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六代祖师传灯法本
作者:释净慧敬编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法本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记 达摩祖师四行观 达摩祖师血脉论 达摩祖师悟性论
达摩祖师破相论 达摩祖师安心法门 达摩祖师无心论 达摩祖师绝观论
达摩祖师禅观七门 达摩祖师禅观七门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法本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记
    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南印度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种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来逢上西天第二十七祖师般若多罗到此国来,受到国王供养。般若多罗知道菩提多罗前世因缘,便叫他同两个哥哥辩析其父亲施舍的宝珠,以试探他,让他阐发心性的精髓。然后对他说:“你对于各种法道,已经博通。达摩就是博通的意思,你应该叫达摩。”于是他改号叫菩提达摩。他问师父:“我得了佛法以后,该往哪一国去作佛事呢?听您的指示。”师父说:“你虽然得了佛法,但是不可以远游,暂时住在印度。等我寂灭六十七年以后,你就到震旦(即中国)去。广传佛教妙法,接上这里的根。切莫急着去,那会让教派在震旦衰微的。”达摩又问:“东方有能够承接佛法的大器吗?千年以后,教派会有什么灾难吗?”师父说:“你所要推行教化的地方,获得佛法智慧的人不计其数。我寂灭六十多年以后,那个国家会发生一场灾难。水中的花布,自己好好铺降。你去了那里,不要在南方居住。那里只崇尚功业作为,看不见佛家道理。你就是到了南方,也不要久留。听我的偈语:‘跋山涉水又逢羊,独自急急暗渡江。可爱东土双象马,二珠嫩桂久昌昌。’”达摩又问:“这以后,又有什么事?”师父说:“此后一百五十年,会发生一场小灾难。听我的谶语:‘心中虽吉外头凶,川下僧房名不中。为遇独龙生武子,忽逢小鼠寂无穷。’”达摩又问:“这以后又怎么样?”师父说:“二百二十年以后,会见到林子里有一个人证得了道果。听我的谶语:‘震旦虽广别无路,要借儿孙脚下行。金鸡解御一粒粟,供养十方罗汉僧。’”般若多罗又把各段偈颂演说了一遍,内容都是预言佛教的发展,教派的兴衰(详见《宝林传》和《圣胄集》)。达摩恭承教义,在师父身边服役将近四十年,从来没有懈怠。等到师父圆寂之后,他便在本国演说佛道,教化人民。

    当时有两位佛教大师,一位叫佛大先,一位叫佛大胜多。二人本同达摩一块儿学习佛陀跋陀小乘禅观。佛大先遇上般若多罗尊者后,舍小乘而修大乘,和尊者共同化导人民,当时号称“二甘露门”。而佛大胜多却把他的徒众又分为六宗:第一有相宗,第二无相宗,第三定慧宗,第四戒行宗,第五无得宗,第六寂静宗。各宗囿于己见,自图发展,支系茂密,弟子众多。达摩叹道:“一位老师已经陷入不同的佛教支派了,何况还要枝叶茂盛地分为六宗?我要是不除掉这多余的派系,他们就会永远被邪见所纠缠。”说罢,小施法力,来到有相宗的寺庙,问:“一切法为什么都叫做实相?”僧众中有一位叫萨婆罗的尊长回答:“各种相互不交错,就叫实相。”达摩说:“如果各种相互不交错就叫实相,该怎么定呢?”对方说:“各种相其实没有定。如果有定,怎么叫做实呢?”达摩说:“各种相不定,便叫实相。你今天说不定,是怎么得来的呢?”对方说:“我说不定,不是说各种相;如果说各种相,意思也是这样。”达摩说:“你说不定应该是实相,定其实就是不定,也就不是实相了”对方说:“定既然是不定,就不是实相。如同知道我不是我,不定也就是不变。”达摩说:“你说不变,怎么叫实相?已经变了迁流了,意义也还是这样。”对方说:“不变就应当在,在就是不在。所以变了实相,以定它的意义。”达摩说:“实相是不变的,变了就不是实相。就有无来看,什么叫实相?”萨婆罗心里明白圣师理解深远,便用手指着虚空说:“这是世间的有相,也能看作虚空。就我这身体看,能像这样吗?”达摩说:“若是理解实相,就会看见无相。若是理解无相,也就理解万物都是假有。而对万物的认识,又不失其假有的形体,对无相的认识,不妨碍有相的感受。如果能这样理解就叫做实相。”僧众们所了,豁然开朗,钦佩地向他行礼,十分信服他。达摩一下子从这里消失了,又来到无相宗的寺庙,问:“你们说无相,怎么证明它?”僧众中有一个叫波罗提的回答:“我辨明无相,就是心里不显现对象的形象。”达摩说:“你心里不显现,如何知道它?”对方说:“我辨明无相,就是心里对对象不加取舍。如对着阳光,也就当没有对着。”达摩说:“对于各种有无现象,心里不加取舍。又,对着光明当没有对着,光明也就没有。”对方说:“在禅定状态中,尚且没有什么感悟,何况还想知道无相呢!”达摩说:“相是什么都不知道,还说什么有无?感悟都没有,怎么能叫禅定?”对方说:“我说不证,是证无所证。不是禅定,我就说是禅定。”达摩说:“不是禅定,怎么又叫禅定?你说不证,这不是证什么是证?”波罗提听了佛祖的辨析,悟到了本心,拜谢佛祖,忏悔以前的错误。达摩预言道:“你不久将证得道果。这个国家有魔鬼,不久就会被你降服的。”说完,忽然就不见了,又来到定慧宗的寺庙,问:“你们所学的定慧,是一还是二?”僧众中有个叫婆兰陀的人回答:“我们这个定慧,不是一也不是二。”达摩说:“既然不是一也不是二,为什么叫定慧?”对方说:“既在定中又是非定。既在慧中,又是非慧。一就是非一,二也是不二。”达摩说:“当一不一,当二不二。这不是定慧,怎么说是定慧?”对方说:“不一不二,定慧知道。非定非慧,定慧也知道。”达摩说:“慧不是定,怎么知道呢?不一不二,谁是定,谁是慧?”婆兰提听了,疑心涣然冰释。达摩又来到第四处戒行宗的寺庙,问:“什么叫戒?什么叫行?这戒行是一还是二?”僧众中有一个贤人回答:“一二二一,都是那因缘所生,依法教行事,内心不染,就叫戒行。”达摩说:“你说依法教行事,就是有染。一二都破了,还说什么依法教。你这两种说法矛盾,不能诉诸行动。内外都不明确,如何叫做戒?”对方说:“我有内我外我,完全知彼知己。得到了通达,就是戒行。如果说矛盾,就是全是全非。说到清净,就是戒,就是行。”达摩说:“全是全非,还说什么清净?既然得到通达,又哪有内外之分?”贤人听了,自觉惭愧,信服了佛祖。达摩又来到无得宗的寺庙,问:“你们说无得,既然无得,又得到什么正果?既然没有所得,也没有能得。”僧众中有个叫宝静的回答:“我说无得,不是说没有能得。要说能得,无得就是得。”达摩说:“得既然是不得,得也就不是得。既然又说能得,能得到什么?”宝静说:“见到的得是非得,非得是得。如果见到不得,就叫做能得。”达摩说:“得既然不是得,能得也是无所得。既然无所得,又说什么能得?”宝静听了,迷惘顿消。达摩佛祖又来到寂静宗的寺庙里,问:“什么叫寂静?在此法中,哪是静,哪是寂?”僧众中有一位尊者回答:“此心不动,就叫寂。不染教法,就叫静。”达摩说:“本心如果不寂,就要借助寂静之法。本来寂,哪还需要寂静之法?”对方说:“诸法本空,因为空空。就空空而言,名叫寂静。”达摩说:“空空已经是空,诸法也是空。寂静无相,哪有什么静,哪有什么寂?”那位高僧听了佛祖教诲,一下子开悟了。接着六派徒众都发誓归依佛祖。这样,达摩的佛化遍及南印度,声驰全印度,在六十年的时间里,说服了无数的人出家。

    后来南印度一位相信外道的国王登荃,便开始贬抑佛法。常说:“我的祖宗都信仰佛道,陷入了邪见,寿命不长,福运也短。况且,既然我身是佛,还外求什么?善恶报应,都是聪明人妄自虚构的。至于国内受先王尊奉的佛派老臣旧友,都予废除。”达摩知道后,悲叹国王德薄。如何挽救呢?他想到无相宗有两个首领,第一个是波罗提,此人与国王有缘,快要证得道果了。第二个是宗胜,不是不博学善辩,而是没有宿因。当时六宗弟子心里无不暗想:佛法有难,祖师怎能自己安闲?达摩遥知弟子心事,就弹响指头回应他们。弟子们听到后说:“这是师父达摩的信响,我们应该赶紧前去,听受祖师慈命。”他们来到达摩的住所,礼拜问讯。达摩说:“有一片叶子障蔽了天空,谁能剪除?”宗胜说:“我虽然浅薄,却不敢害怕去走一遭。”达摩说:“你虽然聪慧善辩,可是道力未全。”宗胜心想:“师父担心我见了国王后,大作佛事,名誉显达,夺去了他的尊威。纵使那国王福禄智慧双全,我是受过大佛教诲的佛门弟子,难道还敌不过他?”于是他就私下去见国王。到了王宫,他向国王大谈法要、世界苦乐、人天善恶等事情。国王同他问答交锋,所说的无不在理。国王问:“你今天所说这套,法在哪里?”宗胜说:“这个如同大王治国教化人民,应当合乎正道。大王的道是什么?”国王说:“我的道就是要除去邪法。你那个法,将降服在谁人手下?”达摩坐在那里,遥知宗胜失败了,赶快对波罗提说:“宗胜不听我的话,悄悄去化导国王,一会儿就理屈了。你可快去救他。”波罗提恭敬地接受了佛祖的指令,说了声:“希望借助您的神力”,脚下已经升起白云。他飞到国王面前,默默地停住。国王正在问宗胜,忽然看见波罗提乘着云赶来,大吃一惊,忘了自己的话,说:“腾空而来的人,是正的还是邪的?”波罗提说:“我无所谓邪正,而是来正邪的。大王心若正,我便无邪正。”国王虽然惊异,而正值傲慢头上,便向宗胜下了逐客令。波罗提说:“大王既然有道,何必赶走僧人?我虽然不明白事理,希望大王发问。”国王恼怒地说:“什么是佛?”波罗提说:“见性是佛。”国王问:“大师能见性吗?”波罗提说:“我能见佛性。”国王问:“性在哪里?”波罗提说:“性在作用上。”国王说:“什么作用?我没看见。”波罗提说:“现在正在作用,大王自己看不见。”国王说:“我有它吗?”波罗提说:“大王如果作用,无不有它;如果不作用,连自己身体都难以看见。”国王说:“作用的时候,他分几处出现?”波罗提说:“分八处出现。”国王说:“给我讲讲这八处。”波罗提说:“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为见,在耳为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握拿,在足走跑。他出现在无所不包的沙界,又收摄于一颗微小的尘埃中。知道的说是佛性,不知道的说是精魂。”国王听了这段偈语,心里就开悟了,向波罗提悔过谢罪。他经常向佛家人咨询法要,修习佛道日夜不倦,活到九十岁才死去。

    当时宗胜被赶出王宫,跑到深山里,心想:“我如今一百岁了,八十岁前行事不端,二十年来方归依佛道。天性虽然愚昧,行为可没有差错。既然不能抵御佛法的灾难,活着还不如死了好!”于是跳崖自尽。立刻有一位神人用手托住了他,把他放在岩石上,身体安然无损。宗胜说:“我惭愧地跻身佛门,本该以宣扬正法为使命,却不能去除国王的偏见,所以捐躯自责。没想到神人竟然如此救助我!希望神人赐我一句话,让我保用余生。”神人便说了一偈:“大师寿有百岁,而八十年所作都不是,后来因为靠近了至尊,在佛祖熏陶下修人了佛道。虽然有些智慧,而有较多彼我,遇到各位贤人,未曾生起尊敬之心。二十年功德,内心还没有恬静。因为聪明和傲慢,落在这个地步。国王不尊敬你,应当知道这是当然的结果。你如果从今以后不再疏慢怠惰,不久就会成就奇智。圣人们都是潜心修炼才得道的,如来也不例外。”宗胜听了偈语高兴起来,便在岩间静静地坐禅。

