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

    *入佛法之海,以信为根本,渡生死之河,以戒为船筏。

    *佛法在日用平常中,在方寸心田中,长养悲、智、行、愿。

    *一句良言,好比一颗优良的树,其根底是深固的,其枝条是高耸入云。一句恶言,恰似一颗恶劣的树,从大地上连根拔去,绝没有一点安定。

    *愚痴的人,会把甘露化为毒药,有智慧的人,能把毒药化为甘露。

    *行善之人,如春园小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若磨刀砺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以耐心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了天下之纷诤。

    *和气平心,如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何等舒泰!何等感通!

    *信仰带给人生力量,也带给生命希望。

    *我们应当用有限的生命,来孕育无限的慧命。

    *根源于真理的思想,方能显示其尊贵与永恒。

    *最真实的伟大在于仁慈,最真切的智慧在于欢喜。

    *见过所以求福,反已所以免祸。常见已过,常向吉中行矣。

    *无量功德是从――信心、随喜、感恩而生。

    *你要超越你自己,才能真正得到知足与安祥。

    *人常想病日,则尘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则道念自生。

    *道风德香熏一切,智恬情泊虑凝静。

    *“如来”,本无来去,应缘而已。

    *知恩为大悲之本,开善业之初门。

    *快乐是因放下而成就的。

    *安逸的人藐视灾祸,灾祸却常常等待滑跤的人。

    *切不要因为人所知,或不为人所了解而伤心,因果自有定论。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君子绝交,不出恶言。

    *我承认我是世界上最懦弱的人,因为,我不敢做任何一件坏事。

    *美德是健康,恶习是疾病。

    *人生本来就是苦的,咱们别再把它苦上加苦吧!

    *有些人终身向幻影追逐,所得也只是幻影似的满足。

    *众生由于分别现在因缘幻化之假相,所以妄念不断。

    *布施,并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回馈,而是降伏自己的悭贪。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以淡泊的心态来处理欲望,不要刻意去钻求,任由自己的心念,去攀缘无穷的欲望。

    *假如,你正为某件外在事物所苦,事实上,使你痛苦的,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物的观感。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本。生时以孝养为先,回报养育之力,死后以追孝为本,致力报恩。

    *注意自己的思想、言论,以及一切邪恶的行为,当你能注意到并保持它们的纯净时,你就已经踏进真理的道路。

    *世间人以“有”,来享受生灭法的人天福报;菩萨以“无”,来享受不生不灭,戒、定、慧的喜悦。

    *你现在的起心动念,决定了你的行为,而你现在的行为,也影响到了你的将来。

    *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

    *“忍耐”,是医治忧烦苦恼的仙丹妙方。

    *痛苦与欢乐,像黑暗与光明,相互交替,只有知道怎样使自己适应它们,并能聪明的逢凶化吉之人,才懂得怎样生活。

    *除自己之外,想去寻找罪恶的根源,如此,便不可能有真正的忏悔。

    *人能够欣然承受恶言之毒,有如喝甜美果汁一般,则堪称为“有力大人”。

    *若因想获得别人的赞美,或是来自出锋头的贪婪心,即使是难得的善行,也会产生负面作用。

    *欲净其土,先净其心,心净则土净。

    *心净本体现,水清月影明。

    *“慈、悲、喜、舍”是佛弟子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准则,所以出言吐语,应该亲切柔和,别人自然容易入耳,欢喜接受。

    *留给子孙最佳的遗产,是光明无瑕的品格。

    *你能靠慈爱与亲切,来解除敌人的武装,柴少了,火自然会熄灭,慈爱与亲切,可以削除暴力。

    *爱心与善意,是人一生中最好的部分,即使小小的,默默的、不知不觉的。

    *生命比你想像的更容易完成,只要你能接纳其不可能的部份。

    *现在的起心动念,制造往后的六道轮回。

    *一个人领悟到,人生就是尽义务、牺牲、奉献,他才算拥有深刻的智慧。

    *世间人把享乐、奢侈称之为幸福,而我却认为“无所求”才是最高的幸福。

    *享受现在所有的一切,你应当时刻观照知足。

    *一个人,若对自己的生活意义,缺乏明确的了解,或缺乏信仰,便会茫茫然地虚掷生命。

    *“悟道者”――不因利害、毁誉、褒贬、苦乐等而动摇。毕竟这一切迟早都会成为过去。

    *“时间流逝”――我们习惯如此说,但时间是静止不动的流逝的是我们啊!

