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斌宗法师
,须先分科:
┌丙初─详陈依正庄严以启信分二──┬丁初总释极乐名义分二┐
乙二正宗分分三┼丙二─特劝应求往生以发愿└丁二别示依正庄严│
└丙三─正示执持名号以立行│
┌───────────────────────────┘
├戊初—约众生正报
└戊二—约国土依报
今戊初约众生正报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消文】世尊又召呼舍利弗而问说:‘舍利弗!阿弥陀佛的国土因何名为极乐呢?’不待舍利弗开口,佛便自己答说:‘彼国的众生,没有种种的苦,但受种种的乐,所以名为极乐。’
【释义】此段是应前段极乐名字,自问自答,先约众生正报解释极乐。
其国众生:谓念佛往生彼国的众生(梵语萨埵新译曰有情,旧译曰众生),是说:众缘和合而生,娑婆众生则外借地水火风四缘以成色身,内合受想行识四法以成心法,具足内外诸法相集而生,故名众生(众生是假名,五蕴是实法,此约自身正报明),又经历众多的生死,亦云众生,谓常于六道轮回不息故(此是约生处依报明)。多善根福德因缘而生彼国,莲花清净为身,灵明寂照为心,此极乐之众生也。
附┌色…四大五根为色蕴,即吾人之色身。
五├受…领纳五尘攀缘外境为受蕴,即第五识。
蕴├想…取所缘境忆想分别为想蕴,即第六识。
表├行…恒审思量念念不停为行蕴,即第七识。
└识…了别诸性识境执持一切种子为识蕴,即第八识是总报主。
极乐世界,究竟安乐,永离诸苦,故曰无有众苦。众—是不一之谓,苦—乃逼恼之义。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无量诸苦。故曰:‘众苦。’极乐则反之,故曰:‘无有。’
三苦者:一、苦苦—受有生老病死之身,(身是苦果)已名为苦,更加冤憎相会,恩爱别离,所求不得,乃至其余的一切众苦逼恼,乃苦上加苦,故曰苦苦(苦中加苦故);二、坏苦—以娑婆终有坏灭,事无久远,乐非真实,切实的说:虽有少分之乐,亦非究竟,乐去悲来,苦恼者多谓之坏苦(如世间富贵之家,一旦失败即是坏苦,世法靠不住故),亦如六欲天人虽受衣食如意,宫殿随身之乐,此乃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堕落之日,初禅天虽得离生喜乐定,二禅天得定生喜乐定,三禅天得离喜妙乐定,四禅天得舍念清净定之乐,这皆属世间有漏的禅定,当乐境享尽堕落时,不胜忧恼亦曰坏苦(有漏业不坚远故);三、行苦—(行是迁流不息,刹那生灭之义)由诸法迁变无常,而生苦恼谓之行苦,如无色界之四空天,虽得四种空定,寿八万四千大劫,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或云苦乐双亡),然亦属有漏(以未出三界故),若失去定力时,还要堕落生死轮回,虽未随时,亦不免常受行阴,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有漏定非真乐故)。当知!欲界具三苦,色界无苦苦,无色界唯行苦。
八苦:1生苦—在母胎中,俨如囚狱,出胎又受风刀割体之苦,诗云:‘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2老苦—力弱容改—神衰智钝,举动言行,皆不如意,故人不喜近,诗云:‘流泪暗思童稚乐,见人空话壮年强。’3病苦—四大不调,诸根痛患,饮食俱废,坐卧不安,诗云:‘四大因时偶渐乖,此身无地可安排。’4死苦—四大分散,抽筋折骨,恩爱割别,业境现前,惊恐无量,诗云:‘脱壳生龟真痛绝,落汤螃蟹漫慞惶。’5求不得苦—想欲求得,而偏失名利福寿,凡所欲求而不随愿,诗云:‘扬帆屡见沉舟客,挂榜偏伤落第人。’6爱别离苦—想欲长久住合,那知眷属恩爱一朝割别,苦不可言(缘若尽时各自散),诗云:‘虞氏帐中辞项羽,明妃马上谢君王。’7冤憎会苦—有仇怨之人,最怕会见,想欲避而偏偏相逢,一见仇人如眼中钉,常生憎恨,诗云:‘好事频求难得到,冤家欲避反相逢。’8五蕴炽盛苦—身心烦恼如火炽然,昼夜炽盛,焚烧众生身心,苦不可言,诗云:‘逼迫身心苦事多,哀声无地可号呼!’
复次:八苦前四属身,后四属心,又前七种是别,后一种是总(以前七苦不出五蕴身心故),此外还有天灾人祸—寒侵暑迫,雨打雷惊,讥骂嘲刺,欺淩压迫等苦,若扩而充之,不胜枚举。总之上来所说三苦乃三界众生之所共受,八苦是一切人类所同受,上至国王,下至庸人无一个可能免者,亦无法可逃避也。而极乐世界众生,永不闻苦名字,故祈愿大家发心念佛求生!
但受诸乐—所受纯乐无苦曰但受;乐事非一曰诸乐。彼土不同此土苦多乐少,虽有少分之乐,多数由种种苦力强求而得者,又不能长久享受,终有失去之日,所谓乐极生悲,此乃乐中带苦,非纯乐也。极乐世界则不论所受用的一切依报,与所感身相的正报,一一殊胜妙乐,无有少许苦事相间,故曰:但受诸乐。然娑婆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极乐则但有三乐、八乐,乃至无量诸乐。
三乐:1清净无累乐—无粗浊之身,欲爱之染,则无苦苦。2依正常然乐—寿命无量,国土不坏,即无坏苦。3正智不动乐—安住真理,不生不灭,则无行苦。八乐:1莲花化身乐—即无十月胎狱之生苦,诗云:‘誓割爱缘生极乐,华中产取玉婴孩。’2相好庄严乐—功德之身永无改变故,即无形骸衰朽之老苦,诗云:宁知净土春长在,不使身心昼夜忙。’3自在清泰乐—清净之身永离痛患,即无四大不调诸病苦,诗云:‘谁知极乐清虚体,自在游行白玉阶。’4寿命无量乐—与佛同寿,不生不灭,即无四大分离之死苦,诗云:‘何似华开亲见佛,无生无灭寿难量。’5所欲如意乐—衣食随念,不假造作,即无所求不得苦,诗云:‘乐邦衣食天然好,不用区区更苦求。’6海众常聚乐—清净海众,长为亲友,则无恩爱别离苦,诗云:‘诸上善人俱会处,愿教旷劫不分张。’7上善俱会乐—诸上善人,互相爱敬,即无冤憎会遇苦,诗云:‘何时得预莲池会,积劫冤仇好共消。’8身心寂净乐—身常清净,心恒寂照,则无五蕴烦恼炽盛苦,诗云:‘何当净土修禅观,寂照同时离有无。’
总之!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苦乐因果莫不皆由各人自己所造成,娑婆众生念念颠倒,则所感依正皆秽,故有五浊、三苦、八苦乃至无量种种业感苦;极乐众生心心正念,则所感依正皆净,故有五清三乐八乐乃至无量种种法性乐也。
故名极乐:故—是承上结下词,谓如上所言,不受众苦但受诸乐,所以名为极乐。今以三界比论之:三恶道极苦无乐,人、及修罗苦多乐少(或云苦乐相半),诸天、虽然乐多苦少,然乐无长久有坏苦故;唯西方纯乐无苦永远不变,此即究竟乐,故以极乐称之。二土对较苦乐悬殊,净秽迥异。如是胜劣攸分,取舍则由人!
当知!佛说此苦乐者,意欲使人深知此界之苦,则厌离娑婆之心自然而生,深知彼土之乐,则欣求极乐之念,必勃然而起,此段以为下文劝策发心念佛求生的张本。
复次:菩萨发心利人,不取涅槃之乐,不舍众生之苦,无苦乐取舍之相,方符合大乘之道,今念佛一门厌秽欣净,舍苦求乐,岂非凡夫小乘之道,何得称为圆顿法门?答:未得无生法忍(真智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为初地或七地八地所证,菩萨得此无生法忍则不退转也。),必不能广度众生广作佛事,喻如小车不堪重载,弱翅不可高飞,若强行之,非仅不获效果,恐遭自他俱陷之灾!故必先求生净土,见佛闻法得无生忍已,获大智慧、大辩才,具诸神通威力,那时再来此界普度众生,岂不是善全妙策呢!
由斯观之!则舍苦者,正欲救众生之苦,即菩萨之大悲心;求乐者,正欲与众生之乐,即菩萨之大慈心,这岂是小乘独善之辈可以同日而论乎!
【显理】‘彼土’表自性,‘名为极乐’表即是涅槃,‘其国众生’表证得自性之人,‘无有众苦’表已断一切烦恼,‘但受诸乐’表长得解脱,‘故名极乐’表即是涅槃言自性(何故名为涅槃,因证到自性之人,已断三惑烦恼,长得解脱之乐,所以名之为涅槃。)
戊初约众生正报释竟
戊二约国土依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说:‘极乐国土的宫殿楼阁之外,更有七重栏楯围护之,上有七重宝网覆之,前后相间布列七重行树,皆是四宝所成,而且周遍重重围绕,整齐美观无比!’
【释义】此段是约依报—国土,解释极乐。又舍利弗:又是再也,因前已约正报,今欲重约依报解释,故再呼当机舍利弗而告诉他说:‘此栏网行树皆是西方庄严妙境。’
栏楯:横曰栏,直曰楯,即栏杆也。罗网:即宝网也。罗是结也,金缕珍珠,百千杂宝,庄严所结成的,四围垂以宝铃,光色华耀,能夺人目。行树:行是行列,次第成行,无杂乱者。栏楯是严饰楼阁,行树是严饰露地,罗网是严饰空界。各言七重者乃有所表,待文末标明。
盖极乐宝地绝胜无比,所有宫殿楼阁之外,则绕一重栏楯,栏楯之外绕一重行树,上覆七重罗网,行树之外又绕一重栏楯,又覆一重罗网,重重相间,而至于七,或一重栏楯绕二重行树,覆二重宝网,乃至七重如是,互相配置,一一庄严,尤其是皆是金银琉璃玻璃的四宝所成,故曰:‘皆是四宝。’现在只举出行树来说:或有纯以一宝为一树,或是二宝为一树,乃至四宝为一树,或金根银叶,琉璃花玻璃果,或银根琉璃叶,金花银果,或玻璃根,金叶银花,琉璃果等,如是美丽庄严无比,栏楯罗网例此可知!
当知!所说四宝七重乃是从略举出而已,其实则重重无尽不可以言说(详请阅大弥陀经)!
周匝围绕:谓周遍匝满四围而环绕。是说七重栏树罗网,非但宫殿楼阁,如是相间绕覆,即园林池沼等,莫不皆然!又不论佛菩萨及海众,凡所住处,悉皆如是有之,乃至遍绕全极乐世界,处处布置面面皆是,故曰:周匝围绕。所谓栏楯曲曲护绕于宫殿楼阁之外,处处皆通宝树,藂藂布列于阶道池畔之间,色色俱备罗网弥覆于楼阁,行树之上光光相映,非世间人力所能造者,乃弥陀如来不思议愿力功德所成。问:‘此方王臣长者家,不是亦有栏树等之设?’答:‘此方虽有树木不过藂林,栏不过是木铁,网不过丝麻,楼阁不过砖石,还须人力经营,岂可与天然四宝所成的极乐同日而语哉!’
