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一文殊启请——文殊章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讲】此众中具仪也。具仪不外三业。起座礼足,是身业恭。绕佛三匝,是意业诚。叉手白佛,是口业敬。如来既于不二境中现土,菩萨亦应于不二境现身。所以有主伴可别,说听分明也。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讲】此备说请词也。请词有二:一为现在大众。二为末世众生。如文可知。开口便称大悲世尊,足见现在未来,俱有苦可拔也。以悲是拔苦义故。又称大者。不唯令现在得益,且利及当来也。此会,即平等法会。来众,通指上十万人也。如来是诸佛之通号,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是已成佛果之人也。本起因地,指佛在凡夫时,最初发心之因地。即楞严所谓不生不灭为本修因,大乘止观云自性清净心,是也。法行者,即因地所修无漏妙行。此乃出世之芳规,是如律如法之行也。此段请意,大似阿难于楞严会上见佛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最初方便之意。彼则为己,此则代众。意虽同,其所以请者异也。故后有及说菩萨等言。菩萨虽未成佛,誓期必成。以根大茎大,不乐小乘法行。所以能信大教,解大理,立大志,修大行故。能于大乘中发清净心,以期成大因,证大果故。清净心,即菩提心也。意欲直取无上菩提,不为人天有漏,二乘无漏等法之所混扰。故云清净。所发之心有三: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乐集一切诸善法故。三大悲心,普度一切众生苦故。意谓念真如不念余法,集善法对治不善,度众生不住度相,故三心皆清净也。三心圆发,诸病发生无由,故能远离诸病。详阅下之十章。章章有病,能障正修。既能离病,则十章之正修,俱得成就,所以云首章为发起序也。能使下,是为未来,以显利益之深且远耳。未来二字,通指佛灭度后。末世者,别别为末法时,谓正像二法已过之时也。此时去圣既遥,背教日远。不知求大乘者,无庸论矣。纵有一二发大乘心,不知如来因地法行,不学菩萨发清净心,其不至于错乱修习,不堕邪见者几希矣!文殊悬念及此,所以致斯二问,足见大士为人之苦心也。佛顶经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外道魔眷,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正此意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讲】此至再不已,必至于三。其殷勤恳切之意,已自可见。
丙二师资缘合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讲】此师与资合。请合佛心,所以许宣也。重言善哉,以二问皆符佛意故。汝指文殊,等兼大众,以十万云集,一人问即众问故。咨询下,牒前请词。佛加以得正住持句,即显前之三心。以直心正念,不念余法为正。深心集善,安住修习为住。悲心普度,誓愿摄持为持。三心能发,邪见无由发生,故云不堕。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是故菩提心不可暂忘也。可不慎欤!末二句诫许。大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今佛既赞其问,又诫其听,是师缘与资合矣。
【记】佛既许说,又诫谛听,于是文殊及诸大众,欢喜恭默,敬待闻法,此之谓师资缘合。资,指弟子言。谓师弟之因缘凑合也。听字上加一谛字,最妙。谛者审谛,万念一齐放下,只有一听法念头,故谓之谛。听而不谛,听如不听。闻思修曰三慧。听是闻,即耳识也。谛是思,即意识。耳意两识同时,名为同时意识。当其思时,即是观,亦即是修。三慧同时而起,并无前后。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讲】此资与师合。许顺资机,所以及众默听也。十地经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即奉教喜听意也。今文殊既自奉教欢喜,仍复同众默听,岂非资缘与师合乎?
