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净界法师
第一卷
从语法特征来看:后面是双音节动词时,多用「作」;后面是双音节名词时,多用「做」。前者如:作报告、作比较、作变动、作处理、作点拨、作调查、作斗争、作分析、作贡献、作介绍、作解释、作了解、作努力、作思考、作说明、作妥协、作牺牲、作修正、作演讲、作咨询等。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请放掌。
第一卷
学人这次很欢喜有这个殊胜的因缘,能够跟大家共同来学习唯识学的一个根本论典──《摄大乘论》。我们在讲本论之前,有二点要跟大家作一个说明。第一点、我们讲到修学佛法的一个基本态度。在《无量寿经》上说:「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是说明我们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所安住的因缘。这个安住的因缘有二种情况:第一个、我们由于过去的善业力生起了现行,所以我们感到人事非常的顺利,身心也感到安乐,这样一种乐受的资持,使令我们对三宝充满了信心,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跟希望,这是一种顺境因缘来修学佛法。第二种的因缘,是由于罪业的力量而生起的现行。这个时候,我们感到人事的因缘是充满了障碍,身心也充满了病痛;这样一种挫折的感受,就会刺激我们对三宝的信心跟未来理想的目标。假设我们今天是安住在恶因缘的环境之下来修学佛法,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行精进,忍终不悔。」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够因为一时的逆境,而放弃了对无上菩提的追求。我们应该要以内心的忍辱力、精进力,来自求突破。因为身为一位凡位的菩萨,我们不断的修学佛法,使令自己的生命不断的增上,这是我们离苦得乐唯一的方法。也就是说有很多的顺境、逆境的因缘,我们是没办法选择的,我们不能够去主宰──我们到底是安住在顺境、或者是逆境。重要的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要培养一种忍辱力跟精进力,来突破所有的障碍。这是我们在研究本论之前,我们应该建立二种基本的态度。
「成分」的「分」,是「部分」的意思。「份」是「分」的后起加旁字。现在,「分」和「份」有了分工:「职分、本分、辈分、水分、盐分、养分、肥分」等用「分」;「股份、年份、月份、省份、一份礼物、两份报」等用「份」。「成分」的「分」,与「水分、盐分、养分、肥分」的「分」同,故宜以「成分」为规范词形。
第二点、我们简单的介绍本论在唯识教法当中的特色。在瑜珈的教法当中,把大乘的修行分成二个重点:第一个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这个甚深见,就是我们在修行之前,你应该要对整个生命的真实相,所谓杂染的缘起跟清净的缘起,有一个正确的了知。因为你对生命的理解,所谓知见的建立,会影响到你对修学的目标,跟你修行的内涵,乃至于你未来果证的差别。所以这样的甚深见,叫做根本法门。它在菩萨道当中,是一个主导性的,它是一个根本。第二是广大行。我们对于缘起正见的理解,开展出菩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妙行,这个是广大行。因为它是由根本所引生的枝末,所以我们叫做枝末法门。
在整个瑜伽的唯识教法当中,有些是偏重在甚深见,也就是理观的成分多;有些是偏重在广大行,在事修的成分多。本论在唯识学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同时在知见的建立方面,很深入的探讨生命的真相,来建立我们的甚深见。那么讲到修行的时候,它广泛的讲到菩萨六度,所谓的自利、利他的妙行。所以本论在唯识学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它的一个完整性,这个是非常难得的:它能够深入的讲到甚深见,也广泛的讲到广大行,这个是本论的一个的修学特色。接下来我们看《讲义》第一页。
《摄大乘论》讲表
看《讲表》以后,我们看下面的三段:
无著菩萨造,玄奘大师译,韩清净科。
无著菩萨,(又名无障碍)。生于释迦牟尼佛灭后九百年(约西元四、五世纪之间),为北印度犍陀罗国富娄沙富罗城夏普拉(即今白夏瓦)人。父名憍尸迦,为国师婆罗门,极受国君、人民的礼敬和爱戴。
这个造论者是印度的「无著菩萨」。无著菩萨的历史,我们简单的说明一下。在藏经上的记载,无著菩萨他是出生在佛灭度后将近九百年的一个婆罗门的世家。他有三个兄弟,就是无著菩萨、天亲菩萨跟狮子觉菩萨。他父亲是一个婆罗门的长老,在当时的婆罗门是相当有地位,所以他对三兄弟充满着期待,不断的去教授婆罗门的教法。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因为无著菩萨的年龄,比他二个弟弟大了将近二十五岁,所以基本上是由无著菩萨领导这二个弟弟修学。后来无著菩萨遇到特殊的因缘,放弃了婆罗门教,出家修行,在一个小乘的有部里面出家。出家以后,刚开始他是修学禅定,在成就四禅以后,也就成就了离欲的功德,离开了三界的贪欲。成就禅定以后,又得到了大阿罗汉宾头卢尊者的教授,修习小乘的空观。成就小乘空观以后,他觉得小乘空观的证量比较狭隘,不能够圆满;所以他就以禅定力到了兜率天的内院,请示弥勒菩萨大乘的甚深空义。这个时候,弥勒菩萨就用瑜伽唯识的教法,教授他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他那个时候是在兜率天,学习了将近有二十五年,就是人过来。当寿二十五年,成就了大乘的无生法忍,后来就回到人间。回到人间以后,这个时候天亲菩萨的弟弟也出家了,在小乘的教派当中,也是颇具影响力的小乘学者。那个时候天亲菩萨造论,对大乘佛法诸多的批评,甚至于诽谤;所以无著菩萨非常的担忧,就派一个人请天亲菩萨天亲菩萨来到的时候,无著菩萨就使令他一弟子读诵《无尽意菩萨经》。这个时候,天亲菩萨听到这部经,讲到大乘的因地甚深见、广大行,他被大乘佛法修行的甚深广大而感动。接下来,无著菩萨又使令他另一个弟子,诵《华严经》的〈十地品〉,把菩萨的功德开显出来。这个时候,天亲菩萨看到了大乘因地的甚深广大、果地的功德庄严,就正式的回小向大。他也造了很多部论,来弘扬大乘的教法。
无著菩萨在晚年的时候,做了这部《摄大乘论》,这可以说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他觉得他的精神体力已经有限了,就把这部论交给天亲菩萨,希望他为它作注解,流通后世。所以我们这次讲本论的时候,虽然有很多诸家的注解,但是我们会根据天亲菩萨的注解,所谓的《摄大乘论释》来作主要的依据。理由就是:无著菩萨跟天亲菩萨,在世俗上是兄弟;但是在佛法上,可以说是师徒的关系。我们要是看到天亲菩萨的著作,就会感觉到:无著菩萨讲唯识学,他的表达方式是比较纲要式的;但天亲菩萨在发明义理的时候,他是详细的、深入的去发挥。当然他的思想跟无著菩萨也不完全一样,可以说是有所传承、有所发挥。但是他根本的架构,是无著菩萨所教授的,所以他们二个也可以说是一个师承。所以我们在研究本论的时候,应该要参考天亲菩萨的注解。好,我们现在看《讲义》。
○将述此义,大科分四:壹、解释论题贰、修学纲要参、随文释义肆、结示劝修今初。
本论当中有「四大科」:第一科「解释论题」,这是我们在研究经典所遵循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解释本论的论题;第二科「修学纲要」,我们在正式进入论文之前,应该要先掌握本论的修学纲要是什么,才能够提纲挈领,知道如何的汇归;第三科「随文释义」,我们就正式的根据论文,来解释这其中的义理;第四科「结示劝修」,我们研究本论以后,作一个总结。现在我们先看第一科「解释论题」。
壹、解释论题三
《摄大乘论》
「解释论题」当中,我们把这个论题分成「三」段。首先我们看第一段,解「释」这个「摄」字。
甲一、释「摄」
┌以总摄别○「摄」┤└以略摄广
这个「摄」它单字的意思叫「含摄」,含摄在本论当中,它代表了二层意思:第一个、从它的内容来说,它是「以总摄别」,它是以总相的法,来含摄别相的法。这个别相的法就是说:这个法本身,它不是完整性的,它是单一性的。比如说我们过去研究过天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他的《三十颂》当中,事实上它讲理论的部分,讲了二十四个偈颂,讲这么多理论;但是它讲到修行,只有讲一个偈颂;后面五个偈颂,是讲它果证的差别。所以这个《三十颂》,基本上它是偏重理观的,所以它是一个别相的法门。比如说我们上次跟大家研究《瑜伽菩萨戒》,《瑜伽菩萨戒》你打开来看,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它在讲菩萨修行的内涵,菩萨道的三大目标,你的生命有三件事要作:断恶、修善、度众生,所谓的三聚净戒。但是理观的部分,讲得非常少,它偏重事修。所以说,基本上我们大乘佛法必须广学,就是因为它的法本身,都是单一性的。你很难从一个单一的法当中,去广泛的了解菩萨道的全貌。但是本论的特色,它是「以总摄别」,就是说:它是从整个大乘的因地,到大乘的果位,从它的理论、修行、位次,广泛的介绍。所以它从内涵当中,是「以总摄别」,它是一个总相的法门,是一个完整性的教法。这是「摄」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个、从文字上来说,「以略摄广」。身为一个完整性的教法,事实上它的文字非常简略,它以简略的文字,来摄受广大的教法。所以说「摄」这个字,在古德的注解当中,有人以「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用「总持」这二个字,来解释这个「摄」字。也就是说本论是以简要的文字,来开显大乘的广大教法。简单的说:本论可以说是依止瑜伽唯识的教派,来开展整个菩提道的修学法要,就是唯识学的菩提道修学法要。比如说我们看般若部的《大智度论》,它也是一个总相,它有理论、有修行、有位次;《瑜伽师地论》,它也是一个总相,非常完整的教法。但是这二部论都是一百卷,相当的多。本论只有十卷,无著菩萨能够以将近十分之一内涵的文字,广泛的介绍大乘的法义,这一点是非常难得殊胜的,所以它有资格称为「摄」,就是这个意思。
甲二、释「大乘」
┌一、发大心│├二、解大义┌多┐│┌「大」┤├┼三、修大行│└胜┘││├四、趣大果┌┤│││└五、证大道
它到底是摄受什么东西呢?说是「以总摄别、以略摄广」,它到底是含摄什么东西呢?就是含摄整个大乘的法义。这个「大乘」当中,我们分成二段:第一段先解释大乘的内涵;第二段再用比较的方式,来说明大乘的「不共」。先解释「大乘」。这个「大」,是约着法的法体、法的自体来说,叫做大。这个法体的「大」,这当中有二层意思:第一个是「多」跟「胜」。这个「多」是约它的量,大乘佛法的量是特别的广泛,不管是它的因地,不管是它的果地,都是时空无尽的广泛修学。不但是广泛,它的本质也特别殊胜,所以它是量多质胜,名之为大。量多质胜,法藏大师开出了五点:就是「发大心、解大义、修大行、趣大果、证大道」。这当中的五项修行,前面的三个「发心、正见、修行」,是大乘的因相;后面的「趣大果、证大道」是大乘的果相。
首先我们把大乘的因相,作一个解释。这个因相,在佛法当中,我们一讲到因地,这当中的一个主导者,就是你的宗见、宗见。宗见的意思就是你主要知见。当然我们学佛有很多的知见,但是你对缘起的根本正见,你主要的知见,这是最重要的,这叫宗见。大乘的宗见之所以称为大,我们作一个说明。在小乘的教法当中,它所依止的宗见,主要是依止空性。所以我们打开小乘的经论,不管是《阿含经》、阿毗达磨,你会看到在整个小乘的教法当中,它对生命的观察,或者说是生命的抉择,它主要是依止无常。就是说它用无常的思想,来遍观整个生命,不管是人事的因缘、不管内在的身心,都是以无常来观察。从它的生灭变异,他就感受到我们对生命是没有主宰性的,说「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所以他从无常观当中,切入了整个生命我空的真理。当然他今天对生命的主要观察是空性,所以就带动他对生命的目标是一个出离心,他所修行的内涵是远离行。所以在整个声闻戒当中,它偏重在远离,也就是偏重在断恶,这就是它的宗见。因为他用空性的智慧来观察生命,就带动他对生命的目标、他的修行,当然影响他的果证,这个就是小乘的宗见。大乘的宗见,它是依止中道实相。这个中道实相,智者大师的解释就是「空、假、中三观」。就是说:身为一个大乘的菩萨,我们应该要观察生命的缘起,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一切法因缘生,它的本性是毕竟空当中,从缘起性空,而契入了大乘的空义,调伏心中的爱取,所以大乘学者也是修空。大家会问说:这样子讲的话,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小乘的空义,它的重点在灭色取空,也就是说它的空是对立的。所以从大乘的角度来观察,其实小乘的空,严格上来说,它是我空、法有。它在主宰性这一部分是空;但是在「法」的差别当中,它是有执取的,就是说它的空跟有是对立的,你一个东西产生执取,就一定会产生对立。大乘的空义是我空、法空相应的,所以我们经常讲大乘的空是平等的,说是「入不二法门」,它是一个平等的法界,它没有对立性。所以小乘的空是灭色取空,大乘的空是缘起性空,这一点我们应该要区别。
我们在修习中道实相的时候,也不能老是安住在空性。你一天到晚安住在空性,就会产生过失。什么过失呢?就是「不乐众善,远离大悲」。菩萨经常修空观,使令内心太过沉默,对于广大善法的修学、对于苦恼众生的度化,就会产生障碍,所以我们偶尔也应该「从空出假」。当我们从空性当中出来,观察这些因缘所生法的时候,这个时候假观很多。这个假观,在大乘当中的传承有二个不同。就是,如果你今天是依止净土门,这个净土学者在修假观,他偏重在观察娑婆世界的苦,跟极乐世界的安乐,这样的一个对比。就是观察娑婆世界的过失、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而产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净土宗的假观是这样修的。如果你今天是一个圣道门,那是广泛的观察十法界的因果:观察九法界的惑业苦,而产生厌离;观察佛法界的功德庄严,产生欣求,而建立你的菩提心。所以大乘修空观,是调伏爱取;那修假观呢,是产生取舍,善知取舍。在空、假当中,我们以中观来加以调和。就是你空观太强,以假观来引导;假观太强了,以空观来安住:这样子叫中观──使令你空、假的平衡叫做中观。我们说大乘它的因地之所以称为大(就是说小乘的学者,基本上对生命的态度是远离,不管是三界的杂染法,远离;诸佛菩萨的功德,他也远离,他不生好乐的。大乘佛法的思想,是有所远离、有所追求。他远离的是杂染法;但是对诸佛菩萨的功德庄严,他修假观,他是好乐追求,无有厌足。所以它成为「大」。),就是:它的思考是中道的;不像小乘的学者,是比较偏激的。这一点,我们应该从它的宗见,来带动不同的发心,也带动不同的修行,看到大乘因地的殊胜──它的一个量多质胜。这样的中道实相所开出的因地,它的结果是「趣大果」跟「证大道」。「趣大果」是约着他果报的受用,「证大道」是约他所觉悟的真理,他所觉悟的真理,是中道实相理,不像小乘是一个偏空的法性,它是中道的理性。他的「果」有三身、四智,种种的万德庄严。这个是讲到大乘果地上的量多质胜,这个地方是讲「大」义。接下来我们看这个「乘」:
││┌一、能入│└「乘」─运载┤│└二、能出──依法藏大师──
前面的「大」,是从法体上来开显这个「大」;这以下是依止譬喻。身为大乘法,它的内涵,以车乘来作一个譬喻。这个车乘有「运载」,它能够使令我们从痛苦的此岸,而运载到安乐的彼岸。这个「运载」开出来有二层意思:第一个,这个车乘有「能入」义跟「能出」。这个「入」,什么叫「能入」呢?就是上达真理,成就自利的功德;「能出」是下化有情,成就利他的功德。这个车乘,它能够引导我们进入真理,又能够引导我们从真理出来,广摄方便、度化众生。
我们可以这样讲:这个大乘的车乘,当我们修从假入空观,这样子叫做「能入」。把我们的心识,从有相而入到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把我们心中爱取的杂染,洗刷干净,成就根本无分别智。从这样的一个清净平等的法界当中,我们也可以再出来,这一点就不共小乘的学者。小乘的乘,它进入到空性以后,它出不来,它没办法出来的,这个车乘是单方向的,它不能来回的。大乘的车乘,它可以去,也可以来。它可以从空性,再从空出假;从无相平等的法界,它又能够带我们来到这些因缘的差别相。这个是讲假观,后得智。这就是车乘。这个大乘的车乘是可以去,又可以来,所以叫做「乘」。以上,我们是就着大乘的本位,解释大乘法门的量多质胜。我们再看第二段:
│┌─依止邪见,起惑造业,成三涂苦果─破败车乘││└┤┌深信因果,修行十善,成人天乐果─人天车乘││└┼观察我空,求出轮回,成偏空涅槃─声闻车乘│└悲智双运,上求下化,成万德庄严─究竟大乘──蕅益大师──
第二段我们是用一种对比的方式。身为大乘佛法,它的一个特色,应该以一种比较的方式来加以区别。蕅益大师把有情众生,分成四种种姓。我们先看第一个:
依止邪见,起惑造业,成三涂苦果─破败车乘
第一种人是一个生死凡夫,他也没有经过佛法的教育,所以他内心当中的知见是「邪见」,这邪见最重要的就是拨无因果。就是生命只是一个偶然,没有任何理由,这个人会产生安乐的果报、这个人会产生痛苦的果报,是没有任何理由的。所以人生只有今生,你死亡以后,人死如灯灭,你只能够活一次。所以你造善造恶,都没有多大的意义。归依三宝、断恶修善,这件事情完全没有任何的好处。这样子的一个思考,就很容易带动我们心中的烦恼去「造」罪「业」;因为你没有依止生命的宗见,你只好依止你的妄想,心随妄转。一个人心跟境接触的时候,你不是依止智慧观照,你就是依止你的感觉,二种情况而已。你是什么感觉,你就去做什么事,那这种人就很容易堕落到三恶道,叫「破败车乘」。他今天会产生这样的行为、会招感这个果报,就是他刚开始的时候,对生命的知见产生错误,就造成了「三涂」的种姓。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第二卷
四类:
┌凡夫─破败车乘││┌人天车乘││└佛子┼声闻车乘│└究竟车乘
第二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页。我们这一科是讲到「解释论题」,解释这个「大乘」。解释「大乘」,我们分成二段:第一段是以一个直接的方式来解释大乘,第二段我们是用一种比较的方式来解释大乘。蕅益大师在《大乘起信论》的注解当中,把有情众生分成四类。身为一个有情,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共同的本性,就是希望离苦得乐,我们希望在生命当中,离开痛苦而追求安乐。问题是有这样的希望,但是这样的希望是由知见来主导。就是说到底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安乐?你必须有判断能力。在生死凡夫当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依止邪见。就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往往在造错事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是功德相,以杂染法当做清净法;相反的,当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我们往往以痛苦为乐,以染为净、以苦为乐。这就是我们凡夫一个严重的颠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量劫的流转当中,我们一直不能产生修正跟增上,就是我们的邪见幷没有真实的破除。这是第一种所谓的破败车乘。这个车乘,它是破旧的,乃至于败坏的,直接是堕落到三涂的。后面三种是就着佛弟子来说,我们先看第一个:
深信因果,修行十善,成人天乐果─人天车乘。
佛弟子,当然他是产生觉悟了,他知道生命的运转,是遵循一定的轨则,就是:当我们今天造了善业,这个善业会招感安乐的果报;当我们造作了罪业,这个罪业会招感痛苦的果报。所以快乐跟痛苦的果报,是由我们自己的业力来主导的。依止这样的宗见,他开始强迫自己断除身口意的恶法,也强迫自己修习身口意的善法,因为我们想离苦得乐。这样子未来的希望,是在人天当中成就安乐的果报,说是「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成就「人天」荣华的「乐果」,这是「人天车乘」。他的一个宗见,以业果为宗见。第二种修行者:
观察我空,求出轮回,成偏空涅槃─声闻车乘。
这是小乘的学者。小乘的学者,他「观察」生命是依止无常。这个无常就是观察:生命是生灭变异,生命是有变化的。昨天的你,不管色身、不管内心,跟今天不一样;小时候的你,跟你也不一样;明天的你,跟你也不一样。从这样的变化当中,「无常故苦」。所以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启示:生命的本质是痛苦的,因为你没有安稳性。所谓的安乐,它一定要建立在一种稳定性,才有所谓安乐。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你今天拥有的东西,明天失掉了,明天又一个新的东西;在这样的生灭变化当中,你就感到生命是痛苦的。而这样的痛苦,「苦即无我」,所以你知道你自己对生命没有主宰性。所以从这样子,就成就了「我空」的真理。从我空当中,他就修远离行。内心安住在少事、少业、少方便住当中,一心一意的放弃有为法,而趋向于「偏空」的「涅槃」。这样的种姓是「声闻车乘」。当然他今天会作出这样的行为,这跟他的宗见有关系。第三个:
悲智双运,上求下化,成万德庄严─究竟大乘。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会广泛的学习大乘的经论。这个时候我们明白了「空、假、中」这个中道的实相道理,开始「上求下化」的修习。一方面我们修习空观,来调伏对三界的爱取;一方面我们修假观,来带动我们的大悲心,广度众生;最后的结果,是成就依正二报的「万德庄严」,这是「究竟大乘」。
「须要」是助动词,通常放在动词前面,不单用,如「必须努力学习」。「需要」是动词或名词,如「我们需要(动词)新科技。」「这是巿民的需要(名词)」。
从这样的对比当中,我们会得到一个心得,就是:我们很多很多佛弟子来修学佛法,这当中,你所建立的宗见,会影响你的修行。我们可以这样讲:人天种姓他的宗见,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从业果的思惟:他总是觉得只要布施、持戒,就能够把来生规划得很好,他相信来生会更好,对人生充满了期待;他不知道无常败坏,很多事情是作不了主的。「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无常总有一天会破坏你眼前所有的安乐。所以人天种姓的人,是一个乐观主义者。那小乘的种姓者呢?他对生命的观察,是比较悲观的,所以是悲观主义者。他认为生命是没有价值的、没有任何价值的,你没有须要去追求什么,你就是放弃一切,对一切生死的杂染法放弃、诸佛菩萨的功德也放弃,反正我全部都不要,我要的就是一个清清白白空性的涅槃就够了。所以小乘的学者,我们感觉到他对生命是比较悲观的,一味的远离。大乘的种姓,他是以一个中道的态度,来面对生命。大乘的学者认为:生命是无自性的,它不决定是痛苦,也不决定是安乐的,就是看你怎么去开创。当然你今天起颠倒,你创造出来的是一个痛苦的生命,但是生命本身没有错,是我们的颠倒。我们今天依止佛法正见引导的修行,也可以创造诸佛的功德庄严。所以我们不应该说生命绝对是痛苦、或者绝对是安乐;应该以一个比较中道、平和的态度来观察生命──它是无自性的。这样就看得出大乘学者,他宗见的「不共」。他今天有这样不共的宗见,他就有不同的修行,最后有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我们用一种比较的方式来探讨:今天这么多人修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行为,不同的结果?它的理由在于知见的差别。我们看「甲三」的解「释论」:
甲三、释「论」
前面的「摄大乘」,是一个别题,是本论特有的一个各别题目;以下的「论」,是一个通题。我们看什么叫做「论」?
「论」─问辩征析,剖断开示,令得决定。
──释壹、「解释论题」竟──
这个「论」有二个特色:第一个、它在义理上,它详细的以问答的方式来作分析,然后加以辩论,不断的从问当中,去找寻这个内涵。从事相上,它是「剖断开示」,它欢喜用不同的角度,来作这种差别的说明;使令我们对于中道实相,产生坚定不移的信解,这个就是「论」。
我们讲佛法的教法有经、律、论三藏,律典是偏重在身、口二业的修行,经、论是偏重在止观的正念。如果我们要把经跟论作详细的对比,我们可以这样子讲:「经」是佛说的,「论」是菩萨造的。就是我们读经,会感觉到佛陀在说法的态度,是比较含蓄跟圆融的。你看你读经,「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你看同样一部经,玄奘大师的注解跟智者大师的注解,肯定不同。就是每一个人对经的解读,会有所不同的;因为佛陀讲话,本来就含蓄的、圆融的。但是你看菩萨造论的时候,你看智者大师讲话,跟这些论在讲话,那话是讲得很清楚,你不可能有第二种解读的,他它不管是义理的分析,修行的道次第,都详细的说明。我们看中国文化也是这样子的,你看《论语》跟《孟子》。你看孔夫子讲话,他是非常含蓄的,(哈──)孔夫子讲话,他也点到为止;但是你看孟子讲话,他把孔夫子的微言大义,详细的发挥出来。当然这二个东西,各有各的特色。不过从一个末法众生来说,我们善根浅薄、遮障深重,有时候经过菩萨的诠释,把话讲得清楚一点啊(呵──),对我们会更有好处,对末法众生也可能更加的贴切。这就是「论」它的一个特色,就是它会详细的加以说明,使人产生坚定的理解。好,我们看第二大段,「修学纲要」。
贰、修学纲要
┌一、所知依┌一、○境─甚深见┤│└二、所知相│
在进入本论之前,我们简单的介绍本论的整个修学纲
要。我们可以把本论分成三个主题。第一个是「境」,就是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修行的所观境;第二个是「修行」,在所观境当中,我们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所观境有的是杂染的、有的是清净的,我们面对这样的所观境,应该怎么去修行?如何来取舍?什么是该断?什么是该追求?这个是「广大」的修「行」。第三个「果」,透过这样的修行,有什么样的结果?
这个「境」当中的所观境,等于是建立我们的「甚深见」,就是建立你的宗见。在本论当中,建立这个正见有二大科:第一个是「所知依」,第二个是「所知相」。先解释「所知依」。「所知」这二个字是什么意思?天亲菩萨解释这个「所知」,就是「所应了知」。就是你在修学佛法之前,你就应该要了知这些差别的道理。这个所应了知,就是讲到这些因缘所生法,包括杂染的缘起、包括清净的缘起,都是你要了知的。什么是杂染的缘起?什么是清净的缘起?这个就是「所知」。这个「依」就是依止处,这二个缘起,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依止处,就是阿赖耶识。在本论当中,刚开始是从阿赖耶识来探讨生命的缘起,这当中讲到阿赖耶识的因相跟果相。这个因相跟果相,在《八识规矩颂》,玄奘大师简单的说出一个偈颂,说是:「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这个偈颂可以作一个总持──就是说阿赖耶识在因地的时候「受熏持种」。「受熏」就是说:随着你身口意的造作,你就会去熏习,或者说是去影响阿赖耶识;影响以后,产生一种善恶的功能──「持种」。比如说你去拜佛,南无普光佛、南无普光佛、南无普光佛。这个时候你身体的礼拜、口业的称
叹、意业的归依,这当中你每一个造作,在阿赖耶识当中熏习一个善的功能;这个功能,未来会带动你的生命产生尊贵、安乐的果报。就是你每一个行为,都会在阿赖耶识当中,产生一种功能,产生一种储存。等到这个功能成熟,累积到一个能量以后,它就怎么样呢?「根身器」,它就变现一个身心世界,可能是尊贵、可能是卑贱。它变现以后,它又把这个果报加以执受,「去后来先作主公」,它把这一期的果报加以执受,使令它不失不亡,这个就是阿赖耶识,它所带动的生命缘起。
现在的这些科学家们,他也知道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心来主导的,他慢慢知道这个道理。世间的心理学家,把心理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是表层意识,就是我们平常的眼耳鼻舌身,这样的一个见闻觉知。第二个是潜在意识。潜在意识就是说:你今生所做的某些事情,你忘掉了,但是它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可能只是今生的因缘,可以透过催眠,把它调出来,叫潜在意识。第三个叫深层意识。心理学家认为这个深层意识,是我们生命邪恶功能主要的枢纽点。谁能够掌握这个深层意识,你就能够改造一个人的生命。但是不幸的是,在世间的心理学对深层意识是一无所知,只知道有这个名词存在,知道我们内心深处的深处有一东西,它储存了善恶的功能;如果把这个善恶的功能密码找到,你就能够改造这个人的思想。但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心理学讲不出来。所以你看最近美国发生一件事,就是二个小学生、兄弟,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发生争执。他哥哥也是小学生,十几岁,去抽屉拿枪,把弟弟打死,用枪打死。这件事震惊整个美国社会。这个时候,美国犯罪心理学家开始探讨:这个小孩子他以前没有拿过枪,他怎么会有这个拿枪的动作呢?这一直没办法解开。所以,当我们观察生命的时候,你仅止于在今生的观察,你很多的事情看不出来。这个人他怎么?你看他刚出家,就能够把这个戒持这么好,他持戒如鱼得水,他觉得很自然;有些人他禅定就修得很好;有些人他对智慧就游心法海。就是说我们应该要把生命,从阿赖耶识这样的一个受熏持种,累积性的、相续性的功能,才能够看到整个生命的真相。在本段当中,无著菩萨的智慧会带我们进入到阿赖耶识的领域,来深入的探讨我们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是「所知依」。
第二个「所知相」。前面是讲到能变现的心识,一切法是从这个根源发动出来。从能变现叫做「所知依」,所变现的万法叫「所知相」。当这个生命已经被表现出来以后,我们如何来观察这个生命?这当中,本论讲到三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跟遍计所执性。简单的讲就是:由业力所变现的万法,这是不带分别心,叫做依他起性,这当中有杂染的依他起,也有清净的依他起。依他起性,是约着一切缘起法表相的一种作用。这些差别的染净作用当中,它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这个我空、法空的理体叫做圆成实性,它是一个圆满真实存在的东西。当我们的心跟依他起性接触的时候,心中产生分别──虚妄分别,又创造一个新的影像,这个影像就是遍计所执性,是你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这三性的安立,就是告诉你一个主题:你在修行的时候,你要知道什么是你该断的,什么是应该要保存的。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诸位持戒,比如说有个人喜欢偷盗,你要不明白三性:诶!我为什么偷盗?因为我这个手有问题,把这个手砍断!其实这个手,它是依他起性,它没有错。就是说:这个手,它是由业力所变现的一个果报体;你今天会偷盗,是你内心有遍计执。所以你要断的是这个遍计执,你要保存的是依他起,你所要追求的是圆成实。所以你这个三性了解以后,面对这个所观境,你才知道在修行当中,到底你是错在哪里?哪些东西是无辜的;哪些东西是有过失的,应该断的?你一定要先明白,你才有资格开始修行。这二科当中,从「所知依」跟「所知相」,我们开始了解到:在广大的无量生命当中,我们在这样一个广大的生命当中,我们应该如何的取舍。
││┌三、入所知相│││├四、彼入因果│││├五、彼因果修差别├二、○行─广大行┤│├六、增上戒│││├七、增上心│││└八、增上慧
第二个是「行」。当我们明白生命的缘起正见,开始有资格修行了。在本论当中,讲到修行,有六大科。六大科的前半段是一个别相,三、四、五是个别相;六、七、八是总相。我们先讲别相。别相当中,第一个「入所知相」,这个「入」就是悟入诸法的真实相。这个「入所知相」,就是修唯识观。修唯识观,简单的讲就是修空、假、中三观。在本论当中,它修行的次第是先修空观。当然你
也可以用无常观,从「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而趋向于空观;你也可以观察缘起无自性:「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而趋向空观。总之空观所破的是遍计执,所证的是圆成实性。刚开始依止空观,来调伏心中的爱取,来自我净化,这是第一个阶段。假观,就是从空出假以后,就开始观察缘起,观察依他起性。你从空观出来以后,你会以一个心平气和,比较平等的心来面对生命。哪些是你应该放弃的?哪些是你应该追求的?产生一个「善知取舍」,你开始去规划你的菩萨道:「我应该先到净土去;到净土以后,亲近十方诸佛,再广度众生。」这个假观就是让你去布局:你这个菩萨道该怎么走?这些都是观依他起性。那么在中观当中,把空、假调和。所以这个「入所知相」,是菩萨自利的修行。你刚开始要以空、假、中,来抉择你整个身心世界。你整个生命的流转,你现在走到这个地方,你应该何去何从?你会知道你过去是什么因缘?现在是什么因缘?未来是什么因缘?这都是你应该去观察的──「入所知相」。
「入所知相」的唯识观,是偏重在自身的修习,以空观来调伏爱取,以假观来善知取舍;「彼入因果」是讲到修习利他的妙行,这地方讲到六波罗蜜的修学法门,包括修善,也包括度众生。本论当中「彼入因果」的六度,它是从资粮位的六度,讲到加行位的六度,讲到通达位的六度。从一个有漏凡夫的六度,讲到菩萨无漏的六度。本论的殊胜,比如你去读《华严经》,《华严经》也讲六度,你内心当中只有随喜赞叹,因为你做不到。但是本论的六度,它是引导一个初心的菩萨,如何踏出第一步。就是假设你是一个有漏,就是你心中有所得,有所得就是有所爱取,没关系!我们刚开始都是摇摇晃晃的,从这个地方跌跌撞撞当中,去训练自己。它刚开始会告诉你:你身为一个凡位的菩萨,你如何修六度?如何从错误当中自我调整?慢慢的到加行位,到通达位。所以这个「彼入因果」,就是因地,当然是有漏的因果,到果地清净的六度,这个地方会详细地说明,它整个六度的转换的过程。
第「五、彼因果修差别」。前面的「入所知相」,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彼入因果」,是成就利他的功德;这个地方是讲到果地的功德。前面是因,这是果。这个地方讲到菩萨十地的「差别」果报。
前面的三科都是别相,这个六、七、八是一个总相,这个地方把前面因跟果的修行,会归到戒、定、慧──「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不过我们研究本论的戒定慧,你会发觉跟你研究声闻戒有所不同。菩萨的戒,它是有定慧止观的资助,你修止观的时候,也有戒的资助。所以它这三个法门,有它的个别性,也有它的一个融通的资助性。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从大乘的角度,来发明戒、定、慧的修学内涵,你会发觉到大乘的戒、定、慧是甚深广大的。这个地方是一个总相,把前面的别相会归到戒、定、慧的修学。这一科都是在所观境的三性当中──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跟遍计所执性当中,我们如何去开展广大的菩萨道?你应该知道:如何的该断,如何的该追求?这都是「广大行」。
│┌九、彼果断└三、○果─究竟果┤
└十、彼果智──释贰、「修学纲要」竟──
第三个「果」。当我们成立了甚深见,产生一个自利、利他的广大行以后,我们最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最后会有二个结果:第一个「彼果断」,第二个「彼果智」。这个「彼果断」,是断烦恼障而成就大涅槃。我们最后的结果,是一个寂静的安乐,远离二种生死,没有这种生死的干扰。我们会受用到一种常、乐、我、净的寂静安乐,产生一种自受用。这个时候,没有烦恼在干扰你,也没有业力来障碍你,也没有这些身体的病痛来苦恼你,就是一个非常平等、清净的法界让你安住,这是我们生命的最后归依处,所谓的大涅槃。
第二个「彼果智」。这个「彼果智」,是断所知障,成就大菩提。这个时候你在清净的心中,可以随时显现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来广度众生,来成就你的佛国的净土,跟你的正报身心,这就是「彼果智」,来摄受一切的有情。这是菩萨的二大功德:一个所谓的大涅槃,一个是大菩提。
所以本论的境、行、果,是开导内心当中具足烦恼、具足业障、身体也有种种老病死的一个生死凡夫,如何开始起修、建立甚深见、产生广大行、最后产生究竟果,这是本论的「修学纲要」。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有时候我们喜欢小品的,像《般若心经》,才几百个字;或者《唯识三十颂》,也只是三十个偈颂,简单扼要。但是你研究大经论跟研究小经论,产生的感受会不同。严格来说:小品的经论,会感到一种正见,因为它是纲要的提示,你要产生一个深刻的思慧,就比较困难;但是你研究大经论,那就不同,它会带你进入一种甚深广大的法海,用不同的角度来开导生命的真相。你研究过一次,你内心对这种菩萨道的印象非常深刻,那个感受跟你研究小品的经论是不同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一个心理准备。这是讲到「修学纲要」。
参、随文释义三
○入文分三:甲一、总标纲要分;甲二、依标广释分;甲三、结指释竟分。今初
印度的论师在表达法义,习惯性的一个说法,都是先作一个总标,把经论的纲要先表达出来;第二个,再根据总标的内涵,一一的加以广泛的解释;最后作一个总结。我们以下的科判,是根据韩清净居士的科判。之所以用韩居士(科判)的理由,就是他本身有《瑜伽师地论》的注解《披寻记》,他可以说是当今唯识的一个大德。好,我们看第一科:
甲一、总标纲要分(分二:乙一明造论意;乙二明论所依)乙一、明造论意
这当中分二科:「一、明造论意;二、明论所依。」先说明无著菩萨造作本论的用意,或者说造作本论的目标跟宗旨。我们看论文: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
本论是无着依《阿毗达磨大乘经》〈摄大乘品〉所造,所以名为《摄大乘论》,但是《阿毗达磨大乘经》并没有传到中国来。
这个论文当中,有三层意思,我们必须了解。先看第一层。这第一层意思,「《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这个地方是讲到本论的一个传承。就是这以下经论的十大科,从甚深见、广大行、究竟果,是无著菩萨自己造的呢?还是有他经典的根据?这以下是说明:其实这个所知依、所知相,到最后的彼果断、彼果智,这十科的名称,是佛陀在《阿毗达磨大乘经》当中,就已经有这样的名称跟内涵。所以本论的整个传承,是根据《阿毗达磨大乘经》里面,有一品叫〈摄大乘品〉出来的。
无著菩萨他本身跟弥勒菩萨学过《瑜伽师地论》,也学过《华严经》,所以他在讲因地的时候,用《瑜伽师地论》的甚深见、广大行来加以发挥;讲到果地的时候,广泛的引用《华严经》的〈十地品〉来加以补助说明;但是他主要的依据,是根据《阿毗达磨大乘经.摄大乘品》。这是我们研究这段论文的第一层意思,了解法门的传承。看第二层意思。「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这个「薄伽梵」就是世尊。在世尊面前当中,这些「已能」够「善入大乘」功德,对大乘功德已能够善巧的入、住、出。善巧入住出,是指已经成就无生法忍的法身菩萨。就是说:这个十科,所知依、所知相、彼果断、彼果智,到底是谁宣说的呢?是「菩萨」所宣说的。不过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个「菩萨」是在「薄伽梵前」,是在佛陀面前宣说的。就表示虽然是菩萨宣说;但是是经过佛陀所认可的,佛陀在面前是默许的,所以,也等于是佛陀宣说的。当然不同点就是,我们前面也说过:佛陀在说法的时候,是含蓄的,菩萨是发挥性的。就是说:菩萨在学习佛陀的经义以后,把自己的心得,以十科开展出来。既然详细,对我们末法众生就特别的贴切;虽然详细的发挥,但是它的内涵是合乎佛意的,因为他是在佛陀面前宣说,得到佛陀所认可的。这个地方是说明这个「法」的宣说者,是这些已经能够「善入大乘」功德的「菩萨」,这些十地菩萨所宣说的。宣说这十科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讲到造论的宗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主要是开显大乘佛法,法体的广大。这个法体有二个:一个是它因地的法体,它讲到甚深见、广大行,可以说是量多质胜;从果地上呢,它讲到究竟果──大菩提、大涅槃,果地也特别殊胜。就是开显大乘佛法因地跟果地上「量多质胜」的广大,而宣说这个法门。这是讲到造论的宗旨,也可以说是我们先了解本论的传承,造作本论的这些菩萨,最后讲到造作本论的目的在哪里,就是开导一个人,如何来修学这个体性广大的菩萨道,而宣说这个法门。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个地方,这第一次,大家好好的去思惟一下。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三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页,「参、随文释义」。
本论是印度的祖师无著菩萨所作的,他当初造作本论的根据,主要是根据《阿毗达磨大乘经》,另外他也参考了《般若经》《华严经》《辩中边论》跟《瑜伽师地论》。所以本论的内容结构,它等于是融合了「性、相」二宗的经论,把它会归成十种的修学法要,来开展大乘的道次第。我们从佛教史上来看,不管是印度、不管是中国的祖师,对本论都相当的重视,可以说是把本论列做修学大乘的根本论典。为什么它能够当做根本论典呢?我们过去在学习大乘经论的时候,都是局部性的学习,就是根据某一个重点来学习,所以我们过去必须广学多闻,你必须要从很多的经论当中,去了解大乘的全貌。本论的特色,在于它的一个内容的完整、次第的分明,所以它能够引导我们,很正确的了解大乘的道次第,所以它的确有资格当做修学大乘的根本论典。这以上是简单把我们前面所说的前言,说明本论的内容跟特色,作一个复习。接下来我们就正式的说明「随文释义」,随顺论文,来解释它的义理。
○入文分三:甲一、总标纲要分;甲二、依标广释分;甲三、结指释竟分。
这当中有三大科:一个是「总标」,第二个是「广释」,第三个作总「结」。我们先看第一个「总标」:
第三卷
甲一、总标纲要分(分二:乙一明造论意;乙二明论所依)乙一、明造论意
「总标」当中分二科:先说明「造论」的宗旨,再说明本「论依」止的法要。我们看论文: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
这一段的论文,它的前半段是说明本论的一个传承。本论的十种法要,事实上是根据「《阿毗达磨大乘经》」,在佛陀前面的这些法身「菩萨」所宣说的。无著菩萨是根据这些法门,把它开展出来。这十种法门,它所要表达的宗旨,是开显大乘佛法的体性,是特别的广大、特别的殊胜。
「大乘体大」这句话,我们简单的把它说明一下。天台宗智者大师,他认为法门都有一个依止的理体,因为你依止的理体不同,你就开出不同的知见、修行方法,最后影响你的果证。智者大师认为:小乘的理体叫做偏空的法性,大乘的理体是中道实相。小乘的教法,它根本的理体是偏空的法性。为什么叫「偏」呢?就是说它没有完全看到生命的真相,只看到生命「空」的这部分;诸佛菩萨种种的庄严妙有,小乘的学者没有真实的观察到。大乘的学者在观察的时候,看到生命的「即空、即假、即中」的全貌,所以叫中道的实相。这样一个广大的体性,在本论的下一科说明它所依止法要的地方,它开出了整个大乘的信、解、行、证,信、解、行、证都是广大的。相信大乘的实相、理解大乘实相、修行大乘实相、最后证入大乘实相,不管信、解、行、证都是甚深广大,所以它称为「大」。这个地方就是说,作为本论的开头,它先把造论的宗旨标出来,让大家知道:我们学习本论,是要了解到、或者说是要悟入整个大乘的中道实相,而来学习本论的。这个地方是先标出造论的宗旨。
乙二、明论所依(分三:丙一标显;丙二辨次第;丙三显能摄)丙一、标显(分二:丁一长行;丁二颂)丁一、长行(分二:戊一标;戊二显)戊一、标(分三:己一标十相数;己二列十相名;己三结显佛语)己一、标十相数
要开显这样的宗旨,这当中有三个法要必须要开显:「丙一」的「标显」,「丙二」的「辨次第」,「丙三」是「显能摄」。这个「标显」,它主要是标显大乘佛法的殊胜。这个地方等于是先建立大乘的信心,先从法门的殊胜而建立信心。这个「辨次第」是说明法门的内容,包括甚深见、广大行、究竟果的一个道次第,正式说明它的次第。第三个是总结这些大乘的信心、大乘的修学法要,本论都能够圆满的收摄。也就是说整个大乘的信、解、行、证,本论都能够收摄,而没有任何的欠缺,第三科「显能摄」是作一个总结。所以说这个地方的「总标」,把大乘的信心,还有大乘的修学法要,先把它作一个说明。
先看信心的部分。「标显」当中有「长行」跟偈「颂」,这都是印度说法的标准模式,先讲长行再讲偈颂。我们先看「长行」。「长行」当中,分成「标」跟「显」,先作一个略标,然后再详细的开显。略标当中有三科:「标十相数、列十相名、结显佛语」。先看「标十相数」,我们看论文:
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这个地方是说明,在佛陀的教法当中有小乘、大乘,事实上,只有「依」止「大乘」的教法,三世「诸佛」才有所谓「十相殊胜殊胜语」的教授,这个是小乘所没有的。「殊胜殊胜语」这句话,我们解释一下,先解释「殊胜」。第一个「殊」叫差别义,就是说它跟小乘,有不共的地方,有差别。我们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刚开始在调伏三界烦恼的时候,我们也观察无常、观察不净,这个地方它是共声闻修学的;但是在大乘的佛法当中,广学无量的善法、广摄无量的众生,这个地方是不共于声闻的地方,大乘佛法有它不共于声闻的地方,所以叫差别。第二个「胜」是超越,它不但跟它有所不共,而且它不共的地方,是超越小乘的,所以叫「殊胜」,有它的一个差别义、有它的一个超越义。这个地方的「殊胜」跟「殊胜语」有什么差别呢?古德解释说:这个「殊胜」是约着契理来说,它能够上契诸佛实相的道理;「殊胜语」是约着契机,它能够下契众生差别的根机。正如《法华经》上说,整个大乘的妙法,智者大师将它分成二类,说是「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这个方便门就是权法,真实相是实法。就是说佛陀要引导一切众生悟入中道的实相,开出无量的方便法门,你可以从拜佛、也可以从持咒、也可以从观想,这种方便法门的施设,这样的一个教法叫做「殊胜语」,是佛陀所施设的一个方便法门。我们依止这个方便法门,我们趋向真实的道理,这个叫「殊胜」。所以这个「殊胜」是约着果地的功德来说,这个「殊胜语」是一个因地的教法,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得出来,大乘佛法若因、若果都是殊胜。这个地方是把本论的十种修行法门,先作一个赞叹,或者说是把它的项目标出来。
己二、列十相名
前面是标出十个法门的数目,这以下是把它的名称给列出来,我们把它念一遍:
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三者,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四者,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
这个地方,把本论所开展出的大乘修学次第,这十种法门的名称标出来,后面会解释。
己三、结显佛语
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
(这个地方少了一个逗号,我们应该在「诸佛世尊契经诸句」下面加一个逗号,这个义理才会清楚。)好,我们把这句话消释一下。「由此所说」的这十种殊胜殊胜语,它是出自「诸佛世尊」在《阿毗达磨大乘经》当中所开显的。这个「殊胜殊胜语」,是佛陀在《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所开出的名相。由这十种法门,可以知道「大乘」法门的殊胜,也可以知道大乘法门「真是佛」所宣说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你要修大乘佛法,你要先建立大乘的信心。当然整个信心来自于对法门的传承,就是说我们身为一个宗教师,跟做一个学术研究者的差别,我们对所修的法门,生起一个强烈归依的心,这个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归依心,主要就是说:你要相信大乘佛法的殊胜,你就能够相信大乘是佛说。
我们接触到南传佛教的修行者、或者有些学术界的学者,他们总是会有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佛陀只有讲小乘法。你要问他说:这些大乘经典是怎么来的呢?他说:佛陀只讲原始佛教──《阿含经》,这些大乘经典,是后人根据《阿含经》的思想,开展出来的。这样的思想当然是非常的错谬,因为在大乘里面很多的思想,是小乘的思想所没有的,它不可能从这地方开展出来。所以《法华经》很明显的说明:佛陀出世的本怀,是要「开示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悟入中道实相的真理。这意思就是说:
其实佛陀出世的本怀,是要讲大乘佛法的。大乘佛法应该是根本法门,因为有些众生不能接受,佛陀只好不得已「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所以正确的说:大乘佛法是整个佛法的根本法门,小乘的佛法是枝末法门。不应该说:大乘是小乘开展出来的;应该说:小乘佛法,是大乘佛法开展出来的。因为你不能全盘接受,那你就先接受一部分,接受空性的部分。应该是这样讲。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先作总标,就是:我们学习这十种法门的殊胜以后,我们了解到大乘佛法是特别的殊胜,而且是佛所宣说的。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这样的信心,相信大乘佛法的殊胜,也相信大乘佛法是佛陀出世的本怀。那作为一个「标」,它是把重点标出来,这样的理由,后面会说明,会有一些足够的理由,让你相信大乘的殊胜,跟大乘是佛说的。无著菩萨作出这样的一个宗旨以后,以下这个「显」,他必须把这样一个宗旨的理由说出来。
戊二、显(分二:己一显是佛语;己二显是大乘性)己一、显是佛语(分三:庚一乘前起问;庚二出体正答;庚三结依大乘)庚一、乘前起问
「显」当中分二科:第一科「显是佛语」,第二科「显是大乘性」。大乘佛法传承的殊胜,在无著菩萨的论典当中分二段:第一个「显是佛语」,这个地方是约法门而说明它的殊胜,约着法门的自体,大乘法门的自体;第二个「显是大乘性」,是约着人,这些菩萨修习这个法门以后,有种种的功德出现,约着一个有明了性的人,来赞叹这个法的殊胜。第一个是约法名殊胜,第二个是约人名殊胜。我们先看约法,「显是佛语」,这当中有三科:第一个是「乘前起问」,第二个是「出体正答」,第三是「结依大乘」。先看「乘前起问」,先提出一个问。我们看论文:
复次,云何能显?
