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經過第一階段的行法,亡者已經證見法身,證入明光,就不需要行以下的法了。否則還要繼續為亡者實施第二階段的行法(經文中的‘無實義空性’‘本源’‘無生法身’都是指我們的佛性)。
第二階段的行法,要在外氣已斷,但內息尚存時進行。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死位中有時期,又稱‘識悶絕位’,在西醫又稱為假死。這個時候人的識神並未完全出竅。識神從什麼地方出去,什麼地方就要流黃水,所以第二階段的行法要在黃水流出之前反復實施。從外氣斷到識神完全離體這段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如果是罪大惡極,或者定力很差,身體又很弱(即‘色力定功劣弱者’或‘脈道劣弱者’)的人,外氣一斷,識神很快就出去了,有的還能停留一、二十分鐘。如果有定力的人,識神可以停留七天才完全離體。所以功夫越好的人,識神走得越慢。普通人一般需要三天半或四天,識神才能完全離體。
在亡者外氣剛斷的時候,諸氣息集中于人體中脈,本性光明(即風智之光)豁然起現,這就是第一次光明顯現。大約一頓飯的時間,約三十分鐘。而未能證入者就見為妄光(即戲光明,就是平時執著在光明相上,追求來的光明,此光明與本性光明無關)。所以這時應極當體認。一旦認取,即可證入明光,而證得法身。此後,亡者氣息由中脈溢入左右二脈,第一次光明消失,中有境界就現前了。
因此要把握第一次光明顯現的機會,行法者一定要在氣息溢入左右二脈之前,反復念誦以下各文三十分鐘︰
‘[1]指示明光尋求大道文’
‘[2]四大融入指示文’
‘[3]發心證認死位明光文’
‘[4]明光直接教授’
這些經文在前面已經講過,這里就不再復述。第一次明光消失後,中有境界現前,其間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明光顯現的機會。所以第二階段的行法,又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在亡者外氣剛斷三十分鐘內抓緊時間多次念誦[1]至[4]文,為亡者指示第一明光。這就是原書中講的‘初期中有’。第二部分就是在亡者外氣斷了三十分鐘以後,除繼續念誦[1]至[4]文,同時對生起次第行者還要加誦[5]文,為亡者指示第二明光。這就是原書中講的‘二期中有’。在第二部分的行法中還要加誦[6]、[7]文為法性中有時期的行法做準備。
乙、二期中有第二明光指授
若亡者于最初明光(即以上所示初期明光)能認取者,當下即可解脫。設若不能認取,驚疑恐怖者,所謂第二明光,即現其前。其光來時,為外氣斷後一餐飯之頃。隨其生前或善或惡之業力,風智之光,由中脈逸入左右兩脈,自諸根孔穴外出,心識豁然開朗,約為一餐飯頃,亦視脈道勝劣及修持有無而定。爾時,其識離體外出,自己已死,尚未認知,或見親屬,一如生前,亦聞哭聲,斯時業力幻惑,凶猛境相,尚未顯現,閻羅怖畏,尚未來臨,行法之人,亟當指示如次。
此中又分‘圓滿次第行者’及‘生起次第行者’(已授密法之瑜伽士,初步入觀本尊壇城修習者,謂之生起次第行者;次修自己身中氣脈明點者,謂之圓滿次第行者。)。若為圓滿次第行者,當三呼其名,依照前節[4]‘明光直指教授’以導示之;若為生起次第行者,則當為其朗誦彼平時熟修嫻習之本尊道場觀,即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如果亡者在第一次死光顯現時,能夠認取,並與光明合上去,當下即可證成法身佛而得到解脫。如果不能認取,或驚疑恐怖者,就錯過了第一次成就的機會。在外氣斷了大約一頓飯的時間以後,又會有第二次明光顯現。這時亡者的氣息(即‘風智之光’)由中脈溢入左右二脈,其間識神偶然外出。亡者同生前一樣,也可以看見親屬,也能听到哭聲,但還不知道自己已死。這時業力所幻現的各種境相還沒有顯現,可怖可畏的閻羅還沒有來臨,所以行法者應抓緊時間為亡者指示。
根據亡者生前所修的密法不同,指示也有所不同。如果亡者生前修習圓滿次第的法(即能夠將觀想成功的一切境相全部化空,歸無所得),在這時就要繼續念誦[1]至[4]文,為其指示明光。如果亡者生前只修過生起次第的法(即修觀想、本尊、壇城、三脈七輪、九節佛風等)還未曾修圓滿次第的法。這時除為亡者念誦[1]至[4]文外,還要加誦經文‘[5]本尊道場觀’。
[5]本尊道場觀(此文在亡者氣斷之後約半小時起,為之多次念誦。)
嗟!善男子(某某)︰汝當入觀于汝自奉本尊(此指亡者生前所修奉之本尊。如修觀音法,則觀世音菩薩即其本尊;如修文殊法或彌陀法,則文殊菩薩、阿彌陀佛,即其本尊也。)心勿散亂,勵力渴仰,專注本尊。當觀一切境相,皆無自性,如水中月,切勿觀為實質。
以上明告,如為常人(即未受過顯密各法之普通人。)則告之曰︰
汝當觀修大悲觀自在菩薩(藏密所傳觀自在菩薩,二頭四臂,見本經卷首之圖像。)
告已,指示亡者如何觀想。如是縱于‘先期中有’未認取者,此時亦能認取勿疑。又在生前,雖有師授,然未能熟修,于‘中有位’不能自證‘明光’者,當必由上師或同門道侶,導令解釋。又自己雖能熟修,然以死時重病所纏,不能記憶而認取者,則此‘中有教授’,在所必需。又在生前,修道雖熟,然以曾壞律儀,退失三昧耶(誓語),遂入惡趣者,則此囑告,萬不可少!總之,‘初期中有’,若得證認,是為最上。若不能證,則于‘二期中有’,明白導示,證智開朗,仍得解脫。又在‘中有’時,所具一種‘幻身’,對于自死與未死,尚未認知。迨其心識豁然開朗,爾時,體會所說教授,則法爾母子兩光(詳附注五)會遇,炳然照耀,無能為染。譬如日光破除冥,光明照耀,摧破業力,即得解脫。次則所謂‘二期中有’乃漸起現為‘意生身’,亡者能見境相,猶如生前所見。爾時若能證認此教授,自能獲益。因在此時,業力迷境,尚未現前,任何一切,易于轉變也。
‘[5]本尊道場觀’內容如下︰
‘某某人,你現在應當觀想生前所修持供奉的本尊。要專心致志,不要散亂,要竭力渴望瞻仰、專注本尊。同時你要明白現在所顯現的一切境相,皆無自性、無自體,如水中之月,空中之花,都是因緣所生,決不可認為實有,不可執著,要一切放下。’
如果亡者是沒有修過顯密各法的普通人,就告訴他︰
‘你現在應當專心致志的觀想觀世音菩薩(見本經卷首二頭四臂觀音像),不要散亂。’
並且指示他應該如何觀想。這樣,亡者即使于第一次明光未能證入,于第二次明光也能認取。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以下幾種情況,一定要加強中有時期的行法,不能放松。
第一,雖然生前拜過師父,受過密法灌頂,但未能精進用功修持的人。
第二,雖然生前修法很用功、很精進,但由于業力緣故,到死的時候為重病所纏,非常痛苦,對生前所修之法,不能記憶認取的人。
第三,生前修法很用功,很精進,但不守戒律。退失戒心,即乘急戒緩之人,死後很容易墮入惡趣(即三惡道)。
總而言之,經過導示,亡者能在死後第一次明光顯現時,認取光明,證得法身,最為殊勝。如果第一次明光顯現的機會喪失,在第二次明光顯現時,我們再為他反復念誦經文,提醒、教導他,讓他明白,證入自內證智,亡者仍然可以得到解脫。因為此時,業力迷境還未現前,各種境界(即‘任何一切’)均容易轉變。好比千年暗室,一燈即明,因業障本來空。只要我們一切放下,心空無住,與光明合上去,就可以從一切罪障中解脫出來。
第二節法性中有指授
丙、三期中有指授(三期中有、即法性中有。)
以上導示,雖未體認本體明光(即初期中有明光。),而能認證二期中有明光者,當得解脫。若亡者為業所縛,經過以上多次導示,不能感其心識,未獲解脫,次即所謂‘三期中有’,亦即‘法性中有’,立即起現。此三期中有,系從死位中有三日半或四日後計算,有業力所現之幻惑迷亂境相、現臨于前,爾時亟當誦此法性中有指授密法,是為至要!此法威力,勝利極大。此時亡者靈識,如從睡夢初醒,較為清朗,凡其親屬哭泣哀號,以及撤除食器、脫換衣服、掃除床具、清潔臥室,自雖能見,而彼諸人,無能見己;他人所言,自雖能聞,而呼諸人,竟無應者。心遂懊喪,並知已死,將求重生,逡巡欲去。爾時,‘聲’、‘光’、‘輝’三種境相,俱現于前,遂疲勞于‘怖’、‘畏’、‘懼’三種情況之下,莫知所適。爾時亟當施此‘法性中有指授密法’,高呼其名,念誦下偈,朗聲明告︰
如果亡者為業力所纏,雖然經過行法之人的多次指示教導,仍不能認取明光,這樣,亡者就失去了在死位中有時期得到救度的機會,而降入‘三期中有’。即我們前面述及的‘法性中有’時期。這是在亡者死後三日半或四日之後,即第五天開始。由于業力的緣故,亡者一經降入法性中有時期,識神所幻現的各種迷亂境界,接踵而來,像演電影一樣,一幕一幕的出現在眼前。此時急需為亡者念誦法性中有時期的密法指授,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此密法經文,威力極大,可加持亡者不被業力困擾,從而得到解脫。
在法性中有時期,亡者的識神已漸漸清醒,不再迷悶。這時亡者能听見親屬悲痛至極的哭泣、哀號,能看見大家為他脫換衣物,撤掉食器,打掃床鋪,清潔房屋等境相。亡者雖然能看見這一切,但周圍為他忙碌的人卻看不見他;亡者雖然能清清楚楚听見每一個人所說的話,也急于和大家說話,但大家卻听不見他的聲音,所以亡者感到非常懊喪。當他看到自己的尸體橫在床上,大家為他哭泣,他終于明白自己已經死了,所以非常痛苦。想求重生,于是到處竄逡。這時強烈的‘聲’‘光’‘輝’三種境相,同時在亡者面前出現,亡者感到萬分恐怖和畏懼,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所以這時應當抓緊時間,為亡者實施法性中有時期的救度法。
[6]法性中有指授及六句要偈(此文在亡者四日以前,盡力為之多次念誦。)
嗟!善男子(某某)︰心勿散亂,勵力諦听!夫中有者,凡有六種︰所謂生處中有(一名處胎中有。)、夢境中有、靜慮中有(一名禪定中有)、死位中有(一名命盡中有)、法性中有(一名實相中有)、輪回中有(一名生身四大輪回中有。)。善男子!汝于此時,當歷後三種中有,所謂死位中有、法性中有、輪回中有、三皆現前。昨日以來,汝于死位中有所現法性明光,未能認取,故復于此,飄泊無依。今者法性中有及輪回中有二者已起,汝當于此教誡所指授者認取勿亂。
嗟!善男子︰所謂死者,今茲已臨。夫脫離此世,非汝一人,一切皆爾。汝當于此生世,勿貪、勿著,縱欲貪著,亦無能久住。汝于流轉生死輪回中,切勿貪戀,惟當憶念上師三寶。嗟!善男子︰汝于法性中有境相,縱有如何恐怖現前,汝當于此文句,記持勿忘,至心正念,依文義行,此有指授要偈雲︰
嗚呼!
此時法性中有現我前驚懼怖畏境相皆當斷
所現境相認為自證智當知即是中有之境界
于此正逢阻礙大利時自識所現‘寂’‘怒’勿生怖
如上教授,說令听聞,俾其心中憶念其義,縱有種種恐怖現象,決定認識,知即我本來面目,牢記勿忘。
‘[6]法性中有指授及六句要偈’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你不要散亂,要專心致志听我為你講法。關于中有可分為六種,即生處中有、夢境中有、靜慮中有、死位中有、法性中有及輪回中有。現在你正面臨著死位中有,法性中有及輪回中有時期。在死位中有時期開始時,我們已經為你指示有兩次光明顯現,但你沒能認取,所以現在仍然飄泊無依。很快法性中有時期和輪回中有時期的境相就要在你面前顯現。請你不要慌亂,應該認真听我對你的指示,極當體認,不要懷疑。
某某人,我們平常所講的死亡,如今已降臨到你身上。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規律,沒有人能夠例外。有生必有死,一切都如此。現在你應該放下一切,不要再貪戀這個世界,因為你已經死亡,即使貪戀也沒有用!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久住于世。所以在此流轉生死的緊要關頭,你一定要回憶上師對你的教導,依靠佛法僧三寶,才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某某人,當法性中有的各種境界現前時,無論它多麼恐怖,你都不要害怕。一定要專心致志,去除雜念,要記住並依照下面的六句要偈去做。這六句要偈就是︰
嗚呼!
此時法性中有現我前驚懼怖畏境相皆當斷
所現境相認為自證智當知即是中有之境界
于此正逢阻礙大利時自識所現寂怒勿生怖
(這六句偈文的意思是︰如今你正面臨法性中有時期,對于法性中有時期所顯現的各種恐怖境相你都不要害怕。因為中有時期的一切現相都是我們的佛性(即自內證智)所顯現的。對于佛菩薩的寂怒雙身像更不要害怕,因為這正是佛菩薩放光來接引你了。所以你只要不驚不怖就可以從業力中解脫出來,證得報身而獲得大利益。)’
[7]令其認識本來面目教授(此文在亡者死後四日前,多次念誦。)
嗟!善男子(某某)︰汝于身心分離之時,法性清淨淨相,自性微妙明光,燦然照耀,驚心動魄,猶如春日原野,陽焰閃動,此中景象,人人皆現,勿怖勿畏,勿生驚恐,當知即汝法性本光。又從光內突發洪厲法性本聲,猶如千雷一時齊震,應即認識,此亦汝自己法性本聲也,鎮定勿亂,勿怖勿懼。蓋汝此時,已具有所謂習氣意生之身,非復質礙血肉之軀,‘聲’、‘光’、‘輝’三項,任起于前,亦于汝身無能為害,以汝此時無死因也。汝今若能認識自識所現本來境相,當可認知即是‘中有’。
嗟!善男子!若未認識當下本來境相,縱于人間如何觀修,而未遇此指授訣要,則定于‘光’生怖、于‘聲’生恐、于‘輝’生懼。若不了知此教授之要點,則不認識‘聲’、‘光’、‘輝’三項,仍當流轉生死輪回苦海而已。
‘[7]令其認識本來面目教授’內容如下︰
‘某某人,當你死亡約五天後,識神將從身體里出來。在此身心分離之際,從我們清淨本性中顯現出微妙的明光,光輝燦爛,猶如春日原野上閃動的陽焰,驚心動魄。如此景象,每個人死後都會經歷。對此你不要驚慌害怕。要知道這些景象都是你本性光明所顯現的。在光明閃爍的同時,又從光內發出千雷齊震之聲,這是你本性光明所具有的宏大法聲。所以你要鎮定,不要慌亂,不要怖畏。因為你已不再是血肉之軀,而是中陰之身。再強烈的聲、光、輝對你的身體也無能為害。你已經死過,不會再死。你要知道所有這些中有境相都是你自識變化所幻現的,正是你本來面目的體現。這就是中有教授密法的要訣!
某某人,在生前無論你如何觀修,若不知道此教授之要訣,則在法性中有時期,必定于光生怖,于聲生恐,于輝生懼,最終不得不在生死苦海中輪回,無有了期。如果你能夠明白此教授之要訣,就能夠于聲、光、輝中與光明合上去而證得報身佛。’
在法性中有時期到來之前,行法的人要反復念誦以上[1]至[7]文,使經文含義深深印入亡者的八識田中。這樣當法性中有時期種種恐怖境相到來時,亡者就能知道這都是我們的本性光明所顯現的,這樣就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三)、第三階段行法
第二章法性中有業力幻象
丁、初周證入寂相部尊
第一日誦法(亡者死後第五日、此日有佛兩尊前來接引)
嗟!善男子(某某)︰汝已悶絕三日有半至四日,從悶絕而復甦,自設問曰︰‘我今何故起現如是境相’?汝當了知、此即‘中有’。此時正際返入輪回,所有一切境相,悉皆現為明光佛身,虛空遍現蔚藍色光。
爾時中央密嚴剎土(一稱明點勇現剎土,一稱奧明天。)世尊‘毗盧遮那如來’(亦稱‘大日如來’或稱‘光明遍照佛’。),其身白色,坐獅子寶座;手持八輻金輪,與虛空法界自在母面合交抱,來現汝前,此為‘色蘊’法爾清淨藍光,此光晃耀,嚴以明點及微光點,燦然明澈,自‘毗盧遮那如來’父母雙尊胸中照臨汝前,直射汝心,眩目難睜,不敢逼視。而與此同時,又有‘天道’白光不起怖畏者,並臨汝前。此時汝為‘愚痴’業力所牽,怖畏藍光,故于‘法界體性智’光,生起恐怖而欲逃避;反于‘天道’白光不生怖者,起欣樂想,而欲趨入。我今告汝,此時汝當于彼燦然明澈晃耀眩目之藍光,勿怖勿畏,不可逃避,此即所謂如來光明法界體性智也。當于其中,深生信樂,起渴仰心,而自念言︰‘此是世尊毗盧遮那大悲恩光’,亟起皈依,恭敬祈請。爾時世尊毗盧遮那、即接引汝出離‘中有險峽’。汝對‘天道’白光不眩目者,切勿欣樂,勿貪勿著。若生貪著,即淪天趣,復轉六道,以是障礙,阻解脫道。故當于彼,眼避勿睹;而于閃爍眩目之藍光,當起欣樂,發猛利心,渴仰世尊毗盧遮那如來,至心專注,念誦下偈,隨我發如是願︰
嗚呼!
愚痴熾盛流轉生死法界性智光明照耀
毗盧遮那導引在前大自在母護持于後
祈脫中有怖畏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如是虔敬猛利發願,即化虹光,融于毗盧遮那父母雙尊胸中,于中央密嚴剎土,以圓滿受用行相而證佛位。
‘第一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經過三日半到四日的昏迷,你已漸漸清醒。但自己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見到這些境相?你應該知道︰現在你正處在法性中有時期,快要進入六道輪回了。在法性中有時期的第一天,從中央佛土即密嚴剎土,有世尊毗盧遮那如來前來接引。毗盧遮那如來身體呈白色,坐在獅子寶座上,手持八輻金輪,和虛空法界自在母面合交抱,顯現在你面前。從毗盧遮那如來父母雙尊胸中放射出藍色的光芒,使整個虛空呈現出蔚藍色。這光芒正是從我們本性中顯發的,色蘊清淨時所顯現的法界體性智光。此光非常強烈,絢耀奪目。光中有無數明點和微光點,跳耀閃爍。顯現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使你眩目難睜,不敢逼視。在藍色佛光閃耀的同時,天道白光也在你面前顯現。由于你被愚痴業力牽纏,對于佛放射的強烈藍光感到恐懼,甚至逃避。而對天道白光卻感到歡欣喜悅,覺得天道白光不剌眼,很舒服,並準備投入。
我現在鄭重地告訴你︰你不應逃避燦爛明澈,晃耀眩目的藍光,不應對此產生怖畏之心。因為這正是毗盧遮那如來為接引你而放射的光明。當耀眼藍光顯現時,你應當深生敬仰、渴求之心,並想︰這就是世尊毗盧遮那如來的大悲恩光,這是象征佛之法界體性智的光明。對此強烈的光明,你要恭敬祈請、立即皈依。這樣,世尊毗盧遮那如來就會接引你脫離中有險峽之道。對于天道不剌眼的白光,你千萬不可生歡喜之心,不要貪著,要回避勿視。否則,你就會淪落天道,再次陷入六道輪回之中,得不到解脫。
所以,對閃爍耀眼的藍色佛光,你應生歡喜之心,一心專注,渴望瞻仰世尊毗盧遮那如來雙尊。並隨我誠心誠意發願,念誦以下偈文︰
嗚呼!
愚痴熾盛流轉生死法界性智光明照耀
毗盧遮那導引在前大自在母護持于後
祈脫中有怖畏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這段偈文的解釋請參見本書196頁)
你應該非常虔誠恭敬的發願,義無反顧融入毗盧遮那如來父母雙尊胸中。這樣就可以化為虹光,與佛光水乳交融,無二無別,當下證得自受用報身,而成就報身佛。次一等也可以生到中央密嚴剎土得真實受用。’
第二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六日,此日有佛六尊前來接引。)
又雖已如前指示,然緣于‘嗔’‘恚’業障,對‘光’與‘輝’、懼而逃避,雖發是願,仍復迷而不悟,則第二日中,有‘金剛薩什歡 繢礎 й 啊 賾 褚抵 猓 輩 聰智埃 聳鋇備粗甘荊 敉穌咧 釧邢攣畝 嬤 唬 br />
嗟!善男子(某某)︰諦听勿亂!此第二日,有‘水大’白色淨光,來現汝前。爾時,東方藍色‘現喜剎土’(梵名︰阿比羅提。藏名︰恩巴爾嘎哇。)世尊‘金剛薩什歡 繢礎 瀋砝渡 種次孱芙鷥砧疲 笙蟊ψ 搿 曷錛改浮 婧轄槐⑶ 至偃昵埃弧 夭亍 擲鍘 腥 搿 擾 ㄎ 草/別]女’(花女)雙尊圍繞于虹光曼陀羅海,六尊齊現而來。此為‘識蘊’法爾清淨白光,即‘大圓境智’。此光晃耀,嚴以明點及微光點,驚眩欲絕,自金剛薩什歡 繢錘改桿 鸚}校 樟偃昵埃 鄙淙晷模 D磕顏觶 桓冶剖印6 氪送 保 鐘小 賾 饋 謊D恐 袒疑 猓 嚶脛槍獠 偃昵啊4聳比晡 痢 ! 盜λ 疲 讕灝墜舛 穎埽環從詰賾 啦謊D恐 袒疑 猓 鸚覽窒 魅搿N醫窀嬡輳〈聳比甑庇詒嘶我 D恐 墜獠尤煌該髡擼 鴆牢鷂罰 豢商穎塴1思慈曜閱謚ヅ潛咎寰咦懍τ茫 τ詮庵忻髁巳臥耍 谷歡 。 庇詒耍 爬摯恃觥H耆羧現 閱謚ヅ潛咎騫餉鰨 萸夫 戲 福 嗟靡磺兄罘鴯餉饔肴耆諍希 薅 薇穡 ウ鷂弧H舨蝗現 曜閱謚ヅ潛竟猓 虻倍災 爬摯恃齠 閱鈦裕骸 聳牆鷥杖 什歡 繢創蟊 鞁狻 狡痧V潰 鐶鈉砬耄 暈 思唇鷥杖 什歡 繢創蟊 夤常 豢商穎塴R 曜縈 穎埽 嚶肴晟聿荒芊擲耄 飾鴆牢罰 斃覽制砬搿6 苯鷥杖 什歡 繢矗 蠢唇右 穩瓿隼搿 杏邢障俊 S值庇詒說賾 坦獠謊D空擼 鶘 斷病4宋 輟 痢 ! 閌き 隙 從找 猓 耆秈爸 斯猓 倍欏 鍬溴取 賾 ┐Γ 縈誑嗖豢叭棠嗤恐 校 牢蕹銎冢 聳欽習 杞饌訓饋9實庇詒耍 郾 鶚櫻 銑 痢 ! 拔鷸 歡 詒 徽找 墜猓 釕 囪觶 列淖ㄗ 鷥杖 什歡 繢醋鵯埃 鵜屠 鄭 釧邢淪剩 嫖曳お縭竊福 br />
嗚呼!
