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辨涅槃
    1.22辨涅槃

    1.221标列由六相悟入,法性为无上:谓相、与依处,抉择、及触证,随念、并悟入,到达彼自性。

    已说生死、法事,以下说涅槃、法性。通达悟解法性,是依于正方便的,本论也以“六”种“相”,为“悟入法性”的“无上”方便。六相为:一、相,二、依处,三、抉择,四、触证,五、随念,六、悟入到达彼自性。

    一、“相”──是义相,法性的义相。

    二、“依处”──依什么而能够渐渐的悟入法性?如生死的流转不息,要有所依止,所依共,所依不共,就是这有情界、器世界,是生死流转的依处;悟入法性、得涅槃,也同样的要有依处。

    三、“抉择”──抉择是智慧的作用;般若悟入法性,般若──慧以抉择为性。择是选择、简择,如选择物品,这是好的、要的,那是不好的、不要的,这就是择。抉是抉发,将正确的事理,抉发出来,显示出来,这是抉。抉择是般若──慧的观察作用。如七菩提分中有‘择法’,也就是抉择法。

    四、“触证”──触是直接的接触到,证是证实。法性不是名言,不是听到,理解,而是般若的直接的触证。例如一杯蜜,要真的尝到了杯中的蜜味,才是触证了。这里说触证法性,触证的触,与色、声、香、味、触、法的触不同,这触是法性──真理的亲切体验,中国学者每称之为开悟,或证悟。

    五、“随念”──随念,依过去所得到的,随顺系念不忘。随念,是修行的方法。

    六、“到达彼自性”──经修行而达到究竟。自性,就是法性,也就是涅槃。法性是胜义的自性,就是体验到这自性,究竟圆满的实性,唯识学名之为圆成实自性。

    1.222别释

    (1)相相如略标说。

    以下别说六相。法性的“相”,在“略标”中已“说”过了。法性相是:没有能取、所取,没有能诠、所诠;不是语言可说明,不是思想可分别理解的。超越一切相对的名言,相对的能取所取,是绝对的,无二无别的真如性。

    (2)依处处谓一切法,及一切经等。

    “处”,是依处。依于什么,才能悟入法性?论说有二:一、依“一切法”;二、依“一切经等”。什么是依一切法?法是形形色色的一切事。如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只是复合的假有。如分析一切法,凡有一一特性的,如色法有青、黄、赤、白等色,心有眼等识,贪、嗔等心所,这都名一切法。现在而外,过去、未来的也是法。阿含经曾说:如于一法不通达,就不会证悟的。这是说,要证悟,须证知一切法性。但一切法如此多,怎能一一都通达呢?一切法虽多,但法性是通相,是遍通一切的,能通达一法性,就通达一切法性。一法如此,法法如此,凡是证悟的,没有悟此法而不悟彼法的。悟一法,即悟一切法,约悟入法的实性说,并不如某些人所误解的,以为悟了什么都知道。现象界无限差别,怎能一切都知道呢?一切法的法性,平等法性,是无二、无别的,是依一切法而触证的。

    小乘──声闻学者,急于解脱三界生死,如说:‘三界如火宅,生死如怨家’。佛给以简单扼要的方法。身心以外事不问,专从自己身心去观察自己。观自己身心为无常、苦、空、无我(这是生死法的通相),体验而得解脱。所以小乘学容易,简单而扼要,但身心也是一切法(身外法也不外于此),还是依一切法的。大乘广观一切法空,不生不灭。如大般若经说:色、受、想、行、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凡夫事,二乘事,菩萨事,成佛的事,一切一切都为般若慧所依。大乘唯识学,所以说悟入法性,平等法性,要依于一切法。

    第二是依一切经等。无论是身心以内的,以外的,一切法一直呈现在我们的心识之前,我们不知道法的真相,所以不能得到解脱。唯有依佛的开示,菩萨等圣者的开示,才能得到应遵循的正道。所以说依一切经等,不但是经,还有菩萨的论,经与论都是悟入法性所依止的。经是非常多的,如持一部经,能解脱生死,成佛,还简要容易,依一切经,那问题可大了!小乘法虽可以简持而入,大乘却不能如此。菩萨发心,无量法门誓愿学,一切法门都是菩萨所要学的。因为佛所说的法,是适应众生根机的:或是人、天世间法;或是为声闻、缘觉说的;或是为大乘菩萨说的。所说的法,或是通途大道,或是说迂曲的路,或是便道小径。佛说无量,有方便,有真实;有权教,有实教;有了义,有不了义。适应众生无边根性,说无边法门,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众生根性不一,怎能专学一经,一佛,一咒?如卖帽子的,如拿一顶帽子,要人人都适合戴上,那是不成的;如为大众著想,大小都得备有。学大乘法要依一切经典,理由就是这样。所以西藏黄教──达赖、班禅一派,依一切经论从五乘共法到三乘共法,再到大乘不共法。统贯一切教法,次第深入,正是依一切经等的好榜样!

