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的理论虽然是无量无边,总括起来,不出境、行、果三个阶段,所谓明唯识“境”、修唯识“行”、证唯识“果”是也。
《成唯识论》虽有十卷,其根本即世亲菩萨之《唯识三十颂》。前廿四颂明唯识“相”,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总为说“唯识境”。后五颂明唯识“位”,可分为二:前四颂说“唯识行”,最后一颂说“唯识果”。可见成《唯识论》,鸿文虽有十卷,其理论之程序乃明唯识之境、行、果而已。
湘武岗唐大圆居上,曾把“唯识”的道理用三个字一句的四句颂,一共造了八十五颂,叫做《唯识三字经》,文简意深,余即依此而为初学讲解。
唯识的道理虽然无量,如果把它综括起来,不出五位,所谓:(1)自性唯识,(2)相应唯识,(3)所变唯识,(4)分位唯识,(5)实性唯识。若依次第排起来,就是:(1)心王,(2)心所有,(3)色,(4)不相应行,(5)无为。即所谓“五位唯识”、“五位百法”是也。颂云:“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种不相应,六种无为成百法。”我们应知道,佛教所说的“唯识论”和西学所讲的“唯心论”是大大不同。西学唯心论不过是单单讲的“前六识”的一部分,唯识不但是讲“八识心王”,还讲到了“心所法”、“色法”、“不相应法”以及“无为法”。总括来说“在识非无,离识非有”,这就是“唯”字的意义――但遮外境,不遣相应。现在把《三字经》的正文依次讲解。
【人之初性无记非善恶名藏识】
在五位唯识之中现在先讲“心王”,心王之中先讲“第八识”。这第八识有三个名,合我们凡圣分位上有三种位:(1)“阿赖耶识”,叫做“我爱执藏现行位”。(2)“毗播迦识”,叫做“善恶业果位”。(3)“阿陀那识”,叫做“相续执持位”。不过这三位的范围广狭不同,第一位最狭,单是凡夫有,不通圣人。第三位最广,从凡夫至佛果皆有。第二位处中,除佛以外,凡夫、二乘、菩萨皆有。列表以说明之:
现在先讲第一位:印度梵语叫做“阿赖耶”,翻成中国话,叫做“藏”,具有三个意义――一为能藏,二为所藏,三为执藏。
怎样叫做“能藏”呢?这能藏的“藏”是“含藏”义。就是说,这阿赖耶识里面含藏了许多“种子”;无论是有漏法、无漏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善法、恶法,只要能够生出现行果法的东西来,都是“种子”。没有那一样“种子”,不是藏在“阿赖耶识”里面;因为它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所以叫做“能藏”。这能藏的名称是对种子说的,即是持种义。
怎样叫做“所藏”呢?这所藏的“藏”是要“覆藏”义,不是“含藏”义。这个意义我们研究唯识的人不能不注意一下,因为“含”是“包含”,“覆”是“盖覆”,是“遮覆隐没”的意思。就是说,这“阿赖耶识”被“前七识”现行杂染法所熏习,如人之衣服被香臭所熏,那末,香臭是“能熏”,衣服是“所熏”。“阿赖耶识”被“前七识”所熏,所以前七识是“能熏”的,阿赖耶识是“被熏”的;前七识为“能覆”,阿赖耶识是“所覆”,这是“所藏”的意义。
怎样叫做“执藏”呢?这是简单的称呼,应当叫做“我爱执藏”。这是因为“第七末那识”的“见分”相应的我爱心所妄执“阿赖耶识”的“见分”,以为它是“常”,是“遍”,是“一”,是“主宰”,妄执为“我”,对于阿赖耶识妄生贪爱。“第七识”为“能执”,“阿赖耶识”是“被执”,所以叫做“我爱执藏”,这我爱执藏的名词是对第七识被它所执而说的。
这三个藏的意义可譬如一个“妇女”对她的儿子说,她是叫做“母”;对她的母亲说,她是叫做“女”;若对她的丈夫说,她就叫做“妻子”了。其实名称虽有三个,而“本体”是没有两样啊。“阿赖耶识”对种子说,叫做“能藏”;对前七识说,叫做“所藏”;若是对第七识说,那就叫做“执藏”了。约义有三名,约体是一个,图示如左:
上面已经把第四句“名藏识”说明了,现在再谈其“唯识的性质”是怎样:它的性质不是单偏于“善”,也不是单偏于“恶”,是不善不恶的中庸性,在佛学的术语上叫做“无记”。无记的意思就是“无所记别”,不能记它是“纯善”,亦不能记它是“纯恶”。因为它在“因地”时候,善、恶都有熏习,所以不能偏记是那一种,要知道这个道理,和孟子所主张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大大不同啊。孟子所说的“性”是“本性”,和佛教所说的“佛性”是一样,都是属于“善”的,并不曾冲突。现在唯识家所说的“性”是“习性”,这习性是可以熏习“为善”,亦可以熏习“为恶”,可见是“无记”的“习性”,也正如告子用的譬喻说“如水可以使它东西两流”的。因此就知道,我们最初来母亲肚子里投胎的时候,它的“习性”不是“纯善”,也不是“纯恶”,是善恶夹杂的东西,所以“藏识”的性质是“无记”的
【一切种皆摄藏万法本善恶详】
在佛教唯识学上说:宇宙万有一切“现行”的“果法”,都有各各不同的“种子”;这许许多多的“种子”藏在什么地方呢,统统都收摄藏在这“阿赖耶识”里面。因此,我们就知道,这“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就是宇宙万有事事物物的根本啊。这“阿赖耶识”本体的“性质”是属于非“善”非“恶”的“无记性”,但是,里面所藏的“种子”却是善恶分明,详详细细、清清楚楚,一点也不会紊乱的。
【种发动名现行七转识依止生】
藏在“阿赖耶识”里面各各不同的“种子”,如果一遇到机缘时,就从里面击发动作起来。例如“阿赖耶识”藏的是推广佛教教育信念的善种子,遇到机缘就会发动去进行,这就是种子“现出行为”。又如教婴儿学叫“妈妈”,此妈妈语音的印象落入婴儿的“阿赖耶识”,然后婴儿自己会叫“妈妈”了,这也是种子发动“现出行为”的浅例。故“现行”是仗“因”托“缘”而生的,如果是心王的种子,遇缘就现出心王的行为;若是心所的种子,遇缘就现出心所的行为,其余约色法也是这样。
第八的“阿赖耶识”叫做“根本识”,前七种识都叫做“转识”。因为前七种识的“现行”都是从第八“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转生起来的。并且前六识缘“境界”的时候,都是常常转换的,或“善”或“恶”或“无记”,不是恒常专注一境。所以这前七识的“种子”都是依托止宿在第八识里面,也都是从第八识所藏的“种子”生起来的。