丙三酬请开示
丁一略示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缘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
【讲】首呼善男子,即称文殊。显答问之言有所系属,令注意耳。法王即是如来,出能证之人。意谓如来证无上法,于诸法中,得大自在故。以下之文,出所证之法。陀罗尼,此云总持。有多字少字一字无字之不同。多字如楞严等咒。少字如大明王等咒。一字如吽字。无字即指一心。皆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今故取无字,谓一真法界,灵明不昧之心也。竖穷横遍,无法不赅,故称为大。既能总持,复能出生,故称为门。以表有体有用,能入能出,故取喻如门。照无不遍曰圆,对境不迷曰觉,此指因地心也。一切者,总赅之词。谓总赅以下因果二利等诸妙德故。无不从此法界流,故曰流出。谓如来依此逗机施教,众生亦依此证果修因故。真如即起信中心真如门。以其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从来不与染法相应,故曰清净。菩提是智德,以离烦恼而证故。涅槃是断德,以断生死而成故。上三妙德是属果。梵云波罗密,翻为彼岸到。依此方顺义回文,应云到彼岸。谓修此可以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故。华严有十,诸经唯六,检法数可知。此属因行。教授句,即显上所流出因果妙德之业用也。谓能以如上所流出之大法,教授菩萨,依之修行。令依因而趣果,此大陀罗尼之行相也。
【记】心之一字,为法界之缘起。成佛成菩萨,皆此心也。成为流转六道之众生,亦此心也。世尊不说心字,而变其名曰大陀罗尼门者,因心字最易误认以攀缘者为心,故说异名。无法不在里许,故称大。无字陀罗尼,即吾人不生不灭微妙之心。门字有出入义,一切法从此出,一切法由此入,故曰门。无上法王,即诸佛之通称。如如来二字,亦诸佛通称也。超过一切曰无上。以自己所证之法,普及大众,说法自在,故曰法王,法王有自在义。圆觉,即生佛同具之心。一切经从佛圆觉中流出,复向众生圆觉中流入。真如是性德,一念不生,无有可遣曰真,万法自如,亦无可立曰如。众生为三业所障,无念不妄,所以不真,二六时中,时时变迁,所以不如,反此则清净矣。清净者,毫无染污之谓。一真一切真,一如一切如,故曰一切清净。菩提是智德。涅槃是断德,谓断生死也。夫在佛则曰果德。在众生则曰因心。盖迷则谓之烦恼生死,悟则谓之菩提涅槃,其实同是一心。故曰生佛相去不远,在乎一念迷悟之间耳。此即顿教法门。然而不可离修谈性,流出二字,即令众生修也。何则?一念悟,即涅槃流。一念迷,即生死流。故下即接云波罗密。波罗密者,到彼岸也。义即所作已办,即是修德。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是。华严则开为十度,于六度外,加便、愿、力、智。上智字指根本智,下智字指后得智。彼对此言,此乃生死,彼乃涅槃。欲由此岸度到彼岸,不可不乘圆觉法船。然圆觉中更有最妙之大愿船曰南无阿弥陀佛,即念佛法门是也。诸君请看,外而时局纷纭,内而无常迅速,别种行门甚难,惟此一声佛号,当下可了生死,彼岸得以飞渡。乘此愿船,至稳且捷。如赴美洲留学,学成回国,自有作为。我辈今日宜速求生净土,亲闻说法。然后回入娑婆,再来维持。一念蹉跎,人身一失,悔之晚矣!切嘱切嘱。佛说此法时,座中并无二乘,故曰教授菩萨。因二乘不能知此法故。二乘能自利,不能利他,其觉未圆。故大乘教法,谓之不共法,不与二乘共也。吾人修菩萨道,宜先发菩萨心。
丁二详示
戊一长行
己一为酬初请
