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六代祖师传灯法本
作者:释净慧敬编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传灯法本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传记 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道信大师开示牛头法融禅师法语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传灯法本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传记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而超异,自幼即对大乘空宗诸解脱法门非常感兴趣,宛如宿习。道信禅师七岁出家。其剃度师戒行不清净,道信禅师曾多次劝谏,但是对方却听不进。没有办法,道信禅师只好洁身自好,私下地持守斋戒,时间长达五年之久,而他的老师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

    后来,道信禅师听说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县)有二僧在隐修,便前往皈依。这二僧原来就是从北方前来避难的三祖僧璨大师和他的同学定禅师。

    在皖公山,道信禅师跟随三祖僧璨大师学习禅法。道信禅师开悟见性,当在这期间。《五灯会元》卷一记载:

    隋开皇十二年(592),有位沙弥,名道信,十四岁,前来礼谒三祖僧璨大师。

    初礼三祖,道信禅师便问:“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三祖反问道:“谁缚汝?”

    道信道:“无人缚。”

    三祖道:“何更求解脱乎(既然没有人捆绑你,那你还要求解脱干什么呢?不是多此一举吗)?”

    道信禅师闻言,当下大悟。

    原来,吾人所感到的束缚不在外面,而在我们的内心。束缚完全来自于我们自心的颠倒妄想,也就是分别、计度、执着,如果看破了这些妄想,知道它们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当体即空,不再被它们所转,那我们当下就解脱了。内心不解脱,到哪儿都不会自在的。因此,解脱在心,不在外。

    道信禅师开悟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继续留在祖师的身边,一方面侍奉祖师,以报法乳之恩,另一方面,借祖师的加持,做好悟后保任的工夫。这样有八九年的时间(亦说十年)。

    在这期间,三祖不时地点拨道信禅师,并不断地加以钳锤,直到因缘成熟,才肯把法衣托付给他。付法的时候,三祖说了一首偈子: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

    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并说道:“昔可大师付吾法,后往邺都行化,三十年方终。今吾得汝,何滞此乎(当年慧可大师传法给我之后,寻即前往邺都,行游教化,时间长达三十年,一直到入灭。如今,我已经找到了你这个继承祖业的人,为什么不去广行教化而要滞留在这里呢)?”

    于是,僧璨大师便离开了皖公山,准备南下罗浮山弘法。道信禅师当然非常希望能随师前往,继续侍奉祖师,但是没有得到祖师的同意。祖师告诉他:“汝住,当大弘益(你就住在这里,不要跟我走了,将来要大弘佛法)。”

    僧璨大师走后,道信禅师继续留在皖公山,日夜精勤用功,“摄心无寐,胁不至席”。在皖公山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因缘成熟了,道信禅师便离开此地,四处游化。隋大业年间(605-617),道信禅师正式得到官方的许可出家,编僧籍于吉州(今江西吉安地区)的某座寺院。

    《续高僧传》卷二十记载,吉州城曾经被贼兵围困了七十多天,城中缺食少水,万民惶怖困弊,情况非常危急。道信禅师听说此事,心生怜悯,于是来到吉州城里。奇怪的是,自从道信禅师入城之后,原先干枯的水井突然有水了。守城的刺史对道信禅师感激不尽,连连叩头,并问:“贼何时散?”道信禅师回答说:“但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于是刺史便令全城的人同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念了不多久,城外的贼兵但见城墙的四角站满了金刚力士,威猛无比,一个个都惊骇不已,纷纷四散。

    隋末天下大乱,道信禅师应道俗信众的邀请,离开了吉州,来到江州(九江),住在庐山大林寺。唐初武德七年(624),又应蕲州道俗信众的邀请,到江北弘法,旋即在黄梅县西的双峰山(又称破头山)造寺驻锡传禅。后称四祖寺。在这里,道信禅师居住了三十多年,道场兴盛,法音远布,“诸州学道,无远不至”,门徒最盛时多达五百余人,其中以弘忍最为著名。蕲州刺史崔义玄,闻道信禅师之名亦前来瞻礼。

