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特详转依别彰大乘义
    2.特详转依别彰大乘义

    2.1法说

    将转依特别提出来详细说明。这是著重于大乘的,从证悟真如,初地菩萨以上,到成佛的转依。法性的意义,虽是重于大乘的,如但约证悟法性来说,也通于二乘的果证。

    2.11总标由十相悟入,转依为无上:入性、物、数取,别、所为、依住,作意及加行,过患并功德。

    先总标,转依的悟入,有十种相,为悟入转依无上方便。十相中,第一相“入性”,入是悟入,入自性就是悟入自性。第二相入“物”,悟入的对象。第三相入“数取”,梵语补特伽罗,译义为数取趣,是众生的别名。众生为什么又叫数取趣呢?因为每一众生,都是无始生死以来,在人、天等五趣中,不断的生了又生。数是数数,是一次又一次的意思;不断的受取五趣,所以名数取趣。通俗的说,不但是五趣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佛圣者,也名数取趣。所以入数取,说明这转依是属于谁的。第四相入“别”,别是差别,殊胜的意义。第五相入“所为”,明为什么要悟入转依。第六相入“依住”,明转依依住,这一科最重要,是说般若无分别智。第七相入“作意”,是悟入的作意修习。第八相入“加行”,悟入的加行。第九相入“过患”,如不立转依,有什么过失。第十相入“功德”,安立转依,有什么利益。总标十相,以下再一相一相的详说。

    2.12别释

    2.121悟入自性其悟入自性:谓客尘诸垢,及与真如性;不现及现义,即无垢真如。

    悟入,如上说‘悟达彼自性’,悟入的自性究竟是怎么样的?上文说过,自性是真如、法性,但是要说明法性、真如的转依,先从二方面来说,“谓客尘诸垢,及与真如性”,一方面为客尘,一方面是真如性。不虚妄为真,如如无别为如。法性是法的本性,是本来如此的。本来如此,所以真如、法性,是超越了时间观念的,但一般说起来,总是从时间观念去想,本性被看作从过去以来,一向如此,于是问题丛生了!真如,法性,是超脱一切名言、时空,没有杂染与非杂染的,对生死杂染说,名为清净。

    另一方面是诸垢,种种杂染不净的诸垢,也名客尘。尘是染污的,无始以来所有的染污。约心说,是虚妄分别心,是妄识相应的种种烦恼。如约心所现所取来说,是似现的错乱相,执著种种实有性。为什么叫客?真如法性是清净的,一向清净的;杂染、诸垢、无明,也是无始以来就有的。一向有真如,一向有无明,简直不能说谁前谁后,谁主谁客。可是虚妄杂染,可以因修行而灭去,消融而不再存在,所以染污的,如烦恼、戏论相等,称之为客。如客人在此住几天就走了,他终于要离开的,主人却一直住在此地。所以客尘,不过形容可以取消的;对真如本净,而名诸垢为客尘。

    可是,如从时间上去说,还是先有真如?先有无明?还是同时而有?如同时而有,为什么有主客之分?假使说先有无明,后有真如,那真如不成其为真如,起初没有而后来才有,这是不符真如定义的。如先有真如,后有无明,这过失就大了,这是不能成立的!既然先有真如本净,为什么后来又起无明呢?有的说,真如本净,由于一念不觉,一动念而有无明。试问:有了无明才一念不觉呢?一念不觉才有无明呢?没有无明,为什么会一念不觉呢?假使真如本来清净,后来会忽然而有无明,那大家不用修行,因为修行是没有用的。你就是修到了成佛,完全清净了,说不定忽然一念,垢染又起来了。所以说先有真如,后有无明,这都是从时间观念去说本性,说客尘,这才陷入理窟,无法自拔。佛是从现实身心出发的,只说无明是无始以来如此的;由于无明等垢染可以除灭,不是永久如此的,所以称之为客。诸垢名为客尘,依唯识说,客尘是虚妄分别心,妄心所现能取、所取自性,种种执著所起种种烦恼。

