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一~五划)23
简单的说,九缘是空缘、明缘、根缘、境缘、作意缘、分别依缘、染净依缘、根本依缘,种子依缘。眼识生起,要九缘俱足。耳识生起不需光明,只要八缘即可。鼻、舌、身三识生起,不要光明及空间(距离),只需要七缘。因为眼、耳二识是‘离中取’,而耳、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如《八识规矩颂》所称︰‘合三离二观尘世’,即指此而言。
【九识义】唯识三系的地论宗、唯识宗各立八识,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而真谛一系的摄论宗,则于八识之外复立第九阿摩罗识(无垢识、真如识),成立九识义。九识即:一、眼识,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为能见者。二、耳识,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为能听者。三、鼻识,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为能嗅者。四、舌识,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为能尝者。五、身识,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为能觉者。六、意识,意与法为缘而生意识,能分别前五根所缘的五尘境界,加以分别。七、末那识,又称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成染净者皆由此识。八、阿赖耶识,意译作藏识。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具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分。九、阿摩罗识,意译作清净识、白净无垢识。此识乃一切众生清净本源心地,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非生死之能羁,非涅槃之能寂,染净俱泯,湛若太虚。这是如来藏一系的理论,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所载。
【十大论师】注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十位论师,全称唯识十大论师。《唯识三十颂》一书,是世亲晚年之作。原来印度古人造论,是先作本颂,总括全书要义,然后依颂作释,名曰长行,长行是论著的正文。而世亲于三十颂颂文完成后,长行未作而已示寂。此际瑜伽行学派的理论已成为大乘佛教的主流,研究者极多,世亲寂后的百年之间,许多学者竞为三十多作释论,其中最著名者有十位,后世称为十大论师。十大论师的名字是:亲胜、火辨、德慧、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人。参阅别释条。
【十支论】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叙述支分义理的十部书,称为十支论。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论,世亲造。二、《大乘五蕴论》,又作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世亲造。三、《显扬圣教论》,又作总苞众义论,无著造。四、《摄大乘论》,又作广苞大义论,无著造;有世亲、无性之释论。五、《阿毗达磨集论杂集论》,集论为无著造,师子觉为之作释,杂集论为安慧糅合集论与师子觉之释而成。六、《辨中边论》,又作离僻彰中论,本颂系由弥勒菩萨所造,世亲造释论。七、《二十唯识论》,又作摧破邪山论,世亲造,并亲作释论。八、《三十唯识论》,又作高建法幢论,世亲造本颂,护法等十师造释论,仅存本颂行世。九、《大乘庄严论》,又作庄严体义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十、分别瑜伽论》,又作摄散归观论,弥勒菩萨造本颂,世亲造释论。以上十论之中,《分别瑜伽论》一书中土未译。见《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