是故彼国名为极乐:是乃承上之词,故是结下之语,谓承上来所说栏网行树等,如是胜妙殊特,诚非一切可比,所以彼国名为极乐世界。
兹不厌繁,再引大本弥陀经证之,亦可助发求生净土者之益信欣慕,大本云:‘复有种种宝树,其纯一宝者,根茎枝叶华果皆一宝,二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华果间以二宝,乃至四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各以一宝,其花与果同于根茎,五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果各以一宝,七宝为一树者亦复如是!唯加其节益用一宝,如是诸树乃至行列数百千重,间以宝池亦复如是!乃至周遍世界,荣色光耀不可胜视。’又观经云:‘一树高八万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光色,玻璃色中出红光色,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又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国中华树,俱以无量杂宝,百千芬香而共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据此可知,极乐真是乐极矣!今经但说七重,彼则说数百千重,今但说罗网,彼则说罗网之中,出天宫殿,今但说行树,彼则说行树之中出诸光,及诸妙香,今但说四宝,彼则说七种盖,今经略而彼经详,以简摄繁,取文省故,其义实则无欠也(此乃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二国土严饰愿所成也)。
【显理】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四宝表四德(常乐我净),栏楯表自性纵横(自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如栏之横,如楯之竖,竖即纵也。),宝网表自性包罗法界,行树表自性长养诸善根,彼国表自性(自性中具足一切无为功德,如彼国种种庄严乐境故。),极乐世界表法身境界(法身不思议境界正与极乐妙境义同,或表涅槃境界亦可)。
戊二约国土依报释竟
以上丁初总释极乐名义一科文竟
丁二别示依正庄严分二─┬戊初─依报分四┐
└戊二—正报│
┌─────────────────┘
├己初—池阁行树分二─┬庚初—正陈
├己二—华乐金地└庚二—结成
├己三—化禽演法
└己四—风树什韵
今初正陈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而说:彼极乐国土,不但栏树罗网的庄严而已,还有七宝所成的水池,尤其是池中的水,具有八种功德,而且时常充足盈满,于宝池之中。又该宝池底是纯用金沙铺的。
【释义】上文是约依正庄严总释极乐名义,此下是别示依正庄严明极乐受用妙境,现在先来说明池水非但栏楯等庄严而已,即此池水之类,亦皆殊胜无比。
七宝池:拣别此方土石所成者,是乃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宝庄严所成故名七宝池。或纯一宝所成,或二宝乃至七宝,或七宝互相间杂而成,如行树同。又此宝池之大,四方有四十里或是五十里,如是展转增大以至四方二万四百八十里;似若大海然,现在不举出者乃文之省略。兹再引证大本云:‘内外左右有诸宝池,或十由旬(此云里数有三种大八十里中六十里小四十里),或二十乃至百千由旬,犹如大海,一宝二宝乃至七宝所共合成。’然此诸宝池,皆是念佛海众生长之所,有时亦可澡浴其间,又非止一个,乃是无量无数,既然有池必就有水,此固然之理,此水又非人间寻常之水,其水乃有八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故曰八功德水。功是功能,德是德用(即不可思议之妙用)。
八功德:1澄净(澄明净洁)不同此土昏扰污浊;2清冷(清湛凉冷)不同此土冬冻暑热;3甘美(甘甜美妙)不同此土咸淡臭劣;4轻软(轻扬柔软)不同此土凝滞沉重;5润泽(光润滑泽)不同此土腐褪枯涩;6安和(安静顺和)不同此土凶流暴暴;7除饥渴(非唯止渴亦能疗饥)不同此土饱胀增病;8长养善根(增长养育诸善根)不同此土损害没溺。
充满其中:充是充足,异此土有时枯竭,满是盈满,异此土有时泛滥,其中是指七宝池之中,此微妙功德水,人间绝不可见,唯极乐世界则时常充满其宝池之中,未尝干涸,亦不曾溃溢,或泛滥,妙哉!八功德水!真是不可思议,具足澄净、清冷、安和、润泽……等。问:‘水悉皆有之,何彼土独以功德称?’答:‘此土之水,过扰则昏,逢溷则浊,不常澄净,故日晒则暖,火煎则热,不常清冷,故大雨则泛,暴流则凶,不常安和,故混杂则变,酷旱则枯,不常润泽,故近海则碱,积久则臭,不常甘美,故遇壅则滞,逢寒则冻,不常轻软,故食多则胀,非唯不能除饥渴,浸久则病,非唯不能养善根,而彼土德水,则纵经亿劫而丝毫不变其胜妙,故称之为功德,谁曰不可!本经但言八德,而大本则详叙宝池德水,复有三种殊胜妙用:1水能随意,大本云:“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诸上善人,入七宝池,澡雪身体,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至腰、至腋、至颈及灌其身,悉如其意,欲令还复,水即还复,调和冷暖,无不顺适,开神悦体,荡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当知水本无知能顺人意,岂凡情所能测哉!2水能说法,大本云:“微澜回流,转相灌注,不迟不疾,安详徐逝,波扬无量,自然妙声,称念佛声,或念法声,或念僧声,寂静声,无我声,波罗密声,乃至众妙声,称其所欲,无不闻者发清净心成熟诸根,永不退于无上菩提。”当知水本无情,而能说法,岂心想所能及哉!3浴毕进道,大本又云:“既皆浴已,或坐于莲花之上,有在地讲经者,诵经者,自说经者,授经者,听经者,念经者,思道者,坐禅一心者,经行念佛者,有在虚空讲经者,乃至坐禅经行者,各随其质而有所得,未得四果者因得四果,未得不退转地菩萨而得不退。”当知水本无心,能令进道又岂思量所能及哉!’
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异此方沙石污泥也。谓纯用金沙铺布池底,此亦是略说,如大本云:‘纯一宝池底沙亦以一宝,黄金池者白银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宝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宝亦复如是。’又观经云:‘黄金为渠,其下皆杂色金刚而为底沙。’
【显理】七宝表七圣财(一信、二戒、三闻、四舍、五慧、六惭、七愧、前五如宝,后二如人,善守财故,众生不护此故名极贫穷,圣人护此故名圣财。)。八功德水表八正理水。池底纯以金沙表真如彻底不变。
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消文】宝池四边所有的阶砌和道路,亦都是用金、银、琉璃、玻璃、四宝互相庄严而构成的,宝池上还有许多高楼杰阁,亦用金银等七宝所庄严而雕饰的。
【释义】此段是解释楼阁庄严文。四边阶道:东西南北曰四,池边曰边,砌级曰阶,坦平曰道(路也)。池岸有阶可通上下(由之入池升岸),岸上有道可通来往(供散步游行),或阶或道,悉是四宝合成,或相间,或纯一配置不等。
上有楼阁:上字有三种解释:1宝池之上,2四岸之上,3虚空之上。重屋曰楼,岑楼曰阁。亦以:来者亦是,以者用也,言非独阶道众宝所成,即此楼阁亦是用金银等七宝所庄严而成,各色各样俱全,专为往生之诸上善人所居之设,或供游玩,或休憩,以及聚会说法之所也。求生得到者先在宝池莲胞中静修,待莲华一开便可登上四岸住楼阁,加入法会,见佛闻法矣。
兹不厌烦,再引经参照,大本云:‘阿弥陀佛,讲堂精舍,宫殿楼阁,皆以七宝,胜此界六欲天上,天帝所居百千万倍,乃至宫宇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宝(其中楼阁有随意高下,大小浮于虚空,有不能随意,止在地上,是以求道时心有勤惰而功有优劣故)。’又观经云:‘黄金地上,一一宝中,五百色光,其光如华,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所成。’又云:‘楼阁两边,各有华盖,无量乐器,八种清风(四维四方之风),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本经但举七宝,不详说其余者,亦是省略文也。
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金银二种,此方常见,似不必释。琉璃是梵语,具云:‘吠琉璃’,翻为青色宝,其色青故。又云:‘不远山’因出宝之山近波罗奈城故名不远山。古作流璃,后人见是玉类,故改为琉璃。玻璃,亦是梵语,具云:‘窣坡致迦’译为水玉,其状似此方水晶,有赤、白、青三色,古作坡离,人见似玉,故改为玻璃。
砗磲:具云‘牟婆洛揭拉婆’,译为‘青白色宝’,以色命名,故又云‘大贝’,产自海中大介虫,其形似车辋(周车轮之外者曰辋)。赤珠:赤虫所出,其色赤故名。玛瑙:梵语摩婆罗伽隶,译为马脑宝,其色如马之脑故名。后人见是玉类改作玛瑙,有山玛瑙、水玛瑙之别。问:七宝中以金为首者何也。答:具有四义故:1体则坚固,2性则柔软,3色具光明,4价则贵重。如上七宝虽是取名同于此方,实则一一超胜此方之七宝百千万倍。问:‘尧帝处茅茨,禹王卑宫室,颜回居陋巷,古圣先贤,只贵其德,不重装饰,今西方佛圣,何独不然,乃贪华丽而尚外观乎?’答:噫!此乃不明弥陀大慈悲心,故致有此疑!当知佛为利生悯物,大开方便,俯从机宜,以大愿行,无量功德,庄严极乐净土,欲令诸众生,知苦求乐,厌秽欣净,而发心修行念佛,终使之毕竟成佛,至此则自性本具,恒沙功德,俱足常乐我净四德,则七宝所庄严者,亦不足为胜妙矣!正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此乃一种方便引度的妙法,云栖大师云:‘喻如正饥寒之国,忽闻饱暖之乡,久处幽暗之途,乍睹光明之境,宁不身心踊跃,速舍故而取新乎!若得往生,终成解脱,方便接引,当如是耳。’
【显理】‘四边阶道’表四教念佛法门(四教有高下如阶法门是能通义如道),楼阁表真智安住无生之理。)
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消文】又七宝池中,有无数莲花,大似车轮,青色莲花,则放青色光明……白色莲花则放白色光明,极其幽微胜妙,又最清香,净洁的。
【释义】此段是举出莲花殊胜之文。上文宝池是明生处,今莲花乃明托胎莲花;是离垢清净义,乃极乐七宝池中所生者,为念佛众生之托质受生处。非但池是七宝所庄严,即此莲花亦然,根产金沙,花浮德水,光色华耀,微妙香洁,异于此土生在浊水污泥也。大如车轮:是形容莲花之形状(非指此方常人所御之普通车轮),谓宝池内的莲花,其大如转轮圣王所乘的金轮(轮王之金轮,大一由旬,转轮圣王即金轮王。轮王有四:一、金轮王统四大部洲,即王位时有金轮宝自然现前,乘之一日之内可以周游四大部洲,金轮王出世,海水低落,海边现有轮王道路能通四洲。二、银轮王统领东西南三洲。三、铜轮王统领东南二洲。四、铁轮王统领南瞻部洲。),此举其最少者,若据观经等所明,其数不一,非止一由旬也。大本云:‘池中莲花,或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观经云:‘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观斯则知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其大小不可局定,由念佛人,因中勤惰以分胜劣,随其感现大小则不同。
又车轮者不但状如莲花形,亦且表花之德,车轮有运转义,正显宝池莲花,能‘运’载十方念佛众生出苦海,到极乐‘转’凡成圣也(七宝莲花能从空飞至十方迎接念佛众生往生彼国)。
青色青光等四句,是明莲花的殊胜,不唯举色,而亦说光光是从色而发,如珠莹洁,则能发光,西方莲花七宝所成,极其莹洁,故能有光。青华名优钵罗,黄华名拘勿头,赤华名钵头摩,白华名分陀利,由往生众生,身有光明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花或纯,或杂,光色无量,今但举四色四光,亦是省略文法。如大本云:‘青色青光,乃至玄黄朱紫之色,其光亦然,炜烨焕烂,明耀日月,一一花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据此则知其具无量色,而色色无尽光光相照,所谓一色含众色,一光摄多光,岂凡情思量,所能及哉!此宝池莲花者,一为净土中之庄严,一为念佛人之托生,以极乐众生无有淫欲,故不受父母胞胎,皆为莲花化生,十方众生闻说净土念佛法门,信愿念佛者七宝池中即时生一莲蕊,同时标名于上,由念力而生长,随功行分胜劣,若精进念佛者则莲日大,一日光色倍鲜荣茂非常,若懈怠放逸,或中途退心者则莲花日渐雕谢失色乃至完全枯萎,所谓勤惰才分荣枯顿异,倘一生精持不退,临终一心不乱,便得往生托质莲花清净受生,谓之莲胞化生,花开见佛,即悟无生,故偈云:‘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即此意也。大本云:‘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等,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化生,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食,其容貌形色端正净好,固非世人可比,亦非诸天可比,皆受自然清虚之体,无极之寿。’此是约下八品往生者而论,若是上上品往生者,则乘金刚宝台,到时即见如来法身,不必经过莲花即悟无生,此亦随其修功深浅,而感有优劣不同,以莲花受生故极乐又称莲邦,净土号为莲宗,同莲名曰莲友,良有以也。
问:‘十方无央数世界,若念佛求生者多,则极乐世界七宝池内之花,岂不为之拥挤难堪乎?’答:当知!弥陀不思议功德所成之极乐,岂同凡间生灭事相有质碍者可比,喻如百川汇归大海,而不见其溢,万众含照于镜,而无所碍,极乐宝池如海,如镜,求往众生若百川,若万象,如是,则何患宝池之溢,有碍十方往生之多呢!’智者自当体会!
微妙香洁:此略叹莲花四德。彼土莲花光色,既胜其他,香气等亦应有异,非此土莲花可比也。七宝所成,此方绝无曰‘微’,其色无量又能放光曰‘妙’,异芳远闻,四时不变曰‘香’,出自德水至净无浊曰‘洁’;又色光含摄,形量无定曰‘微’,往生托质,华多无碍曰‘妙’,妙馥纷纭,清馨飘荡曰‘香’,无夭艳态,其体清净曰‘洁’,莲胞既光色明耀,微妙香洁,则生身相好庄严,不言可知矣!
以上明栏树、罗网、楼阁、宝池、德水、莲花等,是描写极乐世界如一美丽庄严灿烂可观的大公园,愿大家试往一游为幸!
又复当知此诸妙境乃弥陀无量功德所庄严者,祈千万勿作美术家图画观之!否则大负佛恩矣!