    “不现及现义”:在凡夫的众生位上,客尘显现,真如不显现;没有证悟以前,真如是从来不显现的。真如性不现,所以客尘现虚妄分别,能取、所取,修行就是要使客尘不现,真如性现前,把它倒转过来,向来显现的不现,向来不现的现在显现。不过,在修道的过程中,是进进退退的,最后才到达究竟的清净的。真见道时,一切相不现,真如法性现前了,但客尘没有尽,执障与习气都还在,所以一出见道,虚妄分别,能取、所取杂染,又起来了。这样的不断修习,真如法性时时现前;到八地菩萨,自利方面,无相无功用,纯清净心,但还没有纯净,究竟清净真如显现,要到佛位,一切客尘永不现了,这才是“无垢真如”──离垢真如。真如是如是如是,没有变异,本来清净的,在众生位上也不受垢染,如真如受垢,也不成其为真如了。真如本净,但因众生虚妄显现,没有显出清净法性,不显并没有失却;到成佛,一切杂染销融,法性究竟现前,名离垢真如。古代禅师这样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真如性是不会污染的,但要经修证而显出,所以要有修有证(约真如本如是说,也可说无修无证)。悟入自性是无垢真如,是转依的胜义自性;或约唯识说,名为无垢识。

    2.122悟入物体谓共器界识,真如性转依;及契经法界,真如性转依;并诸非所共,有情界内识,真如性转依。

    转依,依什么而转化?如上文说,生死法为所依,是共所依,不共所依。涅槃法性为依处,是一切法、一切经等。转依,是依这种种的物体,转显真如清净。

    平常说:唯识宗‘转八识成四智’。众生有八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都是有漏的。等到究竟成佛,八识都转成四种智: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转末那识成平等性智,转意识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转有漏识,成无漏智,就是转依。然唯识宗所说转依,不一定依八识说,如庄严大乘经论,从种种方面说转依:众生有种种方面的虚妄杂染,都可依之而说转依,如我们有贪欲,转依了成什么;有烦恼,有五根,有器界,转依了成什么。总之众生所有一切,都转化为究竟清净。

    本论所说转依,是依上文所说而立的。上面说:‘诸于何流转,说彼为所依’,所依是器世界与有情界。器界是共的,就是山、河、大地等。有情界有共与不共:托胎生、名言、摄受、治罚、饶益、违害、功德、过失──八事,众生与众生间是有彼此展转相互关系的是共。有情界的依、了别、苦、乐、业、死、生、系缚、解脱──九事,是不共。器世界与有情界,是生死流转所依,现在就依此来说转依。

    “谓共器界识,真如性转依”:器世界是共的,虚妄杂染共相识所现。依此说转依,就是转杂染世界为清净世界,就是净土。世亲菩萨的净土论,是无量寿佛的优波提舍,说到佛的清净土,是第一义境界,胜义的境界,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真如性。众生器世界,是虚妄分别所现,到转依时,就是真如性显现。清净佛土的无边清净庄严,一一以真如性为体;虚妄不现而真如性显现,名真如性转依。