怎么知道大乘佛法是殊胜的?而且是佛说的呢?怎么知道呢?先提出这个问。下一科的「庚二」,就「出体正答」,把这个大乘法的体性开出来,来回答这个问题。
庚二、出体正答(分三:辛一标简;辛二释体;辛三显胜)辛一、标简
这当中有二个:先作一个「标简」,一个简略的标示;第二个再详细的说明。先看「标简」:
由此所说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
本论所列的这十种殊胜法门,我们在「声闻乘」、《阿含经》当中,你是不可能看到的。就是说你要读《阿含经》,《阿含经》它只有一个思想,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就是要你很认真的、全心全意的观察生命的苦谛。它观察苦谛是从无常切入,观察生命是无常的,你不能够去掌握什么东西的。这无常当中,你没有主宰性,所以你只有放弃所有的生命现象,趋向涅槃。它就是告诉你这个思想,完全是以出离、厌离整个有为法,来当作他修行的一个主轴。它没有说发菩提心、修习善法、广度众生,成就正报、依报的庄严;它只有破坏,没有建设的。所以我们在小乘的经典当中,你不可能看到有这样的传承;只有在「大乘」经典当中,「处处见说」。在很多的大乘经典当中,我们随时可以看到有这十种法门的教授,包括有的地方强调甚深见、有的地方强调广大行、有的地方强调殊胜果,这只有在大乘的传承当中才见得到的。这个地方是先作总标,标出大乘它有不共小乘的地方,而且是殊胜。
辛二、释体
我们看第二段,就详细把这个十个法门的体性开出来。我们看论文:
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说名所知相体。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这个地方「首楞、伽摩」这个顿号要去掉,应该把它贯下来。)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三种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说名彼果智体。
这个地方就比较详细的,把这十种殊胜法门作一个解释。先看第一个。第一个是先建立甚深见,甚深见有二个地方要建立:第一个「说名所知依体」,就是说你身为一个大乘的菩萨,你要观察缘起,你会观察到生命当中有二种缘起:一种是苦集的杂染缘起,一种是随顺于灭道的清净缘起。身为一个菩萨,我们想要离苦得乐,我们就要想办法消灭这个杂染的缘起,广泛的建立清净的缘起。你想要消灭杂染缘起、建立清净缘起之前,你要知道这二种缘起,它的根源在哪里?它是从哪里出来的?你不能掌握缘起的根源,你就不能够扭转缘起的相貌。在大乘佛法的思想当中,认为染净的缘起,它的依止点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翻成中文叫做「藏」──「藏识」。就是说在我们这一念打妄想的心中,它内心的最深处,有一个非常微细的明了心识。这个心识,它在我们生命当中,扮演了二个重要的功能:第一个、在因相上来说,它能够摄藏我们诸法的种子。比如说你刚刚去拜佛、或者你持咒,这个当然是造业。这个业造完以后呢,你每一个身口意的造作,都会释放出一种讯息,这个讯息都会被阿赖耶识保存下来,不管造善、造恶,所以它有摄藏诸法种子的功能。等到这个种子的力量到达一定的程度,在果相上,它变现一期的果报,它就如实的把你过去所累积的善的功能,就变现一个尊贵的果报;假设你累积的是一种邪恶的功能,它就变现一个苦恼、卑贱的果报。所以阿赖耶识,它等于是整个染净缘起的根源,因为因地是它储存,果报也是由它所变现。
我们读小乘的经论,小乘的学者也相信生命的相续,他也知道轮回的道理。小乘学者的缘起论,是认为业感缘起,就是说我们由于业力招感一个果报,再由另外一个业力再招感一个果报。小乘的学者不讲阿赖耶识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你造了业力,这个业力还没有得果报之前,这个业力跑到哪里去了?就是说你只有第六意识,那第六意识是生灭心,你睡觉的时候它就不活动了,它不能保存业种子。你今天造了很多很多的善业,偶尔也造了一些恶业,这些恶业它还没得果报,它跑哪里去了?小乘的学者就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大乘学者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就是我们的心有二个层次:第一个是粗显的心,就是前六识。你造业,其实你造业,是在你自己心中的影像造业。比如说你今天看到佛像,身口意的归依,身礼拜、口业的赞叹、内心的观想,你心中创造一个三宝的影像,你内心在那边造业,结果那个业也保存在你的心中,总有一天「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跟佛的功德感应道交。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一个同参道友,他有荣耀的事情,我们产生嫉妒。其实你造业,我们要有一个观念:你不可能离开你的心造业的,不可能!你只有在你内心的影像造业,就是说你现出对方的影像,然后你释放一个嫉妒的功能。当然这是一个烦恼火,最后它被你内心深处保存下来,这是一个邪恶的功能,对我们的生命是破坏性。所以我们身为一个大乘学者,你要能够深深的了解到:在我们造业当下,内心的深处有一个微细的阿赖耶识,它保存了我们的功能,到时候也会变现一期的果报,这是我们建立正见的第一个观念。
第二个「三种自性」。前面是说明这个缘起的根源,当这样的一个根源,变现诸法以后,这一切法就有三种相貌:第一个是「依他起性」,第二个「遍计所执性」,第三个「圆成实自性」。先说明「依他起性」。这个「依他起性」这个「他」,就是众多的因缘,依止众多的因缘所显现的这些差别境界。这个地方的众多因缘,主要的就是业力,善恶的业力,这是保存在阿赖耶识里面的业力。就是说由业力所变现的万法,都叫做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就是依止我们内心的分别所捏造出来的影像。这个地方的「分别」,特别指的是我执、法执相应的虚妄分别。比如说:我们今天晚上看到一条绳子,这个绳子,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个叫依他起性;但是你看到绳子以后,你心中出现一个蛇的影像。这个蛇是怎么有的呢?是我们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这个叫做遍计所执性。第三个「圆成实自性」,是说明依他起的因缘所生法当中,它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
这个地方就是说:你不但要了解到缘起的根源,你也要知道缘起法的差别相。这二个甚深见,是我们在修行之前的一个基础。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研真穷妄,名之为学。」就是说你学习佛法是干什么呢?就是先明白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这个道理你先清楚。因为你开始修行的时候,说是「研真穷妄,名之为学;返妄归真,名之为修。」你要消灭妄想,建立真实的时候,你刚开始要先知道什么是妄?什么是真?这个地方,从诸法的三性当中,它能够告诉你怎么去判断,什么是你该断的,什么是你该追求的。就是一个菩萨在修行之前,你要建立二种知见:第一个、了解到缘起的根源;第二个、缘起诸法的差别相。这二个是所谓的甚深见。
第二个以后是讲到修行,广大行,包括自利、利他的妙行。「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建立了前面的甚深见,我们开始用智慧观察生命的现象,我们知道什么是虚妄相、什么是真实相以后,我们开始有资格来修习唯识观。这唯识观,它的一个观法是「入所知相」,悟入所知的性相,就是包括唯识性跟唯识相。不过从唯识的角度,它是强调先成就唯识性,再成就唯识相。我们要悟入唯识性,当然要悟入圆成实性,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地方刚开始的修行,它是二个次第。在修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本论当中,第一个它会要求你先破所取相。这个「所取」就是这些外在的境缘。就是菩萨的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些人对你是释放善意的、有些人对你是释放恶意的、有些人对你是中庸的,有各式各样的人是你要去面对的。第二个你要面对很多很多的事,有些事情是顺利、有些事情是不顺利的。身为一个菩萨,他要面对这么多人事的时候,他云何应住呢?云何降伏其心呢?你要观察你所面对的人或者事,都是你心中所变现的,是如梦如幻的。这个观想,这个次第非常重要,虽然它还不是空观的真实意,但它是一个基础。
就是说:生命的目的在过程,不在结果。就是说你心中只是在假藉这个影像在造业而已,重点是你内心是──「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就是说我们今天遇到很多人事,你不要去要求人事上的圆满,因为没有所谓真实的人事,它是你心中所变的影像。重点是你的那一念心,去面对你所显现的人事的因缘当中,你每一个剎那,都留下一个善良的功能,诶,这就对了,因为没有真实的人事。你说:诶!我希望我的人事是圆满的。其实你错了,没有真实的人事,哪有真实的圆满!重点是当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反省你这一生当中,你面对的人事,你都尽量用一个比较好的心态来面对,这个就成功了,因为你累积的是一个善的功能。这是菩萨道一个重要的心态,就是破所取相。这个时候,就是鼓励一个菩萨:尽量回光返照我们自己──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人事?所谓的「莫向外求」,这是第一个。那在破所取相的过程当中,菩萨开始回光返照,开始检讨自己的心念,不再去分别外在的境缘,它要求的是我用我善良的心性、用菩提心来面对,这样就对了。这是第一个工作。
第二个工作,我们应该再进步,再破「能取相」。我们刚开始会很注意自己的念头,我尽量让我的心念保持在断恶、修善、度众生,保持在三种的心态上安住。这样的心态当然是非常好;但是如果你要再进步的话,你要观察:其实你所起的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心念,它也是因缘所生法、它也是毕竟空寂的。这个时候,你用「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能够从一个善良的心念、从一个有相的心念,趋入到一个无相的真如。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就离开了所有的对待,所谓的「诸相叵得」,内心当中到了一个无相、平等的法界。在那个法界当中,你不会感到有所谓的善、也没有所谓的恶,就是一个平等的心性安住。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随顺唯识性」,就是这二个次第:先远离外境的干扰,保护你的菩提心;这个时候再把菩提心升华,观察菩提心也不可得。这个时候,你就入不二法门、入不思议的法界,从一个个体的生命,回归到平等的真如法界。在那个法界当中,开始慢慢的去洗刷你心中我执、法执的颠倒。你每一念的相应,都在消灭你心中的颠倒,在净化菩萨的内心,当然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在唯识性,可能相应了五分钟、十分钟,你这个时候再从空出假。从空出假以后,你就会去观察,诶,你又回到你的个体生命了。这个时候就有很多的差别因缘,有十法界差别的生命让我们去取舍,我们应该要先消灭什么法界,去追求什么法界?这个就是修唯识相,等于修假观。总之,在本论的道次第,菩萨了解正见以后,他所要修学的:就是先成就我空、法空的正念。看本论的意思,菩萨先有正念,才有善业,它这个地方是这个意思。就是你先成就一个清净的、调伏自己爱取烦恼的正念力。当然这个正念力,你不是在复杂的因缘上修,是在自己的佛堂当中、在寂静的心中去修观的。
「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前面的修行,它是静中修,你在佛堂当中,你或者入空观、或者入假观。空观是消灭爱取,假观是让我们善知取舍。当我们心中有正念力以后,你就有资格来历事练心,开始去荷担如来的家业,从空出假,广修六度法门,成就我们菩萨道当中最重要的资粮力,包括福德资粮、智慧资粮。这个地方都是在说明,六波罗蜜多云何来修习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我们《菩萨戒》经常说:「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当你建立了一个清净的正念以后,用福德、智慧二种的庄严,来庄严你的正念力,来庄严你这个我空、法空的正念力。
当我们成就福德、智慧二种庄严以后,就讲到「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赞叹菩萨的果地功德。菩萨从前面的修唯识观,成就正念力以后,依止这个清净的正念,来到这些苦恼的人事因缘当中,开始去断恶、修善、度众生,成就了菩萨的十地。这是讲到菩萨的十种差别的果报,从初地乃至十地,地地清净、地地的庄严,这地方讲到果地的功德。好,我们休息一下好了!
第四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页,这个地方是讲到「总标」。「总标」当中,无著菩萨第一个先赞叹大乘佛法的殊胜,来建立我们的信心;第二个是开显大乘的修学法要。第一个先讲大乘的殊胜,殊胜当中又分二段:第一个约法明殊胜,约着法门的自体来说明殊胜,这当中有十个法门。
我们现在讲菩萨律仪,看第七页的第一段:「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前面的唯识性、六波罗蜜多,它是一个别相的说明,把这个自利跟利他各别的说明。这以下的是一个总相,把菩萨的自利、利他,会归到菩萨一念心中的戒定慧,把自利跟利他合起来讲。身为一个菩萨,刚开始就是受菩萨戒,你要成为一个菩萨,你必须要有一个菩萨的戒体,就是在佛前发愿,生起一个增上心,发起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的愿,来受持菩萨的戒法。这样的戒法当中,在内心运作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增上的功能。这个「增上」就是一个很强大的力量,能够灭恶生善,这叫「增上」。这个就是所谓的菩萨三聚净戒。这三聚净戒,在摄律仪戒的部分,有一大部分是共声闻学的,其实菩萨在修律仪戒的时候,要等同声闻来修学。譬如说,杀、盗、淫、妄,菩萨不能做;连微细的威仪,身为一个菩萨也不能被讥嫌。所以诸多的摄律仪戒,绝大部分都是共声闻修学的。但是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个地方是完全不共声闻,因为声闻人的戒法,你打开,没有摄善法戒,声闻的戒法没有鼓励你修善的,不鼓励,也不鼓励你度化众生。这个地方是说明:菩萨律仪有些是共声闻,有些是不共声闻。这是讲到戒,你内心当中,先成就一个增上的戒体。
第四卷
第二个「首楞伽摩、虚空藏等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讲禅定。菩萨所要(成就)的禅定,它举出二个做代表:第一个、首楞严王三昧;第二个、虚空藏三昧。这个「首楞严」,翻成中文叫究竟坚固,就是这个禅定是不可破坏的。「虚空藏」,就是取这个虚空,说是「清净法性,犹如虚空」,这个虚空藏三昧,事实上就是真如三昧。我们作一个说明。小乘法的禅定,当然是四禅八定。我们就会:四禅八定跟首楞严王三昧、真如三昧,有什么差别呢?都是一种「不动」,所谓的内心跟境界的时候,「心于境缘,内心不动」;但是这个地方「不动」,有浅深的差别。小乘四禅定的不动,他是从事相的因缘上修行,讲得明白一点,小乘的禅定是依生灭心来修。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在观照内心的时候,观照我们剎那生剎那灭的心念,而且这个心念它是一种多元化的攀缘,它不是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这样的一个扰动性,就会折损我们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力量,堪能性就薄弱。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我们心的专注力,你会攀缘,我就让你专注,透过我们心中的「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这个时候强迫我们这一念攀缘的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这个时候达到禅定。这样的禅定就是依止生灭心来修禅定,这样的禅定就容易破坏了,因为它是依止生灭心的。你只要有病痛的因缘、或者是有一些复杂人事的干扰,你这个禅定就失掉了,因为它因地是生灭心,它的果报也容易生灭。
「蛮、满」二字于副词当很、十分时多见混用。如:蛮好与满好,蛮不错与满不错等。就字之本义推之,「满」本有十分的意思,「蛮」则为种族名,所以若欲选一较适当之用字,于很、十分的意思上,以使用「满」字较宜。
第二种的禅定,是从内心的理体上修禅定。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观察我们内心的时候,是从内心的表层来观察,我们观察到我们内心是生灭变化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修我空观、法空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把这个观照力现前,就把这个生灭心都拨开来,这观进去啊,看到我们的本来面目。这时候我们观到我们这一念──离开种种生灭作用,一个清净本然不生不灭的心性现前。这个时候我们发觉:其实我们的心──何期自性,本不动摇。它本来就不动的,你干嘛修禅定呢?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所以在首楞严王三昧,《楞严经》所说的首楞严王三昧;或者是虚空藏,所谓的真如三昧:它的禅定都是先观后止,就是先起观,就是你透过观照,先通过你表层的心性这种生灭心,然后进入到你不生灭本性,这个地方你安住下来就对了。你不用刻意去专注。它是怎么修呢?套一句印光大师的开示说:「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不随妄转就好了,不要随妄想心。妄想心一定会有,因为它是你内心的种子在释放一种功能,它有时候想东想西,但重点是你心保持觉照。禅宗的大德他看到你,他告诉你说:你要经常注意啊,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呵──)就是说你这主人翁一睡着了,你就被妄想牵着走,那你就随业流转了。主人翁,你要醒一醒!你就是正念真如,把你内心的清净本性、那种觉照保持住,而这样的禅定是不容易破坏的。
我们净土宗倒是满重视首楞严王三昧的,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诸位都知道:你往生净土,它不在乎你修了多
的感应道交、来自于少善业。印光大师再三强调:往生净土来自于跟弥陀弥陀本愿的摄受。你要不是蒙弥陀本愿的摄受,连阿罗汉都去不了净土。阿罗汉的神通,只能够到一个十方世界,它十万亿个世界,你怎么去呢?那你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你临终要正念分明。你不可能依止四禅来正念,因为临终的时候禅定会失掉。在唯识学上说:临终的时候是乱心位,你就算得到禅定,临终的时候都会破坏掉。但是你修首楞严王三昧,你内心当中很清楚观察到:这个妄想是不真实的。它不能干扰你,你只要不随它转就好了。这个时候你不管起什么念头,说是临命终的时候,这个人「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珍宝不复相随」,内忧外患;但是他内心当中,把心带回家,安住在他清净大智慧光明的心性当中,他不动。他的不动,不是说「我把妄想消灭」,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我就「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就够了。然后在不随妄转当中,把佛号现起来,正念分明,这个就是首楞严王三昧,或者叫真如三昧。
本论的特色,我们会发觉:它讲甚深见的时候,依止阿赖耶识;但它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它不依止阿赖耶识,它不依止生灭门,它把阿赖耶识拨开来,它看到阿赖耶识后面的老板(呵──),它是依止主人翁来修三昧的,这是本论特别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要说:唉呀!这个论是阿赖耶识,那这个是别教!其实这部论是别兼圆,你看它的禅定度,它依止首楞严王三昧、虚空藏三昧,这个都是圆顿法门,都是称性起修。所以本论我们不要太盲目的就把它判做别教,应该说它是类似《华严经》的别兼圆,有别有圆。它道次第,你看它的唯识性,它是先空、次假、后中,它比不上天台的即空、即假、即中,它有的地方强调次第性;但是它修禅定的时候,它是用圆融性修禅定的。这个地方,大家要稍微细心的分别。
「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这个禅定是一种不动,不为妄想所动。那只有不动,当然是消极的,我们应该主动的攻击烦恼。怎么攻击呢?就是修「无分别智」。其实这个地方只是一个代表,在本论的「增上慧」,它讲到加行智、根本智跟后得智,所有菩萨的三种智慧,它都会广泛的说明。前面的禅定跟戒,它是消极的,或者说是压住烦恼,或者说是我们不随烦恼而转;但是这个智慧,它是主动的消灭烦恼,采取主动的,开始去观照烦恼,把烦恼的功能一一地破坏掉。它所依止的有三种智慧: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在本论都会详细的说明。到这个地方都叫做广大行,菩萨的一个自利、利他的妙行。
这以下就说明,它的果位的功德。「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菩萨经过这样的修行以后,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第一个、成就一个断德的功德,就是涅槃,它有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中道涅槃。这个涅槃的意思是说:菩萨的生命当中,没有二种生死的干扰,没有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这种扰动相的干扰。
第三、「三种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说名彼果智体。」菩萨不但是寂静,他在寂静的心中,能够显现三种的依正庄严:自性身,或者叫法性身,这个法性身是没有形相的,是一个理体;受用身跟变化
身都是有形相,有自受用跟他受用;变化身就是应化身:这都是菩萨的智德。
这十种法门,就是本论所要探讨的──从因到果的一个修行的道次第。这个地方,是先解释大乘十个法门的自体。
辛三、显胜(分二:壬一显异余乘;壬二显自最胜)壬一、显异余乘
「显胜」当中分二科:「一、显异余乘;二、显自最胜。」先说明「显异余乘」,我们看论文:
由此所说十处。显于大乘异于声闻乘。
我们前面所说的「十」种法门,不管是从正见、修行,到最后的证果,这样的教授,我们在《阿含经》、阿毗达磨里面是看不到的。《阿含经》里面,没有讲到要建立阿赖耶识的知见──修我空观、法空观,还修假观、再历事练心,它都没有这样的教授;它只是一味的厌离生死、欣求涅槃。所以这样子的教法,其实是不共于声闻的。你不能够说大乘是从声闻里面开展出来,因为声闻教法根本没有这种传承,你怎么开展呢?所以「大乘」佛法有不共于「声闻」的地方。这个不共于声闻的地方,是怎么出现的呢?为什么会有这个教法?
壬二、显自最胜
又显最胜,世尊但为菩萨宣说。
这个教法,是菩萨针对内心当中,具足中道实相根性的人来宣说的。因为小乘的学者,他对苦谛的感受太强烈了。他对生命的苦太强烈了以后,他极度的厌离,你告诉他说:「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他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法门。就是这个杯子的玻璃太薄了,你这个甘露水装到这个杯子,就破掉了。所以佛陀就给他一些小法门,先了脱生死再说了。所以菩萨是为了大乘根机的人,来宣说大乘法的。
庚三、结依大乘
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所以我们身为一个大乘的佛弟子啊,我们要深深的相信:只有在「大乘」的教法当中,「诸佛世尊」才「有」这「十相殊胜殊胜语」的教授。这个地方我们把「约法门明殊胜」作个总结。就是说佛在世的时侯,大小乘的教法是同时并显的:佛陀为小乘根机的人说小乘法,为大乘根机的人说大乘法。佛陀灭度以后,弟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各立门户,就有各式各样的部派、各式各样的宗派建立。建立宗派以后,他就不学其他宗派的教法了;甚至有些小乘的学者,对于他所不知道的领域,就妄生毁谤,就是有这个过失出现。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深信:大乘佛法有它不共小乘的地方,而且是殊胜的。
无著菩萨的另外一个著作《大乘庄严经论》,他提出了七点的理由来证明大乘是佛说。我提出其中的一点,这一点就是说:「有,无有故。」我们对于佛法的教授,有二种看法:第一个是「有」,就是说,小乘是佛说,大乘也是佛说,这叫做有,这当然是没问题;第二个是「无有」,「无有」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大乘不是佛说,那小乘法也不是佛说。你否定了大乘,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宗派。为什么这样子讲呢?因为小乘的教法,不能引发一个众生发菩提心,没办法的!不能发菩提心,当然不能成佛。小乘的教法,是引导所有的人入涅槃,那谁出来说法呢?没有人说法,没有佛显出三身来说法。那没有佛出生说法,这个小乘教法是谁说的呢?就没有人说了!所以你否定了大乘,你就否定了佛的存在;没有佛,也就没有小乘法了:这个地方就自相矛盾了。所以一定是先有大乘法,才有所谓的成佛,有成佛以后呢,才开示种种三乘的法门,应该是这样子讲的。
智者大师说:「大小乘的学者,都观照四谛。」其实我们对生命的观察离不开四谛的,就是染净的缘起。但是小乘的学者,在观察四谛的时候,偏重苦谛,他苦谛观察太偏重了。这个无常、无我的观,对治烦恼当然是好;但是什么东西都不能过犹不及,你无常观太强烈、对三界的厌离太深了以后,就变成你生命当中对立的思考。所以小乘的观四谛,他观察的结果,人生只有二个选择,你只有二种选择:第一个、你在生死流转;第二个、你到涅槃。这二种选择,你当然到涅槃去了。大乘在观照四谛的时候,它的重点是观道谛,这个道就是戒定慧。大乘佛法认为:
生命是无自性的,它不决定是苦,也不决定是乐,重点不在于生命,重点是你心中是不是有戒定慧的正念。你要是没有正念,你就是流转门;你有正念,你就是还灭门。所以智者大师认为:大乘菩萨观照四谛,是观照「道」谛,以道谛为主,以道谛来带动整个生命的主轴,这个地方是不同的思考。只有以道谛为主轴的思考,才能够成佛;你以苦谛为主轴的修行,是趋向阿罗汉。这个地方,我们必须把不同的教授简别出来。当然这个跟一个人的个性有关系,他有什么样的个性,他就会有怎么样的思想。这个地方是「约法门明殊胜」。我们看下一段,「己二、显是大乘性」,这个地方约「人」。
己二、显是大乘性(分二:庚一牒前更征;庚二显义重答)庚一、牒前更征
这当中分二科:第一科「牒前更征」,第二科「显义重答」。第一段是先传承前面的内涵,再提出一个「征」问。
复次,云何由此十相殊胜殊胜如来语故,显于大乘真是佛语,遮声闻乘是大乘性?
前面是约教法,接下来是说:我们是不是有另外的角度,来知道这「十」种的「殊胜殊胜语」,是「大乘」佛法当中「佛」所宣说的;「遮」止「声闻乘」,他能够引生大乘的因种?小乘的教法不能引生菩提心、不能引生大乘的功德,我们怎么知道只有大乘佛法可以呢?这以下约着「人」,来说明大乘的殊胜。看下一段「显义重答」,这当中先看第一科「重举标简」。
庚二、显义重答(分二:辛一重举标简;辛二显成大性)辛一、重举标简
由此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
《摄大乘论释》:「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复有异门。是最能引大菩提性者,谓此能引无戏论无分别智故。是善成立者,谓与四理不相违故。言随顺者,谓与三量不相违故。言无违者,非先随顺后相违故。」《大正》31,页323b
这个地方把前面的观念,再作一个重复的回答。这十种法门在声闻的教法当中,是未曾宣说的。因为在声闻乘当中,众生的根性不具足,佛陀就暂时不宣说;只有在大乘的法门当中,为具足大乘根性的人来宣说的。这是重新的回答。看第二段「显成大性」,这个地方是重点。
辛二、显成大性
谓此十处,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为能证得一切智智。
这个地方是说:这「十」种法门,我们佛弟子去修以后:第一个、「能」够「引」生广「大」的「菩提」种姓,就是发菩提心,建立大乘的正见,这个地方是成就大乘的正见。第二个、「随顺无违」,依止这样的正见来修行,我们开始返妄归真,成就广大自利、利他的妙行,开始去断恶、修善、度众生,开始随顺中道的知见来修行。第三个讲果,「为能证得一切智智」。这个「一切智」,就是根本智,观照生命的总相,回归到生命的本性、本体,
就是把这个生命先把它归零,先观到空性;然后从空性当中,再出来,这第二个「智」叫做后得智,观照生命的十种的差别,十法界的差别。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地方是约着能修行的人,来赞叹大乘的殊胜。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在解释《大乘起信论》的时候说:这个「大」,「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谓之名大」。我们经常讲:我是大乘的菩萨。那这个「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是「绝待圆融」。当你的心是一种对立的,那你就不是大了!不管你是对错、或者空有的对立,都不是大。也就是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有一大部分都是调伏三界的烦恼。我们大家知道,调伏三界的烦恼,《阿含经》里面的四念处最好用了。所以菩萨在因地的时候,特别是凡位的菩萨,诸多的修行是共声闻学。但问题是:虽然大乘的菩萨他修四念处,他能够引生大菩提心。这个地方是很奇怪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大乘的宗见。也就是说:小乘的思考,它是对立的;大乘是不二法门。什么叫「对立」?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经常在回光返照我们的心念,我们跟人事的因缘接触的时候,我们开始注意到:事情本身没有对错,重要的是我要生起善念。我们开始观照、注意、保护我们心念的时候,我们开始发觉:我们起善念,但是有时候也起恶念,这个事情就很严重。阿赖耶识有时候释放一些邪恶的功能,比如说贪欲。当然这就要对治,因为这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会造业的。小乘的学者,他对贪欲,他的看法是认为说:贪欲是内心的本质,人的欲望是由心所生的。所以他在对治贪欲的时候,
《说文》:「彻,通也。」《庄子.外物》:「目彻为明,耳彻为聪。」《玉篇》:「澈,水澄也。」《水经注.沅水》:「清潭镜澈。」「镜澈」就是像镜子一样明净。「彻」是动词,「澈」是形容词。「彻底」是动宾结构,「清澈」是并列结构。「彻底」应该用「彻」,「清澈」应该用「澈」。
把第六意识的明了性也消灭了,二个都不要。他比较偏激,就是灭色取空。所以小乘的学者在对治贪欲的时候,他是彻底的消灭。大乘的学者,在对治贪欲的时候,当然他也从对治的角度,他也修不净观,观察所贪欲的境界是不清净的;能贪欲的心,也是剎那剎那的生灭,它是不真实的,你不要当真,它一下子就过去了。他在对治的时候,他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的。所以在《维摩诘经》当中,维摩诘居士在引导天女的时候,他说:你们天女在天上都干什么呢?她说:我们都在享受五欲的快乐,很快乐啊!维摩诘居士说啊:你不要享受五欲的快乐啊!这会产生过失的,产生烦恼、产生罪业、产生老病死的痛苦。天女说:那怎么办呢?我们喜欢那个乐受怎么辨呢?他说:你可以修习大乘佛法啊!你去大殿拜佛、诵经、持咒,这个也会产生乐受,这个乐受是没有过失的。所以说,大乘佛法在对治贪欲的时候,它是扭转它的方向,转识成智。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也就是说:同样是调伏烦恼,但是大乘的人有善巧。他认为心是无自性的,他今天会起贪欲,是因为他阿赖耶识当中有贪欲的功能,不是阿赖耶识有错,是那个功能有错,把那个功能消灭掉就好了;你不要把这个心识消灭了。你把心识消灭了,你就破坏了大菩提性,你就不能成佛了。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不能从他修行的行为,来判断他是大乘小乘。因为凡位的菩萨在对治烦恼,共声闻修学;但是他的思考不同,他在断的时候,有所断除、有所保留,他那个心性的本体他不破坏,这个地方一破坏,你就完了。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舜做皇帝的时候,黄河泛滥。舜叫了很多人去治水,有些人就:诶,你会泛滥,我就做墙壁把你挡住,让你不动。那你怎么挡得住呢?它这个水累积那么久,无量劫来累积这样的能量,一下就被冲坏了嘛。大禹就很聪明:我不跟你抗拒,我就疏导,把你升华。他把这个水,疏导到干旱的地方灌溉,你看──不但不会够破坏,又产生功德。所以水本身,你不能说它错。这个地方就是值得我们思考。所以大乘的不二法门,什么叫不二?就是:过失也是它,但是功德也是它。你把它破坏了,你二个都没有,你没有过失,也没有功德,就是小乘。有善巧的人,你能够善于扭转,转识成智,这个叫做「是最能引大菩提性」,这个地方很重要啊!你这句话懂,你后面的论文你就容易了解。「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你依止这个菩提性来修行,就能够证得一切智智了。这个地方是约「人」。我们这样子的修行,能够引生大菩提性,来说明它的殊胜。好,我们看「丁二」的「颂」,这当中有二科:一个是「标」,一个「显」。我们先看「标」:
丁二、颂(分二:戊一标;戊二显)戊一、标
此中二颂:所知依及所知相,彼入因果彼修异,三学彼果断及智,最上乘摄是殊胜。
戊二、显
此说此余见不见,由此最胜菩提因,故许大乘真佛语,由说十处故殊胜。
第一个偈颂,我们一念就很清楚,就是把十种法门再重标出来。我们看第二段「此说此余见不见」。这个「此」,是讲到大乘法门;这个「余」,是小乘法门。就是说这十种法门,只有在大乘法门当中所宣说、大乘法门所见,「此说、此见」,这「说」当然是言说,经过后代弟子把它用成文字以后叫做「见」。在小乘法门当中,是不说、不见的。所以我们知道,它是能够引生「最胜」的「菩提因」,它能够引生广大菩提性。所以从这样的殊胜因来说,我们相信「大乘」是「佛」说,因为没有人能够宣说这样的法门,所以「由说十处故殊胜」。这个地方,我们先建立大乘的信心。这以下「辨次第」,正式的说明大乘的修行法要,分三科,第一个「问」:
丙二、辨次第(分三:丁一问;丁二答;丁三结)丁一、问
复次,云何如是次第,说此十处?
为什么一定要根据这「十」种的「次第」呢?这以下回答,看第一个「所知依」:
丁二、答(分七:戊一所知依;戊二所知相;戊三入所知相;戊四彼入因果;戊五彼因果修差别;戊六三学;戊七二果)戊一、所知依
谓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缘起应得善巧。
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你修行之前要知道:杂染法跟清净法生起的根源。你知道根源以后,你才知道应该如何的修行。所以蕅益大师说:「既从心起,还从心灭。」你要知道这个人为什么会做错事?世间法说:他今天会犯罪,因为他有遗传,他父母亲有这种遗传。不是遗传。遗传的意思就是不能改变,因为他的种姓就是这样。大乘佛法是说:我们阿赖耶识本性是无自性,或者说清净,因为它以前有这种功能。既然是功能,它是因缘生,它也可以因缘灭。所以你要知道,一个人会有邪恶的功能、善良的功能,你要把它的根源找出来,这是第一个。
戊二、所知相
次后于缘所生诸法,应善其相,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过故。
第二个,我们应该要了解诸法的三性。在修行过程当中,远离凡夫的「增益」、也远离二乘的「损减」。凡夫对生命过于乐观,小乘的学者过于悲观,我们必须从诸法的三性当中,去抓到生命的中道,这个都是甚深见。
戊三、入所知相
次后如是善修菩萨,应正通达善所取相,令从诸障心得解脱。
当然这个「菩萨」很重要,当你明白生命真相、这个真相生起的根源以后,你开始要去返妄归真。我们前面说「研真穷妄,名之为学」,先明白真妄的差别,开始「返妄归真,名之为修」,开始修唯识观,从烦恼障、所知障得到解脱。就是一个菩萨,当你要去建立佛教、广度众生之前,请你先建立你内心的正念力,就是你自己要从你自己的「障」碍当中,得到「解脱」。依止这样的正念力,你就有资格来修习六度法门。
戊四、彼入因果
次后通达所知相已,先加行位六波罗蜜多,由证得故。应更成满,增上意乐得清净故。
当我们由唯识观当中,「通达」诸法的三性;在「加行位」当中,修习「六波罗多」,一方面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历事练心;这个时候,从加行位「证」圆成实性,到了通达位;依止通达位里面无所得的智慧,再继续的用功,来加强内心的「增上意乐」,使令这个增上意乐慢慢慢慢的「清净」。就是说,这个增上意乐,就是一个菩萨的本愿。凡位的菩萨也能够发愿: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们有这样的增上意乐;但是我们的增上意乐是不清净,就是我们在发这个愿的时候,心中有一个我执跟法执来引导,就是有私心。有私心的时候,就容易造业。我们一个有私心的人,他的内心当中容易现出二种相貌:当这个荣耀表现在自身的时候,产生憍慢;当这个荣耀表现在别人的身上的时候,产生嫉妒。这二种状态,不是憍慢,就是嫉妒。再严重一点,失控就造业了。所以我们凡位的菩萨,增上意乐是带杂染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它净化,靠六波罗蜜多来净化。
戊五、彼因果修差别
次后清净意乐所摄六波罗蜜多,于十地中分分差别,应勤修习,谓要经三无数大劫。
这个地方讲果位,经过「六波罗蜜多」,从有漏的六波罗蜜多,到清净的波罗蜜多,这个时候,经过「十地」,那么地地的清净,地地的圆满,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完成六波罗蜜的圆满。
戊六、三学
次后于三菩萨所学,应令圆满。
前面的修行是六度,开展出六度、四摄的法门;这个地方把它合起来,就是「菩萨」的戒定慧,这是开合的不同。
戊七、二果
既圆满已,彼果涅槃及与无上正等菩提,应现等证。
经过前面的甚深见、广大行以后,菩萨的大般「涅槃」跟「无上菩提」,就当下的显现,平等的成就。就是如是因、如是果嘛!你依止对立的心,来修习佛法,就成就阿罗汉;你依止中道的实相观念,依不二的法门,有所破坏、有所建设,最后就成就大涅槃、大菩提,这个因果的道理是这样子。
丁三、结
故说十处如是次第。
这个「十」种法门的「次第」是这样安排的,经由知见、到自利、到利他、到果位。看最后一段:
丙三、显能摄
又,此说中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最后作一个总结。在本论当中,所说「大乘」十种的修学法门,是没有欠缺的。你观诸所有的经论,不离开整个大乘的境行果,都在本论里面摄受。
这个地方「总标」,等于是在进入正文之前:第一个、我们要建立大乘的信心,大乘的一个不共的殊胜;第二个、就是把大乘的法要,先作一个扼要性的说明。这个等于是先把大乘的信解行证,作一个大纲的说明。下一科「依标广释分」,就各别各别详细的解释。我们今天的内容,先到这个地方。我简单的回答一个问题:
问:在《唯识三十颂》当中,是把唯识性判到「境」的部分;本论是把这个唯识性、入所知相判作「行」,这当中有什么差别?
