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识名法与问答(五)
    如何辨识名法

    前言

     在上次的讲座中,我解释如何修行四界分别观,以及如何分析称为色聚的色法微粒。在这次讲座里,我要就如何辨识名法(nama-kammatthana名业处)作一些说明。在观禅(vipassana毗婆舍那)的修行中,名业处是接续在色业处之后的阶段。

    首先要简略地解释《阿毗达摩Abhidhamma》的基本理论。若要了解名业处,必须先知道这些理论。

    在《阿毗达摩》中,名(名法;精神)包含能认知对象的“心”与伴随著心生起的“心所”。心所有五十二种,例如:触(phassa)、受(vedana)、想(sabba)、思(cetana)、一境性(ekaggata)、命根(jivitindriya)、作意(manasikara)等。

    心总共有八十九种,可以根据它们是善、不善或无记而分类;也可以根据它们存在的界而分类:欲界(kamavacara)、色界(rupavacara)、无色界(arupavacara)或出世间(lokuttara)。另一种简单的分类是把诸心分为两种:一、心路过程心(cittavithi-citta);二、离心路过程心(vithimutta-citta),即发生于结生、有分及死亡时候的心。

     心路过程有六种: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及意门心路过程,分别取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为对象。前五种心路过程合称为五门心路过程(pabcadvara-vithi);第六种称为意门心路过程(manodvara-vithi)。每一种心路过程包含一系列不同种类的心,这些心依照心的定法(cittaniyama)而以适当的次第生起。若要辨识名法,你必须依循此定法的次第去照见它们。

     辨识名法之前,你必须先培育定力,无论下手处是安般念、其他止禅法门或四界分别观。如果是纯观行者,还必须先辨识色法(rupa-kammatthana色业处),然后才能辨识名法(nama-kammatthana名业处)。

    名法的辨识包括四部份,即:

    一、辨识内在某一门心路过程(vithi)的各种心。

    二、辨识该心路过程中每一心识刹那中的所有名法。

    三、逐一地辨识六门心路过程中的所有名法。

    四、整体地辨识外在的名法。

    如何辨识禅那心路过程

    如果你已能用安般念或其他法门达到禅那,那么,辨识名法最佳的起点是辨识与禅那相应的心和心所。

     这么做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在培育禅那时,你已经观察五禅支,因此对于辨识与禅那相应的心所方面已经有一些经验。第二个理由是,禅那速行心(jhana-javana-citta)连续生起许多次,因此非常显著而且容易辨识。对照之下,这与欲界心路过程(kamavacara-vithi)差别悬殊。在平常的欲界心路过程中,速行心(javana)只生起七次。

    因此,你可以先进入安般念初禅,出定之后,应同时辨识有分心(即意门)与安般似相。当安般似相在有分心中出现时,你可以根据禅支的个别特相来辨识五禅支。五禅支是:

    一、寻(vitakka):将心投入似相;

    二、伺(vicara):使心维持在似相;

    三、喜(piti):喜欢似相;

    四、乐(sukha):体验似相而引生的乐受或快乐;

    五、一境性(ekaggata):对似相的一心专注。

    继续修行,直到你能在每一个初禅速行心(javana-citta)的心识刹那中同时辨识所有五个禅支。然后,你应辨识其他名法,从识(vibbana)、触(phassa)或受(vedana)其中最显著的一种开始辨识。成功之后,才渐渐增加所辨识的名法,一次加上一种。于是,刚开始时你能在每一个初禅速行心中见到一种名法,接著两种、三种……直到你能见到所有三十四种名法。

    然后,你应辨识在意门心路过程(manodvara-vithi)里其他每一种心识刹那中的所有名法。

    初禅的意门心路过程由一连串不同功能的六种心组成。第一种是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在这个心识刹那里有十二个名法(此心及与它相应的十一个心所)。其余五种心各有三十四个名法,即一个心与三十三个心所。它们是:遍作心(parikamma)、近行心(upacara)、随顺心(anuloma)、种姓心(gotrabhu)及一连串的禅那速行心(jhana-javana-citta)。

    要辨识这些,你必须先进入初禅,如:安般念初禅。从禅那出定之后,你应同时辨识有分心与安般似相。当该似相在有分心中出现时,你可以观察到刚才生起的禅那意门心路过程。观察在初禅心路过程中每一种不同的心的十二个或三十四个名法。