【显理】莲花放光:‘莲花’表自性清净,‘放光’表性体寂而常照。莲花四色者,1青色:东属木是春,其色青春为一年之首,表心为万物之本,即法身德;春能萌芽一切草木,表智慧能照一切真理,即般若德;春气温和,最适人意取安乐义,即解脱德(解脱即安乐也)。2黄色:中央属土其色黄,是主位,其黄土取主中义,‘中’表中道,‘主’表心为万法之本,即法身德;地(土)能生育万物,表真智能照一切理,即般若德;地为吾人所安住,表自性安住涅槃,即解脱德。3赤色:南属火是夏其色赤,夏为万物繁茂之时,表自性具无量胜功德,即法身德;火有光明,表自性具一切智慧光明,即般若德;火能烧坏诸物,表智能断惑,即解脱德(坏一切烦恼即成解脱故)。4白色:西方属金是秋,其色白,金之本体坚固,表自性常住不变,即法身德;其色光明,表自性具一切智,即般若德;其性柔软,表自性安乐自在,即解脱德(柔软取安乐义,安乐即解脱)。又白色表法身清净,秋气萧萧表自性寂灭,秋气凉爽表自性晏安。又莲花表法身离垢清净(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大如车轮’表报身圆满庄严。诸光表自性具无量光明。‘微妙香洁’表常乐我净四德。
庚初正陈竟
庚二结成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说:极乐世界,有如是上面所说种种庄严的妙境,当知皆是弥陀无量功德所成就的。
【释义】此段是结成之文。成就:行满,愿遂之谓。弥陀今既成佛,其愿行已圆满,成就无虚矣。如是:指上宝池、德水、楼阁、莲花、诸庄严事。功德:乃弥陀不思议大愿行,所修成谓之功德。若营修世福是有漏功德为劣,庄严自性是无漏功德为胜,今弥陀以不思议行愿所成的功德,乃是无漏胜功德也。庄严:庄是庄丽,严是严饰,西方诸妙境为所庄严,所成就,弥陀大愿行为能庄严,能成就,固知极乐世界,一一庄严超胜十方净土者,皆弥陀因中发大愿,及历劫所修大行,无量称性功德之所成就也(称合真如自性本具功德故曰称性功德)。
当知!阿弥陀佛因中为法藏比丘时,对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愿,庄严极乐,广度众生,第三十三愿云:‘愿我作佛时,自地以上至于虚空,皆有宫殿、楼阁、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悉以无量众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即国土严饰愿也)。’是谓发大愿。大本云:‘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摄取二十一亿佛刹清净之行,如彼修持。’又云:‘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阿僧祇劫,修菩萨行,护身口意,修行六度,了空无相空无作,以行教化,致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是谓所修大行也。又大本云:‘如是积功累德,无量千万亿劫,功德圆备,方得成就斯愿而入佛位。’
【显理】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表自性具足一切功德。
己初释池阁行树一科文竟。
┌庚初─正示妙境
己二华乐金地分三┼庚二─持花供佛
└庚三─结成庄严
今初正示妙境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消文】世尊又呼当机舍利弗说:极乐国土中,时常奏作微妙的诸天音乐,尤其是以黄金为地。昼夜无间断的有诸天女常来散彩曼陀罗等的众妙天花。
【释义】此段是明往生极乐者,眼耳等六根,常受胜妙五尘供养。
天乐:是声尘(耳根受),‘金地’是色尘(眼根所受),‘天华’是色香二尘(眼鼻二根所受),散花经行是触尘(身根所受),‘饭食’是味尘(舌根所受),水鸟风树演法也是声尘。上则天乐鸣空,下而黄金严地,乃至天花缤纷,上下焕烂,不但耳闻妙乐,亦且眼见天花,足踏金地,诚不虚极乐之称也。现在先来解释声尘妙境:
常作天乐:天乐有二种,1是天人之乐,谓三界诸天,时常献乐供养极乐教主,及诸圣众,大本云:‘欲色诸天百千香花音乐,转相倍胜以供养佛,及诸菩萨等。’又观经云:‘无量诸天作天伎乐。’2是天然之乐,谓无须人工不鼓自鸣,大本云:‘亦有自然万种伎乐,无非法音清畅嘹喨微妙,明雅一切音声所不能及。’又观经云:‘乐器悬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曾无间歇。’比之人间俗乐,诚霄壤悬殊!以世乐须赖人工奏作,尤其是或作或辍,至于音韵声调,又复天渊迥异。
常作:恒然不变曰常,奏操曰作(指奏乐言)。常作亦有二意:1时常(不时常有),2永常(永远常有)。1时常:谓诸天常来献乐供养故,2永常:天然之乐长时奏作,昼夜六时无有间断,故曰:‘常作天乐。’
黄金为地:此明色尘妙境。本经省而但说黄金,以黄金为七宝之首,举其首则摄其余,故其实或纯一宝(纯黄金纯白银纯琉璃等为地者),或七宝互相间杂(一隅黄金一隅白银一隅真珠或七宝相杂为地),均不一定。如大本云:‘彼弥陀佛刹有自然七宝,其体性温柔相间为地,或纯一宝,光色晃耀,超越十方。’又观经云:‘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色间错界以七宝。’由斯本经的省略可知!以上天乐金地是明声色二妙境;地上常雨宝花是明色香二尘妙境也。
昼夜六时:昼是日间,夜即晚上,六时者谓昼夜各有初中后三时合之为六,故曰昼夜六时。亦可作昼夜各有六时解释,今按十二时辰则卯、辰、巳、午、未、申,为昼六时,酉、戌、亥、子、丑、寅,为夜六时,卯辰为初昼,巳午二时为中昼,未申二时为后昼,酉戌二时为初夜,亥子二时为中夜,丑寅二时为后夜,此则昼夜各有六时,故曰昼夜六时,或谓以华开为昼,华合为夜,亦无不可也。
问:‘极乐世界,身土各有光明,无须日月,何云昼夜。’答:‘这不过是随顺此方假设而说。’
雨天曼陀罗华:雨字读去声作落字解,天是指诸天,曼陀罗乃天华之名,译为适意,妙好,天花色香殊胜,最适悦人意故名。又翻白华,以洁白无比故。在四花中略举其一具足应如法华所云:‘天雨四花’,方与下句盛众妙花的众字相应。
四华者:1曼陀罗(白华);2摩诃曼陀罗(大白华);3曼殊沙花(小赤华);4摩诃曼殊沙华(大赤花),此为天花中的最殊胜,诸天常散此等妙花供佛及菩萨等,于二六时中常常有之,故曰昼夜六时,雨曼陀罗花,天人散花以表赞叹供养的恭敬意。大本云:‘一切诸天皆赉天上百千华香,来供养佛及诸菩萨等众。’
庚初正示妙境竟
庚二持花供佛(以上诸妙境即弥陀四八宏愿中第二十二愿之国土严饰愿所成也。)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消文】极乐世界的海众,每天早晨,各人必用著衣祴去盛拾诸天所散下的许多胜妙天花,去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土的诸佛,于吃早饭之时,即能还到本国,随众斋食,食毕各自散步经行。
【释义】其土众生:即念佛往生到极乐的众生。唯佛一人独称大觉,菩萨以下皆名众生。常以清旦:以是于也,作在字解,谓时常在于清旦之时。清旦即早晨也,东方将晓而有清明之气故云清旦。又旦是日之一,一为数之首,即日之始出。旦晨有清爽之气,非同日午炎热蒸人。常以:是日日如是不生疲厌,清旦持花供佛,表示至敬也。
各以衣祴盛众妙华:各是各人,以者用也。衣祴有二解:1是西土盛花器(如此方进香袋);2作衣襟解,若细论之,当作衣襟为正,祴即是襟。在天花落时,何待寻器,即以衣襟而盛之,就襟拾花散已放襟,而是何等天然,何等便利,此亦净土一种的适意事也。盛字读平声,贮也。非一种二种—‘众’,正显非曼陀罗一种而已。香色殊胜曰妙,华即天花,不须人工栽莳,或灌溉,自然结蕊开花,其色灿烂,其香幽洁,若散彩时,极目明丽,扑鼻芳馨,人间一切名花无可与比拟,故天花称谓妙华,异乎凡卉。又复不止盛拾天花而已,或亦盛诸宝树花,以彼土常亦雨诸宝树花故,其香色殊胜亦堪供佛也。大本云:‘四方自然风起,出五百音声,吹诸宝树,华华生异香,随风四散。’观斯可知,极乐世界里面的一切成就。
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供—奉也,养—敬也,即奉敬的意思。有三种:1财供养:供备香花饮食等奉敬三宝;2敬供养:具虔诚心赞叹礼拜三宝;3行供养:亦名法供养,具坚实心如法受持精进修行。又有五种十种等避烦不述。今持花供佛,虽属财物之供,理则三供俱足。以其含有歌欢佛德,听法受持故。他方者:极乐为本国,其余佛土为他方。十万亿:十者,万者,亿者,为数之极,表示极多,非只指十万亿也。佛是指十万亿佛土中的诸佛。极乐众生盛众妙花,非供自己玩赏,是欲广修供养培植福德,于是先供弥陀,后供他佛,自迩而远,次第供养,广及十万亿诸佛国土。然供养多少乃随各人愿力,亦不一定只是指十万亿。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明其速也。谓即在早斋受食时便可还到本国,清旦盛花出发,食时即还,为时最少,而能远历佛土遍供诸佛,若非神足妙力,安能如是之快?现代科学发明太阳光在一秒钟,能跑过几十万里,若较之彼土菩萨的神足通,则犹万分不及一矣!此等神力固是众生净业所感,亦由弥陀不思议愿力所成就。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皆得神足……乃至六通自在。’(此即第九往生皆得神足智通愿),神足通乃六通之一,亦名身如意通,此通有三种妙用:1能运神力,身能飞行自在,轻捷远到;2转变神力,大少一多,互相转变;3圣如意神力,应变莫测,化现无方。饭食:谓持花供佛归来,恰值早斋之时,便随众饭食,极乐众生承佛威力,饭时以金银等,众宝钵为食器,百味饭食随意现前,不必营设,吃讫自去不用收拾,不劳洗涤。大本云:‘诸往生者,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有欲金钵者,有欲银钵者,乃至有欲白玉紫金钵等,皆随其意化现在前,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辛咸淡,各如所欲,不余不缺,不以美故过量而食,食已自然消散,而无遗滓,乃至食毕化去,食时复现,身心安隐,微妙快乐。’此无他,乃弥陀愿行所成,众生净业所感。大本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所欲衣服饮食,随念即至。’所谓:‘思食食来,不假安排,思衣衣来,不捡裁缝。乃至一切莫不称心如意。’此约凡圣同居净土的带业往生者说,因其初生习气未忘,故有此种的设备,若上三土(方便,实报,常寂光),则无此相。
经行:即绕行也,谓循环往复(能调身无滞,调心无逸)。极乐众生既斋罢,己各自随处游行,或散步于金地之上,或绕游于宝池之畔,欲念佛者念佛,参禅者参禅,随意娱乐任运进道,若世人者食已,非奔劳尘务则耽乐睡眠,彼国则饭罢经行进道,其解脱的风度,逍遥的情态,诚令人羡慕不已!以极乐众生六根对境,一一无非乐受,又不能妨道,还可藉此增长善根(如下文闻者发心念佛等),不同娑婆触目苦境,常令增长恶念,何如是相差太远,乃业报不同净浊分明,事虽如是!理则沙界互彻净土由心,吾人若能净心念佛,一念回光返照,当尔便是。所谓:‘头头是道,处处弗离。’莲池大师云:‘拈匙放箸,口口不离,举足动身,步步踏著,何得埋头吃饭,空过一生,玩水观山,徒劳万里。’
当知!心净则娑婆极乐互融,妄起则东土西方隔绝,学子可不慎哉!
庚二持花供佛竟
庚三结成庄严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消文】佛呼当机舍利弗说:‘极乐国土,能成就如是天乐、天华等,种种妙乐,当知皆是阿弥陀佛无量功德所庄严、所成就。’
【释义】此段是结叹文。‘如是’二字即指天花天乐等。此诸种种胜妙事,一一无非弥陀愿行所成就者。愿成就者—大本愿云:‘我作佛时自地以上,皆无量杂宝而共合成。’(结成黄金为地即第三十二愿国土严饰类)又愿云:‘我刹中人,欲食之时,百钵之中,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自去。’(结成饮食一句即第三十八愿衣食随念愿)又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以华香等,种种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养诸佛者,一食之顷,即可遍至。’(结成盛花供佛及食时还到句即第二十三供养诸佛愿及第九皆得神足智通愿)行成就者—大本云:‘或为比丘,或为天王,乃至或为大臣,恒往佛所,承事供养。’(此结成一食之顷遍供多所)又云:‘常以衣服、饮食、幢幡宝盖,一切音乐,供养于佛。’(此结成天乐常作衣食自然句)余避烦不录。
当知!弥陀因中所发宏愿,历劫修行不退,今已成佛,一一成就如愿。故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显理】天乐,表定慧和融。黄金为地,表自性万劫常真。天雨妙华,表性天开朗(自性迷时,如花含蕊未开,自性悟时如花盛开),盛华供佛,表庄严自性,他方,表随缘妙用。十万亿佛土,表自性周遍。食时还到,表自性非来非去,即来即去。本国,表自性常住(是当人故乡)。饭食,表常养慧命。经行,表性天活泼。
己二总释华乐金地竟。
┌庚初─先出鸟名
├庚二─正示法音
己三化禽演法分五┼庚三─闻法获益
├庚四─释道无恶
└庚五─佛力所成
今初先出鸟名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
【消文】其次佛再呼舍利弗而告说:‘彼阿弥陀佛国中,恒常而有种种奇巧殊妙杂色的鸟,其名: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的众鸟。’
【释义】上是诸天献瑞,此说化禽演法,重明声尘妙境也。复者再也。次是其次,对先而言次,谓先已示明种种妙境,其次再有化禽风树演法的微妙,故曰复次。常有:谓二六时中,恒常所有,非时有时无。种种奇妙:其类非一,众而且多—种种。形殊众鸟曰奇,音能说法曰妙。其色非一故曰杂色(五彩),是说西方化禽无色不备,无形不有,形形色色多而且美。白鹤(嘴及颈脚皆长,翼大飞舞至捷鸣声高朗),此方的鹤,有玄、黄、苍、白四种,以丹顶纯白为最胜。孔雀:形如雉,体长三尺余,翼短小,雄者特壮丽,尾有长羽,能展开张扇状,金色有翠绿斑纹作眼珠形,产于印度、暹罗等诸热带等地。鹦鹉:亦有红、绿、黄、白、灰、紫等色,以红嘴、红羽为贵,嘴大而短,上嘴钩曲覆下嘴,舌肥厚,足二趾向前,二趾向后,能学人语,古诗云:‘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舍利:译为鹙鹭,乃一种好眼鸟。或云春莺。迦陵频伽:译为妙音,在壳中即能鸣,其声微妙超诸众鸟,如正法念处经云:‘此鸟出妙音声,若天若人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音声。’故名妙音。共命鸟:胜天王经称为‘生生’,法华经则云‘命命’,杂宝藏经名为共命,谓二命共一身故。梵语:耆婆耆婆,译为共命。乃一身两头的奇鸟,虽心识各别而同一报命,故名共命。往昔释迦佛与调达曾为共命鸟,一日出游,为调达者睡,为释迦者醒,醒者因拾香果食之,香气芬然,睡者觉而恶说:‘何欺我而私食呢?当啖毒果以报之。遂食毒果两命一同呜呼哀哉!’西方化鸟无量,今但举此六种亦是文的省略。前白鹤等四种我国悉皆有之,唯迦陵、共命二种独出西竺(雪山等处多产此鸟),白鹤孔雀鹦鹉等皆为此土所珍贵故独举之。在此土已被称为珍异之禽,况出于极乐的,其奇妙转更自不待言。正如行树等此土虽有,彼土则七宝所成,例此可知。又此方唯鹦鹉一鸟解作人语,然而但能依人学语,不懂意义。鹦鹉且然,况其他诸鸟可知。
【显理】昼夜常出雅音,表念佛众生当常执持名号。六种化鸟,表六字洪名。白鹤,表法身清净无诸垢染。孔雀,表报身相好庄严,余四表应身种种化现。
庚初先出鸟名竟
庚二正示法音
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消文】上文所举出的众鸟,于昼夜六时中,恒常口出柔和清雅的音声,其音声的流畅更能演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的种种诸法。
【释义】彼国化禽非唯色丽音雅,且能畅演妙法,岂同凡鸟唯能漫鸣而已!