答:我们看第六页的最后一行:「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它这个地方的唯识性,事实上是悟入唯识性,要多一个「悟入」。《唯识三十颂》的唯识性,它是把真如的相貌讲出来,说「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它没有说悟入的方法。所以它前面是讲唯识相,这个地方讲唯识性。在唯识性的时候,它讲真如的相貌是什么。所以它这个是属于理论,判作唯识境是对的。但是本论的唯识性是悟入,是悟入的方法,所以这个地方是属于修行。这个修行还满重要的。如果说这个地方判作知见,那我们菩萨道的修行,刚开始就遇到六波罗蜜多,那这个菩萨就有危险了。就是说,你一个初学菩萨,你不先成就内心的正念力,就开始到人事的因缘去历练;那你所造的业,可能就是功过参半,再严重一点是过多于功(哈──),会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地方不但判作唯识行,还是满重要的行。诸位看看所有历代的祖师,都把这个第三科判作唯识行,他就是提醒一个菩萨,你发了菩提心:第一个要先成就内心的正念力,然后再成就资粮力,这个次第不能混乱。你心中有正念力,你这一生当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有因缘就弘法,没有因缘就自修。起码我内心当中,能够返妄归真,保持我临终的正念,也就不错了。所以这个地方的唯识行,倒是满重要的。你一定有这样一个正念的修习,才有后面的六波罗蜜多的历练。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它是一个修行,不是知见,它是开始去观照了。我们这堂课先把这个「总标」作一个说明。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五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页:
甲二、依标广释分(分十:乙一所知依分;乙二所知相分;乙三入所知相分;乙四彼入因果分;乙五彼因果修差别分;乙六增上戒学;乙七增上心学;乙八增上慧学;乙九彼果断分;乙十彼果智分)
第五卷
我们前一科是「总标纲要分」,无著菩萨他在整个修行大乘的法要当中,列出了十种的殊胜法门。这十种法门,前面一科是一个纲要性的说明;这以下就是各别「广」泛的来解「释」。这当中有十科:第一科是「所知依分」,第二是「所知相分」,第三是「入所知相分」,第四是「彼入因果分」,第五是「彼因果修差别分」,第六是「增上戒学」,第七是「增上心学」,第八是「增上慧学」,第九「彼果断分」,第十「彼果智分」。这十科,前面二科是讲到甚深见,讲到我们修学佛法应该要建立的知见;第三到第八是广大行,讲到六波罗蜜自利利他的妙行;第九跟第十是究竟果,大乘的二种果报。现在我们先看第一科的「乙一、所知依分」。
乙一、所知依分(分二:丙一牒前出体;丙二六门分别)丙一、牒前出体
在讲这一科之前,我们先作一个简单纲要性的说明。大乘佛法在观察生命,从经典上的开导,佛陀是引导我们从二个方向来观察这个生命。第一个是所谓的生灭门。这个生灭门,就是观察相对的差别生命。这种差别的生命现象,在经论当中提出三种:第一个是生灭相的差别。就是说有些法它本来没有,后来因为我们的造作,而出现了,这叫做「生」;生起以后,经过一段时间,从有变成没有,这叫做「灭」:第一个是生灭相的差别。第二个是增减相的差别。这个法它生起以后,假设我们随顺它,一次一次的随顺,这种势力就会增加;假设我们用对治的方式来抗拒它,它就会减损:所以生灭门的第二个观察,就是它有增减的相貌差别。第三个它有垢净相的差别。这个法它生起以后,有的法是随顺于我们清净本性的,这个是一种清净的力量;有的法是违背我们清净本性的,它所代表的就是一种杂染的力量:所以第三种有一种垢净相的差别。因为我们的整个差别生命当中,有生灭相、有增减相、有垢净相,就构成了我们一个错综复杂的生命了。在这么复杂当中,佛陀告诉我们可以分成二类:第一种是清净力量的生起跟增长,能够招感安乐果报的;第二种是一种杂染力量的生起跟增长,是招感痛苦的果报。所以生灭门基本上就讲到我们在人生当中,杂染力量跟清净力量的一种生灭,跟它的一个增灭的情况。这样子的观察,是一种对立的观察,叫做生灭门。第二种观察,就是把这种对立的差别相,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把这些如梦如幻相对的相貌都拨开来以后,就看到了我们生命的清净本性。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本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它是一个绝待平等的相貌,这叫做真如门。也就是说大乘佛法观察生命,基本上是以二门:一者生灭门,二者真如门来观察。在次第当中,龙树菩萨的《中观论》上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所以我们刚开始应该从世俗谛的生灭门,先了解它的差别相、它的对立相;然后才能够悟入到无差别的胜义谛。
所以这个「所知依」,就是我们刚开始在观察生命的时候,要先观察它的差别相。这个「所知」,就是假藉因缘所生的这种杂染法跟清净法。想要了解这二种法的生起跟还灭,我们先了解它的根源。这个「依」,就是它的依止处、它的根源。杂染法跟清净法,这二个法有它的依止处,你要掌控这个生灭法,你就必须先掌控它的根源。所以在本科当中,无著菩萨引导我们去了解:这些杂染法跟清净法是怎么生起的、它是怎么增加,乃至于怎么消失的。就讲这一个道理,叫做「所知依分」。这当中分二科:第一「牒前出体」,第二「六门分别」。先把所知依分的自体标出来;然后以六个角度,来详细说的明所知依的相貌。先看第一科「牒前出体」,先连接前文,来指出所知依的自体。我们看论文:
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
在整个大乘的十种殊胜法门当中,我们第一个所要去了解的是「所知依」,就是假藉因缘所生的这些杂染法跟清净法,它的依止处是什么?这个依止处简单的说,就是「阿赖耶识」。这个地方是把所知依的自体,先把它作一个总标。这以下用六个角度,把所知依的相貌、功能,详细的发挥出来。看「丙二」的「六门分别」:
丙二、六门分别(分六:丁一阿赖耶识句义;丁二阿赖耶识异门;丁三阿赖耶识体相;丁四阿赖耶识决择;丁五阿赖耶识差别;丁六阿赖耶识性摄)
这当中有六科:第一个「阿赖耶识句义」,第二是「阿赖耶识异门」,第三「阿赖耶识体相」,第四「阿赖耶识决择」,第五个「阿赖耶识差别」,第六「阿赖耶识的性摄」。我们先看第一个「阿赖耶识」的「句义」:
丁一、阿赖耶识句义(分二:戊一引教;戊二释名)戊一、引教(分二:己一问;己二答)
这个「句」就是它的名称,这个「义」是它的义理,这阿赖耶识的名称跟义理,是怎么建立的?这个地方先把它作一个说明。这当中有二科:第一个「引教」,引圣言量;第二个「释名」,根据它的义理来解释。第一个是依止圣教量,第二个是依止它的义理,来建立阿赖耶识的存在。我们首先看「引教」,这当中有一个「问、答」,先看「问」:
己一、问
世尊何处说阿赖耶?名阿赖耶识?
这个地方等于是提出二个问题。身为一个所知依,就是我们整个有情生命的一个根源。前面提到说所知依就是阿赖耶识,那这个地方先提出问,就是佛陀在什么地方、什么经典当中,说明这个所知依的自体是存在的?到底什么是所知依?生命当中真的有依止处吗?问所知依的一个存在性。第二个「名阿赖耶识?」所知依如果存在,怎么知道所知依就是「阿赖耶」呢?提出二个问题。第一个是问所知依的存在性,第二个是怎么知道所知依就是阿赖耶?就提出这二个问题,以下就根据这个问题作一个回答。
己二、答(分二:庚一证为所知依体;庚二证得阿赖耶名)庚一、证为所知依体
回答当中有二科:第一个「证为所知依体」,第二个「证得阿赖耶识名」。第一个先证明这个所知依自体的存在,第二个是证明所知依就是阿赖耶。我们看第一科「证为所知依体」。佛陀在经典当中,曾经明确的说明:有情众生的生命,真实的有一个依止处。你要把那个根源找出来,否则你要扭转生命是不可能的。好,我们看论文:
伽陀者,译为孤起颂。
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伽陀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这以下无著菩萨就根据「薄伽梵」,这「薄伽梵」就是世尊,世尊在「《阿毗达磨大乘经》」当中,讲了一个「伽陀」(偈颂)。这个偈颂在唯识学是相当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相当有名气的一个偈颂,很多的论典都喜欢引用这个偈颂。这个偈颂是:「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说明我们有情众生的一个因相,因地的相貌。第二个「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这是有情众生的一个果相,它所招感的果报。我们先看因相。「无始」,就是我们众生的造因,是没有开始的。就是它什么时候开始造业的呢?没有开始的。这无量劫来我们造了很多的业力,这个业力当造完以后,就变成了一种「界」,这个「界」就是种子,一种潜伏的功能,它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它存在。这种功能、这种界,当它遇到环境刺激的时候,它就变成「一切法」,这个「一切法」是一个现行,可能是一个杂染的现行、也可能是一个清净的现行。这样子的因相,包括:种子生起现行,现行在活动时候,又熏习了另一类的种子。这就是唯识学所说的:有情众生的业力之所以展转增胜,来自于种子跟现行的展转熏习──种现互熏。这个种现互熏,产生了一个强大的力量,它有一个依止处、它有一个依止处。比如说我们的因相(分析我们造业的力量,其实有二种:一种是杂染的因相,一种是清净的因相。),你今天去拜一部《八十八佛》,这个《八十八佛》如果你从来没有拜过,那你没有这种功能,所以你刚开始拜会很困难。刚开始,不能拜要它拜,你仰仗对《八十八佛》清净的信心,你相信它有灭除罪障的功能,强迫自己去拜。每一拜都很虔诚的归依把它拜完,这个时候你的心中就产生一种「界」,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当遇到了因缘的刺激,它又会再表现出来,你又很想要去拜这《八十八佛》。你很想拜的时候,又产生了一个强大功能,这样子就产生了一种清净的展转力量,在你的生命当中生起。反过来,比如说有时候我们生起一种贪欲,贪欲的烦恼它现起的时候,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选择随顺,第二个你对治。假设你随顺它,这样子也是一样「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它让你随顺了以后,它每随顺一次的现行,你就又增加一种杂染的功能。所以说在我们有情众生的生命当中,我们会有二种的力量:一种是杂染的力量,一种是清净的力量。这二种力量都有一个依止处,有一个所知依的自体,都是先保存在这个依止处里面。等到这样的一个业力成熟的时候,依止处就会把这个业力释放出来。「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由于有所知依这样一种保存业力的功能,所以「由此」,这个「此」就是所知依的自体,因为有它的保存,所以才有六道轮回痛苦的果报,也才有不生不灭涅槃安乐的果报出现。如果没有所知依的自体,从因到果是不能建立的,没办法建立的。这个偈颂就讲到有情众生,不管你因地的造作、果报的变现,都有一个所知依的自体,来作一个保存,来当作一个依止。
我们也可以从二个角度来观察这个偈颂:第一个、从生灭门,从它的作用,就是「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从生灭门来看这个偈颂,你可以看得出来,就像《楞严经》说的:它是一种所谓的三种相续。《楞严经》在有情众生的生命相续,提出三种相续:第一个、果报是相续的。就是说因为我们有一个依止处,所以我们果报不会断灭。就是你今生死亡以后,你来生一定还会有一个果报的相续,这个果报不会断灭的。那果报为什么相续呢?因为你有业力的相续,因为你不断的造业,你不断的保存业力,所以第二个是业力的相续。业力之所以能够相续的储存,是来自于你心识的相续,就是现前一念心识的相续。所以在《楞严经》上说:有情众生的生命相续,有果报的相续、业力的相续跟心识的相续。不过《楞严经》的意思是说:因果不管是果报、业力,都是由心识来主导。所以你心念改变,你的业力就改变,果报就改变。我们去看修行者,如果这个人是特别的勇猛精进,就是说他的心念本来是非常放逸的,突然间勇猛精进,他就很容易业障现前。就是说他这个心识的等流性,本来是趋向三恶道的方向,突然间改变方向了,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相应的杂染力量,一定会先把它逼出来。所以你愈精进,魔障就会愈多,就是这样。当然你要撑得过去,那又是海阔天空。放逸也是这样,你以前很认真的持戒,你的生命是趋向于安乐的,突然间你破戒了,所以有人说「破戒和尚福报大」。因为你一开始在转变方向的时候,你的善业也会先逼出来。当然有些人的修行是渐进式的,他从杂染变成清净,他是慢慢来的,那这个业障就不容易那么明显。那你是突然间的,那这个业障就容易表现出来,因为你的生命、心识产生很大方向的扭转。所以你内心的业力,一定要先释放出来,因为它跟你的方向不相应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的因果都有一个保存处,这个保存处就是我们一念相续的心识,来摄持我们的业力、来变现我们果报,这个是从生灭门来说。
第二个、我们也可以从真如门。真如门就是「无始」,这个地方是一个重点。就是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造业的功能?善恶的功能啊?在经典上说是没有开始的。比如说:上帝赐给你一个好的功能、或者大梵天赐给你一个好的功能,这样子就是有始,有个开始。佛陀认为:我们生命的原点是没有开始的;如果你一定要说有开始,那只好说是我空、法空的真如圆成实性。所以这个地方的「无始」,我们在读这个偈颂的时候,要把这个味道──它所蕴藏的那种真如的味道,要把它读出来。这个偈颂就是说明:我们有情众生生命当中的生灭变化,基本上是有一个根源,有这个根源来掌控着我们生命的变化的。这个就是「证为所知依体」,这个「所知依体」,是存在的,这个因缘法的依止处是存在的。我们再看第二科,「庚二、证得阿赖耶」识的「名」称。
庚二、证得阿赖耶名
这个所知依存在,怎么知道这个所知依就是阿赖耶呢?我们看论文:
即于此中,复说颂曰: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
我们先把这个文作一个消释。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有一种「摄藏诸法」的功能,这个功能叫做「一切种子识」。这个「摄」就是摄受,「藏」是含藏。摄受跟含藏的意思,下文会解释,它有它不同的意思。我们能够摄受跟含藏诸法的功能,这个「一切种子识」呢,它的名称叫「阿赖耶」,所以阿赖耶的意思叫做藏,或者讲摄藏。这个阿赖耶识的内涵,「胜者我开示」,我只有对于具足大乘善根的众生,才加以开示的。因为以小乘的根性,他的对立性很重;对立性很重,你讲阿赖耶识,他就会产生自性执,反而产生修道的障碍。所以只有对这种大乘善根,能够接受非空非有中道实相的人,佛陀才开示阿赖耶识的名称。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犯罪心理学,它专门研究一个人他怎么会犯罪?像美国最近有一个小学生,他才七八岁,他跟弟弟吵架的时候,到抽屉拿枪,把他弟弟打死了。这件事情,震惊整个美国心理的这些专家,说:诶,他才七八岁,他内心当中,没有杀人的经验,也就是说他没有杀人的功能,他这个杀人的意识形态是怎么生起的?这没办法解释的。因为在心理学它只看得到今生嘛!但是我们在佛法当中是讲:「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其实他以前就有这种功能,功能是累积的、储存的。
比如说:我记得我刚出家的时候(呵──),要持这个非时食戒,我觉得好象有点困难。就是我刚开始内心的功能,对于饥饿的抗拒,这个功能比较薄弱。所以我觉得每一天的持午,时间在晚上到第二天早上的时间,特别难过。但是慢慢的,诶!这功能增加了。而且经过几次的断食,我现在可以三天不吃饭,没有饿的感觉,而且体力也不太会下降。这表示说:我们内心的功能,的确可以经过我们的训练而增加的,这是可以改变的,就是「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就是说你所有造作的功能,都可以保存下来,所以你才有办法进步的。如果功能不能累积,那诸行无常,这个法做完就消失了,我们每一次都要从零开始,那就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的。
比如说我们打佛七也是这样。诸位你想想看,你第一天在打佛七的时候,你心中要启动佛号的时候,是多么困难!你心中的妄想抗拒你的佛号,所以你刚开始是强迫的: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但是慢慢的,经过你佛号不断的种现相熏以后,到了第三天第四天,你觉得你的佛号,能够念个十分钟十五分钟的相续,是非常轻松容易。就是说我们内心善恶的功能,的确是可以累积的,可以去栽培的。从菩萨戒的角度,就特别强调我们内心的功能。所以诸位还记得吗?诸位所受的菩萨戒的戒体,所谓的三聚净戒──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戒体,都是约着内心功能安立的。比如说摄律仪戒,摄律仪戒戒体的安立,它不在于你今天能够减少做什么错事,你说:诶,你也没有做什么错事。但是你内心当中,跟染污境界接触的时候,你没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你就没有这个戒体。你之所以不造恶,只是缘缺不生,这样子不能安立为戒体。修善也是这样,你内心当中有禅定跟智慧的功能;摄众生戒,你有大悲的功能。所以在菩萨戒就是说:你今生的生命──你出生以后到你的死亡,这个过程当中,检查你是不是进步,它不在于你造作什么事情;它看你今天死亡的时候,跟你出生的时候,你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功能是不是增加了?这种功能增加了,你今生的生命就值得了。它看你的过程,不是看你的结果。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大乘佛法很重视你内心的功能,因为你有这种功能,你就有因缘能够生起善法,这个善法是属于枝末,这种内在的功能才是根本。所以「由摄藏诸法」,就是我们内心当中,的确有一种摄藏染净诸法的功能,这个功能叫做「一切种子识」,或者叫「阿赖耶」。这种功能,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它,所以才能够产生整个生命的流转,也可以产生生命的还灭。这个地方,是证得阿赖耶识的名称;前面的二科都是引圣教量,来证明所知依自体的存在,所知依就是阿赖耶。这以下「释名」,就是依止这个义理,从义理上的判断,来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
戊二、释名(分二:己一结前起问;己二依义正答)己一、结前起问
这当中又分二科:第一个「结前起问」,第二个「依义正答」。首先我们提出一个问,看论文:
如是且引阿笈摩证。复何缘故,此识说名阿赖耶识?
「如是且引」就是结前,前面是「引阿笈摩」,「阿笈摩」翻成中文叫「传来」。传来就是佛陀所说的这些经典,是三世诸佛展转相传的,有它的传承,所以叫传来。前面是以经典来作证明。如果我们今天要从义理上来判断,你怎么知道有「阿赖耶识」的存在呢?我们不以圣言量,依止义理来义判。这个地方是提出一个问,看第二段的回答。
己二、依义正答(分二:庚一约能所藏义释;庚二约执藏义释)庚一、约能所藏义释
「依义正答」当中分二科:「庚一、约能所藏义释;庚二、约执藏义释」。就是把这个藏,开出能藏、所藏跟执藏。我们先看「约能所藏」,看论文:
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
首先我们先解释这个「所藏义」。「所藏」这个「所」,就是一种被动性的;「能」是主动的。在「一切」的「有生」,这个「生」,就是有生有灭的有为法;有为法当中,特别指的是「杂染法」,有漏的「杂染法」。这个地方有漏的「杂染法」,是指前七转识的现行法,依止自我意识所带动的前六识的活动。前七识的现行法呢,「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前七识的现行法,相对于第八识的「摄藏」来说,第八识它是一个「果性」。因为前七识是能熏习,就是说你在造业的时候,前七识它能够释放讯息,如果你造的是有漏的善、或者有漏的恶,都会释放一种讯息出来。这个摄藏识──阿赖耶识,它就是一种受熏,它接受你的讯息,所以它是一个果性。身为一个受熏的摄藏识,它毕竟是无记的,这个地方要注意。阿赖耶识之所以能够受熏,因为它本身是无记性的。如果它是善的,它就不能够接受恶的熏习;如果它是恶的,就不能接受善的熏习。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阿赖耶识它有受熏的功能,这叫所藏。它有摄受一切的善恶功能讯息的功能,所以这个地方的「摄藏」,它偏重在这个摄,它能够摄受前七转识所释放的讯息。
第二个「能藏义」。「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它不但是把这个功能摄受,它还能够保存,这个地方的「能藏」是约持种。它对「于彼」,「于彼」这个「彼」指的是它的种子,这前七转识它熏习以后,所留下来的种子,它能够把它「摄藏为因性故」,这个「因」有招感果报的功能,所以叫做「阿赖耶识」。这个地方是讲我们内心当中阿赖耶它的因相──受熏、持种。第一个、它接受杂染法的熏习;第二个、它把这个熏习所留下这些残余的功能,尽未来际的保存下去,使令它不失不亡;即使死亡现前,也不能破坏这个功能,它会贯穿死亡,带到来生去。所以一个人的功能,不管善的功能、好的功能,它都是逐渐逐渐形成的,不可能说它没有这样的熏习,就有这种功能,不可能。当然你今生的努力也会使它改变。我们说过:「种现相熏」它是一种循环,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种子。假设你对你内心有某一种不好的功能,比如说:贪欲、瞋恚、高慢、嫉妒,你想要破坏它,你要把「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这种相续性中断。就是说当它种子起现行的时候,你要对治它、抗拒它,不要让它产生「现行又熏种子,种子又起现行」,你要中断它的一种相续力量。你要是随顺它,它就是不断的增长,因为它有受熏跟持种的功能。这个地方是从它的因相,来证明我们内心当中有受熏、持种的功能,所以叫能藏、所藏。这以下从果相,约这个执藏,这是说它会释放果报。
庚二、约执藏义释
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摄藏识,它把内心的业力释放成果报的时候,它的速度是非常的快速,行相是非常的微细。所以我们会误认为第八识在释放业力的时候,它是不生不灭的,是一个恒常不变异的「自我」,使令我们第七意识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所以叫做「阿赖耶」。阿赖耶识,它身为因果的一个依止处,它保存业力、释放果报的过程当中,被第七意识产生的自我意识给执取,这个就是所谓的阿赖耶。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我们今天要是不明白什么叫所知依,我们今天如果不把因果的根源加以探讨,我们习惯性的思考会认为:我今天去拜佛,是我来拜佛;是谁去持戒?是我来持戒;我去造善业,也是由我去得果报。这样子的思考,就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你这样子的业力,因为自我意识的执取,这个业力就是在三界里面得杂染果报,这个业力,它升不上去了。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警告所有的修净土者,就是:你不要一天到晚想着你的善业!你想:诶,我今天造很多善业啊。你每想一次,便增长你一次三界的力量。你一定要把你的善业:唉!我没有造善业。把所有的善业,回向净土,我不可得,要把你的善业升华。如果你一天到晚想着你造很多的善业啊,刚好就是这句话啦:「摄藏此识为自我故」,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摄藏很多的善业,以后也是由这个我去得果报。所以你修善业,修善业本身没有错,问题是:你不要一直认为有一个我在造善业。这样子的话,对于你临终正念是障道的。因为你每一次这样的思考,都产生一个反方向的力量,就是在三界得果报的力量。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归依弥陀是正念,但是你平常也累积很多的功能,这样子善恶就开始抵抗,为你临终构成障碍。你说「愿我临终无障碍」,那你平常的时候就不要去创造这种的障碍力量,你不能等到临命终的时候再来化解。所以蕅益大师在《楞严文句》上说:「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阿赖耶识它本身是生死的根本,我们本来就应该修我空观、法空观,来对治阿赖耶、来破坏阿赖耶,结果你把阿赖耶当作自我意识,「无量劫来生死本」,结果「痴人认作本来人」。这个地方是解释「摄藏此识为自我故」,这个颠倒的众生,以阿赖耶识为自我,就产生在三界当中一个强大的流转力量。所以我们应该要回向,把所有的善业回向,不要让这个善业跟自我合在一起。就是谁造善业呢?就是一念的心去造业嘛,我一念的菩提心去造业,也是由菩提心得果报;不要说是「我」去造善业,不要有这样的思考。
这个地方是讲到这个「摄藏」,我们把它复习一下。「摄藏」有二层意思:「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就是在我们生命当中,有一种摄藏因地的功能,摄藏「种现相熏」的一个因地的功能;第二个「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等到这个业力成熟的时候,这个摄藏又会变现果报。这个地方是作一个总标,把「所知依」作一个总标。这以下「阿赖耶识异门」,就把这个「摄藏义」从因到果之间的变化,详细的说明,讲得愈来愈微细。我们看:
丁二、阿赖耶识异门(分二:戊一训释安立;戊二叙破异执)戊一、训释安立(分三:己一依大乘教;己二依声闻乘教;己三总成)己一、依大乘教(分二:庚一释异名;庚二释妨难)庚一、释异名(分二:辛一释阿陀那名;辛二释心)辛一、释阿陀那名(分二:壬一引教;壬二释名)壬一、引教
「阿赖耶识」的「异门」,这个「异门」就是它其他的功能。阿赖耶识,这个第八识,它是以名称、以功能来受称,它有不同的功能,它就有不同的名称,所以它有不
同的名称,代表不同的功能。这当中分二科:第一个「训释安立」,依止它的名词来安立它的功能;第二个「叙破异执」,破除其他的邪执。先看不同名称所安立的功能,「训释安立」当中分三科:「一、依大乘教;二、依声闻教;三、总结」。在「依大乘教」当中分二科:第一个「解释异名」,第二个「释妨难」。「释异名」当中又分二科:第一个「阿陀那」,第二个「心」。所以本论的所知依,主要有三个重点:一个阿赖耶,一个阿陀那,第三个是心,有三种功能。前面阿赖耶讲完了,这以下解释阿赖耶识异名,它提出二种功能,先解释「阿陀那」。「阿陀那」当中,先「引教」,再「释名」。无著菩萨在解释所知依的自体,都是引圣言量,再引义理来证明。先引圣言量来证明,看论文:
复次,此识亦名阿陀那识。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经》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阿陀那」翻成中文就是「执持」,执持名号的执持。佛陀在「《解深密经》」当中,曾经很明确的说明:在我们内心深处,有一个执持的心识,这个心识是非常的「深」沉而微「细」的。不要说是凡夫的禅定,就是阿罗汉的九次第定,都不够发觉它的存在。身为一个「阿陀那」,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一切种子如瀑流」,它能够执持我们所有善恶的功能,这个种子在内心当中,它不是寂静状态的,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断的剎那剎那的生灭流动。「瀑流」这句话,在《成唯识论》它提出二个相貌:第一个是恒,它是恒常相续的。这个种子,假设你没有对治,它是不会失掉的;它不表现出来,但是它潜伏在你的内心深处,它相续的。第二个功能是转,它前后的变异。因为它不断的释放出来,你有时候随顺、有时候对治,所以它的功能在内心当中,也就不断的增减。所以我们内心当中的种子,它是一个生灭门,就是它不断的生、灭、垢、净、增、减。这样子就好象是水流一样,不断在心中流动变化,随着这个境界风的吹,你遇到染污的因缘,增长了杂染的功能;你来到三宝里面听经闻法,就加强你善的功能。所以我们内心的功能,其实是每天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变化的。这样子的一个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佛陀对于凡夫跟愚痴的二乘种姓,不加以开演。为什么呢?因为害怕他执为我。因为二乘人的根性,他的思想是对立的,他不是有,就是空,他很难接受中道的。既然这样子的话,佛陀只好为他说明,无常、无我的道理,趋向偏空涅槃就好。这个地方是说明「阿陀那识」的存在。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第六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三页,「壬二、释名」,这一科是讲到「所知依」。就是说我们在修学佛法,我们想要去改造我们的生命。那你要改造生命,你要知道生命的根源在哪里?否则你没办法改造它的。生命的根源,简单的说就是「所知依」。这个「所知依」,本论提出了三种相貌。前面是讲到「阿赖耶」,所谓的摄藏;这以下是讲到「阿陀那」,就是执持。执持前面是引圣言量来说明它的存在;这以下是依止它的义理,来证明阿陀那的存在。这以下有一个问答,先看「问」:
第六卷
壬二、释名(分三:癸一问;癸二答;癸三结)癸一、问
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
怎么知道所知依的自体,又可以称为「阿陀那识」呢?又可以称为执持识呢?它除了是有摄藏义,所知依又可以当作执持义,这个执持义是怎么安立的?它提出这个问,这以下回答:
癸二、答(分三:子一标;子二征;子三释)子一、标
回「答」当中有三科:「标、征、释」。先看「标」的部分。
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
「执持」这句话,在本论当中有二层意思:第一个是「执受」义,这个「受」是感受的受;第二个是「执取」义,「取」就是取着的取。这个执受跟执取合起来就是执持。我们从它生起的次第,先解释什么叫执取,执取就是下面这一段。什么叫「执取」义呢?「一切自体取所依故」。这个「自体」就是我们有情众生生命的自体,就是它五蕴色心的自体。这个五蕴的色心自体,为什么叫「取所依故」呢?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取所依」就是说:在十二因缘当中,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个识到名色的过程,就是由阿陀那识这个执取,来扮演这个角色,使令我们从这个识而变成名色。我们解释一下。就是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前六识都停止活动了,这个时候就只有一个所知依,就是第八识,或者阿陀那识现前。阿陀那识它有很多的种子,就像瀑流一样,在那个地方生灭变化。这当中会有一群成熟的业力,它会表现出来,来主导我们的心识,去跟父母遗体相结合。就是阿陀那识当中的业力,有一群是成熟的,这个成熟的业力,会引导我们的心识、或者讲推动我们的心识,去投胎,投入到父母遗体当中去。当阿陀那识进入到父母遗体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执取,就是「一切自体取所依故」。这样子讲,等于是一个有情众生新生命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之所以能够开始,是由阿陀那来主导的。刚开始的时候,这个色心诸法是由父母的遗传基因,但是慢慢的「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他能够增长广大,他能够活活泼泼的生存在世间。就是阿陀那不但是去执取这个遗体,它还把这个遗体慢慢慢慢的把它执受,使令它不失掉,它不会死亡。这个有色根,什么叫有色根?这六根当中,前面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它是由四大所成的,叫有色根;第六意根,非四大所成,叫无色根。它能够执持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使令它慢慢的增长广大。这个就是阿陀那识的功能,就是它引导你的心识去投胎,然后把这样的一个胞胎,慢慢慢慢的把它执受,使令它增长广大。这以下「征」:
子二、征
所以者何?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这底下解释了。
子三、释
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
我们先解释这个执取义,看下面那一段。「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在我们生命的相续当中「正结生时」,这个「正结生时」就是我们在受胎的时候,或者说是投胎的时候。我们前面说过:有情众生的生命,是果报相续的。你死亡以后,它又会有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就是所谓的「相续正结生时」。这个时候,阿陀那扮演什么角色呢?「取彼生故,执受自体。」它能够在他内心当中,成熟业力的推动,「取彼生故」。这个「生」就是父母遗体,它能够引导我们去跟父母遗体相结合,而产生一个色心的自体,就是名色。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变化当中,阿陀那是扮演这样的一个角色。这样的一个父母遗体,经过阿陀那的执受,它会慢慢的广大,我们看前面那一段:「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慢慢慢慢的长大,阿陀那又把这样的根身执受。它能够执受,它也不断的释放业力,使令它不失不坏,尽其生命相续的转生。所以有人说:一个人以四十岁为中间点,就是你四十岁以前的相貌,多少带点遗传;但四十岁以后的相貌,就跟你业力有关系。因为你这个阿陀那它……,当然刚开始你有这样的色身,是阿陀那这个心识去跟你父母遗体和合,所以你一定会带有你父母遗体,这个是很正常的;但是随着年纪的长大,因为你阿陀那本身也有业力,它本身不断的释放业力,这业力也会主导色法不断的变化。所以四十岁以后,你就不能再怪你父母亲,把你生得好不好(哈──);因为这阿陀那已经慢慢在主导这个色法,不断的变化。我们看前面的阿赖耶,它只是很粗分的讲到摄藏,它摄藏业力,变现果报。这个业力怎么变现果报,它没有讲出来,但是阿陀那讲出来。就是在内心深处当中,有一群业力来主导我们去投胎;投胎以后又不断的去滋润这个色法,使令它「无有失坏,尽寿随转」,慢慢的增长广大。最后作一个总结:
癸三、结
是故,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受义。不过这个地方「阿陀那」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净土宗很重视临命终,你平常千念万念,就是求得临终正念。所以这个临命终对净土宗来说,可以说是判定一个人成功失败的标准。所以我平常跟烦恼很多次的作战,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但这都还不算成功失败。真正的成功失败,是临终那一个最后的大决战──真妄交攻的大决战。成功了,永做闲汉,「拚个今生,永做闲汉」,从此以后解脱这些苦恼的三界;失败的话,你再来一次,就这样子。
这个地方的成功失败,我们净土宗很习惯说:临终有随业往生,有随念往生,是不是。你这个人如果正念没有现前,就随业往生。其实这个随业往生,跟心念也是有关系的。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临终的时候,是由成熟的业力来主导你的心识(阿陀那识)去投胎。什么样的业力叫成熟呢?这个地方是个问题。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你要是临终的时候,不断的去忆念某一个事情,这件事情的业力就容易成熟。就是说:你平常在用功的时候,你稍微检查一下你这个阿陀那识的功能。当然检查是第六意识,就是说你第六意识当中:有些事情是挥之不去,它经常会出现,哪些事情你总是放不下?这件事情好象你一定要把它做了以后,你才满意了。这样子,这个念头对你就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危机了。就是说临终的时候,它就会对你的生命产生主导。你不断的去忆念某一件事情,你就很容易碰触到这一部分的业力,使令它成熟。当然你要是临终的时候不断的忆念弥陀,这个时候阿陀那识就不是跟父母遗体结合,而是跟阿弥陀佛的功德结合。所以说我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跟所有修净土宗的人互相勉励:我们修净土宗的人,往往是偏重修善,不重视断恶,就是你只要念佛就好。其实你念佛是培养往生净土的一个正面力量;但是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负面的力量,你要尽量排除。如果你只是栽培正面的力量,你也栽培负面的力量,而负面的力量是熟境界,往生的力量是生疏的境界,临终可能你就跳不过去了。所以你不能够说很多事情,临终再请人家来开导我。其实一个修行人,你平常检查你就知道──足以引导你内心业力的是哪些心念?当它出现的时候,你不能够说:啊!转念念佛,把它转掉。因为即使你把它转掉,那个功能还是在啊!只是它变成潜伏!你要能够很彻底的放下,就一定要修观,说服你自己这个东西是虚妄相、是苦恼相,这个念头就永远不再生起了,这个负面的力量就会消失掉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跟净土宗的学者,互相勉励!念佛是培养正面的力量;但是你也要尽量消除一些负面的力量,就是这个阿陀那的势力。它今天会引导我们在三界里面执取,这种力量要尽量把它破坏掉。你说临终无障碍,其实你自己占百分之九十;外境的刺激,其实那只是增上缘。所以这个地方阿陀那就讲得很清楚了,我们今天从业力会变成果报,就是「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就是我们自己要去投胎的,不是别人强迫我们去投胎的。这个地方的所知依体,讲到阿陀那的执持义,把业力变成果报的过程,讲得更加的清楚了。看下一科:
辛二、释心(分二:壬一引教;壬二释名)
壬一、引教
这个所知依的自体,除了阿赖耶、阿陀那,还有第三种功能叫做「心」,那么心也是一样,先引圣言量,再引义理来证明。先引圣教量,看论文:
此亦名心。如世尊说:「心、意、识三。」
这个所知依的自体,也可以叫做「心」。怎么知道呢?因为世尊在经典当中,经常提到「心、意、识三。」佛陀在经典当中,习惯性把我们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识,分成三大类:一者、心,心者积集义,就是第八识;二者、意,意者思量义,就是第七意识;三者、识,就是了别意,就是前六转识。佛陀习惯性把我们这个明了分别的心识分成三类。这个地方是说:前面在讲到所知依的时候,是单单的讲到第八识,它的阿赖耶、阿陀那。但事实上,我们要知道第八识,是受着前六识跟第七意识的影响,所以八识是相互作用的。你要谈所知依,你不能够只讲第八识,因为阿陀那为什么会投胎呢?因为第六识不断的忆念某一个法,去刺激它的业力,所以触动阿陀那去投胎的。所以这个地方,前面只是单独的讲第八识,这个地方讲到所知依,就把八识的相互作用都标出来。我们看无著菩萨怎么解释心、意、识?