    然后,你应辨识所有名法的共同特相,即:倾向并黏著对象。然后辨识它们整体为名法(nama)。

    你应以同样的方法辨识与分析安般念第二禅、第三禅与第四禅的名法,以及你曾以其他法门达到的任何禅那,例如:不净观,白遍,慈心观。

    然而,如果你只以四界分别观培育定力而达到近行定,那么你无法辨识禅那的名法,只能辨识该近行定的名法。首先你应再度修行四界分别观,达到近行定,此时你的身体呈现为闪耀发光的透明体。在近行定当中休息一段时间之后,以恢复活力与清新的心转向修行观禅,辨识近行定的名法。

    辨识你之前已修过的所有止禅的心路过程之后,接著你应辨识欲界意门心路过程(kamavacara-manodvara-vithi)中的名法。

    如何辨识欲界心路过程

    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

    欲界心路过程可以是善或不善的,这决定于其“作意”是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或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ara)。这两种作意是决定欲界心是善或不善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你取一个对象,并且如实地认知它为色(rupa)、名(nama)、因或果、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或不净(asubha),则你的作意是如理作意,你的速行心是善的。

    如果你以概念(世俗观念)的角度来看一个对象,如:人、男人、女人、众生、金、银、或认为它是恒常、快乐、自我,则你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你的速行心是不善的。

    然而,例外的情况是,与概念相应的速行心也可以是善的,例如:修行慈心观时或实行布施时。当你亲自辨识那些心路过程时,你将见到其中的差异。

    如何辨识意门心路过程

    你应从辨识意门心路过程开始,因为在它里面心的种类比较少。

    若要辨识欲界的善意门心路过程(kamavacara-kusala-manodvara-vithi)的名法,首先你必须辨识有分心(亦即意门),然后再看眼净色(cakkhu-pasada),以眼净色为对象。当眼净色出现在意门之时,意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

    欲界的善意门心路过程由一连串不同的三种心组成。先是有十二个名法的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然后是七个各有三十四、三十三或三十二个名法的速行心(javana-citta);最后是两个各有三十四、三十三、三十二、十二或十一个名法的彼所缘心(tadarammana-citta记录心)。

    以辨识禅那意门心路过程的方法,从识、受或触开始辨识欲界善意门心路过程里每一心识刹那中的名法,一次加上一种。即先见到一种名法,接著两种、三种,直到你能见到每一种心识刹那中所有不同的名法。

    以同样的方法,逐一地用你在修行色业处(rupa-kamatthana)时观察的十八种真实色与十种虚假色(非真实色)为对象,继续辨识意门心路过程。

    如何辨识五门心路过程

     辨识意门心路过程之后,你应从眼门心路过程开始继续辨识五门心路过程。

     要辨识眼门心路过程里每一心识刹那中的名法,你应先辨识眼净色(即眼门),接著看意门,然后同时辨识这两门。接著,注意离眼净色稍远处一群色聚的颜色。当此颜色同时显现于眼门与意门时,你将能辨识到缘取那个颜色为对象的眼门心路过程及接著生起、缘取同样那个颜色的意门心路过程。

    眼门心路过程由一连串七种心组成:

    一、 有十一个名法的五门转向心(pabca- dvaravajjana)。

    二、 有八个名法的眼识(cakkhuvibbana)。

    三、 有十一个名法的领受心(sampaticchana)。

    四、 有十一或十二个名法的推度心(santirana)。

    五、 有十二个名法的确定心(votthapana)。

    六、 各有三十四、三十三或三十二个名法的七个速 行心(javana-citta)。

    七、 各有三十四、三十三、三十二、十二或十一个 名法的两个彼所缘心(tadarammana-citta)。

     在此过程之后,会有一连串的有分心生起。然后生起意门心路过程的三种心,即:一个意门转向心、七个速行心及两个彼所缘心。

    辨识这两系列的心之后,你应辨识它们每一个心识刹那中的所有名法。像上述那样,从识、触或受开始,逐一地增加所辨识的名法,直到能辨识眼门与意门心路过程里每一个心识刹那中的所有名法。

    接著你应辨识耳、鼻、舌与身这四门的心路过程。

    至此,你已经能辨识与善心相应的名法。现在,你需要辨识与不善心相应的名法。要做到这点,只需采取与辨识善心时相同的对象,但是改用不如理作意来看待它们。

    在此没有时间详细解说这些,但是我希望在此举过的例子足以使大家对名业处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至此,你已完成辨识名业处的首三个部份,即:

    一、辨识内在某一门心路过程(vithi)的各种心。

    二、辨识该心路过程中每一心识刹那中的所有名法。

    三、逐一地辨识六门心路过程中的所有名法。

    如何辨识外在的名法

    名业处的第四个部份是辨识外在的名法。首先辨识内在的四界,然后辨识外在你所穿著衣服中的四界。你将见到衣服碎成色聚,而且你能辨识每一粒色聚里的八种色法。它们是“时节生食素八法聚”,是由外在色聚中的火界所产生。

    应当交替地辨识内外的色法三或四次。然后,以禅定之光继续观察外在稍远处的色法,如:你所坐的地板。在那里,你也将能辨识到其色聚里的八种色法。交替地辨识内外的色法三或四次。逐渐扩大辨识的范围,观察你所住的建筑物、建筑物周围的区域,包括树木等,直到你能辨识外在所有无生命的色法。有时,你会发现在它们之中也有净色(透明的色法)。这是因为有昆虫或动物居住在树木、建筑物之中,而你见到的其实是这些众生的净色。

    然后,你应继续辨识外在有生命的色法,即构成其他众生的身体之色法。你只辨识他们的色法,并且了解:那不是男人、女人、人或众生,只是色法而已。同时辨识外在所有的色法,接著辨识内外一切不同种类色法。

    若要做到这一点,你应该观察内在与外在眼睛中的六种基本色聚,辨识它们的五十四种色法。依照同样的步骤,分析内在与外在其余五处的色法,以及其他所有种类的色法。

    现在彻底完成了辨识色法,你应继续辨识内在与外在的名法。再度辨识内在的名法,先从意门心路过程开始,然后眼门心路过程等。辨识它们当中所有的名法,无论是善或不善。

    然后同样地辨识外在的名法。辨识一个众生的眼净色与有分心。当一群色聚的颜色出现在这两门当中时,辨识眼门与意门心路过程。如此内在与外在交替,一再重复,修行多次。对于其余的五门也以同样的方法修行。

    若你能达到禅那,则你也能辨识外在的禅那意门心路过程。若你没有禅那的经验,则无法那样做。

    如此,你应逐渐地扩大辨识的范围,直到你能见到遍及无边宇宙的色法。你也应如此辨识名法,直到你能见到遍及无边宇宙的名法。最后,你应同时辨识遍及无边宇宙的名法与色法。

    然后,你以智慧来确定所有的名法与色法:遍及整个宇宙,不见有众生、男人或女人,唯独只有名与色。

    名业处的讲解到此完成。

    禅修到此阶段,你已经培育定力,辨识内外所有的二十八种色法及你所能辨识的所有名法。

    在下次的讲座中,我将解释如何修行观禅的下一个阶段:辨识缘起(paticcasamuppada)。

    问答(五)

    问5-1:八定(samapatti)可以支持禅修者达到名色分别智,使禅修者能照见名色的微细生灭,从而厌离这些名色,乃至证得道智(maggabana)。除此之外,八定是否还有其他的利益呢?

    答5-1:修行禅定有五种利益:

     一、现世的安乐住处(ditthadhamma-sukha-vihara现法乐住):在今世享受禅那的快乐。这特别指纯观行阿罗汉(suddha-vipassana-yanika-arahant)而言。比丘的责任是学习教理(pariyatti),修行观禅以证悟四道四果。纯观行阿罗汉已经完成这些任务,不再有工作可做。他们修行禅定只是为了获得禅乐(jhana-sukha),而没有其他作用。这是禅定的第一种利益。

    二、观禅的利益(vipassana-nisamsa):禅那能支持禅修者得到观禅的结果。由于禅定,禅修者能清楚地照见究竟名色及它们的因缘,以及它们两者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当禅修者彻底地修行观禅,尤其是达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或道智(maggabana)与果智(phalabana)时,通常禅那名法也稳定了。禅那法使观智清晰、分明、强而有力;而强有力的观智能灭除障碍止禅的烦恼,保护禅那,不使退落。

    再说,当禅修者长时间修行观禅之后,会感觉疲劳。疲劳发生时,他应长时间安住于某一禅那中,如此疲劳将会消失。当他的心恢复活力之后,可以再回来修行观禅。这是禅定的第二种利益。