嗔恚熾盛流轉生死大圓鏡智光明照耀
金剛薩實家 誶奧曷錛改富ア鐘諍 br />
祈脫中有怖畏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如是至心虔敬發願念誦上偈,則化虹光,融入世尊金剛薩什歡 繢錘改桿 鸚}校 詼 較窒采餐粒 イ迷猜 苡蒙磯 煞鷚印 br />
在法性中有時期的第一日,我們已經為亡者做了指示,但由于亡者‘嗔’、‘恚’業障太重,對佛心放射出耀眼的‘光’‘輝’,感到非常害怕,反而逃避。雖按上述發願,實際仍執迷不悟,不得解脫,所以到法性中有的第二天,有金剛薩什歡 繢詞й詡暗賾 褚抵 猓 畢韻鐘諭穌咼媲啊U饈庇Φ焙艋酵穌 彰 俅味醞穌囈 兄甘盡 /div>
‘第二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指示!現在你正處在法性中有時期的第二天,這一天有自性發出的水大白色光明在你面前顯現。這時,有東方現喜剎土世尊金剛薩什歡 繢矗 硤宄世渡 殖治孱芙鷥砧疲 笙蟊ψ 曷錛改該婧轄槐⑶煌 被褂械夭亍 擲斬 鵪腥 喟椋 臀 ㄅ 鴰啡啤R隕狹 鴟鵪腥 韻治 爛畹暮綣飴 勇蓿 襖唇右 恪4詠鷥杖 什歡 繢錘改桿 鸚}蟹派涑靄咨 墓餉 斯餉髡 譴游頤潛拘災蟹 齙摹が對糖寰皇彼 韻值拇笤簿抵槍狻4斯夥淺G苛遙 チ 崮浚 庵謝褂形奘 韉慵拔 獾閭 了浮O韻衷諛忝媲埃 鄙淙 愕男鬧校 鼓閶D磕顏觶 桓冶剖印T詘咨 鴯饃烈 耐 保 賾 啦淮萄鄣難濤硭頻墓庖怖吹僥忝媲啊R蛭 惚穢痢 R盜λ 2 雜詵鴟派淶那苛野墜飧械嬌志澹 踔撂穎塴6 緣賾 啦回菅鄣難濤硭頻墓飧械絞娣 臚度搿 br />
我現在鄭重的告訴你︰你不應當害怕、逃避強烈耀眼的白色佛光,因為此光正是你的本性光明。你應當對此光明深生敬仰、渴望之心。縱然沒有發願,但只要能認取,與此強烈耀眼的白光合上去,就可與佛光水乳交融,無二無別,當下證成圓滿自受用報身。如果你不能認識此光就是你的本性光明,那麼就想此光明是金剛薩什歡 繢創蟊 鞁猓 ι鐶鈉砬耄 答V潰 灰 穎塴U庋 鷥杖 什歡 繢淳突崍 貪涯憒又杏邢障康樂諧 緯隼矗 蕉 較窒采餐戀謎媸凳苡謾V劣詰賾 啦淮萄鄣難濤硭頻墓猓 怯捎諛愕泥痢 R嫡仙鈧囟 韻值模 親 乓 漳憬 肓 纜只氐墓狻K 遠雜詿斯餑闈 蠆灰 爸 灰 斷倉 模 乇 鶚印7裨潁 憔突岫槿氳賾 藍 萑氬豢叭淌艿耐純嘀 校 牢藿饌閻 鍘 br />
所以你要斷除嗔、恚之心,應當對強烈耀眼的白色佛光,心生歡喜,至心專注,渴望瞻仰金剛薩什歡 繢此 穡 き嫖頁閑某弦夥 福 釧幸韻淪飾模 br />
嗚呼!
嗔恚熾盛流轉生死大圓鏡智光明照耀
金剛薩實家 誶奧曷錛改富ア鐘諍 br />
祈脫中有怖畏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你這樣至心虔誠發願,就可以化為虹光融入金剛薩什歡 繢錘改桿 鸚}校 ア殺ㄉ矸稹;蛘呱 蕉 較窒采餐戀謎媸凳苡謾! br />
第三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七日,此日有佛六尊前來接引。)
又雖已如上指授,然有補特伽羅(即眾生之異名)我慢貢高,罪業深重,于大悲光鉤,怖而逃避。迨至第三日,則有世尊‘寶生如來’與聖眾俱,前來接引;同時又有‘人道’之光,並來現前。其指示法,當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諦听勿亂!今第三日,有地大黃色淨光,來現汝前。爾時,南方黃色‘光榮佛土’(藏文貝登,此雲吉祥,或譯具德)世尊‘寶生如來’,其身黃色,手持摩尼妙寶,坐寶馬寶座,與‘佛眼母’面合交抱,現臨汝前︰‘虛空藏’‘普賢’二菩薩、與摩梨女 都毗女(香女)雙尊圍繞于虹光曼陀羅海,六尊齊現而來。此為‘受蘊’法爾清淨黃光,即‘平等性智’。此光晃耀,嚴以明點及微光點,自寶生如來父母雙尊胸中照臨汝前,直射汝心,眩目難睜,不敢逼視;而與此同時,又有‘人道’之淡黃光不眩目者,亦與智光並臨汝前,直射汝心。此時汝為‘我慢’業力所制,于彼眩目之黃光,生起驚怖而欲逃避;反于人道不眩目之淡黃光起樂著想、而欲趣入。我今告汝,此時汝于彼晃耀眩目之黃光燦然透明者,勿怖勿畏,不可逃避。彼即汝自內證智本體具足力用,應于光中明了任運、坦然而住,更當于彼信樂渴仰。汝若認知自內證智本體光明,縱欠虔誠發願,亦得一切諸佛光明與汝融合,無二無別,而證佛位。若不認知為汝自內證智本光,則當對之信樂渴仰而自念言︰‘此經是寶生如來大悲恩光’,亟起皈依,深心祈請。自維此即寶生如來大悲光鉤,不可逃避。要知汝縱欲逃避,亦與汝身不能分離,故勿怖畏,當欣樂祈請。爾時寶生如來即來接引,拔汝出離中有險峽。又當于彼人道淡黃光勿生歡喜,彼乃為汝‘我慢’熾盛所積習氣而來誘引之光,汝若貪著,當墮人道,復受生老病死之苦,淪沒于生死泥涂之中,無解脫期,以是障礙,阻解脫道。故當于彼,眼避勿視,斷舍我慢,並斷習氣,及對彼光,勿貪勿著;而于彼燦然眩目之黃光,深生信樂,至心專注,渴仰世尊寶生如來,念誦下偈,隨我發如是願︰
嗚呼!
我慢熾盛流轉生死平等性智光明照耀
寶生如來導引在前佛眼佛母護持于後
祈請度脫中有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如是至心誠敬發願,則化虹光,融入寶生如來父母雙尊胸中,于南方‘光榮剎土’,證得圓滿受用佛身矣。
雖然我們在法性中有時期,為亡者進行了兩天的指示,但有些貢高我慢的眾生,由于罪業深重,當佛放光來接引時,反而嚇得逃避,因而不得解脫。所以等到法性中有時期的第三天,有世尊寶生如來及其聖眾前來接引,同時人道之光也來到亡者面前。這時要呼喚亡者的姓名,對亡者進行指示。
‘第三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指示!今天已是法性中有時期的第三天,這一天有自性發出的地大黃色光明在你面前顯現。這時南方光榮佛土世尊寶生如來,身體呈黃色,手持摩尼寶珠,坐寶馬寶座,和佛眼佛母面合交抱;同時還有虛空藏、普賢兩尊菩薩相伴,和摩梨女、香女雙尊環繞。以上六尊佛菩薩顯現為美妙的虹光曼陀羅,前來接引你。從寶生如來父母雙尊胸中放射出的黃色光芒,正是從我們本性中發出的,受蘊清淨時所顯現的平等性智光。此光非常強烈,絢耀奪目。光中還有無數明點及微光點跳耀閃爍,顯現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使你眩目難睜,不敢逼視。在黃色佛光閃耀的同時,人道不剌眼的淡黃色光也來到你面前。因為你被我慢業力牽纏,對佛放射的強烈黃光感到恐懼,甚至逃避。而對人道不剌眼的淡黃色光感到舒服,並想投入。
我現在鄭重地告訴你︰你不應該害怕、逃避強烈耀眼的黃色佛光,因為此光正是你的本性光明。你應當對此光明深生敬仰、渴望之心,縱然沒有發願,但只要能認取,與此強烈耀眼的黃光合上去,就可與佛光水乳交融,無二無別,當下證成圓滿自受用報身。如果你不能認識此光就是你的本性光明,那麼就想此光是寶生如來大悲恩光,應深心祈請,立即皈依,不要逃避。這樣寶生如來就會立刻把你從中有險峽道中超拔出來,生到南方光榮佛土得真實受用。至于人道不刺眼的淡黃色光,是由于我慢業障深重所顯現的,是專門引誘你進入六道輪回的光。所以對此光你千萬不要貪著,不要生歡喜之心,要回避勿視。否則,你就會墮入人道,再受生、老、病、死之苦,沉輪于六道輪回之中。
所以我們要斷除我慢習氣,應當對強烈耀眼的黃色佛光,心生歡喜,至心專注,渴望瞻仰寶生如來父母雙尊,並隨我誠心誠意發願,念誦以下偈文︰
嗚呼!
我慢熾盛流轉生死平等性智光明照耀
寶生如來導引在前佛眼佛母護持于後
祈請度脫中有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這樣至心虔誠發願,就可以化為虹光融入寶生如來父母雙尊胸中,證成報身佛。或者生到南方光榮佛土得真實受用。’
第四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八日,此日有佛六尊前來接引)
如上指示,縱其根器如何下劣,亦必解脫無疑。然有曾造大罪之人、及失壞三昧耶戒等、或斷善根之類,迄尚不能認取者,遂為‘貪欲’及罪障所制,對于‘聲’‘光’,怖而逃避,則第四日有世尊‘無量光如來’(即阿彌陀佛)聖眾,及由‘貪’‘慳’所釀成‘餓鬼道’之暗紅光,同時並來現前。其指示法,當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諦听勿亂!今第四日,有‘火大’紅色淨光,起現汝前,爾時西方紅色‘極樂剎土’‘世尊無量光如來’,其身紅色,手執蓮華,坐孔雀寶座,與‘白衣母’面合交抱,現臨汝前,‘觀自在’‘妙吉祥’二菩薩與‘吉地女’(歌女)‘阿洛哥女’(燈女)雙尊圍繞于虹光曼陀羅海,六尊齊現而來。此為‘想蘊’法爾清淨紅光,即‘妙觀察智’。此光晃耀,嚴以明點及微光點,眩目難睜,自無量如來父母雙尊胸中,照臨汝前,直射汝心,不敢逼視,汝當對之,勿生怖畏;而與此同時,又有‘餓鬼道’暗淡紅光不眩目者,亦與智光並來照臨,當于其光,勿生歡喜,亦勿貪著。爾時,汝為‘貪欲’熾盛業力所制,于彼眩目之紅光,生起怖畏而欲逃避;反于‘餓鬼道’暗淡紅之光不眩目者,起樂著想、而欲趨入。我今告汝,此時汝當于彼晃耀眩目之紅光燦然透明者,勿怖勿畏,不可逃避。彼即汝自內證智本體具足力用,應于光中,明了任運,坦然而住,更當于彼信樂渴仰。汝若認知自內證智本體光明,縱欠虔誠發願,亦得一切諸佛光明與汝融合,無二無別,而證佛位。若不認知為汝自內證智本光,則當對之信樂渴仰而自念言︰‘此是無量光如來大悲恩光’,亟起皈依,深心祈請,自維此即無量光如來大悲光鉤,不可逃避。要知汝縱欲逃避,亦與汝身不能分離,故勿怖畏,當欣樂祈請。爾時無量光如來即來接引,拔汝出離中有險峽。又當于彼餓鬼道暗淡紅光不眩目者,勿得貪著。彼乃為汝‘貪欲’熾盛所積習氣而來誘引之光,汝若貪著,即墮餓鬼道,而受極難堪忍饑渴之苦,以是障礙,阻解脫道。故當于彼,勿生貪著,斷除習氣,勿起愛戀;而于燦然眩目之紅光,對之生起欣樂,專注渴仰世尊無量光如來父母雙尊,念誦下偈,隨我發如是願︰
嗚呼!
貪欲熾盛流轉生死妙觀察智光明照耀
無量光佛導引在前白衣佛母護持于後
祈脫中有怖畏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如是誠敬殷重發願,則化虹光,融入世尊無量光如來父母雙尊胸中,于西方‘極樂剎土’證得圓滿受用佛身矣。
經過上述指示,既使是下下根器也應該得到解脫。但仍有一些罪大惡極之人,或者破壞戒律,或者缺少善根,因貪欲熾盛,雖經指示,仍然不能認取明光,得不到解脫。到第四日有世尊無量光如來(即阿彌陀佛)及其聖眾,和由于貪、慳所變現的餓鬼道暗紅色光,同時在亡者面前顯現。這時應當呼亡者姓名,對亡者進行指示。
‘第四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指示!今天是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四天,這一天有從自性發出的火大紅色光明在你面前顯現。這時,西方極樂剎土世尊無量光如來,身體呈紅色,手執蓮花,坐孔雀寶座,和白衣佛母面合交抱;同時還有觀自在、妙吉祥兩尊菩薩相伴,和歌女、燈女雙尊環繞。以上六尊佛菩薩顯現為美妙的虹光曼陀羅前來接引你。從無量光如來父母雙尊胸中放射出紅色的光芒。此光明正是從我們本性中發出的,想蘊清淨時所顯現的妙觀察智光明。此光非常強烈,絢耀奪目。光中還有無數明點及微光點跳耀閃爍,顯現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使你眩目難睜,不敢逼視。在紅色佛光顯現的同時,餓鬼道不剌眼的暗淡紅光也來到你面前。因為你貪欲熾盛,受此業力牽纏,對于佛放射的強烈紅光感到恐懼,甚至逃避。而對餓鬼道不刺眼的暗淡紅光感到舒服,並想投入。
我現在鄭重的告訴你︰你不應該害怕、逃避強烈耀眼的紅色佛光,因為此光正是你的本性光明。你應當對此光明深生敬仰、渴望之心,縱然沒有發願,但只要能認取,與此強烈耀眼的紅光合上去,就可與佛光水乳交融,無二無別,當下證成圓滿自受用報身。如果你不能認識此光明就是你的本性光明,那麼就想此光明是無量光如來大悲恩光,應深心祈請,立即皈依,不要逃避。這樣無量光如來就會立刻把你從中有險峽道中超拔出來,生到西方極樂剎土得真實受用。至于餓鬼道不剌眼的暗淡紅光,是由于你貪欲熾盛所化,是專門引誘你墮入餓鬼道的光。對于此光你千萬不要貪著,不要生歡喜之心,要回避勿視。否則,你就會墮入餓鬼道,飽嘗難以忍受的饑渴之苦而不得解脫。
所以我們要斷除貪、慳之心,應當對強烈耀眼的紅色佛光,心生歡喜,至心專注,渴望瞻仰無量光如來父母雙尊,並隨我誠心誠意發願,念誦以下偈文︰
嗚呼!
貪欲熾盛流轉生死妙觀察智光明照耀
無量光佛導引在前白衣佛母護持于後
祈脫中有怖畏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此段偈文的解釋請參見本書193頁)
這樣至心虔誠發願,就可以化為虹光,融入無量光如來父母雙尊胸中,證成報身佛。或者生到西方極樂剎土,得真實受用。’
第五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九日,此日有佛六尊前來接引。)
如上指示、縱其根器如何下劣,未有不解脫者。又雖已指示,而有一類有情,久狃結習,終為強盛之習氣所制,不能克服,而為‘嫉妒’惡業支配,于‘聲’及‘光’生起恐懼,大悲光鉤,未能認取。迄至第五日間,仍復飄泊無依。爾時有世尊‘不空成就如來’聖眾大悲恩光前來接引;同時又有‘嫉妒’煩惱所感‘阿修羅道’之光,亦來誘引。此時指授之法,當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諦听勿亂!今第五日,有‘風大’綠色淨光,來現汝前。爾時,北方綠色‘勝圓剎土’世尊‘不空成就如來’,其身綠色,手執交叉金剛杵,坐大鵬寶座,與‘三昧耶多羅母’(即綠度母)面合交抱,現臨汝前;‘金剛手’‘除蓋障’二菩薩與‘健第女’(涂女)‘尼得女’(食女)雙尊圍繞于虹光曼陀羅海,六尊齊現而來。此為‘行蘊’法爾清淨綠光,即‘成所作智’。此光晃耀,嚴以明點及微光點,眩目難睜,自不空成就如來父母雙尊胸中,照臨汝前,直射汝心,不敢逼視;而與此同時,又有‘阿修羅道’暗綠光、乃‘嫉妒’為因所成不眩目之光,亦與智光並臨汝前。汝當對之勿生愛憎而修等舍(安住于非苦非樂之境,謂之等舍。);並當對之不可歡喜。爾時,汝為嫉妒熾盛業力所制,于彼眩目之綠光,懼而逃避;反于阿修羅道不眩目之暗綠光起樂著想,而欲趨入。我今告汝、此時汝當于彼晃耀眩目之綠光燦然透明者,勿怖勿畏,不可逃避。彼即汝自內證智本體具足力用,應于光中,明了任運,坦然而住,更當于彼信樂渴仰。汝若認知自內證智本體光明,縱欠虔誠發願,亦得一切諸佛光明,與汝融合,無二無別,而證佛位。若不認知為汝自內證智本光,則當對之信樂渴仰,而自念言︰‘此是不空成就如來大悲恩光’,亟起皈依,深心祈請,自維此即不空成就如來大悲光鉤,不可逃避。要知汝縱欲逃避,亦與汝身不能分離,故勿怖畏,當欣樂祈請。爾時,不空成就如來即來接引拔汝出離‘中有險峽’。又當于彼阿修羅道不眩目之暗綠光,勿生貪著。彼乃汝嫉妒熾盛所積業力而來誘引之光,汝若貪著,則墮阿修羅道,感極難忍受斗爭之苦,以是障礙,阻解脫道。故當于彼,斷除習氣,勿貪勿著;而于晃耀眩目之綠光、生起信樂,專注渴仰世尊不空成就如來父母雙尊,念誦下偈,隨發如是願︰
嗚呼!
嫉妒熾盛流轉生死成所作智光明照耀
不空如來導引在前三昧耶母護持于後
祈脫中有怖畏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如是虔誠殷重發願,則化虹光,融入世尊‘不空成就如來’父母雙尊胸中,即于北方‘勝園剎土’,現證圓滿受用身而成佛矣。
經過上述指示,即使是下下根人,也應當得到解脫。但有一些人,因爭強好盛,惡習難改,受嫉妒惡業支配,對聲、光、輝感到恐懼,對佛菩薩的救度不能認取。到法性中有時期的第五天,仍然飄泊無依。于是,這一天有世尊不空成就如來及其聖眾放光前來接引,同時由嫉妒煩惱所感的阿修羅道暗綠色光也前來引誘。這時應呼喚亡者姓名,對亡者進行指示。
‘第五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不要散亂,請仔細听我為你指示!現在你正處在法性中有時期的第五天,這一天有自性發出的風大綠色光明在你面前顯現。這時北方勝圓剎土世尊不空成就如來,身體呈綠色,雙手各持一金剛杵交叉胸前,坐大鵬寶座,和三昧耶多羅母(即綠度母),面合交抱;同時還有金剛手、除蓋障兩尊菩薩相伴,和涂女、食女雙尊環繞。以上六尊佛菩薩顯現為美妙的虹光曼陀羅前來接引你。從不空成就如來父母雙尊胸中放射出的綠色光芒,正是從我們本性中發出的,行蘊清淨時所顯現的成所作智光明。此光非常強烈,絢耀奪目。光中有無數明點及微光點跳躍閃爍,顯現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使你眩目難睜,不敢逼視。在綠色佛光閃耀的同時,阿修羅道不剌眼的暗綠色光也來到你的面前。你由于嫉妒心重,受此業力牽纏,對于佛放射的強烈綠光感到恐懼,甚至逃避。而對于阿修羅道不剌眼的暗淡綠光感到舒服,並想投入。
我現在鄭重的告訴你︰你不應當害怕、逃避強烈耀眼的綠色佛光,因為此光正是你的本性光明。你應當對此光明深生敬仰、渴望之心,縱然沒有發願,但只要能認取,與此強烈耀眼的綠光合上去,就可與佛光水乳交融,無二無別,當下證成圓滿自受用報身。如果你不能認識此光就是你的本性光明,那麼就想此光明是不空成就如來大悲恩光,應深心祈請,立即皈依,不要逃避。這樣不空成就如來就會立刻把你從中有險峽道中超拔出來,生到北方勝園剎土得真實受用。至于不剌眼的暗淡綠光,是由于你嫉妒熾盛所化,是專門引誘你墮入阿修羅道的光。對于此光你千萬不要貪著,不要生歡喜之心,要回避勿視。否則你就會墮入阿修羅道而受無休無止的爭斗之苦,不得解脫。
所以我們要斷除嫉妒之心,應當于強烈耀眼的綠色佛光,心生歡喜,至心專注,渴望瞻仰不空成就如來父母雙尊,並隨我誠心誠意發願,念誦以下偈文︰
嗚呼!