庚一明真因有力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讲】请意词句,虽似阿难。答意别为一类。最上利器,故先明成佛根本,起于因地。若因地不真,果招纾曲。故当首示所依也。言皆依者,不惟一佛如此,佛佛无不皆然。圆照句大须注意。觉相的相字,宜作性字看,所谓无相之相,即性相不二之实相也。状同净镜,性若澄空,烦恼不能昏,诸尘不能染,故曰清净,此指本觉之体也。从本以来,非有相,非无相,非双亦相,非双非相。口欲言而词丧,心欲虑而意忘。离过绝非,莫可思议。惟有放下尘情,背尘合觉,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惟有灵光独耀,智与理冥,如孤月圆明,晴虚独朗,始称圆照,谓圆满普照也。前文云: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此圆照之功,即随顺不二之境也。无明本空,佛道本有,果能于此一念相应,只此一念之间,便是断无明;成佛道时也。试看永断方成四字,诚非易易。若说一念,则不难也。难在永字与方字耳。
【记】本起因地,即最初根本。最初发心是此地,后成佛道亦是此地。地者,心地也。因真而后果正,最关紧要。觉相之相,是真实相。所谓无相之相,即性是也。吾人用功时,以觉觉迷,中有觉念。是虽觉而未离相,故非清净。不清净,即非真觉。若其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不住有,不住空,不住双亦,不住双非,乃为清净。一照一切照,乃曰圆照,必须从此下手,故曰依也。吃紧功夫,即在圆照二字。吾人一念断无明,即一念是佛。后念无明复起,又成众生,必须念念圆照,念念是清净觉相,即照字之念亦无,无照字之念亦无,如此乃谓之无明永断,佛道方成。故曰永字最难也。
庚二明执妄成轮
辛一执所变成轮
壬一征由妄执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讲】首句承前征起。上云永断方成,但不知无明何似,故承前而征起之。佛呼善男子而诏告之曰:一切众生,通指九界。无始来者,远指晦昧真心,即最初根本无明。近指一念忽起,即现在枝末无明。于本无我中,横计为我。于本无法中,横计为法。故云种种颠倒。因其不甚明显,故借迷方一喻而显之。故曰犹如迷人,谓迷方之人也。晦昧真心,如迷人尔。本无我妄计我,本无法妄计法。计我即我执,计法即法执。共有四种:名为俱生二,分别二也。此四皆是于无中计有,故以四方易处喻之。所谓将南作北,指东话西,一方既错,四方随错,故喻显颠倒四执之义也。虽知颠倒,未明因何法起,故以妄认身心而释之。四大,指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本无实体。认为自身,即是执我。认此身为实有,即是执法。本不当认而认,故称妄认。六尘,谓色、声、香、味、触、法。于六尘境上,现起能缘影子,是虚妄分别想相。托尘似有,离尘则无,故以缘影称之,其实名为妄想。认妄想为自心,即是执我。又认之为实有,即是执法。恐未甚领会,故下以喻显。
【记】妄认即执。执妄故轮。何以执妄,由有种种颠倒。如凡夫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不净计净,此四荣颠倒也。二乘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无我,净计不净,此四枯颠倒也。颠倒即是无明。一切众生,包九界而言。世间六凡,有枝末无明。出世三圣,有根本无明。无明未断尽,即不免轮回。犹如迷人二句,喻颠倒也。一方差,则方方差,迷之为害大矣!认四大为身,六尘缘影为心,此无人不颠倒者。世尊大悲。故就执病最深现前易见处,特特拈出。试问博地凡夫,那一刻那一念,离开四大尘影之妄执者,所以轮转生死不息也。悲夫!或曰:如果离开,岂非同死人一般乎?古人云: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正要你死过一番,方能离幻,方能了生死。然世人一生奔走衣食,如何做得到。要须得过且过,得放下即放下,时时从身口意做功夫。身礼佛,口念佛,心观佛,三业清净。虽未能即断无明,而时时观照,庶几渐证清净觉相耳。
壬二喻显妄执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讲】目指清净眼,喻本觉真智。病指白翳赤眚,喻根本无明。病目者,有病之目也。目既有病,则所见不真,喻众生妄见。空指晴明空。月指清明月。空本无华,月亦无二,皆喻本觉真理。第以目有眚翳,因病目而见空有狂华,天有二月。狂华喻四大为身。二月喻缘影为心。殊不知身心皆属妄境。惟妄见有见,真见无见。妄心有知,真心无知也。何以故?以理智不二,心境一如故。
