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慈航大师
释迦世尊住世说法,本来是随机施教,无所谓大、小乘的分别。到了释迦佛灭度之后,龙树、无著两位大士专门提倡大乘的时候,那就变成了分河饮水:龙树专门弘扬“真空”的大乘,那是属于“般若”系的;无著专门提倡“幻有”的大乘,那是属于“瑜伽”系的。这两系的教理本来是相成而不相离,不过在说法方面有一点差别罢了。
无著菩萨是根据世尊所说的六经:《解深密经》、《密严经》、《楞伽经》、《华严经》(已译)、《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大乘阿昆达磨经》(末译》,肃一以《解深密经》及弥勒菩萨所说的《瑜伽师地论》为主要,内容是把世尊所说的“万法唯识”的法相,略成六百六十法。到了无著菩萨的兄弟——世亲论师,他造了一部《百法明门论》,意思就是说,由此《百法论》,就可以入《大乘》之门径。但论文太简,注释太繁,像后来根机钝的人恐怕难以入门,所以我现在把它浅显的讲出来,当做讲义看亦无不可。
不过“百法”的次第是以“心法”在前,我现在是先讲“心所”,用意是要人们先明白了“心所法”之后,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法相名词弄清楚了,待后来讲到“八识心王”的时候,只要把“五十一个心所”分配一下就够了,再不要麻烦第二次来解释“心所”。这是我先讲“行蕴”的一点意见。
先释行蕴
“唯识”的基础,先学“五蕴”和“百法”。“五蕴”的次第——(1)色蕴,(2)受蕴,(3)想蕴,(4)行蕴,(5)识蕴。“百法”的次第——(1)心法,(2)心所有法,(3)色法,(4)不相应行法,(5)无为法。“五蕴”摄一切有为法尽,包含“百法”中九十四法,《俱舍论》云:“蕴不摄无为。”故“五蕴”较“百法”不过缺六种“无为法”而已。
“行蕴”在五蕴中居第四位,然讲行蕴时应分为二——(1)心相应行(即五十一心所法),(2)心不相应行(即二十四不相应行法)。所谓“相应”与“不相应”者,即与心王相应及不与心王相应是也。
兹先讲与心王相应之五十一“心所有法”,简称“心所法”,计分六位:其一为“遍行”,其二为“别境”,其三为“善”,其四为“根本烦恼”,其五为“随烦恼”,其六为“不定”,今依次说明。
测
验
唯识的基础先学甚么?五蕴的次第是怎样?
百法的次第是怎样?五蕴比较百法是缺了甚么?
行蕴分几?甚么是心相应?
甚么是心不相应?怎样叫做相应?
怎样叫做不相应?五十一心所法分几位?
第一位叫甚么?
其一“遍行”五:
(1)触:甚么叫做“触”呢?“触”是“接触”,就是“根”同“境”相接触的时候:中间才能发生“识”的作用,那末“触”是根、境、识三和的“因”,“三和”是触所得的“果”,又由触境之后方能去作意。
(2)作意:甚么叫做“作意”呢?“作意”就是“注意”,也就是“留意”。但作意有时在触之前,那是因为先警觉了心王心所的“种子”,然后才去触“境”;现在是触境在先,然后才去注意观察。八个心王“现行”缘“境”时,都不能离开这“作意”,你看这“作意”的心所,它的功用大到甚么样的地步!
(3)受:甚么叫做“受”呢?“受”是“领受”,因为前面“根”同“境”既然相接触了之后,再加上一番“作意”的工夫,那末这领受前境是自然而然的。“受”有“三受”——①“苦受”,是逆境时有;②“乐受”,是顺境时有;③“舍受”,是不逆不顺的时候才有。或有开为“五受”,那是再加上“忧受”和“喜受”而已。这不过是在前五识叫做苦受和乐受,在第六识叫做忧受和喜受;至于舍受是不论前五识和第六识,都是一样。
(4)想:甚么叫做想呢?试看想字上面是个“相”字,下面是个“心”字。“相”是“形相”,心是“心念”,也就是能缘的“心”对所缘的“境”,缘过了之后,在心中有这种形像,常常浮在我们心中,这就叫做“想”。但是“想”也有“善”和“恶”两种不同,看他所想的境界是怎样。大约凡夫心中总不出“憎”和“爱”两个想念吧。
(5)思:甚么叫做“思”呢?平常都是把这思想两个字连在一起,以为思就是想。其实在唯识学上解释起来,就有点不同;“想”是“想像”,“思”是“行为造作”。你看相差到那里去了?因为我们日常的工作不是想想就算了事,并且要一继续造作。
例如在“善”的方面讲,心里想了要去救人,那是要实行去做救人的事情:在“恶”的方面也是一样,想要去害人,也就要实行去做害人的勾当。纵然是环境不许可你即刻去做得到,但是在你心里面已经种下了“善”和“恶”的种子。可见思想这两个字,是有大大的不同;最简单的说明:“想”是“理想”,“思”是“行为”。
上面把这五个“遍行”略略的解释了一下,但是这五个为甚么要叫做“遍行”呢?因为“遍”是“普遍”,“行”是“行动”,就是说,这五种行动它的领权范围很大,它活动到一切心、一切地、一切性、一切时,都有它们的踪迹。表列如左:
遍
行
触遍四一切一切心——八识心王
作意
受一切地——三界九地
想一切性——善恶无记
思一切时——过现未来
只要你有起心的时候,它们五个心所都是“跟随着你”,所以叫做“遍行”。
测验甚么叫做触?触是三和的因还是三和的果?
触在作意后面是甚么意思?作意在触前面又是甚么意思?
甚么叫做作意?作意在每个识上都有它吗?
甚么叫做受?领受甚么境界?
受有几种分别?苦受、忧受是缘的甚么境?
测验乐受、喜受是缘的甚么境?舍受又是缘的甚么境?
苦受和乐受是属于甚么识?忧受和喜受是属于甚么识?
舍受是属于甚么识?甚么叫做想?
想是善还是恶?甚么叫做思?
想和思两个意义同不同呢?这五个是心王,还是心所?
这五个为甚么要叫它是遍行?遍那四种一切呢?
甚么叫做一切心?甚么叫做一切地?
甚么叫做一切性?甚么叫做一切时?
甚么叫做三界?甚么叫做九地?
其二“别境”五:
(1)欲:甚么叫做“欲”呢?“欲”是“欲望”。也就是“希望”。不过这希望也有好有坏,若是希望财、色、名、食、睡,那是下地狱的五条根本,这固然是不好的希望;如果是望成佛作祖,弘法利生,所谓希贤希圣,那又何尝不是好呢?
(2)胜解:甚么叫做“胜解”呢?“胜”是“殊胜”,“解”是“见解”,“胜解”就是一个人得了一种“殊胜的见解”。例如学佛的人见到佛学上的道理,是真实的确,如是依佛的道理去实行,实实在在是可以自利利他,离苦得乐。这种殊胜的见解是根本不能变动的。
(3)念:甚么叫做“念”呢?“念”是“忆念”,也就是所学所修的“正念”:不可一暴十寒,要朝于斯,夕于斯,念念不忘,明记在心,这就叫做“念心所”。
(4)定:甚么叫做“定”呢?“定”是“三昧”,译为“正受”或“正定”,即“禅定”之一。欲界凡夫缘境,多属散乱,心不专一;唯有修养者能之,或修“事观”,或修“理观”。如观莲华及佛菩萨形像等,此名“事相观”;如能观苦、空、无常、无我之理,此名“理相观”。
(5)慧:甚么叫做“慧”呢?“慧”是“智慧”,但慧有“世间慧”和“出世慧”。世间慧名有漏慧,慧中带有烦恼,故名“有漏慧”。若圣智现前,般若智光,那是属于“无漏慧”。吾人学佛,属后一种。这五种为甚么不叫它是“遍行”呢?因为它们不是普遍一切心的,第八识就没有。然而为甚么又要叫它是“别境”呢?因为这五种是“各别缘境”。表列如左:
别境
欲——所乐境——希望为性
胜解——决定境——印持为性
念——曾习境——忆念为性
定——所观境——心一为性
慧——所观境——拣择为性
测验甚么叫做欲?欲是善性,还是恶性?
甚么叫做胜解?得了胜解的人,又有甚么好处?
甚么叫做念?甚么叫做定?
甚么叫做三昧?三昧的名称有多少?
甚么叫做慧?慧的性质,完全都是善的吗?
怎样叫做善慧?怎样叫做恶慧?
甚么叫做有漏慧?甚么叫做无漏慧?
这五种为甚么不叫做遍行?为甚么叫它是别境?
欲是缘甚么境?
定慧是缘甚么境?
定和慧有甚么分别?五种别境各以何为性?
其三“善”十一:
(1)信:甚么叫做“信”呢?信有三种――一是“信实”二是“信德”,三是“信能”。
甚么叫做“信实”呢?“实”是“实事”和“实理”。例如父母师长、法律伦理,这是世间上有这种事实:我们应当要孝顺父母师长;遵守法律,合乎伦理,这叫做“信事”。例如佛说的四谛以及唯识、中观之理,这是千古不移的,这叫做“信理”。
甚么叫做“信德”呢?“德”是“功德”和“道德”。例如佛教所说的佛法侩三宝的“功德”,以及世一间圣贤的“道德”这都是真真实实有的,我们不能拨无其事,这叫做“信德”。
甚么叫做“信能”呢?“能”是“能力”。例如佛说的“善业可以感善报”,佛说的“恶业可以感恶报”,信这善恶的“业力”比甚么都更厉害,这叫做“信能”。
吾人能够信仰上面这三种实、德、业,而始终不沦,这就叫做“信”。
(2)精进:甚么叫做“精进”呢?“精”是“不杂”,“进”是“不退”,也就是努力为善和努力断恶。“精进”同“勤”有一点不同,因为“勤”可以通三性;勤而为“善”,亦可以勤而为“恶”,乃至耕田种地,是属于无记性。“精进”则不然,它是完全属于“善”的一方面说,所谓努力“断恶”,努力“修善”是也。若是就损人灭理为非作恶方面说,虽勤亦名“懈怠”,不可去做的,故“劲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就叫做“精进”。
(3)惭:甚么叫做“惭”呢?要“惭”是“羞耻”,就是耻不如人。人有学问道德,我为甚么及不上他呢?并且我是这样一个有声望的人,奉持这样一种善的教法,怎样可以做耻不若人的恶事呢?这真是对自己不住啊,这就叫做“惭”。
(4)愧:甚么叫做“愧”呢?愧的性质本来同惭一样,平常都是把惭愧两个字连在一起。不过“惭”是对“自己”说,“愧”是对“别人”说的,就是正要作恶的时候,恐怕别人诽谤,社会批评,并受法律的处罚,假如照这样子去为非作歹,是对别人不住啊,这就叫做“愧”。
(5)无贪:甚么叫做“无贪”呢?“贪”是“贪爱”,贪恋世间上的财色名利,过分追求,非义而取,并且对于自己所得的财法悭吝不舍,不肯惠施于人。若能广布施行,即为“无贪”。
(6)无瞋:甚么叫做“无瞋”呢?“瞋”是“瞋恚”,逆境当前,不能忍受;加害有情,横起暴恶;饥渴寒热来的时候,常发忿怒,缺少涵养。若能修忍辱行,即为“无瞋”。
(7)无痴:甚么叫做“无痴”呢?“痴”是“愚痴”,又叫做“无明”,就是“不觉”的异名;起诸邪见,谤无因果,事理不明,是非不辨。若能随智慧行,即为“无痴”。
以上“无贪”、“无瞋”、“无痴”名“三善根”,一切善法由此而生,故名为“根”。
(8)轻安:甚么叫做“轻安”呢?“轻”是“轻快”,“安”是“安乐”。烦恼是粗重的别名,脱离了烦恼的重担,故得身“轻”心“安”,方能成办世间一切善法的大事。就是以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为体,断除诸烦恼,故名“轻安”。
(9)不放逸:甚么叫做“不放逸”呢?“放”是“放荡”,“逸”是“奔逸”,是以贪、瞋、痴“三毒”为体,成就一切恶事。今不放荡奔逸,是以无贪、无瞋、无痴、精进“四法”为体,成就一切善法,故名“不放逸”。
(10)行舍:甚么叫做“行舍”呢?“行”是“行蕴”,“舍”是“舍弃”。行蕴的舍是简别不是受蕴中的舍,因受蕴中有三种受――①苦受,是领受逆境;②乐受,是领受顺境;③舍受,是领受不逆不顺的中庸境,那个舍受是无记性。现在行蕴中的舍是属于“善性”,怎样知道行舍是善性呢?因为“行”可以作修行的行字来讲,“舍”就是舍弃执着。我们凡夫有两种最大的毛病,一是不肯修行,二是修了一点行,就有许多执着。能够布施,舍弃执着布施的相;能够持戒,舍弃执着持戒的相,这种人恐怕好像凤毛鳞角一样。现在能够一方面修行,一方面又没有执着,这岂不是属于“善性”吗?况且修行成佛,好像走路一样,如果不肯舍弃后面一步,怎样可以往前进一步达到你的目的地呢?学佛如果不肯舍弃执着,怎样可以达到成佛之目的――涅槃――到彼岸?所以叫做“行舍”。
(11)不害:甚么叫做“不害”呢?“害”是“损害”。例如损害人的生命,损害人的名誉,损害人的财产,这都是恼害有情的恶事;学佛的人是要利乐一切有情啊,所以叫做“不害”。
上面十一种善法的意义及相联的关系,已讲完了。
测验甚么叫做信?信有几种分别?
甚么叫做信实?甚么叫做信德?
甚么叫做信能?甚么叫做精进?
甚么叫做惭愧?甚么叫做无贪?
甚么叫做无瞋?甚么叫做无痴?
甚么叫做轻安?甚么叫做不放逸?
甚么叫做行舍?甚么叫做不害?
其四“根本烦恼”六:
现在再来谈谈“烦恼心所”,先讲“根本烦恼”:
(1)贪:甚么叫做“贪”呢?“贪”是同“无贪”相反,对于人间天上有漏的乐境不知道这是虚幻,认为是真实,不但不肯布施众生,反悭吝不舍,越分追求,非义而取,就叫做“贪”。
(2)瞋:甚么叫做“瞋”呢?“瞋”是同“无瞋”相反。有瞋心的人不但见到违逆我的一人,含恨忿怒,乃至自己的父母师长最亲爱的人,他亦常常发怒。这虽然是宿世孽障,其实是没有养成慈悲的习惯所致,故凡无“慈悲心”的人,就叫做“瞋”。
(3)痴:甚么叫做“痴”呢?“痴”是同“无痴”相反,不是完全无知,即对于一切事理没有正知正见,以是为非,执非为是,因果迷乱,义理全乖。故凡是“无明迷昧”的人,就叫做“痴”。
这种痴迷也有两种――①俱生无明,是属于先天的;②分别无明,是属于后天的。甚么叫做“俱生无明”呢?即是与身俱生,生下来就有的。甚么叫做“分别无明”呢?即是与俗同污,长大了染习的。因此而有“我执”,因此而有“法执”,造成了“根本烦恼”的主因。今列表以明之:
测验烦恼有几类?甚么叫做根本烦恼?
甚么叫做随烦恼?甚么叫做贪?
甚么叫做瞋?甚么叫做痴?
为甚么要叫它是三毒?为甚么又要叫它是三恶根?
甚么叫做俱生无明?甚么叫做分别无明?
甚么叫做无明?第七识有几种执?
第六识有几种执?能不能画一个表来看?
(4)慢:慢有七种,今依次说明如左。
①慢:甚么叫做“慢”呢?分为二种――一是“于劣计己胜”,即对方的学问道德不如我,我轻慢他,看他不起。二是“于等计己等”,即对方的学问道德同我一样,我以为他既然没有超过我的本事,我为甚么要恭敬他呢?这两种都叫做“慢”。
②过慢:甚么叫做“过慢”呢?亦有二种――一是“于等计己胜”,对方的人本来是同我相等,但我不承认,还以为要比他好,怎样肯虚心恭敬他呢?二是“于胜计己等”,对方的人本来是胜过我,但是我不肯服从,总以为我同他差下多,为甚么要恭敬他呢?这两种人都叫做“过慢”。
③过过慢:甚么叫做“过过慢”呢?就是“于胜计己胜”,对方的学问道德本来超过我千万亿倍,我不但不赞成,反而说:“我胜过他多多啦!”这样的夜郎自大,贡高我慢,即,叫做“过过慢”。
④我慢:甚么叫做“我慢”呢?这是在五蕴和合的身上,或计色蕴为“我”,其余的为“我所”,或计受为“我”,计其余的蕴为“我所”。这是在“五蕴身”上随执一蕴,或二蕴,或三蕴,……为有“实我”,而起的傲慢,即是我大、我高、我胜,所以叫做“我慢”。
⑤增上慢:甚么叫做“增上慢”呢?这正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己没有得到菩提涅槃之法,妄谓已得;没有证到三乘正果,妄谓已证。这比前面的慢、过慢、过过慢三种更加厉害啊。因为前面不过在劣、等、胜三种上起慢,现在根本上未得说得,未证说证,这岂不是更荒唐吗?
⑥卑劣慢:甚么叫做“卑劣慢”呢?这有两种解释,一是有多分的胜过于我,我执着不过少少不如他,所差的也差不了多少,不过是“一点半点”而已。二是自甘卑劣,我们可常听到一种人说:“读书也是人,我不读书,难道就不是人吗?他研究佛学也是和尚,我不研究佛学,难道不是和尚吗?”这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就是千佛出世,也不能奈何他。
⑦邪慢:甚么叫做“邪慢”呢?就是“慢上起邪”,不但是自己无德,执着以为有德,反谓佛菩萨以及一切圣贤不过如是,我为甚么要恭敬礼拜他呢?何况一切比佛菩萨次一等的善知识,那更何必去礼敬他呢?这种“慢上加邪”,是到了极点,所以叫做“邪慢”。
上面这“七种慢”的内容虽然各各有异,然而“高举”为性,却是一样相同的。
(5)疑:甚么叫做“疑”呢?“疑”是“信”之反,就是对于“三宝”的功德、“四谛”的真理、“因果”的能力,都是“犹豫狐疑”,究竟是有呢?还是没有呢?有了疑,当然是不生一切善法。
测验慢有几种?甚么叫做慢?
甚么叫做劣?甚么叫做等?
甚么叫做胜?甚么叫做于劣计己胜?
甚么叫做于等计己等?
甚么叫做于胜计己等?甚么叫做过慢?
甚么叫做过过慢?甚么叫做于等计已胜?
甚么叫做我慢?甚么叫做于胜计己胜?
甚么叫做蕴外有我?甚么叫做计蕴为我?
甚么叫做卑劣慢?甚么叫做增上慢?
甚么叫做疑?甚么叫做邪慢?
(6)不正见:甚么叫做“不正见”呢?就是“知见不正”。不正见有五种,今依次说明如左:
①身见:甚么叫做“身见”呢?梵语叫做“萨迦耶见”。“萨迦耶”译言为“身”,或叫做“我”,合言之,就是“身见”或“我见”。又“萨”是败坏义,“迦耶”是和合积聚义,意思就是说,此身既是“四大”与“五阴”和合所成,那里有一个“常恒不变”的“真我”?执“一”或执“遍”,以为他是“主宰者”,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
②边见:甚么叫做“边见”呢?就是在前面“我见”上,执“断”或执“常”。怎样“执断”呢?他说人死如灯灭,一死永死,没有甚么善恶升沉轮回的一件事。如果真是照他这样说,那善恶因果报应岂不是没有吗?拨无因果是佛学上最不赞成的一种大邪见。还有一种是“执常”的人,也是不对的,他说:“人死还是为人,生生世世都是为人;畜死还是为畜,生生世世都是为畜。”如果照这样的见解推下去,那末,穷的生生世世都是穷,富的生生世世都是富,男的生生世世都是男,女的生生世世都是女,这种不平等的制度是谁在那里创造呢?难道真是上帝吗?那个上帝真是坏极了!作善何为?作恶何畏?扰乱社会,莫过于这种言说。至于甚么“神我”,那更是荒唐极了。
③邪见:甚么叫做“邪见”呢?计有三种,今分别说明如左:
A.谤因果:又分作两种解释,一是“谤因”,二是谤果。甚么叫做“谤因”呢?因有五支――a.无明、b.爱、c.取,这三支叫做“惑”,就是“烦恼障”;d.行、e.有,这两支叫做“业”,就是“业障”;这种人他以为没有“烦恼”和“业”,这叫做“谤因”。甚么叫做“谤果”呢?果有七支――a.识、b.名色、c.六入、d.触、e.受,这五支是现在的果报,f.生、g.老、死、忧悲、苦恼,这两支是未来的果报,综合起来说,都属于“苦”,就是“报障”。这惑、业、苦又名“三障”,又名“三道”。如果有这种邪见的人,他说没有这“十二因缘”,是故名为“谤无因果”。还有一种邪见,诽谤没有善行恶行,也叫做“谤因”,诽谤没有善恶果报,也叫做“谤果”。
B.谤作用:甚么叫做“谤作用”呢?这也可以分为三种――a谤无“此生”到“来世”的作用,这是“断灭”的见解。b.谤无“种子”和“任持”的作用,这是“无父无母”的见解。c.谤无“化生有情”、“中阴身去投胎”的作用,这是没有“结生相续”的见解。这均叫做“谤作用”。
C.谤善事:甚么叫做“谤善事”呢?他说:“世间决定没有证阿罗汉的人。”这叫做拨无涅槃,坏善事、断善根的心行,实是最大的邪见。
④见取见:甚么叫做“见取见”呢?见,就是前面的“我见”、“边见”、“邪见”;这种人在这三种见上执着为最胜、最妙、最上,又叫做“非果计果”。例如有一种外道生到无想天或非非想天,本来是有漏天,他误认当做涅槃妙果,所以叫做“非果计果”。
⑤戒禁取见:甚么叫做“戒禁取见”呢?“戒”是“性戒”,如杀、盗、淫、妄之类;“禁”是“遮禁”,如饮酒、食肉之类。持“戒”持“禁”,本来是“善法”,为甚么又把它入在“不正见”之内呢?这是过在“执取”。有一种外道,执着不食牛肉、不食狗肉,以为这是持戒,其实一切众生的肉都是不可以食的。何故有这种不平等之戒呢?因为他们外道的始祖得了天眼,看见一条牛生天,他以为牛是由吃草而生天;他又看见一只狗生天,他以为狗是由吃粪而生天;他不知道牛和狗生天,是由过去“宿因”所致,于是他自己要生天,也学吃车和吃粪,自吃劝人,久之就成了一种外道教。因此,所以叫做“戒禁取见”,又叫做“非因计因”;因为吃草吃粪不是天生的“因”,他妄计为“因”啊。
上面根本烦恼本是六种,现在开为十种:贪、瞋、痴、慢、疑叫做“五钝使”,身、边、邪、见、戒叫做“五利使”,总名之“十使”。
测验不正见分开有几种?身见梵语叫做甚么?
萨迦耶见是甚么意义?甚么叫做边见?
边见有几种?甚么叫做常见?
甚么叫做断见?甚么叫做邪见?
十二因缘,因和果各有几支?烦恼有几支?
业有几支?苦有几支?
甚么叫做谤因?甚么叫做谤果?
甚么叫做谤作用?甚么叫做谤化生有情?
甚么叫做结生相续?甚么叫做见取见?
甚么叫做非果计果?甚么叫做戒禁取见?
甚么叫做非因计因?五钝使是那几种?
五利使是那几种?根本烦恼如何开为十种?
其五“随烦恼”二十:
上面讲的是“根本烦恼”,以下来讲“随烦恼”,计分三种――一是“小随烦恼”,二是“中随烦恼”,三是“大随烦恼”,今依次说明之。“小随”分十:
(1)忿:甚么叫做“忿”呢?要“忿”是“心愤”,就是遇到逆境的时候,不能忍受,而发忿怒,或骂或打,故名为“忿”。
(2)恨:甚么叫做“恨”呢?“恨”是“不舍”,就是忿怒以后,事虽已过,结怨在心,怀恨无已,故名为“恨”。
(3)覆:甚么叫做“覆”呢?“覆”是“隐藏”,自己所作过恶,不欲人知,他人正教诲时,不肯发露,掩盖过失,故名为“覆”。
(4)恼:甚么叫做“恼”呢?“恼”是“陵犯”,性情暴恶,语意粗蛮,不顾仁义道德,不论亲疏尊卑,一遇逆境,即恼害于人,故名为“恼”。
(5)诳:甚么叫做“诳”呢?“诳”是“虚伪不实”,诈现功德,矫妄于他,故名为“诳”。
(6)谄:甚么叫做“谄”呢?“谄”是“谄媚于人”,假现礼节,心不诚实,伪作威仪,承事敬奉,故名为“谄”。
(7)憍:甚么叫做“憍”呢?“憍”是“倨傲”,恃己有德有能。例喻鸟类有“八憍”,人性亦然。分别说明如左:
①壮盛憍――如鸱鸟――自恃年壮。
②姓憍――如枭鸟――自恃族姓。
③富憍――如雕鸟――自恃大富。
④自在憍――如鹫鸟――自恃自在。
⑤寿命憍――如乌鸟――自恃长命。
⑥聪明憍――如鹊鸟――自恃聪明。
⑦行善憍――如鸠鸟――自恃行善。
⑧色憍――如鸽鸟――自恃色相。
(8)害:甚么叫做“害”呢?“害”是“损害”,结怨于人,怀怨在心,种种违害,骚乱有情,故名为“害”。
(9)嫉:甚么叫做“嫉”呢?“嫉”是“嫉妒”,妒忌他人,所谓妒贤、妒能、妒名、妒利、妒色,种种妨碍他人,故名为“嫉”。
(10)悭:甚么叫做“悭”呢?“悭”是“吝啬”,吝惜自己的财法,不肯惠施于人,故名为“悭”。
以上十种“各别”而起,行相粗猛,唯“第六意识”才有,故名“小随”。
上来小随讲毕,“中随”分二:
(11)无惭:甚么叫做“无惭”呢?不尊重自己的人格,不爱护自己的教法,自暴自弃,故名“无惭”。
(12)无愧:甚么叫做“无愧”呢?不怕对别人不住,不畏讥诮,不惧刑罚,不听劝告,不避嫌疑,故名“无愧”。
以上二种:“自类”俱起,“二法”并起,遍“不善性”,一切恶法悉从而生,故名“中随”。
上来中随讲毕,“大随”分八:
(13)不信:甚么叫做“不信”呢?不信因果,诽谤圣贤,不敬有德,不亲贤善,实事真理一切拨无,故名“不信”。
(14)懈怠:甚么叫做“懈怠”呢?就是懒惰的异名,不精进断恶,不努力为善,生为走肉行尸,死与腐草同朽,蹉跎岁月,虚度光阴,故名“懈怠”。
(15)放逸:甚么叫做“放逸”呢?放荡纵逸,心不防护,廉耻不顾,道德丧失,故名“放逸”。
(16)惛沉:甚么叫做“惛沉”呢?神志昏蒙,多增睡眠,妨碍止观,不修正道,故名“惛沉”。
(17)掉举:甚么叫做“掉举”呢,神魂下定,多增散乱,妄想纷飞,不能止息,故名“掉举”。
(18)失正受:甚么叫做“失正受”呢?失正受又名“失正念”,正念既失,邪念增长,禅定智慧悉皆散失,所有功德忘失忆持,故名“失正受”。
(19)不正知:甚么叫做“不正知”呢?“知”是“知见”,知见不正,就是“邪见”,邪见入心,不信“正法”,拨无因果,诽谤圣贤,故名“不正知”。
(20)散乱:甚么叫做“散乱”呢?“散”是“分散”,“乱”是“扰乱”,使令心志不能统一,妨害禅定的功能,故名“散乱”。
以上八种:“自类”俱起,遍“不善性”,遍染“二性”(不善性及有覆无记性)故名“大随”。由此推知,“根本烦恼”如树之根,“随烦恼”如树之枝,一切“染法”皆随“根本烦恼”而生,故“随烦恼”略则二十,广可无量。
其六“不定”四:
(1)悔:甚么叫做“悔”呢?“悔”是“追悔”,或作“懊悔”,又名“恶作”,即意为“恶所先作”,可分为四:
①已作善事,悔之何不早作?此“事”本是“善”,“悔”亦是“善”。
②已作善事,悔之何必去作?此“事”虽属“善”,“悔”是属“恶”。
③已作恶事,悔之何必去作?此“事”虽属“恶”,悔是属“善”。
④已作恶事,悔之何不早作?此“事”本是“恶”,“悔”亦是“恶”。
如上言②③两项,一则“事善悔恶”,一则“事恶悔善”,故名“不定”。
(2)眠:甚么叫做“眠”呢?“眠”是“睡眠”。若为修持功德,调摄身心,此名为“善”;若为睡眠无度,不修正业,此名为“恶”,故名“不定”。
(3)寻:甚么叫做“寻”呢?“寻”是“寻求”,即是“粗想”的思量。若思量是“善”,固属是“善”;若思量是“恶”,乃属于“恶”,故名“不定”。
(4)伺:甚么叫做“伺”呢?“伺”是“伺察”,即为“细想”的计较。若计较为“善”,固属是善;若计较为“恶”,乃属于恶,故名“不定”。
上来从“遍行”起至“不定”止,是“五十一个心所”活动的情形,即“相应行心所有法”。
测验随烦恼有多少?甚么叫做忿?
甚么叫做恨?甚么叫做覆?
甚么叫做恼?甚么叫做诳?
甚么叫做谄?甚么叫做憍?
甚么叫做害?甚么叫做嫉?
甚么叫做悭?憍有几种?
甚么叫做无惭?甚么叫做无愧?
甚么叫做不信?甚么叫做懈怠?
甚么叫做放逸?甚么叫做惛沉?
甚么叫做掉举?甚么叫做失正受?
甚么叫做不正知?甚么叫做散乱?
甚么叫做自类俱起?甚么叫做遍不善性?
甚么叫做遍染二性?小随有几个?
中随有几个?大随有几个?
不定有几个?甚么叫做悔?
悔有几类?甚么叫做眠?
甚么叫做寻?甚么叫做伺?
现再讲与心王不相应行之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简称“不相应法”,今依次说明之。
(1)得:甚么叫做“得”呢?“得”是假立的名字,例如得钱,所得的是钱,不是得的得;又如得食,所得的是食,不是得的得。因为凡夫有所得之心,圣人有所得之果,未获既获,得已成就不失,皆名为“得”。
(2)命根:甚么叫做“命根”呢?“命根”亦是假设的,由寿、暖、识三法上假和合而成。寿、暖、识三法若舍弃了一样,命根就不能存在,故“命根”亦是假名。
(3)众同分:甚么叫做“众同分”呢?“众”是“大众”,“同”是“相同”,“分”是“一分”。就是说:在大众之中同是一分。例如彼此皆人,同是人众中一分,若彼此皆畜,那末,同是畜生众中一分;天同分、鬼同分亦然,故“众同分”亦是假名。
(4)异生性:甚么叫做“异生性”呢?“异”是“异类”,又是“变异”;“生”是“众生”,又是“生死”;“性”是“性质”。就是说,异类受生,入驴胎,出马腹,上天堂,下地狱,故名“异类”;轮回六道,故名“变异”;性质各各不同,故名“异生性”。
(5)无想定:甚么叫做“无想定”呢?“想”,就是“想心所”。入此定者,止其想心,厌想如病如痈,灭第六“意识”,不起“现行”,如石压草,如夹冰鱼;出定还想,是“外道定”,故名“无想定”。
(6)灭尽定:甚么叫做“灭尽定”呢?灭尽定又叫做“灭受想定”。在心所中功用最大的莫过于受想,因为“受”是领纳前境,“想”是想像前境,前境既然被“领纳”和“想像”,则好、恶、顺、逆都存在心。有了好恶,就起憎爱;憎爱既生、贪、瞋便起。有了贪瞋,便造杀、盗、淫三恶;“三恶”既造,“三途”受报,所以贤圣同戒。爱见为本,过在爱想;入灭尽定者,灭“第六意识”心王心所,兼灭“第七识”染污的王所。生死作业,固在“第六”,然生死根本犹在“第七”;故“无想定”、“灭尽定”凡圣分途,一在灭“第六”,一在灭“第七”,如草除根,永不复起。三果圣人能入此“定”,三乘无学果亦入此“定”,故又名“无漏定”。
(7)无想天:甚么叫做“无想天”呢?无想天又名“无想报”,曾在人间修“无想定”。定力既成,报在“无想天”,五百大劫都无想心。报尽命终,随先造业,还入轮回,升沉不定,故圣者不入此“定”,同为呵厌。
(8)名身:甚么叫做“名身”呢?“名”是“名字”,“身”是“聚义”。一名为“名”,二名为“名身”,三名以上为“多名身”。例如“香”之一字为名,“香炉”二字是二名连在一处,即为“名身”;“铜香炉”是三名连在一处,即为“多名身”。“名”是表诠一切法的自体的。
(9)句身:甚么叫做“句身”呢?一句最低的限度要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述语”。例如鸟飞,“鸟”是“主语”,“飞”是“述语”,主语和述语连在一处,故名为“句”。一句为“句”,二句为“句身”,三句以上名“多句身”。例如“声是无常”,即是表诠一切法差别的意义。
(10)文身:甚么叫做“文身”呢?“文”是“文字”。一字为“文”,二字为“文身”,三字以上为“多文身”。由字而有“名”,由名而有“句”,由句而成“段”,由段而成“篇”,故文字为名句之体。
(11)生:甚么叫做“生”呢?本无今有叫做“生”。
(12)住:甚么叫做“住”呢?生已渐停叫做“住”。
(13)老:甚么叫做“老”呢?从生至死,中间念念变异叫做“老”。
(14)无常:甚么叫做“无常”呢?“无常”就是“空”、“死”、“灭”等的异名。今分别说明之:
①“世界”,离不了成、住、坏、空的“四相”。
②“众生”,离不了生、老、病、死的“四相”。
③“心念”,离不了生、住、异、灭的“四相”。
此三种“四相”循环不息,都是“无常”,如图所示:
(15)流转:甚么叫做“流转”呢?就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的。前面说过,世界有成住坏空,人身有生老病死,心念有生住异灭,这不是“流转”是甚么?
