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讲记
作者:净界法师
分卷阅读
第四一卷 第四二卷 第四三卷 第四四卷
第四五卷 第四六卷 第四七卷 第四八卷
第四九卷 第五○卷 第五一卷 第五二卷
第五三卷 第五四卷    
分卷阅读 第四一卷
    第四一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三四页,「壬二、悟入义利」。

    从本论的学习,我们可以把大乘佛法的修学归纳成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就是誓愿力。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在生命当中,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所谓的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的发动,不能够从情感性的、直觉性的发动,我们必须透过对大乘佛法的学习,产生大乘正见,由对十法界因果的了解,我们真实的了解到只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的生命才能够究竟的离苦得乐,所以我们才发起这样的四弘誓愿,叫做菩提心。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引导者,叫做誓愿力。第二个就是观照力。当有了目标以后,我们应该要很正确的去观察生命的真相。在修观照的时候,有二个重点要注意的:第一个是「云何应住」,第二个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在观照的时候,你的心一定要先有一个安住处。这个安住处就是我们讲的现前一念心性、或者说是真如本性。假设我们今天在修观照的时候,我们内心所依止的是一个妄想,就是所谓的阿赖耶识,大家都知道阿赖耶识是受熏的,我们很多身口意的造作,都会去牵动阿赖耶识。所以如果你观照的依止点是阿赖耶识的生灭心,等到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就不能修观照,因为阿赖耶识本身的体性是变化的,而且会受环境的干扰。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找到一个不生不灭坚固的心性,然后内心完全的依靠这个心性,这就是天台宗经常强调的「称性起修」。所以我们开始在观照之前,一定要先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心性,来当作依止处。找到了心性以后,我们开始去「云何降伏其心」,就正式的修习止观。

    第四一卷

    从本论的学习,它的大乘止观,是修习遍计本空跟依他如幻。遍计本空是修习空观,调伏我们对世间人事的妄情执着,这个地方是偏重在誓断一切恶,以空观来断除恶法。依他如幻是修假观,能够善了一切因果的法则,修善跟度众生。所以说「云何降伏其心」,等于是实际的以空观跟假观,来实践菩萨道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三大理想,这就是所谓的观照力。透过这样正确的空、假、中三观的观照,我们才有后面的行动,六波罗蜜的修学行动。前面讲到「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观照方法;这一科「悟入义利」是讲到大乘的观照,说明假设我们修习「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样会有什么样的功德利益?这是讲「悟入」唯识性的功德利益,叫「悟入义利」。

    壬二、悟入义利(分二:癸一问入所须;癸二以二智答)癸一、问入所须

    这个地方有二科:「一、问入所须;二、以二智答」,先一个问,再一个答。我们看问的地方:

    复次,为何义故,入唯识性?

    身为一个菩萨,是为了要追求什么样的功德,才须要悟「入唯识性」呢?这个地方是提出一个问。我想外道的

    修学跟佛法的差异:外道的修学,基本上谈不上什么功德,我们叫做无益的苦行;佛法的每一个法门,你去修学,它一定有一个真实的功德,它是一个真实的道法:这是外道跟佛法不同的地方。所以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当中,他说:外道的修学,叫做无花果。你这棵树种了很久,它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白费力气。二乘的修学,就是一花一果,他就是修习四谛法门,而成就一个涅槃自己受用,如此而已。大乘法门是一花多果,在大乘的法门当中,我们去栽培一棵树,它长出一朵花,就有无量无边的果实出现。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观察「遍计本空」,调伏内心的执取;观察「依他如幻」,而生起利他的妙用。这样有什么功德利益呢?当然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利益。这个地方先提出一个问,以下再回答:

    癸二、以二智答(分二:子一总由二智为获自义;子二唯由后得善为他说)子一、总由二智为获自义

    这个地方有二段:第一个「总由二智为获自义」,第二个「唯由后得善为他说」。先回答「二智」,我们看论文:

    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由此后得种种相识智故,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为长能触法身种子,为转所依,为欲证得一切佛法,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

    这一段的功德利益,分成二段:第一个是讲到能生之因,二种智慧能生起功德之因;再说明所生之果,讲到五种功德:就是有二种智慧而引生五种功德。先看第一个能生之因。我们修习「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会产生什么样的因地呢?「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我们内心当中会去观察「总法」,这「总法」就是一切法的总相,或者说是一切法内在的体性,就是真如,那个不生不灭的平等法界。我们透过「遍计本空」,把这些有所得的执取消灭了以后,我们看到生命的本质,其实是不生不灭的,一种离诸对待的平等法界。这种法界的智慧,是「出世」间无漏,它能够对治有漏的烦恼,这第一个根本智生起了。第二个「由此后得种种相识智故」,当我们通达根本智以后,下一个就会生起有分别的差别智慧。这个差别智慧是观察一切法的作用跟相状,你造了五戒、十善,会招感人天的福报;你造了杀盗淫妄的业力,会招感三恶道的果报。这是观察一切法的差别作用,这个作用是在根本智之后才生起,所以叫后得智。也就是说我们去观察大乘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结果,会引生二种的智慧──根本智跟后得智。这二个智慧的交互作用,会产生以下的五种功德:第一、「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它能够「断」除「及相」,「及相」这个「及」就是具足。这「阿赖耶识」当中,具足了很多杂染的相,这个杂染相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个惑业苦「相」状的「种子」,这种子就是修习空观来断除。我们在忏悔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方法叫做对首忏悔,我向一个法师、或者向佛菩萨,宣布我做错了什么,我表示我的后悔。这样的忏悔,事实上,罪是不能真实的清净,但是它产生一个调伏的力量。所以你要确定你的业是不是真实的从阿赖耶识消失掉,一定要「心若灭时罪亦亡」,就是心境相接触的时候,你那个分别心、爱取的心,不再生起。如果你的心跟杂染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你爱取的心还会活动,那你这个业肯定是存在的,只是你对首忏悔,调伏下来而已。所以当我们内心当中,对于杂染法爱取的心慢慢平淡以后,其实我们三恶道的业力种子,也慢慢慢慢的在折损当中,因为它能够「断」除具足杂染「相」的这些有漏的「种子」,这是第一个,这个地方主要是空观所对治。第二、「为长能触法身种子」。前面是断恶,这个地方是修善。我们在修空观跟假观的时候,「能」增「长触」,这个「触」就是趋向,它有趋向清净「法身」的无漏「种子」,因为你破一分的无明,就证一分的法身,所以断惑跟证真,基本上是前后的关系,前面是断惑,后面就证得清净法身的真理。第三、「为转所依」。前面是一个种子,是一种内心的功能;这个地方是讲内心整体的体性,「所依」就是一切种子所依止处,就是阿赖耶识,我们能够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这第三种功能。第四、「为欲证得一切佛法」。我们从清净的心当中,修习假观、修习种种的六波罗蜜,就能够成就一切法的功德。这个地方的功德,偏重在神通跟三昧,有无量无边的六种神通、三昧、陀罗尼,都能够从假观当中次第的成就。第五、「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有能够成就我空、法空的智慧,悟入圆成实的平等法界。这个地方是总标二种智慧而成就五种功德。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缘就是因缘),第二个是见道位以后叫真修(真实的真)。我们刚开始发了菩提心,其实我们内心的空观跟假观的力量还非常的薄弱,观照力很薄弱。其实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完全是依止一念的誓愿力──我们对无上菩提的追求,绝不放弃。就是前面有一个光明点在引导着我们,如此而已,烦恼还是非常的粗重。这怎么办呢?怎么修行呢?烦恼这么重怎么办呢?缘修!就是你刚开始要依止四种因缘,来保护你的菩提心。我们前面说过,菩萨刚开始的四种善根:第一个誓愿力,你要不断的在佛前发愿,你一定要追求无上菩提,绝不放弃;第二个善友力,你要经常亲近善知识、同参道友,依止僧团,依众靠众,靠大众威德的摄受,调伏烦恼;第三个是作意力,你要经常在大众中作定课,加强你的正念;第四个资粮力,要广修种种福德智慧的资粮。所以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生起根本智、也没有生起后得智,就靠四种因缘在资持。但这个地方的菩萨,经过资粮位、加行位以后,他已经成就了根本智、后得智,这个时候叫真修,他内心当中已经见到真理,跟无所得相应,所以他能够真实的依止内心起修,不必依靠外在的因缘。这个地方是讲到成就大乘止观的功德利益。

    子二、唯由后得善为他说

    这是把后得智再加强,因为前面的五种功德,基本上有四种功德是针对根本智,所以后得智讲得少,这个地方把后得智再补充一下。

    又后得智,于一切阿赖耶识所生一切了别相中,见如幻等,性无倒转。是故菩萨,譬如幻师,于所幻事,于诸相中,及说因果,常无颠倒。

    菩萨他修空观,但是他也修假观,善能分别一切法的差别。这个假观有什么作用呢?它对「于阿赖耶识」杂染种子「所生」的「一切」因缘法当「中」,能够看到这一切三界的果报,荣华富贵、或者是卑贱痛苦的果报,都像是如梦「如幻」。这个时候,「菩萨」在观察三界果报的时候,内心是安住在不颠倒的状态。我们过去没有修习空观,直接修假观,我们内心当中对三界果报,会有个人的情感,会生起种种颠倒的想法、错谬的想法,这个时候菩萨是性无倒转。这个地方是菩萨内心当中自身的受用,他内心看到果报,他没有起颠倒的心,「是故菩萨,譬如幻师,于所幻事,于诸相中,及说因果,常无颠倒。」他为人演「说因果」,也能够像是「幻师」,变化种种的事物,在整个三界的果报当中,他为人宣「说因果」,也是没有倒转的,没有「颠倒」的状态。这个根本智,它的功能是断惑证真,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空性的智慧,大家要知道,这个空性的智慧从大乘的角度是向内的,你这个空不要空掉外境,要空掉自己内心的执取,自己心中不平等的一些心灵的联想,所以空观是向内。这个假观是向外,他观察这一切的因果,造善得安乐的果报、造恶得痛苦的果报。如果我们今天出了家以后,或者是发了菩提心以后,你不先修空观,你直接修假观去度化众生,这会有什么结果?就是我不修根本智,我直接修后得智,直接观察一切法的差别,引导众生断恶修善!你没有经过空观断惑证真的过程,直接修假观,你的心就会颠倒错乱。什么叫颠倒错乱?我们讲详细一点。凡夫的「颠倒」基本上有二个相貌:第一个叫增益(增加的增,益是利益的益,增益的相貌),就是这个人是你喜欢的、这件事情是你欢喜的,你就会把他讲得非常好,好到超过他原来的本质叫增益。他本来没这么好,你把他想象得非常好,这不是失去他的本来面目吗?这个就是增益的颠倒。你自己带了一个黄色的眼镜、或者是红色的眼镜,你看一切都是红的,因为你对他有一种贪爱的情感,所以你就把他的功能增加。第二个是减损,你看到这个人很讨厌、你对这件事情非常排斥,然后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就会用种种不好的名言来安立这件事,这就是减损。他本来没这么差,你把他想象成非常差,这个在佛法叫做颠倒。所以诸位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佛法的差别相,一定是先修平等观再修差别观、一定先修平等再修差别。为什么一定要先空观再假观?它有它的道理,你一定要把心不平等的想法,这种单向思考的想法先把它调平等,然后「再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这个时候你会很理性的知道:他今天会有这个相貌,是有他的因缘;这事情会有什么相貌,它有它的因缘。你不会加上你个人的情感去做增益、或者是损减的想法。这就是我们说的,见到一切法如梦如幻,而内心是不颠倒。他为什么不颠倒呢?因为他这个假观的背后,有空观的平等性在资持。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了解这个差别。这就是菩萨修习「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以后,他生起二种智慧,这二种智慧非常重要,是后面整个菩萨修学六波罗蜜行动的二大基础。

    壬三、悟入依止(分二:癸一问;癸二答)癸一、问「悟入」圆成实性,它所「依止」的是什么?这个地方的科判我们要修正一下,我们看《讲义》一二八页。一二八页我们讲到唯识止观,「庚二、别显方便答云何问」,就是说明智慧的浅深,有胜解行地、见道位的止观,跟修道、究竟道的止观。在「胜解行地跟见道」当中的止观,有三个重点:「一、悟入渐次;壬二、悟入义利」,这个地方少了一科,应该三科,就是我们这一科所说的「壬三、悟入依止」,要多一科「悟入依止」,就是从资粮位到加行位、通达位,要说明他「悟入」圆成实性的「依止」。

    这一科是资粮位、加行位的最后一科,「悟入」圆成实性的「依止」。这个「依止」就是禅定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真实的断惑证真,只有智慧是不够的,要依止禅定,才能够产生断惑证真的力量,禅定是智慧的依止。这个地方有「问」跟「答」,我们看「问」的地方:

    于此悟入唯识性时,有四种三摩地,是四种顺决择分依止。云何应知?

    当我们凡夫在一个不平等、有所得的思考,这种躁动的妄想,要「悟入」平等的「唯识性」,这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必须有「四种三摩地」,四种禅定来当作依止,这四种禅定叫做「四种顺决择分依止」。这「决择分」就是真实的智慧,也就是见道位的智慧。这智慧为什么叫「决择」呢?因为智慧能够决断无疑,叫「决」,他对事情没有任何的疑惑,决断无疑。第二个「择」,对真理是通达无碍的。因为智慧具足决跟择,所以我们叫「决择」。这个加行位的菩萨,其实他的真实智慧还没有生起,因为他还是要带相观空,他还要假藉佛法的文字来生起观照,所以这个地方叫做「顺」。它本身不是真实智慧,但是他已经念念的随顺于这样的智慧,叫「顺决择分」。这个加行位「决择分」的智慧,要有四种禅定来作依止,这个地方提出这个问。我们看回答:

    癸二、答(分二:子一显别依止;子二明现观边)子一、显别依止(分二:丑一由四寻思;丑二由四如实智)丑一、由四寻思(分二:寅一辨暖依止及出定名;寅二辨顶依止及出定名)寅一、辨暖依止及出定名

    回「答」的地方,「显别依止」跟「明现观边」,这个差「别」的「依止」有二段:先说明「四寻思」,再说明「四如实智」。「四寻思」事实上有二段:一个是「暖」位,一个是「顶」位。一个依止「暖」而生起禅「定」,一个依止「顶」。暖、顶、忍、世第一,这个「暖」跟「顶」是四寻思;这个忍跟世第一是四如实智。我们先看第一个,「暖」位所「依止」的禅定是什么禅定?看第一段:

    应知由四寻思,于下品无义忍中,有明得三摩地,是暖顺决择分依止。

    我们前面说过,大乘止观它破除遍计执,主要的观察是「四寻思」。就是说所谓的好坏──这个人是好人是坏人、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没有真实体性。没有真实体性,我们怎么会有这种观念呢?第一个是我们的名言,我们心中对这个人跟事,自己捏造了很多的联想。由这个联想,就产生一个义相,就产生差别的作用,然后这个作用就有它的体性、有它差别的变化。所以当我们不生起这个联想的时候,其实这样的差别好坏作用是不存在的。就是它到底是好坏、得失,是我自己心中的联想捏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四寻思」,就破除我们心中一种不平等的联想、这种情感性的联想,这个时候慢慢的调伏自己,这个地方主要是「遍计本空」,这时会产生一个「下品」的「无义忍」。「无义忍」这个「无义」,就是前面「四寻思」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观察到一切法是唯识无义,其实外境本身没有任何的意义,它有任何的意义,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叫唯识无义。对唯识无义的道理,开始产生忍可随顺,念念的观照,这样的观照,在暖位的时候是「下品」的,就是它这个智慧刚开始生起,不是非常坚固,经常会忘失掉,叫「下品」。这个暖位的智慧叫「下品无义忍」,它依止的禅定叫「明得三摩地」,禅定当中它有一种观照的光明,叫「明得三摩地,是暖顺决择分所依止」。

    我们在判定资粮位跟加行位的差别,主要是依据禅定。资粮位的菩萨,我们现在就是叫做资粮位的菩萨,我们的菩提心非常脆弱,完全靠着一个誓愿力跟简单的行动,这个行动还不是六波罗蜜的行动。资粮位的行动力是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如此的行动力而已。所以资粮位菩萨的心,是随风飘荡的,这个八风在吹的时候,是不断的波动。但是这个资粮位菩萨的不可思议,就是他不放弃努力,他内心的希望──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对圣道的追求,我可以做得不够好,我也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但是我绝不放弃,就是靠着这个不放弃的力量,在资持着资粮位的菩萨。所以《三十颂》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就是「求住唯识性」,他内心当中对于无上菩提的追求,是永远不放弃的,虽然他内心当中还有很多感情的障碍、他内心当中有很多的善根还没有成熟,但是他内心当中永远不会放弃他的目标,资粮位就是这样的一个相貌。但是加行位菩萨不是这样子,他不是只是靠着一念的誓愿而已,他内心的观照力,因为禅定的加强,他内心不平等的这种情感,已经被调伏下来,他有禅定,所以他那个誓愿力的旁边,多一个观照力,就是多一个光明,就是在黑暗当中,他出现一道光明,叫「明得三摩地」。所以资粮位跟加行位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禅定,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分界线。我们再看「顶」位:

    寅二、辨顶依止及出定名

    于上品无义忍中,有明增三摩地,是顶顺决择分依止。

    前面的「无义忍」是「下品」,这个地方叫「上品」。他从暖位不断的静坐用功,他已经从下品的情况变成「上品」。这个「上品」古德的解释就是「由生转熟」。我们凡夫总是认为外面人事的这种义相、这种好坏的功能是真实的,这个是非常熟的,慢慢慢慢由熟转生。唯识无义的观念本来是生疏的,现在转成熟,就是你智慧的观察相续的时间多了,这叫「上品」。这个时候禅定的光明增加了,叫「明增三摩地」。其实这个禅定还是前面的禅定,只是这个禅定的智慧增加,「明增三摩地,是顶顺决择分依止」。暖、顶二位都是在破除对外境的执取,叫做「四寻思」,这个前面说过。我们再看「四如实智」:

    丑二、由四如实智(分二:寅一辨谛顺忍依止及出定名;寅二辨世第一法依止及出定名)寅一、辨谛顺忍依止及出定名

    这「四如实智」已经不是对外境的执取,它是破除内心的执取。「四如实智」有二个阶位:第一个是「忍」位,第二个是「世第一」。先看「忍」,「忍」所「依止」的禅「定」。

    复由四种如实遍智,已入唯识,于无义中,已得决定,有入真义一分三摩地,是谛顺忍依止。

    「复由四种如实遍智」,「四种」就是名、义、自性、差别,对这样的四个法,产生真实的理解,这个时候契「入」了「唯识」的真实性。「于无义中,已得决定」这个「无义」,就是外境是没有真实义,都是你的心捏造出来的。所以说这个地方,是破除所取相的执取。他面对所有的顺境、逆境,内心是保持一个平常心的状态,「于无义中,已得决定,有入真义一分三摩地」。契入唯识的真实义,应该是有二分的三摩地:一分是破所取相,一分是破能取相。这个忍位已经破除了所取相,所以他已经成就一分,对于外境的好坏是不可得,这一部分已经「决定」理解;对于内心的没有能取相,也能够随顺忍可,他内心当中能观照的智慧也是不可得,也能够随顺忍可。这个是讲「忍」。

    这个暖、顶、忍,我们说明一下。暖位这个「暖」,就是一种温暖相,就是我们在钻木取火的时候,这个火还没有生起,温暖的相貌先生起。这表示说,这个菩萨在黑暗当中摸索,已经出现了温暖,但是这个光明还没有真正生起,就是这个智慧还很薄弱,但是已经有那个智慧的气氛出现,这叫「暖」。这个「顶」的意思就像一个人爬山,已经到达了山顶。我们一个人在山顶上看房子、看树木,就非常清楚分明,所以这个顶位就是他对外境是不可得这样的理解,是非常清楚的,这叫做「顶」。「慧目增长,寻思未及」,这个叫顶。这个「忍」的意思,就是对于我空、法空的真理,外境是无所取毕竟空、内心也是毕竟空,对二空这样的智慧,已经能够随顺忍可。虽然没有证得,但是已经开始随顺,叫「忍」。

    寅二、辨世第一法依止及出定名

    从此无间,伏唯识想,有无间三摩地,是世第一法依止。

    前面的「忍」是开始念念的随顺内心,其实能观照的智慧也是因缘所生,也是觅之了不可得。他这样的观照力是「无间」断的,这地方有十六剎那是无间断的,就是这个时候,他念念当中,不会生起任何的妄想,慢慢的「伏」除「唯识」的「想」法(这个「唯识想」就是能观的智慧),他本来是靠能观的智慧去破外境,现在他慢慢的也把这个能观的智慧慢慢的调伏。怎么调伏呢?就靠这个「无间三摩地」,就是靠这个正念的相续,回光返照这个能观的「唯识想」──也是因缘所生,觅之了不可得,这样就成就了「世第一法」,「有为法中,最为第一」。这个世第一法的下一剎那就是见道位,所以这个「世第一法」是「无间三摩地」。其实「世第一法」的时间相当的快,在《大毗婆沙论》上说:暖、顶叫做五根──信、进、念、定、慧,对于大乘甚深的真理──「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真理,生起了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但是五根它能够生起善根,它不能破恶,所以暖、顶是会退。暖、顶虽然会退转菩提心,也可能遇到恶因缘会造恶;但是他的情况「虽堕恶趣,终不久留」,他有善根,到了恶道以后,遇到苦恼的剌激,他的善根就会发动。善根发动,就生起增上惭愧,他的罪业就瞬间消失,就从三恶道跳出来。就是他的内心有这个五根,五种对大乘法的坚定善根。所以一个人遇到痛苦,就可以考验你有没有善根。你看世间人遇到痛苦,他更加造业、恶心更重,他没有善根;没有善根的人遇到痛苦,只会增加他贪瞋的烦恼,所以他的罪业、痛苦更增加。有善根的人,他这个善根平常是保存在心中,但是他遇到痛苦的时候,他的善根会表达出来,他真实的忏悔,所以他能够从痛苦当中跳脱出来,这叫「暖、顶」。这个「忍」跟「世第一」叫五力,力就是破恶,他再也不堕落到恶趣,「终不堕恶趣」,到忍位的时候,就不到三恶道去。在忍位的时候,如果他没有意外死亡,他今生决定是要成就圣道。这个叫做暖、顶、忍、世第一,就是他「遍计本空」的智慧,依止禅定,先破除对外境的执取,然后破除对内心的执取,最后悟入平等法界,证得真如的道理。

    子二、明现观边

    应知如是诸三摩地,是现观边。

    这个地方是作一个总结。前面的四种「三摩地」,这个暖、顶、忍、世第一所依止的「三摩地,是现观边」。「现观」就是二空平等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明了的现前,叫「现观」。资粮位、加行位菩萨的智慧不能叫现观,资粮位、加行位在观察真如平等理的时候,是比量的智慧,要假藉文字来观察,比度量知的。见道位的菩萨,他在观察真理,他不夹带文字,直接趋入叫「现观」,就是那个智慧是现前明了的。四加行的菩萨,他的智慧虽然是带相观空,但是已经跟见道位的智慧「现观」了,已经非常的接近,所以叫做「现观边」,他还没有到现观,但是已经到了现观的边缘。这是作一个总结。这个地方是讲到四加行,前面是资粮位,这个地方讲到加行位。

    看本论的次第,我们可以了解:大乘佛法修戒、定、慧,跟小乘有什么不同?小乘就是持戒、修定、修慧;大乘佛法的戒、定、慧是先持戒,先断除身口二业,因为你要行菩萨道,一定要先避免到三恶道去。你到三恶道去,你怎么听闻佛法?你不可能发菩提心。所以大乘佛法刚开始先持戒,先远离恶道;第二个修智慧,不是先修禅定,先从智慧当中,成就菩提心跟空正见二种根本的善根;然后修了将近一大阿僧祇劫,到四加行的时候,再修禅定,再断惑证真。有人就会问:为什么资粮位不修禅定,要到加行位才修禅定?如果一个菩萨大乘的善根没有坚固,就先修禅定,就容易生起过失。什么过失呢?就是你这个禅定太深,而大乘的善根不足,你内心当中就很容易不乐修善、忘失大悲。因为禅定所产生的寂静安乐的力量太强烈,这寂静安乐的感受,会让你不想活动、不想修善,而且对众生的痛苦,也没有任何感觉,这样就很容易落入二乘。如果在禅定当中,你又贪着神通,那你连二乘都不如,就是外道种姓了。为什么呢?禅定的安乐,跟世俗的五欲安乐是不同。世俗的五欲安乐是非常躁动、粗重,你很容易可以远离,因为它的过失太强烈,你马上就可以感觉到它的过失,譬如刀上的蜂蜜。但是禅定的安乐,它跟涅槃是非常接近,它也是寂静相。所以菩萨耽着禅定,你一定会退失菩提心。所以这个地方,为什么一定要在资粮位不断的加强你的誓愿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把你生命的目标、理想,完全的根深蒂固,菩提心跟空正见二个根本坚固的插在心中,然后再修禅定。你在禅定的寂静安乐当中,那个寂静安乐的感受会不断的诱惑你,你可以毫不犹豫的走过去,你知道这不是你要的,你能够通过禅定,而不为禅定所迷惑。你利用禅定来断惑,但是禅定的寂静安乐感受生起的时候,你不会在那个地方停留,你能够很顺畅的走过去。如果你的菩提心不够坚固,你到那个地方就走不过去,你就因小失大换取糖果吃,就在禅定停留下来。所以大乘佛法的资粮位,是先成就大乘善根。所以我们经常说:发菩提心、忏除罪障、积集资粮,就是这个意思。他先成就戒、成就慧,再成就禅定。当然有人说:这样子的话,那禅定修不成,就不能断惑证真了。那怎么办呢?有一个方法,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所以,其实资粮位的菩萨,很多人在资粮位的时候就求生净土,他这个加行位,不在人世间修,他到净土修四加行。当然这是个人的选择。因为很多人是在资粮位的时候发菩提心,然后观察这一大阿僧祇劫的发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诸多的恶因缘。那怎么办呢?先到净土去,这个地方果报又好、环境又好,然后在净土中修四加行,经过暖、顶、忍、世第一,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好,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
分卷阅读 第四二卷
    第四二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三六页:

    辛二、修道及究竟道位(分二:壬一结前起问;壬二略辨正答)壬一、结前起问

    我们这一段是讲到大乘的唯识止观,修习「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道次第。前面「辛一」是说明从一个资粮位到加行位、见道位,就是从凡夫的有所得的心情,来开始修行的内涵。这以下的「修道」跟「究竟道」,就是到圣人以后,他是如何修行呢?说明「修道」跟「究竟道」的菩萨,是如何来修习止观的。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结前起问」,第二个「略辨正答」。先看问:

    如是菩萨已入于地,已得见道,已入唯识,于修道中云何修行?

    这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经过凡夫的四寻思、四如实智,这个时候「已入于地」,已经成就了初欢喜地。入欢喜地的时候,他内心当中「已」经是「见」到圣「道」,见到了二空平等的真理,这叫做「道」,因为这个二空平等的道理,能够趋向涅槃。这个时候在「修道」当「中」,他的功德还有很多还没有圆满,他内心当中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法门无量誓愿修」,所以他有很多很多的功德还没有圆满,这个时候他应该如「何」来「修行」呢?提出这个问。

    壬二、略辨正答(分二:癸一先说修道可得转依;癸二后明欲证精勤加行)癸一、先说修道可得转依(分二:子一显意言境及由方便;子二显经长时方得转依)子一、显意言境及由方便

    第四二卷

    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先说修道可得转依」,第二个「后明欲证精勤加行」。先说明「修道」的「转依」,,这当中分二段:第一个「显意言境及由方便」,第二个「显经长时方得转依」。先说明他内心的状态,跟他所采取的方法,再说明修行时间。先看「显意言境」,这个「意言境」是说这个菩萨内心是什么样的意境?他这个「意境」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方便产生的?看论文:

    于如所说安立十地摄一切经皆现前中,由缘总法出世,后得止观智故;

    这个菩萨在见道位以后,他怎么修呢?他的修行内涵,正「如」佛陀在大乘经典当中「所说」的「十地」法门,《华严经》讲十地就讲得很清楚,十地菩萨每一个都有他相应的修行法门。这以下作一个简单的总相说明。「十地」菩萨的内心是什么相貌呢?「摄一切经皆现前中」,就是十地菩萨的一念心,他不管攀缘什么法界,比如说他念阿弥陀佛也好、持〈大悲咒〉也好,他每一个法门都能够「摄」持「一切」的义理,使令这个义理都能够清楚的现前,在一念心当中,能够转大*轮,这是不可思议的意境。他能够「摄一切经皆现前中」,他不管是修什么法门,都能够摄持所有大乘的「经」义,使令它「现前」。他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由缘总法出世,后得止观智故」,其实他一方面观察一切法的总相,所谓的空性体性,一方面攀缘一切法差别的假观,他也是修空观、假观而成就的。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同样是空观、假观,这二个法门是完全一样,内涵是一样;但是为什么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障碍重重;圣人修空观、假观的时候,是「摄一切经皆现前中」?因为我们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内心有很多的情感在障碍我们,所以空、假二观的智慧不能够在内心很自在的开展出来,就是有烦恼障。我们在凡夫的时候,修了很多很多的善根,拜佛、诵经、持咒,但是这个善根的力量都不明显。为什么呢?都被烦恼抵消掉了。这个烦恼的干扰太厉害,就是这个心动得太厉害。动得太厉害,你就很难把这个东西种下去。所以菩萨他诵《华严经》,他的读本跟我们是一样的,就是「如是我闻……」,他也是诵《华严经》,但是他诵《华严经》的时候,他能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只要读诵一个偈颂,就能够总摄佛陀一切的法门现前。在《华严经》,佛陀讲一个譬喻说:凡夫修习佛法的善根,就像一艘船刚开始要离开痛苦的此岸,离开的时候很困难,你看这个船要离开港口很困难,它努力的往外面跑,但是地心引力又把它吸回来,就是烦恼它不同意你修行。你所有戒定慧的修行,烦恼没有一个同意,所以我们修行人,经常陷入矛盾当中。在家居士他不会矛盾?因为他就是随顺烦恼,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旦你要修行,你的心就有二种功能:一个是趋向于戒定慧的,一个是要你随顺烦恼,你内心当中,这二个状态不断的在冲击,真妄交攻。就好象这个船要离开港口的时候,这个马达是要船往外面跑,地心引力却是往里面吸的。但是当这艘船一旦离开港口,到了大海的时候,马达可以关掉,船自然的一日千里,所以菩萨的修行非常轻松。所以有时候我们讲「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一听就很可怕。其实蕅益大师说:成佛之道最可怕的是三界生死这一段。就是你要离开港口这一段是最困难的,这艘船只要一离开港口,后面没有地心引力的干扰,它是一日千里。所以《华严经》上说:初地的菩萨,他一念之间跟佛法的相应,超过他以前在凡夫位的时候,资粮、加行、通达修一大阿僧祇劫所有的功德,比不上初地菩萨一念的相应。二地的菩萨一念的相应,就超过所有初地菩萨所有的功德,就是说他内心当中没有障碍。所以为什么我们在凡夫的时候,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虽然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三根普被,也摄受凡夫、也摄受法身菩萨,但是真正受益的是生死凡夫,因为三界这一关最难跳出去,这一关跳出去了,其实你的成佛之道后面是一帆风顺,那个是自然的。你整天吃饭、整天睡觉,善根就是不断的增长,因为他没有负面的阻力,没有烦恼的阻力。所以这个地方说:初地菩萨,他任运的修习空、假二观,就能够在一念心当中,「摄一切经皆现前中」,无量无边的法门,他修习布施、具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有的功德都具足,那是一个不思议境。

    子二、显经长时方得转依

    经于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数修习故,而得转依。

    你看这个不可思议的功力,都还要经过「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长时间的修行,才能够去转变他根本的生命相貌。什么叫「转依」?从本论来说有二个「转依」:第一个是转烦恼障得大涅槃,成就断果;第二个是转所知障成大菩提,成就智果:这叫「转依」,二种转依果,这个都是要经过无量阿僧祇劫的修行。

    癸二、后明欲证精勤加行

    为欲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

    为什么要这样用功呢?因为菩萨要成就「三身」:法身、报身跟应化身。法身、报身偏重在自受用,应化身是他受用。因为小乘的学者,他只追求偏空涅槃,他不追求三身;但是菩萨为了成就「三身」的缘故,所以必须要长时间的「修行」,这是他的目的。到这个地方,是把大乘止观,从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的凡位修行,乃至于修道位的这种圣位的修行都讲过了。

    戊三、现观差别(分二:己一问;己二答)己一、问

    这个地方是作一个比较。「现观」就是真实智慧的现前。真实智慧当中,有小乘的智慧跟大乘的智慧,这个地方作一个差别、比较。

    声闻现观、菩萨现观,有何差别?

    小乘的学者,他观一切法空,入一种无所得的状态;大乘的「菩萨」,也观一切法空,内心也安住在无所得。同样是无所得,大小乘「有」什么「差别」?提出这个问。

    己二、答(分二:庚一总标数;庚二别列释)庚一、总标数

    「答」当中:第一个「总标」,第二个「别释」。先看「总标」:

    谓菩萨现观与声闻异,由十一种差别应知。

    大乘的空观跟小乘的空观,这当中有「十一种差别」。当然大小乘是有交集的,大乘的空观跟小乘的空观都是无所得,这个是相同的;但是在相同当中,有「十一种」不相同的地方,这是菩萨「应」该了「知」的,叫「差别应知」,菩萨应该要知道这当中的「差别」,你才能够简别。

    庚二、别列释

    我们先看这十一种差别:

    一、由所缘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二、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故;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由涅槃差别,摄受无住大涅槃故;

    五、由地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六、七、由清净差别,断烦恼习,净佛土故;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十一、由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

    这当中的十一种差别,我们分成二段来说明:第一段是总说,第二段是别释。我们看总说的地方,「由所缘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小乘空观的所缘,主要是四谛法门,就是苦、集、灭、道,而这当中的所缘还偏重在苦谛。小乘佛法修空观的动机,是缘苦而发动的,就是观察无常,他感觉到生命是变化流动的,所以他感到非常强烈的不安稳性,他认为生命没有安全感。所以从苦谛的无常当中,他要找一个没有变化的涅槃来安住,所以小乘佛法的空,是缘四圣谛而引生的,特别是这当中的苦谛。大乘佛法的空,其实是缘一切的法门,所以智者大师说:大乘的空观是缘道谛,他为了要广修一切法门,才修空观。因为你要修一切法门,一定要空作基础,以有所得的心是不可能成就一切法门的。小乘的空观是缘苦谛而发动,大乘的空观是缘道谛而发动。《梵网经菩萨戒》说,菩萨的空观是什么相貌?说是「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你看菩萨的空观,他是依止在现前一念心性,他是有明了性的,在一念心性的平台当中,「方便勤庄严」,就是断恶、修善、度众生。什么叫「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简单的说,就是他「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谛而不动。」菩萨的空观能够断恶,而且能够修善、度众生,他能在空观里面去修习善法,又能够以无所得来度化众生。这一点声闻人做不到,声闻人的空观只能够断恶,离苦断恶这样子而已,他的空就是这样,他的所缘境就是苦谛。这是第一个总相的差别。也就是说小乘的空,基本上是偏空的,它不能有妙用;大乘的空是真空妙有,这是最主要的差别,就是所缘差别。

    第二个别释。「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故。」这个「资持」就是资粮力的「差别」。就是这个空观,它背后的靠山有差别,叫「资持」。这个空观是什么东西在「资持」它呢?小乘的空观主要是靠出离心跟四念处的善根,他从苦谛当中,产生厌恶生死、欣求涅槃的出离心,依止出离心,修行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四念处,以四念处的智慧来资持他空性的智慧,所以它是一个由少善根、少福德的资粮所产生。大乘空观的背后,是由菩提心跟六波罗蜜的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所「资持」。所以它这个空观背后的资持点、背后的靠山是不同,一个是广大的福德智慧,一个是微小的四念处善根,这二个有差别。

    「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前面是说明背后的资持,这个地方是说明它前面的「通达」点。小乘的空观,它只能够证得「补特伽罗无我」,就是我空法有,小乘知道五蕴的生命体是流动变化的,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我,这一点他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对于一切因缘所生法,所谓杂染的生死、清净的涅槃,这样的执取是非常的严重坚固。所以小乘的法执、对立性,是非常严重坚固的。所以我们说阿罗汉为什么不敢来到三界?其实以阿罗汉的功力,他四果证得无生的功力,他来三界流转是不会退转的,他是有实力可以来的。那他为什么不来三界呢?其实在经论上说:主要是他心理上有障碍。他心理上有什么障碍?我说明一下。他在因地的时候,修习厌离三界苦果的这个观法,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看三界就像火在燃烧一样。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这是一个妙法,但是当他以这样的观法把三界厌离以后,留在心中的那个印象,对他行菩萨道变成是一种障碍。所以为什么菩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一定要依止一念心性作平台,然后观察法门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法门是暂时借用的,以如梦如幻的法门,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把这个烦恼调伏了,这个能对治的法门你也要把它忘掉,因为有的法门你不把它忘掉,以后你要成佛,这个法门会变成障碍。譬如说厌离三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其实小乘的学者,他有足够的功力来三界度化众生,对他没有任何的伤害,他的实力是够的,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三界害怕的阴影挥之不去,所以对他要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造成严重的伤害。就是他的法执太重,把杂染的生死法、清净的涅槃法,那种对立性、真实性看得太严重。所以菩萨能够如梦如幻,看到三界是如梦如幻的火,他知道其实这个火是心随境转。你说它是火,但是你观察它是一个温暖的火、冬天温暖的火,它就不会伤害你。所以大乘菩萨能够观察万法唯识,境是由心所变现的,所以它这个思考模式,比小乘高明。所以我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同样在断烦恼,有些思考模式你用了以后,要适可而止。你用得太厉害,虽然这个药吃下去很有效果,但是你要注意它以后会有后遗症,有些法门你用的时候没有后遗症。所以我希望我们在修习佛法的时候,对治烦恼,你当然要用药,但是你用猛药的时候,你要注意!你不能够只是看眼前的利益──我把这个烦恼断掉就好!这个药性本身,在你成佛之道会不会产生后遗症,这个你也要评估。小乘学者,他的我空法有,使令他在修习善法、度化众生、成就成佛之道的后半段……,就是小乘的前半段他走得很顺利,他离开三界了;但是他后面要从空出假,广修一切福德、广度一切众生、趋向万德庄严佛果的时候,他的后半段就很难走下去,因为他的法执障碍了他。大乘没有这个问题,他到了初地走得很快,二地更快,这个地方有差别。「通达」,就是他后劲的「通达」是有差别的。

    「四、由涅槃差别,摄受无住大涅槃故。」这个「涅槃」就是一个不生不灭的依止处、一个安乐处。小乘的涅槃叫做偏真涅槃,他这个涅槃是偏在真谛,对世俗的因果是没有交集的。所以小乘的涅槃,基本上只能够自受用,不能说我的涅槃跟你共享、我这个大般涅槃摄受很多众生来我这个地方,不可能。大乘菩萨的涅槃叫做「无住大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也就是说菩萨能够假藉母胎来到三界里面度化众生,你看他到处跑来跑去广度众生,但是他的内心还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还是「涅槃」。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涅槃是「无住」。他不决定在生死、也不决定在涅槃,他永远是走中道的路线,他的涅槃是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妙用。

    「五、由地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小乘的空观,这种空观非常可惜,没有大地的资持,而大乘的空观有大「地」的资持。这个大「地」有二层意思:第一个不动义,你看这个地,人车在大地上跑来跑去、动来动去的,大地它永远不动;第二个大地有荷负义,负载众生,所有的人、所有的房子、所有的树木都要依大地,大地它能够无怨无悔的来承当一切众生、荷负众生。这当中随着他内心的功德增加,他从初欢喜地到法云地,他地地不动的力量,使他对众生的承当荷负的力量增长,依止这种承当力来「出离」烦恼障、所知障。

    我曾经听一个老和尚开示,他把菩提心解释成「责任感」,这个责任感就是菩提心。我觉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为这个事情做了以后对我有好处,依止对自己有好处的动机做这件事情。当你度化这个众生,这个众生对你没有好处的时候,你一定把他放弃掉,因为你一开始的动机,就是以一种好乐心去度化他。但责任感不同,我对你有责任感,你对我好,我对你也有责任感;你对我不好,我对你也有责任感:这责任感是超越好坏的,这叫大「地」。你看那个大地,你用干净的东西丢到大地,大地也是如如不动,也是荷负你,不论你怎么样,它就是不动。所以菩提心是建立在责任感,而不是建立在彼此的感情,感情是变化的,靠不住的。所以这个地方叫「地」,不动,在不动当中生起它的责任感。小乘的空观,它对众生是没有责任感的。在经论上说:小乘的学者在空性的涅槃当中,其实他很清楚的知道,他过去的眷属在三界流转,受了很多痛苦的折磨,他很清楚。他的内心当中没有悲悯心,因为他认为这不是我该度化的,他没有这个责任感。其实他不是不知道,他很清楚的知道,因为他内心当中的空里面没有大地。菩萨的空性当中有大地,他有「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他对弘扬佛法、度化众生有责任感。

    「六、七、由清净差别」,这「六」跟「七」是合并,都是属于「清净」。这个「清净」有二个:一个是自受用的清净,一个是他受用的清净。先看自受用:「断烦恼习故」,「断」除「烦恼习气」的「差别」。什么叫「习气」?就是说事实上他没有这个烦恼,但是表面上看他好象有这个烦恼。比如说这个杯子,以前装酒,现在用水洗干净,但是你闻这个杯子还是有酒的味道。比如说,你看难陀尊者,难陀尊者以前贪爱的烦恼很重,但是他修小乘的四念处、我空观以后,他已经把烦恼的根断掉了,因为没有我,谁起烦恼?心若灭时罪亦亡。但是你看难陀尊者看到女众时,还是上下打量。你看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以前瞋心很重,他证得我空以后,瞋心的烦恼消灭,但是舍利弗尊者他的身影,映到一只鸽子身上时,鸽子还是会恐惧,就是因为他的习气还在。菩萨是「断烦恼」、也「断习」气,这一点是断得彻底,「净佛土故」。小乘的空观,他没有理想要成就一个佛的净土;大乘菩萨不是,他观一切法空,他总是想:以后要把自己福德、智慧的资粮,庄严一个「净土」,盖一个道埸,成就一个国土,把有缘的众生摄受来这个地方修学,他有一种要成就「净土」的目标。一个是自受用的清净,一个是他受用的清净,这个清净是有差别的。

    「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小乘的空观是自他不平等,他的空是有法执的对立;大乘菩萨的空是「自他平等」,他对一切众生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所以他能够生起「成熟有情」的「加行」,他为了要使令众生的善根「成熟」,不断的努力,假藉方便度化众生,而且是尽未来际没有休息的。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一个菩萨能够长时间的度化众生,他的心一定要安住在无所得的平等心;一个人感情太重,他度化众生好坏的心太强烈,他一定会产生很大的挫折感,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经常看到经典上,赞叹菩萨没有休息,其实他不是勉强,是任运的,因为他内心平等,所以他就能够不断的做下去。

    「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这个「生」就是安住。小乘的空观不能安住在真如、「真如家」,小乘的空是心外求法,他的空是安住在心外的一个法上,他那个空是一个法。大乘的空是安住在内心,叫做现前一念心性、叫真如。所以佛陀在经典上说:小乘他不是真佛子,叫外子,只有菩萨才是真佛子。因为他没有「生如来家」,没有安住在真如的家。

    「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这个地方是讲果报。菩萨的「受生」在因地的时候,他能够在十方「诸佛」的「大集会中」,这个「大集会」是实报庄严土,他能够「摄受」,莲华化生。你看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只要还没有入无余依涅槃之前,他的果报都是业报身,他不能生到实报庄严土,他只要还没有达到四果之前,甚至于他在有余依涅槃,没有入涅槃之前,他那个老病死的身躯是不能够解脱的。菩萨不同,因为长时间福德、智慧资粮的加持,他生在「大集会中」实报庄严土。

    「十一、由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这个地方讲他受用的「果」,前面是讲自受用的果。菩萨的一念空性,具足了「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量」的「功德成」就。不像小乘的空,是空空荡荡的一个素法身,什么都没有;它有万德庄严的:这是有差别的。佛陀在《法华经》上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产怎么办呢?向人家乞求,完全靠你因缘的业力。因缘好,讨一顿饭吃;因缘不好,这一顿饭就饿肚子。就是我们生死凡夫,流转三界中,内心没有一个依止处,随业流转,就像乞丐。小乘的圣人好一点,叫做大富长者家中的清洁工人,他能够除粪,把厕所扫得很干净,把三界的爱烦恼、见烦恼消灭了,还得到这个大富长者的照顾,有房子住、有正常饮食的提供,他觉得很满意了。大乘的菩萨,他掌管这个大富长者所有的珍宝,做当家师,准备继承佛位、准备继承大富长者的阶位。所以从这个譬喻就知道,小乘观一切法空跟大乘观一切法空,他的万德庄严是有差别的。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清楚。

    我们应该这样说,成佛之道的确有二个选择,这二个都是佛说。你可以先享受后痛苦,先甘后苦──先离开三界,反正小乘的方法很快,六生、或者是四生、或者六十小劫;但是你要是用小乘的方法修学,后面的路你就很难走下去,所以叫做先甘后苦。所以小乘一旦回小向大,他要适应大乘中道思想,就很困难、很难适应的。大乘菩萨前半段很难走,因为你要一个生死凡夫「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对凡夫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要求。但是这个菩萨,从刚开始的摇摇晃晃不断的调整,等到他正常以后,他后面的路就走得很快,初地以后那个船开得很快。看你是要选择哪一条路!