嫉妒熾盛流轉生死成所作智光明照耀
不空如來導引在前三昧耶母護持于後
祈脫中有怖畏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此段偈文的解釋請參見本書195頁)
這樣至心虔誠發願,就可以化為虹光融入不空成就如來父母雙尊胸中,證成報身佛。或者生到北方勝園剎土得真實受用。’
第六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十日,此日共有佛四十二尊俱來接引)
上來五日,經已多次指示,縱福緣如何薄劣,初次未能認取,再次亦當認取,只須認取其一,而未有不解脫者。然亦有如是指授多次,以習氣深重,長夜伴隨,淨相智慧,向未熟稔,為業支配,雖得指認,仍為邪惡習氣引導于外,大悲光鉤,不能攝引,于‘光’及‘輝’,生起怖畏,復淪生死。則于第六日,復有五部如來父母雙尊與眷屬俱,一時齊現于前,其時六道之光,亦齊現前。其指示法,當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諦听勿亂!迄至昨日,五部如來,各現其相,雖已指示,而汝為惡習所牽,于彼起怖,故迄今日,仍留于此。汝先若能于五部如來智慧本光,識為本體境相,則于五部各佛身中,早已化為虹光,汝已成為圓滿受用佛身。以汝無知,故今仍復漂泊于此,故當諦實觀察,勿得散亂。今有五部如來具足境相,名為‘四智和合之光’,前來迎汝,當認取之。
嗟!善男子︰四大清淨四色之光,今來現前。此時,中央‘密嚴剎土’‘毗盧遮那’父母雙尊及與眷屬,俱來現前;東方‘現喜剎土’‘金剛薩省 改桿 鵂壩刖焓簦 聰智埃荒戲健 餿偕餐痢 ι 改桿 鵂壩刖焓簦 聰智埃晃鞣健 稚餐痢 蘗抗狻 改桿 鵂壩刖焓簦 聰智埃槐狽健 ッ采餐痢 豢粘刪汀 改桿 鵂壩刖焓簦 憒雍綣飴 勇蘚# 聰秩昵啊 br />
嗟!善男子︰此五部雙尊之外,又有四門守護明王︰即‘降三世明王’‘大威德’‘馬頭’‘甘露軍茶利’等四大明王;及四門守護明妃︰所謂持‘鉤’女、持‘索’女、持‘鎖’女、持‘鈴’女;及天道之佛‘帝釋’、阿修羅道佛‘諍心’(梵名毗摩羅質多。藏名塔桑日。或譯淨心。)、人道佛‘釋迦獅子’、傍生道佛‘獅子善住’、餓鬼道佛‘焰口’、地獄道佛‘法王’等諸佛世尊,六道六佛,俱來現前;又有‘普賢如來’‘普賢佛母’,即諸佛之祖普賢父母雙尊(詳附注六),亦來現前。以上共有報身佛四十二尊,自汝心內外出,來現汝前。此皆為汝本來清淨境中之所顯現,當認取之。
〔附注六︰普賢如來,梵音阿達爾嘛,義為無生法爾。藏文轉音滾都桑波,為原始法身如來。(釋迦佛為原始如來之應化身)謂法身本自如如,智德圓滿,周遍法界,超思量,離言詮,無始無終,非修非證,現雙身一絲不掛相,故有普賢佛母。西藏寧瑪派九乘教義,奉為最高無上之尊。在本經中,居寂靜部四十二尊之上首,即為普賢父母雙尊,故稱為諸佛之祖。又在本經前面‘明光直指’教授中,有‘法性普賢父母’及‘證智普賢如來’句,即可略明此雙尊‘法性’及‘證智’之功用,與吾人本為一體,不可分離。此中義理,非深明西藏無上密義者,不能了解。惟因此尊之名號,為我漢地人所不習見,又因‘普賢’二字與八大菩薩中之普賢菩薩同一名號,恐為人疑誤,故附注于此。〕
嗟!善男子︰此諸剎土,亦非他有,乃汝自心四方與中央本來具足者,今自汝心,出現于外,現臨汝前。彼諸佛身,亦非他來,乃汝自內證智本具力用,法爾所成,故當如是而認取之。
嗟!善男子︰彼諸佛身,亦復不大不小,形量相等,嚴具形色,坐勢寶座,各具標幟。彼諸佛身,共成五聚,皆為雙身;每聚周圍,各具五色光輞;其中男尊,即為雙持部之菩薩;女尊,即為雙持部之明妃。如是形成整個曼陀羅,一時俱集,圓現汝前;此即與汝相依為怙之本尊也,汝當認取。
嗟!善男子︰從此五部如來父母雙尊身中,流出四智和合之光,極為微妙;猶如日光眩耀,照臨汝心,來現汝前。
此中初自‘毗盧遮那’胸中,放射‘法界體性智’光,顯為藍色,晃耀眩目,有一光台,照觸汝心,合而為一;其光台上藍色明點,與光同俱;如覆翠蓋,燦然眩目。其上亦以自性明點,各五為飾,無有邊中,嚴以明點及微光點,來現汝前。
自‘金剛薩省 }校 派洹 笤簿抵恰 猓 暈 咨 還 ㄖ 希 咨 韉悖 綹裁 擔 弦悅韉慵拔 獾悖 聰秩昵啊 br />
自‘寶生’胸中,放射‘平等性智’光,顯為黃色;光台之上,黃色明點如覆金盞,嚴以明點及微光點,來現汝前。
自‘無量光’胸中,放身‘妙觀察智’光,顯為紅色;光台之上,紅色明點,如覆珊瑚寶蓋,嚴以明點及微光點,來現汝前。以上四佛智光之底,光彩具足,極為顯明,眩目難睜;亦由自性明點,各五為飾,無有邊中;遍嚴明點及微光點,悉與法界體性智光相同,此所顯現,與汝自心,密切聯系,和合相應,自然而來起現也。
嗟!善男子︰彼等諸光,皆汝自內證智,本體具足力用所現,非從外來;故當于彼,無礙印合,亦勿驚怖,攝心入定,于無分別中,坦然而住,即此狀中,諸佛之身光與汝身融合為一而成佛矣。
嗟!善男子︰此中獨無成所作智之佛光照臨于汝者,以汝自內證智力用未圓,故不顯現。
嗟!善男子︰此即所謂‘四智和合之光’,亦名‘金剛薩仕拿芸椎饋 4聳比甑幣淠鍆 羯鮮χ甘謨錁鰨 裟芤浼八 甘諞澹 從詰鼻熬辰紓 鸚爬鄭揮倘縋缸踴嵊觶 噯縝拙曬手 紉咽熠牛 裼窒嚳輳 慈先。 蘅梢陝牽揮謐約罕咎寰誠啵 餃 糾疵婺浚 盼 寰環ㄐ暈蘅勺 渲 潰 稹 懍魅 Φ亍 諼 ヅ譴筧臥松恚 朗苡帽ㄉ磯 ウ鷂唬 啦煌俗 br />
嗟!善男子︰與智光同時,又有不淨迷幻境相六道六光,亦來現前;所謂‘天道’白光不眩目者,‘阿修羅道’暗綠光不眩目者,‘人道’淡黃光不眩目者,‘傍生道’呆藍光不眩目者,‘餓鬼道’呆紅光不眩目者,‘地獄道’煙灰色光不眩目者,此六道之光,亦與智光並來現前。爾時,汝于其光,皆無取著,于無所緣中,坦然安住。汝若于彼清淨智光,生起怖畏,而于不淨輪回六道之光,起貪著者,當受六道眾生之身,疲療生死大苦海中,無解脫期。
嗟!善男子︰汝若未得上師教誡所指示者,于前所說佛身及清淨光,恐懼怖畏,而于不淨輪回之光,反而生起愛戀。今勿如是!應于清淨智光,晃耀眩目者,恭敬信樂,而自念言︰‘世尊五部如來大悲智光,乃為哀愍攝受于我而現在前,亟當皈依’。對于迷幻境相六道之光,勿貪勿著,至心專注渴仰世尊五部如來父母雙尊,念誦下偈,隨我發如是願︰
嗚呼!
五毒熾盛流轉生死四智和合光明照耀
五部如來導引在前五部明母護持于後
脫離六道不淨幻光度我中有怖畏險峽
送我往登五清淨土
如是發願念誦,認識本體境相,即可無二交融而成佛矣。中根之人,虔敬殷重,自認取已,即得解脫;下根之人,則于清淨誓願之力,斷絕六趣生門,悟解四智和合實境,于‘金剛薩省 芸椎樂校 煞鸕饋 br />
亡者經過法性中有前五天的多次指示,縱然福薄根劣,只要在這些指示中能認取一次,就可以獲得解脫。然而有些人習氣深重,如漫漫長夜,智慧之燈難以點燃;如烏雲遮日,雖經多次指示,仍然為邪惡習氣所支配。對佛光產生怖畏而得不到解脫。這樣到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六天,又有五部如來父母雙尊及其聖眾,共四十二尊佛菩薩一齊在亡者面前顯現。同時六道劣光也一齊出現在亡者面前。這時應當呼喚亡者姓名,對亡者進行指示。
第六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指示!直到昨天,分別有五部如來雙尊以不同形像顯現在你面前,我已為你指示。如果于其中任何一尊你能皈依認取,即可化為虹光證得圓滿自受用報身。但由于你為惡業所牽,對這些佛菩薩雙尊形像產生恐懼而逃避,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未能得到解脫。現在你應當注意︰今天有五部如來雙尊及其聖眾放射出四智合和之光,前來接引,不要再錯過時機,一定要與光明合上去。
某某人,今有四大清淨四色之光現前。此時中央密嚴剎土毗盧遮那父母雙尊及其眷屬,東方現喜剎土金剛薩矢改桿 鵂捌渚焓簦 戲焦餿偕餐簾ι 改桿 鵂捌渚焓簦 鞣郊 稚餐廖蘗抗飧改桿 鵂捌渚焓簦 狽絞ッ采餐斂豢粘刪透改桿 鵂捌渚焓簦 襖唇右 3 酥 猓 褂興拿攀鞀ゲ魍 杭唇等 爛魍酢 笸 旅魍酢 磽訪魍酢 事毒 櫪 魍 緩退拿攀鞀ゲ麇 杭闖止撐 炙髖 炙 至迮 緩橢 至 賴牧 穡杭刺斕樂 鸕窞汀 蘼薜樂 ば盒摹お說樂 鶚灣仁ㄗ印 樂 鶚ㄗ由譜 齬淼樂 鷓嬋 賾 樂 鴟ㄍ 緩橢罘鷸 媯浩障腿繢礎え障頭鵡桿 穡 黃肭襖礎R隕瞎燦斜ㄉ矸鶿氖 穡 憔鄢珊綣飴 勇尷韻衷諛愕拿媲啊 br />
某某人,以上所說的這些形像都是佛性(自性、法身)的妙用。東、南、西、北、中五方佛土,並非離開你的自性而另有方所。因為你的自性本來具足一切方位;這些報身佛也不是外來的,都是你自性的顯現。從佛心中放射出的光芒,正是你心清淨時才能見到的本性光明。你不要懷疑,一定要認取,與本性光明合上去,即可證成報身佛。
某某人,以上四十二尊佛菩薩中的五方五佛。都是佛父佛母雙尊齊現。其中男尊為雙持部菩薩,女尊為雙持部明妃。每尊佛身大小完全相等,但各有不同顏色,都坐在寶座上,手拿不同法器,各具不同標幟。在每一方佛父佛母雙尊周圍都有五色光輞,光光相映。如此形成一個美妙的虹光曼陀羅顯現在你面前。這就是你可以依靠的,應當皈依的本尊。
某某人,從上述五部如來父母雙尊胸中,放射出極為微妙的四智和合之光,猶如日光眩耀,顯現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
從毗盧遮那如來胸中,放射出藍色的法界體性智光,明亮耀眼。其放光處恰似一個光台,光台之上有許多藍色明點和微光點,如覆翠蓋,燦爛眩目。這些明點五個五個連在一起,無邊無際,在你面前顯現。
從金剛薩嗜繢蔥}校 派涑靄咨 拇笤簿抵槍猓 髁烈 邸9 ㄖ 嫌行磯喟咨 韉愫臀 獾悖 綹裁 怠 br />
從寶生如來胸中,放射出黃色的平等性智光,明亮耀眼。光台之上有許多黃色明點和微光點,如覆金盞。
從無量光如來胸中,放射出紅色的妙觀察智光,明亮耀眼。光台之上有許多紅色明點和微光點,如覆珊瑚寶蓋。
以上所說四智和合之光,又叫‘金剛薩仕拿芸椎饋 饉鬧侵 猓 獠示咦悖 淺C髁粒 釗搜D磕顏觥9庵忻韉悖 甯鑫甯雋 釉諞黃穡 薇呶藜省U廡└餉鞫際譴幽愕淖孕災蟹 齙模 悄愕男撓敕鸕男暮禿舷嚶χ 保 勻歡 黃鶼值模 廡└餉韃 搶 愕淖孕拇油舛 礎K 裕 源斯餉鰨 鬩 鵓 鴆潰 閾娜獢@ 谷歡 D閿τ脛罘鷸 て隙 唬 庋 純捎敕鶿 榻蝗詼 刪捅ㄉ矸稹 br />
某某人,今日佛光之中唯獨沒有成所作智之光,這是因為你的覺行不圓,所以沒有顯現。
某某人,在此關鍵時刻,你應當回憶往昔上師對你的教誨。如果這時你能記憶上師指授之義,就會對當前的境相歡欣喜悅,生起信心。因為你早已熟悉,今又相逢,猶如遇見親舊故知;又如母子相遇,會毫無疑慮,立即認取︰這就是我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就是清淨法身!于是,你就會生起正定,義無反顧與光明融為一體,證得自受用報身而成佛。
在四智之光照射的同時,不剌眼的六道六光也顯現在你面前。你應注意,這些不剌眼的六道之光,是你心不清淨時顯現的迷亂幻境,是專門引誘你墮入六道輪回的光。這六道之光就是︰天道不剌眼的白光,阿修羅道不剌眼的暗綠光,人道不剌眼的淡黃色光,傍生道不剌眼的呆藍光,餓鬼道不剌眼的呆紅色光,地獄道不剌眼的煙霧似的光。這時,如果你對此六道之光生歡喜貪著之心,而對耀眼的四智之光產生恐懼,那麼你就會受生六道,在生死苦海中輪回,永無解脫。所以對此六道六光你應勿貪勿著,對四智之光應發永遠皈依之心。
某某人,如果你沒有得到過上師的教導,現在又不听我的指示,你就會對佛的雙身相和清淨智光產生恐懼,對不剌眼的六道輪回之光反生貪戀之心,這樣你就會墮入六道輪回而飽受諸種苦難,得不到解脫。所以,對不剌眼的六道之光你應該回避勿視,對耀眼燦爛的四智之光應恭敬信樂。並想︰‘這就是世尊五部如來為了哀愍我,為了接引我而顯現的大悲恩光,我應立即皈依’。現在,你應當專心致志,渴望瞻仰五部如來父母雙尊,並隨我誠心誠意發願,念誦以下偈文︰
嗚呼!
五毒熾盛流轉生死四智和合光明照耀
五部如來導引在前五部明母護持于後
脫離六道不淨幻光度我中有怖畏險峽
送我往登五清淨土
(此段偈文的解釋請參見本書197頁,雖然文字略有增加,但意思基本一致)。
這樣至心虔誠發願,中根之人即可當下認取本體境相而得解脫。下根之人借此清淨誓願之力,也可斷絕六道生門,認取四智合和之光,于‘金剛薩仕拿芸椎饋 諧煞稹 br />
第七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十一日,此日有持明十佛前來接引。)
復次,如是詳明指示,由此認識而得解脫者,為數極多。然有下下根器,其在人間,對于正法,素未薰習,有大罪障,及失壞三昧耶等人,為業力迷惑,雖有指示,亦不認取,終仍漂轉。茲第七日,有‘清淨空行剎土’‘持明部’聖眾,前來接引。爾時,為煩惱愚痴所釀成之‘傍生道’光,亦來誘引。
嗟!善男子(某某)︰諦听勿亂!茲第七日,有法爾清淨雜色光明,起現于前;此時‘清淨空行剎土’‘持明’諸尊聖眾,前來接引,融為虹光曼陀羅海。
曼陀羅中央‘異熟無上持明’名‘蓮華舞自在’,其身具五光絢彩;明妃‘紅色智慧空行’,擁抱尊身;右持彎刀,左持注滿血液之顱器,而作舞式;以瞪視印相,注目虛空,來現汝前。
曼陀羅東,‘地居持明’,其身白色,微含笑容,明妃‘白色空行’,擁抱尊身;右持彎刀,左持注滿血液之顱器,而作舞式;以瞪視印相,注目虛空,來現汝前。
曼陀羅南,‘壽自在持明’,其身黃色,妙好莊嚴,明妃‘黃色空行’,擁抱尊身;右持彎刀,左持注滿血液之顱器,而作舞式;以瞪視印相,注目虛空,來現汝前。
曼陀羅西,‘大手印持明’,其身紅色,微含笑容;明妃‘紅色空行’,擁抱尊身;右持彎刀,左持注滿血液之顱器,而作舞式;以瞪視印相,注目虛空,來現汝前。
曼陀羅北,‘任運持明’,其身綠色,半怒半笑容,明妃‘綠色空行’,擁抱尊身;右持彎刀,左持注滿血液之顱器,而作舞式;以瞪視印相,注目虛空,來現汝前。
此諸持明之外圍,有無量空行天母會集;所謂八大尸林空行,四種姓空行,三居處空行,十居處空行,二十四境空行母等,以及勇男、勇女、矜羯羅、護法使者眾俱;彼諸一切,悉著六骨骼之衣,腿骨號筒,顱骨小鼓,羅剎皮幢,人皮幡蓋,人皮旗幟,人脂香膏,種種樂器,為數無量;一切世界,充填血滿,震天撼地,俱來現前,一切樂聲,亦復震腦欲裂,喧鬧而來,作種種舞蹈。亡人三昧耶具足者,則來迎接;三昧耶失壞者,則來懲誡。
五、行法實施27
嗟!善男子︰習氣法爾清淨俱生智光,具足五色,如五彩線,蕩漾天際,閃爍動搖,燦爛透明,驚眩奪目;從五部持明部主胸間,直射汝心,不敢逼視,現在汝前;而與此同時,又有‘傍生道’藍色不眩目之光,亦與智光,俱來現前。爾時,汝為習氣所感,迷幻境相所牽,于彼所具五色之光,懼欲逃避;反于‘傍生道’不眩目之光,生起愛著,而欲趨入。然汝于彼所具五色眩目之光,勿得驚怖!當認為智光;于其光中,所發一切諸法自性本聲,猶如千雷一時俱鳴,轟聲震撼,嘯吟洪厲,雜以忿怒咒聲,俱來現前。汝于此境,當勿生怖!勿避勿懼!當即認取,為汝本來境相證智力用。而于‘傍生道’不眩目之藍光,勿貪勿著;苦生貪著,汝當墮落愚痴‘畜道’,而受愚暗無知驅役之苦,永無出期;故于其光,勿得貪著!當于五色具足之光,燦明眩目者,生起欣樂,一心專注諦求,渴仰世尊持明阿 黎眾!當自念雲︰
‘持明聖眾,勇士空行,諸聖尊前,今為接引,入彼清淨空行居處,來住我前;祈諸聖尊,愍垂听許,如我有情,未積資糧,過去已有,三世如來,五部聖眾,以大悲光,來攝受我,惜我無知,未能認取,蹉跎至今,誠堪嗟嘆!茲當持明諸聖尊前,懇求今後,萬勿舍我!願以悲鉤,攝受于我!引我往生淨空行剎’
如是專注諦求,念誦下偈,隨我發如是願︰
嗚呼!
持明聖眾幸垂听許請運悲心導入正路
習氣熾盛流轉生死俱生智慧光明照耀
勇士持明導引在前空行佛母護持于後
祈脫中有怖畏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如上虔誠殷重發願,則化虹光,融于‘持明’部眾胸中,當生‘清淨空行剎土’,無可置疑;諸有一切善知識種姓,唯依上文之指示,而認取之,即可解脫,縱有惡業習氣,亦定解脫。
以上為‘死位中有’明光直指教授,及‘法性寂相中有教授听聞解脫密法’,全文已竟。
經過法性中有前六天的詳細指示,可以認識自性光明而得到解脫的人為數極多。但還有一些下下根人,在世時從未修習過正法,並且破壞戒律,罪障很大。這些人被業力迷惑,雖然經過前六天指示仍然不能認取,還在到處漂泊。如今到了法性中有時期的第七天,有清淨空行剎土持明部聖眾前來接引。同時,由于煩惱愚痴所造成的傍生道光也來引誘。所以此時當對亡者繼續進行指示。
‘第七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指示!今天是法性中有時期的第七天,這一天有清淨空行剎土持明部諸尊及其聖眾,放射出本性清淨雜色光明,匯聚成虹光曼陀羅前來接引你。在此曼陀羅中央,有異熟無上持明,名為蓮花舞自在,其身放出五彩絢爛之光。明妃紅色智慧空行擁抱尊身,右手持彎刀,左手持注滿血液之顱器,作舞蹈狀,以瞪視印相,注目虛空,在你面前顯現。
在曼陀羅東方,有地居持明,其身體呈白色,微含笑容。明妃白色空行,擁抱尊身,右手持彎刀,左手持注滿血液之顱器,作舞蹈狀,以瞪視印相,注目虛空,在你面前顯現。
在曼陀羅南方,有壽自在持明,其身體呈黃色,相好莊嚴。明妃黃色空行,擁抱尊身,右手拿彎刀,左手拿注滿血液之顱器,作舞蹈狀,以瞪視印相,注目虛空,在你面前顯現。
在曼陀羅西方,有大手印持明,其身體呈紅色,微帶笑容。明妃紅色空行,擁抱尊身,右手拿彎刀,左手拿注滿血液之顱器,作舞蹈狀,以瞪視印相,注目虛空,在你面前顯現。
在曼陀羅北方,有任運持明,其身體呈綠色,半怒半笑容。明妃綠色空行,擁抱尊身,右手拿彎刀,左手拿注滿血液之顱器,作舞蹈狀,以瞪視印相,注目虛空,在你面前顯現。
在上述東、南、西、北、中持明的外圍,還有無數空行天母會集︰即八大尸林空行母,四種姓空行母,三居處空行母,十居處空行母,二十四境空行母等。還有勇男、勇女、矜羯羅和護法使者,他們都穿的是用六骨骼做的衣服;拿著腿骨做的號筒,顱骨做的小鼓等各種樂器;舉著羅剎皮幛,人皮幡蓋,人皮旗幟,人脂香膏等,作種種舞蹈,為數無量。整個世界充滿血腥,一切樂聲震天撼地,震腦欲裂,喧鬧而來。如果亡者具足戒行,持明部聖眾則來迎接,反之,則進行處罰。
某某人,我們的本性光明,具足五色,從五部持明部主胸中發出,猶如五彩線,在天際蕩漾,光輝燦爛,驚眩奪目,直射入你的心中。這時,有傍生道藍色不剌眼之光,也一齊在你面前顯現。由于習氣所感,你被迷亂幻境所牽,對于五彩眩目之光,害怕逃避。而對傍生道不剌眼之光,反生貪愛之心,準備投入。某某人,你不應當逃避五彩眩目之光,要知道這正是你的本性光明。在此光中發出的法性本聲,猶如千雷一時齊鳴,轟聲震撼。其間夾雜忿怒咒音,嘯吟洪厲。要知道,這些聲音就是從我們本性中發出的法音,這些境相就是我們本性的顯現,並非外來。所以當我們听見這些聲音時,千萬不要害怕,不要逃避,要能認取。對于傍生道不剌眼的藍光,應勿貪勿著。一旦貪著,就會墮落到愚痴畜牲道,飽受愚暗無知的驅役之苦,永無出頭之日。因此,對五彩絢爛之光,應心生欣樂,專心致志渴仰持明諸聖尊。並念誦下文︰
持明聖眾,勇士空行,諸聖尊前,今為接引,入彼清淨空行居處,來住我前;祈諸聖尊,愍垂听許,如我有情,未積資糧,過去已有,三世如來,五部聖眾,以大悲光,來攝受我,惜我無知,未能認取,蹉跎至今,誠堪磋嘆!茲當持明諸聖尊前,懇求今後,萬勿舍我!願以悲鉤,攝受于我!引我往生淨空行剎。
這樣專心致志的懇求,再隨我發願,念誦如下偈文︰
嗚呼!
持明聖眾幸垂听許請運悲心導入正路
習氣熾盛流轉生死俱生智慧光明照耀
勇士持明導引在前空行佛母護持于後
祈脫中有怖畏險峽送我往登正覺佛土
(本段偈文的解釋見本書198頁)
這樣至心虔誠發願,就可以化為虹光,融入持明部聖眾胸中,證成報身佛。或者生到清淨空行剎土得真實受用,無可置疑。一切善知識只要依照上文指示,能夠認取,即可得到解脫。縱然惡業深重亦定能獲得解脫。’
戊次周證入怒相部尊
概說
茲當宣說‘法性中有’怒相起現之相。此亦如前述寂相,依次有七次險峽,于所歷之境,經已逐次指示;縱昧其一,當證另一而得解脫者,為數無量。如是雖有眾多得解脫者,然亦有多人,惡業深重,罪障山積,狃于結習,無明幻惑,無盡無減;于如是人,縱予指示,仍不解脫,轉復漂淪,其類實繁。
復次,以前寂相聖眾,持明空行,來接引者,已經逝沒。次有飲血忿怒五十八熾然尊,即前‘寂相部眾’轉依所依(怒部居方位與寂相部同,特變現之形貌相狀有不同耳。)來現在前,與先不同;此種怒相,為‘恐’‘怖’‘畏’三種增上力所轉,指證極難;自內證智,不得自在,而入悶絕,迷而復醒,醒而復迷,循環往復,不能自主。若有于其清醒之際,能認取者,解脫亦易。何以故?以‘恐’‘怖’‘畏’三種境界現前,自內證智,無復馳亂,專一奮勉而住故。在此情景,若不遇此教授,縱復多聞如海,亦徒無益。亦有持律大德,顯乘大師,若于此際迷不認取,仍當漂轉生死輪回;諸凡庸人,為數更多;于‘恐’‘怖’‘畏’三種境界,生起驚惶,墮惡趣澗,永受大苦,然密乘真言瑜伽士則不同,縱為下下根器,一見忿怒飲血聖眾,如遇親知故舊,深信為自本尊,即可無二交融而證佛位。
又有在人間時,于此忿怒飲血聖眾諸像,曾修現觀(即生起次第),供養贊嘆,乃至曾見繪畫尊形,或雕塑等像,亦于此時,尊形現前;即認知已,即得解脫。
又有在人間時,持律大德,顯乘大師,任于正法行為如何精進,及于說法如何善巧,其于死時,不現靈骨、舍利、虹光等相。以于生時,對于秘密真言,未嘗用心,及于真言,毀謗侮慢,真言聖眾,未結因緣;由是中有境界,雖已現前,亦不認知,先所未見,倏爾睹見,如逢怨敵,立起嗔心;以此為緣,遂趨惡道。如是戒律及性相教理,雖極精嫻,內心若無真言修持,則不現有靈骨、舍利、虹光等相,其理固如是也。若是真言行者,縱為下下根器,舉止威儀粗鄙無狀,亦不善巧說法,亦不如理實行;雖然如是,但于真言乘法深生信仰,則于彼境不生邪見、不生疑慮、能修持者,彼于此際,仍得解脫。其在人間,行為縱有不檢,然于死時,至少呈現一種瑞相,或為靈骨、舍利、虹光佛像等隨一現前,以真言加持威力最大故。
真言瑜伽行者,中根以上,曾修‘生起’‘圓滿’兩次第,持誦心咒等諸修持,則不需淪入‘法性中有’,而于氣息將斷未絕之時,定為持明勇士空行等眾,迎歸清淨空行剎土。其所表相,天無片雲,虹光耀目,花雨繽紛,薰香馥郁,天樂齊嗚,音聲嘹亮,靈骨舍利及佛像等,皆復呈現,斯其所表之異微也。是故諸持律者、顯乘大師、或有失壞三昧耶真言行者及諸凡夫,除此‘听聞解脫密法’,更無其他方便。其有修習‘大圓滿’(為西藏寧瑪派最高成就之法)‘大手印’(為西藏噶迦派最高成就之法)等大修行人,則于‘死位中有’時,已能認取明光,證得法身,不需誦此听聞解脫密法,以于死位中有認取之時,即已證得法身,已如前述。迨至‘法性中有’‘寂’‘怒’境界顯現時,既認取已,即證‘圓滿報身’;再若認取‘輪回中有’,即證‘應化之身’,生往善趣;得逢此法,于後生中,可能有修行緣會故。
此听聞解脫密法,為無修成佛之法;亦即僅賴听聞即得解脫之法;亦為罪障大者、導出險峽之法;又為一剎那間差別立判之法;又為一剎那間即證等覺之法;誠為深懊!有情遇此而墮惡趣者,未之有也。此法與‘答卓’咒本(藏名‘答卓’,義為假名解脫如意寶,又名無為剎那妙智經,為佩帶于身而得解脫之咒本)二者合用,則如金曼達上嚴以玉飾,更為美妙矣!