    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非常仰慕道信禅师的道味,想一睹禅师的风彩,于是诏令祖师赴京。但是,祖师以年迈多疾为由,上表婉言谢绝了。这样前后反复了三次。第四次下诏的时候,皇帝火了,命令使者说:“如果不起,即取首来(这次他如果再不来,就提他的首级来见联)。”使者来到山门宣读了圣旨,祖师居然引颈就刃,神色俨然。使者非常惊异,不敢动刀,便匆匆回到了京城,向皇上报告了实情。太宗皇帝听了,对祖师愈加钦慕,并赐以珍缯,以遂其志。

    道信禅师寂于永徽二年(651)闰九月初四日,春秋七十有二。临终前,将法衣付嘱给弘忍禅师,并垂诫门人说:“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言讫,安坐而逝。后谥“大医禅师”。

    道信禅师的开示,现存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载于《椤伽师资记》。另外,四祖开示牛头法融禅师的那段资料也非常珍贵。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传灯法本 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为有缘根熟者说。

    一

    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二

    1、《文殊说般若经》云:“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2,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辨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3

    2、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3、《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4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5是名第一忏悔。

    4、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6,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7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征8,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虽无量,皆同一体,亦无能观所观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净,常现在前,一切诸缘,不能干9乱。何以故?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住是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于一尘中,具无量世界;无量世界,集一毛端,于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碍。《华严经》云:有一经卷,在微尘中,见三千大千世界事10。

    三

    1、略举安心,不可具尽。其中善巧,出自方寸。略为后生疑者,假为一问:如来法身若此者,何故复有相好之身,现世说法?

    信曰:正以如来法性之身清净圆满,一切像11类悉于中现,而法性身无心起作,如颇梨12镜悬在高堂,一切像悉于中现,镜亦无心,能现种种。经云:如来现世说法者,众生妄想故;今行者若修心尽净,则知如来常不说法,是乃为具足多闻。闻者,一无相也。是以经云:众生根有无量故,所以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义亦名无量义。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则无相也。无相不相,名为实相,则泯然清净是也。斯之诚言,则为证也。

    坐时当觉,识心初动,运运流注,随其来去,皆令知之,以金刚慧征13责,犹如草木,无所别知。知所无知14,乃名一切智。此是菩萨一相法门。

    2、问:何者是禅师?

    信曰: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师15。用心人常住于止,心则沉没;久住于观,心则散乱。《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16

    3、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

    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17,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心更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或可因人为说,即得悟解;或可永不须说得解。经道:众生心性,比如宝珠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现。为谤三宝、破和合僧、诸见烦恼所污,贪嗔颠倒所染,众生不悟心性本来常清净。故为学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别。今略出根缘不同,为人师者,善须识别。《华严经》云:“普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于佛国。”18解时佛国皆亦如,即如、国皆不依。《涅槃经》云:“有无边身菩萨,身量如虚空。”又云:“有善光故,犹如夏日。”又云:“身无边故,名大涅槃。”又云:“大般涅槃,其性广博。”故知学者有四种人:有行有解有证,上上人;无行有解有证,中上人;有行有解无证,中下人;有行无解无证,下下人也。

    4、问:临时作若为19观行?

    信曰:直须任运。

    又曰:用向西方不?