    *“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自心何等自在。

    *如果你不低估自己,而朝着目标默默耕耘,丰收必然可期。

    *着眼于事情之结果,较显示于外表上一时的成功,更具有处世的智慧。

    *如果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在人生道场上,则随时随地,都能找到真实。

    *佛弟子应将平等不二,纳入自己身心日用中,使妙法从自身中表现,因佛性而成佛,转凡心而成佛智。

    *涅槃,是大火中的清凉。

    *生命中没有信仰的人,有如一个没有罗盘的水手,在浩瀚的大海里随波逐流。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多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一句弥陀一宝莲,声声念出自心田,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掘陷阱者自落圈套!伤人者自殁其身,而不知灾从何来?

    *别人的理由对,我的理由不对,我欢喜让之;别人的理由不对,我的理由对,我亦虚心包容之。

    *无相即是中庸,设立任何一点,即非中庸。

    *我不认识何谓“君子”,但看日间每事肯吃亏者便是;我不认识何谓“小人”,但看日间每事好占便宜者便是。

    *凡事受了责备,错误就被显现出来,能显明的指出你黑暗面的人,便是善知识。

    *时常自我持戒者,能善于统一自己的心念;时常内省自身者,能度过自己想渡过的激流。

    *战胜一千个敌人,不如超越自我一人,此人方是真正的勇士。

    *不要把自己推入痛苦的深渊,要记住!“时间总会过去的”。

    *大凡聪明之人,极是误事,何以故?惟其聪明生意见,意见一生,便坚持之,且不忍割舍。

    *人的意念,可以化为行动,善念成就光明,恶念导向黑暗。

    *黑暗的想法,会造成黑暗的命运,光明的思想,则会为我们带来光明。

    *我们无始劫以来,最大的毒瘤就是一个“我”字,众生无法染净不二,因此放也放不下,躲也躲不开,痛苦不已。

    *用尽一切心机,不如一个无心机可用之人。

    *最甜蜜的声音,是仁慈的话,它永远带来阳光。

    *嗔恨心一起,对事物看不顺眼,即自恼恼人,执人我是非,菩提心的种子,就会被嗔心全部销毁了。

    *如同暴风雨破坏水的平静与澄明,情欲、不安、恐怖、烦忧,将妨碍人认识自己的本性。

    *菩萨不觉余事,只觉自己。何以如此?因觉自心者,即觉一切众生之心。

    *总以功利念头看待事物,则这世界将无尊贵之物。

    *信仰,不能由人数的多寡来决定,根本不懂信仰的人,才会以人数来衡量信仰的真实性。

    *勿追过去,勿虑未来。过去已逝,未来未至。故――对现在所拥有的,仔细观察吧。

    *菩萨对有因缘的众生,以言语度化,对于没有因缘的众生,以德行度化。

    *生命易逝,不容轻掷。

    *莫烦恼前头失处,且喜乐今日觉处。

    *律已宜带秋气,处人须带春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人不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人只有超越情欲,在和平之中,才有可能产生美好的事情。