【记】空中华,身相也。第二月,心相也。
壬三结示应征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讲】空实无华句,举空华摄二月故。意谓本觉性中,惟如如智及如如理。所谓智亦如,理亦如,一如无二如。喻如净明眼,见晴明空,唯有晴虚,迥无所有。那有四大之身相,缘影之心相。今所以有此身心者,因无明妄见而有。大似空华二月,因病目似见而有也。故曰病者妄执。由妄句,是重牒上句。谓病目起似见,妄执华月,是空中实有。此人已惑虚空之性矣,以空性无法可当情故。非惟,犹云不但。谓此人不但惑空之性,且更有甚焉者。故云。又复迷虚空实有华生之处,意显因无明妄见,执此身心二相,是真性中实有。而不知真性中惟有如智如理耳。更有迷之甚者,不但迷真起妄,而又将妄作真。迷惑妄元。言实华生处,喻诸妄之根元也。妄元指无明,以无明为身心之根故。上来惑空性,是迷真体。迷生处,是惑妄元。迷真体则不能修真。惑妄元则不知断妄。所以生惟糢糊而生。死亦糢糊而死。一念善天上人间,一念恶地狱鬼畜。故云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末句结成。
【记】讲义已明,勿待赘言。
辛二执能变成轮
壬一明无明无体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讲】无明为能变。身心为所变。所变虚妄,上已分明道破。能变虚妄,恐犹未了,今且先明无体,故云非实有体。以迷时似有,觉则元空,故借梦物以显无体也。
【记】变者变现之意。譬如迷心变识。心为能变,识即所变也。此科能字及上科所字,皆就生灭门不觉义边说。上科所变,指妄身妄心。此科能变,即指无明。无明是根本,身心是枝末。由根本而生枝末,由无明而生身心。然无明无体,实不能生,不过有变现耳。如以一巾幻作一兔,俨然兔也。然特由巾变出,岂由巾生出哉?无明变现身心,亦复如是。于此不执,即无轮回。盖最初无明,是依他起性。执之则为遍计执性。遍计,惑也。由惑而造业,造业故受轮回之苦。若其无执,即无惑。无惑,即不造业,即无轮回之相。是故病根在一执字。说到无明,境界极细,谛听谛听。无明者,黑闇之义。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乃一假名。今试问心在何处?自内至外,自顶至足,遍寻不得,只有一黑漆漆地,即无明也。烦恼一起,无明即现,是为枝末无明。若根本无明,则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遍一切处。枝末无明,无体而尚有根,根本无明,并根无之。谓之根本无明者,因其为枝末无明之根本,非言其有根也。然则根本无明,从何而来,并无来处。一念不觉,即是无明。如无明贼,固是可畏,然不必畏也。何以故?非实有体故。如灯能破闇,闇既能破,可知无体。譬如全室黑闇,灯光一然,闇相即无。真智一照,无明何在?全体即是如来大光明藏矣!以灯破闇,以智破惑,其理一也。吾人若能不执,则无明性空,我法二执皆破,即是真如。并非离无明,别有真如也。众生未悟以前,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俨然是有。及至大悟以后,方知一切身心世界,并无实体。譬如梦中所见人物,俨然是有。迨其醒来,了无所得。夫既了无所得,岂得谓之有体哉?梦中人三字,非谓做梦之人,乃指梦中所见者。人字当作物字看,喻无明不觉也。醒喻觉悟。了无所得,喻无明无体。凡拿得出者为现量境。如拿不出乃非量境,全是独头意识,如梦境是。
壬二明无明无因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讲】无因义隐,故重设华喻以显之。如者,设若义。妄境非一,故称众华。是华惟病目能见,喻妄境唯无明能现也。目若病愈,不见空华,宛似于空处灭。喻迷若悟时,了达本无无明,岂非于如中灭乎?然华似灭于空处,不可言空里定有灭处。喻妄似灭于真中,不可言真如定有灭妄处也。何以二句,乃征释不可说义。谓既有灭处,必有生处。尔当谛观虚空原无生处,又岂有灭处哉?虚空尚尔,况真如耶?乃足见无明无因矣。