【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味萌】
现在来谈谈前七个识吧。第一是“眼识”,它是内依“眼根”,外缘显、形、美、丑等“色尘”,在根和尘中间发生了一种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眼识”。
第二是“耳识”,它是内依“耳根”,外缘执、受、动、静等“声尘”,在根和尘中间发生了一种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耳识”。
第三是“鼻识”,它是内依“鼻根”,外缘香、臭、好、恶等“香尘”,在根和尘中间发生了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鼻识”。
第四是“舌识”:它是内依“舌根”,外缘甜、苦、辛、酸等“味尘”,在根和尘中间发生了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舌识”。
【身感触意知法此六识根尘挟】
第五是“身识”,它是内依“身根”,外缘冷、暖、痛、痒等“触尘”,中间发生了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身识”。
第六是“意识”,它是内依“第七识”的“意根”,所缘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之“法尘”(影像),中间发生了分别的作用,这就叫做“意识”。
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即“前五识”所依的是“色法”,五种“净色根”。“第六意识”所依的是“心法”,是以“第七末那识”为根啊。
“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挟”就是这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而中间挟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萌”就是“生”的意思。
【尘为境根能助十八界种各殊】
六尘是六识“所缘”之“境”,六根能够助生“六识”。但六根不过是六识的“增上缘”,其实六根有六根的“种子”、六尘有六尘的“种子”,而六识也有六识的“种子”。这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种子”是各各不同的,切切不可把六根的“色法”,当做六识“心法”的种子,那是大错特错的。图示如前。
【第七识亦意根名末那我执深】
“第七识”梵语叫做“末那”,中国话叫做“意”。它的解释叫做“思量”,“思”是“思虑”,“量”是“量度”。然而八个识都有思量,为甚么单以第七识叫做“思量”呢?这是要加恒、审两个字来简别,“恒”是“恒常”,“审”是“审察”。列表以说明之:
“第七识”对自己的本身叫做“识”,若对“第六识”说,它又叫做“根”。因为“第七识”叫做“意”,“第六识”叫做“意识”――意思就是“意根之识”,所以第六识叫做“意识”。“第七识”是“持业”得名,意即识,如“藏识”。“第六识”是“依主”得名,意之识,如“眼识”。这是六、七两个识,同中还有不同的地方。
第七识本来有十八个心所,但是它最贴身的就是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我痴”的意思是“无明”,计有二种――(1)相应无明,(2)不共无明。“相应无明”是同贪、瞋等相应,同时起的。“不共无明”是同贪、瞋等不相应孤独起的,所以又分为两种:①独行不共无明,②恒行不共无明。“独行不共”是同十种“小随烦恼”各别而起,与“前六识”相应的。“恒行不共”是唯有同“第七识”相应,“前六识”是没有的。然而为甚么叫做“恒行”呢?“恒”是“恒常”,“行”是“现行”,因为同第七识相应的“无明”,无论你前六识是作善,作恶,乃至无记,它的“无明”都是“恒常现行”的;所以前六识有时虽然布施,持戒,作种种善事,但还不能忘相,起种种“我执”,这就是受了第七识的“恒行不共无明”的影响。我们平常说要破除“无明”,就是这个“恒行不共无明”。因为恒行不共无明一破除了,其余同前六识相应的“不恒行无明”以及“独行不共无明”自然会消灭。同前六识相应的“无明”为甚么叫它是“不恒行”呢?因为前六识是善、恶、无记三性互起,前六识若是正在布施,持戒,行种种善事的时候,那时“无明”当然不起,因有间断,所以叫做“不恒行”。但是,第七识的“无明”就不是这样守规矩了,所以叫做“恒行”,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的留心。
第七识因为有了“我痴”,所以就会生出“我见”及“我慢”同“我爱”,因为第七识戴了“无明见分”的眼镜去观察第八识的“见分”。本来不是一,它误认是“一”,本来不是常,它误认是“常”;本来不是遍,它误认是“遍”;本来不是“主宰”,它误认为有“主宰”。所以在“痴、见、慢、爱”每一个字上加一个“我”字,也就是这个意思。“我执”就是“我见”,因为有了“妄见”,故以非为是,执无为有,这种“我执”是根深蒂固,很难拔出的,所以叫做“深”。
【第八识阿赖耶能所藏我爱者】
“第八识”梵语叫做“阿赖耶”,中国话叫做“藏”。约能藏一切法的“种子”方面说,即为“能藏”;约受前七识的“现行法”熏染方面说,即为“所藏”;约被七识执着为“我”的方面说,即为“我爱执藏”。一名三义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然阿赖耶的三藏要义重在“我爱执藏”,而凡夫所以为凡夫者亦在此。
【八为王各自在号心王能主宰】
前面这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因为这八个识都是主人,各各能够独立自由自在去缘境界,所以称呼他们是“心王”,这是因为它们各各都有“主权”和“宰判”的功能。下面就是说这些“心王”还有许多臣属,叫做“心所”。
【王相应有心所五十一种类伙】