    有人把众生分成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这种人永远活在过去,他没有现在、未来,这种人叫下等人。你看一般的工人,他内心当中,他以前做什么,他现在就做什么,他一天过一天不思进取,活在过去。第二种人是中等人,他活在过去、也活在现在,这种人一般来说都是做中阶的干部。他有过去的经验,但是他也随时不断的调整自己,作状况的处理,就是他活在过去、也活在现在。上等人是活在过去、又活在现在、又活在未来,他未来有理想目标:我现在做得不够好,但是我未来有一个理想,我绝不放弃。这种人大部分都是做老板,老板都是活在未来。(呵──)你看老板一天到晚在工厂现场走来走去,这公司没有希望。一个老板要想想这公司未来要怎么办?十年后要怎么经营?所以你要走大乘路线,你实在要有一点目标才走得下去,否则你看到三界的痛苦,你就会害怕。当然你也可以不要害怕,你求生净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到这个地方,是把大乘空观的庄严殊胜,跟小乘单纯的空观作一个比较,勉励我们应该要坚持这一条路,不要退大取小。

    丁二、颂(分二:戊一自颂前义;戊二引余颂证)戊一、自颂前义(分二:己一四寻思;己二四如实智)己一、四寻思

    前面的「丁一」是「长行」,这个地方偈「颂」。偈「颂」有二段:第一个「自颂前义」,这是无著菩萨自己做的偈颂;后面第二段是「引余颂证」,引用其他的经论。先看「自颂前义」:第一个「四寻思」,第二个「四如实智」。先看「四寻思」:

    此中有二颂: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

    我们刚开始修「四寻思」的时候,就观这个「名」──心中的思想,由这个思想产生了种种的义相,这「二」个是「互为客」,这个「互为客」,「客」人当然是不决定,主人是决定的。就是你的思想影响外在的作用,外在的作用又会牵动你的思想,这二个相互作用,但这二个都是「其性」,它的体性都不决定,这应该要想一想,都是你的心变现的。「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于二」就是自性跟差别,这二个你也应该「推」论,都是你心中的「思」量所「假」立的。所以「四寻思」的意思是先破「名」跟「义」,然后自性差别自然消失掉。

    己二、四如实智

    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

    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

    真「实」的「智」慧──这个「遍计本空」的智慧现前的时候,我们「观」察外境的这些差别作用是没有体性的,这个是破所取相。「义」被破了以后,能「分别」的名、自性、差别也可以破除。为什么破除呢,「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因为「彼」义相不存在,能分别的名、自性、差别也不存在,这样子就悟「入」了唯识三「自性」的道理。这个偈颂,等于是先破外境的所取相,再破能取相,这个前面说过了,这只是一个复习。

    戊二、引余颂证(分二:己一教授二颂;己二别五现观伽陀)己一、教授二颂(分二:庚一现观边;庚二真现观)庚一、现观边(分二:辛一先遣义想观唯自心;辛二印空所取能取亦无)辛一、先遣义想观唯自心

    这当中有二段:「教授二颂、别五现观伽陀」。「二颂」当中先看「现观」。「现观」当中先看第一段,「先遣义想观唯自心」:

    复有教授二颂,如《分别瑜伽论》说: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

    一个「菩萨」在禅「定」的寂静心中,「观影」这个「影是」外境的影相,看这个是好人是坏人、是得是失,你应该思惟:其实是你心中的联想。这条绳子,你看它是蛇,你就产生害怕,它就扮演蛇的角色;你观察它是蚯蚓,你内心就产生慈悲心:所以它是你自己定义的,「观影唯是心」。你知道外境的体性是不决定的,你能观的心──心中的联想也慢慢消除,内心就安住在无分别智。这个地方是观察外境是无自性。第二个是内心也是无自性:

    辛二、印空所取能取亦无

    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

    庚二、真现观

    后触无所得。

    为了对治外境的执取,菩萨开始不再向外境追求,安「住」在「内心」,他已经「知所取非有」,知道这个外境的执取是没有意义的,一切法是因缘生嘛,好坏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能取」的心这种智慧的观照,也觅之了不可得,最后「后触无所得」,就入了这个现观。「触」就是证入,就证入了无所得的平等法界。就是先对治外境的执取,再舍离能观的智慧,这个时候能、所双亡,唯是一心,入平等法界,就证得无所得的真如。这个地方是把前面资粮位、加行位的修学到见道位的过程,再作一个重颂。

    这个止观,是一个心地法门,就是要经常的要观照自己。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你去看一个修行人,如果他自己不想改变,你怎么讲都没有用。一个人要颠倒,佛菩萨来也是没有用。所以你不修止观,你不想修观照力,那你的生命就不会改变。你三十年前是什么样的心态、你是什么样的命运,你现在也是什么命运,顶多你修一点福报而已。一个人要改变,是什么要改变?就是他本身有在观照。你做错了,别人点你一下,有观照的人,马上能够自己觉悟,然后改过。所以所有的改变,都是在于自己的觉悟,别人只是点一下。为什么有些人别人只是点一下,他就能改变?有些人点了半天,也没有改变?因为他内心没有观照力。所以你看菩萨劝谏,讲三次就好了,讲多了也没用,徒增烦恼、结恶缘而已。所以你一定要自己去观照,别人讲的话你才听得进去。临命终的时候,你说我颠倒了,我可能去执着某一个人跟事;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被临终关怀时,讲几句话,诶,他就醒过来了?有些人颠倒,你怎么讲都没有用?因为他内心的执取非常坚固,你怎么讲都没有用。所以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个情况──你自己想改变。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不能让你改变,释迦牟尼佛也不能让你改变,因为你活在妄想当中,谁也没有办法,你要往火坑跳,谁也没办法。我们下一堂课马上讲到菩萨广修六波罗蜜,成就广大的福德资粮,你看菩萨修善、成就功德之前,先产生内心的观照。你自己要有反省的力量,否则你这个菩萨道资粮力一修下去,谁也不能改变你,这个地方错就一直错下去。所以你看菩萨修六度之前,先成就观照力,然后再产生行动力。就是你有这个观照,你在行动的时候,你随时可以微调一下。一个有观照力的人,起码今生不会有重大的过错,会有过错,但不会有重大的过错。一个人今生会产生重大的罪业,一定是没有修观照力,因为这个罪业不可能马上产生,所有重大的罪业都是点点滴滴的,今天做一点,没事;明天再做一点,也没事;愈做愈大胆,然后罪业愈造愈大、愈造愈大。为什么他这个罪业在生命当中能够连续那么久呢?我相信一定很多人点过他,但是有什么用!他自己不观照,谁点你也没有用。所以说,你内心当中有真实在观照,我们不敢说你没有过错,但是你起码不会有重大的过错,因为你有小过错就可以调整过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真实的行六波罗蜜行动之前,菩萨要先修观照,有了目标以后再修观照,然后再采取行动,是这个次第。这个地方大家要想一想它的差别。好,我们讲到这里。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上课提到大乘菩萨的修法,是先修戒、再修慧、修禅定。请问想修大乘的行者是否应先修戒、后修解门、再修行门?

    答:这个解门跟行门,你不可以这样分开来。因为你都不行门、不拜佛,你心静不下来,你解门也读不下去。所以我不同意把解门跟行门切开。这段时间完全解门、这段时间完全行门,其实这样的分法是不对的。你可以不成就禅定,但是你要成就寂静的力量。如果你没有行门,完全看书,我看你身体也受不了,没多久就高血压。(哈──)因为看书都是分别。因为行门它是安定,你拜佛、持咒都是无分别,安定,而且这当中有佛力的加被,你念佛,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念〈大悲咒〉,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这些都可以灭罪。一个人如果不从行门上作忏除罪障、积集资粮,你修习解门,你身体的病痛障碍特别多。你光是自己的障碍就冲不过去,不要说度化众生!所以我觉得解行不能分开,解行是不能切割的。禅定跟智慧是可以有次第,我们刚开始偏重智慧,这是对的。因为你没有智慧,遇到禅定你就迷惑,它的诱惑力太大。但是你虽然修智慧,你这个智慧也要有一点寂静的力量,就是行门的定课。我再强调行门的定课不是寂静而已,如果只是寂静,那跟外道差不多,这当中有不可思议的三宝加持力,你在拜佛、念佛的时候,有三宝灭除罪障、增加福报的力量,那是我们所有佛弟子的根本,就是归依。如果你对念佛、持咒产生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你都不相信,那你连三归依都不如、你连佛弟子都不是。佛法是重智慧,但是它这个智慧刚开始是带一点宗教情操,就是对三宝的归依,你相信三宝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所以我认为行门跟解门是不能分开的,而且初学者行门的时间要多于解门的时间。你妄想那么重,你听佛法也听不懂。其实佛法是这样,我自己读佛学院读了三年半,佛法跟读世间的学问不同。读世间的学问,你读科学,你一本书要读到通。佛法你读一句算一句。你说我这一堂课都昏沉,突然醒过来听到一句,诶,不错。明天要是打瞌睡,醒来又听到一句,也不错。诶,这个点点滴滴的累积,听十年下来你也开悟了。(呵──)为什么开悟呢?因为我打妄想、昏沉、掉举的时候,我总有空档,我不可能一天到晚打妄想,总有空档。(哈──)这个佛法就在空档的时候渗进去。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议,你只要让它渗进去,它就永远不会出来,这个三宝的力量不可思议,叫金刚种子。只要你在妄想的空隙有佛法的力量进去,就不可思议,它就慢慢增长,你就会慢慢觉得:诶,我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我刚刚讲:一个人要改变,一定要自己觉悟──诶,我昨天这样做是不对,我应该要调整一下自己。诶,你就慢慢进步。为什么进步呢?就是那个观照力慢慢现前。为什么观照力现前呢?你就是打瞌睡醒过来的时候,听到这几句话。所以修学佛法不要太急躁,好象一定要每一堂课都听得懂。我今天听二句、明天听三句,点点滴滴,不思议心,不思议变,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议,它永远不会退失。所以说刚开始,先拜佛、修忏、修习福报,但是行门可以比解门稍微多一点,这二个都需要。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阿弥陀佛。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分卷阅读 第四三卷
    第四三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四○页,「己二、别五现观伽他」。

    这一科是讲「入所知相」。「入所知相」的大意,是引导一个菩萨,如何悟入生命的真实相,或者说是大乘的中道实相,本论当中提到了二个重要的方法。一个菩萨在修习六度之前,一定要先悟入中道实相。怎么悟入中道实相呢?本论当中讲到,菩萨必须具足二种根本的功德:第一个是菩提心,第二个是空正见。身为一个菩萨,首先你应该先发起菩提心。我们应该如实的观察整个三界的果报,是我们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的。假设我们内心当中是累积了杀、盗、淫、妄的罪业,就变现刀山油锅的三恶道果报。这种三涂的果报,本身是逼迫性的,逼迫性的本质是痛苦的,它不是我们生命的依止处。假设我们内心依止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这个善业它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人天安乐的果报。但是人天安乐的果报,它的本质是无常变化,是不安稳性的。就是说,你今天拥有一个你感到快乐的果报,但是你可能明天会失掉,所以这种不安全感,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所以菩萨观察三界的痛苦跟快乐,基本上都不是我们应该去归依的依止处所。所以菩萨从这样的观察,发起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厌恶三界的生死,欣求大般涅槃,我们要的是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远离开对立相貌的究竟安稳快乐。当菩萨内心当中许下这种誓愿的时候,他必须有一个方便力,来保护这个菩提心。什么是方便力呢?就是空正见。这个空正见,在本论当中,简单的说就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也就是说菩萨修习空观的时候,是以空性的智慧,消灭内心的妄想执着;同时修习假观,来成就种种的功德庄严。所以菩萨的空观,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清楚。透过菩提心跟空正见,历经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道位到究竟位,从浅到深有五种的次第,这个在前面的「长行」都已经详细说明过了;这以下「己二」是用重颂的方式,叫「别五现观伽他」。

    第四三卷

    己二、别五现观伽陀(分五:庚一显资粮位;庚二显加行位;庚三显见道位;庚四显修道位;庚一、显资粮位庚五显究竟位)

    「别」就是各别的,各别的说明菩萨的「五」种「现观」,从「资粮位」到「究竟位」五种差别的「现观」,这当中用「伽陀」的方式,用偈颂的方式,作一个重新的说明,叫「别五现观伽他」。这当中有五科:「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见道位;四、修道位;五、究竟位。」我们先看第一个「资粮位」:

    复有别五现观伽他,如《大乘经庄严论》说: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

    这个地方是引用「《大乘庄严经论》」。什么是「资粮位」菩萨的相貌?就是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发菩提心以后,他是怎么修行呢?「福德、智慧二资粮」,发了菩提心以后,你要赶快的积集「二」种「资粮」:第一个是「福德」。天亲菩萨解释这个「福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这三个法门是「福德资粮」。那「智慧」呢?就是我们经过听闻、思惟,产生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智慧,这个智慧是属于般若波罗蜜。精进跟禅定是通于二者:精进跟禅定如果是跟福德相应,就属于福德资粮;如果是跟智慧相应,就属于智慧资粮。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他内心当中许下了誓愿:希望远离三界的果报,追求大般涅槃的安乐。这个时候,他广泛的积集「福德、智慧资粮」,他内心当中对二种资粮是什么心态呢?「善备无边际」,他内心当中对这二种资粮,是多多益善,无有厌足,他没有感到满足的一天,这「无边际」就是说,他没有停止的一天。在古德的注解当中,这一段提出一个问,他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为什么要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来增上菩提心呢?这个观念是说:菩萨为什么修习福德资粮呢?因为菩萨要远离三趣的痛苦。你发了菩提心,你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如果不积集布施、持戒、忍辱的资粮,一旦你到了三恶道,比如说做一只狗、做一只蚂蚁,你根本不能实践菩萨道的理想。因为三恶道的果报本身是一种障碍,叫做报障,你得到那个果报,会使令你内心暗钝。所以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到三恶道去,因为在这段时间当中,你的生命是空过的,你根本不能增上,所以菩萨要赶快积集福德资粮。为什么呢?「远离恶趣」,这第一个。第二个,菩萨有了福报就能够「成就安乐」,为什么追求智慧呢?因为只有智慧能够使令你远离放逸。我们在安乐果报现前的时候,我们很可能被现前的安乐所迷惑,而产生执取,我们就会耽搁在路旁的小花当中,忘掉最后的摩尼宝珠。所以菩萨应该要不断的听闻佛法、如理思惟,加强心中的观照,对于这种人天生灭变化的福报,他能够迅速的走过去,就是远离放逸。就是说资粮位的「菩萨」,虽然他内心的观照力是薄弱的,但是他依止「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的资持,也就资持他的菩提心不断的进步。这一段是把前面的「长行」作一个重颂,把资粮位菩萨的修行相貌作一个重颂。我们看第二个「加行位」:

    庚二、显加行位(分二:辛一明所悟入;辛二遣似唯识)辛一、明所悟入(分三:壬一悟入遍计所执性;壬二悟入依他起性;壬三顺入圆成实性)壬一、悟入遍计所执性

    「加行位」当中有二段:「一、明所悟入;二、遣似唯识」。「所悟入」当中,有三个悟入的差别:「一、悟入遍计所执性;二、悟入依他起性;三、悟入圆成实性」。先看第一段:

    于法思量善决已,故了义趣唯言类。

    「加行位」菩萨的特色,就是他在前面的资粮位,经过长时间的修习止观,他的禅定成就了。他能够在寂静的心中,「思」惟法义。这个地方,他所思惟的是什么「法」呢?古德的注解上说,就是「名、义、自性、差别」。就是说他观察一切的外境有很多的差别,有好人坏人、有得有失,有各式各样对立的差别。他观察这些差别,其实都是我们心中的妄想所变现出来的;离开我们心中的思想,这些对立的差别相貌是不存在的。加行位的菩萨在禅定当中,对于「名、义、自性、差别」强烈的「思」考,产生了「善决已」的功德,产生一个非常深刻而坚定的理解,虽然还没有完全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但是那个真理相应的力量,已经特别的深刻。所以他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故了义趣唯言类」,知道这一切外在的「义」相,都是我们心中的思想所变现,离开我们心中的思想,外境的差别是不可得。天台宗把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叫做外凡位,什么叫外凡呢?心游理外。他的内心跟真理相应的时间非常的少。加行位的菩萨叫内凡位,就是心游理内,他跟真理相应的时间相当的多。什么叫「心游理外」呢?就是正见。什么是「心游理内」呢?就是正念。我们会说:那正见跟正念有什么差别?当我们在人世间的时候,有一件事你不该做,但是你做了以后再来后悔的(呵──),做了以后才后悔,叫正见,就是你根本不能抗拒你的烦恼;你能够事先防范的,叫正念,这件事情我已经能够事先的防非止恶,就是说你这部分的正念,对这个恶法的正念生起了。在资粮位的菩萨正见的成分多,能够事后忏悔,这个人已经算不错了,虽然是后知后觉,至少还是有觉。但是这个正念是先知先觉,他跟环境接触的时候,任运的防非止恶。为什么呢?因为他禅定生起了。他有禅定的摄受,观照的智慧特别的强烈。所以你看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它首先表达他的特色,「于法思量善决已」,就是说加行位的菩萨,可能在福德方面跟资粮位的菩萨没有差多少,但是他内心的止观,的确是特别的强烈,他能够对于大乘甚深唯识所变万法的思想,产生非常深刻的理解。当然,一个人有不同的思考,他的生命就会有不同的相貌。我们看第二段:

    壬二、悟入依他起性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

    前面是破除外境的执取,这个地方是破除内心的执取。当你已经了「知」一切外在的「义」相,都「是言」,都是你内心的分别所变现,这个时候你就能够离开相似义相,而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现前一念「心」性的真「理」,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时候,他从前面的破除外境的执取,他一方面观察「其实能变现的心,也是因缘所生,也是当体即空」,远离了能取相。

    壬三、顺入圆成实性

    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

    辛二、遣似唯识

    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

    加行位的菩萨,他产生一种「现证真法界」,他现观的智慧现前。资粮位的菩萨在观察真理是比量的,由语言文字的比度量知,而对真理产生理解。但是加行位,已经「能」够「现」量的「证」入一「真法界」,这种平等二空真如的法界;对于「二相」的执取,能取、所取这种相貌的执取,都能够消「除」,而通达「离心无别物」,就是这个外境是不可得,而且也了解到内心也不可得。就在这种离开能所对立的状态当中,悟入了能所双亡的平等法界,叫做一「真法界」,或者叫二空真如,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即将要悟入圣位了,这个是加行位的末端。这个加行位菩萨的特色,我们从这个偈颂可以了解到,他的重点在他的空性智慧的加强,他不同于资粮位的菩萨在这一点。从唯识教义上的指导,菩萨的空观第一个所破的是外境的执取,破除外境。这个地方有人会质疑说:小乘也修空观,大乘也修空观,这样有什么差异呢?小乘修空观,他是从无常、无我契入,他观察外境是无常的,生灭变化,所以是苦,无常故苦。从苦当中,知道我们没有主宰性,所以契入无我,从无我当中,趋向外境是毕竟空。所以小乘的空观,天台宗认为这样的空法是灭色取空,是完全否定了外界的作用,因为它是无常、无我的,所以它的作用没有价值。灭色取空,他所消灭的是外境的任何差别作用。大乘的空观认为一切法是心所变现的,外境的本性是空,你心是怎么想,它就怎么变现。这样讲,大乘的空观叫做缘起性空,它是一种自性空,它所空掉的是外境的自性执,它没有自性。一切法没有自性,完全是我们心中的联想所变现,你怎么想,这个外境就怎么样的相貌。怎么说外境是由我们内心所变现呢?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你现在桌面上有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义相,我们说它的功能,假设它是五分,我们从零到十,假设它原来是五分。但是你看到这个苹果以后,你一定会打很多的妄想。如果你想象这个苹果:诶,它可以做一个香喷喷的派,诶,它就变成八分,它的价值提高了。如果你把这个香喷喷的派,上面再淋上巧克力,它这个苹果的价值就变成十分,你就有很强大的意乐想要去吃这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想这个苹果:它是一个腐烂的苹果,它外表是一个苹果,其实它里面是腐烂的。这个时候苹果从五分变成三分,你吃它的意愿减少很多,除非你极度的饥饿,否则你不会吃它。如果你再观想:这个腐烂的苹果,其实它已经长虫,有病毒出生。你根本不可能吃它,它从三分转成零分。所以这个苹果的义相,它所代表的功能作用,其实是我们心中的名言──你的联想安立的。离开你心中的联想,你思想的变化,这个义相是不可得的。大乘佛法的空是这个意思,就是它无自性。

    我们应该要知道一个观念,佛陀在大乘经典经常提醒菩萨说:「顺逆皆方便」。在小乘的思想认为:顺就是顺,这个人是帮助我的、这个因缘是帮助我的,那就是帮助我;这个因缘是对我障道的,就永远是障道。小乘的法执认为顺、逆是有真实性的。大乘佛法不认为这样,因为法的体性,是你内心的名言所变现出来的。我们修大乘佛法,你要永远记住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帮助你,所有的人也可能会障碍你。一切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不要老是说:这个人是我的冤家、这个人是我的亲属。你不要这样想!世间上的事情是不决定的,你运用得不好,你的亲属也会障碍你;你要运用得妙,你的冤家会变成你成佛之道的一个重大的加行资粮。所以我们从大乘空观了解到:其实重点不是我们去改变外境满足我的需要,其实这个是做不到的;重点是你要能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何善巧的运用!你由前生的业力,我们前生积集了一种业力,这个业力已经表现出来,我们必须要面对,这是一个事实。当我们去面对自己业力所变现的果报,我们如何来运用它?这是一个重点,这个「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当然你就必须要了解到:其实外境的功能是你内心所变现的。这样子你就知道破除外境的执取。破除外境的执取,是修法空观,所以大乘是先修法空观,然后再「觅心了不可得」,修我空观,悟入平等法界。这个加行位就做二件事,破除所取相、破除能取相。

    庚三、显见道位

    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

    菩萨从资粮位到加行位,现在入了「见道位」,所以他有资格称为「智者」,见道位的菩萨无分别的无漏智慧现前。这样的智慧有什么好处呢?「了达二皆无」,「了达」能取、所取都是毕竟空,完全是一念明了平等的心性所显现。所以他能够平「等」安「住」在「能所双亡」的「一真法界」。见道位的菩萨,他远离了凡夫执着外境的相貌,凡夫是心随境转,有什么外境就有什么心态,所以凡夫的心是作不了主的,是由外境作主。这个见道位的菩萨,远离凡夫的执着外相,也远离了外道的执着内相。外道在四禅、四空当中,他知道外境是如梦如幻;但是他能够去变现外境的这个禅定的心,它认是真实有的,他那个明了分别的心性,是真实有力量的一种主宰性的东西。这个时候,见道位的菩萨也破除了,所以他已经悟入了「二无」的平等的一「真法界」。这个时候,超越了凡夫的福报、也超越了外道的禅定,这个般若智慧现前。

    庚四、显修道位

    慧者无分别智力,周遍平等常顺行。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

    这个地方把「修道位」的菩萨,以法说跟譬喻说作一个说明。先讲法说。见道位的菩萨,内心当中能够依止「无分别」的「智」慧,这种「无分别」的「智」慧,生起妙用的时候,他在修六度是怎么修呢?「周遍平等常顺行」。这个「无分别智」能够「周遍」在一切的六度当中,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乃至于智慧,他都能够修习我空、法空的「平等」智慧。也就是说,这个菩萨在「周遍平等」修习六度的时候,他能够恒「常」随「顺」真如而修「行」。什么叫随「顺」真如而修「行」?我们说明一下。在资粮位的菩萨也修六度,但是资粮位的菩萨内心是有所得,心有所住,或者住外境、或者住内心。以有所得的心修六度,我们叫做善业力,或者叫做资粮力,它是一种福德资粮,它只能够做资粮,这种资粮不能断惑证真,就是在你一片混乱的杂染心中,多了一个善业,如此而已。这个善业的存在,对你无量无边的烦恼、无量无边的障碍,不能加以破坏,不可以对治。但是这个修道位的菩萨是不可思议的,他刚开始在杂染的心中,出现了一个点状的光明,就是「无分别智」,他这个光明跟

    满目荆榛荆,灌木。榛,丛树。满目荆榛比喻环境凄凉荒芜。

    六度相应的时候,当他修布施的时候,表面上他在修福报,其实他在修布施的时候,断惑证真;他在持戒的时候,断惑证真;他修每一度的时候,都能够产生断惑证真的效果。因为他的善法是由「无分别智」所推动的,所以他每一个善法,全部变成无漏,他不但是积集善业,向外积集善业,向内对治烦恼,这个就是所谓的「周遍平等常顺行」,他能够在一切的善法当中,随「顺」真如而「行」。这样的相貌,无著菩萨讲出二个譬喻:第一个,「灭依榛梗过失聚」,他能够「灭」除「依」,这个「依」就是所知依阿赖耶识。就是这个修道位的菩萨,他在修六度的时候,灭除阿赖耶识的「榛梗」,这个「榛梗」就是草木丛生的样子,很多草木就障碍了,车子也开不进去,人也走不进去的。这种「榛梗」是一切众生痛苦的根源,这个修道位的菩萨修六度的时候,他能够念念之间,「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就好象殊胜的阿伽陀「药」,消灭一切的「众毒」。这个地方赞叹修道位菩萨的六度,是不可思议的六度;不像前面资粮位的六度,每一度都是产生强烈执取。强烈执取修习六度,叫做积集善业,但是他内心当中,不能够调伏烦恼、不能产生一种增上力量,不可以的。这个地方的差别,就是因为他以「无分别智」来推动。

    庚五、显究竟位

    佛说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了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

    这个地方表面上说是「究竟位」,古德说其实这个地方是接近于究竟位,相等于等觉菩萨的阶位,还不是「究竟位」,但是跟究竟位很接近。「佛说妙法善成立」,即将成佛的修道位菩萨,他能够依止大乘的「妙法」,成就一种无漏的功德。什么无漏的功德呢?「安慧并根法界中」,他能够「安」止这个智「慧」,这个地方的智慧是无分别智,这个「根」是根本依,指的是无垢识,或者讲大圆镜智。这个地方能观的智跟所观的理,是平等平等,是安住在一个平等平等的一真「法界」,就是能观的智照所观的理,如如智照如如理,这个时候是没有能所对立的。这一段是赞叹菩萨的无分别智,下一段赞叹后得智。「了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菩萨在空当中,他能够观察空而不空,在清净的一念心性当中,显现如梦如幻的佛道,勇猛的追求。在一念清净的心性当中,显现如梦如幻的众生,广泛的度化。所以在一念的心性当中,追求如梦如幻的佛道、度化如梦如幻的众生,善能「分别」一切法的差别,迅速回归到诸佛的功「德」彼岸当中去。修后得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他一方面以空观消灭心中的我法二执,一方面以假观从空出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子他就迅速的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

    这个地方,是把菩萨的根本功德,从菩提心到空正见分成五个阶位。这五个阶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位,第一个资粮位是一个重点。资粮位的菩萨说穿了,就是发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所以资粮位的菩萨是从业力上修行,因为他止观太薄弱,他的菩提心完全是靠他的行为,他一定要有善良的行为,才能够产生善良的心态,然后由这个善良的心态,来资持他的菩提心,这个菩萨只要造罪,他的菩提心就受到伤害。什么叫造业来资持菩提心呢?就是说,他一定要有善良的行为来资持菩提心,就是资粮力,积集福报、听闻佛法,靠这二个。加行位的菩萨不同,加行位的菩萨是完全在一念心中修止观,他一念心中去修习福德、智慧资粮,他主要是由善业力的修行,转成一种正念力的修行,他那个功力更精致了。到了见道位更不可思议了,他把正念力跟善业力合在一起,他的正念力就是善业力、善业力就是正念力,他每修一个善法都是正念力,他的正念力也杂带着善业力,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三个阶位,看到菩萨在操作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时候,愈来愈精致,产生破恶生善的力量,愈来愈强大。这个地方叫「入所知相」,悟入中道实相的二大功德,菩提心跟空正见的差别相貌。

    乙四、彼入因果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丙一、结前问后

    这当中有二段:「一、结前问后;二、标释正答」。先提出一个问,然后再回答。无著菩萨很喜欢用这种问答的方式来表达法义。我们看第一个问:

    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引导一个菩萨如何悟「

    入」中道的实相。悟入中道实相,有很多很多的差别「因果」,这当中「云何」了知呢?我们说明一下。其实整个菩萨道的贯穿点,就是一个菩提心,你有一个很强烈要成佛的意愿,这是贯穿凡夫到成佛的。但是菩提心的相貌,会随着我们内心的智慧跟行动而产生变化。在前面「入所知相」,它的菩提心主要是跟观照力相结合的,就资粮位资粮位的观照、加行位加行位的观照、修道位修道位的观照,所以前面的「入所知相」讲到菩提心跟空正见,是用观照力来加强你的菩提心。这一段就更进一步的,由观照力而产生一种行动力,就是六波罗蜜的行动。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把每一个观照,它所带动的六度的相貌,资粮位有资粮位的六度、加行有加行的六度、修道有修道的六度,这些差别的「因果」,我们应该如何了解?前面是讲誓愿力跟观照力,这个地方再把行动力加进去,这样菩萨道就更清楚了。「彼入因果」,这些差别的六波罗蜜的因果,应该如何了知呢?这提出一个问,我们看回答: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牒前总标;丁二依标别释)丁一、牒前总标

    回「答」当中有二段:「一、牒前总标;二、依标别释」。先作一个「总」答,再一个「别」答。我们先看「总」答:

    谓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波罗蜜多。

    悟入中道实相的因果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是它的因果?先简单的回答。我们要悟入中道实相的因果,简单的说就是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波罗蜜」。这以下把「六波罗蜜」详细的说明。

    丁二、依标别释(分二:戊一略辨二位;戊二广显十门)戊一、略辨二位(分二:己一双问征起;己二别答显位)己一、双问征起

    这当中分二段:「一、略辨二位;二、广显十门」。「略辨二位」分二:「一、双问征起;二、别答显位」。先提出二个问:

    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

    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问因相跟果相;前面说「彼入因果」。在成就中道实相的时候,这过程当中,什么是因呢?「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性?」这个「唯识性」就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这个智慧是因。「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就是六度是「果」。我们说明一下什么叫智慧为因、六度为果?我们凡夫是一个有所得的心,我们的思考,往往是对立的,要嘛就着有相、要不然就全盘的放弃着空相,我们很难走第三条路──中道,说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我们凡夫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如果你想要成就大般涅槃,你就非走这条路不可。那怎么办呢?你刚开始要先有听闻正法、如理思惟的正见作基础,这个正见就是生起六度的因,它是带动六度的一个主要的因相,所以观照力是因。由这个观照力,就带动了六度,六度是果,因为你有这个智慧,你才会修行六度,所以六度是果,这个行动是果。但是你行了六度以后,它又会增上你的智慧,又创造一个新的因相,因就是能生,能生起六度。这个新的智慧,它又带动一个新的六度,又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又产生一个新的智慧,这新的智慧又产生一个新的六度。所以它的因果是展转生起的,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就是因为假藉这个智慧带动六度,由六度又产生智慧的一个展转因果,使令菩萨慢慢的破恶生善,趋向于佛道。所以说智慧的观照是因,六度的事修是果。这个地方先作一个总标,先提出一个问,这以下回答:

    己二、别答显位(分二:庚一地前位;庚二地上位)庚一、地前位

    这个地方是从「地前位」这个资粮、加行的凡夫菩萨,来说明他的智慧跟行动的相互关系。第二个是从「地上位」,见道位的圣人菩萨,他如何用智慧来带动六度,六度当中又增长智慧。从二个阶位作一个总说。我们看「地前位」的菩萨:

    谓此菩萨,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要很正确的走在菩萨道上,当然他内心一定有智慧,我们说过智慧是生起六度的因。他依止智慧,怎么修六度呢?第一个、「不着财位」,这个修布施,布施的重点在于不贪着财富跟地位。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长时间的修布施、持戒、忍辱的福德资粮,他很可能会出现财富,或者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就有地位。当然因果的招感,是谁也不能去否定它。但是菩萨应该观察这个财富跟地位是生灭之法,只是他生命当中一个生灭的过程,他的重点应该要调伏心中的爱着,重点在「不着」。为什么不贪着呢?古德注解说:「不为贪欲所累」,这个「累」就是系缚。因为你产生贪着,重点不是外在的财富跟地位有问题,而是你贪着的时候,你心中会产生一种欲望,这种躁动的欲望,就障碍你的菩提心,使令你对于生命的目标开始模糊了,你不知道你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这是比较可怕的地方,障碍菩提心是比较可怕。所以你应该要透过布施,把多余的财富舍出去,尽量避免对于地位的追求,因为不要让内心产生一个累赘──贪欲的累赘,因为这个贪欲生起时候,你还得对治它,更麻烦。第二个、「不犯尸罗」,菩萨对于所受的戒法,应该要不加毁犯。为什么呢?因为你要远离恶趣,你就应该对于杀、盗、淫、妄的根本重罪,以及它所相应的遮罪,要好好的受持,因为菩萨要远离恶趣的。第三、「于苦无动」,菩萨对于人事的干扰,要能够安忍不动。第四、「于修无懈」,菩萨对于所修的福德、智慧的资粮,要永远保持进步的状态。为什么?这以下讲出一个原因来。其实前面的四度,就是「于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就是说,菩萨修习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的重点,还不是修习福报,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创造一种不散动的因缘,就是一种寂静的力量。有这个寂静的力量,你才能够「心专一境」的修习止,才能够在专注当中,去「简择」万「法」唯识,一切法是心所变现。你要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才能够思惟观察法义,悟「入唯识」的真理。所以菩萨刚开始依止闻思的智慧而修六度的善法,由善法当中,又创造一个寂静的心情,增长你的智慧。这就是一个地前菩萨,就凡夫菩萨修行的内涵。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待会把这个观念再作一个说明。
分卷阅读 第四四卷
    第四四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四三页,我们看第一行的地方:

    谓此菩萨,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

    这一段是说明在凡夫位,就是资粮、加行二位,他修习六度的一个相貌。凡夫位修行六度,这个地方讲到因跟果的关系。一个人能够生起六度的动机,他的出发点,一定是由他的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智慧来引导的,菩萨的任何修法,都是以二种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作引导。誓愿力跟观照力引导,产生一种六度的造业的资粮以后,它会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这个时候又帮助他增长智慧。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忍辱,忍辱在本论当中说:「于苦无动」。我们菩萨很容易去布施,帮助一些须要帮助的人,他有财富的困难,我们给他财物;他有精神上的障碍,我们开导他,让他内心感到安稳。我们菩萨也很容易持戒,因为我们不想到三恶道,所以我们尽量避免造杀盗淫妄的罪业。但是菩萨修习忍辱是比较困难,当遇到个人身心病痛的刺激、或者人事的障碍,就很可能退失菩提心放弃菩萨道──其实一个人不能安忍,主要就是没有看到这当中的真相;如果一个人有智慧,他在修六度的时候,这个忍辱是更容昜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讲一个母亲跟女儿的公案,大家体会看看。有一天,女儿下了班,下班以后,她经过一个商埸,看到一顶很漂亮的帽子,就把它买回来戴在头上,她觉得:这顶帽子跟她非常的相应。回到家以后,到她的寮房照镜子一看:这顶帽子跟我的头,戴起来实在是非常的漂亮。她就走到客厅去,希望这个母亲看到她买这顶帽子,赞美她几句,给她一些信心。但是她在客厅走了很久,她妈妈在那边跑来跑去,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她感到很失望,说:我母亲平常这么关心我,我买一顶这么漂亮的帽子,她连看都没看一眼!她又想说:我妈妈在忙什么?哦,她在准备晚饭。这个妈妈就从这个冰箱拿东西到厨房,又从厨房到冰箱,跑来跑去。这个女儿就把这个帽子就放在冰箱的上面(呵──),希望她看到。但她妈妈因为在忙也没看到。这下子这个女儿就火大了,吃饭的时候就生闷气,一句话都不讲。这个母亲一看就知道这个人不正常:诶,你今天好象心情不快乐?这女儿说:我今天好不容昜买到一顶很久想买的帽子,我在客厅走那么久,你连看都没看一眼!我还特地把帽子放在冰箱上,你也没看一眼,你心中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呀?这个时候,母亲一听就非常生气,她说:你只知道你的帽子,你知道吗,我今天做了一个新的发型(众笑),你回来,我的发型你连看都没看一眼!(呵──)所以我们知道,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本位,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他心中的妄想所捏造的世界,事实上如此,所以我们会用自己的立场要求别人。其实他心中有他的妄想,我们有我们的妄想,如此而已。我们要知道,其实人跟人之间的接触,很少有机会是他主动想要伤害你,大部分是无意间的。就是说,其实每一个人是活在他的妄想当中,他根本不知道他伤害你,问题在这个地方,这是很严重。如果我们不能通达这个生命的真相,你自己在那边生闷气,你自己障碍自己(呵──),事实上如此。所以为什么六度一定要透过智慧的观照来化解,不是说我勉强,我已经很生气了,我说我不生气,那你是骗人。你是透过智慧的观照,了解到生命的真相,你觉得没有须要生气。其实诸位要知道,每一个人充其量是在保护自己,如此而已。如果你是他,你也是这样子。所以菩萨在知道这个相貌的时候,他一定要跟人事接触,因为他要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一定要接触人群。如果菩萨连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心中,这样的一个基本概念都没有,那这个菩萨肯定是伤痕累累(呵──)。所以空正见是保护菩提心。这句话你要知道。你没有菩提心,你有空正见,你那个菩提心不会持久。所以为什么前面讲「入所知相」,菩提心、空正见缺一不可。我们刚开始依止菩提心跟空正见,带动了六度的修行,创造一个不散动的寂静的力量,这个时候,这个善业会让一个人寂静,然后你对于前面的智慧的空正见,就了解更深刻了。所以由这个观照的因,带动了行动的果,由行动的果,又增长这个观照的因,这个叫做「彼入因果」。这个地方的「彼入因果」,是约着凡夫位的时候来说,凡夫位的菩萨,是从行动的善业来增长智慧。

    庚二、地上位(分二:辛一证净意乐;辛二显意乐相)辛一、证净意乐(分二:壬一乘前略标;壬二释由修习)壬一、乘前略标

    「地上位」当中分二段:「一、证净意乐;二、显意

    乐相」。先说明他所证得的「意乐」,这当中分二段:「一、乘前略标;二、释由修习」。我们看第一个「乘前略标」:

    菩萨依六波罗蜜多入唯识已,证得六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摄波罗蜜多。

    「菩萨」他在前面资粮、加行二位的时候,不断的「依」止菩提心、空正见,一次一次的修「六度」,慢慢慢慢的,他的智慧成熟,悟「入」了「唯识」的真理,入了这个平等的真如智慧,产生了根本无分别智。当这个菩萨内心产生根本无分别智的时候,他会产生一个非常强烈的功德,叫做「清净增上意乐」,这个「清净」是指菩萨智慧的观照。菩萨有这个「清净」的加持,使令他所修的六度,都能够远离爱见的烦恼,他在修六度的时候,他心里很清楚──他所追求的是无上菩提,在整个过程当中的这些小花,他会悄悄的走过去,远离爱见的烦恼。第二个他产生一种「增上意乐」,「增上」就是坚定而有力量的一种希望,「意乐」就是希望,就是对无上菩提的希望,厌恶生死、悕求菩提的希望。前面资粮位、加行位的波罗蜜多,是没有清净跟增上意乐所摄受,就是前面的六度,主要是一个薄弱的菩提心,跟一个薄弱的智慧所带动。他这个薄弱的菩提心跟薄弱的智慧,经过长时间的修六度,就产生了根本智。这个根本智生起的时候,他的菩提心跟这个智慧,就提升为「清净增上意乐」。这个「意乐」在这六度当中,每一度都有一个「清净增上意乐」,所以叫「六种清净增上意乐所」收「摄」的「波罗蜜多」,在经论上说,这个叫做无漏的六度,无漏的,它没有夹带烦恼。前面的六度是有漏的六度。这个地方就把「地上」菩萨的功德相,先作一个说明。他为什么有这种功德呢?是如何修习而来的?我们看第二段:

    壬二、释由修习

    是故于此设离六种波罗蜜多,现起加行。由于圣教得胜解故,及由爱重、随喜、欣乐诸作意故,恒常无间相应方便修习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这种清净增上意乐的殊胜,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是故」,「是故」就是接前面的文,就是因为他成就这种「清净增上意乐」,所以这个修道位的菩萨,假「设」他「离」开了「六」度的现行,他的身口都没有布施,也没有持戒、忍辱;虽然他身口虽然没有现行,只有内心的相应,但是他也能够迅速成就六度的功德。也就是说,这个菩萨他在布施,你表面上看他在布施、在关怀弱势团体;但事实上他的布施,具足了持戒、具足忍辱、具足禅定、具足智慧。我们应该知道,在凡位时候的六度,你不现行,就没有这种功德。那这个菩萨,即使离开了身口二业的现行,他也能够具足这种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圣教得胜解故」,他对于万法唯识的真理、一切法是心念所变现的真理,产生了坚定的理解。由于这样对真理的理解,他产生了三种的力量:第一个、「爱重作意」,他对于佛法的功德特别的好乐,就是他的信心特别强;第二个、「随喜作意」,他自己这一部分的功德还没有生起,他有同参的菩萨生起,他对于诸佛菩萨的功德能够产生一种随喜,随顺欢喜;第三个、「欣乐作意」,他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迅速的成就诸佛的功德,他有这种广大的胸量。因为他「由于胜解」真理的缘「故」,而带动了「爱重作意、随喜作意、欣乐作意」,使令这个菩萨,能够「恒常」而「无间」断的跟这个清净增上意乐「相应」,来「修习六波罗蜜多」,使令他的六度能够迅「速」的「圆满」。这个地方,把地前菩萨的六度跟地上菩萨的六度作一个简别。地前菩萨的六度叫「缘修」,你没有这个因缘,你就不能修行。你说:我在修布施,我用观想修布施。不可以,地前菩萨的布施,一定要有身口的行动,因为要假藉造作的因缘,才能创造寂静。但是地上菩萨不必了,因为他产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功德,叫做「清净增上意乐」,这个「意乐」是由于对真理的胜解引生的,所以他能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修一个法门,就具足六度的功德,所以他为什么能够迅速圆满六度,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具足了这样的力量,他能够产生「真修」,真实的真,修行的修。

    辛二、显意乐相(分二:壬一以颂总显;壬二长行配释)壬一、以颂总显

    这个「意乐相」,我们把它开展出来,这个清净增上意乐力量很大,他修一个波罗蜜就具足六波罗蜜。这种意乐是什么相貌呢?这当中分二段:「一、以颂总显;二、长行配释」。看第一段,我们以偈颂作一个说明:

    此中有三颂:已圆满白法,及得利疾忍,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悕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

    什么叫「清净增上意乐」?这当中提出了七种相貌,我们开出七种相貌来了解。第一个、「已圆满白法」,这资粮相。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因为他已经长时间的修习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就是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的资持,作清净增上意乐的基础。因为他在资粮位、加行位的时候,已经发了一个要成就佛道的心,也积集了很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福德,这个都是清净增上意乐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持点,资粮相。第二个、「及得利疾忍」,这是讲到加行位的时候,他成就一种我空、法空的加行智,这种加行智,能够速迅的远离障碍,产生一种堪忍相,就是他对于逆境能够有所堪忍,也就是说他对逆境有一种破除的力量,这个是在加行位的时候成就。「菩萨于自乘,甚深广大教」,这个是见道位(所缘相),这第三科是见道位以后了。「菩萨」经过加行位以后到见道位,他对「于自乘」,对于自身所修的大乘法门,努力的修学。什么大乘法门呢?「甚深广大教」。这个「甚深」指的是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这个「广大教」指的是福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福德是「广大」的。所以,一个见道位的菩萨,对于六度的法门,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希望,努力的修学六度,从空出假。

    「等觉唯分别,得无分别智。」菩萨在修学广大六度的时候,他内心当中依止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智慧,叫「等觉唯分别」,他能够平等的觉悟这一切的外境,都是心中所分别的,你心中不生起这样的分别,这个外境就不会有这样的相貌,而悟得了「无分别智」,这叫作意相,产生一种如理作意相。这个声闻人在修作意的时候,他一定是远离外境,要闲居静处的。但是菩萨的作意相,是在甚深广大教当中,他的所缘境是大乘的甚深广大教,广大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当中,去修习无分别智。所以你看《华严经》经常讲菩萨怎么修行──「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菩萨的无分别智,他在历练的时候,都是在众生的这种烦恼罪业的因缘当中去历练。为什么呢?他能够「等觉唯分别」。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力量,能够远离众生的干扰呢?因为他知道所谓的干扰、伤害,是你自己心中的分别创造出来的,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思考来加以调整。所以这个地方讲「等觉唯分别」,就是觉悟一切的外境,是心中的分别创造的,既然你可以用这个分别,你也可以用另外一个分别来改变外境的相貌,这个是菩萨的善巧智慧。「悕求胜解净,故意乐清净」。这个地方讲自体相。什么叫「清净意乐」呢?它的自体就是一种「悕求」,「悕求」无上菩提的愿望。他为什么能够「悕求」呢?因为他的「胜解净」,他对于大乘万法唯识的真理,产生坚定的理解,所以「意乐清净」。我们一个人的菩提心,跟你的智慧有关系。你一定要透过智慧的抉择,你才能够产生菩提心,不是靠冲动。你说:诶,我现在去受菩萨戒了,我发菩提心了。那个只是嘴巴的一句话而已。菩提心是你能够透过教义的理解,对十法界的果报,你发觉:整个九法界都不是真实的安稳处,你别无选择,只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才能够让自己得到究竟的安乐,让一切有情得到安乐。所以,一个人,如果你受了菩萨戒,内心安住菩提心,你经常没有听闻大乘佛法,你的菩提心就开始动摇;你再不听佛法,你的菩提心就完全丧失了。其实你内心已经把无上菩提忘得一乾二净,你已经被现实的因缘缠全部缚住了,你不知道。所以你看古人讲得多严重:「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你三天不读书,你跟圣贤之道就不相应了,何况大乘佛法!我们一个人不用净法熏习,你就是随顺妄想熏习,我们的心识不断的受熏。你不吃药,它的病毒就增加。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心不会停止状态,它不断的受熏、变化。所以,菩提心要巩固,你只有一个方法:不断的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为什么叫做「悕求胜解净」,就是这个意思,由「胜解」的力量,创造一种对无上菩提的「悕求」,这个是「意乐」的自体相。

    「前及此法流,皆得见诸佛」。这个「前」就是见道位之前的加行位,加行位的菩萨在禅定当中,跟见道位的菩萨,这个「此法流」是入了法性之流,见道位的菩萨、修道位的菩萨都叫法性流,在禅定当中,都能够见到十方诸佛,就是感应道交,这叫瑞相相。「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这叫胜利相(殊胜的胜,利益的利)。一个菩萨到这个时候,他知道离无上菩提非常接近了,对于大乘的六度也感到没有任何的障碍,因为他有善巧,他多生多劫的经验,他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时候,他累积很多的善巧,如何来调整自己,他很有经验。所以他对于成就六度,成就无上菩提的功德,他非常有把握了,所以「了知菩提近,以无难得故」。这是讲到偈颂,这以下用「长行」来加以「配释」:

    壬二、长行配释

    由此三颂,总显清净增上意乐有七种相。谓资粮故,堪忍故,所缘故,作意故,自体故,瑞相故,胜利故。如其次第,诸句伽他应知显示。

    这个地方是赞叹地上菩萨修习六度的殊胜。这个「清净增上意乐」,其实就是一个菩提心、一个空正见,只是它升华到一定的力量。我们在地前的时候,修习这个「清净增上意乐」,从本「颂」来说,主要是以「圆满白法」,就是修行善法。你发了菩提心、成就空正见以后,你经常造罪业,你的菩提心就会失掉了,你的观照力也会失掉,就是这样。你只有靠「白法」的资粮,才能够增加你的菩提心跟空正见。凡夫就是由理观的正念带动善业,由善业再加强理观,这二个是相辅相成的。只要你造罪业,你马上看到你的菩提心开始动摇,你的观照力开始受伤,这一定的,除非你忏悔,然后再调整回来。这个地方是说明地前跟地后的菩萨修六度的一个总说。这二段是总说。我们看「戊二」的「广显十门」:

    戊二、广显十门(分二:己一长行别释;己二颂结集施)

    己一、长行别释(分十:庚一数;庚二相;庚三次第;庚四训词;庚五修;庚六差别;庚七相摄;庚八所治;庚九胜利;庚十互决择)庚一、数(分二:辛一问;辛二答)辛一、问

    前面是约「人」来分判六度的差别,一个凡位的人跟圣人;这个地方是约「法」,六度本身有「十门」的分别。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长行别释;二、颂结集施」。先看「长行」,「长行」当中有十段:「一、数;二、相;三、次第;四、训词;五、修;六、差别;七、相摄;八、所治;九、胜利;十、互决择」。这个地方是详细的把六度说明。我们看第一个「数」,「数」当中有「问」跟「答」,先提出一个「问」:

    何因缘故,波罗蜜多唯有六数?