【记】无因者,无根也。空华甚多,故曰众。空华喻无明,虚空喻真如。众空华灭于虚空,喻无明灭于真如。夫无明有根本枝末,因此现出身心世界,皆是空华。迷人不知空华由于病目之所变现,认为实有。及至病目愈后,不见空华,遂谓空中华灭。试问此华究竟灭于虚空何处?寻觅不出。何以故?虚空中本无生华之处故。然则无明之灭,以为灭于真如。试问究竟灭于真如何处?寻觅不出。何以故?真如上本无生无明之处故。故曰无因也。
壬三结妄见成轮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讲】众生,指未悟真理人也。试研上喻,已知真不生妄也。真既非能生,而无明即非所生,何以众生妄执无明有生灭者,所以云无生中妄见生也。本是虚妄,谬谓真实。三细六粗,缘此而兴。是故说名轮转生死,非无谓也。
【记】无明本无生灭。说生说灭,皆众生妄见。轮转生死,皆从此起。无明既无生灭,何况真如,岂有生灭?须知一切境界,皆是依他起性,因缘和合而生。生即无生,所谓不生不灭是也。只要对境不起分别妄见,我法二执即空,当体即是真如。此文殊章全文,皆教人悟一切法皆无生灭,有生灭即妄见也。对妄言真,故真如之名,亦是强立。当知无明是假名,真如亦是假名。一切众生,指未悟道之人。人若悟道,了得无明无生灭,即了得真如无生灭。由其不了,故有三细六粗。前言大悟以后,一切身心世界,一无所有。所言无世界者,并非真无,特不执而已。如昔人自言其学道境界云:“二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此言凡夫境界。妄心分别也。复云:“二十年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此言其用功时,但见道见心,不骛于外也。又云:“大悟以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据此言之,何尝无山水哉?特不执而已。内而身心亦然,此理不可不知。三细六粗,乃生灭门中微细之相,即不觉之相。自众生至菩萨,皆不离此。见大乘起信论。甚关紧要!兹略述之。夫一念不觉,遂有无明,即第八识。所谓无明业相是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起心动念,而有转相,此妄心也。名曰能见相。由能见相而有现相,谓现妄境也。亦曰境界相。此是俱生法执。然妄心妄境,尚是种子,极细极细,非菩萨不能见,是为根本无明。是为三细相。由此而有六粗相。六粗者,因境界相而起分别,是为分别法执。故第一曰智相。此尚属根本无明。念念分别,相续不断,故第二曰相续相。自此流入枝末无明矣。依相续而执著,故第三曰执取相。乃思惑也。是为俱生我执。依执取而计名字,故第四曰计名字相,乃见惑也。是为分别我执。依计名字而生爱憎,动于身口,造种种业,故第五曰起业相。业即招报,受轮回苦,故第六曰业系苦相。古语云: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此细相粗相相生之次第也。修行之法,即就原路还家。从苦相,了业相,除名字相,破执取相,一步一步,逆流而进。然而末世凡夫,业深障重。欲求赤紧用功,较易著力之处,先在破执。此是下手功夫。如能执而不执,取而不取,一刀两断,乃是上根利器。如其不能,只有广造善业,对治恶业,亦可免招苦报。盖佛法修行,宜在因上做,不在果上做。故了生死,须从未来上注意。故欲免造业招苦,先当破执。破执如何著手,须修道谛。道不出戒定慧三学,以其对治贪嗔痴三毒故。三毒者,生死之根也。三学者,斩生死之剑也。然而难言之矣。即如诸君,终日忙忙碌碌,非公事,即私事。戒即不能全持。定又不能专修。慧之一字,更不必言。然则又当如何著手。诸君诸君!惟有念佛法门矣。此一法门,包括无量法门。乃我世尊金口所宣。历来用此法了生死者,斑斑可考,岂可不信!以我之信力,契佛之本愿。但能一心不乱,即可带业往生。便莫便于此矣,稳莫稳于此矣!虽生下品,犹胜天宫。迨居净土,亲闻说法。则自相续相以至三细相,自然一切清净,诸君不可自误!若能兼修三学,生品更高。是在诸君自勉之耳。
庚三明妄尽还觉