是诸:指白鹤等众鸟。昼夜出音:是明化禽说法无有间断。和雅:和则异于暴厉,如不同鸱鸦之鸣—其音暴厉。雅则异于粗劣,不同如莺鹂之声—其音粗劣。和音则能令听者燥心自释,乱想自平。雅音则能令听者,心生畅悦,意得清旷。其音演畅:其音是指众鸟所出和雅的音,能‘演’说微妙法,‘畅’悦行者的心,故曰演畅。又:分明详细解说—演。所说通达无滞—畅。和雅是音声悦人,演畅是说法无滞。虽音雅悦人不至惑耳牵心这是异俗音。说法无滞,则能令闻者生慧思修,增长道心。往生众生皆得不退者有此增上缘故。所演的法即七科道品中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五根等乃修行入道的要法。必须先说明总意,然后再约念佛法门释之。
五根:根有生长护持二义:1谓如树有根能生花果。若依此五法而修能成道果故。2如树有根能护持所生枝叶不致焦枯,乃至不被狂风暴雨所摧折。若修此五法,能护持道念令不退失,并且不被一切逆境所摇动或转变,故以根名。五根:
一、信根—谓深‘信’诸道法,能成一切圣道,于谛理深忍信乐是名信根。念佛行人须深信极乐依正庄严皆为弥陀不思议愿行所成就,真实不虚。发心念佛,决定往生。
二、进根—依所信谛理起修,于行诸道法时,能勤求精‘进’是名进根。念佛行人,既深信念佛一法为诸行中第一,当勤求精进一句弥陀昼夜不忘。
三、念根—于所修道法,当爱乐希求,‘念念’不忘,乃至不生他念,名为念根。念佛行人既希求往生,当心心弥陀,念念极乐,永不生异念。
四、定根—摄心在所修道法中相应不散‘定’,名为定根。念佛行人,既专念往生,当万缘放下摄心不乱,一句弥陀念念相应,不为妄想杂虑所扰。
五、慧根—谓慧照现前,正观分明不令邪妄相混,名为慧根。念佛行人,既摄心不乱,复须内心常照不从境惑,则随缘作事,终不妨碍所修。信等五法坚固如木得根故谓五根。又此五法次第调治,能令善根增长所以称为五根。
释五根竟
五力:与前五根名同,唯增长得力,具大力用,能排除一切业障,不为他法所伏,而能摧折他法故以力名。又有坚固义,谓五根得力不为一切诸境所摇动故。
一、信力—信根增长得力,不为诸疑所动,能破诸迷惑烦恼,坚固正信名为信力。念佛行人于念佛一法能深信彻底决志求生,无论何法不为转变或摇动,信心坚固专志念佛,始终不退,绝无异念。
二、进力—进根增长得力,能破身心一切懈怠放逸,勤修正道,成办出世大事名为进力。念佛行人精进得力,一心念佛勇猛不退,昼夜六时不忘一句弥陀,能破除懈怠等不善法。
三、念力—念根增长得力,能破诸邪想,成就出世一切正念功德,名为念力。念佛行人,念力坚固则念念纯正,不生一切妄想邪念。能念念不忘六字洪名,一心一意专求西方。
四、定力—定根增长得力,能破一切乱想,发诸禅定,名为定力。念佛行人定力坚固,心不散乱,单提正念,不为一切妄想杂虑所扰,常得寂静的妙乐。
五、慧力—慧根增长得力,照了一切诸法,能破除邪外等见,断灭偏小诸执,发真无漏智,名为慧力。念佛行人慧力坚固,能分明了知念佛一法,最为要妙,又能真实了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即心即佛,是佛是心的奥旨,观慧照了不为邪解魔说所惑。信等五法修持得力,境不能扰,心不被转,如根得力,故以五力名。
释五力竟
七菩提分:菩提译为觉。故亦名七觉支(支,即分也,谓行人于修道时分随宜而用),一、择法觉支,二、精进觉支,三、喜觉支,四、除觉支,五、舍觉支,六、定觉支,七、念觉支。由前根力既固,依慧力出真无漏智(离烦恼无染的清净智,断惑证理,即此智的妙用,是三乘的圣智),善能觉了复能定慧合宜而用。
一、择法觉支:择即选择,行人观诸法时,及修正助道品时,慧照分明,善能审察拣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为择法觉支。今于无量法门中,拣择念佛一法最为适当。
二、精进觉支:不杂名精,无退曰进,行人修诸道法时,慧照分明善能觉了,不妄修诸无益苦行,能向真正道法中精进,不倦不怠名为精进觉支。今依一句弥陀洪名精进修行,以度脱生死,顿超极乐,诚乃第一要妙的大行。
三、喜觉支:喜即欢喜。行人若心有所得法而生欢喜时,慧照分明善能觉了,不随倒法生喜(计断,计常,著空,著有,皆为颠倒),住真正法喜名为喜觉支。今闻此殊胜念佛法门。生大欢喜依教奉行。
四、除觉支:除即断除。行人若断除诸见烦恼时(诸见即五利使,烦恼即五钝使),慧照现前善能觉了,断除虚伪之法,增长真善根,名除觉支。今以一句弥陀除诸妄想烦恼,不起散乱一心念佛。
五、舍觉支:舍即舍离,行人若舍所见念著不善境时,慧照分明善能觉了,所舍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为舍觉支。今以一心念佛,万缘放下专志求生极乐,永舍娑婆秽土。
六、定觉支:定即神定,行人若发诸善定时,慧照现前善能觉了,诸禅真伪,不妄生爱著名为定觉支。念佛功深,得到一心不乱三昧现前,然亦不生喜爱执著妄心。
七、念觉支:念即思念,行人修诸道法时慧照分明善能觉了,常须定慧均等,若心昏沉时,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以策进起不使昏沉,若心浮动时,当念用除(除身口之过非,舍其散乱妄想,入正禅定),舍,定三觉支以摄伏,不使浮动,调治顺适名为念觉支。念佛行人当常觉照务使定慧均平,不起昏散二障,不住有无二边,虽终日念佛,乃念而无念,不念而念,是谓真正得到念佛的功夫。
释七觉支竟
八圣道分:谓此八法乃能成圣果所行的妙道故名圣道。又名八正道分(分读去声,类也),以不依偏邪名正。能通至涅槃为道,乃超凡入圣当行的大道故曰正道。由前定慧既调,则举心动念无非正道,依此正道安稳而行,能速捷到至佛地也。
一、正见:得无漏真觉慧,见理分明无有错误,住清净正见,能远离一切诸邪见,凡所见悉合正理,如儒家所谓‘非礼勿视’,名为正见。念佛行人见此持名一法,确能了生死成佛道,是径中的捷径。
二、正语:以无漏智摄诸口业,常语真正善语,远离一切邪言(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亦括在内),住清净正语,凡所言说悉合正理,所谓‘非礼勿言’,名为正语。念佛行人口业清净,在二六时中少说闲话专持佛号。
三、正思维:以无漏智摄诸意业,常思维善法正道,远离一切乱想邪思,住清净正思维,凡所思者悉合正理,所谓‘非礼勿思’,名为正思维,念佛行人当清净意业系缘净土,专志西方。
四、正业:以无漏智摄诸身业。为法为道,远离一切恶业邪行(杀盗淫等),住清净正业,凡所作为均合正理,所谓‘非礼勿作’,名为正业。念佛行人身业清净,正修念佛外,不作诸恶,勤行一切善事。
五、正命:以无漏智摄诸正命清净自活,远离一切邪命(经明五种邪命:一、为利养故现奇特相,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敬畏,五、说得供养功德以动人心,以此五者活命名为邪命),住清净正命,古德云:‘宁以守正道而死,不以非道得活。’所谓重道轻生也。念佛行人能堪淡薄,不行非道以求利养。
六、正精进:以无漏智摄诸懈怠,勤求真正道果,远离一切邪行,住清净正精进,凡所进修均合正道,不妄修诸无益苦行,所谓‘非法勿行’,名为正精进。念佛行人二六时中一心念佛,勤求往生。
七、正念:以无漏智摄诸妄想,念诸真正善法,远离一切邪念,住清净正念,凡所念者均合正道,所谓‘非法勿念’,名为正念。念佛行人专忆弥陀,慎除妄念。
八、正定:以无漏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远离一切邪定(如外道无心定等),所谓‘非真勿著’,安住寂静名为正定。念佛行人专志西方,系缘弥陀,不被境迁,勤修念佛三昧。
释八圣道竟
以上所讲乃七科道品中之四科,经文虽未全举乃提要以赅余者。若欲具足则再加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则成七科,谓之三十七道品(品者类也),因为这是修行入道之品类,所以称为道品。今略略明之:
何谓四念处?念是能观之心属智,处是所观之境属法,以智观境名为念处。其法有四,故称四念处。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观成则离身、受、心、法,四种颠倒之苦;得常、乐、我、净,四德之乐。一切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蕴常起四倒;于色常起净倒;于受常起乐倒;于想行常起我倒:于识常起常倒。佛说欲令众生除此四倒,故说四念处法。
1观身不净:观此内外色身(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揽父母赤白二滞之所成,皮肉脓血,泪唾便利,从头至足毕竟不净,殊堪厌恶,众生颠倒妄生执著念念贪恋,不知血肉之身究竟不净,故说观身不净。念佛行人当常念净土莲花化身究竟清净,不同娑婆污秽不净之身。
2观受是苦:领纳名受,六根对六尘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贪著一切妄作恶业,不知三界火宅,众苦煎迫,故说观受是苦。念佛行人当常念西方极乐,凡所受者无非殊胜妙乐之境,非同娑婆,有种种痛恼之苦。
3观心无常:即指第六意识。谓此识心虚妄不实,起灭无常,众生迷昧不觉,念念迁流妄生执著,不知刹那生灭,没有常住性,故说观心无常。念佛行人常念极乐证悟自性真实常住,非同妄想生灭之心。
4观法无我:三界依正一切诸法,幻化非真本无实我,众生颠倒妄计人我是非,处处执著造业受苦,不知四大假合,因缘所生,故说观法无我。念佛行人,当常念极乐依正庄严,妙用真实,非同娑婆诸法虚妄不实也。念佛行人若能修此四念处观自能放下一切,信愿坚固,精进念佛求生极乐。
问:1既生极乐,莲花化身为什么还要作不净观呢?2极乐国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岂须作苦受观呢?3极乐证悟真心常住不变,何用作无常观呢?4极乐依正庄严称性妙果,何须作无我观呢?
答:当知此约凡圣同居土,带业初生到的众生而说,令其回观娑婆,了知四倒,而生厌恶,一心精进道业,速证上品。若余三土方便有余等则不必如此也。
释四念处竟
何谓四正勤?合于正理,勤求精进故曰正勤。
1已生恶令灭:谓一切恶念生起时,速当生起慈悲心,急令恶念断灭。须知若能一心念佛,可消除一切恶念。
2未生恶令不生:谓虽未生恶念,当勤精进谨防保护,令永久不生。念佛行人若能一心念佛,余念不生,可能一切恶法永久不生起。
3未生善令生:谓善心未生时,当时时起慈悲念,一心精进急令生起。若能一心念佛,一切恶念不能生,即能生一切善法。
4已生善令增长:谓善心虽生,当守护之,时时精进令其增长。若能一心念佛,自能增长一切善法。
问:生到极乐的众生,还生恶念吗?
