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2冊No.1668釋摩訶衍論
No.1668
釋摩訶衍論序
天冊鳳威姚興皇帝制
蓋聞月鏡日珠。居爰山王禪宮。履于雙道。游于百國乘于等觀。達于恆剎舉極喜之珠[ /(冗-幾+( 白+ ))]。窺寂滅之靈宮。道聞在昔。而猶弗覺其百恆之區。惘惘想想。方于時始釋矣。前聞街巷之稱聲。佇教化之期。見像跡之虛形。瞻風散之界。後果面摩尼寶藏之區至于東境。當因陀羅網之珠。得于沙界。溢喜于內獲之心乎。 園之蓮坐。棄來以企龜鏡。盈慶于外瞻之目乎。望舒之涌台。勿返以欽星岸歟。朕方解茂花因于七覺之寶林。植蓮種于八德之珠池。卻歡往向。即急來後。加以金輪東方自來。應于威門之區。道王之偈先冊。珠鏡山虛已降。至于沙界之面。摩耶之文曾記。以未來八萬而輪之駕東。及過去五百而覺之珠南至矣。其為教也。于觀音中乞眼手之暇。而矚搜過恆之教門。其為義也。于尸迦中借珠網之功。而曜羅塵數之義理。以馬鳴聖光明之德。于時具顯。龍樹大士。妙雲之瑞。于方圓啟。洋洋肅肅。自非結僧那于山林中。植雙因于香池中。誰懸演水之珠蓋于彌勒已前。敷服膺之秘軌于釋迦已後哉。釋摩訶衍論者。斯乃窮性海之源密藏。罄行因之本淵詞。以輪星而過乎月珠。君子莫識其旨歸。以錦華而達于日域。和疇莫測其涯際。可謂一山界中在兩日月。一天下中在兩皇帝。朕聞其梵本先在于中天竺。遣䮊奉迎。近至東界。以弘始三年歲次星紀九月上旬。于大莊嚴寺。親受筆削。敬譯斯論。直翻譯人筏提摩多三藏。傳俗語人劉連陀等。執筆之人謝賢金等。首尾二年方繕寫畢功。兩曜之面圓臨。群星之目具舒。江河之水澄淨。大海之瀾泰然。朕未及詳。出金輪于坤之上。入妙高于掌之內。細哉喜門周于法界。大哉靜室入于毫端。厥若斯理。絕稱歟爰翰牘。離像歟爰彩畫。語則淨名朕呵。談則善吉朕吐。然而道言。住絕理于諷誦。止爽詞于默然。破其台觀莫弘大虛。滅其鏡玉勿釋像跡。朕將無以于[(迷-( -言)+└)*下]月文請。于龜免翰借。輒申鄙制。爰題序雲。
釋摩訶衍論卷第一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詔譯
頂禮圓滿覺覺所證法藏
並造論大士及諸賢聖眾
欲開隔檀門權顯往向位
利益諸眾生分報師恩故
論曰。今造此論重釋摩訶衍。為欲顯示自師其體深玄其窮微妙。未得正證未出邪行。漠漠冥冥實絕窺[穴/(烈-歹+(跳-兆))](莫P反)。域超思惟境故。或為欲令利鈍眾生開頓入門。顯漸進位趣入甚深所詮理故或由師亭毒極深重故。小分為報師大恩故。或秘觀察當來眾生。起百千諍壞論宗故。或親听受阿世耶故。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須造論。
已說本趣次說論差別。論有幾數。幾論所攝摩訶衍論何所攝耶。頌曰。
十萬九千部總十論所攝
摩訶羅跋提鄔舍摩 他
筏那提舍論阿部帝跋摩
呼呵摩僧那鍵婆摩迦攝
論曰。凡集一代種種諸論。總有十萬九千部焉。如是諸論總十所攝。雲何為十。一者摩迦羅論。二者跋提論。三者鄔舍摩論。四者 他論。五者筏那提舍論。六者阿部帝論。七者跋摩論。八者呼呵論。九者摩僧那論。十者鍵婆論。是名為十。摩訶衍論如意論攝。馬鳴菩薩所作之論。其數幾有幾文幾義。摩訶衍論何所攝耶。頌曰。
總有一百部九十九種文
