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典(道友篇)
作者:关世谦居士
第三章 建立佛的国土
建立佛的国土1 建立佛的国土2 建立佛的国土3 建立佛的国土4
建立佛的国土5 建立佛的国土6 建立佛的国土7  
第三章 建立佛的国土 建立佛的国土1
    建立佛的国土1

    第一节和睦的道友

    (一)一片广阔而黑暗的原野,没有一点光明,无数的生物都在那里蠕动,由于黑暗,相互之间不知道你我的存在。各自孤独的每个人,生活中百无聊赖地竟自有些颤抖,神色中显得十分的哀怜。

    忽然间,一道光明照注下来,无意中出现了一位伟人,手里擎著大火炬高举过顶,原本一片黑暗的原野,顿时变成了光明的大地。

    原本在荒野暗中摸索蠢动的生物,立刻站了起来,举目瞭望附近,这才发现四周很多都是自己的同类,惊喜之余,齐声欢呼、相互围拢拥抱,一阵欣喜的细语,显得热闹异常。

    如今这称作原野的是人生;所谓黑暗,就是缺乏智慧之光。人们相处在一起,心中如果不具智慧之光,纵使厮守终日,亦如陌生的人不知和合。独自生来又独自死去,都是孑然一身,整天都是那些机械式的动作周而复始;凄凉得发抖,想来亦属当然。

    伟人擎著火炬出现,是指佛陀举起智慧之光,照示了人生的方向。

    在智慧光的照耀下,人们才开始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同时也发现了别人,相互惊喜,大家都生逢在这和合的国土。

    百千万人共住一起,如非相互结识,就不能成为社会。

    社会该是纯真智慧的发扬,大家互相了解而信任,才算是和合团体的典型。

    诚然是和合的社会,团体的生命具有其实质的意义在里面。

    ——大般涅槃经

    (二)在此世界中,有三种不同的团体:

    第一,具备权势和财力,为了领导而集合的团体。

    第二,只是在某种情况之下结合,对有利于自己的这一方,不须争执而仍能继续存在的团体。

    第三,以教法为中心,以和合为生命的团体。

    其实,在这三种团体之中,真具实质意义的团体就是第三种。这种团体的生活是以一条心为心,从而生出种种功德;其中有和平、有喜悦、有满足、有幸福。

    就像雨水降落在山巅流泻下来,成为谷川,渐渐汇入大江运河,终于归向大海。

    遭遇到种种境遇的人类,接受同一教法之雨的滋润,从一个小团体渐渐流向社会,终于流入到同一滋味的觉悟之海。
第三章 建立佛的国土 建立佛的国土2
    建立佛的国土2

    每颗心,像水乳般交融,一个完美的团体从之而生。

    因此,正教的法,实际上就是制造完美团体的根本力量。一如先前所述,在发现互相存在的智慧光照耀下,把人类心中的凹凸予以敉平,使之显现和合共存。这个真实的团体,是以教法为其根本力量,故亦称之为教团。

    人们都以这种心思维护教法。教团的内涵,虽然包含了大地上一切人类,事实上,则是同一信仰的团体。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一八

    (三)以上述事实形成的僧团,演说教法施惠给在家人,从而得到了衣食的布施。两者相辅相成,僧团因而得以维持和扩张,孜孜努力于教法的传播,直到永世。

    僧团中的成员既以和合为宗旨,每个人都念念于达成僧团的使命。其中的僧众热心教导在家人,从而在家人得以接受教法,进一步信仰教法,彼此得以和合地共存下去。

    互相和睦无争,甚至在同一信仰之下共住,感觉到无限欣喜与庆幸,互相慈悲交往,大众一条心精进道业。

    ——巴利本相应部

    (四)僧团中的和合有六项原则:一、以慈悲的语言叙话;二、一切行为都出于慈悲;三、坚守慈悲心志;四、所接受到的物品,互相均分;五、共同守持清净的戒律;六、彼此的见解都属正确。

    在此六项原则中以正确的见解为中心,涵盖了其他的五项。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一·二

    另外,还有促使僧团兴盛的两项七原则:

    1、经常聚会,讨论教法。

    2、上下互相尊敬和合。

    3、尊崇教法,不得擅自妄论改革。

    4、长幼的交往,保持礼貌。

    5、守护自心,以诚实敬业为宗旨。

    6、置身于幽静,行为清净;让人为先,自己处身于后,循道而行。

    7、爱护任何人,凡来者均以热诚相待,对待病患悉心照顾。

    大家都能遵守这七项原则,僧团定然不衰。

    其次的七个原则是:(一)守持清净心,不求杂事繁多;(二)决心祛除欲望而不贪婪;(三)守持忍辱,不与人争执;(四)保持沉默,不多言语;(五)心怀教法,不起骄傲;(六)守持正教致一,不务其他教法;(七)坚持节约,衣食仆素。如得严守这七项原则,教法决不致于衰败。
第三章 建立佛的国土 建立佛的国土3
    建立佛的国土3

    ——长阿含经第二·游行经

    (五)如前所述,僧团是以和合为其生命;僧团若不和合,就不能称之为僧团。僧团中的成员,务须共同努力,使在僧团中不和合的情事不致发生。万一发生不和,即应从速找出不和的原因,将之消灭于无形。

    血,不能再用血将之洗净;恨,不能再以恨来施予报复;只有忘记恨,才能息恨于无形。

    (六)古时,有一称为长灾的国王,国家被性喜侵略的梵摩达多Brahmadatta王所夺取,王妃与太子都在逃难中为敌人所缉获,仅有王子一人幸运地得以逃生。国王被绑刑场,临刑之日,王子伺机想救父命,但是苦无机会,在哀泣与追悔中,只有远远地注视著父亲的身影。

    国王也在人群中,看到了王子,喃喃自语著:‘不能长时追究,也不能急促报复,仇恨只有靠忘记怨恨,才能趋于平静。’

    此后的王子,专心一意寻求复仇之道。后来,得到一个机会应征来到皇家,努力邀宠渐次接近国王,并且获得了信任。

    有一天,国王出外狩猎,王子心想,今天必将达成我的宿愿。暗中安排把主军的势力遣离王者,只剩下他自己紧随国王在山中驰骋。终于国王疲惫已极,停下来暂且以这亲信青年的大腿作枕头,小睡片刻。

    现在时机已到,王子连忙拔刀加在王者的脖子上;刹那间,想起父亲临终的言语,几次执刀欲刺又止,就在这一刻,国王睁开眼睛醒了,自语著说:‘刚才做了一个可怕的恶梦,梦见长灾王的王子拿刀想刺我的脖子。’

    王子这时按住国王举起刀子,同时自己报上名字说:‘现在总可一报杀父之仇了!’话虽这样说,转念间,王子却丢下刀子,委身跪在国王面前,哭诉先王临终的经过。

    国王听了长灾王的遗嘱以后,大为感动。于是,也对自己以往的罪行深表歉意,彼此同获谅解,并把原来的国家还给王子,其后两国间敦睦永世。

    这里所谓的‘不能长时追究’,说的是仇怨不要继续增长;至于说‘不能急促报复’,说的是不可莽撞从事而破坏了情谊。

    仇恨,若再报之以仇恨,则永无止息之日;必须忘记仇恨,才能趋于平息之境。

    在和合的僧团中,常常寻思这故事的精神所在,是非常必要的。

    不但僧团如此,在一般世俗生活上,亦有其同样的道理。
第三章 建立佛的国土 建立佛的国土4
    建立佛的国土4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一·二

    第二节佛之国土

    (一)僧团以和合为主的精神,已如前述。尤应将宣扬教法的使命,永远铭记在心,而且须渐次扩大僧团的范团,以推广教法。

    这里所谓推广教法,就是能使修养心性的人一天天地增多。使以往在这世界上掌控制权的魔王——无明和爱欲,率领他的魔军——贪、嗔、痴从此溃退。自今尔后,让智慧、光明、信仰、欢喜掌握大权,支配一切。