如是依上師所授口訣,認知為本體境相,唯是自內證智,譬如獅子之皮,若曾見者,知其為皮,立即釋然;其有未明此系獅皮,即生恐怖;如為此人解說其義,指示明白,驚怖立除。此法亦爾。飲血聖眾,身形龐大,肢體粗壯,量等虛空,當其現前,定生驚怖。若聞此教授,明白指示,無間即證為本體境相,或認為自之本尊,則生前所修之明光(子光),及後起自然之明光(母光),子母兩光會遇,于朗然釋然中,如遇故知,恍然大悟。若不得此教授,雖諸賢者,亦復難免退墮,流轉生死大海而已。
在法性中有時期的前七天,亡者看到的都是佛菩薩的寂靜相。在這七天中亡者只要有一次能夠認取,即可獲得解脫。所以法性中有前七天成就者為數很多。但有很多人,惡業深重,罪障如山,由于無明愚痴,縱然為他們指示,仍然未能認取,錯過法性中有前七天的解脫時機。
到了法性中有時期的後七天,佛菩薩不再顯現莊嚴肅穆的寂靜相,而是顯現為忿怒飲血的明王相。這些忿怒飲血的明王相共有五十八尊,與法性中有前七天的方位相同,每一方位均為同一佛菩薩的化身,只是顯現的相貌不同。但對于這些忿怒形像,亡者一見,容易產生‘恐’、‘怖’、‘畏’,再加上亡者一會兒迷悶,一會兒清醒,不能自主。所以在法性中有時期後七天,要指示亡者認取,非常困難。但如果在亡者清醒之際,為亡者指示,亡者一經認取,即可得到解脫。因為盡管亡者見到佛菩薩的忿怒尊,產生‘恐’、‘怖’、‘畏’,但其本性智慧,並不因此而迷亂。本性智慧是不垢不淨,不生不滅的。所以,對法性中有後七天的行法,應殷勤修持為要。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一些顯乘大師,持律大德,無論他們生前修法多麼精進,持戒多麼精嚴,說法如何善巧,但由于他們對密法真言未曾用心,與佛菩薩寂怒聖眾,未結因緣,尤其是沒有遇到此‘中有教授听聞解脫密法’,所以,當他們見到佛菩薩諸忿怒尊時,便產生迷惑,如遇怨敵,立起嗔心。甚至誹謗輕慢,因此之故他們將墮入惡道,而不得解脫。為數更多的諸凡夫,見到佛菩薩的忿怒尊更是驚慌失措,逃入惡道,永受生死輪回之苦。與此相反,對于修過密法真言之人,縱然是下下根器,舉止粗俗,也不善巧說法,但對密法真言深生信仰,不生邪見,不生疑慮,並能虔心實修。尤其對佛菩薩忿怒諸尊,曾修觀想,或者見過繪畫尊形,雕塑等,在法性中有時期的後七天,一見到佛菩薩忿怒形像,便瞻養贊嘆,如遇親知故友,深信為本尊。即可水乳交融而證佛位。這就好比獅子之皮,若見過之人,知道它是獅子皮,就不會害怕。如果不明白,見了就會害怕。由于佛之忿怒諸尊,身形高大,肢體粗壯,恐怖可畏。如果不遇此中有教授密法,亡者一見,就會怖而逃之,錯過成佛的機會。所以在法性中有時期的後七天,應立即實施以下誦法。
第八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十二日,此日有佛六尊前來接引。)
如上已就‘听聞解脫’示其重要,茲當指示‘法性中有’怒相起現之時。于此又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諦听勿亂!以前‘法性中有’寂相起現、汝未認取,故今仍復漂泊無依。茲第八日,有飲血忿怒聖眾,來現當汝前,當勿迷亂。而認取之。
嗟!善男子(某某)︰此大吉祥主尊為飲血佛部世尊,名‘佛陀兮嚕迦’。身深棕色,三面、六臂,四足展立。其面右白、左紅、正面深棕色;周身光蘊,如火熾然。九目圓睜,怒視可怖;眉聳如電;獠牙外露,吼聲大笑,作‘阿拉拉’及‘哈哈’聲;又發‘嘎嗚’及宏大尖銳之聲;頭發紅黃,熾然上豎;冠飾骷髏,象征日月;黑蛇及鮮顯人頭為身嚴。六手之中︰右上持‘輪’,右中持‘鉞’,右下持‘劍’;左上持‘鈴’,左中持‘顱’,左下持‘犁’。明母名‘佛陀訖洛底濕縛哩瑪’,擁抱尊身;右摟尊頸,左捧‘紅螺’(紅色螺貝之碗),內貯陽精,獻于尊口,吮咂作響,並發轟聲,猶如雷震。于金剛熾焰毛孔中,發出智火,熊熊有光;兩足右卷左展,立于大鵬座上。此乃從汝腦內‘中央’所出,以如是狀,現臨汝前。汝當于彼,勿驚勿怖!勿生恐懼!當即認取為汝自證智身,即汝本尊;勿驚勿懼!實則仍為世尊‘毗盧遮那’父母雙身之體,故勿生畏怖;若能認取,立即解脫。
如上明告,認取為本尊已,即可交融無二,而證圓滿受用佛身。
在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八天怒相起現時,行法之人應呼喚亡者姓名,對亡者進行指示。
‘第八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指示!在前七天佛菩薩顯現寂靜相的時候,你未能認取,至今仍漂泊無依。現在已進入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八天,佛菩薩將在你面前顯現忿怒飲血的形像。你千萬不要迷亂,要敢于認取。
某某人,此時有大吉祥飲血世尊,名‘佛陀兮嚕迦’,身為深棕色,三面、六臂、四足展開站立。其面右白、左紅、正面為深綜色;周身放光,如燃燒的火焰。佛陀兮嚕迦世尊,九目圓睜,怒視可怖,眉聳如電,獠牙外露,吼聲大笑,發出‘啊拉拉’‘哈哈’‘嘎嗚’等宏大尖銳之聲。頭發紅黃,熾燃上豎,頭戴骷髏,象征日月,身飾黑蛇及血淋淋的人頭。六手之中︰右上持‘輪’,右中持‘鉞’,右下持‘劍’,左上持‘鈴’,左中持‘顱’,左下持‘犁’。明母名‘佛陀訖洛底濕縛哩瑪’擁抱尊身,右摟尊頸,左捧紅色的螺貝,內貯陽精,獻于尊口,吮咂作響,並發出轟聲,猶如雷震。佛母于金剛熾焰毛孔中,發出智火,熊熊有光,兩足右卷左展,與佛父面合交抱,一同立于大鵬座上。在你面前顯現的如此境相是從中央佛土所出,也是你自心所顯現的,你當于此勿驚勿怖!勿生恐懼!應當下認取這就是世尊毗盧遮那佛父佛母雙身忿怒之相,就是你的本性光明所現,這就是你的本尊。你應當發心皈依,與世尊水乳交融,無二無別,而證圓滿自受用報身。’
第九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十三日,此日有佛二尊前來接引。)
又復于彼,怖而逃避,而不認者,則于第九日,有飲血金剛部世尊,前來接引。其指示法,當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啼听勿亂!今第九日,有飲血金剛部世尊,名‘金剛兮嚕迦’。身深藍色,三面、六臂,四足展立。其面右白、左紅、正面藍色。六手之中︰右上持‘杵’,右中持‘顱’,右下持‘鉞’;左上持‘鈴’,左中持‘顱’,左下持‘犁’。明母名‘金剛訖洛底濕縛哩瑪’,擁抱尊身;右摟尊頸,左手捧紅螺,內貯陽精,獻于尊口,雙身交抱。此乃從汝腦內東隅而出,來現汝前。汝當于彼,勿驚、勿怖,勿生恐懼!當認為汝自證智身,即汝本尊,故當認取,切勿生怖!實則仍為世尊‘金剛薩省 改桿 碇 澹 逼鸚覽鄭蝗裟莧先。 唇饌選 br />
如是明告,若認取為本尊,即可交融無二,而證圓滿受用佛身。
如果有人在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八日,見到飲血忿怒尊,感到非常可怖,甚至逃避,就不能解脫。這樣到了法性中有時期的第九天,有飲血金剛部世尊前來接引。在這一天,行法之人應當呼喚亡者姓名,為亡者進行指示。
‘第九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指示!你于昨日毗盧遮那佛父佛母忿怒雙尊,怖而逃避,不能認取。今天是法性中有第九日,有飲血金剛部世尊前來接引。飲血金剛部世尊名‘金剛兮嚕迦’身為深藍色,三面六臂,四足展開站立。其面右白,左紅,正面藍色。六手之中,右上持‘杵‘,右中持‘顱’,右下持‘鉞’,左上持‘鈴’,左中持‘顱’,左下持‘犁’。明母名‘金剛訖洛底濕縛哩瑪’,擁抱尊身,右摟尊頸,左捧紅色螺貝,內貯陽精,獻于尊口,雙身交抱。在你面前顯現的如此境相,是從東方佛土所出,也是你自心所顯現的。對此你應勿驚勿怖!勿生恐懼!當下認取,此即是金剛薩史鷥阜鵡桿 矸夼 穡 簿褪悄愕謀咀穡 悄惚拘怨餉魎 D閿Φ鄙 斷殘模 釀V潰 朧雷鶿 榻蝗冢 薅 薇穡 ッ猜 允苡帽ㄉ懟! br />
第十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十四日,此日有佛二尊前來接引。)
如上所示,亦有諸人,業障深重,遂于其境,生起怖畏,避而未證。今第十日,有飲血寶部世尊前來接引。其指示法,當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嗟!善男子(某某)︰善自諦听!今第十日,有飲血寶部世尊、名‘珍寶兮嚕迦’。身深黃色,三面六臂,四足展立,其面右白、左紅、正面深黃。六手之中︰右上持‘寶’,右中持‘天杖’,右下持‘棒’;左上持‘鈴’,左中持‘顱’,左下持‘鋼叉’。明母名‘珍寶訖洛底濕縛哩瑪’,擁抱尊身;右摟尊頸,左捧紅螺,內貯陽精,獻于尊口,雙身交抱。此乃從汝腦內南隅所出,來現汝前。汝當于彼,勿驚、勿怖、勿生恐懼!當認為汝自證智身,即汝本尊,當即認取,切勿生怖!實則仍為世尊‘寶生如來’父母雙身之體,故當虔敬信樂;若能認取,立即解脫。
如上明言實告,若認取為本尊,則可無二交融而證圓滿受用佛身。
有些人,由于業障深重,對忿怒境相感到怖畏,經前面指示未能認取,到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十天,有飲血寶部世尊前來接引,行法之人應呼喚亡者姓名,為亡者進行指示。
‘第十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指示!你于昨日金剛薩史鷥阜鵡阜夼 穡 納 牢罰 芏 粗ゃ=裉焓欠ㄐ災杏惺逼詰牡謔 眨 幸 Σ渴雷穡 襖唇右 R Σ渴雷鵜 潯 蝢豪 砩罨粕 媼 郟 淖閼箍 玖 涿嬗野祝 蠛歟 嬪罨啤A 種 校 疑銑幀 Α 抑諧幀 取 蟻魯幀 簟 笊銑幀 濉 籩諧幀 笙魯幀 植妗 C髂該 潯ζ 宓資 苛 輟 當[鶘恚 衣[鵓保 笈鹺 藎 謚 艟 子謐鸝冢 斫槐⑴T諛忝媲跋韻值拇酥志誠嗍譴幽戲椒鶩了 觶 彩悄闋孕乃 韻值摹D愕庇詿耍 鵓 鴆潰 鶘 志澹〉畢氯先。 聳潛ι 繢捶鷥阜鵡阜夼 穡 簿褪悄愕謀咀穡 悄惚拘怨餉魎 D閿Φ鄙 斷殘模 釀V潰 鶿 榻蝗冢 薅 薇穡 ッ猜 允苡帽ㄉ懟! br />
第十一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十五日,此日有佛二尊前來接引。)
又雖如上指示,然為習氣所薰,生起怖畏,仍復逃避,不識為本尊而見為閻羅法王,故未證取;則第十一日,有飲血‘蓮花部’世尊前來接引。其指示法,當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諦听勿亂!今第十一日,有飲血‘蓮花部’世尊,名‘蓮花兮嚕迦’。身深紅色,三面、六臂、四足展立。其面右白、左青,正面深紅。六手之中︰右上持‘蓮’,右中持‘天杖’,右下持‘棒’;左下持‘鈴’,左中持‘滿血顱器’,左下持‘兆鼓’。明母名‘蓮花訖洛底濕縛哩瑪’,擁抱尊身;右摟尊頸,左捧紅螺,內貯陽精,獻于尊口,雙身交抱。此乃從汝腦內西隅所出,來現汝前,汝當于彼,勿驚、勿怖、勿生恐懼!實則仍為世尊‘無量光如來’父母雙身,故當欣敬;若能認取,立即解脫。
如是明告,當可認取為自本尊,則可交融無二,而證圓滿受用佛身。雖經上述指示,但有些眾生習氣深重,對忿怒相不認為是本尊,而認為是閻羅王,仍然逃避,而未能認取。這樣到了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十一天,有飲血蓮華部世尊前來接引。行法之人當呼喚亡者姓名,為亡者進行指示。
‘第十一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指示!你于昨日寶生如來佛父佛母忿怒雙尊,生起怖畏,避而未證。今天是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十一日,有飲血蓮花部世尊前來接引。飲血蓮花部世尊名‘蓮花兮嚕迦’,身深紅色,三面六臂,四足展開站立。其面右白,左青,正面深紅。六手之中,右手持‘蓮’,右中持‘天杖’,右下持‘棒’,左上持‘鈴’,左中持‘滿血顱器’,左下持‘兆 ’。明母名‘蓮花訖底濕縛哩瑪’擁抱尊身,右摟尊頸,左捧紅螺,內貯陽精,獻于尊口,雙身交抱。在你面前顯現的此種境相,從西方佛土所出,也是你自心所顯現的,你當于此勿驚勿怖!勿生恐懼!當下認取,此即是無量光如來佛父佛母忿怒雙尊,也就是你的本尊,是你本性光明所化。你應當心生歡喜,發心皈依,與世尊水乳交融,無二無別,而證圓滿自受用報身。從此你就可以永脫輪回諸苦!’
第十二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十六日,此日有佛二尊前來接引。)
又雖如前指示,然為惡業習氣,牽引于外,生起怖畏,仍復逃避,以不識為本尊,故不認取;則第十二日,有飲血‘羯摩部’聖眾,及在此日以後,又有八大‘寒林’女神‘吉塢哩瑪’,八境獸首女神‘頗羅悶瑪’,獸面忿怒女神四門守護,及異類面首女神二十八自在女‘汪鳩瑪’等,前來接引;若不認取,即生怖畏;故當指示。此時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今第十二日,有飲血羯摩部(梵文羯摩此雲事業)世尊,名‘羯摩兮嚕迦’。身深綠色,三面、六臂,四足展立。其面右白、左紅、正面深綠,現威猛可怖相。六手之中︰右上持‘劍’,右中持‘天杖’,右下持‘棒’;左上持‘鈴’;左中持‘顱’,左下捧‘犁’。明母名‘羯摩訖洛底濕縛哩瑪’,擁抱尊身;右摟尊頸,左捧紅螺,內貯陽精,獻于尊口,面合交抱。此乃從汝腦內北隅所出,來現汝前,汝當于彼,勿驚、勿怖、勿生恐懼!當即認知為自證智身,即汝本尊,故當勿怖。實則仍為世尊‘不空成就如來’父母雙身之體,故當虔敬,深生渴仰;若能認取,立即解脫。
如上明告,即可認知為自本尊,無二交融而證圓滿受用佛身。
雖經前面指示,但有些眾生被惡習所牽,仍然逃避本尊,不能認取。這樣在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十二天,有飲血羯摩部聖眾前來接引。行法之人當呼亡者姓名,為亡者進行指示。
‘第十二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指示!你于昨日無量光如來佛父佛母忿怒雙尊,怖而逃避,不能認取。今天是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十二日,有飲血羯摩部世尊,名‘羯摩兮嚕迦’,身深綠色,三面六臂,四足展開站立,其面右白,左紅,正面深綠,現威猛可怖相。六手之中,右上持‘劍’右中持‘天杖’,右下持‘棒’,左上持‘鈴’左中持‘顱’,左下持‘犁’。明母名‘羯摩訖洛底濕縛哩瑪’,擁抱尊身,右摟尊頸,左捧紅螺,內貯陽精,獻于尊口,雙身交抱。在你面前顯現此種境相,是從北方佛土所出,也是你自心所顯現的。你當于此勿驚勿怖!勿生恐懼!當下認取,此即是不空成就如來佛父佛母忿怒雙尊,也就是你的本尊,是你本性光明所化。你應當發心皈依,與世尊水乳交融,無二無別,而證圓滿自受用報身。’
第十三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十七日,此日有佛十六尊前來接引。)
爾後有八大‘寒林’‘吉塢哩瑪’,及種種面形獸首女神‘頗羅悶瑪’,皆從亡者腦中出現,來臨其前;其指示法,當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諦听勿亂!今汝腦中八方位,復出八尊‘吉塢哩瑪’,來現汝前,汝當于彼,勿生怖畏!詳述如下︰
汝腦東隅︰出白色‘吉塢哩瑪’,右手高舉人尸骨杖,左手持顱,滿貯鮮血,來現汝前;汝離南隅,出黃色‘資塢哩瑪瑪’,手張弓矢。
汝腦西隅︰出紅色‘波羅謨訶’,手持‘摩羯幢’;
汝腦北隅︰出黑色‘培多梨瑪’,右手持杵,左手持顱蓋,滿貯鮮血;
汝腦東南隅︰出紅黃色‘布斯迦私瑪’,右手持‘人腸’,左手取食;
汝腦西南隅︰出深綠色‘伽斯摩哩瑪’,右手持顱蓋,滿貯鮮血,左手持杵攪動,現威嚇狀,取而飲之;
汝腦西北隅;出淡黃色‘贊馱哩瑪’,裂人身首,右手摘取其心,左手食其軀體;
汝腦東北隅︰出深黃色‘斯迷奢梨瑪’,撕裂腐尸身首,取而食之。
以上八方位所住之‘吉塢哩瑪’,亦圍繞五方飲血部尊,從汝腦中現出,而臨汝前;汝當于彼,勿怖勿畏!
嗟!善男子(某某)︰其在外圍(即上說之八方位之外)復有八境獸首女神‘頗羅悶瑪’出現汝前︰
東︰有深紫色‘獅首僧賀女’,雙手交叉,口餃死尸,搖震鬃發;
南︰有紅色虎首‘毗耶訖哩目遺 窒虜媯 烤δ 櫻 凍蒗久跡 br />
西︰有黑色狐首‘悉哩羅目遺 揖 校 蟪秩順Γ 資乘毖 br />
北︰有深藍色狼首‘濕縛南目遺 炙渮 烤δ 櫻 br />
東南︰有淡黃色鷲首‘訖哩陀目遺 綹壕奘 志俸」牽 br />
東北︰有藍色梟首‘呼魯目遺 沂殖驟疲 笫志俚叮 釷橙巳猓 br />
西南︰有深紅色鴟□首‘岡迦目遺 喔壕奘 br />
西北︰在黑色鴉首‘ 夷 遺 缶俾 牽 頁腫蚪# 釗︵母巍 br />
以上八境獸首女神‘頗羅悶瑪’、亦復圍繞五飲血尊,從汝腦中現出而臨汝前;汝當于彼,勿怖勿畏!當知任何一切所顯現者,皆當認取為本來境相,證智力用。
到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十三日,前五天所顯現的五方五佛忿怒雙尊,今天一齊顯現。在其外圍又有八大寒林‘吉塢哩瑪’,及種種面形的八獸首女神‘頗羅悶瑪’環繞,如此形成一虹光曼陀羅前來接引。行法之人,當呼喚亡者姓名,為亡者進行指示。
‘第十三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指示!你于昨日不空成就如來佛父佛母忿怒雙尊,生起怖畏,避而未證。今天是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十三日,前五日所顯現的五方五佛忿怒雙尊,今天一齊出現。在其外圍又有八大寒林女神‘吉烏哩瑪’圍繞五方忿怒飲血雙尊,分別從佛土八方而出,顯現在你面前,前來接引。這八大寒林,‘吉烏哩瑪’分別是︰
從佛土東方所出︰白色‘吉塢哩瑪’。右手高舉人尸骨杖,左手持顱,滿貯鮮血。
從佛土南方所出︰黃色‘資塢哩瑪’,手張弓箭。
從佛土西方所出︰紅色‘波羅漠訶瑪’手持羯摩幢。
從佛土北方所出︰黑色‘培多梨瑪’,右手持杵,左手持顱蓋,貯滿鮮血。
從佛土東南方所出︰紅黃色‘布斯迦私瑪’,右手持人腸,左手取食。
從佛土西南方所出︰深綠色‘伽斯摩哩瑪’,右手持顱蓋,貯滿鮮血,左手持杵攪動,現威嚇狀,取而飲之。
從佛土西北方所出︰淡黃色‘贊馱哩瑪’,撕裂人身,右手摘取人心,左手掏取其軀體。
從佛土東北方所出︰深黃色‘斯述奢梨瑪’,撕裂腐尸身首,取而食之。
在以上八方位所出的‘吉烏哩瑪’外圍又有八境獸首女神‘頗羅悶瑪’環繞。這八境獸首女神分別是︰
東︰有深紫色‘獅首僧賀女’,雙手交叉,口餃死尸,搖震鬃發;
南︰有紅色虎首,‘毗耶訖哩目遺 窒虜媯 烤δ 櫻 凍蒗久跡 br />
西︰有黑色狐首‘悉哩羅目遺 揖 校 蟪秩順Γ 資乘毖 br />
北︰有深藍色狼首,‘濕縛南目遺 炙渮 烤δ 櫻 br />
東南︰有淡黃色鷲首,‘訖哩陀目遺 綹壕奘 志俸」牽 br />
東北︰有藍色梟首‘呼嚕目遺 沂殖驟疲 笫志俚叮 釷橙巳猓 br />
西南︰有深紅色鴟□首‘岡迦目遺 哺壕奘 br />
西北︰有黑色鴉首‘ 夷 遺 缶俾 牽 頁擲 # 釗︵母巍 br />
以上境相均從佛土而出,顯現于前。你當于此勿驚勿怖!勿生恐懼!當下認取諸佛飲血忿怒尊及其眷屬,都是你本性光明所化,你應當發心皈依,與諸佛水乳交融,無二無別,而證圓滿自受用報身。‘
第十四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十八日,此日有佛三十六尊前來接引。)
嗟!善男子(某某)︰此第十四日者(按、此句英譯本有,藏本無。)有獸面忿怒女神四門守護,自汝腦中,出現于外,現臨汝前,亟當認取;詳如下述︰
汝腦東隅︰出白色‘虎面女’,右手持鉤,左舉‘紅顱’,滿貯鮮血;
汝腦南隅︰出黃色‘豬面女’,手持‘絹索’,
汝腦西隅︰出紅色‘獅面女’,手中持‘鎖’,
汝腦北隅︰出綠色‘蛇面女’,手中持‘鈴’,
以上四女,左手均持滿血顱器。此四門守護忿怒女,皆自汝腦中出現,當知即汝本尊,故當認取。
嗟!善男子(某某)︰三十忿怒相‘兮魯迦’之外圍,復有異類面首二十八瑜伽自在女‘汪鳩瑪’,形相面首各異,手持種種兵器,自汝腦中來現汝前;汝當于彼,勿生怖畏,一切所現,皆當認取為汝本來境證智力用;臨此時機,正逢阻礙大利時,當細加審量,故當憶念上師教授!