    什么样的理由,使令大乘「波罗蜜多」只「有六」个「数」目,而不是五或七呢?我们说成佛为什么要修六度?为什么刚好六度?为什么不少一个多一个?提出一个问。我们看回答,「略标三因,随标别释」。先看「略标」:

    辛二、答(分二:壬一略标三因;壬二随标别释)壬一、略标三因

    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证诸佛法所依处故,随顺成熟诸有情故。

    我们安「立」六度有三个原因:第一个、为了圆满成就「对治」我们身心的「障」碍,这叫做断德。比如说我们安立布施对治悭贪,乃至于安立般若对治愚痴。从凡夫到成佛,其实你只要对治六种障碍就够了,你这六种障碍对治了,其他障碍就消灭了,所以你根本不须要安立第七,从这个对治的角度,对治六个,成佛足足有余。第二、「证诸佛法所依处故」,这个地方是约着智德,成就善法。我们成善法,其实六度就够了,你成就六度的善法,其他相应的善法也会自然成就,所以从修善的角度,六度也就够了。第三、「随顺成熟诸有情故」,从度化众生的恩德来说,我们要使令一个苦恼的众生,让他产生善根,使令他善根慢慢成熟增长,其实你用六度,对他的帮助也够了。也就是说,菩萨的三大事业──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三大事业只要你做六件事情,全部具足。这六件事情你成功了以后,这三种功德──断德、智德、恩德都成功,所以佛陀不安立第七个,因为不必要。这一段是总「标」,我们看「别释」:

    壬二、随标别释(分三:癸一释第一因;癸二释第二因;癸三释第三因)癸一、释第一因(分二:子一辨对治障;子二结成六数)子一、辨对治障(分三:丑一治不发趣因;丑二治退还因;丑三治失坏因)丑一、治不发趣因(分二:寅一明立施戒;寅二随释此因)寅一、明立施戒

    这当中有三种因:「第一因、第二因、第三因」。「第一因」是「对治」,「对治」当中有三种因:第一个、「治不发趣因」;第二个、「治退还因」;第三个、「治失坏因」。「治不发趣因」当中有二段:第一个、「明立施戒」;第二个、「随释此因」。我们看什么叫对「治不发趣因」:

    为欲对治不发趣因,故立施、戒波罗蜜多。

    寅二、随释此因

    不发趣因,谓着财位,及着室家。

    佛陀为了要消灭菩萨「不发趣因」,这个「发」就是发心出离生死,这个「趣」就是趣向大般涅槃。佛陀恐怕一个菩萨在修习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的时候,他可能会被眼前的安乐,产生迷惑颠倒,然后就放弃追求无上菩提的希望跟努力,这叫「不发趣因」。这个时候佛陀就安立了布施跟持戒,来对治我们对于现实快乐,产生严重的执取。应该怎么对治呢?「不发趣因,谓着财位,及着室家。」这当中有二个法,是严重的对我们无上菩提的理想产生障碍:第一个、贪「着财位」,财富跟地位。你追求财富跟地位,你一定会忘掉你的目标,你根本就不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第二个、贪「着室家」,这个「室家」是家庭眷属、这个男女的情感。前面是依报,后面是正报。贪「着财位」怎么办呢?用布施来对治。贪「着室家」怎么办呢?用持戒来对治。这个地方是说:虽然我们内心有很多的烦恼,但是不是所有的烦恼都会直接的去冲击无上菩提?不是的。如果这样子的话,谁也没办法修行。比如说:诶,你喜欢吃好吃的东西,这样子会损福报,但是不障碍无上菩提;你喜欢穿漂亮的衣服,这样子也损福报,但是不障碍无上菩提。所以你要知道从凡夫位的点,到成佛之道的目标,这个过程,哪些是你很急迫要对治的,你要先注意。我们从现实的角度,你不可能刚开始出发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对治,你做不到的,你的精神体力也有限。烦恼无边,你善根、观照力薄弱,你一定先抓重点。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先抓住二个重点:第一个用布施,对治对财富地位的追求;第二个用持戒,调伏我们男女的情感。因为这二个会造成一种「不发趣因」,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过失。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理论上,我们心中的烦恼是由智慧来引导。我们不喜欢财富、地位,是因为我们看到生命是无量,「恒转如瀑流」,阿赖耶识是相续变化的,我们今生只是无量生命的一个点,一个人能够活几十年?你贪着财富、地位又怎么样呢?你又带不走。所以,所有的烦恼,理论上是由智慧来引导。但是我们凡夫资粮位的菩萨,这种观照力要控制烦恼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说,佛陀很清楚的知道:除了讲道理以外,要用一种事相、一个轨范来对治。就是说,我知道财富、地位是无常,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陀还强迫你布施,就是用行为来对治,用理观来疏导。如果你了解这个道理,用智慧来疏导你内心的障碍,用强迫的行动来创造一种对治的力量。所以理观以后,你还是要去实践布施、持戒来对治。理观跟事修是缺一不可。所以佛陀告诉我们:用布施来对治贪着财位,用持戒对治贪着室家,把这种「不发趣因」,你不想往前走的障碍消灭掉。第二个、「治退还因」。

    丑二、治退还因(分二:寅一明立忍进;寅二随释此因)寅一、明立忍进

    这当中有二段:「一、明立忍进;二、随释此因」。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忍、进波罗密多。

    寅二、随释此因

    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及于长时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财富、眷属而停留,我们愿意大大方方的走过去,但是你要注意一种退转的因缘。什么叫退转呢?这当中有二个障碍:第一个,「处在生死的有情」,这些苦恼的众生,经常去触犯菩萨。菩萨去帮助这个有情,这个有情有时候内心有烦恼,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去干扰菩萨,使令菩萨产生痛苦,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菩萨本身修习福德、智慧「善」法的时候,因为「长时」间,产生了「疲」倦,就想要退转:算了算了,放弃了!佛陀安立忍辱,来调伏这个众生的伤害;佛陀安立精进,来鼓励这个菩萨不要懈怠:这二个法门是为了避免菩萨的退转。

    我听一个老和尚的开示说:如果你有志于走菩萨道,你要有心里准备:菩萨道是一个马拉松赛跑,不是一百公尺的短跑,重点不是你刚开始跑得多快。我曾经有一个同学,我过去读佛学院的同学,他读佛学院的时候,一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不可思议。后来毕了业,差不多十年以后,他来看我。我问他说:你现在拜几拜?他说他现在一天拜三拜。(呵──)所以我自己办佛学院办了十八年,我很有经验,你要看一个新生来,这个新生同学一天拜二三千拜,早上也不吃、晚上也不吃,这个人你很担心。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刚开始出家,一天拜三千拜,你可以断定──这个人拜佛不会拜太久。你不必神通,你就从理论上判断,不正常!这个人一出家的时候,一天拜二百拜,这个人拜佛会拜一辈子,因为正常。所以修行,你永远要保持中道,太紧是会断掉的,太松的话也不行。所以,马拉松赛跑,他这个精进是什么精进?如果我们有注意佛陀的开示,你就会很清楚,佛陀对于精进,你看他怎么描述精进?佛陀说什么叫精进?「滴水长流,则能穿石。」你看屋檐的水,它一滴一滴的,水是很柔软,但重点是它长流,我就是不放弃。我今天给你滴几滴,明天又滴几滴,后天再滴几滴,总有一天,坚固的石头是会破洞。我们很少看到佛陀讲精进,说「波涛汹涌」(呵──),波涛汹涌的精进,看他是不会太久。我看过很多,刚开始的时候,好象是很严重的样子,我都劝他说:你不要这样子,你这样子不会持久。你用一百公尺的精神去跑五千公尺,你跑到一半你就没有力量。所以你看他刚开始很用功的,到最后在跑道上都消失掉(呵──)。一个人能够长时间,从他出家到临终最后一个时候还在跑步的,他一定是跑得很正常。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你要善调身心,忍力跟行力要相调伏,要「善知进退,量力而为」。所以佛陀知道菩萨有这个问题,安立了这个忍力跟行力,来调伏菩萨的心情,因为这不是短时间的,是长时间的修习善法。

    丑三、治失坏因(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寅一、明立定慧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慧波罗蜜多。

    寅二、随释此因

    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

    佛陀为了要「对治」一个人已经「发」心「趣」向于菩提,而且他也已经坚固不退转,能够善调其心,用行力跟忍力,知道什么该进,什么该退;但是还要注意一个「失坏因」,你的功德不要因为障碍而产生损失跟破坏。什么叫「失坏因」呢?「谓诸散动及邪恶慧」。一个人经常不做定课,内心总是散散乱乱,向外攀缘,你就很容易失掉道心、忘失正念。你以前的功德,你说你发了菩提心、也产生了观照的空正见,就会破坏,就是「散动」破坏你的善根。第二个更严重,叫做邪知邪见。什么叫邪知邪见?就是对因缘法产生错误的判断,把过失相误认为是功德相,这样子也会破坏你的善根。这个邪知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我不知道诸位修行的经验怎么样,我想古人讲一个观念:一个人要失败,越早失败越好;一个人要成功,越晚成功越好。因为,这个失败,你出家越久、年纪越大,你更经不起失败,你要更谨慎。我们一个人,你要作一个调整,你不管是改变一个地方、改变一个环境、改变任何一个生命的作为,你都要三思而后行。所以《易经》上说,《易经》的卦相,一个人一动,你不动则已,《易经》是认为:生命有变化跟不变化,你可以保持动,也可以保持不动。但是你一动,四种相貌──吉、凶、毁、利。你一动,只有四分之一的机率是更好,吉,其他的凶、毁、利,你只要生命产生变化,有四分之三是更差。所以我们中国的祖师经常告诉我们:做什事,慎始善终。刚开始就要谨慎,不要做错了再来忏悔。我们经常说:啊,「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其实都是安慰人的话。你只要做错,你一定要付出代价,就要损失。当然你可以重新来过,但是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做对呢?所以我很希望大家,尤其是老参,古人讲一句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错误一世穷。」这句话是从世间法来说,它说:你吃饭再怎么吃,吃不穷你;你穿衣服一辈子穿几件衣服,穿也穿不穷你;但是你算计错误,你只要对智慧因缘产生错误判断,你一辈子都穷。所以我们一个人出家越久,你真的是输不起,你跌倒一次,那不得了。这个受伤的程度,可能要花好几十年的时间来弥补。所以我们修行人,你刚出家的时候,失败没什么,因为你也没什么善根,你说损失,也没什么好损失的,你也没什么功德,你损失什么?所以你要失败、要去尝试,你刚出家的时候赶快去尝试。你越有功德的时候,你愈要战战兢兢,因为你输不起。我觉得一个人稍微懈怠一点,乱不了,人总是有情绪;但是一个人产生颠倒,他已经看错方向,这个是非常危险。所以我总是觉得:你要作什么重大的决策,多听听善知识、很多人的意见,慎重慎重而行,因为你实在是输不起。我们累积的善根,可能会因为一次错误的判断,全盘皆输。这种损失,可能你要花多生多劫。你说我错误判断,我还俗了,我遇到障碍,我没有办法修行,因为我产生错误的判断了,找不到好修行的地方,还俗了。我想这种损失,你是没有办法估计的。你要经过很多生很多劫才遇到出家,再重新开始,你何必呢?你一个错误的判断,你看要牺牲多少的代价!所以我们要经常保持头脑清楚,这个「邪恶慧」真是很严重的过失,会退失、损失、破坏。

    子二、结成六数

    如是成立对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数。

    六种障碍,其实就是三种:不发趣因、退还因、失坏因。这三种障碍你破坏掉了,你无上菩提顺利圆满,所以不必要安立第七度。看第二种因:

    癸二、释第二因(分二:子一辨证佛法;子二结成六数)子一、辨证佛法

    又前四波罗蜜多,是不散动因;次一波罗蜜多,不散动成就。此不散动为依止故,如实等觉诸法真义,便能证得一切佛法。

    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是」成就「不散动」的「因」缘,因为你创造一个善业,使令你内心寂静。寂静当中再修禅定,就成就「不散动成就」。在这个「不散动」的寂静作基础,你能够「如实」的观察「诸法真义」,你就能够在不受干扰的寂静心中,观察万法唯识的道理,而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而「证得一切佛」的功德。

    子二、结成六数

    如是证诸佛法所依处故,唯立六数。

    所以修习善法不在多,重点抓住就够了,六度足足有余。既然足足有余,就不用多此一举,安立第七度了。看第三因,这个是约着利他:

    癸三、释第三因(分二:子一辨成熟他;子二结成六数)子一、辨成熟他(分二:丑一由摄利;丑二由开悟)丑一、由摄利(分二:寅一辨彼胜能;寅二显顺成熟)寅一、辨彼胜能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由精进波罗蜜多故,能助经营彼所应作。

    我们对众生种种的布「施」,对众生产生「摄受」,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因为持「戒」的关系,众生对我们不会感到害怕、对我们放心。我们在帮助众生,但是众生的烦恼伤害我们,我们能够安忍不动,我们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一种妄想的力量在牵动,所以我们能够安「忍」。这个时候,菩萨能够感动众生,然后菩萨再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众生「彼所应作」,他喜欢解门,我们就帮助他解门成功;他喜欢行门、他喜欢事务门,菩萨帮助他所好乐的功德,使令他成就。

    寅二、显顺成熟

    即由如是摄利因缘,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

    因为菩萨对众生产生良好的摄受,所以使令众生慢慢的对这个善根──解脱生死、成就无上菩提的善根,「有所堪任」,产生一个强大的信愿。所有的修行一定要发自内心的信心跟愿力,这个就是「堪任」。

    丑二、由开悟

    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于开悟时,彼得成熟。

    这样信愿成就以后,刚开始他「心」还是散动,菩萨教导他好好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已」经「定」的呢,我们教导他佛法的闻思;他「开悟」以后,修习止观使,令他善根「成熟」脱落。

    子二、结成六数

    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数,应如是知。

    你度化众生,你修习六度,也就足足有余了。你刚开始用四度来跟他试,培养感情;用第五度的禅定,使令他安定;用智慧使令他开悟、成熟。既然六度已经做到,就不必再安立第七度了。这个是说明数目,六度不管是断恶、修善、度众生,在成佛的过程当中,都足足有余了。

    这个六度,我们一般人是耳熟能详,但是我们真正很清楚了解它内涵的不多,所以本论用十科,很详细的探讨六度的关系。我们对一个法门了解越透彻,你就越有善巧,你产生的效果就越大。一个法门,你根本不知道,你去操作它的时候,它产生的效果很小,因为你不善巧。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们回答几个问题。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全盘的否定,证入偏空;又说修空观是破坏因缘法,是断灭见。请问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答:断灭见叫邪见,就是他完全不相信世间上有因果,他不相信造善能够招感可乐的果报、也不相信造恶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他认生命是没有轨则的,各凭本事,这叫做邪见,叫断灭见。就是生命没有相续的力量,人只有今生,所以这个断灭见叫做邪见。偏空不是邪见,偏空他很清楚的知道,因缘法是存在的,但是他不想面对。他不想面对当然理由很多:第一个,他觉得他能力不够,他相信因缘法是存在的,但是我不去面对,我找一个空的地方,把自己安顿好就好。但是他心理上是很清楚因缘法是存在,这叫我空法有。在生命当中,把我消失掉,但是法是存在,所以偏空的意思就是我空法有。小乘他不是否定因缘法,他是不想面对因缘法。他没有菩萨广大的誓愿,没有这种理想目标,他也没有菩萨的善巧,他没有这个智慧说一切法是由心所变现,你调整你的心,外境就改变,他没有这种的传承。他没有这样的传承,他就没有这样的方法来操作,所以他只好放弃,他根本做不到。所以小乘的偏空,他是有正见,只是他不想要面对因缘法。但是我们知道他迟早要面对的,所以小乘迟早要从空出假。

    问:请问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的一种?

    答:钻牛角尖是烦恼的一种,不是业力,那是一种烦恼。诸位知道,这个牛角尖是越钻越小(呵──),所以我们经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什么事不要做绝了。其实这个中庸之道,你做什么事,你一定要有分寸。我觉得不管做好事、做坏事,就算你做好事,都要得理要饶人,什么事都不要把它做绝了,适可而止,留一点余地,就是你不要钻牛角尖,其实牛角尖,你只有愈走,你自己的生命愈狭隘。所以我们应该用空观来调整自己的有所得心,做什么事不要做得太超过,你说持戒也不要持得太超过,布施也要适可而止。所以,佛陀讲完一切法门以后,讲中道,就是调整,中庸之道。中道不是什么法门,但是它是用来调整心态的。这个钻牛角尖,就是你做得太超过。你明明做三分钟就做好,你一定要做十分钟,还一直做下去!钻牛角尖的另外一面就是太懈怠,什么都不做,这个地已经扫很干净,你还一直扫,这个人钻牛角尖。所以就是做什么事太超过了。

    问:修行者最难走过的是资粮位,虽然精进用功遇到境界,内心憔粹的时候很难突破,好想远离,眼不见为净,可是这不是根本方法,请示法师如何突破?

    答:资粮位菩萨是最难突破的,因为我们的观照力薄弱,我们实在是受不了太多的刺激,所以远离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资粮位的菩萨,很多人是求生净土,是从资粮位跳出去,叫做横超三界。他不想在娑婆世界完成加行位,因为禅定是很难成就、很容易退失。所以很多人在资粮位的时候,先转出去,叫横超。正常的情况,资粮一定要经过加行才能够通达。但是你可以选择在净土,一个没有杂染的国土,来修行完成你的加行位,这是可以的。在大乘佛法也的确有这个传承,可以有这个修法,所以我们从资粮位跳出去,先到净土完成加行位、见道位,再回入娑婆,我觉得这也是非常好的规划。

    问:皈依以后,是否还可以给原先供奉的土地公等神明上香?

    答:当然是可以,你是皈依。我想这样,我们一个菩萨,你不能用你的标准来衡量别人。当然你认为说上这个香没什么用,你认为没什么用,但是他这个有所得的众生他认为有用。就是说,有时候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立埸,来思惟这件事情,恒顺众生。所以只要对他有离苦得乐的,菩萨都可以摄受,都是可以的。

    问: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一个人将快要被蛇吃掉的青蛙救了过来,但却引起这条蛇的瞋心。有一天这条蛇爬到这个人的家里想咬这个人,而这个人却把这个蛇打死了,后来的结果是这条蛇投生其家做一条小狗,加害他的主人?

    答:我想这个事情是这样,这个人去救这个青蛙的时候,让这个蛇产生瞋心,从合理的判断,这个人在救的过程,他本身一定产生瞋心,才会牵动蛇的瞋心。我们人跟人之间的互动,那个无形的心理感应是很强。比如说你做错了,你师父指责你。如果你师父是出于慈悲心的为你好,你能够感受得到,你会感到很痛苦,但是你不会有瞋心;如果你师父指责你、或是执事指责你是出于瞋心,你一定会感到瞋心。我们那个无形的心的感应是很强烈的。所以我相信,如果你在帮助对方的时候,你平等,你不能一味的为青蛙着想。如果你的心态是站在青蛙这个地方,跟蛇对立,那你一定跟蛇结恶缘。你要平等的和解对方,真的不行,你只有放弃。你不能说:我一定要把你怎么样。那你根本不是用慈悲心,那蛇当然恨你。所以你在做事的时候,你依止的心是很重要,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

    问:智者大师临终的时候,说:他往生的品位是五品弟子位,这是因为领众的关系,假设没有领众可以更高。但是弟子又听过一种说法,要断我执最好的方法,是一切为众生着想,一点不为自己着想,请法师慈悲开示。

    答:我想我们生命的规划,有很多的阶段。智者大师已经到了资粮位的尾端了,即将进入加行位,他只要有一点禅定的力量,他就能够产生很大的突破,所以他面临抉择。他如果到山中去修禅定,他会从五品观行位转成六根清净位,增加一位;如果他选择领众,会让天台宗的法门,更加的利益后世的众生。后来他放弃的选择是对的。在《竹窗随笔》有明确的说明,他认为:了自利,选择了利他。后来莲池大师的评论是认为:智者大师莲池大师智者大师的选择是对的,就是在成佛之道,他这样子做是最快成佛的。虽然眼前是受伤了,但是长远来说是得利益。莲池大师的评论是这样。到底我们应该不应该领众、应不应该作执事?如果你即将成就禅定(呵──),那你就不是资粮位的菩萨,那你不要领众,人家一定护持你;如果你打坐的时候也是胡思乱想,你倒不如做一点事情。我的看法是这样。就是说每一阶位有每一阶位的重点,你资粮位,你打坐修禅定,你精神也不可能修习禅定,那你不是二头空吗?禅定也没有得到,福德资粮也没有得到!所以说,到底是应该作执事好,还是先成就禅定?我觉得是因人而异。如果你有成就禅定的善根、有成就禅定的因缘,我相信很多人会护持你,你也不一定要作执事。但是如果你禅定不能成就,那为众修福德。我们要知道,我们刚刚修六波罗蜜,你修习福德,会创造一种寂静的力量。所以我们看往生净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刚开始读《阿弥陀经》,我一直很奇怪:念佛法门,信愿念佛,完全是心地法门,我对阿弥陀佛产生信心,我发愿求生净土,我忆念阿弥陀佛,完全是善根,没有一点是福德。佛陀为什么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我以前一直是一个问号。后来我知道:福德可以帮助善根,善根能够带动福德,善根跟福德我们不能把它切成二半,不可以这样,它们二个是互含互摄。前面本论讲得很清楚:一个人福报修得大,他念佛的时候非常安稳,因为善业力能够资持他的佛号。一个人福报修得好,他临终容易保持正念;一个人福报太薄,这个念佛,只有一句佛号单薄的存在,旁边没有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力资持你,你这个佛号风吹雨打日晒,很危险的,很危险的!所以你好好的体会佛陀说的话:「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福德,你说它重不重要呢?我们每一个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时,你应该作好你的规划,当然你一定要先有目标,你的目标在哪里?然后从这个地方跟你的目标,你中间有什么资粮要成就的,你要赶快成就。如果你是求生净土,那临终的正念是你的重点。成就临终的正念,「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这二个资粮你要如何准备?你认为禅定是重点吗?我们一定先有目标,才能够去抉择你的过程。我怎么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过程对你来说是对的,对他可能是错,因为你跟他目标不一样。过程是要配合目标,你们二个目标不同,当然过程会不同。你是有志于今生成就圣道,那禅定对你非常重要;你是有志于成就临终正念,那善根福德资粮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佛号的归依又更重要。所以我总是觉得:你要经常反省自己,你的目标在哪里?你生命存在的价值在哪里?你为什么要拜这一拜佛?你为什么要持咒?如果你没有目标,这个善法是一个散漫的善法,那是非常危险,你很难抗拒你的业力。我们不能等到临命终的时候才想到净土,这个是太晚了!所以我的意思是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求生净土,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但是你要很清楚,你想要干什么?你的目标在哪里?你有目标,才能够在这么多的经论当中,找到你要的东西。你说这一本《摄大乘论》,每一个人都要把它读通吗?未必。学佛法跟学世间法不同,世间法,你一本书全部都要读通。这是一个功德法聚,这是一个法宝,每一个人要他自己的东西。是把所有的宝都展现出来,红宝石、蓝宝石、黄金、白银,但是你要去要你的东西,因为生命是有限的,功德是无量的。古人讲过:我生也有涯,智慧是无涯,你这个有涯的生命追求无量的功德,你死亡到来的时候,你什么都一事无成。所以生命的规划很重要。佛陀把所有的功德都展现出来,很多的工具、很多的法宝,但是你到底要什么?你要很清楚。你要什么,跟你的目标有关系,你今生要达到什么目标?你才知道你要什么。无著菩萨

    问:何谓二空平等之理?

    答:平等就是没有对立──我空、法空,因为我执、法执都是对立的。我们在平等当中,捏造一个自我,捏造一个对象,一个我所,把这个消灭了,就是二空平等。

    问:曾经看到一个出家众的著作,佛法可以由二门入:一个是智慧门,一个是慈悲门,此说法是否正确?假若正确,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培养智慧跟慈悲?

    答:这个本论讲得很清楚,菩提心就是属于慈悲,空正见属于智慧。

    问:现今有一派人士主张求生弥勒净土,原因是弥勒净土在欲界天,只要守住十善业就能往生,比西方净土还容易,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当然弥勒净土是很容易,问题是弥勒净土是在三界当中,它不保证你不退转。弥勒净土的特色,是有弥勒佛在那个地方住世说法,其他的环境跟诸天完全一样。你寿命死掉了,也是堕落,继续流转。我希望你把净土《阿弥陀经》读一读,你就知道有什么差别。这个弘扬弥勒净土的人抓住一个重点,他说:这个比往生西方净土还容易。这一点我质疑?法门没有什么容易不容易,你抓住这个法门的重点,你拿到这个钥匙,你就可以把这个门打开。你拿不到这钥匙,你就觉得很难。所有的法门都很难、所有的法门都很容易,你不了解,所有的法门你在摸索都非常难。所以我不同意说哪一个法门比较简单、哪一个法门比较难。其实你熟了以后,这个法门就简单,你生疏就难。我不想评论哪一个法门比较好,就是个人抉择。

    问: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说伏业往生?

    答:带业往生,就是说你临终的时候,你不能让业力起现行,因为业力会牵动。那业力不起现行,你烦恼不能起现行,因为烦恼会刺激业力。所以带业往生简单的说,就是临终的时候不起恶念。什么叫恶念,贪着娑婆就是恶念。你内心当中一心的忆念弥陀的功德,产生强大往生的意愿,这个时候虽然你还有生死的业力,但是它不动,就是带业往生。

    问:假若助念的时候亡者是客家人,而助念的法师不会讲客家话,可否用国语开示?

    答:你要讲他听得懂的话,否则你不能开示,你不能跟他沟通。

    好,我们今天就上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分卷阅读 第四五卷
    第四五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四七页,「庚二、相」。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假设遇到了人事的障碍,产生了痛苦的感受,这个时候我们习惯性的方法,就去改变外在的人事,使令它能够随顺我们的心意。但是当我们努力的这样做以后,发觉:我们障碍依旧存在、我们的痛苦依旧出现。这是一个什幺道理呢?因为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心所变现出来的,我们讲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能变现,外境是所变现。所以你的内心在生命当中,它是一个主导者,它能变现,就是它是一个根源。也就是说我们要修行,重点不在改变别人,重点是要改变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佛法之前,你应该有一个最重要的方向,所谓的「莫向外求」。当我们已经掌握了生命的修行方向,应该是改造我们现前一念心识。那应该怎幺改造呢?在本论当中,无著菩萨提出了三个重点:第一个,你要「确认你修行的目标」。我们一个人,假设生命当中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有努力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力量,我们修行起来就没有前进的动力。这样子,我们一生的所学,就会变成分散的,而一事无成。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刚开始的时候,知道你到底是要成就一个什幺样的功德?你必须有一个远程目标,成佛的目标;有一个中程的目标,你来生要到哪里去?近程的目标,你今生当中要完成什幺样的功德?你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来引导你的内心。第二个,你要「具足方便」。我们要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是有很多障碍的,不是很顺利,烦恼会障碍我们、罪业也会障碍我们、色身的老病死也会障碍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所有的障碍出现的时候,都是因为我们对它的执取,而使令这个障碍变得扩大而不可收拾。所以障碍的本身并不可怕,重点是我们不能够使这个障碍扩大,你就必须要消灭你对这个障碍的执取,所谓的我执、法执的执取,使令这个障碍降到最低。就是你有了目标,你应该有我空、法空的善巧方便,来消灭我们心中对障碍的执取,这是所谓的「破障法门」。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又具足善巧方便,第三个就应该要「付诸行动」,实际的去修习六波罗蜜的法门,来忏悔业障、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我们这一科叫做「彼入因果」,这第四科;前面三科主要是建立目标跟具足方便,就是建立菩萨的二种的根本功德──菩提心跟空正见。第四科以后,「彼入因果」是告诉菩萨:如何把我们的目标付诸实践。付诸实践当中,是讲到六度的法门,这当中有「总标」跟「别释」。前面的「总标」是把凡夫的六度跟圣人六度的差别,作一个笼总的说明。「别释」有十门,广释十门:第一门是讲到这个「数」,讲到佛陀安立六度的理由;这个是在十门当中的第二科「相」,这个「相」就是一种殊胜的功德相,每一个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每一个「度」的内涵当中,都有一种殊胜功德相。我们看内涵,这当中有「问」跟「答」,先看「问」的地方:

    第四五卷

    庚二、相(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

    此六种相,云何可见?

    这「六种」波罗蜜多的功德「相」,应该如何了知呢?因为佛陀在人天的善法,乃至在二乘的教法当中,佛陀也谈到了六度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到底它的六度跟人天的六度、小乘的六度,这当中有什幺差异呢?它有什幺特殊的功德相呢?应该如何了知?就是说,为什幺只有大乘的六度,有资格称为波罗蜜,其他都没有资格称为波罗蜜?这当中的差异是如何了知呢?就提出这个问。

    辛二、答(分二:壬一由六最胜;壬二四句分别)壬一、由六最胜(分二:癸一标数;癸二列释)癸一、标数

    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由六最胜」,第二个「四句分别」。先说明每一个「度」都有六种殊胜的功德,第二个再把这个四偈作一个总结。我们先看前面的「由六最胜」,先作一个总「标」:

    由六种最胜故。

    因为大乘的波罗蜜,它的每一个「度」,都具足了「六种」殊「胜」的功德相,这不是一般的凡夫跟二乘所能及的。所以,在大乘当中,只有大乘菩萨在修习布施、持戒、忍辱,才有资格称为波罗蜜,因为它每一个法门都具足六种的功德相。哪六种功德相呢?我们看「列释」:

    癸二、列释(分六:子一所依;子二事;子三处;子四方便善巧;子五回向;子六清净)子一、所依

    「列释」当中有六个功德处:「一、所依;二、事;三、处;四、方便善巧;五、回向;六、清净」。我们先看第一个「所依」:

    一、由所依最胜,谓菩提心为所依故;

    菩萨在修习六度的时候,他内心有一个「依」止处。什幺样的依止呢?他依止「菩提心」,来修学六度的关系,所以他那个「所依」是「最胜」的。我们一般的人天善法,他修习六度是没有目标的,他是随心所至,他突然间想到要布施就布施了、想到放生就放生,这种没有目标的行为,是不能成就一个广大的功德。这个菩萨他在修六度的时候,他是事先有一个目标。什幺样的目标呢?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目标。在经论上说:你心中已经有一个要成佛的目标,这个目标很明确,那你所修的所有的戒法,都是菩萨戒法。就是你还没有发菩提心之前,你受五戒,有五戒的功德;你受比丘、比丘尼戒,有比丘、比丘尼戒的功德。但是当你受了菩萨戒以后,所有的戒法,通通是成就菩萨戒,全部是菩萨戒。你现在受持比丘尼戒,也是受持菩萨戒。为什幺呢?「所依最胜」故,你「所依」止的「菩提心」是特别殊「胜」的。

    我们在修行,我们对于目标的确定是不能忽略的,因当初是代表宋朝跟元朝去谈判,结果谈判不成,元朝皇帝看这个人是个人才,不敢放他回去,就把他抓起来。抓起来,因为为一个人没有目标,你的生命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力量。科学家曾经作一个实验,他把高中生分成二组,A组跟B组。A组有一百个高中生,B组有一百个高中生,然后作跳高的测试,就是跳起来用手去摸这个墙壁,看你摸得多高。A组,他们是要求他:你一定要设定一个目标,你希望跳多高?那B组呢,你不要设定目标,你喜欢跳多高就跳多高。测试的结果,发觉:有设定目标的A组的分数,远远地超过B组。所以,从这一点可以了解:我们内心的状态,你设定目标,对启发我们潜在的力量,的确是有很大的帮助。一个有目标的人,他修行力量,是超过一个悠悠泛泛没有目标的人。宋朝有一个宰相叫做文天祥,文天祥文天祥在宋朝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他要逼迫他投降。怎幺样逼迫呢?他把文天祥关在水牢,这个水牢的水淹到他的脖子,长时间把身体浸泡在水中,他身体都腐烂了,那个虫无时无刻白天晚上咬他的肉。文天祥在这样的色身的痛苦之下,他讲出一个世界的名言,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每一个人都爱着自己的生命,但是文天祥的意思就是说:我爱着我的生命,但是我也爱着我内心的目标──丹心,我忠义的功德。如果你一定要逼我作出抉择,我二个只能够选一个,那我只好放弃我的色身。我们从历史来看,文天祥应该是一个凡夫,他也没有证得空性,换句话,他对于外境是有执取的,所以他的色身这种腐烂的状态,一定有痛苦的感受。那他为什幺不会被这种生命一时的因缘所转呢?这当中只有一种解释,因为他生命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在修行六度的时候,他为什幺在布施的时候,能够产生这幺大的力量?他持戒的时候,也能够产生比二乘人、人天人更大的力量呢?因为这个菩萨他心中有一个目标在资持着他,所以这个地方是特别殊胜。

    子二、事

    二、由事最胜,谓具足现行故;

    前面是指他内心的所依,这个地方是讲:他根据这个菩提心所表现的一种「事」,这个「事」就是一种造作,他所造作的事业是特别的殊「胜」圆满。为什幺呢?「具足」一切「现行故」。就是菩萨在造作六度的时候,它的内涵是广大圆满的。我们举布施来说,你看佛陀在人天的善法、在声闻教法里面,布施顶多是外财的布施,没有可能讲到内财色身的布施;只有在大乘的经论,才讲到用色身来布施。我们再讲持戒,佛陀在声闻教法持戒,只讲到摄律仪戒,告诉我们怎幺断恶,没有提到如何的修善,也没有提到如何度众生。只有到了菩萨戒,才讲到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个广大圆满的功德。所以这个大乘的六度,他造作的事业,是特别圆满,因为他具足一切佛的现行,这一点是不共于人天,不共于二乘的地方。

    子三、处

    三、由处最胜,谓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

    前面的「事」,是偏重在自利的功德;这个地方的「处」,是讲利他的功德,利他。菩萨在生起菩萨戒的时候,他所缘的处所,是「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为依处故」。菩萨在修六度的时候,他所面对的有情是「一切有情」,是冤亲平等的一个广大的所缘境。他面对有情,他所做的事业有二种:第一个是「利益」,第二个是「安乐」。这个「安乐」是约着现世生命的趋吉避凶,这个「利益」是约着未来生命的究竟解脱。也就是说,我们在人天善法的时候,我们给众生的利益,大部分都是约着现世的。你要是在声闻乘教法,你遇到一个阿罗汉,阿罗汉他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他是偏重在给众生成就来世的解脱。只有大乘的菩萨,他给众生的利益,是包括现世的安乐跟来世的利益,这二个都具足。我们在受菩萨戒的时候,我们得戒体,诸位回忆一下:得戒体的主要因素是缘境发心。你所缘的境,就是这个地方所谓的「处」。就是你到底要对谁发心?你发心要有一个对象,你要对「一切有情」成办他们的「利益安乐」,以这个当你的「处」所,就是你修习持戒的处所,就是这个处所。对这个处所,你要干什幺呢?发起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心,这样的发心叫做「事」。一个是约着能发心的造作,一个是你所面对的境缘,这个都是从菩提心发动出来的。

    子四、方便善巧

    四、由方便善巧最胜,谓无分别智所摄受故;

    菩萨从菩提心,一个目标,要表现出一种「事」跟「处」,他必须有「方便善巧」,因为这当中困难重重。这个「方便善巧」是什幺意思呢?就是他能够把极度困难的事业,转成非常容易的事业,这叫做「方便善巧」。什幺是「方便善巧」呢?「无分别智所摄受故」,就是菩萨在遇到障碍的时候,是修习我空观跟法空观。我们行菩萨道,你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你要知道「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所有的障碍都是从内心变现出来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科学家曾经作一个实验,拿一只跳蚤。诸位知道,跳蚤是会跳来跳去,它会从这只狗跳到另外一只狗。这只跳蚤,他把它放在桌上,他一拍,跳蚤就往上跳。然后这个科学家上面放一个玻璃,跳蚤碰到玻璃的时候,它感到障碍,它第二次就调对高度,它下次再跳的时候,高度在玻璃的地方再低一点点。然后你再把玻璃再往下降一半,它往上跳又遇到玻璃,它又调整它的高度。然后你再把玻璃再往下降,降到跟这个跳蚤贴近的时候,这跳蚤稍微动一下就碰到玻璃了,这个跳蚤它再也不跳了,你怎幺拍,它都不跳了,这叫做「自我设限」。就是说,我们发了菩提心,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当我们要实践的时候,会有一种障碍,就是我们认为自己做不到。因为在我们成长过程当中,我们曾经遇到很多的失败、遇到别人很多的指责跟批评,这种叫做「破坏性的情绪」,这样的阴影在我们心中累积了很多,让我觉得:这件事我做不来。果然你就做不到,因为你不愿意尝试。为什幺我们不愿意尝试呢?因为我们从过去生到现在,阿赖耶识当中累积很多负面的、破坏性的情绪在里头。这个时候,菩萨要观察我空、法空的智慧,把生命回归到原点,这个时候我们观察内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有的障碍都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时候,你相信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所以修习空观,了解到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所有的恶法可以断除、所有的善法可以成就。你可以「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是菩萨道的根本精神,你相信你做得到。诸位要知道,你在菩萨戒,你可以暂时做不到,但是你要相信你做得到,就是菩萨不能放弃对功德的意乐。那你为什幺相信这件事情呢?因为你有方便善巧──我空、法空的智慧。否则我们永远就像跳蚤一样,其实这只跳蚤有能力跳,它为什幺不跳呢?因为它认为它做不到。所以我们在修习六度的时候,你要能有方便善巧,化解心中的自我设限。

    子五、回向

    五、由回向最胜,谓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故;

    这个「回向」就是说,他这个方向,本来我们设定的方向是往东边跑,结果他已经往西边偏了。那怎幺办呢?稍微把它回转倒向,使令他跟我们的目标相随顺。那「回向」是回向到哪里呢?「回向正无上等菩提故」,就是我们不求人天的福报、也不求二乘的偏空涅槃,但求无上菩提,这叫「回向」。古德说,前面的「所依」叫做发心,是一种动机,动机是我们刚开始设定的目标;这个「回向」,是我们趋向目标过程当中的一种回转倒向。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回向跟发心有什幺差别?好象说你现在要开车到台北去了,你设定的目标是台北。但是诸位开车的话,你会知道,就算你开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直的,你方向盘也是要调整,你不调整方向盘,虽然路是直的,它一下就跑出去。就是这个车子本身也会有一个方向,你要随时调整你的方向盘。这是什幺意思呢?虽然我们刚开始在佛前发愿,要上求佛道,但是我们内心也还有很多的声音会出来,因为我们内心有很多的烦恼。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你遇到很多的功德、会受到很多的诱惑,这个时候你内心很多负面的烦恼会告诉你:唉呀,放弃无上菩提,这样子就可以了,那样子就好了。这个时候,菩萨对目标开始模糊的时候,怎幺办呢?靠回向。你用回向把你的妄想,再重新的回转倒向到刚开始的最初发心,所以这个回向是一个过程的调整。

    子六、清净

    六、由清净最胜,谓烦恼、所知二障无障所集起故。

    这个地方是作一个总结。前面菩提心是一个总标,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经过事业、处所、方便、回向,最后他主要的汇归处,就是成就一种「清净」的功德。什幺叫「清净」的功德呢?「谓」依止「烦恼、所知二障」的一种「无障」碍的情况之下,这个「烦恼、所知」当然是障碍,但是因为有我空、法空的对治,它就转成一种无障碍的清净心,以无障碍的清净心,来「集起」一切的波罗蜜,来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这个地方是说明因为菩萨有六相的功德,所以他所修的六度,才有资格称为波罗蜜多。这个是菩萨在修习六度,他不共于人天善法跟二乘的地方。

    壬二、四句分别(分二:癸一举施问答,癸二例余五度)癸一、举施问答

    这个地方用「四句」偈,把六度的相貌再加以「分别、分别」。这当中有二段:「一、举施问答;二、例余五度」。先把布「施」加以分别:

    若施是波罗蜜多耶?设波罗蜜多是施耶?有施非波罗蜜多。应作四句。

    这个地方有四句,我们说明一下。第一个,就是说它是布「施」,但是不是「波罗蜜多」。我们一般人天的善法,它也布施,但是他内心没有依止菩提心跟空正见,所以它不是六波罗蜜多,就是:是布施而不是波罗蜜多。第二个,「是波罗蜜多」而不是布「施」,虽然他具足菩提心跟空正见,但是它不是布施的法,它可能是持戒、或者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第三个,它是布「施」,也是「波罗蜜多」,它本身是布施的法,而且又具足菩提心跟空正见,所以它也是波罗蜜多。第四,它不是布「施」,也不是「波罗蜜多」,它不具足菩提心跟空正见其他的五度。这个地方是举「四句」来作说明。

    癸二、例余五度

    如于其施,如是于余波罗蜜多,亦作四句,如应当知。

    布「施」是这样子,其「余」的持戒,乃至于般若的情况,也可以「作四句」来分别,这个地方的道理「应」该可以了「知」的。

    到这个地方,「庚二、相」就是要知道:这个六波罗蜜多,大乘的波罗蜜多,它根本的功德相,就是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二个功德,你不具足……,就是你行六度,你经常要问自己:我为什幺要持戒?我为什幺要拜佛?我生命存在的价值在哪里?这个地方,菩萨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就是你要提醒自己:你生命的目标是不是已经模糊?模糊的时候,要把它明确一点──我为了要成就佛道。我要成就佛道,我必须来生往生净土;我要往生净土,我今生必须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成就什幺资粮?你前面的方向要非常清楚,你才知道你所修的功德,到底它是趋向什幺方向?日本一个很大的企业家叫松下幸之助,他说:我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我不是问我自己「这个公司要赚多少钱」。松下企业的老板说:我经常问我自己:我这个公司存在的价值在哪里?我为什幺要举办这个公司?我的目标在哪里?这个很重要。我们一个菩萨,你经常要提醒自己:你今天为什幺要拜佛?为什幺要持戒?你的目标在哪里?因为这个是你的根本。我们经常要回光返照自己的根本还在不在?因为你这个根本不在的时候,那你这个善法就没有意义了,不能说波罗蜜多了。这一段是佛陀提醒菩萨,要知道你的根本在哪里。我们看「庚三、次第」,这个地方是讲六度的前后次第,我们看「问」:

    庚三、次第(分二:辛一问;辛二答)辛一、问

    何因缘故,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此次第说?

    佛陀是什幺「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忍辱,然后再智慧等等?就是为什幺一定要这样的前后「次第」呢?提出这个问,把修学「次第」提出一个「问」。我们看回「答」:

    辛二、答

    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故。

    因为这个「波罗蜜多」有前后相生的理由,就是说布施能够「随顺」引「生」持戒,持戒能够「随顺」引「生」忍辱,它有前后相「生」、相「顺」的次第。这个六度的次第,古德的注解当中,有二个不同的注解。这个地方,本文的注解是偏重在它的「难易性」。从难易的角度,说「前前引生后后,后后清净前前」。「前前引生后后」,就是说你一定要先修布施,你才能够持戒,因为布施是比较简单。一个人,你连把多余的财物施舍出去都很困难,你烦恼那幺重,你也没有办法持戒,持戒是要约束自己,所以布施是比较容易。透过布施以后,你这个人个性稍微淡薄一点,少欲知足,诶,再持戒,因为持戒是长时间的。诸位,持戒没有人说是持十分钟、五分钟的,那是尽形寿的,你布施三分钟就布施完了,所以持戒长时间的。你一个人对身业、口业有所约束,哦,你这个人多少有调伏自己的力量,你遇到逆缘的刺激,你就比较能够安忍不动。你戒持不好、你连身口业都管不好,你不要去管内心,你内心不可能管到。你内心能够忍辱,你就容易安忍不动,就容易成就禅定的寂静。你有寂静的心态,就能够观照诸法实相,它这个是「前前引生后后」。「后后清净前前」,当你持戒持得好,帮助你布施会更殊胜;一个人,你忍辱修得好,你持戒更庄严:后面的会反过来加持你前面的,会让你前面的功德更清净。这个地方是从顺生的难易程度安立。第二个,在《入中论颂》,它讲到佛陀安立次第的第二个理由,是约着众生的「急迫性」。我们一个有情众生,你要这个众生发心去断恶、修善、度众生,他要完成他的目标,第一个他的身心要得到安乐,安顿下来。一个人假设在饥饿、寒冷,缺乏饮食、住处的情况之下,你很难让他行菩萨道,所以佛陀要我们先布施。你从布施当中,得到一个富足的资具,你布施以后,你才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饮食可以吃。然后,身为一个菩萨你不能太卑贱,你做一只狗,怎幺行菩萨道呢?你不是有饭吃就可以了。有饭吃,得到温饱以后,你要有一个尊贵的色身,你持戒才有尊贵色身。有了的尊贵色身,你得要把你的功德保护住,不要把这个功德烧掉了,所以你要修忍辱。把这个忍辱修好以后,你要培养一个寂静的心态,然后在寂静的心态修我空、法空,消灭你的执取,进入到平等法界。就是说我们众生的需要,它是有一个前后次第的,急迫性有它前后次第。这个地方是从急迫性,来安立这个六度的次第。在本文当中只讲到难易性,在其他的注解有讲到急迫性。

    庚四、训词(分二:辛一问;辛二答)辛一、问

    「训词」是对六度名词的解释,分二:「问、答」,我们看「问」的地方:

    复次,此诸波罗蜜多,训释名言,云何可见?