壬二、释名(分二:癸一例释意名;癸二正释心名)癸一、例释意名(分三:子一出体;子二证成;子三性摄)子一、出体(分三:丑一出二体;丑二显识依;丑三释得名
丑一、出二体(分二:寅一无间灭意;寅二染污意)寅一、无间灭意
「释名」当中分二科:「例释意名、正释心名」。先「例释意名」,解释这个意。在心、意、识当中,先解释这个「意」。「意」当中分三科:「出体、证成、性摄」。先「出体」,先指出它有二种自体:「显识依、释得名」。二种自体当中,第一个是「无间灭意」,第二个是「染污意」。身为意,当然是一种恒审思量。恒审思量,基本上在我们生命当中,它扮演二种功能:第一个「无间灭意」,第二个「染污意」。先看第一个功能:
此中意有二种:第一、与作等无间缘所依止性,无间灭识,能与意识作生依止;
这个思量、这个「意」,有二种差别的作用:「第一」个「与作等无间缘」,这个「等无间缘」,就是说心识它是相续的,它生起消失、消失又生起,中间没有间隔,它不会中断停止。这样子第七意识的相续作用,它能够当作「所依止性」,它能够当作第六意识生起的依止,叫做染净依。就是说第六意识要生起,它必须要仰仗第七意识相续的作用,第六意识才能生起的。那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后面会说明。你要依止它生起,那你就要受它影响了。这个地方「所依止性」,下面地方就解释什么叫「所依止性」呢?因为「无间灭识,能与意识作生依止」。就是说这个第七意识的恒常相续,它能够当作第六意识生起的依止,这第六意识生起,要有第七意识当作染净依,就是讲这个意思,就是说它能够当作第六意识生起的因缘。「第二、染污意」,它本身是染污的,看第二个。
寅二、染污意
第二、染污意,与四烦恼恒共相应者:一者、萨迦耶见;二者、我慢;三者、我爱;四者、无明。
第七意识的思量,它思量的结果,是「染污」的思量。这个「染污」,在唯识学有二层意思。第一个、覆盖真如,让你对我空、法空的真如,产生迷惑,就是染污了。有时候我们总是觉得:内心当中有一个自我,我生命的本来面目不是空性的。那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就是这个「染污」,这个第七意识在干扰你,它覆盖真如。第二个、障碍圣道。当你想要进步的时候,这个第七意识会释放一种讯息,叫你不要修行,障碍圣道。所以这个第七意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今天第六意识依止第七意识生起,当然它会受它影响。那第七意识它的缺点在哪里呢?它有四种的「烦恼」经常释放出来,来干扰第六意识。我们看哪四种烦恼:这四种烦恼生起的因缘,「一者、萨迦耶见;二者、我慢;三者、我爱;四者、无明。」它生起的次第,应该先讲「无明」。这个「无明」就是愚痴,这个地方的愚痴,特别指的是「我痴」,对我空真理的迷惑不清,就是「无明」。对我空真理的迷惑,无明只是迷惑不清,长时间的不清以后,就产生了「萨迦耶见」。这个「痴」跟「见」不同。「见」它是产生一种颠倒的认知,「愚痴」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也不知道什么是错,他还犹豫不决。当它变成「见」的时候,他很清楚的知道,他已经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对;但是他所认知的对,是错误的、颠倒的认知,所以叫做「我见」。由愚痴的增长,而变成我见,我见以后产生「我慢」。所以我们在团体的生活,习惯性总是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自己是不可取代的,把自己的地位高举起来。所以我们在修大悲心,第一个就是修自他平等,其实我们跟其他众生没有什么差别,就是一个明了的心识,想要离苦得乐,就是这样子而已。但是我们习惯性会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这是我慢。「三者、我爱」,我们不但与众不同,我们还爱着自己,在一切人事因缘当中,跟自己利益有关系的,我们会去保护自己。这就是第七意识,它所释放出来的四种邪恶的功能:「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我们看:
丑二、显识依
这个地方开「显」是第六意「识」所「依」止的。
此即是识杂染所依。识复由彼第一依生,第二杂染,了别境义故。
这个「此」就是染污意,它就是第六意「识杂染」的依止处。怎么说呢?怎么说第七意识是第六意识的「杂染依」止呢?因为第六意识,「识复由彼第一依生」,这第六意识依止第七意识而转生。就是前面说的无间灭意,第六意识要活动,一定要附在第七意识的身上,它不能离开第七意识单独活动,不可以的。你要活动,你一定要依止第七意识才能活动。生起以后呢,「第二杂染」。(这个「第二杂染」的下面,要加一个逗号,就是第二杂染,逗号,了别境义故,应该是这样子的。)那这个地方是说明第六意识的生起因缘:第一个、它要依止第七意识而转生;第二个、它受到了第七意识的杂染,来了别这六尘的境界。所以我们作个总结:
丑三、释得名
等无间义故,思量义故,意成二种。
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时候六祖就彻悟了。当时他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哪里想得到,我的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我哪里想得到,我的自性从本以来就是不生不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本来就具足一切,佛说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他没听过佛的话,他自己证实了;「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口气说了这几句。五祖知道他彻悟了,衣钵就给他了。──黄念祖
第七意识,它有「等无间义」、有恒审「思量」,产生我爱、我痴、我慢这样的「义故」,而构成这个「意」的「成」立。这个地方的第七意识,大家要注意:就是说我们今天要不了解第七意识的存在,你一定会产生错误的修行。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邪恶的功能,我们自己也非常不喜欢,自私的心态,我也不喜欢这样子做;但是它就会表现出来,高慢心、嫉妒心。这个心念,有时候你看它看久了、看不习惯以后,你就会产生断灭的思想:啊!干脆全部消灭掉。你就一股脑的把心的功能全部消灭掉。这样子的话,你把邪恶功能消灭了,你要生善、度众生也不可能,灰身泯智了,这就是小乘学者的悲哀了。大乘学者就告诉你说:第六意识没有错,第六意识本身它是无记性的;今天它有邪恶的功能,是受到第七意识的干扰。所以我们经常说:你修行,你在对治烦恼之前,你先思惟一个法语──「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把这一念分别的心,用真如门把它回归到原点:原来我们本性是我空、法空的清净。你把这个「何期自性……」念三遍,这个时候,你要对治烦恼会比较容易。也就是说,我们第六意识习惯跟第七意识在一起,受到它我爱、我痴、我见、我慢的影响。这个时候,你在对治烦恼的时候,先念「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先对治这个染污意,让它跟染污意脱钩,这个时候第六意识它就醒过来了,它就比较好对治。所以你要不知道有第七意识的存在,你对第六意识会产生错误,以为「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这第六意识是染污的根源;其实第六意识它没有错。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因为第六意识生起的时候,一定要依止第七意识,而不幸的是,第七意识是染污的,所以它受到它染污的影响;但第六意识本身没有染污,所以它还是有希望,它可以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就万德庄严。所以你要对治的是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所以这个地方讲第七意识的建立很重要。怎么知道有第七意识的存在呢?这以下,看「子二」的「证成」,证明第七意识的存在。
子二、证成(分二:丑一长行;丑二颂)丑一、长行(分二:寅一问;寅二答)寅一、问
这当中分二科:第一个「长行」,第二个「偈颂」。「长行」当中有一个「问答」,先看「问」。「问」当中,我们看论文:
复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
怎么知道我们内心当中的明了活动,我们这第六意识是受到染污意的干扰影响呢?因为在小乘的经论当中,幷没有提到第七意识的存在,所以小乘的学者对第六意识,就全部的封杀掉了。大乘的学者,为了挽救这个过失,他就必须要建立染污意的存在,让第六意识跟第七意识撇清。
寅二、答(分六:卯一无不共无明过;卯二无五同法过;卯三无训释词过;卯四无二定别过;卯五无想无染过;卯六我执不恒行过)
这当中证明第七意识的存在,有六个回答:「一、无不共无明过;二、无五同法过;三、无训释词过;四、无二定别过;五、无想无染过;六、我执不恒行过。」先看第一个,没有「不共无明」的「过」失。
卯一、无不共无明过
这个「不共无明」,我们内心的无明有二种:第一个叫「相应无明」,这是第六意识所相应的,由环境的刺激引生的,叫相应无明,或者也叫做枝末无明;第二个叫做「不共无明」,它不必环境的刺激,它就会存在的、俱生的,或者叫做根本无明。如果没有第七意识,这样子不共无明就不能建立了,我们看这个论文的意思:
谓此若无,不共无明则不得有,成过失故。
假设没有第七意识,这个「不共无明」这个「不共」,这个无明烦恼是不共于其他烦恼的,很特别的,可以说
是俱生的,你不用其他烦恼的资助,它就会存在的。如果没有第七意识,那不共无明就「不」存在了,这样子就会产生凡圣混滥的「过失」。怎么说凡圣混滥的过失呢?因为第七意识的无明是「相应无明」,这个「相应无明」它必须有染污环境的刺激才有;但是第六意识,有时候到了三宝的境界,它能够听闻佛法、如理思惟,诶,它也产生了清净的心性,他也发起菩提心、持戒、念佛。第六意识,他这样的一个清净心,假设没有第七意识的「不共无明」,这个时候,这个人就跟圣人一样了。如果说我们心中的无明,只有「相应无明」的话,这样子他在清净的环境所栽培的清净心识,就等同于圣人了,这样子凡圣的区分就混滥了。也就是说,一定有一个微细的「不共无明」,不管你内心当中如何的清净,这个俱生的烦恼──我执、我见永远存在的,这跟外在的环境没有关系。所以这个地方「不共无明」的建立,等于是作出了凡夫跟圣人一个明显的判定标准。如果没有不共无明,凡圣就没有办法判定了,这在修行当中,就是一个严重的过失了。所以一定有第七意识,才能够建立不共无明。
卯二、无五同法的过失(分二:辰一标过;辰二释理)辰一、标过
这个「五同法」,就是五识共同法的过失,我们先看「标」出「过」失:
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过失故。
这个「五同法」,就是前五识它有五种共同的法:第
一个、前五识俱依色根,前五识在了别的时候,它都是要依止一个有色法的根,有色根,就是四大所成的根,所以是俱依色根。第二个、俱缘色境,它所攀缘的境界,都是有质碍的色、声、香、味、触的境界,所以是俱缘色境。第三个、俱缘现在,前五识不能攀缘过去跟未来,它只能够了别现在,你能够了知过去跟未来,那都是你第六意识在打妄想,前五识只看到现在而已。第四、俱为现量,前五识了别境界不带名言,它不能带名言都是现量的,它是直接了知的。当你带名言的时候,那表示有第六意识的带动,所以俱为现量。第五、俱有间断,前五识的了别是不能相续的,缘缺就不生了。这「五同法」当中,这个地方特别指出来的是「俱依色根」。就是说前五识的了别,一定有它所依止的根,眼识依止眼根、耳识依止耳根,乃至身识依止身根,它有它的不共所依。假设没有第七意识,第六意识没有根,第六意识跟前五识是互相合作来了别境界,第六意识没有根,那前五识也没有根,那「五同法」就不能建立,就产生严重「过失」了。我们看它的解释道理:
辰二、释理
所以者何?以五识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
因为前「五识」的了别境界,一定要「有眼等」五根来当作它不共所依,或者讲「俱有依」,这个「俱有依」,就是它是同时存在的。既然前「五识」在了别境界的时候,有它所依止的根,那第六意识也要有依止的根。那你说第六意识依止谁呢?你说「第六意识依止第八识,这不可以」,因为第八识是前五识共同依止的;这个根必须要不共的、它专有的,那只好说第七意识。所以第七意识不能建立,那第六意识就不能了别了;因为第六意识的了别,要依止第七意识当根,它才能够生起。这个地方是讲到:如果没有第七意识,第六意识的了别就不能生起了。
卯三、无训释词过
又训释词亦不得有,成过失故。
这个地方是说,这个「训释词」,这解释名词,就不能存在了。我们这一段,看前面的第十四页,佛陀讲到我们的明了性,「如世尊说:心、意、识三」。「心、意、识三」,这个「心」是第八识,这个「识」是前六识。如果说没有第七意识,那这个「意」是谁呢?这个谁,你就讲不出来了,这个解释名词就有过失。说是佛陀明明讲出有心、意、识三种差别:心是第八识;识是前六识;那你没有第七意识,这个意到底是谁?就没办法讲了,就造成「训词」的「过失」──解释名词的过失。我们今天就到这个地方,因为后面会比较多。
这个「所知依」,它是很深层的来探讨我们生命的根源。我经常有一个观念就是:你要改造生命,你一定要先了解生命。你不了解生命,就算你能够作部分的改造,到最后一定会错损菩提。因为你不知道什么该断、什么该保留,等到以后,你一定会因为你过去错误的修行,付出惨痛的代价。与其这样子,我们倒不如刚开始起点的时候,就把内心详细的分析:谁是过失点,谁是可以去带动的,谁是可以依止它修行的,谁是一定要对治的,你要把你内心的状态弄得很清楚,你要知道你在干什么。你这样子,才能作出你内心整个生命的规划。虽然你内心当中,有很多的过失要处理;但是你很清楚过失是哪些,你很清楚。你不能够什么都靠直觉,反正就是所有的念头全部断掉,这样子不但是你本身的压力很大,以后在成佛之道当中,也会引生很多很多负面的副作用。所以这个地方「所知依」就是说:无著菩萨引导我们,很深层的去探讨我们内心的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产生流转的力量?为什么会有清净的力量?等你了解以后,虽然我们一时半刻不能完全做到;但是你的方向清楚了,这就是我们讲的「所知依」,一切的杂染法、清净法的依止处。好,我们今天就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七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六页,「卯四、无二定别过」。
本论的修学纲要,总共有三个:第一个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第三个是究竟果。首先我们研究的第一科是甚深见。这个「甚深见」,就是说我们在修学佛法之前,我们要先通达生命的真实相。通达生命的真相当中,无著菩萨分成二科:第一个是所知依,第二个是所知相。首先我们讲到「所知依」。我们在了解生命的真相,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我们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源?有关这个「生命的根源」,在本论当中,无著菩萨根据大乘的经典,列出了三种名称:第一个是阿赖耶识,第二个是阿陀那识,第三个是心。这三种名称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最为重要的,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身为我们有情众生的生命根源,它的一个相貌,简单的说:阿赖耶识的相貌就是「恒转如瀑流」。就是说我们有情众生的生命,它的一个情况,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恒常相续、前后变化,从过去流到了今生、也会从今生流到未来。这样生灭变化、又恒常相续的水流,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功能呢?在本论当中讲到:这样的一个生命水流,有二个功能,所谓的「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这样的一个生命水流,它本身在不断的流转当中,累积很多很多的种子,有善的种子、有恶的种子。这个种子就像是水流的水,遇到境界风的刺激,就变成了波浪,有种种的善恶现行。那这个波浪又带动了水的前进,所谓的「种现相熏」,这个水跟波浪的交互作用,就产生了一个强大的生命动力。这样的动力,可能是一种善的动力,也可能是一个恶的动力。所以从这样的「种现相熏」,就构成有情众生一个因地的相貌,一个强大善恶业力的产生。第二个它的果相,「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因为种现相熏的带动,使令这个生命的水流──有时候流到天上去,享受安乐的果报;有时候流到三恶道,承受痛苦的果报;有时候流到涅槃的境界,享受寂静安乐的果报。所以说这个阿赖耶识它生命的一个水流,就是不断的在累积一种业力,也不断的在释放果报,这个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源。换句话说,我们今天想要返妄归真,你要先了解到生命的本质:不是上天创造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我们无量劫来累积很多的业力,而且从这个业力的功能当中,又不断的释放果报,这个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源,或者说是「所知依」。这些都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之前,你要很彻底的了解到、观察到这个生命的根源。这一科是从阿赖耶识到阿陀那识,现到讲到心。这个心就不离开所谓的心、意、识,就是说身为一个生命根源的阿赖耶识,它的一个作用,当然不可能单独的活动,它一定有第七意识末那识的配合,还有前六识造业的配合,才会产生一个生命水流的流动。所以讲到心的时候,无著菩萨把第七意识跟前六意识都带动下来,阿赖耶识当然也跟它有密切关系。第七意识在整个所知依当中,它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要证明第七末那的存在。假设我们今天,根据小乘的经论,没有建立第七意识的存在,有六种的过失。这个地方是讲到第四种过失,就是「无二定别过」,这个「二定」指的是无想定跟灭尽定。假设没有第七末那的存在,无想定跟灭尽定就没有差别;没有差别,这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过失。这当中分二科:「一、标过;二、释理」。先看「标过」:
卯四、无二定别过(分二:辰一标过;辰二释理)辰一、标过
又无想定与灭尽定差别无有,成过失故。
这个地方是讲到禅定的状态。我们欲界众生的心,或者是昏沉、或者是掉举;但是我们能够透过对一个所缘境的专注力跟相续力,「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就能够把我们的心,从昏沉、掉举的状态,调整为一个明了寂静的状态,就是所谓的禅定。在所有的禅定当中,无想定跟灭尽定是非常特别的。因为基本上,一般的四禅八定,它第六意识的活动都是存在的;至于无想定跟灭尽定,通通没有「想」。也就是说,这个无想定跟灭尽定,在刚开始修禅定的时候,它的一个作意,就是对这个「想」的厌恶,就是感觉到这个「想」、这个思想是一切过失的根源,就是:我为什么会有烦恼、会有痛苦呢?因为我有思想。所以就用种种过失的相貌,来呵责这个思想,说:我们这个「想」,如病、如痈、如疮。呵责以后呢,再用专注的力量,来对治这个「想」。当然一切法因缘生,这个「想」也是一个生灭法,经过你对治以后,它第六意识的「想」就不再活动了。第六识不活动,那前五识也不活动,所以这个粗显的前六识就完全不活动。
这个时候,假设不安立第七意识,凡夫的「无想定」跟圣人的「灭尽定」就没有「差别」。就是说所有的过失都是「想」,你把「想」灭了、我也把「想」灭了,这样子凡夫的「无想定」,跟圣人的「灭尽定」就「差别无有」,成为凡圣混滥的过失。我们再也没办法去界定:什么是圣人?什么是凡夫?这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使令我们产生了犹豫,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过失。
辰二、释理
谓无想定染意所显,非灭尽定。若不尔者,此二种定应无差别。
事实上不是如此,这个「无想定」是有漏的心「意所显」,「灭尽定」是一种无漏的心意所显。也就是说,外道的无想定,他内心当中我执的烦恼是没有消灭,在无想当中,他还是很清楚的知道──「我」是存在的,但是这个「我」现在落入在无想的状态。圣人的灭尽定,它是跟我空相应的智慧,那是无我、无我所的一个平等的境界。所以假设没有第七意识,这个无想定、灭尽定就没有「差别」,这样子就产生一种过失了。这个地方,我们到下一段再继续的说明。
卯五、无想无染过
这个地方的「无想」是讲无想天,无想天没有「染污」的「过」失,如果没有第七意识,无想天就没有染污了,这样子跟事实相违背。我们看论文:
又无想天,一期生中应无染污,成过失故。于中若无我执我慢。
这个「无想」定,它是一个禅定;这个「天」,是一个果报。就是说他在人世间的时候修无想定,死了以后生到色界四禅,享受「无想天」五百劫的生命。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无想天的天人有四百九十劫,是落入无想。假设没有第七意识的存在,第六意识的「想」消失以后,这个人就是一个无漏的圣人了!这样子就跟事实相违背。因为他的「想」消失以后呢,他这一期生命当中,没有我执、我爱、我慢、我痴,那就有混滥于圣人的「过失」。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我们今天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我们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就是说假设没有第七意识,这个时候你会说:那我为什么会有欲望、有瞋恚、有这些负面的情绪呢?你就会把所有的过失,归咎在第六意识,因为有第六意识的思想,所以我才有这么多的烦恼。这个时候,你就把第六意识当作你的敌人加以对治,这样子的结果就错损菩提了,误会了第六意识。
所以佛陀说:周利盘陀伽为什么那么愚痴、心识有时候特别暗钝呢?说他出家以后,背一个偈颂,「百日不能成诵」。一个偈颂也没有很多,四句偈,他背了一百天!佛陀说:他前生曾经待过无想天,他那个四百九十劫的无想,这第六意识生锈,不能再活动了。所以,蕅益大师说: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这是事实;但是它也是「众妙之门」。「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是的,当第六意识受到第七意识干扰的时候,它产生很多的烦恼障碍;但是诸佛正遍知海,也是从心想生。一个人能够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也是依止第六意识,你能够在佛前受戒的时候发菩提心,你仰仗的是谁?仰仗的是第六意识啊!这问题不在第六意识,是第六意识后面的根──第七意识。所以你今天在修行的时候,不能把这个敌人认错了。当然你要不研究唯识学,你就很容易认为说:反正我修行就是无想,我什么都不想!你什么都不想啊,你那个寂静状态的下面,累积了无量无边的垃圾,都没有消灭,就是用无想,把这些烦恼的种子全部压住。这就是为什么无想定的定出来以后,他的烦恼一点都没有减少,因为没有彻底的去解决根源。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明白第七意识的过失,是非常重要的。你能够知道,你在所有的修行当中,你所对治的是染污末那,而不是第六意识。因为第六意识,是受染污末那的影响,这个地方是讲这个意思。
卯六、我执不恒行过(分三:辰一显正;辰二斥非;辰三结立)辰一、显正
这是第六种过失,这当中有三科:「一、显正;二、斥非;三、结立。」看第一科「显正」:
又一切时我执现行,现可得故,谓善、不善、无记心中。
我们一般的凡夫,这个我执的现行,是在一切时活动的,这个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以感觉得出来。不要说
是造恶,就算你去修善、你去拜《八十八佛》,你只要我空、法空的正念没有现前之前,你一定会认为:我在拜《八十八佛》、我在念佛、我在持戒。我们会在这个剎那剎那生灭的明了心识当中,捏造一个常住不变的自我,依止这个自我,来推动所有的善业跟恶业,这就是所谓的「一切时我执现行,现可得故」。什么叫「一切时」呢?包括「善、不善」跟「无记」的「心中」。我们凡夫就是这样子,依止自我意识来造业,这是我们自己能够感觉得到的。
辰二、斥非
若不尔者,唯不善心彼相应故,有我、我所,烦恼现行,非善、无记。
「若不尔者」,假设不建立染污末那,所有的染污都是由第六意识来承当这个过失。这样子讲呢,第六意识有时候起善、有时候起恶:它起恶的时候,有我执相应,这是很容易了解的;假设今天所有的过失是由第六意识来承当的话,那第六意识起善心的时候,它就不应该有我执了!也就是说,这个我执是染污的,这个善根、染污是不能共存的,所以只有第六意识在「不善心」所的时候,才有我执「相应」。什么叫做「我执相应」呢?「有我、我所」的「烦恼现行」,而不是在「善」跟「无记」的心中有我执相应,这样子就违背了现实的状态。就是说第七意识不存在,那这个我执,就是第六意识产生的。这样子讲的话,第六意识有时候起我执,它起恶心的时候起我执;它起善心的时候,就不应该起我执:那这个我执就不能够普遍三性,这样子就成过失。那应该怎么辨呢?
辰三、结立
是故,若立俱有现行,非相应现行,无此过失。
所以我们应该说:这个我执跟第六识是「俱有现行」,「俱有」就是二个同时存在、二个俱生俱灭,同时的活动。就是说你第六意识活动的时候,不管你造善、造恶、无记,这个第七意识是恒常存在,就不断的释放一个讯息──「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推动你善、恶、无记的业力。第七意识跟第六意识叫做「俱有现行」,而不应该说「相应现行」。「相应现行」就是说,第六意识跟我执相应、或者跟烦恼相应,既然相应,就是有时候相应、有时候不相应,这个时候时有、时无,就不是同时存在。这样子就没有过失,「俱有现行」就没有这种「过失」了。这个地方是讲到第七意识安立的必要性。
我想我们今天了解这个「所知依」,当然它主要的内容是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但是你了解第八识,它心识的活动是相互的互动,它也不是单独的活动,它跟第七意识有密切的关系。怎么说呢?在《成唯识论》上说:第七意识在我们的内心当中,产生的影响力有二个:第一个「内扰第八而成赖耶」,它干扰第八识,使第八识变成阿赖耶识;第二个「外扰前六皆成有漏」,它向外干扰前六识,使前六识所造的业变成有漏。
我们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内心的状态,详细的分析有三个层次:前六识、第七意识跟第八识。这个居于中间的第七意识,它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个、它向内干扰第八识。第八识它的功能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我们就会问:它为什么会不断的在收集业力的时候,这个业力又会变成果报呢?就是说这个生命的水流,它为什么会不断的流动呢?为什么我们死掉以后,很自然的这个业力,又会从这样的种子、这种潜伏的功能,变现一个果报呢?这个时候跟第七意识有关。就是这个第七意识的无明,它有「润生」的功能,滋润生死的功能。我们应该要了解生死是由业力所招感;但是没有无明的滋润,这个业力不能得果报。所以阿赖耶识身为一个生命的水流,它之所以能够不停止的流动下去,跟第七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假设第七意识不执我,这个阿赖耶识马上转成大圆镜智,它不再流动了。所以第八识会不断的创造这种生灭相,跟第七意识有关的,因为第八识不能控制自己,它也不能作主的。这个「恒审思量我相随」,第七意识老是跟第八识在一起,「内扰第八而成赖耶」,把这第八意识转成阿赖耶识了。第七意识的影响,不只是润生而已,它还发业,发动有漏的业力。就是前六识在造业的时候,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它是主,它带动前五识造业的时候,非常不幸的是,第六意识以第七意识为根。身为第六识的根──染污末那,它就不断的给第六意识一个错误的讯息,就是「恒审思量我相随」,它一直告诉第六意识:你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使令第六意识所造的业力,通通变成有漏的业力,都是跟私心、欲望相应有所得的有漏业力。所以说这个第七意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它发动了有漏的业力,再把这个业力,加以滋润而得果报,所以我们就不得不了解它了。就是在整个转凡成圣的过程当中,第七意识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这就是我们必须要建立它的理由。所有的佛法都不是碰运气的,你要扭转一种心态,你要先了解它的相貌,你不可能说你不了解,刚好运气让你碰到,你把它转变了,不可能!一定是有正确的观照力,才有正确的行动力,所以了解第七意识的相貌,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六转呼为染净依」,所有染净的根源。这个地方是讲到心、意、识的「意」,第七意识的一个存在的情况。
丑二、颂(分三:寅一显六种过失;寅二显过失种类;寅三释不共无明)寅一、显六种过失
前面讲到这个「意」,是用长行文的内涵,这个地方用「颂」再作一个总结。这当中有三段:「一、显六种过失;二、显过失种类;三、释不共无明」。先看「显六种过失」:
此中颂曰:若不共无明,及与五同法,训词二定别,无皆成过失。无想生应无,我执转成过,我执恒随逐,一切种无有。
这个地方是讲到「六种过失」,以二个偈颂来作总持,先看第一个偈颂,「若不共无明」。「不共无明」是第一个偈颂,就是没有第七意识,就没有不共无明;「及与五同法」,也就没有「五同法」,这是第二个;「训词」是第三个;「二定别」是第四个:前面这四个,「无皆成过失」。「无」就是说,假设没有第七意识,前面四个都不存在,就构成过失了。「无想生应无,我执转成过」,这是第五个,就是说没有第七意识,「无想」天的生命当中,「应无我执转生」,这样子也是过失──第五个过失,「无想生,应无我执转」,这样子成过失。看第六个「我执恒随逐,一切种无有。」凡夫的我执,在一切时当中活动,这是一个现实的状态,如果没有第七意识,「一切种无有」,这个「种」就是不能够在善、恶、无记的心中存在,只能够在恶心存在,这样子违背现实状态,也成过失。就是说,我执本来应该是恒常的随逐有情在活动,不管造善造恶;没有第七意识,「一切种无有」,第六意识就不能够在一切的善、恶、无记心中活动,这样子跟现实的状态相违背了。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是把前面的六种过失,以偈颂的方式,把它作一个重颂。
寅二、显过失种类
这个地方把过失分成三个种类:
离染意无有,二三成相违,无此一切处,我执不应有。
「离染意无有二」,是第一种种类,说远「离」了这个「染」污「意」的存在,就没有一跟「二」的存在。「
一」是不共无明,「二」是五同法,没有第七意识,就没有不共无明跟五同法,这样子是违背了圣教量──这第一种过失,跟圣教量相违背。佛陀在经典当中,明显讲到有不共的俱生无明,跟五同法的存在。「三成相违」,这个「三」指的是「训词、二定别跟无想天」,就是三、四、五这三个,是违背了凡圣的差别。没有第七意识,这样子凡圣就没办法界定,这是第二类的过失──凡圣就有没有差别的过失。「无此一切处,我执不应有。」这是第三个种类,「无此」这个「此」,就是没有染污末那;没有第七意识的话,第六意识就不能够在一切的善、恶、无记的心中活动,那这个我执的现行,就不能够一切时存在;不能一切时存在,就有违背了现实状况的过失。违背圣教量、违背凡圣的差别、违背现实的状态,无著菩萨把这六种过失,归纳成三个品类。
寅三、释不共无明
这个「不共无明」,是修学大乘佛法一个非常重要的所观境,所以他特别从前面的六种过失当中,把「不共无明」提出来,特定的加以解释,就是你要了解这个贼,你才有办法把这个贼消灭。
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
「不共无明」在我们内心当中,它有二大作用,身为一个不共无明,「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这是第一个功能。我们凡夫,如果没有志向追求圣道,只是积集福报,有时候随顺烦恼造业,你就感觉不出「不共无明」的存在。但是当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你内心跟这个「真」实「义」,这个真实义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你开始修习我空、法空智慧的时候,这样的「心」逐渐逐渐生起的时候,「常能为障碍」,这个第七意识的不共无明,它就经常的来障碍你,因为你开始在对治它,它就开始去障碍你。你修我空观、法空观,特别是修我空观,你会感觉到:你内心有一种很特殊的矛盾──这违背凡夫的正常思考。我们无量劫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造业、得果报;现在你修我空观的时候,就发觉你开始在动摇你无量劫来的一个正常思考,这样的思考,它会反弹的。这个时候反弹所释放的力量,是谁释放的呢?就是「不共无明」,你修学圣道的时候,它呢,「常能为障碍」,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俱行一切分」。当你从止观的所缘境出来的时候,在平常的活动,你不修止观的时候,它跟第六意识一起活动,来覆盖你的真如,它就不断的给第六意识一个错误讯息,在内心当中捏造一个自我,使令第六意识在所作所为的时候,习惯性的保护自我、高举自我,使令我们很难创造出非常美妙的善业,所有的善业,都是以私心为出发点。这些是怎么回事呢?都是第七意识,对第六意识产生的干扰。就是说它覆盖真如、障碍圣道,它的过失就是这二个。这二个就很严重了,它本身是不造罪业,没有错,但是它间接的误导第六意识去造业。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菩提心),诸位受了菩萨戒也知道,你失掉了菩提心,你所有的断恶、修善、度众生,只是一个人天的善法;没有菩提心的摄受引导,你跟无上菩提就不相应。这个地方,马鸣菩萨说:菩提心有二种,一种菩提会退,一种菩提心不会退。有些人发了菩提心,他容易退;有些人发了菩提心,不容易退。原因在哪里呢?《起信论》上说:如果你的菩提心,是依止事相的因缘所发的菩提心:诶!你看到三宝的庄严发菩提心;或者遇到人,有善知识摄受你,你也发菩提心。依止外在的人事因缘,所发的菩提心,在《楞严经》说:依止「生灭心」所发的菩提心,这样的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遇到恶因缘,就产生退转。第二种菩提心,它是依止不生灭心,就是说他能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能够经常观察我们这个明了的心识:虽然我现在的心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也缺乏很多很多福德、智慧的庄严,在整个菩萨道当中,我还有很多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事业要做。没错!但是,把这些如梦如幻的善恶功能拨开以后,我们发觉到:我们这个明了心识的体性是「如」,三世诸佛清净的本性也是「如」,一如无二如。这个时候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思想,开始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就不会退转。
什么叫不退转?就是说:所有人的菩提心都退了、都不想行菩萨道了,你还是可以行菩萨道。你不会受外在人事的变化,而退失菩提心。就是说,我们一个人会退失菩提心,这个地方,不共无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是说,一个人,你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来不知道有这种观念,你也可以发菩提心。是的,那你这个菩提心的中间,有一个我执──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这四种烦恼,在加持这个菩提心。这个时候,你的菩提心是危险的菩提心。就是这个自我意识,一个人的私心,是很难跟菩提心共存的。我们行菩萨道,虽然不能够马上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你刚开始不得不建立,因为这个牵涉到你的种姓──大乘圆顿的种姓。你能够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光是深信这样的思想,所有的逆境现前,不能够影响你的菩提心。就是不二法门的殊胜,在于它的一个不生灭性,它不会因为外在因缘而生灭。当然你菩提心坚固,你的成长过程当中,虽然会有逆境,跌跌撞撞的;但是总有一天,你能够不断的往上爬。那么资持你的,就不只是宗教的信心而已,而是对内心一种深观的智慧,在资持着你前进。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不要小看第七意识──这个不共无明,它是那么微细,好象它也不能造什么罪业;但是你看「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从大乘的角度,它的过失是非常严重、非常严重的。它把我们凡夫的心态跟佛的心态加以区隔。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到这个观念说:一个人要建立感应道交的思想。当然,「感应」这不是单方面,我的心跟佛的心要能够心心相应。蕅益大师说:一个人能够深信你能往生、深信你能跟弥陀感应道交,「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深信自他不二,你才能够在临终的时候,很清楚的知道:「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是我心内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所以不管你发菩提心也好、不管你要建立感应道交的思想也好,你不相信感应道交,所有净土的法门通通免谈;因为你能够往生,是仰仗佛力的加被,而不是你的戒定慧。印光大师说:「没有佛力的加被,阿罗汉都去不了净土。」因为阿罗汉的神通,只有到一个大千世界,而它是十万亿个大千世界。所以你往生净土,跟你的戒定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跟你的信愿持名,有决定的关系。而这当中的信心──你相信弥陀能够跟你感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然你这个相信,不是嘴巴说说的相信,而是你能够很深信的相信。什么叫感应呢?印光大师讲得很清楚:「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的心,投入到弥陀的心中;弥陀的心,投入到我的心中:彼此间能够相互的交流,那一定要建立在同体的法性。你要建立同体的法性,你必须打破你内心的自我意识。当然,你说:「诶,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严庄严,你跟我不一样,我们是二个个体;但是没关系,我归依你!」那这样也可能会往生,但这样的信心不是很坚定──二个个体嘛!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之所以要了解「不共无明」,就是说不管你从发菩提心的角度、从感应道交的角度,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都要对治,你才能够从一种个体的自我意识,进入到三世诸佛所共同安住的平等法界。这个时候,你依止不生灭的心性作平台,断恶、修善、度众生,才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
子三、性摄(分三:丑一法;丑二喻;丑三合)丑一、法
这个地方是说,第七意识它的体性是俱生无明,或者说是不共无明,那它的体性,到底是什么所收摄呢?这当中有三科:「一、法;二、喻;三、合。」先看「法」,先法说。
此意染污故,有覆无记性,与四烦恼常共相应。
第七「意」识它是所有内心「染污」的根源,它本身是染污,它也染污第八识、也染污前六识,它自己染污,也染污别人。它的体性是「有覆无记性」,它本身是非善、非恶,它也不造善、也不造恶;但是它覆盖真如、障碍圣道。为什么它会这样做呢?因为它经常的跟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四」种「烦恼相应」。因为它的体性很微细,所以我们经常会忽略它的存在。因为它不造恶,所以我们总觉得造恶好象是第六意识,所以就对第六意识很厌恶。就像小乘的学者,一定要把第六意识消灭,他才感到安心。其实第六意识它是不决定的,它是众祸之门,也是众妙之门,关键点是第六意识后面的第七意识,问题点在这个地方。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第八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八页:
丑二、喻
第八卷
我们前面讲到第七末那识的功能作用,这以下讲到它的体性,第七意识的体性是有覆无记性。也就是说,在内心的所有作用当中,第七意识它是不造业的,造善、造恶跟它完全没有关系的。身为一个第七末那,它在我们内心状态当中,主要有二大功能:就是覆盖真如、障碍圣道,所以叫做「有覆」,这个是讲到它的体性。这一科是一个法说。这以下看譬喻,就讲出一个譬喻。看论文:
如色、无色二缠烦恼,是其有覆无记性摄,色、无色界缠为奢摩他所摄藏故。
比如说外道修习禅定,他没有修学大乘佛法,不知道我们内心当中,有这个染污末那的过失,他会跟着一般人的思考一样,就会认为:所有的痛苦,跟第六意识的思想有关系。所以怎么办呢?就以禅定来调伏第六意识的「想」。到了「色」界、「无色」界的这二种天人,「二缠烦恼」,这二种法界都还有些烦恼的系缚。这个色界、无色界,已经没有欲界的烦恼,所以他的烦恼「是有覆无记」所收「摄」,不像我们欲界的烦恼那么粗重。就是说,在他这个微细的明了寂静心当中,他对我空、法空的真理是覆盖的,可以说是一种愚痴的状态,套一句蕅益大师的话:这二种天人「为三昧酒所醉」,在这个三昧当中,如痴如醉,以为是涅槃,其实是跟颠倒愚痴相应的。「色、无色缠为奢摩他所摄藏故」,就是说,这个色界、无色界天人的烦恼,是被禅定所调伏,虽然他能够暂时到色界、无色界;但是当他禅定失掉的时候,他来到人间,他的烦恼是一点都没有消失,只是如石压草,以禅定把无量无边染污的烦恼压住。因为烦恼它有个根源,就是染污末那,你不对治我执,这个烦恼都跑到我执里面去了;等到你禅定失掉的以后,所有的烦恼又从我执里面跑出来。所以说,你这样的修行,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这个地方是讲出一个譬喻,这以下「合」法,把这个法跟喻作一个总结。
丑三、合
此意一切时微细随逐故。
所以说第七「意」识,它的过失虽然微细,但是可怕的是:它是「一切时」,不管你到天上、人间,它「微细」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那是恒常的「随逐」有情,它不会舍离的。这个地方讲「一切时随逐有情」,这一句话我们解释一下。在《唯识三十颂》,天亲菩萨解释第七意识跟我们的关系,他说得比较清楚,他说:「随所生所系」。第七意识它不向外攀缘,它对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完全没有任何的兴趣,它只向内攀缘。攀缘谁呢?攀缘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攀缘阿赖耶识的呢?「随所生所系」,就是随着第八阿赖耶识投生到哪一道去,它所生的果报,就以这个果报的内心世界当做自我,随着它所生的果报,以这个果报体为自我,「随所生所系」。就是说,这个我执到底怎么界定呢?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不是一样呢?今天的我跟明天的我有没有一样呢?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有没有一样呢?完全不一样。如果「我」完全一样,它就是一个涅槃的无为法;其实「我」是一个生灭法,你看到这个地方──「随所生所系」。你是一只蚂蚁的时候,你以蚂蚁的内心世界为自我;你是一个转轮圣王,你以转轮圣王的身心世界为自我:这个只是粗分的,约着一期生命。如果从细分的角度,「随所生所系」,是约着一剎那为自我。就是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它每一个剎那,剎那剎那生灭的时候,它累积业力变现果报、累积业力变现果报,顿生顿灭的时候,阿赖耶识就以当下的心念为自我,以当下每一个明了心识的阿赖耶识为自我。这个时候,《成唯识论》提出一个质疑说:第七意识,不像前六识去攀缘广大的六尘境界,当然不容易得到禅定,因为禅定要「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第七意识那么专心的攀缘第八意识,它应该早就得到禅定了!(呵呵)而且它应该也知道,第八识是变化的!你一天到晚看着第八识,第八识它不断的流动,你拜了一部《八十八佛》,你第八识变化了,善的功能增加,它所释放的果报也不同。为什么第七意识从无量劫来,不断的攀缘第八识,它还不知道第八识有变化,还一直认为是自我呢?因为第七意识缺乏念心所,它没有明记不忘的念头,它不能把过去所攀缘的观、经验加以累积,它只知道现在,它不能攀缘过去,也不能够忆想未来。就是,阿赖耶识它不断的剎那剎那生灭,它就以当下生灭的心识为自我,这叫做「随所生所系」,也就是所谓的「一切时随逐有情」。就是说,阿赖耶识的执着自我,它不管过去、也不管未来,它只管当下,这就是它「执我」的相貌,「一切时微细随逐故」。这个地方是把第七意识──染污末那的一个相貌跟体性,作一个说明。
癸二、正释心名(分二:子一出体;子二释名)子一、出体
这个地方的心、意、识,无著菩萨是先解释意跟识。从论文来看,无著菩萨是把这个意、这个染污末那,作了比较详细的发挥。第三个我们解「释心」,「心」当中有二科:第一个「出体」,第二个「释名」。先指出它的「体」性:
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可得。是故成就阿赖耶识,以为心体。由此为种子,意及识转。
这个「心体」是「第三」,换句话说:识是第一、意是第二、心是第三。什么是心的自体呢?「离」开了「阿赖耶识」,就没有心的自体,换句话说,「是故成就阿赖耶识」,就是「心」的「自体」。也就是说,身为一个有情众生的根源,虽然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出阿赖耶识、阿陀那识跟心,其实它的体性是一个,约着不同的功能,安立了不同的名称,其实体性是一个的。依这个阿赖耶识「为种子」,里面的种子不断的受熏持种,它也就变现「意」跟「识转」生。这个地方,是说明心、意、识的相互关系,就是说为什么会有意跟识呢?其实是由种子所变现的。比如说,你前生要是到过畜生道,你今生就会有愚痴的状态,就是有这个功能的相续;你要是前生是天人,做过天人、欲界天,你今生就会有贪欲的等流;你前生要是待过阿修罗法界,你今生的瞋心、对立心也特别强。换句话说,你这个第六意识,它跟你前生的造作有关系,所以叫做「恒常相续」,它能够把你前生生命的经验功能,累积到来生去,它有相续性。所以说,我们意跟识的了别性,其实是由第八识所转生出来的。
子二、释名(分二:丑一问;丑二答)丑一、问
何因缘故,亦说名心?
丑二、答
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
这当中有一个「问、答」。说是什么样的「因缘」,佛陀在经典当中,把第八识安立做「心」呢?因为有「种种」染净现行「法」的「熏习」,而成就了「种子」,这个种子就是一种善恶的功能。这个心,它能够把善恶功能加以「积集」,收集起来,就是第八识它不能造业,但是它有一种功能,把前六识所造的业全部累积起来,它能够积集所有的种子,所以叫做「心」。
到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根据大乘的经典,把这个「所知依相」,包括阿赖耶识、阿陀那识跟心,都讲完了。这三种功能,阿赖耶识是一个总相的说明,它讲到因相的功能,也包括果相;阿陀那比较偏重果相──执取、执受,包括我们如何去结生、投胎,投胎以后,果报怎么样的生长,都跟阿陀那有关系;这个心它的功能是偏重在因相,所以「心」偏说是「有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偏重在一种潜伏的功能,它能够累积很多的功能,安立做心。它能够执受果报,叫做阿陀那;因果的和合就是阿赖耶,阿赖耶是比较广泛的总相。这个地方,是讲到依止大乘的经典,安立阿赖耶。
这以下「释妨难」。我们看科判,把它疏通一下,看第十三页。十三页当中,「阿赖耶识」,当然是它的自体;第二科「阿赖耶识的异门」,「异门」当中有二科:「训释安立、叙破异执」,先解释它不同的名称,再破除异执。在解释它的二种名称当中,有三段:「一、依大乘教;二、依声闻乘教;三、总成」。依止大乘教当中,又分二科:第一个解「释异名」,就是阿赖耶识的其他名称,有「阿陀那」跟「心」;第二个「释妨难」,先把大乘教所知依的名称解释出来,这以下再解释它的妨难。
庚二、释妨难(分二:辛一难;辛二释)辛一、难
「妨难」当中有二科:第一个「难」,第二解「释」。先看问难的相貌:
复次,何故声闻乘中,不说此心名阿赖耶识、名阿陀那识?
从大乘的角度,建立第八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地方,小乘的学者就说:这个第八识在大乘佛法,可以说直接影响到你的大乘种姓,你了解不了解第八识,可以说从根本上界定你是什么种姓。从修学佛法的角度来说,这就非常的重要。既然这么重要,佛陀在小乘的《阿含经》当中,为什么没有提到我们现前明了分别的「心」识,有「阿赖耶识」摄藏的功能、有「阿陀那」的功能呢?为什么没有提到这一点?请解释一下。
这个阿赖耶识,它是我们生命的根源。从大乘角度,在探讨心的根源,我们习惯性的解释,都是从它的生灭变化,也讲到它的恒常相续,譬如水流。但是如果你看小乘的经论,对心本质的描述,它只偏说无常:我们的心是生灭变化的,是苦恼的根源,「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故空」。也就是说,在小乘的经论,它对心性「空」、「无常」的这一部分,有详细而广泛的发挥;但是对于内心当中,这种相续的功能、它能够累积很多功能这一部分,这个相续性,佛陀讲得非常的少。为什么佛陀在小乘经典当中,对内心的世界,只偏重无常、无我,而不讲到内心的相续性呢?这个小乘学者就提出了质疑。这以下,看无著菩萨怎么解「释」:
辛二、释(分二:壬一略;壬二广)壬一、略
这当中有二科:第一个「略说」,第二个「广说」。先看「略」:
由此深细境所摄故。
先作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说,这个内心的相续,为什么佛陀在《阿含经》当中不说呢?因为这种相续的活动,太「深」沉微「细」了,不是小乘人所能够明白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承认,修学佛法,每一个人有他不同的根性;虽然说佛性平等,但是无量劫的熏习,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确有他坚固而不容易动摇的看法。一般来说,小乘的根性,他比较能够接受思议境,就是能够心思口议的。你说生命是无常的,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简单的观察一下,就可以感觉到你昨天跟今天有变化:这是无常,所以是不安稳,所以是苦,苦,所以你不能作主,就是没有自我。所以小乘的学者,他只能够接受思议境的佛法。至于大乘甚深的不思议境,天台宗智者大师经常说:修圆顿止观,第一个观不思议境,入不思议的不二法门。这种非空、非有的不二法门,这即空、即假、即中的不二法门,非小乘人所能够理解。他不能够理解,你为他讲,他反而产生障碍。所以说,佛陀不说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根性没办法理解这种──说它是恒常相续又前后变化,前后变化又恒常相续,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中道,这样的思考,小乘的学者没办法接受。没办法接受,只好讲「无常」的这一部分;「相续」的这一部分,佛陀就隐而不说,因为这是「深」沉微「细」的不思议境,不是小乘的根性所能够接受的。这个地方是一个略答;这以下,把这个思想「广」泛的加以回答,这当中有「征」跟「答」。
壬二、广(分二:癸一征;癸二答)
癸一、征
所以者何?
癸二、答(分二:子一释不为声闻说;子二释为菩萨说)子一、释不为声闻说
由诸声闻,不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于彼,虽离此说,然智得成,解脱成就,故不为说。
先回答,佛陀为什么「不为声闻」人「说」这种不思议境呢?这个阿赖耶识的观念,因为「声闻」人的根机,「不于一切境智处转」,声闻人他的基本思考是出离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在这种强烈出离心的驱动下,他的心情一心一意的想要趋向涅槃;所以对于成就无上菩提、成就万德庄严,他是不生好乐的。所以他只偏重在断恶的自利行,他不必在一切人事的境界,乃至一切的智慧(法门的修学)当中去修学。所以佛陀对于小乘人,不讲这种不思议的所知依,他也可以依止无常、无我的智慧,来「成就」三界的「解脱」,满足他出离心的一个需求。就是你有这种需要,佛陀为实施权,先满足你这个短程的目标。再看第二个:
子二、释为菩萨说
佛陀为什么「为菩萨」宣「说」呢?