    依一切教典,一切法门,愿学无量法门,就是菩萨通达法性所依的方便。部分中国佛教的观念,有些不同。以为证悟,证悟可说么?不可说。可思惟么?不可思惟。修学经论,是要分别的,那不是愈分别愈不对吗!所以讥为‘以水洗水’。如不可说,所以非文字相;非能取、所取,所以非心缘相,于是有直下不作分别去参证的方便,这是中国禅者的见解。唯识是印度佛学,不是这样说的。要悟入法性,须依一切法、一切经去闻思修学。这不是分别么?不是分别更多吗?依印度所传佛法,小乘、大乘,唯识与中观,都重视闻、思,依分别入无分别,依名言入离名言,依世俗入胜义。如一切不加分别,无知无见,怎能方便证悟法性呢?例如要去总统府,先要分别:向东或是向南,向中正路呢,还是南京东路?左转或是右转。要知道路线,才能到达总统府。到了总统府,总统府自身,没有东南西北可说,可是如没有东南西北的指示,怎么也不能到达的。总统府自身无所谓东南西北,却要依东南西北的指示才能到达,这就是方便。佛能化度众生,就有赖方便。法性是无能取、所取,无能诠、所诠,却说种种法门,从了解分别中,引导趣入,这就是佛的伟大,不可思议的方便!

    (3)抉择其中抉择者,谓依大乘经,如理作意摄,一切加行道。

    有人说:我会读经,我藏经看过一遍,看过几遍的也有,但不一定有用。要知道经是佛说的,是应机说法的,经义有著多样的应机性。如自己去阅读,或从师长那里去听,这都是闻。无论是读是听,经上这么说就以为这么说,这问题可大了!佛经中,佛说这部经是经中之王;那部经也说是经中之王,到底有多少王呢!有的经上说:这样理解,这样观察,才是正观,不作此观,就是邪观;可是其他经中,所说的邪观、正观,又不相同,那又怎么理解呢?有的经说:一切圣人都从此来,非依此法门,不能解脱生死、不能成佛;同样的话,又在别的经中说。所以经上这么说,我就这么了解,那是不够的。学佛的,初学一部经,非常欢喜,肯定佛法就是这样。学了二部、三部更多部以后,却反而弄不清楚了。所以佛说:修学一切经法,要进一步去思惟;思惟了还要修。思惟与修习,就是抉择。

    说到“抉择”,就是“依大乘经,如理作意摄,一切加行道”。悟入法性的抉择方便,含有‘如理作意’与‘加行’二义,这都是依大乘经的。经论所说作意,略有三类意义:一是注意,如作意心所。二、作意是修定时,内心的观想系念。三、这里的作意,是思惟,思考抉择的意思。平常说,学佛法有四条件:一、亲近善友(善知识);二、多闻正法(多多的听法);三、如理思惟(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就是依法修行大乘经法,经如理思惟,然后依著作止观的修行,就是一切加行道。

    如理作意是什么?经典有深、有浅;有究竟说,不究竟说;有尽理说,不尽理说;了义说,不了义说。究竟说是彻底的,不究竟说是不彻底的。尽理是说得很彻底圆满的,不尽理是这么说,其实是不完全如此的。例如说,吃饭能滋养身体,这是对的,但是不彻底、不尽理的。如吃饭过饱,可能反而吃坏了。可见这句话,是有相对的意义,却不是彻底的。又如有人头上生有一块黑疤,就名之为黑人,其实别处都是雪白的。世俗语言,大抵是不尽理的,经典随俗说法,有些也是如此。所以,对佛法要如理作意,要依彻底的义理来思惟,如依不彻底的义理来思惟,那就错了。不要以为经文如此说,就可以以此为标准!