“心所”又名“心所有法”,说明白一点,就是心王所有的东西。这“心所法”为甚么又要叫做“相应”呢?这是因为各各同自己的“心王”共依一样的“根”,同缘一样的“境”,与心王工作同时,自己不能自由,要系属心王,所以叫做“同心王相应”。那心所总共有五十一个,计分为六位:(1)遍行,(2)别境,(3)善,(4)根本烦恼,(5)随烦恼,(6)不定。列表说明如左:
【初遍行有五支触作意受想思】
在六位心所之中“遍行”是居第一位,所以叫做“初”。这“遍行”一共有五个心所:
(1)触:什么叫做“触”呢?“触”是“接触”,就是说,这触心所能够令“根”同“境”两相接触起来,中间会发生“了别前境”的作用,这是“触心所”的功用;又因根、境、识三法和合之后,才会得到“触”的结果。
(2)作意:什么叫做“作意”呢?“作意”即是“注意”与“留意”。例如“眠根”同一种“色境”接触了之后,要认识清楚,非要很“注意”一下不可,不然的话,就会变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了,这是作意在接触了之后的功用。但有的时候作意在“触心所”前面,这是“警觉心种”为性。意思就是说,作意的能力能够令其余的“心王”和“心所”都发动,这是作意在“触心所”之前另一种功用。
(3)受:什么叫做“受”呢?“受”是“领纳”,例如根和境“接触”过之后,又经过一番“注意”。这眼识“领纳”色境,耳识“领纳”声境,……乃至意识“领纳”法境,这是当然的事啊。
(4)想:甚么叫做“想”呢?“想”是“想像”。且看它造字的形象,上面是个“相”字,下面是个“心”字。意思即是“前五识”分别过“五尘”的境界之后,这“想心所”就在那儿刻划它的“影像”,这就是“想心所”的功用。
(5)思:什么叫做“思”呢?“思”是“思虑”,就是在“心内动作”的行为。它的魄力最大,它能令“心王”和“其余的心所”去作善或去作恶,好危险啊!我们对于这“思心所”的行动真要时时刻刻检点它,如果一下子不留意,就会堕落到无底坑里,不可收拾的地步哩。
上面这“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心所为什么叫做“遍行”呢?“遍”是“普遍”,“行”是“行动”,就是说这“五个心所”在“八识心王”、“三界九地”、“善恶无记”,乃至“过现未来”,都不能离开它们这五个心所。如左表说明之:
【次别境亦五类欲胜解念定慧】
上面第一位的“遍行”讲过丁,现在再来讲第二位的“别境”,所以叫做“次”。这“别境”一共有五个心所:
(1)欲:什么叫做“欲”呢?“欲”是“欲望”,也就是“希望”。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免不了一个“欲”;对于欢喜的境界欲“含”,不欢喜的境界欲“离”,……乃至希贤希圣,欲成佛果,这都是“欲心所”的功能。
(2)胜解:什么叫做“胜解”呢?“胜”是“殊胜”,“解”是“见解”,就是见解殊胜,也就是深刻的了解。例如学佛的人对于佛学里面的道理,得了深刻的了解,自然而然肯去做许多利人利己的善事,这就是“胜解”的功用。
(3)念:什么叫做“念”呢?“念”是“忆念”。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觉、所知到的事能够“忆念不忘”,这就是“念心所”的功用。
(4)定:什么叫做“定”呢?是“心专志一”。无论做那一件事,如果心不能专一,他的成绩一定不能良好,所以这“定心所”在做事之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古云“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就是“定心所”的功用。
(5)慧:什么叫做“慧”呢?“慧”是“明白拣择”。本来这“慧心所”是属于中庸的无记性,但是,如果同“十一个善心所”相应,那就属于“善慧”,若一是同“二十六个烦恼心所”相应,那就叫做“恶慧”了。还有世间慧、出世慧、有漏慧、无漏慧、小乘慧、大乘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加行慧、根本慧、后得慧这许许多多的差别,我们须要了解得清清楚楚才好。
上面这“欲”、“胜解”、“念”、“定”、“慧”五个心所,为甚么叫做“别境”呢?因为“欲”所缘的是所乐境,“胜解”所缘的是决定境,“念”所缘的是曾习境,“定”所缘的是在“所观境”上专心注一,“慧”是在“所观境”上拣择善恶。因为它们五种是各别缘境,所以叫做“别境”;又因它们不普遍于八识心王,所以不是“遍行”。如左表说明之。
【善心所共十一信为首继惭愧】
我们如果不研究“唯识”,以为作善作恶都是“心”,那里知道作善有“善心所”,作恶有恶心所呢?在唯识学上把“善心所”总计起来,分为十一种:
(1)信:什么叫做“信”呢?“信”是要“信仰”,没有丝毫的狐疑。信宇宙万有具足实事实理,信佛法僧三宝功德甚深广大,信善恶因果的能力甚大。信之本体清净,又能令一切善法清净,如清水珠自净净物,所以佛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对于一个人要知道有善根没有善根,那是要看他有信心没有信心为判断,可见这“信”字的关系何等重大啊!
(2)惭:什么叫做“惭”呢?“惭”是“惭耻”,自己想:我是这样一个有资格的人,更信奉这样一种正大的教,怎样可以做耻不若人的事?这就叫做“惭”。
(3)愧:什么叫做“愧”呢?“愧”是“抱愧”,自己想:如果我做了不道德的事,轻则被人辱骂,重则受法律的处罚,以及丧身失命。由此不敢为非作歹,这就叫做“愧”。所以“惭”是怕对不住自己,“愧”是怕对不住别人,都是“羞耻”为“性”。
【无贪等三根聚勤轻安不放逸】
在“惭”和“愧”之后再来谈谈三种善根,就是“无贪”、“无瞋”、“无痴”。
(4)无贪:什么叫做“无贪”呢?“贪”是“悭贪”。就是对于三界所有的药报以及三界有漏的善因,知道都是无常变坏,有漏不净之物,无所耽着爱恋,故名“无贪”。
(5)无瞋:什么叫做“无瞋”呢?“瞋”是“瞋恚”。就是对于三界所有一切苦果以及所有一切苦具,地狱有刀山剑树及镬汤炉炭之苦,饿鬼有饥渴之苦,畜生有宰割鞭挞劳役之苦,修罗有斗争之苦,总之欲界有“苦苦”色界有“坏苦”,无色界有“行苦”;为度众生,行菩萨道,虽受众苦,而能忍受,故名“无瞋”。
(6)无痴:什么叫做“无痴”呢?“痴”是“愚痴”。无痴就是有智,对一切事理都能明了透澈,毫无错谬,故名“无痴”。一切善法由此三法而生,故名为“根”。