(16)定异:甚么叫做“定异”呢?就是说,“十二类生”各各决定其性质的不同。例如“地狱”的有情当然不是“饿鬼”的有情,“人间”的有情当然不是“天上”的有情;性质各异,故名“定异”。
(17)相应:甚么叫做“相应”呢?相应,是“善法”同“善法”相应,“恶法”同“恶法”相应,心法同“心法”相应,“色法”同“色法”相应,宇宙万有各从其类,故名“相应”。要知道,前所说之“不相应”者,是说此“二十四个”不与“心王”相应是也。今说“相应”者,是说“善法”与“善法”等相应是也。盖此“二十四种”既不是有知觉的东西,当然不与“心王”、“心所”相应;又下是有质碍之物,当然不同“色法”;既是有生灭之法,当然不是“无为法”。现在所说之“相应”,就是约前面“同类”而言,故名“相应”。
(18)势速:甚么叫做“势速”呢?就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不停,刹那刹那,念念迁变,所以叫做“势速”。
(19)次第:甚么叫做“次第”呢?世间一切有为法,一定都有“次第”的。如一排二排三排,由前至后,从左至右,凡有“言说”,定有“次第”;例如说:甲、乙、丙、丁等,子、丑、寅、卯等,这都是叫做“次第”。
(20)时:甚么叫做“时”呢?例如说过去、现在、未来,前世、今世、来世,去年、今年、明年,昨天、今天、明天,上午、中午、下午,一时、二时、三时,这都是叫做“时”。
(21)方:甚么叫做“方”呢?例如说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这都是叫做“方”。
(22)数:甚么叫做“数”呢?例如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个、十、百、千、万、亿、兆、京、秭、阶,这都是叫做“数”。
(23)和合:甚么叫做“和合”呢?“和”如水土相和,“合”如函盖相合。又例如鸟飞虚空,忽然栖树,故名“和合”。
(24)不和合:甚么叫做“不和合”呢?如夫妻不睦,楚汉相争,冰与炭不可同炉,水与火不能共处,故名“不和合”。
上来二十四个“不相应法”并前面五十一个“心所法”,皆属于“行蕴”,今略释已竟。
测验甚么叫做得?甚么叫做命根?
甚么叫做众同分?甚么叫做异生性?
甚么叫做无想定?甚么叫做灭尽定?
无想定和灭尽定有甚么地方不同?这两种定可譬喻甚么?
甚么叫做无想天?甚么叫做名身?
甚么叫做句身?甚么叫做文身?
甚么叫做生?甚么叫做住?
甚么叫做老?甚么叫做无常?
甚么叫做流转?甚么叫做相应?
甚么叫做势速?甚么叫做次第?
甚么叫做时?甚么叫做方?
甚么叫做数?甚么叫做和合?
甚么叫做不和合?甚么叫做不相应?
不相应一共有多少个?不相应法属于何蕴?
次释色蕴
(1)眼根:甚么叫做“眼根”呢?根有二种――①“胜义根”,又名“净色根”,是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风”,同所造的四尘“色、香、味、触”所成的,与现在的生理学家说的神经相似。②“根依处”,又名“浮尘根”,是虚浮不实的肉眼。亦名“扶根尘”,外面的“肉眼”就是扶助里面“胜义根”的,其实不是根,乃胜义根所托的地方,故名“根依处”。这“胜义根”所缘的境界是“色尘”,它的相状同“葡萄朵”一样。
(2)耳根:甚么叫做“耳根”呢?它是以“声尘”为所缘的境界,以“净色”为它的体性;它的相状同“新卷叶”一样。
(3)鼻根:甚么叫做“鼻根”呢?它是以“香臭”为所缘之境,也是以“净色”为体;它的相状同“双垂爪”一样。
(4)舌根:甚么叫做“舌根”呢?它是以“味尘”为所缘之境,也是以“净色”为体;它的相状同“初偃月”一样。
(5)身根:甚么叫做“身根”呢?它是以“触尘”为所缘之境,也是以“净色”为体;它的相状,同“腰鼓颡”一样。
以上讲的是“五根”,下面讲的是“六尘”。
(6)色尘:甚么叫做“色尘”呢?“色”有青黄赤白等“显色”、大小方圆等“形色”、行住坐卧等“表色”各种分别。
(7)声尘:甚么叫做“声尘”呢?“声”有语言说话的“屈曲声”,和水流风动的“迳直声”、可爱可厌“声”、众生有情“声”、非众生无情“声”,乃至正理非正理“声”等分别。
(8)香尘:甚么叫做“香尘”呢?“香”有旃檀沉麝等“香”,又有伊兰等“臭气”,乃至葱蒜韭薤等“气”的分别。
(9)味尘:甚么叫做“味尘”呢?“味”有酸甜苦辣咸淡,及和合俱生等“味”的分别。
(10)触尘:甚么叫做“触尘”呢?冷暖涩滑、痛痒饥渴等“觉触”的分别。
(11)无表色:甚么叫做“无表色”呢?要知道怎样叫做“无表色”,先要知道“有表色”。“表”是“表示”,是属于身和口,或“善”或“恶”或“无记”。“无表”是属于意识所缘之境,无形无相,无所表示,乃属“心力”所摄持,如“善律仪”或“恶律仪”皆是。
测验五蕴中第一个是甚么蕴?色蕴有几种?
根有几种?我们看得见的是甚么根?
胜义根看得见吗?胜义根好像甚么?
胜义根有甚么别名吗?净色是甚么东西所成?
甚么叫做能成?甚么叫做所成?
根依处是甚么?根依处有甚么别名?
眼根是一分,还是全分?耳根是一分,还是全分?
鼻根是一分,还是全分?舌根是一分,还是全分?
身根是一分,还是全分?色有几种?
甚么叫做显色?甚么叫做形色?
甚么叫做表色?甚么叫做无表色?
声有几种?香有几种?
味有几种?触有几种?
能触是甚么?所触是甚么?
甚么叫做触一分?甚么叫做法尘?
甚么叫做善律仪?甚么叫做恶律仪?
次释识蕴
上面十一种“色蕴”的“色法”既然讲过了,现在才来搭起心王的宝殿,来讲讲“识蕴”的“心法”,就是八种“心王法”,又名为“八识”,今依次说明之。
(1)眼识:是依“眼根”,缘“色尘”所起的作用。
(2)耳识:是依“耳根”,缘“声尘”所起的作用。
(3)鼻识:是依“鼻根”,缘“香尘”所起的作用。
(4)舌识:是依“舌根”,缘“味尘”所起的作用。
(5)身识:是依“身根”,缘“触尘”所起的作用。
(6)意识:是依“意根”,缘“法尘”所起的作用。
(7)末那识:是依第八识的“全体”,而缘第八识的“见分”所生起的作用。
(8)阿赖耶识:是依“末那识”,缘“根身”、“器界”、“种子”生起的作用。但前六识是“依根识”,第七第八是“俱有依”。又,前五识是依“色法”为根,第六识是依“心法”为根,就是依第七的“末那识”。又,“前五识”有五种名:
①“依根之识”,此识依何根得何名。
②“发根之识”,此识因根而发生。
③“属根之识”,此识是属根之识。
④“助根之识”,此识是助根分别。
⑤“如根之识”,此识与根相同。
如眼识依眼根得名,乃至如眼之识,其余五识亦复如是。
“第六识”有两名――一是“五俱意识”,二是“独头意识”。
怎样叫做“五俱意识”呢?
①“意识”与“眼识”同起,叫做“眼俱意识”。
②“意识”与“耳识”同起,叫做“耳俱意识”。
③“意识”与“鼻识”同起,叫做“眼俱意识”。
④“意识”与“舌识”同起,叫做“舌俱意识”。
⑤“意识”与“身识”同起,叫做“身俱意识”。
或一俱或二俱或三俱或五俱皆不定,要看俱缘不俱缘,总叫做“五俱意识”。
怎样叫做“独头意识”呢?独头是对五识俱说的,因为意识与五识同时起,叫做“五俱”;因不与五识同起,所以叫做“独头”。此“独头意识”有四种名:
①“梦中独头意识”――这是在“睡”的时候,缘“梦”中境界的意识。
②“定中独头意识”――这是在“禅定”的时候,缘“定”中境界的意识。
③“散位独头意识”――这不是在“梦”,也不是在“定”,就是我们现在“未睡”的时候,散乱心起,东想西想,打了许多过去、现在、未来的妄想,这就叫做“散位独头意识”。
④“狂乱独头意识”――“狂”是“癫狂”,好像害了神经病的人一样,自己一人自言自笑,傍人虽看不见,但害神经病的人他的“意识”是缘到他的境界,这就叫做“狂乱独头意识”。
“前六识”略略讲过了,现在来谈谈“第七识”吧。
“第七识”印度话叫做“末那”,翻成中国语叫做“意”。它的意义叫做“思量”,“思”是“思虑”,“量”是“量度”。凡有“认识”,皆有“思量”,那末,八个识都有认识,八个识应当都是思量,为甚么独独的“第七识”而叫做思量呢?这是要在思量上加“恒”“审”两个字来简别。“恒”是“恒常”,“审”是“审察”,因为“前五识”是非“恒”非“审”的“思量”,“第六识”是“审”而非“恒”的“思量”,而“第八识”是“恒”而非“审”的“思量”,唯有“第七识”才是亦“恒”亦“审”的思量,所以叫做“恒审思量”。表列以明之。
现在要讲到“第八识”了,“第八识”有三个名:
(1)“阿赖耶”梵语“阿赖耶”,华言“藏”。具有三义:一为“能藏”,能藏种子故;二为“所”藏,为前七识所熏故;三为“执藏”,被第七识所执故。
(2)“毗播迦”梵语“毗播迦”,华言“异熟”。亦有三义:一为异时而熟,从因至果,时间不同故;二为变异而熟,从因至果,功能加增故;三为异类而熟,从因至果,性质不同故。
(3)“阿陀那”梵语“阿陀那”,华言“执持”,执持种子故。在凡夫位执持“有漏种”,至佛果位亦执持“无漏种”,所以叫做“相续执持位”。
“阿赖耶识”是“第八识”的“自相”,“毗播迦识”是“第八识”的“果相”,“阿陀那识”是“第八识”的“因相”,这“因相”无论是有漏种、无漏种、心法种、色法种、本有种、新熏种,都藏在这“第八识”里面,所以又叫做“一切种识”。
测验大乘说有几个识?甚么叫做识?
前六识叫甚么识?七、八二识叫甚么依?
前五识是依甚么根?第六识是依甚么根?
依根之识有几种名?第六识有几种名?
甚么叫做五俱意识?甚么叫做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有几种?甚么叫做梦中独头意识?
甚么叫做定中独头意识?甚么叫做散位独头意识?
甚么叫做狂乱独头意识?第七识叫做甚么名?
意,具有甚么意义?恒审怎样解释?
思量怎样解释?前五识有恒审吗?
第六识有恒审吗?第七识有恒审吗?
第八识有恒审吗?第七识所恒审思量的是甚么?
八识的恒审思量能否立个表呢?第八识有几个名字?
阿赖耶华言译为甚么?藏有几个意义?
甚么叫做能藏?甚么叫做所藏?
甚么叫做执藏?能藏是对甚么东西说?
所藏是对甚么东西说?执藏是对甚么东西说?
毗播迦华言译为甚么?异熟有几个意义?
怎样叫异时而熟?怎样叫变异而熟?
怎样叫异类而熟?因与果为甚么不同呢?
阿陀那华言译为甚么?第八识为甚么要分做三个名呢?
三名的真理是怎样?三相的缘故是怎样?
能不能画出一个八识简明的图?
释无为法
前面是把“八识心王”讲清楚了,亦即是把“百法”中的九十四个“有为法”,都各别依次讲明白了,现在再把六个“无为法”讲一讲,即是将“百法”讲毕。
甚么叫做“无为”呢?“为”是“作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这是简别“有为法”来讲。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变坏”的东西,并且都是从“因缘所生”的,这是约“俗谛”的“因果法”来讲。至于“无为”,那是“无所作为”,是“不生不灭”的“法性”,本来非“一”,怎样又说是“六”呢?不过前面讲的五种,或者因它的“作用”来讲,或者依它的“原因”来说,其实都是“真如无为”的化身罢了。现在依次来讲六个“无为法”。
(1)虚空无为:甚么叫做“虚空无为”呢?虚空这两个字完全是一个形容词,并且是以“无碍”为义。试看世间上那一个地方没有“虚空”呢?这“真如法性”也是这样,宇宙万有、森罗万象中,那一法上没有“法性”呢?在“俱舍论”中把它说得更好:“无为法不障碍一切物,一切物也不会障碍无为法。”然而,切切不可误会当作是外面的“虚空”,那是有物处就会障碍,虚空不在其处啊。
(2)择灭无为:甚么叫做“择灭无为”呢?“择”是“拣择”,“灭”有两种解释,一是“灭除”,就是灭除烦恼,二是“灭理”,就是不生不灭无为法的空理,这无为法的真理是要把“烦恼”灭除了才能显现。你仔细想想看,要用甚么东西才能把“烦恼”减除?这明明下是“智慧”是甚么?还有其他第二样的方法能够吗?拣择“智慧”,减除“烦恼”,所证之理就叫做“择灭无为”。
(3)非择灭无为:甚么叫做“非择灭无为”呢?这也有两种解释:一是说他“烦恼”永远缺缘不生,二是说他“自性”本来清净。为甚么烦恼不生,就叫做“非择灭”呢?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仗“因”托“缘”而生的,“烦恼”也是有为法之一,当然不能离开因和缘这个东西,所以要遇到缘才会生;假定若是永远遇不到缘,那就会永远生不起来,“非择灭”也就是这个道理。烦恼缺了缘既然生不起来,拣择甚么东西去灭除他呢?因为有“烦恼”才要去“灭”,“烦恼”尚且没有,当然用不着“灭”,所以叫做“非择灭”。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无为”的“法性”“自体”本来就是清净,那里还有甚么烦恼?既然没有烦恼,也是用不着去择智慧来灭除,这也是“非择灭”的一种解释。
(4)想受灭无为:甚么叫做“想受灭无为”呢?“想”是“想心所”,“取像”为义,“受”是“受心所”,“领纳”为义;就是五种遍行里面两种心所,虽然是善恶的干部都有,但是要遍造甚么工作,都要请示过他两位老人家。你看他们如果不去领纳前面顺逆两种境界,善恶两部分公务人员怎样可以去做好坏呢?就是受了而不去想像前面违顺的境界,他们善恶的工人也只好总罢工啊。所以“受”“想”这两个工头它们的权威真是大极了!这样一来,“想”“受”一灭,“善”“恶”的工人停工,“有为”一停,“无为”显现,这是当然的道理啊。所以“想受灭无为”,也就是入“灭尽定”的人所证到的“无为”。
(5)不动无为:甚么叫做“不动无为”呢?“不动”这两个字常能使人误会到第八地菩萨“不动地”身上去,那就糟了。其实现在所说的“不动无为”,是说的“色界第四禅”的禅定情形。怎样“色界第四禅”会叫做“不动”呢?这个出处先要知道。佛经上说:世界将要坏的时候,火烧初禅,要经过七次火灾,又有一次水灾出现,就淹到二禅天去,再经过七次火灾。如是七七四十九次火灾、七次水灾,最后又有一次风灾出现,这风的名字叫做毗岚风,连第三禅天都吹坏了,你看这风大到像甚么样子呢?初禅天被火灾动,二禅天被水灾动,三禅天被风灾动。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扫三禅;这时候世界已大动摇,唯有到了第四禅天的境地,火灾、水灾、风灾都不能到,这岂不是叫做“不动”吗?但第四禅天又有凡夫、外道、圣人三种之不同,现在所说的是圣人――“五不还天”之“三果阿那含”,所以佛学上平常有一句话:提婆达多在地狱中,如比丘入第四禅的禅定那样快乐,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三灾”不至,“烦恼”不生而显现的“无为”,所以叫做“不动无为”。
(6)真如无为:甚么叫做“真如无为”呢?这个无为才算得是“真体”,前面五个都是“方便”说的。怎样知道呢?因为是一切法的“平等性”,无形无相,怎样有数目可算呢?甚么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这岂不是大笑话么?其实,不但前面五个名词是“方便”言说,就是“真如”这两个字也是“方便”言说,名不符实的啊。例如“说火”是不能“烧”;“说刀”,是不能“割”,言不诠真故。“真如”之理要破“二执”,断“二障”,证“二空”,得“二转依果”,才能亲证。最低的限度小乘要到四果罗汉,才证“遍空真如”,也就是“我空”所显的“真如”;大乘要到初地菩萨,才证一分“法空真如”;唯有到了佛果的时候,“二空真如”才算圆满。“真”者“不伪”,“如”者“不变”,不虚伪、不变迁,这是甚么境界啊!“六种无为”的概念既然明了,那末,这座唯识的大宝殿的内容亦可略知概况了。
测验甚么叫做无为?无为法有几种?
甚么叫做虚空无为?甚么叫做择灭无为?
甚么叫做非择灭无为?甚么叫做想受灭无为?
甚么叫做不动无为?甚么叫做真如无为?
唯识的道理本来很深奥的,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各人的见解去领会,亦无不可。现在我诵读苏东坡游庐山一首诗,权当作结论偈语:
横看成岭侧成峰上下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唯识”的理论虽然是无量无边,总括起来,不出境、行、果三个阶段,所谓明唯识“境”、修唯识“行”、证唯识“果”是也。
《成唯识论》虽有十卷,其根本即世亲菩萨之《唯识三十颂》。前廿四颂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总为说“唯识境”。后五颂明唯识“位”,可分为二:前四颂说“唯识行”,最后一颂说“唯识果”。可见成《唯识论》,鸿文虽有十卷,其理论之程序乃明唯识之境、行、果而已。
湘武岗唐大圆居上,曾把“唯识”的道理用三个字一句的四句颂,一共造了八十五颂,叫做《唯识三字经》,文简意深,余即依此而为初学讲解。
唯识的道理虽然无量,如果把它综括起来,不出五位,所谓:(1)自性唯识,(2)相应唯识,(3)所变唯识,(4)分位唯识,(5)实性唯识。若依次第排起来,就是:(1)心王,(2)心所有,(3)色,(4)不相应行,(5)无为。即所谓“五位唯识”、“五位百法”是也。颂云:“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种不相应,六种无为成百法。”我们应知道,佛教所说的“唯识论”和西学所讲的“唯心论”是大大不同。西学唯心论不过是单单讲的“前六识”的一部分,唯识不但是讲“八识心王”,还讲到了“心所法”、“色法”、“不相应法”以及“无为法”。总括来说“在识非无,离识非有”,这就是“唯”字的意义――但遮外境,不遣相应。现在把《三字经》的正文依次讲解。
【人之初性无记非善恶名藏识】
在五位唯识之中现在先讲“心王”,心王之中先讲“第八识”。这第八识有三个名,合我们凡圣分位上有三种位:(1)“阿赖耶识”,叫做“我爱执藏现行位”。(2)“毗播迦识”,叫做“善恶业果位”。(3)“阿陀那识”,叫做“相续执持位”。不过这三位的范围广狭不同,第一位最狭,单是凡夫有,不通圣人。第三位最广,从凡夫至佛果皆有。第二位处中,除佛以外,凡夫、二乘、菩萨皆有。列表以说明之:
现在先讲第一位:印度梵语叫做“阿赖耶”,翻成中国话,叫做“藏”,具有三个意义――一为能藏,二为所藏,三为执藏。
怎样叫做“能藏”呢?这能藏的“藏”是“含藏”义。就是说,这阿赖耶识里面含藏了许多“种子”;无论是有漏法、无漏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善法、恶法,只要能够生出现行果法的东西来,都是“种子”。没有那一样“种子”,不是藏在“阿赖耶识”里面;因为它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所以叫做“能藏”。这能藏的名称是对种子说的,即是持种义。
怎样叫做“所藏”呢?这所藏的“藏”是要“覆藏”义,不是“含藏”义。这个意义我们研究唯识的人不能不注意一下,因为“含”是“包含”,“覆”是“盖覆”,是“遮覆隐没”的意思。就是说,这“阿赖耶识”被“前七识”现行杂染法所熏习,如人之衣服被香臭所熏,那末,香臭是“能熏”,衣服是“所熏”。“阿赖耶识”被“前七识”所熏,所以前七识是“能熏”的,阿赖耶识是“被熏”的;前七识为“能覆”,阿赖耶识是“所覆”,这是“所藏”的意义。
怎样叫做“执藏”呢?这是简单的称呼,应当叫做“我爱执藏”。这是因为“第七末那识”的“见分”相应的我爱心所妄执“阿赖耶识”的“见分”,以为它是“常”,是“遍”,是“一”,是“主宰”,妄执为“我”,对于阿赖耶识妄生贪爱。“第七识”为“能执”,“阿赖耶识”是“被执”,所以叫做“我爱执藏”,这我爱执藏的名词是对第七识被它所执而说的。
这三个藏的意义可譬如一个“妇女”对她的儿子说,她是叫做“母”;对她的母亲说,她是叫做“女”;若对她的丈夫说,她就叫做“妻子”了。其实名称虽有三个,而“本体”是没有两样啊。“阿赖耶识”对种子说,叫做“能藏”;对前七识说,叫做“所藏”;若是对第七识说,那就叫做“执藏”了。约义有三名,约体是一个,图示如左:
上面已经把第四句“名藏识”说明了,现在再谈其“唯识的性质”是怎样:它的性质不是单偏于“善”,也不是单偏于“恶”,是不善不恶的中庸性,在佛学的术语上叫做“无记”。无记的意思就是“无所记别”,不能记它是“纯善”,亦不能记它是“纯恶”。因为它在“因地”时候,善、恶都有熏习,所以不能偏记是那一种,要知道这个道理,和孟子所主张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大大不同啊。孟子所说的“性”是“本性”,和佛教所说的“佛性”是一样,都是属于“善”的,并不曾冲突。现在唯识家所说的“性”是“习性”,这习性是可以熏习“为善”,亦可以熏习“为恶”,可见是“无记”的“习性”,也正如告子用的譬喻说“如水可以使它东西两流”的。因此就知道,我们最初来母亲肚子里投胎的时候,它的“习性”不是“纯善”,也不是“纯恶”,是善恶夹杂的东西,所以“藏识”的性质是“无记”的
【一切种皆摄藏万法本善恶详】
在佛教唯识学上说:宇宙万有一切“现行”的“果法”,都有各各不同的“种子”;这许许多多的“种子”藏在什么地方呢,统统都收摄藏在这“阿赖耶识”里面。因此,我们就知道,这“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就是宇宙万有事事物物的根本啊。这“阿赖耶识”本体的“性质”是属于非“善”非“恶”的“无记性”,但是,里面所藏的“种子”却是善恶分明,详详细细、清清楚楚,一点也不会紊乱的。
【种发动名现行七转识依止生】
藏在“阿赖耶识”里面各各不同的“种子”,如果一遇到机缘时,就从里面击发动作起来。例如“阿赖耶识”藏的是推广佛教教育信念的善种子,遇到机缘就会发动去进行,这就是种子“现出行为”。又如教婴儿学叫“妈妈”,此妈妈语音的印象落入婴儿的“阿赖耶识”,然后婴儿自己会叫“妈妈”了,这也是种子发动“现出行为”的浅例。故“现行”是仗“因”托“缘”而生的,如果是心王的种子,遇缘就现出心王的行为;若是心所的种子,遇缘就现出心所的行为,其余约色法也是这样。
第八的“阿赖耶识”叫做“根本识”,前七种识都叫做“转识”。因为前七种识的“现行”都是从第八“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转生起来的。并且前六识缘“境界”的时候,都是常常转换的,或“善”或“恶”或“无记”,不是恒常专注一境。所以这前七识的“种子”都是依托止宿在第八识里面,也都是从第八识所藏的“种子”生起来的。
【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味萌】
现在来谈谈前七个识吧。第一是“眼识”,它是内依“眼根”,外缘显、形、美、丑等“色尘”,在根和尘中间发生了一种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眼识”。
第二是“耳识”,它是内依“耳根”,外缘执、受、动、静等“声尘”,在根和尘中间发生了一种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耳识”。
第三是“鼻识”,它是内依“鼻根”,外缘香、臭、好、恶等“香尘”,在根和尘中间发生了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鼻识”。
第四是“舌识”:它是内依“舌根”,外缘甜、苦、辛、酸等“味尘”,在根和尘中间发生了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舌识”。
【身感触意知法此六识根尘挟】
第五是“身识”,它是内依“身根”,外缘冷、暖、痛、痒等“触尘”,中间发生了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身识”。
第六是“意识”,它是内依“第七识”的“意根”,所缘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之“法尘”(影像),中间发生了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意识”。
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即“前五识”所依的是“色法”,五种“净色根”。“第六意识”所依的是“心法”,是以“第七末那识”为根啊。
“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挟”就是这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而中间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萌”就是“生”的意思。
【尘为境根能助十八界种各殊】
六尘是六识“所缘”之“境”,六根能够助生“六识”。但六根不过是六识的“增上缘”,其实六根有六根的“种子”、六尘有六尘的“种子”,而六识也有六识的“种子”。这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种子”是各各不同的,切切不可把六根的“色法”,当做六识“心法”的种子,那是大错特错的。图示如前。
【第七识亦意根名末那我执深】
“第七识”梵语叫做“末那”,中国话叫做“意”。它的解释叫做“思量”,“思”是“思虑”,“量”是“量度”。然而八个识都有思量,为甚么单以第七识叫做“思量”呢?这是要加恒、审两个字来简别,“恒”是“恒常”,“审”是“审察”。列表以说明之:
“第七识”对自己的本身叫做“识”,若对“第六识”说,它又叫做“根”。因为“第七识”叫做“意”,“第六识”叫做“意识”――意思就是“意根之识”,所以第六识叫做“意识”。“第七识”是“持业”得名,意即识,如“藏识”。“第六识”是“依主”得名,意之识,如“眼识”。这是六、七两个识,同中还有不同的地方。
第七识本来有十八个心所,但是它最贴身的就是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我痴”的意思是“无明”,计有二种――(1)相应无明,(2)不共无明。“相应无明”是同贪、瞋等相应,同时起的。“不共无明”是同贪、瞋等不相应孤独起的,所以又分为两种:①独行不共无明,②恒行不共无明。“独行不共”是同十种“小随烦恼”各别而起,与“前六识”相应的。“恒行不共”是唯有同“第七识”相应,“前六识”是没有的。然而为甚么叫做“恒行”呢?“恒”是“恒常”,“行”是“现行”,因为同第七识相应的“无明”,无论你前六识是作善,作恶,乃至无记,它的“无明”都是“恒常现行”的;所以前六识有时虽然布施,持戒,作种种善事,但还不能忘相,起种种“我执”,这就是受了第七识的“恒行不共无明”的影响。我们平常说要破除“无明”,就是这个“恒行不共无明”。因为恒行不共无明一破除了,其余同前六识相应的“不恒行无明”以及“独行不共无明”自然会消灭。同前六识相应的“无明”为甚么叫它是“不恒行”呢?因为前六识是善、恶、无记三性互起,前六识若是正在布施,持戒,行种种善事的时候,那时“无明”当然不起,因有间断,所以叫做“不恒行”。但是,第七识的“无明”就不是这样守规矩了,所以叫做“恒行”,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的留心。
第七识因为有了“我痴”,所以就会生出“我见”及“我慢”同“我爱”,因为第七识戴了“无明见分”的眼镜去观察第八识的“见分”。本来不是一,它误认是“一”,本来不是常,它误认是“常”;本来不是遍,它误认是“遍”;本来不是“主宰”,它误认为有“主宰”。所以在“痴、见、慢、爱”每一个字上加一个“我”字,也就是这个意思。“我执”就是“我见”,因为有了“妄见”,故以非为是,执无为有,这种“我执”是根深蒂固,很难拔出的,所以叫做“深”。
【第八识阿赖耶能所藏我爱者】
“第八识”梵语叫做“阿赖耶”,中国话叫做“藏”。约能藏一切法的“种子”方面说,即为“能藏”;约受前七识的“现行法”熏染方面说,即为“所藏”;约被七识执着为“我”的方面说,即为“我爱执藏”。一名三义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然阿赖耶的三藏要义重在“我爱执藏”,而凡夫所以为凡夫者亦在此。
【八为王各自在号心王能主宰】
前面这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因为这八个识都是主人,各各能够独立自由自在去缘境界,所以称呼他们是“心王”,这是因为它们各各都有“主权”和“宰判”的功能。下面就是说这些“心王”还有许多臣属,叫做“心所”。
【王相应有心所五十一种类伙】
“心所”又名“心所有法”,说明白一点,就是心王所有的东西。这“心所法”为甚么又要叫做“相应”呢?这是因为各各同自己的“心王”共依一样的“根”,同缘一样的“境”,与心王工作同时,自己不能自由,要系属心王,所以叫做“同心王相应”。那心所总共有五十一个,计分为六位:(1)遍行,(2)别境,(3)善,(4)根本烦恼,(5)随烦恼,(6)不定。列表说明如左:
【初遍行有五支触作意受想思】
在六位心所之中“遍行”是居第一位,所以叫做“初”。这“遍行”一共有五个心所:
(1)触:什么叫做“触”呢?“触”是“接触”,就是说,这触心所能够令“根”同“境”两相接触起来,中间会发生“了别前境”的作用,这是“触心所”的功用;又因根、境、识三法和合之后,才会得到“触”的结果。
(2)作意:什么叫做“作意”呢?“作意”即是“注意”与“留意”。例如“眠根”同一种“色境”接触了之后,要认识清楚,非要很“注意”一下不可,不然的话,就会变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了,这是作意在接触了之后的功用。但有的时候作意在“触心所”前面,这是“警觉心种”为性。意思就是说,作意的能力能够令其余的“心王”和“心所”都发动,这是作意在“触心所”之前另一种功用。
(3)受:什么叫做“受”呢?“受”是“领纳”,例如根和境“接触”过之后,又经过一番“注意”。这眼识“领纳”色境,耳识“领纳”声境,……乃至意识“领纳”法境,这是当然的事啊。
(4)想:甚么叫做“想”呢?“想”是“想像”。且看它造字的形象,上面是个“相”字,下面是个“心”字。意思即是“前五识”分别过“五尘”的境界之后,这“想心所”就在那儿刻划它的“影像”,这就是“想心所”的功用。
(5)思:什么叫做“思”呢?“思”是“思虑”,就是在“心内动作”的行为。它的魄力最大,它能令“心王”和“其余的心所”去作善或去作恶,好危险啊!我们对于这“思心所”的行动真要时时刻刻检点它,如果一下子不留意,就会堕落到无底坑里,不可收拾的地步哩。
上面这“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心所为什么叫做“遍行”呢?“遍”是“普遍”,“行”是“行动”,就是说这“五个心所”在“八识心王”、“三界九地”、“善恶无记”,乃至“过现未来”,都不能离开它们这五个心所。如左表说明之:
【次别境亦五类欲胜解念定慧】
上面第一位的“遍行”讲过丁,现在再来讲第二位的“别境”,所以叫做“次”。这“别境”一共有五个心所:
(1)欲:什么叫做“欲”呢?“欲”是“欲望”,也就是“希望”。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免不了一个“欲”;对于欢喜的境界欲“含”,不欢喜的境界欲“离”,……乃至希贤希圣,欲成佛果,这都是“欲心所”的功能。
(2)胜解:什么叫做“胜解”呢?“胜”是“殊胜”,“解”是“见解”,就是见解殊胜,也就是深刻的了解。例如学佛的人对于佛学里面的道理,得了深刻的了解,自然而然肯去做许多利人利己的善事,这就是“胜解”的功用。
(3)念:什么叫做“念”呢?“念”是“忆念”。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觉、所知到的事能够“忆念不忘”,这就是“念心所”的功用。
(4)定:什么叫做“定”呢?是“心专志一”。无论做那一件事,如果心不能专一,他的成绩一定不能良好,所以这“定心所”在做事之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古云“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就是“定心所”的功用。
(5)慧:什么叫做“慧”呢?“慧”是“明白拣择”。本来这“慧心所”是属于中庸的无记性,但是,如果同“十一个善心所”相应,那就属于“善慧”,若一是同“二十六个烦恼心所”相应,那就叫做“恶慧”了。还有世间慧、出世慧、有漏慧、无漏慧、小乘慧、大乘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加行慧、根本慧、后得慧这许许多多的差别,我们须要了解得清清楚楚才好。
上面这“欲”、“胜解”、“念”、“定”、“慧”五个心所,为甚么叫做“别境”呢?因为“欲”所缘的是所乐境,“胜解”所缘的是决定境,“念”所缘的是曾习境,“定”所缘的是在“所观境”上专心注一,“慧”是在“所观境”上拣择善恶。因为它们五种是各别缘境,所以叫做“别境”;又因它们不普遍于八识心王,所以不是“遍行”。如左表说明之。
【善心所共十一信为首继惭愧】
我们如果不研究“唯识”,以为作善作恶都是“心”,那里知道作善有“善心所”,作恶有恶心所呢?在唯识学上把“善心所”总计起来,分为十一种:
(1)信:什么叫做“信”呢?“信”是要“信仰”,没有丝毫的狐疑。信宇宙万有具足实事实理,信佛法僧三宝功德甚深广大,信善恶因果的能力甚大。信之本体清净,又能令一切善法清净,如清水珠自净净物,所以佛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对于一个人要知道有善根没有善根,那是要看他有信心没有信心为判断,可见这“信”字的关系何等重大啊!
