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
证空性见入菩萨行
陈琴富
以佛教的历史而论,在佛陀驻世弘法到佛陀的直接弟子入灭为止,称为根本佛教时期;主要的思想就是佛陀亲口传授的四圣谛、三法印。从佛陀的再传弟子起约公元前三五O年到二七O年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主要的思想也是依循佛世遗规,在教权方面维持戒律,在法统方面维持佛陀口传的要典。佛灭后一二O年起,僧团开始分裂,因意见不一分为两部,称为部派时期:一为上座部,发展成今日南传小乘佛教;一为大乘部,发展成今日汉藏的大乘佛教。
在佛灭后四百年,也就是纪元前一世纪,大乘佛教才开始产生。第一位提倡大乘的学者是马鸣菩萨,著有《大乘起信论》,说一心二门,性相兼容,空有俱显。第二位是龙树菩萨,著有《中论》、《大智度论》等,弘扬缘起性空义。第三位是无著和世亲兄弟,他们提倡法相唯识,与龙树之学形成大乘佛教的两大学派。中观与唯识对于大乘佛法都有直接的影响,不论是汉传还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在所弘扬的法教中都兼具了两家的义理,许多宗派对于中观与唯识的精义并没有作太微细的思辨。
龙树菩萨驻世的年代大约在三世纪间,他是南印度婆罗门种姓,幼习婆罗门教义,后皈依佛法,初习小乘,后学大乘。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有说他学过隐身之术,潜入龙宫,打开南天门宝藏,取得大乘经典。曾到过北印度等地学习大乘佛法,后来回到南印度,以《般若经》为依据广为著述,开启了空宗――中观学派。
《中观》含摄了中观学派的主要思想。开宗明义:“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直接否定了外道和小乘部派的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戏论见解,揭示了著名的“八不中道”。诸法都是缘起,并无自性,故说空性。此一实相超越了经验和语言的表意范围,为了安立世间人的知见,而有所谓的二谛,一是施设假名的经验世界,称为世俗谛,一为诸法空相的真理、称为胜义谛。而了悟胜义谛是证入涅槃条件。《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谛,则不得涅槃。”
其后佛护和月称对于中观哲学的阐释,是以归谬论证的方法,形成了中观应成派。清辨和观誓的阐释,是以定言论证的方法,形成了自续派。两派对于中观哲学的微细思辨亦有些许的出入。例如清辨不承认自证分,但承认外境以自相有;而应成派于名言上不承认诸法以自相存在,亦不许阿赖耶识、自证分、自续。清辨、月称之后约一世纪,最重要的中观学者就是寂天和法称。八世纪中叶以后,后期中观学派最重要的论师有寂护、莲花戒、狮子贤。
中观思想对于汉传佛教的影响是深远的,隋唐的三论宗即是弘扬龙树的中论理论体系,开始传译者为鸠摩罗什,深擅三论者有僧肇、云影、僧睿、僧导,到了第六世吉藏著有《三论玄义》、《大乘玄论》等三十八部大疏百余卷,贞观以后,三论宗逐渐式微。但中道空义影响着汉传佛教甚远,不论是禅宗净土标榜缘起性空的义理。不过真正弘扬或讲述中观哲学者几无后人。至于西藏地区,中观思想在前后弘期时相继传入,宗喀巴早期的思想属于自续派系统,晚期则转入应成派。其《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修习次第多承袭寂护、莲花戒的思想。
目前格鲁派仍沿袭中观应成思想,寺院中都必须研习《入中论》、《现观庄严论》等五部大论,可以说对中观思想弘扬较有次第者。目前西藏学者都还经常讲述《入中论》、《释量论》、《入菩萨行》等中观印度原典。