(7)勤:什么叫做“勤”呢?“勤”即“精进”。精而不杂,进而不退,就是对于一切善法努力去修,对于一切恶法努力去断,能够努力修善断恶,故名为“精进”。
(8)轻安:什么叫做“轻安”呢?“轻”是“轻快”,“安”是“安乐”。怎样能够得到轻安呢?那是要断除了贪瞋痴等一切的烦恼粗重。老实说,欲界的众生要得到“轻安”,是很不容易。
(9)不放逸:什么叫做“不放逸”呢?“放”是“放荡”,“逸”是“纵逸”。人若放逸,就是对于贪瞋痴的三毒,不加节制,任性所为,肆无忌惮。不放逸刚刚相反,它是以“三善根”及“精进”为体,有防恶修善的功能,故名为“不放逸”。
【行蕴舍非舍受及不害无瞋有】
(10)行舍:什么叫做“行舍”呢?“行”是“修行”,“舍”是“舍弃”。就是说,修行的人应当舍弃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及法相、非法相。好像行路一样,如果不肯舍弃已进的一步,那末即难再向前一步,怎样能达到你的究竟圆满目的呢?所以“行舍”是属于“善性”,简别不是“受蕴”中的“舍受”,那是“无记性”啊。
(11)不害:什么叫做“不害”呢?“害”是“损害”,例如损害他人的生命以及名誉和财产,这都是因为起了瞋心,而后才会恼害有情。所以要做到“不害”,那便先要“无瞋”。
上面十一种“善心所”讲过了,以下再来谈谈“烦恼心所”。
【根本惑六可辨贪瞋痴慢疑见】
“惑”是“迷惑”,就是“烦恼”的异名。计分两种,一是“根本烦恼”,二是“随烦恼”。“根本烦恼”的心所计有六个:
(1)贪:什么叫做“贪”呢?“贪”是“悭贪”。对于财法不肯惠施于人,和“无贪”相反。
(2)瞋:什么叫做“瞋”呢?“瞋”是“瞋恚”。对于种种逆境不能忍受,和“无瞋”相反。
(3)痴:什么叫做“痴”呢?“痴”是“愚痴”。对于一切事理不能明白,和“无痴”相反。
(4)慢:什么叫做“慢”呢?“慢”是“高慢”,看人家不起。无论是不如我的人或超过我的人,乃至同我程度相等的人,我都是轻慢于他,这就叫做“慢”。
(5)疑:什么叫做“疑”呢?“疑”是“不信”。对于三宝功德、善恶业力乃至世间一切实事实理,不能深信了解,故名为“疑”。
(6)不正见:“见”,不能说它一定是不对的;有“正”有“不正”,现在所说的是“不正见”。什么叫做“不正见”呢?可分为五――①萨迦耶见,②边执见,③邪见,④见取见,⑤戒禁取见。
①萨迦耶见:甚么叫做“萨迦耶见”呢?“萨迦耶”是梵语,华言为“身”或为“我”,合之为“我见”或为“身见”。《广五蕴论》云:“萨”是败坏义,“迦耶”是和合积聚义,意思就是说,这“五蕴”同“四大”的和合积聚之身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而执之为“一”,为“常”,为“遍”,为有一实在之“主宰”,故名为“我见”。
②边执见:什么叫做“边执见”呢?“边”是“边鄙”或“边陋”,就是知见鄙陋。或执此身为“常”,或执此身为“断”;“常”是“恒常”,“断”是“断灭”。执常见者以为人永世世为人,畜永世世为畜,贫贱富贵恒常不变,毫无善恶因果可说。执断见者以为人死一灭永灭,无有生死轮回升沉之事。果然如是,则作善何为?作恶何畏?坏人心术,莫此为甚!故名为“边见”。
③邪见:什么叫做“邪见”呢?就是指我们常有知见不正,甚至毁灭伦常,拨无因果,诽谤圣贤,不信正法,这都叫做“邪见”。
④见取见:甚么叫做“见取见”呢?上面的“见”字就是指前面说的“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着”,就是“执着”的意思;即是对于这种我见、边见、邪见,认为是很对的,是超胜的,是最上的,深在“见”上取着,故又名“非果计果”。例如“无想天”或“非非想天”本来是外道所生的地方,不是正果,他执着以为是出世涅槃的无漏妙果,这就叫做“见取见”。
⑤戒禁取见:甚么叫做“戒禁取见”呢?“戒”就是戒止“杀、盗、淫、妄”之类,“禁”就是禁绝“饮酒、赌博、吸烟”之类。“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很好,为什么反变为“不正见”呢?这是因为他的过患,坏在一个“取”字!“取”即无明“执着”,意思就是说,这种人虽然是持戒守禁,但是坏在他的知见不正,执着过甚。例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或持牛戒,或持狗戒,食草食粪,行种种无益苦行,故又名“非因计因”。本来不是出世的“正因”,他们执着以为是“最上”,是“殊胜”,是“微妙”,这就叫做“戒禁取见”。
以上“贪”、“瞋”、“痴”、“慢”、“疑”、“身”、“边”、“邪”、“见”、“戒”这十种又叫做“十使”。前五名“五钝使”,后五名“五利使”。“钝”如刀背,“利”如刀口。这有两种说法,一是前五较后五造业较“钝”;又,断的时候,要在“修道位”才断,所以叫做“钝”。二是后五较前五造业较“利”;又,断的时候;在“见道位”时就可以顿断,所以叫做“利”。
以上六种“根本烦恼”简略讲完了,以下来谈谈“随烦恼”。
【随烦恼有二十小中大堪分别】
“根本烦恼”如树之根,“随烦恼”是随从“根本烦恼”而生的,如树之枝干,计有“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两个、“大随烦恼”八个,总共为二十个心所。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与憍并】
(1)忿:什么叫做“忿”呢?“忿”是“忿怒”。就是一遇到不顺意的事,脾气就发起来,轻则用口骂人,重则用手打人,这就叫做“忿”,它是随“瞋”心一分所摄的。
(2)恨:什么叫做“恨”呢?“恨”是“怀恨”,也就是“怨恨”。如从前同人家相骂过了,相打过了,还不算数,又在心里放不下,怀恨着,结怨“不舍”,这就叫做“恨”,它也是随“瞋”心一分所摄的。
(3)覆:什么叫做“覆”呢?“覆”是“覆藏”,也就是“遮覆”和“盖覆”。这种人一方面要做恶事,一方面又怕人家知道,你看这种人愚痴不愚痴呢?这是因为怕人家知道他做了恶事,不信仰他,失掉了名誉和财利,这又是“贪”心,所以说“覆”是随“贪痴”各一分所摄的。
(4)恼:什么叫做“恼”呢?“恼”是“烦恼”,也就是“恼乱”和“恼害”,所谓心烦意乱,自恼恼人,它也是“瞋心所”一分所摄。
(5)嫉:什么叫做“嫉”呢?“嫉”是“嫉妒”。或妒贤或妒能,或妒财或妒色,总言之,凡见他人盛事,不耐他荣。既是嫉妒,当然有“瞋”;为何嫉妒?这一定有“贪”,所以它是随“贪瞋”各一分所摄。