(2)惭:什么叫做“惭”呢?“惭”是“惭耻”,自己想:我是这样一个有资格的人,更信奉这样一种正大的教,怎样可以做耻不若人的事?这就叫做“惭”。
(3)愧:什么叫做“愧”呢?“愧”是“抱愧”,自己想:如果我做了不道德的事,轻则被人辱骂,重则受法律的处罚,以及丧身失命。由此不敢为非作歹,这就叫做“愧”。所以“惭”是怕对不住自己,“愧”是怕对不住别人,都是“羞耻”为“性”。
【无贪等三根聚勤轻安不放逸】
在“惭”和“愧”之后再来谈谈三种善根,就是“无贪”、“无瞋”、“无痴”。
(4)无贪:什么叫做“无贪”呢?“贪”是“悭贪”。就是对于三界所有的药报以及三界有漏的善因,知道都是无常变坏,有漏不净之物,无所耽着爱恋,故名“无贪”。
(5)无瞋:什么叫做“无瞋”呢?“瞋”是“瞋恚”。就是对于三界所有一切苦果以及所有一切苦具,地狱有刀山剑树及镬汤炉炭之苦,饿鬼有饥渴之苦,畜生有宰割鞭挞劳役之苦,修罗有斗争之苦,总之欲界有“苦苦”色界有“坏苦”,无色界有“行苦”;为度众生,行菩萨道,虽受众苦,而能忍受,故名“无瞋”。
(6)无痴:什么叫做“无痴”呢?“痴”是“愚痴”。无痴就是有智,对一切事理都能明了透澈,毫无错谬,故名“无痴”。一切善法由此三法而生,故名为“根”。
(7)勤:什么叫做“勤”呢?“勤”即“精进”。精而不杂,进而不退,就是对于一切善法努力去修,对于一切恶法努力去断,能够努力修善断恶,故名为“精进”。
(8)轻安:什么叫做“轻安”呢?“轻”是“轻快”,“安”是“安乐”。怎样能够得到轻安呢?那是要断除了贪瞋痴等一切的烦恼粗重。老实说,欲界的众生要得到“轻安”,是很不容易。
(9)不放逸:什么叫做“不放逸”呢?“放”是“放荡”,“逸”是“纵逸”。人若放逸,就是对于贪瞋痴的三毒,不加节制,任性所为,肆无忌惮。不放逸刚刚相反,它是以“三善根”及“精进”为体,有防恶修善的功能,故名为“不放逸”。
【行蕴舍非舍受及不害无瞋有】
(10)行舍:什么叫做“行舍”呢?“行”是“修行”,“舍”是“舍弃”。就是说,修行的人应当舍弃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及法相、非法相。好像行路一样,如果不肯舍弃已进的一步,那末即难再向前一步,怎样能达到你的究竟圆满目的呢?所以“行舍”是属于“善性”,简别不是“受蕴”中的“舍受”,那是“无记性”啊。
(11)不害:什么叫做“不害”呢?“害”是“损害”,例如损害他人的生命以及名誉和财产,这都是因为起了瞋心,而后才会恼害有情。所以要做到“不害”,那便先要“无瞋”。
上面十一种“善心所”讲过了,以下再来谈谈“烦恼心所”。
【根本惑六可辨贪瞋痴慢疑见】
“惑”是“迷惑”,就是“烦恼”的异名。计分两种,一是“根本烦恼”,二是“随烦恼”。“根本烦恼”的心所计有六个:
(1)贪:什么叫做“贪”呢?“贪”是“悭贪”。对于财法不肯惠施于人,和“无贪”相反。
(2)瞋:什么叫做“瞋”呢?“瞋”是“瞋恚”。对于种种逆境不能忍受,和“无瞋”相反。
(3)痴:什么叫做“痴”呢?“痴”是“愚痴”。对于一切事理不能明白,和“无痴”相反。
(4)慢:什么叫做“慢”呢?“慢”是“高慢”,看人家不起。无论是不如我的人或超过我的人,乃至同我程度相等的人,我都是轻慢于他,这就叫做“慢”。
(5)疑:什么叫做“疑”呢?“疑”是“不信”。对于三宝功德、善恶业力乃至世间一切实事实理,不能深信了解,故名为“疑”。
(6)不正见:“见”,不能说它一定是不对的;有“正”有“不正”,现在所说的是“不正见”。什么叫做“不正见”呢?可分为五――①萨迦耶见,②边执见,③邪见,④见取见,⑤戒禁取见。
①萨迦耶见:甚么叫做“萨迦耶见”呢?“萨迦耶”是梵语,华言为“身”或为“我”,合之为“我见”或为“身见”。《广五蕴论》云:“萨”是败坏义,“迦耶”是和合积聚义,意思就是说,这“五蕴”同“四大”的和合积聚之身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而执之为“一”,为“常”,为“遍”,为有一实在之“主宰”,故名为“我见”。
②边执见:什么叫做“边执见”呢?“边”是“边鄙”或“边陋”,就是知见鄙陋。或执此身为“常”,或执此身为“断”;“常”是“恒常”,“断”是“断灭”。执常见者以为人永世世为人,畜永世世为畜,贫贱富贵恒常不变,毫无善恶因果可说。执断见者以为人死一灭永灭,无有生死轮回升沉之事。果然如是,则作善何为?作恶何畏?坏人心术,莫此为甚!故名为“边见”。
③邪见:什么叫做“邪见”呢?就是指我们常有知见不正,甚至毁灭伦常,拨无因果,诽谤圣贤,不信正法,这都叫做“邪见”。
④见取见:甚么叫做“见取见”呢?上面的“见”字就是指前面说的“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着”,就是“执着”的意思;即是对于这种我见、边见、邪见,认为是很对的,是超胜的,是最上的,深在“见”上取着,故又名“非果计果”。例如“无想天”或“非非想天”本来是外道所生的地方,不是正果,他执着以为是出世涅槃的无漏妙果,这就叫做“见取见”。
⑤戒禁取见:甚么叫做“戒禁取见”呢?“戒”就是戒止“杀、盗、淫、妄”之类,“禁”就是禁绝“饮酒、赌博、吸烟”之类。“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很好,为什么反变为“不正见”呢?这是因为他的过患,坏在一个“取”字!“取”即无明“执着”,意思就是说,这种人虽然是持戒守禁,但是坏在他的知见不正,执着过甚。例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或持牛戒,或持狗戒,食草食粪,行种种无益苦行,故又名“非因计因”。本来不是出世的“正因”,他们执着以为是“最上”,是“殊胜”,是“微妙”,这就叫做“戒禁取见”。
以上“贪”、“瞋”、“痴”、“慢”、“疑”、“身”、“边”、“邪”、“见”、“戒”这十种又叫做“十使”。前五名“五钝使”,后五名“五利使”。“钝”如刀背,“利”如刀口。这有两种说法,一是前五较后五造业较“钝”;又,断的时候,要在“修道位”才断,所以叫做“钝”。二是后五较前五造业较“利”;又,断的时候;在“见道位”时就可以顿断,所以叫做“利”。
以上六种“根本烦恼”简略讲完了,以下来谈谈“随烦恼”。
【随烦恼有二十小中大堪分别】
“根本烦恼”如树之根,“随烦恼”是随从“根本烦恼”而生的,如树之枝干,计有“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两个、“大随烦恼”八个,总共为二十个心所。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与憍并】
(1)忿:什么叫做“忿”呢?“忿”是“忿怒”。就是一遇到不顺意的事,脾气就发起来,轻则用口骂人,重则用手打人,这就叫做“忿”,它是随“瞋”心一分所摄的。
(2)恨:什么叫做“恨”呢?“恨”是“怀恨”,也就是“怨恨”。如从前同人家相骂过了,相打过了,还不算数,又在心里放不下,怀恨着,结怨“不舍”,这就叫做“恨”,它也是随“瞋”心一分所摄的。
(3)覆:什么叫做“覆”呢?“覆”是“覆藏”,也就是“遮覆”和“盖覆”。这种人一方面要做恶事,一方面又怕人家知道,你看这种人愚痴不愚痴呢?这是因为怕人家知道他做了恶事,不信仰他,失掉了名誉和财利,这又是“贪”心,所以说“覆”是随“贪痴”各一分所摄的。
(4)恼:什么叫做“恼”呢?“恼”是“烦恼”,也就是“恼乱”和“恼害”,所谓心烦意乱,自恼恼人,它也是“瞋心所”一分所摄。
(5)嫉:什么叫做“嫉”呢?“嫉”是“嫉妒”。或妒贤或妒能,或妒财或妒色,总言之,凡见他人盛事,不耐他荣。既是嫉妒,当然有“瞋”;为何嫉妒?这一定有“贪”,所以它是随“贪瞋”各一分所摄。
(6)悭:什么叫做“悭”呢?“悭”是“悭吝”。对于财法不肯惠施于人,悭吝不舍,它是属于“贪”之一分。
(7)诳:什么叫做“诳”呢?“诳”是“虚诳”。本无有德,假现有德,为求财利名誉,种种口是心非,故名为“诳”。
(8)谄:什么叫做“谄”呢?“谄”是“谄媚”。本非真诚恭敬,为求他人称赞,为求自身名利,假现承顺,种种巧言令色,故名为“谄”。
(9)害:什么叫做“害”呢?“害”是“恼害”。种种恼害有情,损害他人财产或名誉,乃至损害众生的生命,使人身心不安,故名为“害”,它也是随“瞋心所”一分所摄。
(10)憍:什么叫做“憍”呢?“憍”是“骄傲”。说到骄傲,这个人必定有一种仗恃;或仗恃自己年轻色力强壮,相貌庄严,豪门富贵,族姓高大,聪明智慧。对于自己有一点好事,就以为了不起,这就叫做“憍”,它是以“慢心所”一分为体。
【此自类各别起小随十粗猛尔】
上面这十种烦恼为什么要叫它们是“小随烦恼”呢?因为这十种烦恼现起的时候,都是各起各的,并且它们的行相都是很粗猛,所以叫做“小随”。
【无惭愧自他辨中随宽不善遍】
上面十种“小随烦恼”大意讲过了,以下再来谈谈两个中随烦恼:
(1)无惭:什么叫做“无惭”呢?就是不顾自己人格和教法,甘心去做有罪恶的事;换句话说,也就是不怕对自己不住,即是不顾羞耻。
(2)无愧:什么叫做“无愧”呢?就是不怕人家责罚和讥诮,甘心去做不道德的事;换句话说,也就是不怕对人家不住,亦是不顾羞耻。不过“无惭”是对自己说,“无愧”是对他人说,这就是“无惭”和“无愧”的区别。但是为什么又要叫这两个是“中随烦恼”呢?这是因为它们的范围比较前面十种“小随烦恼”要宽得多啊。前面的小随是“各别而起”,它们两个是“自类俱起”,同时又是遍一切不善法,凡作一切恶事,都是无惭无愧的人,所以叫做“中”。
【始掉举昏不信怠放逸失念侵】
上面“小随”和“中随”都讲过了,以下讲的是“大随烦恼”心所,一共有八个:
(1)掉举:什么叫做“掉举”呢?就是“掉动”。心不寂静,攀缘境界,浮躁不定,故名“掉举”。
(2)昏:什么叫做“昏”呢?就是“惛沉”。心缘境时,惛昧不清,障碍修观,因为正在用功的时候,心太下沉,所以正观难以现前,故名为“昏”。
(3)不信:什么叫做“不信”呢?对于实事真理、三宝功德、善恶因果、化生有情等均皆怀疑,是根本烦恼之“疑心所”一分所摄,故名为“不信”。
(4)怠:什么叫做“怠”呢?“怠”是“懈怠”。就是说,对于“善”的方面既不肯努力去“修”,对于“恶”的方面又不肯努力去“断”,故名为“懈怠”。
(5)放逸:什么叫做“放逸”呢?“放”是“放荡”,“逸”是“纵逸”。就是说,对于贪、瞋、痴、怠四法上任性所为,不自克责,故名为“放逸”。
(6)失念:甚么叫做“失念”呢?就是失了“正念”。并不是完全把心念都失掉了,不过是邪念多,正念少,故名为“失念”。
【及散乱不正知染心遍八大随】
(7)散乱:甚么叫做“散乱”呢?“散”是“分散”,“乱”是“扰乱”。就是心不归一,障碍修止,令心流荡,故名为“散乱”。
(8)不正知:甚么叫做“不正知”呢?就是知见不正。也就是邪知邪见,拨无因果,颠倒是非,故名为“不正知”。
以上从“掉举”起,至“不正知”止,为甚么要叫它们是“大随”呢?因为不但“作恶”时,是有它们八个,就是“有覆无记”,也是不能离开了它们。要了解这个道理,先要明白一切法的“体性”,分为四种,一为“善性”,二为“不善性”,三为“有覆无记性”,四为“无覆无记性”。要知道小随、中随、大随所以不同的地方,试看下表自明。
【四不定曰悔眠共寻伺善染兼】
心所五十一分为六位:(1)是“遍行”五,(2)是“别境”五,(3)是“善”十一,(4)是“根本烦恼”六,(5)是“随烦恼”二十。这五位已经讲过了,现在要讲第(6)位四个“不定”心所:
①悔:甚么叫做“悔”呢?“悔”是“追悔”,就是懊悔从前所做过的“善事”或“恶事”。分为四种:
a.“事善,悔善”例如一件事本来是善,他懊悔这样一件好事,为甚么早一点不去做呢?这是“事”固是“善”,“悔”亦是“善”。
b.“事恶,悔恶”例如偷盗这件事本来是不善,他以为这容易得钱财,为甚么不早几年去做这讨便宜又容易的勾当?这是“事”既是“恶”,“悔”亦是“恶”。
c.“事善,悔恶”例如拿出许多钱去做救济人群的事,本来是属善,但后来又懊悔起来:“用了这许多冤枉钱啊!”这是“事”本是“善”,“悔”变作“恶”。
d.“事恶,悔善”例如从前做了一件对人不住的坏事,后来良心发现,自己懊悔起来:“这样不道德的事真不应该做啊!”这是“事”虽是“恶”,“悔”变作“善”。
以上c.d.两条明明是善,一悔又变为恶;明明是恶,一悔又变为善,所以叫做“不定”。
②眠:甚么叫做“眠”呢?“眠”是要“睡眠”。若为休息而眠,调理身心,勤修善法,这是属于“善”;设若是懒惰懈怠,不知精进,这是属于“恶”。所以“睡眠”也是属于“不定”。
③寻:甚么叫做“寻”呢?“寻”是“寻求”,是粗的分别。
④伺:甚么叫做“伺”呢?“伺”是“伺察”,是细的分别。
“寻”和“伺”其实都是心内“思惟”的作用,不过粗细不同罢了。如果是寻伺“善法”,当然属于“善”;设若是寻伺“恶法”,那是属于“恶”,所以“寻”和“伺”均是属于“不定”。
【唯识言摄心所各四分显量果】
在佛学上说到“唯识”这一句话,不但是八个识的“心王”,就是同心王相应的“心所”也都包括在里面。“心所”是简省语,说完全一点,应当叫做“心所有法”,意思就是心王所有的东西。古人以“心王”为“君”,以“心所”为“臣”,又如同“主”“仆”一样。在“心王”和“心所”中它们的意义又分为四,一为“相分”,二为“见分”,三为“自证分”,四为“证自证分”。为甚么要说这“四分”呢?这是因为要显示有“量果”的关系。
我现在想把“相分”和“量果”先提出来说明一下:
什么叫做“相分”呢?“分”是“一分”,“相分”即是识之全体中的一部分。“相”字和“像”字有时可以通用,例如相片又名肖像,可见“相分”就是“影像”。这“影像”是由甚么地方来的呢?当然是由“形相”而来的,例如没有一个人的形相在这里,那灯光以及太阳底下怎样会有影子呢?但是你切切不要误会,把“影子”就当“形相”!这影子和形相是“一”吗?不是的;是“异”吗?不是的。这个道理可以说个譬喻来证明,譬如照相,先要有一个人或一件物的本质,然后在照相机里面现出一个人或一件物的影像。由此我们就知道,离开了外面本质的人物,固然是不能现影;但是仔细研究起来,如果没有里面药水的玻璃,恐怕也是照不出影像来吧?
在“唯识学”上说起来,我们眼识所见的色、耳识所闻的声、鼻识所嗅的香、舌识所尝的味、身识所觉的冷暖痛痒,都是托第八阿赖耶识所变的“相分”为本质,然后又在眼识上再变出一重“相分”(影像)为自己眼识“见分”去缘。所以唯识家有一句口号,叫做“自变自缘”,意思就是说,眼识自己变的“相分”由眼识自己的“见分”去缘,无论怎样,眼识决不能缘外面的“本质色”,但缘自己所变的“相分色”。其实“本质色”也是第八阿赖耶识亲变的“相分”,何尝有心外之实法?这个道理在唯识学上占了很重要的理论,否则,“心外无法”与“万法唯识”的道理也就不能成立了,我们研究唯识学的人是必须正确了解这一点的。
什么叫做“量果”呢?一说到“量”,就有三种分别,一为“所量”,二为“能量”,三为“量果”。例如以尺量布,布是“所量”,尺是“能量”;量过了之后,能够知道几尺几寸,这就是“量果”,意思就是量过了之后,所得的结果丝毫不致错误,这就叫做“量果”。又如以秤量米,米为“所量”,秤为“能量”,秤过了之后,能够知道几斤几两,这也叫做“量果”。如果能够把这“量果”的意义明了之后,那末这“四分”的道理亦就迎刃而解了。试看下表:
甲(1)相分…………所量
(2)见分…………能量
(3)自证分………量果
乙
(1)见分…………所量
(2)自证分………能量
(3)证自证分……量果
丙(1)自证分………所量
(2)证自证分……能量
(3)自证分………量果
丁(1)证自证分……所量
(2)自证分………能量
(3)证自证分……量果
我们把上面这四个表仔细研究了之后,就得到下面的结论:
(1)“相分”只可做“所量”,“能量”尚且不可做,那“量果”是更不能做的了。
(2)“见分”虽然可以做“能量”,但是不能做“量果”,因为它有时候是靠不住,是“非量”。
(3)“自证分”和“证自证分”不但能做“能量”,并且可以做“量果”,因为都是内分的“现量”。
(4)“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可以互相为“能量”,又可以互相为“量果”。所以有“四分”就够了,用不着第五分、第六分、……决不会犯无穷之过。
(5)设若只用甲表,乙、丙、丁三个表不用的话,那末“证自证分”也用不着建立了。所以说,建立“证自证分”的意趣,是因为要显示有“量果”的原因啊。
【能分别名见分如明镜能鉴形】
“四分”之中现在先讲“见分”,甚么叫做“见分”呢?“见”就是“分别”的意思;能够分别,所以叫做“见分”。这个意思你如果再不懂,我可以说个譬喻给你听。譬如一面很光明的“镜子”,能够鉴照我们的形像,故“见分”即同镜照时能够分别一切境界,是一样的。
【所分别相分起似人影生镜里】
上面是讲的“见分”,现存来讲“相分”。能分别的既是“见分”,那末所分别的当然是“相分”。“所分别”在普通人叫做“被分别”,也就是一切境界。这“相分”好像什么呢?好像人的“影像”显在镜子里一样。
【相见依名自证若镜体光影映】
“相分”和“见分”它们都是“识体”所变的功用,那末是依托什么东西呢?它是依托识之“自体”。既是“自体”,为何又叫“自证”呢?这是因为“见分”去缘“相分”的时候,而识之“自体”又去证明“见分”之不谬,所以又叫做“自证分”。这“自证分”好像镜子的“玻璃体”一样,镜光和镜影都从它映现出来,故“见”“相”二分从“自证分”映现出来,也是这样。
【证自证喻镜背自证依善分配】
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证自证分”是因为它能够证明“自证分”的关系,所以建立这个名称;它的譬喻,好像“镜背”一样。这四分的分配:
(1)相分――如镜影――又如布
(2)见分――如镜光――又如尺
(3)自证分――如镜面――又如手
(4)证自证分――如镜背――又如身
【三与四又互证故能去无穷病】
第二“见分”只能缘第一“相分”,而不能证明“证自证分”,因为“见分”通于“三量”,有时是“非量”(误解)。至烟第三的“自证分”和第四的“证自证分”,不但可以“互缘”,并且可以“互证”;一则因为是“识体”,二则因为是“现量”。这样不但是不会缺少“量果”,并且也不会犯“无穷”的毛病,只要四分就够了,用不着第五、第六分、……也就是这原因。
【山河大微尘细皆识变如幻戏】
最大的莫过于“山河”,最细的莫过于“微尘”。无论“大”的“山河”、“细”的“微尘”,在唯识家讲起来,一切“六尘”的“境界”都是我们“自识所变”;离开自心之外,无有一法可得。好像“幻戏”所变的东西一样,都是从“幻术”所变出来的,那里有一点实在的呢?
【人不知执寔我与寔法道已左】
我执有两种,一是“人我执”,二是“法我执”。执这个“五阴”的身,是人,是一,是常,是遍,是主宰,这叫做“人我执”。执这个“四大”的物,是恒常不变,是有性可持,是有法可轨,这叫做“法我执”。一切凡夫不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空间上”的“和合假”同“时间上”的“相续假”,那里有一个实在的东西呢?所以对于唯识学上的道理大相反左,平常所谓“傍门左道”,也就是这个意思。
【生烦恼及所知二障起佛性迷】
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什么是“烦恼障”呢?就是一切“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它的本身就是“染污”,又能染污它法,所谓自害害他,故叫做“烦恼障”。什么是“所知障”呢?“所知”原属于境,本不是障,平常说:“烦恼即是障,自障又障他;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不过因为“劣慧”的缘故,对于所知的境界不能完全明了,故叫做“所知障”。“烦恼障”以“染污”为体,“所知障”以“劣慧”为体。在《俱舍论》上有如左的表式说明。
因此二障一起,就把清净的佛性迷昧了光明。要把生死的“烦恼障”破除了,才能够证明“真解脱”;要把碍解的“所知障”破除了,才能够得“大菩提”。
【真觉者佛菩萨说唯识破我法】
由此对于宇宙万有、根身器界,了知如幻如化,毫无实我实法可得!这是甚么人呢?就是诸佛。菩萨也能够随各位功行的浅深,证到少分;他们不但自己能够觉悟,并且说经造论,开示“心外无法”唯识的教理,使执迷我法的“凡夫”、愚法的“二乘”破除“我执”和“法执”,能够真实证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识种子遍法界待聚缘现行快】
在唯识学上讲起来,只要是“有为法”,无论是“心法”、“心所法”、“色法”,有现行的东西,必定有它的“种子”。可见现象界是遍一切法,种子也是普遍一切法;换句话说,没有“种子”,怎样有“现行”呢?但是须具“四缘”――(1)因缘,(2)所缘缘,(3)等无间缘,(4)增上缘。
【种生现名因缘见取相所缘缘】
甚么叫做“因缘”呢?其意义有三,列表以明之。
最要注意的就是这里所讲的“种子”,不是讲的外面“豆种”和“菜种”等等,是讲的“阿赖耶识”里面所含藏的“内种”。因为豆麦等种子的本身还是由其它的豆麦“现行”所生,不能算是“真因缘”,只可算是要“增上缘”罢了。“阿赖耶识”里面所藏一切法各不同的“种子”,才算是一切法的“亲因缘”,这是我们研究唯识学的人,先要弄个清楚。
甚么叫做“所缘缘”呢?“所缘”是“境”,“能缘”是“心”,“能缘的心”离了“所缘的境”,是生不起来的。所以说,所缘的境是能缘的心之“缘”,这“所缘缘”是单属心王心所一方面所有的。至于“色法”,因为它自己的本身就没有能缘的作用,所以也就用不着所缘缘了。所以说,八个识的心王和心所的“见分”去取各各自己的“相分”(影像色,不是本质色),才可以叫做“所缘缘”。
【刹那续念生灭平等缘无间隔】
甚么叫做“等无间缘”呢?就是说,凡是心王所有缘虑的东西都是“刹那相续”。“念念生灭”,“前念”和“后念”是平等平等,在前后念的中间,不论它的时间是暂是久,只要没有其他的东西隔断,那怕就是无想天的五百大劫以及非非想天的八万四千大劫,也是“前后相引”的。“心王心所”是有缘虑的东西,才有“等无间缘”,至于“色法”则没有“等无间缘”。
“刹那”是佛学上所说“最短的时间”,譬如用最利的刀刃,一刀透过了九百张纸为一弹指,而每张纸都有刀口经过,名“一刹那”,而每一刹那又有“九百生灭”――“心念”,这正表示“生减心”是最迅速的。
【此三余缘增上顺或违俱无障】
“此三”就是指上面“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余”是指除此三缘之余,还有一个叫做“增上缘”。“此三”与“余”即是说的四种缘。
甚么叫做“增上缘”呢?就是这一法生起,由那一法帮助的缘才能令它加增向上,这就叫做“增上缘”。但“增上缘”又有“顺”和“逆”两种,例如别人帮助我们成功了一件事,这叫做“顺增上缘”。若是顽皮的儿子受了父母的呵骂,懒惰的学生受了先生的警诫,为非作歹的人受了政府的处罚或社会上的非议;使这些人回头改过,这些都是逆的增上缘。因为受了呵骂、警诫、处罚和非议,然后才能使他增上其意志,提高其人格,所以叫做“逆增上缘”。无论是“顺”或“逆”,都是帮助其增长而不会障碍它的发展的。
【离名种现前取是现量无计度】
前面说的是“缘”,现在要讲到“量”了。“量”有三种,一是“现量”,二是“比量”,三是“非量”。现在先讲“现量”,怎样叫做“现量”呢?“现”又有三种意义:(1)现在,(2)现有,(3)现显。怎样叫做“现在”呢?就是简别不是“过去”和“未来”。怎样叫做“现有”呢?就是简别不是“没有”,例如其人虽属现代人物,但此刻不在这里。怎样叫做“现显”呢?就是简别不是“隐覆”,例如某物虽属现在和现有,但被它物所“覆蔽”。要具足“现在”与“现有”和“现显”,沓要是“现前直觉”,犹如明镜,一照便现,不假丝毫“作意”和“计度”,更要离开“名字”及“种类”的分别,这才可以叫做真正的“现量”。
【藉众相观其义由比度量乃遂】
上面讲的是“现量”,现在再讲“比量”。怎样叫做“比量”呢?例如看见烟的相,就知道有火的义;看见门外有牛角,就知道有牛的义;看见有生,知道它有死的义。都是由心里去“比度”,然后才能够知道,这就叫做“比量”。
【现比谬量为非此三量能缘依】
“现量”和“比量”都讲过了,现在来讲“非量”。怎样叫做“非量”呢?就是“现量”和“比量”错了——不是真正的直觉,带了思量卜度的心,这就是“错现量”;指鹿为马,以雾当烟,以所作性为常,这都是“错比量”,总名叫做“非量”。上面这“现量”、“比量”、“非量”无论它是“正确”或“错谬”,这都是“能缘心识的所依”,因为心王心所的内二分和“见分”为“能量”,而“相分”才算完全的“所量”,所以说,这“三量”都是能缘的依托了。
【后有量曰圣言佛亲证更宜遵】
上面只说三量,在“三量”之外再加上一个“圣言量”。怎样叫做“圣言量”呢?“圣言”就是诸佛和菩萨所说的话。因为诸佛菩萨所说的话都是“正确”的,所以又叫做“正言量”。不像我们凡夫用烦恼染污的“识心”去分别,佛菩萨是用“根本智”和“后得智”亲证一切“法性”与“法相”,丝毫不会错谬,故更应当遵守。
【识所缘有三境不仗质名独影】
前面讲的是“能量的心”,现在要讲的是“所缘的境”。“境”有三种,一是“性境”,二是“带质境”,三是“独影境”。
怎样叫做“独影境”呢?其境有两种,一是“无质独影”,二是“有质独影”。
【缘兔角本来无随意变影自孤】
怎样叫做“无质独影”呢?例如兔子本来没有角,完全由我们自己的意识想念分别出来的,这个兔角的影子岂不是孤独生起的吗?
【缘无为或有质彼不生仍非实】
怎样叫做“有质独影”呢?这好像托真如等“无为”的名言,来变起“真如”的独影。但“真如”是不生不灭的东西,虽然说是“托质”,其实还是“假法”,所以说,还不是实有的。
【带质境亦分二皆仗赏真与似】
怎样叫做“带质境”呢?其境亦有两种,一是“真带质”,二是“似带质”。怎样叫做“真带质”呢?颂云:“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例如第七识的“见分”去缘第八识“见分”,中间挟生出一个“我相”,这“我相”是七八两个识的“见分”两头生出的,所以叫做“真带质”。
怎样叫做“似带质”呢?颂云:“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例如第六识的“见分”去缘一切“色法”,这个色法的“相分”(影像)是从第六“见分”一头变出来的;因为“色法”是无知的东西,它本身是会变的,所以叫做“似带质”。总而言之,无论是“真带质”或“似带质”,都是要“托质”而起――或托“心质”,或托“色质”,不能孤独生起的,所以叫做“带质境”。
【真带质心缘心中间相两头森】
这是说明:“真带质”的原因。“森”就是“生”字的意义。
【似带质心缘色相从见一头得】
这是说明“似带质”的原因。在这里先要知道“相分”的定义是如何呢?“相”是“影像”,譬如人在灯光底下,墙壁上现出了一个人的“影像”出来,这“影像”当然离开了人的形容,是决定没有的。由此我们知道唯识学上说的宇宙万有、森罗万象,都是我们自己各人心识所现的“影像”;设若离开了吾人的“心识”,也就没有宇宙万有的“影像”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方知“心外无法”、“万法唯识”的主张,是正确至当的。
【性境生从寔种既寔体亦寔用】
“独影境”和“带质境”已经讲过了,现在再来讲“性境”。怎样叫做“性境”呢?他说是从“实在”的“种子”生来的。种子的“体性”既是“实有”,那末,它的“功用”也是“实在”的。“性境”怎样叫它是“实境”呢?例如眼见花,花有花种子,其余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各有各的种子,在前面“十八界,种各殊”已说过了,一切“有为生灭法”只要它能够生起“现行”来的东西,都是有“实体”和实用:如见色闻声时,只要它还没有分别名言和种类以前,都可以叫作“性境”。
【前五识初刹那缘性境俱不差】
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尘”的时候,只要最初一刹那没有起随念和计度分别以前,唯有前五识的“自性分别”;“心”正缘“境”的当儿,丝毫没有异解,这也是“性境”。
【缘生法依他起如幻现无自体】
现在来谈谈三自性:一是“依他起自性”,二是“遍计所执自性”,三是“圆成实自性”。怎样叫做“依他起自性”呢?依他的“他”字,可以说每一法“现行”的时候,必定依赖其他一切各种的帮助,才会成功,就是“众缘促成”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知道,凡是由“众缘”所生起的东西,都可叫做“依他起”。既然是“依他起”,那末,所现的东西当然是如“幻”如“化”,那里有什么“真实的体相”可得呢?
【执实有成遍计所执妄性亦伪】
怎样叫做“遍计所执自性”呢?这是因为一班,不明白一切有为的“生灭法”,不过是仗“因”托“缘”的“幻相”。他执著有“实我”和“实法”,没有一刻,没有一处,没有一事一物不执着;可以说处处执着,事事执着,所以叫做“周遍讦度”。例如乌龟本来是没有毛,他执着说:“一定有毛啊!”兔子本来是没有角,他执着说:“一定有角啊!”这“五蕴”和合的“假我”、“四大”和合的“假法”本来是“缘生”的“假物”,他偏偏要执着是有“实我”和“实法”。这所执的“我”和“法”,岂不是颠倒虚假吗?“我”和“法”的体性那里有真实呢?岂不是完全的幻妄吗?
【从依他去计执名圆成自性寔】
怎样叫做“圆成实性”呢?“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性”是“体性”,合言之,就是“圆满成就真实的体性”,也就是“真如法性”。这“真如法性”要怎样才能够显现呢?要在众缘“依他起”法上,悟达了“缘生性空”,除去了“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之“妄执”,这才叫做“圆成实性”。
这“三自性”的道理有一个最好的譬喻,譬如做戏,这做戏的人是由于化装、服饰、道具、灯光、布景等,以及表演时各种的举动,实是众缘所成,这就喻如“依他起自性”。然而有一般迷人,执着这人一定是刘备,那人一定是关公,这个是张飞,那个是孔明,是实在不可改移的人物,这就喻如“遍计所执自性”。若能够悟到这一切的人物,不过是依各种的化装不同,来作假现的幻相,那里是当时本有的人物呢?这就喻如“圆成实性”。
由此我们就知道,迷了“依他起”,执为“实我实法”,这就叫做“遍计所执”。悟了“依他起”,知道“缘生性空”,这就叫做“圆成实”。可见这“遍计执”和“圆成实”,不过同在一个“依他起”上生了“迷”或“悟”而来鉴别罢了。
【依三性立三无相无性遍计虚】
上面讲的“三自性”,现在来讲“三无性”。怎样叫做“三无性”呢?一是“相无性”,二是“生无性”,三是“胜义无性”。怎样叫做“相无性”呢?“相”就是宇宙万有、根身器界一切的“相状”和“义相”,知道它们都是“假相”,如“幻”如“化”,毫无真实可言,这是指的前面所说的“遍计所执”而言。
【由依他生无性胜义无圆成应】
怎样叫做“生无性”呢?就是说,凡是一切“有为法”,都是从“众缘所生”既是从“众缘所生”,那末,离开了“众缘”,有没有一个固定不改的“自性”呢?当然是没有啊,所以叫做“生无性”,这是指前面说的“依他起”而言。
怎样叫做“胜义无性”呢?“胜义”就是殊胜的义理――“真如性”。如果能够在“依他起”上,离开了“遍计所执”,这就叫做“胜义无性”,也就是指的前面的“圆成实性”而言。
【此诸佛密意说因执有空对治】
上面所说的“三无性”的道理乃是十方诸佛秘密的意趣,试问诸佛为什么要说这“三无性”的道理呢?就是因为一类众生执著有“实我实法”。执有“实我”,所以就会有“烦恼障”而不能了脱生死,障大涅槃;执有“实法”,所以就会有“所知障”而不能得大智慧,障大菩提。
既有二执,佛说二空(我空、法空)来对治二执,所以说这“三无性”。其实在佛教真理上讲起来,不是偏空,也不是偏有,那才是“中道”的正理。所以说,这三无性的“空”义乃是“方便”,不是“究竟”,所以叫做“密意”,也就是“不了义”之谈。要是“究竟了义”的话,那偏计是“无”,依他起是“世俗有”,圆成实是“胜义有”,才算是真正的“中道”。
【或不了复空执救恶取说唯识】
试问佛菩萨为什么要说“唯识”的教义呢?这是因为一班智慧浅薄的人,不明“法性本空”的“真义”。他听了“三无性”的“密义”,以为“十法界”的“迷悟因果”都是没有,对于“真空”的“道理”不会善用,所以叫做“恶取”,亦即是拨无因果的“恶取空”。
【唯识学广依他非空有极到家】
“恶取空”的毛病有什么药去医吗?有!有!有!就是“唯识”啊!因为“唯识学”的内容是非“空”非“有”的主张,在“遍计所执”方面固然说它是“无”,至于“依他起”的“俗谛”和“圆成实”的“真谛”,那就不能也说它是“无”。不然的话,佛果的“二智”(后得智和根本智)就会变成没有对象了。所以说,非空非有中道的“唯识学”不但没有丝毫的危险,如果真能够如法修行,实实在在能证无上菩提??槃的大果,你看到家不到家呢?