嗟!善男子︰汝腦之東,出︰深紫色‘牛首羅剎女’,手中持‘杵’及‘顱器蓋’;紅黃色‘蛇首梵天女’,手執‘蓮花’。墨綠色‘豹首大天女’手執‘鋼叉’,青色‘猿首欲天女’,手中執‘輪’,紅色‘熊首童貞女’,手執‘短矛’,白色‘熊首帝釋女’,手執‘串腸’。如是東方六瑜伽自在女,皆自汝腦東隅而出,現在汝前;汝當于彼,勿生怖畏!
嗟!善男子︰汝腦之南,出︰黃色‘蝙蝠首金剛女’,手舉‘利刃’,紅色‘摩竭魚首寂靜女’,手執‘寶瓶’,紅色‘蠍首甘露女’,手執‘蓮花’,白色‘鷂首月明女’,手中執‘杵’,綠色‘狐首持棍女’,手中執‘棍’,深黃色‘虎首羅剎女’,手執‘血顱’。如是南方六瑜伽自在女,皆自汝腦南隅而出,現在汝前;汝當于彼,勿生怖畏!
嗟!善男子︰汝腦之西,出︰‘墨綠色鷲首肉食女’,手中持‘棍’;紅色‘馬首歡喜女’,手執‘體腔’;白色‘鵬首大力女’,手中執‘杖’;黃色‘犬首羅剎女’,一手持‘杵’,一以‘刀’割;紅色‘戴勝鳥首愛染女’,手張弓矢,綠色‘麋首護財女’,手執‘寶瓶’。如是西方六瑜伽自在女,皆自汝腦西隅而出,現在汝前;汝當于彼,勿生怖畏!
嗟!善男子︰汝腦之北,出藍色‘狼首風神女’,手展旌旗;紅色‘羊首妙 女’,手持‘人簽’(剌人的一種尖桿刑具。);黑色‘豬首亥女’,手持‘齒索’(以齒穿貫之繩索。)紅色‘鴉首金剛女’,手持‘孩尸’;墨綠色‘像首大鼻女’,手持‘巨尸’,飲其顱蓋之血;青色‘蛇首水天女’,手持‘蛇索’。如是北方六瑜伽自在女,皆自汝腦北隅而出,現在汝前;汝當于彼,勿生怖畏!
嗟!善男子︰此外復有四門守護四瑜伽女,從汝腦中來現汝前。汝腦東隅,出白色‘杜鵑首金剛女’,手中持‘鉤’;汝腦南隅,出黃色‘山羊金剛女’,手中持‘索’;汝腦西隅,出紅色‘獅首金剛女’,手中持‘鎖’;汝腦北隅,出綠色‘蛇首金剛女’,手中持‘鈴’。此四門四瑜伽女,皆自汝腦中出,而來現前。以上二十八自在女,亦為‘兮嚕迦’忿怒尊自生之身力用所現,故當認取。
嗟!善男子!自‘法身’空寂之分,而現‘寂’相之尊,當知即汝本來面目;自‘法身’顯明之分,而現‘怒’相之尊,故當認知。當汝腦中出五十八尊飲血聖眾,現臨汝前之時,若了知一切所現,皆是自內證智之本光,無間即與飲血之尊無二交融而證佛位。
嗟!善男子︰若不當下認取,汝則對之必然驚惶欲遁,復受大苦而難解脫;若不如是認取,則見一切飲血聖眾為閻羅法王,而于飲血本尊,生起怖畏,震栗悶絕,本體境相,認為魔相,遂淪生死之海;若能不怖不畏,則證佛位矣。
嗟!善男子!此諸‘寂’‘怒’兩部聖眾︰身形大者,量等虛空;身量中者,量等‘須彌’;下者,亦等自身累積十八倍之高。汝當于彼,勿生恐懼。對于‘情’‘器’世間,現為光體,一切境相,現為光身,皆當認為自內證智本來光明,自光與身,無二交融而證佛位。佛子!汝所見者,隨起任何可驚懼相,皆當證認為自識所現,勿生怖畏;皆當認取明光為自內證智本光。若如是認取,當下即身成佛無疑;所謂‘剎那即證等覺’,即此時也;故當至心信受。
嗟!善男子︰汝于此時,若不認取而驚怖者,則一切‘寂部’之尊,現為依怙‘嘛哈嘎拉’(藏密大護法神,即‘大黑天’。)之身;一切‘怒部’之尊,現為‘閻羅法王’之身;本來境相,轉成魔相,遂淪生死苦海。
嗟!善男子︰汝若不能認識本相,縱復精嫻一切經論,歷劫修法,終不成佛;若認識本相,可籍一精要之點及一字句,而證佛位;若不認識本相,死後無間于‘法性中有’時,即現有‘閻羅王’之身;閻羅法王、身形大者,量等虛空;中者亦等‘須彌山王’;下者亦當汝身累積十八倍之高;為數無量,充塞世間,而現汝前。其相咬唇切齒,目如玻璃,頭發上綰,巨腹細腰,束發結頂,手持刑板,口發殺……聲,飲啖腦髓,撕裂身首,剜食心髒,以如是相,充塞世間,而來汝前。
嗟!善男子︰如是境相現前之時,汝當勿怖,勿生恐懼。要知汝今自身,已成為‘習氣意生之身’,雖逢砍殺,亦不致死,實則乃汝空性本色,故當勿懼。即所現之閻羅王等,亦從汝自內證智之本光中之所起現,故無實體可得;空性于空,無隙可乘也。除汝證智力用所現外,所有‘寂靜’‘忿怒’‘飲血’諸部,及異類面首形相、虹光、閻羅諸可怖之象,決無實體可得。若能如是認取,則一切怖畏,當下釋然,即可無二交融而成佛矣。若或不能認取,則當自念雲︰‘此乃我之本尊,前來接引,拔我出離中有險峽,故當皈依’。又必深心信樂,憶念三寶,隨念汝所自奉之本尊(如亡者生前不修密法,無自己一定之本尊,則以觀世音菩薩為其本尊可也。),並呼聖號,唱雲︰
本尊聖者,祈垂听許!我今漂泊,‘中有’難中,
惟祈聖者,速來拯救;大悲攝受,護持于我!
又當憶今汝之上師名號,作啟請雲︰
我今漂泊‘中有’,惟祈速來拯救,不舍大悲,垂賜恩怙。又當對于飲血部聖眾,祈請發願;隨我念誦下偈︰
嗚呼!
習氣熾盛漂泊中有時恐懼怖畏境相當舍棄
唯願‘寂’‘怒’聖眾前引導法界自在忿怒母後護
祈請度脫中有怖畏峽送我往登正等覺佛位
我今獨行別離諸親友現前惟有自心映空相
懇祈諸佛大悲力救拔願除中有諸怖畏恐懼
當茲所現五智光明時勿怖勿懼認識為本相
‘寂’‘怒’兩部身相起現時堅信勿怖認取為中有
倘緣業力備受諸苦時願本尊天消除我苦厄
法性本尊如千雷震時願即轉成六字大明聲
業力追逐失所救護時願大悲尊為我作依怙
任為業習所受苦痛時願證淨光安樂三摩地
五大種界不與我為故願我得見五部佛剎土
如是虔敬殷重發願,則一切恐怖,定即消失,決定證報身佛位,故極重要;至心念誦三至七次,縱亡者罪業如何重大,福緣如何劣弱,其不解脫者,未之有也。若竟有其人,雖經多次為之作法,然仍未認取而得救度者,以後即入‘後期中有’,即‘輪回中有’。其指示法,詳下卷。
‘第十四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昨天,有八大寒林‘吉塢哩瑪’和八大獸首女神‘頗羅悶瑪’圍繞五方飲血忿怒雙尊,前來接引你,而你未能認取。今天是法性中有時期的第十四天,昨日,佛菩薩所顯現的曼陀羅形像今又現前,在其外圍又增加四獸面忿怒女神,四門守護。她們分別是︰
從東方而出︰白色虎面女,右手持鉤,左舉‘紅顱’,貯滿鮮血;
從南方而出︰黃色‘豬面女’,右手持‘絹索’,左舉‘紅顱’,貯滿鮮血;
從西方而出︰紅色‘獅面女’,右手持‘鎖’,左舉‘紅顱’,貯滿鮮血;
從北方而出︰綠色‘蛇面女’,右手持‘鈴’,左舉‘紅顱’,貯滿鮮血。
在以上曼陀羅外圍又有二十八瑜伽自在女‘汪鳩瑪’環繞,她們形像面首各異,手持種種兵器,均從佛土而出,具體形像如下︰
從東方而出︰深紫色‘牛首羅剎女’,手中持‘杵’及‘顱器蓋’;紅黃色‘蛇首梵天女’,手執‘蓮花’;墨綠色‘豹首大天女’,手執‘鋼叉’;青色‘猿首欲天女,手中持輪’;紅色‘熊首童貞女’,手執‘短矛’;白色‘首帝釋女’,手執‘串腸’。以上是東方六瑜伽自在女。
從南方而出︰黃色‘蝙蝠首金剛女’手舉利刃;紅色‘摩竭魚首寂靜女’,手執‘寶瓶’;紅色‘蠍首甘露女’,手執‘蓮花’;白色‘鷂首月明女’,手中執‘杵’;綠色‘狐首持棍女’,手中執‘棍’;深黃色虎首羅剎女,手執‘血顱’。以上是南方六瑜伽自在女。
從西方而出︰墨綠色‘鷲首肉食女’,手中持‘棍’;紅色‘馬首歡喜女’手執‘體腔’;白色‘鵬首大力女’,手中執‘杖’;黃色‘犬首羅剎女’,一手持‘杵’,一手以‘刀’割;紅色‘戴勝鳥首愛染女’,手張弓矢;綠色‘麋首護財女’,手執‘寶瓶’。以上是西方六瑜伽自在女。
從北方而出︰藍色‘狼首風神女’,手展‘旌旗’;紅色‘羊首妙□女’,手持‘人簽’(剌人的一種尖桿刑具);黑色‘豬首亥女’,手持‘齒索’(就是穿貫牙齒的繩索);紅色‘鴉首金剛女’,手持‘孩尸’;墨綠色‘像首大鼻女’,手持‘巨尸’,飲其顱蓋之血;青色‘蛇首水天女’,手持‘蛇索’。以上是北方六瑜伽自在女。
在以上二十四瑜伽自在女外圍,又有四瑜伽女四門守護。她們是︰
從東方所出︰白色‘杜鵑首金剛女’,手中持‘鉤’;
從南方所出︰黃色‘山羊金剛女’,手中持‘索’;
從西方所出︰紅色‘獅首金剛女’手中持‘鎖’;
從北方所出︰綠色‘蛇首金剛女’手中持‘鈴’。
至此,以上所述共五十八尊飲血聖眾,于法性中有第十四天,一齊在你面前顯現。你當于此勿驚勿怖,勿生恐懼!當下認取,此即是諸佛飲血忿怒尊,是你本性光明所化,你應當發心皈依,與諸佛水乳交融,無二無別,而證圓滿自受用報身。
某某人,從你死亡至今已有十八天了,今天是法性中有時期的最後一天。從死相現前開始,你便飽受死亡的痛苦,在外氣斷絕時,由于痛苦至極,處于悶絕昏迷狀態,此時,你疲憊不堪,無力再生妄念,一片空寂。于空寂之中,本性光明大放,這時你若能醒悟,當下即可證成法身佛。可惜這段時間你昏迷不醒,錯失良機。你于外氣斷三日半至四日後,漸漸清醒,心也隨之妄動,于空寂中本性光明伴隨影象而現前,由于欲界眾生以淫欲心為根本,所以所見現相均為雙身之尊,同時由于貪、嗔、痴、慢、疑等業力支配,感得六道之光也一同現前。由此可見,一切現相都是由于我們的心不空寂,妄心亂動而產生的,但從根本上講還是從我們的法身中生出來的。
法身所生寂、怒諸尊,身形高大。大者,猶如虛空;中者,猶如須彌山;小者,也比你自身高大十八倍以上。他們身上有無數光點閃耀,發出強烈的光明,你要認識此光明正是你的本性光明,就是你的本來面目!你當于此勿驚勿怖,發心皈依,與寂、怒諸尊合上去,猶如水乳交融,無二無別,當下證成報身佛。
如果你不能認識本來面目,無論你對一切經論如何精熟,雖歷劫修法,也不能成佛。由于你對寂、怒諸尊產生恐懼怖畏,則一切寂部諸尊就變現為嘛哈嘎啦護法神(漢地叫大黑天),一切怒部諸尊則變現為閻羅法王之身體,本來境相轉成魔相。閻羅法王身形高大,大者,猶如虛空,中者猶如須彌山,小者,也比你的身體高大十八倍以上。你若于佛寂、怒諸尊,心生恐懼,就會有無數個閻羅法王充塞世間。他們各個咬唇切齒,目如玻璃,頭發上綰,巨腹細腰,束發結頂,手持刑板,口發殺……聲,同時還飲啖腦髓,撕裂身骨,剜食心髒。種種可怖境相在你的面前顯現。對如此境相,你一定要鎮定,不要恐懼。你應該知道,現在你已是習氣意生之身,即使被砍殺,亦不致死。因本性是不生不滅的,凡所有相都是從你的法身(佛性)中生出來的。所以,所有寂靜、忿怒、飲血諸尊,及異類面首、虹光、閻羅法王等諸可怖形像,均無實體可得。你若能這樣思惟,則所有的恐怖形像當下就消失了。如果你不能認取,就觀想︰所有這些形像都是本尊為救我出離苦海而顯現的。所以應當虔心皈依,並同我一起念誦以下偈文︰
本尊聖者,祈垂听許!我今漂泊,‘中有’難中,
惟祈聖者,速來拯救;大悲攝受,護持于我!
(這段偈文的意思是︰本尊聖者,祈請你降臨听我訴說,如今我在中有苦難中漂泊,祈請本尊聖者以大悲力攝受、護持我,把我從中有苦難中拯救出來。)
同時,還應當回憶上師名號,祈請上師前來救護,並急誦下文︰
我今漂泊中有,惟祈速來拯救,不舍大悲,垂賜恩佑。
(這段偈文意思是說︰如今我在中有苦難中漂泊,祈請上師本尊迅速降臨,來拯救我,以大悲力攝受我。)
還應當在飲血忿怒諸尊現前之際,同我一起祈請發願,念誦以下偈文︰
嗚呼!
習氣熾盛漂泊中有時恐懼怖畏境相當舍棄
唯願‘寂’‘怒’聖眾前引導法界自在忿怒母後護
祈請度脫中有怖畏峽送我往登正等覺佛位
我今獨行別離諸親友現前惟有自心映空相
懇祈諸佛大悲力救拔願除中有諸怖畏恐懼
當茲所現五智光明時勿怖勿懼認識為本相
‘寂’‘怒’兩部身相起現時堅信勿怖認取為中有
倘緣業力備受諸苦時願本尊天消除我苦厄
法性本尊如千雷震時願即轉成六字大明聲
業力追逐失所救護時願大悲尊為我作依怙
任為業習所受苦痛時願證淨光安樂三摩地
五大種界不與我為故願我得見五部佛剎土
(這段偈文大意是︰由于我習氣熾盛,所以漂泊于中有苦難之中。此時此刻,我應當舍棄種種恐懼怖畏之情,願寂怒聖眾在前面作引導,法界自在忿怒母在後面護持,使我擺脫中有諸苦,送我往登正覺佛土。如今我已離開親朋好友,獨自漂泊。所見的各種境界都是我的心所生,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這就是‘自心映空相’。懇請諸佛以大悲力救護我,除去我在中有時期的怖畏恐懼之情。當五智光明及佛菩薩寂、怒兩部形像顯現時,使我能夠不恐懼,不慌亂,而能認取本性光明。當我受業力牽纏而受苦時,願諸佛本尊能消除我的苦厄。當出現千雷齊震的宏大法音時,願佛菩薩加持我,使它轉變成‘六字大明咒’的聲音。當業力追逐使我失去救護時,願諸佛菩薩作我的依靠,當我被業力習氣折磨受苦時,願諸佛加持我,使我證入安樂詳和的光明中。願地、水、火、風、空五大種性,不與我為敵,使我能見到東、南、西、北、中五方佛土。)
就這樣和我一起竭誠發願,則一切恐懼境相就會消失,進而可以證成報身佛。’
以上各日誦法,每天誠心誠意念誦三至七遍,無論亡者有多大的罪業,福德如何低劣,也可以得到解脫。如果有人雖經多次指示,仍然不能得度,就會降入輪回中有時期。在輪回中有時期,我們仍然有救度的方法,這就是下面要講述的第四階段的行法。
己綜述本法之勝妙功德
本密法乃一切法中續部心要,中有教授要訣;僅由耳聞即得解脫。若獲目見,亦得解脫。凡在臨命終時,多為每一種習氣之所惑亂;除此‘听聞解脫密法’,更無其他方便。惟諸勝上修行人,平日熟修薰習,于證智上,曾有指證及覺受者,到身心分離時,法性顯現,則于‘死位中有’明光初現之時,在認識上極為有力,故此法當于在生之時,奉為課誦,明記勿忘,是為至要!並于此文字句義,涵泳玩味,通達了解,如理作意,三時念誦,習以為常;如能明白句義,牢記于心,縱有百鬼驅逐,于此句義亦不忘失。若復有人,經過一次听聞,雖其人曾積無間大罪,亦得解脫。故對此微妙密法,當于大眾中,廣為朗誦,令其一度听聞;雖復不解其義,但在‘中有’時,自內證智,豁然開朗,記憶力強,較在生前,超過九倍,其在爾時,一字亦不忘失而能記憶。故當于世間之人,廣為詳說;諸病人前,當為朗誦;亡者耳旁,亦當朗誦。對此妙法,廣為流通,有緣之人逢遇此法,極為慶幸!其有未積善根資糧,或未淨垢障者,甚難遭遇,縱使得遇,亦難容心信受,坐失大利而已。凡有閱此法者,僅需對之不起顛倒妄見,即可解脫,是故對之極宜珍重!
法性中有指示終。
(此段解釋參見本書117頁)
五、行法實施
中有教授听聞解脫密法藏名巴多脫卓
西藏密教初祖蓮華生大士心傳寶典
取庫藏者持明羯磨洲大師自黃金河畔堪波達山請出流通
諾門金剛乘弟子壽固金剛孫景風敬譯
(四)第四階段行法
正編下卷輪回中有教授
◎皈敬偈
皈命依怙尊上師及三寶願慈悲攝受中有得解脫
上卷中有教授,已至法性中有,茲當開演輪回中有解脫法。
正編下卷講的是第四階段的行法,即輪回中有時期的救度方法。這一階段的行法,要在亡者斷氣十八天之後開始實施。‘皈敬偈’的意思就是表示我們願皈依佛菩薩並請求加被之意。這段‘皈敬偈’的意思就是︰我願皈依上師及佛、法、僧三寶。祈請諸佛菩薩慈悲攝受我,做我的依靠,把我從中有苦難中解脫出來。
第一章死後之境界
前卷關于法性中有,經已詳細導示。除已能了悟真實法相及具淨行善業之人、如說實行而得解脫者外,然仍有未能了悟及具惡業之人,緣于業力熾盛,不解實相;或為業力所牽,恐懼怖畏;雖經導示,自失得度之機,延至二七終了、而仍未能證入者,當誦下文,印入其心。
甲中有身之生起及其特能
作法者,先于三寶前,盡力設供,如法舉誦啟請諸佛菩薩加被等偈,悉照前卷‘誦法實施’中所規定,應呼亡者之名,如下導示,三至七遍。
經過前三個階段的行法,亡者應該了悟實相,認取光明。但仍有惡業深重之人,為業力所牽,雖然經過多次指示,仍然對各種境相感到恐懼怖畏,失去得度的機會,而落入輪回中有。行法者應該繼續為這些人實施輪回中有時期的救渡方法。在行法時,同以前一樣,每日念誦‘諦實力偈’(見本書178頁)三或七遍,召喚亡魂前來听法。然後再念誦以下導示三至七遍。導示一至導示四介紹了中陰身的形成及其特能。
導示一
善男子(某某)︰諦听勿亂!人于死後,淪入地獄,或生天道,乃至轉成‘中有之身’,如是名為‘超常之身’。汝于死後,初則經過三日半或四日之昏迷,迨汝甦醒,經歷‘法性中有’‘寂相’‘怒相’諸部聖眾,智光炳照,種種示現,方便接引,惜汝愚而無知,懼不證入,蹉跎自誤迄至今時,猶自以為如夢初醒,同時轉成發光之體,類似生前所具之色身,此如密典教示偈雲︰
當得相似幻色身類乎前身當生身
六根覺能齊賦有行動無礙任游行
具有業通神變力同類天淨眼見形
此偈教示,即今汝之現在境相也。發光之體,經文解為‘類乎前身當生身’,意指亡者將賦之身,恰如前世宿業所感,亦得相當福報莊嚴相似之身,名曰︰‘意生之身’。惟幻不實,隨業而轉。故如汝因己前業力當感生天趣,天趣境相,立即現前。或生修羅道、人道、傍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各道境相,無不隨感而現,此皆由業感果,如影隨形。所謂‘類乎前身’者,‘前身’二字,隱指汝死後三日半或四日前之血肉色身;‘當生’二字,則指所感將來投生之處情景。是以經句‘類乎前身當生身’,應即解為類乎已棄之色身,與夫將來重復受生應賦之色身。惟汝如遇有如是生身境相,無論如何,勿起貪求生身之念,亦勿怯弱;設因怯弱而生貪求,則汝又將淪入生死輪回之中,受苦無休矣。
迄至昨日,汝仍不悟‘法性中有’,以致漂泊至今,尚無歸宿之所。今者汝當依奉上師所傳教授,心不散亂,善自安止,任運無為,則自內證智,元明光照之境,自得現前。果能如是,自得解脫,不再蹈入受生胎門。設若不能,則當信樂虔敬,觀想汝之上師本尊、或‘大悲怙主’,在汝頂上,蔭庇于汝,而以猛利欲樂之心,誠懇禱求,專一信仰,執持勿失為要。如上導示,彼亡者但能了悟,依說堅持,自得解脫,不再淪入生死苦海中。設因業力所牽,仍未了悟而證入者,當再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導示一’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慌亂,仔細听我為你講法!人死後,有的直墮地獄,有的直生天道。除這兩種人沒有中陰身,其余的人都會有中陰身。因中陰身不同于我們的肉體,所以又叫“超常之身”。你死後經過三至四日的昏迷,清醒後又經歷了十四天的法性中有時期。由于你對寂部、怒部佛菩薩的種種示現,愚而無知,懼不證入,延誤至今,實在可惜。當你漸漸從昏迷中清醒過來,就會發現,自己已不再擁有原來的身體,而是變成以風大為主,發出淡色光的中陰身。這個中陰身正如密教精典中偈文所描述的那樣︰
“當得相似幻色身,類乎前身當生身
六根覺能齊賦有,行動無礙任游行
具有業通神變力,同類天淨眼見形”
這段偈文告訴我們,中陰身是由于我們六根不清淨,第七識執著有我而幻現出來的身體。因第七識為意根,所以又稱中陰身為意生之身。這個意生身虛幻不實,它的形狀開始就類似于我們死亡前的身體(即“前身”)。以後,中陰身會隨著業力的變化而變得與將要投生的身體(即“當生身”)相似。在人死後,由于業力所感,當投生哪一道,哪一道的境界就會現前。亡者的自識就會隨著境界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于是引起意生身的變化。比如貪心重的人將投生餓鬼道,餓鬼道的恐怖境界就會現前,這時隨著亡者心念的變化,其中陰身慢慢就會變成餓鬼的形像。所以無論我們身體發生什麼變化,無論我們看見什麼境相,我們都不要貪求或者懼怕,否則就會再次投入生死輪回之中,無有了期。
由于你在法性中有時期未能認取光明,以致漂泊至今,無有歸宿。現在你應按照上師對你的教導,心要空淨,不要散亂。本性光明就會再次現前。你如能當下認取,即可解脫,不會再蹈入受生之門。如果你做不到,則要以愉快的心情,一心一意,虔誠恭敬觀想你的上師本尊,或觀世音菩薩,在你的頂上或面前保護你。’
按照上文導示亡者,如果亡者能按照導示的要求去做,就能夠得到解脫,而不再淪入生死苦海。如果亡者被業力所牽,不能自主而未證入,則要繼續為亡者念誦以下導示。
導示二
善男子(某某)︰諦听勿亂!上偈所雲︰‘六根覺能齊賦有’者,謂汝生前,或為目盲,或耳重听,或不良于行,乃至諸根殘缺,今在‘中有’境中,汝目能視,耳亦能聞,六根無損,聰明伶俐,一切具足,所以證明汝已離世,漂泊中有,了悟此理,記持勿失。
復次,所謂︰‘行動無礙任游行’者,謂汝現今已受得中有意生之身,業已脫離質礙血肉之軀,故具種種特能,意念所至。通過磐石、山陵、丘壟、地土、房屋乃至須彌四洲,任汝游行,無有阻礙,惟除‘菩提迦雅’(指印度金剛座,為賢劫諸佛如來共成佛道示現之處。)及母體子宮不淨之門,不能穿過外,縱如須彌山王,往來穿過,亦無窒礙。即此可證汝已淪泊‘中有’。惟汝今者,當善自了知,懇切憶念上師本尊,竭誠祈禱于‘大悲怙主’,是為切要!
