等等。去那里都免不了有敌人。

    密勒日巴在山洞闭关的时候,有个魔鬼对他说:“如果你不知道你内心里有个魔鬼的话,那么魔鬼不只我而已。还会有更多的魔鬼会显现,如果你了解最大的魔鬼就住在你的内心的话,那么,外在的魔鬼就会完全消失不见”。

    所以最大的魔鬼、最大的敌人

    是我们的内心哪!

    把我们的内心调伏好,

    那么去任何地方都是快乐的。

    (二)护心则护一切之理

    (1)过患依心

    6.实语者佛言一切诸畏惧无量众苦痛皆从心所生

    7.有情狱兵器施设何人意谁制烧铁地妖女从何出

    8.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

    【讲解】所有的过患都是从内心中而来!

    寂天菩萨说,不妄语的佛陀曾经说过:世上一切各式各样的恐惧以及无量的痛苦,都是内心里产生出来的。

    在座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你们都知道有十八层地狱,而且也清楚每个地狱的众生如何受苦。

    *每个地狱都有各自的武器。且拥有:燃烧着烈火的铁房子、铜汁铁水、刀、枪、伤害众生的狱卒等等。

    *要建造一个“燃烧着烈火、规模宏伟”的地狱,并且还要用心设计、制造各式各样的兵器,是很困难的。

    *那么,有情地狱中的那些“可怕的兵器”是谁故意制造的呢?

    *“熊熊燃烧的铁板地”是谁制造的呢?

    *我们知道整个八热地狱都是铁板做的,那么,这些铁是从哪里来的?创造这些不是很辛苦吗?

    *比“地球”还大的“须弥山”是谁制造的?

    *有这样一个工程师吗?

    *铁柱山地狱中“妖女”又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

    >铁柱山地狱是由“男、女贪欲的心”产生而成的。比丘或比丘尼因为贪欲而破戒,如果没有忏悔的话,就会往生铁柱山。

    在铁柱山的众生会由“生前的爱欲对象”产生幻觉,会听到对方在上面呼唤自己。当历经“刀山剑林”劈割种种痛苦,到达上面时却找不到那个人。这时,那个呼唤自己的声音却又从下面传来。如此一再的反覆受苦,这样一个勾心挑魂的妖女或魔鬼又是从何处而来呢?

    *在地狱中让众生受苦的狱卒们他们有没有罪过呢?一定有罪过!因为他们伤害了众生,让众生受苦,受苦的众生总不能说:“这是我的业报,狱卒们没有罪过”。

    *譬如:一个人放火烧房子让我在大火中受燃烧的痛苦,我说:“这是我的业报”,但是你说放火的人没有罪过吗?让众生痛苦就一定有罪过!可以想像的,阎罗王是审判众生的人,他的罪过就更大了。

    *佛说:“如此恐怖的一切灾祸患难,都是从往昔的恶心造业所产生出来的。”

    没有一个真实的地狱存在。熊熊的烈火、燃烧的铁板、妖、魔、鬼、怪外在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恶业产生的。假如我们有一个没有执著的心,一个很平静的内心,那么外面就找不到一个恐惧的东西,任何“恐惧的因”到你面前就会化成“快乐的来源”。

    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刚证悟成佛时,引起了很多世间鬼神的嫉妒。因为从此以后这些鬼神就再也没有办法伤害到佛陀。于是,他们用很多箭、刀等等各式各样的兵器射向佛陀。可是,即使有能力将须弥山拿起来做武器那样的鬼神,当他们将兵器射向佛陀时,兵器一样都变成了莲花。

    因为佛陀此时进入大慈的禅定,没有任何事或物可以刺激得了他。

    佛陀的内心是那样子柔软,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伤害他。

    总之。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里面没有任何一件事比“恶心造业”更可怕。如果我们没有恶业的话,那么我们真的就没有敌人了。

    *为什么修行非常好的人会没有敌人呢?

    *为什么我们一般人的敌人却这么多?