(6)悭:什么叫做“悭”呢?“悭”是“悭吝”。对于财法不肯惠施于人,悭吝不舍,它是属于“贪”之一分。
(7)诳:什么叫做“诳”呢?“诳”是“虚诳”。本无有德,假现有德,为求财利名誉,种种口是心非,故名为“诳”。
(8)谄:什么叫做“谄”呢?“谄”是“谄媚”。本非真诚恭敬,为求他人称赞,为求自身名利,假现承顺,种种巧言令色,故名为“谄”。
(9)害:什么叫做“害”呢?“害”是“恼害”。种种恼害有情,损害他人财产或名誉,乃至损害众生的生命,使人身心不安,故名为“害”,它也是随“瞋心所”一分所摄。
(10)憍:什么叫做“憍”呢?“憍”是“骄傲”。说到骄傲,这个人必定有一种仗恃;或仗恃自己年轻色力强壮,相貌庄严,豪门富贵,族姓高大,聪明智慧。对于自己有一点好事,就以为了不起,这就叫做“憍”,它是以“慢心所”一分为体。
【此自类各别起小随十粗猛尔】
上面这十种烦恼为什么要叫它们是“小随烦恼”呢?因为这十种烦恼现起的时候,都是各起各的,并且它们的行相都是很粗猛,所以叫做“小随”。
【无惭愧自他辨中随宽不善遍】
上面十种“小随烦恼”大意讲过了,以下再来谈谈两个中随烦恼:
(1)无惭:什么叫做“无惭”呢?就是不顾自己人格和教法,甘心去做有罪恶的事;换句话说,也就是不怕对自己不住,即是不顾羞耻。
(2)无愧:什么叫做“无愧”呢?就是不怕人家责罚和讥诮,甘心去做不道德的事;换句话说,也就是不怕对人家不住,亦是不顾羞耻。不过“无惭”是对自己说,“无愧”是对他人说,这就是“无惭”和“无愧”的区别。但是为什么又要叫这两个是“中随烦恼”呢?这是因为它们的范围比较前面十种“小随烦恼”要宽得多啊。前面的小随是“各别而起”,它们两个是“自类俱起”,同时又是遍一切不善法,凡作一切恶事,都是无惭无愧的人,所以叫做“中”。
【始掉举昏不信怠放逸失念侵】
上面“小随”和“中随”都讲过了,以下讲的是“大随烦恼”心所,一共有八个:
(1)掉举:什么叫做“掉举”呢?就是“掉动”。心不寂静,攀缘境界,浮躁不定,故名“掉举”。
(2)昏:什么叫做“昏”呢?就是“惛沉”。心缘境时,惛昧不清,障碍修观,因为正在用功的时候,心太下沉,所以正观难以现前,故名为“昏”。
(3)不信:什么叫做“不信”呢?对于实事真理、三宝功德、善恶因果、化生有情等均皆怀疑,是根本烦恼之“疑心所”一分所摄,故名为“不信”。
(4)怠:什么叫做“怠”呢?“怠”是“懈怠”。就是说,对于“善”的方面既不肯努力去“修”,对于“恶”的方面又不肯努力去“断”,故名为“懈怠”。
(5)放逸:什么叫做“放逸”呢?“放”是“放荡”,“逸”是“纵逸”。就是说,对于贪、瞋、痴、怠四法上任性所为,不自克责,故名为“放逸”。
(6)失念:甚么叫做“失念”呢?就是失了“正念”。并不是完全把心念都失掉了,不过是邪念多,正念少,故名为“失念”。
【及散乱不正知染心遍八大随】
(7)散乱:甚么叫做“散乱”呢?“散”是“分散”,“乱”是“扰乱”。就是心不归一,障碍修止,令心流荡,故名为“散乱”。
(8)不正知:甚么叫做“不正知”呢?就是知见不正。也就是邪知邪见,拨无因果,颠倒是非,故名为“不正知”。
以上从“掉举”起,至“不正知”止,为甚么要叫它们是“大随”呢?因为不但“作恶”时,是有它们八个,就是“有覆无记”,也是不能离开了它们。要了解这个道理,先要明白一切法的“体性”,分为四种,一为“善性”,二为“不善性”,三为“有覆无记性”,四为“无覆无记性”。要知道小随、中随、大随所以不同的地方,试看下表自明。
【四不定曰悔眠共寻伺善染兼】
心所五十一分为六位:(1)是“遍行”五,(2)是“别境”五,(3)是“善”十一,(4)是“根本烦恼”六,(5)是“随烦恼”二十。这五位已经讲过了,现在要讲第(6)位四个“不定”心所:
①悔:甚么叫做“悔”呢?“悔”是“追悔”,就是懊悔从前所做过的“善事”或“恶事”。分为四种:
a.“事善,悔善”例如一件事本来是善,他懊悔这样一件好事,为甚么早一点不去做呢?这是“事”固是“善”,“悔”亦是“善”。
b.“事恶,悔恶”例如偷盗这件事本来是不善,他以为这容易得钱财,为甚么不早几年去做这讨便宜又容易的勾当?这是“事”既是“恶”,“悔”亦是“恶”。
c.“事善,悔恶”例如拿出许多钱去做救济人群的事,本来是属善,但后来又懊悔起来:“用了这许多冤枉钱啊!”这是“事”本是“善”,“悔”变作“恶”。
d.“事恶,悔善”例如从前做了一件对人不住的坏事,后来良心发现,自己懊悔起来:“这样不道德的事真不应该做啊!”这是“事”虽是“恶”,“悔”变作“善”。
以上c.d.两条明明是善,一悔又变为恶;明明是恶,一悔又变为善,所以叫做“不定”。
②眠:甚么叫做“眠”呢?“眠”是要“睡眠”。若为休息而眠,调理身心,勤修善法,这是属于“善”;设若是懒惰懈怠,不知精进,这是属于“恶”。所以“睡眠”也是属于“不定”。
③寻:甚么叫做“寻”呢?“寻”是“寻求”,是粗的分别。
④伺:甚么叫做“伺”呢?“伺”是“伺察”,是细的分别。
“寻”和“伺”其实都是心内“思惟”的作用,不过粗细不同罢了。如果是寻伺“善法”,当然属于“善”;设若是寻伺“恶法”,那是属于“恶”,所以“寻”和“伺”均是属于“不定”。
【唯识言摄心所各四分显量果】
在佛学上说到“唯识”这一句话,不但是八个识的“心王”,就是同心王相应的“心所”也都包括在里面。“心所”是简省语,说完全一点,应当叫做“心所有法”,意思就是心王所有的东西。古人以“心王”为“君”,以“心所”为“臣”,又如同“主”“仆”一样。在“心王”和“心所”中它们的意义又分为四,一为“相分”,二为“见分”,三为“自证分”,四为“证自证分”。为甚么要说这“四分”呢?这是因为要显示有“量果”的关系。
我现在想把“相分”和“量果”先提出来说明一下:
什么叫做“相分”呢?“分”是“一分”,“相分”即是识之全体中的一部分。“相”字和“像”字有时可以通用,例如相片又名肖像,可见“相分”就是“影像”。这“影像”是由甚么地方来的呢?当然是由“形相”而来的,例如没有一个人的形相在这里,那灯光以及太阳底下怎样会有影子呢?但是你切切不要误会,把“影子”就当“形相”!这影子和形相是“一”吗?不是的;是“异”吗?不是的。这个道理可以说个譬喻来证明,譬如照相,先要有一个人或一件物的本质,然后在照相机里面现出一个人或一件物的影像。由此我们就知道,离开了外面本质的人物,固然是不能现影;但是仔细研究起来,如果没有里面药水的玻璃,恐怕也是照不出影像来吧?