答:当知此约同居带业往生,习气未除而言,或以懈怠为恶,精进为善亦可。因带业往生尚须进道断惑故。又以得三不退,念念趣向萨婆若海为正勤也。
释四正勤竟
何谓四如意足?修此能发神通,所愿皆遂故名如意。
1欲如意足:欲者趋乐希慕之意,于所修得益更望前进也。谓凡所修一切诸行,若无乐欲之心,事必不遂!若得乐欲所愿皆就,是为欲如意足。念佛行人若具此乐欲希慕之心,必得往生极乐。
2念如意足:念念纯正,心不异缘。念者一心专注之谓,凡诸所修若无一心则难成就!倘能一心所愿皆得,是为念如意足。念佛行人若能念念弥陀,心心极乐,则决定往生矣。
3进如意足:精进直前,进修无间断也。精则不杂,进则无退。凡所修一切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若能精进无间杂则所愿皆得,是为进如意足。念佛行人若能一句弥陀精进不息,决定往生无疑。
4思如意足(亦名慧如意足):筹量审度谓之思。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思惟,则不能成就,或有所得亦不精妙。若能思惟,则所愿易成,所得精妙。是为思如意足。念佛行人能细心审察,彻底明了,诸法门中念佛第一,知苦乐法欣厌心切,则极乐往生自不虚负,亦能任运深入佛智也。
释四如意足竟
以上总释三十七道品,始自念处,终至圣道,当知闻法先当念持,故四念居首,次即勤修,故四勤次之,以勤故则所修所证均得如意,因此四如意又次之,得如意故根成,根成故增力,乃能七觉明引,八道正行。今以念佛法门重信,而本经亦以信为主,于是先明五根,乃以‘等’字摄四念、四正勤、四如意也。又复当知下文云:‘弥陀变化所作。’今此妙色杂音亦莫不是全体自心所显现者。如古德云:‘心地含诸种’,则五根等全是自心培植出来的。
此三十七道品实乃赅括无量法门,收尽一切道法之本。如智度论云:‘三十七道品无所不摄也。’婆娑智论以喻显明:念处如种子;正勤如栽植;如意抽长萌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茎茂叶;七觉如开花;圣道如结果。妙哉!真善喻也。学者当知!欲登圣位非经过如是道品是不可能的。
总释三十七道品竟
如是等法:如是二字乃指五根五力,七菩提,八圣道,等是提及其他,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合成七科道品),以及四摄(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以此四法摄化众生),六度乃至无量法门也。
【显理】五根五力等,表自性本具无量法门。
庚二正示法音竟
庚三闻法获益
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消文】念佛往生到极乐国土的众生,听闻众鸟亦能演说根、力、觉、道等等法音之后,每个亦悉能称念佛、法、僧三宝的功德。
【释义】其土:即极乐国土也。闻是音已:是音指前众鸟所说五根等一切法音,已者毕也。谓听此法音之后,皆能称念三宝,故曰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佛法僧称为三宝者,以宝是尊贵义,表示佛法僧三为世出世间最为尊贵者。佛称两足尊(福足故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福利众生;慧足故能明诸法实相,具四无碍辨,能为众生开示一切妙法),福慧双足故;法称离欲尊,能令离一切欲故;僧称众中尊,能为师表,为众生道范堪尊敬故。以世间金银财宝,能救世人贫穷饥饿之苦,与人富饶饱暖之乐。佛法僧三宝,能救人出生死苦,得涅槃乐(能救苦与乐,故以宝称之)。然,世之财宝,只能救现世色身之苦与现世色身之乐,佛法僧三宝乃能救拔万劫轮回生死之苦,与永久得寂灭涅槃乐。
当知世宝只能救色身一时之苦,以此三宝能使法身永久之乐,较之则霄壤之别矣!
又三宝有多种,现在只约住持、自性明之:
1住持三宝:住是住世,即世间三宝也。持是维持,谓佛的慧命赖此三者维持得能久住于世故。金铜木石,雕铸塑绘为佛宝;经律论三藏十二部圣典为法宝;严净毗尼(戒律),宏传圣教的比丘为僧宝。
2自性三宝:以当人自性灵觉不昧为佛宝(佛者觉也);性具恒沙功德为法宝;性相不二,理智冥合为僧宝(僧是和合义,解见前)。当知住持三宝是相,然相本具性,乃性中之相;一体三宝是性,然性不离相,乃相中之性,此性相一如也。
总之!众鸟所出微妙音声,能演畅一切道法,较之世间种种音声,只能使闻者悦耳开心,取娱而已,终不能进益,极乐国土里的化鸟奇妙,昼夜六时,恒出妙音,具演妙法,不特音声之美,且令闻者生起称念三宝,进道获益,由此足见极乐众鸟说法有方,能契机性,故能使闻者法喜充满,发菩提心,此无他,弥陀不思议愿力所成就也。
复次:生到极乐的众生,能念弥陀愿力广大,威德不可思议,即念佛;念水鸟等常宣妙法,闻者解悟,心生欢喜,如饮甘露,得法味乐,即念法;念诸菩萨及诸上善人互相爱护,常聚一处,同心修证,即念僧(此约念他三宝解)。
极乐国土里的众鸟,所演妙音,具足称赞诸佛功德,使闻者即悟本觉清净常住佛性,即念佛;若演畅三乘妙法,闻者即悟自性本具恒沙法门,即念法;若演三乘证果之法,闻者即悟理智和合,自性不二,即念僧(此约念自三宝解,当知,念他三宝为事念,念自三宝为理念)。
更复:观自心寂而常照,诸法历历分明,名念佛;观自心照而常寂,了无二法可得,名念法;观自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即存即亡,即有而空。空中有妙有,名念僧。当知既然能圆念三宝,自可圆发三心,念佛宝则正因理心佛性发;念法宝则了因慧心佛性发;念僧宝则缘因善心佛性发,三心圆发则三惑圆断,自然圆证三不退也。
要之!极乐化禽,因常演宣扬三宝功德,故能令闻者常念三宝也。
【补释】复有:法、报、应身三宝,四教三宝,先释法报应身三宝:
法身:以自性不变,为佛宝;寂而常照,为法宝;以寂照不二为僧宝。
报身:以自性不变,照而常寂为佛宝;以妙用随缘,寂而常照为法宝;以示现不离寂灭为僧宝。
应身:以降迹皇宫,八相成道,具三十二相的释迦世尊为佛宝;所说三藏妙典为法宝;三乘四果,从佛转法轮之常随众为僧宝。
四教三宝:断见思惑尽,证偏真涅槃是为藏教佛宝;断见思更侵习气,证真谛涅槃,是为通教佛宝;断见思尘沙二惑尽,更断十二品无明,证中道无住涅槃,是为别教佛宝;三惑圆断,二死永亡,圆证三德究竟涅槃,是为圆教佛宝。
以生灭四谛,生灭十二因缘,事六度之法门为藏教法宝;以无生四谛,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法门为通教法宝;以无量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等法门,为别教法宝;以无作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称性六度等法门,为圆教法宝。
修析空观,断见思惑以下,为藏教僧宝;修体空观,见思断尽,更侵习气以下,为通教僧宝;修次第三观,见思尘沙二惑断尽,更断十二品无明以下,为别教僧宝;修一心三观,断十二品无明以上,乃至四十一品,为圆教僧宝。
【显理】三宝表自性本具三德(佛即法身德,法即般若德,僧即解脱德)。
庚三闻法获益竟
庚四释无恶道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而诫之说:‘你等切不可妄拟极乐世界里的众鸟,乃是罪业感报所生,何以这样说呢?当知阿弥陀佛的国土,确实无有地狱、饿鬼、畜生的三种恶道。舍利弗!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绝对没有恶道之名可闻,岂有真实罪报所生之众鸟呢?’
【释义】此段是征释疑难之文。世尊恐人疑云:弥陀因地为法藏比丘所发四十八大愿,第一即无三恶道愿,大本云:‘设我作佛时,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现在愿已满成佛。既云如是,国中现有众鸟,岂能符合本愿乎?又因念佛净业,以净心而生净土,既生净土则时时得闻妙法,润沃心地,断不生贪等恶念,岂得感报恶道而生为鸟呢?世尊恐人有此疑难故亲自征释之!先诫,次征,三释,四结。‘舍利弗至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是诫;‘所以者何’是征;‘彼佛国土至何况有实’是释;‘是诸众鸟至变化所作’是结;‘汝勿谓’,‘勿谓’二字是警诫之辞,诫其切莫妄作是言,说此鸟实是罪报所生。
当知鸟乃畜生之类,世间一切禽畜,悉皆罪业所感,以愚痴暗昧多因,然而极乐众生,常闻妙法,心地开解,绝不痴昧,亦无罪业,何能感受畜生道,报生为鸟类呢?学者研之!
又文中云:‘汝’字虽是指舍利弗、其实则包含在会的一切大众,只因舍利弗是本经当机,于是举为代表,当作汝等二字方为完善。
‘此鸟’是指白鹤孔雀等,‘罪报所生’是依所作罪业,感报受生故,‘所以者何’是征问之意,谓不可以说是此鸟实是罪报所生者何也?‘彼佛国土’下是解释所以然,谓极乐国土,是弥陀不可思议愿行功德所庄严的,绝对没有三恶道之理。
三恶道亦名三途,或云:三恶趣,即地狱、饿鬼、畜生,此三者乃造恶所趣之道,故云三恶道。悭贪为饿鬼之因,嗔恚为地狱之因,愚痴为畜生之因,当知无因是不能感果的。
极乐国土皆以七宝造成,庄严无比,一切众生,思食食至,思衣衣来,凡有所求,悉具如意,则贪从何起;国内皆是菩萨及诸上善人,互相爱护,则嗔又从何而起;一切众生恒闻妙法心常了悟,则何痴之有。既无此三种恶因,岂能感报三途苦果,故曰:无三恶道。
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此乃引弥陀因地所发大愿为证,以释实无恶道之由,其第十六大愿云:‘设我成佛时,我刹中人皆不闻不善之名(即三恶道名),何况有实,不得是愿,终不作佛’(即无诸不善愿),弥陀如来是生生世世不违宿愿,如果有违宿愿,何能成佛(本经云: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是以极乐国土里,恶道之名绝对不能闻到,既无恶道,那有罪报所生的众鸟,不必说自然知道的。
庚四释无恶道竟
庚五佛力所成
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消文】此等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使一切微妙法音时常宣布流通,故以不思议神力所变化出来的,决不是同于凡世业报之所生。
【释义】此段明化禽是由佛力变化。照上文所释恶道之名尚且不闻,何况实有,然白鹤、孔雀等之众鸟究竟从何而来?岂是无因而固有?故世尊特说其由来,以明化禽是乃佛力变化所作,非真畜生也。
当知!此等众鸟,皆是弥陀的大慈悲心,以不思议神力化现种种珍禽昼夜演说妙法,要使法音恒常宣扬流布,使其无处不有,无时不闻,意在令极乐众生,常闻妙法获益进道(此即弥陀四十八宏愿中之第四十六之随喜闻法愿所成)。非同世间畜类,以愚痴为因,罪报所生,更不同诸天之鸟,虽能说法,毕竟未离业报(是说:人在世时,口能说法,不务真修,灭后报生天鸟,以其宿习,犹能说法,此亦是一种业报所成,非同净土佛力所变化者)。
【显理】无三恶道表自性清净本无贪等烦恼。变化所作表自性能起随缘幻化妙用。
庚五释佛力所成竟(以上总释己三化禽演法一科文竟)
┌庚初—正出妙音
己四风树什韵分三┼庚二—闻声进道
└庚三—总结二严
今初正出妙音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说:‘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有一种幽微的美风,若吹动了七宝行树,及以罗网之时,善能引出种种雅妙的声音,像极了百千样的天乐,同在一时而奏作的。’
【释义】前文是明有情之鸟能演扬妙法,今则明无情之风树罗网,亦能出微妙音声,有情无情皆令闻者生发菩提道心,兴念三宝得获法益也。
微风:轻清柔和之风,不徐不疾,非寒非热,令人可爱,弗同世间之台风暴风也。台风则能倾湫倒峡,令人可惧。暴风则能撼屋拔树,令人可厌。
诸宝行树:七宝所成,整齐不乱,故曰诸宝行树,众宝结成故曰宝罗网,既皆众宝所成,则微风一吹,互相击触,敲金戛玉铿然成韵,发出种种微妙音声,其殊胜不可以言说,故以百千种天乐同时奏作而取喻之!其实百千种乐不及之万一也。如大本云:‘世间帝王之乐,百千万种不如忉利天宫一音之美,忉利天宫百千万种乐不如夜摩一音之美,乃至他化自在天宫百千种乐不如极乐国中,风吹树林出妙音声之美。’观此可知,诚非一切音声所能及矣!
微风是风之至美也,妙音是音之最胜也,非但声音微妙而已,亦如化鸟能演说根力觉道等一切妙法,经文虽无明示,是文之省略,若精细探讨亦可说含在微妙音中,声超一切—微音能说法曰妙,若非演说法音何令闻者法喜入心,自然兴念三宝得大利益!大本云:‘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或作音乐,或法音’此其证也。
【显理】微风吹宝行树表三观智照三谛理(智周法界如风,理含万法如树)。百千种乐同时俱作表一念心本具百异千如。
庚初正出妙音竟
庚二闻声进道
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消文】听了此种微妙的音声,无论何人,天然的能够发起念佛、念法、念僧之菩提心!
【释义】闻音自然皆生称念三宝之心:此正显音能说法,而常赞扬三宝功德,不然,何能使闻者兴念三宝!
闻是音:指微风吹动宝树罗网,所出之微妙音声,或所演法音。
自然:此二字是不假劝策,自自然然的能生称念三宝之心也。
问:极乐水鸟风树等,昼夜出音,或常演法,时刻不间,岂非过闹动?对于性好寂静者何如?
答:极乐非同娑婆,一切妙境皆是弥陀不思议功德所成,一一悉能随顺众生心愿,至于音声演法,莫不如是!欲闻则闻,欲歇则歇,寂静随心自然,如大本云:‘其欲闻者辄独闻之!其不欲闻者辄独不闻’,知此则不用多虑矣!
又复当知:‘万法唯心’,若能心地无遮障者,则世间所有一切触目无非胜境,入耳悉成妙谛,何独西方者乎?偈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观斯不是分明道破呢!又如香严闻击竹声而悟道,乃至古人有听莺啼而顿悟者,岂非此土有情无情(莺是有情,竹是无情),亦能说法,当知此凡土尚然,况西方庄严佛土之水鸟风树更不必说了!唯迷者茫然不省,悟者豁尔皆是。若能不以事为事,全事即理,不以境为境,全境即心,事理圆融,心境不二,则头头是道,物物自性,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是也。如是则春莺秋燕亦解深谈妙谛,翠竹青松何妨咸演真诠,虽然如是,若未能彻悟此理,亲证斯境者,幸勿奢谈唯心,空攀圣境,坠落顽空,万劫不闻佛名字,祈愿大家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亲近弥陀为最胜事也!