至于唯识学派,一般多归宗于弥勒,他是何许人也,历史并不可考,有说他是无著的老师,有说他就是兜率内院的弥勒菩萨,留有《瑜珈师地论》、《现观庄严论》、《辨中边论》等所谓的慈氏五论。在四、五世纪间,无著、世亲两大论师出世,继承瑜珈师的理论,弘扬慈氏论著,尤其世亲所著《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阐明唯识心外无境之说,建立了唯识学派。唯识在空义之外,独尊有说,认为一切法都是自方存在,依他起和圆成实是以自相存在,遍计所执则非真实的存在。
唯识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唐朝法相宗,玄奘大师在印度从戒贤学《瑜珈师地论》,回国后除大量翻译唯识典籍,也写成《八识规矩颂》、《成唯识论》等著作,奘师门下四哲窥基、神昉、嘉尚、普光、共成唯识一宗。唐武宗会昌法难,此宗的许多论述遭到焚毁,唐末五代战乱频仍,寺院荒废,渐渐没落。清季杨仁山创办“金陵刻经处”,门下欧阳渐、梅撷芸通达唯识,其后熊十力、吕徽皆一时俊彦。在沙门中太虚大师、法昉法师、印顺法师、慈航法师、演培法师都精研唯识。唯法相一宗之宗风已不再。
关于寂天的生平事绩汉文资料并无流传,他的生卒年也无可考,大约活动于七世纪末、八世纪中;他生于南印度,本名寂铠,父亲善铠是梭罗史特拉国的国王,自幼聪慧,跟随上师学习法,父亲逝世过后,在即将登基的前夜,梦见文殊菩萨端坐于他的国王宝座上,自知不宜掌理国政,连夜直奔东印度从狮子王座下学法,后到中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那烂陀寺依胜天出家,法名为寂天。
在那烂陀寺期间,他内勤修学,外示放逸,私下编著了《学处集要》和《一切经集要》,但僧众瞧不起他,以为他除了吃喝、拉撒、睡眠之外,一无所是,贬他为“三想者”,筹划时机将他逐出僧团。于是召开一次诵经大会,估计他一定背诵不出一篇经典,可以趁机羞辱他,把他逐出僧团。轮到他背诵时,不料他自信满满地问僧众希望听什么经典,僧众捉弄他说要听没有听过的经典,于是他出口成颂,宣说这一部《入菩萨行》,当他说到《智慧品》第三十四颂:“当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时,身体腾空而起,逐渐升高至形体消失,声音仍在空中回响,直至《入菩萨行》全文颂完。从此云游四方,随缘度化而去。
尽管史传过于神奇,但是从《经集》和《学集》引述一百多部经典,可以知道他在经论上下过甚深的功夫,而《入菩萨行》千颂对于中观哲学的阐释,以及对于当时数论派、胜论派、小乘部派、大乘唯识见解的批驳,可以知道他不但精研三藏,对于大小乘诸派以及外道的知见都研究得十分透彻,从他此一部颂论的慈悲与谦逊境界,可以了知他是一位登地的大乘行者,后世称为他菩萨,诚非虚名。
《入菩萨行》的内容是大乘行者如何发菩提心,学菩萨行的修证次第,有从理入,有从行说,由浅入深,次第分明。全论共分十品,分别是:菩提心生的利益、忏悔罪业、受持菩提心、不放逸、护正知、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本书即是法王对其中第九品“智慧品”的开示。法王身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领袖,是格鲁派系统的法脉持有者,对于中观哲学当然有最精辟的见解和实证功夫,尤其格鲁派从宗喀巴以来就是传扬中观应成哲学,再没有人比法王更适合宣讲这部经典。从法王的开示中,让我们更清楚了解自龙树菩萨以来整个中观哲学系统所阐述的空性义理,也更明白佛陀所弘扬的大乘佛教法义。可惜法王只宣说了其中的“智慧品”而已。不过法王时常在其他的开示中提到这本颂论对他的影响,甚至当他阐述菩提发心时,都忍不住悲欣交集地流下泪来。
《入菩萨行》很幸运地保存了梵文原典,印度有关此书的注解超过一百部,可惜传者不多,藏文也有完整的译著。至今梵藏的注释本,此较有名的包括智作慧的《入菩提行难处释》、善天的《入菩萨行妙贯》、威月的《入菩萨行意趣释》、贾曹杰的《入菩萨行详释》、无著贤的《入菩萨行释》,当代藏传佛教的学者亦有许多的开示。至于汉文本,在宋朝时期就由天息灾翻译,题名为《菩提行经》,可惜在汉传佛教中一直未受到重视。