    三、神通的利益(abhibba-nisamsa):若人想要拥有世间的神通,如:宿命通(pubbenivasanussati-abhibba)、天眼通(dibbacakkhu)、天耳通(dibba-sota)他心通(paracitta-vijanana)、如意通(iddhividha):能在空中飞行、在水上行走等等,他可以通过十四种方式来开展十遍禅与八定来达到目的。这是禅定的第三种利益。

    四、增上生的利益(bhavavisesavaha-nisamsa):若有人想投生到梵天界,他必须修行禅那,如:十遍禅、安般念禅、慈心禅。然后,他必须将禅那维持到死亡的刹那,这样才能如愿投生。这是禅定的第四种利益。

    五、寂灭的利益(nirodha-nisamsa):成就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的利益。只有具备八定的阿那含(anagami)及阿罗汉才能进入灭尽定。灭尽定指的是:心(citta)、心所(cetasika)与心生色法(cittaja-rupa)的暂时停止。这里的“暂时”意指:最久七天。这决定于他们进入灭尽定之前所下的决心与意愿(adhitthana)。

    除了睡眠的时间以外,阿那含与阿罗汉整天、整夜、多天、多月、多年不停地见到名色及其因缘的生灭,或只见到坏灭。所以,有时他们不想再见到这些坏灭现象(bhavga-dhamma),但是般涅槃的时间还未到,因为他们的寿命尚未结束。于是,为了停止看见这些坏灭现象,他们进入灭尽定。

    为什么他们不停地见到这些坏灭的现象呢?他们已经灭除与禅支对立的五盖,因此有极深的定力。专注的心能如实地照见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所以他们一直见到坏灭的现象,即见到究竟名色法的本质。然而进入灭尽定时──譬如说七天的时间──他们见不到坏灭的现象,因为所有能认知坏灭现象的心与心所都已停止。

    若想进入灭尽定,首先必须进入初禅。从初禅出定之后,必须辨识初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然后以同样方法修行第二禅乃至识无边处禅(vibbanancayatana-jhana)。接著进入无所有处禅(akibcabbayatana-jhana)。从无所有处禅出定之后,他们必须发四个愿:

    一、 入定某一段特定时间之后,将从灭尽定出来,例如:七天;

    二、 当佛陀要见他们时,将从灭尽定出来;

    三、 当僧团要见他们时,将从灭尽定出来;

    四、 他们的日常用品不会因任何状况而损坏,例如:火灾。

     之后,他们进入非想非非想处禅(nevasabba-nasabbayatana-jhana)。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只有一或二个心识刹那之后,他们就进入灭尽定,依所预定的时间住在定中,例如:七天。在定中他们见不到任何事物,因为所有的心与心所都已停止。这是禅定的第五种利益。

     诚然,八定能帮助辨识名色及其因缘,但是八定本身也是名法。因此,若禅修者已辨识包括八定在内的名色及其因缘之无常、苦、无我,达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他可以将辨识的范围限定于八定其中之一的禅那法,这是“双修”(yuganaddha)止禅与观禅,犹如用两头牛来拉一辆车。这是证悟道果与涅槃的另一种助缘。

    问5-2:用理论来觉知无常、苦、无我,与用禅定来辨识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这两种方法中那一种比较容易及快速证悟涅槃?

    答5-2:什么是无常?无常就是五蕴(aniccantipabcakkhandha)。在许多注释中提到这个定义。什么是五蕴?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色蕴乃是二十八种色;受、想与行蕴乃是五十二种心所;识蕴乃是八十九种心(citta)。而二十八种色是色,五十二种心所与八十九种心是名,因此五蕴就是名色。五蕴及其因缘乃是观禅的对象。若禅修者能清楚地见到五蕴,则他能修行观禅,觉知无常、苦、无我,不成问题。但是若还未能见到五蕴,禅修者如何能修行观禅,觉知无常、苦、无我呢?如果未见到五蕴就尝试觉知,则他的观禅只是背诵式的观禅而已,不是真正的观禅。唯有修行真正的观禅才能证悟道智与果智。