庚三总结二严(因上化鸟一文无结句,故此总结)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消文】佛呼舍利弗说:‘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能完成如是殊胜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因地修成无量功德愿行所成就的。’
【释义】此段总结前文,化禽演法及风树什韵,二种庄严的文。当知世尊重重结示,无非欲使我人深信极乐一切庄严,速发愿念佛求生为目的。
如是:指化禽演法,风树妙音,皆是阿弥陀如来愿行功德所成就。法藏第四十六愿云:‘我作佛时,我国中人,随其志愿,所欲闻者,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化禽风树,咸演微妙法音,则此愿所成就也。
复次:又云:‘愿后修行,常以和颜爱语饶益众生。’因是得成风吹树网,皆成妙音。又云:‘于佛法僧信重恭敬。’因是得成众生闻者悉念三宝,则此行所成就也。
由斯观之!则知极乐一一庄严,无非弥陀愿行所成就。愿行为能庄严,能成就之因,化禽风树乃至一切妙境是所庄严,所成就之果。
须知,法法唯心,自性本具极乐,自性即是弥陀,故云:‘心净国土净,心明佛现前。’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即此义,于是极乐世界中,楼阁、华树、化禽、风树、有情无情,一切妙境,皆是吾人自性中本具之物,不从他得,愿大家承当!莫觌面错过!至速生起精进心,发愿念佛,得到一心不乱,豁然开悟,亲证自性弥陀,亲见唯心净土,斯时也自不相瞒,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必多言也。
己四释风树什韵竟
┌己初—教主分二─┬庚初—征释名号
戊二释正报庄严分三┼己二—化伴└庚二—成道时劫
└己三—总结
今初征释名号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消文】世尊再问舍利弗说:‘在你的意思如何?彼佛以何缘故,取名阿弥陀?’
【释义】上文明依报之胜,此段下明正报之妙。此段则征释彼国教主名号。先征次释。
问:在别序文中,佛告当机说:‘其土有佛号阿弥陀。’由斯不是早已知道彼佛名号,世尊何故又要征释名号?
答:当知本经所示妙行,重在持名,固知一句弥陀为全经之宗要,乃万德之洪名,欲使人人深知弥陀不思议之行愿功德,使闻者生向慕心,深信奉持,依以度脱生死,顿超极乐,故再特呼当机而征问,以审其知道还是不知道。
【显理】于意云何表自性回光返照。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消文】世尊又呼舍利弗说:‘极乐国的教主,他的光明无量,能够遍照十方国,无论何物,都不能遮障阻碍其光明,因此得名,是故号为阿弥陀。’
【释义】此段文是释,乃释明弥陀名号的建立,有光明和寿命两种意义,先约光明解释:
阿弥陀:译为无量光,意谓阿弥陀佛有无量光明故。亦称为:无遍光,无碍光,乃至超日月光等,都是表示光明无量的意思。无量寿经云:‘彼佛光明,明丽快甚,绝殊无极,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而为诸佛光明之王,故号无量光佛。’此无他,是阿弥陀佛因地(未成佛前)为法藏比丘时,曾对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大愿,此乃第十二光明无量愿所成就的。愿云:‘设我作佛时,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于是历劫依愿而修,在十劫前已愿满行成,达到本愿成佛,故有如是殊胜无穷尽的光明,远胜十方诸佛故特以命名无量光佛。如大本云:‘彼佛光明,最为远著,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当知佛的光明有三种:
1本光:是法身的光明,乃圆融而没有分际。
2智光:是报身的光明,能够普照法界。
3身光:是应身的光明,乃随机感而显现的。此应身的光明,还要分为常光、放光二种:
常光:如世尊圆光一由旬……。放光:遇到了特别因缘时,由面门或在眉间,乃至手足全身等光明便是。现在所说无量光是指应身的光明—常光—放光。
无量是表示光明之殊胜,非止一丈一旬故。照十方国是表示所照之广大,非止一国一方故。无所障碍是表示能照之彻底,能穿山透壁,通幽达冥故。
世称日月光明为最大者,然而所照不过四大部洲,况且一被云雾侵袭就失去势力—黑暗,不能照彻覆盆内和幽室里的东西,因此非但光明有限,尚还有障碍,若较之佛光,则无异微尘比须弥,蜻蜓比飞机了。
问:‘佛的光明既然遍照十方而无障碍,为什么我们一向不曾看见?’答:‘当知凡夫是被见思、尘沙、无明,三种烦恼眚所障蔽,因是不得见也。例如日光普照大地,瞽者未尝见之,岂可因不见故,妄说没有光明呢?这是任何人都异口同音所否认的。
如果想要见到佛底光明的话,当赶快发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三昧现前,消灭一切烦恼翳,回复了清净眼,则豁然见到!大势至菩萨说:‘忆佛念佛,当来必定见佛。’由斯可知佛身尚可得见,何况光明呢!
总之!业障深重的众生,虽然佛光现前亦不得见,若俱善根,加之信愿真切,虔诚念佛,也许可以一见,如远公(净宗初祖)三次亲睹弥陀圣像,又奚止光明乎?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消文】世尊再叫舍利弗说:‘极乐世界的那尊佛,和国里的人民,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长远的寿命,所以他的名号叫做阿弥陀。’
【释义】此约寿命解释立名之义。彼佛非仅光明无量,就是寿命也是无量无数的。故阿弥陀,又一名译为无量寿。大本云:‘彼佛寿命不可称计,假使十方世界众生皆成声闻,缘觉,竭其智力,于百千劫中悉共推算不得穷尽。’此是由彼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三寿命无量愿所成就的。愿云:‘设我得佛时,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者,不取正觉。’今已如愿成就,名副其实了。
寿命:寿是寿数,命是生命。大凡人之寿数,皆依身命生灭为标准,所以叫做寿命。如人的身命活至八十岁,则曰八十寿命。
须知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然寿命也要分三种来说:
1法身—自性清净身,是以理性为寿命;乃万古常如,不生不灭,非但无始亦无终。
2报身—受用身,是以智慧为寿命;由修一切功德圆满所成就的,是一得永得,然有始,但是无终。
3应身—示现身,是以因缘为寿命;乃随机感而成,示现生灭,非但有始则亦有终,这是由其因缘之胜劣,而感寿命之长短。现在所说弥陀无量寿,乃胜因缘所感之应身寿命也。天台光明玄曰:‘法报应是为三,三种法聚故名身。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当知法身是就境而言;报身是就智而言;应身是就起用而言,因为用是一种随因缘,随机感者,所以应身有生灭,寿命有长短。
又寿者受也。法身则以真如不拒诸法随缘之用曰受。如虚空不拒群相之发挥;报身则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境智相应曰受。应身则以随机示现一期报得曰受。
问:‘彼佛寿命既然称为无量,而经云:“观音次补佛位,其名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国名众宝普集庄严。”这怎么说得通呢?’答:‘彼佛寿命无量,上文已经说过乃指应身而言,是有量中的无量,非无量之无量也。无量二字乃一种形容词,是说彼佛之寿命,非凡夫和二乘人的智慧,能够算数而得知者。故权用无量二字称之,是一种极赞彼佛寿命久远之谓。至于法身则万劫永常,不生不灭,无所谓寿不寿,量无量,岂可用戏论妄想来计度它的长短呢?’当知弥陀的机缘息尽应转,故权示涅槃;观音的机缘当兴应起,义当补处也。愿学者细思之!
及其人民:是说非但彼佛寿命无量,所有往生极乐的人民也是统统无量寿的。这是一种倒语反法,顺文当云:佛及人民的寿命都是无量。极乐世界本来是没有君臣和父子之称,这里为甚么称为人民呢?要知道佛有法王,亦有王义,往生彼国之众生,钦承佛陀的教化,尊佛为王,和我们人间受统治下之人民的尊王之义是一样的。况且佛为十法界之法王,奚止一国一邦之王乎?
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这一句正是指陈寿命无量之文。先来说明劫字,次解释阿僧祇,其次再合拢起来总释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劫:俱足应云:劫波,译为时分,分别时节,或云:长时—便是通常所谓时间,最短的时间叫做刹那,最长的时间名为劫波,若以长时间三字称之,最恰切没有了。但是中间再分有大劫,中劫,小劫三种。由人寿十岁起,过了百年,即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再从八万四千岁起,过了百年即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为一增一减,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是为一小劫。合二十个小劫,计三亿三千六百万年为一中劫。合成住坏空四个中劫,计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为一大劫。
阿僧祇:晋译为无数,唐译为无央数,是印度十大数目之一(十大数:1无数,2无量,3无边,4无等,5不可数,6不可称,7不可思,8不可量,9不可说,10不可说不可说)。算法是以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一千个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为一阿僧祇,从一个阿僧祇数的数目,一一再成为一个阿僧祇,就称为无量(第二大数),再从无量数的数目,一一再成为一个无量数,就称为无边(第三大数),如是照例倍倍增积至第十不可说不可说。则阿弥陀佛的寿命,非止一大劫,竟是无数大劫;又非止一个无数大劫,乃是无边无数大劫;又更非止一个无边无数大劫,乃无量无数无边大劫,故曰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此乃至极称赞弥陀寿命之久远罢了!
以上不过略约各数目的单位含糊的计算而已,其实还不止如是!若据华严寿量品云:‘娑婆一劫为极乐一昼夜。’如是则更不可胜数,诚非世间通常的数目,或人天的智慧,所能够测量其大海一滴矣!
问:‘往生极乐的众生,如何能得同佛一样无量寿呢?’
答:‘这有两种的原因:(1)仗佛力(弥陀愿力)所感,无量寿经法藏第十五愿说:“我若作佛时,我国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能计其数者,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因承佛力所成就故得无量寿。(2)由自力(念佛功力)所感,一心念佛,净业成就,往生净土,莲花化身,得到清虚之体,非同娑婆众生四大假合之身,有生老病死,倏忽败坏,幻化无常,故同佛无量寿也。’
再问:‘彼佛既有两个名号,尤其是光明、寿命,悉皆殊胜。何故大本弥陀经,及十六观经,都是单取无量寿为经题,就是一般所称念者也不出例外?’答:‘这是以体摄用故。寿是本体,光明是作用。比况说:如没有证到无量寿之身,则光明究从何来?由其证得无量寿之身,自然而然的会得到无量光之用。因是一举了寿之本体,则光明同时而有。这叫做举体摄用。如是则一称无量寿而无量光也就含在其中矣。有以上的理由故单称无量寿。还要申明一句:要知道!举寿摄光可也,如说,举光摄寿则就不成!因为离开了寿的本体,根本便没有作用的光明了。我来举一个譬喻:‘镜的本身是体,镜的光明是用。如是一有了镜的本身,则光明同时而有。故可以举镜摄光。反之举光摄镜则不可以!因为既没有镜,岂能谈得到光呢?明白此种意思,可以无疑矣!’
复次当知!彼佛的智慧、神通、威德等莫不一一无量,何故又单举寿命和光明两种来建立名号呢?这却也有两种意义。当约事理两方面来说:
(一)事的方面:是说法身和报身的寿命以及光明是佛佛皆同,唯应身的寿命和光明则佛佛有异。因为应身是因缘所感,随机示现,所以寿命有长短不等,光明有大小不同。然而阿弥陀的应身寿命最为久远不可称量,光明也极其殊胜超乎一切。如释迦世尊八十入灭,以及其余的一切诸佛,或千岁、或万岁、或一劫,乃至那由他劫,总没有如弥陀无量寿。如经中说:‘彼佛寿命,为一切诸佛所不能及者。’至于光明,如释迦圆光一寻、或一旬、或十旬,乃至百千万旬,总没有弥陀之无量光也。或照一世界、十世界……百千万亿世界,总没如弥陀之遍照十方,一方则有无量无边世界况十方乎?观经云:‘彼佛圆光如十亿日月三千大千世界。’又云:‘彼佛有八万四千相好,一一相好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所不舍。’如上所说则知弥陀的寿命和光明是胜超一切诸佛,这是他的独擅胜处!所以特取寿命和光明来建立他的名号。
讲到这里或者有人要疑问:‘释迦与弥陀同一究竟佛果,何其所感寿命,光明,国土,竟如是天壤悬殊?难道佛德也有胜劣吗?’答:‘大凡佛佛出世,都依悲愿为主动要素,以度生为唯一目标。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至于有教化的国土有净秽不同,应身的寿命长短不等,其中却有两个原因:
1是各依本愿所成:如弥陀发愿庄严极乐净土,为接引苦恼的众生,特现无量寿以安乐法摄受之,使其念佛修行欣求往生。释迦发愿降生娑婆浊世,为救拔迷苦的众生,特现短寿相,用无常道以警觉之,使其生厌离心速求解脱。为诱导众生离苦得乐之大方便门,岂可以妄拟其胜劣呢?至于光明也是各依本愿,或随因缘而现大小不同。
2是由众生的福德与恶业所感召:如极乐世界的众生福德深厚,本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故感彼佛寿命无量而住世久远,娑婆世界的众生业障深重,故感世尊八十入灭。这不能怪世尊没有慈悲心,当知皆由众生业重福薄所使然!经云:‘佛力不及业力。’就是这种意思。至于光明也不出例外,总上是单约应身和同居土而言。至于报身、法身和常寂光土,乃是佛佛皆同,没有所谓寿命有长短,光明有大小,国土有净秽,明白此道理,自然不会妄较佛德之高低致招罪戾,慎哉!