翻译此书,在偈颂部分参考了三个版本:一是释如天的《入菩萨行译注》;二是贡噶旺秋仁波切讲、张慧娟居士翻译的《入菩萨行论》;三是杰操大师广解、隆莲法师汉译的《入菩萨行论广解》。其中隆莲法师是采七言句式的翻译,虽然用词典雅、语意清楚,但不似五言句式简明,因此偈颂部分综合释如天和张慧娟的译词。翻译这本书对我而言是自不量力,期盼识者能指正一二。然而很私心的是,透过这样的翻译让我能从字里行间,以心实际领受大乘中观的空性见,就如同接受了一次佛法的灌顶,冷暖自知。
寂天菩萨在本书“智慧品”的结尾有深刻的发愿,愿以自己所修集的福德云,飘下无量的安乐雨,消除众生饱受三界苦火燃烧的折磨;并愿心无所缘,意现明空,将虔诚修集的清净福德,对芸芸众生开显诸法缘生无自性的空理。在其“回向品”中有更谦卑宏深的誓愿。翻完此书,只见到自己盲昧无明,仍愿有缘读到此书者,能证悟空性义理、如法入菩萨行。
(原版序)
佛法最深奥义的开示
这本书是翻译自梵文《入菩萨行》第九品,它是印度圣哲寂天菩萨的著作。这一品题名为“智慧品”,针对佛陀法教的教内外观点,提出中观的论点。以西方人的观点,其内容属于哲学范畴;但是它有明确的宗教基调在里头,它也属于禅修的训练,透过实证经验检证它的论点。
这本译著主要是根据十四世纪宗喀巴大师的古典藏文注解。此外,也参考梵文智作慧的注解《入菩提行难处解》,以及宗喀巴一位弟子的藏文注解。这本书是法王于一九七九年夏天在瑞士的雷康以藏语开示翻译而成。这次的开示,听众大约有上千的藏人和许多的西方人,很显然的它是针对有佛学基础的人士宣说的。寂天菩萨的“智慧品”在佛教论师的眼中是佛法最深奥义的解说,也是佛教哲学的顶峰。期盼这本译作能进一步阐明“智慧品”的精义,对那些想要了解中观哲学以及它与当代思潮相关的人有所帮助。
谢辞
这本译作是我在安赫斯特学院研究时完成的,那是一九八六年的十二月底。我特别要感谢安赫斯特学院的宗教学教授罗柏•楚门,他帮助我详细地校读这本译作和注解。我同时要感谢范丝娜在梵文翻译上对我的校正。
开始翻译梵文本时,我是用瓦德雅所编译的《佛教梵文经典系列》的译本。我同时也参考了在印度达兰沙拉的西藏文化出版社所出刊,由史蒂芬•巴彻罗所翻译的英文译本。在最后完稿时,我参考了迈可•史威特的译作,那是他在一九七七年于威斯特辛大学佛学研究所的博士论文,题名为《寂天与中观:入菩萨行智慧品》。
(绪论)
般若慧生处
1
此前诸支分
佛为智慧说
故欲息苦者
当启般若慧
“此前诸支分”是指前面提到的从布施到禅定五波罗蜜所摄的一切方便等或是指禅定。所有的内容都是释迦牟尼佛为了要开启众生究竟智慧所说的。为了让心中生起对空性的了悟,行者不必同时修习其他的五度波罗蜜。根据此论的作者寂天菩萨以及论师月称和佛护的观点,声闻和独觉圣者透过空性见克服心智上的障碍达到见道位与修道位。因此,开发智慧不必要修习前五度波罗蜜,也不需要去灭除烦恼障。
智慧的本质是什么?空性见伴随着止和观,打破所知障;在这种见地下,行者经验到存在的微细状态。这是从禅定生起的智慧。但是这种智慧不足以克服那些障碍。没有累积足够的福德资粮,那种智慧无法破除所知障的染污。明心见性的主要障碍是所知障,般若智慧就是它直接的除障剂。为了开般若智慧,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禅修,就是累积福德资粮。因此论中说:“此前诸支分,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般若慧。”
佛陀的法教无不是在教导人们达到成就和究竟安乐。究竟安乐是指解脱和全知,要获得这两者,必须具足空性见。一个人想要去除烦恼障和所知障,必须开发空性正见。因此,佛陀所开示的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布施波罗蜜等种种方便,无非是为了要开启众生的智慧。声闻和独觉圣众也必须藉着种种方便开启智慧,没有善巧方便是不可能获得智慧的。这里所谓的“方便”并不是指菩提心或是承担度众生的责任。有许多福慧资粮能够被开启,都是因为厌离轮回的动机,例如定力的开发。因此藉着修习戒定慧三学,可以破除无明。所有的方便都是为了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