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圣严法师
心理准备(晨坐)
这是第一个早上,有些人可能没有睡好觉,但是不要担心。
诸位要有心理准备:头一、两天乃至第三天,你的腿、背、身体、会觉得累、痛、麻、酸。但也有人从第一天起,就习惯了;也有人头一天感受蛮好,到了第二天就可能觉得已下了地狱。多半的人,则如倒吃甘蔗,越往后越有味道。
放下过去与未来
禅修中,要学着把自己的过去、未来暂时摆下。你要告诉自己“我打完禅七再说”。头脑里边要不断地注意方法。也就是说,你的身体在禅堂,你的心也在禅堂,不想过去,不想未来;到后来,即使现在的一念,也能放下之时,才算真工夫。
放下妄念
如果知道有妄念,是正常的,只要不跟妄念走,就可以了。在你发现妄念时,妄念已经不在了。所以,不用担心有妄念,不要后悔有妄念。
放松身心
如何使自己的身体放松,头脑放松?只要不管身体在感觉什么,头脑在想着什么?只管将身体交给蒲团,把心交给方法,就好了。如能这样,则一柱香又一柱香的,将会过得非常之快。否则的话,你就会有苦头吃了。
不求利益与目标
诸位来参加禅七,应该是有目标,并且希望得到利益的。但是,你能进入禅七,这就是你的目标和利益;不得老在指望目标期待利益,否则,你会更加紧张不舒服。这就好像你们做工,是为了赚钱,为了得到钟点费,但是,钱是你做完工之后,老板才给的。如果,你一面工作,一面老想着:“奇怪,钱怎样还没到手?”你就无法把工作做好,工钱大概也拿不到了。
坐下之后,确定坐的姿势是不是很舒服,然后,把身体落实于垫子,念头安住于方法,就不要再动了。每一柱香三十分钟。但请不要看手表,不要希望三十分钟赶快到。时间到了,自然有人会打引磬,请你出定。
修行四原则(午斋)
禅修者要有四个生活的原则:①整齐,②清洁,③宁静,④和谐。
在禅堂、寝堂、斋堂乃至浴厕,任何一个地方,经常保持整齐、清洁。
在禅七中,首先要练习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照顾自己住的地方、睡的地方和坐的地方。然后,你一定会把你的家庭环境及工作的地方照顾好。不会照顾自己而说照顾他人,一定是自害害人。
在禅堂,每次打完坐,站起来以前,要把盖腿的毛巾折好;站起来以后,把毛巾和垫子都摆整齐。穿的衣服和随身戴的东西,包括眼镜和手表,打坐时不要放在坐垫前边或后面,要放在你和旁边另一个人垫子的中间。因为,放在身前身后都会妨碍自己也障碍他人。当你经过任何地方,若看到纸屑等垃圾,要随手捡起来,丢到垃圾筒。
在斋堂用餐,餐桌上,盘子、碗、筷子和刀叉等都摆在距离桌沿三横指的地方。把碗放在盘子上,水果皮和用过的餐巾纸放在碗里;把汤匙和刀叉放在碗的右边盘子上。吃完东西,要先用一点水,把碗、盘的食物屑洗一下,然后把水喝了。才算这一餐吃完了。
餐巾纸有两种用处:①擦嘴,②清洁坐位前的桌面。餐后,桌面要保持干净,连一滴水也没有。如果,桌上有食物屑,假如不脏,就把它吃了,如果脏就把它和果皮一起放在碗里。要让你前面的桌面,保持非常干净,就像没用过一样。
若能照顾到环境的整齐清洁,才能照顾到你的心。要得心的清净,并不容易,但在耐心地把环境照顾得整洁之后,心也比较能够清净与平静了。
所谓“宁静”是指;①口不讲话;②身不粗暴。不论任何动作,都要安祥宁静。口不出声;身体的行动也尽量轻巧、轻声。数十人乃至数千人在一起行动,也要鸦雀无声,如处于无人之境。
所谓“和谐”,有两个层面:①是自我内心的和谐,自己的前念不要跟后念冲突。②跟外境接触的和谐,与任何相对的人、事、物之间,不要敌对相抗,而要沟通协调。
禅修者,要先把自己做好,对内不起矛盾,对外定能和谐,如果时时抱怨环境指摘他人,一定是内心失衡,所以古德要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敌对互斗不是办法,疏导化解才是良方。
对治瞌睡
饱餐之后,通常容易瞌睡。所以,这次禅七中午餐后工作完了,可以躺下休息二十分钟左右。