    *人的情欲,一开始虽然只像蜘蛛网,后来却变成顽强的粗绳。它最初看起来像陌生人,后来像客人,最后却变成一家之主了。

    *“语言”对人类而言是件美事,不要由于说话,而降低了自己的人格。

    *一个技术高明的木匠,毋须因未受到外行人的赞美而伤心。

    *把人导致大不幸的最常见诱因之一――就是“大家都如此”这句话。

    *有一件绝不容置疑的事――即“死亡”就在未来的某一点等待着我们。“人生,就像飞过室内的燕子”,我们不知从那里来,也不知将往何处去,在我们之前、之后都是一片黑暗。

    *当最后时刻来临时,这一生是否有好食物吃、有好衣服穿,是否留下大量财富,披戴过荣誉的桂冠,或曾经受辱,是学者或是不学无术的人……这一切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重要的是,如何完成生命的觉醒。

    *人们不会在流动的水面上,去映照自己的形像,只有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才可看清自己的容颜,也只有平静才可平息躁动的心绪。

    *一个人为了生意兴隆,而染患胃溃疡或心脏病,能算成功吗?就算让你得到了全世界,却失去了健康,那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还不是一次只能睡一张床,一天只吃三餐,就连清道夫也可以做到这些,他们甚至吃得更香,睡得更甜呢!别拿自己的生命,去交换所谓的“商业成就”。

    *生活其实很简单,但是人们非得让它变得很复杂不可。

    *有时以最简单的方法,却能够解决最困难的问题。

    *若你面对着一棵树,只顾着看树上的一片红叶,那么其它的叶子都将视若无睹。如果你不看这片叶子,而无心地只看一颗树,则所有的叶子,都会在你视野之内。

    *世路上的风波,翻翻覆覆,不可预料,只有“谦和让人”最好,让了人,那么争者不争了,忿者气平了,怨者消解了,天下最大的祸害,都能消灭在一个“让”字当中。

    *一个人若不懂得苦恼的好处,即表示他还没开始过智慧的生活,也就是还没开始过真正的生活。

    *你应该满足自己的命运,任何人均不可能在每一件事物上,永远都超人一等。

    *我们最想夸耀的,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勿以请教别人为耻,人因为领悟自己所知有限,而有多学习的必要。

    *永远从对方的立场去想,由他人的立场看事,这或许会成为你一生成功的重要关键。

    *凡事能从容不迫,思想和判断力会加倍的迅速、正确。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能从内心发出阳光的人,会使四周的人生活得更快乐。

    *齿刚而易挫,舌柔而永存,枪炮可以穿山裂石,却难击破柔软的棉被。

    *一个成熟的人,多半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无论他们是处在何种情绪状况中,他们对自己或别人,都有一颗宽广的心。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性和优越感,因此,才会有因爱国心而产生的战争。同样的道理,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优越感,这是一种自尊心的表现,如果你希望获得对方友善的对待,你务必先学会尊重他人。

    *一个成熟的人必定讲理。“理”――不在紧握的拳内,不在如簧的舌里,而在诚实的心中。

    *为别人而做的事情,其实也是为自己而做,因为所有慈悲的行为必跟着一种善感,所有残酷的行为则伴着一种恶感。

    *人生最尊贵的事情就是――不断面对别人的虚伪与不义,仍能保持自己对别人的亲切。

    *生活中亲切的礼貌,可以培养对人平等的习惯。因此礼貌就像润滑剂,可以防止磨擦情况的发生,如果经常运用,会产生积极的力量助长善意。

    *善者是不善者的老师,不善者是善者的借镜。如果不善者不尊重善人,善人不珍惜不善者,虽自认聪明,其实还是大大的糊涂。

    *不肯佩服别人长处的人,生活是无趣味的,因为他从未得到过欣赏的快乐。

    *真正的勤劳是安安静静的、不引人注意的,总以一定的量进行的――也就是默默的耕耘,而不必要的、急躁的、妨碍别人的勤劳,倒不如懒惰的好。

    *如果人们都能以慈善、同情及人道的行径来剔除祸根,则人生的灾祸,便可消减过半。

    *如果不是拿无言的诚恳和慈悲的香油,任何东西都无法将伤口的毒针拔掉。你为什么让自己对别人的恶念、忘恩、嫉妒、狡猾而感到气愤呢?争吵、轻蔑、处罚都不能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抹去这一切,反而善待他们,“善行”是让我们息怒的方法。

