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佛法东来
    佛法传入中土历经二千年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佛教思想体系随着译经的不断增加开始由小乘逐渐发展到大乘以至于最高佛乘——密乘或称真言乘。

    西方有圣人焉

    过去学术界的观点,认为佛法传入中国始于后汉。其实在后汉以前,中国已有佛法。

    早在孔子的年代,商太宰嚭就曾与孔子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

    在春秋末期,孔子因为学识渊博,道德崇高,受到人们的尊重,名望远播,上至诸侯,下至民间百姓,都知道他。

    所以当商太宰嚭遇到孔子的时候,他忍不住问孔子,“夫子您是圣人吗?”孔子谦逊地答道,“我只是博闻强记,饱学多识罢了,我不是圣人。”

    又问,“上古的三位圣王他们是圣人吗?”孔子答,“三王善用智勇,他们是不是圣人,不是我能了解的。”

    又问五帝呢?孔子答,“五帝善用仁义,是不是圣人,也不是我能了解的。”

    又问道,“那么三皇是圣人吗?”孔子答,“三皇善于利用天时和把握恰当的时机,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圣人。”

    太宰大惊失色,问孔子,“那么谁才是圣人呢?”

    孔子的表情也变得庄严起来,过了一会才缓缓说道,“我听说西方有圣人,不假治理却不会出现混乱;不需要以言辞来劝服他人,而能令人生起信心;不需要刻意教化而教法自然流行,超然自在没有人能够加以形容。”

    当时普通人虽然不知不闻佛陀的存在,而博学如孔子,就已经听说过佛了。

    返回目录

    经像初传

    秦始皇称帝之前,也就是成为秦国国君的第四年,来自西域的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携带佛经来到中国,觐见秦王。秦王认为这些西域来的人长相奇特,心生排斥,命人将他们抓起来关入大牢,不久又下令逐出国外。这件事被记载在《朱士行经录》中,说明当时已有僧人和佛经抵达秦国,只不过因缘未具,没有被接纳。

    阿育王曾经派遣宣教师二百五十六人在世界各地传播佛法,秦始皇和阿育王又是同一时代的人,沙门室利房等人在这个时候携带佛经到达中国,很可能和阿育王有关。

    在僧伽跋陀罗的《善见律毗婆沙》和多罗那他写的《印度佛教史》里也都说到阿育王时有大德到中国来弘法。

    汉武帝时,派遣霍去病讨伐匈奴,到达皋兰,经过居延,大败匈奴。匈奴的昆邪王杀了休屠王,率领部下五万人前来投降,还携带着当时称为“金人”的佛像。汉武帝得到“金人”,认为是大神的圣像,所以命人供奉在甘泉宫中。佛像高达丈余,供奉之法也不采用汉地祭祀的仪式,只是烧香礼拜。这大约是佛像在中国流通的开始。

    返回目录

    夜梦丈六金人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有一天夜里梦见约一丈六尺高的人,身金色,光明照耀,容貌端严,无可比拟。明帝从梦中醒来,心中不安,反复思忖着这个梦,不知道是何预兆。天亮了以后,明帝召集群臣,询问梦的吉凶。

    大臣中有个叫傅毅的,学识通达,答道:“臣听说西域一带有神,人们称为佛,陛下您梦见的想必就是佛了。”

    国子博士王遵谨回答说:“臣在周书异记中看到过,周昭王时有圣人出于西方。”

    太史苏也答道:“古书中记载,这位圣人的声教经过一千年将传到中土,陛下所梦应当是这个征验。”

    汉明帝听到几位大臣的回答,深以为然,于是派遣中郎蔡愔与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寻访佛法。秦景等人一路西行,到天竺国时,遇见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人。秦景等人于是请求他们去中国传法,恰好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人立志弘传佛法,流通佛经,于是欣然应允。一行人跋山涉水,穿越荒漠流沙,历尽辛苦,终于来到洛阳。

    汉明帝大为喜悦,对两位高僧极为尊重,在洛阳西建立精舍,即著名的白马寺。两位高僧在此住持,翻译佛经。最初白马驮负着经书来到这里,寺院由此而得名。此后中国开始有了佛经和僧众。

    汉明帝还命画师模写优填王像师所画的释迦牟尼佛像,而后如法供养。这些都记载在《大正藏史传部四》中。

    返回目录

    中国佛教宗派形成

    从上面的历史记载来看,佛法传入中土已经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在初传之后,随着天竺僧人不断东来,译传佛经、传播佛法,华夏大地上形成了许多佛教流派,比如毗昙宗(或名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涅槃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等十三宗。而实际上是以成实宗、俱舍宗、禅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法性宗、净土宗和真言宗十宗为主。通常所说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包括三论宗(又名法性宗)、唯识宗(又名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又名真言宗)。上面所说密宗,均为正纯密教,也就是唐密,区别于后来的藏密。

    汉传佛教建立宗派,是由于当时佛法繁荣、兴盛,高僧辈出,他们依据不同的经典、法门进行修证,而逐渐形成不同宗派,并不是真如有差别,或祖师大德们见地不同。佛法诞生于古印度,但在发源地并未有如此流派之别,大要只分显、密二教,且二教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顾名思义,显者浅显、开显、显而易见;密者深秘、隐秘难以言传。显教教义明晰,行者皈依后善观经典、体解经意,即可如法修行。密教教义潜藏法海、非字面理解可致,非经师传亲授不得辙行。然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