    这个名词的解释,大乘佛法经常说是「名以召德」,每一个名词都代表一种功德,所以它这个地方等于是讲功德。大家会质疑说:前面讲布施的相有六种功德,这个地方又讲功德,这二个功德有什幺差别呢?前面六相的功德,是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说每一度都具足它的菩提心、空正见等等。这个地方的功德是比较从实际具体的说法,就是当你具足这个六相功德的时候,实际表现在布施,它会产生一个如何的灭恶生善的效果?所以这个地方的功德,是比较具体说明。前面是理论上,每一度都具足六种功德;这个地方是把六种功德,具体化、落实化。

    辛二、答(分二:壬一总释度名;壬二别释施等)壬一、总释度名

    我们看回「答」,回「答」当中有二段:第一个是「总」标,第二个「别释」。先作「总」标:

    于诸世间,声闻、独觉,施等善根最为殊胜,能到彼岸,是故通称波罗蜜多。

    这个地方,先解释它的总名,六度的总名叫做「波罗蜜多」。为什幺称为「波罗蜜多」呢?因为它在一切「世间」的善法当中,乃至于在「声闻、独觉」的种种「善根」当中,菩萨所修的布施等六度的「善根」是「最为殊胜」的。因为它「能」够引导我们从生死的此岸,「到」达大般涅槃的「彼岸」,所以它有资格称为「波罗蜜多」。我们修五戒、十善,是成就一个人天的果报。人天的果报虽然美妙,它毕竟是生灭之法,「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所以这个地方没有资格说是究竟圆满。二乘的涅槃,虽然是不生不灭,可以究竟的享有,但是它缺乏万德庄严,所以它也是有所欠缺。只有佛菩萨的「波罗蜜」,它不但是能够永久的受用,而且具足庄严,所以它有资格称为「波罗蜜多」,它的功德是最圆满的。这是一个总说,以下把六度的内涵各别的说明。先看布施:

    壬二、别释施等(分六:癸一施;癸二戒;癸三忍;癸四精进;癸五静虑;癸六慧)癸一、施

    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

    这个布施的功德,有灭恶跟生善。我们不断的布施,能够「破裂悭吝」,「悭吝」就是不肯帮助别人的一种自私的心态。它的果报呢?悭贪是恶因,它的果报是「贫穷」。我们一个人,身边有很多的东西,比如衣服也好、财物也好,其实有些东西你永远用不到。如果你经常把这东西占有,不肯布施出去,会有什幺样的后果?无形当中,你就会有一种自私的心态,这个自私的心态,它就会伤害你的目标、伤害你的菩提心,它就会去左右你的菩提心。所以佛陀劝我们:你太多东西最好布施出去,因为它会把这种负面的力量──「悭贪」破坏掉,当然你没有悭贪就不会「贫穷」。那生善呢?「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能」成就「广大」的「财」富地「位」,所以菩萨在成佛之前,他的果报都是特别尊贵富足。而且他这样的福报,又能够成为一种「资粮」,成为无上菩提前进的动力。

    这个「资粮」我们说明一下。世间人修习布施,他成就广大的「财位」,基本上会产生放逸。我们看世间人,有些福报很大,你看他真的是福报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资具特别的尊贵;但是他没有时间修学佛法,他为他的福报所障碍,产生放逸。有些人你看他福报也很大,但是他不把福报当一回事,他能够把这个福报当做如梦如幻,他继续的修习他的戒定慧,继续的往佛道前进,他不会被这个路旁的小花障碍住。为什幺呢?因为他有目标,他有菩提心跟空正见,他有这种大乘的善根。所以你的福报,如果背后没有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个福报对你不是好事情。诸位要知道,所有的地狱果报,都是福报大的人创造出来的。所以印光大师说:你没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福报愈大,你这个生死业力愈大,你造罪愈大。但是当你有福报,你背后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时候,那就不同了,那这个福报是一种资粮,你前进到无上菩提的一种动力。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在行布施的时候,他能够把这个广大的财位,转成一种成佛的资粮,这个就是有波罗蜜多的意思。第二个持「戒」:

    癸二、戒

    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

    菩萨在持戒的时候,有灭恶跟生善的效果。第一个,他能够「息灭」这个「恶戒」。「恶戒」有二层意思:第一个、奉持不正当的戒,外道持牛戒、持狗戒,这个叫做「恶戒」;第二个、他不奉持善良的戒,不奉持善良的戒,就是造杀、盗、淫、妄。那怎幺办呢?菩萨以持戒,来消灭你的罪业,消灭罪业就能够远离三恶道的苦果。所以持戒有什幺生善的效果呢?「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一个人能够奉持如来的戒法,从近果来说,成就人天的尊贵身;从远果来说,成就禅定的前方便,这个「等持」就是禅定。因为你持戒,内心安稳,所以你就容易成就专注、成就相续,而成就一个「等持」的功德。前面布施的善法跟持戒,最大的差异在哪里?戒法是佛制的,这是最大的差别。善法不是佛制的,佛陀不出世,也有很多的十善法。「佛制」这句话代表什幺意思呢?佛陀为什幺在无量的善法当中,选择其中几样,说这样子是一个戒呢?这有二层意思,诸位要知道:佛陀是为了圣道而制戒的,他是为圣道布局的。就是说,你要成就圣道,第一个、你要成就尊贵身。你要是做一只蚂蚁,你没有办法修学圣道;第二个、你要成就圣道。你必须成就一个寂静的心态,所以持戒能够成就人天的尊贵身,也能够帮你成就一种安稳寂静的心态。你看有的宗教持戒,它说:你一生当中不能喝咖啡;你也不能坐汽车,只能够骑脚踏车。但是我们看不出这个戒,对于成就尊贵身、成就禅定有什幺帮助。这个,我们讲就是无益的苦行,就是说你这样子行动没有效果。但是佛陀制戒不是,佛陀所制的戒,都是引导你成就人天的善趣,成就一种寂静的心态,他是为圣道而布局的。这个讲到持戒的功德,我们先到这个地方。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分卷阅读 第四六卷
    第四六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五一页。我们这一大科是讲到「彼入因果」,讲到大乘六度修行的内涵。六度的内涵,在本论当中是有「十门」来加以广释。这「十门」当中,我们是讲到第四门「训词」,讲到六度各别的功德。我们现在讲的这一度是「癸三」的「忍辱」,我们看论文:

    癸三、忍

    又能灭尽忿怒、怨,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菩萨为什幺修忍辱呢?因为我们透过忍辱的修学,灭除我们内心「忿怒」的烦恼,这种瞋心的烦恼,使令我们内心产生一种不安稳的状态。那「忿怒」灭除了以后,有什幺好处呢?就能够消灭这个冤家。就是说人跟人之间的内心,它是相互作用,你要恨他,他也一定会恨你的。所以我们不喜欢有冤家,就从自己做起,我们对一切众生避免生起瞋恚之心,这样就不会创造对立的冤家。不创造冤家有什幺好处呢?在菩萨来说,「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菩萨「能」够自无瞋恚,使令「自」己身心「安稳」;不恼害众生,使令「他」人「安稳」,「故名为忍」。

    成就一个安全稳定的功德,这个事情也是非常重要。我们看修行有二种人:一种是初学者,一种是老参。初学者,他才不管你安不安稳,初学者就是他没有功德,他赶快看到什幺功德都抢着要,拜佛也很用功、持戒也很用功、到厨房工作也很用功,因为初学者他没有功德,所以要的就是功德。但是老参的修行就不是这个意思了,诸位要知道,老修行,当然我们也要去追求功德,但是你要一个重点,要把你已经造作的功德保存下来,这很重要。我们可以这样讲:你是一个初学者,你有资格发脾气。(呵──)为什幺呢?因为你没有功德,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你根本没有树,怎幺烧也无所谓。但是你是老参,你没有资格发脾气了,因为你这个树太多,你连一点香烟都不能存在,这个太危险,因为你输不起了。所以你的功德愈大的时候,你要愈谨慎,绝对不能够晚节不保。诸位要知道,你功德愈大,你发一次脾气的损失,那就不得了。你说他一个初学者,反正他也没功德,他耍耍脾气也没什幺大不了的(哈──),是不是?他根本就没有功德林嘛。所以佛陀讲忍辱,这个对老参是特别重要,你要求一个安稳的功德。就是说,我们回忆刚出家的时候,花了很多的心在这样贫脊的土地,现在好不容易盖上一片森林了,你要好好的保存它。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那这个问题是在哪里呢?我们应该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幺会发脾气?我们的内心,古人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内心能够包容天、包容地、包容宇宙万物,但是包容不了一点点的委屈。你会发脾气,你就是有委屈,你觉得这个是不公平的,你就是认为不公平,你才发脾气。你认为我的付出跟我的代价不成对比,我不应该得到这个结果。但是诸位要知道:因果它不是讲今生的,是过去、现在、未来。所以诸位你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所有的外境、所有的逆境,都是你内心的罪业变现出来的,跟别人没有关系,事实上如此。所以我们遇到了逆境,你不应该发脾气,你应该到佛前忏悔,因为你一观照:哦,我有这个罪业。那你到佛前忏悔,你就说:「我弟子净界,过去曾经造了一些罪业,所以这个罪业逼出来的时候,变现这个痛苦的果报,我向佛菩萨至诚的忏悔。」说三次。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变化。我们一个人很大的悲哀,是什幺悲哀?恶性循环。你过去造了罪业,这个罪业变成逆境的时候,你自己感到委屈,感到委屈就发脾气,发脾气就又造罪业,造了罪业,这个罪业表现出来的时候,又是一片逆境,这个时候你要发脾气,发脾气又造罪业。那你这个痛苦,几时能够消除呢?你这个不是恶性循环吗?所以修行人要把痛苦从这个地方,古人讲:「截断妄流」,从此打住。你只有一个方法,透过智慧的观照,看到一个人为什幺会发脾气,因为他感到委屈。为什幺他有委屈呢?因为他作出错误的判断,他认为痛苦是别人给他的,所以愚痴是所有罪过的根源──无明。其实我们说穿了,人没有什幺好委屈的。前生的你创造了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创造了来生的你,你必须要为前生的你负责,难道不须要吗?你前生选择这样做,那你今生必须要无条件的承当。因为前生的你创造了今生的你,所以你今生不是为你自己负责,还要为你前生负责,就是这个道理。重点是你不能糊涂,一个人绝对不能对因缘法作出错误的判断,这样子是不可以弥补的。特别是我要提醒所有的老参,当你内心有一点点戒定慧功德的时候,我必须提醒大家:你没有发脾气的理由、你没有发脾气的空间,因为你输不起了。你只要发一个脾气,你可能要从生命当中,回归到过去过去,你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才为这个发脾气付出代价。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不但是往前冲刺,这个安稳也是很重要,把你既有的功德好好的保护得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佛陀的慈悲,看到菩萨有这个问题,他白天、晚上修习功德,佛告诉他:你要修忍辱,要向内观照,一切的问题,都是前生的你创造的,你必须为前生的你负责。

    癸四、精进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

    当我们能够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后,不能够得少为足,继续的往前走,就应该要修「精进」。「精进」能够破除我们的「懈怠」,「懈怠」就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对所有的「恶法」也不想断除、对所有的功德也不想追求,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这样消极心态就很容易产生这种「恶不善法」。一个人的心态,是先「懈怠」,「懈怠」久了接着就是放逸,放逸以后就造罪业了,三种情况。一个人会破戒,就三个阶段,懈怠、放逸、造罪。所以我们刚开始从源头上,就是要保持「精进」。「精进」有什幺好处呢?「能」够「出生无量」的「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就是你要能够让自己不断的出现功德,这个就是「精进」。大家不要听到「精进」,以为好象很严重。大乘佛法的精进,它不强调那种暴饮暴食,这暴饮暴食精进,是不值得提倡,就是:「滴水长流,则能穿石」。我个人是提倡:一个人的精进就是──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呵──),这个就是精进。我亲近过很多老和尚,像达公长老,他八十几岁还在讲经;海公也是,他也每天不断的在进步。其实进步的本身,重点是那种前进的动力。为什幺要保持前进的动力呢?古德讲一句话:「死水不藏龙」,禅宗经常讲这句话。「龙」是一种功德的表征,但是龙绝对不会生长在死水,一定在活水当中,这个龙才能够生存。所以精进的本身,重点还是那个心态。我们如何让自己每天保持进步一点点呢?精进的修学有二个所缘境:第一个是对恶法。对恶法有二种态度,已生的恶法令断除。这个恶法已经出现了,我们不须要逃避,每一个人都是有缺点,好好的面对,让这个恶法,今天减少一点、明天减少一点、后天减少一点,你活在希望当中。第二个,未生的恶法令不生,这个是要靠持戒了。什幺事情要防范于未然,修行不能够太大胆,要稍微胆小一点,要稍微防范一点,这是对恶法的态度。那对善法呢?未生的善法令增长。我们没有善法,别人有善法,我们随喜功德,跟善法先结一个善缘,以后你就有机会。已生的善法令增长,你已经有的善法,不要得少为足,不断的往前进。总而言之,在你的生命当中,你要创造一个活水,不管你活到几岁,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是很重要的。

    癸五、静虑

    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

    这个地方的功德就更加的精致了。我们为什幺修禅定呢?「能」够「消除」内心的「散」乱跟扰「动」,使令「内心」能够「安住」,能够明了寂静的「安住」,「故名静虑」。「静虑」的功德主要有二个:第一个,它能够产生一种寂静的力量。这个寂静的力量,就会产生一种堪能性。就是说你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因为你寂静的力量,它的功德会增长广大,因为你的心力增强。第二个,这个静虑能够帮助我们的智慧,这个定能够增上慧。我们一个人,你不能一天到晚都是散散乱乱的,因为这样子你很难反省自己。你每天有一定的定课,让自己静下来,你能够反省你的过失,这个是靠禅定。

    癸六、慧

    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

    智「慧」就是靠闻、思,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它能够破「除一切」的邪知邪见,还有种种「邪恶」的判断、分别,引生「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智慧有二种:一个是「品别」的智慧,一个是「知法」的智慧。「品别」的智慧,是说明诸法的差别相,这种世俗谛的智慧;「知法」的智慧,是说明诸法的总相,就是胜义谛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当然这个智慧是最重要的,你要能够对因缘所生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孔夫子说:四十而不惑。孔夫子十五岁开始立志求学,经过十五年的时间,他自认为:对于生命的因缘,什幺是对?什幺是错?什幺是功德相?什幺是过失相?他完全通达,没有疑惑了。但是应该这样子讲,孔夫子他所通达的智慧,是属于品别的智慧,是世俗谛的智慧、差别相的智慧。那佛菩萨所谓的不惑,不但对于功德相、过失相作出正确的判断,你还要能够通达我空、法空,通达「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一切的法都是因缘所生,这样子就更高明了。这个就是所谓的智慧的引导,使令前面的五度,能够正确的趋向我们的目标。前面的五度是一个脚,这个智慧是眼睛,这个是讲到六度的功德。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恶生善。布施灭除我们的悭贪、贫穷,生起我们广大的财富、福德资粮等等。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都是自作自受。因为过去你的造作,创造今生的果报;你今生的造作,又创造来生的果报。这样的一个生命的等流,我们想要改变,你要先改变你的心态、改变你的心念,所以他的每一个度,都是在调整你的心态。布施调整我们悭贪的心态,持戒调整我们喜欢造作罪业的心态,忍辱调整我们忿怒的心态。心态的改变,果报就改变。在西方有一个谚语故事,它说:有一个人,他很想要知道天堂跟地狱有什幺差别?那他先到地狱去看。到了地狱,哦,大家在吃饭,每一个人筷子都很长很长,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夹饭菜,他抢饭菜的时候,他吃不到,因为这个筷子太长,结果地狱的人都活得非常痛苦。这个人看到地狱以后,他感到非常悲哀就离开了,他也改变不了他们。接下来他就到了天堂,诶,到天堂,大家也在吃饭,筷子也是很长,但是大家吃得很快乐。为什幺呢?同样筷子这幺长,他为什幺吃得很快乐?原来天堂的众生,筷子夹菜是夹给别人(哈),夹给别人,每一个人都吃得很快乐。所以我们心态决定我们的命运:你要是自私自利,你所招感的因缘、所造作的行为,都是跟痛苦相应;你真实发起这种利他的心,你就招感功德。所以真正的六度,它的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你的心态改变了,你的行为就改变,你的命运就改变。我们一个人如果只设定目标,你不行动,在原地打转,那我敢保证:你过去的生命,就跟你现在、未来的生命完全画等号。你说:我现在心态不改变,我未来会怎样?你不要去算命,我告诉你怎幺样好了。你以前所受的痛苦,来生完全再受一次。为什幺呢?因为你因缘法没有改变。所以只有修行人,他的过去不等于未来,因为他在调整。我们可以这样讲:一般没有学佛的人,他的生命就是不断的重复,他的前生跟今生也差不了多少,今生跟来生也差不了多少。你看佛陀说:「七佛出世犹为蚁子,八万大劫犹为鸽身。」你说:怎幺可能?这个蚂蚁做了七佛出世,它还做蚂蚁?在森林中的鸽子,它活了八万大劫还做鸽子?我说:牠有可能。它的心态不改变,它坚固的执着,他总是认为它是对的,它不知道如何听闻佛法,反省自己,把邪恶的功能消灭,善良的功能生起来,你说他命运会改变吗?而且佛陀讲得更可怕,佛陀说:它不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是阿罗汉说的。佛陀说:它八万大劫之前还做鸽子。(呵──)所以,我们想要让生命往光明的地方去改变,我们应该从内心去改变,我们遵守佛陀的六度,我们因地的改变,你的未来是充满光明的。这个地方,是佛陀讲六度功德的主要意义,就是鼓励我们要去修学六度。就是,六度先从自己做得到的,不要一开始就挑战──我要把我的生命牺牲掉。就是说,你现在有三件衣服、或者有四件衣服,其中一件穿不到,还蛮好的,赶快布施出去。先把自己用不到的,布施出去。先从自己做得到的地方,先跨出一步,那你的生命就会有变化。

    庚五、修(分二:辛一问;辛二答)辛一、问

    前面是讲功德相,其实前面佛陀讲这幺多,波罗蜜的六种功德,六种功德会归到六度,它有它灭恶、生善的功德。这以下开始怎幺修行,我们现在对六度有信心了,应该怎幺去实践?看这个「问」:

    云何应知修习如是波罗蜜多?

    大乘的六「波罗蜜」有这幺大灭恶、生善的效果,我们很想要让来生、明天活得更好,怎幺办呢?应该怎幺「修」呢?这个地方回答:

    辛二、答(分二:壬一总释列;壬二略广释)壬一、总释列

    应知此修略有五种:一、现起加行修,二、胜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

    正确的「修」行六度有「五种」方法:第一个是「现起加行修」,这是我们一般修习六度的主要方法。这个「现起」,就是你必须有身口意的「现起」,有这样身口意的「现起加行」,才能够修六度。比如说你布施,你不是坐在那个地方想就能布施,你必须要有实际的行动,有布施的人、有所受的人,有施者、受者,还有其中这些施的物品,要有身口意的「现起」,这是一般的。第二个「胜解修」。前面是实际的行动,这个是内心的「胜解」。就是我们学习大乘的经论,对六波罗蜜的功德,产生坚定的信解,对于修习的功德、不修的过失,透过闻思的智慧,产生坚定的理解,而产生信心,这个叫做「胜解修」。你现在听闻六度的功德,生起一念的信心,诶,这个也在修六度,这个叫做「胜解修」。第三「作意修」。这个「作意修」,就是以清净广大的意乐,来修行三种「作意」,这后面会说到,爱重作意、随喜作意跟欣乐作意。这个地方是讲愿望,前面胜解是讲信解,这个地方你要发出你的愿望,对于这个功德,要有一种增上意乐,叫做「作意修」。第四个「方便善巧修」。前面的胜解是信心,作意修是愿望,这个地方是约着破障。我们在修习六度的时候,往往会跟内心原来的习气相违背。那怎幺办呢?我们修习六度,有人不肯,那怎幺办呢?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把这个障碍消灭掉。「方便善巧修」就是修无分别智,来破除心中的障碍。第五「成所作事修」。前面的四种修,都是菩萨因地所修的;这个「成所作事修」,是佛陀在果位上所修的,叫「成所作事修」。这个地方后面会说明。总而言之,要成就六度的功德,有五种的方法。这一段是总标,我们看第二段的「广释」:

    壬二、略广释(分二:癸一略释五修;癸二广作意修)

    癸一、略释五修(分二:子一指前四修;子二释成所作事修)子一、指前四修

    「广释」当中分二:「略释五修,广作意修」。把这个「作意修」,菩萨要怎幺修意乐,把它开展出来。我们先看「略释五修」:

    此中四修,如前已说。

    子二、释成所作事修

    成所作事修者,谓诸如来任运佛事,无有休息,于其圆满波罗蜜多,复更修习六到彼岸。

    前面的「四」种「修」,在「前」面「总标」的地方讲过了。现在讲「成所作事修」,就是十方「如来」能够「任运」的,他不必假藉作意。我们凡夫都是要作意,先知道六度的功德,然后再鼓励自己生起信心,然后再生起愿望,最后付诸行动,这叫「作意」。但是佛陀不须要这样的过程,他不须要作意,他不须要经过内心的思惟作意,就能够生起六度的「佛事」,而且内心对六度「无有休息」,动静一如,因为他没有作意,就没有疲累的相状。「于其圆满波罗蜜多,复更修习六到彼岸。」佛陀在自利的功德上,已经「圆满」了,但是他依止大悲心,再继续的「修习六」度,这个一般古德说,叫做「倒驾慈航」。就是说,明明他已经成佛了,但是他又示现一个菩萨身来修六度。为什幺呢?这叫「从本垂迹」,因为他要去做利他的事业。也就是说,我们菩萨的六度,主要是正约着自利来说,当然也有利他。菩萨的这个六度,包括自利跟利他;但是佛陀的「成所作智修」,完全只有利他。你说功德圆满没有再圆满,这个叫做「成所作智修」,就是利他的六度,倒驾慈航。这个地方是一个总标,我们看别释:

    癸二、广作意修(分二:子一辨彼修相;子二显得胜利)子一、辨彼修相(分二:丑一总标作意及其意乐;丑二别释意乐所摄作意)丑一、总标作意及其意乐(分二:寅一出三作意;寅二列六意乐)寅一、出三作意

    论主的意思,无著菩萨是要把这个「作意修」开展出来,就是你修习六度,应该有的心态是什幺?应该用什幺心态来修六度?「作意修」分二:「辨彼修相,显得胜利」。先看「辨彼修相」,「修相」当中有一个「总标」,再「别释」。先看「总标」:

    又作意修者,谓修六种意乐所摄爱重、随喜、欣乐作意。

    这个「作意」有三种作意、「六种意乐」。先看三种作意。菩萨要修「六种」作「意乐」,每一种意乐都摄持了「爱重、随喜、欣乐」。第一个「爱重作意」,对六度的功德,特别的「爱」乐珍「重」,这是偏重在自利。我希望离苦得乐,谁能帮助我呢?就是六度能够帮助你灭恶、生善,离苦得乐。所以你对这六度法门,如贫得宝想,特别的爱乐珍重,这是偏重一种成就自心的功德。第二个「随喜作意」。就是说这个功德我做不来,但是这个功德别人可以做,菩萨对于其他人所成就的功德,欢喜赞叹、随喜赞叹,这随喜修。这个随喜修是约着法,别人有这个法,我对这个法随喜。第三个「欣乐作意」,菩萨不但希望自己成就六度,他也普遍的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六度的功德。前面的「随喜」是约法,这个地方约人。前面的「爱重」,只是讲自身成就,然后对法的随喜;这个「欣乐」,我们希望每一个众生,也能够成就六度的法,这利他的功德。菩萨对六度的法门,应该保持三种的心态:第一个「爱重作意」,第二个「随喜作意」,第三个「欣乐作意」。我自身要成就,别人成就了我随喜,接着我希望所有的众生都成就,三种作意。这三种作意,每一种作意都必须具足「六种意乐」。我们看这个意乐:

    寅二、列六意乐

    一、广大意乐;二、长时意乐;三、欢喜意乐,四、荷恩意乐;五、大志意乐;六、纯善意乐。

    这地方是把标题标出来,这以下会详细解释:

    丑二、别释意乐所摄作意(分二:寅一爱重作意;寅二随善作意)寅一、爱重作意(分二:卯一显意乐摄;卯二结修作意)卯一、显意乐摄(分六:辰一广大意乐;辰二长时意乐;辰三欢喜意乐;辰四荷恩意乐;辰五大志意乐;辰六纯善意乐)辰一、广大意乐(分二:巳一别释意乐;巳二结名广大)巳一、别释意乐(分二:午一布施;午二余度)午一、布施

    这六种意乐,它摄持了「爱重、随喜」跟「欣乐」。我们先看六种意乐当中的「爱重作意」,「爱重」当中我们先看「意乐」。这六种意乐,是什幺意乐?「一、广大意乐;二、长时意乐;三、欢喜意乐;四、荷恩意乐;五、大志意乐;六、纯善意乐。」我们先看第一个「广大意乐」:

    若诸菩萨,乃至若干无数大劫,现证无上正等菩提,经尔所时,一一剎那,假使顿舍一切身命,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满七宝奉施如来,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布施意乐,犹无厌足。

    这是举布施,就是什幺叫「广大意乐」呢?从布施的角度来说,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从他的最初发心,「乃至」于要经过「无数」的阿僧祇「劫」,才能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他要「经」过这幺长的「时」间。这个菩萨在「经」过这幺长的时间,这当中的每「一」个「剎那」当中,「假使」这个菩萨要面临了抉择,到底你是要成就布施的功德?还是要保存你的生命?当然假设这二个能够兼具是最好的,假使这个菩萨面临了抉择,他必须要「顿舍一切身命」,才能够换取布施的功德,就是说,这个布施的功德跟你的生命,你只能够选一个。这个时候,菩萨能够以欢喜的意乐,「顿舍」,这「顿舍」就是说你连考虑都不能考虑,要马上弃舍你暂时的生命,来换取布施的功德,这个是内财的布施。或者说这个菩萨本来很多钱,他有多少钱呢?恒「河沙」七宝的功德。但是他这个时候为了要追求布施的功德,把这个「七宝」供养「如来」。在这幺多时间当中,乃至于他成佛为止,他都要做这二件事情。「如是菩萨」的「布施意乐,犹无厌足」。就是说菩萨在布施的过程当中,乃至于要牺牲生命,乃至要这幺多的七宝去供养如来,到成佛为止,菩萨的布施意乐,都没有「厌足」的一天,他是特别的坚固。

    这个「厌足」,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在修功德的时候,有二种心态:一种心态是向外的追求。一般初学者,他修学佛法是靠信心,他也没有什幺观照力、也没有什幺目标,都没有。他就是烦恼很粗重,赶快在三宝当中用功,积功累德、忏悔业障。但是他的心,是向外求法。一个人心外求法,就很容易志得意满;志得意满的结果,就容易产生憍慢。如果他后来再没有听闻佛法,很可能就产生对立:我有修行,你们都没有修行。结果他的功德变成修罗法界,对立心太强。当然刚开始,这样是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慢慢慢慢要知道:修行是向内,我们是假藉修行,来改变我们的心态。你一个人修行的时候,是向内会归的时候,法法销归自性,你没有感到厌足的一天,多多益善,我们内心是无穷无尽的,哪有人会感到厌足?不可能。但是很奇怪,你的心只要向外追求,你马上感到厌足:我修得不错了!一个人向外追求,你很快就满足,满足以后就志得意满,然后就产生对立。一个人他是向内追求的时候,你愈修行他愈谦卑,愈觉得自己不足,那个圣道的气氛,就显现出来。所以这个地方是一个心态问题。

    午二、余度

    经尔所时,一一剎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于四威仪,常乏一切资生众具,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心恒现行,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

    这个地方是引其他五度的广大意乐。这个菩萨在经过这幺多的无数大劫当中的其中每「一」个「剎那」,「假」设他的外在环境,遇到「满中炽火」,不要说这个菩萨遇到冤亲债主,他遇到了全世界都起火,而且他的外在环境这幺恶劣,他内在色身也没有好过。怎幺说呢?在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他缺「乏」资身的资「具」,没有衣服穿、也没有饭可以吃、没有卧具可以睡、生病也没有汤药可以治疗。菩萨是处在这幺一个恶劣的环境,这幺一个卑劣的色身;但是菩萨内心当中,对「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般若」波罗蜜五度的坚持,是绝不放弃,乃至于到成佛为止,都不放弃。「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

    巳二、结名广大

    是名菩萨广大意乐。

    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这个地方是在讲菩萨的心态。你内心当中,菩萨戒的精神,刚开始它还不希望你做很多事情,这个事情是愈做愈大,慢慢来的。但是你不得不能够有这样的一个……「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菩萨对这种功德的好乐,是要特别的强烈。

    美国有一个名人叫海伦凯勒,很多人应该知道这个人。这个人是怎幺一回事呢?她眼睛瞎掉,看不到外境;耳朵聋了,别人讲的声音她听不到;嘴巴也哑了,她没有办法跟别人沟通。几乎她生命六根主要的功能都丧失,严格来说,她几乎是一个行尸走肉了。一般人对这个生命是自暴自弃,但是她没有选择放弃。当然她只有二个选择:一个放弃,第二个坚持。她选择了坚持,结果她在这样一个卑劣的环境之下,考上了哈佛大学,后来她成为一个有名成功的演讲师,激励很多美国人,当选美国十大成功的偶像。她讲出一句名言,她说:「当我们一个人,你要坚持面对太阳的时候,黑暗永远在你的后面。」也就是说,生命当中,黑暗跟光明永远同时存在。问题是你要坚持,你是要面对太阳?还是面对黑暗?世间上的事情,有得就有失。你不可能找到一件事情,完全是失,或完全是得,不可能。除了涅槃以外,涅槃是纯净的功德,因为它不是对立相。只要是有为的生灭法,它有光明相,就有黑暗相。问题是说,我们应该要坚持自己的目标。我们这样子讲:你修菩萨道,你要有心理准备,就是说,把色身交给业力,把内心交给三宝,就是这种态度。这色身你没有办法决定的,这是前生的业力。说它是三千大千世界起火了,你自己又怎幺样了,这个色身生灭法交给业力,该怎幺样就让它怎幺样算了;但是内心我可以作主,果报我们不能作主,我内心要坚持我的方向。因为我不坚持,我来生更糟糕,我不坚持我的功德,我生命就没有意义。所以这个地方是讲:你这个菩萨要建立这样的一个广大的意乐,对于功德的坚持,在任何环境之下,绝不能放弃。这是第一点。第二点「长时意乐」,前面是讲空间,这是讲时间:

    辰二、长时意乐

    又诸菩萨,即于此中无厌意乐,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无间息,是名菩萨长时意乐。

    你要长时间的不能有中断休「息」,这个地方的中断休息,不是约着现行,是约著作意,乃至于起一念的二乘心,都不可以。你可以暂时不采取修善、度众生的行动,但是你内心不能放弃这样的「意乐」的追求。

    辰三、欢喜意乐

    又诸菩萨,以其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由此所作,深生欢喜,蒙益有情,所不能及,是名菩萨欢喜意乐。

    你不但是要去做,内心要保持「欢喜」心。当然你最好选择一个你有兴趣的,你说这个六度很多,你选择一个有兴趣的事情去做。记得:修六度,既然你要做,就心甘情愿,保持欢喜,这是很重要的。第四个「荷恩意乐」:

    辰四、荷恩意乐

    又诸菩萨,以其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见彼于己有大恩德,不见自身于彼有恩,是名菩萨荷恩意乐。

    「菩萨」在修「六」度的时候,虽然表面上利「益有情」,但是菩萨观察有情众生,是对自「己」有「大恩德」的,而「不」是「见」到菩萨「有恩」于众生。也就是说,菩萨是把众生当福田想:因为有众生的福田,我们才能够成就。所以,他是对众生产生感恩的心情来修六度。第五「大志意乐」:

    辰五、大志意乐

    又诸菩萨,即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深心回施一切有情,令得可爱胜果异熟,是名菩萨大志意乐。

    「菩萨」把「六」波罗蜜的功德、「善根」,至诚的「回」向「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够成就「可爱」的「果」报。就是菩萨愿意把这个功德,跟大家分享,这是菩萨跟声闻人最大的差别。声闻人修什幺功德,他只考虑自己,他不会把功德切一半给别人,跟人家分享的;菩萨他愿意跟大家分享他的功德。第六「纯善意乐」:

    辰六、纯善意乐

    又诸菩萨,复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纯善意乐。

    前面「广大意乐、长时意乐、欢喜意乐、荷恩意乐、大志意乐」的功德都是有漏,应该把这个有漏的福报,「回求」到「无上菩提」,这样就变成出世的解脱,所以这第六个是特别重要。把这个功德相,这幺强大的意乐,把它导归到你当初所设定的目标,就是回向。

    卯二、结修作意

    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爱重作意。

    这个是「六种意乐所摄爱重作意」,「爱重作意」是偏重在成就自利的功德,但是这个「爱重作意」具足「六种意乐」。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菩萨道的成功有成功的因素,失败也有失败的因缘。我们这样子讲好了,一个人在菩萨道能够成功,有二个因素:第一个就是你的能力,这个能力一般讲你的善根,你对布施、持戒、忍辱的能力,这每一个人的能力不同。第二个是你的态度,你心中的意乐。但是诸位要知道,这二个不是相加,是相乘。就是说当你有这个能力,但是你缺乏这个心态,你说你有一万个能力,结果你的态度是零,一万乘以零还是等于零,没有用,所以这个态度又特别重要。我们佛学院办了十八年,我亲身在作僧教育,我发觉:我们在新生考核的时候,一个新生进来叫实习生,三个月考核,开执事会议,我们是讨论一个人的态度,最重要就是他的学习态度,其他都不重要。说这个人解门比较差,没关系;这个人行门很差,也没有关系。这都可以慢慢来。这个人没有学习态度,这个人不能留。一个人的态度是最重要的,你没有这个意乐,你说这个人怎幺办呢?你怎幺教他?你没有办法教他的。以前我们在办斋戒学会的时候,办完之后开干部检讨会,忏公师父主持;大家把这次的斋戒会功过、得失,都提出来讨论。讨论了很多,最后请忏公师父作总结。忏公师父只有讲一句话:「敏则有功」。你只要肯努力就有功德。你只要肯努力就有功德。忏公师父他不约外境,做对做错他不讲这个,就是你当初那个意乐,有这个意乐就好。忏公师父他经常告诉弟子:一个人不怕做错事,就怕你不做事。一个菩萨最怕的是什幺心态?他看到什幺都无所谓。看到功德相,他也无所谓;看到过失相,他也无所谓。完了,哀莫大于心死。当然菩萨道是有次第的,身为一个初学者,我们烦恼很躁动,我们一定会花很多的时间来断恶,这个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看几乎所有的初学者,都先保护自己,我先自己没有过失。所以一般初学的菩萨,对于修善跟度众生,都是会把它放在比较后面才做,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你可以不采取行动,但是你不能没有这个意乐。如果你对于大乘经典佛菩萨所说的功德,完全不生好乐,那我看你菩萨的戒体,就算没有失掉,也非常羸弱。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菩萨的意乐,就像如贫得宝,贫穷人对宝的珍惜爱重,爱乐珍重。虽然我现在可能在生命规划的第一个目标,我先调伏现行烦恼,这个十年当中是我的目标;我对于修习广大的善法、度化众生,暂时不做,可以理解,绝对可以理解。但是你一定要有这个爱重作意,否则你菩萨的根本,就会失掉了。这个地方,我们先讲心态。到此为止,其实真正的六度的方法是在后面。它这个地方先讲菩萨六度的功德,根本功德──菩提心、空正见;开展出来,六度有它差别的功德。布施破除悭贪、贫穷,增长你的财富、福德资粮;持戒破除你的罪业,破除三涂果报,成就尊贵身、成就禅定。这个功德讲完以后,他要建立一个意乐,正确行菩萨道的心态,心态有了以后,他后面就讲如何修六度。无著菩萨是这样的安排次第。

    这个地方等于是,我们一个人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你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就算你善根稍微差一点,你有无穷的希望。我们可以这样子讲:生命虽然有过去、现在、未来,从佛法的角度,它重视你的未来,它不管你过去怎幺样。你看佛法经常讲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都是这样子讲。说你这个屠刀拿了很久,没关系,你随时放下,你就有希望。是不是!就是说不管你过去是怎幺一个相貌,你要有想改变的意乐。诶,你这个人就有希望。所以大乘佛法,大家希望掌握精神,就是「绝不放弃」,我现在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不放弃,你就永远存在希望。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分卷阅读 第四七卷
    第四七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五五页,「寅二、随喜作意」。

    第四七卷

    我们学习佛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明白宇宙人生的真实道理。一个人在生命当中,他会出现种种安乐的果报,比如说富贵、长寿、庄严,乃至来生能够往生净土,他会出现安乐的果报,这当中一定有他的道理。反过来说,一个人在生命当中会出现痛苦,他会出现贫穷、卑贱、丑陋,乃至于来生到三恶道去,这当中也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当我们能够掌握痛苦跟安乐的真实道理,我们就能够对生命产生正确的改变,所谓的离苦得乐。生命的真实道理,应该是什么相貌呢?我们可以简单的作一个理解。简单的说,生命的相貌就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的相貌是相续而变化的。主导这个生命的水流,有二种的力量:第一个力量,是我们前生种种的造作所熏习的一种业力,我们叫做先天的力量,这个先天的力量,可能是善良的,也可能是邪恶的。所以在我们的生命水流当中,我们不可以否认:的确有前生的力量在影响着我们。我们前生所留下来的这种等流势力,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一种先天的力量。第二个就是我们后天的努力,我们开始修学佛法,透过佛法的修学,创造一种清净的力量,来扭转、改变前生的力量。所以我们对生命的了解就是:生命的水流是由先天的力量跟后天的努力,这二种力量的结合。这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了二个选择:第一个,我们放弃努力,我们内心当中就是心随妄转,我们完全由前生的力量来主导我们。我们遇到人事的因缘,该起烦恼还是起烦恼;你在过去的因缘当中,会造作什么业力,你还是造作什么业力;那你应该受什么痛苦,还是受什么痛苦:这个叫做「流转门」,你的生命会在这种流转的力量当中,不断痛苦的重复,历史重复。因为你没有作出改变,你会被过去的力量牵引着,产生一种惑业苦的恶性循环。第二个,我们想要产生一种新的力量,来扭转这种过去的力量,这个时候叫做不随妄转。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产生一种清净的力量,把过去邪恶的力量慢慢的消灭、把善良的力量慢慢的增长,这个时候我们进入到一种「还灭门」,所以我们基本上是有二种选择。当我们选择今生要做一些努力,来扭转过去的力量,那应该怎么努力呢?在本论当中,它提出了三个重点:第一个,你要确定你生命的目标。你到底希望你的生命,有什么样的结果?你要先把你的结果订出来──「我要成佛」,成佛当然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这个事情太大,我要先往生净土。怎么往生呢?我今生必需有一些戒定慧的功德、有念佛的功德,你必须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我们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当我们生命有一个目标以后,第二个,你要培养一个正确的观照力。我们都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当中,都不是非常平静,因为我们内心有一种先天的力量,我们过去有很多很多烦恼、妄想的力量累积在心中。我们虽然确定了目标,但是当我们要趋向目标的时候,会打很多很多的妄想,给我们作错误的引导。所以我们必须有我空、法空的智慧,一次又一次的来化解心中的妄想。你不能有一次的错误,妄想它会用不同的相貌来引导你,告诉你放弃努力,告诉你往错误的方向去。你必须每一次都要很正确的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来化解你过去所留下的这些妄想,这就是破除遮障。当我们有观照力、有目标以后,能够破除遮障,这样还不够,要实际的付诸行动,就是六波罗蜜的修学。本科的「彼入因果」,就是告诉一个菩萨:当我们已经具足了目标,而且也正确的开始化解心中的颠倒妄想,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彼入因果」就是劝勉菩萨要付诸行动,实际的透过六度的修学,来积集我们成佛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在这一科当中,它是讲到「作意」,就是说我们要修学六度之前,你必须产生三种的心理准备:第一个是「爱重作意」,第二个是「随喜作意」(这个地方写「随善作意」,这个「善」写错了,应该是「随喜作意」),第三个是「欣乐作意」,三种作意。这个都是我们在修学六度之前,应该要具足的三种心理准备。我们看「随喜作意」:

    寅二、随喜作意

    什么叫「随喜作意」呢?

    又诸菩萨,于余菩萨六种意乐修习相应无量善根,深心随喜。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随喜意乐。

    这个「菩萨」,已经作好一个菩萨的准备。菩萨要准备什么呢?准备他的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个菩萨已经准备,有资格来修行了。他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个状况。什么状况呢?「于余菩萨六种意乐修习相应无量善根」,他看到了其他的「菩萨」,依止「六种」广大的「意乐」,「修习」波罗蜜,而成就了种种的「善根」。诶,他看到隔壁的同参道友,有布施的善根、有强烈持戒的善根,有强烈忍辱、禅定、智慧的善根出现,而这个菩萨在这一方面是比较薄弱。这个时候,菩萨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佛陀告诫菩萨们:「深心随喜」。这个「深心」不是嘴巴讲,是你出自内心,对他所成就的善根欢喜赞叹。「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随喜意乐」,这样子叫做「随喜作意」。这个地方是说,当然我们菩萨应该要发菩提心,就是你会受戒,我们受戒的时候,诸位能够回忆得到,我们刚始受戒的时候,缘境发心。我们那个时候所发的心,对十法界许下了: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的愿望,那个时候是非常纯真圆满的愿望。但是,当这个戒体成就以后,我们开始付诸行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事实,就是我们虽然发愿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但事实上,我们的时间有限的、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今生的时间,不可能修习一切功德,不可能。所以这个时候,菩萨必须务实的给自己有一个明确的、短期的目标,我必须先成就我自己能力这一部分、我自己有兴趣的这个善根。我可能先成就布施的善根,或者先成就持戒的善根,或者先成就禅定、智慧的善根。也就是说,初学菩萨他在修学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为时间有限,功德无量,以短暂的时间追求无量的功德,到最后一事无成。所以菩萨必须要务实的,给自己有一个次第来修学,所以因地的菩萨,他的善根是差别的,你只能够走你自己的路。这个时候,菩萨为自己布局一个自己的道次第,他先成就哪一个善根。但是有一个地方要注意:你这个善根比较薄弱,别人有善根出现的时候,我们有二个选择:第一个,我们嫉妒、排斥,乃至破坏对方。这样的后果,我们跟这个法门结下恶缘,以后我们要成就这个善根就障碍重重。第二个,我们看到这个功德,我们自己在今生、或者短时间当中,我们还没有能力成就,但是别人成就了,我们表示随喜赞叹。这个时候,我们跟这个善根先结下一个好的因缘,先打一个好的招呼,以后你要修习这个善根的时候,就非常的顺利。所以佛陀慈悲,为菩萨尔后的修学,先作一个布局。就是说,没有错,菩萨刚开始修学的时候,必须要依止自己的能力、兴趣,成就自己生命当中的善根;但是当我们遇到其他的菩萨有殊胜善根的时候,我们应该深心随喜。也就是说,前面的「爱重作意」,是菩萨自己要努力修习自己的善根;这个地方是,当善根在别人(身上)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表示「随喜」,是这个意思。

    寅三、欣乐作意

    又诸菩萨,深心欣乐一切有情六种意乐所摄六种到彼岸修,亦愿自身与此六种到彼岸修恒不相离,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欣乐作意。

    这地方「欣乐」的意思是说,「又诸菩萨」,这个「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也具足空正见,他「深心欣乐」,他出自内心的希望,这个「欣乐」就是希望,他希望「一切有情」,也能够具足这「六种意乐所」成就的这种波罗蜜的功德。也就是说,他不但希望自身能够成就六种波罗蜜多,他也希望「一切有情」能够成就「六」波罗蜜多,乃至于成就佛道为止,这样子「菩萨修此六种意乐所摄欣乐作意」。这个地方,「爱重作意」是偏重自身的功德;「随喜作意」是别人的功德,我们表示随喜。这个地方意思是说:前面二种功德都是约着已经成就的,我自己已经成就的,我要爱重珍惜,不要让它破坏;别人已经成就的,我们随喜;这个「欣乐作意」,是还没有成就的功德。菩萨对于波罗蜜多的功德,在自己跟他人还没有成就的时候,应该什么心情呢?「欣乐作意」。我希望自己能够成就,也希望他人可以成就,菩萨要有一种跟别人分享功德的胸量,不要独占。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在秦朝末年,刘邦跟项羽,如果从他们二个个人的功德来说,项羽的才华是远远超过刘邦的,从世间法的功德来说,他的军事能力、魄力、霸气都超过刘邦。但是刘邦有一种很特殊的功能,这个人胸量非常大,他这个人有功德愿意跟人家分享。项羽这个人个性太自私,刚愎自用,只要他的属下意见跟他不合,他就排斥。你看刘邦旁边的大将──萧何、张良、韩信这几个文武大将,都是曾经侍奉过项羽的。但刘邦他能够在打天下的时候,愿意把功德跟大家分享,结果刘邦就把项羽打败。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菩萨会在生命当中,遇到很多很多即将成就的功德,我们一定要跟别人分享。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比如说你今天筹备一个活动、或者你掌握一个因缘,这是广大功德。但是你能够很理性的,这个工作该给谁做,对众生会产生利益,你就能够无私的把这个职位让出去,不一定什么事都要自己独享。你有这种胸量,你以后就有这样的福德、有这样的功德成就的因缘。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劝我们:菩萨对于还没有成就的功德,应该要有一种「欣乐」,希望一切有情来分享的心情,这样一个有胸量的菩萨,才能够招感广大的福德。这个地方是针对还没有成就功德的一种愿望。这个地方是讲到我们修六度有三种的准备:「爱重作意、随喜作意」跟「欣乐作意」。

    子二、显得胜利

    我们听闻这三种作意以后,有什么样殊胜的功德?

    若有闻此菩萨六种意乐所摄作意修已,但当能起一念信心,尚当发生无量福聚,诸恶业障亦当消灭,何况菩萨?

    假设「有」一个众生,他听「闻」了「菩萨」能够依止这「六种意乐所」产生的三种「作意」──爱重、随喜、欣乐三种作意,这种情况,我们对这三种「作意」的功德,有二种的差别:第一个,「但当能起一念信心」。就是说我虽然对这三种作意,目前还没有办法真实成就;但是我觉得这三种作意是一个功德相,你生起一种随顺欢喜的心情,虽然你还没有成就,但是你有「一念」的「信心」。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尚当发生无量福聚,诸恶业障亦当消灭」,你就能够产生无量的福德。你过去因为贪瞋痴所造的罪业,也因为你对这三种意乐随喜赞叹的「信心」,这些罪业还没有得果报的,就「诸恶业障亦当消灭」,就失去了得果报的力量,这只是「一念」的「信心」而已;「何况菩萨」如法真实的去修行这三种意乐,那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了。这个地方是讲到,我们能够产生三种「作意」的殊胜功德。这个地方,有些人会提出疑问说:一念信心就产生这么大的灭恶、生善,这个道理在哪里?我们从道理上来说也好、从自己生命过去的经验也好,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生命要产生重大的改变,一定是内心要先改变,就是信念的改变。你说你偶尔去造一个善业,这个善业不一定能够产生广大的改变;但是你内心当中,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对生命目标的改变,这个改变就是一个大方向的改变。

    我们讲一个实际真实的故事,给大家作一个参考。在法国有一个大的企业家,很有名的企业家,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百货公司的小店员。他本来平常的工作就很平凡,但是后来遇到经济不景气,他的公司裁员,他就被裁员裁掉,就失业了。失业以后,再找工作,找不到了,因为他那时候已经中年四十几岁了。后来他的太太、儿子离开他,孤家寡人一个,又找不到工作,就丧失了对生命的奋斗,每天喝酒过日子。后来他觉得人生实在没有意思,就想要自杀。自杀的时候,他跟朋友讲到要自杀的念头,他朋友说:既然你要自杀,那你也不急着一时,干脆我带你去给人家算算命,看看你有没有什么希望。既然是这样子,他就听他朋友的劝告,找一个年纪很大的吉普赛人算算命。这个吉普赛人看起来有七八十岁,年纪很大了,他把他的八字一看:唉呀,不得了!他说:你呀,你是拿破仑的转世啊。(哈──)他说:怎么可能我是拿破仑转世,我是那么平凡?没有错,我一生算命从来没有错过,你的确是拿破仑的转世。哦,这个人就相信了。但是他不知道是谁,因为他没读多少书。从今以后,他去图书馆,把所有的资料全部找出来,开始研究:我前生是,我应该继承拿破仑拿破仑拿破仑拿破仑拿破仑的功能。他就开始研究拿破仑的思想,拿破仑做过什么事情。这个时候,他的生命产生了变化。很奇怪,他过去应征,老板一看到他就拒绝;这个时候,老板看到他很欢喜,雇用他。而且慢慢慢慢很快就能够展转的升迁,到最后,他变成好几家连锁店、百货公司的老板,后来成为法国一个非常伟大的企业家。后来很多杂志去访问他说:你到底是不是拿破仑转世?他说:讲实在话,我不是拿破仑转世,但是当时我把自己观想成拿破仑,对我的确有很大的加持力。所以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讲这三种意乐干什么?就是你作好准备没有?我们一个人要相信一个道理: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内心,叫做自我设限。我们往往在修习波罗蜜之前,内心就出现很多的名言:这个我没办法,这个他做得到,我做不到的。你这样的一个思想,你根本就不可能,你障碍你自己。就像马戏团,你看马戏团很多的大象。有一次马戏团发生大火,很多人往外面跑。后来这个马戏团的老板也往外面跑,他要跑的时候往后面一看:唉唷,他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个大象只要被关了很久的、中年以上的大象,它跑不动了,它活活被火烧死。比较年轻的、刚刚抓到的大象,没有关很久的,它就跑出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大象长时间被关,它只要一动,就遇到铁栏,它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在它的心中,它没有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来化解因为失败……。失败本身是一个果报,它不是重点。我们现在比较在乎的是:当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负面情绪,这种,他果然成就一代的事业。我们每天观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经常把自己观想成、,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加持力。这就是佛陀告诉我们为什么要修习意乐、为什么他只是一念的信心,因为他已经为生命的广大功德,呈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种。所以这是佛陀讲三种作意、六种意乐的主要目的,就是应该要为未来的波罗蜜作好准备。负面情绪,你没有化解,产生一种累积,累积久了就产生自我设限,这个地方是一个心理障碍。今天我们比较在乎的是这个,不是失败本身,因为失败只是生灭法;但是这个失败以后,他心中所留下的这些痕迹,会使令一个菩萨裹足不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佛到现在,很多人已经成就了广大功德,我们还在原地打转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我们自我设限。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实世间的道理跟佛法的道理是一样,只是目标不同,他能够从一个小小百货公司的员工,他观想他是拿破仑,他果然成就一代的事业。我们每天观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经常把自己观想成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加持力。这就是佛陀告诉我们为什么要修习意乐、为什么他只是一念的信心,因为他已经为生命的广大功德,呈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种。所以这是佛陀讲三种作意、六种意乐的主要目的,就是应该要为未来的波罗蜜作好准备。

    庚六、差别(分二:辛一问;辛二答)辛一、问

    「差别」当中有二个:一个是「问」,一个是「答」。我们先看「问」的部分:

    此诸波罗蜜多差别,云何可见?

    这个六「波罗蜜多」的修学内涵,它种种的「差别」相,我们应该怎么知道呢?前面的几科都是在讲心理的准

    备,这个地方是讲实际的行动。我们看回「答」的地方:

    辛二、答(分二:壬一总标;壬二别释)壬一、总标

    应知一一各有三品。

    每一个波罗蜜多,都有「三品」的差别,有「三品」修学的差别相貌。

    壬二、别释(分六:癸一施;癸二戒;癸三忍;癸四精进;癸五静虑;癸六慧)癸一、施

    「别释」当中六科:「一、施;二、戒;三、忍;四、精进;五、静虑;六、慧」。我们先看布「施」的修学差别:

    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

    从修学次第来说,我们先讲「财施」。我们菩萨设定了人生目标,也开始用空观来化解心中的自我设限、心中的妄想;然后我们在付诸行动的时候,第一个行动就是布施:我们应该把我们用不到多余的财物,布施给须要的众生,来消灭众生的贫穷,这是菩萨采取行动的第一个方式。第二个是「法施」:「法施」就是以利他的心,为人宣说佛法。前面的「财施」,是消灭众生外在的贫穷;这个「法施」,是对治众生内心的愚痴。就是说,一个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不明白生命的道理。不明白道理怎么办呢?