    因为一般人每次在家里总是说“这个人这个”“那个人那个”做太太的说“先生那边亲戚的坏话”,做先生的每次数落“太太那边亲戚的不好”所以我们的敌人越来越多。

    如果请一个修养比较好、心地柔软随和的人来做公道人的话,他会站在各个人的立场说明各方的理由,不会伤害任何一方。这就是“随和”。

    *我常常说:要“随和”,但“随和”要有智慧。

    *我们没有智慧的时候,“随和”就容易被它所转。

    *“没有智慧的慈悲”容易被骗。

    *“有智慧的随和”别人没有能力骗我们。

    *我们很清楚的观照一切,不会被外境所转。

    *所以我们做佛教徒要有清净智慧的随和。

    我们大乘佛教是比较多善巧的,注重菩萨的方便法。小乘佛教则比较注重行为、戒条,规定得比较细比较硬。而我们认为细节的戒律是可以应时代、环境、情势的需要而略做调整的。我常说:“如果是为了想救一条鱼的话,是可以说谎的。”不要一直墨守成规的认为“我说谎话我就会破戒”,那么就没有能力去救一条生命。

    如果你因为某些原因,答应借钱给某个人,结果答应之后才发现他先前给你的种种理由都是不合事实的。这时候,如果你还继续将钱借给他,那就是错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发现被他骗了还借钱给他,我们愿意被他骗吗?不要这样想!因为他不会认为你很慈悲、很守信用,而是认为“你好笨喔!我骗到你了”。

    所有的恐惧都是从内心而来的。

    *一般修行好的人,即使遇到家破人亡也不会让他痛苦。

    *不是说他不伤心呐!

    *而是他内心接受。

    *本来因缘就是这样子。没有一件事不是因缘而产生的。

    *世间万事无奇不有,怎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所以他很坦然,

    你们不要认为这是无情,

    真正的悲情是这个情。

    一般人认为父母亲死亡时痛哭到稀里哗啦才算是“有情”。这是“有情”没错。但是方法错误。有些人说:“男、女之间是无明的感情”。我喜欢他、我爱他,我也要他爱我、喜欢我。一旦不如自己的意就嗔恨他、伤害他。这是没有慈悲的感情。这是无明欲望的情!

    真正的情是“只要他快乐,我怎样都可以”,这才是真正的情。我们对小孩也一样,我们要求小孩一定要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做,我帮他付钱,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但他要听我的,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如果小孩照我们想法去做他会很痛苦,他要怎么办?如果小孩不照我们的意思去做,我们就打他骂他,那就是满足我们的欲望而已啦!不是真正的慈悲。

    修行好的人就非常的随和,只要对方认为对的话就可以啦!有些时候对方会产生无明做不好的时候,就客观的跟他说,如果他不听的话也不会产生担忧。因为担忧是没用的,如果担忧有用的话,那么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他们就好可怜喔!一点都不快乐,因为我们每个众生都那么痛苦,我们每个众生都像他们的子女一样。我们的子女很痛苦的时候,做父母的当然心疼。观世音菩萨他们好辛苦,要一直担心,担心当然心情不好,没有快乐,不是这样子!

    他们非常的快乐,他们非常的疼我们、爱我们,但是你没有办法让他们痛苦。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痛苦都是虚幻的,所以不需要受这个痛苦。

    所有的恶业、痛苦都是从内心而来,所以不要一直执著在外境上的一切。我们所说的净土,是一样的环境就可以得到一样的快乐吗?净土是什么?环境非常进步、非常庄严就是净土吗?

    相信在座各位应该都没有看过极乐世界,包括我也没有看到过,但是很多人认为极乐净土是非常壮观的、很漂亮的。那边的房子都是华丽而舒适的,我们要把人间变成这样一个环境。这些对下根器的人讲是可以啦!但是我们内心没有净化的话,外在再庄严也一样会有烦恼。把“内心转化成净土”才最重要!