若诸菩萨,定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为说。
若离此智,不易证得一切智智。
身为一个「菩萨」,你刚开始就发无上菩提心,你不是以了生死为目标而已,你是以无上菩提,广度众生,上求下化为目标,所以你必须在「一切」的「境」──「众生无边誓愿度」,一切的人事因缘,乃至于「法门无量誓愿学」,一切善法的波罗蜜当中去修学。你要在「一切境智」而「转」,你对于这个生命的根源,所谓的「所知依」假设不了解,你就「不」能「证得一切智智」了。这「一切智智」就一切种智,简单讲就是空、假、中的智慧,这中道智慧。天台宗说:佛法的生命观,简单的说就是因缘观。佛教习惯性的观察因缘,都是分成杂染的缘起跟清净的缘起、杂染的还灭跟清净的还灭,所以开展出四圣谛的法门。智者大师认为:佛法的总纲,其实不离开苦集灭道。不过这个地方,在修习四圣谛,或者说佛陀在开显四圣谛,的确有所不同。智者大师说:佛陀对小乘人开显四圣谛,偏重苦谛,偏重无常;佛陀为大乘的学者开显四谛,偏重道谛。就是说,如果你四圣谛偏重在苦谛,当然生命的本质是苦,就是以消灭苦为你的生命的重点,那么消灭苦,趋向涅槃,这样子的四谛叫生灭四谛,是对立的。也就是说你的生命只有二个选择:第一个在三界的苦果,第二个在涅槃的寂静,它是空有、苦乐、生死、涅槃的一个对立思考,叫做生灭四谛。大乘的思考,偏重在道谛,他认为生命不决定是苦,也不决定是乐,关键点在你是不是有「道」?是不是有波罗蜜?只要你有六波罗蜜的善法,生命就能够改造。这就是为什么大乘的学者,有所谓往生净土的思想。当然净土不是涅槃,它有依正庄严,那当然就是有生命现象。就是说,大乘佛法的思考,偏重在道谛;小乘的思考,偏重在苦谛:这当然是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思考,在生命的修学当中,也就有不同的结果。就是说,你对你成佛之道的规划,你应该怎么规划,你就会有不同的思考。身为一个声闻人,他不是志求无上菩提,他就不须要了解这个不思议境的法门,他也就能够了脱生死、消灭苦果。但是你身为「菩萨」,你想要成就无上菩提,那么了解这个阿赖耶识、这个非空非有相续变化的心识,这就非常的重要;离开这样的一个了解,你就没办法「证得一切智智」了。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大乘经典当中广泛的宣说,而在小乘的经典当中没有详细说明的理由。好,我们看下一科:
己二、依声闻乘教(分二:庚一标密意;庚二释异名)庚一、标密意
前面讲到阿赖耶识的异门,是依止大乘教;这个地方,是依止小乘教。这当中有二科:第一个「标密意」,第二个「显异名」。这个「密意」就是密藏其意,佛陀没有完全说出来,但是说出了一部分,这个叫做密意。
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
无著菩萨说:其实平心而论,佛陀不只是在大乘的经典当中讲到阿赖耶识;其实在小乘的经典当中,佛陀也用「异门」,「异门」就是其他的方式、其他的名称,或者是「密意」,佛陀也少分的宣「说阿赖耶识」。这个地方总标。这以下「释异名」,详细的加以解释。
庚二、释异名(分三:辛一阿赖耶;辛二根本识;辛三穷生死蕴)辛一、阿赖耶(分二:壬一引教;壬二结显)壬一、引教
佛陀到底是用什么名称来解释阿赖耶识呢?在小乘的经典当中讲到三个名称:第一个「阿赖耶」,第二个「根本识」,第三个「穷生死蕴」。先看第一个「阿赖耶」,阿赖耶当中分二科:「一、引教;二、结显」。先看「一、引教」:
如彼《增壹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现世间。
譬「如」在小乘的《增一阿含经》当中,佛陀说:「世间」的「众生」是「爱」着「阿赖耶」的。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第七的末那,这个恒审思量的染污末那,它是「随所生所系」。这阿赖耶识,它不管到天上、或者人间、地狱,对于那个储存无量无边的功能、释放果报的明了微细的心识,我们是爱着的。那爱着阿赖耶识是怎么爱着法呢?这以下讲出三种差别:「乐阿赖耶」,「乐」是指现在,我们爱着现在的阿赖耶;「欣阿赖耶」,这个「欣」指的是过去,我们不是现在爱阿赖耶,我们过去也曾经爱过阿赖耶,过去的阿赖耶;「喜」,假设我们没有解脱生死,我们对于未来的阿赖耶,也是非常的好乐:现在、过去、未来都是爱着的。
大悲的佛陀,为了「断」除生死「阿赖耶」的根源,才宣「说正法」的。身为一个弟子,内心「恭敬」、「摄耳」专注的听法,安住在「求解」脱之「心」,依止这样的一个正见「法随法行」,「法」是我们的目标──大般涅槃;「随法行」是趋向目标的方法,就是戒定慧的法门。因此,只有「如来」的「出世」,才能够宣说这种「甚」深「希有」的大乘不共法门,才能够使令这样一个中道实相的所知依「出现世间」,这是一般世间法所没有的。这个地方是引《增一阿含经》。其实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也讲到阿赖耶,只是我们没有注意而已。看「壬二」的「结显」。
壬二、结显
于声闻乘《如来出现四德经》中,由此异门密意,已显阿赖耶识。
这个地方,是总结前面。佛陀在「《如来出现四德经》」,其实就是《增壹阿含经》,佛陀是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阿赖耶识」的存在。这个是在小乘的经典当中,出现所知依的第一个名词──阿赖耶。
辛二、根本识
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
,如树依根。
在「大众部」的《阿含经》当中(佛陀灭度以后,所谓的部派佛教,有上座部、大众部。每一个部派《阿含经》的内容,有一些不同。),佛陀也是用「异门密意,说此」阿赖耶识「名根本识」。什么叫「根本识」呢?「如树依根」,说我们整个生命的现象,就像树的枝叶花果,不管你造了多少的业力、变现什么果报,这样的因相、果相,都依止一个根源,这个根源就是「根本识」。这个地方,也就说出了「所知依」的意思了。
辛三、穷生死蕴(分二:壬一标名;壬二释伏难)壬一、标名
这个是佛陀在小乘的经典当中,讲到「所知依」的第三个名词「穷生死蕴」,这当中有二科:第一个「标名」,第二个「释伏难」。先「标名」:
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
这个「化地部」,是佛陀灭度以后的上座部开展出来的。化地部的《阿含经》当中,它也讲到所知依的内涵,说是「穷生死蕴」。化地部讲到这个蕴,这个色心二法的积聚,有三种蕴。第一个「一念顷蕴」:就是我们这个五蕴的身心世界,它是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剎那生的,每一个剎那都是一个蕴。这是从一个比较微细的方式来观察五蕴,就是五蕴是剎那剎那现行变化的,叫「一念顷蕴」。第二个「一期生蕴」:在一期生命当中的五蕴,这个是比较粗分的。就是说,虽然它剎那剎那生灭,但是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有它大方向的相同点。你今生的五蕴,虽然小时候的五蕴跟你现在不同,但是大致相同,所以以一期生命的相续,从生到死而安立的五蕴,叫做「一期生蕴」,这个是比较粗分的。第三个五蕴叫「穷生死蕴」:就是说从久远劫以来,乃至到金刚喻定,我们一直相续存在的蕴。就是不管你一念倾蕴、一期生蕴,这个所有的生灭变化蕴当中,它有一个依止处,它永远永远存在的,不断的累积业力、释放果报的,而从凡夫到金刚喻定,从来不休息的,这个就是「穷生死蕴」。而这个「穷生死蕴」是谁呢?就是「所知依」。这个地方,佛陀的慈悲,在化地部秘密的开显这个生命根源的存在。就是说,生命不是无常而已,在无常当中,你不要忽略它有相续性,这才是中道。你不能只看到无常,你看到无常,你还要看到相续。
壬二、释伏难
有处有时见色心断,非阿赖耶识中彼种有断。
这个地方,解释为什么叫做「穷生死蕴」,就是说什么因缘而安立穷生死蕴?这个五蕴,不管是色法、心法,都有断绝的时候。比如说「有处」,这个「处」就是无色界,有的处所是「断」除了「色」蕴,这无色界它没有业果色,所以粗的色蕴是消灭了,或者讲「断」。「有时」,这个「有时」指的是无想定,或者讲无想天,无想天人、无想定的人,他的受想行识,第六意识的这个「想」是「断」的。就是说一念顷蕴跟一期生蕴,有时候会无常断绝;但是在「阿赖耶识」当中,「种」子的功能是没有断除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无色界的天人,到了无色界以后,他天的果报消失的时候,他的色蕴会再出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无想天的天人,他到了无想以后,他这个「想」还能够再出现:因为他有一个穷生死蕴,有一个从来不断绝的明了心识,剎那剎那的生灭,在资持我们生命相续变化、变化相续的水流,作这些五蕴的依止处。看「总」结:
己三、总成
这个地方的文有点错,我们要更正一下。「阿赖耶如是,所知依」,这个「阿赖耶」三个字要去掉,「如是」下面的逗号也去掉,就是「如是所知依」下面加一个逗号:「如是所知依」加一个逗号。好,我们看论文:
如是所知依,说阿赖耶识为性,阿陀那识为性,心为性,阿赖耶为性,根本识为性,穷生死蕴为性等。由此异门,阿赖耶识成大王路。
这个地方是总结「阿赖耶识」不同的名称。无著菩萨是说:在大乘的教法当中,佛陀安立了「阿赖耶、阿陀那」跟「心」;在小乘的教法当中,佛陀也讲到阿赖耶、「根本识」跟「穷生死蕴」。所以从这些不同的名称当中,身为一个有情众生的根源,这「阿赖耶识成大王路」,这是一条通往大般涅槃广大开阔的路,这个是唯一的道路。
就是说你不明白这个道路,你根本不可能通往大般涅槃。
戊二、叙破异执(分二:己一心;己二阿赖耶)己一、心(分二:庚一叙计;庚二破成)庚一、叙计
这个「叙破异执」,我们看看科判,科判是在十三页。十三页的「丁二、阿赖耶识异门」当中有二科:第一个「训释安立」,先解释大小乘有关所知依的名称;这以下,再破除不同的错误的执着,这个执着,主要都是小乘学者所产生的执着。有执着就应该破除,「分二:」第一个是「心」,第二个是「阿赖耶」,对心的错误执着。我们先解释这个执着的相貌,再加以破除。
复有一类,谓心、意、识义一文异。
有一类的小乘学者认为:这「心、意、识」三,其实意思是没有差别的,只是名词上有差别;佛陀讲「心、意、识」,其实都是第六意识,没有其他的意识。这种观念应该怎么破呢?
庚二、破成(分二:辛一破;辛二成)辛一、破
「破」当中,先看「破」,再看「成」。
是义不成。
辛二、成
意、识二义,差别可得。当知心义,亦应有异。
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意」跟「识」是「二」种:前六识是负责造业;第七意识是不造业,它是染污的。我们前面也用六种的角度,来证明第六跟第七是同时运转的,这二个同时存在的;虽然同时存在,但是这二个是不同的相貌、不同的功能。既然心意识的「意」跟「识」不同,那「心」当然也是不同。就是第六识负责造业,第七意识负责执我,第八识负责累积,这样子才构成所谓的「心、意、识三」,这个「三」就是三种差别的功能。这个地方是先破除对「心」的执取。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是我们第六意识能够心思口议的,完全是要依止圣教量来了解的。身为一个生命的根源,蕅益大师对第八识有一个非常扼要的描述,他说:「祇是现前一剎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我们的生命是错综复杂的,但是这个错综复杂的生命当中,有一个根源,简单的说,我们的心就是一剎那,「祇是现前一剎那法」。这「一剎那法」,它对望过去来说,它是一个果相,就是说它有累积你前生的功能、或者说有累积你前生经验的一个能力,所以它相对过去,它是一个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今生,有些人很容易持戒、有些人喜欢修禅定、有些人喜欢修智慧、有些人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等流习气,就是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今生的生命,是继承过去无量生命的经验。
就是说这个水流,你前面的水流倒了白色的墨汁,到了下面就是白色的;你以前曾经不断的做过某一件事情,今生很习惯的就会去做这件事情,「望前名果」。这就是解释为什么我们只有短短几十年的经验,而我们的内心为什么会这么错综复杂,其实我们已经累积过无量生命的经验,而这些经验都在内心的深处保存着,就是「望前名果」。但是「望后名因」,我们不断的在累积过去的经验,但是你今生也可以加以修正,你今生的戒定慧,对你内心的功能,也能够作一个调整。你今生的修正,我们对于过去的功能,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随顺,第二个对治。你今天一个念头起来,你随顺它,不管是善、是恶,你就加强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在你内心当中,它的势力加强;第二个你采取对治,这个功能在你的心中就会减少,就是这样子。就是所谓的「祇是现前一剎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所以严格的来说,我们的生命,如果是详细的深观,生命没有所谓的过去跟未来,这些都是戏论。什么叫生命啊?就是顿生顿灭、顿生顿灭,就是当下、当下、当下、当下。每一个当下,你都继承前面的功能;每一个当下,你在功能现前的时候,你采取随顺、或对治,你的心识的根源就不断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源。当然你掌握了这个根源,你就知道怎么修行。所以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再三的强调:「研真穷妄,名之为学。」你要学习佛法的重点,在于了解生命的真妄,什么是真实的功德?什么是虚妄的根源?而不是一股脑的断除、或者一股脑的随顺,这都不对。你要知道你内心的状态,有些功能要保存的,它跟你未来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有密切关系的;有些功能是应该破坏的:你才能够善知取舍。这就是我们愿意花很多时间来学习经论、来研真穷妄,了解生命的内心世界当中,哪些是要消灭、哪些是要保留的,你才能够作出这样的判断。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我简单的回答一个问题:
问:授法阿阇黎慈悲!在大乘佛法当中,是从内心的理体修习禅观,在不动的心中,观察内心的生灭变化,知道内心所现的影像,跟外在的境界,同样是因缘所生法,本体是空的,没有所谓的你、我的对立。正如印光大师所言:「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妄想决定存在,但是保持觉照,烦恼不攻自破。弟子在此有个疑问:不动是消极,应主动用无分别智来攻击烦恼。据说在不动中,不随妄转,烦恼不攻自破,为何还要取用修无分别智,来加以攻击呢?这个地方,是不是空中取妄、除妄?弟子不解,恳请阿阇黎慈悲指导。
答:天台宗的止观分成二类,智者大师把所有的止观分成二类:第一个叫圆顿止观,第二个叫次第止观。圆顿止观就是正念真如。就是说从智者大师的思考当中,你修止观之前,一定是先把心带回家,把你有所得的狭隘心识,调整到一个跟诸佛平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现前的一念心性。这是你要作的第一个工作,所谓依止不生灭心,来当作你的本修因,或者说当作一个修行的架构、或者说是你修止观的一个平台。就是你要工作,先把这个平台先展现出来。当你内心当中,把这样一个狭隘个体对立的心识,调整成一个清净本然、平等不二的心性的时候,这个叫做圆顿止观,叫做真实法门,叫实法。在这样一个清净本然的心中,有很多如梦如幻的善恶功能,我们开始对恶的功能加以对治,这个时候叫做次第止观,那次第止观,主要是四念处,当然有时候也可以修止、念佛、持咒,或者是修无常、无我等等的观行,来调伏三界的爱见烦恼。这个地方他的意思就是说,既然我们能够正念真如,为什么还要修对治止观呢?这不是空中取妄?是的!当我们的心调到不生灭心的时候,我们还是要用虚妄的法门,来对治虚妄的烦恼?是的!这对治止观就是这样子的。智者大师也说:有些人根利遮轻,他三界的烦恼轻薄,他也不一定要对治止观,他只要正念真如,直接对治第七意识的染污末那就可以了,他所有的烦恼都淡薄了,因为所有的烦恼都被自我意识所加持了,你直接进攻它的根源,这些枝末的烦恼便都得到收敛。但是,有些人无量劫来,这个第六意识熏习的爱见烦恼特别粗重,这样子对治止观就有需要了。总之,修行就是有圆顿止观跟次第止观,一个真实法,一个对治法。比如说诸位研究菩萨戒,也是这样子,是不是!特别是《梵网经》。《梵网经》的戒体是什么?「本源自性清净」。这《梵网经》是称性起修,它的戒体就是:你身为一个菩萨,你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是的;但是你内心当中,你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得到菩萨戒的戒体;在这样一个清净的戒体当中,开始起动你的对治法门,断恶、修善、度众生,在这样一个清净的架构、或者在这样一个清净本性的平台当中,去完成你菩萨的三大事业。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你这个正念真如,把心带回家,这个是理观;但是理观不能够妨碍事修,因为事实上你有很多的烦恼要断除、很多的善法要修学,如果你只有事修,那你的事修没有一个会归处,到最后可能就趋向偏空涅槃,没有真正回到根源去。所以《菩萨戒》上说:「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这句话讲得很好,这句话把整个菩萨戒的修行,作一个总持。「如是一心中」,就是你身为一个菩萨,你的修行平台不能依止生灭心,这样子是很危险的,要先把你的修行架构,回归到清净本性;然后呢,「方便勤庄严」,在一心的架构当下,断恶、修习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这样子的修行叫做大白牛车,所有的法门当中,这是最快成佛的法门。先建立一个不生灭的结构,然后从这个地方,用如梦如幻的法门,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这个地方,大家要去体会了。所以圆顿止观,也不能够忽略次第止观;次第止观,也要以圆顿止观来作引导。所以的思考是认为:权实不二,实法妙,权法也是妙。但是有一点是要认知的──这个圆顿止观是每一个人所必修的。一个菩萨不修圆顿止观,这个人是没办法成佛的,顶多成为菩萨,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是这个意思。因为你的因种、你的因地是生灭心,你怎么能够成就不生灭的果呢?就是说,你根本没有跟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你的种姓跟他不同,你的因种是不同嘛!所以,圆顿止观,十方诸佛、每一个菩萨,都是同一个气氛的,这个是谁也不能少的;但是对治止观,每一个人不同,因为它是对治,你有这个病你才吃这个药。有些人偏重对治贪,有些人偏重对治瞋,每一个人选择他适合的法门去修,所以对治止观,不是每一个人都必要的,你有这个病,你就吃这个药;但是圆顿止观一定要的。这个一心的架构,如果你没有建立起来,不了解所知依,那你顶多就是阿罗汉跟辟支佛。所以说,佛陀没有出世,你顶多证得辟支佛,「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知道无常,消灭生命暂时的五蕴;但是你生命的根源、那个穷生死蕴,你没有办法消除,你还得从那个地方出来,完成你没有完成的工作。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在因地的时候,就会确定他正确的目标,走好你每一步正确的道路,所谓的直趋宝所。所以我们应该在因地的时候,就作好正确的生命规划。好,回答问题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九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三页,「己二、阿赖耶」。
在本论当中,无著菩萨以十种殊胜的法门,总摄整个大乘的境、行、果。在十种法门当中,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所知依」。这个「所知依」,就是解释我们有情众生,在流转当中的一个根源。什么是我们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源呢?主要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我们生命的根源,它的相貌简单的说,就是「恒转如瀑流」,它恒常相续,而且前后变化,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因为阿赖耶识不断的流动,也就带动我们有情众生,一次一次的在三界当中,不断的得果报、不断的相续流动下去了。所以我们对阿赖耶识的认识,会影响到我们对整个佛法修证的不同。
智者大师把佛教的修行者分成三种差别。第一种是修习有相行:这个有相行,是说这一类的众生,他对生命的观察,是观察到生命的相续,所谓因果的相续;从因果丝毫不爽当中,他开始去持戒、修福、断恶、修善。因为生命的相续,造成他对业果的思惟,产生对业果的修学;因为这样的修学,都是在有相的因缘当中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就创造了人天的安乐果报,所以叫做有相行,这一类是属于人天乘的修学法门。第二种修学法门叫做无相行:这个无相行,他能够进一步观察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从有相的变化当中,看到生命的本质是无常、无我的,所以它本性是空寂;依止这样的空寂,就趋向于偏空的涅槃,这个叫做无相行,是一种二乘的修学法门。前面二种的修学,都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一个看到生命的相续、一个是看到生命的变化。第三种的修学者是亦有相亦无相:身为一个菩萨,他在因地的时候,一方面看到生命的相续,因果丝毫不爽,同时也看到生命的变化,所谓的法性本来空寂;因为菩萨能够如实的观察生命,知道生命是如实的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带动他「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菩萨中道妙行。一方面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调伏心中的爱取,趋向于无住;一方面,生起广大的菩提心,上求、下化,积集菩萨道殊胜美妙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这个就是「亦有相、亦无相」的菩萨行。所以我们对生命的观察有所不同,就带动不同的修行,最后引生不同的果证。所以在整个十种的殊胜法门当中,为什么我们必须第一个先了解到生命的根源,因为你对生命的根源有所差错,你在修行、在断除、在追求的时候,都会有所偏差。
第九卷
己二、阿赖耶(分二:庚一叙计;庚二破成)庚一、叙计
前面无著菩萨广泛的引用经典,来阐扬大乘阿赖耶是什么相貌;这以下,是破除小乘对阿赖耶偏差的认识。这当中分二科:第一科「叙计」,第二科「破成」。先叙述小乘对阿赖耶错误的邪执,我们看论文:
复有一类,谓薄伽梵所说众生爱阿赖耶,乃至广说,此中五取蕴说名阿赖耶;有余复谓贪俱乐受名阿赖耶;有余复谓萨迦耶见名阿赖耶。
「复有一类」,「有一类」的小乘学者说:世尊在《增壹阿含经》讲到「众生爱阿赖耶,乃至广说」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在三界流转,主要的是我们爱着这个生命的根源──阿赖耶识。因为我们爱阿赖耶识,就使令整个因果相续、生命相续。所以从修行的角度,断除阿赖耶是整个修行的宗要,佛陀就是因为要断阿赖耶的缘故,才出世说法的。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什么是阿赖耶呢?我们在修行当中,所断的到底是什么呢?这当中,小乘学者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先看第一个,「此中五取蕴说名阿赖耶」,这一类是属于钝根的声闻人。这个「五蕴」的相貌是一个果报之法,也就是说我们由于前生的业力,从这个业力的力量,变现了今生色受想行识的一个果报。有些人善业强,他外表的色身,健康、庄严;内在的心情、他的感受思想,也特别的安乐、美妙。相反的,如果是罪业,就会感到痛苦、卑贱。声闻人认为说:我们今生的身心世界,它就是「阿赖耶」,是应该断除的。所以智者大师说,这个钝根的声闻人在修四圣谛的时候,以苦谛为初门,就是指这一类。这个「苦」当然就是指五蕴,它是一个果报法。就是说,这一类修行人的思考是:我们只要把五蕴断除了,就大事已办了,因为它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这就是对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源,没有看到根源,只是看到枝末。看第二个,「有余复谓贪俱乐受名阿赖耶」。这个是比较利根的声闻人,他是以集谛(烦恼)为所观境。什么叫烦恼呢?就是我们内心当中,跟可爱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产生一种「乐受」,这个乐受,就带动我们的「贪」欲的烦恼,就是说跟乐受同时生起的贪烦恼,叫做「贪俱乐受」;这个贪求快乐感受的贪烦恼,它就是生命的根源,它就是罪魁祸首,以断除贪欲为整个修行的宗要。这个比前面的以五蕴果报为根源,是比较高明了,他看到了集谛。第三「有余复谓萨迦耶见名阿赖耶」,这是更微细的烦恼──「邪见」。就是这个五蕴是生灭变化的,这当中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意识,那个「我」是不能改变的,这个自我意识的分别,它就是生命的根源,就是这个「萨迦耶见」、或者讲我见,是生命流转的根源,这个都是集谛所收摄。
这样子讲,我们可以作一个归纳。天台宗说:我们的止观有三种不同:第一种止观是以众生法为所缘境,就是这一类的,或者是以五蕴、或者是以烦恼、或者以邪见为所观境,所以这个众生法为所观境,多分来说都是声闻人,他的所观境是众生法界。第二个是以佛法界为所观境,比如说净土宗、密宗,他们对于我现在的五蕴是如何的苦恼、我有什么烦恼,他不在乎;他就直接观察佛菩萨的功德,直接跟弥陀的功德、跟本尊的功德感应道交,成就解脱。这种直接观佛法界,都是修本尊相应的,这也是一个观法。第三个是观心法,大乘的天台、唯识,多分是以心法为所观境,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即中,从本性上来说,它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但是从作用上来说,它有它不同善恶的功能,就是天台宗说的「性具十法界」。我们的内心当中,有善良的功能、也有邪恶的功能,就是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个就是假观。
所以我们从这段论文,可以看出来:小乘的学者,他整个修行的所观境,偏重在众生法界,所以会带动他比较悲观消极的思想,对生命产生极度的厌离。这就是讲到小乘的学者,对生命根源错误的认知。
庚二、破成(分二:辛一略;辛二广)辛一、略(分二:壬一破彼过失;壬二成自最胜)壬一、破彼过失
这以下,以大乘了义的教法把它破除,一方面成就大乘的圆满,先破除小乘的过失,再成就大乘的正确。这当中有二科:第一科先「略」说,第二科「广」说。先看略说,略说当中分二科:「一、破彼过失;二、成自最胜」。先看第一科:
此等诸师由教及证,愚于藏识,故作此执,如是安立阿赖耶识名。随声闻乘安立道理,亦不相应。
这个地方是说明,小乘的学者为什么对有情众生的阿赖耶,产生这种错误的认知呢?他讲出一个理由:这些小乘的论「师」,由于「教证」的「愚」痴(教证的愚痴,古德解释就是教不了义),因为他所依止的《阿含经》,没有全盘的说出生命的真相。我们看《阿含经》,我们会发觉它生命的相貌,是偏重在强调生灭无常,就是无常变化这一部分;对生命的相续,要积功累德、成就万德庄严的这一部分,佛陀没有明显的谈到。所以小乘的学者,接触这样的教法以后,一路的观察生命是无常的,产生一个比较悲观消极的断恶的修行,这个就是教不了义了;因为教不了义,造成证不圆满,在果证上,没办法证到中道的实相,所以对于有情众生的「阿赖耶识」,产生了邪执,而安立了──五取蕴是阿赖耶、贪俱乐受是阿赖耶,乃至于萨迦耶见是阿赖耶。这样子来安立生命的根源,乃至于在「声闻乘」当中,这个小乘的教法来「安立」,都「不相应」了,何况是大乘呢!佛陀在小乘当中,也有一些部分讲到不空相续的道理;所以这样的安立,连小乘的教法都不能成立的。这个地方,是先破除小乘论师错误的邪执。好,看第二个成就大乘的殊胜:
壬二、成自最胜
若不愚者,取此藏识,安立彼说阿赖耶名。如是安立,则为最胜。
我们依止大乘的圆满教法,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无常变化,产生断恶的修学;同时也看到生命的相续,产生修善、度众生的修学:这样子「安立」有情众生的根源,是合乎生命的中道实相。同时看到「空」,也同时看到「有」,这样子的一个宗见,是「最为」殊「胜」的。这是一个略说;这以下「广」说,把小乘的过失,跟大乘的圆满,再详细的说明。
辛二、广(分三:壬一征;壬二破彼过失;壬三成自最胜)壬一、征
「广」说当中分成三科:「一、征;二、破彼过失;
三、成自最胜。」先作一个「征」问:
云何最胜?
怎么知道在大乘的佛法当中,以恒常相续、又同时变化──「恒转如瀑流」的思想,来思考生命的根源,这样最圆满呢?这样才能完全看到生命的真相?怎么知道这样的知见是最圆满的呢?提出一个问题。
壬二、破彼过失(分三:癸一破五取蕴;癸二破贪俱乐受;癸三破萨迦耶见)癸一、破五取蕴
回答当中,先破除小乘的过失,再建立大乘的圆满。看第二科「破彼过失」,这当中分三科:「一、破五取蕴;二、破贪俱乐受;三、破萨迦耶见」。看第一科「破五取蕴」:
若五取蕴名阿赖耶,生恶趣中一向苦处,最可厌逆,众生一向不起爱乐。于中执藏,不应道理。以彼常求速舍离故。
如果正如小乘学者所说的「五取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阿赖耶」,这当中就有问题了。「生恶趣中一向苦处,最可厌逆,众生一向不起爱乐。」假设有一个人,他造了罪业,由这个罪业的力量,他来生变成一只蚂蚁的五蕴,色身卑贱,内在的感受、思想,也特别的苦恼。在它这一期苦恼的生命当中,对于这个五蕴的果报体,它的内心深处跟这个果报体接触的时候,它的心情是「最可厌逆」,它恨不得赶快脱离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所以说它对这一期的身心世界、这个五蕴,是不起好乐的。「于中执藏,不应道理」,会把当下这个苦恼的五蕴,当做爱乐的对象,这是不合道理的,因为「以彼常求速舍离故」,它内心当中,希望这一期的业力赶快结束,换一个好的五蕴。所以佛陀说:「有情众生爱阿赖耶」,这样子就不对了,因为它根本不爱这个五取蕴相。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对于每一期的生命,当然我们的心情是有变化,有时候我们对这一期的生命很满意,有时候我们对前生不太满意。就是这个五蕴,它是一个果报法,它是由业力所变现的果报。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就算一个人生到恶道,它身为一个蚂蚁,它对现前的五蕴不满意;但是它内心当中,有一个微细的自我意识,它对那个自我意识,它还是执着的,也是爱着的、保护的。它总是希望:我现在所受用的五蕴是不满意的,但是我希望以后,有一个更好的五蕴,所以它对内心的自我意识,它是爱着的、它是充满了期待。它没有说:「我现在要把这个自我放弃,我要进入到不生不灭的平等真如,进入到大般涅槃。」它没有这种思考。所以说这个五取蕴的满意度,每一个人有所不同。但是佛陀说「众生爱阿赖耶」,这个阿赖耶是每一个人都非常爱乐的,没有一个人不满意自己的阿赖耶。所以这个地方,「五取蕴」是不合道理的。
癸二、破贪俱乐受
这个是比较微细了,以烦恼为阿赖耶。
若贪俱乐受名阿赖耶,第四静虑以上无有,具彼有情,常有厌逆。于中执藏,亦不应理。
这个地方《讲义》的标点有错,在「第四静虑以上」,这下面的逗号要去掉;在「无有」的下面加一个逗号,就是:「第四静虑以上无有」,一个逗号,「具彼有情」,一个逗号。好,我们加以说明。假设我们以「贪俱乐受」当做我们有情众生的根源,就是跟乐受同时生起的贪烦恼,这个地方也有过失了。怎么知道呢?就是这个「四」禅以上的天人,我们都知道禅定有殊胜的三昧乐,这个三昧乐使令我内心感到非常的欢喜。但是禅定的天人在受用三昧乐的时候,这个三昧乐是有为法,他常者生厌,他在经过初禅、二禅、三禅的喜乐以后,他觉得这个喜乐的感受是躁动不安,就把这个喜乐给放弃,不爱乐喜乐了,而进入到四禅的「舍念清净地」。这个「舍念」,就是他的心念是安住在不苦不乐的感受,就是一种舍受,他以这个舍受,当做他内心欢喜的安住处。这样子讲,「具彼有情,常有厌逆」,就是四禅以上的天人,对于「贪俱乐受」是「厌」恶远离的,那么把它当作一个恒常的「执」着处,是不合道「理」的,因为有些众生,他对于贪俱乐受是不爱乐的。所以这个也不能当做有情众生的根源,它只是从根源当中,所流露出来的其中一个枝末而已。
癸三、破萨迦耶见
若萨迦耶见名阿赖耶,于此正法中信解无我者,恒有厌逆。于中执藏,亦不应理。
假设我们以「萨迦耶见」,这个萨迦耶见,就是从五蕴当中所产生的我见,是一种分别的我见,分别起的。这第六意识去分别五蕴,而产生的自我的意识,叫分别我见。这个地方也有过失。怎么知道呢?在佛法当中,戒定慧的修学者,到了「信解无我」的阶位,这个「信解无我」就是到了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的修行者,他虽然还没有证得我空的真理;但是对于我空的道理,深信理解,他对于这个我见的思想,是「厌」恶远离的,所以他在这个地方产生「执」着,「亦不应」道「理」。因为这个分别的我见,它不是生命的根源,它只是一个枝末而已。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大乘佛法是说:我们想要改变生命,你要知道生命是怎么来的,它的根源在哪里?本论的阿赖耶识,它是一个根本的微细无明,叫根本无明。小乘学者所说的这些五蕴、贪俱乐受、萨迦耶见,都是枝末无明,都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所产生的,都是第六意识的生灭法,都没有找到生命的根源。这个地方是破除小乘对阿赖耶识错误的理解。看「壬三」的「成自最胜」,成立大乘是最殊胜。
壬三、成自最胜(分二:癸一明性摄;癸二释前非;癸三结安立)癸一、明性摄
这当中有三科:「一、明性摄;二、释前非;三、结
安立」。先看它的体性,「明性摄」,就是阿赖耶识的体性,是以什么为自体?
阿赖耶识,内我性摄。
这个「阿赖耶识」的我见,是一个「内我」,这个「内我」,在唯识的专有名词,经常讲到「自内我」,加一个「自」。这个自内我跟外在的我,有什么差别?我们前面说过,外在的自我是萨迦耶见,它是攀缘五取蕴相,才产生自我意识,所以它是第六意识的一个生灭法,它只有生灭,没有相续,它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你看入了无想定,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就消失了,所以这个外在自我也就消失了。但是这个自内我,它是永远不消失的,不管你跑到三界九地,乃至到等觉菩萨,我们的内心深处,对于内心有一个微细的自我意识,是任运的执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个是第七意识执阿赖耶识为自我,叫做俱生我执,它是任运现前,所以它叫做自内我。这个我是内在的,它不攀缘任何的外境,不管你外境怎么变化,它永远是爱着自我的,所以这个我,是自内我。
癸二、释前非(分二:子一释恶趣爱;子二释寂静爱;子三释无我爱)子一、释恶趣爱
这当中有三科:「一、释恶趣爱;二、释寂静爱;三、释无我爱。」
虽生恶趣一向苦处,求离苦蕴,
然于藏识我爱随缚,未尝求离。
一个有情众生,即使由于过去的罪业,他对今生的色身不满意,对内心的感受、思想也不满意,他希望能够换掉今生的五蕴;但是他对内心的自我,是永远不会放弃的。也就是说,他的思考是认为:我内心的最深最深处,还是有一个个体生命,我跟你不同、你跟我也不同,因为我有我的「我」、你也有你的「我」。我们这个我,对现在的身心世界不满意,我希望我今生持戒、修福,来生换一个好的果报体来受用。所以,他纵使对现前的五蕴不满意,但是他对内心的我,是不会放弃的,这种「然于藏识我爱随缚,未尝求离」。不管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他没有想要放弃内在自我的心情,这就是满足了佛陀所说的:一切九法界的众生,都是爱着阿赖耶的。
子二、释寂静爱
虽生第四静虑以上,于贪俱乐受恒有厌逆,然于藏识我爱随缚。
第四禅定的天人(一个人会修禅定,他内心是爱乐寂静的),他对这个躁动的感受──不管是痛苦、不管是快乐,他都非常厌恶;他以寂静为他生命的依止处。他对于躁动的贪爱感受、跟乐受生起的贪爱感受,是非常厌恶的;但是,他内心对于内在俱生的我执,他是相续的执持着:「不错,现在的我,非常满意这个自我。」对于跟这个寂静乐感受的接触,这个自我是非常满意的,所以他对于这个自我意识,是没有放弃的,还是认为:有一个能受用的自我、有一个所受用的寂静感受。所以对这样一个能、所的分别,他是没有放弃的,他并没有想要进入到平等不二的涅槃。所以,他即使放弃了「贪俱乐受」,他也不可能放弃自我意识。
子三、释无我爱
虽于此正法信解无我者,厌逆我见,然于藏识我爱随缚。
一个加行位的修行者,到了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他对于这个外在的自我,就是在五蕴当中的分别,有一个能够主宰五蕴的、能够去感受五蕴的自我,他是放弃的,这个加行位的菩萨,能够放弃外在粗显的分别「我见」;但是对于内心微细的俱生我见,他还是深深的「爱」着,这就是为什么菩萨还有变易生死。
在经论当中有一个公案:有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徒弟在山中修行。这个徒弟因为精进,而且善根深厚,就证得阿罗汉果;但是这个师父只证到三果,因为对教理没有深入了解,他就以三果为四果,起了增上慢,所以内心当中就一直停留在三果的阶位,不求进取、突破。身为徒弟,他也不好意思公开的来教授师父。这怎么辨呢?这个徒弟就施设一个方便,有一天这个师父到山下托钵的时候,经过一棵大树,突然间转过去的时候,看到一只大老虎。这个师父是三果的圣人,三果圣人的心性跟老虎接触的时候,他第一个念头起了恐惧心。我们讲「一切法因缘生」,我们有很多潜伏的功能,要由境界风的刺激,才能够生起现行;他平常没有这个刺激的时候,他内心的自我意识是潜伏在里面,所以当他产生害怕,这个三果圣人他就检讨:我为什么会害怕呢?就是想要保护自我!所以,他知道自己的修证还不圆满,后来就精进的用功,也就证得四果了。
不过在唯识的经论上说:阿罗汉如果没有进入无余依涅槃,他还是有余依涅槃的时候、他生命还在的时候,他的俱生我见还在,他只断除分别的我见。所以当他遇到一些极度恐怖的事,他还是会有微细的害怕,就是他那个我相、人相的对立还存在,他还没有进入到佛的不二法界,那是没有所谓的个体,没有说谁害怕、谁不害怕,没有这种事情。这就是说明:即使我们能够信解我见、调伏对粗显生灭的分别我见;但是对于相续的微细我见,还是爱着的。我们看总「结」:
癸三、结安立
是故,安立阿赖耶识名阿赖耶,成就最胜。
所以只有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恒转如瀑流」──恒常相续、前后变化的一个微细的明了心识,来当做生命的根源,这样子解释生命的真相,才是最为圆满殊胜的。这个地方是把阿赖耶识的相貌,一方面从大乘的角度、一方面从小乘的邪执来加以开显。这个地方,值得我们再强调的就是:我们对于生命的宗见,会影响到我们修行的。凡夫他对生命,一直强调生命的相续,你看中国儒家思想也是,很少提到无常变化,很少。打开儒家的思想,强调立德、立功、立言,强调要建立善法。以人天的教法来说,它这样讲是合理的。我们打开《阿含经》的思想,从头到尾几乎都是探讨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生命有它的相续性、有它追求建立的一面,就谈得比较少,空性的部分讲得多。你打开所有的大乘经论,《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它是空有俱谈,即空、即假、即中,「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所以大乘佛法认为:阿赖耶识它是根本无明,但是它不能够断除,因为它相续,它只能够转变,转识成智,这是大乘佛法的基本思考。
就是说你在持戒、修定、修慧之前,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标、方向在哪里。方向错了,你以后还要调整一次。所以,我们受菩萨戒,受菩萨戒你是怎么样呢?你在内心当中,建立菩提心,以四弘誓愿当做菩提心。所以菩萨是以菩提心为自我,为他整个生命的归元;我们凡夫是以阿赖耶识为自我,以自我意识来修习善业,以自我意识来得果报;菩萨是以菩提心来修习六波罗蜜,也是以菩提心来成就无上菩提。所以在经典上,有一次,很多菩萨赞叹说:文殊菩萨!你能够善巧说法、广度众生,你真是善哉!文殊菩萨说:其实这个「我」是没什么善哉的啦!我能够演说妙法,是因为我内心当中有菩提心,是那个「菩提心」在演说妙法,不是那个「我」在演说妙法。所以说大乘的思考,它是用转变的方式、用取代的方式,来改造阿赖耶识,不是完全的随顺、也不是完全的消灭。所以你受了菩萨戒以后,你生命的根源就是菩提心了,你因地的时候,就跟诸佛同一鼻孔出气、同一个种姓。
如果你修净土宗,那你是以本尊的功德为你的自我,本尊的加持。我为什么能够把戒持得好呢?也不是有一个我能够把戒持好,是因为以本尊的功德。如果诸位看过善导大师对净土宗的开示,善导大师很强调一个观念:你不管修习什么善法,你都要把功德回归到本尊的加持。你说:诶,我刚刚打坐、静坐的时候,念佛念得很好,不是我能够念佛,是因为弥陀弥陀的加持。所以印光大师经常强调:净土宗强调的就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就是你的心跟佛的功德要达到不二,自他不二。所以我们了解阿赖耶识以后,我们开始用另外一个清净的功德,来取代阿赖耶识,而这个功德也是一样相续变化;但是它已经不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思考。或者你希望以菩提心、以四弘誓愿,来重新启动你新的生命;或者你愿意用弥陀的功德大海,来当作你生命的依止处。当你生命的依止处改变了,你生命的方向就有所改变。当然你要取代阿赖耶识,先要知道阿赖耶识的相貌,就是「是故,安立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成就最胜」。
丁三、阿赖耶识体相(分二:戊一正辨安立;戊二兼说余缘)戊一、正辨安立(分二:己一长行;己二颂)己一、长行(分三:庚一结前问后;庚二标释三相;庚三重成三相)庚一、结前问后
这当中有二科:第一科「正辨安立」,第二科「兼说余缘」。先看「安立」,「安立」当中有二科:第一个「长行」,第二个「偈颂」。先看「长行」,「长行」当中有三科「一、结前问后;二、标释三相;三、重成三相」。先看第一科「结前问后」,看论文:
如是已说阿赖耶识安立异门。安立此相,云何可见?
我们已经用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生命的根源,从阿赖耶识、阿陀那识跟心,这样子我们对整个「阿赖耶识」的相貌,可以说对它的相续相、变化相都了解了。现在我们要进一步的「安立此相」,先解释「安立」。「安立」就是说,对一个已经存在的法,施设名相,令他了知,就是这个法我们安立很多的名相,来了解它变化的相貌,它是如何的生起?如何的变化?它有什么差别的相貌?这个地方叫做「安立」,「安立此相」。这个地方是提出一个问,这以下有三个回答。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第一○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六页:
庚二、标释三相(分二:辛一标;辛二释)辛一、标
第十卷
前面无著菩萨广泛的用大小乘的经典,来说明阿赖耶识的相貌。阿赖耶识的相貌,简单的说就是「恒转如瀑流」,就是相续而变化的一个水流。这个相续而变化的水流,以下我们就继续的探讨,从「三相」的角度来探讨。这个「三相」到底是探讨什么呢?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这个阿赖耶识,它是一个有为法,它既然有变化相,自然就是一个有为的生灭之法。有为诸法的出现,背后一定有它因缘力量的资持。现在我们比较在乎的是:这个阿赖耶识推动着我们的生命不断的流动,它的相续,到底是有什么因缘的力量来资持阿赖耶识呢?就是阿赖耶识它为什么会不断的流动下去呢?什么因缘结束了,阿赖耶识就结束了呢?这个是我们比较在乎的。就是说阿赖耶识,它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力量,把我们的生命,不断的一直往前推呢?它生起的因缘、变化的因缘何在?这个是我们应该探讨的。这当中,我们就从三种相貌来了解阿赖耶识,它是如何的形成?形成以后,它又受了什么因素的影响?这个地方,就是讲到三相。这当中有二科:第一个先总「标」,第二个解「释」。先总标:
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
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
我们想了解这个阿赖耶识,它是怎么相续变化的?它背后推动的因素是什么?这个「自相」是一个总说,「因相」跟「果相」是一个别说,可以说「自相」是一个总相,「因」跟「果」是一个别相。这个三相有着什么关系呢?我们看下面的解「释」:
辛二、释(分三:壬一自相;壬二因相;壬三果相)壬一、自相
解「释」当中分成三科:「一、自相;二、因相;三、果相」。这个地方《讲义》的第二个科「自相」错了,应该是:「壬一、自相;壬二、因相;壬三、果相」。我们先看「壬一」的「自相」,什么是阿赖耶识本身的自体相?