十種義所攝斯論寶冊攝
論曰。馬鳴菩薩所作諸論總一百部。于百部中九十九種花文論攝。余十種論攝義論攝。斯論寶冊。十種攝義論其名字雲何。所其開示同耶異耶。頌曰。
遍滿及歸真中藏與微妙
合一並三昧清淨本原論
玄理起信論建立同一相
論曰。雲何為十。一者一心遍滿論。二者融俗歸真論。三者法界中藏論。四者秘密微妙論。五者眾命合一論。六者真如三昧論。七者心性清淨論。八者不動本原論。九者甚深玄理論。十者大乘起信論。是名為十。如是十論其數雖別。而建立相同一種焉。
已說論差別次說藏差別。藏有幾數幾藏所攝。摩訶衍論何所攝耶。頌曰。
或五十一藏或唯十如經
總三藏所攝論或通或別
論曰。五十一者。別因果故。表功德故。引行者故。金剛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佛子。我當為汝無礙言詞。宣說開示五十因藏及一果藏。故或有十藏。雲何為十。一者唯立一藏總攝諸法。謂法界法輪藏。圓滿契經中作如是說。一切眾生所有言音。莫非如來法輪聲攝故。二者立二藏總攝諸法。謂聲聞藏及菩薩藏。總持契經中作如是說。法門雖無邊不出二種藏故。三者立三藏總攝諸法。謂加如來藏。光明契經中作如是說。過于恆沙一切諸佛。唯當宣說聲聞法藏菩薩法藏如來法藏。更無余道故。四者立四藏總攝諸法。謂加補特伽羅藏。道品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子諦听為汝解說。仁藏義藏禮藏智藏及與信藏並聲聞藏及菩薩藏大覺法藏。所以者何。一切行者漸次轉勝次第之法故。五者立五藏總攝諸法。謂加天藏。天子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耶論。不可言說清淨報空。我為大眾廣大宣說淨藏人藏並二乘藏一切諸佛大覺法藏故。六者立六藏總攝諸法。謂加㮈落迦藏。怖畏契經中作如是說。我不動坐分別宣說八萬四千㮈落迦藏。如前所說五種藏故。七者立七藏總攝諸法。謂加魔羅鳩多耶藏。班母契經中作如是說。我今實言為班母等一億七萬三千大眾。分別宣說五萬一千三百二種鬼神道藏。如前所說六種藏故。八者立八藏總攝諸法。謂加鍵婆陀那跋藏。龍王契經中作如是說。難陀龍王發八千問問于如來。佛開十億傍生道藏。如前所說七種藏故。九者立九藏總攝諸法。謂加器世界藏。世界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世尊告樹神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若欲聞者我今為汝分別演說所依止藏。如前所說八種藏故。十者立十藏總攝諸法。謂加雜亂藏。音聲契經中作如是說。我今開示八種雜藏。如前所說九種藏故。是名為十。如是諸藏總攝十億八千法藏。根本三藏或攝十藏。雲何為三。一者素 #13845;藏。二者毗捺耶藏。三者阿毗達磨藏。是名為三。摩訶衍論或諸藏攝。或唯阿毗達磨藏攝。是故頌曰或通或別。通謂總通別謂簡別。持其行法隨應不失。所以立名曰藏焉也。
已說藏差別。次說經差別。經有幾數幾經所攝。今摩訶衍論何等經為依。頌曰。
總百洛叉數十二部經攝
修多羅 夜及毗伽羅那
伽陀憂陀那並與尼陀那
阿波陀那經伊帝目多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