在“唯识学”上说起来,我们眼识所见的色、耳识所闻的声、鼻识所嗅的香、舌识所尝的味、身识所觉的冷暖痛痒,都是托第八阿赖耶识所变的“相分”为本质,然后又在眼识上再变出一重“相分”(影像)为自己眼识“见分”去缘。所以唯识家有一句口号,叫做“自变自缘”,意思就是说,眼识自己变的“相分”由眼识自己的“见分”去缘,无论怎样,眼识决不能缘外面的“本质色”,但缘自己所变的“相分色”。其实“本质色”也是第八阿赖耶识亲变的“相分”,何尝有心外之实法?这个道理在唯识学上占了很重要的理论,否则,“心外无法”与“万法唯识”的道理也就不能成立了,我们研究唯识学的人是必须正确了解这一点的。
什么叫做“量果”呢?一说到“量”,就有三种分别,一为“所量”,二为“能量”,三为“量果”。例如以尺量布,布是“所量”,尺是“能量”;量过了之后,能够知道几尺几寸,这就是“量果”,意思就是量过了之后,所得的结果丝毫不致错误,这就叫做“量果”。又如以秤量米,米为“所量”,秤为“能量”,秤过了之后,能够知道几斤几两,这也叫做“量果”。如果能够把这“量果”的意义明了之后,那末这“四分”的道理亦就迎刃而解了。试看下表:
甲(1)相分…………所量
(2)见分…………能量
(3)自证分………量果
乙
(1)见分…………所量
(2)自证分………能量
(3)证自证分……量果
丙(1)自证分………所量
(2)证自证分……能量
(3)自证分………量果
丁(1)证自证分……所量
(2)自证分………能量
(3)证自证分……量果
我们把上面这四个表仔细研究了之后,就得到下面的结论:
(1)“相分”只可做“所量”,“能量”尚且不可做,那“量果”是更不能做的了。
(2)“见分”虽然可以做“能量”,但是不能做“量果”,因为它有时候是靠不住,是“非量”。
(3)“自证分”和“证自证分”不但能做“能量”,并且可以做“量果”,因为都是内分的“现量”。
(4)“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可以互相为“能量”,又可以互相为“量果”。所以有“四分”就够了,用不着第五分、第六分、……决不会犯无穷之过。
(5)设若只用甲表,乙、丙、丁三个表不用的话,那末“证自证分”也用不着建立了。所以说,建立“证自证分”的意趣,是因为要显示有“量果”的原因啊。
【能分别名见分如明镜能鉴形】
“四分”之中现在先讲“见分”,甚么叫做“见分”呢?“见”就是“分别”的意思;能够分别,所以叫做“见分”。这个意思你如果再不懂,我可以说个譬喻给你听。譬如一面很光明的“镜子”,能够鉴照我们的形像,故“见分”即同镜照时能够分别一切境界,是一样的。
【所分别相分起似人影生镜里】
上面是讲的“见分”,现存来讲“相分”。能分别的既是“见分”,那末所分别的当然是“相分”。“所分别”在普通人叫做“被分别”,也就是一切境界。这“相分”好像什么呢?好像人的“影像”显在镜子里一样。
【相见依名自证若镜体光影映】
“相分”和“见分”它们都是“识体”所变的功用,那末是依托什么东西呢?它是依托识之“自体”。既是“自体”,为何又叫“自证”呢?这是因为“见分”去缘“相分”的时候,而识之“自体”又去证明“见分”之不谬,所以又叫做“自证分”。这“自证分”好像镜子的“玻璃体”一样,镜光和镜影都从它映现出来,故“见”“相”二分从“自证分”映现出来,也是这样。
【证自证喻镜背自证依善分配】
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证自证分”是因为它能够证明“自证分”的关系,所以建立这个名称;它的譬喻,好像“镜背”一样。这四分的分配:
(1)相分――如镜影――又如布
(2)见分――如镜光――又如尺
(3)自证分――如镜面――又如手
(4)证自证分――如镜背――又如身
【三与四又互证故能去无穷病】
第二“见分”只能缘第一“相分”,而不能证明“证自证分”,因为“见分”通于“三量”,有时是“非量”(误解)。至烟第三的“自证分”和第四的“证自证分”,不但可以“互缘”,并且可以“互证”;一则因为是“识体”,二则因为是“现量”。这样不但是不会缺少“量果”,并且也不会犯“无穷”的毛病,只要四分就够了,用不着第五、第六分、……也就是这原因。
【山河大微尘细皆识变如幻戏】
最大的莫过于“山河”,最细的莫过于“微尘”。无论“大”的“山河”、“细”的“微尘”,在唯识家讲起来,一切“六尘”的“境界”都是我们“自识所变”;离开自心之外,无有一法可得。好像“幻戏”所变的东西一样,都是从“幻术”所变出来的,那里有一点实在的呢?
【人不知执寔我与寔法道已左】
我执有两种,一是“人我执”,二是“法我执”。执这个“五阴”的身,是人,是一,是常,是遍,是主宰,这叫做“人我执”。执这个“四大”的物,是恒常不变,是有性可持,是有法可轨,这叫做“法我执”。一切凡夫不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空间上”的“和合假”同“时间上”的“相续假”,那里有一个实在的东西呢?所以对于唯识学上的道理大相反左,平常所谓“傍门左道”,也就是这个意思。
【生烦恼及所知二障起佛性迷】
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什么是“烦恼障”呢?就是一切“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它的本身就是“染污”,又能染污它法,所谓自害害他,故叫做“烦恼障”。什么是“所知障”呢?“所知”原属于境,本不是障,平常说:“烦恼即是障,自障又障他;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不过因为“劣慧”的缘故,对于所知的境界不能完全明了,故叫做“所知障”。“烦恼障”以“染污”为体,“所知障”以“劣慧”为体。在《俱舍论》上有如左的表式说明。
因此二障一起,就把清净的佛性迷昧了光明。要把生死的“烦恼障”破除了,才能够证明“真解脱”;要把碍解的“所知障”破除了,才能够得“大菩提”。
【真觉者佛菩萨说唯识破我法】
由此对于宇宙万有、根身器界,了知如幻如化,毫无实我实法可得!这是甚么人呢?就是诸佛。菩萨也能够随各位功行的浅深,证到少分;他们不但自己能够觉悟,并且说经造论,开示“心外无法”唯识的教理,使执迷我法的“凡夫”、愚法的“二乘”破除“我执”和“法执”,能够真实证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识种子遍法界待聚缘现行快】
在唯识学上讲起来,只要是“有为法”,无论是“心法”、“心所法”、“色法”,有现行的东西,必定有它的“种子”。可见现象界是遍一切法,种子也是普遍一切法;换句话说,没有“种子”,怎样有“现行”呢?但是须具“四缘”――(1)因缘,(2)所缘缘,(3)等无间缘,(4)增上缘。
【种生现名因缘见取相所缘缘】
甚么叫做“因缘”呢?其意义有三,列表以明之。
最要注意的就是这里所讲的“种子”,不是讲的外面“豆种”和“菜种”等等,是讲的“阿赖耶识”里面所含藏的“内种”。因为豆麦等种子的本身还是由其它的豆麦“现行”所生,不能算是“真因缘”,只可算是要“增上缘”罢了。“阿赖耶识”里面所藏一切法各不同的“种子”,才算是一切法的“亲因缘”,这是我们研究唯识学的人,先要弄个清楚。