    这时,国王又问波罗提:“仁人聪明善辩,应当拜什么人为老师?”波罗提说:“我出家,拜婆罗寺乌沙婆三藏为受业师,出世师是大王的叔父菩提达摩。”国王听到佛祖的名字,惊了半天,说:“我惭愧地继承了王位,德性鄙薄,又趋向邪说,违背正道,忘了我尊敬的叔父。”立刻下令,叫近臣们专程去迎请达摩。达摩随着使臣来到王宫,帮助国王忏悔前非。国王听了劝诫,流着眼泪向达摩谢罪。又下诏书,请宗胜回国。大臣禀奏:“宗胜被贬斥之后,跳崖自杀了。”国王对达摩说:“宗胜的死,都是我的错。如何能大发慈悲,免去我的罪过?”佛祖说:“宗胜现在正在岩石上休息,只消派使臣去召,马上就会回来。”国王便派使臣进山,果然看见宗胜在那里端坐静思。听说国王召他回去,宗胜说:“深愧国王美意,贫道立誓居处在岩泉了。何况,王国之中,贤德如林,达摩是大王的叔父,佛家六众的导师,波罗提是佛法中的龙象,希望大王推崇二位圣人,以便给身家国业造福。”使者回头来复命,还没走到,达摩就对国王说:“你知道带回宗胜了吗?”国王说:“不知道。”达摩说:“第一次请不来,第二次必然不会来。”过了很久使者回来了,果然如达摩所说,没有带回宗胜。达摩于是向国王告辞说:“好好修习善德,不久你就会生病的,我走了。”七天之后,国王生病了。请御医来诊治,病却越来越严重。贵戚近臣们记起达摩大师的预言,急忙派使者去对达摩说:“国王病重,快到弥留的时候了,望王叔大慈大悲,远道来救治。”达摩便到王宫来慰问。这时,宗胜又一次承蒙国王召请,便离开了深山。波罗提也来探病,问达摩:“该怎么做才能让国王免除病苦?”达摩便叫太子代替父王赦免罪人、广施恩惠、崇奉佛、法、僧三宝,又为他忏悔,希望消止罪过。这样做了三遍,国王的病有了好转。达摩想到震旦缘熟,游历化导的释子不时走到那里去,便首先告别了先师的宝塔,然后又告别同学,再来到王宫,安慰鼓励国王说:“要勤修各种善业,护持佛家三宝。我这一去不会很久的,九年便回来。”国王听了涕泪交流,说:“这个国家有什么不好,那方土地有什么吉祥?不过,叔父既然同它有缘,也不是我劝阻得了的。只希望不要忘记了父母之国,事情办完了,早日回来。”国王便准备了大船,装上各种珍宝,亲自率领臣属,把达摩一行送到海滩。

    达摩一行远涉重洋,在海上颠簸了三年之后,终于到达了中国的南海。这时是梁武帝普通七年——丙午年九月二十一日。广州刺吏萧昂备设东道主的礼仪,欢迎他们,并且上表奏禀梁武帝。武帝看了奏章,派遣使臣奉诏到广州迎请,这时是大通元年——丁未年。十月一日达摩等到达金陵(按,即今南京)。武帝接见了达摩,问他:“朕即位以来,营造佛寺,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多少,有什么功德?”达摩说:“并没有功德。”武帝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这些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然有,却不是实有。”武帝说:“怎样才是真功德呢?”达摩说:“清净、睿智、圆妙,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武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达摩说:“空寂无圣。”武帝又问:“回答朕的问话的人是谁?”达摩说:“不知道。”武帝没有领悟。达摩知道二人的心思没有契合,于是在十月十九日,悄悄回到长江北岸。

    十一月二十三日,达摩到达洛阳。这时是魏孝明帝孝昌三年。达摩下榻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整天默默不语。人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管他叫“壁观婆罗门”。

    当时有个叫神光的僧人,是个旷达之士。他长期居住在洛阳附近,博览群书,善于谈论玄妙的道理。他叹道:“孔子、老子的教,不过是礼术规矩,《庄子》、《易经》这些书,也未尽妙理。近日听说达摩大士住在少林寺,最圣达的人就离自己不远,该占探访他那玄妙的境界。”于是来到少林寺,早晚参见大士,恭候在旁。达摩却每每对着墙壁端坐,神光听不到他的教诲和鼓励。神光心想:“过去的人求学访道,饿了,把光骨头敲开吸取里面的骨髓,从身上扎出血来暂时充饥,割下珍贵的头发掩埋在泥里,或者舍身跳崖去喂老虎。古人尚且如此,我又是什么人呢?”这年十二月九日晚上,漫天大雪,神光站在殿外,一动不动。到天亮时,积雪都没过他的膝盖了。达摩怜悯地问道:“你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要求什么事?”神光悲苦地流下泪来说:“只希望和尚慈悲为怀,打开甘露门,普度众生。”达摩说:“诸佛有无上妙道,是天长地久勤奋精进,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而修得的。哪能凭小德小智,轻慢之心,就想得到真乘,白费辛苦。”神光听了佛祖的教诲激励,悄悄拿了一把快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将残臂放在达摩面前。达摩知道他是堪承大业的法器,就说:“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为了证法而忘掉了形骸.你今天在我面前砍断手臂,你所追求的也可以得到。”达摩于是给他改名叫慧可。慧可问:“诸佛的法印,可以说给我听吗?”达摩说:“诸佛的法印,不是从人那里得到的。”慧可说:“我的心还没有安宁,求大师帮助我安宁下来。”达摩说:“把你的心交给我,我帮助你安宁。”过了一会儿,慧可说:“找我的心,找不到了。”达摩说:“我帮你安心,完成了。”过了九年,达摩要返回印度了。他召集门人说:“回国的时间到了,你们何不说说自己有什么心得?”一个叫道副的说:“在我看来,不拘于文字,不离开文字,这就是道用。”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皮毛。”尼姑总持说:“据我理解,就像庆喜见到如来的佛国,见了一次就见不到第二次。”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肉。”道育说:“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色、受、想、行、识五阴并非真有。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法可以学得。”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骨头。”最后,慧可礼拜了大师,依次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开口。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精髓。”他又看看慧可,告诉他:“过去如来把他的清净法眼传给迦叶大士,然后又展转嘱托,传到我手里。我现在交付给你,你要护持。我把袈裟也传给你,作为传法的信物。它们各有自己的含义,应该知道。”慧可说:“请大师指示。”达摩说:“内传法印,以便正智与真理相契合。外传袈裟,以便教派承传旨意明确。若是后代轻薄,群起怀疑,说我是西天人氏,你是东方学子,凭什么得真法,你拿什么证明?你如今接受这袈裟和佛法,以后遇上灾难,只消拿出这衣裳和我的法偈,就可以表明化导无碍。我寂灭两百年后,衣裳就不再往下传了,佛法已经遍布天下。但那时候,懂佛道的人多,行佛道的人少;说佛理的人多,通佛理的人少。私下的文字,秘密的证说成千上万。你应当宣传阐发正道,不要轻视了没有真悟佛理的人。他们一旦回复正道,就跟没走弯路的人一样了。听我的偈言:‘我来到这里,本是为传妙法、救迷情。现在一花开五瓣,结果自然成。’”达摩又说:“我有《楞伽经》共四卷,也传给你。这是如来心地要法,开示众生悟法人道的。我来到这里,已经中毒五次。我曾经把毒物吐出来试过,放在石头上,石头都裂开了。我离开南印度来到东土的原因,是看到神州大地有大乘气象。所以才跨过大海越过荒漠,为大法寻找法器。机遇未合,便像愚人一般少言寡语。现在得到了你承传我佛大法,我的目的已经达到。”(《别记》载:达摩祖师在少林寺住了九年,为二祖慧可说法。只教他外息诸缘,内心无事;心如墙壁,这样才可以人道。慧可讲说心性种种,同真理不相契合。佛祖只制止他的错误,不给他讲解无念心性。慧可有一天忽然说:“我已经息了诸缘。”达摩问:“莫成断灭了吗?”慧可说:“不成断灭。”达摩说:“这就是诸佛所传的心性,永远不要怀疑它。”)说罢,和众徒们来到嵩山的千圣寺,住了三天。

    期城太守杨衒之早就仰慕佛教,来问达摩:“在西方大国印度,佛祖代代相师承,如何就是佛祖呢?”达摩说:“觉悟心的自性,知和行相应,就叫佛祖。”杨衒之又问:“此外怎么样?”达摩说:“能知晓他人内心,他人古今诸世的情况,不厌有无。法教不取,不贤明也不愚蠢,不迷惑也不觉悟。如果能这样,就称为佛祖。”杨氏又说:“弟子归心三宝也有些年头了,可是心智昏蒙,还不明白真理。刚才听了大师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办。望大师慈悲,向我讲明宗旨。”达摩知道他恳切,就说了一偈:“不因看见了恶事而生厌,也不因看见了善事而勤动;不丢下智慧走向愚昧,也不抛弃迷惑走向觉悟。达大道呵就要超凡,通佛心呵就要脱俗。不与凡人或圣人同轨,超脱一切就叫做佛祖。”杨氏听了,悲嘉交集。说:“愿大师久住人间,化导众生。”佛祖说:“我就要走了,不可久留,人的根性千差万别,我们多灾多难。”杨衒之说:“不清楚谁人敢害您,弟子能为大师除掉他吗?”达摩说:“我因为承传了佛家的秘密心印,利益会使某些人迷失方向,害得他不得安心,不能说出此人。”杨氏说:“大师如果不说,怎么表现通察变化观照四方的法力?”达摩不得以,就说了一段谶语:“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杨衒之听了,不知究里,默默地把谶语记在心上,礼拜了大师,告辞离去了。达摩祖师所下的谶语虽然在当时不能检测,以后都应验了。

    当时,魏皇帝尊奉释家,佛门俊才如林。光统律师和流支三藏二人,便是僧中的鸾凤。他们看到达摩大师演说佛道,常比手划脚同大师辩论,是非蜂起。达摩佛祖远振玄风,普施法雨,赢得了声望。而气量褊狭的两个僧人不堪忍受,竟相生起害人之心,几次在大师的饮食里施放毒药。到第六次放毒时,大师教化世人的因缘已尽,法教也有了传人。便不再自救,端坐圆寂。这时是魏文帝大统二年——丙辰年十月五日。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达摩安葬于熊耳山,人们在定林寺为他起了一座塔。

    三年后,魏臣宋云奉命出使西域,回来经过葱岭时,同达摩祖师相遇。宋云看见他手里提着一只鞋子,翩翩远去。宋云问:“大师往哪儿去?”达摩说:“西天去!”宋云回来,把这事源源本本告诉大家。等到他的门人启开坟墓看时,只剩下一付空空的棺材,里面有一只皮鞋。满朝廷的人都为之惊叹。官员们奉皇帝命令,取了那只皮鞋,放在少林寺供养起来。到了唐朝开元十五年——丁卯年,鞋被信道的人偷到了五台山华严寺,现在已经不知去向。当初,梁武帝遇到达摩师祖,因缘未合。后来武帝听到达摩到魏推行教化,打算亲自为他写一篇碑文,但是没有抽出时间。再后来听到宋云讲的故事,终于动笔把碑文写出来了。唐代宗谥达摩为“圆觉大师”。他的塔叫空观塔(年号依《纪年通谱》)。

    (《通论》说:《传灯》记载,魏孝明帝钦服达摩非同寻常的事迹,三次下诏书请他下山,可是达摩到底也没离开少林寺。大师圆寂之后,宋云从西域回国,在葱岭碰上了大师。孝庄帝下令打开墓穴。这时是《南史》所说的普通八年,即大通元年。孝明帝在这年四月癸丑去世,达摩祖师十月到梁国。则达摩还没有到魏国时,孝明帝已经去世了。他儿子即位不久,就被尔朱荣杀死,这才立的孝庄帝。由此魏国大乱。过了三年,孝庄帝死,五年后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因而祖师在少林寺的时候,正值魏国内乱。等到宋云回来的时候,孝庄帝已经去世五六年,国家也早被分割了,哪有孝庄帝命令开启墓穴的说法?按,《唐史》说:后来魏末时,有个叫达摩的僧人航海来中国,去世之后,这年魏国使节宋云从葱岭回来,看见了他。宋云的门徒挖开他的墓穴,只有一只鞋子留在里面。这才是真实的记载。)