    如果说:“刚开始利用外在庄严的环境来转化我们的内心成净土”,这样子解释是可以,但是大家都要知道究竟的佛学重点不是“外在”!不然如果外在庄严就叫净土的话,那么纽约、东京等等城市都那么美丽,那么它们都是净土喔?城市越发达、越漂亮的地方,居民的烦恼就特别多,在台湾的时候我听人诉说他们自己的内心是如何承受着痛苦和压力。

    真的不要羡慕外在的环境,因为外在的这一切都是从内心中做出来的,内心太辛苦、太累了,很痛苦!我们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把内心变成净土?”

    首先要保护心啦!

    要怎样保护呢?

    用正知及正念来保护这个心!

    不要让它被烦恼贼偷走。

    以上所说痛苦是由心产生的,接下来说善业也是由心产生的。

    (2)六度依心(2.1)布施依心

    9.若除众生贫始圆施度者今犹见饥贫昔佛云何成

    10.心乐与众生身财及果德依此施度圆故施唯依心

    【讲解】很多人认为“行菩萨道”很辛苦。做不到。其实我们菩萨道修行六度也是以“心”为主。

    我们可以很快乐地行菩萨道,如果必须消除一切众生的贫穷才能圆满施波罗蜜多的话,那么现在依然可见许多饥饿的众生,过去诸佛又怎能圆满施波罗蜜多呢?

    你们看北韩、非洲等等还有那么多受饥饿的人,即使在台湾也有流浪狗、蚂蚁都是非常饥饿的众生。那么,过去迦叶佛、释迦牟尼佛怎么圆满施波罗蜜多呢?如果没有圆满“布施波罗蜜多”如何成就呢?不是这样子,如果你们这样子想:“要天下没有一个贫穷的众生才算圆满施波罗蜜多”的话,行菩萨道就非常非常的辛苦,这样子是做不到的!

    如果有人乐意将“一切财物及果位功德”毫无保留地施给所有的众生,经说:“以这样清净的舍心就能圆满施度”。因此,施波罗蜜多完全以心为主导。对财物、功德毫无吝啬的心我们现在做不到,因为我们是凡夫需要生活、需要物资。

    《入中论》说到“初地菩萨就能依众生需要而布施”,现在我们的时间还没有到,真的做不到,也不可以这样做。到初地菩萨的时候就能以清净的心圆满布施度。圆满布施度并不是说让天下没有一个贫穷的众生,这是做不到的!

    (2)六度依心(2.2)净戒依心

    11.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

    【讲解】持戒以“心”为主,要持戒圆满需要把鱼、虾、青蛙、鸽子等动物送到什么地方放生,它们才不至于被杀害呢?

    有些人说:“你们放什么生呢?在市场买的鱼并不能适应河流的水质,把它们放生到河流里过几天就会死,你们是在放生还是放死呢?”

    不用怀疑,当然是放生!

    当我们放生的时候,旁边有人在钓鱼,如果被钓到不也是死路一条吗?我们怎么办?这样做也不是,那样做也不行,那要怎么做呢?这是不了解佛法的重点。

    *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让它们完全不死”的地方来安置它们。

    *这是做不到的。

    *我们能做的只是“在它要被杀的当下,救它一命”。

    *至于以后,“是生或死”要看它们自己的福报。看它们自己的因缘。

    *假如没有人钓它,动物之间也会自相残杀。

    *鱼被鸟吃,鸟又被人打。

    *就如我看到一个人正遭受被强盗杀害的当下,我去救他一命。但,那个人说不定过不久也会遇上车祸或生重病死亡啊!

    *我们没办法把它们带到完全不死的地方。动物与动物之间,大的吃小的,小的住在大的身体里面。

    人虽然没有互相吞食,但也是互相伤害、互相骗来骗去才能生存的。做生意、上班、政客都一样,完全找不到一个不会伤害众生的地方,要一个不死的地方只有悟道、了脱生死才可以!所以这是做不到的!