若是午睡后,还是昏沉,请用三种方法对治:①请求打香板;②把眼睛睁大;③跪在硬地板上,两手合掌。如果并不是因为身体累,而是自己懒,跪是有用的。如果是懒,则将腰椎挺直;如果腰不挺直,呼吸不畅,将会氧气不足,以致头脑昏沉。
如何数息
数息是数平常自然的呼吸,不一定要注意呼吸的长短,也不一定要注意小腹。有人注意小腹蠕动的感觉,但不得用心意去控制它。这种方法即使用久了,只有静坐的舒服感、稳定感,却不能使人放下四大五蕴的假我。而且注意小腹,不易觉察妄念,若数呼吸,则可知道妄念出没。
数息通常是数出息,每呼一口气,数一个数目,从“一”数到“十”。但是也有人数入息,那是看个人呼吸习惯。一般人呼气长,吸气短,但也有些人习惯吸的时候慢,呼的时候快。我们要数慢的,出息慢就数出息,入息慢就数入息。
数呼吸时,发现妄念不管它,马上回到方法最重要。如果你根本不可能数到“十”,有时数过头,这种情形,倒数比较好。倒数能让你有更多的工作做,注意力便比较能够集中了。从“二十”数双数,一直数到“二”,再从“十九”数单数,一直数到“一”。这样子,妄念就会渐渐减少。
禅是定慧相应(晨坐)
禅法的修行,必需具备三个条件:
①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要做到整齐、清洁、宁静、和谐。实际上,这与“戒”的精神相应。
②用禅修的方法,摄心安心。六祖坛经说:“即定即慧”,离心无定亦无慧。摄心安心的方法,便是用来得禅定开智慧的工具。
③重视无相的智慧。世间定不离烦恼,世间慧未得解脱,禅法的定出离烦恼,禅法的慧即证解脱。离烦恼证解脱,是一体的两名,所以定慧相应,即一即二,不二不一。禅的智慧是什么呢?明察诸行无常,所以实证诸法无我。禅修生活中,若观身体动作,即见无常,若观念头起灭,亦无常。身心无常,即知无我,即证空性。此乃由观生慧,而知身心世界,皆非永恒。所以无我的智慧,是出于离烦恼的大定。
中国禅宗所讲的定,并不是心中没有念头。但在经验上和观念上,都知道念头是无常无我的,本身没有永恒相,故能不住于相,如如不动。常人心随境动,念随相转,禅悟者心不随境转亦不为相动,但却仍能“无住而生其心”,不住分别烦恼相,但有清净智慧心,应对万物,适如其分。那便是安慧相应的悟者心境。
很多人认为顿悟是突然发生的,这没有错。若无预备的工夫,要产生顿悟,也不容易。若无实修的功夫,空想顿悟的成果,那是过份天真的想法。
以智慧用方法(早斋)
禅修须用方法,用方法必须要有智慧。否则,不落于盲修瞎练,便落于邪知邪见。
“智慧”是什么呢?在佛法中,有世间智出世间智,以及诸佛的一切种智,对于上上乘的禅者而言,当然是无漏无相的佛智。故在没有开悟的禅者,是用佛的智慧,以及祖师们的开示来指导我们,禅修的原则和禅修的方法。当选用禅修方法时,需要依据佛言祖语为准则。把佛言祖语的经教开示,当作龟鉴,也就是借用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的智慧,将修行的方法,用得非常安全可靠,并可因此检点自我,化解问题。
练习的观念
禅修者学到的方法,不管是跟老师学的,或者是自己从书本上看到的,都只是个原则,用了以后,还要揣摩如何把它用到最好的程度。有一些问题,你可请教高明的老师,如果老师也帮不上忙的时候,只有你自己才能调整心态,揣摩方法了。英语的打坐叫做Practice,就是练习,从生疏练到熟悉。并不是样样都要靠老师来告诉你。开始练习的时候,你的方法不会很纯熟。等到练习久了,依据前人的智慧,加上自己的练习,就能纯熟自如,得心应手了。
对治散乱(午斋)
师父只能给你消息和方向,至于用功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各人自己。
禅修过程中,最难克服的两样事,即是昏沉和散乱。昨天已讲过如何对治昏沉。
至于“散乱”,原则上是相同的。如果非常散乱,暂时把头脑和身体放松,不用方法,休息一下。