辛一以智除妄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讲】如来因地,指佛初发心时也。初发心时,即便修于圆觉,知非小根劣器矣。知字急须著眼。所谓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凡夫所以不知,以其无始觉智也。如来因地初发心时,即有此知,知即智也。始觉真智,能知身心无明之妄,皆如空华。但以众生不知,妄受轮转。然众生所以不知者,以有念故。今既知是空华,则当下离念。故曰即无轮转。只此离念一法,便是断无明之利斧也。根本既断,枝叶自然不生。故曰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此真圆顿教中的大榜样也。试看渐教钝根,必须研真断惑。真穷惑尽,其必作之使无。今顿教则不然也。若能悟矣,便知妄无自性,全体即真。故曰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记】妄尽还觉,是如来因地。如来当未成佛以前,亦是苦恼众生,与我辈正同。如来即由此因地成佛,我辈亦可由此因地成佛,此理易知。然我辈直至今日,依然轮转生死,并未成佛者。无他,修不修之异耳,修圆觉不修圆觉之异耳。经言:“无量劫前,佛与阿难,同时听法。及至如来成佛,阿难犹为侍者。何以故?阿难常求多闻,如来常求精进故”。是故我辈今日,切不可听而不修。然则圆觉将如何修?即是圆照清净觉相之圆照二字。修圆照功夫,如何方能得力,即重在一知字。此知,即寂而常照之知,即是真智,亦即妙观察智,亦即如如智,大乘止观名为无尘智。如来因地修圆觉时,了得身心世界,皆是无明之所变现,全在用此真智。我辈今日学佛,如能用此真智,时时观照,当下即了生死。何则?内而身心,外而世界。知是空华无实,即不起执著。当下离念,我法二执即空。岂复尚有轮转,尚有身心受彼生死耶?非同藏、通、别、三教之人,不能当下离念。必须渐渐断惑,渐渐证真。此中作用甚多,谓之分断无明。若修圆照功夫,知之即离,离之即觉。故曰非作故无。何以能不作而无,以真如性中,本来无故。试观知字,即无字,何等直捷!此乃圆顿大教,难可遭逢,急宜著眼。诸君试离离念看,保得无穷受用也。
辛二泯智合觉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讲】彼、指物词也。知觉,即能知空华之知觉。仍指真智而言。此智由离念而显,当体即真。故曰犹如虚空。虚空,喻真理也。如智如理,原无二如。若更起念欲知同虚空之真智者,即是于虚空中,又复生出空华矣。故曰即空华相。古德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光同净镜,不同镜体之无知。故曰不可说言无知觉性。同虚空,非有也。灵光耀,非无也。非有非无,故曰有无俱遣。既然俱遣,则不可说有,又不可说无,当如何称谓?故曰是则名为净觉随顺。谓净圆觉心,可以随顺证入矣。
【记】上科破境,此科又破智。真智无须乎泯。然博地凡夫,用功之时,以智观境。此智并非真智,仍是情识。特下手时,不能不借以为用耳。故须逐层遣除,如知身心是空华矣。然彼知是空华之知觉,亦如虚空之华。更进一步,即知此知觉如空华之知觉,亦是空华之相。一切皆无实体。然则知觉之性即无耶?亦不可说。所谓不许说有,不许说无。盖说有即执有,说无即执无。凡有所执,即是妄念。必须有无一切俱遣,无知而知,知而无知,方为净觉。我辈看经听讲,不过悟点真理。必须勤用功夫,时时参证,是为净觉随顺。随顺者,随顺真理以合真智也。真理,如如理。真智,如如智。原无两样,要在能随顺耳。此段文字极玄妙,宜细研究,亦不得著文字相,即是有无俱遣。总之,本科皆表离念之相,即是放下一切。此种净觉境界,并非证不到,但怕站不住。宜每早或晚,依此行之。放下一切,空空洞洞,历历明明。如其起心动念,即行念佛,打断妄想。如此做去,本不为难。所难者,即念头放不下耳,切要切要!大智慧光,皆从此出。