    佛的经典分二类:一是了义经,一是不了义经。了义经是究竟彻底的。如所说的,还要再解说,再补充,这就是不了义的。所以如理作意,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以了义经义去如理作意,才能得到大乘法的究竟意义,也能解说不了义经。如理作意是思慧的作用,分别,观察,以获得佛法如理的正见。经法虽多,如依了义经为准绳,可得佛法深义与方便。摄持一切佛法,化繁为简,渐渐的脱略文句,而系念法义,然后可以实行,可以从观察中显现法义。抉择的如理作意,能成就思所成慧。思惟还是散心分别的,如能在定心中思惟,依定心分别观察,这就是修所成慧;依修所成慧,能得般若的现证法性。佛法从阿含、中观、瑜伽以来,都说止观,都说分别、抉择,从闻到思,到修,然后到证入。不过,不是什么分别都可引入证悟的。世俗的分别,止与观,即使有助于佛法的修持,也不能证悟法性。佛法有特殊的观察──胜义观,能遮遣我们的虚妄分别,这才能依分别而契入无分别。依唯识学说,这就是要观察所取无性,能取非有,所取、能取都不可得。如理作意,要从虚妄分别,现有能所取而实不可得去理解,了解决定,坚信不疑,成就深刻的信解,才依之而起修。

    加行是什么意思?广义的说,加行就是一种功用,努力去做。依这一意义来说修行,修福、修慧都是加行。但加行有一特别意义,就是从凡入圣,所用思惟,观察;修止,修(胜义)观,在没有悟入以前的一切,就是加行道。从凡夫到成佛,唯识宗分成五道:一、资粮道:广集无边福德、智慧资粮,菩萨要自利利他,备一切功德,所以凡是福德、智慧,应尽量去修集。依唯识说,这要修行一大阿僧祇劫。二、加行道:分四位,暖、顶、忍、世第一法。四位时间不太长,就在一大阿僧祇劫的后期。三、见道:经加行道的修习,现证法性,如实的体见了真理,名为见道位。四、见道以后,随顺所悟而修习,名修道位,要经二大阿僧祇劫。修到究竟圆满了,究竟成佛,就是第五、究竟道。这里说的,是加行道,要依大乘经如理作意,再经暖、顶、忍、世第一法,渐观二取都无所得,所修的加行,就是唯识观。一般说,先观所取性空;再观能取也不可得;达到了能取、所取都无所得,但还有无所得的空相现前;等到空相也泯寂不现,那就证悟了。

    依处与抉择,包括了闻、思、修;抉择是思、修二位。闻、思、修三阶段,古人譬喻为:如人学习游泳,起初要抱木棒习游,如闻慧要依文句。渐渐游了一时期,木棒可以有时放下,有时抱著,如思慧的依于文句,或可不依文句。最后不要木棒,也会游泳了,如修慧的依义而不依文句。这三阶段,第一阶段是闻,一定要依佛所说的教典,或是菩萨所说的。第二阶段是思惟,依照经文,却慢慢地把经义原则化,简要化,把经文的要义,渐渐提纲挈领,了然明白,当然还不能完全不依经论。到最后,依义而不依经论的文句,如法修习。加行道,到了从思入修的阶段。

    法性现证,是要从闻、思、修而入的。说到这里,想到如理作意的不容易。因佛要适应众生根性,说种种法门,有时似乎有点矛盾。这里这样说,那里那样说,可是我们很少能依自己的能力,深入经藏,而得实义的。把经藏多读几遍,不一定就能深入,那么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呢?可依古代大菩萨所开创的宗派。如走入深林,到处没有路的,要自己去摸索出一条路出来,不是不可以,不过不容易,也太危险了。如过去有人,已走出了一条路,如依著这条路渐渐走去,即使迂曲些,到底是事半功倍。所以印度大乘的唯识宗、中观宗,都有这种见解:我们自己去读大乘经,不容易把握佛法的真实意义,可依古代圣者所开辟的大路,或依龙树所创开的中观;或依弥勒的唯识。印度大菩萨的论义,直接继承于印度,对印度的文字,也较少望文生义,比中国学者依据译典,更为亲切!印度论师所传也是有异义的,不过依此思惟观察,总是容易得多。这一观念,在印度,在西藏,都是这样的,所以在印度与西藏,对于论部,特别的重视。以论通经,容易了解,容易把握经里的深义。还有论师们互相论辨,总是把握对方的要义而论辩的,每可以从不同的宗派中,了解自宗的要义。所以依唯识宗的,最好读读空宗,查查龙树菩萨的论典;学空宗的,也要了解唯识家的不同。从前唯识学者欧阳竟无说:他读了清辨菩萨的大乘掌珍论,对唯识宗的主要思想,才正确的把握了。印度菩萨造论,辩论是不随便的,知道对方是这样说的,才扼要的加以批评。所以依某宗论为如理作意的准绳,对不同宗派的大乘论,也是可以参考的。