    一个人要守戒律,并不是远离色、声、香、味、触五妙欲的迷惑。假如这里有很多美女,我就没办法守戒。假如这里东西不好吃,就想用肉来炒菜,假如这里东西不好看就想去偷!

    即使你“身囗”没有这样做,那么,这些诱惑如果无法完全避开的话,我们就难逃五毒的侵害。你今天没跟这个人相处,说不定过几天也会遇到这个人。过几天没遇到,过几个月或者几年也许还是会遇到这个人。为了害怕色欲诱惑,远离现在这个美色,到别的地方还是有别的美色存在!

    因缘就是这样子。我们遇到各种诱惑是免不了的。遇到诱惑并不是避开它,而是要知道如何不被诱惑。小乘的戒律是远离它,远离它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它、研究它,了解它之后它就没有能力伤害我们。

    藏传佛教从小乘到大乘、金刚乘都有圆满的教育,我们没有说哪个好或者哪个不好。有些瑜珈士有老婆、有子女,可是他们能够给很多穿着袈裟的出家众灌顶或者教学,怎么可以这样子呢?

    我们西藏人不在乎外表上有没有太太,虽然他是个在家居士,但不是在家居士就表示是下根器的,而出家众就是高高在上,不是这样子!

    *身份上,出家众代表是释迦牟尼佛的后代没错。因为这层原故,我们尊敬他。但对在家居士并不是崇拜他的外表,而是尊敬他内心所拥有的佛法智慧。我学不到的、没有的东西,我们想学的东西他已经修到了,我们因为需要而向他学习,学习好的方面!

    *如果是为了“外表上穿着漂亮的袈裟仪态庄严”而礼拜,现在我坐在这里像个佛像很庄严,你们向我礼拜。那么,再过二三十年我变老了,满脸都是皱纹,站都站不直,一点都不庄严了,那时你们拜是不拜?如果你们是因为“外在的庄严”而礼拜,我想再过几十年你们就没有兴趣拜了,因为不庄严啦!

    *这个重点要拿捏得很清楚。我们对出家众尊敬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三宝里面僧宝的象征(证悟的初地菩萨以上,才是真正的僧宝,四个以上的比丘是僧宝的象征)。所以我们对僧众非常地尊敬,尤其在我们彰化在家居士对所有的出家众都是一样的尊敬,认为出家众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后代,是维持佛法的象征。不管他有没有学问,对佛法有没有理解,都平等的叫师父。而其他有些地方的人则会说“喔,是喇嘛啦!”认为“仁波切”、“堪布”才可以叫师父,喇嘛没什么了不得。

    不要怀疑在家居士怎么可以为人灌顶或教学?

    *虽然是个在家居士,但他对佛法有充分的理解、为人谦虚不傲慢就值得尊敬。

    *像我们宁玛巴的敦珠法王、顶果钦哲仁波切

    *他们对佛法非常的精通又是个修行者,为人都非常的谦虚,谦虚到一个乞丐也一样平等的看待。

    *他们虽然是在家的瑜珈士没错,但他们非常值得人们钦佩。

    *如果有人自认为自己有太太、有儿女、对佛教理论又非常了解而很骄傲的话,那就不值得尊敬了。

    *因为他没有往内调伏心!比一般人还差啦。

    *他会的在场的人都会,娶妻!喝酒!满街的人都会,他的贪、嗔、痴、傲慢心比我们一般人还重,值得尊敬吗?

    *不管他的招牌有多大,某某大法王的称呼,这是假的,什么法王他一点都不值得尊敬。

    持戒的重点是什么?

    不管是小乘、大乘、金刚乘都一样,持戒是“不可以做伤害众生和伤害自己的事情”就叫持戒了。这是戒波罗蜜多。我们以为男、女谈恋爱的时候,双方都认为不会做出伤害对方的事情,都是出于自愿的。但是后来造成不好的结果时,两个人都痛苦,彼此都被伤害到,这是无明呐!刚刚所讲“持戒是不造任何伤害众生的因跟果”,这样才是持戒,持戒是以心为主。

    (2)六度依心(2.3)安忍依心

    12.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13.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

    14.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讲解】这里说安忍是靠心!