    就完全跟着感觉走,他有什么感觉,就往这个感觉方向去活动。现在我们跟众生开示:你不要再跟着你的感觉、跟着你的情绪活动,你要根据佛法的道理来作判断──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如何离苦得乐、趋吉避凶?你要让他明白这个道理,这叫「法施」。第「三」个是「无畏施」:「无畏施」就是我们用种种安慰、鼓励的言词,使令众生远离恐惧跟怖畏的痛苦。就是他有这个苦恼、怖畏,你跟他开导开导,把心中的障碍破除掉;因为他有苦恼的时候,他没有办法修行,就障碍在那里了。菩萨有善巧,把他的障碍化解掉,使令他能够远离痛苦、怖畏的障碍,然后继续的往前走,叫「无畏施」。这三种布施,能够使令菩萨有什么好处呢?能够成就广大财位的福德资粮。

    这个地方的布施,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地方的布施,我们从唯识的经论当中,佛陀在讲布施的时候,提出一个重要的讯息,就是你布施的时候,要用欢喜心布施。比如说你今天做僧团执事也好、做自己种种的弘法事业也好,你这样的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果你是一种心不甘、情不愿的嫌恨心,以嫌恨心来布施,以后也会成就安乐的果报;但是这个果报,有很多的障碍。就是你得来非常辛苦,你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很多的折磨,才得到这个广大的财富、这种福德的资粮。如果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既然你选择这件事你要做,你用欢喜心来布施,你以后得到这个广大福德的时候,非常的顺利,你就很自然生长在一个富贵的家族,很容易得到广大的福报。所以这个地方的布施,你的一个心态,对未来的果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我们采取行动的第一个──布施。

    癸二、戒

    戒三品者: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这个地方讲持「戒」的差别内容:第「一」个叫做「律仪戒」。「律仪戒」主要的目的,就是远离身口意的过失。远离过失为什么叫「律仪戒」呢?我们简单解释一下。果公上人解释什么叫「律仪」呢?他解释得很简单:就是「法」。这个「法」就是一种轨范,这个「戒」就是警策的意思。就是说,佛陀为了让菩萨远离过失,设立很多的轨范来警策菩萨──什么事是不应该做的。所以这个地方是偏重在断恶,「律仪戒」偏重在止持的断恶,是成就法身的因缘。第「二」个「摄善法戒」。这个「摄」就是积集的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在生命当中,积集种种善法的功德,这个地方的善法,主要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善法。这个地方有人质疑说:这个「摄善法戒」是有六度,菩萨在产生行动的时候,也有六波罗蜜,那这有什么差别呢?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在修行六波罗蜜的时候,那是一个广大的所缘境,是整个十法界有情、无情广大的所缘境。但是这个地方的「摄善法戒」,是佛陀在这个广大的所缘境当中,选出几个重点,加以明文规定:这些你不做,一定要犯戒,就是在广大的所缘境当中,找出几个纲要,才后订出一个轨范,让我们来遵守。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摄善法戒的第一条「不供三宝戒」,

    你要修习善法第一件事情──归依三宝,就是对佛陀的礼拜、赞叹、归依。如果菩萨一天当中,对三宝都没有礼拜、赞叹、归依,这样子就犯戒。所以这个地方的「摄善法戒」,就是把对六度的修学,提纲挈领的加以明文规定。第「三、饶益有情戒」。前面的二个戒──断恶、修善,是成就自利的功德;这个地方是属于利他的功德。「饶益有情戒」,主要就是菩萨的四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用四种法门使令众生成就世间的善根,乃至于出世间的善根。这个是持「戒」的「三品」。

    这个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二个都是修习善法?我们这样讲好了:布施本身,他心中是没有愿望的,他可以说是随心所至,他刚好遇到因缘,触动他布施的心,他就布施了,他有因缘才做;持戒不同,要持戒之前,他一定先有戒体,有一个「要期誓愿」,他一定要先发愿才能够持戒。所以持戒是一个有目标的行为,布施是没有目标的,他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我们要知道,一个有目标的行为,他是一定要做,这个时候,它就会产生一种调伏的力量,因为你一定要做,你别无选择。你遇到障碍的时候,你要自我克服。所以持戒为什么功德超过布施?因为持戒是有目的的行为,他有愿力在资持,有戒体,一种「要期誓愿」。所以持戒是二六时中「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它是长时间的。当然这个戒体,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一次我们净律寺传了一次在家的五戒、菩萨戒,我发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这次净律寺传戒,有四百个在家居士参加,将近四百个。四百个当中,差不多将近三分之一,一百多个是重受的。但是诸位不要以为重受,这个人不可思议,好象要求增上戒,不是这个意思。在家居士的重受,如果你去了解,他们叫做「补戒」,修补的「补」。就是说,他的戒体羸弱了,他的戒体甚至受到伤害、破坏。那怎么办呢?他也不想忏悔,反正哪里有地方传戒,再去受一次吧!受一次回来又破坏了,再重犯,再受一次。所以我作过很多的调查,很多的道场,几乎重受的非常的多。当然义德寺和尚尼也是大悲心,要传受这个戒体,但是这个地方,我想我们以后要面对一个问题:「受戒易,守戒难」,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说,我们今天发心创造一个因缘,让他能够缘境发心,得到一个心中的愿望,他生命当中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我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要自我改造。这是一个很好的戒体,一个愿望产生,一个愿望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他回去以后,这个戒体保存不住。所以我们身为一个僧众,我们的责任,不但是给众生戒体,还要告诉他怎么保护戒体,这有二个重点。我自己把这个因缘思惟了一下,我觉得:在家居士,乃至于出家众也好,他的戒体会羸弱、会破坏,有二个因素:第一个,长时间没有听闻佛法。一个人没有听闻佛法,对于佛法的甚深功德,开始模糊、淡忘了,然后内心当中就心随妄转,什么目标理想完全放弃。他当初很认真的缘境发心,得到戒体,这个戒体放在旁边,妄想主导。当然,一个人目标已经不明确的时候,你怎么抗拒你的欲望呢?所以长时间没有听闻佛法,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二个,他虽然听闻佛法,但是没有把佛法的功德跟戒体作联想。就是这个戒体在他的生命当中,它的价值、它的重要性没有被强调。比如说,生命当中的功德、世间的功德,我们后面会讲到富贵、健康、长寿、庄严;出世间的功德,解脱、涅槃:你应该把这些功德跟戒体联想在一起。为什么你来生能够得到尊贵身?因为有戒体。为什么你能够远离病痛?因为有戒体。为什么你能够产生种种的富贵?因为有戒体。你必须要在心中,把戒体在生命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断的强调出来,这个时候你保护戒体的心很强,就像德瓶一样。如果你受了戒以后,你只是在缘境发心的时候,发了一个愿,回去以后,把戒体丢一边,这个戒体一定是羸弱的,它在你生命当中不可能产生能忆、能持、能防,不可能。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戒体是阿赖耶识的一个善种子。诸位研究唯识都知道,这个种子是一个生灭法,它不是涅槃(是不会改变、永远不生不灭),它是会改变的。会改变的意思就是说,你去思惟它,它就会扩大,你不去忆念它,它就消失,这个叫做戒体。你不要以为你得到戒体,好象一劳永逸,永远就是这么大,不是这个意思。它是一个种子,它是一个剎那灭的种子。所以佛陀鼓励我们受戒,但是佛陀警告我们:你得到戒体以后,要「常忆受体」,不断的忆念你心中的那个愿望,对你的生命有多重要!如果你的生命遇到选择的时候,你宁可放弃暂时的生命,而追求你这个清净广大的愿望,因为这个功德会带给你安乐。如果你这样子想,你戒体是永远不会破坏的。这个地方持戒跟布施的差别,就是因为它有一个要期誓愿,它是一个有目标的行为,所以它产生灭恶、生善的力量,是超过布施的。

    癸三、忍

    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

    这个「忍」简单的定义,就是于诸境缘安忍不动。遇到什么境缘呢?这个地方讲出三种的境缘:第「一」个「耐怨害忍」。这个「耐」就是忍耐,这个境缘指的是「怨」家,一个有情众生的怨家,对我们种种身口二业的伤「害」,我们应该安「忍」不动,这第一个境缘。第「二」个,菩萨在行菩萨道,在布施、持戒的时候,不是只是有情,还有环境,「安受苦忍」。这个地方的环境,前面的这个「怨」,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众生,这个地方是一个没有明了性的环境。你要去行菩萨道,你要布施、持戒,这个环境有时候不是很顺利,比如说炎热、或者是饥饿、寒冷等等,你为了要成就你广大六度的功德,你要安忍,你别无选择。第「三」个「谛察法忍」。这个「谛察法忍」是非常重要,是前面二种忍辱的根本。就是说菩萨为什么能够对怨家的伤害、对环境的逼迫产生安忍呢?他主要的理由就是「谛察法忍」,他能够「谛」,能够真实的观察诸「法」实相,而在诸法实相当中,产生安住不动,这个是对真理的安住。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刚开始是一个贫穷的人家,我们没有珍宝,我们开始布施、持戒,让我们这个贫穷的内心,产生布施、持戒的功德,以布施、持戒来庄严自己。成就庄严以后,你就要注意一个问题:如何保护功德?所以《金刚经》就是在讨论「如何保护功德」?菩萨发了菩提心,也成就了广大的布施、持戒的功德,这个时候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内心很多负面的情绪,很多的盗贼要偷走我们已经成就的功德。这个时候佛陀劝我们说:你应该怎么安住呢?你要安住在真理,不要安住在感觉,不要老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已经有很多的功德林,但是我们还没有成佛,我们要经常保持戒慎恐惧,因为功德随时会破坏,很多的盗贼,二个眼睛一直瞪着我们的功德,想要偷走的。所以我们遇到逆缘的时候,要思惟二个道理来保护自己:第一个安住在业果的道理,来降伏其心。我们今天遇到这个环境,这样的怨家跟环境完全没有关系,是我们心中的业力变现出来,我心中如果没有这一部分的罪业,我一定不会招感这个果报,你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这是一个业果。第二个你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那就更圆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有的躁动、所有的瞋恚都是因为对立产生,我不能改变别人,我起码可以改变自己,我把这个自我意识拿掉,回归到一个平等法界,没有能所,这时候也可以安住。总之,诸位要记得一个观念:我们内心开始不平衡、躁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讲任何话、千万不要作任何的决定,因为你这个时候所作的决定、所讲的话,对你的功德会产生致命的伤害。所以一个菩萨,我希望跟大家共享的就是:你不但要努力的积集功德,你要知道怎么样保护你的功德。就是你心理不平衡的时候,什么事都不要做,赶快去佛前忏悔,然后用道理来降伏自己,等到平静以后,再采取行动。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分卷阅读 第四八卷
    第四八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五七页,「癸四、精进」。

    第四八卷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修习六波罗蜜的差别内容。前面一科的忍辱,是「于诸境缘,安住不动」,就是我们对于已经成就的功德,应该要善加保护;否则,如果我们没有安住真理,而跟着感觉走,一旦失控,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那就前功尽弃了。所以这个忍辱,是对于已经成就的功德的一个保护措施。这个「精进」呢?它的内涵是针对于你还没有成就的功德,你应该怎么去追求,这个地方是不同。

    癸四、精进

    精进三品者: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

    菩萨对于还没有成就的功德,应该产生三种的「精进」:第「一」个「被甲精进」,这个「被甲」,就是古时候战争之前,你要穿上以铁片做成的衣服,把这个身体先保护起来。这是表示什么意思呢?就是菩萨要成就功德之前,要产生一种坚定的愿望──你要成就什么功德?我发愿要持〈大悲咒〉三万遍、或者〈往生咒〉三万遍,等等。我发愿三个月当中,不管遇到什么环境,我不发脾气,三个月不发脾气。就个是你一定要有一个愿望,因为你没有一个目标愿望,你不可能进步的,这个叫做「被甲精进」。就是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很坚定的愿望,而这个愿望要能够超越你现在情况的。第「二」个「加行精进」,你实际的采取行动,有种种的方便、身业、口业的加行,来趋向你的目标,这叫「加行精进」。第「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这是把第一个「被甲精进」跟「加行精进」作一个总合,这就是我们在趋向目标的整个过程,一个初、中、后的过程。你刚开始趋向目标的时候,不能有「怯弱」,你说:唉呀!这个〈大悲咒〉三万遍太多了。你对目标刚开始的时候,不能有「怯弱」──勇悍,你相信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这第一个你不能有怯弱。第二个过程,我们知道你要成就功德,过程都不是很顺利的,外在的境缘、内心的妄想,你一定要能够「不退转」,坚持到底。第三个「无喜足」,当这个目标慢慢接近、功德慢慢出现的时候,你不能得少为足,功德还没有成就,你要继续的往前走,你的目标还没有达成,不要对这些路旁小花产生贪着,一定要「无喜足」,一定要把这个功德做圆满为止。这是佛陀劝勉我们:在拟定目标,要成就一个新功德的时候,要有三种心态:「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这是我们要成就一个新功德的三种心态。

    「忍辱」跟「精进」,它们二个也不是什么功德,但是它们二个对功德有保护跟增上的作用。所以印光大师说,菩萨道要成功有二大要素:第一个就是忍人所不能忍,你对已经成就的功德要能够忍辱;第二个行人所不能行,你不能得少为足,要不断的进步,对于没有成就的功德要赶快去追求。当然这个地方的「精进」,是对未成就的功德的追求。

    席维斯史特龙

    我在这个地方讲一个实际的故事,给大家互相勉励,这是真实的事情,这是有关于好莱坞一个国际影星的真实奋斗故事。这个人,他是一个美国籍的伊朗人,后来他在美国出生,但是他是出生在美国的一个贫民窟,一个卑贱的家庭。他的父亲整天喝酒,他的母亲一天到晚赌博,父母亲脾气非常暴躁,动不动就是又打又骂。所以这个小孩他从小在一个非常贫贱,而且不正常的家庭中长大,他心里面累积很多负面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之下,当然他就选择自暴自弃,随顺他过去是一个什么业力,就跟着业力而走,他别无选择。他到高一的时候就辍学了,就放弃学业,整天跟那些年轻人、无业游民到处玩乐。后来到二十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间一觉醒过来,他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他告诉他自己:我现在的生命有二个选择:第一个,我继续地这样的过下去,我如果这样过下去,我的父亲、母亲现在的情况,就是我的未来;第二个,我必须拟定一个新的目标,重新去开创我的生命。他现在面临二个选择,后来他觉得他应该作出努力,他知道很多人,因为身体的残障,缺手缺脚都能够开创出成功,为什么我四肢健全,我不能作出努力,来改造我的过去呢?他就离开这个家庭。他就想:我要做什么?第一个他没有学历,找工作没有办法;他也没有钱,不能做生意。他想一想:既然没有能力,就找出他自己的兴趣。菩萨在成就功德,一定要成就自己有兴趣的事,先成就第一个功德给自己有信心。他觉得他对表演、演艺工作很有兴趣,他这个时候就去好莱坞应征。但是他先天有一个缺陷,他嘴巴是歪一边,歪得很严重。所有的导演跟他面试以后都说:不可能,你这个嘴巴歪一边,你不可能做演员。他所有的面试都被拒绝,但这个人没有放弃。他说:好,我不能做演员,那我就去好莱坞公司扫厕所(哈哈),你这个导演总要去上厕所,我就有机会跟他们接触,建立一个关系。他就去好莱坞公司应征扫厕所,白天扫厕所,晚上在垃圾堆里面找一个破旧的车子,就住在那个破旧的车子里面。然后他一方面说:我要做演员,我自己要好好的先编剧,编一个剧本让自己来演。他就把所有世间上的那些好的剧本,晚上好好研究,点一个小灯泡,把这些剧本好好研究。他就开始写,写一个人怎么奋斗的一个剧本。这当中,他扫了三年厕所,他只要看到电影公司的人员进来,就把这个剧本给他看。诶,写得不错。他说:那你这个剧本可以卖给我吗?他说:我不卖,我一个条件,我必须做这个剧本里面的男主角。所有的导演说:不可以,你嘴巴歪一边不可能,你今生不可能做演员。他说:你最好趁早放弃这个希望。他在扫厕所的过程当中,每一次都把剧本拿给电影公司,都遭到拒绝。他在三年当中,被拒绝了一千三百七十五次。他曾经要放弃他的努力,但是他告诉自己:如果我放弃了这个目标,我生命就没有存在价值,我未来的生命就像我父母亲现在的情况,我就是一个行尸走肉,那倒不如去死算了。所以他告诉他自己:他生命当中只有二个选择:第一个达成目标,第二个自杀死亡。他有这种必死的决心以后,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当你下定决心,这个时候生命的环境就有改变。就在一千三百七十六次的时候,他遇到一个导演来上厕所,他把剧本给他看,这个导演说:唉呀!你这个剧本写得太感动了,我愿意用三万五千块把你的剧本买下来。三万五千块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他可以放弃他的目标,追求这个小小的功德就不错了,三万五千块等于一百多万台币,他可以在生活上作很多的改善。但是他内心当中「无喜足精进」,他说:我不要一块钱,我一定要做这里面的男主角。结果他的真诚感动这个导演,导演就让他拍这部戏。结果一拍下来,创造了美国票房的奇迹。这个人是谁?就是席维斯史特龙,他演的第一部片就是「洛基」,他后来的片酬一片是二千万美金。好,我们可以回顾这个人的人生奋斗。我们经常会把自己的挫败归咎于因缘如此,反正我就是这种根性,我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不会去检讨自己没有作努力,这是我们一般人最大的问题。其实生命可以透过你的努力,作很大的改变。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的本性是空。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精进的时候,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为。虽然我们因为过去的罪业,会现出很多如梦、如幻的烦恼障、业障、报障;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这些障碍最怕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坚持。有时候我自己在拟定一个目标的时候、我在修加行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诸位可能也会有这种感觉,你精疲力尽的时候,其实在障碍你的烦恼,它也精疲力尽(诃──)。你说:诶,烦恼在障碍我,其实对方也精疲力尽。这个时候谁能够战胜对方呢?就是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其实我们在过去的修行当中,很多都是差一点点就成功,结果你放弃了。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告诉我们:「无怯弱精进、无退转精进、无喜足精进」,你相信事在人为,你只要努力,所有的功德都可以成就,这个地方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态。

    癸五、静虑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事静虑。

    前面的四种功德都是一种散乱的状态,这个地方的功德是比较精致的。这个「静虑」的第「一」种功德「安住」,就是我们心中要有一个所缘境,然后面对这个所缘境,专一安住、相续安住,来调伏我们攀缘的心──攀缘过去、攀缘现在、攀缘未来的心。第「二」个「引发静虑」,这个「引发」是「引发」什么东西呢?就是在禅定的心中,能够「引发」种种的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当然神通是比较殊胜,你一个人心寂静的时候,你对一些事情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直觉,你常常静坐的人,你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也会有一些直觉的判断,这个就是寂静的力量所引发的一种特殊功能。第「三、成所作事静虑」。前面二种静虑都是一种自身的受用,这个「成所作事」就是你在禅定的心中,能够成办很多利益众生的事业,很多菩萨在利他的时候,都是在三昧当中成就。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龙树菩萨的《智度论》上说:这个忍辱是于诸境缘安住不动,这个静虑也是于所缘境安住不动,这个地方有什么差别呢?忍辱的安住是比较粗糙的,禅定的安住是比较精致的,所以这个地方有粗细的差别,是这个意思。

    癸六、慧

    慧三品者:一、无分别加行慧;二、无分别慧;三、无分别后得慧。

    这个地方是讲智「慧」的抉择。这个智慧的成就有「三」种的差别内容:第「一」个是「无分别加行慧」,为了成就无分别智而产生的加行智,其实这个无分别加行慧就是加行智。加行智有三种的差别:第一个闻慧,第二个思慧,第三个修慧。就是我们透过心中一个名言的思惟,而产生智慧。比如说,我们前面说的四寻伺,对于这种名言、自性、差别的一种分别,这样的一种分别,是要假藉名言而产生的,这叫加行智,这个包括闻思修。这个「无分别慧」是讲证,已经证入了真理,就是无分别智证入了真理,这个时候,如如智而入如如理,是能所双亡、诸相叵得,这无分别的根本智现前。第「三」种是「无分别后得」智,就是以无分别智作基础所产生的后得智。其实后得智是有分别,为什么这个地方说无分别呢?这个地方意思是说,它是以无所得为根本而产生的分别。它是分别什么呢?这当中有二个分别:第一个分别佛法的差别,第二个分别众生的根机,这个时候才能够善巧的说法,这个叫做「无分别后得」智。简单的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智慧是一个人的眼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应该判断──应该往东边去?往西边去?要作一个方向的引导。这个所有的功德,智慧是最重要,因为你的抉择、判断力,如果一念的差错,可能会让自己前功尽弃。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把这个智慧的重要性作一个说明。优婆多尊者有一个弟子,出生在一个小国家的乡下地方(因为印度有十六个国家),以前是一个很贫穷的人家,后来他觉得人生是非常苦恼,就拜优婆多尊者为师父,修习禅定。他长时间的专注,就从初禅到二禅,从二禅到三禅,乃至于到四禅,成就了四禅。而且他在禅定当中,又成就了五种神通,这个时候是一个过人之法,那不得了。他有一天在禅定的时候,他打了一个妄想,他想:我现在有了禅定、又有神通,我如果能够回到我过去的家乡,看看我过去的亲戚朋友,他们会对我很多很多的赞叹。就起这个念头。当然这个念头是一种妄想,他应该要把它消灭,结果他没有选择消灭,他随这个顺妄想,就离开了他的处所,回到家乡。回到家乡以后,他就显神通,很多人看到他显神通,就报告国王,国王很欢喜,就把他请到王宫去作种种的供养。后来他长时间在供养当中,一个人处在富贵的境界,又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就容易放逸,就把禅定给失掉了。禅定失掉以后,国王就把他赶出去。没办法,他也没有一技之长,就做一个乞丐。他做乞丐乞讨的时候,又感染细菌,双目失明,做一个乞丐又双目失明。后来有一天,优婆多尊者在禅定当中知道这件事,就告诉弟子说:诶,我们去哪一个地方看看某某人好不好?大家说:好,这个人有禅定,有四禅又有神通,我们去参访参访他。结果优婆多尊者到了他的家乡时候,看到有一个人在路旁,又贫穷、又骯脏、双目又失明的乞丐。优婆多尊者说:这个人就是当初的那个某某人。他本来有四禅、又有神通,一念的差迟,变成一个乞丐又双目失明。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你对于你心中所产生的妄想,你一定要好好地判断:它是一个功德相?还是一个过失相?一定要产生一个正确的判断抉择。当然你要能产生抉择,你要不断的听闻经律论三藏的智慧。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前面的五度是没有眼睛的,如盲;这个六度(智慧)就是一个正确的引导。我们前进到前面有一个坑的时候,要善知回避。印光大师也说:修行人,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这句话就是智慧的观照。好,我们看「庚七」的「相摄」,先提出一个「问」:

    庚七、相摄(分二:辛一问;辛二答)辛一、问

    如是相摄,云何可见?

    这个六波罗蜜多跟其他的善法,应该怎么样互相来「摄」受呢?前面我们是偏重在六波罗蜜本身的功德,这个地方是讲六波罗蜜跟其他的善法,彼此间互相融通的情况。我们看回「答」:

    辛二、答(分二:壬一标;壬二释)壬一、标

    由此能摄一切善法。

    壬二、释

    是其相故,是随顺故,是等流故。

    这个回「答」当中有二科:第一个先作一个总「标」。就是说六波罗蜜虽然只有六个法,但事实上,它的内涵

    是总「摄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法」因果。怎么说呢?「是其相故,是随顺故。」从因地上来说,「是其相故」,因为六度本身就是一个善法的体相。因为布施它所代表的就是无贪的相貌,你一个人经常布施,你内心就形成无贪的相貌;你经常持戒,内心就无过,没有过失;忍辱,你内心就会创造安稳的相貌;精进就是增上的相貌;禅定就是安住的相貌;智慧就是抉择的相貌。所以六度它本身就是一个善法的体相,这第一个。第二个「是随顺故」,六度本身不但是一个善法,他也因为这六种善法,能够「随顺」引生其余的善法。比如说惭愧,你因为有智慧,你也可以引生惭愧;信心也是这样,不放逸也是一样。就是说,虽然善法无量,但是我们只要具足这六种善法的根本,你自然能够「随顺」引生其余的一切善法。这就是所谓的「是其相故,是随顺故」,这个是约着善良的因地来说的。从果报呢?「是等流故」,所以它也能够引生一切世出世间的因果,因为它这个所有的因果,都是福德、智慧「等流」所引生的,没有一个功德离开福德、智慧另外有功德的,不可能,所以它是福德跟智慧的「等流」所引生的果报。所以这样子讲,你修习六度就具足了一切的善法,它的宗旨是讲这个意思。

    庚八、所治(分二:辛一问;辛二答)辛一、问

    如是所治摄诸杂染,云何可见?

    前面是讲到生善,这个地方讲破恶。六波罗蜜它所对

    「治」的这个「杂染」法,之间相互的关系「云何可见」?我们看看这个回「答」:

    辛二、答

    是此相故,是此因故,是此果故。

    「是此相故」,就是说这个六度本身,就是能够对治六种的杂染相。比如说,布施它能对治这个悭吝的相貌,你经常把这个多余的东西布施出去,你就能够对治你内心产生的悭吝相貌;第二个持戒,它能对治恶戒的相貌;忍辱能够对治瞋恚的相貌;精进能够对治懈怠的相貌;禅定能够对治散动的相貌;智慧能够对治恶慧的相貌:六度本身就是有对治六种杂染相,叫「是其相故」。「是其因故」,其实其他的杂染相都是从这六种相引生的,就是这六种相引生出来的其他杂染相。换句话说,你把这六种杂染相去掉,其他杂染相自然消失。「是其果故」,一切的痛苦也是由前面的「因」所引生,「因」消失,这个果报自然消失。这个七跟八这二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因地发愿的时候,是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但是你要知道:修行是要掌握它的根本跟枝末,「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不是你盲目的去修行善法就能够具足善法,不是这个意思。它的善法是相通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恶法也是相通,「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所以我们在断恶修善的时候,一个菩萨刚开始只要掌握六度的修学,你就具足断除一切恶法、具足修习一切善法,这二段是这个意思。就是你不要在六度当中另外追求,这个六度就具足了。我们看「庚九、胜利」:

    庚九、胜利(分二:辛一问;辛二答;辛三结)辛一、问

    第九是讲到功德利益,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所得胜利,云何可见?

    我们透过前面「六」度的修学,包括心理的准备意乐,乃至于实际的行动,这样子有什么功德呢?

    辛二、答(分二:壬一明世间胜利;壬二出世胜利)壬一、明世间胜利

    回「答」的地方有二科:「一、明世间胜利;二、明出世胜利」。先看「世间」的功德:

    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贵摄故,大生摄故,大朋大属之所摄故,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

    这个「菩萨」,他「流转生死」,表示说他还没有成佛,他还是一个因地菩萨。因地「菩萨」依止菩提心跟空正见修习六度,他因为布施的功德,能够「富贵摄故」,他在流转当中,成就大国王、大富长者的「富贵」,他不会堕落到贫穷的因缘。我们之前讲《八大人觉经》,菩萨要避免在贫穷的因缘当中出生,因为贫苦多怨、横遭恶缘。因为你有富贵,才能够产生广大利他的事业,这个后面会讲到为什么,因为他这不是为了自利,菩萨要让自己庄严,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布施。第二个「大生」,那更重要,这个「大生」就是成就圆满尊贵的色身。菩萨做一个卑贱的色身,因为破戒,结果做一只蚂蚁、一只小狗,你怎么能够让众生对你有信心?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你一定要得到尊贵身,而且是圆满的尊贵身,不能有欠缺。你要少一只手,有一点欠缺,这样的话也就不庄严。当然持戒能够使令我们在流转当中,成就圆满不欠缺的尊贵身。第三「大朋大属之所摄故」:因为菩萨修学忍辱,能够招感广大的同参道友、广大的眷属来跟他和合,成就一个广大的弘法事业,这当中很重要。我们一个菩萨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是一个如何能够结集大家同见同行,来创造广大功德。而这个时候,主事者的忍辱、包容、胸量就非常重要,你有这种胸量,就能够招感广大的眷属,能够成就广大的事业。第四「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菩萨面对广大的事业,能够作种种的加行,使令它成就。我们前面说过,他能够没有怯弱、没有退转、没有喜足,做什么事有始有终,绝不放弃。这个地方的绝不放弃,我希望我们平常就从小事情就训练自己有始有终。比如说你自己测试你自己,你内心是不是有这种坚持到底的功能,你可以测试一下。你拟定一个目标,我要拜一百部的《八十八佛》,你试试看,马上能够测出来。就是说我不管怎么样,好拜坏拜不管怎么拜,我一定要把它拜完。你先养成做什事都有始有终的习惯,这个对大家非常重要,重点还不在于你所成就的功德,重点是你要培养那种做什么事都有始有终的决心,这样你以后才能够在菩萨道,成就广大事业的加行。第五「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所有的「恼害」都是内心烦恼的「恼害」,一个人经常禅定静坐,没有恼害。「性薄尘垢」,这个「性」是内心当中,他的「尘垢」(这个「尘垢」指的是妄想)淡薄,当然这个烦恼是从妄想引生的。怎么知道烦恼是从妄想引生的呢?你看三界当中,欲界、色界、无色界,妄想打最重的是什么界?欲界,它的烦恼也最重。你看色界、无色界很少打妄想,他是在禅定当中,都是在无记的状态。所以一个人经常打坐,利根人是把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虽然烦恼没有断,但是他不动;退而求其次,中下根人,我一定要打妄想,有妄想就有烦恼,再来对治烦恼,也不错,至少我知道对治;真正高明的是,我根本让烦恼没有活动的空间。那你要知道为什么有烦恼?因为你有妄想。为什么会有妄想?就是你散乱。所以这个禅定,你一个经常打坐的人,你会发觉妄想比较淡薄,所有贪瞋痴的烦恼也跟着淡薄,这个禅定有这个好处。你一个人心淡薄,你作什么加行就会比较顺利了。第六般若,「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你能够通达这个「工论明处」,就是五明: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跟内明,通达一切世间法跟佛法的智慧。这地方是讲到世间的功德,我们看「出世」间的功德:

    壬二、明出世胜利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

    这个「出世」的功德有二方面:第一个从自利的角度来说,「胜生无罪」。在流转生死当中,菩萨因为修习前面的五度,产生一个圆满尊贵的果报,菩萨面对这个果报,能够「无罪」,不会产生放逸。「乃至」在成佛之前,他出现很多很多富贵的果报、庄严的果报、广大的眷属等等,菩萨都能够安然的通过去,「乃至」于成佛为止。从利他的角度,「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他能够善巧方便,以他的出世智慧,来成办众生的「义」跟「利」。这个「利」是偏重让他今生的安乐,「义」是来生的安乐。

    辛三、结

    是名胜利。

    这个就是六度的世间跟出世间的功德。这个地方,六波罗蜜的殊胜,它不共于一般世间法的地方,应该是在出世间的「胜生无罪」。修行人有二种人:第一种人,他不想起烦恼,不想起烦恼他怎么办呢?他逃避果报,灭色取空。我不敢去碰触我的烦恼,就产生远离了,趋向于偏空涅槃。第二种人,他知道我不能起烦恼,但是我不必去排斥这个庄严的果报。他广泛的修习布施、持戒,而且这个果报现前的时候,他能够「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当然有些人是根本不想从「百花丛里过」;但是诸位要知道,如果你的目标最后是要成佛,那你一定要从百花丛里走过去,因为你成佛一定要修六度,六度它一定会产生庄严的果报。这个时候,菩萨为什么能够走得过去呢?我们说过,因为菩萨他内心当中,有菩提心跟空正见,他有一个目标。他有空性的观照,他知道这个只是一个生灭之法,他要的是后面的摩尼宝珠,所以他有一个更深的思惟。所以重点不是我们把这个环境给切断了,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这地方六度功德,最主要的解脱就是「胜生无罪」,菩萨面对这些这功德,他能够不产生罪过;当然他不产生罪过,他是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的引导。好,我们看第十科,最后一科「互」相「决择」:

    庚十、互决择(分四:辛一举互决择意问多种;辛二显具一切引经证答;辛三乘征意趣;辛四答互助成)辛一、举互决择意问多种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互相决择,云何可见?

    前面的六度都是单一个别修行;这个地方是说「六」度彼此之间,应该怎样「互相」融通?怎样互相资助呢?提出一个问题。

    辛二、显具一切引经证答

    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施声说,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

    佛陀在「一切六波罗蜜多」的菩萨道上,他「有」的地方说这个法门事实上它的内容是具足六度的,但是佛陀就说:这个是布「施」,佛陀以布施来代表这个法门的修学;「有」时候佛陀说:这个就是持「戒」,其实这个法门是六度都具足,但是佛陀以持戒来作总摄;或者是以忍辱,或者禅定、或者精进、或者智「慧」。

    辛三、乘征意趣

    如是所说,有何意趣?

    这是什么道理呢?佛陀为什么有时候用一个法门来总摄其他法门呢?这当中「有」什么深「意」呢?我们看「辛四」的「答互助成」:

    辛四、答互助成

    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表面上我们讲六度是各别的修学,但事实上,当我们实际操作的时候,其实在某一个波罗蜜当中,都具足了其余的「波罗蜜多」来「互相助成」。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布施,布施你一定要持戒,你这个布施才能够如法的布施、才能够无过失的布施。你布施难道不须要忍辱吗?你布施的过程当中,内心会有障碍、外在环境会有障碍,那你一定要安忍,才能够把布施做圆满。布施一定要精进,你动不动就放弃了,你怎么布施呢?禅定,你不能有太多的躁动。智慧当然最重要,你要知道怎么布施,才能够给众生得到最大的利益。其实持戒也是这样,你要持戒,难道你持戒不须要忍辱吗?你不忍辱,持戒可以持得庄严吗?持戒的人整天散散乱乱的,可以把戒持得好吗?你要做一些定课,你心安住不动。你持戒一定要有智慧,没有智慧就是强压,没有得到真理的疏导,你持戒能够持多久呢?所以,其实六度是「互相助成」,它本身有所偏重,有一个地方是主,但是其他的地方是要「互相助成」。这个地方是佛陀告诉我们:其实六度是互相资助的。就是说你在规划你生命的时候,你可能会以其他的一个度,当作你的生命的主修,但是其他的五度是不能忽略的,因为它会互相牵动,这叫做「互相抉择」。我们看最后一科,六波罗蜜的最后一科:

    己二、颂结集施

    此中有一个嗢柁南颂:

    《大乘庄严经论》当「中」有一个「颂」,把前面的六度作一个总结:

    数相及次第,训词修差别,摄所治功德,互决择应知。

    我们这一科讲到菩萨六波罗蜜的行动,第一个讲到「数」,这个数目是怎么安立的;第二个讲「相」,六波罗蜜它有什么殊胜的相貌?有六种相貌;「次第」,这个六度的次第为什么这样安排?第四「训词」,这个六度的名称,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第五个「修」,我们前面说过,你要依止三种作意──爱重作意、随喜作意跟欣乐作意,这三种作意主要是成就内心的意乐;「差别」,这个地方讲六度修行的差别内涵;「摄」,这个地方讲六度是如何摄一切的善法?「所治」,六度是如何能够对治一切的恶法;「功德」,六度所成就的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功德;「互决择」,六度应该如何的互相帮助,使令它圆满?这十项,我们可以分成三段:「数、相、次第、训词、修」,是我们修习六度的一个心理准备,你应该准备什么样的心态?六种意乐、三种作意,把心理准备好;「差别、摄、所治、功德」,是实际的去行动,去创造六度的因果;第三个「互决择」,是你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如何相互帮助,使令六度的功德疾速成就,你要善用其他的度,来资助你所主修的这个波罗蜜,这当中如何互相资助。

    我们可以这样讲:一个菩萨,你整个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三大誓愿,六波罗蜜六个法门就全部具足,本论就是明确有这个意思。这一科叫做「彼入因果」,就是我们要悟入无上菩提的因跟果。这个因有二个:就是你的菩提心跟空正见;这个果是六波罗蜜。因果的意思是说:因为你有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根本,产生六度,由六度又引生你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提升,展转的相续,创造一个善良的循环,一种清净的因果,这叫「彼入因果」。「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这个就是「彼入因果」这一科的大意。这一科对于六度的事先准备,它的过程跟修行、跟它相互的应用,讲得相当的详细。这一科我们学完,我们应该就知道怎么来规划你今生的菩萨道。每一个人的菩萨道是有差别的,所以佛陀他也不强迫你一定要怎么修,但是他把一个原则、相貌、结果告诉你,你到底要规划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你的目标在哪里?你要什么样的结果?从这一科当中,你就知道: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真正可以用的几十年;但是功德是无量的,我应该先追求什么样的功德?然后对于我还没追求的功德,应该用什么心态?这个都是你要作一个明确的规划。生命绝对不能漫无目标的一天过一天,这个是非常危险的。你没有目标,你这个人的生命是不确定的,没有力量,譬如空中的羽毛,随风到处飘荡。你有目标,你在过程当中,用你的目标来判断──这个到底是不是你要的东西?跟你目标是相随顺或相违背?所以你要赶快知道,你到底要追求什么?你如何规划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六度?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从经论上来看,佛陀没有明显说你要怎么做,但是他把原则告诉你、把道理告诉你,你应该从这个道理当中,去规划属于你个人六度的修学次第,本论是这个意思。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分卷阅读 第四九卷
    第四九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六一页,「乙五、彼修差别分」。

    第四九卷

    这一科是「正宗分」的第五科「彼修差别分」。我们在讲这一科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把这一科的大意,作一个简略的说明。我们从前面四科的学习,内心当中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所受用的外在世界,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世界所变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内心当中累积了罪业跟烦恼的时候,我们就会变现痛苦的果报,让自己来受用;当我们内心当中,积集的是善业跟功德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变现安乐的果报,让自己来受用。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因为内心善恶功能的相互作用,就创造了一个苦乐参半的人生。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对于这个苦乐参半的人生,我们是不满意的;所以我们必须透过修行,来改造我们内心世界,使令我们的生命从一种苦乐参半,而转变成离苦得乐的生命。那么改造我们内心世界,就变成是我们整个修行的主要内容了。应该怎么改造我们内心世界呢?在本论当中,提出我们应该要成就三种力量:第一个,你要有誓愿力,就是菩提心。我们必须在生命当中,确定一个你人生努力的目标。为什么要有一个目标呢?我们都知道:我们每一个行为一定会有一个结果;但是这个行为造了以后,这个结果不一定是我们满意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有一个结果,你到底希望来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你要先确定。依止这个目标,你就能够启发你今生前进的动力,你有一个努力的方向,你就会精进的去追求。有一个目标以后,你就会用目标来检查你自己:在短暂的生命当中,你应该把精神体力用在哪些修学,来随顺你的目标?所以在我们修行的刚开始,确定你人生的努力目标,这个就非常重要。你没有目标,你就没有方向,你就不知道何去何从,你就空过光阴了,所以刚开始就是你要有誓愿力。第二个,你应该在内心当中培养观照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的妄想、很多的执着,而这个妄想执着,会让我们对外境产生错误的判断,这个叫做颠倒;当我们颠倒生起的时候,就会造作很多很多的罪业。所以为了避免罪业的出生,我们一定要常修我空观、法空观,来消灭我们心中妄想执着的颠倒。当你有观照力以后,第三个你要开始培养行动力。你要如实的去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波罗蜜的资粮,来加强你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使令你慢慢的趋向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要扭转我们的生命,就必须改造我们的内心;我们要改造我们的内心,就要培养三种力量。这三种力量,在前一科讲到「彼修因果」,它的意思就是说:它这三种力量有一种本末因果的关系。我们因为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根本为因,才能够引生枝末的六波罗蜜为果;这个六波罗蜜的修学,又会去带动另一个层次的菩提心、空正见。如此的本末因果的交互作用,就使令我们的生命慢慢慢慢的改造,慢慢慢慢的离苦得乐,往我们的目标一步一步的前进。从凡夫到成佛,整个前进因果的过程,到底有什么差别的阶位?这一科「彼修差别分」,就是说当我们心中已经生起了三种力量,开始产生一种善良的循环,从凡夫到成佛这当中,有哪些差别的阶位?我们应该加以了解的,就「彼修差别分」,这一科就是这个大意。

    乙五、彼因果修差别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丙一、结前问后

    这一科有二段:第一段「结前问后」,第二段「标释正答」。先提出一个「问」:

    如是已说彼入因果。彼修差别,云何可见?

    前面已经讲到修行整个的本末「因果」,这个因果包括菩提心、空正见跟六波罗蜜;这种「修」学的「差别」位次,我们应该如「何」了知呢?就提出这个问。我们看第二科的回「答」: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牒前总标;丁二依标别释)丁一、牒前总标

    回「答」当中有二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先看「总标」:

    由菩萨十地。

    这个地方先把阶位的内涵标出来。我们从凡夫开始修学到成佛,有「十地」的差别,先作一个「总标」。我们看「别释」:

    丁二、依标别释(分七:壬一列十地名;壬二辨地安立;壬三释地名因;壬四辨得差别;壬五辨修因果;壬六辨修十度;壬七辨修圆满)戊一、列十地名(分二:己一问;己二答)己一、问

    「别释」有七科:「一、列十地名;二、辨地安立;三、释地名因;四、辨得差别;五、辨修因果;六、辨修十度;七、辨修圆满。」解「释」十地有七科,我们先简单说明一下。十地在本论当中,第一科先标「列十地」的「名」称,十地有哪些内容。第二科「辨地安立」,说明十地这个「地」、这个总相的名称是怎么「安立」的,这个「地」是什么意思。第三科「释地名因」,说明十地各别的名称(别相的名称),前面是说明总相,这个地方说明它别相名称。第四科「辨得差别」,是什么样的因缘,你才能够成就十地呢?这个地方是说明修学的因缘。第五科「辨修因果」,这个地方是广说十地的「修因」证「果」。前面的「辨得差别」是一个略说,把纲要说出来;这个地方就是说,广泛的说明成就十地的因果,应该怎么样详细的修学。第六科「辨修十度」,当我们成就十地以后,应该如何增上?应该修习十波罗蜜来地地增上,说明十地的增上。第七科「辨修圆满」,修学十地要经过多久的时间,才能够圆满佛果?无著菩萨把十地分成了七段加以说明,说明菩萨到成佛,这整个修学的位次有七段。我们先看第一段「列」出「十地」的「名」称,这个地方有一个「问、答」:

    何等为十?

    己二、答

    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这个地方,我们先把「地」作一个说明。这个十地都以「地」当作总相的名称,这个「地」就是大地的意思,这个大地指的是二空真如之理。我们在修行菩萨道的时候,我们发了菩提心,我们内心当中要栽培我空、法空的观照力。这个观照力到底是观照什么呢?其实就是观照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真理为什么称为大地呢?古德的注解很多,我们简略的会归成三种。第一个它有不动的意思,就是大地上面的人跟车是动来动去的,但大地本身是不动;也就是说一个菩萨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的时候,他能够不为烦恼障、所知障之所扰动,他这个无分别智去观察空性真理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不动的力量。第二个能生义,大地能够引生种种的草木;一个菩萨安住在空性真理的时候,他很自然的能够引生六波罗蜜的功德。前面是约着断恶,这个地方约着修善,它有能生的意思。第三个是负荷义,大地能够平等的运载所有的好人,也包括坏人;这个地方是说菩萨内心能够安住空性,来消灭心中的妄想颠倒,他就能够带动他的大悲愿力,广泛的来摄受、教化一切众生。所以这个真如理,你一个人若安住在妄想,你这个是做不到的。我们内心当中往往是安住在妄想,心随妄转,我们就变成躁动的、障碍的、封闭的;现在我们内心安住在空性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动、能生跟大悲的负荷。所以这个地方是表示菩萨跟凡夫的差别:一个是安住在真理,一个是安住在妄想,这个地方是一个最大的差别。好,我们看第二科的「辨地安立」,这个地方也有一个「问、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戊二、辨地安立(分二:己一乘前起问;己二依义正答)己一、乘前起问

    如是诸地安立为十,云何可见?

    这个二空的真如理,我们一般讲「一如无二如」,真如是一个,怎么能够把它切割成「十」地呢?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

    己二、依义正答(分三:庚一显为治障;庚二释十法界;庚三简十无明)庚一、显为治障(分三:辛一标;辛二征;辛三释)辛一、标

    回「答」的地方有二段:第一个「显为治障」,第二个「释十法界」,说明安立十地的主要理由。

    为欲对治十种无明所治障故。

    这是总「标」。就是说虽然真如理只有一个,但是菩萨在悟入真理的时候,他由浅而深,要「对治十种」的「无明」,这「十种无明」都是菩萨所应该对「治」的。这个意思就是说:菩萨的十地是依止对「治障」碍而安立的,虽然所证的真理是一,但是证入真理的过程有十层的障

    碍。好象佛陀经常用大海来比喻真如,大海是平等;但是你兔子在大海当中活动,它的深度,跟马、跟象的深度是不同的:就是约着能观的智慧是有差别的,但是所证的真理是没有差别的。这个地方,它是约着对治障碍的角度,安立了十种的差别。

    辛二、征

    所以者何?

    提出这个「征」问,这以下就正式回答:

    辛三、释

    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无明所治障住。

    因为我们觉悟到「所知法界」,这个「所知法界」就是我们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当然就是二空真如法界。这个真如法界有「十」种「相」貌,但这「十」种「相」貌有「十」种「无明」在它前面安住。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破除第一种障碍,才能够证到第一层真如;破除第二层障碍,证到第二层真如:你一定要有破障的功能,真如才能够显现。因为你有十种障碍,所以安立了十地的差别。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力,我们也一再的强调这个誓愿力跟观照力──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六波罗蜜是枝末。你说一棵树,这一棵树树叶少一点,这棵树还存在,它还有机会把树叶长出来;但是这棵树叶的根破坏了,这一棵树就要死亡。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有很多很多的善法,以佛的标准,到底如何来判定一个人的价值?说这个人布施布施得很好,他持戒持得不是很好;这个人持戒持得很好,但是没有忍辱心!我们菩萨的行为是多元化的差别,到底我们今天判定一个菩萨最重要的标准在哪里?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第一个当然是菩提心,你心中有没有成佛的愿望?你心中不想成佛,你修习任何的善法,在菩萨道来说,都没有意义,因为你没有目标。当然菩提心是总相,第二个别相就是观照力。你遇到障碍的时候,你化解障碍的力量有多深?有人会质疑说:为什么我们不用六波罗蜜来安立十地?诸位要知道:六波罗蜜的行动力是生灭法,行为本身是生灭法。就是说,你今生能够布施,你来生不一定会布施;你今生能够出家持戒,你来生不一定出家持戒:这生灭法是退转的。我到底是用今生的你来判断你?还是用来生的你来判断你呢?但是你内心当中产生我空、法空的对治力、那种观照力,这个是不会退失的。就是我们今天判定一个菩萨价值的重要指标,就是看有障碍刺激你的时候,你心中产生了妄想,你如何化解妄想?你化解妄想的能力有多高?这个观照力就是判断一个菩萨价值的指标。因为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内心有无量的潜能,我们之所以不能显现,是因为妄想遮住。所以你有化解妄想一分的力量,你内心当中自然就会有强大的善良功能,你自然就能够修习六波罗蜜的善法,所以六波罗蜜是一个枝末。你内心当中有遮障,你六波罗蜜是没办法修学的。所以,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可能会觉得很浅:唉唷!佛陀这个十地,他完全是看你觉悟空性、觉悟真理来判断,那这样子你六波罗蜜的价值何在呢?它有价值的,它就像一棵树的树叶,它会让你茂盛庄严。但是诸位要知道,树叶之所以茂盛,是因为它有根。所以这个地方,就是《金刚经》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判定一个贤圣的差别,是他对真理的观照、对于妄想的消灭这一部分,而安立了差别。这一点,我们在研究十地之前,你应该要有一个观念──这个十地是怎么安立的?看第二段:

    庚二、释十法界(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颂)辛一、长行(分二:壬一问;壬二答)壬一、问

    这以下就正式的说明这个「十法界」,这个「十」地差别的真如「法界」:这当中有「长行」跟偈「颂」。我们先看「长行」,「长行」当中有一个「问、答」:

    云何十相所知法界?