    (五灯会元白话文)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法本 达摩祖师四行观
    四行观

    弟子昙琳序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2,是大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3,故舍素从缁4,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边隅正教陵替5,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忘心之士6莫不归信;存见之流7乃生讥谤。于时,唯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后生,俊志高远。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咨启,善蒙师意。法师感其精诚,诲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此略序所由云尔。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8。深信含生9同一真性,但10为客尘妄11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12,无自无他,凡圣等一13,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14,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15。

    云何报冤16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17,多起冤憎18,违害19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20,甘心忍受,都无冤诉21。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22。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23,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24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25,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26,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27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28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四称法行者29: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30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31。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32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说偈言33: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明佛心宗,等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注解〗

    1.本文原名《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最早见于《楞伽师资记》,并附弟子昙琳序,后被收录于《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本书所录文本,以《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景德传灯录》所载为底本,参照《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楞伽师资记》、《卍续藏经》等第六十三册《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校勘。此论为达磨祖师亲口所宣,由弟子记录而成,公认是达磨祖师的唯一语录,但是此论在敦煌资料发现之前,一直得不到学界的承认。近代以来,由于敦煌资料的发现,此论才重新被认定为达磨所说。在敦煌资料中,此论,又慰问团《二入四行论》详略不同,至今尚无定本。目前所能知道的版本有:(1)朝鲜本《菩提达磨四行论》二种,即是天顺八年(1464)及李氏朝鲜隆熙二年(1908)所刊行二种版本,后者收入《禅门撮要》中。(2)北京图书馆藏敦煌写本,宿九九号。(3)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敦煌写本,S.2715号及3375号。(4)法国国民图书馆藏敦煌写本,P.3018号及4634号。其中,北京图书馆藏的敦煌写本与伦敦博物馆藏的敦煌写本S.2715号,已由铃木大拙对照朝鲜本加以校订,收录在《禅思想史研究》中。S.3375号及P.3018、4634号等三本,都只是中间部分的断片,为近年所发现。上述敦煌写本,均缺少卷首部分,所以无法确定知本来的题名,今所谓《二入四行论》,乃统指前面所说的敦煌写本,包括杂录部分。

    2.原无“人”字,据《卍续藏经》本补。

    3.摩诃衍道:即大乘教法。

    4.舍素从缁:指舍俗出家。素,借指在家人。缁,指代出家人。从,一作“随”。

    5.陵替:废驰,衰落。

    6.忘心之士:《楞伽师资记》作“亡心寂默之士”。

    7.存见之流:《楞伽师资记》作“取相存见之流”。

    8.藉教悟宗:借助教下之理,契悟宗门之旨。教指禅宗以外的教门。宗指教外别传的禅宗。

    9.含生:有情众生。

    10.原作“俱”,今据《卍续藏经》本改为“但”。

    11.客尘:即烦恼之义,相对于“清净自性”而言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之心性,犹如尖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身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

    12.壁观:面壁静观之意,后专指达磨禅法,指一心禅观,身心如墙壁,寂静而不动,一切妄想不能侵入。《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中讲,达磨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息诸缘,内心无喘是,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13.等一:平等不二。

    14.文教:文字教法。

    15.《景德传灯录》卷十三作“称法之行”,今从《楞伽师资记》及《卍续藏经》本,去掉“之”字。

    16.冤:无过而受罪,谓之冤。

    17.诸有:泛指生死苦海。众生之果报,有因必有果,故称之为有。

    18.冤憎:怨恨,仇恨。

    19.违害:触恼伤害(众生)。违,触忤。

    20.见与:犹言给与、强加。

    21.冤诉:觉得冤屈而愤愤不平。

    22.原为“识达故”,今据《楞伽师资记》,补“本”字。

    23.缘业所转:被业力所牵制。

    24.胜报:好报。

    25.理将俗反:依乎真理,返本还源,不被贪嗔痴等烦恼所迷。

    26.功德、黑暗:即功德天、黑暗女。事见《大般涅槃经》卷十二。“迦叶,如有女人入于他舍。是女端正,顔貌瑰丽,以好璎珞庄严其身。主人见已,即便问言:‘汝字何等?系属于谁?’女人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天主。’主人问言:‘汝所至处,为何所作?’女人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琉璃、颇梨、真珠、珊瑚、虎珀、磲、马瑙、象马、车乘、奴婢、仆使。’主人闻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我今福德故,令汝来至我舍宅。’即便烧香、散花、供养、恭敬、礼拜。复于门外,更见一女。其形丑陋,衣裳弊坏,多诸垢腻。皮肤皴裂,其色艾白。见已问言:‘汝字何等?系属谁家?’女人答言:‘我字黑暗。’复问:‘何故名为黑暗?’女人答言:‘我所行处,能令其家所有财宝一切衰秏。’主人闻已,即持利刀作如是言:‘汝若不去,当断汝命。’女人答言:‘汝甚愚痴,无有智慧。’主人问言:‘何故名我痴、无智慧?’女人答言:‘汝舍中者即是我姊。我常与姊,进止共俱。汝若驱我,亦当驱彼。’主人还入,问功德天:‘外有一女,云是汝妹,实为是不?’功德天言:‘实是我妹。我与此妹,行住共俱,未曾相离。随所住处,我常作好,彼常作恶。我常利益,彼常作衰。若爱我者,亦应爱彼。若见恭敬,亦应敬彼。’主人即言:‘若有如是好恶事者。我俱不用,各随意去。’是时二女,俱共相将还其所止。尔时主人见其还去,心生欢喜,踊跃无量。”

    27.息,《卍续藏经》本作“止”。

    28.判知:推知,推断出。

    29.原无“者”字,据《楞伽师资记》补。

    30.达,《卍续藏经》本作“脱”。

    31.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楞伽师资记》作“摄(一作“摄化”)众生而无(一和“不”)取相”

    32.余五:指其它五度,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33.喘:chuǎn(上声),呼吸急促。一说,同“惴”,zhuì(去声),恐惧。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法本 达摩祖师血脉论
    血脉论

    1、三界兴起2,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2、问曰: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答曰: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汝若无心,因何解问吾?问吾即是汝心,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菩提,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佛及菩提皆在何处?譬如有人以手捉虚空,得否?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除此心外觅佛,终不得也。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递相诳惑,不能了本心,被它无情物摄,无自由分。若又不信,自诳无益,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而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有出期。昔有善星比丘3,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为不见性。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纵有珍宝如山,眷属如恒河沙,开眼即见,合眼还见么?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然而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若自明了,不学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别皂白,妄言宣佛敕,谤佛忌法4。如斯等类,说法如雨,尽是魔说,即非佛说。师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挥,不觉堕生死海。但是不见性人,妄称是佛,此等众生,是大罪人,诳他一切众生,令入魔界。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魔家眷属,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凭何免生死?

    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3、问曰:若不见性,念佛、诵经、布施、持戒、精进,广兴福利,得成佛否?

    答曰:不得。

    又问:因何不得?

    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为法,是因果,是受报,是轮回法,不免生死,何时得成佛道?成佛须是见性。若不见性,因果等语,是外道法。若是佛,不习外道法。佛是无业5人,无因果;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凭何得成?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见,佛都不许。佛无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净。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6人。但有住著心见佛,即不许也。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有人拨无7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人,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见解。

    4、问曰:既若8施为运动,一切时中皆是本心,色身无常之时,云何不见本心?

    答曰:本心常现前,汝自不见。

    问曰:心既见9在,何故不见?

    师云:汝曾作梦否?

    答:曾作梦。

    问曰:汝作梦之时,是汝本身否?

    答:是本身。

    又问:汝言语施为运动,与汝别不别?

    答:不别。

    师云:既若不别,即10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如今不别;未曾有生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好不恶,不来不去,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亦无僧俗老少,无圣无凡,亦无佛,亦无众生,亦无修证,亦无因果,亦无筋力,亦无相貌;犹如虚空,取不得、舍不得;山河石壁不能为碍,出没往来,自在神通,透五蕴山,渡生死河,一切业拘11此法身不得。此心微妙难见。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见。于此光明中,运手动足者如恒河沙,及乎12问著,总道不得,犹如木人相似。总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识?佛言,一切众生尽是迷人,因此作业,堕生死河,欲出还没,只为不见性。众生若不迷,固何问著其中事,无有一人得会者?自家运手动足,因何不识?故知圣人语不错,迷人自不会晓。故知此难明,惟佛一人能会此法;余人天及众生等,尽不明了。若智慧明了,此心方名法性,亦名解脱。生死不拘,一切法拘他不得,是名大自在王如来,亦名不思议,亦名圣体,亦名长生不死,亦名大仙。名虽不同,体即是一。圣人种种分别,皆不离自心。

    心量广大,应用无究。应眼见色,应耳闻声,应鼻嗅香,应舌知味,乃至施为运动,皆是自心。一切时中,但有语言,即是自心。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色无尽是自心,心识善能分别一切,乃至施为运用,皆是智慧。心无形相,智慧亦无尽,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四大色身即是烦恼,色身即有生灭。法身常住而无所住,如来法身常不变异,故经云:“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迦叶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即此同诸佛心。前佛后佛只传此心,除此心外,无佛可得。颠倒众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驰求,终日忙忙,念佛礼佛,佛在何处?不应作如是等见,但识13自心,心外更无别佛。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自心是佛,不应将佛礼佛。但是有佛及菩萨相貌忽尔见14前,亦切不用礼敬——我心空寂,本无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尽落邪道。若是幻从心起,即不用礼。礼者不知,知者不礼,礼被魔摄。恐学人不知,故作是辨。诸佛如来本性体上,都无如是相貌,切须在意。但有异境界,切不用采括15,亦莫生怕怖,不要疑惑——我心本来清净,何处有如许相貌?乃至天、龙、夜叉、鬼神、帝释、梵王等相,亦不用心生敬重,亦莫怕惧——我心本来空寂,一切相貌皆是妄相,但莫取相。若起佛见、法见及佛菩萨等相貌而生敬重,自堕众生位中。若欲直会,但莫取一切相即得,更无别语。都无定实,幻无定相,是无常法;但不取相,合他圣意。故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5、问曰:因何不得礼佛菩萨等?

    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罗示见16神通,皆作得菩萨相貌;种种变化,皆是外道,总不是佛。佛是自心,莫错礼拜。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觉者灵觉,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至道幽深,不可话会17,典教凭何所及?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见性即是佛。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名言尚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唯有如来能知,余人天等类,都不觉知。凡夫智不及,所以有执相;不了自心本来空寂,妄执相及一切法,即堕外道。若知诸法从心生,不应有执;执即不知。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千经万论,只是明心,言下契会,教将何用?至理绝言,教是言词,实不是道。道本无言,言说是妄。

    若夜梦见楼阁宫殿象马之属,及树木丛林池亭如是等相,不得起一念乐著;尽是托18生之处,切须在意。临终之时,不得取相,即得除障。疑心瞥起,即被魔摄。法身本来清净无受,只缘迷故,不觉不知,因兹故妄受报。所以有乐著,不得自在。只今若悟得本来身心,即不染习。若从圣入凡,示现种种杂类等,自为众生,故圣人逆顺皆得自在,一切业拘他不得。圣成久矣,有大威德,一切品类业被他圣人转,天堂地狱无奈他何。凡夫神识昏昧,不同圣人内外明彻。若有疑即不作,作即流浪生死,后悔、无相救处。贫穷困苦皆从妄想生。若了是心,递相劝勉,但无作而作,即入如来知见。

    初发心人,神识总不定。若梦中频见异境,辄不用疑,皆是自心起故,不从外来。梦若见光明出现,过于日轮,即余习顿尽,法界性见。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唯可自知,不可向人说。或静园林中,行住坐卧,眼见光明,或大或小,莫与人说,亦不得取,亦是自性光明。或静暗中,行住坐卧,眼见光明,与昼无异,不得怪,并是自心欲明显。或夜梦中,见星月分明,亦自心诸缘欲息,亦不得向人说。梦若昏昏,犹如阴暗中行,亦是自心烦恼障重,亦可自知。

    若见本性,不用读经念佛。广学多知无益,神识转昏。设教只为标心;若识心,何用看教?若从凡入圣,即须息业养神,随分过日。若多嗔恚,令性转与道相违,自赚19无益。圣人于生死中,自在出没,隐显不定,一切业拘他不得。圣人破邪魔。一切众生但见本性,余习顿灭,神识不昧,须是直下便会,只在如今。欲真会道,莫执一切法,息业养神,余习亦尽,自然明白,不假用功。外道不会佛意,用功最多,违背圣意,终日区区20念佛转经,昏于神性,不免轮回。佛是闲人,何用区区广求名利,后时何用?但不见性人,读经念佛,长学精进,六时行道,长坐不卧,广学多闻,以为佛法。此等众生,尽是谤佛法人。