    这世上,顽劣的有情众生多得像虚空一样,怎么可能全部制服他们呢?

    *虚空是没有边的,哪里有虚空,哪里就有众生。

    *哪里有众生,哪里就有烦恼。

    *哪里有烦恼,哪里就有顽劣的众生。

    烦恼就是“贪嗔痴”、嫉妒、傲慢。有贪欲心的人、有嗔恨心的人、有嫉妒心的人存在时,跟他们相处起来一点也不舒服,我们要如何完全调伏这些众生呢?

    *整个台湾不好的人都消灭了,别的国家还有很多不好的人;

    *整个地球不好的人都消灭了,其他星球还很多。

    *所以要完全调伏这些众生是做不到的!

    *所以,如果能止息内在所有的嗔心,不就等于消灭了外在的一切敌人吗?

    的确如此!

    譬如说:我们为了不要伤害我们的脚,何必要那么麻烦去找足够的皮革来覆盖大地、然后才出门行走呢?这是不可能的!找不到一块那么大的皮革!为了不伤害我们的脚,买很多牛皮覆盖在全台湾的土地上是不可能的,为什么这里不说塑胶呢?

    古时候没有这些啦!我们小时候所穿的鞋子都是皮革制成的,我想寂天菩萨的时代也应该是这样子的。所以只要用一小片皮革垫在鞋底走路,不就等于盖住了所有的地面吗?同样地,我也不可能完全制服外界的一切仇敌,我只要努力调伏内心的嗔恨就够了。何必费神去克制其他外在的敌害呢?

    的确如此!

    *我们内心快乐,去美国也是快乐的,去英国也是快乐的,去任何地方都是快乐的。

    *把内心调伏好,自然所有的敌人就都会消失不见。

    *找不到敌人的时候,当然也找不到痛苦。

    *我们一直想要快乐,但是一直找不到。

    *当我们调伏好内心的时候,我们想要去寻找痛苦一样也找不到。

    *就好像去一个黄金做成的世界里,找不到一块石头,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忍辱是靠心呐!

    内心调伏好外在的敌人自然而然就被驯服了。

    (2)六度依心(2.4)精进依心

    15.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囗善纵勤心弱难成就

    【讲解】如果勤修三摩地(禅定)而生起一种明朗的定心,就能获得生梵天等色、无色界的果报。如果精神散漫,那么即使“身囗勤行善业”也得不到生梵天的善果。

    从前有一对母女都快要被水淹死了,这时,母亲升起这样的念头“我死没关系,希望我的女儿平安就好了”。女儿也在这个时候升起“我死没关系,希望我的母亲平安就好了”。

    她们的心定在这个善念之中,两个人都往生了,因为她们有这样一个明亮的定心,所以她们两个都往生大梵天。我们做大礼拜也好,念诵佛经也好,短短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心能够定的话,那个果报就可以让我们生在色、无色界了。

    *但因为没有证悟空性,所以还不能解脱。

    *假如我们没有这样的定心,即使我们拼命做大礼拜,从早拜到晚,一天拜二、三千拜,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两年拜了好几十万、好几百万拜。如果我们礼拜的心态是注重数目的累积,持咒也是一样,以一个“累积咒数”的心态在念诵,心不定,身体却很勤劳。

    *囗诵没完,那么它的功德是非常有限的。

    精进以心为主,“心”精进是最重要的。所有的念诵、礼拜都是为了转化我们的心,布施也好、盖庙也好、建佛塔也好等等,都是为了累积善业。

    为什么要累积善业呢?