【最胜法说在先大方广佛华严】
现在要讲到“唯识学”的依据了。平常说,唯识学所依据的有六经、十一论。“六经”:(1)《大方广佛华严经》、(2)《解深密经》、(3)《楞伽经》、(4)《密严经》、(5)《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6)《大乘阿毗达摩经》。“十一论”:(1)《瑜伽师地论》、(2)《大乘百法明门论》、(3)《大乘五蕴论》、(4)《显扬圣教论》、(5)《摄大乘论》、(6)《杂集论》、(7)《辨中边论》、(8)《二十唯识论》、(9)《三十唯识论》、(10)《大乘庄严论》、(11)《分别瑜伽论》。现在先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在中国的译本有三种:
(1)《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实叉难陀译
(2)《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晋佛陀跋陀罗译
(3)《普贤菩萨行愿品》四十卷,唐般若译
其余同类别译的单行本还有几种,请看华严部便知。这《华严经》是释尊最初在菩提树下成佛之后,同一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及等觉菩萨,四十一位分证法身的菩萨,所说佛自己亲证的法门。经云:“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作。”所以《华严经》是佛法中最殊胜的法门,世尊最初成道所说。
【解深密入楞伽并密严四来华】
除了《华严经》之外,还有一部《解深密经》,中国现有五种译本:
(1)《解深密经》五卷,唐玄奘译
(2)《深密解脱经》五卷,元魏菩提留支译
(3)《佛说解节经》一卷,陈真谛译
(4)《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5)《相续解脱如来作随顺处了义经》
这五种译本以玄奘法师所译的文义最精。唯识学虽然是依据六经十一论,但以《解深密经》为最根本。所以研究唯识学的人,最好是把《解深密经》去精熟研究,因为唯识的“境、行、果”在此经说得非常的圆满。经云“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意思就是说心外无一法,八识所缘的“境界”都是八识自己亲变的“相分”。
《楞伽经》在中国也有三种译本:
(1)《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宋求那跋陀罗译
(2)《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唐实叉难陀译
(3)《入楞伽经》十卷,元魏菩提流支译
这三译在文字上说,以唐译为顺;在义理上说,以宋译为精。而古德注疏以四卷为多,内容除大慧菩萨一百零八向世尊问答外,另有四十一段,计分为四十一门,而第一段“诸识生灭门”和第二段“藏识境界门”尤为“唯识学”扼要的理论。
《大乘密严经》又名《厚严经》,日照三藏译为三卷,以偈颂为多。法藏有疏,不过第一品已失,六、七、八最后三品亦专谈“唯识”。
【如来现毗达磨二未译其奈何】
上面曾经说过:唯识学所依据的经典有六种,但是上面《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密严经》这四种已经翻成了华文。至于《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以及《阿毗达磨经》这两部经,还没有翻译过来,真是可惜。
【彼论藏有十支归一本瑜伽师】
佛教平常所说三藏十二部:
十二部,颂曰: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议俱名十二部,广如大论三十三。
十二部(1)长行……即经中用长行来显义
(2)重颂……即再用偈颂重说前义
(3)授记……同诸大弟子授成佛之记
(4)孤起……即用偈颂??显其义
(5)无问自说……无人发问佛自发起
(6)因缘……说种种因缘
(7)譬喻……说种种譬喻
(8)本事……说过去度生之事
(9)本生……说过去受生之事
(10)方广……说大乘微妙之义
(11)未曾有……放光散花地动等事
(12)论议……互相辩论法义
上面是说所依据的经,现在要说唯识学上所依据的论,有“一本十支”。
十支(1)略陈名数支……《大乘百法明门论》
(2)粗释体义支……《大乘五蕴论》
(3)总包众义支……《显扬圣教论》
(4)广包大义支……《摄大乘论》
(5)分别名数支……《阿毗达摩杂集论》
(6)离僻处中支……《辨中边论》
(7)摧破邪山支……《二十唯识论》
(8)高建法幢支……《三十唯识论》
(9)庄严体义支……《大乘庄严论》
(10)摄散归观支……《分别瑜伽论》
一本——《瑜伽师地论》,此论乃弥勒菩萨所说,在中国翻译有一百卷,系唐玄奘法师所译,内分为五:
(1)本地分……自第一卷至五十卷
(2)摄决择分……自第五十一卷至八十卷
(3)择释分……自第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
(4)摄异分……自第八十三卷至八十八卷
(5)摄事分……自第八十九卷至一百卷
在“本地分”中又分“十七地”:
十七地(1)五识身相应地……谈“前五识”的法义。
(2)意地……谈“第六识”的法义。
(3)有寻有伺地……谈“欲界六趣”及“色界初禅”的法义。
(4)无寻唯伺地……谈“色界二禅”的法义。
(5)无寻无伺地……谈“三禅以上”的法义。
(6)三摩呬多地……谈“有漏定”的法义。
(7)非三摩呬多地……谈“非定地”的法义。
(8)有心地……谈“有想地”的法义。
(9)无心地……谈“无想地”的法义。
(10)闻所成地……谈“闻慧”。
(11)思所成地……谈“思慧”。
(12)修所成地……谈“修慧”
(13)声闻地……谈“小乘”的法义。
(14)独觉地……谈“中乘”的法义。
(15)菩萨地……谈“大乘”的法义。
(16)有余依地……谈“有余”。
(17)无余依地……谈“无余”。
此论为十支论的根本,故名“本论”。
【首百法略名数释体义五蕴粗】
在“十支论”中,第一是《大乘百法明门论》。此论系世亲菩萨所造,玄奘法师所译,内容是简略把唯识学上的“法相”一百个名数说出来,所以叫作“略陈名数支”。
第二是《大乘五蕴论》,亦是世亲菩萨所造,玄奘法师所译。此论内容把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体性”和“业用”,粗略的把它解释出来,所以叫做“粗释体义支”。
【显扬论众义包广大义摄论高】
第三是《显扬圣教论》,是无著菩萨所造。内容是把《瑜伽师地论》的“法义”通通都包含在里面,所以叫作“总包众义支”。
第四是《摄大乘论》,也是无著菩萨所造。内容是把大乘的“境、行、果”,除了总标纲要一分之外,其余的十分是总摄“大乘的十义”,所以叫作“广包大义支”。
【别名数有杂集辨中边能离僻】
第五是《阿毗达磨杂集论》,《集论》是无著菩萨所造的,叫作《本论》;有师子觉菩萨造的注释,叫做《释论》。安慧菩萨把《本论》和《释论》糅杂在一处,所以又叫作《杂集论》,内容是把“唯识学”中“法相名数”说得清清楚楚,所以叫作“分别名数支”。
第六是《辨中边论》,《本颂》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世亲菩萨把它解释出来,就变成了《释论》。内容是把怎样是非“空”非“有”的大乘中道,怎(P126)样是偏僻不中,辨析得非常的清楚,所以叫做“离僻处中支”。
【二十论破邪山建法幢三十闲】
第七是《二十唯识论》,世亲菩萨造了一部《二十唯识论》和一部《三十唯识论》。但《二十唯识论》虽然也有“建立”的地方,然而“破执”的方面着重一点,所以说,摧破邪执,好像山倒一样。至于《三十唯识论》虽然也有“破执”,但是对于唯识论的道理,在“建立”的一方面比较多一点。其实“二论”有互相发明的关系,因为要显正,不能不破邪;然而破邪,又无非是要显正。“邪”和“正”势不两立,这是一定的道理。
《二十唯识论》在中国有三种译本,以唐玄奘法师所翻的文义较为精密,并且都有长行来解释,所以叫做“摧破邪山支”。
第八是《三十唯识论》。《三十唯识颂》是世亲菩萨晚年所著,所以没有造《释论》。后来有十大论师相继解释,最精的是护法论师,玄奘法师都把它带回中国来。后来奘师的弟子窥基法师请将十家百卷论释糅成十卷,成立唯识精义,所以叫做《唯识成论》,顺中国的文法才叫做《成唯识论》。现在(P127)凡是研究唯识的人,以此《三十唯识论》为基本,高建唯识的法幢,那是要算它首屈一指,所以叫做“高建法幢支”。
【庄严论严体义散归观瑜伽别】
第九是《大乘庄严论》,因为它是庄严大乘的“体性”和“法义”,所以叫做“庄严体义支”。
第十是《分别瑜伽论》,你不要把它误会当做《瑜伽师地论》,那就成了一个大笑话。因为这部论中国还没有把它翻译过来,听说是依据《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所造的,内容是说明修“唯识观”的法义,所以叫做“摄散归观支”。
【经共六论十一宗所依显真实】
这是显“唯识”的学说,不是后人杜撰,乃是依据释尊所说的“六经”以及菩萨所造的“十一部论”。其实关于“唯识”的经论还有很多,不过不是专门谈它罢了。所以这“六经十一论”是“唯识宗”所依的典籍,也是显示“唯识”的学说不是无稽之谈,是有其真真实实的道理啊。
【昔无著摄神通请弥勒兜率宫】
上面是显唯识学的“依据”,现在要说唯识学的“传承”了。一切佛法在娑婆世界当然以释迦牟尼佛为鼻祖,而后代传承各有因缘。在《楞严经》中,如弥勒菩萨是专修“识性三昧”,则此宗的初祖以慈氏无疑。到了佛灭后九百年间,有无著菩萨,位登初地,入法光定,乘神通力,升兜率内院,请弥勒菩萨下降,在中印度阿输遮国瑜遮那讲堂说五部大论:(1)《瑜伽师地论》,(2)《辨中边论》,(3)《庄严经论》,(4)《分别瑜伽论》,(5)《金刚般若论》。这五部论除了《金刚般若论》是谈“真空”外,其余的四种都是专谈“唯识”的。
【降中印说五论无著阐世亲应】
弥勒菩萨说过了五部之后,迨后无著菩萨就大阐唯识的教理,造《显扬圣教论》以及《集论》、《摄大乘论》等。后来无著菩萨的亲弟世亲菩萨又造《百法论》、《五蕴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以及《大乘庄严》等论的释论。
【小入大论千部难兄弟耀千古】
世亲菩萨最初是在“小乘”中“一切有部”中出家,曾造小乘教理的论,有五百部,《俱舍论》即其中之一,世人称之为聪明论。后来由无著菩萨的劝导,才转入“大乘”,又造大乘教理的论五百部,所以当时印度人称呼他为“千部论师”。他们这两兄弟比中国古时“宋郊和宋祁”两兄弟差不多,一则宏扬“佛学”,一则宏扬“儒学”;佛学为“出世法”,儒学为“世法”,“世、出世法”的宏扬都是光耀千古的功绩啊。
【护法师释唯识戒贤嗣更尊特】
世亲菩萨所造的《三十唯识颂》,前后虽有十家解释,但玄奘法师糅成《成唯识论》的时候,以护法菩萨所解释为正义。其余的如难陀、安慧、陈那等论师,都是做他批评的对象。
到了玄奘法师留学印度的时候,刚刚遇到了护法论师的嗣法门人戒贤论师,正在印度最有名的那烂陀寺讲学。他老人家道高德重,对于《唯识学》的研究,造诣真到了登峰造极,正同弘扬般若宗的智光论师对峙。玄奘法师从他学《瑜伽师地论》以及关于《唯识学》的精义,在印度留学有十七年之久,尽得其秘。
【第六传至玄奘输震旦义无上】
从弥勒、无著、世亲、护法、戒贤传到玄奘法师的时候,刚刚第六代,不过前面五代的祖师都是印度的;由玄奘法师学成归国,把关于“唯识学”许多经论翻译回中国来。中国之名为甚么叫“震旦”呢?震是八卦中的震卦,震卦位于东方,中国对印度说,印度在西,所以叫做“西域”,中国在东,所以叫做“东土”。又是因为太阳的关系,晨旦日出东方,所以叫做“东震旦土”。玄奘法师把当时唯识学中无上妙义灌输到自己祖国,所以在中国,“新唯识学”要算玄奘法师是第一代的祖师了。奸像达摩,本来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但是他到了中国,就成了中国禅宗的初祖。
【大弟子有窥基百部疏阐无遗】
玄奘法师的弟子在当时本来很多,但是对于“唯识”的嫡传,要算是窥基大师了。他关于唯识的著作很多,例如《唯识述记》、《唯识枢要》、《大乘法苑义林章》等,这是最出名的。还有《因明大疏》等,平常称他是百部疏主,恐怕不是过赞吧?对于“唯识”的精义真是阐发得丝毫没有遗漏。
【继惠沼及智周了义灯演秘求】
我们要知道,凡是讲到一种宗派,一定有它传持法义的人,各各弘扬本宗的教义。所以在窥基法师之后,又有惠沼法师,造了一部《了义灯》。这部注解,解了“唯识”的精义,如灯照物,非常的明了。惠沼法师的门人智周大师又造了一部演秘,把“唯识”秘密的精义通通都演扬出来了。惠沼大师是淄州人,智周大师是濮阳人,这两位高僧都是精研唯识学的功臣。
【后如理义演集撰义蕴有道邑】
在智周大师之后有一位如理大师,他把《了义灯》和《演义》这二部注疏的精华集合起来,有二十六卷。后来又有一位道邑大师,又造了一部《唯识义蕴》,共有五卷。我现在来介绍诸位研究唯识的一部宝库,叫做《唯识述记钞秘蕴》,这部书是把述记和疏钞,以及演秘和义蕴,编辑在一处,简称叫做《钞秘蕴》,是南京支那内学院出版的。能够把这本书仔细去研究,那对于唯识教义可望深刻了解。
【皆唐疏一贯承相宗备古未曾】
中国佛教在李唐的时候,可以叫做黄金时代,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可说是并行于世,发达到了极点。所以“唯识宗”也不能例外,况且又有玄奘法师他们师资相承。上面几种注疏都是唐时的名著,自从佛法由印度到中国以来,“法相宗”的典籍在这时可算是才完备,从前是没有这样的。
【唐以后禅为尚谈直指轻法相】
在盛唐的时代佛教各宗虽然是并兴,但是到了唐朝之后,佛教徒对于“禅宗”非常的崇尚,以为“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对于“唯识”的经论,多谈“诸法名相”,常认为是曲说。因之一般怕麻烦的人对于“法相”的学说,非常看轻,所以不肯去研究。
【台四教判通别贤首五大始列】
在中国当时的佛教特创的有二家,一是“天台宗”,它依据《法华经》来判教,把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五时”——(1)华严时,(2)阿含时,(3)方等时,(4)般若时,(5)法华涅槃时。又依《涅槃经》把五时配为五味——(1)乳味,(2)酪味,(3)生酥味,(4)熟酥味,(5)醍醐味。如其次第又判为八教,一是“化仪四教”,即:(1)顿教,(2)渐教,(3)秘密教,(4)不定教,如世药方。二是化法四教,即:(1)藏教,(2)通教,(3)别教,(4)圆教,如辨药味。他们既然把《法华经》判为“圆教”,就把《解深密经》等判在第三时《方等经》中,变成了“通教”和大乘的“别教”了。这样一来,就把“唯识的教义”贬低了。
同时又有“贤首宗”,把全部的佛法判为五教——(1)小教,(2)始教,(3)终教,(4)顿教,(5)圆教。它是依据《华严经》来判的。它又把《解深密经》等的教义判在大乘初门的“始教”,《华严经》才是“圆顿大教”。这样一来,又把“唯识的教义”愈贬愈低了。
我记得有一次在江苏常州讲经的时候,我们的副课是《成唯识论》。我请一位同学代讲,他对于天台宗五重玄义的家法很熟悉,到了第五判教相的当儿,他把唯识判为第三时生酥,我在隔壁笑死了!他下了课,我问他:“你的生姜辣不辣?大约是不辣吧?”
要知道,“天台”的“四教”、“贤首”的“五教”是中国人独创;三时判教是依据《解深密经》,是佛亲口所说的“圣言量”,才可作为真凭实据。三时教——一为“有时”,是属于小乘“一切有部”的一类经典。二为“空时”,是属于大乘“般若系”的一类经典。三为“非有非空时”:在“唯识家”立场来说,完全说“有”,固然不对;就是完全说“空”,也是不对。若说“遍计所执”的“我法”,如龟毛兔角一样,可说完全是子虚乌有;至于“依他起性有为法”俗谛的“假有”,以及“圆成实性无为法”真谛的“实有”,那是不能完全说它没有。“遍计”非“有”,“依、圆”非“空”;非“有”非“空”,才是“中道”的胜义。所以我们要知道,你不想弘扬“唯识”就罢,如果想弘“唯识”的话,切切不可拿“四教”和“五教”来判摄“唯识”。不然,就会同我那位同学一样,说自己的生姜是不辣的大笑话。要依《解深密经》三时判教才对,这是要希望弘扬唯识的人要注意。
【既非圆又难习惑彼言共舍弃】
大家平常都听惯了“天台家”和“贤首家”说:“唯识的教理不是圆教,同时‘法相宗’的经论文义又非常艰涩难习。”一班头脑简单的人听了他们说的话,就被他们迷惑了。一个一个好像受了催眠术一样,把最高无上“唯识”的学说,通通放弃了不研究,真是最大的可惜啊。
【研无人典籍堕宋元来成绝学】
因为上面种种的原故,久而久之研究《唯识学》的人逐渐没有了。加之中国迭遭忧患,关于唯识学的典籍也多散失了,故至宋元之后,差不多把唯识的学说,就成为绝学了。
【逊清末法运昌得遗籍自扶桑】
上面是讲到“唯识学”衰败的时期。但衰极必兴,待到了清季的末叶,有安徽石棣杨仁山居士,倡办金陵刻经处,把中国佛教从前失了许多经论的注疏从扶桑国(日本)请回了许多。所以到了清朝逊位以及民国以来,佛教“唯识”的法运比从前也慢慢昌盛起来了。
【海禁开万国通科哲学西渐东】
从前我们中国向抱闭关主义,和外人是断绝往来。到了清末的时候,海禁既大开,文化复交流,尤其是近代的科学和哲学,非常的适用或合理,渐渐的从西方欧美就传播到东土中国来了。
【勤分析至极微独斯学当此机】
论到现在“科学”和“哲学”各种学说的长处,就是要把每一种法义分析到最极微细;“世间法”固然是这样,佛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佛法向来多主张圆融无碍的,所谓“儱侗真如,颟顸佛性”。至于真能够顺时应机,也把每种法义分析到最极微细,那就要推“法相的教义”;“唯识学”实是当机,故应当仔细研究,深澈了悟的。
【聪慧者境研究观行深果成就】
唯识的教义虽然是依据“六经十一论”,但综括起来,不出“境、行、果”,所谓明确识“境”,修唯识“行”,证唯识“果”;尤其是《三十唯识颂》,组织得非常严密。前二十四颂谈唯识“相”,第二十五颂谈唯识“性”,合之名“唯识境”。第二十六颂至二十九颂是谈“唯识行”,最后一颂是谈“唯识果”。其实不但《三十唯识颂》为然,就是《解深密经》和《摄大乘论》的次第,也不过是境、行、果三法而已。如果有聪慧的人,能够先研究唯识相、性的境界,再由解起行;观行的工夫真能够深切,那唯识的佛果不久也就会成功了。
【行既广果无边此暂止待余宣】
“唯识行”就是“菩萨行”,“唯识果”就是“诸佛果”。但菩萨的“行门”既极广大,诸佛的“果德”又无量无边,这本小小的册子当然讲不完的,只好暂时告一段落,等待有其余的机会再来谈吧。
【已依三字句说颂八十五
愿阐唯识义遍界施法雨】
这首颂是在本颂之后附加的,好像是一首归结颂;或者是在解释的时候,以后安的也不一定。他说:“我已经依照三个字一句,每四句为一颂,说了八十五颂。我的志愿是很想把‘唯识的义理’阐扬出来,使佛法的甘露水周遍世界去布施,人人得润泽,这就是我造这本《唯识三字经》的希望。”
《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将百卷之释糅成十卷之文,即今《成唯识论》是。
复由基师作《述记》,继有惠沼作《了义灯》,智周作《演秘》,如理作《义演》,道邑作《义蕴》,莫不兰菊各挺其秀。第论及注疏因卷帙繁多,钝根后学常难入门,所以时下的教家如太虚大师有《唯识三十论讲要》及《纪闻》,芝峰法师之《唯识讲话》等,期使便于了解。
余因寄踪南洋,特为一班初机入门之方便而作此简易之讲话如下。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外人问:“如果照你们唯识家的道理,说一切外物都是‘假有’,那末,为什么佛教也说有种种‘我相’及种种‘法相’呢?纵然在世间迷情的人说得不对,那末,你们觉悟的圣教上,就不应该这样说:也有‘我相’和‘法相’啊。”
唯识家答覆这个问题很简单的,只用“假说”两个字就够了。意思就是说:世间人所执的是“无体随情假”,圣教上说的是“有体施设假”。
什么叫做“无体随情假”呢?就是说,世间人所执的“我相”和“法相”本来是“无体”的。不过是因为世间上的人,随着自己的迷情而执着当为是“实有”的,其实在真理上说起来,完全是假的,所以叫做“无体随情假”。
什么叫做“有体施设假”呢?就是说,佛经上所说的“我相”和“法相”,它的“真如法性”是普遍一切法上的,是有体性的,不过是佛菩萨亲证的“离言法性”,本来是没有言说的,因为要度众生起见,不得不用方便言说,施设种种名言,所以叫做“有体施设假”。
(1)世间人所执的“我”,有种种相:有情、命者、作者我、受者我、……种种“我相”。
(2)世间人所执的“法”,有种种相:实德业等、数论师所执的二十五谛等、……种种“法相”。
(3)佛经上说的“我”,有种种相:声闻、辟支、菩萨、佛陀等、……种种“我相”。
(4)佛经上说的“法”,有种种相: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种种“法相”。
我们现在要研究这世间所执的和圣教所说的,对于这些种种“我相”和“法相”究竟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呢?
老实和你说吧,这些“我相”和“法相”都是依托各人的“八个识”,心王和心所的“自证分”变出来的“见分”和“相分”。列表说明之。
识的自证分见分——我相——有知——能缘
相分——法相——无知——所缘
所变的既有“我相”和“法相”,那末能变的究竟有几种呢?
答:能变的唯有三种啊。
那三种呢?
答:其一为“第八异熟识”,其二为“第七思量识”,其三为“前六了别境识”。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
怎样叫做“异熟”呢?“异”是“不同”,“熟”是“成熟”,就是我们这个果报的识。其意义有三:
(1)异时而熟,由“因”至“果”,时间不同故。
(2)变异而熟,由“因”至“果”,必有变易故。
(3)异类而熟,由“因”至“果”,性质不同故。
怎样叫做“异时而熟”呢?譬如桃李,从初种到开花结果,至成熟的时候,时间必有前后而不同,这就叫做“异时而熟”。
怎样叫做“变异而熟”呢?譬如桃李,从最初结果至成熟的时候,中间的形相和味道也有些变易的不同,这就叫做“变异而熟”。
怎样叫做“异类而熟”呢?譬如大海之水,是从江河溪涧而来的,其性质各各不同,但是到流到大海里面去,就变成一味了,这就叫做“异类而熟”。
第八“阿赖耶识”是由前世造的“因”,而成了异熟的“果报”,所以时间就不同。既是由前世所造的因,至成熟时,当然也有些变易,从少变多,由小变大,所以在“因”中所造的善恶一到了受“果”的时候,就变成了非善非恶的无记果——是“异熟果”,不是“等流果”。
怎样叫做“思量”呢?“思”是“思虑”,“量”是“卜量”。就是第七识的“见分”去思虑、卜量第八识的“见分”为我、一、常、遍、主宰。
但“思量”的意义八个识都有,须加“恒”和“审”二字来区别它:
(1)前五识是非“恒”非“审”的思量。
(2)第六识是“审”而非“恒”的思量。
(3)第七识是亦“恒”亦“审”的思量。
(4)第八识是“恒”而非“审”的思量。
列表说明:
前五识
怎样叫做“了别境识”呢?“了”是“明了”,“别”是“分别”,就是前六识:
(1)“眼识”明了“色尘”的境界。
(2)“耳识”明了“声尘”的境界。
(3)“鼻识”明了“香尘”的境界。
(4)“舌识”明了“味尘”的境界。
(5)“身识”明了“触尘”的境界。
(6)“意识”明了“法尘”的境界。
“三能变”中现在先讲初能变的“阿赖耶识”,所以叫做“初”。梵语为“阿赖耶”,译为“藏”,其意义有三:
(1)能藏:能藏一切法的种子,故名“能藏”,对种子说——“持种义”。
(2)所藏:被前七识杂染法所熏染,故名“所藏”,对前七识说——“受熏义”。
(3)执藏:为第七识所执持,故名“执藏”,对第七识说——“被执义”。
最初的“阿赖耶识”叫做“自相”,其次的“异熟识”叫做“果相”,也就是“果报相”。再次的“一切种识”叫做“因相”,也就是“种子相”,因为在凡夫位一切杂染有漏的善、恶、无记法种子都藏在第八识中之故。
【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
“不可知”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讲到这第八识,因为无论“能缘”的“行相”和“所缘”的“境界”,在我们凡夫位中都是不能明了,因为我们凡夫“智慧”不够,“法执”未除,“所知障”未破故。
“不可知”并不是说连佛菩萨都不可知道,如果佛菩萨也不知道,怎么可以讲得出来呢?所以这“不可知”三个字但约凡夫位上说的,诸佛菩萨是究竟证到了。
这样说起来,“不可知”到底是甚么东西呢?其意义有三:
执有二义:一是摄为自体,二是持令不坏。
受有二义:一是领以为境,二是令生觉受。
甚么叫做“摄为自体”呢?“摄”是“收摄”,就是摄收这根身为自体性。
甚么叫做“持令不坏”呢?“持”是“执持”,就是执持这根身不会损坏。
甚么叫做“领以为境”呢?“领”是“领纳”,就是领纳这根身为所缘的境界。
甚么叫做“令生觉受”呢?“觉”是“知觉”,就是令这根身有知觉的领受。列表说明之:
“处”就是器界,山河大地等,但可作第八识所缘的境界。
“了”就是明了,也就是第八识的行相。
能缘的是“见分”。
所缘的是“相分”(根身、器界、种子)。
这第八识“能缘的见分”和“所缘的相分”都是深微和广大,在凡夫位的智慧是难了知的。
甚么叫做“心所”呢?就是“与心相应”、“恒依心起”、“系属于心”等意义。
第八识计有五个“心所”,就是:
(1)触:是对于所缘的境界相接触。
(2)作意:是对于所缘的境界去注意。
(3)受:是领受所缘的境界。
(4)想:是想像所缘的境界。
(5)思:是造作所缘境界的行为。
第八识在五受(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之中,只同“舍受”相应。因为第八识不是苦、乐、忧、喜的,是非苦、非乐、非忧、非喜,所以只有“舍受”同“第八识”相应。
【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
第八识的性质不是善,也不是恶,它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性”;分为两种,一是“有覆无记”,二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第八识是“无覆无记”。“心王”既然是“无覆无记”,那末它的“心所”也是“无覆无记”,所以说“触等亦如是”。
第八识的行相是“恒常”呢?还是“断灭”呢?不是“恒常”,也不是“断灭”。那末是什么样子呢?它是“恒转”。“恒”是简别不是断灭,“转”是简别不是常住;它是无始以来流动,所以不是“常”,也不是“断”,是“非常非断”。譬如山上急水流下来的瀑布一样,试看那瀑布的水,你说它是“常住”吧,它是时时刻刻在那儿流动着;若说它是“断灭”吧,它又是不断的在那儿流动着。所以第八识“相续流转”,好像瀑布水一样的“非常非断”。
第八识的“染污相”要到什么时候才舍弃呢?小乘在阿罗汉,中乘在辟支佛,大乘在七地菩萨,并最后的佛果位,都是断了烦恼障,所以都舍弃了杂染的第八识。上面的“初能变”已经略略的讲过了,下面是说“第二能变”的“第七识”了。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第二能变是“第七识”,梵语叫做“末那”,译为“意”。其意义为“恒审思量”,在初能变中已经说过了。
这个“第七识”究竟是依托什么东西呢?老实告诉你吧,是依托“第八识”。那末“第七识”又是缘的什么东西呢?也是缘的“第八识”。所以叫做:
(1)“依彼转”。
(2)“转缘彼”。
这两个“彼”字都是指的“第八识”。但是这个“转”字要读两次,第一次要读“转变”和“转起”,第二次要读做“转过来”才对。
第七识的“本性”是“思量”,它的“行相”也是“思量”,所以叫做“思量为性相”。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
这第七识的“相应心所”本来有十八个,现在先说四个根本烦恼:
(1)痴:就是“无明”,无智为性,烦恼所依为业。这“无明”乃是“不共无明”,是第七识独有。
(2)见:就是“不正见”,染慧为性。“见”虽然可以通邪正,但现在谈的是“无明之见”,即是“邪见”,一切见品所依为业。
(3)慢:就是“高慢”,因邪见之故,而起了高慢。心高举为性,不生敬重所依为业。
(4)爱:就是“贪爱”,因见解不正,而起了贫着。根本烦恼共有六,何故仅言其四呢?因为——
“瞋”是缘逆境,而起瞋恚,第七识缘第八识念念贪着,那里还有什么瞋恚呢?
“疑”是不信,第七缘八,决定无疑,故留四除二。
又当知贪、痴、慢、见,可通内外。通外者宽,可缘一切;通内者狭,唯执第八。故加一“我”字,正显“第七识”缘“第八识”,执“第八识”为“我”,故云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第七识除了四个“根本烦恼”相应外,还有“遍行”五个、别境中“慧心所”一个、“大随烦恼”八个。因为遍行五个是遍一切心,有见必定有慧去推想;有根本必定有随从,所以有大随烦恼相从,如何不有其余?详在《成唯识论》。
【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第七识”的性质是“无记性”,因为它被四个根本烦恼所覆,所以又叫做“有覆无记”。随便第八识至何界,第七识都是一刻不离的,随着第八识所生的地方,第七识就系缚在那里。
“第七识”要到下面三位时候,才灭了染污,才不执为“我”、“常”、“遍”、“一”、“主宰”。
(1)阿罗汉位——是能舍弃杂染的第八识。
(2)灭尽定位——是灭受想定的人。
(3)出世道位——是无漏真空见现前。
到了这三位的时候,它的染污就没有了。
【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
“初能变”的“第八识”和“二能变”的“第七识”约略讲过了,现在要讲“前六识”的“第三能变”。第三能变分开来有六种差别不同,虽然不同,但都是以“了境”为“体性”,也都是以“了境”为“行相”。前六识是通三性(善性、不善性、无记性)的。
【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皆三受相应】
“第六识”与“六位心所”是完全相应的。仔细区分,共有五十一个,
就是:
若是“受”的话,“苦受”、“乐受”、“舍受”都相应的。
【初遍行触等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
以上五十一个心所均各有其“体性”与“业用”。
“遍行心所”有五:
(1)触:是根、境、识三种和合。分别为“性”,与受、想等所依为“业”。
(2)作意:令心警觉发悟为“性”,任持攀缘为“业”。
(3)受:是识之领纳,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领纳为“性”,想、思所依为“业”。
(4)想: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5)思:令心造作意业为“性”,能推善、不善、无记为“业”。
这五个心所叫做“遍行”,乃普遍行动于八识心王、三界九地、三性、三际的,就是:
①八识心王——是遍行于一切心。
②三界九地——是遍行于一切地。
③善恶无记的三性——是遍行于一切性。
④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是遍行于一切时。
“别境心所”有五:
(1)欲:于可爱事,希望为“性”,能与精进所依为“业”。
(2)胜解:于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余无转动为“业”。
(3)念:于惯习事,心不忘失,明记为“性”,与不散乱所依为“业”。
(4)定:于所观事,心注一境为“性”,与智所依为“业”。
(5)慧:于所观事,择法为“性”,断疑为“业”。
这五个心所叫做“别境”,因为它是各别缘境的,就是:
①“欲”——是缘所乐境。
②“胜解”——是缘决定境。
③“念”——是缘曾习境。
④“定”——是缘所观境。
⑤“慧”——是缘所观境。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善心所”有十一:
(1)信:于业、果、谛、宝等深正符顺,心净为“性”,与欲所依为“业”。
(2)惭:于所作罪,对自羞惭为“性”,防息恶行所依为“业”。
(3)愧:于所作恶,对他耻愧为“性”,防息恶行所依为“业”。
(4)无贪:无著为“性”,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5)无瞋:以慈为“性”,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6)无痴:如实正行为“性”,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7)精进:善品现前,勤勇为“性”,完满成就善法为“业”。
(8)轻安:调畅堪能为“性”,除障为“业”。
(9)不放逸:以无贪等四法为“性”,正行所依为“业”。
(10)行舍:以无贪等四法为“性”,正行所依为“业”。
(11)不害:以悲为“性”,不烦恼为“业”。
这十一个心所所以叫做“善”者,因为它们可以领导你走向“善法之路”啊。
【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
“根本烦恼心所”有六:
(1)贪:染爱耽着为“性”,生苦为“业”。
(2)瞋:损害为“性”,恶行所依为“业”。
(3)无明:痴迷为“性”,烦恼所依为“业”。
(4)慢:心高举为“性”,不生敬重所依为“业”。
(5)疑:犹豫为“性”,不生善法所依为“业”。
(6)见:染慧为“性”,一切见品所依为“业”。
这六个心所为甚么叫做“根本烦恼”呢?因为它们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故。
“随烦恼心所”计分“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共有二十。
先讲“小随烦恼”,计有十:
(1)忿:心愤为“性”,能与暴恶,执鞭杖所依为“业”。
(2)恨:结怨不舍为“性”,能与不忍所依为“业”。
(3)覆:隐藏为“性”,能与追悔不安稳住所依为“业”。
(4)恼:陵犯为“性”,能与忧苦不安稳住所依为“业”。
(5)嫉:心妒为“性”,自性忧苦所依为“业”。
(6)悭:心吝为“性”,无厌足所依为“业”。
【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昏沉不信并懈怠】
(7)诳:诳现不实功德为“性”,能与邪命所依为“业”。
(8)谄:心曲为“性”,障正教诲为“业”。
(9)害:损害为“性”,加鞭杖等所依为“业”。
(10)憍:于盛事染着倨傲为“性”,能尽福慧为“业”。
这十个心所为甚么叫做“小随烦恼”呢?因为它们是各别而起,并且行相粗猛故。
次讲“中随烦恼”,计有二:
(11)无惭:于所作罪不自羞惭为“性”,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助伴为“业”。
(12)无愧:于所作罪不他耻愧为“性”,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助伴为“业”。
这两个心所为甚么叫做“中随烦恼”呢?因为它们是自类俱起,遍不善性故。
再讲“大随烦恼”,计有八:
(14)昏沉:无所堪任,蒙昧为“性”,于一切烦恼及随烦恼所依为“业”。
(15)不信:心不清净为“性”,能与懈怠所依为“业”。
(16)懈怠:于诸善品心不勤勇为“性”,能障勤修众善为“业”。
【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17)放逸: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善法退失所依为“业”。
(18)失念:于诸善法不能明记为“性”,能与散乱所依为“业”。
(19)散乱:令心缘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20)不正知:能起不正身语意行为“性”,违犯律行所依为“业”。
这八个心所为甚么叫做“大随烦恼”呢?因为它们亦是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并遍染二性(不善性、有覆无记性)故。
这二十个“随烦恼”相互的关系如何?列表说明之:
“不定心所”有四:
(1)悔:心变悔为“性”,障止为“业”。
(2)眠:不自在转,昧略为“性”,能与过失所依为“业”。
(3)寻: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于苦乐等所依为“业”。
(4)伺: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细相分别为“性”,于苦乐等所依为“业”。
这四个心所为甚么叫做“不定”呢?因为它们可善,可恶,皆不定故。
“二各二”者,是说“悔、眠”和“寻、伺”,各有善恶二种。
【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
“根本识”就是“第八识”,因为一切法的“种子”都藏在“第八识”中,由“种子”生起“现行”,所以“前六识”都是依托止宿在“第八识”的。但“前五识”起“现行”的时候,不能随自己的自由,必定要遇“缘”才可,应知道“前五识”的“缘”,也有多少不同啊。
颂曰:“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表列以明之:
九缘颂:“根境空光明,作意分别依,染净根本依,最后种子依。”
我们就知道,每个“识”照它的“具缘”,一样也不可缺少,有“缘”(P161)则生,无“缘”不生,这是佛法唯一的定理。譬如波涛相似,是依风缘而生起的。
【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至于“意识”,它只要“五缘”就够了。它的绿少,所以常常现起,但是也要除了下面五个地方:
(1)无想天——即无想报。
(2)无想定——即灭第六识。
(3)灭尽定——即灭第七识。
(4)睡眠时——即无梦时。
(5)闷绝时——即麻木时。
这五个时候“意识”都是不行的。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诸识”就是“八个识”,由这“八识”转变出来的“见分”即是“能分别”,“相分”即是“所分别”。由此“见”“相”二分的道理,所以“我相”“法相”是虚假没有的。
自证分见分——即我相影
相分——即法相影
“二影”离开了“二分”,当然没有的。明白这道理,才知道一切法都不能离“识”了。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一切法的生起,都是由“第八识”的“一切种识”,“种子”生“现行”变起来。千差万别的变出来,都是因为“现行”熏“种子”,“种子”又生“现行”,展转的力量,所以彼彼的一切一切才有分别生起。
【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诸业”就是善业、恶业、无记业,“二取”就是能取的见分及所取的相分,“习气”就是种子的别名,“异熟”就是第八识的果报识。这就是说:
一者,由三性习气为“缘”。
二者,由二取习气为“因”。
那末,前面的果报异熟受尽了,复再生第二个其余的果报异熟了。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现在要说到“三性”了,(1)遍计所执自性,(2)依他起自性,(3)圆成实自性。
怎样叫做“遍计所执自性”呢?因为它对于各种彼彼事物上,都去“周遍计度”这是甚么?那是甚么?名言种类,坚执我法。若论这“遍计所执”的“我”和“法”,有没有“体性”呢?完全是没有的。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
怎样叫做“依他起自性”呢?依是“依托”,他是“众缘”,就是说,这宇宙万有、森罗万象的东西,大如世界,小如微尘,一切的一切没有一法不是“依托众缘”所成的。既然都是依托众缘所生的东西,那末,就分别这众缘所成的东西,这是甚么?那是甚么?