‘導示二’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听我為你講法!在導示一的偈文中,提到中陰身“六根覺能齊賦有,行動無礙任游行”。這句話就是說︰盡管你生前六根殘缺不全,是盲人,或者是聾子,或者行動不便,但中陰階段的你卻聰明伶俐,六根完好無損,能看,能听,而且行動無礙,可以任意游行。只要意念一動,就可以穿越磐石、山陵、土地、房屋乃至須彌四洲。除佛的金剛座和母體子宮外,沒有什麼東西能阻礙你。千里萬里往來穿逡,一飄就到。所以種種跡象表明,你已脫離血肉質礙之軀而擁有中陰之身。現在,你只有懇切憶念上師本尊,竭誠祈請觀世音菩薩,才能脫離中有之苦。這一點你一定要牢記勿忘!’
導示三
嗟!善男子(某某)︰所謂‘具有業通神變力’者,此非謂汝修持功德或禪定所證之通所致,蓋由業力所感之神通,屬于業等流(由因流出果,由本流出末,因果本末相類似,謂之等流。)一剎那間,能繞‘四洲須彌’,于所意欲任游境地,一剎那頃,皆能應念而至,猶如壯士手臂伸屈之頃,即能到達。一切憶求,或憶或不憶,無有不能示現者。今汝已能無礙示現,當認取之,祈請上師印證
‘導示三’內容如下︰
‘某某人,你現在的中陰身“具有業通神變力”。一剎那間,能繞須彌四洲。無論什麼地方,遠隔千里萬里,你一動念即可飄到,就像身體強壯的人伸出手臂一樣容易。你以前記不住、想不起來的事情,現在只要一動念,即可回憶起來。這種突如奇來的神通完全是由業力所致,而不是你修行功德或禪定功夫所證的神通,所以稱為業通。這只是小小的神通,不可與佛的六通相提並論。你現在雖能無礙示現,但仍處在生死輪回苦海之中。你應誠心祈請上師,佛菩薩的加被,使你脫離中有諸苦(業等流就是由業力所致的果)。’
導示四
嗟!善男子(某某)︰所謂‘同類天淨眼見形’者,此謂在‘中有’時業力相等之同類,諸相畢見,又感生天道之同類,彼此互相能見,他趣亦然。惟汝對之不可貪戀,當觀修‘大悲怙主’。又所謂‘以天淨眼見形’者,謂由天等福德之力所成。又凡如實修習禪定之天淨眼,固亦能見,然非一切能見,于所見前,專注則見,不專注則不見,若心神外馳,亦不能見。
‘導示四’內容如下︰
‘某某人,你要注意,中陰身可以“同類天淨眼見形”。這就是說,你可以看到業力相等的同類。比如,由于業力的緣故,你將投生天道,就可以見到天道的同類和天道的境相。應投生其他道的也可以見到其它道的同類和境相。所以你對所見境界不要貪戀,應時時觀修觀世音菩薩。“同類天淨眼見形”既不同于“天淨眼見形”,也不同于修習禪定功夫所得的“天淨眼”。“天淨眼見形”是由福德業力所得,而修習禪定所得的“天淨眼”,也不是一切都能見,要專注才能見到,不專注,心神外馳就見不到。’
乙中有身特殊狀態
導示五
嗟!善男子(某某)︰汝將藉是中有之身,目觀塵世熟諳之境,親屬故友,猶如夢見,汝雖目睹,就之而語,悉皆無聞,置之不答。但見汝家,已在舉哀,親屬人等,悲號哭泣;遂自計曰︰‘吾今豈已死乎?為之奈何!’此念甫生,遂感極劇烈之痛苦,猶如熱釜中被煎之魚,汝今正已親歷矣!然汝今者,已經隔世,雖徒自苦,亦復何益,當勿貪戀!汝在生前,若有上師,則當祈請上師,同時觀修本尊或‘大悲怙主’而作祈請,則痛苦自止,怖畏自除。
導示五至導示九,介紹了中有身在輪回中有時期的境界。
導示五’內容如下︰
‘某某人,現在憑借你的中陰身,就能看見生前你所熟悉的地方和環境,能看見你的親朋好友,雖然你能看見他們,並和他們講話,但他們卻听不見你的聲音,對你不予理睬。當你看到家里人們已在為你舉哀,親屬等人,為你悲號哭泣。這時你才會想︰難道我已經死了嗎?!怎麼辦呢?!此念一動,遂感極劇烈的痛苦,就像在鍋中被煎炸的魚一樣。你應該明白,你已與世隔絕,只有自己痛苦,但痛苦又有什麼意義呢?!現在你應立即斷除貪戀之情,如果生前歸依過上師,你應當祈請上師,同時觀修本尊或觀世音菩薩,這樣痛苦就會解除,就不會再感到恐懼害怕了。’
導示六
嗟!善男子(某某)︰汝被業風吹送,鼓動追逐,甚難自主,失其自由,自內證智,無所憑依,正如風卷毛羽,任其起落;又如疾乘野馬之上,顛苦奔馳,喘息不定,漂泊無依。忽又聞呼汝之名而哭泣者,汝雖止之勿哭,惟彼哭者,置若罔聞,終不理會;又自計曰︰‘我已死乎?’于是又感極大苦痛。惟汝今者,切勿悲痛。又汝所見之光,不分晝夜,皆如灰白淡色之曙光,如是逗留‘中有’,或一七、或二七、或三七、或四七、或五七、或六七、乃至七七四十九日,惟普通‘輪回中有’之苦,為二十二日,但隨業力,久暫無定。
‘導示六’內容如下︰
‘某某人,你現在被業風鼓動、吹送、追逐,難以自主,本性智慧已被業力遮蓋。就像被風吹卷的羽毛,任其起落,漂泊無依;又像疾乘在野馬之上,顛苦奔馳,喘息不定。忽然你又听到有人一邊叫你,一邊在為你哭泣,你雖然勸他們不要哭,但他們卻置若罔聞,終不理會。你終于明白,自問︰我已死了嗎?!于是感到極大的痛苦。你應知道,你現在正處在輪回中有時期,所見到的光,不分晝夜,如同淺淡灰白的曙光。一般說來,輪回中有時期為三十五天。但隨業力,或長或短,並不一定。在這個階段,你千萬不要悲哀痛苦,這是最重要的!’
導示七
嗟!善男子(某某)︰在此時期,業海紅風,極可怖畏,不堪忍受,自汝身後,猛烈推蕩,吹送而來。汝當對之勿生怖畏,要知此實為汝自識迷幻境相所現也。又有極可怖畏之黑暗處,最難忍受者,今臨汝前,此時發生‘擊’‘殺’之聲,種種怨敵怖畏,亦臨汝前,汝當對之勿生恐怖。復次,又有罪大惡極者,出現肉食鬼啖人羅剎,各持種種兵器,口喊‘擊’‘殺’喧聲,呼嘯洶涌,直撲而來,狀極凶猛;又有種種可怖猛獸,作追逐相,亦復臨前;狂風暴雨,大雪深霧,群眾追逐,狂撲而至;又復發出巨響,有如山崩海嘯,或如烈火噴轟,又如狂風怒吼,種種巨聲,驚怖欲絕。于是汝四竄逃奔,不擇去路,終遇三大絕壁,一白、一黑、一紅,懸崖千丈,深不見底,生路俱窮,勢將下墜三大絕壁之中,岌岌可危!嗟!善男子︰三絕壁者,即‘貪’‘嗔’‘痴’,非為實質,此時當知已為‘輪回中有’,當念大悲怙主名號,稱自己名,唱言
依怙大悲聖觀自在上師三寶慈悲加被
惟乞拯救脫離險峽令勿隨轉三惡趣處
如是懇切祈禱,不可忘失!
‘導示七’內容如下︰
某某人,在此輪回中有時期,業海紅風,自你身後吹送而來,猛烈推蕩,極為可怖。在難以忍受的黑暗之中,會突然發出非常恐怖的打、殺之聲,許多充滿怨怒的敵人,也追殺而來,使你不堪忍受。對此你千萬不要恐懼害怕,要知道這些境相都是你自識變化所幻現的。還有一些罪大惡極之人,會見到許多食肉鬼怪和吃人的羅剎,形狀極為凶猛。他們手拿各種各樣的兵器,口喊︰打!殺!洶涌呼嘯,直撲而來;種種可怕的猛獸也在後面追逐;與此同時,還有狂風暴雨,大雪深霧,人群追逐,狂撲而至;再加上種種巨聲,猶如山崩海嘯,烈火噴轟,狂風怒吼,使你驚怖欲絕。于是,你不擇去路,四處躲避逃竄。最終遇到三大懸崖絕壁︰一白、一黑、一紅,深不見底。你就要掉入三大絕壁之中,岌岌可危!哎!可憐你已到了窮途末日,沒有生路了。
某某人,你應該明白,現在你正處在輪回中有時期,這三大絕壁正是由你的貪、嗔、痴三毒所化,並非實有。此時你應當以自己的名義懇切祈請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並念誦下文︰
依怙大悲聖觀自在上師三寶慈悲加被
惟乞拯救脫離險峽令勿隨轉三惡趣處
(這段偈文的意思是說︰祈請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上師及三寶,慈力加被,作我的依靠。拯救我脫離中有險峽,使我不入三惡道。)
導示八
復次,若有集積資糧,奉行佛教純潔之士,則有以福德為後護,及以安樂為前導者,來迎于前。至若生前善惡相等者,則不受任何苦樂,唯是顯現昏蒙愚昧平淡之相而已。
善男子(某某)︰如是對于任何境相,凡是五欲色、聲、香、味、觸,隨一安樂現前,汝當于彼,勿貪勿著,屏除一切貪求之想,惟自念言︰
以此一切善樂供奉上師三寶
此謂汝若得樂受,一心思惟上供上師三寶,切勿貪求自受。若現不苦不樂平等之相,則自內證智以不修、不整、不散亂、安止于‘大手印’境中,是為至要!
‘導示八’內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你生前奉行佛教,為世人造福,而積累了福德資糧,那麼,在你死後就會有安樂景像前來迎接。這些安樂景象以色、聲、香、味、觸等多種形式在你面前呈現。對此,你應屏除一切貪求之想,切不可生歡喜之心,應一心思惟供養上師三寶,並發心︰以此一切善樂,供養上師三寶。
某某人,如果你生前所做善惡相等,那麼死後就不受任何苦樂,只有昏蒙愚昧平淡之相顯現而已。對此不苦不樂平等之相,你要以了了覺知性,照破昏蒙愚昧,以不修不整,不散亂而安止于了了分明的境界中,這一點非常重要。’
導示九
善男子(某某)︰爾時如遇橋梁,八大靈塔寺廟等處,僅能暫一停憩,不能逗留過久,以汝之神識、已與軀體分離、不能自主之故,因此,汝輒懊喪,煩惱悲痛,能知之識,恍惚不定,失所憑依,爾時遂自念雲︰‘吁!我已死矣,為之奈何!’此念一生,心灰意冷,不勝悲嘆,猛利痛苦,蝟集于前。今者汝既不能逗留一地,必須他往,故勿作種種希求,惟當安住于自內證智本元無動之境。至于食品,若為汝特設者,始得享受;其他供物,無權嘗食。此時親朋,無一可以引為己助,凡此皆為‘輪回中有’意生之身漂泊之相也。此時苦樂,隨業起現,汝且自見家宅境地、親屬等人、乃至汝之尸身,又自痛念雲︰‘我今已死,奈何奈何!’不勝絕望,遂生憂悶,自維︰‘若得我一身,何不能為?’如是作念,住復流蕩,覓取色身,如是境相,汝今已有。惟汝之尸身,縱復趣入九次以上,然因所歷‘法性中有’已久,其尸在冬已凍,在夏已腐,否則已為親屬火化,或已土葬,或投水中,或施與鵬鳥野獸吞食,汝復欲住入,不可得也。汝因無處可棲,心極不樂,頓覺自身被推擲于山崖石縫之中,如是汝今備嘗諸苦,即為‘輪回中有’,汝尋自身,所得惟是苦耳。當勿起戀身之心,于任運無為上,坦然處之。
如上導示,死者之靈識能依教奉行者,則于‘中有’境中,自得解脫。
‘導示九’內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這時你遇到橋梁,八大靈塔,寺廟等建築物,只能暫時停下來休息一會,不可逗留太久,這是因為你的神識已與身體分離,不能自主之故。因此你感到非常懊喪和煩惱。因為神識失去依靠,恍惚不定,便自言自語︰哎!我已死了,怎麼辦呢?此念一生,心灰意冷,不勝悲嘆,猛利痛苦,蝟集于前。既然你不能在一處逗留太久,必須他往,于是生出種種希求。所以這時你不要胡思亂想,應安住于自性本元如如不動的境界,不要再到處漂泊。至于食品,如果是為你特設,你可以享受。其他供物,你無權嘗食。現在親朋好友沒有一個人能幫助你,苦樂隨業而現。你能看見你的家人及親屬,還會看到你的尸體,于是你痛苦絕望,心生憂悶而想︰我要是能再有一個身體就好了,怎樣才能再找到一個身體呢?此念一生,便到處游蕩,尋找色身。這時你縱然往你的尸體里鑽很多次,也不可能再復活了,因為你的色身已壞。已經過了法性中有時期,時間太久。在冬已凍,在夏已腐,或已為親屬火化、土葬,或已投入水中,或已喂鵬鳥野獸吞食。你已無處可棲,覺得自己好像被擲于山崖石縫之中,備嘗諸苦。你想尋找身體,所得卻只有痛苦!所以你絕對不要生戀身之心,對輪回中有時期的各種境界應以無為之心坦然處之。’
經過行法之人以上導示,亡者靈識能依教奉行,則可從輪回中有苦難中解脫出來。
丙冥界裁判情景
如上導示,然有緣于惡業之力,雖已指示而不能證入者,則又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導示十
嗟!善男子(某某)︰善自諦听!汝今備受如是諸苦,乃汝自作之業,非他人所能代之也。惟有竭誠祈請三寶,始能救護。如是既不祈請,又不知觀修‘大手印’,亦不觀修本尊,則有與生俱來司善之神,以白色石子,計量生前所作之善;又有與生俱來司惡之神,以黑色石子,計量生前所作之惡(按司善司惡之神,在藏密中,簡稱為俱生五神,即與生俱來不離自身司人,善惡身中五處之神,類似中國道經中之三尸神,在藏密中有修法專軌),前來引導。斯時汝對之極度驚惶失措,悚然戰栗,試為謊言,我未作惡,于是閻羅王發言︰‘吾有業鏡,可以鑒照’,遂與鏡照,凡在生時所作一切善惡兩業,悉于鏡中朗然畢現,絲毫不爽,汝雖謊言,毫無利益。于是閻羅王以繩系汝頸,自後拖曳下堂,斷汝之首,剖汝之心,抽汝之腸,吮汝腦汁,飲汝之血,食汝之肉,嚙汝之骨,汝雖痛苦,但不致死,汝身雖碎,復又完整,重受斫切,復感大苦。汝在斯時,當其以石子計量善惡拖曳而行時,當勿驚怖,亦勿謊言,對于閻王獄卒,亦勿怖畏,要知汝今已為‘意生之身’,縱經斫殺碎割,無死因也。其實汝身本為空性本色,何須驚怖。所見境相,乃自識迷幻境相,空中之色耳。汝自習氣為‘意生身’,當體本空,本來無相。由無相故,觸不可得。以上所述,皆由自識迷幻境相所變,故在外界則有閻羅獄卒神鬼飲血羅剎牛頭等,其實毫無實事可得。當知此時即是‘中有’,當修‘大手印三摩地’。若不知修習,當于汝身能生怖畏之自性為何,隨力觀照而勘破之,即證自性全不可得之空,此即‘法身’也。此空非是空無所有之空,乃‘如實不空’之空。念覺朗然起現,即為‘報身’密義也。‘明’‘空’無二,本不分離;當體即空,‘空’‘明’無別,赤裸通脫。汝于當下安住難忍狀中,即‘自性身’也。復于其中本來力用,不滅遍現,即大悲‘化身’也。
嗟!善男子︰靜以觀待,不可散亂。設若證認上述四身,決定解脫,成佛無疑。此為佛與眾生差別之分界。當此之時,心不散亂,最為重要!否則永久陷于泥涂之中,求出無期。所謂‘于一剎那分差別,于一剎那成正覺’,今正其時。汝昨日以前,由于散亂,已失得度之機。故‘中有’甫一現出,不能認識,旋即發生怖畏。今者若再因散亂而失此機,則大悲聖者慈眼注照之視線,即將中途阻斷,汝則不能解脫,惟有逐業而行矣。
以上導示,縱不證認,亦得解脫。若為俗人,不知觀修者,當再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雖經過以上導示,但由于惡業牽纏,亡者不能自主,難以證入明光。這樣,就要呼喚亡者的姓名,為其念誦以下導示。導示十、導示十一介紹了亡者在冥界受裁判時的情景。
‘導示十’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仔細听我為你講法!你現在所受的這麼多苦難,都是你自己所造業力的結果,並非他人的錯誤,也不是他人所能代替的。現在你只有竭誠祈請皈依上師三寶,才能得到救護。如果你既不祈請上師三寶,又不知觀修本尊或“大手印”,就會出現與生俱來的司惡之神和司善之神,來記錄你的善惡之事。司善之神會以白色石子計量你生前所做善事,司惡之神會以黑色石子計量你生前所作的壞事。對此你會驚惶失措,悚然戰栗,並竭力掩飾撒謊說︰我沒有做過壞事。這時閻羅王就會說︰“我有業鏡台,可以照見。”然後拿出業鏡台來鑒照。這樣你生前所做的一切好事、壞事都清清楚楚的顯現在業鏡台中,不會有絲毫的差錯。僅管你仍繼續說謊狡辯,但已毫無意義。閻羅王會用繩索系住你的脖子,然後被獄卒拖下公堂。先砍下你的頭,再剖開你的心,抽出你的腸子,吸你的腦漿,喝你的血,吃你的肉,啃你的骨頭……。僅管如此,你卻不死,一直備受痛苦的折磨。你的身體被粉碎之後,很快又恢復完整,再重新飽嘗粉身碎骨的痛苦。所以當司善、司惡之神出現時,你不要驚慌,也不要說謊。當獄卒拖你下公堂的時候,更不要害怕。你應該明白,如今你已是意生之身,縱然被斬殺割碎也不會受損,因為你的血肉之身已經死了,不會再死!實際上,你的身體是四大假合,本來就是空,你還怕什麼呢?!你所見的境相,如閻王獄卒、飲血羅剎、牛頭鬼神等形相,都是由于你自識迷亂而幻現出的境相。如空中之花、水中之月,無有實體。你的這些痛苦正是由于你習氣深厚所致,自以為有身體可得。即使肉身已壞,仍然執著有我,才生出意生之身。實際上,一切現相本來沒有,本體是空。所以在此輪回中有時期,應按上師對你的教導修習,將一切境相化空。如果你不能將此境相化空,就應注意觀照,現在你能生起怖畏之心的本體是什麼?隨力參究,若能照破一切境象,證得本體空性,即是法身佛,也就是自性身。但此空並非空無所有之空,而是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于空寂中忽覺明光朗然,此光明即是報身佛。明、空無別,本不分離,當下即空,赤裸裸、淨灑灑、一絲不掛。能于中有苦難之中安然自在,則一切境界即是化身佛。
某某人,你若能心不散亂,認證法、報、化三身,當下即可解脫成佛。所以說于一剎那成正覺,于一剎那成眾生,成佛就在當下。你若能當下成佛,就能于一切中有境界中安然自在而不散亂,這就是佛與眾生的差別。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不要散亂。否則,智慧光明就會被這些境界遮蔽,這樣你就會產生恐懼怖畏之心,隨業流轉于生死泥涂之中,而不得解脫。’
以上導示,若能認證即可解脫。否則還要呼喚亡者姓名,為其念誦以下導示。
導示十一
嗟!善男子(某某)︰以上導示,若汝不知如何觀修,則當念佛!念法!念僧及‘大悲怙主’而作祈請!所有一切怖畏境相現前之時,只有觀修‘大悲怙主’及汝之本尊。若在生前曾已請求某種灌頂上師所賜之名號,並念汝之根本上師名號,對閻羅法王陳說,則汝雖已墮入懸岩絕壁險峽之中,亦無能為害,必可遠離痛苦。
‘導示十一’內容如下︰
‘某某人,經過以上導示,你若仍不明白,那麼當惡境界及閻羅法王現前時,你就念佛、法、僧,或者念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或者念你根本上師的名號,這樣既使你已墮入懸岩絕壁,也不會受到傷害,可以遠離痛苦,而得解脫。’
丁轉移一切心念力
如上導示,自能認識,無不解脫者。如仍未能解脫,茲為殷重叮嚀故,再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導示十二
嗟!善男子(某某)︰當下境相,剎那歡喜,剎那愁苦,苦樂之感,最為猛烈,猶如弩炮急射而來。凡此一張一弛,汝當任憑機運,淨除愛憎之念,境相自息。設汝有生天之因,天界境相,立即起現。如汝生前眷屬,不明因果,殺害多數生命,而作布施,為汝祈福,汝則生起不淨之境相,猛起嗔心,因此結生相續(謂投生),感生地獄(為死者而殺生,則此殺生之業,重累死者受報。死者在中有身時,一見是事,立即呼止,然其眷屬,置若罔聞,殺生如故,于是猛起嗔念。故今導示亡者,嗔念萬不可生,否則即感生地獄。),因之嗔心決不可起!