    因为我们需要福报,有福报才有智慧,有智慧才有快乐,所以我们的“心”精进最重要。

    大圆满前行说:“念咒的发音标准与不标准有百遍的差别,心定与不定则有千万遍的差距”。

    (2)六度依心(2.5)静虑依心

    16.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

    【讲解】静虑靠心。

    如果一个行者长久地修习念诵和其他的一切苦行,但是内心却老是向外缘流散,洞彻真理的佛陀说:那是无益的。

    闭关住在偏僻的山区,吃、住都很粗简不讲求。粗食、野菜、山洞、树下,随便吃、随便住。每天都在念佛、持咒、修仪轨、作大礼拜,身体闭关苦行,心却向色、声、香、味、触五妙欲方面想,功德是很小的。

    因为没有抓到修行的重点。

    我的老上师突丹丘吉札巴仁波切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没有调伏我们的心,闭关修行是没用的,在一个“野山上”盖一个“野房子”住一个“野身体”,里面有一颗“野的心”,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光是住在很偏僻的森林里面是没有用的。

    *动物一直都住在那里,动物很厉害吗?动物一点也不厉害,很笨!

    *所以我们要去山林闭关之前,闻、思是非常重要的。

    *学到之后才去那边修。所谓“修”是说“闻、思了解之后,维持那个你所明白的状况才是修”。

    不然去那边干什么?

    我现在先把门关起来,不让人看到我,这样就是高僧吗?不可能的喔!你们不要认为“闭关几十年”就是“高僧”,是不是“高僧”先要看他的心灵,他的心里有没有变得贪、嗔、痴比较少?是怎样子的?

    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吉美林巴大师说:你有没有闻、思呢?看你非常温和的话就表示你对闻、思做得很多啦,表示闻、思往内发展而没有往外挥洒,把它当做镜子而没把它当做眼镜,有没有修呢?看你的贪、嗔、痴、傲慢有没有减少,如果没有减少的话,表示你一点都没有修啦!

    *“闻、思”当镜子是看自己。

    *“当眼镜”就是看别人。

    *佛法是调伏自己、看自己缺点的。

    *“闻思”很多的话,我们会变得非常的客气。

    *贪、嗔、痴没有减少的话,不管“闭关”或“闻思佛法”都没有意义。

    如果为了修行而不享用既有的条件,那真的是浪费,要修行并不需要不吃不喝。我们是可以利用它的,我们可以吃的很饱,吃饱了才有好体力,有体力才可以更精进的学习。

    我们并不是有好吃的东西,还要去找更好吃的东西,并不是为追逐食物的美味而忙碌,所以佛子行三十七颂说:“富裕有富裕修行的方式,贫穷有贫穷修行的方式”,各个情况都可以利用就是善巧。

    学菩萨道一点都不辛苦,它可以依自己的情况而修行,重点在心态上面。如果我们要去台中,没有车子开,我可以用走路的!不走路可以坐火车、骑摩托车等等,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心散乱,修行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说个故事,我在印度佛学院的时候,曾经和两个喇嘛去莲花湖,也就是莲花生大士出生的地方朝圣。需要三天的时间,去到那里我们就住了下来。第二天我们爬山去看莲花生大士闭关过的山洞,在那附近几百公尺内有很多阿尼(尼姑)在那边闭关。她们的生活蛮艰苦的,对我们很亲切,我们中午刚到那里,有人就给我们一些吃的东西。正在吃东西的时候,外面传来吵杂的声音,仔细听才知道,原来是两个阿尼为了一件东西在吵架。

    住在上面山洞的人说:“你上次向我借的东西到现在还不还我!”