    前佛后佛,只言见性。诸行无常,若不见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十大弟子中,阿难多闻第一,于佛无识,只学多闻。二乘外道皆无识佛,识数21修证,堕在因果,是众生报,不免生死。违背佛意,即是谤佛众生,杀却无罪过。经云:“阐提人不生信心,杀却无罪过”。若有信心,此人是佛位人。若不见性,即不用取次22谤他良善,自赚无益。善恶历然,因果分明,天堂、地狱只在眼前。愚人不信,现堕黑暗地狱中,亦不觉不知;只缘业重故,所以不信。譬如无目人,不信道23有光明,纵向伊说,亦不信,只缘盲故,凭何辨得日光?愚人亦复如是。现今堕畜生杂类,诞24在贫穷下贱,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虽受是苦,直问著,亦言我今快乐,不异天堂。故知一切众生,生处为乐,亦不觉不知。如斯恶人,只缘业障重故,所以不能发信心者,不自由他25也。

    若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6、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不假断除,亦不乐著。何以故?性本清净故。虽处在五蕴色身中,其性本来清净,染污不得。法身本来无受,无饥无渴,无寒无热,无病,无恩爱,无眷属,无苦乐,无好恶,无短长,无强弱,本来无有一物可得。只缘执有此色身,因即有饥渴寒热瘴病等相;若不执,即一任作为,于生死中得大自在,转一切法,与圣人神通自在无碍,无处不安。若心有疑,决定透一切境界不过。不作最好;作了不免轮回生死。若见性,旃陀罗亦得成佛。

    7、问曰:旃陀罗杀生作业,如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作业;纵作业不同,一切业拘他不得。从无始旷大劫来,只为不见性,堕地狱中,所以作业轮回生死。纵悟得本性,终不作业。若不见性,念佛免报不得,非论26杀生命。若见性,疑心顿除,杀生命亦不奈他何。

    8、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递传心印。吾今来此土,唯传一心,不言戒、施、精进、苦行,乃至入水火、登于27剑轮,一食卯斋28,长坐不卧,尽是外道有为法。若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即诸佛心。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别法。若识此法,凡夫一字不识,亦是佛。若不识自己灵觉之性,假使身破如微尘,觅佛终不得也。

    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无形相,无因果,无筋骨,犹如虚空,取不得,不同质碍,不同外道。此心除如来一人能会,其余众生迷人不明了。此心不离四大色身中。若离此心,即无能运动;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身是无情,因何运动?若自心动,乃至语言施为运动,见闻觉知,皆是心动。心动用动,动即其用。动外无心,心外无动。动不是心,心不是动。动本无心,心本无动。动不离心,心不离动。动无心离,心无动离。动是心用,用是心动。即动即用,不动不用。用体本空,空本无动;动用同心,心本无动。故经云:“动而无所动。”是故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闻而未曾闻,终日觉而未曾觉,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行坐而未曾行坐,终日嗔喜而未曾嗔喜。故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闻觉知,本自圆寂,乃至嗔喜痛痒,何异木人,只缘推寻痛痒不可得故。经云:“恶业即得苦报,善业即有善报”。不但嗔堕地狱,喜即生天;若知嗔喜性空,但不执,即诸业脱。若不见性,诵经决无凭,说亦无尽。

    略标邪正如是,不及一二也29。

    9、偈曰30:

    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31——

    〖注解〗

    1.俗称《达磨血脉论》,为《少室六门》中的第六门,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卍续藏经》第六十三册、《禅宗全书》第一零一册。有人认为该书并非达磨,所作,应是与《宝林传》同时或稍后时期,假借达磨之名而撰述的。关于作者,有说应属马祖系传人,有说是牛头系弟子。一书所录文本,以《大正藏本》为底本,参照《卍续藏经》本校勘。《卍续藏经》本,文首有任哲齐序,今从《大正藏》本,略去任哲序。

    2.兴起,《卍续藏经》本作“混起”。

    3.善星比丘,传说是佛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禅定,谓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为无涅槃之法,起拨无因果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为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路,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又称曰四禅比丘。《涅槃经》卷三十三云:“善星比丘是佛菩萨时子,出家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十二部经,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中略)善星比丘虽复读诵分别解脱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之义,亲近恶友,退失四禅。失四禅已,生恶邪见。作如是言:无佛无法,无有涅槃。(中略)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善量比丘今者在尼边禅河,可共往问。尔时如来即与迦叶往善星所,善星比丘遥见如来,见已,即生恶邪之心。以恶心故,生身陷入阿鼻地狱。(中略)以其宣说无因无果、无有作业,尔乃记彼永断善根,是一阐提厕下之人,地狱劫住。”

    4.原作“妄法”,今从《卍续藏经》本及《禅宗全书》本改为“忌法”。忌法,因嫉恨而诽谤正法。

    5.无业:不造作生死业。

    6.无作:无为,无心而应物。

    7.拨无:废除,否定。

    8.既若:犹言既然。

    9.见,同“现”。

    10.原本作“即是”,今从《卍续藏经》本删去“是”字。

    11.拘:系缚,束缚。

    12.原作“及于”,今从《卍续藏经》本改为“及乎”。

    13.《卍续藏经》本亦作“知”。

    14.见:同“现”。

    15.采括:犹言理睬、执著。

    16.示见:示现。

    17.话会:从文字语言中领会得。

    18.原作“诧”,今从《卍续藏经》本改为“托”。

    19.赚:欺骗。

    20.区区:辛劳貌。

    21.数:就小乘一切有部而言,数有二义,一指慧数,二指法数,均以断惑证真为归旨。就外道之数论派而言,数指以分别智计度诸法,安名立论。

    22.取次:任意,随便。

    23.不信道:不相信。

    24.诞:生,出生。

    25.不自由他:即不能自主,被他物所转。他,《卍续藏经》本作“它”。

    26.非论:犹言“更不用说”。

    27.原无“于”字,据《卍续藏经》本补。

    28.《卍续藏经》本无“卯斋”二字。今从《大正藏》本。卯斋,早斋,早饭。

    29.《卍续藏经》后,有“颂曰: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今从《大正藏》本。

    30.原本作“说颂曰”,今从《卍续藏经》本,改作“偈曰”。

    31.《卍续藏经》本只载前四句偈,无后四句偈。今从《大正藏》本。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法本 达摩祖师悟性论
    悟性论

    1.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来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2发大乘,超三界3。

    2.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而言矣。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菩萨所行之处也。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

    3.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是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是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吝,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为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离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4。此皆大禅定力。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般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无禅定。

    4.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5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

    5.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6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诸佛入涅槃者,即是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6.凡言一心7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寂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不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将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将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有生灭。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

    7.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故心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不见一切法,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真解。夫真见者,非直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不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真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8。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

    8.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迷时有罪,解9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无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10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9.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拆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俱不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著色,眼为禅门;耳不著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于心,心不生于色,即色与心俱是清净。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

    10.心得涅槃时,即不见有涅槃。何以故?心是涅槃。若心外更见涅槃,此名著邪见也。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子,为因烦恼而得智慧。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畴,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11.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是处。”11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也;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也。

    12.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即尽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是故如来言不乘12默,默不乘13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者,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来就文字。法无高下;若见高下,即非法也。非法为筏,是法为人14。筏者,人乘其筏者,即渡非法,则是法也。

    13.若以世俗言之,即有男女贵贱;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以是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车匿15解真,宁移贱称乎?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14.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无佛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佛未尝生心。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于鱼者,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之16与水;为三毒所烧,即名众生;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

    15.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17共根耳;但时节不同,迷悟异境,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贞。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右掌与左掌18,更无别也。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

    16.佛有三身者:化身、报身、法身。若众生常作善根,即化身现。修智慧,即报身现。觉无为,即法身现。飞腾十方,随宜救济者,化身佛也。断惑修善,雪山成道者,报身佛也。无言无说,湛然常住者,法身佛也。若论至理,一佛尚无,何得有三?此言三身者,但据人智有上中下。下智之人妄兴福力,妄见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断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之人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内照圆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是知三身与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此即解脱心,成于大道。经云:“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此之谓矣!

    17.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唯有至人19,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虚言哉!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20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不苦哉!若以至理而论之,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亦安得妄见业报哉?

    18.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21,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解圣法者,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世间愚人,但欲远求圣人,不信慧解之心为圣人也。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此经者,心也,法也。无智之人,不信此心、成于圣人,但欲远求外学,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由22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凡夫当生忧死,饱临愁饥23,皆名大惑。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24

    19.夜坐偈云:

    一更端坐结跏趺,怡神寂照胸同虚。

    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生渠。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如如。

    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真如性。

    森罗万像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

    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25想论邪正。

    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

    三更心净等虚空,遍满十方无不通。

    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无性即含融。

    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普皆同。

    四更无灭亦无生,量与虚空法界平。

    无来无去无起灭,非有非无非暗明。

    无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

    唯有悟者应能识,未会众生由若26盲。

    五更般若照无边,不起一念历三千。

    欲见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奥非心测,不用寻逐令疲极。

    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20.真性颂27——

    〖注解〗

    1.见《少室六门》第五门。本书所录文字,以《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少室六门》为底本,参照《卍续藏经》第六十三册《达磨大师悟性论》校勘。

    2.以,同“已”

    3.原本“超三界”前有“乃”字,今从《卍续藏经》本删去。

    4.差:音chài,同“瘥”,病除。

    5.唯:《卍续藏经》本作“唯有”。

    6.出:《大正藏》本及《卍续藏经》本均作“出”,而坊间本作“名”。

    7.一心,《卍续藏经》本作“一法”。

    8.这段的大意是说,真性(自性)超越于见与不见、解(悟)与不解(迷),对于见与不见、解与不解,都不生心。若在见与不见、解与不解二边上产生分别执着,即舍本逐末。故云“不见一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用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虽然如是,真性,无论是见还是不见、解还是不解,都不曾失过,与见不见、解不解都没有交涉。何以故?真性是体,见不见、解不解俱是真怀之相用。故云“夫真见者,非直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不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真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9.解,《卍续藏经》本作“将”,今从《大正藏》本。

    10.坊间流通本,“悟”字后有“时”字。今从《大正藏》本及《卍续藏经》本。

    11.见《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四。原文是“若使世界不净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是处。善男子!汝今莫谓诸佛出于不净世界。当知是心不善、狭劣。汝今当知我实不出阎浮提界。”原本无“者”字,且“无有是处”的“是”作“此”字,今据《涅槃经》及《卍续藏经》本补“者”字,改“此”为“是”。“无有是处”,《卍续藏经》本作“无有此事”。

    12.乘,《大正藏》本、《卍续藏经》本均和“乘”,但据上下文意看,疑为“乖”字。

    13.同上

    14.非法为筏,是法为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非法者,以法为目的,执着于法,忘记了解脱。是法者,以人之解脱。是法者,以人之解脱为目的,不执着于法,解脱之后,法亦当弃。

    15.车匿,意译为应作、乐作、欲作、覆藏,乃净饭王之仆役,悉达太子逾城出家时,为太子之驭者,以太子意坚不返,遂持太子剃脱之须发、宝冠、明珠还宫。佛陀证道归城时,随佛陀出家。初傲慢,恶口之性不改,犯罪亦不悔过,与诸比丘不和,人称恶口车匿、恶性车匿。佛陀欲涅槃时,阿难请示佛陀,如何与阐怒等恶行比丘相处,佛陀言:“我灭度后,若彼阐怒不顺威仪,不受教试,汝等当共行梵檀罚,敕诸比丘,不得与语,亦勿往返教授从事。”此即后世佛弟子与不受教试者相处之道。佛陀入灭后,弟子依法治之,车匿比丘始悔悟,后随阿难学道,证阿罗汉果。

    16.原本无“之”字,据《卍续藏经》本补。

    17.乌头,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经加工,即为附子,性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之功效。