散乱的原因也有很多种类:①不会用方法。②方法用累了。身体并没有疲倦,可是对那个方法已厌倦。③是懒散,因为不觉得有烦恼,并且满舒服的。就让杂念头一个接一个地幻起幻灭。
对治之方法是“不怕念起,只愁觉迟。”如果发觉散乱时,那已离开了散乱,立即回到方法去,便是正念分明。不用担心散乱,提起方法来就好。
方法三要诀——观、照、提
“观”、“照”、“提”三字诀,可以对治昏沉与散乱。
“观”是正在用方法。
“照”是知道自己正在用方法。
“提”是发觉自己失去了方法时,赶快再把方法提起来。
当用“观”的工夫时,同时也要不离“照”的工夫;“观”如走路,“照”如知道自己正在走着正路,没有失去正确方向;“提”如不小心停下了脚步(昏沉),或者走错了叉路迷失了方向(散乱),发觉之时,立即修正了方向,走上正路。
不论用何种方法,均可运用观照提三字诀,若用参话头,功效更显著。
心向内看(晨坐)
“心向内看”就是“照”的意思,随时知道自己的念头在做什么:①用方法,②打妄想,③不明朗。如能对这三种情况了如指掌,就可算是已在禅修。
若能不注意身体而注意心念,不注意外境而注意念头的活动,你就会很快得到忘了时空的经验。当你注意内在的念头,念头就会少,时间就会短,空间就会大,身心的负担也就轻了。
如果你是数息,一面数(观),而且很清楚自己在数(照)。你自己要不断地有意无意的“意识”到,你不能离开数息(提)。如果是参话头或用其他方法也可比照着做。
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像是你自己看到另外一个人在做什么;或者是另外一个人在看自己做什么。这个时候,你的头脑保持清楚,但不是紧张;抱住方法,但不是拼命。一般不会用功的人,用功之时,是用很大的体力和心力来控制自已。
快·慢·好·坏(早斋)
禅修时如果没有放松身心,在坐了一、二柱香以后,便会觉得好累。放松不是懈怠,还是要以绵密的意志力来用方法。
在用方法时,你会觉得好像没进步;或者方法用的很熟,也像没有产生什么结果。这就好像长程开车,由于公路两边的景致是相同的,因而并不觉得在前进。有一次,我在美国中西部乘车旅行,感觉上车子开得很慢,再看车速表,原来好快喔!为什么会那样呢?因为高速路面两边景色相似,所以虽开快车,还是觉得好慢。
打坐的过程中,如果用方法用得蛮好时,你可能觉得无聊,就不想继续打坐;若觉得兴奋,就已经离开了方法。
但念无常·努力用功(晨坐)
记得童年时代,时间过得很快,增加一岁,总要等待好久。但一过中年,就是二十年,也似乎很快地过了,我今年虚度六十三岁,过得愈来愈快。佛说“无常”,祖云“迅速”。若不学佛,不知“无常”,若不修行,不解“迅速”。
释迦牟尼佛在鹿苑开始说法,就告诉弟子们“无常”的观念。到他涅槃之时,也告诉弟子们“有生必有灭”。生灭无常乃是世间相,“生灭灭已”才是解脱境。若不实修实证,永远难逃无常杀鬼的魔网。
禅七期中,每天晚课唱诵的普贤警众偈,有云“是日已过,命亦随灭”;“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是告诉我们,生命太短了,时间太快了,如果不能珍惜时间,好好努力,就要没机会了。如能警惕到“生命无常”,“时间短促”,就不会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等烦恼之中了。平常时若能提起无常,并且真正感受到无常,将会努力地来做有益于自己和别人的事。禅修中,每当念头生起时,若能警惕到生命无常,便会转杂乱妄想,为正念的方法。
本期禅七中,有几位禅修者的禅修年资,已达二十多载,真是难能可贵,二十多年尚未退心,其中必有原因。但是他们在这二十多年之间,是否天天修行,那就大有问题了。顶多在某些寺院道场住过若干时段,顶多一年打一两次或三四次禅七。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顶多坐一柱香。其他的时间,都在忙着生活、家属、事业、忙着妄想、烦恼、无聊之中过去了,这怎能算是已经修行二十多年了呢?