怎样叫做“圆成实自性”呢?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性是“体性”。这圆满成就真实二空所显的“真如法性”,要怎样才显现出来呢?就是在“依他起性”上,远离前面的“遍计所执”,就可以显现了。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圆成实性”既然是在“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那末,这“圆成实性”和“依他起性”这两种自性不能说它是“异”,也不能说它是“不异”;什么理由呢?
(1)若说它是“异”,离开了“依他起”的万法,又不能显现“圆成实”的法性。
(2)若说它是“不异”,那末,“圆成实”的法性岂不是和“依他起”的法相,一样的也有“生灭”了吗?这道理如果不懂,我来说个譬喻吧。好像小乘说的“无常性”不能离开“一切法上”来显现,圆成实的“真如性”也是在“一切法上”显现啊。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上面说的是“三自性”,这里说的是“三无性”:
(1)相无性:就是说,前面的“遍计所执性”当然是没有实在的相状。
(2)生无性:就是说,前面的“依他起性”当然是没有一固定的生相。
(3)胜义无性:就是说,前面的“圆成实性”是因为它在“依他起性”上,离开了“遍计所执性”,是约殊胜的义理来安立的。
所以说,依前面的“三自性”才来安立这“三无性”。这三无性的说法乃是佛的密意——方便善巧,破凡夫外道的“我执”及二乘权教的“法执”,才说“一切法无性”,这是般若会上“毕竟空”的道理。
其实“三自性”中只空其“遍计所执性”的“我、法”就够了,至于“依他起性”的“俗谛”和“圆成实性”的“真谛”,还是有的。不然的话,只有能缘的智,没有所缘的境,诸佛所证的“根本智”和“后得智”就都没有功用了。何以故?因为:
(1)根本智即是“亲证真如”,亦即是“真谛”。
(2)后得智即是“能缘差别”,亦即是“俗谛”。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前面说过了“三无性”,第一是“遍计所执的相无性”,第二是“依他起的自然无性”,第三是“由远离前面所执的我法性”。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此诸法”三个字就是指一切依他起的法。“胜义”就是指的一切法的真如性,在佛不增,在凡不减,是不生不灭,常恒不变的“真如性”,也就是唯识的“真实性”。
【至乃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前面二十四颂是讲“唯识相”,第二十五这一颂是讲“唯识性”,后面这五颂是讲“唯识位”。
(1)资粮位:从最初发起菩提心一直到未证“唯识真如性”以前,他一心希望安住“唯识真如性”。但是他虽然是有这种希望,对于“能取的见分”和“所取的相分”,“二取种子”——随眠——随逐有情、眠伏藏识,这“二取”烦恼的种子,“现行”还没有降伏,“种子”还没有消灭,这是在资粮位上“十住”、“十行”、“十回向”的当儿。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2)加行位:这“二取种子”、“能取的见分”和“所取的相分”(现行)为什么不能降伏呢?而“种子”又为什么不能灭除呢?这是因为正用功修“唯识观”的时候,空境现前,他误认这空境——少物,就以为是“究竟”;这“空境”就是“有所得的少物”,把这“有所得的少物”认作是“唯识的真如性”。老实说,如果把这“有所得的少物”当作“唯识真如性”,那不是真实安住“唯识的真如性”。这正是暖、顶、忍、世第一的“四加行位”。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3)通达位:设若到了对于“所缘唯识性”的时候,连“能缘的智”都无所得,在这时安住“唯识性”,才把“二取种子”——“能取的见分”和“所取的相分”,两种相状离开了。这就是初破了“一分无明”,而证到了“一分真如”之理,名为“见道初地”。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4)修习位:用功如果到了“无所得”的境界,不是口能说出,也不是心能想到,这叫做“不可思议”,也就是“出世间的智慧”,亦即是“无分别的智慧”,因为舍弃了“两种粗重”:
一是将“烦恼障的种子”舍弃了。
二是将“所知障的种子”舍弃了。
因此,便能亲证得“二种转依果”:
一是能转“烦恼”成“菩提”。
二是能转“生死”成“涅槃”。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5)究竟位:在这首颂里面要分做七项来说明。
①无漏界:“界”是“种子”,“无漏界”就是“无漏种子”。
②不思议:“思”是“思虑”,“议”是“言议”,佛的境界是不可用心思言议的。
③善:就是“白净法”,无量无边的“无漏功德”所成。
④常:就是佛所证的“无为”和“有为”的一切“功德”,是一证永证,永无生灭的。
⑤安乐:“安”是“安然”,“乐”是“快乐”。佛既然把“烦恼障”和“所知障”通通都断了,当然是“安然快乐”的。
⑥解脱身:解脱身本来是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都有,因为都是断了“烦恼障”所得的。不过佛证的是“无住涅槃”,其故有二——
一是不住生死,即与“凡夫”不同。
二是不住??槃,即与“二乘”不同。
⑦法身:就是宇宙万有一切法,佛是亲证“一切法性”,为他的“身”。这“法”有两种分别,若是一真法界的真如性,那是属于“无为功德的法”;若是在因地修的六度万行的法,那又是“有为功德的法”。唯识家所说的“法身”是“无为”和“有为”两种功德都有的。
“牟尼”译为“寂默”,它的意义是“真”本“圆”,“妄”本“寂”,“无上究竟”佛陀的“德号”。
即说偈曰;
【唯识意义本非容易
随我所知尽心竭智】
《唯识二十颂》亦系世亲菩萨所作,并有论释;为简别《三十颂》,故名曰《二十颂》。中国有三家翻译,以玄奘法师所译者为最简明,又得窥基法师,为之《述记》,自后凡所讲者多依之。在印度有护法菩萨为之作释,义净法师所翻译,名《唯识导论》。王恩洋居士近著论疏,文义双畅,尤为善本。
余于南洋教学时,多依之为课本,但学者多属初机,故不得已先从本颂讲起,以作为学者登高自卑之一助。今依次讲述之。
【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相绩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假立宾主,问答抉择,称之为论。
唯识家的宗旨——
“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
外人(指小乘和外道)提出第一个问题云:设若照你们唯识家所说“识所缘境,皆非实有,唯识所变”,那末,四事就不应当成就,那四事呢?
(1)“处决定”不应成。
(2)“时决定”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
(4)“有作用”不应成。
但事实上四事皆成,可见“外境是实有,非由识所变”。
①“处决定不应成”的理由
如果外境非实有,是由识所变的话,那末,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何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呢?既是由识所变,处处皆有识,处处皆可变,那末,生见物的识,处处都可以生,何必要有决定的处所呢?所以若物真是识变的话,那末,处决定就不应成啊!(这处是指识,而不是指物,学者须注意,下皆彷此)
②“时决定不应成”的理由
前面所说的是识的处所,下面所说的是识的时间。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末,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变,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生见物的识呢?所以若物真是识变的话,这见物的时间也不应当决定,时时刻刻都要见才对啊。
③“相续不决定不应成”的理由
“相续”就是众生的异名,然而众生为何又要叫它是“相续”呢?因为“轮回生死,相续不断”,故名“相续”,也就是“有情”的异名。
“不决定”是说外境既是由一人所变,那末,应当归一人所见,为何人人都共见?难道由一人私变,给大家共见,这个理由恐怕说不通吧。设若真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不决定由一人所见,其理不应成立啊。现在既是人人共见,外境是实有,决非由一人所变啊。
④“有作用不应成”的理由
再者,如果外境非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呢?既然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啊。
【处时定如梦身不定如鬼同见脓河等如梦损有用】
这是唯识家答覆外人问难的话:你们拿这四件事的理由,来成立“外境是实有”,恐怕要犯了“共不定”的过患吧?如果不相信的话,我来问问你们下列几件事——
(1)梦中所见的境界也有决定的“处所”么?
(2)梦中所见的境界也有决定的“时间”么?
(3)梦中所见的境界也有决定的“作用”么?
(4)饿鬼所见的脓河也是众多的“同见”么?
你们——外人——难道也可以说梦中所见的境界以及众多饿鬼所见的脓河,都是实在有的吗?
故颂文中亦说:
“处”决定如“梦”,“时”决定如“梦”,
“损有用”如“梦”,
“身不定”如“鬼”。
“身”就是指众多有情的“身”,“如鬼”就是指如“饿鬼”。
【一切如地狱同见狱卒等能为逼害事故四义皆成】
这种事情不但用“梦”和“饿鬼”两个譬喻,能够证明现在一切所见的“境界”是“虚假”的,就是用一种“地狱”中的罪人,所见“地狱”中种种境界,也能够证明现在所见的“境界”是“虚假”的,怎么知道呢?
(1)地狱中的罪人,他们所见的“境界”也是有“处决定”。
(2)地狱中的罪人,他们所见的“境界”也是有“时决定”。
(3)地狱中的罪人,他们所见的“境界”也是有“作用”。
(4)地狱中的罪人,他们所见的“境界”也是众多罪人“同见”。你难道敢说地狱中的众多罪人同见地狱中的刀山、剑树、镬汤、炉炭种种境界,都是“实有”的吗?
因为外人说地狱中种种境界,都是由同造恶业的罪人大家共变的,是“虚假”,所以唯识家方能拿它来做譬喻,证明我们现在的人类,大家同见的“境界”也是人类同业所共变的,亦是“虚假”。
【如天上傍生地狱中不尔所执傍生鬼不受彼苦故】
上面的四事问难已经用“梦”“饿鬼”“地狱”三种譬喻,来证明了我们现在的人类所共见的——山河大地等——种种境界,皆非“实有”,都是由各人的“心识所变”啊!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二个问题云:如果地狱中的牛头、马面、铁蛇、铁狗、铁鸟等,既然不是地狱中的众生,就不应当生地狱趣的话,那末,为甚么天上也有凤凰、麒麟、白鹤、孔雀等种种傍生趣;来生到天趣呢?天上既有真实的傍生的话,那末,地狱中的傍生也是真实的啊。
唯识家的答覆是:你拿了天上的傍生,来和地狱的傍生一样比例,那是不对,因为天上的傍生是共受天福,地狱中的傍生是不受地狱中的苦啊。一个是受,一个是不受,既然有两种不同,所以一是真实,一是虚假,不可以此为例。
由上面“受”、“不受”的道理我们就知道,天上的傍生是由业所感的果报,地狱中的傍生是由罪人业识所变的啊。
【若许由业力有异大种生起如是转变于识何不许】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云:我们现在所知道,地狱中的傍生既然是由罪人“恶业所感”,那末,可见不是“唯识所变”的啊!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真是你们的一家言了!设若你们共许地狱中的傍生,是由罪人业力所变,有种种“异大种”——不同的牛头、马面、铁蛇、铁狗等这样多的恶相转变起来,那末,我们讲的是由罪人“心识所变”,你们为甚么又不共许呢?
【业熏习余处执余处有果所熏识有果不许有何因】
老实同你们说罢,恶业所熏习的,本来是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面——“余处”,应当还是“阿赖耶识”自己来受果报。
唯识家的反问云:余处——色法、心所法、四大种等,本来是不受熏的,你们反执着会受果,是根据甚么原因呢?外人的答难云:你们大乘问我们有甚么原因吗?有!有!有!有《阿含经》上佛说的十二处——六根、六尘——教法,可以证明啊。
【依彼所化生世尊密意趣说有色等处如化生有情】
唯识家的再释疑云:你们现根据《阿含经》上所说“十二处”的教法,来证明“心外有实法”吗?老实对你说,那是佛的“密意”——善巧方便——的意趣啊。
佛有甚么“密意”呢?因为当时有一班外道,执著有一个“实我”,所以,佛为了要破除这班外道所执的“我执”,才说这个五蕴四大和合的“假相”,结成一个根尘相对的“假我”,令一般根机稍利的人,证入“无我”。这是极有利益——善巧方便的说法,并不是说心外一定是有“十种色法”,那是“五根”,那是“五尘”,你们真是反把佛的醍醐当作毒药用了啊。
例如佛说的“化生有情”即是“中阴身”,也是方便说的。因为另有一班外道听到了佛说的“无我”道理,他们又误会了,说人死了之后,犹如灯灭,一灭永灭,成了“断灭”见解,恐怕就会“拨无因果”,去说“无善无恶”;所以佛才用“密意”——方便假定说有一个“中阴身”去投胎,这是免人生起了“断灭”之见,而去相信“因果”罢了。难道也可以说真实有一个中阴身去投胎吗?“因果成流,心法不断”,这才是“正见”。
【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四个问题云:外面的色法既然不是实在的,那末,这“五根”和“五尘”的“十种色法”究竟从何而生呢?
唯识家的答覆是:你问是从甚么地方生出来的吗?就是从“阿赖耶识”里面,含藏了许多“色法”的“种子”,又由“种子”生出了“色法”的“现行”。这“现行”的“色法”非有似有而转变出来了“根身”——五根、“器界”——五尘,其实这根身、器界、五根、五尘都不是离开心识之外而有的。因为要成立内(五根)、外(五尘)的处所,所以佛才说这“五根”和“五尘”的“内外十处”了。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五个问题云:佛说这“内外十处”,对于众生有甚么利益呢?
【依此教能入数取趣无我所执法无我复依余教入】
唯识家的答覆是:你如果能知道这个身子不过是“五根”与“五尘”和合的话,那末,也就会觉悟这个——“数(音朔)取趣”——有情,没有实在的“常”、“一”、“遍”、“主宰”的真我。“我执”既破,“人无我”的真理也就会显现,而“生空”智也就会亲证。
但是,“我执”还没有破了,若是想再要把法执的“法无我”破了的话,那老实不客气,要等待唯识的教法——“余教”,才可以令人悟入啊。
上面总算把外人所执着的粗色已破了,但是细色的执着还存在,所以下面再把细色——“极微”——都要破得干干净净,试着下面的颂文:
【以彼境非一亦非多极微又非和合等极微不成故】
外人所执着外色是实在的,总不出如左的四种:
(1)执外境是“一”。
(2)执外境是“多”。
(3)执外境是“和合”。
(4)执外境是“和集”。
大乘只用一个“极微不成故”的话,就统统都破了。就是说,无论你说这“外色”,体是“一”,还是“多”;是“和合”,还是“和集”,正本清源去研究它起来,就是“极微”,这个原质不能成立啊。试看下面研究的结果。
【极微与六合一应成六分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
现在先研究这一粒“极微”的上、下、四方,必定各有一粒极微和合,如果再把它分开来的时候,岂不是又成了“六分”吗?这样,你们主张“外境是一”的话,恐怕不能成立吧。
你们若是说六粒和一粒是同在一处,如果同在一处,那末,六十粒、六百粒、六千粒、六万粒都可以和一粒极微一样大,那“粗色”也就不成粗色了啊。
【极微既无合聚有合者谁或相合不成不由无方分】
现在再来研究“极微”,到底是由和合呢?还是不由和合呢?若是由“和合”的话,这一粒单位的“极微”究竟是:
(1)由虚空和合而成呢?
(2)由极微和合而成呢?
(3)由粗色和合而成呢?
(4)由无因无缘而成呢?
请你不忙回答吧,先去考虑一下才对。
假定你又说:这“极微”不是由“和合”而成的话,那末,聚集起来的“粗色”是用甚么东西成功的呢?你不能说“聚色”也不是由“和合”而成的吧?
我们现在再来讨论一件事:如果粗色有“方分”,是不由“和合”而成,那末,“极微”无“和合”,就不是因为无“方分”啊。依上面这些道理说起来,“极微”是应当有“方分”的啊。
【极微有方分理不应成一无应影障无聚不异无二】
“极微”如果有“方分”的话,若依道理上说起来,那“外境”就不是只有“一个”啊。假定你一定说“极微”是没有“方向”和“部分”的,那末,为什么太阳在东方发了光,而西方又会现出影子来呢?还有,我们的手摩触东边,而西边为什么没有手在那儿,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你不能说“影”和“障”是“聚色”,不是“极微”呀。因为“聚色”和“极微”是一样无二的,如果离开了“极微”,也就没有“聚色”啊。
【一应无次行俱时至未至及多有间事并难见细物】
上面是把“形色”——研究的结果,是子虚乌有。现在再来把“显色”来研究一下:“显色”是指的青、黄、赤、白等颜色而说的,这“显色”的“外境”是“一”吗?如果说这“显色”是“一”的话,那末,
(1)应当没有次第的行数(行音杭,排列的意思)。
(2)应当没有同一个时候,有到的地方,又有不到的地方。
(3)应当没有象处,就不是马处和牛处。
(4)应当没有彼此平坐的处所,中间有相隔的地方。
(5)应当没有水中难见的细虫。
但事实上我们研究的结果:
(1)是有次第,行数排列。
(2)是有至处,有不至处。
(3)是有象处,不是马处。
(4)是有彼此,中间相隔。
(5)是有细虫,现难看见。
由此可知,你说的“显色”是“一”,也是错误啊。
但是,外人的问难真是多得很,现在又提出第六个问题云:你们唯识家的立论是准许有“现量”的,既有“现量智”,一定有“现量境”,这“现量”所缘的“境界”不是实在的是什么?
【现觉如梦等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
唯识家答覆这个问题,只用最简单的两个条件:
(1)“梦”中所缘的“境界”也是“现量”,你难道敢说梦中所见的境界,是真实的吗?
(2)“现量”的时间只有一刹那,一到了第二念的当儿,早就不是“现量”了,是落在同时意识的“比量”里了,那里还有什么“现量”所见的“境界”呢?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七个问题云:我们平常一般人不是能够回忆从前“所见所闻”的事,这不是实在的“外境”是什么?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回忆从前“所见所闻”的事,我们唯识家也赞成;若说这“所见所闻”的事,就是“心外有的法”,那我们就不共许了。
【如说似境识从此生忆念未觉不能知梦所见非有】
这首颂应当作为外人两个问题的提出,今分别答覆之:
(1)外人第一个问题的意思:如果没有当时的见色闻声的“现量”,怎样到后来会有了回忆从前的“境界”呢?可见“外境”是实有。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能回忆从前已见过的“境界”,说它是当时的“现量”,我们也赞成;但是说它就是“实境”,那就不共许了。因为当时见色闻声等“境界”都是自己的眼识、耳识等自己亲变的“相分”,“自变自缘,何曾离识”?所以说从自识变的相似境界,见后,闻后,到了后来也可以回忆起来啊。
(2)外人第二个问题的意思:如果你们唯识家开口闭口都说“外境是假”,和梦中所见的境界是一样,那末,为何梦中所见的境界是假,人人可知;而醒时所见的境界设若也是假的,人人为何不知?既然不知是假,可见“现境”是实在的啊。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你说梦中所见的境界,人人知道是虚假,是在睡醒了之后才知道;正在眠梦的当儿,也是不知。更当了解现在一切的众生,都沉在昏迷长夜的时候,皆还未曾醒觉,何尝真正能悟能知呢?非要到破“二执”,证“二空”,亲见“真如法性”中,本来无一物,到那时返观从前未悟的时候,方知以前所见的境界,都是迷情所见,何尝是真实呢?即因为现在所见的和梦中所见的同是在昏迷的境相,当然都见到是实有,这两种道理是一样的。
【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心由睡眠坏梦觉果不同】
这首颂亦是作为外人另提出两个问题,再分别答覆之。
(1)外人第一个问题的意思:如果外境不是实有,为何受善友的教法,就会作善呢?受恶友的教法,又会作恶呢?这遇到善、恶两种人,受到邪、正两种教法,得到苦、乐两种果报,明明是由“外境”引诱。你们唯识家一定要强词夺理的,口口声声都说:“外境是假,唯识所变。”我真不知道你们根据什么道理来说的呢?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你要弄清楚啊!唯识主义不是唯我主义,若说“唯我”,除我个人之外,更无他人,这理当然不通。若说“唯识”,人人都有“八个识”,则人人都可以“变”;善恶的教法正是从教者的“意识”中流出的,邪正的道理正是由受教者的“耳识”中灌入的。意识在那儿计度,第八阿赖耶识在那儿摄藏着,教者的“心识”、我受者的“心识”互为增上缘力,一教一受,“二识”决定,正是“唯识”,何尝有离心之境呢?
(2)外人第二个问题的意思:如果现境和梦境都是一样的虚假,为何梦中作善作恶,不受果报?现在所作的恶,眼前就要受人的处罚,死后又要去受三途的恶报;若是现在所作的是善,眼前就受一切人的赞赏,来生又受善道的福报。这明明现在所作的事是实有,不能一概拿梦来做比喻了。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梦中所作的善恶不受果报,是因心力被睡眠的势力所压伏了,不是因醒时有实在的外境,是由醒时心力的强猛,所以才要受报。这可拿误杀及酒醉、疯狂等杀人的法律,也可从轻处罚一样的例证,岂不是因心力的关系来定罪,何尝是因杀人的事实,来一体同观呢?这明明又是显“万法唯识”的宗旨了。
【由他识转变有杀害事业如鬼等意力令他失念等】
现在外人又提出第八个问题云:如果照你们唯识家的理论断定“外境是假”的话,那末,一类杀生的人也用不着受杀生的恶报,因为猪羊牛马等外境都是假的,杀了它就没有什么罪过啊。
唯识家的答覆是这样:屠夫杀生所以有罪,是因为杀生的人,由“识”转变了一种“强烈的心力”,所以才有罪恶,是由他的“恶念”所造成的,并不是因了外境是实有的缘故啊。这种心力的功用是最大的,你看那种“有神通”的人或鬼神等的“心力”,都能令对方的人“失了正念”啊。
【弹咤迦等空云何由仙忿意罚为大罪此复云何成】
你看从前印度有三个城市,一为“弹咤迦城”,二为“末蹬迦城”,三为“羯陵迦城”,都是人烟稠集的地方,现在都成为空无人住的旷野。这是因为从前有一班仙人,被国王污辱了,他忍受不来,就发起瞋心来,令这几处城市里面的人民,统统都弄得死光了,你看这心力多么大的功用啊!可知用这身、口、意“三罚”来罚人,“意罚为大罪”。亦即是说,这“三业”罚人力量的比较,用心意去罚人的确是最大最狠啊。
【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
最后外人提出第九个问题云:如果照你们唯识家的研究决定“外境没有”的话,那末,为什么你们佛教说有“他心通”的“智慧”呢?既有能缘的“他心智”,就有所缘的“他心境”,去被“他心智”所缘,这个他人的心岂不是为我所缘的“外境”吗?
唯识家答覆是这样:“他心智”的人不能真实知道别人的心事,好像“自心智”不能真实知道自心是一样,这个道理怎样会通呢?老实同你说,不但凡夫、外道,即使二乘人也不能如实知道他人的心和知道自己的心。这个原因很简单,就是除了佛之外,其余的“无明”未破,“法执”未去,“所知障”还没有完全除得了,都是“不能如实了知”啊。不然的话,成佛也就不稀奇了。
【我已随自能略成唯识义此中一切种难思佛所行】
上面这二十首颂才算把许多难题解决了,这一首颂是把它结束起来的话。世亲菩萨说:我已经用了九牛二虎四象之力,随我自己能力所及得到的,简单的总算把“唯识的道理”说了一点。然而这唯识的内容无量无边的义理,像我这学问浅薄的人,怎样能够思想出来呢?因为这唯识深妙的道理是佛所行所证的境界啊。好!只好这样地尽我一点心罢了。
即说偈曰:
【初次着笔慧心浅极
三宝加被从此进益】
《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境”、“缘”宽狭的不同,故造此颂;非但义理包罗含蓄,并且颂句简明谐和,故诵读之时,更觉津津有味,而不生烦厌的。
王恩洋居士曾造《论释》,范古农居士亦作《贯珠》,而谛闲老人并有《颂疏》,均可作为参考。今此所讲者,不过余“随自乐为”,说其概要,便人了解。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前五识”在“三境”中但能缘“性境”,在“三量”中但属于“现量”,若论“三性”,那是善、恶、无记三性俱通。
三界分九地: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五识俱全。色界初禅第二——“离生喜乐地”,只有眼、耳、身三识了。因为初禅以上不用段食,没有香味二境之存在,所以用不着鼻、舌二识了。二禅以上连眼、耳、身三识都用不着了,因为他常在禅定中啊。
前五识的心所只有三十四个:“遍行”五个、“别境”五个、“善”十一个、“中随烦恼”两个、“大随烦恼”八个,“根本烦恼”只有贪、瞋、痴三个,所以一共只有三十四个心所。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前五识共同依托的是“净色根”,亦名“胜义根”,附托在“根依处”里面。眼识要托“九缘”,耳识要托“八缘”,鼻舌身三识要托“七缘”,才能生起,所以说“九八七大家好相邻近”了。
眼、耳两识是“离中取境”,鼻、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才可以观察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
“根”和“识”两种不同的功用,不但凡夫和外道分不清楚,就是愚法声闻的人,也很难容易去真实了解啊。
【变相一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上面那两首颂是约“前五识”在凡夫“有漏位上”而说的,这首颂是约圣人“转识成智”所说的。
佛有两种智:一是“根本智”,二是“后得智”。什么叫做“根本智”呢?遣相既尽,证得无相,智体无漏,实证真如,是直接亲缘真如的。什么叫做“后得智”呢?体是无漏,而有分别,是不能直接亲缘真如的,故又名差别智,即是世俗智。此“后得智”如果要缘“真如”的话,那只好托“二空”所显的“真如”为本质,自己再变起一重相分(影像)来缘,即是“观空舍执,执尽真现”。不然的话,不但在菩萨因位中“前五识”的“世俗智”不能直接亲缘“真如”,就是到了佛果位中,要想“前五识”转成的“成所作智”来缘“真如”,也是不能诠表显现出来的。
前五识要“转识成智”的话,必须第八阿赖耶识先转成“大圆镜智”,最初发起光明的时候,然后前五识才转成无漏的“成所作事智”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够现三类的化身,来救拔止息众生中“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轮了。甚么叫做“三类分身”呢?
(1)现千丈的胜应身,为初地以上的菩萨说法。
(2)现丈六的劣应身,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说法。
(3)随类化身,现种种不同的身形,去度众生,如三十二应之类。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第六识”在“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是都有的;在“三量”——现量、比量、非量,是全备的;在“三境”——性境、带质境、独影境,是皆通的;在“三界”轮转的时候,亦是容易可以知道的。它的相应心所——“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一共有五十一个,都全备的。所以随“信”等相应,即可作善。随“贪”等相应,即可作恶,是能够临时各别由其分配的。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第六识”它对于“三性”、“三界”、“五受”恒常转变而更易,因为有时为“善”,有时作“恶”,有时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性”;有时在“欲界”,有时在“色界”,有时在“无色界”;有时“苦受”,有时“乐受”,有时“喜受”,有时“忧受”,有时不苦不乐的中容的“舍受”。
“第六识”有时“根本烦恼”生起,有时“随烦恼”生起,有时也有“信等十一种善法”生起,互相牵连。“动身”即是“身业”,“发语”即是“口业”。所以在“第六识”的身、口、意“三业”中,“动身”的行为、“发语”的说话,远不若“意业”为最厉害。
“第六识”有时造“引业”的总报和“满业”的别报,所以结果能招“引业”,牵去受“总报”的“阿赖耶识”;能招“满业”,牵去受“别报”的“前五识”。此识即以“造业”“招果”为彼业用,故曰“引满能招业力牵”也。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六识转识成智,要到最初发起“初地”,名为“欢喜地菩萨”。在入心、住心、出心这三心中,“入心”的时候,“分别我执”虽然伏住了,而“俱生我执”还是眠伏在“阿赖耶识”里面。
要到“第七地”时的“远行地菩萨”之后,俱生我执“现行”并“种子”都完全断了,这才纯是“无漏”。到这时,“第六识”转成的“妙观察智”此智以能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摄观自心,引生无量功德,及观有情心行差别而说法,皆能如理如量方便善巧而无违失。故能圆满明净,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说一切法,断一切疑,度一切众生,皆得利乐。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第七识”梵名“末那”,译名“意”,为第六识依,故名“意根”。此亦名“意识”,“意”即“识”故,“持业释”也。第六意识是“依主”得名,其差别在此。
“第七识”在“三境”中是“真带质境”,以第七识的“见分”去缘第八识的“见分”,即是“以心缘心真带质”。在“三性”中是“无记性”,又因为它有四种烦恼相应——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所以又叫做“有覆无记”,就是说,尚有四种“根本烦恼”盖覆住它啊。
“情”是指第七识,“本”是指第八识。情是“有情”,本是“根本”,合起来说,就是有情生死的根本,所以叫做“通情本”——双通七、八两头,即是“中间相分两头生”。
“第七识”它是随“三缘”——(1)“种子缘”,(2)“根本缘”,(3)“作意缘”,而执着第八识为“一”,为“常”,为“遍”,为“主宰”的“真我”。其实第八识的“见分”那里是“一”,是“常”,是“遍”,是“主宰”的“真”我”呢?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啊。此识“疏所缘缘”即第八识“见分”,此识“亲所缘缘”即自识“相分”;均“依他起性”,无常无主,如幻化法,非实是我。以彼“随缘”,便“执我”故,非“我”执“我”,于境妄计,故“量”为“非”也。
第七识的心所只有十八个:“大随烦恼”八、“遍行”五、“别境”中慧心所一,再加上贪、痴、见、慢四个“根本烦恼”紧紧相随着。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第七识”是思量为“性”,又是以思量为“相”;“性”是“体性”,“相”是“行相”。“第七识”虽是以思量为“体性”和“行相”,但是要加上“恒审”两个字才能够相称。“恒”是“恒常”,无有间断。“审”是“审察”,非同泛缘。“第六识”虽有“审察”,但是没有“恒常”;“第八识”虽有“恒常”,但是又没有“审察”。“前五识”不但没有“恒常”,连“审察”也是没有。唯有“第七识”,又是“恒常”,又能“审察”。今列表以明之:
第七识它恒审思量是甚么东西呢?此识以“思量我相”为用,就是恒常审察思量“第八识”为“我”,时时刻刻“相随”着“第八识”。所以我们“有情”的众生从无始至未来,未断烦恼以前,日夜在大梦未醒中,镇守昏迷,毫无觉悟,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第七识”和“四惑”(即四个根本烦恼)与“八大”(即八个大随烦恼)“相应”而生起“我相不停”啊。
“六个转识”完全是依托“第七识”,“转”谓转变和转易;第七识染污,前六识也染污;第七识清净,前六识也清净。所以“前六识”称呼“第七识”叫做“染净依”,由此识染故,令“六识”染;“六”虽行善,犹成“有漏”,必此识清净成“无漏”已,“六”乃得成“无漏”也。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七识转识成智,也要到初地欢喜地——“极喜地”,入心——“初心”的时候,才转成“平等性智”,由观自他有情及一切诸法悉皆平等。由观“自他平等”故,大慈悲等恒共相应,即是无“我执”之时。由观“诸法平等”故,无住涅槃之所建立,即是无“法执”之时。到那时候,方可任运自然,不必再加勉强,即是“无功用行”,其所执着的“我相”,当然早已摧破无遗了。
到了这时候,成等正觉,从“如来”的“法身”,而现起了“报身”,亦即“受用身”。分为二种:
(1)“自受用身”,即是诸佛自住法乐的境界,等觉菩萨尚且不知,何况下地?