    信曰: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华严经》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须知一方无量方,无量方一方。佛为钝根众生,今向西方,不为利根人说也。

    5、深行菩萨入生死,化度众生,而无爱见。若见众生有生死,我是能度,众生是所度,不名菩萨。度众生如度空,何曾有来去。《金刚经》云:“灭度无量众生,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所以20初地菩萨初证一切空,后证得一切不空,即是无分别智。亦是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是空。所以21菩萨修学空为证。新学之人,直见空者,此是见空,非真空也。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也。善须解色空义。学用心者,要须心路明净,悟解法相,了了分明,然后乃当为人师耳。复须内外相称,理行不相违,决须断绝文字语言、有为圣道,独一净处,自证道果也。

    6、或复有人,未了究竟法,为于名闻利养,教导众生,不识根缘利钝,似如有异,即皆印可。极为苦哉!苦哉!大祸!或见心路似如明净,即便印可。此人大坏佛法,自诳诳他。用心人有如此同异,并是22相貌耳,未为得心。真得心者,自识分明,久后法眼自开,善别虚之与伪。或有人计身空无,心性亦灭,此是断见人,与外道同,非佛弟子。或有人计心是有、不灭,此是常见人,亦与外道同。今明佛弟子。亦不计心性是灭,常度众生,不起爱见;常学智慧,愚智平等;常作禅定,静乱不二;常见众生,未曾是有,究竟不生不灭,处处现形;无有见闻,了知一切,未曾取舍;未曾分身,而身遍于法界。

    7、又古时智敏23禅师训曰:“学道之法,必须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源及诸体用,见理明净,了了分明无惑,然后功业可成。一解千从,一迷万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此非虚言。

    四

    1、《观无量寿经》云:“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略而言之,凡有五种:一者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三者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四者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五者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2、诸经观法,备有多种。傅大师24所说,独举守一不移。先当修身审观,以身为本。又此身是四大、五阴之所合,终归无常,不得自在。虽未坏灭,毕竟是空。《维摩经》云:“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又常观自身空净如影,可见不可得。智从影中生,毕竟无处所。不动而应物,变化无有穷。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对六尘境,了知是梦幻。如眼见物时,眼中无有物。如镜照面像,了了极分明。空中现形影,镜中亦无物。当知人面不来入镜中,镜亦不往入人面。如此委曲,知镜之与面,从本以来,不出不入,不来不去,即是如来之义。如此细分判,眼中与镜中,本来常空寂,镜照眼照同,是故将为比,鼻舌诸根等,其义亦复然。知眼本来空,凡所见色者,须知是他色。耳闻声时,知是他声。鼻闻香时,知是他香。舌别味时,知是他味。意对法时,知是他法。身受触时,知是他触。如此观察知,是为观空寂。见色,知是不受;不受色,色即是空。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此是解脱门,学者得解脱,诸根例如此。

    3、复重言说:常念六根空,寂而无闻见。《遗教经》云:“是时中夜,寂然无声。”当知如来说法,以空寂为本。常念六根空寂,恒如中夜时。昼日所见闻,皆是身外事,身中常空净。

    4、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问25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维摩经》云:“摄心是道场,此是摄心法。”《法华经》云:“从无数劫来,除睡常摄心,以此诸功德,能生诸禅定。”《遗教经》云:“五根者,心为其主,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此是也。

    5、前所说五事,并是大乘正理,皆依经文所陈,非是理外妄说。此是无漏业,亦是究竟义。超过声闻地,真趣菩萨道。闻者宜修行,不须致疑惑。如人学射,初射大准26,次中小准,次中大的27,次中小的,次中一毛,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次后箭射前箭,筈28筈相拄29,不令箭落。喻人习道,念念住心,心心相续,无暂间念,正念不断,正念现前。又经云:“以智慧30箭,射三解脱门,筈筈相拄,勿令落地。”又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又如家有如意珠,所求无不得,忽然而遗失,忆念无忘时,又如毒箭入肉,竿出镞犹在,如此受苦痛,亦无暂忘时。念念常在心,其状当如是。

    6、此法秘要,不得传非其人。非是惜法不传,但恐前人不信,陷其谤法之罪。必须择人,不得造次31辄说。慎之!慎之!法海虽无量,行之在一言。得意即亡32言,一言亦不用。如此了了知,是为得佛意。