就算在禅七里边,虽然从早到晚都在禅堂,可是,请你清点一下,妄想昏沉的时间占了多少?夜间睡眠用了多久?全心用功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如果你能体认到修行的时间真的不多,你就一定会精进不懈了。
所以,请诸位每次打坐以前,要向自己的垫子顶礼。一拜或三拜,同时发愿:“愿我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方法上。”坐下以后,再发一个愿:“这次坐下去,不是等待着敲引磬放腿,而要把我全部生命放在我的方法上。”
禅修与意志(早斋)
要将“无常”的体验,跟生命结合,的确很难,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我正活在无常之中,我即是无常的本身。若要将此警觉,持之以恒,须靠意志的力量。
曾有一位年轻人来参加禅修并且发心出家,结果由于修行不得力,出家很烦恼,就认为自己的准备工夫还不够,所以又放弃禅修,回家去了。其实,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可解释为只要意志坚定,任何难事都可办成。意志力薄弱的人,对他们要做的任何事,都没有坚持做下去的决心。学佛成佛是多生多劫的事,出家不是演戏,禅修不是时髦,乃为终身以赴的弘愿,岂容浅尝即止,半途而废?要在大风大浪冰天雪地中长途跋涉历练之后,始能透露出灵山的一线光芒。若有心理准备,便有坚强的意志;若已知路途多艰险,遇到艰险乃为预料中事,便不会被艰险的情况阻止了前进的努力。
我有一个弟子,并不特别聪明。只因他做任何事,都能全力以赴,所以学任何东西,虽不比其他的人学得更好,但他不会放弃,他有“要学就把它学会;要做就把它做完”的意志力,这是他的长处。禅修者,更当付出类此的意志力,方能大有所成。
忏悔(晨坐)
《六祖坛经》虽云禅者宜修“无相忏悔”。对初发心的禅者,仍宜从有相开始。如果开始修行,就讲无相,那就不需要有禅修的名称和禅修的方便了。实际上,当我们还有我执的阶段,必须要用“有相”的忏悔方法来修行,达到实证空性之时,自然即是“无相”的境界。
惭愧与忏悔
忏悔和惭愧都是反省的作用,惭愧是发觉自己的错误;忏悔是在承认自己的过失之后,愿意承担责任,并着手修正改进自己的错误。所以,忏悔的行动,要从惭愧心生起之后开始。
惭愧是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种行为。从注意自己行为;进而了解自己行为;然后反省自己行为,结果是改善修正自己的行为。便是惭愧与忏悔的功能。一次又一次地起惭愧、修忏悔之后,身口意的三种行为,便会愈来愈清净,那也正是离烦恼证智慧的禅修目标。
可见有相忏悔是禅修的辅助方法,无相忏悔是禅修的最高目的。初学禅者,想要解脱烦恼,必须从反省及忏悔的工夫做起。
惭愧心与忏悔心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有真惭愧必也能真忏悔。没有惭愧心不会有忏悔心。同样的,若无惭愧心与忏悔心,禅修就不易得力。为什么?因为自私自慢的自我心重,便不能得无我的空慧,也无从获得解脱。要从自私的我相,获得解脱,才能实证无相。
什么是自私的我相?贪、嗔、骄慢、自卑、嫉妒等全是。自私的自我相,须用惭愧心及忏悔行来清理,否则的话,纵然勤修禅坐,也很难开悟。
自我障碍(早斋)
早上我们讲惭愧。如果惭愧心不容易产生,忏悔就得不到;忏愧做不到,业障就不能消,修行也不得力。禅修不得力,原因很多,且举三种:
①没有很好的老师。
②有老师,但你不知要亲近他。
③有老师,但他不知道你有什么问题,无从帮助你。