    本论所说转依,分为三类:一是共器世界识;有情界有共,有不共,总为三类。有情界的共,是托胎生等八事,其中名言是极重要的。因为人与人间,以名言──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彼此间心意相通,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如来救度众生,主要依于说法。佛与众生发生关系,虽也有现神通的,但主要是说法。佛所说的法,把他结集下来,就是经(律的根本,也是名为经的),所以说:“及契经法界,真如性转依”。梵语修多罗,译义为契经,因为佛所说法,一方面契合真理,一方面契合众生的根性,契机、契理,所以译为契经。现在要问:契经是妄还是真呢?众生听闻、了解、忆持、思考,只是名言,名言是虚妄所现,那末佛怎么能以虚妄分别所现的语言文字,化我们趣向真如呢?众生的名言,是虚妄分别所现的,能取、所取,能诠、所诠,听闻佛所说的,虽还是能诠、所诠,但有一不同,佛所说的契经,是属于法界等流的。法界的意义很多,这里是圣法之因。一切圣法、圣道,因此,依此而生起,所以名为法界,界就是因义。法界是真如异名,与真如相应,才有无漏圣法,所以又名为法界。佛说的一切经法,是法界等流。这是说,佛证悟了清净真如──法界,悲愿薰心,起方便善巧,将自己所修,所证得的说出来。佛为众生方便开示,演说,是从证悟法界而来的,称法界性,平等流出,所以叫法界等流。我们从佛闻法,所以能够发心,修行,解脱生死,成佛,转虚妄而显真如,都因为佛说是法界等流而有可能的。佛的言教,在我们听起来,不外乎语言文字,能诠、所诠,也不外乎虚妄分别,但从佛说的内容说,有众生生死虚妄所没有的成分,这是证悟了真如,以善巧方便宣说,有著导迷启悟,转妄成真的作用。

    譬如说:日月潭怎样好,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也不想去观赏。有人去了日月潭,照了好多风景片,拿来给我们看,这当然不是真实的日月潭。可是从所摄的照片,使我们了解日月潭是如何的,而引起去日月潭旅行的动机,我们依那人告诉我们的路线,就可以发心前往,到达日月潭。这样,佛证悟了平等法界,真如法界是离言不可说的,但佛有慈悲方便,从自证法界流出言教。在佛来说,这是真如性显现,不过到众生心中,成为一般的语言文字。佛经与世界所有的各种学术,有什么不同?佛是从证悟真理而宣扬出来,有引导众生,转迷向悟的功能。听到了法界等流的契经,就在众生虚妄识中,薰习成一种出世的种子,名为闻薰习,成为出世心的种子。闻而思,思而修,出世种子力愈来愈强,终于引发现行的无漏智慧现前。契经是语言文字,不离虚妄分别,却可以破名言,使这虚妄分别转化。依法界等流的契经而闻思修习,等到究竟成佛,这是‘契经法界,真如性转依’。佛的言教,在圆成实性四种清净中,名生此境清净。经典的法义,能生起无二智慧等,为智慧的境,虽是名言,而属于清净法──圆成实性。

    “并诸非所共,有情界内识,真如性转依”。有情界的不共,是依、了别、苦、乐、业、死、生,等等九事。不共的有情界,以有情的内识为主,如依、了别等。依或是五根,或是阿赖耶识;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末那识、阿赖耶识,与眼、耳等六识,这种种能取的识转,转显真如性,都是圆成实性。

    2.123悟入数取趣初二谓诸佛,及诸菩萨众,真如性转依;后亦通声闻,及诸独觉者。

    第三相悟入数取趣,是说转依的是些什么人。通俗的说,约修行得转依的有情来分别:初二是上面三类转依中,共器界识,及契经法界的转依;这是“诸佛”与诸大“菩萨众”的真如性转依。上面说过,证得涅槃的,有三乘差别。声闻与缘觉圣者,是没有净土的;净土是佛菩萨乘的特法。二乘人的修行,著重在断烦恼,得解脱,专于自己身心的义利,不大注意外界,也没有要使外界清净的动机,所以不发愿,功德少,到了证得声闻、缘觉的圣果,是没有净土的。释迦佛在世的时候,诸大阿罗汉所见的世界,是杂染的秽土,如维摩诘经里,舍利弗尊者说:他所见到的,释迦牟尼佛的国土,秽恶充满,种种荆棘土石,是不清净的;与凡夫所见到的一样,所以二乘是没有净土的。但诸佛与菩萨,有器世界转依,就有净土。佛有究竟净土,这是不用说的。菩萨到了初地以上,也有一分净土,因为到了初地菩萨,是已经证悟真如法性了,无分别智现前;断除一分不净,能见到佛的他受用净土。在佛方面,是他受用净土;在菩萨方面,是菩萨自身的庄严清净土。所以共器界识,转杂染世界为净土的,是佛与菩萨(那样的数取趣)。‘契经法界’的真如性转依,也是佛菩萨的。佛与菩萨,都证悟了法界,方便流布的语言文字,在佛菩萨的觉悟境界,是法界等流,圆成实为性,所以也是真如性转依。在声闻、独觉乘,这些语言文字,终究是虚妄世俗法;所以契经的真如性转依,也是属于佛与菩萨的。