    壬二、答

    谓初地中由遍行义,第二地中由最胜义,第三地中由胜流义,第四地中由无摄受义,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相自在依止义、土自在依止义,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

    这个地方先提出一个问:说这「十相」的真如「法界」,到底是一个什么相貌呢?佛陀以观照力,来作为一个菩萨浅深的标准。这十种观照所觉悟的真理,有哪些差别呢?这以下,我们就次第的来看这十地所觉悟真理的差别。「谓初地中由遍行义」,「初地」菩萨他所破坏的障碍叫做「异生性障」,他所觉悟的真如叫「遍行真如」。我们凡夫最大的障碍,都是由分别的妄想,就是我们在清净平等的心中,捏造了内心的自我,我们去了解外境的时候,也在法上产生很多好坏的对立。这种我相、法相的执取,造成了很多很多的个体差别,这个个体差别就会产生对立,由对立就会带动我们的烦恼。你喜欢的就会追求,讨厌的就会排斥,由烦恼就会去创造罪业,所以这「异生性障」,就是一种我相、法相执取的障碍。当然这个地方的障碍是「分别起」的,是由分别妄想引生的,就是第六意识的名言妄想所引生的。这个时候菩萨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他观察四寻伺,他观察整个内心当中的名、义、自性、差别是不可得。因为我心中有很多的名言妄想,所以就创造很多义相的概念,让自己了解;由这种义相的概念,就在人生当中,产生自相、他相对立的差别。所以,当我心中不打这个妄想的时候,这些对立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就把「异生性障」消灭了,就悟入了「遍行法界」。这个「遍」就是普遍,或者说是平等;这个「行」就是一切的有为法。这个时候,菩萨心中的妄想消灭以后,他在整个生命当中,内心保持寂静平等的状态,这个就是我们第一个要觉悟的、所要追求的第一个法界,叫做「遍行真如」。

    我们说过,佛法是讲因缘果报,圣人也有他的因缘果报,就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他主要的观念就是他内心安住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重点。比如说你要学忏公师父,我希望我的结果是忏公师父,那你要先了解忏公师父他内心当中是安住在什么道理?他遇到事情的时候,是用什么道理来观察人生、来思考人生?你有他心中的道理,你就自然有他的行为、有他的结果。所以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很多菩萨,都很努力地在每一个人的跑道中不断的修学。当然,我们经过五年、十年的修学,我们会停下来稍微反省一下:我这几年的修行到底是不是有进步?好,这是一个问点。我如何判断我修行有进步呢?这个标准在哪里呢?蕅益大师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就是说,你以前没有修行的时候,遇到快乐的事情,你很高兴很高兴;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你很生气很生气。当然因缘是不会改变,因为这个业力不能马上改变;但是你修行以后,你遇到了顺境、逆境,也会高兴、也会悲伤,但是淡薄很多了。你内心当中那个喜怒哀乐的情感,淡薄很多了,你有进步了,这个就是进步了。你说:唉呀!我修了很多福报。这个不能算是修行的标准,因为这个是生灭法,这东西消失以后,你跟以前还是完全一样。所以真正的菩萨功德,是来自于对烦恼的化解能力,也就是对治力。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你不能够错认消息的,否则你修行很多的时间,你永远在重点之外打转。你看菩萨的功德──「遍行真如」,平等普遍的在你心中安住,就是他的个性淡薄,他内心当中有漏的情感,喜怒哀乐淡薄了,这个就是菩萨的进步。一个人情感淡薄以后,他在菩萨道就能够做出更大、更殊胜的事情来;一个人情感太重,你做不了大事的。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第一个,我们所要追求的是「遍行真如」,这个是破除分别的我执跟法执,这是第一大段。

    我们可以把十地分三段,这第一段。第二段是二地、三地、四地,他所对治的是俱生我执。「第二地中由最胜义」。这个「最胜义」所破的是「邪行障」,所证的是「最胜真如」。这个菩萨的真如理是地地的超胜,当我们把外层的障碍消灭以后,内层的障碍就会出现;就像洗衣服一样,你外层的污垢洗掉了,微细的污垢又出现。分别的我、法二执破坏了,这个时候「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的我执现前。俱生我执它第一个相貌就是邪行障,就是菩萨在「二地」之前,会有一些身口二业失误的过失,他不是故意,一时失误的过失,这个叫做「邪行障」。到「二地」的时候,他的「邪行障」被他的我空智慧消灭,所以他证得「最胜真如」,就是他的内心当中,已经没有这种身口的污垢,所以「二地」菩萨是戒波罗蜜的圆满。戒波罗蜜什么时候圆满?「二地」菩萨,他跟「最胜真如」相应,他就没有这种身口的过失。

    「第三地中由胜流义」。这个「胜流真如」,它是破除「暗钝障」。这个「暗钝」指的是内心的散乱,我们讲有自我意识就会有身口的过失,有自我意识就会向外攀缘,就会产生内心的散乱;有散乱的时候,对法义的摄受,就会忘失,这个就是暗钝。所以「三地」菩萨,他内心当中因为禅定的成就,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义,叫「胜流真如」,是「三地」禅定波罗蜜的圆满。

    「第四地中由无摄受义」,「第四地」所要对治的是「微细烦恼现行障」,这个是俱生我执的最后一个相貌,非常的微细了。有自我意识就会产生身口的过失,有自我意识就会产生散乱,有自我意识就会产生烦恼,所以在四地之前,菩萨都还有任运的俱生的贪瞋痴烦恼。这个意思就是说,地上的菩萨,他入止观的时候,他我空观、法空观现前的时候,他烦恼是不活动的;但是他出观以后,他在人事的活动当中,也会有一些「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的烦恼会活动。但到「四地」的时候,他所有任运而起的微细烦恼,完全被他的我空观全部破坏,所以叫做「无摄受真如」,他的心中再也不摄受任何烦恼的活动。所以这个四地菩萨,从清净的角度、断烦恼的角度,完全是圆满了,所以第四地是烦恼的清净圆满。

    到这个地方,都是在对治俱生我执的烦恼障。到五地以后的菩萨,这个菩萨就不是在对治烦恼,他内心的问题完全处理完了;五地菩萨以后,他的问题点就在功德的圆满,这个功德庄严的圆满、波罗蜜的圆满。所以第五地到第十地是对治俱生的法执了。

    「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我们说过,烦恼是一层一层的,去掉了外层,内层自然就显现。当我们把俱生的烦恼障都消灭以后,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事呢?就是有「下乘般涅槃障」,这个「五地」要对治下乘般涅槃障,这「下乘」就是二乘。四地的菩萨调伏心中的躁动以后,他心中当然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寂静,也就是说,在五地之前的菩萨,他对于二乘涅槃的寂静,有时候是有所好乐、有所羡慕的。菩萨戒就说:菩萨不能生起一念的二乘之心,否则就犯戒。当然,佛陀会制戒,就表示众生的确有这种心态。所以在五地之前,虽然我们立定了目标──成就万德的佛果;但是在过程当中,妄想是难免的,偶尔都会打打妄想,好乐小乘的涅槃,想说:那么辛苦干什么?到小乘的地方休息该有多好!菩萨的辛苦,有时候自己会产生质疑。到「五地」的时候,他对下乘般涅槃的这种好乐,完全被消灭了,证得了「相续无差别义」,这个「相续」指的是生命的存在。当然生命的存在是跟涅槃相对立的,「五地」所证得的真如叫做生死即涅槃的真如。

    我们解释一下。法执有六相的执取:生、灭、垢、净、增、减。第一个所要面对的就是「生灭」的问题。「生」指的是生命的存在,这当中也代表了无量的烦恼罪业跟躁动,所有的躁动相、所有的苦恼相,就是因为有生命;涅槃代表的是寂静安乐。身为一位凡位的菩萨,我们好乐寂静、厌恶生死,这个是可以理解,而且是正确的抉择。但是当你到五地菩萨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应该知道:所谓的生死,是因为你一念的迷而有生死;所谓的涅槃,是一念的悟而有涅槃:生死、涅槃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一体二面的东西。我们刚开始对生死、涅槃的理解,是心外求法的,生死就决定是苦恼相,涅槃就决定是安乐相,这种对立的思考,会障碍我们到三界来广度众生、积集更殊胜的功德。所以「五地」的菩萨,在法上的抉择,已经通达了不二法门──生死即涅槃,他真实觉悟不生不灭。所以,他不再须要进入偏空涅槃,他认为在生死就是在涅槃,你只要善用其心。所以这「五地」的真如,就不可思议了,他在法上的操作,更加的圆融无碍,当然他所带动的功德,就更加的殊胜圆满。所以一个人对真理的了解往前踏出一步,他整个生命会产生很大变化。

    「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这个地方(六地)他所觉悟的真理、他所破的障(前面第五地是对治下乘般涅槃障)是对治「粗相现行障」。这个「粗相」指的是杂染相跟清净相:就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观察十二因缘,无明而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因为有烦恼的活动,就会产生罪业的造作,就会招感生老病死的痛苦果报,这叫杂染相;因为我们修行我空观、法空观,消灭心中的无明,所以整个生死都结束,这叫「清净」相。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是以清净相对治杂染相,所以我们过去的思考,染净是汉贼不两立的;但到「六地」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要知道所谓的杂染相、清净相是一念心的变现,所以他证得了不垢不净的真如。前面是证得不生不灭,这个地方是不垢不净。因为不垢不净的关系,菩萨能够用更圆融的善巧,示现杀盗淫妄的病行,来广度一切众生,这个是他以前不敢尝试的,到六地的时候,他的菩萨道就更加的广泛,他的量就更圆满。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的道理提升,他真实了解到杂染、清净是不二的,完全是一念心所变现的。

    「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第七地」所破的障叫「细相现行障」,其实这个相也是杂染相、清净相,只是它比较微细了。这个「第七地」的不垢不净,跟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有什么差别呢?是粗、细的差别的。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是偏重在杂染的生死跟清净的还灭这一部分来作一种对立;这个地方,第七地是比较微细的法,就是佛法跟世间法的对立。我们总是觉得:这是佛法,这是世间法;佛法是尊贵的,世间法是卑劣的。但是到第「七地」的时候,他真实的了解:菩萨能够通达一切法都是佛法。这个第「七地」,「法无差别义」,他能够有这个不垢不净的真如,来资持他的道理。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前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个讲「不增不减」。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我们是安住在增相来对治减相:我不断的修行,我的功德会增加;我如果懈怠,我的功德就会减少。所以我们好乐增加、厌恶减少,刚开始是以这样来激励自己的。但是到「八地」菩萨的时候,他知道:所谓的增减,其实是一念心的变现。所以八地菩萨已经破除「无相中作加行障」,他可以在空性当中,任运的加行,不必一定要止观的入出才能够产生增减。也是说「八地」菩萨的不增减真如,使令他空观能够任运的现前,所谓的动静一如。你说我们凡夫菩萨偶尔要闭关修行几年,才会增加功德,你要是整天外面散乱,你的戒定慧就会有所退失。但八地菩萨是无功用行,他闭关、不闭关,对他是没有差别的,他的功德是任运增加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真如」。由于「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会产生二种的依止,二种附带的功德:第一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这个「相自在」,就是「八地」菩萨「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能够随心所欲的变现任何的相状来受用,这个叫做「定自在所生色」。在「八地」之前的禅定所变现的相状,是不能真实受用的,八地之前的神通道力变现的东西,外表看,你说把石头变现成一个苹果,外表是一个苹果,其实还是一个石头。但是「八地」菩萨的三昧力所变现的,是可以真实受用,他真的是把石头的本质变成了苹果,他有这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这个更广大了,他能够依止他的愿力,变现任何的国土来摄受众生,他能够庄严他的国土。这个就是「八地」菩萨附带的功德──「相自在、土自在」,这种功德是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

    「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这个五、六、七、八,把菩萨的法执──生灭的执取、垢净的执取、增减的执取,已经都把它铲平了,所以他在生灭、垢净的增减当中,他运用得更加「自在」。当他这样「自在」以后,他还有什么努力的空间呢?「智自在依止义」。这个「智自在依止义」,它所对治的是「利他中不欲行障」。这个八地菩萨,在《华严经》上说:有时候有沉空滞寂的障碍。因为他空观的智慧太强烈了,无相的空观太强烈,所以他有时候就安住在不动。不过这个地方不动跟涅槃不同,他不是刻意要入涅槃,而是暂时的休息。所以这个时候八地菩萨,《华严经》上说:经常要有十方菩萨的现前劝导、加持,来启发这个菩萨:你还记得吗?你以前因地时,发愿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个时候菩萨忆念本愿,又从沉空滞寂当中,就再醒过来。到第「九地」就不同了,他已经成就「利他中不欲行障」,他能够任运的不会懈怠,勇猛精进的度化众生,这个时候他所证的真如叫「智自在」,就成就了四种无碍的辩才──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乐说无碍。所以他通过前面法执的消灭,他的智慧也不断的增长。

    「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第十地」所对治的障碍是什么呢?「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当然菩萨约自受用来说是自在,但是菩萨的自利,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还有利他的目标。菩萨在利他当中,身口意在十地之前还是有所不自在;所以到了「十地」菩萨,他身口意完全得大自在,他能够应以何身得度,他就能够任运的显现何身为其说法,令其解脱,真实达到恒顺众生、普门示现的大威德力,这个就是十地的「业自在」。这种「业自在」有二种附属的功德:第一个「陀罗尼」,第二个「三摩地」。这个「陀罗尼」就是智慧,他有无量无边的「陀罗尼」,有无量无边的抉择、智慧,也就是他能够摄持一切的法义。第二个他在摄持法义的时候,内心是跟禅定、寂静相应的,不是躁动的这二个是附属的功德,那主要的真理就是「业自在」,身口意度化众生的大自在。

    这个地方是讲到十地菩萨所觉悟真如的不同,所以安立了十地的差别。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分卷阅读 第五○卷
    第五○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六三页,「辛二、颂」。

    这一科是讲到十地菩萨,他所觉悟的十种真如法界。前面一科是「长行」,这一科是重「颂」。

    第五○卷

    辛二、颂(分二:壬一列十义;壬二结安立)壬一、列十义

    重「颂」当中有二科:第一个「列十义」,第二个「结安立」。先把这个「十义」,就是把菩萨所觉悟的十种道理,再作一个重「颂」:

    此中有三颂:遍行最胜义,及与胜流义,如是无摄义,相续无别义,无杂染净义,种种无别义,不增不减义,四自在依义。

    这「三」个偈「颂」,我们也是分成三段解释。「遍行」,是我所要追求的第一个道理。这个「遍行」就是说,我们必须要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来调伏心中的分别我执,产生一种「遍行」的真如,我们内心就跟「遍行」相应。第二个「最胜义、胜流义」跟「无摄」受「义」,这个是破俱生我执。俱生我执它所带动的相貌,最初就是犯戒的过相,身口的过失;第二个就是散乱的过失;第三个是烦恼的过失。菩萨一一的破除,一一跟「最胜」真如、「胜流」真如跟「无摄」受真如相应。到这个地方,菩萨内心的障碍全部破坏,这个时候,菩萨的目标完成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积功累德、广度众生的障碍,他就继续的破除法执。法执有「相续无别义,无杂染净义,种种无别义,不增不减义。」到这地方,菩萨慢慢的觉悟到所谓的生灭相、垢净相、增减相,它的外境都是不决定的,是内心安立的;到了八地,不增不减。这个「四自在依义」,是包括九地跟十地:包括九地的智自在,十地的业自在,还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总共四种,这四种都是大自在。他破除了俱生法执以后,就能够在智慧、在身口意方面得到自在,不管是内心的智慧、外在的行为,都得到大自在。这个是重「颂」,我们看「结安立」:

    壬二、结安立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这个地方是说明,十地这十种真如是怎么安立的。因为在一真「法界」当中,由浅入深,「有十」种「不染污」的「无明」,有十种的遮障。十地菩萨为了对「治」这十种遮「障」,所以「安立」了「十地」,所以这个十地是就着破除遮障而安立的。这个地方是说明安立的因缘,我们看第三段的「十」种「无明」:

    庚三、简十无明

    复次,应知如是无明,

    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前面所破除的十种「无明」,在小乘来说,它是不染污的,在大乘是染污的。我们作一个说明。这是因为他人生的目标有所不同:「声闻」人对生命的目标,他是以趋向偏空涅槃为目标,所以他对于积功累德、广度众生、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没有好乐,没有这样的规划。所以就着偏空涅槃来说,这十种障碍是不障碍的,因为他只要断除我执就可以了,他不要断除法执,因为法执不障碍偏空涅槃。但是身为「菩萨」就不同了,因为菩萨所设定的目标,是要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所以说这十种障碍,包括我执障碍、法执障碍,对菩萨来说就是障碍,就必须要破除,因为你的目标是这样设定的,你就有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个是说明这十种「无明」,在「声闻」人跟「菩萨」人的差别。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障碍,当然是每一个人要面对的,逃避也没有用的,逃避到最后还是要面对。我们对障碍,第一个要了解:障碍不是外面来的,「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是我们心中的妄想、颠倒引生的。内心的障碍,在唯识学上说有二种障碍:一种是我执所带动的烦恼障,一种是法执所带动的所知障。所以我们在破障的时候,这个空观,也是有我空跟法空的差别。我空观的空,是空掉你内心的自我意识,空掉你内心当中、在平等心中,你捏造了自我;你捏造了自我,你也顺便捏造了对方的那个人相;你在平等法界当中,你就自己想象自我跟对方的对立,然后就产生烦恼、产生罪业,这个罪业就招感果报:所以追根究底,是消灭心中的自我意识。所以我空观它会破除烦恼,所以修习我空的目的,是会让你产生寂静安乐,它是偏重断恶。但是法空观不同,法空观是对因缘法的了解产生障碍,这是属于一种相的执取。比如说生死相、涅槃相、杂染相、清净相、增加相、减损相。所以法空观,我们所要了解的是:从生灭的、增减的、垢净的对立,把它会归到心性,知道这整个对立,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他的内心是没有真实的体性,叫自性空的,是心的一体二面的东西。所以我空观是成就寂静安乐,法空观是成就万德庄严。所以你的法执愈重,就会障碍你修习善法、度化众生;你的我执太重,就障碍你心中的寂静安乐:这二个是不同的。不过从本论到这个地方的修学,我们可以了解:这个观照力,佛法的意思就是要你修「舍」,弃舍的舍,而不是叫你「得」。我们一般人都是愈追求,好象你愈满足;但是佛法意思就是,你舍掉自我意识、舍掉法的对立,你就得到大安乐。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佛法是先舍,然后才有所得,是这个意思。

    戊三、释地名因(分十:己一极喜地;己二离垢地;己三发光地;己四焰慧地;己五极难胜地;己六现前地;己七远行地;己八不动地;己九善慧地;己十法云地)己一、极喜地(分二:庚一问;庚二答)庚一、问

    说明十地名称安立的因缘。这当中有十段:「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前面我们是说明十地菩萨所觉悟的真理;这地方是说,为什么十地菩萨他觉悟的这个真理,它有这个名称呢?当然有这个名称,就代表这个功德,菩萨是以名召德。这个地方,我们来说明一下它名称安立的缘由。先看「己一」的「极喜地」,这个地方有一个「问、答」:

    复次,何故初地说名极喜?

    为什么「初地」菩萨他有「极喜」的功德呢?

    庚二、答

    由此最初,得能成办自、他义利胜功能故。

    因为菩萨在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他设定了一个成佛的目标,他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当然他的过程当中,是历经了很艰辛的修学,这个时候,他「最初」一念的清净心现前,而这个清净心,已经具足了「自」利、利「他」的殊「胜功能」,就是他的第一个目标达成。为什么叫自利呢?因为他有根本的无分别智,而成就自身的安乐;他有差别的后得智,善巧方便的使令众生也得到安乐。因为他的内心当中,已经真实具足自利、利他的功能,所以他心生大欢喜。

    当然,初地菩萨不是阿罗汉所有,阿罗汉他能够有一部分的根本智,消灭心中的我执,但是他没有利他的妙用。这个「欢喜地」,是描述初地菩萨的内心状态是欢喜的。这个「欢喜」的意思是说: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保持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中很多的欲望。我们过去会产生错觉,总是觉得:诶,有欲望是快乐,因为有欲望就会得到满足,有满足就会有快乐。当然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这种情况,就好象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一个譬喻:我们对欲望的满足产生了快乐,这个叫做「有漏」。就是身体的皮肤长一个疮疤,这个疮疤流脓、流血,会产生痒的感觉,你去搔痒的时候,会有暂时快乐的感受。但是,这个疮疤更加严重,它给你带来痛苦的感受更强烈。所以,我们依止欲望去追求快乐,就像在疮疤当中搔痒一样,你付出更多的痛苦。这个初地菩萨的空观,「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他先空掉外境真实的执取,外境是心所变现的,如梦如幻的,所谓的生死涅槃、所谓的对错,这种概念,都是每一个人心中自己安立的,我们不一定要随着别人的标准而转,破除外境的法执;这个时候,你又能「观心性无生」,我这一念心当中,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只是一念的菩提心跟空正见,二种力量在那里安住而已。这个时候,菩萨就把心中的妄想消灭了,烦恼也消灭了,这个时候菩萨才真实感觉到:原来心中没有欲望是太快乐了。所以这个「欢喜地」,就是菩萨把心中的乌云妄想完全消灭,他心中感到轻松快乐,这是佛陀描述初地菩萨的相貌,叫做「欢喜地」,因为他没有妄想。

    己二、离垢地庚一、问

    何故二地说名离垢?

    庚二、答

    由极远离犯戒垢故。

    这个「垢」就是犯戒的污垢。初地菩萨对治了分别的我执、法执,但是这个时候俱生的我执现前,俱生我执现前,有我就会产生对立,有对立就会产生犯戒的情况,就会有一些微细误犯的身口二业的过失。到「二地」的时候,因为我空观慢慢的进步,就能够完全「远离」一切细相的误「犯戒垢」,这叫做戒波罗蜜的圆满,叫「离垢地」。「离垢」是形容这个菩萨的内心,已经没有犯戒的污垢。我们说一个人:「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所以你自我意识太强,你要持戒持得好,有困难。

    己三、发光地庚一、问

    何故三地说名发光?

    庚二、答

    由无退转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

    这个「发光地」,就是他内心当中成就了「等持、等至」。这个「等持」就是三摩地,就是禅定,我们讲四禅;「等至」就叫做正受,这个是指四空:所以「等持、等至」就是整个四禅八定。「三地」的菩萨,成就坚固而不「退转」的四禅八定,所以他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大法光明」,佛菩萨清净的教法,他都能够摄持不忘,所以叫做「发光地」。他内心当中有这种佛「法」的「光明」,不断的在照耀他的内心。

    己四、焰慧地庚一、问

    何故四地说名焰慧?

    庚二、答

    由诸菩提分法焚灭一切障故。

    「焰慧地」这个「焰慧」就是火焰的意思,就是「四地」的菩萨,修习大乘的「菩提分」、大乘的道品,这个道品主要指的是止观,他在寂静的禅定当中,加修殊胜的我空观,把心中「一切」微细的烦恼消「灭」了,就好象火把木头完全消灭了一样。他没有俱生我执,所以内心当中不会产生人相、法相的对立,就不再摄受一切贪瞋痴的烦恼,为了表彰内心当中离开对立的相貌,所以叫做「焰慧地」。就是他的火焰太厉害了,他心中不能保存任何的自我,这个自我意识没有生存空间,因为这个火焰太强烈了。

    己五、极难胜地庚一、问

    何故五地名极难胜?

    庚二、答

    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难合,令相应故。

    「极难胜」这个「难胜」就是很难超越,这个地方是二乘人很难超越的一个地。为什么呢?「由真谛智」跟「世」俗谛「智互相违」背。菩萨的智慧,有真谛的智慧跟世俗谛的智慧。真谛的智慧,是我空的智慧,是无分别的;世俗谛的智慧,是属于有分别的,观察一切法的缘起,科学、医学……,这些都要假藉名义的分别才能够了解。所以,真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世俗谛是有分别的,这二个本质是相违背的。但是「五地」菩萨能够把这二个相违背的智慧,在心中能够调和,使令二者互相的融通相应,这件事情是非常难得,叫「极难胜地」。这个地方,古德的意思就是说:菩萨在自利的时候,是修习空观的,他用我空观、法空观来调伏心中的烦恼、所知二障,这个时候,心是无分别住。但是菩萨去度化众生的时候,他必须从无分别转成有分别。所以在因地的时候,五地之前,菩萨要自利跟利他,这二个是相冲突的,因为一个是有分别的、一个是无分别的;到「五地」的时候,他能够真俗双照。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生不灭的道理──生死即涅槃的道理。

    己六、现前地庚一、问

    何故六地说名现前?

    庚二、答

    由缘起智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

    这个「现前地」指的是一种智慧的现前。菩萨他是怎么让智慧现前呢?「由缘起智」。菩萨在生命当中,观察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的流转门,是杂染的缘起;菩萨观察无明灭则行灭,乃至于生老病死灭,是还灭门的清净缘起。这个时候,他观察所谓的一念心,同时具足二种缘起,我们那念心是「众妙之门」,也是「众祸之门」。当你放纵它的时候、颠倒的时候,它发动了杂染缘起;当你调伏的时候,它产生了清净缘起。这个时候,菩萨悟入了一念心的不二法门,他的「般若波罗蜜多」恒常「现前」,这个「现前」就是恒常的意思。也就是说,前面的五地,他无相的我空观、法空观,有时候现起,有时候不现起;到「六地」的时候,他就恒常现起,是这个意思。

    己七、远行地庚一、问

    何故七地说名远行?

    庚二、答

    至功用行最后边故。

    「七地」的「远行地」,就是说这个菩萨是有「功用行」到了「最后」的「边」际,当然这个「功用」,指的是内心的用功,就是空观的智慧。在「七地」的时候,他在用功的过程当中,已经到了「最后」的「边」际,就是有「功用」的「最后边」际,也就是说他下一地就是无功用了。这个地方「用功」的意思就是说,菩萨在破障有二种障碍:一个是心中的烦恼,一个是外在的相状。你心中的烦恼,当然是修我空观;外在相状的执取,对错、好坏、生灭、得失等等,这种相状的执取,那是修法空观。到「七地」的时候,他要经常如理作意,来消灭我执、法执的对立,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是「最后边」际了,所以叫「远行地」。

    己八、不动地庚一、问

    何故八地说名不动?

    庚二、答

    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

    这个「八地」的「不动地」,他有二种是不能动:第一个,「一切」的「相」状不能动,不要说烦恼不能动,他「一切」法的「相」──生灭、垢净、增减的相,都不能扰动他了。其次,他「有功用行」也「不能」扰「动」他,他不要刻意用功,般若智慧就能够恒常现前,所以叫做「无功用」。这个地方的「无功用」,就是「无功用行我恒摧」。

    己九、善慧地

    庚一、问

    何故九地说名善慧?

    庚二、答

    由得最胜无碍智故。

    菩萨对治六种相的执取以后,他心中会产生一种殊胜的智慧,叫「最」殊「胜」的四「无碍智」。四「无碍智」我们解释一下。第一个法无碍:这个「法」就是能诠的名相,菩萨在一念心中,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相。第二个是义无碍:「义」就是名相所诠的义理,这个名相它本身的意趣,菩萨也能够摄受。词无碍:菩萨能够以无量的语言、文字来宣扬佛法,到各种天、人、畜生的世界,以各式各样的语言、文字来宣扬佛法。第四个乐说无碍:菩萨乐说佛法,不生疲厌。这个叫「善慧地」,他有善巧的智慧,来度化众生。

    己十、法云地庚一、问

    何故十地说名法云?

    庚二、答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

    这个「法云地」为什么用「云」来表示这个菩萨内心的状态呢?因为他内心当中能够「总缘一切法智」,就像大雨能够普遍的摄持种种功德的水。什么叫「一切法智」?这当中有三种的法,是他所摄受的:第一个「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菩萨一念心中,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义跟摄持无量无边的禅定。这个「陀罗尼」,我们解释一下,有四种陀罗尼。在《瑜伽师地论》上说:这个「陀罗尼」是智慧的意思。智慧有四种:第一个法陀罗尼,就是菩萨听闻佛法以后,能够摄持不忘,这叫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就是对于种种法的义趣,它的道理能够摄持不失,这叫义陀罗尼。第三个是咒陀罗尼,菩萨在三昧当中,能够生起种种的咒术,为众生破除障碍。比如说观世音菩萨能够入三昧当中,宣扬〈大悲咒〉,众生持〈大悲咒〉,就能够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这个咒陀罗尼,菩萨能够演说种种的咒语,使令众生受持以后,能够破除遮障,这叫咒陀罗尼。第四个忍陀罗尼,菩萨对于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能够安忍不失。所以这个地方,法陀罗尼是成就闻慧,义陀罗尼是成就思慧,咒陀罗尼是属于修慧,这是通凡夫的;这个忍陀罗尼,是属于证慧,是圣人。成就闻、思、修、证四种证慧。这个十地的菩萨,在一念广大的心中,能够摄持法、义、咒、忍四种的「陀罗尼门」,也能够成就四禅八定种种的「门」。这个「门」就是通达的意思,就是出入自在,他能够入也能够出,出入得自在,这个就是大「法智」的第一种法。第二个法,「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前面的摄持「陀罗尼」跟「三摩地」是生善,这个地方是破恶。菩萨的智慧能够像「大云」,「覆」盖像虚「空」一样的所知「障」,他一切法的善巧运用,他不会再有任何障碍。第三「又于法身能圆满故」。前面是生善、破恶,这个地方是入理。这个「法身」就是指真如理,菩萨能够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入真如理,这个就是得到业自在了,叫「大法智雨」。这个地方是解释十地的名称,我们看第「四」段「辨得差别」:

    戊四、辨得差别(分二:己一问;己二答)己一、问

    得此诸地,云何可见?

    成就十地的差别因缘,我们怎么知道呢?如何能够次第的成就十地?

    己二、答(分二:庚一标由四相;庚二依标别释)庚一、标由四相

    由四种相。

    先作一个总「标」。

    庚二、依标别释(分四:辛一胜解;辛二正行;辛三通达;辛四成满)辛一、胜解

    这当中有四种相:「一、胜解;二、正行;三、通达;四、成满。」先看第一个「胜解」:

    一、得胜解,谓得诸地深信解故;

    「胜解」就是说,你要成就十地,第一个,你对十地所证悟的真如理,要「得」到「深信」理「解」,这个地方包括信心、也包括智慧。也就是说,信心就会产生愿望。十地菩萨他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愿望?第二个,十地菩萨遇到事情,他是用什么样的思考来面对这些人事因缘?古人说:「享千金者,必千金之人也;享百金者,必百金之人也;一个会饿死,也是饿死之人也。」就是我们每一人心中,都有一个道理、一个愿望,你会有这样的行为、会有这个结果,你心中有你的道理。你不相信因果,这也是你的道理。你有这个道理,你就有不同的愿望,你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不同的结果。所以,你要成就一个功德,你要先了解他心中的愿望跟道理。也就是说,你想成为阿罗汉,你要先了解阿罗汉心中是什么道理,他遇到人事因缘,他是用什么思考模式来面对?哦,他看到什么事就是无常、无我。你抓住他内心的思想,你有一天就会跟他一样。所以第一个「胜解」,蕅益大师讲一句话作譬喻:「善学圣人之道,贵得其神,不可泥其迹也。」你要学圣贤之道,你要得到他的神,就是他是用什么样的思考模式?他是用什么样的道理来观察这个人生?而不是学他的行为,他有什么动作,这个地方是没有意义的,这叫「得胜解」故。我们刚开始可能不能完全做到他的行为,但是第一个,你对于十地的遍行真如义、最胜真如义,乃至于业自在真如义等等,这个真如,他心中到底是用什么样的道理,来抉择人生、判定人生,这个地方你要先了解。因为这个道理你不了解,你永远不可能达到十地。所以达到十地第一个,你要先学习菩萨内心的道理,这是你要跨出的第一步,这叫资粮位。资粮位简单的内涵就是「胜解」,胜解力。

    辛二、正行

    二、得正行,谓得诸地相应十种正法行故;

    当我们心中具足了十地的道理,好,我们不要说十地,我们先锁定遍行真如,我们先锁定:我内心当中学习初地菩萨的道理。有这个道理,我告诉自己:内心保持普遍平等,不要打不必要的妄想,做自己该做的事就好。你有这种道理,你跟初地已经得到他的神;得到他的神是不够的,你要产生行动,这个地方要成就「十种」的「正法行」。这「十种正法行」,根据古德的注解,有十种的法门,依止道理而生起修行:第一个是书写,你要书写跟这个道理相关的经典。第二个供养,你要表达对这个法的供养,包括身的礼拜、口业的赞叹、心中的咒愿,身口意的供养,乃至包括香花灯烛的供养等等。第三个施他,你经常作法宝流通跟大家结缘。书写、供养、施他这都是属于信,产生信心;这以下是讲到解了。第四个听闻,你要听闻跟初地菩萨,乃至于十地菩萨相关的道理,你要不断的听闻,才能够产生深刻的理解。第五个读诵,你不断的去读诵相关的经论。第六个受持,读诵是文字现前叫读诵,受持就是明记不忘,把这个文字里面的几个重要的字句背下来,放在心中受持。第七个开演,为人演说。听闻、读诵、受持、开演是成就闻慧,闻所成慧。第八是讽诵,用这个音调来背诵。第九思惟,这个讽诵跟思惟是属于思慧。第十就是修习,这个正修了,修慧就是修止观。你要不断的把心寂静,去观察这个道理,用不断的观察来熏习你的内心,把心中的妄想慢慢的消灭,把心中的道理慢慢的加强,这个是加行位。就是把这个道理,经过你的书写、供养、施他、听闻、读诵、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把这个道理的力量(它刚开始是一个因种)慢慢的扩大,把它扩大叫「正行」。

    辛三、通达

    三、得通达,谓于初地达法界时,遍能通达一切地故。

    这个「通达」位。当我们从资粮到加行、到「初地」的时候,成就了一真「法界」,平等法界、遍行真如现前的时候,其实你通达一个真如,你也「能」够「通达一切」的真如。古德说:真如理是相融通的,你了解一个真如,其他的真如就容易了解。因为它们虽然有差别相,但是也有共同相,就是平等。这个是通达位。

    辛四、成满

    四、得成满,谓修诸地到究竟故。

    当然我们也不能执理废事,刚开始第一个点的生起,当然是胜解;但是你要慢慢的成就功德,你还得靠事修,靠六波罗蜜乃至十波罗蜜的事修,福德、智慧资粮的加持,才能够慢慢慢慢把真如理,在心中慢慢的扩大圆满,叫「成满」。这个地方是讲修习成就十地的因缘。

    不过从这个地方来说,这个十地的第一个当然是观照力,我们也说过,我们讲因缘果报,第一个因种是很重要的。你第一个因种,你的生命,如果你经常用过去的无明、妄想在思考事情,你永远不可能成就初地。就是说,我现在不是初地,但是起码我要随顺初地的路、因缘在前进。那你要踏出第一步,就是刚刚佛陀说的:先成就胜解。就是你经常用这个胜解──遍行真如的思想来要求自己,那你就会往初地的方向迈进。所以你的观照力、思考模式会决定你的命运,这第一个你的观照力。当然这个信解包括信,就是你的目标。所以它的次第,先成就菩提心、空正见,然后再产生行动;这个事修的行动,又加强你的观照:如是的展转,就使令我们的生命慢慢的脱胎换骨。所以第一个生命的改变,是思想的改变,这第一个。如果你一定要用过去的我执、法执无明的思考,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希望,不可能改变。所以我们要改造我们的生命,我们要相信一个真理:先改变自己的思想。思想的改变,你就会产生行为的改变,最后就有结果的改变。这个地方,从事相的次第,可以看得出有这个意思。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分卷阅读 第五一卷
    第五一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六九页,「戊五、辨修因果」。

    第五一卷

    我们这一科讲到「彼因果修差别」,这一科总共有七科,这是第五科「辨修因果」。我们前面讲到菩萨修学的重点,要成就三种的功德力:第一个是誓愿力,第二个是观照力,第三个是行动力。这三种力量,我们从上一堂课的学习,知道这三种力量在我们生命当中,就着能够产生重大的转变──转凡成圣的这个角度来说,那个就是观照力。也就是说一个菩萨的功德,还不在于他有多大的福报,而是在于他内心当中,对生命是不是有正确而不颠倒的观照,这是菩萨一个重要判定的标准。这个菩萨的观照力,应该怎么来修学呢?首先,你要知道大乘的观照,它的所观境是什么?大乘佛法的所观境,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地方是非常重要,你不能够心外求法。在一念心性当中,我们应该怎么观照呢?从流转门的角度,我们这一念心有三种障碍须要我们观照:第一个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它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但是因为无始以来,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动,就产生了我相、人相的对立,就把清净的本性,转成自我意识的无明,这个时候就产生烦恼障。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他就很容易产生贪欲、瞋恚、高慢、嫉妒的烦恼,这个是我们整个流转第一的开始。当我们烦恼出现的时候,就会带动身口二业,去造杀盗淫妄种种的罪业,这第二个是业障。有了业力的累积,就会招感痛苦的果报,就产生报障。所以大乘的止观,它所观照的就是内心的烦恼障、业障、报障。从对治角度,我们在观照的时候,刚开始是先观照这个报障。就是说,刚开始学习止观的人,先观察这个痛苦果报出现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痛苦的感受。内心的感受出现的时候怎么办呢?我们会告诉自己:「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观察这个痛苦的果报是生灭无常的,它总会过去;快乐的感受,它迟早会出现。所以我们刚开始在面对痛苦感受的时候,是用无常观来观照,当然这样的观照是通于世间其他的宗教。所以我们刚开始是观照我们的报障,从这样的观照,对痛苦的感受,就会产生纾解的作用。但是这样的观照是下等的观照,因为它不能产生反省,所以我们进一步观照:痛苦的果报为什么会出现呢?因为我们内心有种种的罪业,所以我们从痛苦的感受当中,再继续的观进去,观察它的因缘,这个时候,我们观察这个痛苦的深处,有很多的罪业在那个地方累积,我们生起惭愧心,开始忏除罪障,断恶、修善。我们一方面忏除过去的罪业,一方面从今开始避免造作罪业。这样的观照就更深刻了,从痛苦的感受,再观到内心的业力,来消灭我们的业障。但是我们不应该停留在这个地方,我们从这个业障再观进去:什么是业力的本来面目?我们再观进去──原来业力的深处,有很多很多的烦恼累积在那里,就是有烦恼的滋润,才有业障的现前。这个时候我们观察到:所有痛苦的根源,就是内心的自我意识。我们因为有自我意识,才会摄持很多的烦恼、很多的罪业、很多的痛苦,所谓无明而缘行,乃至生老病死。所以我们菩萨最深的观照,就是观察这一念心当中的自我意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它的本来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这个时候,我们因为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把心中的自我意识慢慢慢慢的消灭掉了,这个就是前面的十地菩萨,这个大地的菩萨之所以称为地,他就是观照真如理地,他能够从报障、业障、烦恼障当中,观察整个生命的根源──一个自我意识的存在,然候把它消灭掉。所以烦恼灭则业灭,业灭则报灭,整个生命就产生一种还灭门。所以大乘佛法的观照,刚开始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所观境是现前一念心性,整个障碍是从内心显现出来的,不管是烦恼障、业障、报障,都是一念心显现,我们就着它的浅深,开展出报障、业障、烦恼障,是这个道理。这个观照,我们前面也讲得相当的多,但是在上一科当中,它只是讲到观照的浅深次第,有胜解、正行、通达跟成满,这个观照有四种的次第。但是这个观照力要怎么栽培?既然观照力是菩萨的一个根本功德,但是怎么修学观照?前面并没有详细说明。所以这一科「辨修因果」,就是说明观照因地的修学,以及它果地的功德,就是观照力的因相跟果相,应该怎么成就。我们看这以下的「问」跟「答」,先看「问」的地方:

    戊五、辨修因果(分二:己一问;己二答)己一、问

    修此诸地,云何可见?

    凡夫从资粮位开始,乃至到成佛,他所「修」行的都是「诸地」,他所观的都是真如理地。凡夫的观照力,应该怎么来成就呢?「云何可见」,提出这个问。以下回「答」:

    己二、答(分二:庚一修因;庚二修果)庚一、修因(分三:辛一标;辛二征;辛三列)辛一、标

    回「答」当中,先回答「因」地的修学,再回答「果」地的功德。「因」当中有三段:「标、征、列。」先看总「标」:

    谓诸菩萨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由五相修。

    「菩萨」在观照真如理地,观察这一念心性、观察我空、法空真如理的时候,其实观照的栽培,主要是「奢摩他」的止跟「毗钵舍那」的观,主要是这二个。这个止,在慧思禅师的《大乘止观》(《大正》46,641c),把这个「止」作一个定义:从大乘的角度,什么叫做「止」呢?止息妄想叫做止。就是你心中刚开始要有一个所缘境,透过对所缘境专一相续的安住,把这个妄想止息了,这个叫做止。这个止,虽然不是观照正式的内涵,但它是前方便。因为我们的观照,不能在躁动的状态观照,它必须在一个明了寂静的状态,才能够生起观照,这是观照所安住的环境,你要先创造这样的环境。所以我们刚开始,要先把心寂静下来,所以这个止,叫止息妄想,这是修观的前方便。什么是「观」呢?慧思禅师讲这个观,就讲得更深刻了,他说所谓的观:穿透无明叫做观。它的所观境,当然是无明烦恼,就是所有的障碍,都是从自我意识变现出来,因为有烦恼才有业力,有业力才有果报;所以他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来穿透,或者说是破坏这个自我意识。这个地方是简单的说明:观照的内涵是先有止的止息妄想,在寂静的状态当中生起观照,穿透无明,这个就是菩萨修习观照的所有内涵。这个地方是总「标」,我们看下面的「征、列」:

    辛二、征

    何等为五?

    辛三、列

    谓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

    我们看《大乘止观》,它整个大乘止观的修学也是这五个次第,所以这五个次第,是整个大乘佛法修学的一个次第。我们刚开始没有观照,心中是心随妄转,妄想很多,我们根本就没办法控制自己。我们现在想要控制自己、要掌握自己的生命,我们必须栽培一个观照力。怎么办呢?刚开始就是「集总修」,「集总修」就是以一个法,来总持一切法。这个「集总修」,在密宗来说,叫做本尊相应法,你设定一个本尊,然后礼拜、称念、心中归依,身口意跟本尊的功德相应,这个密宗叫做本尊功德相应法。在显教叫做一相三昧、或者叫一行三昧,你也是设定一个相貌,然后在这个相状不断的忆念、专注。总而言之,这个「集总修」的意思,就是修习止,止息妄想的意思。刚开始我们在一个散乱的阶段,修行最大的忌讳就是杂乱修,你持观世音菩萨、又持地藏王菩萨、又持〈大悲咒〉、又持〈往生咒〉,你一天持十几个法门,结果你心中还是散散乱乱的,只是跟佛菩萨结缘,这样子你一辈子不可能生起观照力,你只是摄持一些散乱的福德。所以刚开始,你为了要成就三昧,一定要「集总修」,要把精神、体力集中在一个「相」当中,专注、相续的去忆念一个法门。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个修止观,譬如掘井,要在一门深入。我们心中渴望有水、法水的滋润,就去掘井,但是你东边掘一个洞、西边掘一个洞,结果你一辈子挖不到水。那应该怎么办呢?要把精神、体力集中在一个洞当中,不断的去挖,这个水才会出现。所以刚开始,我们一定是要「集总修」,把所有的精神、体力安住在一个法界上。你持〈往生咒〉,你就整天持〈往生咒〉;持〈大悲咒〉,就三个月当中专持〈大悲咒〉:这样子容易成就三昧。这第一个原则,把心专注起来。第二个「无相修」,前面的「集总修」是修止,这个是修观。「集总修」是把内心当中很多很多变化的相状,把它调整成一相,一个相状──〈往生咒〉的相状,或者佛号的相状。当然这个地方,既然是有相,就还是对立,有对立就是生灭法;所以这个地方,它是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把这个相给消灭掉,这个时候进入到真如三昧,那是能所双亡、诸相叵得,没有能所的对立、没有相的受用,这是「无相修」,内心当中是无所住的,那这是真实的观照力现前。这个时候,在一念心当中,烦恼障不可得、业障不可得、报障不可得。第三个「无功用修」。前面的止观,我们刚开始是一个生疏的境界,我们应该不断的去串习、不断的加功用行,使令这个止观的力量,在心中能够任运的现前,所谓的由生转熟,叫做「无功用修」,熟练。第四个「炽盛修」。古德解释什么叫做「炽盛修」呢?就是「无功用修」虽然是熟练的,但是在熟练当中,有拙劣跟殊胜的差别,有劣、胜之别。什么叫劣呢?我们只是在静中能够熟练;但是历缘对境的时候,我们心中的止观就破坏掉了,心随妄转,这个叫做劣。所以我们应该使自己,在静中的止观、在动中历缘对境的时候,那个止观的力量也能够现前,这个时候就是由熟而生巧,巧妙,动静一如,这个「炽盛修」就是能够动静一如,由熟练而转成巧妙。第五个是「无喜足修」。我们本来是一种散乱颠倒的心识,完全被惑业苦所带动,我们生命本来是没有自主力,起烦恼的时候,烦恼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跟烦恼走;跟烦恼走,就造作很多的罪业,招感很多的痛苦。现在修止观的时候,内心会有功德出现,但是你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得少为足,不要对路旁的小花产生迷惑,要继续的进步,后面有摩尼宝珠,不要得少为足,应该要「无喜足修」,要不断的增上,乃至功德圆满为止。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一个散乱、颠倒的凡夫,应该怎么来培养心中的观照力。这个意思就是说,理可顿悟,但是事须渐修。我们理论上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心中的烦恼障、业障、报障都是仗缘而生,既然是因缘所生,它的本性是空的。理论上是这样,但是这个烦恼障、业障、报障,它在我们内心当中运转太久、太熟练,它那个等流习气的力量太强,所以虽然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势力,但是我们也要假藉事修,假藉这个「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来慢慢的消灭它。所以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恐怕菩萨执理废事,所以安立了五种修,来栽培菩萨的观照力。

    庚二、修果(分二:辛一乘标;辛二别释)辛一、乘标

    前面是观照力的因,这个地方是讲果,有「标」跟「释」,先看总「标」:

    如是五修,令诸菩萨成办五果。

    我们透过「五」种「修」行,使「令菩萨成」就「五」种的功德。我们看这五种功德:

    辛二、别释

    谓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离种种相,得法苑乐;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

    这五种功德,古德把它分判成三德:第一、第二是解脱德,第三、第四是成就般若德,第五是成就法身德。我们先看第一个,「销融一切粗重依止」:我们透过大乘止观的修行,慢慢就能够「销」解「融」散这「一切」的「粗重依止」,这「依止」是指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当中,

    它有很多的烦恼种子,这个烦恼种子叫做「粗重」,因为它违背轻安精妙的体性。也就是说无始劫来,本来你这个人个性贪欲很重、或者你的瞋心很重;但是你不断的止息妄想,然后用空观来观察这个内心,是觅心了不可得,穿透无明,慢慢你会发觉:诶,你烦恼淡薄了。过去遇到这种人事的境界,你会起很多贪瞋的烦恼,这个时候你淡薄了,就是烦恼的功能淡薄了。一个人的烦恼,缘缺不生不算,没有因缘剌激不算;就是你内心当中,从观照而产生一种对治,使令烦恼淡薄,这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你三恶道的业力,也慢慢消失掉。所以这个惑业苦,它是互相牵动,说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因为三恶道的果报是有为法,有为法一定要仗缘而生,一定要有因缘,你没有烦恼的滋润,这个业不能得果报的。所以你的烦恼淡薄,就表示你来生三恶道的果报也消失掉了。所以真正的消业障,修止观是消业障,是从根源下手。「销融一切粗重依止」,这个是约着灭恶来说;「离种种相,得法苑乐」,这个是生善。我们内心当中没有修止观的人,那是心随妄转,那是非常复杂的状态,我相、法相的执取;修止观以后,慢慢慢慢的,你所缘境慢慢的简单,从多相的因缘变成一个相,从一个相乃至于进入到无相,这个时候你会产生法喜的快乐,「得法苑乐」。这个「苑」的意思就是花园的意思,在花园当中,菩萨能够游心法海,受用很多的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就是我们内心,在这个无相的意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法乐、大乘的法乐出现。这样子讲,是约着现世的功德,这样叫做转业障成解脱德,转变这个业障成解脱德,当然这个是修止。一、二是止的功德,这个三、四是修观的功德。「能正了知周遍无

    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我们不断的修止观,慢慢的就能够「正」确的「了知周遍无量」,无量无边的法门当中,这当中是没有「分限」、没有差别的。也就是说,我们慢慢的对一切佛法能够融会贯通,通达一切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道理。当然诸位要知道,这个地方的「大法光明」,是约着后得智来说的,约着差别智来说。你以前很多的经典看不懂,但是你修止观以后,对很多法门的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就能够「周遍无量」的「无分限相」,这个「大法光明」的法,都能够正确了知。这个是讲到菩萨的后得智增长。「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这个讲根本智。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随顺于清净的法身,心中能够生起无分别智,无相三昧在身口意当中慢慢的现行,这个是根本智。这二个都是能够转烦恼障成般若德,这是内心当中的转变。第五「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这个是转报障为法身。我们刚开始是业报身、这个肉团身,由业力所资持苦多乐少的业报身。这个时候,业报身的力量慢慢淡薄了,真如法身慢慢的成办,而且能够摄受,也就是能够成就后面功德的因种,能为后面的功德创造一个殊胜的因缘,也就是说你会不断进步的意思。这个地方是修止观,在内心当中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转变:刚开始业障的消除,产生法喜安乐;第二个,烦恼的转变而变成更有智慧;然后你会觉得生命的力量,那个果报招感的力量,慢慢的减少,取而代之,是一种清净平等的法身现前。这个都是我们修止观,在一念心当中,转三障成三德。这个是在整个菩萨道的修学当中,从自利的角度,这个是最重要,转三障成三德。这一段叫做(戊五)「辨修因果」,观照力的因跟果。我们

    看第六段:

    戊六、辨修十度(分二:己一增胜修;己二修一切)己一、增胜修(分二:庚一总标;庚二别释)庚一、总标

    这当中有二科:「一、增胜修;二、修一切。」我们先看「增胜修」,这当中有「总标」跟「别释」。先看「总标」:

    由增胜故,说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

    这个地方是说明为什么要修十度。前面的六波罗蜜,它的般若度是偏重在根本无分别智,因为你要断惑证真,要先破坏心中的无明,当然我空、法空是最为重要,所以前面的般若度是偏重空观。但是这个十度后面的四度,是修习假观,就是有分别的智慧。为什么菩萨修习空观以后,要修习假观呢?这个地方是提出它的理由,「由增胜故」。因为菩萨不但是在真理的安住,他还要不断的进步,你从资粮位到加行位、从加行位到通达位,这种进步都必须由假观来带动的。所以,就着菩萨要不断进步的目的,所谓展转增胜的目的,所以菩萨必须要「别修十种波罗蜜多」。这是提出我们「修」习「十种波罗蜜」的一个主要的理由,「由增胜故」。

    庚二、别释(分二:辛一指前六种;辛二释后四种)辛一、指前六种

    「别释」当中有二段:「一、前六种;二、后四种」:

    于前六地所修六种波罗蜜多,如先已说。

    这个「六地」,就是从欢喜地到六地现前地,都还是有相行,有相行的一个重点是要先修空观,来消灭有所得的心,所以「六波罗蜜多」主要的观照,是修习空观,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前面集总修、无相修,都是在修空观,「如前已说」,这一点在前一科已经说过了。

    辛二、释后四种(分二:壬一列名释义;壬二总显所摄)壬一、列名释义(分四:癸一方便善巧;癸二愿;癸三力;癸四智)癸一、方便善巧

    后四地中所修四者:一、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谓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