这三种原因,看起来似乎有一半以上是没有好的老师,其实,都是出于自我的障碍。石中的璞玉,固然须待明眼的巧匠,才能成器,如果本是顽石一块,纵遇巧匠,也是徒然。禅修者本身的身心状况以及善根福德的条件,便能决定他的际遇。如果具备了学法的基础,求法的热忱,弘法的悲愿,即使遇不到一流的老师指点,也能瓜熟蒂落,一触即悟,剩下的仅是求得一位过来人的印证。故在明师与高徒之间,并不需要耳提面命的关系,只有对于质地较差的弟子,才用得着细心的教导;特别需要老师长期照顾的学生,也得要有谦恭、诚信、精勤的条件,才能获得老师的倾囊相授,就像黄口的乳燕在巢,当母燕回来喂食之时,乳燕若不知自动张嘴,母燕便爱莫能助了。
因此,对于一个业障很少的学生,老师不需要花太多心力与时间的,只需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帮上大忙。老师就像握有金库大门的锁匙,只需交一把锁匙给学生,就等于给了全部的金库,学生获益之后,他会感激不尽,认为这是来自老师的教导。相反的,有的学生要花老师很多的时间和心力去帮他,结果学生所得仍是很少,甚至还骂老师藏私,没有好好教导,其实这都是他自己的问题,不能怪老师。
障碍是什么?
障碍,虽跟宿世的果报有关,但也不是不能改变的,例如多疑、自慢、骄傲、自卑、贪欲、嗔恚、邪见等心障,对于禅修者而言,应该已是耳熟能详的名词,只要愿意经常反观自省,便可逐日改善,心障逐日减轻,用功也就可以得力了。
这些心障,即是烦恼,即是自我膨胀、自我保护、自我炫耀、自我陶醉、自我菲薄的自我中心,若能有为法忘己,舍己求法的心愿,心障便会不成障碍了。
除障的最好方法,便是,惭愧与忏悔、发愿与精勤。惭愧心能够产生忏悔心,忏悔心可以修正我们自己,自己的观念一改变,业障就会减轻,加上求法弘法的悲愿,学法修法的精勤,便会遇到好的老师,老师也容易来指导你。用功得到窍门,进步就快了,到这地步,障碍可能还有,但已不会阻挡你了。
四种礼拜(上午禅堂)
现在,介绍四种礼拜的方法:
①感应礼拜。希望用礼拜求得佛菩萨或护法神的感应。例如,求健康长寿、家庭和谐、官运亨通、财源滚滚、子女聪明、子孙繁荣、出门平安、万事如意等。
②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感恩,或为崇信,这种礼拜是从行为者内心自发产生的,对于受拜的对象没有一定的受授关系,他不会因你礼拜而多了什么或得到什么,得到利益的乃是行为者自己。
③忏悔礼拜。也就是从惭愧而忏悔。如果是一个非常骄傲,我慢心很重的人,不容易向任何人低头,更不容易叫他趴在地上礼拜。
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者正在学着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为诚实、温和、谦冲。
有错误能够承认,真诚忏悔,就相当于衣服脏了,用肥皂水洗了再穿,脏了再洗,那衣服还是保持干净。如果根本不洗,那衣服永远是脏了,还以为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凡夫犯错,是正常,自己认错,是美德。人非圣贤,岂能无过,闻过则喜,知过即改,便是贤者,也是禅者的心行。
④无相礼拜。无相需从有相开始。观身、受、心、法的四念住,观四大、五蕴的和合身心,如能观成不净、苦、无常、无我,那就是实证无相。无相忏为什么要从有相开始?因为凡夫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无我、无相,一定要从有我人慢慢体会到什么是无我。
无相礼拜的层次
无相的礼拜,有三个阶段:
①知道自己在拜,而指挥自己礼拜。拜的时候,全身任何一个部分的动作和感觉,都清清楚楚。在这个情况下,你的心一定要很细,很有耐心。
②知道自己在拜,感觉到自己在拜,但是不需要用心指挥。而你看得清楚你的身体在礼拜。这时候你不用想:“我在拜。”因为你已经不再指挥他了。你是个旁观者,知道有人在拜就好。
③你自己在拜,人家也看到你在拜,非常正确地在动作,可是你自己已经没想到自己在拜,也没有想到有一个人在礼拜。这时已进入到与无相相应的阶段。但尚不是开悟。是你的心已经非常宁静、稳定,不受内外境界所感染。
正在这时,如果机缘成熟,惊天动地的悟境,就可能突然在你面前出现。