    住在下面山洞的人回答说:“我早就还你了!你现在还要向我要,真是不要脸!到我家门囗来要东要西的。”

    哎呀!怎么会这样子呢?虽然在这么好的地方进行苦修。但是没有调伏内心的话,真是可悲!没有用的!就好像动物一样,动物它们一直都住在偏僻的地方。但一直没有能力调伏它们的内心。我们内心调伏好,住在都市、住在很吵杂的地方都没关系。就好像莲花生长在很污浊的地方,但一点也不会损害它的洁净一样,我们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2)六度依心(2.6)智慧依心

    17.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讲解】如果不能认识佛法最主要的关键,“心”的奥秘或空性胜义谛的话,那么纵然努力追求快乐、避免痛苦,仍免不了要在三界中毫无意义地漂泊。

    我们要抓住佛法的关键,佛法法门众多。比方说:藏传佛教有非常多的唐卡、佛像、本尊如果都要一一去了解、研究这个代表什么,那个代表什么,我的头都痛了。没办法记得那么多,我本来对佛像的认识并不太多。

    我们在佛学院并没有研究佛像,只是研究佛经的含义。反而到台湾以后这方面进步太多了,因为很多人在问,那我就必须去看书、去研究、去问。那个佛像有多少手臂是象征什么、这个佛像有多少个头是象征什么

    因为本尊的数量很多,如果我们要各个都去认识他们的脸孔是非常困难的。对一个凡夫及初学者来说这些并不是很重要。

    阿底峡尊者是西藏后盛时期非常有贡献的一位大师,他问他的学生就敦巴:“你如何把握佛法的重点呢?”

    就敦巴回答:“这部经里面怎么讲的,就按照这部经所讲的方式去修,这部律里面怎么讲的,就按照这部律所讲的方式去修。这部论里面怎么讲的,就按照这部论所讲的方式去修。”

    阿底峡尊者听了以后说:“我还是要到西藏一趟!”

    这表示那样的方式是不对的!不管经里面讲的、律里讲面的、论里面讲的、小乘讲的、大乘讲的通通都要归纳在一起,重点要抓住!我们短短的人生如果每一部经、每部论都要听、都要学的话是学不完的!就好像各行各业一样有些当老师、有些当医生、有些做生意、有些当科学家如果我们每一门学问都要学的话,怎么学得完呢?

    即使我们的寿命有几千年也没办法学那么多,你看我们这边大藏经就有那么多本,如果每本都要去看、去研究的话,那是做不到的!西藏有那么多教派、那么多高僧写的书,学不完的!

    *不用这样子做,抓到重点以后都是一样的。

    *就好像我们研究水,真正了解水的本质以后,台湾的水、西藏的水、自来水管里的水、马桶里面的水、杯子里面的水清清楚楚的。

    *都是水,一样的!

    *清净的水、污浊的水都是水,不要分别这个水不透明。那个水太脏。

    *不要这样子,所有的都是水!

    *不管它怎么变都一样,本质上都是水!

    *不管那一部佛经说的重点都要抓住关键在那里?

    关键是心的奥秘——>“空性的胜义谛”,这是奥秘吗?当然是!

    *你看,我们看不到我们的心呐!

    *我在这边可以看到你们每一个人的面孔,每一个人的身体。

    *但是看不到你们的心,心脏是不是你们的心呢?不是啦!

    *心脏只是有机能的一块肉。现在心脏可以交换,人工心脏也可以做出来,如果心脏是心的话,现在某甲的心脏换成人工做的,那他就变成不是某甲罗!

    *所以心脏不是心哪!

    “心”看不到、摸不到但可以感觉。你们不像石头,我讲话你们可以听得懂、有表情。这是心的力量产生的。“心”说'没有又有'清楚的一面,就是没有办法说明白它的样子。

    *例如:心的颜色、心的形状等等。

    *这是心的奥秘,心是非常奥妙的。

    *所以我们要了解它,认识它。

    *如果我们没有了解它的话,就避免不了要在三界里面漂泊不定。

    *就像空中的羽毛,随风吹到哪里、它就飞到哪里。

    *没有定向。没有停止的时候。

    *我们被业风吹送在六道中轮回漂泊不定。

    *业风把我们吹到人间我们就要到人间。

    *业风把我们吹到富裕人家我们就暂时住在富裕人家

    所以要断绝轮回的“根”,我们必须了解心的本质-“空性”,心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