    18.《卍续藏经》本作“左掌与右掌”。

    19.至人,坊间流通本一作“圣人”,今从《大正藏》本及《卍续藏经》本,作“至人”。

    20.原本作“人生”,今据《卍续藏经》本改为“生人”。

    21.金锵马麦之报:金锵之报,《莲华面经》卷一:“复告阿难,善恶之业终不败亡。我于过去曾作商主,入于大海,活多人故,手杀一人,以是业缘,乃至成佛,犹尚身受金锵之报。”马麦之报,佛尝受阿耆达王之请,至彼国结夏安居,遇灾荒,谷米昂贵,受贩马人供养,与五百比丘共食马麦三月。此为佛十难之一。佛言,“过去世时,有比婆叶如来,在槃头摩跋城中,与大比丘众俱。有槃头王与诸臣民,请佛供养,及比丘僧,佛默然许之。王还,具馔已毕,即执香记,启曰:唯愿屈尊来受我供。佛敕大众往诣王宫。食毕各还。时为病比丘取食而归。尔时城中有婆罗门,教五百童子。佛从婆罗门所过时,婆罗门见食香美,便起妒意:‘此髡沙门,正应食马麦,不应食甘馔。’亦教童子言:‘此等师主,皆食马麦。’时婆罗门者,即我身是。五百童子者,五百罗汉是。我时言他食马麦故,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我及众等于毗兰邑食马麦九十日也。”

    22.由,同“犹”。

    23.《卍续藏经》本作“饱临愁饥”。

    24.坊间流通本后,尚有“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一句。疑为批注,混入正文,非为原文。

    25.妄,《卍续藏经》本作“安”。

    26.由若:犹若、好比。

    27.此真性颂图上文字为“圆始终常妙极真离性情缘理空忘照灭身至净明。”可左旋,亦可右旋,根据个人的体悟,当有多种句读,如“圆始终常妙,极真离性情,缘理空忘照,灭身至净明”。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法本 达摩祖师破相论
    破相论

    1、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2,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2、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而始生,及伐树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省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则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3、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界自然、本来俱有,虽离假缘,合互相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随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3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智明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4、问: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答: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皆因三毒以为根本。其三毒者,即贪嗔痴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倍过于前,不可为喻。如是三毒心,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障真如体,故名4六贼。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江河,因少泉源,涓流不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苦海。

    5、问:六趣三界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答: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6、问: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云何三轻趣?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趣?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嗔业重者,堕地狱趣;痴业重者,堕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即得解脱。

    7、问曰:如佛所说,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说唯只观心而制三毒,即名解脱?

    答:佛所说,言无虚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5

    8、问: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答: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心,成无量善聚。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胡名波罗蜜,汉名达彼岸,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即是度6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9、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

    答:佛所说经,是真实语。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断一切恶,故常持戒,对于贪毒。誓修一切善,故常习定,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诸恶消灭,名之为断。诸善具足,名之为修。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自他俱利,普济群生,名之为度。故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10、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何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放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舌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11、问:经云:“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乎7?

    答:诚知所言无虚妄也8;必因食乳,然使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种,佛所食者,不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真如清净法乳也。三斗者,即三聚净戒;六升者,即六波罗蜜。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牛膻腥乳者,岂不谤误之甚乎!真如者,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如经所说,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糠麸,不与特牛9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此牛者,毗卢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养10育一切求解脱者。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非但如来饮之成道,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2、问:经中所说,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长明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妄也。

    答: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西国语11,此土翻为清净地也。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造伽蓝。

    铸写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所谓修诸觉行,彷像12如来真容妙相,岂是铸写金铜之所作乎?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以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13;镕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14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不是有为败坏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

    又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正法香者,其有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宝香,供养十方诸佛。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于世间沉檀、薰陆15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可得乎?

    又散花者,义亦如是,所谓演说正法16,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于真如性,普施庄严。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凋落期。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持净戒者,于诸天地森罗万像,不令触犯;若误犯者,犹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净戒,伤损万物,求于福报,欲益返损,岂有是乎?

    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觉之明了17,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身18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常燃如是真正觉灯,而照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轮,次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灯灯无尽,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燃灯,义亦如是。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酥19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能照万八千世界,岂假如是酥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

    又六时行道者,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行道。

    绕塔行道者,塔者,是身也,当修觉行,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诸圣,皆行此道,至涅槃时。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功。斋者齐也,所谓齐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清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持斋20。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21,名为破斋。若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为诸恶,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处。

    又礼拜者,当如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会如是义,乃名依法。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理相22,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觉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贪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23,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13、问:如经说言,至心念佛,必得往生西方净土,以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于解脱?

    答: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不了义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到彼哉?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也。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了如是义,名之为念。故知念在于心,非在于言。因筌24求鱼,得鱼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既称念佛之名,须知念佛之道。若心无实,口诵空名,三毒内臻25,人我填臆26,将无明心,向外求佛,徒尔虚功。且如诵之与念,义理悬殊: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故知念从心起,名为觉行之门;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相27求理,终无是处。故知过去诸圣所修念佛,皆非外说,唯只推心28。心即众善之源,心为万德之主。涅槃常乐,由真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心是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知门户者,岂虑难入29?识关津者,何忧不通30?

    14、问:如《温室经》说,洗浴众僧,获福无量。此则凭于事法,功德始成,若为观心,可相应乎?

    答:洗浴众僧者,非世间有为事也。世尊尝为诸弟子说《温室经》,欲令受持洗浴之法。其温室者,即身是也。所以燃智慧火,温净戒汤,沐浴身中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庄严。当日比丘,聪明上智,皆悟圣意,如说修行,功德成就,俱登圣果。今时众生,莫测其事,将世间水,洗质碍身,自谓依经,岂非误也!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事不相应,云何悟道?若欲身得净者,当观此身,本因贪欲不净所生,臭秽骈阗31,内外充满。若洗此身求于净者,犹如洗堑32,堑尽方净。以此验之,明知洗外非佛说也。是故假世事比喻真宗,隐说节事供养功德。其事有七,云何为七?一者净水,二者燃火,三者澡豆,四者杨枝,五者净灰,六者酥膏,七者内衣。举此七事,喻于七法。一切众生由此七法,沐浴庄严,能除毒心、无明垢秽。其七法者:一者净戒,洗荡愆非,犹如净水,濯诸尘垢。二者智慧,观察内外,犹如燃火,能温净水。三者分别,简弃诸恶,犹如澡豆,能净垢腻。四者真实,断诸妄想,犹如杨枝,能消口气。五者正信,决定无疑,犹如净灰,摩身障风33。六者柔和,忍辱甘受,犹如酥膏,通润皮肤。七者惭愧,悔诸恶业,犹如内衣,遮丑形体。如上七法,是经中秘密之义,皆是为诸大乘利根者说,非为少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无能解悟。

    15、窃见今时浅识,唯知事相为功34,广费财宝,多伤水陆35,妄营像塔,虚役人夫36,积木叠泥,图青画绿,倾心尽力,损己迷它;未解惭愧,何曾觉悟!见有为则勤勤爱著,说无为则兀兀37如迷。且贪现世之小慈38,岂觉当来之大苦!此之修学,徒自疲劳,背正归邪,谁言获福?!但能摄心内照,觉观外明,绝三毒、永使销亡,闭六贼、不令侵扰;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无数法门,一一成就。超凡证圣,目击非遥。悟在须臾,何烦皓首?真门幽秘,宁可具陈?39

    16、略述观心,详其少分,而说偈言:

    我本求心心自持40,求心不知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注解〗

    1.《破相论》为《少室六门》中的第二门。其异本又称《观心论》。本书所录文本,以《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少室六门》为底本,参照《卍续藏经》第六十三册《达磨大师破相论》校勘。

    2.《卍续藏经》本“道”后有“者”字。

    3.原本无“所”,据《卍续藏经》本补“所”字。

    4.原为“名为”,据《卍续藏经》本改为“故名”。

    5.原本作“遂言成佛尘劫,斯岂不疑误行人”,今从《卍续藏经》本。

    6.度,同“渡”。

    7.乎,《卍续藏经》本作“也”。

    8.《卍续藏经》本作“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

    9.原本作“特牛”,《卍续藏经》本作“牜孛牛”或作“牸牛”。特牛,指公牛。牜孛牛、牸牛均指母牛。牜孛,音bó阳平。牸,音zì去声。

    10.养育:原作“育”,据《卍续藏经》本改作“养育”。

    11.西国语,《卍续藏经》本作“两国梵语”,“两”当为“西”。今从《大正藏》本。

    12.彷像:摹仿。

    13.原作“模楑”,今从《卍续藏经》本改作“模样”。模样,即“模型”。楑,音“kúi阳平”。

    14.教,《卍续藏经》本作“敬”。

    15.薰陆:植物名,产于西域,其树高大,状如古松,盛夏有木胶流出,可作香料。

    16.演说正法,《卍续藏经》本作“岂说正法”。

    17.《卍续藏经》本作“以觉明了”。

    18.《卍续藏经》本“身”字前有“以”字。

    19.原为“苏”,据文本义改为“酥”。下同。

    20.持斋,《卍续藏经》本作“斋食”。

    21.原作“辄作解者”,今据《卍续藏经》本改作“若辄触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持斋就是要断无明食;若与此相反,经常与无明在一起,就是破斋。

    22.虽不理相:意思就是说,虽然外表不行理法(即礼拜)。

    23.诈现威仪:虚伪地做出种种威仪之相。诈,虚伪不实。

    24.筌,音quān阳平,竹制捕鱼的工具。

    25.臻:集聚。

    26.人我填臆:人我分别、人我是非塞满胸中。

    27.相,原本作“外”,据《卍续藏经》本改作“相”。

    28.唯只推心:原作“只推内心”,今从《卍续藏经》本。

    29.岂虑难入,《卍续藏经》本作“岂虑难成”。

    30.何忧不通,《卍续藏经》本作“何忧不达”。

    31.骈阗:布集,连属,充满。

    32.堑:壕沟。

    33.摩身障风:摩擦身体,防止邪风入体。障风,防风。

    34.唯知事相为功:只知道从形式上做功夫,却不知从心性上去做功夫。

    35.水陆:水里与陆地上所产的食物或生命。

    36.虚役人夫:徒劳耗费人力。役,役使。

    37.兀兀:昏沉貌。

    38.小慈:犹言小善。

    39.宁可具陈:岂能详细说明。宁可,岂能、怎能。

    按:第13、14、15这几个段落,《卍续藏经》本之顺序与《大正藏》本有出入,今从《大正藏》本。

    40.这句偈语的意思是说,我本来是想寻找自己的心,可是最终发现,我的心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法本 达摩祖师安心法门
    安心法门

    1、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则识摄色,迷则色摄识2。但有心分别计较,自身现量3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动念处,是名正觉。

    2、问:云何自心现量?

    答: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作无。乃至一切法亦如是,并是4自心计作有,自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己之法王,即得解脱。若从事上得解者,气力壮;从事中见法者,即处处不失念。从文字解者,气力弱。即事即法者深,从5汝种种运为,跳踉颠蹶6,悉不出法界,亦不入法界。若以法界入法界,即是痴人。凡有所施为,皆不出法界心。何以故?心体是法界故。

    3、问:世间人种种学问,云何不得道?

    答:由见己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忧,遇乐不喜,由不见己故。所以不知苦乐,由亡己7故。得至虚无,己自尚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4、问:诸法既空,阿谁修道?

    答:有阿谁,须修道;若无阿谁,即不须修道。阿谁者,亦我也。若无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通达佛道。即物不起见,名为达道。逢物直达8,知其本源,此人慧眼开。智者任9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人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即一切处无处,即作处无作法,即是见佛。若见相时,即一切处见鬼。取相故堕地狱。观法故得解脱。若见忆相分别,即受镬汤炉炭等事,现见生死相。若见法界性,即涅槃性;无忆想分别,即是法界性。心是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废,故非无。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

    5、即说颂曰:

    心心心,难可寻。

    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

    亦不睹恶而生嫌10,亦不观善而勤措11。

    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抱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12。

    不与凡圣同躔13,超然名之曰祖——

    〖注解〗

    1.《安心法门》为《少室六门》中的第四门,《宗镜录》和《正法眼藏》收有此文。本文依据《大正藏》第四十八册之文本校勘。

    2.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悟解之后,心能够自主,不被色境所转;迷的时候则相反,心不能自主,被色境所系缚。解,觉悟。识,心。摄,摄持。

    3.现量:指尚未加入概念活动,毫无分别思惟、筹度推求等概念作用,仅以直觉去量知色等外境诸法之自相。如眼见色,耳闻声等是。广义之现量,分为真现量、似现量两种,真现量系指不受幻相、错觉等影响,尚未加入概念等分别作用之直接经验;似现量则指由于幻相、错觉所致,或已加入概念分别作用之认识。狭义之现量多指真现量而言。

    4.并是:都是。

    5.从,同“纵”,任由。

    6.跳踉颠蹶,跳跃颠仆。踉,音liáng阳平,蹶jǘe阳平。

    7.亡己:无我,空掉了我执。

    8.逢物直达:面对事物,能当下通达其实相。直达,当下现量通达,不借助分别思维。

    9.任:听任,顺从。

    10.嫌:厌恶。

    11.勤措:勤劳努力地去施行。

    12.出度:同前面的“过量”,均指超越于二边,非分别思维所能思量,测度。

    13.不与凡圣同躔:意思是不落凡圣二边。躔,音chán阳平,足迹,行迹。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法本 达摩祖师无心论
    无心论

    1、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粗而见2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2、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3、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4、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5、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

    答曰: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为汝解说,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为3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

    6、问曰:若为4能得知是无心?