    (4)触证触为得正见,故以真见道,现前得真如,所以亲领受。

    触证相的触是接触,证是证实。亲切的经验到法性,名为触证。中国的禅者,欢喜说开悟,或说大彻大悟了,然证有一定的标准,悟的意义,可浅可深。亲亲切切经验到了,真正的体验到了真如法性,才可叫证。而悟,无论以听闻所得来的智慧,以思惟所得的智慧,从修习所得的智慧,虽不是真正的般若现前,但也有一番领会。例如天台宗所说名字即佛,称为大开圆解,于佛法中豁然贯通,有一番体会。这不是证,不过是闻所成慧。悟是浅浅深深的,或在读经时,或在静坐时,内心都可能现起一种体验。闻慧、思慧、修慧,都有内心体验的,但都不是证。修行者在证得法性以前,必有一层一层的经过,假使不了解,就以为证了,成为增上慢人。所以证是实证,特别名为“触证”,触是触到,而不是想到了。经上譬喻说:好像井中有水,望见了,可是没有触到;若把水拿起尝到了,才真的知道了水,触证就是那样。论文说:“触”是“得”到了“正见”。正见即是般若,在八正道中称为正见。正见,不是一般所说的正确了解,而是正确的智见。那八正道的正见,是现证法性的般若。为何名为见?如以眼睛见物,看得很清楚。我们的智慧,直对真理,体验得明明白白,这样的智慧,所以又名为见──叫正见。

    在修行的五位中,经资粮位到加行位,修到世第一法,下一刹那,真正的智慧现前了,正见现前,名为见道。见道有二:一为真见道;二为相见道。正见是真见道,如般若经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真正的般若现前,一切的法都不现前。这就是毕竟空性,或名真如,或名法性。无能取、所取,无能诠、所诠,平等平等。禅宗有一句话:‘说似一物即不中’,说他是什么,就不是的,因为所认识的一切,所说的一切,都是名言,与法性不合的。真见道体验到法性是怎样的?那实在是不能说的。中国人说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佛法的譬喻是,般若真见道,如哑子食蜜,甜得很,就是说不出。这不但常人不能说,菩萨不能说,佛也不能说。菩萨在定中真见道,一切法都不可得,从真见道出定后,从般若起方便,或名后得智。如在总统府,不能说总统府在南在北,等到离开总统府,那又可以说了。通达空性是什么样的,在后得智中,以世间语言、思想表达出来。法性是这样那样,其实这已不是真实的,因为有相可得,所以名相见道,真见道时,般若是无相的,没有一切相,空相也没有。当时是一切相不可得,唯识家如此说,中观家也如此说。真见道证得真如,真如就是法性。没有虚妄的,名真;这虚妄的有能取、所取的对立,能诠、所诠的差别,触证得无二无别的,所以名为如。

    “现前得真如”,现前的意义是:就是觌面相呈,当前的,直接的经验,不是间接的,雾里看花那样。智慧现前,或名为现观。现是直下的,当前的,不加思惟,不加分别,离能取所取而明明白白的现前,这就是触证的正见。此正见能体验到真如,“所以”是“亲领受”的。亲领受是亲切的体验到,这是一切文字、语言所不能安立的。心识起时,一定有能取、所取,而这是超越能所的。所以真见道是一切法相不现前的。般若经说:‘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就是这个意义。

    (5)随念随念谓修道,为除诸垢故,于前所见义,菩提分所摄。

    进一步,是‘随念’的修道位。有的说:证到了,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事了。然依楞伽经,或中观与唯识论,都不是如此。证是顿证,通达无二法性,是没有次第可说的,但证了以后,还要进修。菩萨在定中,通达真如,亲切体验到法性,但从定出来,能取、所取,能诠、所诠,一切又都起来了。虽现起一切,但与没有体证的人是不同的。证悟了的,是真能知道这一切相是虚妄如幻的。证悟,断了见道所断的烦恼,但还有修道所断的烦恼;有的烦恼虽断,还留有习气,所以证悟以后,正好修行。证悟以后的,名为真修,这就是随念。什么叫随念?随是随顺,念是系念,随念是随顺那体验过的,见到证到的境界,系念观察,以此观察当前的身心世界,不断的随念观察。禅宗说悟了以后,随时照顾这一悟境,不时的提起来,不断的进步,意义有点相近。所以“随念”是证后起修,是“修道”位,是初地真见道以后,从初地、二地,到十地菩萨后心,共经二大阿僧祇劫。