     因此,佛陀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Sutta》中教导说:要证悟涅槃只有一条路(ekayana),没有其他的路。那条路是什么呢?佛陀说首先要修行禅定,因为专注的心能够透视究竟名色法与它们的因缘,以及它们两者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至于能否快速证悟涅槃,则取决于个人的波罗蜜。例如,舍利弗尊者精进修行两星期而证悟阿罗汉道果;目犍连尊者只精进修行七天就证悟阿罗汉道果;而婆醯只是听闻简短的开示:“Dittheditthamattam…”──“看时只有看……”就证悟阿罗汉道果。证悟阿罗汉道果的速度决定于他们的波罗蜜: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以一阿僧祇(asavkhyeyya)与十万大劫(kappa)的时间积聚他们的波罗蜜,而婆醯只以十万大劫的时间积聚他的波罗蜜。但是,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的阿罗汉道与上首弟子的觉智(aggasavaka-bodhi-bana)相应,而婆醯的阿罗汉道只与大弟子的觉智(mahasavaka-bodhi-bana)相应;上首弟子的觉智高过大弟子的觉智。因此,证悟阿罗汉道果的速度决定于他们的波罗蜜,而不在于他们的愿望,因为证悟涅槃的路只有一条。

    问5-3:生死轮回(samsara)无始无终,而众生无量无边,所以曾经作过我们母亲的众生也是无量无边。我们如何藉著思惟一切众生都曾作我们的母亲来修行慈心观呢?我们能否藉著思惟一切众生都曾作我们的母亲来达到慈心禅(metta-jhana)?

    答5-3:慈心观并不牵涉过去与未来,它只涉及现在而以。因此,如果散播慈爱给已过世的人,我们将无法达到禅那。在无尽的生死轮回当中,可能没有一个众生不曾作过我们的父亲或母亲,但是慈心观与无尽的生死轮回并不相关。

     在《慈爱经MettaSutta》中,佛陀说:“Matayathaniyamputtamayusaekaputtamanurakkhe;evampisabba-bhutesu,manasambhavayeaparimanam”──犹如只有一个儿子的母亲会以完全的慈爱来保护这个独生子,即使牺牲她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因此,比丘应以母亲的态度来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这是佛陀的教导。只有散播慈爱给现在的对象才能产生慈心禅,过去或未来的对象不行。不需要考虑这位曾作我们的母亲、那位曾作我们的父亲,只要以“愿此人健康快乐”的意念来散播慈爱,就能产生禅那。单靠思惟众生曾作我们母亲的态度并不足以产生禅那。

    问5-4:

    (以下这些问题一起回答)

    一、在佛陀的时代有菩萨吗?如果有,他是否证悟任何道果,或者他只是一个凡夫?

    二、为什么圣者(ariya)无法成为菩萨?

    三、声闻弟子(savaka)能改变心意作菩萨吗?若不 能,原因何在?

    四、若遵循禅师的教导而修行,禅修者能够证悟须陀洹道果(sotapatti-maggabanaandsotapatti-phala-bana)。禅修者能否因为行菩萨道的誓愿而不证入道果呢?

    答5-4:在证悟道果之前,禅修者可以改变心意。证悟道果之后就无法再改变心意,因为根据佛陀在许多经中的开示,“道”是一种“正性决定”(sammatta-niyama固定法)的法则。此固定的法则说: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能产生须陀洹果(sotapatti-phala)。须陀洹能成为斯陀含(sakadagami),但不能退为凡夫。斯陀含能成为阿那含(anagami),但不能退为须陀洹或凡夫。阿那含能成为阿罗汉,但不能退为斯陀含、须陀洹或凡夫。阿罗汉死后进入般涅槃,不会再退为较低的圣人、凡夫或其他境界,阿罗汉果是生死轮回的终点。这是正性决定(sammatta-niyama)的法则。关于阿罗汉,佛陀开示过许多次:“Ayamantimajatinatthidanipunabhavati”──“这是最后一生,不会再有来生。”

     这是指在证悟任何一种道果之后,他不能改作菩萨。

     再者,在得到佛陀或阿罗汉的授记之后,他不能再改变自己的心愿。《清净道论》提到一位改变心愿的大长老。该大长老精通四念处。他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而且从来不曾做出没有正念的行为或言语。在他临死的时候,大众群集来见他,因为他们认为大长老将入般涅槃。事实上大长老还是一个凡夫。他想见弥勒佛,想在弥勒佛的教化期中证悟阿罗汉果。弟子报告他说:大众群集,因为他们认为大长老将入般涅槃。于是大长老说:“哦,我曾经希望能见弥勒佛,但是既然大众群集,等著看我般涅槃,那么给我一个机会修行吧。”然后他再度修行观禅。由于他已经改变心意,所以他很迅速地证悟阿罗汉果。

     佛陀在世时,除了弥勒菩萨之外,经典上没有提到佛陀给予其他菩萨授记。当时,弥勒菩萨是一位名叫阿逸多(Ajita)的比丘。但是三藏中并未提到弥勒佛之后何时有佛再出现于世间,所以我们无法说在佛陀的时代有多少位菩萨。

    问5-5:有否可能同时修行解脱道(vimuttimagga)与菩萨道?若有,是什么方法?