甚么叫做“所缘缘”呢?“所缘”是“境”,“能缘”是“心”,“能缘的心”离了“所缘的境”,是生不起来的。所以说,所缘的境是能缘的心之“缘”,这“所缘缘”是单属心王心所一方面所有的。至于“色法”,因为它自己的本身就没有能缘的作用,所以也就用不着所缘缘了。所以说,八个识的心王和心所的“见分”去取各各自己的“相分”(影像色,不是本质色),才可以叫做“所缘缘”。
【刹那续念生灭平等缘无间隔】
甚么叫做“等无间缘”呢?就是说,凡是心王所有缘虑的东西都是“刹那相续”。“念念生灭”,“前念”和“后念”是平等平等,在前后念的中间,不论它的时间是暂是久,只要没有其他的东西隔断,那怕就是无想天的五百大劫以及非非想天的八万四千大劫,也是“前后相引”的。“心王心所”是有缘虑的东西,才有“等无间缘”,至于“色法”则没有“等无间缘”。
“刹那”是佛学上所说“最短的时间”,譬如用最利的刀刃,一刀透过了九百张纸为一弹指,而每张纸都有刀口经过,名“一刹那”,而每一刹那又有“九百生灭”――“心念”,这正表示“生减心”是最迅速的。
【此三余缘增上顺或违俱无障】
“此三”就是指上面“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余”是指除此三缘之余,还有一个叫做“增上缘”。“此三”与“余”即是说的四种缘。
甚么叫做“增上缘”呢?就是这一法生起,由那一法帮助的缘才能令它加增向上,这就叫做“增上缘”。但“增上缘”又有“顺”和“逆”两种,例如别人帮助我们成功了一件事,这叫做“顺增上缘”。若是顽皮的儿子受了父母的呵骂,懒惰的学生受了先生的警诫,为非作歹的人受了政府的处罚或社会上的非议;使这些人回头改过,这些都是逆的增上缘。因为受了呵骂、警诫、处罚和非议,然后才能使他增上其意志,提高其人格,所以叫做“逆增上缘”。无论是“顺”或“逆”,都是帮助其增长而不会障碍它的发展的。
【离名种现前取是现量无计度】
前面说的是“缘”,现在要讲到“量”了。“量”有三种,一是“现量”,二是“比量”,三是“非量”。现在先讲“现量”,怎样叫做“现量”呢?“现”又有三种意义:(1)现在,(2)现有,(3)现显。怎样叫做“现在”呢?就是简别不是“过去”和“未来”。怎样叫做“现有”呢?就是简别不是“没有”,例如其人虽属现代人物,但此刻不在这里。怎样叫做“现显”呢?就是简别不是“隐覆”,例如某物虽属现在和现有,但被它物所“覆蔽”。要具足“现在”与“现有”和“现显”,沓要是“现前直觉”,犹如明镜,一照便现,不假丝毫“作意”和“计度”,更要离开“名字”及“种类”的分别,这才可以叫做真正的“现量”。
【藉众相观其义由比度量乃遂】
上面讲的是“现量”,现在再讲“比量”。怎样叫做“比量”呢?例如看见烟的相,就知道有火的义;看见门外有牛角,就知道有牛的义;看见有生,知道它有死的义。都是由心里去“比度”,然后才能够知道,这就叫做“比量”。
【现比谬量为非此三量能缘依】
“现量”和“比量”都讲过了,现在来讲“非量”。怎样叫做“非量”呢?就是“现量”和“比量”错了——不是真正的直觉,带了思量卜度的心,这就是“错现量”;指鹿为马,以雾当烟,以所作性为常,这都是“错比量”,总名叫做“非量”。上面这“现量”、“比量”、“非量”无论它是“正确”或“错谬”,这都是“能缘心识的所依”,因为心王心所的内二分和“见分”为“能量”,而“相分”才算完全的“所量”,所以说,这“三量”都是能缘的依托了。
【后有量曰圣言佛亲证更宜遵】
上面只说三量,在“三量”之外再加上一个“圣言量”。怎样叫做“圣言量”呢?“圣言”就是诸佛和菩萨所说的话。因为诸佛菩萨所说的话都是“正确”的,所以又叫做“正言量”。不像我们凡夫用烦恼染污的“识心”去分别,佛菩萨是用“根本智”和“后得智”亲证一切“法性”与“法相”,丝毫不会错谬,故更应当遵守。
【识所缘有三境不仗质名独影】
前面讲的是“能量的心”,现在要讲的是“所缘的境”。“境”有三种,一是“性境”,二是“带质境”,三是“独影境”。
怎样叫做“独影境”呢?其境有两种,一是“无质独影”,二是“有质独影”。
【缘兔角本来无随意变影自孤】
怎样叫做“无质独影”呢?例如兔子本来没有角,完全由我们自己的意识想念分别出来的,这个兔角的影子岂不是孤独生起的吗?
【缘无为或有质彼不生仍非实】
怎样叫做“有质独影”呢?这好像托真如等“无为”的名言,来变起“真如”的独影。但“真如”是不生不灭的东西,虽然说是“托质”,其实还是“假法”,所以说,还不是实有的。
【带质境亦分二皆仗赏真与似】
怎样叫做“带质境”呢?其境亦有两种,一是“真带质”,二是“似带质”。怎样叫做“真带质”呢?颂云:“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例如第七识的“见分”去缘第八识“见分”,中间挟生出一个“我相”,这“我相”是七八两个识的“见分”两头生出的,所以叫做“真带质”。
怎样叫做“似带质”呢?颂云:“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例如第六识的“见分”去缘一切“色法”,这个色法的“相分”(影像)是从第六“见分”一头变出来的;因为“色法”是无知的东西,它本身是会变的,所以叫做“似带质”。总而言之,无论是“真带质”或“似带质”,都是要“托质”而起――或托“心质”,或托“色质”,不能孤独生起的,所以叫做“带质境”。
【真带质心缘心中间相两头森】
这是说明:“真带质”的原因。“森”就是“生”字的意义。
【似带质心缘色相从见一头得】
这是说明“似带质”的原因。在这里先要知道“相分”的定义是如何呢?“相”是“影像”,譬如人在灯光底下,墙壁上现出了一个人的“影像”出来,这“影像”当然离开了人的形容,是决定没有的。由此我们知道唯识学上说的宇宙万有、森罗万象,都是我们自己各人心识所现的“影像”;设若离开了吾人的“心识”,也就没有宇宙万有的“影像”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方知“心外无法”、“万法唯识”的主张,是正确至当的。
【性境生从寔种既寔体亦寔用】
“独影境”和“带质境”已经讲过了,现在再来讲“性境”。怎样叫做“性境”呢?他说是从“实在”的“种子”生来的。种子的“体性”既是“实有”,那末,它的“功用”也是“实在”的。“性境”怎样叫它是“实境”呢?例如眼见花,花有花种子,其余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各有各的种子,在前面“十八界,种各殊”已说过了,一切“有为生灭法”只要它能够生起“现行”来的东西,都是有“实体”和实用:如见色闻声时,只要它还没有分别名言和种类以前,都可以叫作“性境”。
【前五识初刹那缘性境俱不差】
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尘”的时候,只要最初一刹那没有起随念和计度分别以前,唯有前五识的“自性分别”;“心”正缘“境”的当儿,丝毫没有异解,这也是“性境”。
【缘生法依他起如幻现无自体】
现在来谈谈三自性:一是“依他起自性”,二是“遍计所执自性”,三是“圆成实自性”。怎样叫做“依他起自性”呢?依他的“他”字,可以说每一法“现行”的时候,必定依赖其他一切各种的帮助,才会成功,就是“众缘促成”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知道,凡是由“众缘”所生起的东西,都可叫做“依他起”。既然是“依他起”,那末,所现的东西当然是如“幻”如“化”,那里有什么“真实的体相”可得呢?