(2)“他受用身”,那是为从初地到十地的“地上菩萨”说法,使得到大乘法乐。“地前菩萨”及“二乘”“五趣”是皆不能受用的。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第八识在“三性”中不是善性,也不是恶性,是非善非恶的“无记性”。不过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性”,第八识是“无覆无记性”,因为它没有贪、痴、慢、见这四个烦恼所覆,故名“无覆”。
第八识的“心所”是最少,只有五个,就是作意、触、受、想、思,名为“遍行”。
“他”是指“前六识”而言,“界”是“三界”,“地”是“九地”,如左表:
“第八识”是随它“前六识”作的有什么业,那就要生到什么地方去。故此识之性,但随业生,不造业故。
譬如“前六识”如果造的是地狱业,那末,“第八识”是总报主,那当然就生到地狱趣中去;如果造的是饿鬼、畜生的业,也同是一样的去受各各不同的业报。
“二乘”即是“声闻乘”,与“辟支迦罗乘”。这二乘圣者虽然“我执”是已断,他们的“法执”未破,“所知障”尚存在,对于第八“阿赖耶识”的“境界”,还是不能了知。因为他们还是迷昧,所以坚执说没有。这样一来,大乘唯识家论主他们主张是有“阿赖耶识”,小乘说无,大乘说有,这样,一个说有,一个说无,所以大小二乘就诤论起来了。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翁】
第八识的“境界”犹如大海,无边无涯。“浩浩”是广大的意思,“三藏”即是能藏、所藏、执藏。“阿赖耶识”甚深义理不容易穷尽,“第八识”喻如“深渊”,“前七识”喻如“波浪”,“一切境界”喻如“大风”。
“第八识”受“前七识”染法所熏,“前七识”现行法熏到“第八识”中,变成了“种子”,它能执持“根身”、“器界”、“种子”。“第八识”是“受报主”,所以众生在“临死”到“身冷尽”的时候,它是“最后去”的;若是在“受生”来“住母胎”的时候,它是“最先来”的,所以它是能作一切众生的去后来先“主人翁”了。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第八识”转识成智,要到“第八地”时的“不动地”前,就是第七地菩萨“远行地”的时候,才能舍弃了“藏识”,即是“阿赖耶识”。
若是要舍离“异熟识”——(善恶业果位),那是不客气的话,要到“金刚道后”——(等觉菩萨后心)——将要成佛的时候,这个“业果识”才算完全“空”了。
到这时候,杂染的有漏识——“阿赖耶识”,就变成“无垢清净识”了。所谓“大圆镜智”,也同时发现,普照十方世界,在那微尘数的佛土中,而去度脱苦海中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
即说偈曰:
【以此功德回向有情
同成佛果大愿圆成】
何谓“观”?就是能观之智。
何谓“所缘”?就是所观之境。
何谓“缘”?就是生识之助缘。
何谓“论”?就是能诠之文句。
心法具有四缘,其概要如左:
(1)因缘,“因”是生识之缘。每识之“种子”即为生每识之“亲因”,故名为“缘”。
(2)增上缘,“增上”亦是生识之缘。如眼识除“亲因”之外,其余眼根、光明、空间、作意等,皆是生“眼识”之“增上缘”,故亦名为“缘”。
(3)所缘缘,“所缘之境”,亦是生识之缘。盖心法为“能缘”,必有“所缘”之“境”,约色声香味触之本质,系第八识亲变之“相分”;前五识托之为“本质”,为“疏所缘缘”。若前五识托质自变之“相分”,方名“亲所缘缘”,本论专明此义。
(4)等无间缘,“前后相续”,亦是生识之缘。不过是“心法”前后生灭相续耳。
【诸有欲令眼等五识,以外色作所缘缘者,或执极微,许有实体,能生识故。或执和合,以识生时,带彼相故。二俱非理,所以者何?】
“诸”是代名词,即指凡夫、外道、二乘而言。就是说,在一切凡夫、外道、二乘的人中,有人想要用外面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尘的境界,来作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的“所缘缘”的,大概可分为三家:
(1)执“极微”的人,以为“极微”有实在的“体”,所以能生起眼等识来。
(2)执“和合”的人,以为“极微”的“和合相”,能带“彼相”,然后能生眼等识。
这两家所执的都不合乎道理,是甚么原因呢?颂曰:
【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彼相识无故,犹如眼根等。】
这是出颂,下面有长行释,此处先立一量,以明颂的大意:
宗——极微非所缘
因——彼相识无故
喻——同喻如眼根
【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色等极微,设有实体,能生五识,容有缘义,然非所缘,如眼根等,于眼等识,无彼相故,如是极微,于眼等识,无所缘义。】
上面这首颂是说明“极微”不能作“所缘”的“境”,这长行里面解释得非常清楚。它的意思是这样:
甚么叫做所缘缘呢?做所缘缘的条件,就是说,“能缘”的“识”对“所缘”的“境”要具足下列两个条件:
(1)要带彼“所缘境”的“相”。
(2)所缘的“境”要有“实体”。
如果能够合乎这两个条件才可以做“所缘缘”,才能令能缘的“识”,托彼所缘的“境”而生起。但是外人所执的“外色”等“极微”本来是没有“实体”;纵然虽有实体,能生起前五识,有第一个条件,却又缺了第二个条件,就是容许有“缘”的意义,然而又没有了“所缘”的意义呀。因为那“极微”的“相”眼识上看不见,带不起来。这个道理你设若还不懂,我可以说一个譬喻给你听:
譬如眼根——胜义根(神经)虽然是有“实体”,但是在眼识上,却没有彼眼根的形相,故不能为所缘。这样,你说的“外色极微”在眼等识上既然没有其“相”,就没有“所缘”的义了。
【和合于五识,设所缘非缘,彼实体无故,犹如第二月。】
上面破了“外色”的“极微”,于前五识上没有其“相”,不能作“所缘缘”。下面再破“外色”的“和合”,于前五识也不能作“所缘缘”的道理。
此颂先立一量:
宗——和合无能缘。
因——无实体故。
喻——如捏目所见的第二月。
【色等和合,于眼等识,有彼相故,设作所缘,然无缘义,如眼错乱,见第二月,彼无实体,不能生故;如是和合,于眼等识,无有缘义。故外二事,于所缘缘,互阙一支,俱不应理。】
这长行的文义是解释前面那首颂的,它的意思是这样:
外人所说的“和合”,在眼等识上虽然有和合的“粗相”,这“粗相”设若能够做“所缘”的境,然而没有“缘”的意义,这是甚么原故呢?这就是因为前五识是“现量”,不分别大小、方圆、长短、名言、种类的“粗境”,并且和合是“假色”,没有“实体”,没有实体的东西不可以“作缘”而“生识”呀。例如眼识错乱,所见天上有第二个月亮,是没有实体,这第二月当然是不能为缘而生识的。这样说起来,和合的“粗色”在眼等识上是没有“缘”的意义。所以知道,外人所说的两件事——“极微”、“和合”,对于所缘缘的条件是互相缺减一支,都不应理,即是:
(1)“极微”有“缘义”,而缺了“所缘”。
(2)“和合”有“所缘”,又缺了“缘义”。
【有执色等,各有多相,于中一分,是现量境,故诸极微相资,各具一和集相,此相实有,各能发生,似己相识,故与五识,作所缘缘。此亦非理,所以者何?】
(3)为“小乘”的人,看见别人两种外色(“极微色”及“和合色”)的主张,都被唯识家破了,他现在换过一个挽救的方法,他说,不是“极微色”,也不是“和合色”,是一种“和集色”,可以作五识的“所缘缘”。他的理由是:
①“和集色”不同“极微色”。
②“和集色”不同“和合色”。
因为“极微色”是分散在虚空中,太微细了,看不见,故不能作“前五识”的“所缘境”。
因为“和合色”是“假”的,并且是有长短方圆的形状,虽可作“前五识”的“所缘”,而不能为“缘”。
若是“和集色”,那是“缘”和“所缘”都有了。因为:
①“和集色”是以“极微”为单位,具足有“实体”,故能为“缘”。
②“和集色”是合集许多极微实体而成粗相为所缘时,能带“彼相”,故是“所缘”。
前面所说过的话,还没有离开好久,大约不至于忘记吧?“所缘缘”者,“要有实体,能带彼相”。现在“和集色”对于这两个条件都合上了,所以能做“所缘缘”。
试看“唯识家”破他,说他这说法也是没有道理的,怎样知道呢?颂曰:
【和集如坚等,设于眼等识,是缘非所缘,许极微相故。】
此是颂文,先立一量如下:
宗——和集非所缘。
因——许极微相故。
喻——如坚湿相等。
【如坚等相,虽是实有,于眼等识,容有缘义,而非所缘,眼等识上,无彼相故。色等极微,诸和集相,理亦应尔,彼俱执极微相故。执眼等识,能缘极微,诸和集相,复有别生。】
此段“长行”文是解释上面这首颂的,如何解释呢?
例如四大之坚湿暖动性,虽然是“实有”,但是在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上,容许“前五识”有“缘”义,但却没有了“所缘”,为甚么道理呢?因为眼等“前五识”亲缘不到坚湿等相,则识上无彼相。色、香、味、触等极微的“和集相”,就“前五识”也是缘不到的,故五识上也是一样,没有彼“和集相”,就是“极微相”,故只是“缘”而不是“所缘”呀。
还有另一种人,他执着眼等的五识,而对于能缘极微诸“和集相”且复有各别的相状生起,颂曰:
【瓶瓯等觉相,彼执应无别,非形别故别,形别非实故。】
“瓶”是“花瓶”,瓶有瓶的形相。
“瓯”是“茶杯”,杯有杯的形相。
“等”是其他的种种形相。
“觉相”是觉知这是瓶瓯之知觉。
“瓶瓯等”是被觉相。
“彼”是指小乘外道。
“执”是执着。
“应无别”是指极微一样无别。因为瓶瓯的形相虽有各别的不同,而能成的“极微”也是没有各别不同。
“非形别故别”,不是因为“瓶”“瓯”形相各别,而“极微”也有分别,因为“瓶”“瓯”形相各别,是“假”而非“实”的。
【瓶瓯等物,大小等者,能成极微,多少同故。缘彼觉相,应无差别,若谓彼物形相别故,觉相别者,理亦不然,瓶等别形,惟在瓶等假法上有,非极微故。】
现在解释上面的颂文。“瓶瓯等物,大小等者”,这个“等”字是说“瓶”“瓯”的“极微”,是同等一样大的。所以说能成的极微,无论多少,而缘彼极微的知觉应当没有差别的。若说彼“瓶”“瓯”等物的形相各别,就说连“能知”的“觉相”,也有各别,这个道理也是不对的;因“瓶”等的形别但在“瓶”等假法上所有,“极微”是没有大小等各别的形相啊。
【彼不应执,极微亦有差别形相,所以者何?极微量等故;形别唯在假,析彼至极微,彼觉定舍故。非瓶瓯等,能成极微,有形量别,舍微圆故,故知别形,在假非实。】
彼外人不应当执着“极微”也有差别的形相,甚么道理呢?因为“极微”的微圆量是同等一样,所以形相各别,是由极微合成的。但是“假有”决非“实在”,如果将一个物体的形相分析到了“极微”的时候,那原来的物体固然没有了,就是那原来物体的“观念”,即各别形相的“能觉”,也决定会舍去的。为甚么呢?因为极微合起来时,不是能成“瓶”“瓯”等的极微,有甚么形量差别,舍去了极微的圆相了。所以知道,物体的形相差别是在“假”而非“实”。
【又形别物,析至极微,彼觉定舍,非青等物,析至极微,彼觉可舍,由此形别,唯世俗有,非如青等,亦在实物,是故五识,所缘缘体非外色等,其理极成。】
又要知道,一种物体有二种色,一是“形色”,二是“显色”;形色是“假”,显色是“实”。一种物体的各别形相是“假”的,为甚么呢?因为如果把物形分析到了极微的时候,原来物相没有了,其各别形相的观念知觉也一定是会舍去的。譬如一个瓶子,未打碎时,瓶的形状存在,人对瓶的观念也存在。若是把瓶子打碎了,立刻瓶的形状没有了,人对那瓶的观念也没有了。青、黄、赤、白显色实物就不同了,要把青色分析到了极微之时,青色还是有的,彼分别青的能觉观念也不能舍去。由此我们就知道,物的形相各别,是世间俗谛假法上有,不同青黄赤白等实色,也是实物。因这原故,作前五识“所缘缘体”的,决不是“外色”,这个道理能不赞成吗?
【彼所缘缘,岂全不有?非全不有,若尔云何?内色如外现。为识所缘缘,许彼相在识,及能生识故。
外境虽无,而有内识,似外境现,为所缘缘,许眼等识,带彼相起,及从彼生,具二义故,此内境相,既不离识,如何俱起,能为识缘?】
上面这段文有问,有答,有释。
外人问云:照你们的大乘这样说起来,“外色”不可作“所缘缘”,那末,这“所缘缘”岂不是完全没有吗?
大乘答:不是完全没有。
小乘又问:若不是完全没有,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大乘先用偈颂来答他:
内色就是内识“自证分”所变的“相分色”,好像和外面显现的色法是一样,这内识所变的“相分色”才是内识“自证分”所变的“见分”,是它的“亲所缘缘”。这是甚么理由呢?因为唯识家自许“相分色”,是由自己的识体(自证分)上所变的,并且这“相分色”又能够引生自己识上所变的“见分”。
在大乘说没有外境,并不是否定的完全没有,不过是没有实体,而不离识的假有罢了。故说有内面的心识变现境界,好像有“外境”的“显现”,作前五识的“所缘缘”,许眼等前五识,带彼“相分色”而起,即是“所缘”;这“相分色”能引生识,即是“缘”。这样,岂不是具足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而做“所缘缘”的两种意义了吗?
(1)带彼相——带彼相分色——所缘。
(2)从彼生——从彼相分生——缘。
现在我们才知道,我自己内识的“相分色境”既然不是离开了“内识”而独有,怎样能作识的“所缘缘”呢?且看下文解答。
【决定相随故,俱时亦作缘,或前为后缘,引彼功能故。】
上面这首颂是答覆前面的问题。如何为“缘”,在时间上说有二种:
(1)同时为缘,“能缘”和“所缘”同时。
(2)前后为缘,“能缘”和“所缘”前后。
所缘的“相分”和能缘的“见分”之行相决定同时相随不离,有此定有彼,故可作“缘”;或“相分”在前,“见分”在后,由相分引生见分,这是相分能引生见分了境的功能力量。
【境相与识,定相随故;虽俱时起,亦作识缘,因明者识,若此于彼,有无相随,虽俱时生,而亦得有因果相故,或前识相,为后识缘,引本识中,生似自果,功能令起,不违理故。】
所缘的“境相”和能缘的“识”决定是互相随顺,虽然是同时生起,然彼境相亦作生识之“缘”。若此法(境相)对彼法(能缘识)是成功了“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的话,此彼决定相随,二者虽然是同时生起,也有个因果道理在;此(相分境)有是“因”,而彼(见分识)亦有是“果”。前者本身既是“所缘”,又是后者的“因”,故又是“缘”,而成因果关系的“所缘缘”了。
还有一个“所缘缘”的道理,就是我们的心念前一刹那的“识相”,作后一刹那的“识”之“所缘缘”。这前刹那的“心识”能够引生根本识中的功能(种子)生起能缘“见分”,好像从自己的种子生出自己的华果一般。这前刹那“识相”是“所缘”,又能引生后刹那“自识”,故又是“缘”,此是自类心识为“所缘缘”,也是不违背正理的。
【若五识生,惟缘内色,如何亦说,眼等为缘?】
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外人意思是说:设若在前五识生起的时候,但缘“内识”所变的“相分色”,那末,怎样又说是前五根——眼耳鼻舌身,也可把它作了生识之缘呢?颂答曰:
【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功能与境色,无始互为因。】
这是大乘唯识家有名的解答,唯识论上的唯识道理完全在这一颂。“识”是指第八“阿赖耶识”,“识上”就是识中,“色功能”就是色法种子。“第八识中”的“色种子”就是“色等五根”,这是合乎正理的。这“能生”的“色功能”(种子)和“所生”的“境色”从无始以来,都是互相为因果的,怎样互为因果呢?
“现行”熏“种子”时,现行是“因”,种子是“果”。
“种子”生“现行”时,种子是“因”,现行为“果”。
【以能发识,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色造。功能发识,理无别故。在识在余,虽不可说,而外诸法,理非有故。定应许此,在识非余。此根功能,与前境色,从无始际,展转为因。谓此功能,至成熟位,生现识上,五内境色;复能引起,异熟识上,五根功能,根境二色,与识一异,或非一异,随乐应说,如是诸识,唯内境相,为所缘缘,理善成立。】
我们怎样知道有“五根”呢?因为能发生“五识”,用“比知”的方法,才知道有“五根”。老实说,这“五根”就是“功能”,“功能”也就是“种子”,“种子”才能生“识”。你切切不要把“五根”当作是离去内识,以外色所造来的,这“功能”发生了识的“现行”,这种道理是一样的,无论是在“识内”或在“识外”,虽然不能一定说它是在那里,但是离识以外的一切色法在道理上说起来,都是没有的。这样说起来,“外色”既然都是没有,那末,决定要允许了这“所缘缘”是在我们“心识之内”,而不在“其余的地方”。
这“五根”的“功能”和“所缘”的“境界”从无始以来,“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互相展转为“因”,就是说,这“功能”——(种子),到了成熟的时候,生起了现行识上的“五种内色”——(相分色境界),又能引生异熟识上的“五根功能”——(种子)。此“五根”和“五境”这“两种色法”同“内识”或一或异,或非一非异,都可随你欢喜,任何那一种都可以说。如是“诸识”都是用“内境为相”,作“所缘缘”这种道理,善能成立。
即说偈曰:
【凡夫贪外色佛圣观内识
了达是唯心学佛能事毕】
我们如果不先研究《法华玄义》,看到天台家的注疏一起头的“五重玄义”,你就会没有根据,莫明其所以然。所以要阅天台家的著述,最低的限度,也要先把《妙玄节要》研究一下。
贤首家又何尝不然?“十门分别”就是他的家法。
研究法相宗,你若不把《六离合释》先研究一下,我包你看到解题目的时候,甚么“依主释”或“持业释”,就会碰大钉子。所以我劝研究法相宗的人,请你先研究一下《六离合释》。
【西方释名,有其六种:一依主,二持业,三有财,四相违,五带数,六邻近。以此六种,有离合故。一一具二,若单一字名,即非六释,以不得成,离合相故。】
“西方”是对我们“东土”说的,就是指现在的印度地方,并不是《弥陀经》上所说的极乐世界那个“西方”,这倒不要误会。
在印度当时解释名辞有一种规矩,无论是书名、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只要是名称的话,都可以用六种方法来解释,那六种呢?
(1)依主释
(2)持业释
(3)有财释
(4)相违释
(5)带数释
(6)邻近释
为甚么要用这六种方法呢?因为这六种都有“离”与“合”的原故。但是要知道,每一个名词的解释都有两种,那两种呢?
(1)先“离开”来解释。
(2)后“合拢”来解释。
例如“中华民国”这个名词:
(1)先解释怎样叫做“中”。
(2)次解释怎样叫做“华”。
(3)后合拢起来解释怎样叫做“中华”。
(4)再解释怎样叫做“民”。
(5)次解释怎样叫做“国”。
(6)后合拢起来解释怎样叫做“民国”。
(7)再总起来解释怎样叫做“中华民国”。
怎样叫做“离合释”呢?就是无论甚么名字,最少要有两个字,最好是两个字以上。若是单单一个字的名词,既然不能离开来,当然也就合不拢,这一层我们应当要先知道的。
【初依主释者,谓所依为主,如说眼识,识依眼故,即眼之识,故名眼识,举眼之主,以表于识。亦名依士,此即分取他名,如名色识。如子取父名,名为依主;父取子名,即名依士,所依劣故。】
现在先讲第一种“依主释”,所以名“初”。怎样叫做“依主”呢?“依”是依托,含有“能依”和“所依”两义,所依的是“主”,能依的是“客”。所依是胜,就如“父”;能依是劣,就如“子”;比子之依父,故叫做“主”。这个“依主”的意思譬如现说的“眼识”,眼识这一个“识”字是依托眼“根”得名的,所以叫做眼识,也就是眼根之识。若是依托耳根,就叫做耳识;依托鼻根,叫做鼻识;依托舌根,叫做舌识;依托身根,叫做身识。“根”是“能生”,是胜,是主;“识”是“所生”,是劣,是宾。“根”如父,“识”如子,如子依父,所以叫做“依主”。识依眼得名,故名“眼识”。这是举出“眼根”是所依的“主”,来表出能依的是“识”。
但是,又有一个名字,叫做“依士识”。怎样叫做“依士”呢?士是子义;依士就比依子,依主就比依父。这个“依士”的意思譬如现说的“色识”,色是外境,是眼识所缘;“识”是能缘,“色”是所缘。能缘是主,所缘是子;主是胜,子是劣,这“色识”是依劣得名。凡取名有两种:
(1)是“全取”,是完全取的意思。
(2)是“分取”,是一分取的意思。
现在所说的“分取”就是取它一分得名,如果把上面两种总起来说:
例如儿子取父为名,这是叫做“依主”。如说“眼识”——眼根之识。
又如父亲取子为名,这是叫做“依士”。如说“色识”——色尘之识。
大乘叫做“眼识”,取“依”得名,识依眼故。
小乘叫做“色识”,取“缘”得名,识缘色故。
因为小乘是主张心外有法,大乘是不共许的。
【言离合相者,离,谓眼者是根,识者了别:合,谓此二合名眼识;余五离合,准此应知。】
上面用“眼识”两个字来做譬如,是说明怎样叫做离合。离是先把“眼”和“识”两个字拆开来讲,因为眼是眼根,根是生长的意义。识是认识,识是了别的意义。这两个字的意义虽然是不同,然而把它们连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名词,所以叫做“眼识”。眼识的道理既然明白了,其余的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是一样,都可以用离合的方法来解释。
【言持业者,如说藏识,识者是体,藏是业用,用能显体,体能持业,藏即识故,名为藏识,故名持业。】
现在讲第二种“持业识”。怎样叫做“持业”呢?持是执持,业是业用,譬如说“藏识”,藏识本来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名称。要知道,“识”是阿赖耶识的“体”,“藏”是阿赖耶识的“用”,这体和用是互相有关系的。因为藏的用能够显识的体,识的体又能执持藏的用;那末,“藏”就是“识”,所以叫做“藏识”。因为“体”能够“执持业用”,所以叫做“持业释”。
【亦名同依释,藏取含藏用,识取了别用,此二同一所依。故名同依也。】
又有一个名称,叫做“同依释”,怎样叫做“同依”呢?就是两种“用”,同依一个“体”。就拿“藏识”两个字来说吧,藏的功用是“含藏”,识的功用是“了别”;这两个“功用”是共同依托一个第八阿赖耶识的“识体”,所以叫做“同依”,也就是“从体起用,摄用归体”的说法。
【言有财者,谓从所有以得其名。一如佛陀,此云觉者,即有觉之者,名为觉者,此即分取他名。】
现在讲第三种“有财释”。怎样叫做“有财”呢?是用此作譬喻义,例如:因为这人很有财,所以他的名字叫做有财,这是因财而得名;若是有屋,他取的名即叫做有屋;若是有车,他取的名即叫做有车;这有财、有屋、有车都是以所有得名。譬如现说的“觉者”,就是凡能觉悟的人,即可叫做觉者;若是迷昧的人,那就叫做迷者。这是取他一分,所以叫做“分取他名”。
【二如俱舍,非对法藏,对法藏者,是本论名,为依根本对法藏造,故此亦名为对法藏论,此全取他名,亦名有财释。】
这“有财释”有两个例:一如佛陀,上面已讲过了。二如《阿昆达磨俱舍论》,阿毗云对,达磨云法,俱舍云藏,合之叫做“对法藏论”,这是“全取他名”。其实《阿毗达磨》是“论”之通名,凡“论”都叫做《阿毗达磨》,有大乘《阿毗达磨》和小乘“阿毗达磨”的分别。现在指的是《发智论》、《六足论》和《大毗婆沙论》,一切小乘的《阿毗达磨》。不过此《俱舍论》摄“彼”之义,依“彼”而造,这两个“彼”字就是指《发智论》等而言。所谓“摄彼胜义依彼故,此立对法俱舍名”,这是完全取他为名。
【言相违者,如说眼及耳等,各别所诠,皆自为主,不相随顺,故曰相违,为有及与二言,非前二释,义通带数有财。】
现在来讲第四种“相违释”。怎样叫做“相违”呢?譬如一个名词,有两个以上的字,这两个字虽然是连属在一处,但是他们各具一义,两无关系。例如“水火”“眼耳”“新旧”“天地”“山河”等字,这许多字在一句当中都是各有其义,因为水不是火,眼不是耳,新不是旧,天不是地,山不是河啊。这不是相违是甚么?不过中间加了一个“及”字或一个“与”字罢了。它是一个孤独性,决定无“依主”和“持业”的关系,可能含有“带数”或“有财”两个“相违”的意义。
【言带数者,以数显义,通于三释:如五蕴,二谛等,五即是蕴,二即是谛,此用自为名,即持业带数。】
现在讲第五种“带数释”。怎样叫做“带数”呢?“数”是数目,“带”是挟带;就是说,这名词上挟带了有一种数目在上面,计有三类——(1)“持业带数”,(2)“依主带数”,(3)“有财带数”。怎样叫“持业带数”呢?例如“五蕴”和“二谛”,“五”和“二”这都是数目。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蕴”是积聚义,就是说,每蕴里面都积聚了许多东西。但这五样本身就是蕴,并不是五外有蕴,或者蕴外有五。要知道:五即是蕴,蕴即是五,五蕴的“体”都有“积聚的业用”;体持业用,所以叫做“持业带数”。
“二谛”就是真谛和俗谛。“真”是真实,“俗”是世俗,“谛”是实在不错;就是说,这“真实”和“世俗”两意义都是实有其理的,所以叫做“谛”。但二外无谛,谛外也无二,要知道,二就是谛,谛就是二,二谛的“体”亦有“实在的业用”;体持业用,所以也叫做“持业带数”。
【如眼等六识,取自他为名,即依主带数。】
这例是说“依主”的“带数”。因为“六”是带数,“识”是依根;“根”是主,根是能生,识是所生。“六识”是依六根得名,“六根”是主,所以叫做“依主带数”。
【如说五逆为五无间,无间是果,即因谈果,此全取他名,即有财带数。】
这例是说“有财”的“带数”。因为“五”是带数,“逆”是忤逆,不顺天理的事情。“五逆”就是:(1)弑父,(2)弑母,(3)弑阿罗汉,(4)破和合僧,(5)出佛身血。由这五逆的因,感得地狱中五无间的果——①趣果无间,舍身受报故。②受苦无间,中无乐故。③时无间,定一劫故。④命无间,中不绝故。⑤形无间,一人多人皆满故。五逆是“因”,五无间是“果”,现在说五无间业,是即果明,以果为名,是全取他名,所以叫做“有财带数”。
【言邻近者,从近为名,如四念住,以慧为体,以慧近念,故名念住。】
现在讲第六种“邻近释”。怎样叫做邻近呢?“邻”是相邻,“近”是靠近。无论是五根或五力(一信、二精进、三念、四定、五慧),即可知道“念”和“慧”,只隔一个“定”在中间,好像两家邻居,隔一墙界,所以叫做“邻近”。例如“四念住”,又名“四念处”,即:①观身不净,②观受是苦,③观心无常,④观法无我,这四种观法都是以“慧”为体,本来应当叫“四慧住”,但为甚么又要叫“四念住”呢?这就是因“念”和“慧”是“邻近”,同时也就是因为这四种观法,都是用“慧”去观“念”啊。
【违是邻近,不同以自为名,无持业义,通余二释。】
持业释是“以自为名”,说到“邻近”,只有两种;因为自己不能同自己邻近,所以没有“持业邻近”,只有“依主邻近”和“有财邻近”。
【一依主邻近。如有人近长安住,有人问言:为何处住?答云:长安住。此人非长安,以近长安,故云:长安住。以分取他名,复是依主邻近。】
长安是从前的西京,唐朝建都在此,就是陕西省西安。这个譬喻是说,这人本来不是住在长安城内,不过住在长安附近,他为甚么要说是住在长安呢?这是因为他是“依主”在长安,所以叫做“依主邻近”。
【二有财邻近。如问何处人,答曰:长安。以全取他处,以标人名,即是有财,以近长安,复名邻近。】
长安本来是地名,现在却变成了人名;以地作人,这完全是“取他”为名,所以叫做“有财”;又因为他住长安,所以又叫做“有财邻近”。
【颂曰:用自及用他,自他用俱非,通二通三种,如是六种释。】
六离合释的意义已依次讲完了,现在把它总起来说一说:
(1)“持业”唯用自——以自为名,叫做“持业释”。
(2)“有财”唯用他——以他为名,叫做“有财释”。
(3)“依主”自他用——自他为名,叫做“依主释”。
(4)“相违”用俱非——两相互违,叫做“相违释”。
(5)“邻近”通二释——“依主邻近”、“有财邻近”均叫做“邻近择”。
(6)“带数”通三释——“依主带数”、“有财带数”、“持业带数”均叫做“带数释”。
即说偈曰:
【六种离合相宗宜学
首释名题由简赅博】
人类生存之维护厥赖知识之联系,知识门类繁多,“论理学”为其中之一。其应用如律师,如法官,如演说家,如传教师,尤以外交家为甚;如领事、大使、特使,一言兴邦辱国,其关于国家大计何其重而且大?学校中更用此为治学辩论之工具。
论理学规式,法分二流,即希腊之“逻辑”与印度之“因明”,而应用于社会中者,多采取“逻辑”。然“因明”之法式多应用于佛典,尤于《成唯识论》中常见;故凡研究“唯识”,必兼研究“因明”,如鸟之双翼、车之二轮,有不可相离之势。
唯因明法式文简义深,注疏亦不易阅,盖其举例,多引印度当时之人物,时移地异,诚有捍格之憾。航不揣固陋,随事援征,设问作答,聊助研究因明者,作一入门,亦无不可。
【何谓因明学?】
“因”就是“因由”。
“明”就是“明了”。
“学”就是“学问”。
“因明学”就是一种明了因由的学问。
测验一甚么叫做因?甚么叫做明?
甚么叫做学?甚么叫做因明学?
【何谓宗、因、喻三支?】
“宗”就是“宗旨”,也就是“主义”。
“因”就是“原因”,也就是“理由”。
“喻”就是“譬喻”,也就是“事实”。
“三支”就是因明学上三个基本条件——“宗、因、喻”。
测验一甚么叫做宗?甚么叫做因?
甚么叫做喻?甚么叫做三支?
【何谓“八名词”?】
(1)“前陈”(2)“后陈”(3)“有法”(4)“法”
(5)“所别”(6)“能别”(7)“自性”(8)“差别”
【何谓“前陈”与“后陈”?】
“陈”是“陈白”或“陈设”。
“前陈”就是安在句子前面。
“后陈”就是安在句子后面。
例如:“这花很美丽。”
“这花”就是“前陈”,也就是“主语”,叫做“前名词”。
“美丽”就是“后陈”,也就是“述语”,叫做“后名词”。
测验因明学上八种词类,是那八种?甚么叫做陈?
甚么叫做前陈?甚么叫做后陈?
前陈有几个名词?后陈有几个名词?
【“法”有二义,是什么?】
(1)“能持自性”,堪能保持法的自体。
(2)“轨生他解”,又能执范生他了解。
“前陈”但具一义,仅表自体,即是“能持自性”。
“后陈”具足二义,更助了解,即是“轨生他解”。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能持自性”。
“美丽”是“轨生他解”。
【何谓“有法”与“法”?】
“有法”是“前陈”,“法”是“后陈”。就是说,前陈的名词但有作后陈述语法上的主语而已;换句话说,“前陈”可作“后陈”的“主语”,“后陈”可作“前陈”的“述语”。
测验法有几种意义?怎样叫做能持自性?
怎样叫做轨生他解?前陈为甚么要叫做有法?
后陈为甚么要叫做法?
【何谓“所别”与“能别”?】
“别”就是分别。“前陈”的“主语”是“所分别”,是给“后陈”分别的。“后陈”的“述语”是“能分别”,是能分别“前陈”的。
【何谓“自性”与“差别”?】
“所别”又名“自性”,就是“前陈”的“主语”。
“能别”又名“差别”,就是“后陈”的“意义”。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前陈”的主体。
“美丽”是“后陈”的意义。
测验甚么叫做别?甚么叫做所别?
甚么叫做能别?甚么叫做自性?
甚么叫做差别?前陈是主语,还是述语?
后陈是述语,还是主语?
【何谓“宗依”与“宗体”?】
“依”是“依托”。
“体”是“全体”。
前例:“这花很美丽。”
“这花”是“前陈”的“宗依”。
“美丽”是“后陈”的“宗依”。
“这花”和“美丽”连起来,方叫“宗体”。
测验甚么叫做依?甚么叫做体?前陈是宗依,还是宗体?
后陈是宗依,还是宗体?前后陈连起来是宗依,还是宗体?
【何谓“立者”与“敌者”?】
“立者”是说话的人。
“敌者”是对话的人。
规则:
前后两个“宗依”是要立敌共许的。
“宗依”连成“宗体”,是要敌者反对的。
【何谓“差别性故”?】
例如“声是无常”:
是说“声”是“无常”,不是说“色”是“无常”。
是说“无常”之“声”,不是说“苦等”之“声”。
又例:
是说张二同李四,不是说同李大等。
是说李四同张二,不是说同张大等。
以上两例就叫做“差别性故”。
测验甚么叫做立者?甚么叫做敌者?
前后两宗依是要敌者反对吗?宗依连成之宗体是要敌者共许吗?
怎样叫做差别性故?试举差别性故之例。
【何谓“不相离性”?】
(1)“前陈宗依”,例如“头”。
(2)“后陈宗依”,例如“足”。
(3)“中间连词”,例如“腹”。
(4)头、腹、足三部分“相连”起来,方成“宗体”。
(5)头、腹、足三部分“缺一”或“相离”,都不成“宗体”。
数例:
(1)“龟毛很美丽”,这是缺“前陈”的“宗依”。
(2)“这梳篦是兔角”,这是缺“后陈”的“宗依”。
(3)“兔角上生龟毛”,这是缺“前、后陈”的“宗依”。
(4)“牛田”,这是缺“中间”的“连词”。
(5)“地球似方石”,地球和方石虽然是许有,然不许地球似方石,故成诤论了。
测验前陈譬如甚么?后陈譬如甚么?
连词譬如甚么?前后宗依可以缺吗?
要怎样方成宗体的条件?
【何谓“随自乐为所成立性”?】
“随”是“随从”,“自”是“自己”,“乐”是“欢喜”,“为”是“作为”,“所成立”是“宗体”,“能成立”是“因喻”。总起来说,就是“随从自己欢喜作为所立的宗旨”。要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宗”有四种:
(1)遍所许宗——这是大家所共承认的。
(2)先承禀宗——这是立敌共一个师承。
(3)傍准义宗——这是馍糊暧昧含混语。
(4)不顾论宗——这是依据正理诤论的。
“前三种”是不可立宗的,“后一种”是随自乐为的。
测验怎样叫做不相离性?怎样叫做随自乐为?
所成立是甚么?能成立是甚么?
怎样叫做遍所许宗?怎样叫做先承禀宗?
怎样叫做傍准义宗?怎样叫做不顾论宗?