    答曰:汝但仔细5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6?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7、问曰:和尚既云,一切处总是无心,即合无有罪福,何故众生轮回六聚7,生死不断?

    答曰:众生迷妄,于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足可致使轮回六趣,生死不断。譬有人于暗中,见杌8为鬼,见绳为蛇,便生恐怖;众生妄执亦复如是,于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9,生死即断。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尽。若悟无心,一切罪灭亦复如是。

    8、问曰:弟子愚昧,心犹未了,审一切处六根所用者,应答曰语10、种种施为、烦恼菩提、生死涅槃,定无心否11?

    答曰:定是无心。只为众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槃。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槃。是故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槃者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

    9、问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过去诸佛皆得菩提,此谓可乎?

    答曰:但以世谛文字之言得,于真谛实无可得。故《维摩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刚经》云:“无有少法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得。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无。

    10、问曰:和尚既云于一切处尽皆无心,木石亦无心,岂不同于木石乎?

    答曰:而我无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众生;又如如意珠,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复如是。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故《宝积经》云:“以无心意而现行”,岂同木石乎?夫无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无心也。

    11、问曰:今于心中,作若为12修行?

    答曰:但于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

    12、弟子于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罣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乃为颂曰:

    心神向寂,无色无形。

    睹之不见,听之无声。

    似暗非暗,如明不明。

    舍之不灭,取之无生。

    大即廓周法界,小即毛竭不停。

    烦恼混之浊13,涅槃澄之不清。

    真如本无分别,能辩有情无情。

    收之一切不立,散之普遍含灵。

    妙神非知所测,正觅14绝于修行。

    灭则不见其怀15,生则不见其成。

    大道寂号无相,万像窈号无名。

    如斯运用自在,总是无心之精。

    13、和尚又告曰:诸般若中,以无心般若而为最上。故《维摩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外道”。又《法鼓经》:“若知无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尽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乃为颂曰:

    昔日迷时为有心,尔时悟罢了无心。

    虽复无心能照用,照用常寂即如如。

    重曰:

    无心无照亦无用,无照无用即无为。

    此是如来真法界,不同菩萨为辟支。

    言无心者,即无妄相心16也。

    14、又问:何名为太上?

    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穷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又太者,通泰之位也。三界之天虽有延康之寿福尽,是故终轮回六趣,未足为太。十住菩萨虽出离生死,而妙理未极,亦未为太。十住修心妄有入无,又无其无有双遣、不妄中道,亦未为太17。又忘中道,三处都尽18,位皆妙觉,菩萨虽遣三处,不能无其所妙,亦未为太。又忘其妙,则佛道至极,则无所存;无存思则无思虑,兼妄心智19永息,觉照俱尽,寂然无为,此名为太也。太是理极之义,上是无等之义,故云太上,即之佛20如来之别名也——

    〖注解〗

    1.见《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编者及刊行年代均不详。本论之敦煌古写本,现今藏于大英博物馆,编号史坦因第五六一九号,标题下有“释菩提达摩制”六字。或谓本论纯属他人伪作,因其文内有我国固有术语“太上”二字,不似来自异邦之达磨所说者。或以本论之思想内容与形式,酷似牛头法融所撰之《绝观论》,而疑系法融之作。现据《大正藏》之文本校勘。

    2.见:同“现”。

    3.由为,同“犹为”。

    4.若为:如何,怎样。

    5.子细:同“仔细”。

    6.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意思是说,心能把捉自己吗?

    7.原作“六聚”,据下文,当为“六趣”。

    8.杌:树桩子,或坐具。音“wu去声”

    9.销灭:同“消灭”。

    10.应答曰语:泛指种种言谈。

    1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仔细考察一下,日用一切处、一切六根之所用,如种种言谈,种种造作,乃至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等等,难道都是无心吗?

    12.若为:如何、怎样。

    13.此处疑为“不浊”。

    14.此处疑为“正觉”

    15.此处的“怀”字疑为“坏”字。

    16.妄相心,坊间本一作“妄想心”,今从《大正藏》本。

    17.“十住修心妄有入无,又无其无有双遣、不妄中道,亦未为太。”这句话中的“不妄”,依据下文,疑为“不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十住菩萨修行,不离有无二边,心中尚存遣有入无之念,未能有无俱遣,更谈不上忘于中道,所以仍然不能称之为“太”。

    18.三处都尽:指有、无、中道之名相俱遣,一法不立,一法不废。

    19.“妄心智”,原本如此,非校对之误。所观之妄心,能观之智。

    20.之佛:疑为“诸佛”。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法本 达摩祖师绝观论
    绝观论

    粗是问头,缘门起决。注是答语、入理除疑。是名绝观论。

    一

    1、夫大道冲虚,幽微寂寞,不可以心会,不可以言诠。今且立二人,共谈真实:师主名入理,弟子号缘门。

    于是入理先生、寂无言说。缘门忽起、问入理先生曰:“云何名心、云何安心?”

    答曰:“汝不须立心,亦不须强安,可谓安矣。”

    2、问曰:“若无有心,云何学道?”

    答曰:“道非心念,何在于心也?”

    3、问曰:“若非心念,当何以念?”

    答曰:“有念即有心,有心即乖道。无念即无心,无心即真道。”

    4.问曰:“一切众生实有心不?”

    答曰:“若众生实有心,即颠倒。只为于无心中而立心,乃生妄想。”

    5、问曰:“无心有何物?”

    答曰:“无心即无物,无物即天真,天真即大道。”

    6、问曰:“众生妄想,云何得灭?”

    答曰:“若见妄想及见灭者,不离妄想。”

    7、问曰:“不遣灭者,得合道理否?”

    答曰:“若言合与不合,亦不离妄想。”

    8、问曰:若为2时是?”

    答曰:“不为时是。”

    二

    1、缘门问曰:“夫言圣人者,当断何法、当得何法而云圣也?”

    入理曰:“一法不断,一法不得,即为圣也。”

    2、问曰:“若不断不得,与凡何异?”

    答曰:“不同。何以故?一切凡夫妄有所断、妄有所得。”

    3、问曰:“今言凡有所得、圣无所得,然得与不得有何异?”

    答曰:“凡有所得,即有虚妄;圣无所得,即无虚妄。有虚妄故,即论同与不同;无虚妄故,即无异无不异。”

    4、问曰:“若无异者,圣名何立?”

    答曰:“凡夫之与圣人,二俱是名。名中无二,即无差别;如说龟毛兔角。”

    5、问曰:“若圣人同龟毛兔角者,应是毕竟无。令人学何物?”

    答曰:“我说龟毛无,不说龟亦无。汝何以设此难3也?”

    6、问曰:“无毛喻何物?龟喻何物?”

    答曰:“龟喻于道,毛喻于我。故圣人无我而有道。但彼凡夫而有我有名者,如横执有龟毛兔角也。”

    7、问曰:“若如此者,道应是有,我应是无。若是有无,岂非有无之见?”

    答曰:“道非是有,我非是无。何以故?龟非先无今有,故不言有。毛非先有今无,故不言无。道之与我,譬类可知。”

    8、问曰:“夫求道者,为一人得耶?为众人得耶?为各各得耶?为惣4共有之?为本来有之?为复修成得之?”

    答曰:“皆不如汝所说。何以故?若一人得者,道即不遍。若众人得者,道即有穷。若各各得者,道即有数。若惣共得者,方便即空。若本来有者,万行虚设。若修成得者,造作非真。”

    9、问曰:“究竟云何?”

    答曰:“离一切根量5、分别、贪欲。”

    三

    1、缘门问曰:“凡夫有身,亦见闻觉知。圣人有身,亦见闻觉知。中有何异?”

    答曰:“凡夫眼见、耳闻、身觉、意知。圣人即不尔,见非眼见,乃至知非意知。何以故?过根量故也。”

    2、问曰:“何故经中复说圣人无见闻觉知者何?”

    答曰:“圣人无凡夫见闻觉知,非无圣境界;非有无所摄,离分别故也。”

    3、问曰:“凡夫实有凡境界耶?”

    答曰:“实无妄有,本来寂灭。但被虚妄计着,即生颠倒也。”

    4、问曰:“我不解,若为6圣见非眼见、圣知非意知?”

    答曰:“法体难见,譬况可知。如彼玄光鉴物7,如照所照,非有能照之眼。又如阴阳候物8,似知所知,非有能知之意也。”

    四

    1、缘门起问曰:“道究竟属谁?”

    答曰:“究竟无所属,如空无所依。道若有系属,即有遮有开、有主有寄也。”

    2、问曰:“云何为道本?云何为法用?”

    答曰:“虚空为道本,参罗9为法用也。”

    3、问曰:“于中谁为造作?”

    答曰:“于中实无作者,法界性自然。”

    4、问曰:“可不是众生业力所为耶?”

    答曰:“夫受业者而为业系所缠,自因无由10;何暇系海积山、安天置地?”

    5、问曰:“盖闻菩萨有意生身11,岂不由神通之力耶?”

    答曰:“凡夫有漏之业,圣人无漏之业,彼虽胜劣有殊,由12未是自然之道。故云‘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

    6、问曰:“既言空为道本,空是佛不?”

    答曰:“如是。”

    7、问曰:“若空是者,圣人何不遣众生念空、而令念佛也?”

    答曰:“为愚痴众生,教令念佛。若有道心之士,即令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夫言实相者,即是空无相也。”

    五

    1、缘门起问曰:“盖闻外道亦得五通,菩萨亦得,共彼有何异也?”

    入理答曰:“不同。何以故?外道谓有能得者;菩萨即不尔,了达无我故也。”

    2、问曰:“自有始,凡初学入理未圆,微证真如,薄13知妙理。与彼外道五通,何者胜?”

    答曰:“先取入理微证,何用彼达事五通乎也?”

    3、问曰:“若得五通者,交14为世所尊,交为世所重,前知未然,却知过事15,自防愆犯,岂不胜哉?”

    答曰:“不然。何以故?一切世人,心多著相,贪缘事业,假伪乱真。彼虽有胜意之通16、善星之辩17,若不知实相之理,皆不免没于裂地之患18。”

    六

    1、缘门问曰:“道者为独在于形灵之中耶?亦在于草木之中耶?”

    入理曰:“道无所不遍也。”

    2、问曰:“道若遍者,何故煞19人有罪、煞草木无罪。”

    答曰:“夫言罪不罪,皆是就情约事,非正道20也。但为世人不达道理,妄立我身;煞即有心、心结于业,即云罪也。草木无情,本来合道,理无我故;煞者不计21,即不论罪与非罪。夫无我合道者,视形如草木,被斫如树林。故文殊执剑于瞿昙22,鸯掘持刀于释氏23。此皆合道,同证不生,了知幻化虚无,故即不论罪与非罪。”

    3、问曰:“若草木久来合道,经中何故不记24草木成佛、偏记人也?”

    答曰:“非独记人,亦记草木。经云:于一微尘中,具含一切法。又云:一切法亦如也,一切众生亦如也。如,无二无差别。”

    七

    1、缘门问曰:“如是毕竟空理,当于何证?”

    入理曰:“当于一切色中求,当于自语中证。”

    2、问曰:“云何当于一切色中求、当于自语中证?云何色中求、云何语中证?”

    答曰:“空色一合,语证不二也。”

    3、问曰:“若一切法空,何为圣通凡壅?”

    答曰:“妄动故壅,真静故通。”

    4、问曰:“既实空者,何为受薰?若既受薰,岂成空也?”