    这个地方是讲到后面四种波罗蜜多,这四种是方便善巧、愿、力、智。到了七地远行地,就进入到无相行,无相行的菩萨,如果不修这四种波罗蜜多,会在空性当中产生停留,就忘失了增上的力量,所以这个菩萨应该要以假观来增上,第一个增上叫做「方便善巧」。「方便善巧」这一句话的意思,古德解释说:以少功力,成办大果。菩萨能够透过方便善巧,你本来的功德是小功力、一个微小的功力,但是透过「方便善巧」,就转成一个广大的果报,它有这种妙用。什么样的妙用呢?就是「前」面的「六波罗蜜多」,我们搜集很多很多「善根」,这个「善根」当然是智慧,不过这个地方也包括了福德,福德跟智慧的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能够回向法界众生、回向无上菩提,这样你能够把微小的功力而成办大果。这个「方便善巧」,在《大智度论》它讲得比较详细,我们作一个补充。《大智度论》龙树菩萨讲到菩萨的方便善巧,事实上是有二个:第一个是随喜,第二个是回向,方便善巧有二个,有随喜跟回向。随喜就是说,别人修习种种的功德,我们表示随顺欢喜,这样子也能够使令自己的功德增上。在《智度论》当中,龙树菩萨讲一个譬喻:什么叫随喜呢?比如说,你忆念佛菩萨的圣号,你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当然我没有这种功德,那我怎么办呢?我一心称念佛的圣号。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说是「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是则名为香光庄严。」我这一念心是一个杂乱的心,阿弥陀佛的功德进入到我的心中,我的心中变得有香气了,有少分的功德,这种就是随喜。所以龙树菩萨说:称念佛菩萨的圣号,也是一种随喜。第二个是回向,这个回向就是回小向大,把这个狭小的功德转成大的功德,就是我们这一段经文所说的:「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我们现在创造一个功德,你刚刚拜了一部《八十八佛》、或者持了多少佛号,这个时候你不要想说要自己受用,你应该要跟大家分享,「共诸有情」,你愿意把这个功德释放出来,跟大家共同受用,回向法界众生;第二个你希望这个功德,不要变成一个人天的果报,「回求无上正等菩提」:这样子,你的功德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展转增胜。不过这个地方,龙树菩萨解释随喜跟回向,他的重点还不是功德增上,他是说:随喜跟回向,为什么在整个大乘的修法当中都是必修的法门?因为随喜跟回向,可以使令一个菩萨心性调柔,堪成大法,能够成就大的功德法。就讲一个譬喻说:就像一个铁,这个顽铁你要把它捏造成器具没办法;但是这个铁用火去烤一烤,它就能够捏造成杯子、碗,变成一个可用的器具。凡夫无始劫这个自我意识、这个我执、法执太坚固,你没有通过随喜跟回向,让自己的心调柔,你没有办法修习大法。所以这个地方「方便善巧」,不但是成就广大功德,也有使令心性调柔的意思。这是我们要增上的第一个修行的法门。

    癸二、愿

    二、愿波罗蜜多,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故。

    菩萨希望要增上,我现在对目前的生命,我觉得有很多进步的空间。怎么办呢?发愿,你心中应该「发」起「种种微妙」不可思议的「大愿」。发愿有什么好处呢?你能够为未来的生命,栽培一种「殊胜」的因「缘」。所以这个功德虽然没有成就,但是你发这个愿,就容易使令这个功德成就,先把这个因缘准备好,能够「引摄当来」的「殊胜众缘」。我们一般人,如果不看经论,总是会产生一种错觉说:阿弥陀佛很伟大,他是成佛以后才发愿;观世音菩萨也不可思议,他也是因为成了观世音菩萨,他才发这个愿:说寻声救苦的愿、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愿,都是他成就以后才发愿。其实这个是错误的,我们把因跟果颠倒,因为他发这个愿,所以变成阿弥陀佛;因为他发这个愿,所以变成观世音菩萨。所以发愿是一个因相,不是一个果相。你在修行之前,要先想想看:你到底希望来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命?这一点很重要。你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必须清楚一个观念:所有的行为、所有的造作,一定有一个结果;但是这个结果,不一定是你满意的,所以我们经常活在忧悔当中,我们对现在的生命不满意。如果你对现在的生命不满意,表示你以前没有设定目标,就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你现在的结果,是你以前的造作而变成的;如果你对现在的结果非常满意,那表示你这个人是有发愿的人,这是你设定了目标,然后你完成目标的一个结果。当然过去是怎么样,我们不要再提了;重点是你来生希望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生短暂,生命是短暂的,功德无边,你用短暂的生命,试图要搜集所有的功德,结果一定是一事无成,抱憾而亡,「我生也有涯,功德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则殆矣」,死路一条。所以我们修行要知道:你的生命是非常的无常短暂,到底你今生想要得到什么?当然你想要得到什么,就是你来生希望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你要设定一个目标。你有了目标,有二个好处:第一个,有目标会产生人生的方向,有方向就会有动力,你就不会懈怠;第二个,有目标你不会盲目,我们很多的精神体力,都耗损在盲目的修学、没有目标的修学,就根本不知道你来生要什么。所以你有目标,你就用这个目标,来设定你的因地,你到底在短暂的时间当中,你要积集什么资粮,来完成你来生的这个目标?所以我们要知道:菩萨不是等到成就才发愿,菩萨是在因地发愿,所以他才有这个成就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清楚,你一定要设定你人生当中的远程目标,你来生希望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好,你这个结果,今生有多少时间可以利用?给你三十年的时间:你前面十年,净罪集资,你什么样的罪障要先忏除?因为这个会影响目标的;什么样的烦恼要先调伏?这样也会障碍我的目标的:前面十年净罪积资。第二个积功累德,哪些功德你一定要成就的?最后临终最后十年的冲刺,你要万缘放下,在最后的晚年,你要冲刺什么?你没有目标,你今生所做的一切,很多的方向互相的抵触掉了。所以我们如果透过规划,其实我们可以让这个修行的功德,创造一个更好的结果。但是因为我们没有目标,往往就把这个功德分散掉了。所以佛陀就提醒菩萨:你要先发愿才修行,以愿导行,这第一个。所以我们要增上,先发愿。

    癸三、力

    三、力波罗蜜多,谓由思择、修习二力,令前六种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故。

    当然发了愿,你要去实践。发了愿以后,应该怎么办呢?应该产生二种力量:第一个「思择力」,第二个「修习力」。「思择力」就是一种观照,不过这个地方,观照不是观照空观,它是假观。观察你如果成就这个目标,有种种的功德;假设你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会有种种的过失:要把修行的功德跟没有修行的过失,心中要产生明确的「思」惟抉「择」,产生一个强大的意乐,由这个意乐来带动我们的修行,就是行动。我们趋向目标,断恶、修善的时候,才能够坚持到底、绝不放弃,使令这个「六波罗蜜多」朝着目标,产生身口意的「无间现行」。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个「思择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讲过生命的改变,你要先达到思想的改变,心理建设。如果你立定目标以后,直接就去行动,你缺乏思择,会有什么过失?我们从过去的经验观察自己:你心理上不认同这个东西,你说我要把这个烦恼消灭,我要把贪欲消灭、把瞋恚消灭;如果你没有作好心理建设,你用止观硬压,它一定反弹。你要跟自己沟通:我为什么要消灭这个烦恼?因为这个烦恼会带动很多很多的过失;我这个烦恼消灭,会创造自己很多很多的安乐。也就是说,你心理要产生百分之百的意乐,对这样的修学完全认同,你才能够去对治。佛陀经常把我们这一念心,比喻做牛:牛能够拉车,如果这一头牛,它不想往东,你硬拉它,它牛脾气一定会发作。所以诸位要知道,当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你要试着跟自己内心沟通: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不能够说,我不管心中的反弹、我不管你的烦恼怎么样,我就是要怎么样,那你迟早要反弹。所以这个「思择力」就是说,你要先作好心灵的准备。所以为什么所有的修行──意乐,增上意乐,你心中要先认同;有这样的意乐,你去修行,这个烦恼很快就消失掉。为什么你会有意乐呢?就是「思择力」,你很清楚的知道,这个过失消失以后的好处在哪里。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前面发了愿以后,然后产生思择,最后付出行动,这个都是增上的因缘。

    癸四、智

    四、智波罗蜜多,谓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故。

    这个地方是一种智慧,「由前」面的「六波罗蜜多」,「成立」种种的「妙智」。这个地方,「妙智」是由闻思所成的后得智,你能够观察种种的过失,也了解种种的功德──什么是过失相、什么是功德相?这个多闻熏习,产生一种观照的判断。依止智慧,你自己能够「受用法乐」,通达一切佛法,有法喜之乐。其次,你能够观察众生的根机,来度化众生。这个「智波罗蜜多」,也是多闻熏习产生的智慧,对自己的增上也有帮助。总而言之,方便善巧、愿、力、智,这四种都是属于菩萨进步的四种动力。

    壬二、总显所摄

    又此四种波罗蜜多,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后得智摄。

    这「四种波罗蜜多」,是「无分别智」所引生的「后得智」所收「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六波罗蜜多跟十波罗蜜多,是开合的不同──就是六波罗蜜多的般若波罗蜜,把后得智开展出来,就是这「四种」的「波罗蜜多」。这「四种波罗蜜多」的目的,就是「由增胜故」,是这个意思。我们看最后一段「修一切」:

    己二、修一切

    又于一切地中,非不修习一切波罗蜜多。如是法门,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

    也就是说,不是说后面的四地才修,是整个菩萨的地地当中,都要「修习」这十「波罗蜜多」的。这个「法门是」出自般若「波罗蜜多藏」,这个大正藏有二种藏:一个是显教,叫「波罗蜜多藏」,密教叫陀罗尼藏,这个是出自于显教的「波罗蜜多藏所」收「摄」。以上的这十波罗蜜多法门,是显教所收摄。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分卷阅读 第五二卷
    第五二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七二页,「戊七、辨修圆满」。

    前一科我们讲到观照力。这观照力,六波罗蜜多里面的观照力,是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使令内心能够得到安住;另外在六波罗蜜多以外,又开出四种波罗蜜多,这个是成就一种假观,使令我们增上。简单的说,菩萨的修学,正如《金刚经》所说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修行菩萨道的众生,你要能够处理二个问题:第一个是安住的问题,第二个是降伏的问题。安住的问题,当然是空观,以空观来安住其心。我们从过去的经验可以了解,一个人心中有所得,那一定会产生痛苦的。外境是生灭变化的,菩萨不应该安住在外境,因为外境的人事不是你能够控制的;所以菩萨要得到安乐,只有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云何应住?」就是以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安住。但是你不能以安住为满足,你还要能够增上,「云何降伏其心?」你要突破自我。怎么突破呢?就是随喜、回向、发愿,乃至于行动等等。后面就是告诉你:当你安住以后,你要不断的进步。所以,空观让你安住,假观让你增上,就是这个意思。透过空假不二观的安住跟增上,要经过什么样的阶位,才能够「圆满」呢?这个地方说明这个道理──「圆满」的道理。

    戊七、辨修圆满(分二:己一长行;己二颂)己一、长行(分二:庚一问;庚二答)庚一、问

    这当中有「长行」跟偈「颂」。我们先看「长行」:

    复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

    我们要「经」过多少「时」间观照真如理地,才能够「圆满」?这是提出它的时间跟位次的问题。我们看回「答」:

    庚二、答(分二:辛一标;辛二释)辛一、标

    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

    菩萨的观照,由浅至深「有五」种阶位的差别,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先作一个总「标」,这以下解「释」:

    辛二、释(分三:壬一初劫圆满;壬二二劫圆满;壬三三劫圆满)壬一、初劫圆满

    哪「五」种「补特伽罗」呢?这当中有「初劫、二劫、三劫」。先看「初劫」的「圆满」:

    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什么叫「胜解」?「胜解」就是对某一个法门产生坚固的理解,不过这个地方它的理解是有特定的对象。菩萨的「胜解行」地,是针对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你要得到坚定的理解,才叫做「胜解行」地。也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以前的理解,是内心有一个自我意识、有一个自我的无明──我们以自我意识来拜佛,以自我意识来断恶、修善,也以自我意识来起烦恼,这样的菩萨,当然没有资格称为胜解行地,因为你对这个空观根本没有信解。这个「胜解行」地是怎么样呢?「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胜解行地的菩萨,当然有很多如梦如幻的烦恼在干扰他、也有很多如梦如幻的业力在障碍他、很多如梦如幻的老病死在折磨他;但是,这个胜解行地的菩萨,他内心当中深深的相信一个真理,那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不管烦恼怎么刺激我,我总是知道:烦恼是一念心性所变现出来的,是一种如梦如幻的影像,如此而已。所以这个「胜解行」地就是说:他对内心当中,对于真理已经得到坚定不可破坏的理解,这样的菩萨就进入了胜解行地。当然这种菩萨,他对成佛的信心也特别的坚固,他知道:既然「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所有的恶法是可以消灭的、所有的善法是可以成就,成就佛道是可能做到的。这样子的过程,要花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这样的观照力要修一大阿僧祇劫,不过这都是属于凡夫位,包括外凡、内凡。

    壬二、二劫圆满

    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第「二」阿僧祇「劫」有三种的阶位:第一个是「清净增上意乐行」,这个是讲初地的菩萨。初地菩萨内心当中,有「清净」的力量,来消灭分别的我执跟法执,叫清净力;一方面他有一种「增上」的「意乐」,他对于无量无边的功德,有好乐追求的意乐:这个是把初地菩萨的相貌讲出来。「有相行补特伽罗」,这个地方指的是前六地的菩萨,前六地的菩萨他心中还有微细的法执,对于生灭、垢净的法,有所执着、有所对立,所以他是「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这是第七地的菩萨,他入了「无相行」,他对生灭、垢净的法,不再执取了。也就是说,从初地到「七地」,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当中有三个阶位:「清净意乐行、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要花掉「第二」阿僧祇「劫」。

    壬三、三劫圆满

    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已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到八地菩萨的「无功用行补特伽罗」,是第五个补特伽罗,也就是「无功用行」。「无功用行」,他的法执是慢慢的调伏了,对生灭、垢净、增减相全部消灭,任运的生起菩萨道。但是在任运当中,他还要成就第九地的智自在,他的智慧还没有自在,这个四无碍的辩才还没有自在;第十地的业自在,身口意还没有自在:所以为了要成就智慧的自在、还有业力的自在,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都要不断的加深观照力,这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个地方是讲观照力,从最初的胜解,到有相行、无相行、无功用行,到最后的智自在、业自在,总共三大阿僧祇劫。我们看重「颂」:

    己二、颂

    此中有颂: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

    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把胜解行地的菩萨作一个重颂。什么叫胜解行地?前面没有详细的说明,这以下讲出一个标准。第一个,你内心当中要有「清净力」。菩萨刚开始当然有很多的烦恼,但是他内心当中以一念的清净心来安住,所以能够不随妄转;不随妄转的力量,就是妄想有,但是不随它转,产生一种清净的力量。第二个「增上力」,这个「增上力」就是菩萨的愿力,菩萨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使令自己不断的进步。有这个目标,当然就会招感很多的善知识、同参道友展转的助缘。这个「增上」,他不但是安住在清净,他还要不断的增上。第三个「坚固心」,这个地方是讲坚固力,菩萨遇到恶因缘的剌激,他的菩提心绝对不会退转,他内心当中有一个强大安忍的力量。所以「增上」是指还没有成就的功德,菩萨有好乐的心想要成就;「坚固力」是说,菩萨对于已经成就的功德,他绝对不会让它失掉:这二种力量,都要依止「清净力」来作基础,是「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阿僧祇「劫」。菩萨在第一个阿僧祇劫,所要完成的力量,就是胜解行地的清净力、坚固力、增上力三种功德力。到这个地方,我们是讲「彼修因果差别」。好,我们看第六段「增上戒学分」:

    乙六、增上戒学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丙一、结前问后

    这当中有二段:先「问」再「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

    前面「因果修差别」,我们讲到菩提心、空正见跟六波罗蜜多,菩萨的一个因果;这个地方提出「增上戒」学。首先我们把「增上戒」作一个解释。小乘的戒法,叫做别解脱戒,也就是说小乘戒法的施设,是追求一种消极的身心解脱,这叫做别解脱戒。菩萨他的目的,是积极的要成就功德庄严,所以叫做「增上」,他是比较积极的态度。这个「增上」是什么意思呢?古德解释说:「为圆满菩提故,而展转增上。」他有一个目标──要成就圆满菩提,而展转增上。什么叫「展转增上」呢?就是菩萨因为戒学的增上,而能够引生定学,由定学的增上而引生慧学。也就是说,在小乘的戒法,他的戒定慧三者是各自独立的──经有经的诠释,律学有律学的诠释;但是菩萨的三学是融通的,菩萨戒的每一条戒法,都要依止心中止观的力量,这个戒学跟定慧二学,是互相增上,没有一个菩萨戒法在持的时候,没有依止这个菩提心、这个观照力的,不可能。所以菩萨戒之所以称为「增上戒」,因为它的戒定慧是互相增上的,所以安立为「增上戒」,因为它增上的目的,是要成就圆满菩提。这个地方,是把菩萨的戒法安立为「增上戒」的意义作一个说明。我们看回「答」: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牒前出体;丁二略释殊胜)丁一、牒前出体

    回「答」当中,先「出体」,再解「释」它的「殊胜」。先解释它的「体」:

    如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说。

    菩萨的增上戒,是出自于何处呢?「如菩萨地」,这是《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当中,第十五地「菩萨地」里面的〈戒波罗蜜多品〉,这当中有说明「菩萨」戒。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前面的「彼因果修差别」,事实上是把菩萨的菩提心跟空正见──菩萨的根本法门跟六波罗蜜多的枝末法门讲完;这个地方为什么又提出「增上戒学」?乃至于下一段的「增上定、增上慧」呢?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加以说明。在整个菩萨十地的修行当中,他特别重视观照力,就是我空、法空的无分别智。但是无分别智,前面讲得比较少,它只是把无分别智的差别阶位讲出来而已,整个因地的修行、观照力的成就,就讲得比较少。这个地方可能会让大家产生执理废事,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整个菩萨的无分别智要如何成就?它是有一定的次第──菩萨的观照力,是从增上戒学,而引生增上定学、增上慧学。所以菩萨的观照力,他的整个胜解行地,要经过戒、定、慧三学的修学。比如说,你观照力很好,但是你菩萨戒有所违犯,你观照力会大受伤害;你观照力很强,增上定学受到伤害,你的慧、观照力也会受到伤害:因为菩萨的戒学、定学、慧学是相互增上的。所以,虽然说观照力很重要,但是你的成就,还是要经过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所以有须要把这个三学开展出来。

    丁二、略释殊胜(分二:戊一标列四种;戊二依标别释)戊一、标列四种

    这当中有「四种」殊胜,先作一个总「标」:

    复次,应知略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二、由共不共学处殊胜;三、由广大殊胜;四、由甚深殊胜。

    菩萨戒学跟声闻戒的差别,有「四种」的「殊胜」是声闻戒所没有的:第一个「由差别殊胜」,这个地方是约着教法来说,教法的殊胜;第二个「由共不共学处殊胜」、第三个「由广大殊胜」,这二个是行法;第四个「由甚深殊胜」,这个是约理法:教、行、理都比声闻戒殊胜。这个地方先作总标,这以下解「释」。先看「差别殊胜」:

    戊二、依标别释(分四:己一差别殊胜;己二共不共学处殊胜;己三广大殊胜;己四甚深殊胜)己一、差别殊胜(分二:庚一标列三品;庚二释建立义)庚一、标列三品

    差别殊胜者,谓菩萨戒有三品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菩萨有「律仪戒」来远离、息灭身口意的过失,有「摄善法戒」来修习六波罗蜜的功德,有「饶益有情戒」来成就菩萨的四摄法,教化众生。在声闻戒只有律仪戒,所以这个地方是有「差别」的「殊胜」。这以下说明「建立」三聚净戒的宗旨:

    庚二、释建立义

    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摄善法戒,应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义故;饶益有情戒,应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义故。

    这地方把三聚净戒安立的目的作一个说明。菩萨的「律仪戒」,是属于成就「二戒」的根本,这个「二戒」是摄善法戒跟饶益有情戒。也就是说,一个菩萨,假设你身口意不清净,那你所修的善法都会受到染污,你根本不可能摄善法戒;一个菩萨自己的身口意有重大的过失,众生也不会对你产生信心跟恭敬,你根本不可能产生摄众生戒:所以「律仪戒」,是摄善法戒跟饶益有情戒「建立」的根本,所以律仪戒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摄善法戒」是菩萨要怎样成就「佛法」的功德──包括种种的三昧、陀罗尼、禅定、智慧等等。「饶益有情戒」是为了要「成熟」众生的善根而安立的。

    「差别殊胜」这二段,我们把它作一个总结。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菩萨的三聚净戒,从教法上是比声闻戒更广泛,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它有更积极的一面,不像声闻戒只是消极的远离过失;但是第二段就说明,你一个初学菩萨,不能忽略了律仪戒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你修善、度众生的根本。

    不过菩萨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律仪戒,菩萨如果犯了,严重的话是会失戒体的。所以你刚开始修行菩萨道,最好把菩萨的律仪戒弄清楚,否则你连菩萨戒的戒体失掉了都不知道。菩萨戒的律仪戒有二种:第一个是共声闻学,叫根本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成就身口意的清净解脱,这一部分我们就不谈,这是共声闻学的。但是菩萨律仪戒有不共声闻的,叫增上戒,《梵网经》有六条、《瑜伽菩萨戒》有四条,这二个合起来,扣掉重复的部分,事实上只有六条。你一个初心菩萨,在律仪戒有六条的增上戒要注意,我们先作一个简单的说明。第一个跟贪爱烦恼有关的「悭惜财法戒」:它的意思就是说,一个有能力的菩萨,遇到要付出的因缘,你对财物跟佛法的悭贪,这样子是犯了菩萨的波罗夷罪。我刚开始学菩萨戒的时候,觉得很奇怪:菩萨贪着名利结轻罪,悭惜财法判重罪?可能很多人也会质疑:贪求名利这明明是贪,我只是悭惜财法不想付出而已,判重罪?不过这个地方,诸位慢慢深入的去想,就知道佛陀大智慧的境界。现在很多历史学家对历史的判定,有一些新的看法。不管是人类的历史、或者是佛教史来看,佛法会衰败、人类会再来浩劫,我们总是觉得这是因为小人当道,恶人太多的缘故,恶人邪恶的行为,让整个众生痛苦、佛法衰败。其实这样讲,只对一半。现在历史学家发现:众生的灾难,恶人邪恶的行为负一半的责任,好人也要负另一半的责任。为什么呢?好人逃避责任,漠不关心。恶人为什么会当道?好人、有能力的人,本来应该采取行动,他不采取行动,他爱惜他的名节、爱惜他的财物、或者他的法等等,悭吝。所以我们不能把过去的痛苦历史,全部归咎到恶人。恶人的福报也不是很大;如果好人、有能力的人,他出来讲几句话、出来承当一下,我们讲「有为诸法仗缘而生」,一个因缘的变化,整个历史都会变化。好人的漠不关心,跟恶人的邪恶行为,是一样的可恶(哈──),事实上是这样子。因为你有能力,你该承当的时候你逃避,结果因为你的逃避,恶人当道,然后我们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因为恶人当道」。那你为什么不作努力呢?所以悭惜财法戒,看似轻微,但是你深入的去看,会影响正法久住。如果诸位研究菩萨戒透彻,你就会知道这个「悭惜财法戒」,你说一个菩萨贪着名利,这个不好,但是不至于影响正法久住,这是他个人的过失;一个有能力的菩萨,该承当的时候不承当,使令小人当道:我看二个人各负一半责任,僧团的毁灭、正法的消失,好人、坏人各负一半责任。所以这个悭惜财法戒,诸位好好去看,这条戒是很重要的,那这跟贪有关系。第二个跟瞋有关系。跟瞋有关系的戒有三条:「自赞毁他、说四众过、瞋心不受悔」。就是说你用瞋心,散发一种破坏性的身业跟语业,来破坏众生的信心,这个也是重罪。初学菩萨,你不一定要马上采取行动去教化众生,但是你不应该释放破坏性的言词,来伤害众生的善根。「说四众过、瞋心不受悔、自赞毁他」,跟瞋有关系。第三个跟痴有关系。「酤酒戒」:你没有教化众生已经是很严重了,你还把酒拿给众生喝!酒是无明药。第二个是「谤乱正法、说相似法」,令众生产生邪知、邪见的颠倒,这是破坏众生智慧的善根,前面是破坏信心。所以初心菩萨,起码要把这几条戒弄清楚,不要因为你的逃避责任,让正法消失;不要因为你破坏性的言词,伤害众生的信心;不要因为你的邪知、邪见,让众生产生错误的知见。这六条戒,严重的话,都会失掉戒体的,这些都是菩萨的根本律仪戒。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它是整个摄善法戒跟饶益有情戒的根本。我们再看第二「共不共学处殊胜」,先说明「不共」:

    己二、共不共学处殊胜(分三:庚一标共不共;庚二释此学处;庚三结名殊胜)庚一、标共不共

    共不共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

    第二种的「殊胜」是「共不共学」,先看「共学」的地方。「菩萨」在「一切」的「性罪」──在杀、盗、淫、妄这一部分,身口意是「不现行」的,这一部分是「共声闻」的。菩萨的律仪戒,前面四根本戒也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但是在「遮罪」这一部分,有的地方跟声闻是「不共」的。好,这个地方,下一科再说明。我们看第二段,「释此」不共的「学处」:

    庚二、释此学处(分二:辛一简差别;辛二举要义)辛一、简差别

    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

    菩萨与声闻「学处」的「差别」,不共的地方有三个:第一个,「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比如说,受持金银宝物,「声闻」是「犯」的;但是菩萨有利他的因缘,可以受持,这是「菩萨不犯」。第二个,「有」的是「菩萨犯,声闻不犯」,比如教化众生。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不折服众生戒」:你身为一个师长,你摄受在家、出家的弟子,这个弟子他出现了过失,你「护其忧恼」,害怕他产生烦恼,结果你不加以种种的教导、诃责使令他改过,就一味的姑息,这样「菩萨」是「犯」戒的;但是「声闻」戒「不犯」,因为声闻戒本来就没有摄众生戒:所以有的地方是「菩萨犯,声闻不犯」。第三个,菩萨的戒法是「具」足「身」业、「语」业、意业三种;「声闻」戒只有「身」业跟「语」业「二」种,他内心染污是不结罪:所以「菩萨心」染污也是「犯」戒,这是不共「声闻」的地方。声闻戒它偏重身业跟口业,所以他结罪的时候,诸位在判罪,你就知道,声闻戒结罪,是看你行为的本身来判罪:就是你身体的造作到什么程度、你这个话讲到什么程度,是别人理解、或者别人不理解等等,从身业、口业的造作到什么程度,就结到什么罪;他意业不当作轻重的判断。但是菩萨戒在判罪的时候,意业一定要列入考虑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贪欲──贪求名利,还有瞋恚──怀恨不舍,这本来都应该结罪;但是在开缘当中都说:如果菩萨已经生起了断除的意乐,而且产生一种精进的对治,暂时的现行,这个是不结罪的,就是他已经在进步当中了。这个地方就是说,你不断的在进步,你现在的烦恼比三个月前淡薄了,你已经在进步当中。菩萨戒制戒的目的,是要警策你的意念,「戒是警意之缘」也。一个人最害怕的,就是你内心有过失你不知道,你那个相续心不断的展转增胜,这个是最可怕的。既然你已经产生对治了,那戒法就不再对治你,因为戒法的目的,也就是提醒你──要警策意念、要断相续心。所以菩萨戒是从你的意业,来判定罪业,这一点是有所不同的。

    辛二、举要义

    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

    菩萨有共声闻学、有不共声闻学,菩萨戒应该怎么跟小乘融通呢?这以下,无著菩萨讲出非常重要关键的话,他说:简单的说,只要是对众生有帮助,你能够让众生的善根增长,而且你自己不会引生过失的,这样身口意的造作,「菩萨」都「应」该主动的「现行」。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中国佛教,受了声闻戒、也受了菩萨戒,这二种戒的融通,是一个重要的、扼要的观念。初心的菩萨,你要利他,最好是这个利他的事业,你自己在这当中会得到进步的,最好是你在利他的时候,能够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你选择一个利他的因缘,在这当中,你的菩提心、善根都会增长的,那是最好──你能够增上,众生也增上。但是第二个,最低的标准,就是我们这句话:对众生有帮助,对我没什么帮助,但是也没什么伤害──这是底限。我只是浪费一点精神、体力,我这样菩萨的造作,对众生会帮助,对我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不会增长我的烦恼,这个也是可以。但是初学菩萨,尽量这一方面少一点,这个是整个菩萨戒的底限。如果对众生有帮助,对你有伤害的,你绝对不能做,因为这一部分要共学的,根本戒是要共学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再把它读一次:「一切饶益有情无罪」的「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这是底限。但是初学者,我建议大家,你刚开始行菩萨道,最好这个东西对众生有帮助,对你也有增上,这是最好。

    庚三、结名殊胜

    如是应知说名共不共学殊胜。

    这个是讲「共不共学」有它「殊胜」的地方,再看「广大殊胜」:

    己三、广大殊胜(分二:庚一标数;庚二列名)庚一、标数

    广大殊胜者,复由四种广大故。

    庚二、列名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

    第一个「广大」,菩萨能够在菩萨戒当中,成就「种种」的「无量学处」、种种的善根。菩萨的戒法,是包括整个六波罗蜜多的。我们前面说过,布施会帮助持戒,持戒帮助忍辱,所以整个菩萨戒法,是互相资助、展转增上的,所以它不是只是消极的远离过失而已,所以它能够摄受种种的善根,这第一个。第二个,它能够「摄受」种种的「福德」,菩萨有修善,所以你受持菩萨戒跟受持声闻戒,你要看看南传比丘跟北传比丘,就感觉到这个福报有差别。光是他的道场、他身相的庄严,你就看得出。一个人的因缘,他受持什么戒,他的因缘会不同──菩萨戒会摄受无量的福德。第三个,菩萨戒能够「摄受一切有情」,包括现世的「利益」跟来世的「安乐」,对众生有很大的帮助。第四个,菩萨戒能够成就「无上」的「正等菩提」,最后的目标是圆满菩提,而不是消极的解脱而已。这个是讲「广大」的「殊胜,这二个都是行法的殊胜。

    己四、甚深殊胜(分三:庚一方便善巧业;庚二现行变化业;庚三示行本生事)庚一、方便善巧业

    这当中有三种的「殊胜」:第一个「方便善巧」,第二个「现行变化」,第三个「示行本生事」。看「方便善巧业」:

    甚深殊胜者,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菩萨」能够有很多差别的,这个「品类」就是差别的「方便善巧」,这个地方《瑜伽菩萨戒》说:「应该还有为利他」,你是为了利他的缘故,不是放纵你的烦恼。第二个,你要有智慧观察:就是这个众生,其他的方法都没有办法去挽救了,你别无选择,所以示现「杀」盗淫妄的罪「业」。但是因为他有为利他故跟方便善巧这种慈悲、智慧的观照,所以他不但没有过失,反而引生种种的「福」德,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他做一个菩萨,他带了五百商人去经商,租了一艘船,这个船主看到五百商人有很多的珍宝,就起贪心,想要把这五百商人全部杀死。这个时候,身为商主就方便把船主杀死,但是杀死的动机,是为利他故方便善巧,是跟慈悲、智慧相应的,所以他这个是没有罪业的,而且引生福德,而且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这个是讲到菩萨戒有这个方便善巧。当然心为业主,菩萨戒是看他的心念。的释迦牟尼佛菩萨,他看到这个船主有这个恶念,而且他知道他不能去改变他,所以他想:与其让这么多人死掉,让这个船主造这么大的罪业,干脆罪业由我来承当。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方便把船主杀死,但是杀死的动机,是为利他故方便善巧,是跟慈悲、智慧相应的,所以他这个是没有罪业的,而且引生福德,而且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这个是讲到菩萨戒有这个方便善巧。当然心为业主,菩萨戒是看他的心念。

    庚二、现行变化业(分二:辛一标;辛二例)辛一、标

    又诸菩萨现行变化身、语两业,应知亦是甚深尸罗。

    这个「菩萨」,是属于圣位的菩萨,他能够依止神通三昧,而「变化」种种的「身、语两业」。这个地方是说: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他能够示现很多很多的虚妄众生,来教化其他的有情,「现行变化」。这以下举出一个「例」子:

    辛二、例

    由此因缘,或作国王,示行种种恼有情事,安立有情毗奈耶中。

    比如说,这个菩萨他做一个「国王」,他用国王的威力,「示」现「种种恼」害众生的「事」情,使令众生安住在戒法,不敢放逸。比如说《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普贤菩萨要善财童子去参访一个叫无厌足王。善财童子远远看到无厌足王这个大国王,用很多残暴的刑具,劓鼻子、割耳朵等等的。这个时候善财童子想:这个人是一个恶人,他就不想去参访他,掉头就想要走。空中就说:去!去!你不应该犹豫的,这是一个善知识。善财童子去参访他以后才知道,这个无厌足王说:其实这些被逼恼的众生,都是虚妄的众生,是神通变化出来的。菩萨用虚妄的众生来受苦,来警告那些真实的众生:你不能造罪、不能放逸,要不然结果就是这样,这叫做「现行变化业」。

    庚三、示行本生事(分二:辛一举例显;辛二结令学)辛一、举例显

    又现种种诸本生事,示行逼恼诸余有情,真实摄受诸余有情,先令他心深生净信,后转成熟。

    前面的「现行变化业」是约着今生,这个地方讲过去。菩萨在过去当中,也会示「现种种」的造作。什么样的造作呢?他「示」现去「逼恼」一部分的虚妄「有情」,用神通所变化的虚妄有情,来「摄受」这些「真实」的「有情」,使令「他」能够「深信」因果,然后慢慢的善根「成熟」。众生对因果的了解,都是非常薄弱的信心,这个信心都不深刻。因为因果的问题是三世的,你今生造罪是来生得果报,所以众生都还会有侥幸的心态。所以菩萨如果能够预先把刀山油锅的相貌,让众生事先看到,对他会产生警愓的作用。这时菩萨会示「现」去「逼恼」一些虚妄「有情」,然后让众生看到当来的痛苦,而产生警愓的作用,这个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我们看总结:

    辛二、结令学

    是名菩萨所学尸罗甚深殊胜。

    「菩萨」有这么多「殊胜」的地方。

    戊三、结略指广(分二:己一结略;己二指广)己一、结略

    由此略说四种殊胜,应知菩萨尸罗律仪,最为殊胜。

    菩萨有教、行、理三种的「殊胜」,这个不是声闻戒所能及的。就是说,你因地完全受持声闻戒跟你受持菩萨戒,一定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结果,一切法因缘生嘛。我们看第二个「指广」,广说:

    己二、指广

    如是差别菩萨学处,应知复有无量差别。如《毗奈耶瞿沙方广契经》中说。

    还有很多的「差别」,这个地方只是提出四种的差别,如果你要详细的了解,可以看「《毗奈耶瞿沙方广契经》」,但是这一部分中国是没有翻译的。

    这个地方的「增上戒学」,没有详细的把菩萨戒的内涵说出来,但是它把声闻戒跟菩萨戒的四种差别作一个比较。我们中国佛教是所谓的大乘佛教,所以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声闻的戒体跟菩萨的戒体。这个时候你要透过学习跟思惟,把这二种戒融合在一起,否则你自己都自相矛盾。古人常说:「以大融小,无法不大。」你如何用整个大乘的菩提心、观照力,来融通所有的小乘戒法?这当中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你的目标在哪里,你就知道你要偏重什么戒法。我们经常讲:你一定要先有目标,你来生是希望一个什么样的相貌?你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目标是很重要。第二个,你的观照力。我们看看这四种的差别,诸位看整个菩萨戒的殊胜,都是菩萨要善权方便,你要有判断力。

    我们学了《摄大乘论》很多的教法,但是每一个人学完以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一个人学《摄大乘论》产生的效果是一样,都不一样。为什么会有差别呢?我们这样子讲好了: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你对教法的理解,这只是一个基础,重点是你如何去运用这些教法?我们看世间的成功,你看王永庆,小学没有毕业;李嘉诚居士,小学也没有毕业;爱迪生发明大家,他小学一年级都没有毕业:但他们的成功惊人。为什么?他知道的不多,但是他能够善巧的运用。所以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你懂多少,而是你能够运用多少。比如说观照力,如果你今天学了《摄大乘论》,你对内心的观照,你还是告诉自己:我烦恼实在是很重。那你烦恼果然是很重。因为这个烦恼你一直

    观察它是真实的、很重,那你一观察下去就加强了嘛。那你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烦恼就淡薄了。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有为诸法是仗缘而生的,你内心正确跟错误的观照,对内心会产生一种不同的影响。所以如果你读完《摄大乘论》以后,你还是认为你烦恼很重,那这个佛法你不会运用,很可惜啊!所以诸位要知道:《摄大乘论》是一种文字的《摄大乘论》,你要把这一部论,转成你内心的《摄大乘论》。所以知识不在多,在于你会不会运用;一个会运用知识的人,他就是趋向于功德。你只是懂这个知识,你不会去运用,那你这个叫做栽培善根。所以我们讲,不要说大小乘的教观,其实生命就是无量的抉择,你每一件事都要去抉择,这件事该不该做?做到什么程度?你每一个抉择,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你如何来经营你的生命?这是你的重点。当然你必须要学习很多的教法,让你的知识开阔,然后设计一套你自己要的菩萨道,在短暂的生命当中,你要如何的把今生作最大的发挥。人身难得,你得到这个人身,又有因缘出家,这种机会不多的啦。但是,不是每一个人出家的结果都是一样,绝对不是的。因为每一个人对佛法的运用是不同的,所以每一个人出家的结果是不一样。我们经常说:出家有多少功德多少功德──那是就着成功的人才有这种功德;你要是失败的话,你就没有这种功德,也有很多人出家以后是堕三恶道的。所以,你如何运用你的观照力,来施设、布局你的菩萨道,从这些教法当中,你应该去思惟:你如何运用这些你所知道的知识,然后变成你生命的观照,来引导你的生命?这个是我们学《摄论》的目的,大家应该要好好的想一想。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们回答二个问题: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您说「集总修」是以一个法来摄一切法,如果我们发愿要持〈大悲咒〉几万遍,那照法师的说法,我们是应该要密集式的来完成它?(是的。)但是蕅益大师说:修净土法门应该以念佛为正行,而以其他为助行,如果以密集式修〈大悲咒〉,是不是说这段时间就不要念佛?这样的话,好象跟蕅祖的说法不太相称,请法师慈悲开示。

    答:理论上说,我们来生有二种规划:第一你求生净土,第二求增上生。你求增上生的话,那你归依三宝就很重要:第一个你要善得人身,第二个你要归依三宝。你要是得到人身,而遇不到三宝,你来生来也没有用。你来生是求增上生,有增上生的因缘,这一部分我们不谈,他有他成就的资粮。假设你来生想要到净土去,那你唯一的方法,就是想尽任何方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因为往生净土,不是你自己的能力去的,是蒙佛的接引。那你如何去感动阿弥陀佛?我们说感动也可以,说感应也可以,你持念他的名号、观想、观像都是一个方法,你如何把你的心调整跟阿弥陀佛功德的心,心心相应,这是你要去努力的方向,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持名。但是在祖师的开示当中,也讲到所谓正行跟助行,所以印光大师说:持〈大悲咒〉为助行。如果你在这个阶段,你认为有须要持〈大悲咒〉来破障,那你可以在这段时间兼持〈大悲咒〉,甚至持〈大悲咒〉的时间可能多一点。但是问题是说你会害怕:这样子,好象跟弥陀的感应道交有所违背?蕅益大师也说:你要发愿,用这个愿来导〈大悲咒〉。就是说,你持〈大悲咒〉的目的也是为了破障。为什么要破障呢?也是为了能够跟弥陀容易感应道交,所以这样子的修行不算杂修,因为是同一个目标。这样懂吗?所以蕅益大师讲:「但加信愿,不改行谊」,这句话很重要,但加信愿。不要说持〈大悲咒〉,明朝末年很多人参禅,蕅益大师说:你参禅继续参,你愿意参「什么是我本来面目」,你继续参。蕅益大师说:但加信愿,不改行谊。你要怎么修,继续修,增加一个信心跟发愿。你临命终的时候,就算你不能念佛,你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你知道有一个阿弥陀佛的存在,你心心的忆念弥陀的功德,也可以往生的啦。持名只是一种,观想、观像也可以往生,重点是你心中的目标是不是一致?我们这样子讲:我们一个人最害怕是什么?你持〈大悲咒〉,来生又想变成观世音菩萨,成就什么功德;然后你做这个,你又想要来生要怎么样,我来生要做一个大法师、做大禅师:然后你的目标变成多元化,现在比较害怕的是这样。其实你的目标是一致的时候,你所有的法,万善庄严净土,这个是不障碍往生的。就是你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以佛号为正行,其他为助行,全部是趋向一个方向,这个是没问题的。所以,你持〈大悲咒〉,但是你持〈大悲咒〉的目的是帮助你念佛的时候没有障碍,这样子是对的,也是念佛法门。所以这一点要注意,重点是你的目标是不是明确。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私人的功课要做的时候,为了灯光的关系,若人在前面走动,要保持怎么样的距离?

    答:你的意思就是说你在诵经,别人在走动,是你要跟他保持距离?还是他要跟你保持距离?(诃──)你坐在那个地方,你怎么跟他保持距离呢?我想是这样的,从二方面来说:别人在诵经,我们尽量不要去干扰别人,你能够保持一个不干扰他的距离走过去最好,因为别人在修行,你去护持他,也是随喜功德。另外就是我们在诵经,别人走来走去,那这个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那我们就要改变自己的心。一个菩萨的心,诸位,我必须跟大家劝勉一句话:我们的心不能太脆弱。你不能够说所有的环境,都在我的规划当中,这不可能。你临命终的时候,也不可能可以规划你一定是非常的安稳,你怎么知道临命终是什么相貌呢?如果你一直要求所有的环境都配合你,那你临终正念怎么提得起来?我们可以作出一些大方向的规划,但是你一定要去吸收一些不可抗拒的临时状况,就是你一定要有一个「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的观照力,来化解一些人事的干扰,这是你菩萨道要做的事情。你说你的心,完全是温室中栽培的小花,那你临命终怎么办呢?色身的败坏、内心的妄想,整个环境一定不是在你的设计当中,你也不一定是在医院,你万一是发生车祸死掉怎么办?所以,一个修行人,要培养自己内心自在的忍力。很多因缘,你要自行去化解的。而每一个障碍,当然我们都不喜欢障碍,其实我告诉大家:一个人太顺利,未必是好事情。如果你把生命当中的障碍、挫折,当作你历练的对象,你会从中得到启示,得到激励。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挫败,是别人要负责,那你一辈子活在埋怨当中,你这个挫败对你来说真的是挫败。如果你把这个挫败,当作自己的历练,它对你是激励的;如果你把这个挫败,归咎在别人的身上,那你一辈子活在痛苦当中,你的内心就是活在埋怨──这个生命不公平,怎么怎么地!对立。所以我们一定要善调其心,这个很重要。我们不能够去主宰这个世界,佛陀也没有办法主宰这个世界,这个因缘所生法是错综复杂的因缘;但是我们要能够安住自己的内心,这个是很重要。

    好,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分卷阅读 第五三卷
    第五三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七八页,「乙七、增上心学分」。

    第五三卷

    这一科是「正宗分」的第七科,讲到「增上心学」。我们在前面花了很多的时间,来介绍六波罗蜜修行的方法。六波罗蜜是整个佛法修学的纲要,这当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是福德的资粮,般若是属于智慧的资粮。当我们的内心当中,成就福德跟智慧二种资粮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有三种可能性:第一个,它可能会成就人天安乐的果报;第二个,它也可能会成就二乘偏空的涅槃;第三个,它也可能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也就是说,同样是福德跟智慧的资粮,因为内心观照的不同,产生的结果会有所不同。《法华经》中佛陀讲一个譬喻:有一个车乘,上面有很多的饮食、珍宝,就是很多的福德、智慧的资粮,但是这个车乘本身不能决定到哪里去。如果这个车乘是由羊来拉,他就到人天果报去了;如果是由鹿来拉,鹿的力量比较大,就到二乘的涅槃去了;如果这个车乘是由牛来拉的话,这样的车乘就到万德庄严的佛果。这个地方佛陀给我们的开示是说:当我们在布施、持戒的时候,你心中的观照力是决定未来的果报。如果你是因为人天安乐的果报而布施、持戒,你未来的果报就招感人天的果报;如果你是观察我空的真理而持戒,那这样的持戒功德是到二乘的涅槃;如果你是依止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来观照,而生起大悲心,这样的持戒功德是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前面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学习如何布施、如何持戒、如何修习般若,来成就我们的资粮力。现在的重点,就是如何把这个资粮力透过一种正确的观照,把它提升为万德庄严的佛果,就是培养观照力。所以无著菩萨讲完六度以后,他为了要成就我们菩萨的观照,所以开出了「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这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菩萨能够透过戒、定、慧的修学,来提升自己的观照力,是这个意思。好,我们前面「增上戒学」是讲到持戒,菩萨身口意的仪轨,从这个身口意的造作当中,如何培养观照。这个地方是讲「增上心学」:

    乙七、增上心学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丙一、结前问后

    这当中有二段:第一段「结前问后」,第二段「标释正答」。先提出一个「问」,我们看论文:

    如是已说增上戒殊胜。增上心殊胜云何可见?