辛三征释还圆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讲】首句,谓何以有无俱遣,名为净觉随顺耶?此征起也。以下是释成。先释净字,即指清净真如,虚空句,即起信真如中之空义。非有无一异等相,以离虚妄心念故。常不句,指真如体。其体不变,故无能动。如来句,指真如用。体虽不变,用有随缘。所谓随染净缘,起十界事。虽随缘起灭,而本体凝然,故无起灭。既无起灭,惟是真体,则根尘迥脱,虽有知见,凭何为依,故无知见。既起灭无从,知见不立,则脱然清净矣。次释觉字。法界,指事法界言。谓一一事法,各有界分,不相紊故。言如法界性如字,作称字看。言知净觉已,仍复谛观此理,称法界而为性,此即理随事遍也。究竟句。既知理随事遍。仍须审谛进观。久之不见有事,全事全理,故云圆满。此即事得理融也。既得事理融通,自能互遍互摄,重重无尽。故曰遍十方故。此释净觉随顺义也。
己二为酬次请
【记】自此以下,细看讲义可知。
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讲】首句,结前因地法行也,以下正示。谓如来既依之成佛,菩萨即宜因此发心。发心求佛,自应不慕小道,故云于大乘中,发菩提心。即前所发三心是也。末世众生,若能依此发心修行,自然得正住持,而不堕邪见。长行竟。
戊二偈颂
己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讲】凡偈颂有四种不同:一通颂。不论长行偈颂,但数满三十二字,即为一偈。二讽颂,但以偈说法,非颂长行。我祖名为孤起颂。三应颂。与长文相应故。又称重颂。为钝根人重说故。四集施颂。谓集少言以摄多义,施他诵持故。如槃特迦所持者是也。今于四中,属应颂摄。此一种中,开之复有六种。一超颂。长文在后,颂在前故。二追颂。以前之长文未颂,追其已失而颂故。三广颂。长文略而颂广故。四略颂。长文既详,颂可略故。五补颂。长文未周,颂中补出,文不类而义同故。六义颂。文与长行异,义与长行一故。
己二正颂
庚一颂酬初请
辛一颂正因有力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讲】此经俱略颂也。长行犹恐未周,今复说偈,故告以当知,谓少言而摄多义,不可忽也。中二句,文同长行。智慧,即指清净觉相。觉字,即能断无明,成佛道。此义摄也。
辛二颂执妄成轮
壬一颂执所成轮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
【讲】了,谓根本能生枝末。达,谓枝末即有身心。执我执法,妄有轮转。空华,兼摄二月。彼字,指现前身心言。知字,即始觉智。大乘止观称为无尘智。谓设能知彼四大假合之身,六尘缘影之心,如空华二月,自然不起我法二执,又无造业招报等事,故能免流转也。
壬二颂执能成轮
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讲】意谓起念成迷,似有无明。故如梦中之人,梦时非无。若离念即觉,觅之了不可得,如醒时不得也。观此足知灭本无灭,生亦无生。故长行云:“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故说轮转生死”。诚可悯也。
辛三颂妄尽还觉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讲】首二句,颂诸妄净尽也。觉字,长行云彼知觉者。所谓了妄即真也,故如虚空。平等者,既知真妄同空,则有无生灭,皆平等也。不动不转,真体不变,三世不迁,长行所称净觉者此也。次二句,颂不真何待也。其意谓谛观净觉,理随事遍,故曰觉遍。觉既遍已,仍进观之,事得理融,互遍互摄,故得至十方界,所以即成佛道也。或谓上云真妄同空,妄固无妄,真亦无真。如是则无妄可灭,无真可显。无妄便不堕众生,无真则不成佛道。今而云成佛者何也?故说后三句防之。意谓众幻元无,并非灭真。佛道本成,又非得真。须知本性圆满,因执妄而成轮。妄尽真圆,义言成佛。幸勿以有成为疑而难问也。
庚二颂酬次请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讲】如文可知。释发起序竟。文虽发起,义涉正宗。实为最上乘人,开佛知见。即所谓明心见性,立地成佛,悟后正好修行也。以上大科序分文竟。
甲二正宗分
乙一为上根人示真修
【讲】正宗分乃出本经之正义,明当教之宗源也。文有十章。大科分五:初为上根人示真修。以首章真性澈显,上根人已得领悟,故首科便示真修也。真修有二:一顿,二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