(二)约理的方面:‘无量寿’—是佛性竖穷三际的意思;‘无量光’—是佛性横遍十方的意思。如是则一切众生莫不皆在弥陀果觉海中游戏,倘一念回向即蒙摄受。因是则弥陀的名号乃法界之大总相门,故弥陀称为法界藏身,也就是吾人本具之佛性,亦即三德之秘藏—无量光就是般若德,无量寿就是解脱德,光明和寿命一体不离就是法身德。
还有一个意思:光寿不二即法身不变之妙体,无量寿即法身随缘之妙用,无量光即法身显现之妙相。根据上面理论,意在欲令一切众生持此弥陀名号,而悟各人自性本自横穷竖遍,亲证三德秘藏;了知即心即佛,心佛不二的奥旨。所以彼佛特取光寿二义以建立名号。
妙哉!这一句洪名实在有不可思议功德,同时吾人现前的一念心亦是不可思议了!果能一念相应则一念是佛,念念相应则念念是佛,如是那怕不能顿悟自性弥陀,亲证唯心净土呢?固知念佛即是念心,念心不离念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如是则寿光圣号即吾人现前一念不思议的心光性寿也。要解云:‘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有阿弥陀名号;而离却阿弥陀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
【显理】无量光—表自性寂而常照。无量寿—表自性照而常寂。故号阿弥陀—表自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名寂照不二。
庚初征释名号竟
庚二成道时劫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消文】舍利弗!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了现在已经有十劫之久了。
【释义】上文征释建立名号的意义已经明白了。可是还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成了佛?所以佛再告舍利弗说‘……于今十劫。’这一句话—成佛十劫—正与序文中‘今现在说法’是互相照应的。甚么叫做‘成佛’呢?因行圆满叫做成,得证菩提谓之佛。若论‘法身’,自性清净本来是佛,还有甚么成不成!劫更谈不到了。至于‘报身’,因圆果满得证菩提,似乎有成,无妨论劫。讲到‘应身’,那就可以说成说劫了。因为应身是随机感现八相(一、降兜率,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成道的。现在所云弥陀成佛十劫是指应身说的。根据唐译即指十大劫也。
弥陀如来成佛到现在已经十劫了!每日都在极乐国中出广长舌的宣演妙法,大说而特说,并且常常垂著金臂要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享乐一切!为甚么我们到了现在还依旧沉沦不受救度,你看惭愧不惭愧呢?当知弥陀为了要度脱我们,因而发四十八愿,历劫修行,庄严极乐世界,我们如果不赶快发心念佛求生,不但误了自己,同时未免太辜负弥陀慈尊的一片老婆心了!
至于弥陀因地的事迹和成佛因缘,在无量寿经、悲华经……等都说得很详细,我不必赘语了。
【显理】成佛十劫表亲证法身已断十障。
庚二成道时劫竟
┌庚初—声闻
己二化伴分二┤
└庚二—菩萨
今初声闻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消文】佛又呼舍利弗说: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里有无量无边的声闻弟子众,皆是证著阿罗汉果位的。其数之多不是世间普通算数所能知道的。
【释义】上明教主。现在则说化伴,以有主必有伴也。兹先明声闻。谓非但凡夫念佛求生,二乘圣人亦是念佛发愿往生的。
声闻;闻佛说四谛(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世尊初成道时,于鹿野苑为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声教而悟道证果者曰声闻。内分四级:
1须陀洹,此云‘入流’,又云‘预流’,谓预入圣流。此是见道位,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尽,名为初果声闻。
2斯陀含,此云‘一往来’,谓再来欲界受一番生死故,此是修道位,已断三界见惑尽,再进断八十一品思惑中的欲界前六品思惑,名二果声闻。
3阿那含,此云‘不来’,谓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也。此亦属修道位,进断欲界残三品思惑,名为三果声闻。
4阿罗汉,此云‘无生’,谓不来三界受生死也。是无学位,欲界九品思惑断尽,上生色界阿那含天。于中再进断上二界(色界、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惑。计共断了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尽,名为四果声闻。
皆阿罗汉(阿罗汉义见通序文中详释):拣别不是前三果之类。文中不言缘觉众者,摄在声闻中故。
非是算数:所言其多之谓,超出算数之外也。是说往生彼国的阿罗汉,其数甚多,难知难说,故以无量无边非算数所能知者称之。大本云:‘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皆同目犍连神通,欲计算彼佛初会声闻尽其神力百分中不能得知其一。’
庚二菩萨
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消文】往生在彼国中的诸大菩萨亦是与声闻众同等的无量无边之多。
【释义】此明菩萨。是承上不独声闻往生者更有大乘菩萨之往生(菩萨解见通序文中)。
诸菩萨:诸者不一之谓,指十方以及四教(藏、通、别、圆)。或十信乃至等觉等诸菩萨亦无不往生,以有如是多方多种故以诸称之!
亦复如是:不独往生之声闻众有如许之多。诸菩萨众,亦是同等无量无边,非是算数所知也。
如上所明声闻、菩萨数目之多,亦非全是他方求生彼国的,当知生彼国土时或闻佛说法,乃至闻化禽等演畅根、力、觉、道等法,小机则悟小法而成声闻,大机则悟大法而证菩萨果也。
【显理】阿罗汉表真谛空寂。菩萨表俗谛随缘。亦复如是表真俗不二。
己二释化伴竟
己三总结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消文】佛又呼舍利弗说: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有如此种种无量庄严,皆是阿弥陀佛的宿因愿行无量功德所成就出来的。
【释义】此总结上文佛光、佛寿、声闻、菩萨等之庄严。文虽与前无异,义则不同。前乃结成依报庄严,此则结成正报庄严。极乐正报,化主化伴悉皆无量胜妙庄严。一一无非弥陀不思议愿行功德所成就。现在再引经证明之!
大本法藏十二愿云:‘设我作佛时,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此乃弥陀大愿所成就之无量光庄严也。第十三愿云:‘设我作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此乃弥陀大愿所成之无量寿庄严也。第十四愿云:‘设我作佛,国中声闻,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此乃弥陀大愿所成之无量无边声闻众之庄严也。又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神通智慧、辩才、相好、威神,悉皆如意。’此乃弥陀的大愿所成就菩萨庄严也。
又大本云:‘尔时法藏,教化众生,修行六度,广行教化,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以上种种庄严,皆悉弥陀大行之所成,弥陀无量行愿功德之因,为能庄严、能成就;光寿、化伴、无量之果,为于庄严、所成就,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当知!上文自行树、罗网起至此止是明依正之文,共有五番的庄严,极乐之义于前可想见矣!普愿十方同胞,深信求生!
如上依正二报,或经文中有,而本愿中无,或本愿中有而经文中无,文虽小异,乃互相陈明,意则圆俱,诚无妨碍也。
以上总释正宗文中的第一科:‘丙初详陈依正庄严以启信’文竟。
┌丁初—往生皆得不退
丙二特劝应求往生以发愿分三┼丁二—补处算数莫测
└丁三—正劝发愿往生
今初往生皆得不退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消文】佛又呼舍利弗说:‘凡所有众生,一生到极乐国者,无论是谁都能悉皆即得三不退转也。’
【释义】此科为既闻极乐、依正庄严、而生信者,导其依信发愿求生彼国,以获出世无上殊胜因缘,可横超三界,圆证三不退,永了生死,毕竟成佛。有如是等胜异超绝,若娑婆则不然,须要三惑断尽方能了生死,又多退缘,不易成办,故于劝愿前,特举此殊胜示之,令其欣慕而速发愿求生也。
既生到极乐国土,虽是初生者,悉皆得到不退,故云众生生者……。
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不退有三:
1位不退,2行不退,3念不退。已如玄义中明。今更据此土四教明之。
藏教初果位、通教见地位、别教初住位、圆教初信位,此四教之位皆初断见惑,初入圣位。乃不退于凡夫之地,名为位不退。通教菩萨位,别教十行位,圆教十信位,此皆断思惑并破尘沙,广度众生,不堕于二乘之位,名为行不退。别教初地位,圆教初住位,俱初断无明,亲见佛性,得无生忍,心心自然流入妙觉性海,名为念不退。
总而言之!断见思惑方证位不退,断尘沙惑方证行不退,断无明惑方证念不退。极乐则不然,虽五逆十恶若肯回心发愿念佛乃能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亦得三不退。这若非弥陀大愿洪名奇勋所成就,岂能得如斯!在十方诸佛土没有如此方便的阶位,诸教法门中亦无此胜妙的妙法门。十疑论云:‘有五因缘故得不退:1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2佛光常照菩提心,念念增长,故得不退。3水鸟、树林、风声,自然乐响,皆能演妙法音,使闻者常念三宝,故得不退。4纯诸菩萨以为胜友,故得不退。5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得不退。’故古德云:‘修行以念佛为最稳当。’实不虚语也。(此乃弥陀第四十七愿所成,谓:往生皆得不退愿。)
【显理】不退转表自性常住。
丁初往生皆得不退竟
丁二补处算数莫测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消文】在往生极乐,得著三种不退转的众生之中,很多是一生即就可补继绍佛位的补处菩萨,其数目之多非是世间人可能数出来的!只可以用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来表示而已!
【释义】承上段说,往生彼国者,不唯不退,复有不可胜数的补处菩萨,故曰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即等觉菩萨,谓一生即能补继佛位。如弥勒现居兜率当补释迦佛位是也,等觉菩萨是尚留一品生相无明未破,故须再一生,断此一品生相无明即证妙觉果位(妙觉即佛,极果之称)。故称一生补处(据此方教道,判无明为四十二品。圆教初位即能断无明初见法身,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每位各断一品无明,至等觉共断四十一品,尚余一品生相,再断之即为妙觉佛果),以净土缘胜故,极乐多有一生补处菩萨。一往生就皆得不退,已超诸佛土,胜诸法门,复多补处,则超之又超,胜之更胜,诚超绝之极矣。此正深劝求生也。阿僧祇(解见前)。
问:‘补处菩萨位居亚(次也)圣,次补佛位。何能如说之多?’答:‘十方有无量世界,即有无量诸佛,诸佛入涅槃,当有无量菩萨绍继佛位,岂是必定在极乐成佛。’
当知!大菩萨尚愿往生,何况凡夫!其有一班藐视净土,鄙屑西方者,宁无自揣而深生惭愧!
【显理】一生补处表自性决定成佛义。
丁二释补处算数莫测竟
丁三正劝发愿往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消文】佛再呼舍利弗说:‘如果有人听闻此极乐胜妙法门,应当即速发愿求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才对!为什么要发愿求生?因为可能得与如是不可算数的一生补处菩萨等诸上善人,能同聚一处的缘故。’
【释义】此正劝发愿也。谓闻以上种种之说,虽信极乐殊胜庄严。然无愿终不能到,信愿行三为往生净土的三资粮,缺一不可。故信后须发愿也。
众生闻者:除佛以下皆名众生。总该九法界,谓六道之六凡众生、二乘之独善众生,乃至菩萨之大道心众生。(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此六凡法界,合声闻、缘觉、菩萨,三法界共为九法界。上至菩萨亦发愿求生,下至八哥(鸟名)亦能念佛往生。)亦即通指现在未来十方一切众生。
闻者:谓听闻上来所说极乐、依正种种庄严的胜妙功德。
应当发愿:应当二字是世尊叮咛劝诫之辞。谓既有缘得闻,应当即速发愿求生,故曰应当发愿。
愿生彼国:即志愿往生极乐。此是如来慈悲心切,惟恐众生闻之如风过耳,不肯从闻生信,由信发愿求生,而失此无上胜缘,殊为可惜!所以苦口婆心,殷勤劝嘱之!
窃以十界因果不外乎愿,故古德云:‘有愿竟成。’今极乐有如是殊胜庄严,一一莫不由弥陀大愿之所造成,尤其往生彼国者,亦无不是仗此愿力而得生,须知世间一切诸事尚皆依愿而成,况往生极乐的无上胜事,岂无愿何能得到成就,故先详陈依正庄严以起信之后,即特劝应求往生以发愿。
所以者何:是摄前文反问之辞。谓因何之故须特劝发愿求生彼国?意谓娑婆亦是佛之化土,而十方佛土无量,何必远离故国别觅他方?更不示余土偏劝西方?故下文即出其由。谓往生彼国者可能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则能熏陶胜业自成佛果,有此无上胜缘故特劝求生也。
诸上善人:指补处等诸菩萨,以天道虽善不出生死故;二乘虽善,犹滞空寂故;皆不可名上善,唯菩萨破无明见法身,乃至能补佛位,所以称为上善,其数甚多故曰诸上善人。
又有一解:诸上善人则通指极乐圣凡。上自菩萨下至初生凡夫均可称之。或问:‘生极乐者其类不一,或带业往生者,乃至或有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得生者,何得概以上善之称呼?’答:‘皆得不退转乃至究竟能成菩提故。’
良以娑婆虽佛化土,然五浊恶世(非净土五清),常受诸苦(彼国但受诸乐),依正变灭无常(极乐依正无量庄严),多有退缘不易成办出世大事(一生即得不退乃至究竟成佛)。又十方佛国虽善总不及极乐之胜妙,以斯之故特劝求生彼国也。以吾人卜居尚择里仁(论语云:‘择不处仁焉得智’),况出世大事焉可忽尔!如是绝胜的极乐,而不发愿求生可谓是有智的行者吗!当知一生到极乐,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亲为诸上善人,常能得著聚会一处,如是良缘胜会,我们何不至速发愿求生!