前三种能够立宗吗?第四种可以立宗吗?
【“因”有“三相”,是什么?】
(1)遍是宗法性。
(2)同品定有性。
(3)异品遍无性。
“三相”之“相”,作“向”字解。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向三方向合乎规则:
(1)“遍是宗法性”:“遍”是“普遍”、“周遍”、“遍满”的意思。“宗法”就是宗上前陈有法的性质。意思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和“宗”上“前陈有法”上的“主语”及“后陈法”上的“述语”都要有联络的关系。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故的“因”和宗上前陈的“声”有关系。
(2)“同品定有性”:“同”是“相同”,“品”是“品类”,就是“同类”。“定”是“决定”。意思就是说,“因”的性质决定要和“同类”的东西有相同性。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的“因”要和“无常”的同类有关系。
(3)“异品遍无性”:“异品”就是“异类”的东西,要完全脱离“无常”的关系。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所作性的“因”要和“常”的性质完全没有。
测验因有三相,相字是甚么意思?遍是宗法性,遍字是甚么意思?
宗法是甚么?怎样叫做遍是宗法性?
品字是怎样解释?同品是甚么?
定有性是甚么性?异品是甚么?
遍无性是甚么性?同品为甚么要定有?
异品为甚么要遍无?
【“前陈”和“后陈”的范围如何?】
“前陈”的范围要比“后陈”的范围小。
例如: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中国”故。
表——前陈。——○后陈。
因为“前陈”的“上海”比“后陈”的“中国”范围小得多。
后例:如果说
宗——“中国”在“上海”。这样“后陈”的“上海”不能包括“前陈”的“中国”,在事理上是说不能的啊。
【“因”和“前陈”的范围如何?】
“因”的范围要大过“前陈”才对。
例如: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因为“江苏省”的“因”比“上海”的“前陈”范围大得多。
反例:如果说
宗——“江苏”在“中国”。
因——属“上海”故。
这样,“上海”的“因”,就不能包括“江苏”了!
【“因”和“后陈”的范围如何?】
“因”的范围,要比“后陈”的范围小。
前例: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因为“江苏省”的“因”,比“中国”的“后陈”,范围小得多。(P248)
后例:如果说
宗——“上海”在“江苏”。
因——属“中国”故。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中国”故。
这样,“江苏省”的范围就不能包括“中国”了。
测验前陈比后陈那一个范围要大?因的范围比前陈那一个要大?
因的范围比后陈那一个要大?
【“前陈”和“后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前陈”的“声”和“后陈”的“无常”是有联络的。
表——前陈——后陈(——符号,代表联络语字及意义)
反例:如果说(P249)
宗——“虚空”是“无常”。
那“前陈”的“虚空”就和“后陈”的“无常”是没有联络了。
【“因”和“前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前例: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江苏省”故。
“江苏省”的“因”和“上海”的“前陈”是有联络的。
表——前陈——因
反例:如果说
宗——“上海”在“中国”。
因——属“福建省”故。
这样,福建省的“因”和上海的“前陈”就没有联络了。
【“因”和“后陈”要有联络,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这“所作性”的“因”和“后陈”的“无常”是有联络的。
表——因——后陈
反例:如果说
宗——声是常,
因——所作性故。
那“所作性”的“因”对于“后陈”的“常”就没有联络了。
测验前陈和后陈要有联络吗?因和前陈要有联络吗?
因和后陈要有联络吗?
【“同喻”和“宗”要有关系,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同喻——如瓶。
“瓶”的“同喻”和“无常”的“宗体”是有关系的。
表——同喻——宗
若说如“空”,那就和“无常”,没有关系了。
【“同喻”和“因”要有关系,是如何?】
例如:
因——所作性故,
同喻——如瓶。
瓶的“同喻”和“所作性”的“因”是有关系的。
表——同喻——因
若说如“空”,那就和“所作性”没有关系了。
【“异喻”和“宗”要无关系,是如何?】
例如:
宗——声是无常,
异喻——如虚空。
“虚空”的“异喻”和“无常”的“宗体”是没有关系的。
表——异喻……宗
“异喻”若说“如瓶”,那就和“无常”的“宗”有关系,即是不对了。
【“异喻”和“因”要无关系,是如何?】
例如:
因——所作性故,
异喻——如虚空。
“虚空”的“异喻”和“所作性”的“因”是没有关系的。
表——异喻……因
“异喻”若说“如瓶”,那就和“所作性”的“因”有关系,即是不对了。
测验同喻要和宗有关系吗?同喻要和因有关系吗?
异喻要和宗有关系吗?异喻要和因有关系吗?
【“因明”有“三十三过”,是什么?】
(1)“宗”有“九过”。
(2)“因”有“十四过”。
(3)“喻”有“十过”。
“宗”有“九过”,是如何?
(1)“现量相违”
例:
宗——人有两翼。
人本来没有两翼,现在说有两翼,是违背“现见的事实”,故名“现量相违”。
(2)“比量相违”
例:
宗——人永不死。
人本来是会死,现在说不死,是违背“比较的推理”,故名“比量相违”。
(3)“自教相违”
例:
宗——善因会招恶果。
善因招善果,恶因招恶果,这是佛教的宗旨。现在佛教徒自己说“善因会招恶果”,岂不是违背“佛教自己的宗旨”?所以叫做“自教相违”。
测验因明共有多少过?宗有几过?
因有几过?喻有几过?
怎样叫做现量相违?怎样叫做比量相违?
怎样叫做自教相违?
(4)“世间相违”
例:
宗——人用不着饮食。
人决定要有饮食,现在说“人用不着饮食”,这岂不是违背“世间上一切人的事实”?故名“世间相违”。
(5)“自语相违”
例:
宗——君子就是小人。
君子当然不是小人,小人也当然不是君子。现在“前陈”说“君子”,而“后陈”又说“小人”,这岂不是“前后自语相违”吗?
(6)“能别不极成”
例:
宗——世界上有一个乌托邦。
“前陈”的“世界”是大家公认的,而“后陈”的“乌托邦”是不共许的,所以叫做“能别不极成”——“能别”是指“后陈”的“能分别”。
测验怎样叫做世间相违?怎样叫做自语相违?
怎样叫做能别不极成?能别是指甚么?
(7)“所别不极成”
例:
宗——空花能结果。
“后陈”的“果子”大家是公认有的,而“前陈”的“空花”是决不会赞成,所以叫做“所别不极成”——“所别”是指“前陈”的“所分别”。
(8)“俱不极成”
例:
宗——水月现空花。
“前陈”的“水月”固然是没有,就是“后陈”的“空花”,又何尝是有呢?前后两个“宗依”都是没有,所以叫做“俱不极成”。
(9)“相符极成”
例:
宗——食饭可以充饥。
“宗依”要立、敌共许,“宗体”是要敌者反对,这在前面讲了许多。
现在说“食饭可以充饥”,这是人人共许的,用不着“立宗”,所以叫做立和敌“相符极成”。
上面宗上九过是“宗”上犯过,不过前面五过是遣除一切法的“自相”,及障碍他人的“智慧”;中间三过是没有“宗依”,而不容许成立“宗体”;后面一过是人人已知,徒劳无“果”。这九种都叫做“似立宗”。
测验怎样叫做所别不极成?怎样叫做俱不极成?
怎样叫做相符极成?怎样叫做遣诸法自相门?
怎样叫做不容成?怎样叫做立无果?
【“因”有“十四过”,是如何?】
现在来说“因”的过,共有三种:
(1)“不成”有四过。
(2)“不定”有六过。
(3)“相违”有四过。
“不成”有“四过”,是如何?
(1)“两俱不成”
例:
宗——人头有作用,
因——可以行路故。
前面“宗”过只要举一支,现在“因”过就要举两支了。宗的“前陈”既然是“人头”,举的“因”是“行路”,人头会行路,立同敌两家,俱不共许,所以叫做“两俱不成”。
(2)“随一不成”
例:
宗——女子不必读书,
因——无才便是德故。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已成过去的废话,现代新青年女子就不会赞成的,所以叫做“随一不成”。
(3)“犹豫不成”
例:
宗——草中有人,
因——有人行故。
你说草中有人行,是不是的确?假定是蛇行或是风动,难道也是人行吗?这是“因”上自己先犯了狐疑不定的过失,所以叫做“犹豫不成”。
(4)“所依不成”
例:
宗——龟毛有作用,
因——可做笔故。
笔依毛做,笔是“能依”,毛是“所依”。龟毛既是没有,怎样可以做笔?
所以叫做“所依不成”。
测验因中十四过分为几类?不成有几?
不定有几?相违有几?
怎样叫做两俱不成?怎样叫做随一不成?
怎样叫做犹豫不成?怎样叫做所依不成?
“不定”有“六过”,是如何?
(1)“共不定”
例:
宗——我是人,
因——有眼故。
人有眼,畜生也有眼;有眼的“因”可以成立你是“人”,亦可以成立你是“非人”,故名“共不定”。
(2)“不共不定”
例:
宗——我是人,
因——有四目故。
无论是人或不是人,都没有四个眼,所以叫做“不共不定”,人与非人都不共此“因”故。
(3)“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
例:
宗——我是在家人,
因——剃光头故。
在家人是“同品”,有一部分人“剃光头”;出家人是“异品”,完全“剃光头”。因明上的规则,“异品”要“遍无性”;现在异品倒遍有了,剃光了头,岂不是犯了“异品遍有”的过吗?所以叫做“异品遍转”。即是应当“无”,而现在反转成“有”了。
(4)“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
例:
宗——我不是学佛的人,
因——住在家人的房屋故。
不学佛的人是“同品”,固然是住在家人的屋;学佛的人是“异品”,也有一部分住在家人的屋。因为学佛的人有出家学佛和在家学佛,所以“异品”也有“一分”。
(5)“俱品一分转”
例:
宗——我是男人,
因——穿长衫故。
男人的“同品”固然有一部分的人穿长衫,而女人的“异品”也有一部分的人穿长衫,所以叫做“俱品一分转”。同品异品各有一分,也是犯了“异品遍有”之过。
(6)“相违决定”
这个例要立两个。
①立者例
宗——和尚无工作,
因——无农工商职业故,
喻——如游手好闲之人。
对方的人若承认其“因”,没有农工商之职业,则无工作之“宗”,便已成立。
②敌者例
宗——和尚有工作,
因——传教布道故,
喻——如牧师神父。
立者若承认其“因”——传教布道,则有工作之“宗”亦能成立。彼此互相决定,互相违背,双方都不能成立。但立者是“立”,敌者是“破”,
故立者失败,不能成立其“宗”,所以叫做“相违决定”。
测验怎样叫做共不定?怎样叫做不共不定?
怎样叫做转?怎样叫做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
怎样叫做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怎样叫做俱品一分转?
怎样叫做相违决定?
【“相违”有“四过”,是如何?】
(1)“法自相相违”
例:
宗——强盗也是慈悲,
因——害人故。
强盗固然是害人,但害人的不可称他是“慈悲”,实是违背“后陈”的“自相”——“言上表陈”,所以叫做“法自相相违”。
(2)“法差别相违”
例:
宗——贤君是前王,
因——利益民众故。
利益民众的前王如“尧舜”固然是“贤君”,若指前王如“桀纣”,恐怕不是“贤君”吧?这举出来的“因”,同“后陈”的“前王”内容有冲突啊。因为“桀纣”是没有利益民众的,并且违背“后陈”的“差别”——“意中含许”,所以叫做“法差别相违”。
(3)“有法自相相违”
例:
宗——君子不是好人,
因——害人故。
“害人”的固然不是“好人”,但害人的怎样可称为“君子”呢?这害人的“因”,岂不是违背“前陈有法”的“君子”吗?所以叫做“有法自相相违”。
(4)“有法差别相违”
例:
宗——古人是好人,
因——有道德故。
“有道德”的固然是“好人”,但古人如颜回固然有道德,若古人如盗跖也算有道德吗?这有道德的“因”,指古之颜回则可,若指古之盗跖则不可。此因对于宗上前陈的“古人”带了“差别相违”——“意中含许”——盗跖故,所以叫做“有法差别相违”。
测验怎样叫做相违?有法是甚么?
法是甚么?怎样叫做自相?
怎样叫做差别?怎样叫做法自相相违因?
怎样叫做法差别相违因?怎样叫做有法自相相违因?
怎样叫做有法差别相违因?
【“喻”有“十过”,是如何?】
现在来说“喻”过,共有二种:
(1)“同法喻”有“五过”。
(2)“异法喻”有“五过”。
【“同法喻”有“五过”,是如何?】
(1)“能立法下成”
例:
宗——桌子有四只脚,
因——是木料做的,
喻——同喻如藤椅。
“藤椅”固然有“四只脚”,与“宗”相同,然而“藤椅”不是“木料”做的,与“因”相反。“宗”为“所立”,“因”为“能立”这藤椅的“同喻”与“宗”同,与“因”不同,所以叫做“能立法不成”。
(2)“所立法不成”
例:
宗——这是铜香炉,
因——有三只脚故,
喻——同喻如铁香炉。
“铁香炉”固然有“三只脚”,但不是“铜”做的。这“喻”有违背“宗”,所以叫做“所立法不成”。
(3)“俱不成”
例:
宗——这笔可以写字,
因——羊毛做成故,
喻——同喻如香炉。
“香炉”固然不是“羊毛”做的,但也不能“写字”,这“喻”对于“宗”和“因”都没有关系,所以叫做“俱不成”。
(4)“无合”
例:
宗——某某有读书,
因——当教员故,
喻——见当教员,见有读书,如某某。
“合”是要把“因”和“宗”两样连合起来,应说“凡当教员者,皆能读书,如某某”,这样才叫做有“合”。现在不说“凡”和“皆”字,只由两个“见”字,是不能把“因”和“宗”连合起来的,所以叫做“无合”。
(5)“倒台”
例:
宗——某人有读书,
因——当教员故,
喻——凡有读书者,皆当教员,如某某。
同喻要先说“因”,后说“宗”,应说“凡当教员者,皆有读书”,方合正理。若说“凡有读书的,皆当教员”,是不合正理的,因为读书的也有不当教员,所以叫做“倒台”。
测验喻有几过?甚么叫做同法喻?
甚么叫做异法喻?所立是甚么?
能立是甚么?甚么叫做能立法不成?
甚么叫做所立法不成?甚么叫做俱不成?
甚么叫做无合?甚么叫做倒台?
【“异法喻”有“五过”,是如何?】
(1)“前立不遣”
例:
宗——毛笔有用,
因——可写字故,
喻——异喻如香炉。
“香炉”固然不可“写字”,但是也有用,可以“插香”。“遣”是“远离”义,现在“异喻”既不能远离“宗”,故名“所立不遣”。
(2)“能立不遣”
例:
宗——碗是磁器做的,
因——食饭有用故,
喻——异喻如筷子。
筷子固然不是“磁器”做的,但是食饭也有用,对于“能立”之“因”,不能远离,故名“能立不遣”。
(3)“俱不遣”
例:
宗——火车上可坐人,
因——钢铁做成故,
喻——异喻如飞机。
“异喻”的“飞机”固然可以坐人,并且也是钢铁做成的,对于“宗”和“因”都不能远离,所以叫做“俱不遣”。
(4)“不离”
例:
宗——和尚会念经,
因——出家故,
喻——见不会念经,见不出家者,异喻如某人。
同喻固然要用“凡”“皆”二字,才有连合,但“异喻”也要用“凡”及“皆”二字,才能远离。现在也是用两个“见”字,故名“不离”。“凡”不会念经者“皆”未出家,异喻如某人,这样才叫做“有离”。
(5)“倒离”
例:
宗——和尚会念经,
因——出家故,
喻——凡不出家者,皆不会念经,异喻如某人。
不出家者会念经的也很多,但可说“凡不会念经者,皆未出家”,不可说“凡不出家者,皆不会念经”,这是叫做“倒离”。
测验甚么叫做所立不遣?甚么叫做能立不遣?
甚么叫做俱不遣?甚么叫做不离?
甚么叫做倒离?
以上宗、因、喻三十三过讲完了,现在再总说如后。
(1)真能立:怎样叫做“真能立”呢?宗因喻三支无缺,三十三过,一过都不犯,这叫做“真能立”。
(2)似能立:怎样叫做“似能立”呢?宗因喻互缺一支,三十三过,随生一过,这叫做“似能立”。
(3)真能破:怎样叫做“真能破”呢?立者,宗因喻三支或有缺,或有过,破者能显示其谬,或立量破,或显过破,这叫做“真能破”。
(4)似能破:怎样叫做“似能破”呢?立者无过,虚妄指摘,反自陷过,这叫做“似能破”。
(5)真现量:怎样叫做“真现量”呢?现量照境,不假推度,如灯照物,直取其境,不起名言种类,这叫做“真现量”。
(6)似现量:怎样叫做“似现量”呢?不是直觉照境,要假第六意识去思量卜度,计较种种名言,这叫做“似现量”。
(7)真比量:怎样叫做“真比量”呢?照前面的宗因喻,三支无缺,不犯一过,这叫做“真比量”。
(8)似比量:怎样叫做“似比量”呢?反过来说,就是宗因喻三支互缺,并且带过,出言有过,这叫做“似比量”。
测验真能立要甚么条件?似能立要甚么条件?
真能破要甚么条件?似能破要甚么条件?
怎样叫做真现量?怎样叫做似现量?
怎样叫做真比量?怎样叫做似比量?
以上把因明上“正”和“反”两方面的“真能立”和“似能立”道理简单讲完了,其余的理论可参考《因明入正理论讲话》,以及窥基《大疏》并其他各种著述方可。
即说偈曰:
【希望世界人个个学因明
破邪及显正人类享和平】
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都是会灭种族,
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
断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
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
大前提——凡主张戒杀者,都是会亡国,
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戒杀,
断案——故佛教是会亡国。
这是对于“民权主义”相冲突。
大前提——凡主张不事生产者,都是会亡家,
小前提——佛教是主张不事生产,
断案——故佛教是会亡家。
这是对于“民生主义”相冲突。
大凡一种学说的主张,如果对于本国大家所共同信仰的“三民主义”相冲突,你想流行到民间去,那是好像缘木求鱼一样,不打倒你还算是侥幸!
我们佛教徒遇到了这种难题,怎样去对付它呢?是不是说不要紧,我们有无常、苦、空、无我的法宝,去解决它呢?如果真是这样,那真是火上加油,足助自杀的论调。
所以我处处欢喜和人家讲“因明”,就是看到这一层。他如果懂了“因明的规则”,他说话也就不敢乱说,会入“正理”了。如其不信,试问:
(1)主张独身者会灭种吗?
宗——佛教不会灭种,
因——有在家学佛故,
喻——如男女居士。
(2)主张和平者会亡国吗?
宗——佛教不会亡国,
因——有大乘菩萨戒故,
喻——如扶助弱小民族之国家。
(3)主张教育者会亡家吗?
宗——佛教不会亡家,
因——有教育文化职志故,
喻——如普通教育文化。
吾故曰:不善因明规式者,今后恐难以弘法。故负有宣传佛教之责任者,对此宜熟习研究。在中国翻译的“因明论”计有两种:
(1)《因明正理门论》:是陈那菩萨所造,唐义净法师译。
(2)《因明入正理论》:是商羯罗主菩萨所造,唐玄奘法师译。
现在所讲的是属于第二种。
这个题目的解释很简单的,就是:
(1)由此因明而入陈那的正理。
(2)由此正理而入陈那的门径。
(3)由此入论而入陈那的因明。
这三种解释都能略诠,现在先把这个“因”字,表说如左:
a.“生因”:是由此“因”,而生敌者之“智”,故名“生因”,单属“立者”一方面说。
b.“了因”:是由此“因”,而了立者之“义”,故名“了因”,单属“敌者”一方面说。
“生因”又分为三:由立者先有现量之智,故名“智生因”。次由智而观察其义,故名“义生因”。再由义而发言,故名“言生因”。所以先有智而后明义,次由义而后发言,是从内向外,因为智在内而言在外。
“了因”又分为三:由敌者先明了立者之言,故名“言了因”。次由言而明了其义,故名“义子因”。再由义而生其智,故名“智了因”。所以先有言而后明义,次由义而生智,是从外向内,因为言在外而智在内。因之:
“立者”虽重在“发言”,而“智”和“义”实属先要的条件。
“敌者”虽重在“生智”,而“言”和“义”亦是先决的问题。
“智生”、“义生”单属“立者”。
“义了”、“智了”单属“敌者”。
而“言生”、“言了”乃属“立”和“敌”双方直接。
“因”的大意略释如是,其“论题”或“离释”或“合释”请阅《因明大疏》。
【商羯罗主菩萨造】
“商羯罗”,华言骨缫;是天名,合言为天主。因菩萨之父母乞此天神而得子,故以为号。自利利他,制造此论,上弘佛注,下度众生,故称菩萨。
【玄奘法师译】
“玄奘”是别号,“法师”是通称。“玄”是智慧玄妙,“奘”是福德广大。法师之意是以法自师,亦以法为人师。广译经论,又名“译师”。
【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
释此颂文。先列其表。
“能立”是属于“立者”。
“能破”是属于“敌者”。
“现量”、“比量”是双通“立”和“敌”。
“真”者不谬。
“似”者乖违。
(1)何谓真能立?三支无缺,诸过皆无,能正开示,名“真能立”。
(2)何谓真能破?立者错谬,能正指责,或显过破,或立量破,名“真能破”。
(3)何谓似能立?四支互缺,诸过随生,自误误人,名“似能立”。
(4)何谓似能破?立者无过,反自陷言,以正为倒,将非作是,名“似能破”。
(5)何谓真现量?直照其境,不假思量,名“真现量”。
(6)何谓真比量?三支具足,事理分明,毫无错谬,名“真比量”。
(7)何谓似现量?非直照镜,思量卜度,名“似现量”。
(8)何谓似比量?似是而非,事理含糊,非真实智,名“似比量”。
“能立”与“能破”虽唯“悟他”,亦兼“自悟”。盖悟他必先自悟,约胜而言,故名“悟他”。
“现量”与“比量”虽唯“自悟”,亦兼“悟他”。盖自悟后亦须悟他,亦约胜而言,故称“自悟”。
“似立”与“似破”虽未能“悟他”,约反面观,多助正面,故亦有“悟他”。
“似现”与“似比”虽未能“自悟”,倘无邪僻,难显真正,故亦有“自悟”。
是故无论若“真”若“似”,互相发明,其功力齐等。上来一颂略释如此。
【如是总摄诸论要义,此中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
“如是”二字是指前面一颂,“总摄”是总包收摄,“诸论”是指一切经论。“要义”是指一切经论中紧要的义理,不出“能立”“能破”等一切要义。“此中”二字是指前“能立”中的条件。
怎样叫做“能立”呢?答覆这个问题,只用“宗等多言”四个字就够了。“宗”就是宗旨,“等”就是因和喻。意思就是说,“能立”的条件是要用“宗”“因”“喻”很多的语,才叫做“能立”。反过来说,设若没有“宗旨”,又没有“理由”,或有理由,又没有“事实”;话说不完全,怎样去同别人辩论呢?
“开”是开导,“示”是指示,问者有二:
(1)“敌者”就是反对的人。
(2)“证者”就是证明的人。
“未了义”就是“敌者”同“证者”没有明了我“所立”的意义。
敌者未了——一是无知,二是偏执,三是异教。
证者未了——一是年老,二是理异,三是审详。
故就“敌者”言“开”——如茅塞顿开。
而对“证者”言“示”——如歧路指示。
或对敌、证,双言开、示。能用宗、因、喻许多的言句,来开导指示一切有疑问的人,不明了,能令他明了,这是“能立”的目的。至于“能立”,但属“因”和“喻”,“宗”是“所立”,那是到后面再来说明。
【此中宗者,谓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差别性故,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如有成立,声是无常。】
上面说过,“能立”的条件是用宗、因、喻做成的,现在先把“宗”上几个条件逐一说明如下:
做“宗”的条件一共有四条,一要“极成有法”,二要“极成能别”,三要“差别性故”,四要“随自乐为所成立性”。这四个条件不缺,才能叫做“宗”。
“有法”是“前陈”,“能别”是“后陈”,“极”是至极,“成”是成就,连起来说,就是“至极成就”。明白点说,就是前陈宗依及后陈宗依,立者和敌者双方都到了极点共许成就,所以叫做“极成有法”、“极成能别”。
“差别性故”这句话你们倒不要误会,切切不是八名词中的“自性差别”,因为那个地方的“差别”是说“后陈”差别“前陈”——述语对主语说的。这里所说的“差别”是前后陈互相差别,怎样叫做“互相差别”呢?
例如:声是无常
这句话里的前陈是“声”,后陈是“无常”。但前陈不定是一个,后陈也不定是一个。例如:
现在说声是“无常”,不是说色香味等“无常”,说的是无常之“声”,不是说苦空无我等“声”。
即因为前陈同后陈是差别,后陈同前陈也是差别,所以叫做“互相差别”,故名“差别性故”。
“随自乐为所成立性”,“随”是“随顺”,“自”是“自己”,“乐”是“好乐”,“为”是“作为”,“所成立”是“宗体”,“能成立”是“因喻”,综起来说:随顺自己欢喜立的宗体,这样才叫做“宗”。要知道怎样才叫做自己欢喜?那是要看下面的四种宗体:
(1)遍所许宗
(2)先承禀宗
(3)傍准义宗
(4)不顾论宗
怎样叫做“遍所许宗”呢?就是说普遍一切人所共许的,这是不能“立宗”啊。
怎样叫做“先承禀宗”呢?“先”就是未立宗之先,“承”是“承受”,“禀”是“秉奉”,意思就是说,立者和敌者在未立宗之先已经是同禀受一样的教法,所谓同教中人,无所诤论。
怎样叫做“傍准义宗”呢?“傍”是“傍显”,“准”是“准从”,“义”是“义理”,“傍准义”就是不从正面说,乃从反面说。譬如明明是说张三,他偏偏要说李四,这叫别人怎样会知道呢?因明上的规则是要对方的人,在言语上知道你说的是甚么。如果你说话不明不白,那是最容易令人误会,怎样会能令真理明白呢?所以傍准义宗也是不能“立宗”啊。
怎样叫做“不顾论宗”呢?“不顾”就是不问对方敌者反对,我总是要立,“宗”辩论来成立。可见前面三种——(1)“遍所许”,(2)“先承禀”,(3)“傍准义”,都是不能“立宗”。唯有第四不顾论,才是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才可“立宗”,现在来举出一个例:
声论派,他主张——声是常住。
佛教徒,他主张——声是无常。
佛教徒反对声论派,就是不顾宗论。上面“宗”的规则大略讲了,现在再来讲“因”的规则:
【因有三相,何等为三?谓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云何名为同品异品?谓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如立无常,瓶等无常,是名同品。异品者,谓于是处,无其所立,若有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此中所作性,或勤勇无间所发性,遍是宗法,于同品定有,于异品遍无,是无常等因】。
因有三相,相者向也。“三相”就是“三向”,也就是说,“因”的规则要向三方面上的规炬去作为依据:
(1)遍是宗法性
(2)同品定有性
(3)异品遍无性
怎样叫做“遍是宗法性”呢?“遍”是“普遍”,“宗”是“宗体”,“法”是“有法”,即是前陈的“宗依”。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同宗体有法前陈上宗依相遍满。
怎样叫做同品定有性呢?“同”是“相同”,“品”是“品类”,“定”是“决定”;就是说,“因”的性质要与同类上的事物,决定要有。
怎样叫做“异品遍无”性呢?“异”是“不同”,“遍”是“完全”,“无”是“没有”;就是说,“因”的性质要同异类的事物,是完全没有。
怎样叫做同品呢?就是说,举出来的“因”要和“所立宗”上、“后陈法”上所有的意义,要均平同等的义类,这样才叫做“同品”。譬如所立的宗体是“无常”,举出来的瓶也是“无常”,这样才叫做“同品”。
怎样叫做异品呢?就是说,在异品的处所没有它“所立”的宗体,设若异品是“常”,看见它不是所作,譬如“虚空”一样,那是异品啊。
这里举出两个理由:
(1)所作性——对“声生论”说。
(2)勤勇无间所发性——对“声显论”说。
这两个都是正因,在九句因中:
(1)所作性——是第二句——同品有。
(2)勤勇无间所发性——是第八句——同品有非有。
这两个为甚么都叫做“正因”呢?因为“所作性”及“勤勇无间所发性”这两个理由,都可反对“常”的宗旨,成立“无常”的宗旨,三种相符:
(1)对于“宗上有法”也遍。
(2)对于“同品”决定是有。
(3)对于“异品”完全没有。
上面举出这两个因,实实在在是成立“无常”的正因。上面总算把“宗”和“因”都讲过了,现在再来讲“喻”:
【喻有二种:一者同法,二者异法,同法者,若于是处,显因同品,决定有性,谓若所作,见彼无常,譬如瓶等。异法者,若于是处,说所立无,因遍非有,谓若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此中常言,表非无常,非所作言,表无所作,如有非有,说明非有,如说声无常,是立宗言,所作性故者,是宗法言;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等者,是随同品言;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如虚空者,是远离言。唯此三分,说名能立。】
说到“喻”,分开来有两种:
第一种与“后陈”相同。叫做“同法喻”。
第二种与“后陈”相异,叫做“异法喻”。
怎样叫做“同法喻”呢?就是说,在“同喻”的地方能够显出“因”的“同品”,并且决定有“无常”的性质;设若是“所作性”,又知它是“无常性”,用瓶等来做譬如,这就叫做“同法喻”。
怎样叫做“异法喻”呢?就是说,在“异喻”的地方说它对于所立的“宗体”完全没有,对于“因”上也是完全没有;设若是“常”的东西,看见它又不是“所作”,好像同“虚空”一样,这就叫做“异法喻”。
不过这“异法喻”上说的“常”是表示不是“无常”,“非所作”这句话是表示“没有所作”。设若再不明白的话,现在再来说个譬喻,譬如我问你:“身上带有珍珠宝贝么?”你答:“非有。”这“非有”两个字就是表示“没有”。我不能叫你再拿一个“非有”的东西出来,因为非有就是没有。又例如印度胜论派的教祖,他主张一切法都是由“大有性”所有的,有一位徒弟五顶反对他的师父鸺鹠仙人,他说:“大有性非大有信。”意思就是说,没有大有性,其理相同。又如说“声是无常”,这是“立宗”的话。又说“所作性故”,这就是“立宗的因法”。若是所作,又看见它是无常,譬如瓶等的话,这是“随顺同品”说。若是常住,又看见它不是所作,譬如虚空的话,这又是“远离宗因”说。现在总算把上面的宗、因、喻三分讲完了,总结一句,合乎上面的规则,才算是“真能立”。
上面说的是“真能立”结构的规则,下面再来说“似能立”错误的比例:
【虽乐成立,由与现量等相违故,名似立宗。谓现量相违,比量相违,自教相违,世间相违,自语相违,能别不极成,所别不极成,俱不极成,相符极成。】
“虽乐成立”这句话就是说,立者虽然欢喜成立自己的宗旨,然而还有现量等九种过误,所以叫做“似立宗”。现在一样一样的说明在下面:
【此中现量相违者,如说声非所闻。】
(1)“现量相违”。例:
宗——声非所闻。
“现”是“现在”、“现有”、“现露”,简别不是过去、未来。也不是现在没有,也不是隐藏。就是“五根直接五尘”的境界,音声本来是耳识亲闻,现在说音声不是所闻,那末,辩论时所听的是甚么?这明明是违背事实,岂不是违背现量吗?所以叫做“现量相违”。
【比量相违者,如说瓶等是常。】
(2)“比量相违”。例:
宗——瓶等是常。
花瓶这件东西现在虽然没有破坏,但将来终有一天会破坏,你现在说它是“常”,岂不是违背比量吗?所以叫做“比量相违”。
【自教相违者,如胜论师,立声是常。】
(3)“自教相违”。例:
宗——声是常。
胜论师是印度一种哲学派,他的主张本来说声是“无常”。他现在既然说声是“常”,岂不是违背自教?所以叫做“自教相违”。
【世间相违者,如说怀兔,非月有故。又如说言,人顶骨净,众生分故,犹如螺贝。】
(4)“世间相违”。例:
宗——怀兔非月。
又例:
宗——人顶骨净。
因——众生分故。
喻——如螺贝。
月中怀兔是印度一种风俗,大家都是这样说:“月亮里面怀了一只兔子,你现在说非有,岂不是世间相违吗?”