自省与自信(午斋)
惭愧、忏悔、就是要自己看自己的过失和弱点,发现的愈多,信心愈强。知过而改,善莫大焉,就是不能立即全改,自己也会建立信心,此即有了自知之明。若不自省自知,易流于轻举妄动,不断地遭受挫败,便会对自己丧失信心。所以禅修者当从不断地自省中建立坚固的信心。
禅修者要时时向内观照,觉察到妄念纷飞,便是用功;觉察到烦恼起伏,便是修行。如果得少为足自以为是已入圣域,倒是危险的情况了。如果老是想着自己的好处而沾沾自喜,那会变成傲慢,是烦恼而不是智慧。禅者察觉到自己的缺失,并不会变成自卑,有了改过修正的决心,便是回头的浪子,弃刀的屠夫。
发菩提心(晨坐)
禅修者无不希望早日开悟,开悟即有智慧,得智慧便能从烦恼得解脱,摆下自我执着之时就会开悟。摆下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心时,便是舍我执而见佛性。空去烦恼的我执,便能明心见性。去我执的初步,必须发菩提心,菩提心即是佛心,佛心的内容有两部分:①智慧断烦恼,②慈悲度众生。禅修者若仅求智慧,不管慈悲,乃是小乘行,必须悲智双修,始为佛道。禅者悟后固然利益众生,悟前也要发愿利生,始能真的明白心中的佛心,见自心中的佛性,度自心中的众生。
发菩提心是希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如何能得无上的菩提果位?先要有成佛的因行,那就是要行菩萨道。菩萨道的考量是只为利益众生,不为利益自己。把自私的我,变成慈悲的我,才与无我无私的解脱慧相应。
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成佛,乃是看到众生都有生、老、病、死的苦难,弱肉强食的可怜。为了寻求解救苦难的方法,他便是出家学道、修道、而成道。这就是先有慈悲再有智慧的例子。
我们的禅七中,每天至少念四次一共四句的“四弘誓愿”文。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第四句“佛道无上誓愿成。”这表示度众生是第一件事,成佛是最后的事。
诸位禅者若想开悟,禅修的打坐工夫,当然要紧,发菩提心则更要紧。如果不发菩提心,纵然坐破一百打蒲团,也等于守株待兔,不得亲见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
谁能开悟(早斋)
禅宗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相当令人向往,也常被人误会。许多人仅看了几则禅宗公案,读了若干祖师语录,便设想着开悟见性,人人有份。其实,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一切众生均有成佛的可能,固是大乘佛法的通说,而真能达成顿悟成佛的目的者,禅宗史上尚不多见,开悟弟子最多的马祖道一禅师,门下也只一百三十九位成为能坐道场的入室弟子。
在中国禅宗史书上有记录的,开悟者是可以数得出来的,修行禅法的人数则是无法计算的。故在正确的禅修观念,开悟当然重要,就是不能开悟,也能得大利益。
一般人误认为禅的修行,一定要开悟才有利益,故在未开悟时,躲入山林潜修,要求他人成就;等他开悟以后,才来普度众生。有了这样的误解,便使得禅修者变成了自私鬼。正因为自私心重,更不容易开悟,也就不愿来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像这样的禅修者,不仅是佛教法门的累赘,也是人间社会的负担。中国佛教的衰微,原因很多,禅者的自私,不能不说也是主要的原因。
多久开悟(午斋)
开悟没有一定的时间表。同样是一个人,有的一个小时可以做出常人两天的工作;也有人在两天之中做不到能干者一个小时的工作。有的人一句话可以救千万人,但也有的人,一辈子救不来一个人。所以无法用时间来计算修行的旅程,要看修行过程中的勤惰情况和业障的多少等因素来决定。
业障何在
业障是什么呢?