    “后亦通声闻,及诸独觉者”。在三类转依的后一种,就是‘有情界内识,真如性转依’。这是说,可通于声闻、独觉,当然佛菩萨也在其内。声闻、独觉,可以说内识得到了转依的。声闻与独觉,能解脱生死,有这真正的般若现前,依唯识宗说:声闻与独觉,有生空智,通达我空真如,生空无漏智现前,有漏识不起,悟入法性。我们的心识,圆满转依,真如性显现,声闻、缘觉,是达不到的,但声闻与缘觉,未入涅槃以前,有清净无漏智慧现前,悟入法性,有转依的意义。等到入般涅槃,有漏身心永灭,所以生死究竟解脱,证涅槃是(生空)真如性显现,所以有情界内识的真如性转依,声闻、独觉,也是能得到的。如声闻与独觉,不能得到内识界的真如转依,那怎么能了生死?解脱成涅槃?声闻、独觉,是通于这一分涅槃的,所以华严经十地品说:八地菩萨时,依无分别智,证得无分别法性,也是声闻、独觉所能契入的。

    2.124悟入差别悟入差别者:谓诸佛菩萨,严净土差别,及得智法身,报身并化身,能普见、教授,自在成差别。

    “悟入差别”,是转依的差别。声闻有转依,独觉也有转依,佛菩萨也有转依;菩萨是分证,佛是圆证,佛菩萨所证的转依,比二乘有什么差别?差别,是佛菩萨与二乘不同;差别可译为殊胜,有特殊超胜的意思。悟入差别,是说佛菩萨的转依,与二乘不同,比二乘的转依殊胜得多。佛菩萨转依,有那些不共二乘呢?一、“谓诸佛菩萨,严净土差别”:佛菩萨净土的庄严,胜过了小乘,这已在上面说过了。二、“及得智法身,报身并化身”:究竟转依的佛果,有法身、报身、化身三身(菩萨分得),这是与二乘完全不同的。依此三身而起妙用:能普见,教授,自在,显出大乘转依胜过了二乘。

    平常说佛具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唯识宗更严密的分别,分报身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所以成四身,不过三身是一般大乘经的通义。本论称法身为智法身,经说法身的意义不一,如但约法性为法身,那是一切众生本来如此的,也可说人人成就法身的。法身是无彼无此,无差别性,不但佛与佛可共证,一切众生都可说有这法身。佛(菩萨)圆证的法身,是以无分别智证悟显现了法性。清净法性圆满显现,是智慧圆证所能得的,就是无垢真如,所以称为智法身。经说:‘如如,如如智,名为法身’,就是这样的法身。约法身无差别,与一切众生不二,这是如如义;但佛法身是以智而圆满体现的,非众生所有,所以佛法身名为智法身。

    报身,约佛来说:菩萨初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积集广大资粮,六波罗蜜多,四摄,三昧门,陀罗尼门,修习到究竟圆满,名为佛。佛是无边清净功德所庄严的,是菩萨发心修行所成就的。约这一意义说,名为报身,报是修所成的,是修得的果报。报身约功德圆满成就说,所以名圆满报身。佛的圆满报身,约佛说,是修行圆满,佛自受用甚深法乐,名自受用身。但在初地到十地菩萨所见到的佛身,教授甚深法,菩萨从佛而受用法乐,所以又名他受用身。