    *退一步则宽的境界,正如驾车驶进一条窄巷,迎面有车来时,在相恃之下,自己不妨往后倒退,这样做好像是为了别人,实际却为自己,因为只有让路给别人,你才有路可走。

    *能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就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

    *想不断保持愉快的心情,有个重要秘诀,那就是不因微不足道的事而烦恼,但无论多小的义务皆能履行,由此可以获得心灵的满足。

    *肯布施财富的人,比只攒财的人富有,肯割舍情爱的人,比只独占的人更有情。

    *“信心”――是用来打击恐怖的良友,是激励你摆脱卑贱和懈怠的伙伴。

    *信心,能使人虽遭受侵犯,或感到困扰的时候,仍能屹立不移。

    *知识丰富的现代人所持的共通特点就是――自我复杂。

    *所谓智慧――第一:是洞悉虚伪。第二:是知道什么是真实。

    *知足的人最幸福,因为他永远不会失望。

    *让我们的心灵每天保持纯净,让我们每天尽心尽力履行义务,让我们把和平带到内在的世界。

    *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因某种人生观改变而带来震憾,改变当然是种可喜的进步,但依然还是要以平常心看待之。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乃是失败的主因。

    *对别人最强烈的说服力,是自我成熟。

    *要成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能,只要把你能做的小事做得好就行了。

    *实力是要有人生体验才能培养出来的,从人生的体验中,自然就会获得很好的觉悟。

    *志气是蕴藏在心中的自强火种,使我们努力向前的原动力。人的质料是天生的,但是人的志气却能培养出来,志气往往比天分来得重要。

    *理性的使命乃是在于发现真理。因此,理性的滥用,亦即用理性来遮盖真理、歪曲真理,必造成极大的害处。

    *与人交往的时候,若能给对方较多的,或更高一层的尊重,才真正对他有所助益。

    *向上级谦恭是本份,向平辈谦虚是和善,向下级谦逊是高贵,向所有人谦恭是安全。

    *一个人最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善良的人,始能激发他人自觉和自尊而奋勉努力,彼此互助以善意对待,于人于己,都有益处。

    *不要有任何期待,不要预设任何立场,此时此刻,安详、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美好的关系,都建立在沟通上,而沟通,则是以信任为基石。

    *人若没有知耻心,便好像病入了咽喉,虽有好药也吃不下。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生活态度就是“利人”。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付出,而一面只求接受的话,他的生命,可说正在死亡边缘。

    *一个人的生命,非得跟其他所有人之生命密切连结在一起不可,因为万物是以“和谐一致”贯穿在一起的,生命的一切现象,成立于他们密切的关系之中。

    *假如一个人已准备好,随时接受一切对自己有所启示的事物,人生的意义,对他就会变得非常明白。但,假如一个人,心中决定保持,对自己方便而已经成为习惯的生活,认为不该对此加以破坏,那么,对他而言,人生的意义,便永远模糊不清。

    *我们活着,不能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活,人必须弄清楚的首要事情,就是“人生的意义”。

    *金钱买不到纯洁的心灵,因为纯洁的心灵,要有正直的行为;金钱买不到健康,因为健康的秘诀,在于正常的生活;金钱买不到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纯然的心境;金钱也买不到智慧,因为智慧是靠自觉培养。

    *凡事皆退一步想,遂觉天宽地阔,否则忧积在心中,不但有害身体,且能致病。

    *聪明人,往往从别人的错误中,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改变习惯并不容易,习惯包含惯性,会推着我们继续去做熟悉的事情。