    随念是修道,所以证后要起修,“为除诸垢故”。生死众生是杂染的,无论是烦恼杂染,业杂染,或报得身心的生杂染,都是不清净的垢染。其中主要的是烦恼,除去烦恼,要在认识的心境上,除去执著为实有性的计执相,才能渐除烦恼而到达清净。

    “于前所见义”:前是真见道,前所见到的义,是见道的证境,不断的随顺见道的证境去修。众生的烦恼,有二大类:一为见解的,思想的错误,如我我所见等,名见所断烦恼。这些烦恼,是见解的、思想的错误,所以一旦见道──体证真如,这些烦恼就解决了。另一类是在生活行为中,属于情意的,如爱、慢等。众生无始来这种种的烦恼,不是一悟所可解决的,不过有了正见,属于情意的,有关生活行为的烦恼,可以正见去观察而渐渐消除的。见道以后,应时时将体见的境地,在一切事上去体验。一方面,深修定慧,定中证到真见道的境界,一切相又不现了。等到从定起来,一切相又现了,把那个体验到的境界,了解一切如幻如化,随时在平常日用中去体会,一切修道所断的烦恼,渐渐的消除。

    这里举一譬喻:如天上月,有时见月跑得很快,这是错乱、虚妄、颠倒的。经慢慢的观察,集中眼光去看,久而久之了解了,原来是乌云在动而月没动,这是见解的正确。虽知道了云动而月不动的真相,但如果不经意的以眼望去,月亮还是在动的。要经过不断的训练,久而久之,才能一望而知,月并没有动。这可以譬说,能取、所取,能诠、所诠,虚妄分别相现,真见道时一切不现前了。虽体证了,但一出真见道,一切相又现,虽能知一切如幻如化,与从前的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到底还要现起妄相。这如心里明知月没有动,可是眼见月在动一样。这必须把那证悟到的,毕竟空的境地,在平常日用中去,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种种境界上去历练,到了念念常证真理,幻空不二,断尽一切烦恼,那就成佛了。从前达摩所开示的,‘一、理入;二、行入’,理入是证入法性;证悟后,要在一切行为中去修,就是行入。西藏所传的大手印,我见到的,也是先发悟,悟入了法性后,说明遇到苦怎么样?遇到乐,又怎样?病时怎么样?甚至死时怎么样?得意和失意时怎么样?总之,在人生一切经验中,处处以此悟入的境地去历练。所以见道以后的修行是随念前所行境,就是修道。修道位的修,要数数修,不断的修习,以到达究竟。

    修道位所修的,“菩提分所摄”。菩提分,是三十七菩提分。菩提译义为觉,分是条件,就是因素。要成就大觉,就要具备这些支分。菩提分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分,这都是完成大觉所要修的事。三十七菩提分是通于小乘的,大乘法也有三十七菩提分,主要是六或十波罗蜜多,种种三摩地,陀罗尼,一切修行法门;为了圆满究竟的大菩提,所以这所修的,都是菩提分所摄的。十地经等说‘十地菩萨修十波罗蜜多’,就是此义。在还没证悟以前,也是修菩提分的。依大乘经说:证悟以后,才是真正的波罗蜜多;证悟以前,叫远波罗蜜多,相似波罗蜜多,因为都是有漏的,还不能与法性相应的。证悟以后,无漏的,与法性相应的行,才是真正的菩提分所摄。依上来所说,可说依处是资粮位,抉择是加行位,触证是见道位,随念是修道位。

    (6)到达自性悟达彼自性,谓真如无垢,一切唯真如;显现彼即是,转依圆成实。

    这五句,最后“悟”入到“达彼自性”,就是成佛的究竟位。悟是或浅或深的,这里所说的悟,是成佛时的彻悟通达。自性,与平常所说无自性不同,这是胜义自性,是智慧所体悟的究竟真实。自性,或译本性,是本来如是的体性。众生、凡夫所见到的一切法,直觉到是这样的,以为这是一切法的真相,不知这是虚妄分别所现,如执为真实如此,那是颠倒的,错误的自性。这种妄执自性,是毕竟不可得的;遍计所执自性,非彻底破除不可的。一切虚妄执著所显的一切法本性,禅宗称之为本来面目的,是一切法的如实相,也名为自性,就是胜义自性。