    五

    1、若初学坐禅时,于一静处,直观身心、四大五阴、眼耳鼻舌身意,及贪嗔痴,若善若恶,若怨若亲,若凡若圣,及至一切诸法,应当观察:从本以来空寂,不生不灭,平等无二;从本以来无所有,究竟寂灭;从本以来清净解脱。不问昼夜,行住坐卧,常作此观,即知自身犹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热时炎,如空谷响。若言是有,处处求之不可见;若言是无,了了恒在眼前。诸佛法身皆亦如是。即知自身从无量劫来,毕竟未曾生;从今已去,亦毕竟无人死。若能常作如是观者,即是真实忏悔。千劫万劫,极重恶业,即自消灭;唯除疑惑不能生信,此人不能悟入。若生信,依此行者,无不得入无生正理。

    2、复次,若心缘异境,觉起时,即观起处毕竟不起。此心缘生时,不从十方来,去亦无所至。常观攀缘,觉观妄识、思想、杂念,乱心不起,即得粗住。若得住心,更无缘虑,随分寂定,亦得随分息诸烦恼毕,故不造新,名为解脱33。若心结34烦热,闷乱昏沉,亦即且自散适,徐徐安置,令其得便,心自安净。唯须猛利,如救头然35,不得懈怠。努力!努力!

    3、初学坐禅看心,独坐一处,先端身正坐,宽衣解带,放身纵体,自按摩七八番,令腹中嗌气出尽,即滔然得性,清虚恬净,身心调适然36。能安心神,则窈窈冥冥,气息清冷,徐徐敛心,神道清利,心地明净。观察分明,内外空净,即心性寂灭;如其寂灭,则圣心显矣。性虽无形,志节恒在。然幽灵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是故《维摩经》云:“豁然还得本心。”信其言37也。悟佛性者,是名菩萨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识理人,亦名达士,亦名得性人。是故经云:“一句染神38,历劫不朽。”

    4、初学者前方便也。故知修道有方便,此即圣心之所会。

    5、凡舍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净,铸想玄寂,令心不移。心性寂定,即断攀缘,窈窈冥冥,凝净心虚,则夷泊恬平39,泯然气尽,住清净法身,不受后有。若起心失念,不免受生也。此是前定心境,法应如是。此是作法。法本无法;无法之法,始名为法。法则无作40;夫无作之法,真实法也。是以经云:“空、无作、无愿、无相,则真解脱。”以是义故,实法无作。舍身法者,即假想身横41,看心境明地,即用神明推策。

    六

    大师云:庄子说:“天地一指,万物一马42。”《法句经》云:“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之所闻,谓一以为一。故庄子犹滞一也。老子云:“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外虽亡相,内尚存心。《华严经》云:“不著二法,以无一二故。”《维摩经》云:“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即是证。”故知老子滞于精识也。《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有佛性。”容可43说墙壁瓦石而非佛性,云何能说法?又,《天亲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注解〗

    1.本文摘自《楞伽师资记》,见《大正藏》第八十五册。

    2.一本无“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这一句。

    3.引文见《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

    4.妄想,原作“妄相”,据《普贤观经》改。

    5.引文见《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卷一。

    6.此句一般句读为“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亦可句读为“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意思是,觉照自己的心在念佛,“觉观”是谓语动词,“心念佛”是“觉观”的宾语,摒除,原本作“倂除”。

    7.引文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三,原文为“无所念是为念佛”,没有“者”字。

    8.征:求,寻觅。

    9.干,一作“忓”,冒犯、干扰,音gan。

    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五载:譬如有一经卷,如一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切所有无不记录;若二千世界等,悉记二千世界中事;小千世界等,悉记小千世界中事;四天下等,悉记四天下事;须弥山王等,悉记须弥山王事;地天宫等,悉记地天宫殿中事;欲天宫等,悉记欲界天宫殿中事;色天宫等,悉记色界天宫殿中事;若无色天宫等,悉记无色界天宫殿中事。彼三千大千世界等经卷,在一微尘内。一切微尘亦复如是。时有一人,出兴于世,智慧聪达,具足成就清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作如是念:云何如此广大经卷在微尘内,而不饶益众生耶?我当勤作方便,破彼微尘,出此经卷,饶益众生。尔时彼人即作方便,破彼微尘,出此经卷,饶益众生。