第二个例,是印度一种外道,他说:“头顶上如果戴了一顶死人骷髅壳的帽子,就可以生天。”后来看见有人笑他,就立这个宗旨,他说:“人的头顶骨是清净的,因为也是众生的一份,好像海边的螺贝壳一样很白。”他虽然这样的勉强说,但是究竟世人是不公认的,所以说是“世间相违”。
【自语相违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
(5)“自语相违”。例:
宗——我母是石女
我母是前陈,石女是后陈。石女又称虚女,是结婚多年不生儿女的妇女。现在前陈既称是我母,明明是有生子;后陈既称石女,明明又是没有生儿;现在把“我母”同“石女”连在一处,岂不是“前后矛盾”?所以叫做“自语相违”。
【能别不极成者,如佛弟子,对数论师,立声坏灭。】
(6)“能别不极成”。例:
宗——声有坏灭。
立者,是佛弟子,敌者,是数论派。后陈的“坏灭”是数论师不共许,数论师说:一切物只有“转变”,没有“坏灭”,所以叫做“能别不极成”。
【所别不极成者,如数论师,对佛弟子,说我是思。】
(7)“所别不极成”。例:
宗——我是思。
立者,是数论派,敌者,是佛弟子。前陈的“神我”,佛弟子不共许,所以叫做“所别不极成”。
【俱不极成者,如胜论师,对佛弟子,立我以为和合因缘。】
(8)“俱下极成”。例:
宗——我为和合因缘。
立者,是胜论派,敌者,是佛弟子。前陈的“神我”、后陈的“和合因缘”佛弟子都不共许,前后陈都不共许,所以叫做“俱不极成”。
注意!这个“和合因缘”不是佛教所说的“因缘假和合”,是胜论派中六句义——“和合句”。
【相符极成者,如说声是所闻。】
(9)“相符极成”。例:
宗——声是所闻。
我们要知道,因明的规则,前后两个“宗依”要“立”“敌”双方共许;“宗依”连成“宗体”,是要“敌者”反对。现在说声是所闻,人人都“共许”,所以叫做“相符极成”。
【如是多言,是遣诸法自相门故,不容成故,立无果故,名似立宗过。】
如是二字指上面宗上九过,束为三类:
(1)前五,遣诸法自相门故。
(2)中三,不容成故。
(3)后一,立无果故。
怎样叫做“遣诸法自相门故”呢?“遣”是“遣除”,诸法自相,就是一切法的自体,“门”是“智门”。一切法的自体本来如是,例如水有湿相,火有热相,风有动相;假定你说水没有湿相,火没有热相,风没有动相,这明明不是遣除它的自相吗?同时也是闭塞对方人的智慧,因为“立宗”本来是开示对方的人,生起智慧,现在不但不能令他生智慧,反而把他本有的智慧遣除了。前面“现量相违”、“比量相违”,“自教相违”、“世间相违”、“自语相违”。这五种相违就是遣除一切法的“自相”,又是遣除对方人的“智相”,所以叫做“遣诸法自相门故”。
怎样叫做“不容成故”呢?就是不容许成立“宗体”,就是中间三种:“前别不极成”、“所别不极成”、“俱不极成”。因为没有前后陈的“宗依”,则“宗体”即不容许成立。
所以叫做“不容成故”。
怎样叫做“立无果故”呢?如无果即等于“徒劳无功”。作事是要有结果,说话既然立敌相符,已经共许,便违背宗体要一许一不许诤论的规则。例如说食饭可以充饥,饮茶可以止渴,这谁人不知?用不着你立宗,如果你要立宗,便成了废话了,所以叫做“立无果故”。
【已说似宗,当说似因,不成不定,及与相违,是名似因。不成是四:一两俱不成,二随一不成,三犹豫不成,四所依不成。】
前面“宗过”九种,已经讲过了,现在来讲“因过”十四种,分为三类,“不成”有四,“不定”有六,“相违”有四。现在先讲“四种不成”。
【如成立声为无常等,若言眼所见性故,两俱不成。】
(1)“两俱不成”。例:
宗——声是无常。
因——眼所见故。
因为“声”不是“眼”所能见,立和敞两家都不共许,所以叫做“两俱不成”。
【所作性故,对声显论,随一不成。】
(2)“随一不成”。例: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立者,胜论派;敌者,声显论派。“声显论派”他不共许“声”是“所作”,所以叫做“随一不成”,就是随敌者一方面不赞成。
【于雾等性,起疑惑时,为成大种和合火有,而有所说,犹豫不成。】
(3)“犹豫不成”。例:
宗——彼处有火。
因——见有烟故。
因明规则是用“因”来成立“宗”,那末,“因”的条件先要决定,然后才能用“因”来成“宗”。现在因上的烟还是云?是雾?尚未决定,怎样可以用不决定的烟、云、雾的“因”,来成立彼处有火“宗”呢?“大种”就是“四大种”,因为“火”也是四大和合而成。
【虚空实有,德所依故,对无空论,所依不成。】
(4)“所依不成”。例:
宗——虚空实有。
因——德所依故。
印度有一种学派,它根本上不赞成有虚空,所以叫做“无空论师”。因明上的规则,“前陈”的“宗依”先要敌者共许;现在前陈“虚空”,敌者是先不许。现在说德所依故,那末,“德”是“能依”,“虚空”是“所依”,虚空既无,所以叫做“所依不成”。胜论派空是属于实句,德句是依实句,实句的虚空既无,所以德句就变了所依。若再不懂,我再说个例。
宗——我母早年已死。
因——现在又生子故。
“所依”的“母亲”已死,“能依”的“儿子”何有?这就叫做“所依不成”。
上面这四种虽然有“因”,然而这“因”不能成立“宗体”,所以叫做“四不成”。
【不定有六: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四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五俱品一分转,六相违决定。】
上面所讲的是“四不成”,现在来讲“六不定”,先标六种,向下逐条解释:
【此中共者,如言声常,所量性故,常无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为如瓶等所量性故,声是无常;为如空等所量性故,声是其常。】
(1)“共不定”。例:
宗——声是常。
因——所量性故。
“量”是“思量”,常的“虚空”固然可以思量,无常的“瓶”也可以思量。那末,这个“思量”还是成立“声是常”呢?还是成立“声是无常”呢?二俱不定。
【言不共者,如说声常,所闻性故,常无带品,皆离此因,常无常外,余非有故,是犹豫因,此所闻性,其犹何等。】
(2)“不共不定”。例:
宗——声是常。
因——所闻性故。
“闻”是“耳闻”,常的“虚空”固然不可闻,无常的“瓶”也是不可闻。这“所闻性”的“因”,还是同“虚空”的“常”?还是同“瓶”的“无常”?二俱没有,故名“不定”。
【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者,如说声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此中非勤勇无间发宗,以电空等为其同品,此无常性,于电等有,于空等无,非勤勇无问所发宗;以瓶等为异品,于彼遍有;此因以电,瓶等为同品,故亦是不定;为如瓶等无常性故,彼是勤勇无间所发;为如电等无常性故,彼非勤勇无间所发。】
(3)“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例:
宗——声非勤勇无间所发。
因——无常性故。
“非勤勇”是同品,“是勤勇”是异品。“无常性”的“因”可以成立非勤勇“电”的同品一分,不可成立非勤勇“虚空”同品的一分,故名同品一分。无常性的因对于是勤勇异品的一切事物,都能成立,故名“遍转”。“遍”是“完全”,“转”是异品应当遍无,现在反转为有,故名为“转”。同品异品都有此“因”,亦名“不定”。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者,如立宗言,声是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瓶等为同品,其无常性,于此遍有;以电空等为异品,于彼一分电等是有,空等是无,是故如前名为“不定”。】
(4)“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例:
宗——声是勤勇无间所发。
因——无常性故。
可以成立非动勇异品的一分——电,此“无常性”的“因”,同品异品都有,亦名“不定”。
【俱品一分转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此中常宗,以虚空极微为同品,无质碍性,于虚空等有,于极微等无;以瓶,乐,为异品,于乐等有,于瓶等无;是故此因,以乐以空为同法故,亦名不定。】
(5)“俱品一分转”。例:
宗——声是常。
因——无质碍故。
同品有二:(1)虚空常,(2)极微常
异品有二:(1)瓶无常,(2)乐无常
此无质碍因对于同品的“虚空”,固然是“无质碍”,但对于异品的“乐”也是“无质碍”。此无质碍的因对于同品的“虚空”、异品的“乐”,都有一分,所以也是不定。
上面五过除了第二是缺同品,其余都是犯了异品有的过,都是不定因。
【相违决定者,如立宗言,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声常,所闻性故,譬如声性。此二皆是犹豫因故,俱名不定。】
(6)“相违决定”。这个例要举两个量:
①“立者量”,②“敌者重”。
一是立者量,“胜论派”所举出。例: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喻——如瓶。
二是敌者量,“声生派”所举出。例:
宗——声是常。
因——所闻性故。
喻——如声性。
要知道,因明上的规则,“宗”是要立、敌相诤,“因”是要立、敌共许。前二例,胜论师所作性的“因”,声生论是“共许”,所以用共许所作的“因”,来成立胜论师“声是无常”的“宗”。但是所闻性的“因”,也是胜论师“共许”的,因此声生论用它共许所闻性的“因”,来成立声生论“声是常”的“宗”,这里有几点先要知道:
①“声”有“所闻性”。
②“声性”有“所闻性”。
③“声性”是“常”。
④“所闻性”也是“常”。
上面这四点胜论师都是赞成,因此声生论才有同喻来助“因”成“宗”。若对佛弟子它就缺了同品,犯了六不定中第二“不共不定”的规则了,何以见得呢?
①声是所闻——佛弟子是“赞成”。
②声性是所闻——佛弟子“不赞成”。
③声性是常——佛弟子“不赞成”。
④所闻性也是常——佛弟子“不赞成”。
这三条佛弟子既然都不赞成,那末,缺了声性的同喻,再找不出其他的同喻了,所以叫做“不共不定”。
现在胜论师既然赞成声性是有,又是常,所以声生论才能拿它共许的同喻,来成立声生论“声是常”的“宗”。这一点,研究因明的人不可不知道。话虽这样说:“相违决定。”好像两家都不能成立,其实立者胜论师失败了。因为声生论这样一来,弄得他不能成立“声是无常”的“宗”啦。
上面六种因是不定成立宗体,下面四种因不但不能成立,并且所出的“因”是反对自己所立的“宗”旨,所谓自杀的论调。
【相违有四:谓法自相相违因,法差别相违因,有法自相相违因,有法差别相违因等。】
现在先标“四种相违”,下面再来逐条解释:
【此中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声常,所作性故,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此因唯于异品中有,是故相违。】
(1)“法自相相违因”。例:
宗——声是常。
因——所作性故。
又例:
宗——声是常。
因——勤勇无间所发性故。
这二例,前者是“声生论师”,后者是“声显论师”。
“法”是“后陈”,“有法”是“前陈”。
“自相”是“言上表陈,“差别”是“意中含许”。
怎样叫做“言上表陈”呢?“言”是“言语”,“表”是“表现”,“陈”是“陈白”,合言之,就是“言语上表现陈白出来”了。
怎样叫做“意中含许”呢?“意”是“意思”,“含”是“包含”,“许”是“允许”。合言之,就是“意思里面包含允许”的。
例如:慈航——这是明明白白指的一个人——“言上表陈”。
又如:某人——是指何人?未有明白指出——“意中含许”。
前面两个“因”都是反对后陈常的“宗依”,因为既是“所作”,当然不是“常”;既是“勤勇”,也不是“常”,所以叫做后陈法上的“自相相违”。
【法差别相违因者,如说眼等必为他用,积聚性故,如卧具等,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为他用,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诸卧具等,为积聚他所受用故。】
(2)“法差别相违因”。例:
宗——眼等必为他用。
因——积聚性故。
喻——如卧具等。
立者,是数论师,敌者,是佛弟子。眼耳鼻舌身是“前陈”,“他”字是指“后陈”——神我。然而为甚么不说“神我”,而说“他”字来代表呢?因为“神我”是佛弟子不共许,也就是后陈的“宗依不极成”——“能别不极成”,宗体就不能成立。数论师用“他”字来代表,是用含糊——暧昧语,但是用的是“积聚因”,刚刚同“神我”相反,因为“神我”不是“积聚”,所以“因”是违背法的差别——“意中含许”。况且卧具——床帐枕被……等,也是“积聚性”,不是“神我”的性质。不过卧具等约“精神”上是“神我”受用胜,约“肉体”上是“假我”受用胜,反对的方面上讲,此卧具不但不给“神我”受用,纵然给受用的话,也应该给“假我”受用。
【有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有性非实非德非业,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如同异性,此因如能成遮实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决定故。】
(3)“有法自相相违因”。例:
宗——有性非实非德非业。
因——有一实故有德业故。
喻——如同异性。
【有法差别相违因者,如即此因,即于前宗,有法差别作有缘性,亦能成立与此相违作非有缘性,如遮实等,俱决定故。】
(4)“有法差别相违因”。例:
宗——有性非实非德非业。
因——有一实故有德业故。
喻——如同异性。
第三、第四内容意义虽然不同,但形式相等,故合而论之。
陈那菩萨欲考正因明法式,故检查从前胜论派教主,对他弟子五顶所立之量有过,即上二种相违。
先讲胜论六句义:(1)实,(2)德,(3)业,(4)大有性,(5)同异性,(6)和合性。
(1)实:“实”是“实体”,就是宇宙万有一切事事物物的“实体”。
(2)德:“德”是“德相”,就是一切法体上所有的“德相”。
(3)业:“业”是“业用”,就是一切体相上所有的“业用”。
(4)大有性:“性”是“体性”,“有性”是“能有”。“大”是普遍一切法上都有,即是能有宇宙万有——森罗万象的实、德、业所有的东西。这就叫做“大有性”。
例如:
上面这三个譬如是恐怕不懂“大有性”有甚么功用,略作方便,使易知之。
(5)同异性:“同”是“相同”,“异”是“不同”。例如“地”同“地”是同,“地”同“水”是异;“水”同“水”是同,“水”同“火”是异,乃至宇宙万有每一法上都有“同”有“异”,或“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所以叫做“同异性”。
(6)和合性:“和”,如水土相和;“合”,如函盖相合;诸法有相和合,所以叫做“和合性”。
上面把六个名词的意义约略的解释一下,现在来把胜论师立量的因缘说说。胜论派的始祖鸺鹠仙人既悟宇宙万有不出六句,欲传其法,流布后世,数万年求得一七德具足之五顶为弟子,说其六句,至第四句——大有性,五顶不信,故其师鸺鹠仙立量成立,其二人师徒诤论如下:
鸺鹠仙的主张:在离实、德、业外,另有一大有性。
五顶的主张:在实德业上就有一个有性——有实德业的性。例如:
地上有坚性,离地无坚性。
水上有湿性,离水无湿性。
火上有热性,离火无热性。
风上有动性,离风无动性。因此,那末,
实上有实性,离实无实性。
德上有德性,离德无德性。一
业上有业性,离业无业性。
合言之,即实德业上有实德业的“性”,如果离开了实德业,那里还有实德业的“性”呢?
五顶的主张固然是对,但是鸺鹠仙要立“大有性”为万有之“因”,不得不在实德业外,另有一能有实德业的“性”,故诤论之。立量的结果,鸺鹠仙的宗旨成立,五顶从之,并弘传其敦法,至今存之。但陈那菩萨考察的结果,以为有过。
——“有法自相相违”——
宗——有性非实非德非业。
因——有一实故,有德业故。
喻——如同异性。
陈那菩萨破第一种作法,说你的“因”,如果是能有实德业,当然就不是言前陈上的“有性”,用他自己的“因”,来破他的“前陈”。
宗——有性非有性。
因——有一实故,有德业故。
喻——如同异性。
故云:此“因”如能遮实德业等,如是照样也能遮有性非有性,有一实故。
第二量是属于“差别相违”,说是把有性改作“大有性”,意思就是说,既能有一实,有德业,那就不能离开实德业,设若离开实德业,那就不是实德业的“性”了。大约:
(1)赞成离开实德业,就没有“大有性”。
(2)赞成有“大有性”,就不能离开实德业。
例如:
赞成有火性,就不能离开火。
赞成离开火,就不能有火性。
再例:
赞成有人性,就不能离开人。
赞成离开人,就没有人性了。.
这样赞成有,就不能离;赞成离,就不能有。又要有,又要离,此理不通。
上面总算把因上十四过略略讲完了,现在再讲“喻过”:
【已说似因,当说似喻,似同法喻,有其五种: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四无合,五倒合,似异法喻,亦有五种: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离,五倒离。】
喻中有同喻、异喻。同喻有五种,异喻亦有五种,现依次第分别解释之:
【能立法不成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诸无质碍,见彼是常,犹如极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能成立法,无质碍无,以诸极微,质碍性故。】
(1)“能立法不成”。例:
宗——声是常。
因——无质碍故。
喻——同喻如极微。
以下是喻上的过,都是对于宗、因上的规则违犯。“能立”是“因”,“所立”是“宗”,能立法不成,就是举出来的“同喻”对于“因”上相违了。前例极微是“常”,对于“宗”是相同;极微是“有质碍”,对于“因”上相违,故名“能立法不成”。
【所立法不成者,谓说如觉,然一切觉,能成立法,无质碍有,所成立法,常往性无,以一切觉,皆无常故。】
(2)“所立法不成”。例:
宗——声是常。
因——无质碍故。
喻——同喻如觉。
“觉”是“知觉”,属于心法,刹那刹那生灭,不是常住的。“知觉”是“无质碍”,能成立的是相同,所成立的宗又相违,因为“觉”是“无常”,所以是“所立法不成”。
【俱不成者,复有二种,有及非有,若说如瓶,有俱不成,若说如空,对无空论,无俱不成。】
(3)“俱不成”。计分二种:
①“有体喻”,②“无体喻”。
①“有体喻”例:
宗——声是常。
因——无质碍故。
喻——同喻如瓶。
瓶是有质碍,又是无常,所以和宗、因都是相违,叫做“俱不成”——“能立”与“所立”都不成。
②“无体喻”。例:
宗——声是常。
因——无质碍故。
喻——同喻如空。
本来“如空”是对,然而遇到了“无空论师”,他既不赞成有“虚空”,所以不能用虚空的譬喻,来助“因”成“宗”。
【无合者,谓于是处,无有配合,但于瓶等,双现能立所立二法,如言于瓶,见所作性,及无常性。】
(4)“无合”。例: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喻——凡所作性,皆是无常,同喻如瓶。
“合”是“因”和“宗”相合,“无合”是“因”和“宗”不相连属。
若言“见”所作性,“见”无常性,如瓶。不言“凡”“皆”,而说“见”,就叫做无合。
【倒合者,谓应说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而倒说言,诸无常者,皆是所作。】
(5)“倒合”。例:
宗——声是无常。
因——所作性故。
喻——凡所作性,皆是无常,同喻如瓶。
同法喻,是先用因,后合宗,叫做“正合”。若是先说宗,后说因,就叫做“倒合”。
若言“凡无常性皆是所作,如瓶”,那就是“倒合”了。因为无常的东西不是所作的也有,所以说话不通,故名为“倒”。
【似异法中,所立不遣者,且如有言,诸无常者,见彼质碍,譬如极微,由于极微,所成立法,常性不遣。】
(1)“所立不遣”。例:
宗——声是常。
因——无质碍故。
喻——异喻如极微。
“所立”是“宗”,“遣”是“远离”,不遣是不能够远离宗和因;异品是要远离,若不远离是犯过。异喻的极微是“有质碍”,对“因”是远离,对“宗”却不远离,因为极微也是“常性”。
【能立不遣者,谓说如业,但遣所立,不遣能立,如说诸业,无质碍故。】
(2)“能立不遗”。例:
宗——声是常。
因——无质碍故。
喻——异喻如业。
“异喻”对“因”不远离,叫做“能立不遣”。“业”是所作的善恶,是“无常法”,对“宗”是远离;但业也是“无质碍”,对“因”不远离,所以叫做“能立不遣”。
【俱不遣者,对彼有论,说如虚空,由彼虚空,不遣常性,无质碍故,以说虚空,是常性故,无质碍故。】
(3)“俱不遣”。例:
宗——声是常。
因——无质碍故。
喻——异喻如虚空。
对主张有虚空的人说,“虚空”是“常”,又是“无质碍”,所以叫做“俱不遣”。
【不离者,谓说如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
(4)“不离”。例:
宗——声是常。
因——无质碍故。
喻——凡非常住,皆有质碍,异喻如瓶。(这叫做“有离”)
“同喻”要和“因”“宗”相合,“异喻”要和“宗”“因”相离。若说见非常住,见有质碍,如瓶,不言“凡”“皆”,而言“见”,也是犯过。
【倒离者,谓如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
(5)“倒离”。例:
宗——声是常。
因——无质碍故。
喻——凡非常住,皆有质碍,异喻如瓶。(这叫做“正离”)
“同品”要先“因”后“宗”,“异品”要先“宗”后“因”;异品若先因后宗,即是“倒离”。若言“凡有质碍,皆是无常,异喻如瓶”,这是“倒离”。我来再说一个“例”在这里,或容易知道。譬如说“凡当文学教员者,皆有读书”,这是“正合”,合乎正理;若说“凡有读书者,皆当文学教员”,这是“倒合”,因为不合正理。反过来说,凡没有读书者,皆不当文学教员,“正离”,合乎正理。若说“凡没有当文学教员者,皆没有读书”,“倒离”,不合正理。
【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上面总算把宗、因、喻三十三过的“似能立”说完了。这是一段结文。
【复次为自开悟,当知唯有现比二量。】
“真能立”同“似能立”都说过了,现在再把“现量”和“比量”说一说。古来或说三量,或说四量,在“现量”“比量”外再加“圣教量”和“譬如量”。因为“圣教量”是佛菩萨亲证“现量”所见,才说出来;“譬如量”是属于比量,所以陈那菩萨才决定唯有“现”“比”二量。对于前面“能立”是属“悟他”,现在“现”“比”二量是属“自悟”了。
【此中现量,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现在先讲“真现量”,怎样叫做“真现量”呢?就是说,要无计度的分别,完全是现量照境。设若是有正智,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所有的分别,又是“现在”,不是过去未来的境界;又是“现有”,不是没有;又是“现显”,不是隐藏;就是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各别而转,所以叫做“现量”。
【言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于义,相有三种:如前已说,由彼为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
怎样叫做“真比量”呢?就是说,要藉赖各方面许多的相状,来观察它的义理。它的相状总有三种,前面已经说过了,由彼各方面的义相为因,拿它来做比较的义理,生起了真正的智慧。譬如见到烟,就知道有火;看见角,就知道有牛;看见瓶,就知道是无常,这就叫做“比量”。
【于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证相故,如有作用,而显现故,亦名为量。】
在“现量”与“比量”之中就是用“现量智”和“比量智”,来做“量果”。因为有“量所的果”,一定就有“能量的智”;既有“能量的智”,一定就有“所量的结果”。因为它是亲证众相,譬如有作用的物,而能显现知道,也叫做“量”,“真现量”和“真比量”就是这样。
【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
怎样叫做“似现量”呢?要知道“似现量”是怎样,只要看看“真现量”是怎样。就是说,“真现量”是用的“无分别智”,似现量是用的“有分别智”,设若对于所观察的义理错谬异转了,这样就叫做“似现量”。
【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似因多种,如先已说,用彼为因,于似所比,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怎样叫做“似比量”呢?就是有一种智慧,不是无计度的分别,乃是有计度的分别,分别这是瓶,那是衣,种种名言种类而生的分别。由在彼各方的义理上不是用一切法的本体——自相,为所缘的境界,这样就叫做“似比量”。
设若用似因的智慧而生,所生起的智慧,不是“正智”,乃是相似的义智,名“似比量”。怎样叫做“似因”呢?一共有多少种呢?那是在前面说过了,一共有十四种。用这一种因来比较;无论你生起甚么智慧,不能生起正当的了解,都叫做“似比量”。
上面把“似现量”同“似比量”说完了,再来谈谈“真能破”。
【复次,若正显示,能立过失,说名如破,谓初能立,缺减过性,立宗过性,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违因性,及喻过性,显示此言,开晓问者,故名能破。】
怎样叫做“真能破”呢?就是能够正当显现开示对方立者的过犯,试问是甚么过犯呢?
(1)宗因喻互相缺减的过犯。
(2)宗上九过中随犯了一条。
(3)四不成因中随犯了一条。
(4)六不定因中随犯了一条。
(5)四相违因中随犯了一条。
(6)十种喻过中随犯了一条。
立者,如果在宗、因、喻上真犯了有以上六种所列的过失之一;敌者,真能够依据正理,开示晓悟对方问的人,这样就叫做“真能破”。反过来说,若不能够真实的显示立者的过犯;立者无过,妄说他有过,或自己带过,这样成为“似能破”。
【若不实显,能立过言,名似能破,谓于圆满能立,显示缺减性言,于无过宗,有过宗言,于成就因,不成因言,于决定因,不定因言,于无过喻,有过喻言,如是言说,名似能破,以不能显他宗过失,彼无过故。】
怎样叫做“似能破”呢?就是说,“立者”所立的宗、因、喻本来很圆满,“敌者”反过来说他是犯了缺减的过性。例如本来宗上没有过犯,他说“立者”犯了宗过;本来因上很成就,他说人家因上不成就;本来是决定的因,他说人家因上犯了不定;本来立者因上没有相违,他说人家有了相违;本来立者喻上没有带过,他说人家有了过犯。如是等所讲的话,既不能显示立者的过失,反而招致自己的过失,这样就叫做“似能破”。
【且止斯事。已宣少句义,为始立方隅,其间理非理,妙辩于余处。】
现在将《因明入正理论》的简单义理扼要说明,备作一个研究的概念罢了。这里面“在正理”或“不在正理”那种微妙的辩论,在其余的地方——《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敦论》、《成唯识论》、《如实论》、《回诤论》、《方便心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掌珍论》等,请去研究,当更会知道详细的。
即说偈曰:
【略释因明深入正理
显正玻邪证真实义】
不错,弘法是要会善用因明,但是,遇到了下列这几种例子,你又有甚么方法去对付它呢?
(1)例:
宗——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快乐,
因——七宝庄严故,
喻——如天宫。
“前陈”的“宗依”对方是不承认,同时,依你的“同喻”也是不赞成,你的“宗体”能够成立吗?
(2)例:
宗——地狱是最苦的地方,
因——有刀山、剑树、镬汤、炉炭故,
喻——如犯人受罪。
这前陈地狱的“宗依”,也是不共许的,而举出犯人受罪的“同喻”,也不见其事实。
至于破量的方面:
(1)例:
宗——上帝没有万能,
因——不能降伏魔鬼故,
喻——如无力的懦弱者。
(2)例:
宗——大梵天王不能创世界,
因——无事实证明故,
喻——如大自在天。
你虽然说祂“没有万能”和不能“创造世界”,但是这“上帝”和“梵王”,无形中你已经承认祂是有了,碰到这种例子:
前者要用“自许”来简别,
后者要用“汝执”来冠首。
不然的话,你想“立”,也是“立”不成,而想“破”,也是“破”不了。至于遇到“同教相诤”的时候,那又非要用“胜义”来简别不可,才不会有“自教相违”之过。
不过用这种简别语来对付敌方,我倒有点怀疑。因为你会用“自许”,他又何尝不会用“汝执”?你若用“汝执”,他也可以用“自许”。这样,简过来,简过去,到底是谁“能立”,谁“不能立”?倒要质之高明。
真唯识量举例:
【宗】真故极成色是有法,定不离眼识,
【因】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
【喻】同喻如眼识,异喻如眼根。
解释此量,分为六段:
一、缘起
玄奘法师游学印度十七年,德学兼优,声震五印,为当地高侩大德、国王臣民所尊重。将归,戒日王为设十八日无遮大会,请奘师为论主,建立“真比量”,摧破小乘外道。奘师建立此量,十八日来无有能破者。戒日王踊跃欢喜,立大众前,举奘师袈裟角云:支那法师建立“真比量”,十八日来无有能破者。大众称扬赞叹,咸称之曰“大乘天”。
二、简别语
欲知“比量”与通常“因明”作法不同者,当知简别语之功用,因明中用“简别语”,其法有三:
(1)自比量:以“自许”简。
(2)他比量:以“汝执”简。
(3)共比量:以“胜义”简。
何谓“自比量”呢?例如佛教徒自立“宗”云“地狱甚苦”、“天堂最乐”等,如敌者不许有地狱天堂,在因明规则上就犯前陈宗依——“有法不极成”之过。“不依”不成,“宗体”难立。欲救斯弊,须用“自许”二字简之,则不为过。但自许只简“宗依”,不简“宗体”;盖“宗体”是双方诤论之点,不必简别,否则,必犯“相符极成”之过,此则不可不知。
例云“自许地狱甚苦”,或“自许天堂最乐”,此则“宗依”既已自许,由此“宗体”可成。
何谓“他比量”呢?例如佛教徒破耶稣教云:
宗——汝执之上帝非万能,
因——不能降伏恶魔故,
喻——如无用者。
若不加“汝执”二字,则汝心中已许有“上帝”,既许有“上帝”,则万能已含在其中,汝纵破之,彼亦不服;故必须将彼上帝,根本上不承认,不过是“汝执”而已。根本上既不赞成有上帝,则彼所执之万能早已失其功用矣。彼谓“上帝能创造世界”亦然,若加“汝执之上帝不能创造世界”。盖上帝一物我不赞成是有,不过“汝执”而巳,则不能创造世界之“宗”,不立而自立矣。
何谓“共比量”呢?例如佛教之大小乘,同一教主,共一信仰,不过理有深浅,见解不同,则不能不用“胜义”二字来简别。若不用胜义简别之,则恐犯“自教相违”之过。
例如佛教大小乘所诤论之万法。
小乘云:万法心外实有。
大乘云:万法唯识所变。
若不简别,则前陈宗依之“万法”可属“大乘”,亦可属“小乘”。若属小乘之万法——外色等,则尽无形之中成立其心外实有——大种所造;如说万法非实有,则犯“自教相违”之过。若加“胜义”二字简之,则已无形中斥小乘心外之万法,是“方便说”,非“究竞谈”;“胜义即究竟”小乘之心外万法之说既是“方便”,而大乘之万法唯识之谈成为“究竟”,破“他”立“自”,正是因明中“随自乐为,不顾论宗”是也。欲知此量之作法不同,先识其通常因明之规则,应云:
宗——色不离眼识,
因——初三摄故,
同喻——如眼识,
异喻——如眼根。
明乎此,则前之“真故”“极成”“自许”“眼所不摄”等,皆系简别语,欲知其详,如次释之。
三、释宗
“真故极成色,定不离眼识宗。”
“真故”二字即“简别语”,系“胜义”二字之异名。盖真故即胜义,胜义即真故。
“胜义”——殊胜——超胜之意义。
“真故”——真如——真实之原故。
“极成”即共许,“不极成”即不共许。盖因明作法,宗体未成立之前,“宗依”先须立、敌共许,若不共许,则犯“宗依不极成”之过。
何谓“不极成”?盖前陈之色:
有小乘许大乘不许之色——“自不极成”。
有大乘许小乘不许之色——“他不极成”。
何谓小乘许大乘不许?盖小乘说:
(1)最后身菩萨有染污色。
(2)佛有有漏色。
此二句大乘是不许。
最后身菩萨——即悉达太子等。
染污色——如纳妃、生子等。
有漏色——如大小便及九恼等。
小乘谓是实有,大乘说是权现——权巧方便,为教化众生——并非实有。因此,宗依之色,即犯“随自一不极成”之过。
何谓大乘许小乘不许?
(1)他方佛色。
(2)佛无漏色。
他方佛,小乘人根本上不知有。小乘说:世界上只有一佛——释迦牟尼佛。他方佛小乘尚不赞成,况他方佛色耶?
无漏色——即佛之报身,小乘人只知有丈六比丘身,和众人无二无别——饮食睡眠、大小便利,岂知法身无相,报身功德之无漏色耶?
此则大乘许而小乘不许,若不简别,则犯小乘“随他一不极成”之过。
(1)最后身菩萨染污色及佛有漏色,是大乘人不共许。
(2)他方佛色及佛无漏色,是小乘人不共许。
若不用“极成”二字简别,则前陈有法之色已包含此四种不共许之色,名曰“有法不极成”之过。
何谓极成之色?谓除此四种大小乘不共许之色外,其余一切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等色名“共许色”,用极成二字简之。观乎此,则奘师之色系山河大地等色,“定不离眼识宗”。
小乘云:定离眼识。
大乘云:定不离眼识。
故成诤论,宗体成立。
四、释因
“自许”二字亦简别语,亦是简别“宗”上前陈宗依之色,非简别“因”,此不可不知。
盖前陈之色虽是极成——共许,但
小乘说:是“本质色”。
大乘说:是“相分色”。
何谓“本质色”呢?有种子,有根本,有体质,四大种所造色。
何谓“相分色”呢?托质变相——即是托本质色,而变影像,如照相然,托外境而现影。唯识家说:眼识“见分”托外面本质色,而在眼识“自证分”上自现“相分”为所缘。
影像——相分,为眼识见分亲所缘缘,眼识定不缘外色;眼识如是,其余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皆然。托本质而变相——现影像为亲缘,决不缘外面的本质色。
但相分色小乘不许,故大乘不得不用“自许”二字简之,否则,又犯前陈宗依有法上相分色不极成,故用自许简之,便不犯过。
“初三摄”——十八界——共有六个三。
初三:眼根——色尘——眼识。
二三:耳根——声尘——耳识。
三三:鼻根——香尘——鼻识。
四三:舌根——味尘——舌识。
五三:身根——触尘——身识。
六三:意根——法尘——意识。
在此“六三”十八界中不是“二三”摄,也不是“三三”摄,色尘是“初三”——是第一个三的里面所收摄的。“眼所不摄故”这一句话也是简别语,因为初三里面有眼根、色尘、眼识三种,现在三种中只留色尘和眼识二种,要把“眼根”除了出去,所以叫做“眼所不摄”。
“眼所不摄故”就是说,初三中要除去眼根,眼所不摄故。换句话说,就是摄色尘和眼识,不摄眼根;因为眼识但能缘色尘,而眼识不能缘眼根,故云不摄,否则,要犯“异品有”之过。因为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及眼根都是异品,都是初三所不摄,故名异品。
五、释喻
喻有二种,一者“同喻”,二者“异喻”。“同喻如眼识,异喻如眼根”,因为眼识和色尘都是初三里面摄,故名同品。
眼根虽然亦是在初三中,但已经除去了,故称异品。然须知同喻之眼识,是指“见分”,宗上后陈之眼识是指“自证分”。故奘师之本意,应云:
宗——“相分色”定不离“自证分”,
因——“自许”相分色亦是初三摄故,
同喻——合云:凡系初三摄者,除去眼根“定不离自证分。相分不离自证分,如见分不离自证分。
异喻——离云:凡离眼识自证分者,皆非初三摄,异喻如眼根,非眼识自证分所摄。但奘师何故不曰相分色而曰自许色?盖相分色小乘不许,而相分色不离自证分,小乘更不许,故成诤论,方成宗体。若依通常因明作法,其式如下:
宗——相分不离自证分,
因——初三摄故,
同喻——如见分,
异喻——如眼根。
“简别语”的用法上虽概略说明:今再简要作结论如左:
六、料简
问:若不用“真故”来简别,犯何过?
答:若不用“真故”二字来简别,则犯“自教相违”之过。因为若不说胜义之色,则变了世俗之色,是四大种所造之色,大乘亦许离识而有;今言定不离,则犯“自教相违”之过。
问:若不用“极成”来简别。犯何过?
答:若不用“极成”二字来简别,则犯“有法自他随一不极成”之过,菩萨染污色及佛有漏色是大乘不许,他方佛色及佛无漏色小乘又不许,所以叫做“自他随一不极成”。
问:若不用“自许”来简别,犯何过?
答:若不用“自许”二字来简别,则犯“随他一有法不极成”之过。盖相分色小乘不许,故犯“有法不极成”。
问:若不用“眼所不摄”来简别,犯何过?
答:犯“异品有”之过,盖眼根也是初三所摄,但相分色是眼识所缘,眼根不是眼识所缘,不能作同喻,是异喻,故犯“异品遍转”之过。又犯“所依不成”之过,盖他方佛色、佛无漏鱼、相分色这三种色都是小乘不赞成,若出初三摄的“因”,则他方佛色、佛无漏色、相分色皆非初三摄矣,岂不是犯了“所依不成”的过吗?要知道怎样叫做“所依不成”的话,那就请你去查看因明中“所依不成”那个例子,自然会明白的。
宗——虚空实有,
因——德所依故。
德是“能依”,虚空是“所依”。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不赞成虚空,所以叫做“所依不成”。可见研究因明的人,对于“简别语”一法是不可不知,否则,是难免犯过的。
奘师善巧立量,何怪乎声震五天,吾人不得不佩服赞叹啊:
即说偈曰:
【因明研究已更学简别语
试看大乘天五印称无比】
佛教书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