    答曰:“夫言妄者,不觉忽而起,不觉忽而动。其实空体中,无有一法而受薰。”

    5、问曰:“若实空者,一切众生即不修道。何以故?自然性是故。”

    答曰:“一切众生若解空理,实亦不假修道。只为于空不空,生于有惑。”

    6、问曰:“若如此者,应离惑有道。云何言一切非道?”

    答曰:“不然。非惑即是道,非离惑是道。何以故?如人醉时非醒,醒时非醉。然不离醉有醒,亦非醉即是醒也。”

    7、问曰:“若人醒时,致醉25何在?”

    答曰:“如手翻覆,若手翻时,不应更问手何在。”

    八

    1、缘门问曰:“若人不达此理,得说法化众生不?”

    入理曰:“不得。何以故?自眼未明,焉治他目?”

    2、问曰:“随其智力,方便化之,岂不得耶?”

    答曰:“若达道理者,可名智力。若不达道理,名为无明力。何以故?助己烦恼作气力故也。”

    3、问曰:“虽然不能如理化人,且教众生行十善五戒,安处人天,岂不益哉?”

    答曰:“至理无益,更招二损。何以故?自陷陷他故。自陷者,所谓自妨于道;陷他者,所谓不免轮回六趣也。”

    4、问曰:“圣人岂不说五乘有差别耶?”

    答曰:“圣人无心、说差别法,但彼众生自心希望现。经云: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也。”

    九

    1、缘门问曰:“何为真学道人不为他所知、不为他所识?何为也?”

    答曰:“奇珍非为贫穷之所识,真人非为群邪伪人之所知。”

    2、问曰:“世有伪人,不闲26正理,外现威仪,专精事业,多为男女亲近者,何也?”

    答曰:“如淫女招群男、臭肉来众蝇,此为名相之所致也。”

    十

    1、缘门问曰:“云何菩萨行于非道、为通达佛道?”

    答曰:“善恶无分别也。”

    2、问曰:“何谓无分别?”

    答曰:“于法不生心也。”

    3、问曰:“可无作者乎?”

    答曰:“非有无作者也。”

    4、问曰:“不觉知乎?”

    答曰:“虽知,无我也。”

    5、问曰:“无我,何有知?”

    答曰:“知亦自无性。”

    6、问曰:“道我,有何妨?”

    答曰:“知名亦不妨。只恐心中有事。”

    7、问曰:“有事,有何妨?”

    答曰:“无妨即无事,无事问何妨?”

    8、问曰:“若简有事、取无事者,云何名行非道耶?”

    答曰:“其实无事。汝强遣他生事,作何物?”

    9、问曰:“叵有27因缘得煞生不?”

    答曰:“野火烧山,猛风折树,崩崖压兽,泛水漂虫;心同如此,合人亦煞。若有犹预28之心,见生见煞中有心29不尽,乃至蚁子亦系你命也。”

    10、问曰:“叵有因缘得偷盗不?”

    答曰:“蜂采池花,雀衔庭粟,牛餐泽豆,马噉30原禾;毕竟不作他物解,合山岳亦擎取得。若不如此,乃至针锋缕叶亦系你项、作奴婢。”

    11、问曰:“叵有因缘得行淫不?”

    答曰:“天覆于地,阳合于阴,厕承上漏,泉澍31于沟;心同如此,一切行处无障碍。若情生分别,乃至自家妇亦污你心也。”

    12、问曰:“叵有因缘得妄语不?”

    答曰:“语而无主,言而无心,声同钟响,气类风音;心同如此,道佛亦是无。若不如此,乃至称佛亦是妄语。”

    十一

    1、缘门起问曰:“若不存身见,云何行住坐卧也?”

    答曰:“但行住坐卧,何须立身见?”

    2、问曰:“既不存者,得思惟义理不?”

    答曰:“若计有心,不思惟亦有;若了无心,设思惟亦无。何以故?譬如禅师净32坐而兴虑、猛风乱动而无心也。”

    十二

    1、缘门问曰:“若有初学道人,忽遇因缘,他欲来害,云何对治而合道乎?”

    答曰:“一个33不须对治。何以故?可避,避之;不可避,任之;可忍,忍之;不可忍,哭之。”

    2、问曰:“若哭,与他有我见人何别?”

    答曰:“如杵扣钟,其声自然出也。何必即有我乎?汝若强死捉心,啮齿噤忍,此乃存大大我。”

    3、问曰:“人之哀哭,中有情动,岂同钟响?”

    答曰:“言同与不同者,但是汝多事、妄想思量作是问。若无心分别者,道体自然。”

    4、问曰:“吾闻圣人兵34不伤、苦不枉、色不受、心不动。此何谓也?”

    答曰:“若了一切法即无我,声与不声、动与不动,俱合道理、无妨碍。”

    十三

    1、缘门问曰:“我见有学道人,不多专精持戒,护威仪不殷懃,不化众生,腾腾任运者,何意也?”

    答曰:“欲亡一切分别心,欲灭一切诸有见。虽似腾腾任运35,而内行无间36。”

    2、问曰:“如此行者,乃更生他小儿之见,云何言能灭见也?”

    答曰:“但灭汝见,何虑他生?譬如鱼脱深渊,何虑捕者嫌尔37?”

    3、问曰:“若此者,即是自益损他,何名大士?”

    答曰:“汝见若不生,彼即不生。汝今玄虑38他生,乃是自生,非他生也。”

    4、问曰:“内通大理,外现小仪,于法何损?”

    答曰:“汝今强欲要他大老子作小儿戏,于理何益?”

    5、问曰:“如是灭见大士,何人能识?何人能知也?”

    答曰:“证者乃知,行者能识。”

    6、问曰:“如此大士,亦能化生不?”

    答曰:“何有日月不照、灯举不明!”

    7、问曰:“作何方便?”

    答曰:“正直无方便。”

    8、问曰:“若无方便,云何利益?”

    答曰:“物来而名,事至而应。无心计校39,有预算之缘40。”

    9、问曰:“我闻如来七日思惟,起乎方便,云何而言无有计校41之心?”

    答曰:“诸佛境界,非思量觉观所知。”

    10、问曰:“佛岂妄语耶?”

    答曰:“真实非虚妄。”

    11、问曰:“云何经说思惟,今言不思惟?”

    答曰:“化门方便也。”

    12、问曰:“诸佛方便从何而生?”

    答曰:“诸佛不生,但从心生。缘化万有,法本无名。”

    十四

    1、缘门问曰:“我不知云何名为佛?云何名为道?云何名变化?云何名常住?”

    入理答曰:“觉了无物谓之佛。通彼一切谓之道。法界出生为变化。究竟寂灭为常住。”

    2、问曰:“云何名一切法悉是佛法?”

    答曰:“非法非非法,是一切佛法也。”

    3、问曰:“何名为法?何名非法?何名非法非非法也?”

    答曰:“是法名是法。非法名非法。是非非所量,故名非法非非法。”

    4、问曰:“此说谁证?”

    答曰:“此说非谁,云何言证?”

    5、问曰:“无谁何说?”

    答曰:“无谁无说,即是正说。”

    6、问曰:“何名邪说?”

    答曰:“计有说者。”

    7、问曰:“是谁之计?云何无计?”

    答曰:“计者但语;语中无语,计者亦无。”

    8、问曰:“若此说者,即一切众生本来解脱。”

    答曰:“尚无系缚,何有解脱人!”

    9、问曰:“此法何名?”

    答曰:“尚无有法,何况有名!”

    10、问曰:“若此说者,我转不解。”

    答曰:“实无解法,汝勿求解。”

    11、问曰:“云何究竟?”

    答曰:“无始终。”

    12、问曰:“可无因果耶?”

    答曰:“无本即无末。”

    13、问曰:“云何说证?”

    答曰:“真实无证说42。”

    14、问曰:“云何知见?”

    答曰:“知一切法如,见一切法等。”

    15、问曰:“何心之知?何目之见?”

    答曰:“无知之知,无见之见。”

    16、问曰:“谁说是言?”

    答曰:“如我所问。”

    17、问曰:“云何如我所问?”

    答曰:“汝自观问,答亦可知。”

    18、于是缘门再思再审,寂然无言也。

    入理先生乃问曰:“汝何以不言?”

    缘门答曰:“我不见一法如微尘许而可对说。”

    尔时入理先生即语缘门曰:“汝今似见真实理也。”

    十五

    1、缘门问曰:“云何似见、非正见乎?”

    入理答曰:“汝今所见无有一法者,如彼外道,虽学隐形,而未能灭影亡迹。”

    2、缘门问曰:“云何得形影俱灭也?”

    入理答曰:“本无心境,汝莫起生灭之见。”

    3、问曰:“凡夫所以问、圣人所以说?”

    答曰:“有疑故问,为决疑故说也。”

    4、问曰:“吾闻圣人无问而自说。何决也?是有法可说耶?为是玄见43他疑耶?”

    答曰:“皆是对病施药也;如天雷声动,必有所应。”

    5、问曰:“大圣如来,既无有心生,缘何现世?”

    答曰:“夫太平之世,瑞草缘生。”

    6、问曰:“如来既非命尽,云何现灭?”

    答曰:“饥荒之世,五谷缘灭也。”

    7、问曰:“吾闻圣人哀从定起,悲化群生,无碍大通,岂同瑞草也?”

    答曰:“定谓法身;报身,四大肉身也;分别前境应起,谓化身。法无因系,化无缘留,出没虚通,故曰无碍也。”

    8、问曰:“云何言悲?”

    答曰:“但以化身无虑,体合真空,仁物无心,彼强谓之悲。”

    9、问曰:“众生何时修道,得似如来?”

    答曰:“若不了者,于恒沙劫修道,转转不及44。初若了者,众生当身即是如来,何论得似、不似?”

    10、问曰:“若如说者,如来即是易得,云何言三大劫修?”

    答曰:“甚难也。”

    11、问曰:“若不转45,即身是,云何名难?”

    答曰:“起心易,灭心难;是身易,非身难;有作易,无作难。故知玄功难会,妙理难合;不动即真,三圣希及46。”

    12、于是缘门长叹,声满十方,忽然无音,豁然大悟。玄光净智,返照无疑,始知学道奇难,徒兴梦虑,而即高声叹曰:“善哉!善哉!如先生无说而说,我实无闻而闻,闻说一合,即寂寞无说。不知先生向来问答,名谁何法?”

    于是入理先生身安不动,目击无言,顾视四方,呵呵唧唧而谓缘门曰:“夫至理幽微,无有文字。汝向来所问,皆是量起心生。梦谓多端,觉已无物。汝欲流通于世,寄问假名,请若收踪,故名《绝观论》也。”

    《缘门论》一卷。□□□阿、志澄阇梨,各执一本校勘讫。

    十六47

    1、问曰:“人皆有心,作何方便,得无生心?”

    答:“下中上修,能见自心妄想,知三界如幻实空,始可得免。”

    2、问曰:“一切众生如幻如梦,弟子煞之,有罪不?”

    答曰:“若见众生是众生,煞之得罪。不见众生是众生,即无可煞;如梦中煞人,寤时毕竟无物。”

    3、问:“云何入道?”

    答:“心非有无,何问入道?欲得识入道者,不出入心是也。”

    4、问:“有人饮酒食肉,行诸五欲,得作佛法耶?”

    答:“心尚不有,谁作是非?”

    5、问:“何名佛法?”

    答:“知心法无,即是佛法。”

    6、问:“何名无分别智?”

    答:“现识不生、觉观不起是。”

    7、问:“何名妄想?”

    答:“想念心是。”

    8、问:“云何息妄想?”

    答:“知妄想不生,无妄可息;知心无心,无心可息是也。”

    9、问:“何名如来藏?”

    答:“觉知色尘是自心现,想即不生故,即是如来藏。”

    10、问:“世人修学,得道不?”

    答:“口说修道,实行不可成。世人皆初时有心,久后即慢。故曰:实行者不可口说而得道也。又云:兵怯,不可拟敌;马劣,不能代步。”

    11、问:“云何无名相法?”

    答:“心里所求,证无人我。说即假名,言即假相。见闻知觉,有何名相?”

    12、问:“作何行,即生无色界?”