    11.一本无“像“字。

    12.颇梨,同“玻璃”。

    13.征,一作“微”。

    14.原作“无所别知之无知”。“之无知”一作“知所无知”,故从之。坊间流通本“之无知”作“知无所知”。

    15.原无“师”字,据前文补。

    16.引文见《妙法莲华经》卷一。

    17.心,一作“念”。

    18.引文见《华严经》卷三。

    19.若为:如何,怎样。

    20.所,原作“所”,据文意补“以”。

    21.所,原作“所”,据文意补“以”。

    22.并是,坊间流通本一作“并皆是”。

    23.敏,一作“愍”。

    24.师,一作“士”。

    25.无问:不问、不管。

    26.准:箭靶。

    27.的:箭靶的中心。

    28.筈:音kuo,箭的末端。

    29.拄,原作“柱”,一作“住”,据文意改。

    30.智慧,原作“智惠”,今改。

    31.造次:仓促,匆急。

    32.亡,同“忘”。

    33.原本“解脱”后有“看”字,“心结”前无“若”字,故可句读为“……名为解脱。看心结炽热……”。

    34.结,坊间流通本一作“绪”。

    35.然,同“燃”。

    36.坊间流通本无“然”字。

    37.言,坊间流通本一作“然”。

    38.染神:熏染于心,成为种子。神,指神识、第八识。坊间流通本作“深神”,误。

    39.夷泊恬平:原作“几泊恬乎”,据金永久校刊本改,意谓心神和悦平静。参见《法音》杂志2006年第2期杨曾文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一文。

    40.无作,坊间流通本一作“能作”,误。

    41.横,疑为“根”。

    42.原作“焉”,据《庄子·齐物论》改为“马”。

    43.容可:当,或许,也许。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传灯法本 道信大师开示牛头法融禅师法语
    开示牛头法融禅师法语

    牛头山法融禅师者,润州延陵2人也。姓韦氏,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后入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有百鸟御3花之异。

    唐贞观4中,四祖遥观气象,知彼山有奇异之人,乃躬自寻访。问寺僧:“此间有道人否?”曰:“出家儿那5个不是道人?”祖曰:“阿那个是道人?”僧无对。别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许,有一懒融,见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么?”

    祖遂入山,见师端坐自若,曾6无所顾。

    祖问曰:“在此作甚么?”

    师曰:“观心。”

    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

    师无对,便起作礼曰:“大德高栖何所?”

    祖曰:“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

    师曰:“还识道信禅师否?”

    祖曰:“何以问他?”

    师曰:“向德滋久,冀一礼谒7。”

    祖曰:“道信禅师,贫道是也。”

    师曰:“因何降此?”

    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之处否?”

    师指后面曰:“别有小庵。”

    遂引祖至庵所。绕庵,唯见虎狼之类。祖乃举两手作怖势。

    师曰:“犹有这个在。”

    祖曰:“这个是甚么?”

    师无语。

    少选8,祖却于师宴坐石上书一“佛”字,师睹之竦然。

    祖曰:“犹有这个在。”

    师未晓,乃稽首请说真要。

    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师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9。”

    师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汝今谛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后当有五人达者,绍汝玄化。”

    祖付法讫,遂返双峰终老。师自尔法席大盛——

    〖注解〗

    1.本文录自《五灯会元》卷二,题目为编者所加。

    2.润州延陵:今江苏镇江市。

    3.御:衔,啄。

    4.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

    5.那:同“哪”。

    6.曾:竟。

    7.向德滋久,冀一礼谒:我仰慕这位大德很久,希望能有机会前往礼拜参访。

    8.少选:过了一会儿。

    9.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意思是,离开了心,不要谈佛;谈佛,不能离开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