①是我们从无始以来,将无量生中所造的种种业缘,带到了现在。使得自己无法自在,故名业障。它是跟着我们的现前一念心跑的,一个接一个的心念连续,业障也如影随形般的跟着来了。我们的果报身体到哪里,业障就跟到哪里。
②业障是在这一生当中,心里和身体的行为,所构成的事实,障碍我们修行佛法。很多人希望修行佛法,可是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环境的因缘也不许可。
③业障跟人的年龄、身份、贫富、性别,多少有点关系,但却未必定有关连。有人出家始能修行禅法,有人做官也能修得不错。
障碍不在心外的环境,乃是出于各自的内心,外在环境的障碍虽然不好,内在的心障才更严重。如果有了惭愧心,到处可作大修行;如果发了菩提心,时时好修菩萨道。
默照禅
有人使用“只管打坐”的方法,但是对此方法不了解不会用,就会变成“冷水泡石头”或者是躲在黑山鬼窟里做无事梦。
这似乌龟在古井中被埋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没有吃喝,动弹不得,一旦被挖出土来,依旧活着,只不过龟还是龟,并没有因埋了千年而化成凤凰。可知被埋的龟,并未修行,“只管打坐”也不是“没有事做”。初有此法,是专注于坐禅的身姿,然后专注于坐禅的心态,心中并非无事,而是如药山惟俨所说:“思量个不思量底。”
“默照”禅的用功方法,正如宏智正觉的《默照铭》说:“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默唯至言,照唯普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默中失照,浑成剩法”。其实默照的功用,就同坛经中所说“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默是定,照是慧。定慧不二,便是默照。
经典中有“如龟藏六”的比喻,那是“都摄六根”的意思,并不是无所用心。因为经云“四大和合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内六根缘外六尘,生六识的妄想心,如果把六根从六尘收摄回来,妄心也就无缘可攀了。此正是禅修用的好方法。但也并不等于废除六根的作用,譬如说,眼看美色,不起贪心,见恶色不起嗔心,诸根对境而不起妄念。不因为六根和六尘相接触而起执着、分别、烦恼。这便是默照工夫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情况。
“默”是不受影响,“照”是清楚了知。绝对不是不用六根、无所用心。
疑情
疑情不是怀疑,乃是确信某一问题,是跟自己性命相关的,是对自己有大用大益的,只是不知道,其原因何在?其内容如何?所以抱住不放,一直参问下去:“那是什么?我立即要知道,我一定要知道,我不能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这便是疑情。
假如参的是“无”字公案而问“什么是无”。便可用个比喻来解释“疑情”的意思:好像拿到一个坚固无比的铁球,它没有开口处,你根本不知从哪里开启。人家说这里边有一个“无”,它对任何人都极重要,谁能打开它,谁就能得到终身的平安,永恒的富贵,绝对的自在,一切的方便,随心所欲,享受不尽。相反地,如果得不到它,就将大祸临头,死路一条。你还能不想急着把这装着“无”的铁球设法打开吗?因你无人可以请教,如何打开这个铁球,只得不断地追问:“无是什么?”“如何打开铁球?”“什么是那球内的无呢?”明知铁球是打不开的,明知也没有“无”那样东西,但它对自己确有大用,所以要抱住这个“无”字,日以继夜,想到就问,不断地问,这便是疑情。
有一天,你在突然间,发觉这个铁球本身,就是毫无意味的一个“无”,打开与不打开,都是一样,疑情消失时,你也开悟了。
这里有个问题:如果开头就晓得,反正是无,丢掉算了。因为不起疑情,那就不能开悟,由此可知,疑情的功能,在于促成开悟契机。
一句话头参到底
古来的祖师教人抱住一个本参话头,终身参究,悟前参它,悟后参它。时时提起,参问再参问,一直参下去。终其一生,不改本参话头,可以参脱烦恼网,也能参破生死关;一句话头平安无事,一句话头纤尘不染。随时随处都能提起话头,照顾话头,故又名为“看话头”。
究问话头称作参话头,而信口重复是念话头,参话头者多半带有疑情,念话头者可能附着妄想。抱定一句话头戮力参究,必有拨云见日之效;专念一句话头日复一日,也有静心摄心之功。会用功者,当是参话头不是念话头。唯有参究能生起疑情,禅修者的经验,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之说,所以最好不要将参话头的工夫用成念话头去。
佛教书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