    答:“此人不知方法,皆是息妄见心;虽得心静,久后还发。经云:当来比丘,如犬逐块。人已掷块,犬不知块从人起。犬咬块,不咬其人。若也咬人,块即自息。修道之人若了心量,亦复如是。”

    13、问:“佛度众生尽,然后成佛。众生未度,佛已成佛。”

    答:“佛自有解:譬如有客坐在暗室,主人吹火,意欲照客,但火着时,主人先照。菩萨意度众生,然功德具足,在前成佛。”

    14、问:“众生本法如何?”

    答:“无佛无众生,不见人我相,即是本法。(观行法为有缘、无名上士集。)48譬如矿中,虽有其金,若不施功,终不可得;用功之者,乃获金矣。心亦如是。虽知本来常寂,若不观察,不得定也。是劝诸学者,一切时处,恒向内照,物得捉之舍49。

    若人求道不习此,千劫万劫枉功夫。

    徒自疲劳忍辛苦,究竟不免堕三涂。

    譬如求酥钻摇水,力尽不获实由愚。

    智者求心不求佛,了本心源即无余。

    亦如求酥钻乳浓,不费其功疾成酥。”

    15、问曰:“诸佛圣人说青黄赤白观法,何意?”

    答曰:“正约众生使住。此是住心法,亦合人识知所见皆不实。若为知,一切物上,或见青,或见黄,即一切所见皆无实。如今人将放光明作圣,大误也。”

    16、问曰:“作观,亦知过去未来,若为?”

    答曰:“由心静知。纵使知,亦是不实。”

    17、又问:“佛得他心智,知过去未来等事,亦可是不实?”

    答曰:“亦不是实。经云:菩萨无来去今,云何见过去、未来等事?说佛见过去、未来,得他心智,是不了经说。”

    18:问曰:“如来藏是众生,云何?”

    答曰:“如来藏者,为见身人说有如来藏。若不见身者,即不说有如来藏。”

    19、又问:“如来藏量说始有,若为?”

    答曰:“人见身实者,即说有父母所生;若不自见身,亦不得论父母。佛就众生见实,即说如来藏。众生根本,皆如来藏造业,但造业即受报。说如来藏者,是不了教说。又知如来藏是无我之异名,亦是尽义也。

    《达摩和尚绝观论》一卷。辛巳年三月六日写记,僧法成——

    〖注解〗

    1.绝观论,又名《达磨和尚绝观论》、《入理缘门论》、《菩提心境相融一含论》。据推测,本论为唐牛头法融禅师所作。敦煌出土中,本文有五种写本。关于本书的作者,众说纷纭。日本学者久野芳隆与关口真大据《宗镜录》卷九、卷十三、卷七十九、卷九十七,《祖堂集》卷三以及《圆觉经大疏抄》卷十一等所引,撰文论证此书为唐代牛头法融(594-657)的著作。此外,柳田圣山在《初期禅宗史书的研究》书中,指出敦煌本《绝观论》当为法融承达磨《二入四行论》之意而撰。本书所录文本来自《禅宗全书》第三十六册、《大藏经补编》第十八册所收之日本禅文化研究所藏本。

    2.若为:如何、怎样。

    3.难:诘难、问难。

    4.惣,“惣”的讹字,同“总”。

    5.根量:眼耳等六根之所量知。

    6.若为:如何,怎样

    7.玄光鉴物:指神光照物,不见光之所从来。

    8.阴阳候物:指万物随阴阳四季而荣枯,个中似有灵知,而不见有能知者。

    9.参罗:犹言森罗。参,当作“掺”,音sen阴平,众多貌。

    10.自在无由:犹言自己尚且不得自由、作不了自己的主。

    11.意生身:又作意成身、意成色身。非父母所生之身体,乃初地以上之菩萨为济度众生,依“意”所化生之身。此外,中有之身、劫初之人、色界、无色界、变化身、界外之变易身等,均属意生身。

    12.由:同“犹”。

    13.薄:略微。

    14.交:俱,都,并。

    15.前知未然,却知过事:能预知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能知晓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16.胜意之通:胜意与喜根,为二菩萨名。胜意菩萨不见实相,偏于事相,喜头陀行,称赞少欲知足,远众独行。而喜根菩萨通达实相,不坏威仪,不舍世法,主张烦恼性即是菩提性。胜意菩萨因而诽谤喜根菩萨以邪法教化众生,而身堕大地狱中。事见《诸法无行经》卷二。

    17.善星之辩:原为“善星之弁”,据《宗镜录》卷四十二改。善星比丘,传说是佛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禅定,谓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为无涅槃之法,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禅比丘。《涅槃经》三十三曰:“善星比丘!是佛菩萨时子,出家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十二部经。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中略)善星比丘虽复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亲近恶友,退失四禅。失四禅已,生恶邪见。作如是言:无佛无法,无有涅槃。(中略)善男子!汝若不信如是事者,善星比丘今者在尼连禅河,可共往问。尔时如来即与迦叶往善星所,善星比丘遥见如来,见已,即生恶邪之心。以恶心故,生身陷入阿鼻地狱。(中略)以其宣说无因无果,无有作业。尔乃记彼永断善根,是一阐提厕下之人,地狱劫住。”

    18.裂地之患:指身陷地狱之恶报。

    19.煞:同“杀”。下同。

    20.正道:此指实相。

    21.不计:指不计较或执着我、我所。

    22.文珠执剑于瞿昙:事见《大宝积经》卷一“尔时世尊为欲除彼五百菩萨分别心故,即以威神觉悟文殊师利。文殊师利承佛神力,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髆,手执利剑,直趣世尊。欲行逆害时,佛遽告文殊师利言:“汝住!汝住!不应造逆。勿得害我。我必被害,为善被害。何以故?文殊师利从本已来,无我无人无有丈夫,但是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彼已害我,即名为害。”时诸菩萨闻佛说已,咸作是念:一切诸法悉如幻化,是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

    23.鸯掘,即鸯掘摩罗,为佛陀弟子之一。又作鸯崛利摩罗、央掘摩罗。意译指鬘、指髻。原为室罗伐悉底城之凶人,因信邪师之言,嘱其杀人一千,各取一指作鬘,始得授以涅槃之法。摩罗遂常杀人,并将所得之指串为鬘状而戴于身止。杀至九百九十九人时,最后欲多样其母以在一千之数。佛陀怜悯之,乃为其说法,终至忏悔改过而入佛门,后得阿罗汉果。事见《杂阿含经》卷三十八、《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鸯掘摩经》、《鸯掘髻经》等经典。

    24.记:授记。

    25.致醉:指醉时的状态。

    26.闲:通“娴”,熟练,熟习。

    27.叵有:亦作“颇有”,表推度、揣测之语气,犹言“除此之外可有、尚有、更有”。

    28.犹预:图谋、预谋。犹,同“猷”。

    29.有心:执实有之心。与般若空观之心相对。

    30.噉:音dàn,吃。

    31.澍:此处读zhù,同“注”,注入。

    32.净,通“静”。

    33.一个:犹言全然、都。

    34.兵,指刀剑等兵器。

    35.腾腾任运:意思是在日常动用中任持自性,随缘应物。腾腾,奋起,动作迅疾刚健。任运,原指听任命运摆布,此指随缘应物。

    36.无间:不间断,打成一片。

    37.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只管打掉自己的分别缘虑之心就行了,何必考虑他人是否生见。就好比鱼儿从网中脱出,回到深潭中,这就达到目的了,何必还考虑捕鱼的人是否生恨心。嫌,恨。

    38.玄虑:妄认为。

    39.计校,同“计较”。

    40.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诸佛菩萨虽然处于无心、无为的状态,但是他们却具有应缘度生的神通妙用,一切事情就好象事先预知、事先准备好了似的,毫厘不爽。

    41.同39。

    42.说证、证说:说与证,又称说与默,为菩萨之二正行。以无漏之正智契入所缘之真理,谓之证。依众生之因缘而对机说法,应病与药,谓之说。就实相之理体而言,无说亦无证,有说有证皆是末边之事,与理体了无交涉。

    43.玄见:以他心通知晓。

    44.转转不及:犹言不断轮回,愈求愈远,与目标背道而驰。

    45.不转:永离诸趣差别流转,恒常安住自性。

    46.希及:罕有能达到者。

    47.以后所集文字,疑为后补上去的。

    48.此句恐非原文,为钞录者补入。

    49.物得捉之舍:此句恐钞录有误。疑为“勿得促之舍”,意思是不要匆忙停止做功夫。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法本 达摩祖师禅观七门
    禅观七门

    1、问曰:何名禅定?

    答曰:禅为乱心不起,无动无念为禅定。端心止念,无生无灭,无去无来,堪然不动,名之为禅定。

    2、问曰:何名为禅观?

    答曰:心神澄净,名之为禅;照理分明,名之为观;禅观自达,无有错谬,故名禅观。心神澄净,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湛然不动,名之为禅。

    3、问曰:何名禅定?

    答曰:禅定者梵音,此名功德聚林,三界诸佛皆说禅坐,故名功德聚林。

    4、又问:何名禅法?

    答曰:禅法从通有次第,初学时从始终有七种观门:第一住心门,第二空心门,第三心无相门2,第四心解脱门,第五禅定门,第六真妙门,第七智慧门。住心门者,谓心散动,攀缘不住,专摄念住,更无去动,故名住心门。空心门者,谓看心转追,觉心空寂,无去无来,无有住处,无所依心,故云空心门。心无相门,谓心澄净,无有相貌,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长非短,非大非少3,非方非圆,湛然不动,故名无相门。心解脱门者,知心无系无缚,一切烦恼不来上心,故名心解脱门。禅定者,西域梵音,唐言静虑,觉心寂静,行时住时,坐时卧时,皆悉寂静,无有散动,故名寂静。真如门者,觉心无心,等同虚空,遍周法界,平等不二,无千4无变,故名真如门。智慧门者,识了一切,名之为智,契达空源,名之为慧,故名智慧门,亦名究竟道,亦名大乘无相禅观门。则是修禅学道故,禅有七种观门。

    5、大声念佛得十种功德:一者不闻恶声,二者念佛不散,三者排去睡眠,四者勇猛精进,五者诸天欢喜,六者魔军怖畏,七者声振十方,八者三途息苦,九者三昧现前,十者往生净土——

    〖注解〗

    1.此篇篇名为编者所加,原名为《南天竺国菩提达磨禅师观门》,见《大正藏》第八十五册。

    2.原作“第三无门”,现据后文,改为“第三心无相门”。

    3.少:同“小”。

    4.千:当作“迁”。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法本 达摩祖师禅观七门
    禅观七门

    1、问曰:何名禅定?

    答曰:禅为乱心不起,无动无念为禅定。端心止念,无生无灭,无去无来,堪然不动,名之为禅定。

    2、问曰:何名为禅观?

    答曰:心神澄净,名之为禅;照理分明,名之为观;禅观自达,无有错谬,故名禅观。心神澄净,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湛然不动,名之为禅。

    3、问曰:何名禅定?

    答曰:禅定者梵音,此名功德聚林,三界诸佛皆说禅坐,故名功德聚林。

    4、又问:何名禅法?

    答曰:禅法从通有次第,初学时从始终有七种观门:第一住心门,第二空心门,第三心无相门2,第四心解脱门,第五禅定门,第六真妙门,第七智慧门。住心门者,谓心散动,攀缘不住,专摄念住,更无去动,故名住心门。空心门者,谓看心转追,觉心空寂,无去无来,无有住处,无所依心,故云空心门。心无相门,谓心澄净,无有相貌,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长非短,非大非少3,非方非圆,湛然不动,故名无相门。心解脱门者,知心无系无缚,一切烦恼不来上心,故名心解脱门。禅定者,西域梵音,唐言静虑,觉心寂静,行时住时,坐时卧时,皆悉寂静,无有散动,故名寂静。真如门者,觉心无心,等同虚空,遍周法界,平等不二,无千4无变,故名真如门。智慧门者,识了一切,名之为智,契达空源,名之为慧,故名智慧门,亦名究竟道,亦名大乘无相禅观门。则是修禅学道故,禅有七种观门。

    5、大声念佛得十种功德:一者不闻恶声,二者念佛不散,三者排去睡眠,四者勇猛精进,五者诸天欢喜,六者魔军怖畏,七者声振十方,八者三途息苦,九者三昧现前,十者往生净土——

    〖注解〗

    1.此篇篇名为编者所加,原名为《南天竺国菩提达磨禅师观门》,见《大正藏》第八十五册。

    2.原作“第三无门”,现据后文,改为“第三心无相门”。

    3.少:同“小”。

    4.千:当作“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