    *一个人要脱离种种已经接受的习惯,是需要非常大的努力。然而,内在完成的第一步总是跟脱离习惯不可分。

    *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作内心的反省。

    *不可轻视任何人,当我们心中对某人涌现出恶劣的情感,或可耻的猜疑之时,要立刻消除它。别人的言行,我们必须以善意、率直的心来解释。

    *有人拥有许多,仍在汲汲求取,我拥有不多,也不求取。他们拥有很多仍觉贫乏,我拥有少许却很满足。他们穷,我富有。他们乞求,我给予。他们吝啬,我付出。他们营求,我生活。

    *若你每天的发心,都是愿众生欢喜,你自己也会解脱。

    *在深海中,一种身上会发磷光的鱼类,海藻等物临近它时就会发亮,而它却不晓得这光亮乃发自它身上。“圣者”,虽然了解自己对别人发生了某些影响,却不感觉他的给予。

    *你所拥有的思想,或你一向的行为,终究会变成你为善或为恶的力量。

    *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如果,一个人离开城市,到山中去过着幽寂的生活,那么,他也只不过是第二流的隐士,他,还是环境的奴隶。

    *享受你自己的生活,不要与别人比较。

    *凡事要多为别人设身处地的着想。多一分宽容即少一分争执,多一分慈悲即少一分对立,你的心胸将会更宽广,因为它再也不是一个只有自我的空间,而是可以包容一切众生的世界。

    *衡量一个人杰出与否,取决于他能否经得起挫折和考验。

    *我们应该感谢为我们指出缺点的人,当然,缺点并不因被指正而消失,但我们会因为缺点,而良心感到不安,而从那些缺点之中走出来。

    *积蓄的池水,因不流的缘故,遂生腐败的细菌。怠惰之人,亦复如是。

    *伤人的话,绝口不说。久而久之,你就是一位亲切的人了。

    *恨不能止恨,爱才能止恨。如误会永远不能用辩论中止,它需要方法、和解及体谅对方来化解。

    *唯有借助同情的力量,来宽恕别人所犯的错误,你才能与他人和平相处。

    *我最大的愿望是绝不发怒、永远说真话、亲切温和,不责难任何人,以忍耐对待暴躁的人,以善意对待伤害自己的人。

    *工作本身并无苦与乐的区别,端看我们自己的心态而定。

    *一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愚昧,而一个愚人,会自以为他什么都懂。

    *为了将一件事情做得正确、做得好,必须知道做的方法――这是任何人都了解的。而想生活得舒适、活得好,也一样必须先知道该怎么生活。

    *不把必然会失去的东西,硬据为己有的人,才是最富有的。

    *你给予人的,终究还是你的东西,而你所把持不放的东西,早已是失落的东西。

    *一个人在承认一切之后,他自会没有惧怕的。“心灵安适”,就是一个人在承认一切之后的心境。

    *外界事物之意义,即是你生命经验本身之意义。

    *快乐的微笑及愉悦的心情,是保持生命健康的唯一药石,它的价值是千百万,但却不用花费一分钱。

    *“快乐”是人类最优异的资质,快活的人,不会探听他人的隐私,不会非难他人,更不会挖苦旁人的缺点,挑剔别人的毛病。他会毫不吝啬的体贴别人,给众生欢喜,给众生希望。

    *获得快乐的方法就是――不要为能力无法达到的事而烦恼。

    *以愉悦的心情接受任何一件事物,而不要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必能有一番新的景象。