    证悟通达一切法的自性,就是“真如无垢”,就是离染的真如。世俗学者,有些学佛者,对于真如自性,每想像为万有以外的,或万有之内的本体,意解为一实体。佛法所说的自性,是从一一法的自性,推究到、体悟到一一法的本体,这就是胜义自性。所以胜义自性,不是在一切法以外的,也不是在一切法内部或底里,另有一微妙不可思议的自性,而是一一法的真相。如眼识有眼识自性,耳识有耳识自性,,依世俗所见的不同特性而立。现象界的一一自性,都是唯心所现的,观一切法虚妄,通达一一法无所得,体悟一切法(胜义);从一一法上推究到究竟处,超越了能取、所取,能诠、所诠,到达的胜义,是一一法的本性,胜义法性的体悟,名为‘自内所证’,就是内证的一切法性,而不是在一一法外的什么。观一一法不可得,一切法相都不见了,称此自内所证的为‘真如’(法性),因为虚妄相没有了,一切法无二无别,平等平等,所以名为真如。这不能想为万法以外或万法以内有个实体,再从这个生起一切;佛法是不说从自性生起一切的。无论唯识或中观,但说一切法真如、法性,无二无别,却不能想像为一,因多与一,都是相对的,没有差别的多,一也不可说。佛法中常说不二、无二,怕众生听了会误解,所以很少是一的。

    真如是一一法本性,众生为什么不得悟入?众生在生死中,虚妄分别,烦恼、业、苦,流转不息。真如没有离一切法,因无始以来为无明所蒙蔽,如明镜面有灰尘在;或如虚空本来明净,而现有乌云一样,所见的虽还是虚空,但不见明净的,而是那么阴沉沉地晦暗,所以经说‘客尘所染’,这就是有垢。其实,真如不会有垢的,可是众生有垢,为客尘所障,妄相现而真相不现罢了!为无明所障,名世俗谛。在梵文里,世俗有覆蔽的意义,所以说:‘无明覆真故世俗’。

    当真见道时,一切虚妄相不现前,体证到一切法清净真如,但杂染没有消尽,出观时种种虚妄相又现。经修道位修习,虚妄渐渐消融,渐渐转化,到二障永尽,杂染彻底消失,名为最清净法界,也就是真如显现了最极清净,这才是真如无垢,唯识学或称为‘出障圆明’,离杂染障碍,显出真如的究竟清净,也就是圆显一切法的本性──胜义自性。究竟到达佛位,也就是悟达彼自性。在佛的境界中,一切法都是真如现前,所以说“一切唯真如”,再没有虚妄分别相了。虚妄分别尽净了,圆满“显现彼”真如,这就是“转依圆成实”。

    转依与圆成实,在唯识学中,是重要的术语。一、转依,向来说有二种依:一、持种依:阿赖耶识为杂染清净种子依,为染净法所依。无始以来有虚妄杂染种子,显现虚妄生死,生死不已,又由清净种子,引起圣道,舍染得净。转无始来的虚妄杂染为真实清净,都以阿赖耶识为依,这是约持种依说。二、迷悟依,迷是迷了这个,悟是悟了这个,这就是真如、法性,真如有垢而成为迷妄,真如无垢而成为清净,真如为迷悟依。约本论说,转依圆成实,是约迷悟依说的。

    转依所显的,是圆成实性。圆成实的意义是:圆是圆满,圆满是无欠无余,不增不减。成是成就,与一般造作所成的成不同,与中国所说‘成者自成也’的意义一样。实是真实,离虚妄名实。在唯识学的三性中,第三名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在唯识学中,略有二种解说:一、圆成实是毕竟空性,法性,真如,约理性说,而佛果所有的无边功德等,不属圆成实性,它名为清净依他起性。唐玄奘所译唯识,多取此义。二、如阿毗达摩大乘经、摄大乘论等,圆成实有四种,即四种清净。依四清净说,佛果的一切清净功德,属于圆成实性。也就是佛的果德,一切是真如,圆成实所显。

    以上法与法性,都以六相来分别解说,以下特说转依圆成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