复次:如华严,明一生圆满成佛之因,得能证此者唯有善财一人,本经所说,则有补处菩萨数不出来之多!其殊胜超绝,自不待言,故普贤菩萨在华严会上,以十大愿王,导归安养(极乐别名)。
【显理】愿生彼国表自性背尘合觉(尘喻五浊,觉喻极乐),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表一切善法一心中具。
丁三释正劝发愿往生竟
以上总释正宗分之第二科丙二特劝应求往生以发愿文竟
┌丁初—出胜因
丙三正示执持名号以立行分三┼丁二—示正修
└丁三—重结劝
今初出胜因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说:‘你当知!非是少善根,少福德的因缘,能得往生极乐世界的。’
【释义】此段是承上文,更一层的说明,欲亲诸上善人,必须有多福多善根,才能生到极乐国。故要显示持名的功德殊胜,预先斥修其他的福德为少善根,以谓修其他的一切福业,皆为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缘(以非往生的正因故)。
善根:善是纯正良好的心愿和行为;根是表示生长之义,所谓纯良的心愿精进行持,求生西方的根本。
福德:作利人的善事,谓之修福,积聚善行谓之德。行者若单以有善根,而无福德的助行来配合,亦不是生西方的条件。
故当知!坚持凡夫心是无善根,发小乘心是少善根,不做利人事业是无福德,做而希望受报是少福德。反之,若能发愿念佛求生,则是难行中能行,即多善根;一句洪名万德俱备,即多福德,能以五浊恶世中持念即因缘殊胜。
更进一步说:善根是指念佛的正行,福德是指一切功德的助缘,是谓念佛为大善根的正因,其余的福业功德为助缘。
复次:什么是多大的善?智论云:谓能证五菩提心为最善。1发心菩提:是说‘无量生死中,能发大菩提心。’2伏心菩提:是说‘能断诸烦恼,降伏其心。’3明心菩提:是说‘明了诸法,不外一心。’4出到菩提:是说‘得无生忍,出离三界。’5无上菩提:是说‘坐大道场,成最正觉。’而能念佛虽是凡夫地能起大觉之心,正念昭彰,烦恼自灭,由内心能明说法实相,得不退转地,直至成佛故,五种菩提俱得,则善中之善,为最多善之大善也。
什么是多大的福?行者修持一句弥陀,则万德俱备,六度齐修!念至一心不乱,身心放下,则不起贪心(布施度);既没有贪心则不造一切恶(持戒度);没有一切恶业则不计人我是非(忍辱度);得一心不乱自然明白内心,不稍间断,则无懈怠思想(精进度);由精进道业,自然不起颠倒妄念(禅定度);既无妄念则正念昭彰,不为他歧所惑,能根断愚痴(智慧度)。故坚持六字洪名,六度万行该摄,修六度成则一切福德圆满,诚是福德中之多大福德也。
问:句句说明修持念佛的善根福德大,然,若修其他的法门,如禅宗岂是小善少福吗?答:当知!修禅是圆顿行,专注重禅定,而不求往生,虽是见解高,但后有未尽(来生的生死未了),如□老人,精进禅定,为禅家大匠,后身托在曾家,仍落红尘;凡五祖戒禅师,后身生在苏家,贪恋富贵。故永明寿禅师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由斯可知修其他法门的不稳当,故不能称为大善、大福也!请行者细思之!
【显理】善根,福德表自性具一切功德。
丁二示正修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说:‘舍利弗!如果有善男子,或是善女人,他(她)们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恳切努力的执持“阿弥陀佛”洪名,口念心惟,时时不断的念,能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释义】此段是示正修之文。若有二字是不定之辞。善男子,善女人,是包括出家在家,天人等六道的众生,凡俱有善心者之称。
闻说阿弥陀:弥陀如来的圣号,俱足万德,使人一听到,就能震动一切众生的心弦,而众生本具的佛性,被圣德佛号所引发,以至成熟,得到安养。
执持:执是执受,持是任持,是谓以信力坚强,念持不忘的功夫。
若一日……七日:若是假定之义,一日至七日是暂定期间之辞。意思是表念佛的功夫容易成就,若能真心念佛,如利根者或是一日成就,钝根者或至七日之间,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能得到阿弥陀佛接引到极乐国去。
一心不乱:此四字诚为本经的要旨,全文的真髓,亦即是念佛究竟的真功夫也。若广说:则亦包括大藏奥旨,兼摄宗门的修证,故此一心不乱,成为念佛法门的极谈。
经文云: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是说行者的根机有上中下利钝之殊,故有一日至七日的不同,当知,能得一心不乱,即是证得念佛三昧,决定往生是无疑的,更与宗门的顿悟而得明心见性是无异的。
问:‘据经文云,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然,修行者,或有数月,或是数年,数十年,未能得到一心不乱者何故?’
答:‘其因有三:1罪业深重故;2念力不足,或是修持不专故;3念不如法故。’
须知!人之心,散乱因多于见闻所障,若能见闻悉能念佛,如见色不忘念佛,闻声不忘念佛,则其心不起妄念,速能得著一心不乱,得到不乱便是入念佛三昧,往生极乐是不待自得矣!
复次:执持名号有四种:
1事持名念:不论在家、出家、或是天人等,若能看轻五欲名利,身心放下,更能断除习气,念娑婆苦,欣慕净土的妙乐,将弥陀六字洪名,口念耳听,字字分明,句句相续,外绝邪境,内心静虑,行也如如念;住也如如念;坐也如如念;卧也如如念;所谓四威仪中,不断相续的念,为事持名念佛。
2理持名念:此法具诸禅观法门。先明一念心性,寂而常照—无量光,照而常寂—无量寿,以光寿之体,而起信愿持名,一心称念,动静不二,为理持名念佛。
3事理不二持名念:所谓方便也可,不方便也可,在禅观中也可,闹动中也可,诚是真妄不相碍,全妄即真,心佛众生无差别,念念弥陀,声声极乐,为事理不二持名念佛。
4随意持名念:不局在有无禅观等方便,只是随意称念,念至一心不乱,及至命终,得随意往生,见佛闻法,为随意持名念佛。
当知:1修‘事持名一心念’成就,则不被见思惑尽,临终感应身佛现前,往生到凡圣同居方便土的极乐;2修‘理持名一心念’成就,能破尘沙无明,感报身佛现前,往生到实报庄严土的极乐;3修‘事理不二一心念’成就,则破根本无明,感法身佛现前,往生常寂光土的极乐;4修‘随意持名一心念’成就,则随其工夫的深浅,而得随意感佛现前,往生极乐净土的。
附录:持名念佛十种方便法。
1端身持名念佛:在行住坐时,身必端正,须知身正则心正,心正即妄念不生,自然清净,如是念则速获一心不乱。
2记珠持名念佛:念佛一声,以手指过一珠,不得错乱,则借珠以束心,自然速得身心寂然清净。
3金刚持名念佛:在闹场中,人地有碍时,则可只动口唇,以金刚密持,不拘多少,必须字字分明,从心里底涌起佛号,则能除一切妄念,速证念佛三昧。
4高声持名念佛:在妄想纷起,或是神智昏沉时,必以高声念佛,振作恢复精神,念到境界焕然一新时方罢,降低细声为最妙的念法。
5低声持名念佛:在疲劳过迫时,单以口念自听分明的程度,称念至精神恢复,勃起兴趣时,便可以高声或转念别法。
6调息持名念佛:在静坐时,先调息以不缓不急,随其出入,每一息称念佛号一声,念至息念俱忘,身心安泰,即就是唯心净土的境界。
7礼拜持名念佛:端身向佛,一面拜、一面念,或是一拜一念,或是一拜念数声皆可,因为身拜佛、口念佛、意思佛,集中三业清净,六根俱摄,此法效力最大,最易得念佛三昧。
8结期持名念佛:自定期间,谢绝一切来往,身心放下专志称念,所谓:‘克期取证。’此法最速能得一心不乱,行者勉之!
9病中持名念佛:在病中,当思惟娑婆所受皆苦,以苦当作死然,勤念佛号,期待弥陀接引,则是最好的自慰方法。
昔时有一病僧,在临危痛苦时,一声啊鸡,一声阿弥陀佛,昼夜不停的称念,果感如来的照护,不久病愈,对人说:‘我在病中痛苦时,痛来即啊鸡一声,稍愈即称念阿弥陀佛。现在病好,阿弥陀佛尚在,啊鸡二字则不知到何处去。’善哉!此法可以借镜的。
10十口气持名念佛:以一气中,随息的长短称念佛号至十余声,势须再抽吸进,方能再念,谓之一口气,如是十次为十口气。此法日本最盛行。是根据弥陀四十八愿中云:‘十方诸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称我名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成佛’之愿。
此法最简单,纵是世间第一号的忙人,也都可以办得到,因总计不费十分钟的修持,临终也是一样的能够往生,在十种持名中此法为最方便的一种。
总而言之!念佛的方法,无论是依何法,或时之久暂,必须念得一心不乱,才真是得念佛的工夫。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消文】念佛念至得著一心不乱的行者,他的生命将要终尽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显现在这位行者的面前来接引他。
【释义】上文为说明持名妙行,此下为示明临终后的胜果。其人:是指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的人。临命终时:是说人在娑婆的苦报已尽之时。诸圣众:是指在极乐世界里的菩萨,缘觉声闻等。
人在临死关头,能感佛及圣众现前,此无他,是全凭自他二力,感应道交所致。故当知,凡人在生时,所作善恶,到临命终时,将其所作一切的境界,俱时顿现在目前,为善者升天,为恶者,照其所作恶业的重轻论罪,判生恶趣。如造十恶五逆,则地狱相现;贪悭嫉妒,则感饿鬼相现;愚痴暗昧,则畜生相现。而一生念佛,由净业所成,净境斯现,故得佛圣自然显前。楞严经势至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自己念力)。大本云:‘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愿生我刹,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他力,即阿弥陀佛愿力。)
问:‘佛身本是无来无去,云何所谓现在其前?’答:‘是的,法身本是无来无去,但报化二身,为度生故,方便随机而应现的。’
又问:‘十方世界的众生,念佛者多,惟一的弥陀何能同时现在其前?’答:‘如一月在天,影临众水,念佛行人心净如水清,弥陀圣众,能影其中,此无他,是自他二力,感应道交,如水影月。’
再问:‘根据禅家云:凡所见像皆是虚妄,或是魔来扰乱道心,以念佛行者临终,宁保非魔?’答:‘当知念佛是特别法门,念佛见佛,才是因果相符,昔时远公,专修净业三睹圣像,临终见佛接引,故真心念佛又仗佛力、本愿力、摄受力所荫必无魔事。纵是行者,宿业深重,抑或不善用心,或能招魔现前亦未可知?此无难,可以用慧观察力,照一切境界,本来空寂,若是魔现可能即时隐没。’
警告大家:‘浮生如梦,幻质匪坚,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当至急念佛,预备临终一念不乱才是!
有人说:‘若如斯,只要在临终时能发善心念佛便可生西,那末,平时则不必修善念佛可矣。’余曰:‘不然!当知临终一念,是全靠平日修持的功夫纯熟,到临命终时,方能正念昭彰,能发善念,否则被病疾昏迷,痛苦迫切,更受妻妾眷属绕榻,恩爱不能割别,或是被生前所作业等牵缠,扰得神昏情乱,这时怎能发善念或一心念佛,确是不容易的事。就是修行人到那时,还恐怕作不得主,况是平常人乎?所以平时修行念佛,正是为临终时的预计。所说待临命终时才修,此话诚是自误误人,其害非浅,慎之!慎之!’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消文】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行者,在寿命临尽之时,心不起妄念,即时可能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
【释义】是人:是指能念佛的人。终时:在身上的暖气已退,识神将要离开舍报之时。心不颠倒:因为念佛功夫之深,念得一心不乱,故心灵明,正念现前不再颠倒。即得往生:是说其快,不必经历中阴,在一念间即能生到极乐国土。观经云:‘如弹指顷,生极乐国。’
念佛行者,一生到极乐,则托质宝莲,自然化生,得清虚体,相好俱足,不由胞胎,不假乳养,纯是丈夫相,随其功行的深浅而分品位之高下,以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听闻弥陀说法。如是之乐诚使人欣慕不已!
附录:寿命舍报后,第八识之生趣研究
根据唯识学家说:人在临命终时,暖尽第八识欲脱时,识从顶门而出,则生佛国,是说从下身先冷起,其暖相至顶上而尽之谓;生天界者—从眼而出,则眼最后冷;若生人道者—上下冷起,暖相至心而尽,识从心出;生鬼道者—腹后冷,识从腹出;生畜生道者,两膝后冷,识从膝出;若应堕地狱者—从头冷起,其暖相至脚而尽—识从脚板而出。古德有偈云:‘佛顶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在两膝,地狱脚板出。’
【显理】一心不乱表自性灵明。心不颠倒表自性不昧。
丁三重结劝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消文】世尊再呼舍利弗说:‘舍利弗!念佛的法门,有如是的方便利益,所以我才讲此法门,如果听到此法门的人,应当至速发愿,求生极乐国土去才是!’
【释义】我见是利:我是如来自称。是利指上文所云得佛接引往生之效果,一生到极乐则证不退转果,更能以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的利益,故世尊说我见是利。
故说:二字是承上句。因佛陀鉴知念佛法门,虽是难信,终有信受之人,故无问自说。
此言:是指念佛法门之教法。结归正宗三大科(1详陈依正庄严以启信;2特劝应求往生以发愿;3正示执持名号以立行)。
闻是说者:如此方便殊胜的念佛法门,不可如风过耳,应当发愿求生极乐才是。
应当:此二字足见如来的婆心特切,叮咛重劝,使听者闻者,速能发愿求生,不可错过失其大利。
发愿:愿能导行,如御者驾车,方能达到目的地,若无愿以导行者,焉得往生净土?
当知,娑婆善知识难遇,反之极乐则不然,观音势至等大菩萨,常作往生者的胜友,所以如来特劝当发愿求生!
正宗分竟
上来正宗分已讲完,以下为第三流通分。当时佛陀宣说本经时,大众闻佛所说,悉皆欢喜信受奉行,既能使人信受奉行,自然能令念佛法门流传不绝。
┌丙初—劝信流通分四─┬丁初—本师称赞功德
佛教书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