    我们前面把菩萨戒甚深广大的殊胜说过了,这个地方讲到「增上心殊胜云何可见」?大乘的「增上心学」,它的「殊胜」应该怎么了知呢?这个「增上心学」,我们解释一下,我们先解释这个「心」,再解释「增上」。这个「心」,它不是一种散乱的心,它是跟禅定三昧相应的明了寂静的心。既然它是一种三昧的心,为什么不直接讲三昧、讲禅定,而讲心呢?因为一般凡夫二乘的禅定,他的内心是一种专注,透过专注来止息妄想,但是没有生起观照力。而这个地方大乘的禅定,它念念之间都是生起观照,它是有止有观的,大乘的三摩地是有止有观的,所以叫做「心」,因为要简别禅定,它只是有止无观,所以叫做「心」。为什么叫「增上」呢?我们一般人,你修习专注,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或者二乘人得到四禅,他从禅定的因缘出来以后,他的心还是一样,没什么改变,不可能增上。大乘佛法的三昧,你进入三昧,从三昧出来以后,你对无上菩提会有增上的力量,它会产生趋向无上菩提的力量,所以叫做「增上」,这是一般禅定所做不到的。你修一般的禅定,顶多止息妄想,不能使你往无上菩提的地方跨上一步,不可能。所以这个地方叫做「增上心学」,就是这样的三摩地,对我们追求无上菩提、成就万德庄严,是有增上力量的,所以叫做「增上心学」。好,我们看「丙二」的回「答」: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标列六种;丁二依标别释)丁一、标列六种

    前面是一个问,这个地方是「正」式的回「答」。回「答」当中分二科:第一科「标列六种」,第二科「依标别释」。先作一个总标,再各别解释。看总「标」的地方:

    略由六种差别应知:一、由所缘差别故;二、由种种差别故;三、由对治差别故;四、由堪能差别故;五、由引发差别故;六、由作业差别故。

    这个地方,标出大小乘三摩地的差别。就是说大乘的三摩地的止观双运,相对小乘来说,有「六种」的「差别」,这个地方先提出一个总标。我们看下一段的解释,这六种差别的个「别」解「释」。

    丁二、依标别释(分二:戊一略释六种;戊二广能引发)戊一、略释六种(分六:己一所缘差别;己二种种差别;己三对治差别;己四堪能差别;己五引发差别;己六作业差别)己一、所缘差别

    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略释六种」,第二个「广能引发」。先把这六种差别作一个说明,再把其中的「引发」差别「广」泛的加以说明。首先我们看「六种」差别,先看第一个「所缘差别」,我们看论文:

    所缘差别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

    我们「大乘」的三摩地跟小乘的三摩地,第一个「所缘」境有「差别」。三摩地的体性是心一境性,就是你要调伏妄想,使令内心安住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所以刚开始一定要选择一个所缘境让你安住。大乘佛法在选择所缘境的时候,跟小乘之间的差别,它是以整个「大乘法为所缘境」。当然这个地方还是不容易了解,什么叫「大乘法为所缘境」呢?天台智者大师说:大乘法为所缘境,略有三种的差别。第一个,大乘的所缘境是众生法:就是我们在大乘修三摩地的时候,有可能是以自己现前的五蕴身心,你目前由过去业力所招感的一个男人、或者女人的色受想行识。以众生法为所缘境的时候,它的重点在破恶,因为众生法是杂染相,所以你在面对这个杂染五蕴的时候,是用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智慧,来对治你心中的爱见烦恼。所以当我们选择众生法为所缘境的时候,心中是一种诃责、厌离,以此来调伏心中的爱见,这是第一个所缘境。第二个,是以佛法为所缘境:我们对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身相、功德,这个时候你面对佛菩萨的功德庄严,生起好乐归依的心,来增长你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所以,以佛为所缘境的时候,他的重点在修善,生起大乘的善根。这个众生法跟佛法为所缘境,这二种智者大师说都是因缘观,一定要假藉因缘,这个观照才能够生起。因为你要调伏爱烦恼,你要知道你所爱的是什么?一定要把这个所爱的五蕴境界现前,然后才把这个爱烦恼逼出来,然后再调伏它。你说我对大乘的功德生起信、进、念、定、慧,当然你的所缘境一定要大乘法现前,才能够栽培。所以这个众生法跟佛法的所缘境,都是要假藉因缘来生起观照,叫因缘观、或者叫做对治止观。第三个,以心法为所缘境,这个就有所不同了:前面的众生法跟佛法的所缘境,都是一种因缘的事相;这个地方,智者大师说是偏重在理观,就是你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你观察你现在明了的心性,「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或者你愿意直接了当的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样就能够把你现前生灭作用的心,回归到你不生不灭的理体,就是把心带回家。所以这个地方是一种理观,是真如三昧。前面是在事相上的灭恶、生善,叫对治止观,当然这个止观也非常重要。这个心法的所观境,你直接把所有的──不管是众生法、佛法,你把十法界的因果,全部都先放下,直捷了当的观察你现前这个明了的心识,它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你不管是起什么样的感受、什么样的思想,都不要管它,你总之就是──因缘所生,它的本性是空的,就观察它的本性。简单的讲,大乘的所缘境,有因缘的所缘境──有杂染相的众生法、有清净相的佛法;也有一种理性的真如,就是观心:这个是在选择所缘境的时候有所差别。因为小乘的三摩地,它没有所谓的真如观;在因缘观当中,它也很少观佛法界的庄严,很少,它对佛的功德,也没有好乐、归依的心。小乘的三摩地,三种所缘主要的是观察众生法,就是厌离三界的果报,偏重断恶,所以这个地方就看出有所差别。大乘三摩地的所缘境,就特别的甚深广大,这个是第一个差别。古德说:这个「所缘差别」,是最重要的根本差别,因为有这个差别,才有后面的差别。

    己二、种种差别

    种种差别者,谓大乘光明、集福定王、贤守、健行等三摩地,种种无量故。

    前面是讲所缘境的差别,也可以说是刚开始第一个缘起的根源有差别;这个地方是讲它的结果。由于前面三种所缘的差别,就造成了大乘三摩地有「种种差别」的种类出现,我们看这当中有四种的三摩地:前面的三种都是属于因缘观;第四种的健行三昧,是属于真如观。「大乘光明三摩地」:这个「大乘光明三摩地」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这个智慧的观照,主要是观照四谛跟十二因缘,就是有苦集的流转门、有灭道的还灭门,对苦集的厌恶对治、对灭道的好乐归依,所以这个「大乘光明三摩地」,是成就一种灭恶、生善的力量,属于菩萨内心断恶、修善的力量,属于智慧光明这一部分,是属于成就一种智慧的资粮。「集福定王三摩地」,这个是我们专注的时候,由于三昧的力量能够成就种种的福德,比如说你成就念佛三昧,你能够成就〈大悲咒〉的专注,对你修习布施、持戒、忍辱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大乘的三摩地,他从三摩地出来的时候,会帮助我们在福德的时候得大自在,修福德得大自在,所以叫做「王」,由于三摩地的加持,能够使令我们修学福德,犹如国王能得自在。这个地方是讲到三摩地能够成就福德的资粮。第三个「贤守三摩地」,这个地方讲大悲心。大乘的三摩地跟小乘不同,小乘的三摩地成就以后,它是一味的出离;大乘的三摩地有一种「贤守」的力量,就是大悲心,他成就三摩地以后,能够引发种种的善巧,来折服、或者摄受一切的众生,它这个「贤守」就是大悲心。这三种三摩地,都是一种因缘的对治观法,就是一个三摩地只能够成就一种功德,「大乘光明三摩地」成就智慧,「集福定王」成就福报,「贤守」成就大悲。这个「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坚固而不可破坏的意思,就是首楞严王三昧、或者讲真如三昧。真如三昧,它不断恶也不修善,因为断恶、修善是属于作用上的因缘观,它直接观照你内心当中的根本理性,直接的把心带回家。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时候的止观,当然有一些帮助的观法,这种都是在心念的作用上来对治。你没有这个善根,把这个善根补强;没有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把它补强;你有这样的烦恼,把它对治消灭:这样都是在心念的作用上对治,这个叫做次第止观。圆顿止观就是说,你不管是有善根,也不管是有烦恼,总之你就是把心带回家:观察烦恼不可得、善根不可得。这样怎么安住呢?就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在这个真如的「如」的意境当中安住,这个就是真如三昧。你看禅宗的祖师,五祖传给六祖的时候,当初是有二个人提出止观的心得。神秀大师说:「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个很明显就是次第止观、对治止观。说有一个镜子,这个镜子很光明清净,但是左边有一个黑点、右边有一个黑点,但是没关系。我们怎么办呢?时时勤拂拭,我把左边的黑点擦掉,再把右边的黑点擦掉,中间的黑点再擦掉,每一个黑点慢慢慢慢的擦,这个黑点就慢慢慢慢的消灭掉了。其实这个观法,也是很重要。刚开始我们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你有贪烦恼,不净观对治;有瞋心,慈悲观对治:就是一个法门对治一个烦恼,这样子的观法是可以当作大乘的助行。但是根本的观法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子你的心,就直接回归到「如」的意境上去了,这样子对你整个灭恶、生善,有很大很大的加持力,下面会说明。就是说你经常能够把心带回家,就着你无上菩提的增上力量来说,有很大的帮助。真如三昧的加持力不可思议,这后面会说明。这个地方讲「种种差别」,就是有不同的所缘境,就开展出不同三摩地的功能。

    己三、对治差别

    对治差别者,谓一切法总相缘智,以楔出楔道理,

    遣阿赖耶识中一切障粗重故。

    楔:上平厚、下尖扁的木块。塞在榫头缝隙中,使之固定。

    这个地方,是把真如三昧灭恶的力量表现出来。诸位要知道,这一段的整个内涵,无著菩萨的着眼点,不在大乘光明三摩地、集福定王三摩地、贤守三摩地,他重点不在这个地方,他的重点在真如三昧。你看他后面产生的神通、苦行,乃至于菩萨入不思议境,都是以真如三昧作根本。所以这个地方也先透露一个消息──对治差别,他不讲大乘光明的对治、不讲集福定王的对治,他是讲真如的对治。就是说,当一个菩萨经常的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你把心中的作用息灭了,回归到不生不灭的理体。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谓一切法总相缘智」,这个时候,你能够生起对「一切法总相」的观察。当然「一切法」有别相──有杂染相、清净相,很多很多各别的相貌;但是真如三昧的特点是观察:不管你是杂染相,你的本性是「如」;不管你是清净相,它也是从「如」而延伸出来的。所以这个真如三昧,是直接观察「一切法」的「总相」。这样的「总相」有什么好处呢?它能够「遣」除你「阿赖耶识」当「中」,「一切」的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功能。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是这个「一切」,我们刚开始修对治止观的时候,是一个法门对治一个障碍、或者一个法门生起一个善根,而真如三昧是能够完全消灭一切的遮障。这种情况,无著菩萨讲出一个譬喻:「以楔出楔道理」。什么叫做「楔」?就是木工在做木工的时候,他有时候没有做准,差了一个隙缝,这个「楔」,就是填入隙缝以补其缺;刚好这个木工没有交接好,差一个隙缝,把这个木屑打进去就把缺口补足了。当然这中国木匠常使用一种方式整修断裂的家俱,便是拿一块坚实的新木头,从榫接的另外一端放入,再用力将残留在里头的断木敲出,这种方法,便叫做「以楔出楔」。

    个地方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是「以细楔来引出粗楔」。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地方古德是说:好象一个竹筒,中间有一个空隙,有一个木头卡在这个竹筒的中间,这怎么办呢?我们打入一个细的木头进去,就把这个粗的木头引出来,就是以细楔引出粗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粗重的烦恼,这个烦恼是由名言、思想引生的,因为有常、乐、我、净四种颠倒的思想,你才会引生烦恼。就是这个清净本然怎么会生起烦恼呢?因为一念的妄动,就是颠倒心一动,整个清净本然就转成烦恼,这个就是粗楔,就是心中产生遮障了。那怎么办呢?佛陀的慈悲,又告诉你另外一个思想,说你以前是错误的思想,现在佛陀以细楔把这个粗楔引导出来,佛陀说:你现在的心不要打妄想了,你跟着我思想,就是你想:「狂花乱舞,空体依然。」就是虚空中,我们因为颠倒,出现很多的花在那个地方飘动。当然以对治止观来说,这个花飘动是不对的,我要把这个如梦如幻的花给消灭掉!但是你先不要这样对治,说虽然是「狂花乱舞」,但是你「空体依然」,就是安住在这个空性。这样呢,虽然它也是一种名言、也是一种思想;但是这个思想,能够把你过去错误的思想逼出来,从阿赖耶识逼出来。这个转阿赖耶识种子「转」这个功能,其实就是转阿赖耶识的意思,把阿赖耶识的颠倒相,转成大圆镜智。

    这个真如三昧的对治,我们平常不觉得它的殊胜美妙;但是你临命终的时候,尤其是修净土法门──你在临终的时候,要做二件事情: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归依佛号。我想归依佛号这件事对一般来说不难,因为佛号对你来说,有一定的熟练度;但是你的心中有一个东西比佛号更熟,那就是你的果报体──报障。你心中的烦恼,还有你过去跟很多很多人结的缘,你今生在临终的时候百感交集,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在这么多的杂染因缘都现前的时候,能够先出离这些因缘,然后再归依佛号,这样你才有成功的希望。所以你临命终的时候,你绝对不可能修对治止观,不可能。你说我烦恼起来了,我用不净观来对治、用什么观来对治,不可能。所以诸位要知道,你临终的时候,生起任何的感想、任何的亲属、可爱的境界、怨家现前,这个时候,这些因缘作用,都要全部放下,你直接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样子所有的烦恼障、业障、报障都不能伤害你,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保护网。虽然这个烦恼障、业障、报障没有断,但是你能够出离,这个时候,你直接从「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基础之下,再把佛号提起来,那是跟弥陀感应道交了。所以真如三昧,我们看论文,它能够「遣」除「一切」的烦恼障、所知障,这个地方是讲「对治差别」,这个是声闻人在修对治止观的时候,所不能达到的。

    己四、堪能差别

    前面是灭恶,这个地方讲生善。我们修真如三昧有什么殊胜的功德?

    堪能差别者,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即受生故。

    我们在修真如三昧的时候,能够调伏一切的善念、恶

    念──不思善、不思恶。这个时候,有一种清净的法「乐」,当然这个法乐声闻人也是有,但是这个地方的重点在下一段──「随其所欲,即受生故」。修习真如三昧的人,能够很快的放下现前的因缘,而随其他的愿望到十方世界受生,没有任何的障碍。

    这个「随其所欲,即受生故」,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到十方世界受生,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由业力,你所造的业力;第二个你所发的愿。所以你今天要能够随其所愿,就是你这个愿力要强过业力,或者说愿力要转变业力。这个地方是说,你所发的愿,因为有真如三昧的加持,有我空、法空真如理的加持,这个愿力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你现在的环境,你不是非常满意,可能你的果报体有很多病痛,或者你现在的环境修行障碍很多,你希望发个愿,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体、新的因缘让你来修行,你发个愿:我希望我的果报体在三年之后变成什么样、我希望我修行的环境三年后变成什么样,你心中有一个愿望出现;然后你持咒、或者布施、持戒,用种种的加持,加持在这个愿望上。但是如果你要让这个愿望能够很快的成就,你除了持咒、修福的力量以外,还要加上观照,观照真如三昧。就是观察你这一念心的本性,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时候,你相信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如果你发一个愿,你自己都不相信这个愿会出现,你根本没有信心,那这个愿望不会出现,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内心的。说你今天为信徒加持,我希望他遮障消除,你根本不相信遮障会消除,你认为这个遮障是真实的──那遮障不会消除。说你要成佛,你根本不相信你可以成佛,这样的话,你不管怎么加行你都不可能成佛。所以真如三昧会让你在修行当中,生起坚定的信心,你经常把心带回家,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会相信一件事,就是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出现。你有这种大乘的信心,再加上你整个专注三昧力量的加持,那真的是所求如愿,会让菩萨所求如愿,因为你相信这会出现。所以真如三昧这种力量,它能够让菩萨满愿,让菩萨内心当中,远离种种妄想的干扰,而安住在静虑,这个都是它一个生善的功德。

    己五、引发差别

    引发差别者,谓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

    前面是讲到真如三昧的断恶、生善,这个地方是讲神通。我们在真如三昧当中,「能」够「引发」到达「一切世界无碍」的「神通」,这个是讲神足通。前面「随其所愿受生」是讲来生,这个地方是指今生能够神游十方世界。我们的神通,一般来说是依止禅定而引生,但是禅定因为智慧的不同,所产生的神通也有所不同:因为阿罗汉有法执,所以阿罗汉的神通,最多最多到达三千大千世界;但是菩萨的神通,能够到达一切的十方世界。为什么呢?因为他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他一专注的时候、念佛的时候,他的力量是跟十方诸佛相随顺的,他是跟真如相应的。任何一个东西跟真如接触的时候,那是一个非常大的力量,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它「能引发」到达「一切世界」的「无碍神通」。

    己六、作业差别

    这个地方是把神通所产生的十四种妙用,加以说明。

    作业差别者,谓能振动、炽然、遍满、显示、转变、往来、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显或隐、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辩念乐、放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故。

    菩萨因为安住真如三昧的关系,所以在每一种的神通当中,有十四种的妙用:第一个,菩萨能够让世界产生六种的「振动」,他为了要引发众生的专注,产生这个广大「振动」的力量。第二个「炽然」:这个「炽然」就是身放光明,他能够放出青、黄、赤、白种种的光明。第三个「遍满」:菩萨在真如三昧的心中,他的专注能够让光明「遍满」十方世界,无有障碍。「显示」:菩萨能够在真如三昧的心中,「显示」不同的身相,显出天人相、比丘相、比丘尼相。「转变」:前面的显示是约正报,这个地方讲依报。菩萨在真如三昧的时候,能够把依报的地、水、火、风相互的转变,而产生真实的受用,它有转变四大的力量。「往来」:菩萨在真如三昧的时候,能够在一剎那间,往来十方世界。你看极乐世界的天人,他的神足通,能够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所以极乐世界的菩萨,以他的神通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一个阿罗汉只能够到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他却能够到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可见得极乐世界的菩萨,每一个人都是修真如三昧。说阿罗汉成就初禅,菩萨也成就初禅:菩萨以初禅的力量,能够到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阿罗汉的初禅,只能够到达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因为他心中相信这是不可能,所以果然不可能。「卷舒」:菩萨经常观察真如三昧,知道我空、法空的真理,他能够产生「卷舒」的力量。这个「卷」就是缩小,把须弥山变成一个小芥子;「舒」就是放大,菩萨能够把一个芥子变成须弥山,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切色像皆入身中」:这个地方讲普门示现,菩萨能够在一个地方安住,让众生所见各各不同──天人看到菩萨是天王相、鬼神看到是鬼王相、蟒蛇看到是蛇王相:就是他能够使令一切的色相,都集中在一个身中,让每一个人所见各各不同。「所往同类」:菩萨有时候到其他的十方世界去亲近十方诸佛,他马上能够现出跟这个世界相同的身像,表现出相同的语言,示现「同类」。「或显或隐」:菩萨有时候到了一个地方,有些人喜欢这个菩萨,菩萨就让他见到;有些人不喜欢见到这个菩萨,菩萨就使令他看不到。你看一个往生的人,一百多个人给他助念,有些人看到阿弥陀佛现前、有些人没看到阿弥陀佛、有些人只看到莲花。菩萨的神通,会产生这么多多元化的变化,那一定要依止真如三昧,别无选择的;这个连阿罗汉都做不到,阿罗汉即使成就四禅,他也不可能让某甲看,让某乙不看到,不可能。「所作自在」:这个地方讲菩萨能够在来去自如的时候,得大自在。「伏他神通」:菩萨能够伏除、调伏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人的神通。「施辩念乐」:这个施就是布施,菩萨可以把辩才、念力跟安乐,布施给众生。《大智度论》上说:佛菩萨可以把他的福德资粮跟众生共享;但是他智慧的善根,他对真如三昧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不能跟众生共享。福报可以跟众生共享,哪些可以共享呢?这个地方提出三点。第一个辩才:佛菩萨进入真如三昧的时候,内心是我空、法空无住的意境,但是他在无住的时候,观察众生有很多很多眷属的因缘,菩萨可以把他的辩才施给他,让他产生辩才,来教化众生。第二个念力:你心中很散乱,但是你专注的忆念某一个佛菩萨的圣号,诶,他会产生加持力。第三个,你有痛苦出现,佛菩萨在真如三昧的时候,也可以施给你安乐。我们读《弥陀要解》,讲:临命终人,修净土法门的人跟不修净土法门的人,临命终时会有什么差别?就是说修净土法门的人,在临命终的时候,他的痛苦会比一般人少。为什么?因为他念佛的关系,有佛力的加被。所以这个地方讲,你临终的时候,忆念的圣号,佛菩萨可以把专注力,你本来心是很散乱,因为念佛的关系,得到专注;你身心本来很痛苦,念佛的关系得到安乐──「施辩念乐」。第十四「放大光明」:佛菩萨在说法的时候,看到众生打妄想,这个时候放大光明,来引起众生的注意。「引发如是大神通故」,这十四种的神通妙用,都是因为安住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产生这么多巧妙的作用。这个地方是说,我们在修禅定的时候,有的只是追求解脱、有的是要成就庄严。如果你只是追求解脱,那你修止就好了,因为你修止就能止息妄想、解脱妄想的干扰。但是菩萨在修止的时候,他有我空、法空真如三昧的力量,它所产生的妙用,那就不是自身的解脱,它能够引生种种的妙用。蕅益大师弥陀

    当然阿罗汉也有各式各样的不同,阿罗汉也有法执比较轻淡的,他多少有一点法空智慧。我们举一个例子,比说法,就产生嫉妒心,派他的三个女儿、魔女在旁边唱歌跳舞。很多人本来是来听法,但是众生有善根也有烦恼,他看到这样的歌舞倡伎,就跑过去看歌舞倡伎,听法的人很少。如说优婆多尊者,他有一次举办三天的法会,这个时候很多人来听法。魔王在天上看到优婆多尊者优婆多尊者他按兵不动,继续说法。第一天过去了,到第二天人更多,到第三天,几乎这个场地全部充满了人,但是都不是来听法的,是来看歌舞倡伎的。这个时候,优婆多尊者看因缘成熟了,就以不可思议的神通力量,把上面那三个唱歌跳舞的女子,变成一个白骨的骷髅头,眼睛、鼻子、嘴巴流出种种不净物。这个时候,所有听法的人,产生对三界果报的厌离心,这个时候优婆多狮子吼,演说不净、苦、无常、无我四念处的智慧,很多人因此成就圣道:这就是菩萨的巧把尘劳为佛事。就是说优婆多尊者,他就是靠这些人唱歌跳舞,把众生都引导过来,先到达这个地方,然后就着这个尘劳,本来唱歌跳舞是尘劳,把这个尘劳转成佛事,当然这都是法空智慧才能够做得到。法空的智慧,它不一定能够帮助你解脱、消灭烦恼,但是它在产生妙用这一部分不可思议,你看同样是一句佛号,你有修法空智跟没有修法空智,产生的力量不同。这个地方,大家要思惟一下。你没有修法空智,你认为很多事情你做不到!我们产生法执的人,会自我设限,胸量狭少,你顶多只能够达到解脱。其实我们慢慢修学大乘佛法,我们知道一个观念:很多事情,你只要一个心念的转变,同样的功德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只要一个心念的转变,那当然就看大家怎么去运用。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分卷阅读 第五四卷
    第五四卷

    讲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八○页:

    戊二、广能引发(分二:己一十难行;己二四作业)己一、十难行(分二:庚一略释十难释;庚二重释随觉难行)庚一、略释十难释(分二:辛一标数;辛二列释)辛一、标数

    我们这一科讲到「增上心学」,这个「增上心学」是讲到大乘的三摩地,大乘的三摩地有因缘观、有真如观,但是本论所强调的是真如三昧,就是直接的观照真如理性。我们前面讲到,一个菩萨经常能够把心带回家,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不管是从自利的角度──断恶、修善,或者是从利他的角度──产生种种的善巧方便,都有很大的加持力。前面的「引发」,主要是讲神通有十四种的妙用;这个地方是「广」泛的说明「引发」,它不只是神通,其实真如三昧除了引发神通以外,它能够引发「十」种的「难行」,有「四」种的「作业」。这个地方是把这个「引发」,更加的说明,除了神通以外,菩萨能够成就十种的苦行而四种的作业。首先我们看「己一」的「十」种「难行」,这当中有二科:「一、略释十难释;二、重释随觉难行。」先说明「十难」,这当中先「标数」再「列释」。先「标」出它的「数」目:

    又能引发摄诸难行十难行故。十难行者,菩萨在真如三昧的时候,他「能」够「摄」受一切的「难行」。有哪些「难行」呢?有「十」种的「难行」。也就是说,如果你经常的修习真如三昧,经常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经常随顺这样的观察,你就能够对这十种本来是很困难的行为,慢慢慢慢就会觉得不困难,就是你的行力跟忍力都增长。

    第五四卷

    辛二、列释(分十:壬一自誓难行;壬二不退难行;壬三不背难行;壬四现前难行;壬五不染难行;壬六胜解难行;壬七通达难行;壬八随觉难行;壬九不离不染难行;壬十加行难行)壬一、自誓难行

    我们把十种难行标题先念一遍:「一、自誓难行;二、不退难行;三、不背难行;四、现前难行;五、不染难行;六、胜解难行;七、通达难行;八、随觉难行;九、不离不染难行;十、加行难行。」你经常修真如三昧,你会成就十种不可思议的难行。我们先看第一个:

    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

    这个地方是一个总标,这十种难行的第一个总标。你经常修习我空、法空的真如三昧,你在因地的时候,就能够产生一个广大的「誓愿」。什么样的「誓愿」呢?希望能够成就「无上菩提」的佛果,这个是不容易的。我们凡夫不经常修真如三昧,你的心一定是在因缘法里面活动,一个人内心不安住在真如的本体,而在因缘上活动,你会产生二种思考,只有二种思考:第一个,你会把所修的资粮,转成人天安乐的果报;第二个,你会把所修的福德、智慧资粮,转成二乘的偏空涅槃。这二个都是因缘法、都是极端的,一个是因缘的生起,一个是因缘的消失。菩萨之所以能够发起真实的菩提心,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能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当你经常把心带回家,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你跟十方诸佛是同一个鼻孔出气,因为诸佛所安住的理,跟你所安住的理是相同的。这个时候你会发觉:既然诸佛可以做到,你也可以做到。所以,如果你过去发菩提心,是看到佛菩萨有很多庄严的果报、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神通,这样的菩提心是容易退转的,因为你是从因缘上发菩提心;这个地方的菩提心,是依止不生灭心的理体,而发动你的菩提心,这个地方是第一个「难行」。

    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凡夫以前在因缘的作用上,就不断以有所得心分别、躁动。我们过去对苦行的认知:哦,这个人日中一食、这个人树下一宿,这个是苦行。当然这个也是苦行,但是从大乘来说,这个不能说是苦行,因为这个地方苦行是要有增上的力量,就是你这种苦行,对无上菩提有增上力量才叫苦行。对无上菩提的苦行就是说,一般人你要他成佛,这个是不容易的,一个人要非常有远见,才有办法发出菩提心,但是你能够发起菩提心,这件事情是苦行,这是第一个。

    壬二、不退难行

    二、不退难行,生死众苦不能退故。

    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要面对很多很多障碍的考验,当然最重要就是──生、老、病、死的报障来障碍我。这个地方古德是说:一般的声闻人,它成就禅定以后──或者初禅、或者二禅,乃至于四禅,他就不愿意来到欲界了,他生到色界、或者无色界去。所以在色界、无色界里面,他的色身,那个四大是精妙的四大,所以他这个老病死的障碍特别的轻微。菩萨观察我空、法空以后,他发了菩提心来到人世间,他不往生到色界、无色界,他继续来到欲界,这个时候,要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但是他内心「不退」转,他有这种忍力。就像西藏的法王对我们所有的菩萨开示说:只要我们的生命还在,我们就要坚持到底。就是说,身为一个菩萨,只要你的生命还在、你的明了性还在,你就不应该放弃努力,因为你的心有无量的潜能、无量的功德,等待你去开发,我们不应该有这种挫折的念头。这是什么?「不退难行」,这件事情是很难做到,但是菩萨有真如三昧的资持,他能够做到。

    壬三、不背难行

    三、不背难行,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弃故。

    这个也是不容易。前面是讲到菩萨本身果报体的障碍,这个地方是菩萨所摄受的众生产生了障碍。说「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菩萨花了很多精神体力来教化有情众生,花了很多精神体力来摄受他、教化他,让他慢慢慢慢的成长;但是众生并没有接受菩萨的教化,还是一样生起邪恶的行为。这个时候,一般人就想:这样的教化实在是白白浪费体力,就放弃了。但是菩萨不能放弃对众生的摄受。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这种经验,你曾经度化你的家人、眷属、信徒,你花很多的精神体力,给他作很多的规划,但是几年过后,你看他烦恼依旧、障碍依旧,有时候我们就会放弃了。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说,如果你不修真如三昧,当然你的心就在得失的因缘当中,不断的生灭变化流转;如果你修真如三昧的时候,你要注意一件事情,如果你有志于修真如三昧,你要成为一个金刚菩萨、不退转的菩萨,就是什么事情?你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要注意:我们讲菩萨是先发愿,誓愿力、观照力、行动力,比如说你今天,诶,你发愿:我要用念佛法门来摄受众生。这是一个好愿。但是你在因地发愿的时候,你的心不能向外追求。就是说你不能发愿说:诶,我要度化一百个人往生。你不能发这个愿。因为外在的人事,不是你能够决定的。你因地发愿的时候,不能够牵涉到外境的变化,你只能够约你的内心发愿。这个地方会影响一个菩萨的退转,就是你刚开始发愿发错了,这个时候你就种下一个定时炸弹,因为你的发愿是安住在外境,外境不是你能够控制的,它一变化,你的心跟着变化,你的愿就破坏了。所以这个地方,菩萨发很多精神体力教化众生,当然众生善根会增长,但是烦恼也会活动,菩萨还是「不」放「弃」,继续的教化众生。就是菩萨的愿,他刚开始的时候,是约内心安立的,但求尽心尽力,不求事事圆满。就是你一开始发愿的时候,就要发对,你那个愿必须向内发愿,不要向外发愿,这个地方要注意,所以菩萨能够不退转。你看我们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其实这个愿是摄受一些还没有上路的菩萨,从外在的因缘来说,众生要度、烦恼要断、佛道要成;但是真正一个上路的菩萨,他是发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他完全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时候,菩萨从修习因缘观的菩萨,而提升到修真如观菩萨,那就不同了,你不容易退转了。当你从众生无边誓愿度而转成自性众生誓愿度,你的生命就开始产生变化了,你的无上菩提,外面的风吹雨打,不容易干扰你。这个地方讲「不背难行」,这个是难行,这是真正的难行。

    壬四、现前难行

    四、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

    什么叫「现前难行」?就是说菩萨遇到了怨家,彼此间有「怨」恨的「有情」众生,菩萨能够放下内心的这种对立心,而对这个怨家众生做一些「饶益」的「事」情,当然这个人一定要对立心很淡薄。他为什么对立心淡薄?他经常观察我空、法空的真理,经常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相、法相不可得,他就能够包容一切众生。这个地方也是非常困难做到,而菩萨因为修真如三昧的关系,他却做到了。

    壬五、不染难行

    五、不染难行,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污故。

    菩萨要建立佛法、要摄受众生,一定要来到人「世间」,他不能只是考虑自己的安乐,安住涅槃的。来到「世间」,他就要经得起「世」间「法」的考验。什么叫世间法呢?就是八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这个称、讥是当面的称赞跟毁谤;毁、誉是背面的称赞跟毁谤;利、衰是指外在的资具,外在可爱的果报得到了或者失掉了;苦、乐是指菩萨本身的色身,有种种苦乐的感受。总而言之,一个菩萨行菩萨道,你对于别人的赞叹毁谤、对自己苦乐的感受,你要能够不受染污,这个地方也是在考验菩萨的真如三昧。

    这个地方,我们从前面的不退难行、不背难行、现前难行、不染难行,都告诉我们一个消息:一个菩萨你要能不退转、不受伤害,你的心不能住在因缘所生法。就是说,「云何应住?」当然我们色身住在道场,但是你心中所住的家,这个地方你要想一想,你住在什么地方?这会影响到你这个菩萨道是不是会受到破坏,这个地方你要注意。就是说你发了菩提心,你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这个菩提心是依什么而住?如果你这个菩提心是建立在因缘法,你才发菩提心的,那你这个菩提心就很脆弱了,你这个菩提心是建立在地震带,随时会发生地震的;所以你这个菩提心,要盖在不生不灭的理体上,它特别的安全。所以这个地方,佛菩萨开示我们,他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刚开始的时候,你这个有所得心,一定要有一个安全而坚固的依止处,这个地方你一定要找到。找到一个安住处,你安住下去,你才够经得起这么多──众生对你的刺激、怨家的面对,乃至于八风的吹动,这都是一个难行之道。到这个地方,二、三、四、五都是菩萨依止真如三昧,调伏我爱执;这以下六、七、八、九是调伏法

    执。

    壬六、胜解难行

    六、胜解难行,于大乘中虽未能了,然于一切广大甚深生信解故。

    菩萨经常修我空观、法空观,对于佛法,虽然还没有完全通达真如的道理,但是起码对于「广大甚深」的真如理,能够「生」起「信解」,他能够调伏心中的疑惑、调伏心中的执取,直下承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真理,这件事情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壬七、通达难行

    七、通达难行,具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

    这个地方讲对治观,一个人能够修真如观,你也要修对治观。「补特伽罗」是我执,就是人我执,「法无我」是法执。我们心本来的面目是清净本然,后来因为这个清净本然的心──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它不想安住在清净本然,它总是想要对因缘所生法,看看有什么事情可以去了解,就动了一念的攀缘心。好了,一念的妄动以后,这个清净本然的心,就出现二个污点:一个是自我意识,有常一主宰的我;第二个产生法执,一种对立性──善恶的对立、生灭的对立、垢净的对立。使令我们本来清净本然的心,本来可以生起很多很多的功德、生起很多很多妙用的功能,全部丧失掉。所以我们刚开始,先相信我们的自性是清净的,这是第一点;第二个,我们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要用这个我空观、法空观,分别的来对治人我执跟法我执,这样的一个因缘对治观,也不可以缺少。

    壬八、随觉难行

    八、随觉难行,于诸如来所说甚深秘密言词能随觉故。

    菩萨能够生起我空、法空的真理,佛陀于大乘佛法当中讲出一些「秘密」的「言词」,就是「深」妙而不容易了知的道理,他也可以了知。这一段后面会详细的说明,什么叫做秘密不可知的言词。

    壬九、不离不染难行

    九、不离不染难行,不舍生死而不染故。

    凡夫当然是爱着生死;二乘人是爱着涅槃;菩萨能够一方面「不舍生死」,一方面又「不染」污生死,就是从中道的角度来行动,以大智慧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这件事情也是很困难。我们一般人不是走左边、就是走右边,要嘛生死、要嘛涅槃;菩萨走的是中间的路线,这条路是不容易走的,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是一个难行之道。

    壬十、加行难行

    十、加行难行,能修诸佛安住解脱一切障碍,穷生死际,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行故。

    这个二到九都是九种差别的苦行;这个十是总结,菩萨要不断的做加行来突破自己。怎么突破呢?第一个,成就自利的功德:菩萨要经常「修诸佛安住」,要修习三世诸佛所共同安住的「解脱一切障碍」的真如三昧,要不断的加功用行修习,就能够产生解脱一切障碍的真如三昧的道理。第二个,菩萨能够从真如三昧当中,成办利他的事业,「穷生死际」。「穷生死际」是指乃至众生界尽,众生的生死没有穷尽之前,菩萨都要能够任运的生起对「一切有情」产生种种的「利」益。当然这十种难行,都要有真如三昧作基础的,就是你面对这十种难行,你心中云何应住?你要找到一个最安全的处所安住,你才能够把这十种难行,安全的通过去。我们看「庚二」的「重释随觉难行」,把诸佛秘密言词这一段开展出来:

    庚二、重释随觉难行(分二:辛一牒前起问;辛二举经答释)辛一、牒前起问

    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牒前起问」,第二个「举经答释」。先提出一个「问」:

    复次,随觉难行中,于佛何等秘密言词,彼诸菩萨能随觉了?

    说是「随觉难行」,三世诸「佛」到底对这些善根成熟的菩萨,有哪些「秘密」的「言词」?我们讲修习秘法

    ,这些秘密的言词到底有哪些我们必须去了解的?

    辛二、举经答释(分二:壬一总答;壬二别释)壬一、总答

    谓如经言:

    壬二、别释(分三:癸一约六度释;癸二约十不善业道释;癸三约甚深佛法释)癸一、约六度释(分二:子一问答施;子二例余度)子一、问答施

    云何菩萨能行惠施?若诸菩萨无少所施,然于十方无量世界广行惠施。

    这以下是回「答」,回「答」当中有「总答」跟「别释」。「别释」当中有二段:第一个「约」着「六度」,就是约着善法,佛陀讲出他的秘密义;第二个约「十不善业」,约着恶法:这善法、恶法,佛陀都有一些秘密的消息要告诉我们。我们首先约着善法,这善法当中有哪些秘密言词呢?我们先用布施做代表,然后再把这个道理,扩展到其他的五度。先看布施:「云何菩萨能行惠施?」什么样的菩萨能够行布施?从秘密义来说,「若诸菩萨无少所施」,这个「菩萨」表面上没有布「施」,他坐在那个地方念佛、持咒、修止观;但事实上他的功德,就等「于」在「十方世界」行「广」大布「施」,这个是秘密的言词。

    我们先说明一下,这以下的秘密言词,是佛陀对已经成就大乘善根的人说的,这个秘法是不能公开的说。一个初学者,佛陀对我们公开的说明什么是布施──就是财施、法施、无畏施。所有的善法都是从因缘的造作上安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要从因缘法安立的,这个是叫做显露义,佛陀可以公开的宣布。但是这个秘密义,那是讲心念的问题,只能够针对善根成熟的菩萨开示。这一段话是说:菩萨表面上没有布施、从因缘上没有布施,但是事实上已经成就了布施的功德。这一段话,我们可以引用蕅益大师的一段开示来加以说明,蕅益大师说:「一句佛号,放下身心世界就是大布施。」说你在这个地方念佛,你也没有去布施;但是你念佛的时候生起观照──观察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你现在的果报只是因缘所生法,这个时候,你对于现前果报的执取松脱了,放下身心世界,这样子就是大布施了。为什么呢?所有的布施都是要对治悭贪,而最大的悭贪、爱着,就是你的果报体,所以一个菩萨能够安住在无所求,这样的布施,就是广大的布施。这以下的秘密言词,都是约着心念安立。第二个:

    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什么样的「菩萨」有资格说他是「乐行惠施」?说这个菩萨是一个喜欢布施的菩萨,什么样的菩萨叫做喜欢布施的菩萨呢?佛陀讲出一个标准:这个「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心中没有任何的愿望、没有任何的所求。我们刚开始在修因缘观的时候,前面的布施,那你一定要思惟它的可乐果报,哦,布施成就财物的果报、持戒成就尊贵的色身、忍辱成就广大的眷属、精进成就广大事业、禅定成就烦恼轻薄、智慧成就善巧方便,我们是从因缘的功德当中,来启发我们的好乐。但是这个地方是说:当一个菩萨对于世间的安乐果报,都没有追求、没有希求的时候,只是以无住为住的时候,这个人就是称为喜欢布施的人、喜欢持戒的人,是这个意思。

    云何菩萨于惠施中深生信解?若诸菩萨不信如来,而行布施。

    说是什么样的「菩萨」,有资格说他对布施、持戒、忍辱「生」起坚定的「信解」呢?他说:一个「菩萨」他「不信如来」的方便言词而「行布施」,就是依法不依人。我们刚开始布施、持戒是尊重佛语,我们归依了佛陀,佛陀叫我们这样做,我们因为相信佛的缘故,就去这样做。刚开始是信行人,依止信心来修学佛法;但是你慢慢慢慢的要依止法,就算佛陀改口说叫我们不布施、不持戒,我们照样布施。就是我们对于这个法产生胜解,我们的行动,已经不是因为人的关系而去行动,就是不必仰信如来就能够布施,这样的布施、这样的持戒,叫做对这个法生起「信解」。

    云何菩萨于施策励?若诸菩萨于惠施中不自策励。

    什么样的「菩萨」他是一种「策励」,就是加行,什么样是一种加行的布施?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是任运的布施,这个地方的「于施策励」就是任运的意思,就是说他已经能够调伏悭贪的烦恼。我们心中有悭贪的人,布施是「不自」在的,不能任运的。所以一个人布施的时候,你觉得心中没有阻力,那你这个人是「策励」布施。

    云何菩萨于施耽乐?若诸菩萨无有暂时少有所施。

    说这个「菩萨」是什么样的资格,可以说是深深的好乐布施、深深的好乐持戒、深深的好乐忍辱呢?说这个人在修布施、持戒、忍辱的时候,是「无有暂时少有所施」,他不是短时间的、也不是少量的,是时空无尽的布施、时空无尽的持戒。说你在布施、持戒的时候,你内心有一个设限,我布施到什么时候、我持戒到什么时候就要停止了。那你不是一个好乐布施、持戒的人。你要想说:我今生持比丘戒、比丘尼戒,我来生还要持比丘、比丘尼戒,我再来生、尽无量际,都要受持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你心中是一种时空无尽的发愿,哦!你这个人是乐行布施、乐行持戒,你不是短时间的布局而已。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

    前面是讲菩萨的一种相续加持,这个地方讲「广大」。说是什么样的布施,成就「广大」的功德呢?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远离娑洛」之「想」,这个「娑洛」就是流散,「流」是流动的流,「散」是散乱心的散,流散就是心中有所住。就是说什么样的布施功德最大呢?就是不住相布施,就像虚空一样无所住,这个时候的布施、持戒是最大的功德。因为你无所住,你的心跟真如相应,世间上没有一个功德可以跟真如相比的,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三世诸佛之所以有万德庄严的功德,只有一个原因:他的心安住在真如。我们安住在无明,所以我们障碍重重。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先产生胜解。

    云何菩萨其施清净?若诸菩萨殟波陀悭。

    前面讲广大,这个地方讲布「施清净」。说是什么样的因缘叫「清净」布「施」呢?一个「菩萨」能够「殟波陀悭」,「殟波陀悭」是拔足,把这个脚拔起来,这个足就是悭贪的意思,悭贪之足,你要对治悭贪,这样子才是布「施清净」。我们刚开始布施的时候,是把不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样当然没有对治悭贪;但是慢慢你要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施舍给别人,这个就是清净的布施。就是你怎么知道你布施、持戒的时候有对治?如果你觉得你在布施的时候,诶,一次比一次自在,一次比一次轻松,那你的布施有对治。如果你每一次布施的时候,都很困难,你没有对治,你心中的那个阻力都还在的。所以你要能够对治悭贪,这个布施才是清净的。

    云何菩萨其施究竟?

    什么样的布「施」是「究竟」圆满呢?

    若诸菩萨不住究竟。

    你不生起「究竟」之想,不要自我设限,布施是没有穷尽的。

    云何菩萨其施自在?若诸菩萨于惠施中不自在转。

    什么是「菩萨」布「施」的时候得大「自在」呢?当一个人在布「施」的时候,他内心的悭贪已经「不自在转」,悭贪被调伏了。

    云何菩萨其施无尽?若诸菩萨不住无尽。

    什么样的布「施」是「无」穷「尽」的?当一个「菩萨」内心当中「不住无尽」,那就不住涅槃,你安住在这种大悲心当中,才能够无穷尽的布施。

    这个地方,都是佛陀对善根成熟的菩萨所说的秘密语。就是从怎么样能够对布施生起好乐、信解、广大、清净,乃至于究竟圆满,你的心念法门要怎么去用功?这个地方佛陀有详细的开示。

    子二、例余度

    如于布施,于戒为初,于慧为后,随其所应,当知亦尔。

    「布施」如此,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道理,也是如前面所说的,是完全一样的。

    癸二、约十不善业道释

    前面是约着善法,佛陀开出秘密语;这以下约着恶法,佛陀对于善根已经成熟的菩萨,也有一些秘密的交代,他不能公开的,秘密的交代。

    云何能杀生?若断众生生死流转。

    我们以前对杀生的认识,叫做断有情命,当然这是恶法,我们在作因缘观的时候,断有情命是招感痛苦的果报;但是这个地方,佛陀说什么叫「杀生」?有另外一个思考,就是菩萨教化众生,来「断」除「众生」的「生死流转」,他本来在三界当中有一个生命,结果他生命消失掉,这个叫做「断」除「众生」的「生死流转」。

    云何不与取?若诸有情无有与者,自然摄取。

    什么叫偷盗呢?「不与取」,主人没有给我们,我们自动的夺取,说是「有情众生无有与者,自然摄取」,「众生」并没有说「我把我交给你,你来度化我」,众生没有把自己交给菩萨,菩萨看到众生善根成熟,主动的去度化他,就把他抢过来度化,为诸众生不请友(诃──),这样子就是「不与取」了。因为他没有把他的生命交给你,你就主动把他度化了。

    云何欲邪行?若于诸欲了知是邪而修正行。

    什么是「欲邪行」呢?菩萨也是观察五「欲」的境界,但是菩萨心中,他不迷惑颠倒,「知」道它是「邪」恶的,修戒定慧加以对治;虽然心中也是现出五欲境,但是菩萨是生起一个正念、正知的对治,这样子叫做「欲邪行」。

    云何能妄语?若于妄中能说为妄。

    什么叫虚「妄语」呢?菩萨知道一切法是虚妄的,人天果报也是虚妄的,但是菩萨告诉众生:你的善根没有成熟,你要布施、持戒、忍辱,保住人天的果报,就是施设方便,知道一切法如梦如幻,但是又不舍方便。

    云何贝戌尼?若能常居最胜空住。

    「贝戌尼」就是离间语,他们二个本来感情很好不想舍离,你把他们二个硬邦邦的拆开来。那是什么意思呢?菩萨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这个也是离间。因为你安住的真如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你跟有为法就断除了,也是离间有为法,你把有为法跟无为法分开来。

    云何波鲁师?若善安住所知彼岸。

    「波鲁师」就是粗恶语,就是诃责暴恶的言词。菩萨能够「善」巧的「安住彼岸」(在佛法当中,此岸就是烦恼相、障碍相,彼岸是解脱相。),就是我们本来是在贪的此岸、瞋的此岸,我们能够透过诃责烦恼、对治烦恼,「安住」在无贪、无瞋的「彼岸」,这样子叫做粗恶语,当然这个粗恶的所缘境是烦恼。

    云何绮间语?若正说法品类差别。

    「绮间语」就是讲一些华丽的言词,引生众生的放逸,本来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菩萨依止华丽美妙的言词,来宣说种种的佛法,这样子也是属于菩萨的「绮间语」。

    云何能贪欲?若有数数欲自证得无上静虑。

    菩萨内心当中,一次一次的希望要成就无上的三昧、成就真如三昧,这个是菩萨的「贪欲」。

    云何能瞋恚?若于其心能正憎害一切烦恼。

    什么叫「瞋恚」呢?菩萨的内心当中,是「憎」恶、伤「害一切」贪瞋痴的「烦恼」,这个是菩萨的「瞋恚」。

    云何能邪见?若一切处遍行邪性皆如实见。

    什么叫「邪见」?就是菩萨在「一切处」,这个「一切处」就是一切的因缘所生法当中,就是依他起性,在一切依他起当中,众生生起「遍行」,生起遍计执;菩萨对于因缘法所生的遍计执的这种邪恶体性,都能够如实了知它是毕竟空寂的,这样子叫做菩萨的「邪见」。

    这个是菩萨对十不善业的秘密语。这个地方,当然这个十恶法是我们要断的。我们看这个意思,佛陀他是要破菩萨的法执。就是说,我们刚开始了知善法、恶法的时候,是从因缘所生法去了知的,从对立的思考,杂染法招感痛苦的果报、清净法招感安乐的果报。但是这个地方佛陀讲这个秘法,是完全约心念安立的,这种法是不能公开宣说的,私底下传授给那些善根成熟的菩萨。

    我们可以这样子了解,这个法门是说:菩萨修习六度,有二种的修法:一种是属于业力的修学、行为的修学,一种是属于心念的修学。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我们今天僧团出现了非法的事情,这个非法的事情如果不处理,会影响正法久住。好,你身为执事者,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我挺身而出,但是挺身而出你会得罪很多人,搞不好你自己都会起烦恼。假设你选择挺身而出,「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做我该做的事情。当然可能你的福报也不够、摄受力也不够、你的智慧也不够,结果你挺身处理这个非法事情的时候,遭到很多的讥嫌。这样就是说,你的行为有错误,但是心念是正确的,这第一种情况。第二个你身为执事,反正我可以不采取行动,我可以做一个烂好人,这样子大家都相安无事,这样子你行为是对的,但是心念有问题。当然我们希望行为是对、心念也对,那当然是最好。业力的问题,会招感果报;心念的问题,会影响你的种姓,这个大家要知道。也就是说,你的心念影响到你整个未来生命格局的大小:你是一个人天乘的格局、你是一个二乘的格局、你是一个大乘的格局,就跟你的心念有关系了。我们前面的六度,是偏重在业力的造作、因缘法的造作,你因为布施招感富贵的果报、因为持戒招感尊贵身、因为忍辱招感广大的眷属,这个地方都不谈无上菩提,都不谈这件事情。到「增上心学」的时候,它不讲果报了,它讲说你的心要怎么跟无上菩提靠近?你那一念心跟无上菩提、那个真如,要怎么样一步一步的靠近,它是讲这个问题。所以这个秘密语是这个意思──心念的提升。你不能老是只想到:我要得到富贵、我要得到尊贵身,当然这个都很重要,因为菩萨必须以富贵庄严自己;但是更重要的是,你不要忘记你的理想是要成就无上菩提。那你的心念就要注意这个问题:你布施的时候,什么样是欢喜的布施?什么样是广大的布施?什么样是无穷尽的布施?什么样是圆满的布施?这个地方,它的心念都有一定的标准的。你说:诶,我的布施跟他的布施行为是一样的,但是心念是不一样:你们二个人的果报会一样;但是他得这个果报的时候,跟你得这个果报的时候不一样──他心中有菩提,他不会放逸、不会产生迷惑,你会产生迷惑。所以我们不能老是活在因缘当中修学,你要考虑心念的问题,如果你想成佛的话,心念的问题是要考虑。所以这个地方,佛陀为什么讲秘密语?就是你已经准备要成佛了,你有这样决心的时候,佛陀为你说秘密语。我们有时候对这个秘法(哈──),抱着一个神秘的观念,其实六祖大师说:秘法就在你的心中,「密在汝中」。我听说:密宗很多大仁波切跑到台湾来,他不是传法,他是为人家卜卦。因为众生要的都不是心念的东西,他要的是现在的安乐。如果你慢慢去了解众生的心态,如果你开始在行菩萨道,你会发觉:众生对心念的问题是不在乎的;他比较重视果报的问题,而且他那个果报还不是来生的果报,他要现在的果报,现在的趋吉避凶。所以你去问大仁波切,问他卜卦,这是大才小用啊(诃──)。但这有什么办法呢?他只好陪着你,为实施权。他重要的秘法,在布施的时候,心念怎么运作?跟你讲也没用嘛。所以说这个秘法,大家要从内心当中去体验。当然我们因缘法一定要随顺善法,你也不能忽略业力的问题,因为业力会招感痛苦的果报,所以业力跟心念这二个同等重要。你要创造一个安乐的果报,佛陀在经典当中警告菩萨:你不能堕落在卑贱的果报,你不可以,你不能只是说我心念正确,不可以,菩萨不能够堕落到卑贱的果报,不可以的。所以你刚始先重视业力的问题,然后在这个业力当中,要提升你心念的观照,这样你的果报就会变成无上菩提的格局。所以你看无著菩萨前面讲六度的时候,他不讲这个秘密语,他完全从因缘法安立六度;但是他讲到「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的时候,他有更高深的开示、更高深的开示。希望大家能好好体会,这个秘密语的真实义。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我们这学期的进度,我想把「增上慧学」讲完,就是讲到一九八页的第一行:「见业障现前、积集损恼故,现有诸有情,不感菩萨施。」就是讲到「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这样子讲的话,整个菩萨道,因地的甚深见、广大行、菩萨的誓愿力、观照力、行动力都讲完了;我们下学期再开始讲菩萨的果地功德:彼果断、彼果智。可能的情况,还有二次,我们这学期的课程就结束了。好,我们今天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