又汝對于生前遺產,生起貪戀,或于汝之財物,知為他人侵佔享用,于是對之生起嗔心;要知汝縱起貪嗔,亦無法過問,于汝無益。故當對于生前遺產,勿貪勿著,惟有斷然決然,棄而擲之,任為何人享用侵佔,當勿吝惜,而抱施舍之心。誠敬思惟,供獻上師三寶,住于無貪無著之境。
復次,若有為汝修作度亡儀軌,念誦‘岡嘎尼陀羅尼’及‘滅一切惡趣王咒’(此為度亡用兩大要咒。岡嘎尼即東方不動佛往生咒,俱見附編。)等等修法,但不清淨合法。作法者或昏沉,或懈怠、或缺犯三昧耶、或律儀不淨、或行為放逸輕慢正法、或用黑教追薦之法褻瀆正教。汝有微細業通,故能目睹,對于修法僧侶,退失正信,萌生邪見,恐懼不安,既了知已,于是汝自念雲︰‘噫!我竟為彼等所欺罔矣!’心遂失望,沮喪不樂,于是對于清淨境相,不生信解,萌生邪見,退失正信,因此,結生相續,定生惡趣,與汝無益。蓋汝嗣續所延諸善知識,為汝修作佛事,雖如何不淨,當自念言︰‘此是我自識境相不淨,佛經聖語,寧有不淨之處,譬如自形垢污,以鏡鑒照,乃我本相不淨。況彼諸善知識,身為僧伽,語為正法,意為佛之體性,故當皈依,作勝解想,至心愛樂淨相,隨汝嗣續修作佛事,定獲利益。’如是生起淨相之念,切勿忘失。
復次,汝若有生惡道之因,惡道境相,即時起現。賴汝嗣續及諸眷屬,為汝罪業,修作不雜邪巫之純淨佛事,所延上師阿 黎,身語意三,善妙儀軌,汝睹見已,心生歡喜,感大愉樂。此心甫生,則結生相續,雖為墮入惡趣之因,然由此功德,定能轉升上界,故汝勿生不淨之心,而于信樂淨相,亦勿偏向而加分別,須極端留心為要。
嗟!善男子(某某)︰總而言之,現在汝之自內證智,失所憑依,于其輕微搖動,則隨善與非善之境相起現,即能起大力用。若為非善,意勿思惟,但憶生前任何修持之一種。設無修持,心應歡喜,至誠皈命,祈請‘大悲怙主’,懇切欣求發如下願︰
嗟!
我今獨行別離諸親友眼前惟有自心映空相
懇祈諸佛大悲力救拔願除中有諸怖畏恐怖
倘緣業力備受諸苦時願本尊天消除我苦厄
法性本聲如千雷震時願即轉成六字大明聲
業力追逐失所救護時願大悲尊為我作依怙
任為業習所受苦痛時願證淨光安樂三摩地
依上願文,堅切持誦,定能如願獲蒙引導,決無欺罔。如是誦說,一經認證,即得解脫。
導示十二介紹了指示亡者轉移心念的各種方法。
‘導示十二’內容如下︰
‘某某人,你正處在輪回中有時期,喜怒哀樂,變化極快。剎那歡喜,剎那愁苦,就像急射的弓箭,忽張忽馳。比如︰你有生天的福報,天界境相就會出現在你面前。如果這時你又看見親朋好友,因不明因果,為祭奠你,為給你祈福,而宰殺許多生命。對此不淨之境相,你嗔心一起,天界境相就會馬上消失,而感生地獄境相。所以,于此中有時期決不可起嗔心。對于你生前財物,決不可起貪戀之心。尤其當你看到自己財物被他人侵佔享用,也勿生嗔恨之心。你應當明白,你現在正處于中有時期,即使怒火萬丈,也無濟于事,對你更是毫無意義。所以,對于你生前的財物,應勿貪勿著,斷然拋棄,任何人享用侵佔也不吝惜。要有施舍之心,誠心誠意恭敬觀想,將你所有之一切奉獻于上師三寶。而住于無貪無著之境。
如果有人為你舉行度亡儀式,或修度亡等法,比如念誦“岡嘎尼陀羅尼”或“滅一切惡趣王咒”等,但不清淨合法,或行法者昏沉,懈怠,犯戒,律儀不淨;或者行法者行為放逸、輕慢正法;或用邪教之法褻瀆正法。因你具有業通,可目睹一切,于是對行法之人,退失信心,萌生邪見,恐懼不安,而自言自語︰哎!我竟被這些人欺騙!此念一動,心遂失望,沮喪不樂,並對清淨境相,產生邪見,退失正信。這樣,你就會墮入惡道,輪回生死,對你無益。所以對親朋好友為你作佛事而請的善知識,盡管有什麼不妥之處,你也應該正確對待和理解。應這樣想︰佛經聖語,是不會有不淨之處的。就像照鏡子,鏡中的污垢,是由于我本身不淨的緣故。行法者是善知識,身為僧侶,語為正法,意為佛之智慧,我應當皈依。無論他們如何為你作佛事,你都要這樣想,誠心誠意,心境朗然,這樣你就可以獲得大利益,這一點很重要,請不要忘記。
如果你生前作壞事,造了惡因。中有時期惡道的境相就會現前。這時,如果你的親朋好友為了減輕你的罪業,而請善知識為你做佛事,行法者身、語、意均如同上師阿 黎一樣,福慧具足。行法不加雜邪巫等不純淨之事,律儀規整,清淨合法。你雖造有墮入惡趣之因,由此功德,這時也一定能轉升上界。如果目睹這一切你心生歡喜,此心一動,則重新卷入生死輪回。所以,對于這些善妙境相,你千萬不要有所偏好,不要心生分別,這一點極為重要。
總而言之,你現在失所憑依,善與非善境相隨業起現,你的心也隨境相,時喜時悲,搖擺不定。這時你應消除愛憎之心,輪回中有境界自然就會消失。因為這些境界都是你本性所顯現的。本來沒有自體。就像水中之月,空中之花,如果你能空淨其心,本性光明就會再次顯現。
所以,當你見到好的境相,不要起貪戀之心,見到壞的境相,也不要感到恐懼害怕。尤其面對恐怖境界,心不要亂動,要回憶你生前所修之法,來轉移你的注意力。如果你生前沒有修過什麼法,那就要誠心誠意的皈依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而念誦以下偈文︰
嗟!
我今獨行別離諸親友眼前惟有自心映空相
懇祈諸佛大悲力救拔願除中有諸怖畏恐懼
倘緣業力備受諸苦時願本尊天消除我苦厄
法性本聲如千雷震時願即轉成六字大明聲
業力追逐失所救護時願大悲尊為我作依怙
任為業習所受苦痛時願證淨光安樂三摩地
(這段偈文的意思是︰如今我離別親朋好友,獨自在中有險峽道中徘徊。各種中有境界雖然本體是空,但卻歷歷在目。懇請諸佛菩薩以大悲力救護我,把我從中有時期諸種苦難中超拔出來。當我被業力束縛而受苦時,願諸佛菩薩能救度我,消除我的痛苦。當千雷齊震的宏大法聲出現時,願佛菩薩加持我,把這種聲音轉化成“六字大明咒”的聲音。當我被業力幻現的惡境追逐時,願佛菩薩救護我,做我的依靠。當我被自己的習氣支配,造業受苦時,願佛菩薩加持我,使我證得安詳,自在的境界。)’
亡者按上述偈文深切發願持誦,一經認證,定能如願獲得解脫。
戊六凡道劣光現前
復次,如上多次修誦,應得解脫。若被業力所制,仍難領悟者,可再為之反復申述,多次念誦,自得大益。此時再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導示十三
嗟!善男子(某某)︰若于如上諸般導示,憶而不持,則于此時,前有之身形,逐漸消散,隱沒不見,而後有之身,將益明顯,不勝愁悶。遂自念雲︰‘傷哉!我已備受諸苦,任投何身,當往覓之。’此念一生,往來奔馳,飄飄蕩蕩,不知所之,六道輪回,即于此時起現。業感何道,何道之光起現愈強。
嗟!善男子(某某)︰諦听!何謂六道之光?此謂天道之光,其色灰白,修羅道光,其色黯綠;人道之光,其色淺黃;傍生道光,暗藍為色;餓鬼道光,色為淡紅;惟有地獄,光如煙霧。當諸光起現時,汝之身色,感生何道,亦即現何道之光色。
嗟!善男子(某某)︰在此時際,教授之法,最為重要,任何光現,皆當觀為‘大悲怙主’放光,存想其光冉冉而來者,即是大悲至尊(聖觀自在菩薩),此為最極深要之導示,而能遮閉投生之處。又或汝已曾修習隨一之本尊,觀如幻境,毫無自性,持久觀修,則知此所謂‘淨幻身’也。次觀本尊身形,自外而內,漸漸隱沒,至不可得,則于‘明’‘空’無執之狀,安住頃刻于法界中。再次觀本尊,次觀明光,如是輪流觀想;再觀自內證智,亦自外而內,漸皆隱沒,空遍一切,明遍一切,法身遍一切,平等安住于法身離戲境相中。在此境上,自能遮止投生之處而成佛矣。
經過如上多次導示,亡者一經領悟應得解脫,如果業力深重之人,仍難領悟,可再次呼喚其名,念誦如下導示。
‘導示十三’內容如下︰
‘某某人,由于你對以上種種導示不明白,未能修持,故淪落至今,以前的中陰身形逐漸消失,新的中陰身形日益明顯。這就是中陰身的生死。所以你日感愁悶,自言自語︰哎!我已備受中有之苦,現在隨便投個什麼胎都行。此念一動,往來奔馳,四處飄蕩,不知所措。此時,六道輪回即將開始。你業感何道,何道之光將顯現于前。某某人,請你注意,這六道之光,顏色各不相同︰天道的光是灰白色,修羅道光是暗綠色,人道的光是淺黃色,傍生道的光是暗藍色,餓鬼道的光是淺紅色,地獄道的光猶如煙霧狀。
某某人,在此緊要關頭,你要听我為你指示!要記住︰無論什麼顏色的光現前,你都應當觀想,此為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所放的光,或者選擇一個你曾修法觀想成功的本尊,觀想︰此光是由本尊之身冉冉而來,然後再觀想大悲觀世音菩薩或本尊身形,自外而內,漸漸隱沒,至不可得。由此“明”“空”之中,“有”“無”之間而悟一切皆幻,毫無自性的道理。所觀想出的觀世音菩薩和本尊身形也是幻相,但這些是清淨之相,所以又稱“淨幻身”。你就這樣從無觀想到有,再從有觀想到無,反復輪流觀想。一時空遍一切,一時明遍一切。頓覺“明”“空”無二,均是法身的顯現。由此你就可以安住于法身離戲境相之中,關閉投生之處而證佛位。’
第二章轉生方式
己避免生死閉塞胎門
又有雖已修習,亦能猛切希求,惟因平時未能熟修嫻習,仍不認識,則昏迷無知,徘徊胎門者亦多有之。于此有閉塞胎門之教授,最為重要。再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導示十四
嗟!善男子(某某)︰如上導示,仍不認識,則于斯時,緣于業力,或往上行,或平面而行,或向下注視,如是境相,即將起現。此時汝當觀修憶念‘大悲至尊’。
復次,如前所說,狂風暴雨,大雪深霧,冰雹黑暗,群眾追逐,種種境相起現,雖欲逃避,其福德薄弱者,反逃往苦難之地;福德具足者,則能到達安樂之處。善男子!當此之時,投生何洲,或生何道,一切境相,即時起現于前,臨此時機,則有極多甚深教授要義,當勿散亂,一心諦听!因汝以前對于導示種種要義,既不認識,對于修習,又極劣弱,故當擇處而往,一心諦听。此有閉塞胎門之法,極為重要。此中閉塞胎門法有二︰(一)能入補特伽羅閉塞法。(二)所入補特伽羅閉塞法。
(一)制止亡者勿入胎門之教授
嗟!善男子(某某)︰汝曾修過隨一之本尊,即觀所現如幻化,毫無自性,如水中月,朗然映現。若無一定本尊,則以‘至尊大悲聖觀自在菩薩’為我本尊,觀想明了,晃然燦然。次觀本尊由外而內,隱沒無形,隨其所至之處,觀為歸于不可得之明空,此乃甚深要義,而為不入胎門之妙法,故當如是作觀。設于爾時,仍不能閉,則有入胎之準備,再听下文導示︰
(二)閉塞所入胎門之教授
復次,閉塞所入胎門甚深教授,此中分為五步,汝當諦听!
又有一些人,雖然也急切希望從中有苦難中解脫出來,但因平時未能熟修嫻習本密法,對于指示,昏迷無知,不能認識,仍徘徊在胎門之外。因此本章將講述閉塞胎門之教授,此時應再次呼喚亡者姓名,念誦如下導示。
‘導示十四’內容如下︰
‘某某人,經過以上導示,如果你仍未醒悟,這時可能會往上升,或者向下降,或者平行移動,這都是由于你的業力所致。同時還有可能出現狂風暴雨,大雪深霧,冰雹黑暗,人群追逐等境相。你雖想逃避,但由于你福薄德弱,反而逃往苦難之地。當然如果你是福德具足之人,則能到達安樂之處。此時緣于業力,你將投生到什麼洲或哪一道,其相應的境界就會現前。這些境界將引誘或者逼迫你前往。如果你對以上種種導示要義不明白,對于修行,又比較懶散,不能證入佛之真空妙有的境界,你就要仔細听我為你講解閉胎的法門,小心選擇去處。這一點,對你極為重要。閉胎之法可分兩種︰一是制止亡者勿入胎門,二是閉塞所入之胎門。
1制止亡者勿入胎門的方法
當中有境界現前時,你應一心觀想你曾修過的本尊。如果你生前沒有修過任何本尊法,則觀想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為自己的本尊。首先,觀想本尊光彩奪目,晃然燦然;然後再觀想本尊,由外而內,漸漸消失無形,隨之所有一切境相均如幻化,漸漸消失,歸無所得。這樣觀想就可以將中有境界轉化為明空境相,從而關閉所有入胎之門,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如果你做不到,就有入胎的可能。請繼續听我為你指示—關閉所入之胎門的方法。
2關閉所入胎門的方法
關閉所入胎門的方法,又分為五種,下面我將為你逐一指示,請仔細听。’
[1]閉塞胎門第一步導示十五
此有偈雲︰
嗟!
我今輪回中有起現時意念純一至心當保持
善妙緣會盡力求延續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
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嫉妒永斷修上師雙身
以上偈語,以清朗之聲,為之念誦,策發其意,如文觀想,依次修習,至要!至要!
此中義理,所謂‘我今輪回中有起現時’者,謂汝今已淪為‘輪回中有’之相,于其境相,自可證知;汝今試向水中或鏡中觀之,均不見汝之形色,亦無身影可見者,蓋由汝已舍離生前質礙血肉之軀,而為意生之身,漂泊無依,即為汝已淪入輪回中有顯著之相,故當意念純一至心保持,唯以‘一心虔誠’為主。臂如以韁御馬,一心專注,向前馳行,誠恐為惡業所牽而致轉變意念。其在人間,若已對于正法及上師灌頂教授、或聖教經典、與此《中有听聞解脫密法》隨擇一種,發心憶念,而‘善妙緣會盡力求延續’,不可散亂。要知上升與下降之界限,即在此時。于此一剎那間,因懈怠而喪失者,即為示現痛苦來臨之時;于此一剎那間,意念專一而能保持者,即為示現安樂來臨之時。故當‘意會純一至心當保持’與‘善妙緣會盡力求延續’。今者閉塞胎門,時期已至,即‘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也。
如上所說,其在此時,初當清淨胎門,次說閉塞之法,共有五步。已說第一步,次說二三四五步,當善自憶持。
關閉胎門的第一種方法,即‘導示十五’。
‘導示十五’內容如下︰
‘某某人,為了關閉所入之胎門,你要按照我為你念誦的偈文去做,這段偈文就是︰
嗟!
我今輪回中有起現時意念純一至心當保持
善妙緣會盡力求延續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
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嫉妒永斷修上師雙身
這段偈文的意思是說︰你現在已經進入“輪回中有”時期,你可以站在鏡子前面,或俯身看水中,均看不到你的身影,這就證明你已經離開質礙血肉之軀,而成為中有意生之身。中有意生之身失所憑依,尤其在輪回中有時期,各種境界紛紛現前,你的心念也隨之變化極快。所以此時你應當竭盡全力保持意念純一。就像駕御脫韁之馬,一心專注,不要被惡業所幻化的各種境界迷惑,不要讓意念隨境而轉。現在你應當一心回憶生前所修之法,或上師對你的教導,或者自己所熟悉的佛教經典,或者本《中有听聞解脫密法》,不要散亂。要知道,因散亂,于一剎那遂墮入生死輪回而受苦;因保持意念純一,于一剎那可脫離生死苦海而得安樂自在。解脫的關鍵在此一舉!在此緊要關頭,你要按我的指示去做,在佛菩薩的加持下,即可永斷胎門,這就是關閉胎門的第一種方法。’
[2]閉塞胎門第二步導示十六
嗟!善男子(某某)︰此時男女交會行相,又現汝前,當睹見時,應抱定堅持不入其間之念。當觀男女父母雙身,即為上師父母雙尊,向之敬禮,意存供獻,竭誠恭敬,請求正法,至心專注,定能閉塞胎門。若仍不閉,將有必當入胎之勢,則觀男女父母雙身為我本尊,或觀本尊即‘大悲怙主’父母雙身之體,對之供養,意變供物(謂以自己意所變現之供品為供養)而伸供獻,請求賜我悉地。如是竭誠為之,即能閉塞胎門矣!
關閉胎門的第二種方法,即‘導示十六’。
‘導示十六’內容如下︰
‘某某人,當你看見男女交會的情景時,你要抱定不入其間的心念。並把他們看成是上師父母雙身,或者是雙身本尊,或者是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的雙身之體。並竭誠恭敬向他們敬禮,同時用意念觀想出許多上妙供品,來供養他們。並請求他們賜給你智慧,使你不為境界所轉。就這樣竭誠恭敬的觀想,即能閉塞胎門,否則就有入胎之勢。’
[3]閉塞胎門第三步導示十七
復次,如上所示,胎門仍未閉塞,將有投入之勢。今第三步,宣示遣除愛憎之教授。其中生門,共有四種,即卵生、胎生、化生、濕生。四生之義,卵生胎生,二者相同。如前所說,男女交會,已現于前,當在爾時,乃由貪愛或由憎嫌而入其胎。一入其胎,受生為馬,或為雞犬,或為人等,隨其一處,俱有可能。若受生為男,則自現男相,對于其父,深生憎嫌,對于其母,則生貪愛之念;若受生為女,自現女相,對于其母,深生嫉妒,對于其父,則生貪戀之心;由此因緣,遂入胎門,適為男女紅白兩明點交會時期,感受‘俱生喜’已(俱生喜是密法中四喜之一。),則安樂與意想,遂起昏沉顛倒之相,則凝結為‘羯羅蘭’(胎兒在母腹中一周,謂之羯羅蘭。)‘遏部曇’(胎兒在母腹中二周謂之遏部曇。)之胎身。迨至從胎而出,張目而視,反為一犬,在犬窩中受苦。如是或在豬圈,或在蟻巢,或生為牛犢、羔羊,欲返不得,愚蠢無知,絕望之際,備受種種苦惱,如是展轉無期,或入地獄,或生餓鬼,六道之中,輪回不已,為無量諸苦之所逼惱,又或為摩目侯羅伽(大腹行),如是之人,執著不悟,毫不畏懼,可悲可嘆,言之心悸。若無上師勝妙教授者,幾何不墮入如上所述懸崖險窟之中乎。一經墮入,則沉淪生死,求出無期,是故當听我說,對此教授,牢記在心;今者所示遏止愛憎閉塞胎門教授,善自諦听而保持之。上述‘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嫉妒永斷修上師雙身’,即謂此也。上不雲乎!若受生為男,愛母憎父,受生為女,愛父憎母,故為嫉妒所生之相。其在此時,有甚深教授要訣。嗟!善男子,愛憎妄念生起之時,應即觀修如左︰
哀哉!如我有情,惡業深重,淪沒生死,愛憎為依,設不自拔,耽著愛憎,自陷生死。長劫沉溺大苦海中,無量無邊,永不得出。我自今後,當棄愛憎,永不需作。噫!今後愛憎,決不再作。
如是思惟,自呵自責,至心專一,猛利保持,此如教典雲︰
惟有此誓願可閉塞胎門
嗟!善男子(某某)︰心勿散亂,意念純一,至心保持,是為最要!
關閉胎門的第三種方法,即‘導示十七’。
‘導示十七’內容如下︰
‘如果經過以上導示,胎門仍然未閉,還有投入之勢。在此我將為你講授關閉胎門的第三種方法—即斷除愛憎之情。
生門共有四種︰即卵生、胎生、化生和濕生。其中卵生、胎生兩者相同,都是看見男女交會的情景。如果這時,你由于貪愛或憎嫌而加入其間,就投胎了。一入其胎,就有可能受生為馬、為雞、為犬,或為人等。如果受生為男,則現男相,貪愛其母,而憎嫌其父;如果受生為女,則現女相,貪愛其父而憎嫌其母。所以,投胎受生還是由于你不能斷除愛憎之情的緣故。
如果你執迷不悟,不按上師的教導去做,不斷除愛憎之情,則在男女交會(即紅、白兩明點交會)時期,你會感到“俱生喜”。這短暫的安逸快感,使你昏沉顛倒,這樣你就住胎了。當你生出來的時候,睜開眼楮,才發現自己已變為一犬,在犬窩中受苦;或者是在豬圈、蟻巢;或者變為牛犢、羔羊等,欲返不得。絕望之際,倍受種種苦惱。由于愚蠢無知之故,死後,會再次被投入地獄,或生為餓鬼,或生為摩目侯羅伽(意譯為地龍、大蟒蛇、大腹蛇等),墮入苦難的深淵,受無量諸苦。實在是可悲!
因此,你要認真牢記我對你的導示,永斷愛憎之情,即可關閉胎門,這就是關閉胎門的要訣。上述偈文中,“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嫉妒永斷修上師雙身,”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當你愛憎忘念生起時,你要自呵自責按下文發願︰
由于我惡業深重,對各種境相心生愛憎,故長劫沉淪于無量無邊的生死苦海之中,永無出頭之日。由于愛憎之故,使我飽受諸苦,自陷泥潭,實在是可悲、可嘆!從今往後,我一定要永遠拋棄愛憎之情,斷除情欲之心。
你要這樣思惟,至心專一,不要散亂!只有這樣勇猛精進的發願,方可閉塞胎門。至為重要!