此中阿赖耶识自相者,谓依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为彼生因。由能摄持种子相应。
这一段很重要。我们前面都没有探讨「阿赖耶识」是依止什么因缘而变化,这个地方就加以探讨。什么是阿赖耶识的「自相」?「谓依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先解释这个「杂染品法」。「杂染品法」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第六识的明了分别心。第六意识为什么叫「杂染品法」呢?第六意识在活动的时候,它依止第七意识为根,这个第七意识是恒审思量的自我,所以第六意识不管造善造恶,都是以保护自我、爱着自我的私心为出发点,所以它所有的活动,都叫做「杂染品法」。也就是说,凡夫的第六意识都是有所得的攀缘心,不管造善造恶都是这样。这个第六意识的活动,在唯识来说就是一种「熏习」,就是我们只要一睡醒以后,第六意识就开始活动了,不管是在杂染的环境、不管是在清净的三宝,它就是不断不断的活动,这样子的活动,就造成了「为彼生因」,这个「彼」就是阿赖耶识,就使令阿赖耶识不断生起变化的原因。
我们这个地方解释,是唯识学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说这个有情众生的生命,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阿赖耶识的种子,把六意识创造出来;第六意识不断的造业,又改造了阿赖耶识的种子;阿赖耶识的种子,又去创造第二个第六意识;第二个第六意识又去造业,又改变一个新的阿赖耶识;这个新的阿赖耶识,又创造一个新的第六意识;这个新的第六意识的造业,又创造一个新的阿赖耶识:这就是种子生起现行,现行又熏种子,种子又起现行,就构成有情众生的生命相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由能摄持种子相应」故,因为阿赖耶识,它能够「摄」受「持」执所有的「种子」,使令它相续的运作下去,这个就是它的总相。所以我们说阿赖耶识是一个根本无明,它创造一个第六意识的枝末无明;但是这个枝末无明,它不断的造业,又影响到下一个根本无明;这一个根本无明,又创造一个第六意识的枝末无明。所以说,影响第八识的一个主导者,就是第六意识。那第六意识从哪里来呢?第六意识是第八识创造的,它(八)把它(六)创造出来,它(六)又把对方改造;改造以后,(八)它又创造它(六)出来,它(六)又改造它(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命会不断的流动,就是因为我们不断的造业。第八识就把这个业力保存下来,当做下一期生命释放业力的一个因素,这当中就是它的「自相」,自相就是它一个总相。把这样的一个总相,再开展出因相跟果相二种相貌:
壬二、因相
此中安立阿赖耶识因相者,谓即如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于一切时,与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
这是讲「因相」。什么是「阿赖耶识」的「因相」呢?就是具足「一切」善恶「种子」的这个「阿赖耶识」,它在「一切时」当中,「与彼杂染品类」的「诸法」,以这个第六意识的「现」行来当做「因」,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是偏重在种子起现行。就是什么叫做「因」?「因」就是能生,「阿赖耶识」能够引生第六意识,所以阿赖耶识它是一个因相,来生不管你是到净土去、或者在三界,你一定有一个第六意识。你来生的第六意识是怎么来的?是阿赖耶识创造的。所以阿赖耶识,它能够把第六意识「杂染品法」的「现」行,来当做它的「因」。比如我上次在打佛七的时候,我本来第六意识都是在念佛,「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的,怎么念一念,突然间生起了贪烦恼、瞋烦恼呢?我根本就没有注意贪瞋烦恼这样的一个因缘,怎么突然间会冒出贪瞋的烦恼呢?就是阿赖耶识有贪欲、瞋恚的种子,当这个种子遇到因缘的时候,就把它表现出来。所以它是一切杂染品法生起的因相,
它有能生起杂染品法的一个能力,所以叫「阿赖耶识因」,就是种子能够起现行,这是讲「因相」。
壬三、果相
此中安立阿赖耶识果相者,谓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时来所有熏习,阿赖耶识相续而生。
「阿赖耶识」它的「果相」是什么呢?第六意识它不断的不断的在所缘境中造作「熏习」,使令「阿赖耶识」展转的「相续生」起。这个地方是约着现行熏种子来说的,现行熏种子。阿赖耶识它创造第六意识,它是因相;但第六意识的造业,又创造了阿赖耶识,那阿赖耶识是被创造,所以它是个「果相」。蕅益大师讲得好,其实生命的相貌说穿了:「祇是现前一剎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其实生命的本质不多,就是现前的一念心性,这一念流动的心性,对望前面,它是一个果相,因为有这个「望前名果」,它是由前面的业力所创造;但是对望未来,它又是一个新的因,它又是一个因地:「望前名果,望后名因」。所以每一个剎那,它本身是一个因相,它有能生义;但是它又是果相,对望前面,它又是果相;对望后面,它是个因相。就是我们这个水流,我们以当下随便横切的一个小点来看,这个点对望着过去,它是一个果相;对望着未来,它又是一个因相。
我们中国人经常要去算八字、算命,其实这个是有道理的。就是说一个人出生的时候,你阿赖耶识的确累积很多的业力,那你就有不同生辰八字的差别。但是,假设你是一个修行者,你算命就不准。为什么呢?其实这个就是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在种子起现行的时候,这个地方有变化。一般人阿赖耶识的种子起现行的时候,他作不了主。所以说我这念心跟这个环境接触,我以前要起贪烦恼,现在还是起贪烦恼;我以前遇到这个环境,我是肯定要发脾气了,也只好发脾气了。所以你的生命就跟着过去业力的等流性,就这样流动,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但修行者他种子起现行的时候,他多了一个对治力、调伏力。比如说你本来二十八岁应该结婚的,结果你出家去了,那你这个生命就改变了。这整个生命的水流,从你的种子起现行的时候,这个现行经过对治,它再熏回阿赖耶识的时候,那是一个新的功能。所以,修行这个现行很重要。
在净土宗来说,它不讲断烦恼,它讲带业往生;但是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是正念分明,临终要正念分明。你临终的时候,你这个第六意识现前时,是清楚的正念、忆念弥陀的正念。那怎么会有正念呢?彻悟祖师为临终的正念,定下一个最低的底线,他说:「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之要务。」我们不要说刚开始就对付这个种子,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的杂染种子,是的,这个都不是马上能去消灭的;但是刚开始你要注意你的现行烦恼,就是当下的现行烦恼。就是说你内心跟染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这个贪瞋烦恼,第一个念头不能怪你,在菩萨戒,第一念的过失,这件事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是从凡夫开始修行,所以你内心当中,第一念的贪瞋烦恼,当然不是很清净,这是可以理解;但是你的第二念,对治的力量没有生起,这就是你的过失,你愿意让你的生命继续的堕落下去。所以往生的条件就是说:虽然我们生命当中,还有很多杂染功能还没有生起活动,但是你忆佛、念佛这样的一个功能,在你所有的功能当中,它是一个主流,它是一个最大的力量。也就是说,你能够折伏现行烦恼,表示你忆佛、念佛的力量,是所有内心当中力量最大的。所有的烦恼,只要你把佛号提起来,你有把握能够转念念佛,你能把握,任何念头都是如此。你心中所有的念头,我佛号不提便罢,只要我佛号提起来,我有把握在一到十之间,把念头转过来。那表示说:没有错!我烦恼没有断;但是佛号是我们内心当中,最强大的力量,就是能够招感的那个种子,它具有主导性,最有强势力量的一个功能,那你往生就有把握了。这就是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就是说经过你的努力,你今生的生命的当中,在所有杂染的功能当中,你栽培一个最强大的念佛功能,而这个功能,是你内心所有功能当中,最有主导性的,谁也不能取代它,它能够取代所有的功能。这就是表示:你阿赖耶识的水流开始改变,就是第六意识开始在主导阿赖耶识,而不是阿赖耶识来主导我们。我们在没有修行之前,那是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基本上是由种子阿赖耶识来主导我们的现行;修行者是用现行来主导阿赖耶识,那这个地方是有所不同的。这个地方,是简单的讲到阿赖耶识的一个变化相。
庚三、重成三相(分二:辛一自相,辛二因相,辛三果相)辛一、自相(分二:壬一喻熏习理;壬二变种一异)壬一、喻熏习理(分二:癸一征;癸二释;癸三喻;癸四合)癸一、征
前面简单的讲到「三相」,这以下详细重复的说明「三相」。这当中有三科:「一、自相;二、因相;三、果相」。先看「自相」,这当分二科:「一、喻熏习理;二、变种一异」。先讲「熏习」的道理,这当中分成四科:「一、征;二、释;三、喻;四、合」。先征问,看论文:
复次何等名为熏习?熏习能诠。何为所诠?
这个第六意识,它之所以能够主导第八识,就是第六意识它能熏,它在造业的时候,有「熏习」的功能。这个地方我们就探讨什么叫「熏习」?为什么第六意识,我在念佛的时候,会去主导、改变第八识呢?这个「熏习」是一个「能诠」显的名词,到底「所诠」的意义何在?什么是熏习这个名词所要诠释的道理?这是征问,看解「释」:
癸二、释
谓依彼法俱生俱灭。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谓所诠。
熏习当然不是一个法,一个单一的法不能熏习,要二个法,就是说阿赖耶识跟第六意识,这二个法要构成熏习,要「俱生俱灭」。「俱生俱灭」这当中有二个条件:第一个,这二个都必须是「生灭」法,如果一个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就不能够成熏习,这二个都是生灭变化的有为法
;第二个,它必须要「俱」,要同时的存在,如果是有前后,它生起的时候,你消失了,这样子就不能构成熏习:这二个法必须同时的存在,能够相互生灭的作用,就构成熏习了。熏习的结果,就能够「生」起对方的「因性」,这个就是所谓的熏习。
比如说有二个人住在一起,某甲跟某乙住在一起,某甲某甲的个性、某乙某乙的个性,某甲喜欢拜佛、某乙喜欢打坐,刚开始这二个法是不同的。但是,他们二个住在一起(刚开始这二个会互相的冲突,冲突到最后达成平衡。什么叫平衡呢?就是说它有一部分的功能给你,你有一部分的功能给对方。),你看他们二个,某甲当中有某乙的功能,某乙当中也有某甲的功能,这个叫做熏习,彼此都释放一种讯息,强势的一面是能熏,弱势的一面就是所熏。每一个人都有强势的部分,可能你拜佛这一部分比较厉害,你就来熏习我;我喜欢打坐,打坐这部分我是强势,我来熏习你。这二个法「俱生俱灭」,使令对方生起「因性」,这叫「熏习」。我们看譬「喻」,看譬喻就更能容易了解:
癸三、喻(分二:子一世间共成喻;子二余部共成喻)子一、世间共成喻
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先看「世间共成」譬「喻」,再看「余部共成」譬「喻」。先看「世间」的譬「喻」:
如苣中有华熏习,苣华俱生俱灭。
是诸苣,带能生彼香因而生。
这个苣的,是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殊胜的胜,这个苣就是胡麻,印度做油,是拿胡麻去榨油。印度人习惯把香油涂在身上,但是胡麻本身没有香气,所以在制作胡麻之前,先把苣的胡麻跟有香味的花二个混在一起,先把它们放在一堆。我们说过,这二个有为法一放在一起,彼此间就会释放一种讯息。苣是没有味道,它什么讯息也不能放;花有味道,它有强烈的味道,它就不断的去熏这个胡麻;放久了以后,「是诸苣,带能生彼香因而生。」这个时候,胡麻本身没有香味,但是它跟花相处久了以后,它就带有这个花香的功能。就是说阿赖耶识它的体性是无记的,第六意识是通善恶,第六意识跟第八意识二个经常在一起,第八识把第六意识创造出来,这个时候第六意识不断的造业,第六识就把这个业力熏习阿赖耶识,是这个意思。
子二、余部共成喻(分二:丑一贪等熏习;丑二多闻熏习)丑一、贪等熏习
这个「余部」就是经部,小乘的经部,他们在小乘的经典当中,也有一些关于熏习的譬喻,这方面是小乘共许的。这当中有二科:「一、贪等熏习;二、多闻熏习」。先看「贪等熏习」:
又如所立贪等行者,贪等熏习,依彼贪等俱生俱灭。此心带彼生因而生。
比如说有一个修「行者」,他修戒定慧,但是他内心当中有很粗重的「贪」欲烦恼,这个「等」包括瞋或者痴。一切法因缘生,他为什么会有这么粗重的贪欲烦恼呢?因为他过去生当中「贪等熏习」,他不断的放纵贪欲烦恼,一次一次的现行;这个时候,现行熏习阿赖耶识,就累积很多贪欲的功能、种子。所以阿赖耶识「依」止这样的一个「贪」欲烦恼,跟它「俱生俱灭」,使令阿赖耶识,带动这样一种贪欲烦恼的「因」种「而」引「生」,这就是杂染法的熏习。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比较粗重的烦恼,有些人是贪烦恼、瞋烦恼、高慢心,这种烦恼的生起,都不是上帝给我们的,是我们在过去生中,我们习惯性的放纵这个烦恼的相续活动,所以它不断的熏习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累积很多这方面的功能,遇到环境刺激的时候,它就生起现行,这叫「贪等熏习」。
丑二、多闻熏习
前面一段是杂染法的熏习,这一段是清净法的熏习。
或多闻者,多闻熏习。依闻作意俱生俱灭。此心带彼记因而生。由此熏习能摄持故,名持法者。
「或」者我们在佛法中「多闻」,「多闻」有二种解释:第一个你广泛的学习;或者你对一个法,专一深入数数的去思惟,因为你多次的思惟,内心当中由这样的作意「俱生俱灭」,跟阿赖耶识俱生俱灭,这个时候,阿赖耶识就生起一种清净的正念功能。比如说,你内心当中对于有能力救拔你,你也发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后依止这样的信愿,不断的忆念往生净土特别的急迫(往生净土的因,你之所以跟弥陀感应道交的正念是信、愿、持名),你相信弥陀弥陀的圣号。这个时候,「由此熏习能摄持故,名持法者。」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就会产生一种忆佛、念佛的强大功能,就是「持法」,这个法就时时在心中。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人在修行当中,有些人对持戒、有些人对禅定、有些人对智慧特别的强,都是因为他不断熏习的缘故。我们看「癸四」最后的总结:
癸四、合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身为生命的一个根源、或者是一个总仓库,它之所以累积那么多功能,也都是我们无始劫来不断不断的造作「熏习」,所以才有这个结果的。这个「熏习」,本论当中主要是讲到第六意识,就是妄心的熏习;但是《大乘起信论》讲熏习,它是讲到二种因素。就是说内心,你内心的作意,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这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大乘起信论》认为说:我们内心的熏习,这个外在的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你内心经常跟五欲的境界接触,你也容易生起杂染的功能;你经常跟三宝的境界接触,你就容易生起清净的正念。所以从外境的角度,我们出家众理论上是比较容易修行,因为你早上一起床就做早课、吃饭的时候就念供养咒,你每一个时段,祖师都会安排一些功课,让你能够念佛、念法、念僧的净法熏习。
诸位如果稍微注意一下,你会发觉:同样是三宝门中的佛弟子在修行,比如说你在家的时候,有很多同参道友,当初你的资粮跟他差不多、善根也差不多,结果你选择出家,他选择在家;但是你十年后再去看看他(哈──),你会发觉二个不一样,很明显的不一样。但是你不能怪他不一样,因为他的熏习,他是在五欲中打转;你占了优势,你在三宝境界中修行。所以这个环境,对我们阿赖耶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这个就是「阿赖耶识」的「熏习道理」,亦复如是,跟你所接触的环境、跟你的起心动念都有关系。它虽然是生命的根源,但是它本身是生灭法,它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你内心造作的影响而有变化。
壬二、辨种一异(分二:癸一征;癸二释)癸一、征
这个地方是辨别赖耶识跟种子的体性,是「一」呢?还是「异」?「一」是没有差别,「异」就是有差别。阿赖耶识它熏习以后,摄持很多的善恶种子,那这个阿赖耶识跟种子的关系是相同呢?还是不同?先看「征」问:
复次,阿赖耶识中诸杂染品法种子,为别异住?为无别异?
身为「阿赖耶识」,它无量劫当中,不断不断的接受你第六意识的熏习,有时候第六意识释放了善业给它、有时候释放罪业,阿赖耶识照单全收。那它累积这么多的善恶功能,这个功能跟阿赖耶「为别异住」?它是有差别的呢?还是没有差别?这提出一个问,这以下解「释」:
癸二、释(分二:子一释双非;子二释相应)子一、释双非
解「释」当中分二科:「一、释双非;二、释相应。」先看「双非」:
非彼种子有别实物于此中住,亦非不异。
所谓的熏习,不是说有一个「种子」,好象有一个真「实」体性的东西,进入到阿赖耶识当「中」安「住」了。换句话说,这个地方是讲阿赖耶识的「种子」,进入阿赖耶识以后,它们体性是相同的,没有另一个其他的体性进入到阿赖耶识,就是任何一个种子进入到阿赖耶识,被阿赖耶识同化,都是无记性。所以说,第一段是解释它是相同性;但是也不能说完全相同,「亦非不异」,也不是完全相同,也有差别性。也就是说,阿赖耶识的种子,当它遇到环境的剌激,表现出现行的时候,贪有贪的现行、瞋有瞋的现行、痴有痴的现行,那就各式各样。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种子当它是一个潜伏的功能,它是种子位的时候,它就是无记的,跟阿赖耶识同一个味道;但是它生起现行的时候,那就各式各样,跟阿赖耶识就不同,它有善恶不同的体性。
子二、释相应
然阿赖耶识如是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别,名一切种子识。
所以「阿赖耶识」它是因为第六意识的熏习「而」引「生」的种子,这个种子它的「功能」是「差别」的,叫做「一切种子识」。简单的说,种子跟阿赖耶识体性是相同的,但是它表现出作用的时候就不同。这种子在阿赖耶识中保存的时候,种子跟阿赖耶识同一个体性、同一个味道,都是无覆无记的;但是当种子起现行的时候,那就是一个差别的善、恶、无记。这一段是讲到种子跟阿赖耶识的关系。
辛二、因相(分三:壬一喻与诸法更互为因;壬二喻与异杂诸法为因;壬三显生诸法有二缘起)壬一、喻与诸法更互为因(分二:癸一征,癸二释)癸一、征
前面是讲到自相,这个地方讲「因相」。「因相」当中有三科:「一、喻与诸法更互为因;二、喻与异杂诸法为因;三、显生诸法有二缘起」。先看第一科,就是阿赖耶识跟杂染法是「互」相「为因」。
复次,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云何可见?
怎么知道因有为「阿赖耶识」,才有第六意识;因为有第六意识,就产生阿赖耶识?这二个是「互」相「为因」,怎么知道呢?这以下解「释」:
癸二、释(分二:子一举喻;子二合法)子一、举喻(分二:丑一三法喻;丑二二法喻)丑一、三法喻
解「释」当中分二科:「一、举喻;二、合法」。譬喻当中有二科:「一、三法喻;二、二法喻」。先看「三法喻」:
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
这当中有三个法:「明灯、焰」跟「炷」。这个「明灯」就是比喻阿赖耶识,就是一个放出光明的灯,它相续而变化的放出光明。它为什么能够不断的放出光明呢?有这个现行跟种子,这第六意识的现行比喻「焰」,这个「炷」就是种子,就是有火焰去烧灯炷、或者灯心,火焰因为灯炷才能够烧,灯炷因为火焰也不断的相续。这个就说明阿赖耶识跟现行法,就像火焰跟灯炷,我带动了你,你也带动了我,互相是对方的因素,这是「三法」的譬「喻」。再看「二法」的譬「喻」:
丑二、二法喻
又如芦束,互相依持,同时不倒。
这个「芦」草,假设是一根一根的,当然就倒下去了;如果我们把这个芦草,结成一「束」,「互相」的「依持」,它就「不倒」下去了。也就是说,阿赖耶识跟第六意识也是这样,离开了阿赖耶识,就没有第六意识了;离开了第六意识,阿赖耶识就不能相续了:这二个是互相依持的。所以说,根本无明带动了枝末无明;有这个枝末无明,又带动一个新的根本无明,就是这个道理。
子二、合法(分二:丑一释互为因;丑二释立因缘)丑一、释互为因
「合法」当中分二科:「一、释互为因;二、释立因缘」。先解「释」相「互为因」:
应观此中更互为因,道理亦尔。如阿赖耶识为杂染诸法因,杂染诸法亦为阿赖耶识因。
这是作一个总结,把前面的譬喻「合法」。就是说因为有这个「阿赖耶识」,才有第六意识;有第六意识,才有阿赖耶识,彼此相互的增上。
丑二、释立因缘
唯就如是安立因缘,所余因缘不可得故。
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生命缘起的「因缘」,相互的推动。我们可以这样子讲:一个有情众生,他要是没有遇到佛法,他的生命不可能有变化;他一定是遇到佛法以后,特别是受了戒以后,他的生命就有明显的变化。就是他有这个戒体,这个戒体在他内心当中,就能够防非止恶,开始对治染污的现行。这个时候,他的现行起了变化,他熏习阿赖耶识就有所变化了。所以受戒是一个关键点,因为
这个时候,表示你的心态开始在调整。当然你的心态调整,你生命的根源也产生变化,这个就是生命的因缘如此。
壬二、喻与异杂诸法为因(分二:癸一征,癸二释)癸一、征
这当中有「征」和「释」,先看征问:
云何熏习无异无杂,而能与彼有异有杂诸法为因?
这个「无异无杂」,是指阿赖耶识,它是没有差别的。就是这个种子,它在阿赖耶识的时候是无记的;但是它表现出来、现行的时候,它是「有异有杂」,有善、恶、无记的差别。种子在阿赖耶识的时候是「无异无杂」,没有差别;但为什么现行的时候有差别?提出这个征问,这以下解释:
癸二、释(分二:子一举喻;子二合法)子一、举喻
解释当中先「举喻」,再「合法」。先看「举喻」:
如众缬具缬所缬衣,当缬之时,虽复未有异杂非一品类可得,入染器后,尔时衣上便有异杂,非一品类。染色绞络,文像显现。
夹缬是一种镂空型双面防染印花技术。在秦汉时,造纸术未发明,棉花种植尚未引进,人们只能在木板的二面阴刻成花纹,然后把麻、丝织物等夹在二块花版之间进行草木染色。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印花布称作「夹缬」。如今,江浙一带农村妇女经常穿著的蓝印花布衣服,就是由该工艺制作而成的。
比如说这个「缬具」,这是染衣服的器具,它有一格一格的。我们在染衣服的时候,「缬所缬衣」的时候,这个「缬具」,先把衣服固定好、架好,涂上很多的石灰、或者涂料。这个衣服在还没有用「缬具」的时候,布料的本身是白色的;但是同一个颜色的衣料,放到这个染器以后,因为有的地方涂上石灰,颜色就染不上去了;有些地方没有涂上石灰,颜色就染上去了。所以同样是白色的一块布料,放到染器以后,衣服就有各式各样的颜色、图像出现。就讲出个譬喻,就是说它还没有进入染器之前,颜色是同一白色;但是放到染器再拿出来,颜色就各式各样了,这是譬喻。那这是譬「喻」什么呢?
子二、合法
阿赖耶识亦复如是。异杂能熏之所熏习,于熏习时,虽复未有异杂可得,果生染器现前已后,便有异杂,无量品类诸法显现。
「阿赖耶识」的种子也是这样,它在「熏习」的时候,当它是潜伏的种子位,它没有所谓差别的相貌,都是无覆无记的体性;但是当它生起现行的时候,它的相貌就各式各样,贪有贪的相貌、瞋有瞋的相貌、痴有痴的相貌,无量无边的现行、无量无边的相貌就显现出来。
这个地方就是告诉我们一个观念:我们现在不管是造了很多的善法、或者造了很多的恶法,阿赖耶识的体性是不会改变的。比如说,你刚刚拜了一部《八十八佛》,第六意识它能熏,它会去主导第八识,那只能说你第八识里面善的功能增加了,但是你的体性还是无记的。相同的道理,你今天去造了一个杀盗淫妄的罪业,你的体性也是无覆无记的,只能够说你里面多了一个邪恶的功能。
这个地方有它的深意,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体性不能改变,只是改变功能?我们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源是阿赖耶识,如果我们读《大乘起信论》、或者读比较圆顿的经论,这个阿赖耶识它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谓之阿赖耶」。唯识学它偏重在生灭这一部分,它对阿赖耶识不生灭这一部分,它讲得比较少。阿赖耶识它不生灭的部分,就是它根本的本性就是真如,就是真如一念不觉变阿赖耶,所以它跟真如是不二的,所以真如跟根本无明是不二的,烦恼的体性是菩提。如果阿赖耶识的体性改变,那糟糕了,你不能恢复清净!阿赖耶识的本性就是真如,这个诸位要知道:它之所以生灭,是因为第七意识,恒审思量相续的资持,所以当第六意识修观对治这个恒审思量的时候,阿赖耶识一松脱第七意识,阿赖耶识就转成真如。所以我们不管造什么业去熏习阿赖耶识,只能够说它里面潜伏的功能改变了,但是它的体性不能改变,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唯识学解释阿赖耶识,偏重在生灭这一部分;阿赖耶识之前是什么?唯识学是不强调这个部分。它是假设你已经开始流转,那如何从一个生灭当中,恢复到不生灭?所以它的思想一开始就是:反正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开始启动流转。这当中值得我们感到庆幸的是:阿赖耶识的体性,不会因为我们造业,使令它的体性有所改变,也就是说,它有恢复清净的可能性。这个观念在大乘佛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只是增加了一点邪恶的功能,它的体性是不能改变的。「阿赖耶识亦复如是。异杂能熏之所熏习,于熏习时,虽复未有异杂可得,果生染器现前已后,便有异杂,无量品类诸法显现。」这样子,我们对阿赖耶识跟种子的关系就更清楚了。好,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十一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页,「壬三、显生诸法有二缘起」。
本论是无著菩萨所作。在本论的修行当中,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个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第三个是究竟果。从大乘的次第来说,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第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内心的甚深见。为什么要有甚深见呢?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在大乘的修学,我们刚开始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的戒法,在整个菩萨戒的修学当中,有二个重要的次第:第一个就是我们要成就善业力。这个善业力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行菩萨道,就是依止内心的信心,就是对三宝功德的信心,依止这个信心,我们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种种的善法。当然我们菩萨内心也会有一些烦恼欲望,这个时候,主要是依止我们的信心来克制、或者说是来压抑我们心中的烦恼。有时候信心比较坚固,我们内心就比较平静;但是有时候信心比较薄弱,这烦恼就在内心不断的波动,使令我们内心躁动不安。所以刚开始在修学善业力的阶段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一个菩萨内心的情绪是变化很大的,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严格来说,这个人修行是还没上路,内心还是跟烦恼欲望纠缠不清,只是说他比一般人好一点,就是有一分的信心,善加克制。这样的修行,我们就说:这个人开始在积集善业、忏悔业障,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阶段。
慢慢的,我们应该再修第二个阶段,就是成就正念力。前面善业力的修学,主要依止的是信心,慢慢的我们从信心,开始去听闻正法、如理思惟,这个时候内心产生一种智慧的光明,开始如实的观照内心烦恼的活动。透过教理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心的烦恼,其实是由内心所变现的一种剎那剎那的生灭之法,所以它的本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我们从一种正念的观照,开始从这样的一种有相分别,而契入到清净的本性,开始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我们对烦恼的调伏,就更加的有力量,我们的情绪也会变得比较稳定了。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烦恼还没有对治消灭,但是它是如梦如幻的生灭之法,不像以前那么样的可怕了。所以说,我们在修学正念的时候,透过止观的观察,了解到生命的真相,内心能够安住在我们本来的面目,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修行就正式的上路了,我们也开始稳定的、慢慢的趋向于无上菩提。所以说我们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从一种信心对烦恼的压抑,要提升到对烦恼的克服调治,所谓智慧的观照,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主要就是靠甚深见。你就是对佛法的学习、对生命的观察更加的深入,你对于内心的调伏力就加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无著菩萨在本论当中,把甚深见安排在第一个次第,这是主要的原因。甚深见当中,本论有二科:一个是「所知依」,一个是「所知相」,先讲到生命的根源──所知依,再讲到这个生命的相貌。有情众生的生命根源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我们讲到有三相:「自相、因相、果相」,现在讲到「因相」。「因相」当中,把它作一个总结,这是「因相」的总结,讲到大乘的生起有二种缘起,这是阿赖耶识因相的总结。
壬三、显生诸法有二缘起(分三:癸一乘标缘起;癸二说缘起别;癸三喻愚缘起)癸一、乘标缘起
阿赖耶识的「缘起」有三科:「一、乘标缘起;二、说缘起别;三、喻愚缘起」。先作一个总标,把大乘的缘起相貌作一个总标。好,我们看论文:
如是缘起,于大乘中极细甚深。
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阿赖耶识的「缘起」,这样一个缘起的法,是非常微「细」、非常深入的探讨,不是凡夫、二乘所能了解的。在佛法的缘起论当中:小乘佛法所谈到的缘起,叫做「业感缘起」,在谈因果的时候,是偏重在业力,就是以这个行为的本身,来判定你的结果;大乘佛法在判定缘起,除了你的业力以外,你的心念,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业力跟心念的和合来探讨缘起,叫「赖耶缘起」。这样的「缘起」法,就「极细甚深」。
比如在经典上说:有二个女居士,这二个女居士,都到山中去采花,采了很多花以后,二个人希望把这个花供养佛陀。这个时候,其中一个居士,就把她自己的花,亲自一个人去供养佛陀;另外一个女居士,她把这个花平均分给很多人,带了很多人一起去供佛。这个时候有人就问:这二个女居士,一个是自己去供佛、一个是带很多人去供佛,这二个以后的果报是怎么样呢?问一个阿罗汉,这个汉说他不清楚。这个时候,阿罗汉就用神通力,带着这些人到了兜率天去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说:这个单独供佛的居士,以后的果报是阿罗汉果;这个带了很多人去供佛的居士,以后是成就无上菩提、万德庄严的佛果。就是说,同样一个业力的造作,都是供佛;但是因为心念的不同,这个时候对果报会有不同的主导。而这样的缘起,以心念当作业力的主导,这样的缘起观,在大乘佛法是「极细甚深」的。你的一个起心动念,对我们的生命,都有重要的一个引导因素,而不只是看行为本身,这样的大乘缘起是「极细甚深」的。这当中是先作一个总说,我们再往下看:
癸二、说缘起别(分二:子一标;子二释)子一、标
大乘佛法这么微细深入的「缘起」,到底是什么相貌呢?这当中有二科:「一、标;二、释」。先把名称作一个标示,第二段再加以解释。我们看「标」的地方:
又若略说有二缘起:一者,分别自性缘起;二者,分别爱非爱缘起。
大乘佛法讲到生命的「缘起」,主要有「二」个重点:第一个是「分别自性缘起」,第二个是「分别爱非爱缘起」。这二个缘起:「分别自性缘起」,是引生诸法的一个亲因缘,它是一个亲因缘;「分别爱非爱缘起」,是引生诸法的增上缘,它是一个增上缘的角色。大致是这样一个相互的关系;详细的情形,我们看下一科:
子二、释(分二:丑一释自性缘起;丑二释爱非爱缘起)丑一、释自性缘起
解「释」当中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自性缘起」,第二科解「释爱非爱缘起」。我们先解「释自性缘起」:
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
什么叫做「自性缘起」呢?就是我们在生命当中,造了很多的业力,这个业力有的时候是布施、持戒的善业,有的时候是造了杀盗淫妄的罪业,这个业力都保存在阿赖耶识当中,而形成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它能够生起诸法的现行,由善恶的种子生起的现行,叫做「分别自性缘起」。为什么叫做「分别自性缘起」呢?这以下解释它名称的由来。「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因为它能够「分别」,这个「分别」就是清楚分明不会错乱,它能够把每一个种子的自性(这个就是「自体」)它的差别自体表现出来。什么叫做种子的差别自体呢?比如说我们布施,这个布施的业,它种子的自体是能够招感财富;你修忍辱,这个忍辱业的自体是招感庄严;你修慈悲,这个慈悲的自体是招感长寿。它每一个业的种子,都有一个相应果报的招感自体,所以这个业种子,在阿赖耶识保存的时候,是个个差别的,你造什么业,这个业种子它招感的果报,就各式各样不同。同样是善业,但是这个善业的本身,也是各式各样。所以这个「自性缘起」就是:在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差别的业的自体,而这种业的自体,都是由种子的方式来保存的,所以叫做「自性缘起」。这是引生诸法的亲因缘,比如葡萄的种子,它一定产生葡萄;苹果的种子,就产生苹果:就是它有它差别的自体。
丑二、释爱非爱缘起
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
这个业种子,它要从种子转成正式果报,必须经过「十二」因缘的滋润。你一定有「无明」的滋润,才产生「行」。这个「行」业力的造作,它有它的种子,不能说「无明」产生「行」,而是因为「无明」的资助,它是一个助缘而产生「行」,「行」的助缘而产生「识」。所以十二缘起,是每一个都是一个增上缘。因为无明的滋润,产生了业力;由业力的滋润,产生阿赖耶识的种子;由这个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等等,所以这个「十二缘起」,它是一个增上缘。这个地方,「十二缘起」主要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就是我们这个我执、法执的分别;由于我们我执、法执的分别,把这个业力的种子滋润以后,就产生了「分别爱、非爱」的果报,这个「分别」就是差别。这个时候,在三界六道当中,有很多可爱的果报,就是人天可爱的果报;或是有很多不可爱的三恶道果报出现。因为这种「善趣、恶趣」的果报,「能」够明确的「分别」可「爱」、不可爱的「自体」,它有它种种痛苦五蕴、安乐五蕴的自体,所以叫做「分别爱非爱缘起」。就是说它这个缘起,能够透过我们心中我执、法执的滋润,使令这个善恶的业种子,转成三界的果报。
这个地方讲到这个十二缘起,我们解释一下它是怎么个滋润法?这个十二缘起的解释就是:它能够把已经存在的业种子,滋润成一个正式的三界果报。它的滋润,在唯识学的专有名词叫做「熏习」,它有一种熏习的力量。这个十二缘起的熏习有二类:一个是微细的熏习,一个是比较粗显的熏习。这个微细的熏习就是无明,无明缘行。就是说,我们只是造了这个业力,不表示一定是在人天得果报、或者三恶道得果报,一定要有这个我执──自我意识,透过自我意识的分别,就能够把这些善恶的种子,累积成一个有漏的三界果报,这是第一个,无明的熏习,这是比较微细的熏习。其次,是爱取的熏习,这爱、取、有。我们对于这个生命,有不同的爱取,也会使令这个业种子,产生不同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变化。比如在《高僧传》上说:唐朝有一个僧藏法师(僧就是佛法僧的僧,藏就是法藏大师的藏),这个僧藏法师他出家以后,白天修福,晚上念佛,他的修行就是二个重点:修福念佛、念佛修福。到晚年临命终的时候,在《高僧传》上说:他的中阴身,六欲天次第来迎。一刚开始四天王天现前,他内心不动;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种诸天的安乐果报次第的现前,来迎接他去受生,他完全不为所动。他内心不动爱取,他对六欲天没有爱取,这个时候,种子不能得果报,这个时候六欲天的中阴身就消失了。最后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现前的时候,他内心当中产生强烈归依的心,这个时候跟弥陀感应道交,往生净土。
这个往生的公案,我们来了解一下。就是说,这个僧藏法师他平常的分别自性缘起,他的一个业种子,有持戒修福的种子、也有念佛的种子,这二个种子都有。我们说:这二个种子,都有成就安乐果报的功能。但是问题是说:他持戒念佛的种子,到底是在人天享受福乐,或者是到极乐世界享受清净的功德庄严?这个时候,分别爱非爱缘起是一个关键点,这是十二支的缘起。就是你心中无明的浅深,你心中对于整个生命的爱取,你到底是对娑婆世界比较爱取?或者是对极乐世界比较爱取?这爱取的差别,对我们内心的业力,就有主导的功能。就是说,同样是一种善业,这个善业到底是投生到净土去得果报?或者在人天得果报?这个时候,你心中的爱取,它是居于一个主导的地位了。这个地方就是说随业往生跟随念的差别。我们一般正常人,他的这个心念,当然是爱着娑婆,所以他最后的善业,就是由这个心念的引导,在三界得果报。净土宗它临终的时候,重要在正念分明,临终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他临终的时候,心不贪恋、意不颠倒,那个正念力就能够引导这些善业,跟弥陀的功德感应道交。
诸位看《弥陀要解》,蕅益大师讲到净土宗的修学纲要,所谓的净土三资粮,他说:「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浅深。」这一句话是修习净土宗的至理名言,你修净土宗不可以不知道的。就是说你往生以后的品位高下,那是由你的善业力──分别自性缘起,你佛号念得愈多,你往生品位愈高;但是你能不能够往生,这跟你念佛的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就是你心中的信愿,你心中有什么希望!如果你对来生的期待,是希望继续在人天享受这种福乐,你念佛的种子,就变成人天福报了。所以他的意思就是:信愿是一个主导者;持名它是一个跟随者,它是一个脚;信愿是一个人的眼睛,它有主导的作用。
理论上来说,你念一句佛号,就可以往生──临终一念就可以往生。蕅益大师讲:「若信愿具足,临终十念,乃至一念,也可以往生。」就是说一句佛号,只要你正确的对净土爱取滋润,用信愿具足来滋润这一句佛号,它也可以引导你跟弥陀感应道交。如果你对净土宗没有爱取,对净土法门没有信愿,你这个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亦无得生之理」。这个地方就是说,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随业跟随念。当然我们所积集的业力,这个很重要,所谓的「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能够「生起诸法」的差别果报,这是一个「分别自性缘起」。第二个,依止「十二缘起」中爱取的滋润,而使令这个业种子变成一种差别的「爱、非爱」果报,这是一个重要的增上缘。这个是从大乘的角度,来解释生命缘起的二个重点: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念。
癸三、喻愚缘起(分三:子一愚二种;子二举喻;子三合法)子一、愚二种(分二:丑一愚第一缘起;丑二愚第二缘起)丑一、愚第一缘起
前面是讲到大乘正见,这以下是讲凡夫外道的邪见。
凡夫外道对缘起是什么看法?分成三科:「一、愚二种;二、举喻;三、合法」。对于「二种」缘起的疑惑,又分二科:第一个「愚第一缘起」,第二个「愚第二缘起」。我们先看对「第一缘起」的疑惑是什么相貌: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分别宿作为因,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或有分别实我为因,或有分别无因无缘。
假设我们对一切法生起的亲因缘,所谓「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疑惑,就会产生类似外道五种错误的邪见。先看「第一」个,「或有分别自性为因」,这个是数论外道(数学的数)。这个数论外道,他认为一切法生起的因是「自性」,这个「自性」当中,又有另外一个叫做神我。假设这个神我是造了善业,这个自性就会创造安乐的五蕴,来让神我受用;假设这个神我造了罪业,这个自性就创造了痛苦的五蕴,来让这个神我受用。换句话说,这个宇宙万法生起的因缘是「自性」,这个自性是不生不灭的。那这是违背大乘佛法的思想,大乘佛法是认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是生起的因,而阿赖耶识的种子是生灭变化的,它是受熏的。比如说你今天犯了罪,但是你内心当中惭愧心生起的时候,你那个罪业的种子就变化,由大而变小。就是说一切法生因的种子,应该是可以去受熏的、可以去改造的;但是外道宇宙的生因──自性,是不能改造的,它是固定的,永远就是自性。这个地方,佛法是不同意的,宇宙万法的生因是不生不灭,这个是不合道理的,这样子,你要改造生命是不可能的。
「或有分别宿作为因」,这个「宿作」就是过去的业力,就是尼犍子外道。尼犍子外道认为:生命是由业力所决定,而这个业力是不可以改变的,除非你不做,你做了以后,这个业是永远不能改变,你忏悔也没有用。因为尼犍子外道这样的一个定业思想,这个宿命论,就造成了他苦行的修学。他认为:我们在三界不断的流转,每一个人都带了很多的罪业来投胎,而这些罪业都是不能改变的,你修止观也没办法改变,忏悔也不能改变。那怎么办呢?赶快把这个罪业消掉。怎么样消掉呢?修苦行。从今以后,你不能再睡床铺,拿那个有刺的木头来睡觉。就是用种种的苦行,赶快把这个罪业消除掉。像这样子,佛法是不同意的。佛法是说「祸福由因,改变在缘。」你前生有罪业是因,但是你这个心念的改造、这样不同的滋润,这个业种子就有变化。你可以透过你的忏悔、透过止观心念的调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所以「宿作为因」这样的定业论,当然是邪见,就造成了心外求法的苦行外道。
「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说宇宙万法的生起,是自在变化,就是大自在天(就是摩醯首罗天),它是整个万法的生因;所以我们想要离苦得乐、趋吉避凶,你修行是没有用的,你持戒也没有用。你应该怎么办呢?向大自在天祈祷,因为他能够决定你的快乐跟痛苦,当然这个是邪见。
「或有分别实我为因」,这个「实我」,是属于胜论外道(殊胜的胜)。这个胜论外道,他的思想是「实我」叫做梵(大梵天的梵),这个梵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梵当中有一个小我,这个「我」是很痛苦的,是个小我;梵是一个大我,是安乐的境界。我们想离苦得乐怎么办呢?应该要透过修习禅定、冥想,把这个小我跟大我合在一起,梵我一如。梵我一如就是他们《奥义书》所说的一个最高的意境,离苦得乐。不过这个地方跟佛教有一点混滥。佛法也认为:有一个生灭门的个体生灭的生命,有一个真如门的我空、法空的真理,我们修行就是从生灭门趋向真如门。不同的是:佛法的真如门、生灭门,这二个都是没有真实体性的,是不二的;但是外道的梵我,二个都是有实体的,大我是有实体、小我也是有实体,所以这个有实体的小我,趋向大我,这是不合道理的。
「或有分别无因无缘」,前面的四种都是有因缘论,这第五个是无因缘论。什么叫「无因缘论」呢?他认为说:生命的快乐跟痛苦,都是没有理由的。也就是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就像树叶从这个树上飘下来,它往东边跑、往西边跑,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当然无因无缘,就会造成断灭见,就是没有来生;既然只有今生,你归依三宝,持戒修行都没有意义,所以只好及时行乐。这个是无因缘论。
总而言之,外道对于诸法的生因,他们认为是一个有实体的东西,或者自性、或者实我,而这个实体是不能改变的。不像我们佛法说:这个种子是剎那剎那的生灭,它会因为你行为思想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丑二、愚第二缘起
若愚第二缘起,复有分别我为作者,我为受者。
这是对于种子的增上缘产生迷惑。对于十二缘起,所谓爱非爱这样一个熏习缘起的错误,就会认为在内心当中有一个「我」,「我」来造作业力,也是由「我」来受用果报。当然业力会变化,在流转当中,这三界的生命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这个「我」是不能改变的。这个地方的「分别爱非爱缘起」,这个我见是比较粗的我见,这是分别我见。
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说明。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大师说:为什么一个人念佛,没有使令他内心改造呢?就是这个人修行──心外求法。他内心当中,没有产生正念的观照,观察我空的真理,也就是说,他内心当中的想法是: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我」积集很多的善业,使令我以后的生命,因为这个善业的力量,得到安乐的果报。这个自我,以前没有善业、没有资粮的时候,他当然很低调的;但是他现在不同,他现在一天拜五百拜、一千拜,他的善业力加强以后,也就把这个自我膨胀。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愈修行,烦恼愈重、瞋心愈重、高慢心愈重的道理,就是他没有回光返照。
那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了,诸位可以看看所谓外道的学者,外道也是深信因果,但是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正见。比如我过去认识一个外道,差不多十年前他的个性是这样子;你十年后再看,他的个性还是这样子。就是十年前跟十年后的差别?这个人修了一点善业,如此而已。他的个性没有办法改变,他以前是什么脾气,现在就是什么脾气。为什么佛弟子能够很快的自我突破呢?因为他修我空观。修我空观,他内心调柔。就是「我不可得」,所以所有的烦恼都是可以改造的、都是因缘法。我们先相信这个真理,我们先相信我们心中贪瞋痴的烦恼是可以改造的,它的本性都是毕竟空的。这个时候,对你的修行有很大的加持力。你一直认为你内心当中那个我──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子,没办法改变的,这就是我嘛!那你这样的思考,就没办法改变了,的确不能改变。这就是外道说「分别我为作者,我为受者」,由我来积集业力,也是由这个我来得果报,那这是对于爱非爱缘起的一个「愚」痴。前面的二段是法说;这以下「举」出一个譬「喻」,来看外道对生命的观察,产生的错误认知。
子二、举喻
譬如众多生盲士夫未曾见象,复有以象说而示之。彼诸生盲,有触象鼻,有触其牙,有触其耳,有触其足,有触其尾,有触脊梁。诸有问言:象为何相?或有说言象如犁柄,或说如杵,或说如箕,或说如臼,或说如帚,或有说言象如石山。
这个地方讲一个譬喻说:有「众多」的「生盲」者,有些人天生就瞎了眼睛,所以他一生当中都没有看过「象」。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牵来一只「象」,告诉这些生盲的人说:这就是一只象,你们来摸摸看。这些人分别摸到「象」的「鼻」子、或者牙齿、或者「耳」朵、或者脚、「尾」巴、或者它的「脊」椎。摸完以后,这个人就问他们说:像是什么相貌呢?摸到象鼻的人说:「象如犁柄」,就像耕田器具的犁,犁中间那个直直的木柄。假设摸到的是象牙,就说:这个象就像一个「杵」,一个舂米的器具,一边比较宽,一边比较细,舂米的器具。「或说如箕」,摸到象耳朵的人就说:这个象就像是一个畚箕,扫地的时候装泥土的器具。「或说如臼」,摸到象脚的人,就说这个象就像是一个直直的木头。「或说如帚」,摸到象尾巴的人说:象呢就像这个扫帚,一根一根的。「或有说言象如石山」,摸到象「脊梁」的人,就说象就像一座石头山。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外道对生命的邪见,基本上是似是而非。你不能说他完全错了,因为佛在世的时候,所有的外道,大部分都是深信因果,他们都相信有生死轮回,他们也相信善业能够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一部分佛法是认同的。只是,这个善业如何能够创造安乐的果报?这个业是不是可以变化?一切法最初的生因,所谓的所知依,这一部分的认知有错误了。就是什么是生命的根源?这一部分外道弄错了。但是生命的这些枝末,业果的思想,他们是弄对了。意思就是说,你说他摸到象的脚,说象它像一支木头,你也不能说错,它也是象的一部分,所以这叫做似是而非,他也讲到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对全盘生命的缘起,没有完全的彻底了解,如此而已。最后的「合法」:
子三、合法
若不解了此二缘起,无明生盲,亦复如是。或有计执自性为因,或有计执宿作为因,或有计执自在为因,或有计执实我为因,或有计执无因无缘,或有计执我为作者,我为受者。阿赖耶识自性、因性及果性等,如所不了象之自性。
身为一个修行者,我们对于大乘的「二」种「缘起」──分别自性缘起、分别爱非爱缘起,假设「不」能够理「解」,就像是一个「生盲」,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一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死流转的因缘,也不知道什么是涅槃的因缘,也不知道什么是往生净土的因缘!你不知道因缘,你就是盲修瞎练,跟着感觉走,你的修行就是靠运气,运气好一点就往生,运气不好就没办法往生。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就会执着,以「自性为因」、以所做为因、以自在天为因、或者以梵我为因,乃至于「无因无缘」,这是迷第一缘起;假设迷第二缘起,认为「我为作者,我为受者」:这二种都是对于整个「阿赖耶识」的「自相、因相、果相」「不了」解,正「如」一个人瞎子摸象一样,「不」能够全盘的「了」解到「象」的「自性」,只是摸到象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我们在蕅益大师、或者祖师的开示当中,古德经常说:我们看外道,他也是努力的在修行,你看他持戒、苦行──他能够持牛戒,他一生跟牛学习,这个人的行力也不得了,他修起苦行来的时候,一天吃一麻一麦,这个人也满有道心的,他也是想要离苦得乐。但问题是:他不知道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安乐是怎么产生的?他就是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就盲修瞎练了。在《楞严经》上说:外道修行就像这个绳结,打了一个结的绳子,他往二边拉,愈拉这个绳结愈紧;佛教的修行,是从中间把这个绳结解开来,找到真实的因缘。所以智者大师在《天台止观》上说:「外道修行,有因无果。」你说他有没有因地呢?他的因地比我们努力,他的持戒苦行、他的加行力、资粮力都比我们高;但是,空空的,没有结果。你说持牛戒,持牛戒结果是怎么样呢?也没怎么样,持得不好到三恶道去,持得好一点,来生做一只牛。你跟牛的思想学,顶多就是善业力,变成一只大福报的牛,就是你没有找到正确解脱的因缘。我们今天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虽然不可能马上断除所有的恶、修习所有的善;但是你刚开始的时候,你整个人生的布局,你要很清楚的知道:你的方向在哪里。你很清楚这个正确的因缘是什么,整个地图很清楚,你现在走到整个生命地图的哪一个点,你很清楚。那这就是为什么要培养甚深见的主要理由。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第十二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三页:
辛三、果相
第十二卷
前面一科是讲到阿赖耶识的因相,阿赖耶识的因地,主要是分别自性缘起,就是我们善恶的业种子;第二个是分别爱非爱缘起,我们心中的爱取烦恼。这二种和合,就使令我们在三界、六道得果报。这以下,我们讲到「辛三」的「果相」。
又若略说阿赖耶识,用异熟识,一切种子为其自性,能摄三界一切自体、一切趣等。