    魔军的领土就是欲望,它是昏闇的,是争执的;是剑、是血、是战争、亦是嫉、妒、憎恨、欺诈、谄媚、阿谀、隐瞒和毁谤。

    如今得以智慧的灿烂,慈悲的滋润,信仰的扎根,绽放出欢喜的花朵,恶魔的领土转瞬间就是佛的国土。

    ——巴利本相应部

    和煦的微风,一朵盛开的鲜花,都像在向大家宣告春天已经来临。一个人如果一旦开启觉悟,草木国土、山河大地,一切都成了佛的国土。

    ——中阴经

    何以致此呢?因为心如清净,其所及之处,也都是清净的。

    (二)教法中所说的世界,人心是那么纯真。这是由于无恶的大悲接触到经常照护人类的佛心,使令污秽之心转为清净。

    这颗纯真的心,是深厚心、致道心、惠施心、守戒心、忍耐心、精进心、安静心、智慧心和慈悲心。巧妙地施以方便,发心使人类都能得到觉道,进一步则奠定了一个庄严的佛土。

    有妻子共处的家庭,也是佛的堂皇住处;乃至有差别社会的国家,无非都是佛陀修心的王国。

    由染污欲望的人所建立的宫殿,并不是佛的住处。虽然只是一间夜漏月光的小茅屋,只要纯真的心能做得主人,那就是佛的住宿之所。

    佛陀之国奠立在一个人的心上,呼吁同一信仰的人,使人数愈益增加,在家庭、在村庄、在城镇、在都市、在国家,渐次扩散开去。

    推广教法,除了普遍地扩张佛土之外,没有其他方法。

    ——维摩经

    (三)我们这个世界,从另一方面看,是恶魔的领土、是欲望的世界、是血肉战场。但世界上信仰佛道的人,把世界的污血化为乳水,以慈悲代替欲望,从恶魔手中夺取过来,成为佛的国土。
第三章 建立佛的国土 建立佛的国土5
    建立佛的国土5

    用一只杓,想把海水舀干,谈何容易?但若立志生生世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才是信佛人的心愿。

    佛站在彼岸等著我们。彼岸就是觉悟的世界,是永远没有贪、嗔、愚痴、痛苦、烦恼之国。那里智慧之光灿烂,慈悲之雨静静地滋润著一切。

    世界上苦恼的人、痛苦的人,以及宣扬教法而疲惫的人,统统都可以进去休憩的国度。

    ——大般涅槃经

    这个国度,光辉是无尽际的,寿命没有终了之时,也不会复陷迷惑;是佛的国度。

    这个国度充满了觉悟之乐,花香处处,散发著智慧;鸟鸣莺啭都是在演说教法,这个国度,实在是一切人类最后的归宿。

    ——阿弥陀经

    (四)但是,这个国土虽是一个极乐之处,却并非闲逸之地,即使那莲华的座台,也不是随便可以躺卧的地方,那是以真实修行所获致的成果,将之储存于此的地方。

    佛的工作是永远也不知有所终尽,只要有人类生存、只要生物继续存在、只要种种生物之心继续制造出种种世界,就没有停止的片刻。

    如今凭著佛力到达彼岸净土的佛子们,纷纷再度回归到各自有缘的世界,参与了佛的度生工作。

    ——无量寿经

    点著一支灯火,渐次就会引燃到其他无数的灯火,直到无尽际。佛心中的明灯,一个个点燃了所有人类的灯火,直到永远。

    佛子们继承佛的工作,勤勉从事,永无停止,以净化一切人类的心灵,庄严佛的国土。

    ——维摩经

    第三节佛国的卫道者

    (一)优陀延那Udayana王的妃子沙摩婆帝Syamavati是皈依释尊的虔诚弟子。王妃深居后宫很少出门,身边的一名侍女——郁多罗Uttara是个驼背,记忆力很强,经常前往释尊的讲经法座,聆听释尊的教法,然后,原原本本地转诵给王妃,由此使得王妃的信心愈形深刻。

    ——巴利本法句经注一

    另一名妃子摩犍提Magandiya,嫉妒沙摩婆帝王妃,蓄意将她谋杀。于是接连不断地向优陀延那王中伤她。终于,心为所动的王者兴念要将沙摩婆帝处死。

    这时候,沙摩婆帝王妃安祥地站在国王面前,她那充满慈悲的风度感动了国王,使举弓在手的国王无法放箭,终于释心于怀,并以自己粗暴的作为向王妃表示歉意。
第三章 建立佛的国土 建立佛的国土6
    建立佛的国土6