    *常向光明快乐的一面去看,那就是成功的秘诀。

    *“微笑”是你的随身宝,也是开启人际关系的金钥匙,你应该好好地把握住它。

    *常露微笑、常保和善、常施小惠,即能外得人和,内得心安。

    *微笑永远受人欢迎,它是大自然中消除烦恼的良方,但它不能买,不能求,不能借、也不能偷。纵使你抛弃了它,任凭是谁也不能将它占为己有。

    *朋友之间最珍贵的赠品,是原谅与宽恕。

    *善于宽恕的人,他的心是长在伤害构不到的地方。

    *外表谦和,能使周遭的朋友,易于同你相处。

    *时常赞美别人的人,自己本身一定具有更多值得赞美的长处和修养。

    *懂得施舍给予之人,是永远不会匮乏及空虚的。因为,在他那慈悲施予的心田中,已播下更丰足的种子,来滋养喜悦的生命。

    *真正的谦让,是最高的与一切的美德之根本。

    *真正善良谦虚的人,可以从他们对事物的热心(忘我)状态看出来,他们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人都有脾气,却常常抑制不住,而发生许多原可避免的争执。我们要做到心平气和,必须从小处着眼,以智慧观照,久而久之,自然会收到大功效。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而傲慢则为它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说,即使被人毁谤、被人误解的时候,仍要谦逊忍受,因为,唯有谦逊,我们才能替自己或别人的关系带来和平。

    *该做的事,就诚心诚意去做,则永远不会慌忙失措,也不会悲观或愤慨不平,反而会使你安定,并充满欢喜的来面对所有事情。

    *健康,就是拥有一付好脾气。

    *和而敬之,则每个人的心,自然变得清净,自己的周围,也将变得极具明洁。

    *嫉妒的人,诚然是自寻苦恼。

    *真正的美德,是背地里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公诸于世的。

    *心胸开朗的人,必然心地光明,并显得平和、宁静。

    *以善对待恶,比以恶对待恶,更容易、更富有智慧。

    *唯有开朗的心情,才能为我们提供冷静。

    *真实的话语,经常是单纯的,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而且,含有最深刻的思想。

    *自信,可以使我们的心,宁静而稳重。

    *礼貌的对待每一位众生,就是承认那个人和自己一样具有人性的尊严,并可养成一种平等待人的习惯。

    *给别人带来阳光的人,不可能把自己排拒在光明之外。

    *“正义”是永恒的太阳,世界无法拒绝它的到来。

    *吾人一旦开展出,彻底觉悟后的精神力量,生活才有了真正的意义与价值。人生的本质,并不在于肉体生活,“肉体”,只是盛装着这股内在力量的器皿,一切表面的物质,都只是为这股精神力量而存在。

    *个人,是微不足道的,正当你看清楚这点是,才能成为个人物。

    *倘若你觉得你蹙紧着眉,你应该让愉快的思想,把它舒展开来;倘若你感觉你将要说出严诃不仁的话,那想法子换一种令人欢喜的话来说。你若要控制你的环境,先要学习控制你自己。

    *人生的阴影,多半是我们站在“自我”的灯下而影现的。

    *确实有许多人,只执着于自己的所见,且以其所仅见的部分,相互争论。

    *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是真正的受骗之道。

    *人越不知足,对自己的内在,就越缺乏改善,就越容易把自己的无知表现在外。

    *若要破除不良的习惯,以产生良好的情绪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改变思考的习惯,因为,一个人心中想什么,他就是什么。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伤害你,除了你自己心中的想法。

    *择善固执是好的,但若只恁自己的一念善恶,而不去明辨是非的话,岂不成了择恶固执。

    *注意!别让错误紊乱了整颗心。你的过失,是最具有意义的教训,这也是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天下事千头万绪,一个人处在其中,必须心平气和,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天下的事,占不得便宜;有了贪便宜的心,便要付出昂贵的懊悔。

    *让我们当自己最严格的批评家,在自己见不到的地方,更要衷心欢迎,别人建设性的善意批评。

    *否认自己的过失一次,就是重犯一次过失。

    *天下并没有绝对坏的祸害,连最可恶的批评家,对我们也都有益处。

    *只注意别人,而忽略了自己该做的事,就是舍本逐末。

    *每一个人,都会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要求他的朋友,应具备那些美德,及良好的品格,但却很少有人愿照着自己的清单,去培养自己的品德。

    *如果,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互相挑剔对方,我们就不会对别人这么吹毛求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