这个「阿赖耶识」等于是整个生命的根源,所以我们讲到阿赖耶识,就是「藏」的意思,它含藏无量无边的种子,这个「阿赖耶识」是一个自相;这个「一切种子」是它的因相,因这个「种子」,它有成就果报的功能,所以它是一个因相;这个「异熟」是它的果相。什么叫「异熟识」?这个「熟」就是成熟,它能够使令这个业力的种子转成果报,这个叫做「熟」。就好象电锅,电锅能够把米煮成饭,所以这个电锅有成熟米的功能;阿赖耶识亦复如是,它不但是保存种子,这个种子在它的保存之下,也会慢慢的被它成熟,因缘具足的时候,它能够把这个种子煮成成熟的果报,所以阿赖耶识有「熟」的功能。这个「熟」为什么加一个「异」呢?这个「异」的意思,就是有很多的差异。「阿赖耶识」把这个「种子」转成果报的时候,有三种的差异:第一个是时间上有差异,所谓的「异时而熟」。就是说,你现在虽然持戒、念佛,当然这样的一个业力,应该是净土的因;但是你现在还是一个人,你不能急。就是你在积集善业的时候,是不能马上得果报的,你现在的果报是在酬偿先业。你现在的身心世界,可能你不是很满意;但是它是你以前业力所表现出来的,你必须把这一部分的因缘结束掉;你今生所修习的功德,你是来生才能受用的,就是「异时而熟」,你造业跟得果报的时间,有前后的差异。
第二个「异类而熟」。我们在修因的时候,这个业是通三性的,有善、恶、无记三种体性,「因通三性」;但是「果为无记」,得果报的时候,这个果报都是无记的。比如说一个人贫穷,或者一个人长得丑陋,这个是一种不可乐果报,但是一个人贫穷不是罪,它不是恶性,它是无记的,因为他可以因为贫穷而努力向上,这个贫穷反而对他是修行的增上缘;而这个恶是障道的,恶法是障碍圣道的。所以说,我们论果报,不能论善恶,这个人卑贱、贫穷,只能说是一种痛苦的果报,这些都不是罪业,只有因地才讲善恶,果报是无记的。所以从这个因到果的时候,它的性质产生变化,产生差异。
第三个「变异而熟」。这个「变异」就是说它的数量。这个种子,它以前可能因地很小;但是他没有忏悔、起邪见,他得果报会很重。反过来,他以前虽然造了很大罪业;但是他后来修行,真实的忏悔,断相续心,这个时候,种子的势力也会变小。也就是说,种子转成果报的时候
,它会经过一场变异,或者你去随顺、随喜,或者你产生忏悔、对治,这个时候,种子的势力会产生变化。
总而言之,我们造了业以后,从这个业到果报的过程当中,有时间的变化、有性质的变化、有数量的变化,所以叫做「异熟识」,它有种种差别的因素,所以这个异熟就是它的一个果相。
在《高僧传》上说:南北朝有一个道秀法师(道是道德的道,秀是神秀大师的秀),这个道秀法师,在《高僧传》上说:他是博学多闻,通达很多的教理,智慧也特别的高;但是他的性格上有一个缺点──这个人瞋心、对立心很重。他经常跟人家辩论,他一定要胜过对方,他不管什么都是以胜负──「我要胜过你」这样的心态,来跟人家辩论。后来有一天,他跟同参道友在讨论佛法的时候,触动了他的瞋心,这个时候,他的瞋心非常的炽盛,全身发热,他就离开了道场,想要到树下去乘凉。结果他到树下以后,那个瞋心不断的增长广大,他就在今生当中,从一个人变成一条很大的蟒蛇,今生变成蟒蛇。在《高僧传》里面,祖师就下这样的评注说:一生持戒,听闻佛法,结果因为瞋心的缘故,而在蟒蛇身承受福报。大蟒蛇当然有它蟒蛇的福乐,但是它的果报是卑贱的。
所以这个地方,我经常回忆忏公师父对我们的开导,他说修行人有三个重点:解门、行门、性格。忏公师父说:「这个性格最重要了。」他说:「你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你要是性格不好,都不行!」这个性格就是你的思想不够调柔。就是说,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你的解、行二门是一种资粮力;但是你的性格不好(这个分别爱非爱缘起),就是你的个性对立心太强、或者是高慢心太重,这个时候,会使令我们这个善业,产生错误的引导。所以这个地方讲「异熟识」,就是说这个业力要转成果报,其实这当中有很多的变数。这个变数,你第六意识的思想、或者以世俗话来说是你的性格,在引导这个业力的时候,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忏公师父说:「你即使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你的性格不好,都不行!」就是这个道理。以上是讲到我们生命的根源──阿赖耶识的三种相貌:因相、果相跟自相。前面是「长行」,这以下用偈「颂」,作一个重复的说明。
己二、颂(分二:庚一通内外种辨;庚二辨内种异于外种)庚一、通内外种辨(分五:辛一举六种种子;辛二释种子六义;辛三释所熏四义;辛四破余异执;辛五显为二因)辛一、举六(二)种种子
这当中分二科:「一、通内外种辨;二、辨内种异于外种。」先把这个种子的种类,有「内种」跟「外种」作一个「辨」别。「通内外种辨」有五科:「一、举六种种子;二、释种子六义;三、释所熏四义;四、破余异执;五、显为二因。」先看第一个「举六种种子」。这个科题,韩清净居士是用「六种种子」;不过我看古德的注解,这一科是讲到「二种种子」,一个种子的差别。所以我们这个「六」也不要去掉,如果大家愿意的话,我们在旁边,可以写一个「二」括号一下,它的义是二种种子。我们看论文:
此中五颂:外内不明了,于二唯世俗,胜义诸种子,当知有六种。
从大乘的角度认为:一切法不是由业力所变现的,这样讲太粗糙了,应该说是由种子所变现的。一切法的生因,不是大梵天、也不是梵,是「种子」,所以我们有须要对这个「种子」的相貌加以探讨。这个「种子」具足来说,有内种跟外种。「外种」就是植物,比如说稻、麦、苹果,等等,它有引生果实的功能,这叫外种;第二个叫「内种」,「内种」就是阿赖耶识所保存的善恶业力的种子,这叫「内种」。这二种,「内」是「不明了」的,就是这个阿赖耶识种子的体性,是非善、非恶的,是无记的,所以叫「不明了」,这是第一段。第二段,「于二唯世俗胜义」。这「二」种种子,有「世俗」跟「胜义」二种的差别。这个「外种」,是依止世间的名字来理解的,说是这个凡夫的分别所能了知的事物,所以它是一个世俗的智慧。就是我们透过一些参考书,植物的书籍,我们就知道:这是苹果的种子、这是稻的种子、这是麦的种子。所以对这个「外种」的理解,是一种世俗的智慧。但是对阿赖耶识的种子的理解,那是「胜义」的,那是一个圣人的清净智慧,才能够觉察的道理,不是凡夫跟二乘所能理解的,所以说「于二唯世俗、胜义」。「胜义诸种子,当知有六种。」「胜义」这二个字是通前通后。「胜义」就是内种子,它有六种差别的相貌,这是把这个相貌的差别相表达出来。这六种到底是什么相貌呢?下一科会说明。
辛二、释种子六义
剎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乘佛法一再的强调:宇宙万法的生因,是阿赖耶识的种子。身为宇宙万法生起的一个亲因缘,它到底是什么相貌?本论当中提出了六点:
第一个是「剎那灭」:就是说这个种子的体性,是剎那剎那生灭的一个有为法;简别外道说:一切法的生因,是这个自性、梵、自在天,这些都是不生不灭的,都不能改变的。我们的种子,会因为你的思想不同而变化。比如说:你累积了一种负面的业力,杀生的业力,你对这个杀生的行为,念念的随喜,这个种子它就不断的不断的增长广大;你现在开始忏悔对治,这个种子的势力就会变小。所以这个种子的体性,它是一个可以变化的有为法,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果俱有」:这个「果俱有」就是说,这个种子的因消失了以后,这个果报就出现了,这个因灭果生,必须是同时成就。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五蕴身心,是一个人的五蕴身心,是过去持五戒的业种子所资持的,这个时候「因灭果生」同时存在。就是说我们这个身心世界,是顿生顿灭、顿生顿灭,当里面五戒十善的业力消失,它释放出来的时候,这个五蕴的果报就出现了;出现了以后,它又反熏回去,这个果报消失了,又变成种子;那么种子又变成果报。因为我们这个五蕴身心的生灭相貌太过频繁,所以我们看不出它有生灭,其实我们的生命是:身心世界突然间出现了,突然间全部消失了,又突然间全部出现了。这个「果俱有」就是说「因灭果生」,它是同时存在的。这个「剎那灭」跟「果俱有」,都是在诠释阿赖耶识这个「转」──前后转变的功能。
第三「恒随转」:这个「恒随转」的意思,就是这个善恶的种子,是一类相续,不失不亡,乃至成佛为止。就是我们今天造了一个业力,比如说你刚刚拜了一部《八十八佛》,这个善种子当然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这个善恶的种子,只要它还没有释放出来、或者还没有忏悔对治,这个种子会生生世世跟着你,不会失掉的。虽然它生灭,但是它又相续,它不会失掉的,不会因为你换一个人身就失掉,不会的。
第四个「性决定」:生起善恶功能的体性,是决定而不错乱的。就是说这个种子:善的种子是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恶的种子也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个体性是不能改变的,没有人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种子的体性。比如说我们现在开始修行佛法,我们开始断恶、修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理论上来说,这都是在栽培一种安乐的种子;但是我们现在可能痛苦依旧,这个表示说,这个叫做重报轻受。我们要相信啊!比如说你现在拜佛,拜到最后结果肚子痛。你不能说:因为拜佛而肚子痛。这样讲不对。就是你以前有这个罪业,这个拜佛是个善业,善业怎么会招感肚子痛?就是说,你内心当中有这一部分的罪业,这个时候因为拜佛的因素,把这个罪业逼出来。其实所有修行的道理,都是这样子的!不可能因为你的修行而产生增加痛苦,不可能!这样子,善恶的体性就错乱了。不管你现在因为修行而增加多少痛苦,这都是由罪业所带动的,你的善业一定是招感安乐果报,所以叫做「性决定」。这个「恒随转」跟「性决定」,都是在诠释种子的相续功能,叫「恒」;前面的「剎那灭」跟「果俱有」是强调「转」。
第五个「待众缘」:这是讲种子要变成果报的时候,必须要等待因缘的成熟。不管你现在佛号念得多好、数量念了多少,你也不能够马上往生。就是你过去的业力,所释放出来这个「人」的果报,只要这个业力的能量还没有释放完毕,你往生的因缘就还没有成熟。就是说,种子要变成果报,要等待因缘,就是「待众缘」,不像自然外道所说的,它必须要等待因缘。
第六「引自果」:「引自果」就是说,差别的种子会引生差别的果报,这简别外道的一因多果论。外道说:宇宙间就是一个因,就是大梵天,大梵天创造很多很多差别的果报。佛法不同意一因多果,佛法是认为多因多果。比如说你过去欢喜布施,所以你今生财富很多;但是你在布施的时候,又造了杀业,所以你虽然财富很多,但是你就多病。就是说你今生的果报体,是很多很多「因」的累积,不只一个因。所以你的生命当中,有些你很满意、有些你不满意,因为你的因地也造了很多的善、也造了很多的恶,所以得果报的时候就错综复杂──有些地方你满意、有些地方你不满意,这是正常的,因为你的因地本来就不圆满了,你怎么能够要求果报圆满呢?所以叫做「引自果」,每一个因地都有它相应的果报。
总而言之,我们今天造了一个种子,在阿赖耶识当中,它就是「剎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引自果」。
诸位,我们看过戒律,佛在世的时候,比丘尼僧团有一个叫莲华色比丘尼,她是一个阿罗汉比丘尼。这个比丘尼,其实她在家的时候是一个淫女,从事淫欲事业的。她能够从一个淫女出家又证得阿罗汉,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她是阿罗汉,她有神通,她自己也说:她刚开始跟三宝结下一个比较殊胜的因缘,是过去生当中,她是一个演戏的女演员,后来有一个因缘,她演一个比丘尼,打扮成比丘尼的相貌,她内心去揣测身为比丘尼内心的思想,这个时候,跟三宝结下一个深厚的因缘。当然有因缘的人,就能够生生世世又遇到三宝,不断的栽培善根。到了迦叶佛的时候,看经论的描述,她的戒没有持得很清净,就是她的戒有过失,所以她没有成就圣道。到了释迦牟尼佛的时候,虽然她刚开始是把欲望的种子先表现出来,但是她遇到佛法,她的善根一出现以后,光明一出现,所有的黑暗都破坏了。
就是说,虽然我们现在在三宝当中不断的修行,感觉上我好象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诸位要知道,其实你所累积的持戒、修止观的善根,在你生命的深处,那个内心的根源、那个阿赖耶识当中,你那个种子已经开始「剎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引自果」,它在那个地方不断的相续变化、变化相续。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在修行的时候,蕅益大师讲到「种子」的时候,他很强调一个观念,他说:你一个修行人,你要深信一个道理──「善能够破恶,恶不能破善」,这个你要相信。就是光明能够破除黑暗,而不是黑暗能够破除光明。就是说,有时候我们会想:我在无量的流转当中,其实我累积恶法的时间比较多,在无量的流转当中,我颠倒的时间很长,累积恶的功能比较强;但是我在三宝当中,可能修习几生而已,善根比较薄弱,那怎么能够求生净土?你这样想是错了!你修习善法的善根,是随顺于本性的,是真实的功德;你过去颠倒,那是违背本性,那是虚妄的境界──真实是能够破除虚妄。你看莲华色比丘尼,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她过去熏习很多贪欲的种子,她在家的时候,还是一个淫女;但是佛法不怕你欲望重,也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因为善根能够破除黑暗。所以这个地方是说:这个种子在内心当中,是不断的相续变化,这当中我们只要栽培清净的善根,就能够对治这些邪恶的功能。
辛三、释所熏四义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前面是讲到种子,一切法的生因;但是这个地方,这个种子是由阿赖耶识所保存的,所以我们了解一切法的生因,除了了解种子,也应该了解阿赖耶识,因为这个种子是由阿赖耶识来摄持。身为阿赖耶识,它就是一种「所熏」,就是在我们生命的相互作用当中,第六意识是能熏,第八识是所熏。为什么第八识它永远只是在接受讯息,而不能释放讯息(不能造业)呢?这当中有四个理由:
第一个,它是「坚住性」:就是说你要成为一个所熏,它要能够接受讯息,它的体性要稳定。天亲菩萨说:这个「风」的体性不稳定,它吹来吹去,所以你把香味放在风里面,一下子就丧失掉了;但是这个「油」的体性非常稳定,这个胡麻油,你滴上香以后,这个香会在麻油里面保存很久。阿赖耶识亦复如是,阿赖耶识从无始到现在,你不管遇到三恶道痛苦的刺激、遇到诸天安乐果报的刺激,它永远不起欢喜,也不起瞋心,它永远保持一个稳定的无记状态,所以它体性稳定。
第二个,它是「无记」的,它是非善、非恶的。就是说,它之所以能够接受第六意识造业的熏习,因为它本身是非善、非恶的。所以在唯识学上说:佛的阿赖耶识是不受熏的,佛的阿赖耶识是无漏的善。你不能够说:诶,释迦牟尼佛今天比昨天还好。不能这样讲。因为他已经不能变化了,他那个无垢识是不能生灭的,不能有生灭相,他是相应不生不灭、我空法空的真如。凡夫的阿赖耶识是无记,所以我们说「人之初,性本无记」,从唯识的角度是认为:人的本性是非善、非恶的,但是它可以受熏。
第三是「可熏性」:它能够「可熏」,它必须是一个生灭的有为法。比如说涅槃它就不受熏了,它是不生不灭,你怎么受熏?它也不增加,也不减少。所以阿赖耶识它必须是有为法,不像外道所说:一切法的生因是自性、是梵、是无为法。
第四「与能熏」要「相应」和合:它跟能熏的第六意识,要能够同时同处的作用,要跟能熏和合,才能构成熏习。这意思就是说:别人的第六意识,不能熏习你的第八识,你说:「诶,我为什么造恶?因为他也造恶!」不能这样讲,他造恶跟你是没关系的。他造恶,他熏习他的阿赖耶识,他的造恶是不能熏习你的。也就是说,这个熏习必须所熏要跟能熏和合。
「所熏非异此」,所熏的阿赖耶识,必须要具足这四种条件,才能够构成熏习的相貌,才能够接受前六转识的熏习,而产生变化。
辛四、破余邪执
这个「余」指的是小乘的部派,小乘部派认为说:生命的根源,没有所谓的阿赖耶识,就是第六意识而已,就是前六识的相互作用。这样的思想是有错误的。我们看论文:
六识无相应,三差别相违,二念不俱有,类例余成失。
这地方我们先破除异余类的熏习,不同类的熏习。小乘的学者说:不必靠第八识,就能够保存种子,这第六意识,它也可以熏习前五识;或者前五识,也可以熏习第六意识,这个能量、业力,就可以保存下去。但是事实上是错的!因为前六识没有具足所熏的条件。为什么呢?因为「三差别相违」。前六识在活动的时候,有三种的因缘,产生太多的差别。哪三种?第一个,它所依的根,这个「根」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说:你这个眼根败坏了,眼识就不能活动了。第二个,所缘的境界,也是变化太大,这个环境也不断的变化。第三个,作意,你心中也经常不断的作意,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因为你所依的根、所缘的境跟心中的作意,不断的变化,所以这六种识,都没有构成所熏的条件。所熏习的法,必须体性要稳定,才能够接受熏习,所以前六识的异类熏习,是不能成立的!
有的部派说:那我不强调异类,我讲同类熏习,第六意识熏习第六意识。说:诶,你不安立第八识,那你怎么解释你今生的业力能够相续到来生呢?小乘部派说:这个很简单,第六意识它造了一个善业,我刚刚去拜佛、持戒,这个第六意识要消失之前,它赶快交给下一念的第六意识;就像接力赛,第一个人跑完以后,把棒子交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交给第三个人;第一念交给第二念,第二念再把它善恶的讯息,交给第三念,这个业力就保存下来了,干嘛要第八识呢?唯识的学者就破斥说:「二念不具有。」构成相互的熏习,能熏、所熏要和合相应,要同时存在,就是说这二个要同时的存在,相互的作用,才能构成熏习。你前一念要灭了以后,下一念才能生起,这个是等无间缘的道理;那你前一念已经灭了,后一念才能生起,你如何把前一念的能量,传递给下一念呢?这二个是不同时存在的!所以说同类熏习的道理,是不能构成熏习,是构成过失的。第六意识如此,前五识亦复如此。
「类例」,同类熏习的这个例子,其余的都是有过失的,这其余的包括前五识都是,因为你前一念跟后一念不能同时存在。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粗显的分别心,在起善、起恶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深处,有一个微细的心识,它在那个地方记录我们善恶的功能,它本身不造善、不造恶;但是,它就是白天、晚上负责受熏,接受你的讯息。
辛五、显为二因
这是讲到种子有二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能够使令一切万法生长广大;第二个是引因(引生的引),它能够使令一切法保持不失。就是种子有生长广大跟保持不失二种的功能。看论文:
此外内种子,能生引应知,枯丧由能引,任运后灭故。
「外种」这个植物的种子,跟「内种」阿赖耶识的种子,它都有「生因」跟「引因」,它有生长万物,跟保持不失的功能。怎么知道呢?「枯丧由能引」,这植物有时候枯萎了,或者一个有情众生他的生命死亡了,但是这个植物的尸体跟人的尸体,不会马上消失掉,因为它的种子,有这种保存的功能。它会怎么样呢?「任运后灭故」,它会慢慢慢慢的消失掉。所以这个种子,它不断的会变现生命,即使你生命死亡了,它还会保存一段的时间,它还会摄持这个生命,使令它慢慢的消失掉。就是这个种子不但是有「生」,也有这个「引」的功能。
庚二、辨内种异于外种(分三:辛一定不定熏别;辛二失得过违别;辛三非真依真别)辛一、定不定熏别
这一段是「辨内种异于外种」。前面是说内种、外种都有生因跟引因,但事实上这二个种子是有差别的。这当中有三段:「一、定不定熏别;二、失得过违别;三、非真依真别」。先看「定不定熏别」。:
为显内种非如外种,复说二颂:外或无熏习,非内种应知,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
这个「外种」,这个植物在成熟的过程当中,它不一定要经过「熏习」,「外或」,「或」就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比如我们前面说过:胡麻跟香花放在一起,所以你榨这个胡麻的时候,就有香味,胡麻能够受熏;但是莲花生在污泥当中,它不受熏,莲花的种子丢在臭秽的污泥,它长出的花还是香的,它不受外在环境的熏习。所以身为「外种」,它在转成果报的时候,可能会受熏,也可能不受熏,所以「外或无熏习」。那这一点就与「内种」不同。「非内种应知」,我们的种子要转成果报,一定要经过熏习。比如说你今天念佛,这个念佛的业种子,要转成净土的功德庄严,一定要有信愿的熏习,要有深信切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希望,不断的熏习这个种子,才能得果报。那外种就不一定了,这一点是不同的。
这以下讲出一个实际的例子:「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比如从佛法的角度来说,你都没有对佛法听「闻」;「等」,「等」包括思跟修,你在佛法当中,都没有闻思,结果你就自然产生了智慧,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这是没有道理的。有些人说:诶!禅宗说扫地也可以开悟,拜佛也可以开悟。其实应该是这样讲:一切法是引自果,每一个法的生起,有每一个法的因地。我们忆佛、拜佛,是跟诸佛菩萨产生感应道交;你要产生智慧,必须在佛法当中闻、思、修。也就是说,有些人拜佛开智慧了,这是有可能的。这是怎么回事?就是他前生有熏习过佛法的种子,他有这一部分智慧的种子;但是拜佛只是一个增上缘,把它滋润,让它生起现行,所以拜佛是引生智慧的增上缘。
我们经常说:持戒能够产生定,定能够产生慧。其实这个道理也是一样。持戒的人怎么产生禅定?你看持戒持得好的人,心散乱的多的是。持戒是成就禅定的增上缘,因为你戒持得清净,你内心安稳,你不会恐惧,内心坦荡,无所畏惧。你「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内心坦荡,你修禅定容易成就,所以持戒是成就禅定的增上缘。禅定能够引生智慧,外道有四禅八定多的是,但是每一个人都邪知邪见。就是禅定,你内心寂静,你对法义的吸收也有帮助。所以这个戒、定、慧的引生,都是增上缘,包括十二缘起都是增上缘。「无明」滋润的这个业种子变成「行」,「行」而变成「识」,这个「无明」跟「行」也是个增上缘,每一个人都有他各类的种子。所以说,这个内种的成就跟外种的不同,是它要经过熏习。
辛二、失得过违别
作不作失得,过故成相违。
假设这个种子不经过熏习,有什么过失?一个人有「作」,「作」产生了「失」,他有「作」,结果没有收获;「不作」,反而有「得」,他没有佛法的栽培,结果有智慧,这样子是违背了因果相续的道理,就错乱因果。所以内种,它一定要经过熏习。
辛三、非真依真别
「外种」不是一切法的依止处,只有内种才是真实的依止处,所以叫「非真依」跟「真依」的差别。看论文:
外种内为缘,由依彼熏习。
其实植物的种子,是以「内」在的阿赖耶识种子「为」因「缘」才引生的,就是没有内种,就没有外种。「由依彼熏习」而生的,由第六意识熏习阿赖耶识,产生这个种子,才变现出这个植物的种子的。所以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其实内种才是真正的因缘。所以在《阿含经》上说:这个世界啊,成住坏空。成住坏了以后,到了「空」,又变成「成」,这世界又形成。那怎么会有植物呢?怎么会有水果呢?它有种子。它怎么会有种子呢?它第一颗的种子是哪里来的?它怎么会有第一颗种子呢?就是由业力变现的──这内种。这一类众生有因缘吃到苹果,它这个苹果的种子就出现了(呵──),就是这样子。
所以一切法的生因是内种,外种是内种变现的。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智者大师经常说:我们在观察生命,要观察生命的即空、即假、即中。空性的观察,唯识学是以生灭变化,从阿赖耶识的恒转如瀑流,就在那边「转」,观察我们生命的相貌,是剎那剎那生灭的虚妄相,它是不真实的,它的本性是空寂的。你从这个生灭变异当中,观察到空性,这一点是等同于中观的学者。但是唯识学的殊胜,它那个假观不可思议,讲到这个缘起──分别自性缘起、分别爱非爱缘起,这一点是中观学者比不上的。就是你要说是「从假入空」,这一点中观学者「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跟我们讲生灭无常而趋向空,这「空」一空无二空;但是讲到缘起法,那这个甚深甚深啊,那唯识学是讲得殊胜。二种缘起:第一个你的善业力,第二个你正念的观照力,这二个都很重要。
所以古人说:「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你只是持戒、修福,内心颠颠倒倒的,结果你的果报就是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也不好,「罗汉托空钵」,你没有资粮力,也不够庄严。所以从大乘的二种缘起,我们应该修习善业力,也要有内心的观照力,来引导这个善业,使令这个善业成就解脱,会比较好。
还有几分钟,我回答几个问题。
问: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否可以一直修到成佛为止?若是,是否不须度众生,亦可成佛?
答:在极乐世界,你不可以成佛(呵──),一个世界只有一尊佛,阿弥陀佛在那个地方成佛,你要跟他争啊!所以律上说:你说你是阿罗汉,大妄语。你说你是佛,不构成大妄语。为什么?因为没有人相信(呵──),因为一个世界只有一尊佛。就是说这个极乐世界,你可以修到等觉菩萨,可以的,一生补处;你要成佛,你要自己去创造一个国土。所以在极乐世界是不能成佛,因为那里是阿弥陀佛的净土,不是你的净土,我们是去那边做他的学生。你到了法身菩萨以后,你要回入娑婆,创造你自己的国土。
问:未成佛而发愿度众生,跟为了度众生而发愿成佛,差异何在?
答:有些人是发愿先成佛再度众生,有些人是先度众生而后成佛,这个差异何在?这个跟你的根性有关系。所以我们受菩萨戒,知道菩萨种姓有二种。在《瑜伽师地论》上说:菩萨有二种:一者、智增上;二者、悲增上。如果你是智增上的菩萨,你在修习菩提心的时候,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会偏重上求佛道。就是你一生当中,你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己用功,念佛、念法、念僧,忆念众生的少,你这个人智增上,你要先成就,再度众生,你成佛的规划是这样子。假设你的修行当中,大部分都是忆念众生的苦,跟众生在一起的多,自己在佛堂做功课的少,那你是悲增上菩萨,就是这样子。所以这个悲增上的菩萨,在成佛之道,会先成就福报力;但是他戒定慧的善根薄弱,所以他容易退转。智增上的菩萨会先成就圣道,成就善根,然后再成就福报。他先成就圣道,可能福报比较差;但是他从圣道里面,再积集福德。所以这个成佛之道,是每一个人的抉择不同,就是你愿意怎么做,它就会有怎么结果。一般来说,《大智度论》龙树菩萨说:智增上的菩萨,比较会愿意求生净土;悲增上的菩萨,他的心情会愿意生生世世陪着众生流转。这个没有所谓的对错,就是你的抉择,你知道你要做什么,你相信这是你的抉择,那你就心甘情愿的走下去,这是你的选择嘛!所以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就是每一个人的种姓不同,有悲增上、有智增上的不同。
问:解悟跟证悟的差别何在?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或者单靠修止观念佛进入三昧,就可以证悟?
答:解悟是理解,就是你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你内心的调伏力没有生起来,只有明白道理,就是只有闻慧。证悟就是你从明白道理当中,又修止观,产生思慧、修慧,对烦恼有一点调伏力量。这个地方是说:你的证悟,是不是要在人群中历练?不一定。不过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讲到一个观念:这个证悟的过程,有些人是在佛堂中成就,他从佛堂当中一天一天的思惟,他内心有变化。一切法因缘生嘛,他不断如理的去观察生命的真相,一直观一直观,观久了以后,啪──,他内心跟真理相应了,他内心的疑惑全部打开了。虽然他离成佛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他后面的路,他内心非常的笃定,「其心安如海,不动如须弥」,这是从静中修得到的证悟。另外一个,他是从执事上历练。当然这个人一定要有佛法的正见,在不断的历练当中,不断的观察检讨自己。错了,在佛前忏悔。慢慢慢慢的,有一天他在人事当中,也是,啪──,开悟了。这二个有什么差别?蕅益大师说:在事相历练的人,他开悟的力量大,调伏的力量大,因为有福报力的加持;那个在佛堂中证悟的人,那个力量薄弱。但是事相历练的比较难,不过这也要看一个人的根性。说实在的,这个「人」的确有根性的差别。有些人他愈忙他愈好修行(哈──);有些人一忙了以后,他就莫名其妙,糊涂了,他只能够在静中修。就是说,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是继承以前很多生的生命。比如说这棵树已经长成这个样子了,你要硬拗,也不可能。拗的不好,断掉怎么办呢?所以你的个性是静中修的,你刚开始就先随顺你的个性;有些人是愈忙碌,他头脑愈清楚,他一没事干的时候,全身生病了(哈──),那这个人他前生是从动中历练的,他愈忙,他对生命的观察、对自我的反省愈强。这就是你要知道你的根机,有这各式各样的法门,哪一个法门对你是妙法,你要知道。但是理论上来说,你从动中历练的证悟,它的力量的确是比较大,这是事实。在静中修的力量会比较薄弱,所以你在静中修一段时间,有因缘还是要出来历练,这二个力量有大小的不同。
问:证得无生法忍以后,回入娑婆度有情,成佛的时间还是会被耽搁而延后?
答:但是你不度众生,你没办法成佛呢。这不是被耽搁不耽搁的问题。你今天在极乐世界,到了等觉菩萨的时候,你最后一生成佛,一定要回到人世间,有你的眷属在人世间,建立佛、法、僧三宝,才成佛的。所以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才能成就诸佛菩萨的花果,所以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所以你离开了众生,最后的成佛也不可能,你顶多是成就阿罗汉。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十三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五页,「戊二、兼说余缘」。
第十三卷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佛教的忏悔有二个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是事忏:事忏主要是依止我们的信心──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当我们造了身口意的罪业,我们对于这个罪业,是非常的厌恶跟呵责,因为厌恶跟呵责这样的一个作用,使令这个罪业的势力得到了减损。这样的忏法,基本上是在业的表层作用呵责,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拔除,所以当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就很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造罪的可能,所以叫做事忏。我们刚开始忏悔的时候,都是依止这个方法来下手。
第二个是理忏:当我们造了罪业以后,或者我们在拜忏的时候,我们除了有三宝信心的资持,另一方面我们能够生起智慧的观照,观察业的体性,为什么会造业?为什么我们人会造业?树跟桌子不会造业?这个业是从哪里生起的?它造了以后跑到哪里去了?它得果报的过程当中,又起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透过佛陀的圣教量,能够观察业的本性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谓「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观察到业的真实相,是即空、即假、即中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从根本上,把罪业作一个彻底的扭转,这个叫做理忏。这个「理」就是有理性的观照。因此之故,在我们佛教的修学当中,不仅是忏悔如此,其实象念佛、持咒等所有的行门,也都应该有智慧的观照来当引导,这样的修行,才能够彻底的灭恶、生善。所以身为一个佛弟子,我们不断的听闻大乘的经论,加强我们对生命的观照,使令我们所有的修行,都能够达到最好的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戊二、兼说余缘(分三:己一先举转识名能受者;己二正说二识更互为缘;己三总以四缘料简缘起)己一、先举转识名能受者(分二:庚一标义,庚二引证)庚一、标义
前面讲到的赖耶缘起,有二个重点:一个是分别自性缘起,一个是爱非爱缘起。这二种缘起,都是由于前生的业力跟前生的爱取,创造了我们今生的果报,这二种因缘叫做依他起性,是先天的因缘所创造的。现在讲到第三种因缘叫做「受用缘起」,这个「受用缘起」就是说,当这个果报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去受用它,又产生不同的差别,这样子对缘起法又有不同的作用,叫受用缘起。当我们有不同的受用,这个时候就会有不同的缘起。所以说前面依他起的二种缘起,是约着前生的造业,跟前生爱取的滋润,所创造的今生果报;第三种缘起──「受用缘起」,是当我们今生用不同的心态,来受用这一期果报的时候,使令这个果报又产生了变化,这个是属于后天的因缘。所以这个「兼说余缘」,就讲到第三种因缘,所谓的「受用缘起」。这一科当中有三段:「一、先举转识名能受者;二、正说二识更互为缘;三、总以四缘料简缘起。」首先我们看第一科「先举转识名能受者」。这个「受用缘起」的主角是谁呢?其实就是六转识,就是第六意识,它夹带着我们的前五识来受用果报。这当中二科:「一、标义;二、引证」。先标出它的大意,看论文:
复次,其余转识,普于一切自体、诸趣,应知说名能受用者。
「其余」的「转识」,这个「转识」在唯识学的说法,是说:我们的心识,第八识叫根本识,它是一切心识的根本;其他的七个「转识」,都是第八识的种子所变现,或者说所转生,所以其余的七转识(这个七转识,按无著菩萨的说法,他习惯性把第七意识放到第六意识去,所以你看他很少提到第七意识,因为这个第七意识是第六意识的根,所以第六意识的活动,一定夹带自我意识,这个就是第七意识,所以我们讲「转识」,简单的讲就是六转识。),它能够在「一切」的「自体」跟「诸趣」(就是在六趣的「自体」,这个自体,我们的生命体,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果报体当中,广泛的来受用,所以叫做「受用缘起」,或者叫「受用者」。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不断的流转,从果报的受用来说,我们今生是继承了前生的业力,而创造了这一期的果报。不管我们对这一期的果报,是不是满意,总之它现在已经表现出来了,有它外表的颜色,有它内心的思想──色、受、想、行、识;但是阿赖耶识把这样的果报变现出来的时候,阿赖耶识是不受用的,阿赖耶识它只负责去保存业力、释放业力,它对果报本身,是没有任何感受的。这样子讲的话,是谁来受用呢?其实就是前六识在受用。所以这个地方讲「受用缘起」,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夹带了眼、耳、鼻、舌、身,来受用我们这一期的果报,产生快乐,或者产生痛苦。这个地方是把「受用缘起」这当中主要的心识标出来,这以下「引证」:
庚二、引证
这个观念,无著菩萨引用大乘的论典,来加以证明。
如《中边分别论》中说伽陀曰: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
这以下,无著菩萨引弥勒菩萨所作的《辩中边论》,这当中的偈颂,讲到我们凡夫内心的世界,大方向有二类:第一类叫做「缘识」,这个「缘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法生起的一个亲因缘。为什么会有这些山河大地?会有这些身心世界呢?都是因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所变现的,所以阿赖耶识是万法生起的一个亲因缘,所以叫「缘识」。阿赖耶识把万法变现出来以后,是谁来受用呢?「第二名受者」,就是由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来受用,当然受用主要的主角人物,应该是第六意识。这个第六意识,它如何来受用这个果报体呢?「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有四个不同的状态:第一个叫受用,就是我们讲五蕴的第二蕴「受蕴」。当我们明了的心识,跟果报接触的时候,第一个产生的作用叫做「受」,就是内心的领纳,有苦受、乐受跟舍受。有这个感受以后,下一个就是「分别」,这个「分别」就是「想」,这个「想」就是「于境取像,施设名言」。前面的感受,这个时候心中还没有出现影像,内心还是空空荡荡的,只是一个直觉性的痛苦,或者快乐的感受生起。到了「想」的时候,心中把外境的影像,转成了内心的影像,或者你看到了佛像,或者你听到了佛号,这个时候你心中出现了一个影像;出现影像以后,施设名言,你用种种的分别名言,开始在这个影像当中,不断一次又一次的去分别它,这叫做「想」。接下来就是「行」,这个行就是一种造作,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这样一个造作的动力干什么呢?「推心法」,就推动了第六意识的心王开始去造业,或者起善念、或者起恶念,就从「推心法」的时候开始活动了。就是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在受用果报的时候,又会创造一个新的业力,就是这个地方。所以我们的生命,一方面受用果报,一方面又创造一个新的业力,那一方面又受用果报,又创造业力,一方面造业,一方面受果。那这个地方的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就是它受用果报的时候,它是经过受、想、行、识四个阶段。
这四个蕴,大家学过唯识会知道,这个「想」是一个重点,就是你心中的分别,对我们痛苦、快乐的果报,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有一个女居士,她这一天带了三仟块去逛百货公司。到了百货公司,她买了一件衣服,花了一仟五佰块。花了一仟五佰块以后,她就把剩下的钱带回家;但是在途中遇到小偷,把这一仟五佰块给偷走。偷走以后,她回到家,本来应该剩下一仟五佰块,她一打开,一仟五佰块丢掉了!她内心想一想:「唉呀!非常的欢喜,还好我有买这一件衣服(哈──);我要不买的话,可能丢了三仟块了。」就是说,我们凡夫在受用果报,很难十全十美,有光明面,就一定会有黑暗面。为什么有些人活得快乐、痛苦?这个受用缘起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思想方向不同,有些人的个性比较悲观,他就是喜欢思惟人生的黑暗面,所以这种人你要他快乐是比较困难的。就是说,诶,从前生的因缘,他今生的业算不错了,他各方面都很满意,但是他还是闷闷不乐,因为他心里面所想的,都是他黑暗面的那一部分。有些人是属于乐观型的,他容易思考人生的光明面,所以他有一点点快乐的感受生起,他就感到满足。
所以我们在研究缘起法的时候,前生的因缘,你前生所造的业跟前生的爱取,当然这个不能忽略;但是你今生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一部分,对我们的苦乐有一定的影响力,就是这个「受用缘起」。你这个受、想、行、识,你用什么样的思想,来面对你的这一期的果报?总之,大部分的人,除非是大好、大坏的人,否则你说你今生的修行,要把今生的果报改变,那是不太可能!我们的业,大部分都是来生才得果报的,这异熟果嘛!换句话说,你今生不管产生多大的觉悟,你都要心平气和的去面对你的今生,因为它是你前生所造作的,不管是罪业、善业,我们只有认命。当然认命的过程当中,有些人有智慧,他就会用思想来主导这个生命,他不会用直觉。所以这个地方讲,「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这个「分别」、这个「想」,就是一个关键点,就是你施设名言,你是用什么样的名言,来面对你的果报?这个地方我们的「受用缘起」,就有主导作用。
己二、正说二识更互为缘(分二:庚一标义;庚二引证)庚一、标义
这个地方的「二识」,就是《辩中边论》说的缘识──阿赖耶识,跟受用识──第六意识。这二个心识,在生命当中,是各互为因缘的。看第一段「标义」: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更互为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因为有阿赖耶识才有受用识,因为有受用识才有阿赖耶识,这二个是相「互为缘」的,当一个断的时候,另外一个也消失掉了,它们二个是互相为因缘的。
庚二、引证
如《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说伽陀曰: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唯识学的「诸法」,一般来说,在凡夫位很少讲到清净法,而是指杂染品法。这个杂染品法,主要是讲心──前六识。心为业主,所有的法都是由心所创造的。所以前六识对于「藏识」──阿赖耶识,是「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或者说,这个阿赖耶识对于前六识,也是「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就是说,你现在的这个明了的心识,是怎么来的呢?是阿赖耶识创造的。你的内心当中,有罪业、有烦恼,也有善根,有时候起善根的时候也起烦恼,这些差别都是阿赖耶识创造的。但是第六意识在活动的时候,你的作意──如理作意,这个时候你第六意识的造作,又再熏习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产生变化。阿赖耶识创造了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造作又改变了阿赖耶识,这个时候,阿赖耶识又去创造另外一个新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造作又改变了新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创造一个新的第六意识,这就是所谓的「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它们二个都互相扮演着因跟果的相互作用,就是如是的展转。这是在「《阿毗达磨大乘经》」,佛陀有这样的说明。我们前面讲到缘起法,当然我们讲缘起法,一般都是讲到依他起,就是由业力跟临命终的爱取所变现的果报,特别是在本论当中,讲到受用缘起,就是后天的因缘,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楚汉相争,大家读过历史应该知道,这个楚国,楚就是项羽。项羽要是从先天的命格上来说,是远远超过刘邦的,他出生贵族,是将军的世家,他本身又骁勇善战,刘邦怎么会是他的对手!刘邦从先天的命格来说,他是卖草鞋的一个老百姓。那个时候秦朝末年,民不聊生,英雄好汉逐鹿中原,各凭本事。所以从一个人的果报体来说,先天的命,你先天的命格,当然占一半;但是你后天的努力,后天的运势,也占了一半。刘邦这个人,他有一个优点,非常谦卑──谦受益,他处处的尊重贤能的人,你看他打仗,有常胜将军韩信,在处理事务的时候有张良、萧何。韩信、张良、萧何这几个人,都曾经在项羽的座下,因为项羽这个人太刚愎自用,不能够用人才,对自己太有信心了,结果这些人都跑到刘邦的座下。最后一战,在垓下一役,韩信就把项羽打败了。
所以说,「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就是说,没错,我们今生的这个果报体,前生的业力,这个不可以忽略,这是事实。阿赖耶识里面的业力,所释放出来的果报体,我们说先天的命格,占百分之五十;但是你今生的努力,也占百分之五十。一般来说,你愈到晚年,这个第六意识的主导性,就愈来就愈重要。所以有人说:你上了四十岁,你要为你的相貌负责任(哈──)。四十岁以前,那是你父母亲所生,是前生的业力;但是你的第六意识,你活得愈老,你今生努力的一些相貌,是过失相、功德相?虽然正式果报是在来生,但是你今生也会看出一点消息出来。就是愈到晚年的时候,你今生造作的相貌,有一部分就会表现出来。但小时候大部分都是前生的因缘,你长得怎么样,是业障相、是功德相,那跟前生的关系比较大。所以说,我们在探讨缘起的时候,前生阿赖耶识的业力,还有今生第六意识的受用,这二个都是互为因果的。
己三、总以四缘料简缘起(分二:庚一别配;庚二总显)庚一、别配(分三:辛一第一缘起;辛二第二缘起;辛三第三缘起)辛一、第一缘起
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以四种因缘。这当中有二科:「一、别配;二、总显」。先看「别配」,这当中有三科:「一、第一缘起;二、第二缘起;三、第三缘起。」把大乘的缘起分成三大类,先看「第一缘起」:
若于第一缘起中,如是二识,互为因缘。
「第一缘起」,我们前面说过,就是分别自性缘起,就是阿赖耶识善恶的种子,它在我们生命当中,扮演的是一个亲因缘。就是说,葡萄的种子一定长出葡萄,苹果的种子也一定产生苹果。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以前曾经布施,产生福报,持戒产生尊贵,忍辱产生庄严,它每一个业,都有它一个等流的果报,这是生起一切法的亲因缘,这是第一个。所以我们造业的时候,每一个业,有它不同的招感性,这个是第一缘起。
辛二、第二缘起
于第二缘起中,复是何缘?是增上缘。
当然不是有这个业,这个果报就会出现,也没那么简单,就是我们心中要有爱取。「爱取」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心中的希望,我们对人生,对今生、对来生,有各式各样的希望。比如说,这个修行人他不到净土去,本来他的业力要到天上的,结果他发愿做人,所以他这个种子,就在「人」里面得果报。所以我们心中的爱取,对这个业种子在成熟的过程当中,它有增上,有「增上缘」的作用。第三「第三缘起」,就是我们讲的受用缘起:
辛三、第三缘起
如是六识。几缘所生?增上、所缘、等无间缘。
(「如是六识」这个地方应该有一个句号。)这个「六识」就是受用缘起,就是我们在得果报的时候,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果报?这也是一个因素。那这个地方就问:受用缘起是几种缘所生的呢?为什么我们心中会有受、想、行、识的心识作用呢?这当中讲出了三种因缘:「增上、所缘、等无间缘」。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上说:它省略了亲因缘,应该是有四种因缘。一个明了心识的活动,要四缘所生。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你今生怎么会欢喜持戒呢?因为你以前,或者你曾经持过戒;或者你没有持戒,但是你对持戒,内心充满好乐;对别人持戒,你非常的随喜赞叹:这就是你今生能够持戒,一个主要的亲因缘,主要的因素。第二个「增上缘」:我们心识要生起,要有所依的根跟心中的作意,这个都是增上缘。第三个「所缘缘」:你持戒你要有环境,要有一个所缘境,你必须要遇到佛法的住世,你一定要遇到戒法,要有所缘境。第四个「等无间缘」,这个「等无间缘」比较不容易了解了,我们解释一下。「等无间缘」就是说:我们心识的活动,它不是一条线,它是很多很多点状的明了性连结起来的,等于是剎那生剎那灭的一个明了的心识。我们前面说过「二念不俱有」,不可能二个念头同时存在,一定是前一念灭了以后,下一念的心识才能够生起。所以每一个心识的生起,前一念的灭,它是后一念生起的一个等无间缘,前一念灭是后一念生起的等无间缘;前一念要不灭,你后一念不能生起:所以它的消失,是你生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缘。就好象说我们去看医生,看医生要排队,医生一次只能够看一个病人,你排到二号的时候,一号的病人要离开以后,你才能够递补上去,所以他的离开,是你能够看病的一个等无间缘,他消失了,所以你才递补上去。所以一个心念的生起,前一念的消失,是你生起的一个等无间缘,就是说,诶,你刚刚本来起了恶念,突然间,不对!要把佛号提起来,转念念佛。一定是恶念消失了以后,你的佛号才能生起。所以你佛号之所以生起,前一念的恶念消失,是一个等无间缘。这个地方,讲到受用缘起有四种因缘。
庚二、总显
前面这是「别配」,这是「总显」:
如是三种缘起,谓穷生死,爱非爱趣,及能受用,具有四缘。
唯识讲到大乘的「三种缘起」,第一个叫做「穷生死」,「穷生死」就是分别自性缘起。分别自性缘起为什么
叫「穷生死」呢?因为阿赖耶识的种子,从凡位到成佛之前,它是不断不断的增减,你只要起心动念,这个种子就不断的变化,它是恒常的在那个地方受熏持种,所以它的作用是「穷生死」,从来没有间断的。第二个「爱非爱趣」,这个是分别爱非爱缘起,就是我们心中的希望,你有各式各样的希望,对业种子也会有不同的主导。第三个,就是当果报出现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受用」,这个也是一个因素。「能受用」的「具有四缘」,这个「及能受用」下面的句号,应该改成逗号,因为「具有四缘」是在形容「能受用」的心识,它是「四缘」所生的。事实上缘起只有三种,就是「穷生死、爱非爱趣」跟「受用」缘起三种。
我们学到这个地方,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当然强调离苦得乐,我们希望今生的生命,乃至于来世的生命,能够离开痛苦得到安乐,这是所有佛弟子共同的希望。来世的安乐,每一个人的规划不同,有些人想要增上身、有些人想要求生净土,我们都尊重大家的抉择。但是今生的安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今生怎么成就安乐呢?佛陀在经典当中一再的强调:少欲知足是安乐的根源。佛陀在经典上说:「多欲为苦;少欲知足,身心安乐。」怎么能够生起少欲知足呢?我们可以从三个类别,来了解少欲知足。第一种的少欲知足,是由信心生起的。我今天出了家,我就尊重佛制,反正没有人强迫我出家,是我自己自愿归依在佛陀的座下,做为一个佛陀的出家弟子。我既然发了这个愿,我尽形寿尊重佛陀的每一条戒法。佛陀说:我的衣能够几件、我的钵能够几件。我没有第二句话,我就是一直的奉行到底。当然这种人值得赞叹!完全尊重佛陀的教诲,尊重佛制,就能够对自己的欲望产生克制,这个人是了不起!第一种人叫「信心」。第二种人在信心的过程当中,他可能觉得这样子内心多少有压抑,他要再思惟观照观照,他在信心的基础之下,又多了一层智慧的观照,这个第二种人的少欲知足是修假观,这个假观是观察生命的因缘。像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提出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祸福相依」,就是人生有它福乐的一面,也有它灾难的一面,这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而这二个东西是经常存在的,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所以福报不能享尽,《易经》的思想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一个人会痛苦,基本上的因素就是:我们对人生有一种错误的期待,我们总希望人生应该要十全十美,我的身体应该要健康、外表要庄严、别人对我都非常的好,各种的人事因缘都风平浪静。但是我们心中所期待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我们过去造的业力,有善业、也有罪业;但是我们在得果报时候,我们却不喜欢罪业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对生命产生错误的期待,这个是一个痛苦的因素。
我以前刚出家的时候,我亲近过几位老和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恩师,其中一个恩师上慧下天老和尚。我那个时候做老和尚的侍者,我住在他的隔壁。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老法师的杯子稍微有一点碰撞,还没有破,但是出现了裂缝,我想:「唉哟!这个地方危险啊!」我就跟老法师说:「我现在换一个新的杯子给您。」老法师说:「不要啊,人生不能够追求完美啊!这个物极必反。」人生带有一点缺陷,不容易遭到天灾。我后来想一想,那个时候对这个道理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现在慢慢觉得,这个观念很重要:人不能够让你的生命十全十美。
像我之前(呵──)的寮房,因为我在学院做执事有一段时间,常住慈悲,给我一间个别的寮房。我对我的书房很满意,我对我的佛堂也很满意;我的寮房当中,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地板──东边破一个洞,西边破一个洞。我的学生,来我寮房讨论佛法的时候,他就说:「监院哪!你这地板应该换一换,铺上一个柚木地板多好。」我说:「不可以啊!(哈──)我现在能够在普贤院安然的住,就是靠这些地板支持着我。」就是说,我这个房间里面唯一的缺陷就是它,那你这个换好了以后,所有的都圆满了──月圆则缺,花开则谢,物极必反。我们一个人少欲知足,就是你有智慧的观察:其实人生带一点缺陷,这个人生才能够正常而持久。诸位要知道,我们前生造了善业,但是也造了罪业,我们必须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呵──)。这句话你要听懂,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少欲知足。就是说,你一定要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你把罪业释放的管道全部塞住,那不吉祥的事情就即将会出现,乐极就会生悲!你要能这样子想,你很自然的就少欲知足,不追求圆满,这个地方有缺陷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就有缺陷,迟早要去了解这个真相。所以我们在少欲知足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修假观,知道祸福相依,带有一点缺陷,这个人生才是真实的。
第三个阶段的少欲知足,就是从假入空,观察这一切的因缘法,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在空性当中,没有所谓的少欲知足可得。第三种安住空性而少欲知足,这个凡夫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我们尽量的要求自己尊重佛制,或者是观察人生因缘,尽量让自己少欲知足,这样在你的今生当中,就容易产生乐受。同样的环境,你的心态改变,就容易产生快乐。
这个地方,所谓的受用缘起就是这个意思。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承当以前所造的业力,来创造这一期果报!