[4]閉塞胎門第四步導示十八
又雖已如上導示,然胎門未閉,將有投入之勢,則又有‘如幻不實’之教授,令其閉塞胎門,觀修如左︰
嗟!嗟!男女父母雙身也,暴雨狂風也,霹靂巨聲也,怖畏境相也,一切情器世間,所有實體相狀,自性如幻,雖其如何顯現,終非實有,一切虛幻不實,如夢如幻,無常無定,何用愛著?何用恐怖?此是無中見有,一切諸法本從心生,心性如幻,本來即無,欲到彼岸,豈有是處。嗟!汝從本以來,在迷不悟,故執無為有,執假為實,執幻為真,由來已久,沉淪生死,以迄于今。如再不知如幻不實,則永久沉淪苦海,陷入眾苦泥涂之中,豈有窮期。是故當觀此一切。如夢如幻,如空谷回聲,如海市蜃樓,如鏡中形影,如眼中空花,如水中之月,雖剎那間,欲求真實,亦不可得。故當意念純一,至心保持,屏除執實之念,專注相續,汝必廢然知返,及早回頭矣。如是一心決定,了知非實,胎門自閉。
雖然經過以上指示,但胎門仍然未閉,亡者還有投胎之勢,這時要繼續為亡者指授關閉胎門的第四種方法。此段導示又稱‘如幻不實’之教授,就是告訴亡者不要執著,一切境相都是虛幻不實的。其具體指示如下。
‘導示十八’內容如下︰
‘某某人,你今天所看見的男女雙身,狂風暴雨,霹靂巨聲,怖畏閻羅等境相,及情器世間所有的實體相狀,無論它如何顯現,但其自性如幻,終非實有。所以,一切相都是虛幻不實的,如夢如幻,無常不定。你為什麼還要貪戀?!為什麼還要憎嫌?!為什麼還要恐懼?!你應明白,所有境相都是無中生有,一切諸法本從心生,心性本身就是幻,本來即無,所以也用不著到彼岸,也沒有生死可了,也用不著解脫。可是,由于無始以來,你執迷不悟,執無為有,執假為實,執幻為真,沉淪生死,以至于今。如果你現在還不明白一切境相虛幻不實的道理,就會永遠沉淪于生死苦海,陷入痛苦的泥潭之中,無有了期。所以你應視一切境相,如夢如幻,如空谷回聲,如海市蜃樓,如鏡中形影,如眼中空花,如水中之月,雖剎那間欲求真實,亦不可得。因此之故,你應當至心保持意念純一,屏除執實之念,必然能了悟實相,可及早回頭。了悟實相就是了知實相非相,一切相並非實有,如此去做則胎門自閉。’
[5]閉塞胎門第五步導示十九
又雖如前導示‘如幻觀’要妙,仍執為實,胎門未閉,將有入胎昏迷之相,則又有如左‘明光’之教授。
善男子(某某)︰雖如是作,唯胎門未閉,今第五步,則有觀修‘明光’閉塞胎門。觀想之法如左︰
嗟乎!
觀彼一切法即是我自心此心即是空無生無斷滅
如是觀想,將心安住于‘無所作’之本然界中,譬如注水于水,自然和合,安心于本元上,隨其自然,游戲其間,坦然處之,于本來不整治中,如如不動,則四生胎門,決定能閉。
雖然經過‘如幻不實’的導示,但亡者仍然執境相為實有,胎門仍然未閉。亡者將有入胎昏迷之相,這時急需為亡者做‘明光’觀修之導示,即導示十九。這是關閉胎門的第五種方法。
‘導示十九’內容如下︰
‘某某人,雖然經過以上導示,但胎門仍然未閉。現在為你指授觀修“明光”閉塞胎門之法。具體做法如下︰你先觀想一切境相,都是由你的心所顯現的,然後再觀想你的心不生不滅,本體是空!就這樣觀想,無所造作,譬如注水于水中,自然和合。以平常心安住于一切境界中,隨其自然,游戲其間,坦然處之。于本來之中,如如不動,無需整治,則四生胎門一定能夠關閉。’
上來已將閉塞胎門甚深教授,導示多種,凡諸上中下三根補特伽羅,未有不能解脫者。何以故?一因中有之識,各具‘有漏神通’,對我所說,一經听聞,即來現前;二因生前雖為盲聾,斯時六根齊具,任何言說,俱能了悟;三因常為恐懼怖畏之所追逐,善自為計,心不散亂,記憶力強,對我所說,一經思惟,即來現前;四因神識已失恁依,欣求欲樂,一經囑告,立時即至,易于調御。又于此時記憶之力,明晰靈敏,九倍生前。生前魯鈍,此是緣于業力,自內證智,光明顯照,對于一切教誨,均有串解之功能,而能達到其要害故。爾時,若為亡者修作佛事,必能奏效,助益亦同,是故亡者在七七之中,以此《听聞解脫密法》為其殷重讀誦,是為至要。若于一次不能導示,次一導示,即得解脫,次一不能解脫,多次為之,亦得解脫。
我們對亡者已經進行了多次導示,無論亡者是上根人,還是中根人或者是下根人,均應得到解脫。因為︰
第一,中有身具有‘有漏神通’,一听到你與他說法,就會應呼而至,立刻現前;
第二,即使亡者生前是盲聾之人,中有時期也會六根具足,你為他說法,他會听得清清楚楚;
第三,中有身常被恐怖境界追逐,嚇得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你為他講法,幫助他,他一定會集中精力,一心聆听,並欣然從命;
第四,中有時期,亡者識神脫離肉體,無依無靠,他願意听從你的教導,容易接受你的忠告。
總之,生前即使是愚鈍之人,中有時期記憶力也很強,六根具足,聰明伶俐九倍于生前。再者亡者已脫離血肉之軀,卸下了一個大包袱,‘五蓋’雖在,但較生前有所減弱,本性智慧易于顯發。對于行法者的教誨能夠融會貫通,能夠悟到要害之處。所以,中有時期為亡者做佛事,對亡者幫助很大。尤其在人死後五十三天內,為亡者實施‘中陰救度法’,更為重要。如果亡者不能在第一次導示中得到解脫,也決定能夠于第二次、第三次,或者多次導示中得到解脫。
庚選擇胎門
復次,眾生業力不可思議,其有從本以來,善業薰習太少,惡業薰習力強,緣于罪障太重,縱復指示,至心緣想,仍難解脫者,所在多有。前既不能閉塞胎門,今有選擇胎門甚深教授,導示如左︰
于此先誦‘啟請諸佛菩薩加被偈’,次誦‘四皈依’(均見附編),次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諦听!汝于以前所遇之導示,雖已一度授與,唯汝不了解,今則胎門未閉,已臨受生時期,故汝當自行選擇胎門,竭誠信樂,善自諦听,信受勿失。
常言道︰願力無邊,法力無邊,業力無邊。可見眾生業力不可思議。無始以來,由于薰習善業太少,惡業太多,罪障太重,縱經多次指示,自己也苦思冥想,但不得法要,仍不能解脫,這樣的人也實在是很多。對于經過以上指授,胎門仍然未閉之人,我們還有以下選擇胎門的一些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亡者選擇一個好的地方去投胎,對亡者非常有益。
在念誦這些導示之前,應先念誦‘啟請諸佛菩薩加被偈’(見本書83頁)和‘四皈依’(見本書附編355頁)。然後再呼喚亡者姓名,念誦以下經文︰
‘某某人,請仔細听我為你講法!以前我曾多次對你指示,但你未能了悟法要。以至胎門仍然未閉。這樣你將面臨受生時期。現在你應仔細听我為你指示,審慎選擇胎門,這樣就可以投生到一個好的地方。請听我如下導示。’
[1]各種生處之概觀導示二十
嗟!善男子(某某)︰今者受生何處之微相,起現于前,當即認識、善自觀察,何洲為勝,以便選擇。
汝若受生‘東勝身洲’者,將見嚴飾之湖,中有鴻雁,雌雄追逐,水面游戲,彼處不可前往,當即轉念回頭。若至彼處,縱有安樂可逢,但為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故當勿入。
若生‘南瞻部洲’者,則見宮室輝煌,設若求生,差可投入。
若生‘西牛賀洲’者,則見牝牡馬群嚴飾之湖,彼處亦不可往,當即回頭。此洲雖為富饒,但為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故當勿入。
若生‘北俱盧洲’者,則見牛為嚴飾之湖,或見有樹木為嚴飾之湖。若生彼處,為五取見(五取見,為身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參見佛學實用辭典三六七頁五見條。),當即認識,彼處亦不可投入。彼洲雖有壽量福德,亦為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故當勿入。上來四洲,受生概況,一一導示,汝須了別,慎勿輕投。
又若生天道者,則見眾寶所成天妙宮殿,心意悅樂,福感此土,可往受生。
若生修羅道者,則見悅目林樹,或見火圈,相向旋轉,亦不可入,當即轉念回頭。
若生傍生道者,則見山穴石窟,可怖深洞,煙霧彌漫,決不可入。
若生餓鬼道者,則見漠漠原野,荒無人煙,上無草木,地裂淺洞,黑暗深邃,或睹稠森洲島,若往彼處,則生餓鬼道中,領受種種饑渴之苦,無論如何,決不可入,當即轉念回頭,勇決勿往。
若生地獄道者,則由惡業所感,聞得歌聲,或身不自由,無法抗拒,必須投入。或見幽暗洲鳥,或見黑屋,或見紅屋,或見黑暗地穴,如是種種境相起現,若一投入,即將領受地獄中不能忍受寒熱之苦,求出無期。當抱定勇決之心,萬勿前往。
以上導示,爾時輪流念誦為要。
‘導示二十’內容如下︰
‘某某人,你馬上就要受生了,各種境界即將在你面前顯現。你應認真了解受生各處的特征,要仔細觀察,才能選擇一個最好的受生之處。
如果你要受生“東勝神洲”,則會看到莊嚴妙飾的湖泊。湖泊之中,有鴻雁雌雄追逐,水面游戲。你若投生這個地方,可以享受安樂。但此洲為佛法不能流布之處,所以你應立即轉念回頭,不能在此處受生。
如果你要受生“南瞻部洲”,則會看到輝煌的宮殿,你如果為了求生,勉強可以在此處受生
如果你要受生“西牛賀洲”,則會看到莊嚴妙飾的湖泊,湖中或湖邊有雌雄馬群在游戲,此地雖富饒,但亦為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所以應當立即轉念回頭,不能在此處受生。
你若受生“北俱盧洲”,則會看到莊嚴妙飾的湖泊,湖邊有牛群,或者是樹林。你若在這個地方投胎,壽命比較長,也比較有福,但會被五取見(即︰身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所迷惑。所以你要認識清楚,此地仍為佛法不能流布之洲。應當立即轉念回頭,不能在此處受生。
以上我們講了須彌四洲的受生概況,你應該一一了解,審慎選擇,切勿輕率投生。
你若受生天道,則會見到由眾寶裝飾成的美妙宮殿,心情愉悅,這是由于你的福德所感而現此土,可以在此處受生。
你若受生修羅道,則會看見悅目樹林,或看到相向旋轉的火圈,這時應立即轉念回頭,不能在此處受生。
你若受生傍生道,則會看見山穴石窟,可怖深洞,煙霧迷漫,應立即轉念回頭,千萬不能在此處受生。
你若受生餓鬼道,則會看見漠漠原野,荒無人煙,草木不生,地裂淺洞,黑暗深邃,或者看見稠林洲島。你若在此處投胎,則將投入餓鬼道中,而飽受種種饑渴之苦。所以,你應斷然轉念回頭,無論如何,也不能在此處受生。
你若受生地獄道,則會聞得歌聲,或見幽暗洲島,或見黑屋,或見紅屋,或見黑暗地穴等等境相。這些境相都是由你的惡業感招的。使你身不由已,無法抗拒,必須投入。如果你在此處受生,即將領受地獄中難以忍受的寒熱之苦,求出無期。所以當這些境相現前時,你應鼓足勇氣,斷然轉念回頭,千萬不要前往。’
以上導示應時時念誦,不可馬虎。
[2]防護追命鬼卒法門導示二十一
嗟!善男子(某某)︰汝縱欲求不往,但不自主,已被業感之獄卒自後追逐,喪失自由,難以抗拒,又有獄卒與勾命鬼卒,自前拖曳,復有黑霧,大紅業風,呼嘯巨聲,暴風狂雨,大雪深霧,雹石冰刀,相逼而來,無處逃遁,境現汝前,汝欲遁逃,尋求救護之處,則又睹見如前所說之華屋,或見崖穴,或見地洞,或黑暗僻道,或蓮花等(天界中亦有蓮花中化生而出者),為欲逃避,不加細擇,一入其中,遂被封閉,潛藏其中,惟恐外出,然自此以後,欲出無能矣!汝之所以不欲出離,以為一經出離,即遭苦難,而于彼所棲處,心生念著,若外出者,則又懷疑‘中有’怖畏之相,于是疑怖橫生,故潛伏不動,然一經入內而受任何之一身,則領受種種苦痛,凡此于汝,皆鬼魅留難之相也。此時亦有一甚深要妙教授,汝當諦听,記持勿失!
當此之時,若被獄卒追逐,不能自主,起現種種怖畏相時,于剎那間,務必深具信念,觀想‘大勝兮嚕迦’(即飲血之尊)‘馬頭明王’(密宗忿怒之尊)‘金剛手菩薩’等,或汝生前所修奉之本尊,觀其偉大身形,粗壯肢體,能令一切障難碎為微塵之忿怒明王可怖畏者,起立于前。由其大悲威力加持,汝可與獄卒脫離,而有從容選擇胎門之自主,此為甚深真實教授,保持勿失。
善男子(某某)︰復有靜慮諸天,乃緣三摩地之力受生也。至若餓鬼邪魅羅剎之類,乃是在‘中有’時,變易心念,故為餓鬼邪魅羅剎之身,能現種種神變,而成意生之身。上下空間所住餓鬼及在空中幻現之餓鬼等像,有八萬四千之多,皆屬‘中有意生之身’變易心念,遂具此體。爾時若能憶念‘空性大手印’之義,斯為最上。如不能修,則修‘如幻瑜伽’,此並不能,當對任何一切心無貪著,觀修本尊‘大悲怙主’,自能證得報身佛矣。(如幻瑜伽、亦藏密迦居派中最高成就之密法。)
‘導示二十一’內容如下︰
‘某某人!當地獄道的境界現前時,由于惡業所感,你會看見獄卒從身後追逐,還有獄卒和追命鬼卒,自前拖拽,使你喪失自由。你縱然不想前往,卻難以抗拒,不得不被迫受生于地獄之中。或者,你會見到黑霧彌漫,大紅業風,呼嘯巨聲,狂風暴雨,大雪深霧,雹石冰刀等惡境相,相逼而來。使你無處逃遁。欲尋求避護之所,會忽然看見前面所說的黑屋、紅屋,或者看見崖穴地洞,或者看見黑暗僻道,或者看見蓮花等。你為逃避可怖境相不加選擇,投入其中。一入其中,遂被封閉。而你潛藏在里面還唯恐外出,因為你遭受此難後,疑怖橫生。于此棲身之所,心生貪著。另外,還擔心出去後,又會被惡境追逐,所以潛伏不動。但是,你一定要明白,一經入內,無論受生何身,都將領受種種痛苦。這些痛苦即使是空中的鬼魅也難以忍受。所以對我為你講的解脫方法,你應記持勿失。當你被獄卒、追命鬼卒等種種境界追逐逼迫,不能自主時,你要深生信念,觀想“大勝兮嚕迦”(即飲血尊)或“馬頭明王”或“金剛手菩薩”,或你生前所信奉的本尊,站立在你的面前。他那偉大的身軀,粗壯的肢體,能令一切障礙及苦難碎為粉塵。對此你要深具信心,那怕是一剎那的觀想,在這些忿怒明王的威力加持下,你也可以擺脫追命鬼卒等恐怖境相的追逐,從而可以從容的選擇生門。此法至深至妙,你一定要記持勿失!
某某人,如果你修習禪定,就會受生于靜慮諸天(即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相反,如果你不修習禪定,中有時期被境界所轉,心念變異,就會變現為居住在上下空間的餓鬼、邪魅、羅剎之類。因為它們是意生之身,能現種種神變,故形像各異,有八萬四千多種。所以當中有境界現前時,若能領悟一切境相本體是空,這樣就可以于一切境相中如如不動,而不被境界所轉。這就是“空性大手印”之法,是最好、最徹底的解脫方法。如果你不能領悟,則觀想一切境相,從有到無,慢慢消失,由此覺知一切皆幻。這就是觀修“如幻瑜伽”之法。這樣你也可以不被境界所轉,從而得到解脫。如果這樣還不行,那就至心觀想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這樣也可以得到解脫。’
辛遷識往生及轉生人道選擇法
嗟!善男子(某某)︰如上所說,設若緣于業力,必須入胎,今有選擇胎門之教授,為汝宣示,諦听勿失。汝于任何可生之胎門,不可投入。設有獄卒現有不能自主時,則觀‘馬頭明王’;又汝自己,今已賦有微細神通,一切處所,次第了知,當加選擇。
復次,有兩種選擇法,一為清淨佛土遷轉法;一為不淨輪回之胎門選擇法。兩法門中,任擇其一,導示如左︰
‘某某人,在輪回中有時期,還有遷識往生清淨佛土及投胎人道兩種選擇。這兩種方法你可以任選其一。如果此時有獄卒追逐等恐怖境界現前,使你不能自主,則可觀想“馬頭明王”等忿怒尊。在諸忿怒尊的威力加持下,可使你擺脫困境,這樣你就可以從容的進行選擇了。’
[1]遷識往生佛國淨土法導示二十二
今初導示遷轉清淨空行處法,如下發願,而自念雲︰
嗚呼!我何痛哉!無量劫來,迄于今日,此身淪沒生死泥涂之中,今當厭棄。往昔生中,久值諸佛,而我未能解脫,誠可嗟嘆。今于輪回,已生嫌惡,可怖可厭,亟應逃避,時機已至,故我願于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世尊足下,蓮華化生。
如是思惟,猛切祈求,至心專注,渴誠渴仰。或復隨其自所信樂之佛土,願生東方‘現喜國土’(不動如來佛土),或中央密嚴國土(毗盧遮那佛土),或北方‘有財城’(金剛手菩薩及毗沙門天王居處),或西方‘蓮華光明宮’鄔金蓮華生大士尊前,或擇一隨我所信樂之佛土,欣求專注,至心虔敬,心勿散亂,發願往生,無間即生彼土。又若樂往‘兜率內院’,親近‘彌勒慈尊’,惟自念曰︰‘我今在中有時,時機已熟,當往兜率內院親近彌勒慈尊’,如是猛切欣求,至心專注,即于慈尊前,蓮胎化生。
‘導示二十二’內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你要往生清淨佛土,就要按下文發願︰
自無量劫以來,我沉淪于生死輪回的泥潭之中,實在是可怖可畏,痛苦至極!雖歷劫多生遇到諸佛,但因未好好修行,至今仍然未能解脫。如今我對六道輪回已生厭棄之心,極欲出離生死苦海。逢此中有良機,我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世尊足下,精修成佛。
就這樣至心專注,竭誠渴仰祈求發願(最好能加誦“往生廣咒”或“阿彌陀佛心咒”)。
你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往生的其它諸方佛土。如東方不動如來的現喜國土;中央毗盧遮那如來的密嚴國土;北方金剛手菩薩和毗沙門天王的有財城;西方鄔金蓮華生大士的蓮花光明宮等,你要一心專注,至心虔誠發願往生諸方佛土(最好能加誦上述諸佛心咒)。一彈指頃即可生到諸佛淨土,得真實受用。
你還可以選擇往生“兜率內院”,親近彌勒慈尊,與彌勒菩薩結勝緣。你要這樣發願︰逢此中有良機,我願往生兜率內院,親近彌勒慈尊。只要你至心專注,竭誠祈求發願(最好能加誦“慈氏咒”),瞬間即可生到兜率內院彌勒慈尊前。’
[2]轉生人胎復入塵世導示二十三
復次,若不能往生佛土而樂入胎,或有必須入胎之勢,今有選擇不淨輪回胎門教授,汝善諦听!此如前說,何洲之中,善自選擇,由汝通力,周遍觀察,佛教正法昌盛之地,當可投入。若于某一胎門中受生者,則有一種不淨血塊,對之生香味想而貪愛之,遂即受生。是故對于上說種種一切起現之時,勿起貪著,亦勿起愛憎之相,唯當選擇善胎,至心專注而欣求之,是為至要!此時當發願雲︰
嗟!我為饒益有情,願生為轉輪王,或生為婆羅門種族如大娑羅樹王,或為大成就者之子,或生淨無垢染正法傳承之族性,或生父母具足正信之族性,為利樂一切有情而受取一種福德具足之身。
如上發願,然後堅定心願以入其胎,同時放光加持其胎,觀成上妙宮殿,復觀十方諸佛本尊及‘大悲怙主’慈悲加持以入其胎為要。
復次,選胎之時,緣于業力,每以善胎誤認惡胎,惡胎反誤認為善胎,故在爾時,選擇要義,極為重要!導示如左︰
當善胎相起現時,不可生貪愛心;惡胎相起現時,不可生憎嫌心;當于善惡,勿取勿舍,愛憎兩離,安住于等舍狀中,此為入胎甚深要義。
‘導示二十三’內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你不能往生佛的淨土或緣于業力,必須投胎的話,我現在再告訴你不淨輪回胎門的選擇方法(因人道為生死輪回之胎門,故稱為不淨輪回胎門),請你仔細諦听︰
某某人,對于受生上述何洲,你要仔細了解,考查清楚,審慎選擇,一定要選擇佛教正法昌盛之地投胎。一旦選定,則會看見一種不淨血塊,聞之清香,于是心生貪戀,這樣就投胎了。但應注意,在你選胎之時,由于業力牽制,你常常把善胎誤認為惡胎,而把惡胎誤認為善胎。所以選胎之時,你一定要按如下指示去做,即當善胎相起現時,你勿生貪戀之心;當惡胎相起現時,不可生憎嫌之心。于善惡兩種境相應勿取勿舍,愛憎兩離;于一切境界之中如如不動。同時,要至心專注,竭誠祈求而發願︰我為救渡眾生,願生為轉輪聖王,或生為大成就者之子,或生于不染邪法有正法傳承的家族,或生于具足正信的家庭,或生于富貴之家,我願為利益一切有情,而得福慧具足之身。
你要堅定信念,按如上發願。同時觀想十方諸佛本尊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放光前來加持,並觀想其胎門為美妙宮殿,你入住其間。這就是投入不淨胎門的法要,你一定要記清楚。’
以上導示,除有一類能領受者,其余為惡劣結習之病難以清除、亦或不能舍離愛憎、下根罪重之人及蠢如畜牲者,則當令其皈依三寶以遮止之。再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導示二十四
嗟!善男子(某某)︰汝既不能選擇胎門,亦不能舍離愛憎,如上所示,任起如何境相,惟有念誦‘三寶名號’,虔敬皈依,祈請大悲尊者,昂首專注前行,認識中有本來面目,對汝生前親屬子女,至親密友,當即遣除貪戀之心,以彼種種皆于汝無益也。天道之光白色,人道之光黃色,皆可入住。妙寶宮殿,快樂園林,皆可投入。
如上導示,反復多次宣說,乃至七遍,即舉誦(一)啟請諸佛菩薩加被偈,(二)救脫中有怖畏險峽偈、(三)中有六綱,(四)中有救怖願偈各三遍。次誦︰(五)解業習頌、(六)答卓咒本(以上四種見附編,五、六兩種見續編。如因時間及促、略去念誦亦可)
以上種種導示,亡者只要能領受其中的任何一種即可,但仍有惡習難改、不舍愛憎之情、或下根罪重、或太愚痴的人,對以上導示仍然不能領受。對于這些人,我們可以呼喚其姓名,為他念誦以下導示,令其皈依三寶。
‘導示二十四’內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你既不能選擇胎門,也不能舍離愛憎,那麼,在中有境界起現時,只有念誦三寶名號,虔敬皈依,祈求諸佛菩薩威力加持。要認識中有境界本體是空,要舍棄你對親屬、子女的貪戀之心。因為他們現在對你已毫無益處。當你見到天道之白光,或人道之黃光皆可投入,或者看見美妙的宮殿和快樂的園林,也可以投入。’
如上所有導示,均要反復多次為亡者宣講,乃至七遍之多。最後,還要念誦以下偈文各三遍。(一)、‘啟請諸佛菩薩加被偈’,(二)、‘救脫中有怖畏險峽偈’,(三)、‘中有六綱’,(四)、‘中有救怖願偈’。至此,《中有教授听聞解脫密法》實施完畢。
佛教書籍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