    答5-5:解脱(vimutti)指的是脱离烦恼或生死轮回。因此,当菩萨证悟成佛,在般涅槃之后他得以脱离生死轮回。如果你努力修行,并且证得阿罗汉果,在般涅槃之后你也能以弟子的身份脱离生死轮回。

     然而,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成为佛陀以及弟子,他必须选择其中的一者。无论如何,这两者在证悟阿罗汉果之后都得以解脱生死轮回。证悟阿罗汉果的道路是通向解脱的最后道路(vimuttimagga解脱道)。

    问5-6:禅师所教导的修行方法只适用于解脱道,或者也适用于菩萨道?

    答5-6:适用于两种道。在上次的问答中,我解说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经有九世出家为比丘。如果我们观察他在那九世中的修行,可以发现主要的是三学:戒行(sila)、禅定(samadhi)与智慧(pabba)。菩萨能修行八定、五神通,以及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

     现在你也是正以戒行为基础在修行止观。当你修行三学达到行舍智时,可以选择两条路的其中一条:若你想得到解脱,可以选择前进到涅槃;若你想作菩萨,可以选择菩萨道,没有什么问题。

    问5-7:在阿罗汉般涅槃之前,是否所有的善恶业都会成熟?

    答5-7:不是所有的。已经成熟的那些善恶业会产生果报,那些尚未成熟的善恶业则不能产生任何果报,它们是无效业(ahosi-kamma):不能结成果报的业。例如:目犍连尊者在过去某一生中所做的恶业,在他般涅槃之前成熟而产生恶报。在过去某一生中,他企图杀害目盲的双亲,但双亲未死。由于此恶业,他在地狱中受了成千上万年的痛苦。脱离地狱之后,在大约两百生当中,每一生他的头颅都被他人打碎而死。在最后这一生也是同样,他全身的每一根骨头都被打碎,包括头骨在内。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恶业已经成熟。除了已经成熟的业之外,其他的恶业与善业都不能产生任何果报,而只有业的名字罢了。

    问5-8:佛陀证悟成道之后是否曾说过:“一切众生本来都有如来的智慧与德相”这句话?

    答5-8:现在你承认释迦牟尼佛已经证悟成佛。你应思惟他的如来德相是否存在一切众生身中,尤其是你自己。你是否拥有如来德相之中的任何一项呢?

    问5-9:阿罗汉对自己五蕴的空观(subbata)与对外在非生物的空观是否一样?涅槃与进入空境是否相同?

    答5-9:对自己五蕴的空观与对外在非生物的空观是一样的。

     涅槃得到空(subbata)的这个名字,乃是因为道的缘故。如果禅修者通过觉照各种行法(savkhara-dhamma)为无我而证悟涅槃,则他的道智称为空解脱(subbata-vimokkha)。由于达到涅槃的道称为空解脱,所以涅槃这个对象也称为空。这里空解脱是指:藉著透视诸行无我的本质而从烦恼中脱离出来。

    问5-10:所有的经都是由佛陀一人所说的吗?

    答5-10:三藏中大部份的经是佛陀所说的,有些经则是大弟子所说,如:舍利弗尊者、摩诃迦旃延尊者与阿难尊者。不过,弟子所说的经与佛陀所说的经具有同样的意思。这点在某些经中是很明显的,当时佛陀会说:“善哉(sadhu)……”来认可那部经,例如:《摩诃迦旃延贤善一夜经MahakaccayanaBhaddekarattaSutta》。

    问5-11:既然我们无法在定中见到佛陀,我们能否以神通力见到佛陀,并与佛陀讨论佛法?

    答5-11:不能。神通当中有一种称为宿命通(pubbe-nivasanussati)。如果禅修者具备这种神通,并且曾在过去生中见过佛陀,他只能照著过去的经验那样见到佛陀,而不是新的经验。如果他曾在过去生中讨论佛法,那么也只有旧的问答,不可能有新的问答。这就是宿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