    化身,是适应众生而起的种种变化身。出现于娑婆秽土的释迦牟尼佛,在大乘法中,属于化身。不过化身不一定这样,名为随类化身。应以什么身化度,佛就化现什么身。所以所化的身相,不一定是比丘相,不一定是佛相;救度你,化导你,现起各样的身相出来,受化者也不一定知道是佛。如人在种种危险急难时,在黑暗中因遇到光明而脱险,这光明可能也是佛所化的。有佛化丈六身,如释迦佛那样,是凡夫,或小乘根性成熟所见的化身。如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虽还没有证悟,不见佛报身,但功德广大,所见的化身,现天人相,身体高大,或如须弥山。所以化身中,是种种不同的。

    佛的三身,与心识的转依有关。阿赖耶识转依,就是法身。意识转依,妙观察智成身,是报身。化身起种种利他事业,是转前五识,名成所作事智所现。古代唯识学,也多少有不同的分别。以内识界转依成智,名智法身、报身、化身。三身的差别殊胜,是二乘所没有的。

    依三身而起妙用来说:

    一、“能普见”,是智法身的作用。普见的意义是:遍一切处,遍一切事,遍一切法,刹那刹那间,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普见也可说普现,念念顿现一切,这是智法身的妙用。约转识成智说,这就是大圆镜智,如大圆镜内,一切一切都影现出来。

    二、“教授”,是报身的妙用。佛成报身,在清净净土中,教化十地菩萨,所以八识规矩颂说:‘十地菩萨所被机’。十地菩萨能见报身佛,报身佛为十地菩萨说法,教授十地菩萨。佛教授菩萨甚深法,所以菩萨能领受甚深法乐。

    三、“得自在”,化身妙用。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应现什么身就现什么身,应说什么法就说什么法,一切自在,作种种利济事业,是化身的妙用。

    这样,得智法身,能普见一切;得报身,能教授十地大菩萨;得化身,能起种种自在事业。佛(菩萨得一分)与二乘的转依,是完全不同,显出佛菩萨转依的殊胜。

    2.125悟入所为悟入所为者:谓宿愿差别;宣说大乘法,即所缘差别;十地加行别。

    “所为”,是菩萨修行,到能得究竟转依,在进修过程中的所作所为。这是与二乘所为不同的,主要有三种差别:一、宿愿差别;二、所缘差别;三、地加行差别。

    “宿愿差别”:菩萨最初发心时所立的菩提大愿,与二乘不同。宿愿,经中或称本愿。初发心所发的大愿,简单的说,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体的说,菩萨发愿,要求得究竟圆满的佛道,要度尽一切众生。或说:要庄严一切国土,见一切佛,听一切佛说法,修学一切法门,利益一切众生,圆满佛所有的一切功德:一切都是遍法界的一切一切。这样的宿愿,与二乘完全不同。二乘专为己利,急求解脱生死,不为众生著想,从没有成就一切功德的希望。二乘的发心,但求己利,与菩萨初愿不同,是宿愿差别。

    “所缘差别”:二乘听佛说法,少闻为足,不求佛说的无量法门。闻法少,思惟、修习也少,闻、思、修慧的所缘法义,都是狭少的。菩萨遍学一切法,遍观一切法,所谓无量法门誓愿学。听闻,思惟,修习,依一切法为所缘境,这是菩萨的所缘差别。

    “加行差别”:上面说到的加行道,是真见道以前的,暖、顶、忍、世第一法,名为四加行,这是狭义的加行;约广义说,从菩萨发心起,所有一切修行,都可名为加行。不过,这里所说加行,专约十地菩萨所修的加行。声闻、独觉所修的是戒、定、慧──三无漏学,这戒、定、慧学,也不是圆满的。菩萨的加行广大,自初地到十地菩萨,修十波罗蜜多:初地修布施波罗蜜多圆满,二地修持戒波罗蜜多圆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从方便智别出的,是方便、愿、力、智波罗蜜多。菩萨在十地所修的加行,一切都究竟圆满,显出大乘加行的特胜。悟入所为的三差别,也可说是愿大、境大、加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