看第四科「阿赖耶识决择」。这个地方,是大科当中的第四科,我们看《讲义》的第十一页,把这个大科稍微的疏通一下。我们讲到「所知依」,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根源,用六个角度来分析──「六门分别」:第一个是「阿赖耶识句义」,先讲到阿赖耶识的名称,它的名称是怎么来的?阿赖耶识的意义何在?第二个「阿赖耶识异门」,它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说阿陀那、或者心,小乘当中也讲到穷生死蕴等等,引用经典来说明阿赖耶识的不同名称。第三科是「阿赖耶识」的「体相」,它的自体跟相状,这个地方讲到阿赖耶识三相:它的自相,就是它的自体,就是阿赖耶;它的相状有因相跟果相。这阿赖耶识,等于是讲它的三相。现在我们讲到第四科「阿赖耶识决择」,就是更加深入的观察阿赖耶识。好,我们回到《讲义》。
丁四、阿赖耶识决择(分三:戊一结前问后;戊二略标离阿赖耶识染净不成;戊三广显染净不成)戊一、结前问后
这一科「阿赖耶识决择」是讲什么大意呢?从义理上来看,应该说是「决择阿赖耶识」。这个「决择」就是依止智慧,来加以观照。观照阿赖耶识,在观照什么呢?我们前面在观察阿赖耶识的时候,都是习惯用它是一个因、也是个果,它跟阿赖耶识互为因果,主要是偏重在这样的缘起法。这个地方,我们是把缘起法的因果,更深入的了解:它有杂染的缘起跟清净的缘起,它是杂染法生起的根源,也是清净法生起的根源,那这样子呢,我们应该加以决择决择、观察观察!是这个意思。好,分成三科:「一、结前问后;二、略标离阿赖耶识染净不成;三、广显染净不成」。先「结前问后」,一方面继承前面,一方面启动后来:
如是已安立阿赖耶识异门及相。复云何知如是异门及如是相,决定唯在阿赖耶识,非于转识?
我们前面讲到「阿赖耶识」的「异门」跟三「相」,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异门」跟三「相」,一定要在「阿赖耶识」才能成立呢?而不是在六「转识」成立呢?先提出一个问。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第十四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七页,「丁四、阿赖耶识决择」。我们前面讲到阿赖耶识,都是比较大纲式的来探讨它因相跟果相的相互作用;这一科是以比较深入的角度,来观察阿赖耶识的染净缘起,比较深入的去了解它,所以叫做「阿赖耶识决择」。这当中有三科,第一科是「结前问后」,就是为什么在建立染净因果的时候,一定要建立阿赖耶识呢?而不是以前六识来建立染净因果呢?这个地方是一个问。这以下,一个简「略」的回答。
戊二、略标离阿赖耶识染净不成
由若远离如是安立阿赖耶识,杂染、清净皆不得成。谓烦恼杂染,若业杂染,若生杂染,皆不成故。世间清净,出世清净,亦不成故。
这个地方的简略回答是说:假设「离」开了「阿赖耶识」,我们在观察生命的时候,只能观察到前六识的生灭相,这样的生灭相,「杂染」法的缘起跟「清净」法的缘起,这样的因果相续都「不」能「成」立了。什么叫做杂染法的缘起呢?「谓烦恼杂染」,就是这些无量无边的烦恼──贪、瞋、痴、慢、疑。在十二因缘当中的「烦恼杂染」有二类:一个是无明,它是发业的,发动业力的,这个自我意识它有发动业力的作用;第二个是爱取,它有润生的作用:无明跟爱取这二种是烦恼杂染。「业杂染」就是十二缘起的「行」支,就是善业、恶业跟不动业,不动业就是禅定。第三个是「生杂染」,「生杂染」就是我们有情众生的果报体,这个果报体就是识、名色、六入、触、受,这种果报体,当然有老病死,所以它也是杂染。假设没有阿赖耶识的话,这个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种杂染都不能够相续下去。这个是讲杂染法不能相续。第二个,「世间」的「清净」。我们修世间的清净法──五戒、十善,还有种种的禅定;或者说「出世」间的「清净」,我们发出离心、菩提心,所推动的戒定慧,这种无漏的戒定慧,叫做出世间的清净。假设没有阿赖耶识的受熏持种,也都「不」能够「成」就。
第十四卷
这个地方意思是说:我们佛法在修习善业,比如说布施、持戒、忍辱,有很多地方是共外道的,外道也有修布施、持戒、忍辱;但是外道在布施、持戒、忍辱的时候,跟佛教徒在修布施、持戒、忍辱善业的时候,最大的差别就是:佛弟子对生命的观察有正见的引导,这种智慧的引导,是外道所没有的。就是说,佛弟子在每一个法的修学当中,都是以智慧引导。智慧的引导、智慧的观察,观察什么?就是观察缘起法,观察生命当中有杂染的缘起、有清净的缘起。这二种缘起的观察,在我们修止观的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以下我们广泛的加以说明:
戊三、广显染净不成道理(分二:己一长行;己二偈颂)己一、长行(分三:庚一别释染净种现不成;庚二总破色心为染净种不成;庚三结成许阿赖耶识)庚一、别释染净种现不成(分二:辛一辨三杂染;辛二辨二种清净)辛一、辨三杂染(分三:壬一烦恼杂染;壬二业杂染;壬三生杂染)壬一、烦恼杂染(分二:癸一问;癸二答)癸一、问
杂染缘起跟清净缘起,为什么没有阿赖耶识不能成立?把这个道理详细的说明。这当中分二科:「一、长行;二、偈颂」。「长行」当中分成三科:「一、别释染净种现不成;二、总破色心为染净种不成;三、结成许阿赖耶识」。先各别的说明,离开了阿赖耶识,杂染法、清净法的种子跟现行,都不能成就,这当中分成二科:「一、辨三杂染;二、辨二种清净」。先看「杂染」法的缘起,分三科:「一、烦恼杂染;二、业杂染;三、生杂染」。先看「烦恼杂染」,这当中分成二科(这个「三」是写错了):「癸一、问;癸二、答」。先一个「问」:
云何烦恼杂染不成?
为什么我们在观察生命的时候,一定要观到阿赖耶识呢?我们只观到前六识不可以吗?不可以!你只有观到前六识,你的「烦恼杂染不」能够相续。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我们讲「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之要务」。当然你要折伏烦恼,你一定要知道为什么会有烦恼?它的生起因缘是什么?你才能够还灭它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你要观察烦恼,你一定要观察阿赖耶识。这是一个问,以下「答」:
癸二、答(分三:子一难六转识为染种体不成;子二难染污识初生无种不成;子三难对治识持烦恼种不成)子一、难六转识为染种体不成(分二:丑一标义;丑二征破)丑一、标义
「答」当中有三段:「一、难六转识为染种体不成;
二、难染污识初生无种不成;三、难对治识持烦恼种不成」。这三科我们先简单的说明。第一科「难六转识为染种体不成」,是针对欲界众生的烦恼来说,欲界众生;第二科「难染污识初生无种不成」,这是在观察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来说;第三科「难对治识持烦恼种不成」,这个是针对见道位以上的圣人,他有微细的烦恼,那这个烦恼是怎么相续的?第三段是针对见道位的圣人的烦恼来说的。首先我们看第一科「难六转识为染种体不成」。先看欲界众生的烦恼,为什么一定要阿赖耶识?这当中有二科:「一、标义;二、征破」。先「标」出它的大意:
以诸烦恼及随烦恼,熏习所作。彼种子体,于六识身不应理故。
我们内心的「烦恼」有二种:第一种是根本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不正见,六种根本烦恼。这六种烦恼在不同的环境之下,会有不同的相貌,所以叫做「随烦恼」,这个「随烦恼」就是随顺根本烦恼而引生的差别烦恼,可以说是根本烦恼的等流。比如说瞋心,瞋心是根本烦恼;但是瞋心在不同的情况之下有忿、恨、恼,这个忿、恨、恼都是瞋的自体;但是它在不同的环境,它表现不同的相貌,这个叫做「随烦恼」。这么多的烦恼是怎么有的呢?「熏习所作」。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过去世第六意识的造作,造作的时候熏习阿赖耶识,而产生很多很多潜伏的功能,而这样子潜伏的「种子」,它如果是保存在第「六」意「识」当中,是「不」合道「理」的。这个「六识身」是涵盖整个前六识,这个地方是标出大意。就是说,如果说烦恼是由前六识来受熏持种,是不合道理的。这是一个大意;这以下「征破」,把这个理由加以说明。「征破」当中,先看第一科「征」:
丑二、征破(分二:寅一征;寅二破)寅一、征
所以者何?
这是什么理由呢?为什么我们在观察缘起的时候,大乘的缘起一定要观到阿赖耶,我们观小乘的六转识不可以吗?这是什么道理?这以下就把这个道理讲出来,看「破」:
寅二、破(分二:卯一破眼识;卯二例破余)卯一、破眼识(分二:辰一难持种不成;辰二难受熏不成)辰一、难持种不成(分三:己一设义;己二随难;己三喻结)巳一、设义
「破」当中有二科:「一、破眼识;二、例破余。」前六识第一个是「眼识」,眼识不能成立,后面的耳、鼻、舌、身、意,其他五识都不能成立了。「破眼识」当中有二科:「一、难持种不成;二、难受熏不成」。先看「持种不成」,这当中三科:「一、设义;二、随难;三、喻结」。先看「设义」:
若立眼识,贪等烦恼及随烦恼俱生俱灭。
此由彼熏成种,非余。
这是假设依止「眼识」来持种,是不成道理的。如果说我们今天是眼识:眼识在可爱的人事因缘当中,去了别色尘的时候,产生「贪」欲的「烦恼」,这个时候眼识跟贪欲的烦恼是「俱生俱灭」的,这个时候「此由彼熏成种」,「此」眼识「由彼」贪烦恼「熏」习而成立了「种」子,这个种子就保存在眼识当中,而不需要有阿赖耶识,「非余」就是不需要有阿赖耶识来保存。就是说,眼识带动了它相应的贪烦恼心所,在可爱的色尘当中活动,这二个心识,在那个地方俱生俱灭,就构成了所谓的熏习。这样的熏习,眼识就把贪欲的功能保存下去了,这是假设出这样的一个大意。这以下问「难」:
巳二、随难(分二:午一出过;午二理破)午一、出过
问「难」当中有二科:「一、出过;二、理破」。先指出它的「过」失:
即此眼识,若已谢灭,余识所间,如是熏习、熏习所依,皆不可得。
身为「眼识」,「眼识九缘生」,换句话说,它不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法,它要有很多因缘的资持,才能够出现,它要有光明、环境、各式各样的条件。身为一个生灭法的「眼识」,假设「若已谢灭,余识所间」,它被其他的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间断,比如说,你在看佛像的时候,突然间有人叫你一声,这个时候,你的注意力就在声音,耳识就起来取代你的眼识,你的眼识就「谢灭」,这个时候耳识就活动了。这个时候,你的眼识为耳识等「所间」隔,「如是熏习」所成就的种子,以及「熏习所依」的眼识,这个种子跟眼识都消失了,因为这个种子保存在眼识当中,眼识消失的时候,所有的种子就消失了。这样子,在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过失──断灭见了。就是你的功能不能相续下去,你虽然曾经修习戒、定、慧,但是在前六识剎那剎那的无常生灭当中,你所有的功能都不能保存,造善不能招感安乐的果报、造罪也不能招感痛苦的果报,这样子是一个很严重的过失了。这是指出它的过失,因为这个眼识是生灭法。
午二、理破
从此先灭,余识所间,现无有体。眼识与彼贪等俱生,不应道理。以彼过去现无体故。
先前的眼识,就是你之前在看佛像的时候,这个明了的心识,带动了很多的心所,在佛像的所缘境,在那个地方不断的活动,突然间为耳识「所间」隔,所以说「现」在这个眼识已经没有自「体」了。假设你昨天请到一尊佛像,你第一次看的时候很生疏;但是你今天再看,诶,慢慢慢慢你对这尊佛像的结构比较清楚了,第三天再看,更清楚了。那表示什么?表示你前面眼识造作的功能,第一念的眼识有相续到第二念的眼识,第二念眼识的功能,有传递给第三念的眼识,这个善恶的功能有累积的作用。但是这种功能绝对不能保存在「眼识」,因为「从此先灭,余识所间,现无有体」,因为眼识消失了以后,现在来观察已经没有自体了;后面的「眼识」再生起的时候,跟它的「贪」烦恼再生起,这个就「不应道理」,因为这个现行法已经消失了,种子也消失了,「以彼过去现无体故」,因为这个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所以说由眼识来保存这个种子,是不合道理的。第三段讲出一个譬「喻」来作总「结」:
巳三、喻结
如从过去现无体业,异熟果生,不应道理。
比「如」说「过去」我们曾经造了一个罪业,这个罪业:或者我们已经得果报了,我们已经招感在人事上;或者在色身上,有种种不如意的果报,这个时候业消失掉了。或者说这个业没有得果报,但是我们很至诚的忏悔,而且修止观,「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透过忏悔跟止观强力的对治,这个业消失掉了。一种已经消失而没有自「体」的「业」,结果再招感「异熟果生」起,这是「不」合「道理」的,因为这个业已经消失了!这个地方是说,由眼识来持种是不合道理,因为眼识它不能相续,它不像阿赖耶识能够不断的相续下去。
辰二、难受熏不成(分三:巳一乘前更破;巳二设难住处;巳三结非所熏)巳一、乘前更破
又此眼识贪等俱生,所有熏习,亦不成就。
这是第一段「乘前更破」,等于是对熏习作一个总结。说「眼识」它带动了「贪」烦恼的活动,这二个是「俱生」俱灭,同时的作用。这二个俱生俱灭,就产生了相互的熏习,其实这个「熏习」是「不」能「成就」的。前面是说持种不成,这个地方是说熏习不成。为什么「熏习不成」呢?因为熏习一定要有一个所熏习的处所,这个眼识跟贪烦恼都不能构成所熏,就是说你这个熏习,没有人是一个所熏习,没有一个人能够承当接受讯息的功能。这个地方是先作一个总说。为什么熏习不成呢?这以下有三段来加以说明:
巳二、设难住处(分三:午一住贪中;午二住余识中;午三住自体)午一、住贪中
「设难住处」,就是说没有一个熏习的依止处:第「一、住贪中;二、住余识中;三、住自体」。先看「住贪中」:
然此熏习,不住贪中。由彼贪欲是能依故,不坚住故。
说这个「熏习」,我们应该把「熏习」的功能,安住在「贪中」。贪烦恼,这是一个心所法,就是以贪为所熏。「由彼贪欲是能依故,不坚住故。」这个贪烦恼是「能依」。「能依」什么意思呢?因为贪烦恼是心所有法,它必须要依止心王才能生起,所以心王是所依,它必须要依止心王,所以它是时有、时无。比如说,我第六意识有时候起贪、有时候起瞋心,贪久我不喜欢,我就起瞋。所以这个贪烦恼,它是不能作主的,它是心所有法,环境改变的时候,心所就改变了,虽然心王在,但是心所已经改变了,所以它是「能依」的法,是「不坚住」的,它不能相续的;不能相续,当然不能当所熏,所熏习一定要一味的相续。所以说,这个熏习的法住在贪中,是不合道理的。第二个「住」在「余识」,「余识」就是眼识以外的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等。
午二、住余识
亦不得住所余识中。以彼诸识所依别故,又无决定俱生灭故。
眼识跟贪烦恼的相互作用,这样的功能,也不能够安住在其「余」的耳、鼻、舌、身「识」当中。为什么呢?这当中有二个理由:第一个,「以彼诸识所依别故」。因为每一个心「识」有它「所依」的根跟所缘的境,叫十八界。眼识依止眼根,了别色尘;耳识依止耳根,了别声尘;你不能说眼识去了别声尘!每一个心识,有它活动的范围,所以你不能够说「我去熏习你」,不可能!它们二个活动的处所不同。第二个,「又无决定俱生灭」。它也不一定同时生起,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不能俱生俱灭,当然不能构成熏习。所以你说眼识贪烦恼的功能,由其他的诸识来保存,也是不合道理。
午三、住自体
亦复不得住自体中。由彼自体,决定无有俱生灭故。
就是说,贪烦恼这样的功能,应该「住」在眼识的「自体」当「中」。这个自体当中的意思是说,眼识是一个生灭法,当第一念眼识生起贪的时候,在它还没有消失之前,赶紧的把这个功能传递给第二个眼识,就像我们跑接力赛一样,把这个棒子交给第二念,这个叫「住自体中」。但是这个「住自体中」是不合道理的,「由彼自体,决定无有俱生灭故」,因为二个眼识不可能同时生起,我们前面也说过「二念不俱有」,就是说你前一念要完全灭了以后,第二念才生起;那你前面那个念头消失了,你怎么把讯息传递给第二念呢?不可能嘛!它不能够同时的「俱生俱灭」,那当然就不能构成熏习。所以在熏习的过程当中,眼识跟贪这二个,都不能够当做熏习的处所。「巳三」作一个总结:
巳三、结非所熏
是故眼识,贪等烦恼及随烦恼之所熏习,不应道理。又复此识,非识所熏。
这个地方,有二段的破斥:第一个,同类熏习是不合道理的。就是说「眼识」跟「贪烦恼」,它们彼此相互的「熏习」,是「不」合「道理」的;第二个,「眼识」跟其余的诸识相互的「熏习」,这个异类的熏习,也「不」合「道理」。因为这个异类的心识,它有它所依的根,所缘的境都不同,不能构成俱生俱灭。这个是讲到眼识跟贪烦恼的作用,一定要有阿赖耶识的相续作用来保存,才能够构成烦恼相续。
卯二、例破余
如说眼识,所余转识亦复如是,如应当知。
「眼识」的功能不能相续,前五识当然不能相续。这个地方是针对欲界众生的烦恼相续来说。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不管是你的眼睛起烦恼、或者耳根起烦恼,这个烦恼都不能保存在眼识跟耳识当中,都要输送到一个根本的处所──阿赖耶识,都要输送到这个地方去。
《楞严经》在修首楞严止观,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就是说,我们造业依止六根,有些人眼根造的业比较重,有些人耳根造的业比较重,当然我们因地造业,在六根当中的污垢,有它的浅深不同。你看有些人,他对穿衣服不重视,但是他对吃东西很重视;有些人他对吃东西不重视,他衣服要穿得很漂亮:所以这个六根的造业,的确有它不同的相貌。但是返妄归真的时候,你只要从一根深入,一根解脱了,六根同时解脱,你不一定根根都要解脱,不必!那表示说,虽然造业是六根,但是这个六根的业,最后都输送到阿赖耶识去,所以你阿赖耶识的光明出现的时候,全部破坏了,就是所谓的「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虽然造业是分别在六根门头活动,但是这些邪恶的功能,其实都回到阿赖耶识去了。所以为什么在观照法门的时候,我们经常说:「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就是一念而已。虽然这一念头,就说你有六个窗户,太阳照出去有六个窗户,但是最后回归,就只有这个心念而已。所以我们观心的时候,为什么蕅益大师讲:现前一念心性突破,过去、现在、未来全部突破?就是所知依。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特别厉害,它抓到生命的核心点,掌握到生命的核心点,不像小乘的学者在枝末当中,就比较不圆满。
子二、难染污识初生无种不成
这个地方是讲色界、无色界烦恼生起的情况。
复次,从无想等上诸地没,来生此间。尔时烦恼及随烦恼所染初识,此识生时,应无种子。由所依止及彼熏习,幷已过去,现无体故。
如果有一个人从「无想」天──色界四禅定,无想天有五百劫,都是第六意识不活动;或者说他是从「上诸地」,就是上二界──色界、无色界,那种禅定的清净心识当中死掉了,死掉了以后,他「来」到欲界。「尔时烦恼及随烦恼所染初识」,这个时候他跟欲界的因缘接触,产生了一个「染」污的「初识」,这个染污的初识,就是我们中阴身在投胎的时候,所生起的第一念爱取的「烦恼」。这个烦恼,「此识生时,应无种子」,就是说假设没有阿赖耶识来保存过去这种邪恶的功能,你说这个色界、无色界的天人,他整天都是在禅定当中,他经过了五百劫,甚至于一万劫,这么长的时间,他来到欲界的时候,他经过这么长的清净,这第一个烦恼是怎么生起的?为什么呢?「由所依止及彼熏习,幷已过去,现无体故。」因为他以前所「依止」的六识的心王,以「及彼」,这个「彼」就是贪烦恼的「熏习」,都是「过去」式了,从现在来观察,都觅之了不得。那他为什么会有这个「初识生」起呢?这当然就是要有阿赖耶识来保存。
比如说,我们打佛七的时候,我们一般打佛七之前,心中是散乱的,我们很难在一个所缘境专注;虽然我们理性上知道三宝是一个大功德的境界,我们跟三宝每一次的接触,多一分的接触,就多一分的消业障、增福慧,理论上我们了解;但是我们在人事这样一个尘劳的境界活动,心思散乱。这个时候打佛七,就强迫自己安住在这个万德洪名──无量光、无量寿的万德洪名,「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慢慢慢慢的,这时候的心,对这个佛号的安住,慢慢慢慢的加强。到了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的时候,心中几乎都是佛号,没什么恶念出现。但是到了第七天,就开始:诶,准备打完佛七,就开始计画打完佛七要干什么(呵──),就开始打妄想了。打完佛七就更严重了,从佛堂出来,跟过去的熟境界──色、声、香、味、触、法一接触的时候,佛号的功能就慢慢慢慢退失掉了。这个时候我们会想:这个佛号的功能,我曾经栽培过,它跑哪里去了呢?这地方就是一个问题了。如果说这个时候只是被我们当初的六识所摄持的话,那这个佛七白打了。结果你后来又被很多人事的因缘所阻碍,这个地方就必须要阿赖耶识,来保存这个功能。所以你临命终的时候,为什么能够把你每一次佛七的能量,都累积起来?就是因为有阿赖耶识。
子三、难对治识持烦恼种不成(分二:丑一无识持种难;丑二无种识生难)丑一、无识持种难
「对治识」就是圣人的智慧,无漏的智慧生起的时候,这个「烦恼种」,没有阿赖耶识就不能成立。这当中分二科:「一、无识持种难;二、无种识生难」。先看第一科「无识持种难」:
复次,对治烦恼识若已生,一切世间余识已灭。尔时若离阿赖耶识,所余烦恼及随烦恼种子在此对治识中,不应道理。此对治识自性解脱故,与余烦恼及随烦恼不俱生灭故。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从资粮位到加行位,最后到见道位,这个时候我们心中跟一念我空、法空的真理相应,这个时候,叫「对治烦恼识生」,就是我们在内心当中出现第一道的光明。当然光明是不容许有黑暗出现的,在那个剎那当中,「一切世间」有漏的烦恼「余识」,当下都要消失掉,光明跟黑暗不共存的。「尔时若离阿赖耶识,所余烦恼及随烦恼种子在此对治识中」就不存在了。如果没有「阿赖耶识」保存的话,这个人所有「烦恼」的「种子」就不存在。为什么呢?「此对治识自性解脱故,与余烦恼及随烦恼不俱生灭故。」因为这个「对治」的清净智慧,它的体性是没有烦恼系缚的,它对烦恼有对治力。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阿赖耶识,这个人就成佛了。
丑二、无种识生难
复于后时世间识生,尔时若离阿赖耶识,彼诸熏习及所依止,久已过去,现无体故,应无种子而更得生。
「复于后时」,就是在见道位之后。见道位只有十六剎那,在十六剎那当中的光明,念念的相续,这个时候的心中是一念不生的;但是见道位以后,他从见道位的禅定出来,跟「世间」杂染的人事再接触的时候,他有漏的分别心又再生起了,还有一些微细的烦恼。假设没有「阿赖耶识」的摄藏,那些烦恼种子,「彼诸熏习及所依止,久已过去,现无自体」,他以前所「熏习」的种子跟他「所依止」的六识心王,在光明出现的时候,都已经是消失掉了,这个时候,它怎么能够再生起呢?这不是无因有果吗?以下作一个总「结」:
癸三、结
是故,若离阿赖耶识,烦恼杂染皆不得成。
假设没有「阿赖耶识」的保存,凡夫有漏的心识,色界、无色界有漏的心识,跟圣人有漏心识的相续,都不能够成立。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你会发觉这二部经的味道非常不一样。就是说你读《阿含经》,它文字当中所释放的讯息,就是告诉你三个讯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它是描述生命的无常相、无我相,趋向于空性。那在空性当中,如何来建立相续的生命?建立万德庄严?这一部分提得很少,就是它只探讨生命的无常,很少探讨到生命的相续。但是你读《法华经》,那就很明显了,《法华经》上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种话,小乘经典是看不到的。就是说,有一个人,他还不是真的有心到佛堂,他只是路过三宝地,他想进来歇一歇。一进去佛堂以后,依止这个散乱心,看到佛像的庄严,合掌,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成就成佛的因种,这个种子种下去了。这个功能,生生世世的跟着他,直到他成佛为止,会引导他来生继续的学佛,再继续的学佛、继续的学佛,那个光明不断的累积。
所以在大乘经典当中,对于修善这种成佛种子的栽培,非常强调;在小乘的经典当中,对于破恶非常强调:这个就是在思考上有所不同。不过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大乘佛法在调伏烦恼方面,要共声闻人修学,这是事实。就是说,大乘菩萨,在走过最初的过渡阶段,那种调伏粗重欲望的时候,我们也修无常观、无我观,对的!但是在思考上不同,我们把它当做一个成长的过渡时期,我们对来生,对生命的未来,有成佛的理想,有追求一个更美好生命的期望。小乘修无常、无我观,他只想要趋向空性而已,因为心中的爱取不同。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为什么小乘的学者,他一直只观前六识的生灭,这样子,这个人的生命当中,很难有所谓相续的思考。你看观心,小乘学者观的心,就是观到第六意识,他不可能观到阿赖耶识,这样子就很难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思考,就是我赶快离开生命就对了,这个就是他的知见不圆满。
壬二、业杂染(癸一问;癸二答)癸一、问
「业杂染」当中有二科:「一、问;二、答」。先看「问」:
云何为业杂染不成?
这个「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
癸二、答(分二:子一难能引;子二难能生)子一、难能引
回「答」当中有二科,第一个「难能引」:
行为缘识,不相应故。
假设没有阿赖耶识,这个「行」,就是我们善恶的业力,能够去引导阿赖耶识的种子,就不能成立了。这个引导就是有去改变它,有去使令它产生变化的作用,就是「行缘识」。「行」对阿赖耶识产生熏习,如果没有阿赖耶识,这个「识」是谁呢?你不能够说是前六识,前面也说过,前六识不能够受熏持种。不是前六识,那佛陀说「行缘识」,这个「识」就不能成立了!就是我们的业力对这个识,有改造、改变的作用,这个就是讲业杂染,就是业力能够得到保存。第二个「难能生」:
子二、难能生
此若无者,取为缘有,亦不相应。
假设没有阿赖耶识,我们心中的爱「取」烦恼去滋润阿赖耶识的种子,而使它变成「有」,这个「有」就是使这个种子变成有能力,有强大的能力去招感果报的种子,那这一部分的缘起也不能成立。因为没有人保存种子,那这个第六意识的爱取去滋润谁呢?所以「取为缘有,亦不相应」,就是包括你造业,这个业种子不能够保存;包括你临终爱取去滋润这个业种子,也都不能成立了:那你这个造业,就不能得果报了。所以必须有阿赖耶识,才能够「行缘识」,乃至「取缘有」。这个地方讲到业杂染的相续,必须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有一个微细明了的心识,它本身不造作任何业力;但是它能够恒常的接受前六识所造业力的功能。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我简单的回答几个问题。
问:阿鼻地狱是否就是无间地狱?
答:是的,阿鼻地狱就是无间地狱。就是我们在造业的时候,这个业当然是心念所造,你的身体、嘴巴是不能造业的,就是你那个心念,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没有惭愧、忏悔之心,所以那么强大的业力所造的这个业,你得果报的时候,也就没有间断了。
问:色界、无色界的天人,是否会再堕三恶道?若会,其原因为何?
答:这前面说过了,他到色界、无色界,虽然他的内心是清净的,但是他内心的深处,有一个非常大的仓库,还保存很多罪业的种子,当他善业表现出来以后,他的善业就变成弱势,这个时候,罪业就变成强势,就很容易到三恶道去了。
问:破邪显正要如何避免犯「说四众过戒」?
答:每一个人不说四众过的因缘不同,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子:这个嘴巴它是一个工具,一个人嘴巴会讲话,是由心来推动的,所以你要不说四众过,就是你的内心当中有比较大的包容性,「我佛家广大,种种皆有」嘛!在三宝当中,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善根,也有他的烦恼,你要是对他有一点包容,人都是有一点过失嘛!你内心当中,已经认同、包容他(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是不断的修正自己,你心里面有一份的包容。),你就不容易讲他的过失。如果你内心当中,根本不能够认同,不能够包容他有这样的行为,你勉强自己不讲,也是可以,但是我看不会持久的。就是你内心对他非常不满,但是你因为不敢犯戒的关系而不讲,我看你不会持久的!遇到有人刺激你的时候、你生气失控的时候,因为你这个时候,你有这个东西存在,而你没有表现出来,这表示你在压抑。压抑就是你这个东西存在,但是你有另外一个克制力克制住了;但是这个克制力是有所作意,所以不会持久。万一有一天你在失控的时候,比如说有人刺激你,这个克制力消失了,你所有的话都讲出来了。所以最理想的持戒就是:你的心理要疏通,你最好能够作心理的疏通,那这样是比较好一点。
问:佛是无念,此「无念」是完全没有念头?还是还有善念?
答:这个完全没有念头(呵──),这个不就是无情众生了吗!佛法,不是说从有情修成无情,是转识成智。它这个「无念」,刚开始先没有恶念,没有恶念就是善念,佛法的修行先修善念,再修正念。这个「无念」,你讲无念可能会错认消息,你讲「正念」可能会清楚,就是正念真如。内心当中,跟我空、法空的真理相应的时候,内心是清清楚楚,但是不取任何的执着,空空荡荡了了分明、了了分明空空荡荡,谓之正念,这是正念真如。佛,当然是有心念,所以佛也是有生命现象,有心念就有生命,所谓的生命,就是由心念来创造的。阿罗汉的学者,就比较没有无量生命的观念,他认为生命就是痛苦的,「诸行无常」,所以说阿罗汉学者观察无常,生命就是无常,那么「无常故苦」,这句话很可怕!无常就是苦,因为它不安稳,所以「苦即无我,无我故空」,所以他这样思考下去的时候……,你说这个小乘学者,你看,你要是读《法华经》《华严经》,你看诸佛菩萨的功德多庄严多好啊!对不对?他能够「于一毫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轮。」这么自在的境界,事事无碍。小乘的学者看到以后,不生好乐,没有好乐心,他就是喜欢苦、空、无常、无我。
、这个地方就是说,大乘的学者是认为念头没有错,念头是无自性的。当然你说念头有邪念,有邪念是因为我们曾经熏习了邪恶的功能,既然是熏习,表示后天才有的,它本来没有。后天才有就是说,你可以假藉戒定慧把它消灭掉,它有生起的因缘,就有消失的因缘。所以大乘的佛法对心念,不主张把它断掉,但是主张把它对治转变。我们今天讲到不同的思考,比如说你现在烦恼起来了,起贪欲、起瞋恚:如果是小乘的学者,他对恶念就是完全的破坏,就是修四念处──不净、苦、无常、无我,把念头全部消失掉了;大乘佛法也同意在助行方面修四念处,但是他转念念佛,他同时在起烦恼的时候,把这个心念的力量转成念佛。这样的不同思考,因果就不同。就是说,你对心念只是一味的破坏,最后顶多就是──你的因是这样,你的果报就是空空荡荡,你以后就不要羡慕别人有庄严,因为你因地不栽培,你顶多得到清净。你说:唉呀,我是一个阿罗汉,法华会上说的,诶!为什么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么庄严?因为你因地的时候,你对恶念只有破坏,你不重视修善。那我们今天恶念生起的时候,我们同时对治恶念,又同时忆念佛号,无量光、无量寿,我们在破恶的过程当中,又努力的建设,最后得果报的时候,就有功德庄严。所以这个成佛之道,就是你的抉择。为什么有些人过程当中,他缺乏种种的庄严?同样是舍利弗尊者跟文殊菩萨,在清净的程度上、在断恶的程度上,我们说差别不大;但是你看他们因地所修的善,文殊菩萨的是不能比的!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知见,你就会有什么样的思考,就会带动不同的修行,最后就有不同的果报。除非你彻底的改变你的知见,否则你的成佛之道,这个生命的水流,就一直往这个方向走下去了,产生固定的种姓。总之,生命是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你今天对来生有什么样的期望,你就栽培什么;但是你到底要什么,你要知道。你说:诶,我无所谓,反正我以后就是要成为一个阿罗汉,我看到神通道力、功德庄严,那么的庄严,我也无所谓。那当然就没办法了!如果你对诸佛的万德庄严有所期待,那你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你除了断恶以外,修习种种的波罗蜜以自庄严,福德、智慧以自庄严,这个因地你就不能缺乏,就是这个生命的相续,你就不能够缺乏。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舍利弗尊者文殊菩萨
佛教书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