    摩犍提王妃越发怨怒倍增,趁国王出门的时候,与恶棍们密谋,潜往沙摩婆帝的后宫放起火来。王妃用教法勉励惊惶失措的侍女们,不要惊恐畏惧,世尊的教法永远是长生的,然后从容地殉了道,驼背侍女郁多罗亦一并被烧死在火中。

    后世赞扬世尊的在家弟子中,以沙摩婆帝为慈心第一,郁多罗是多闻第一。

    ——增一阿含经三四·二

    (二)释迦族的王者摩诃那摩是世尊的堂兄弟,深刻的信仰世尊的教法,竭诚归依而为佛弟子。

    拘萨罗Kosala国凶恶的毗琉璃王Virudaka在攻灭释迦族的时候,摩诃那摩王出城去会见他,要求能救出城中的百姓,凶恶之王没有轻易答应。转而只好乞求至少允许让自己沉入池中的刹那时间,打开城门好让百姓逃生。

    毗琉璃王心想,一个人沉入水中的一刻毕竟是一点点的时间,因而也就答应了。

    摩诃那摩王果真沉入池中,城门打开,人民高兴地逃脱了。但是伫候良久,依然不见摩诃那摩浮上水面。原来他跳进水中解开头发,拴在柳树根上,是以自杀来解救城中的百姓。

    ——增一阿含经三四·二、巴利本法句经注

    (三)莲华色Utpalavarna是神通第一的比丘尼,足可以和目犍连Mahamaudgalyayana相伦比,经常带领很多比丘尼到处去宣化,在比丘尼中是一位杰出的教导者。

    ——增一阿含经五·一

    提婆达多Devadatta唆使阿阇世Ajatasatru王,企图对世尊反叛,后来王者归依了世尊,从而不再理他。提婆达多有一次想去见王,来到城门被挡了驾而没法进去,只好停留在城外。正在这时候,眼看莲华色走出门来,登时大怒,用尽所有的力量举拳向她的头顶打下。

    莲华色强忍疼痛回到僧寮,佛弟子们惊异而悲伤地安慰她:‘姐妹!人命本是无可计量的,世间上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无我的,只有觉悟的世界是安定的、是可以投靠之处,努力奋勉地修道吧!’终于静静地死去。

    ——有部律破僧事一○

    (四)曾经是杀人魔王,谋杀过很多人的性命,后来被世尊所度化,成为佛弟子的指鬘Augulimalya,因为出家前的种种罪行,所以,在托钵的途中经常受到人们的迫害。
第三章 建立佛的国土 建立佛的国土7
    建立佛的国土7

    有一天,进城去托钵,被痛恨他的人打得遍体鳞伤,血淋淋的回到僧寮,顶礼佛足,很欢喜的说:

    ‘世尊!我本来名叫无害的,由于愚痴,曾伤害过很多人的生命,并剁取一指;为了收集这些洗不干净的血指,所以得名叫指鬘。

    一般人驾御牛只和马匹要用鞭子和绳索,世尊并未使用鞭子、绳索和钩子,却驯伏了我的心。

    如今归依了三宝,得到了觉悟的智慧;今天的我,接受我应得的报应,既不贪生、亦不怕死,静静地等候因缘的到来。’

    ——鸯掘摩经

    (五)目犍连Maudgalyayana与舍利弗Sariputra并称为世尊的二大弟子之一,善能体会世尊的教法,像水一般的浸润人心。异教人为此而兴念嫉妒,从而施以种种骚扰与迫害。

    但是,再怎么障碍,都无法阻止真实教法的推广,异教徒门想拧下世尊的手和脚以施报复,所以目标先指向目犍连。

    一次、两次,目犍连都躲开了来自真教徒的攻击,第三次被大群的外道人众所包围,终于遭到了惨害。

    目犍连的血肉模糊,静静地忍受著暴徒们的无情蹂躏,专心于觉道的心志却毫无退缩。他那安祥而平和的心意,一直到生命终了。

    ——增一阿含经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