【执实有成遍计所执妄性亦伪】
怎样叫做“遍计所执自性”呢?这是因为一班,不明白一切有为的“生灭法”,不过是仗“因”托“缘”的“幻相”。他执著有“实我”和“实法”,没有一刻,没有一处,没有一事一物不执着;可以说处处执着,事事执着,所以叫做“周遍讦度”。例如乌龟本来是没有毛,他执着说:“一定有毛啊!”兔子本来是没有角,他执着说:“一定有角啊!”这“五蕴”和合的“假我”、“四大”和合的“假法”本来是“缘生”的“假物”,他偏偏要执着是有“实我”和“实法”。这所执的“我”和“法”,岂不是颠倒虚假吗?“我”和“法”的体性那里有真实呢?岂不是完全的幻妄吗?
【从依他去计执名圆成自性寔】
怎样叫做“圆成实性”呢?“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性”是“体性”,合言之,就是“圆满成就真实的体性”,也就是“真如法性”。这“真如法性”要怎样才能够显现呢?要在众缘“依他起”法上,悟达了“缘生性空”,除去了“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之“妄执”,这才叫做“圆成实性”。
这“三自性”的道理有一个最好的譬喻,譬如做戏,这做戏的人是由于化装、服饰、道具、灯光、布景等,以及表演时各种的举动,实是众缘所成,这就喻如“依他起自性”。然而有一般迷人,执着这人一定是刘备,那人一定是关公,这个是张飞,那个是孔明,是实在不可改移的人物,这就喻如“遍计所执自性”。若能够悟到这一切的人物,不过是依各种的化装不同,来作假现的幻相,那里是当时本有的人物呢?这就喻如“圆成实性”。
由此我们就知道,迷了“依他起”,执为“实我实法”,这就叫做“遍计所执”。悟了“依他起”,知道“缘生性空”,这就叫做“圆成实”。可见这“遍计执”和“圆成实”,不过同在一个“依他起”上生了“迷”或“悟”而来鉴别罢了。
【依三性立三无相无性遍计虚】
上面讲的“三自性”,现在来讲“三无性”。怎样叫做“三无性”呢?一是“相无性”,二是“生无性”,三是“胜义无性”。怎样叫做“相无性”呢?“相”就是宇宙万有、根身器界一切的“相状”和“义相”,知道它们都是“假相”,如“幻”如“化”,毫无真实可言,这是指的前面所说的“遍计所执”而言。
【由依他生无性胜义无圆成应】
怎样叫做“生无性”呢?就是说,凡是一切“有为法”,都是从“众缘所生”既是从“众缘所生”,那末,离开了“众缘”,有没有一个固定不改的“自性”呢?当然是没有啊,所以叫做“生无性”,这是指前面说的“依他起”而言。
怎样叫做“胜义无性”呢?“胜义”就是殊胜的义理――“真如性”。如果能够在“依他起”上,离开了“遍计所执”,这就叫做“胜义无性”,也就是指的前面的“圆成实性”而言。
【此诸佛密意说因执有空对治】
上面所说的“三无性”的道理乃是十方诸佛秘密的意趣,试问诸佛为什么要说这“三无性”的道理呢?就是因为一类众生执著有“实我实法”。执有“实我”,所以就会有“烦恼障”而不能了脱生死,障大涅槃;执有“实法”,所以就会有“所知障”而不能得大智慧,障大菩提。
既有二执,佛说二空(我空、法空)来对治二执,所以说这“三无性”。其实在佛教真理上讲起来,不是偏空,也不是偏有,那才是“中道”的正理。所以说,这三无性的“空”义乃是“方便”,不是“究竟”,所以叫做“密意”,也就是“不了义”之谈。要是“究竟了义”的话,那偏计是“无”,依他起是“世俗有”,圆成实是“胜义有”,才算是真正的“中道”。
【或不了复空执救恶取说唯识】
试问佛菩萨为什么要说“唯识”的教义呢?这是因为一班智慧浅薄的人,不明“法性本空”的“真义”。他听了“三无性”的“密义”,以为“十法界”的“迷悟因果”都是没有,对于“真空”的“道理”不会善用,所以叫做“恶取”,亦即是拨无因果的“恶取空”。
【唯识学广依他非空有极到家】
“恶取空”的毛病有什么药去医吗?有!有!有!就是“唯识”啊!因为“唯识学”的内容是非“空”非“有”的主张,在“遍计所执”方面固然说它是“无”,至于“依他起”的“俗谛”和“圆成实”的“真谛”,那就不能也说它是“无”。不然的话,佛果的“二智”(后得智和根本智)就会变成没有对象了。所以说,非空非有中道的“唯识学”不但没有丝毫的危险,如果真能够如法修行,实实在在能证无上菩提??槃的大果,你看到家不到家呢?
【最胜法说在先大方广佛华严】
现在要讲到“唯识学”的依据了。平常说,唯识学所依据的有六经、十一论。“六经”:(1)《大方广佛华严经》、(2)《解深密经》、(3)《楞伽经》、(4)《密严经》、(5)《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6)《大乘阿毗达摩经》。“十一论”:(1)《瑜伽师地论》、(2)《大乘百法明门论》、(3)《大乘五蕴论》、(4)《显扬圣教论》、(5)《摄大乘论》、(6)《杂集论》、(7)《辨中边论》、(8)《二十唯识论》、(9)《三十唯识论》、(10)《大乘庄严论》、(11)《分别瑜伽论》。现在先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在中国的译本有三种:
(1)《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实叉难陀译
(2)《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晋佛陀跋陀罗译
(3)《普贤菩萨行愿品》四十卷,唐般若译
其余同类别译的单行本还有几种,请看华严部便知。这《华严经》是释尊最初在菩提树下成佛之后,同一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及等觉菩萨,四十一位分证法身的菩萨,所说佛自己亲证的法门。经云:“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作。”所以《华严经》是佛法中最殊胜的法门,世尊最初成道所说。
【解深密入楞伽并密严四来华】
除了《华严经》之外,还有一部《解深密经》,中国现有五种译本:
(1)《解深密经》五卷,唐玄奘译
(2)《深密解脱经》五卷,元魏菩提留支译
(3)《佛说解节经》一卷,陈真谛译
(4)《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5)《相续解脱如来作随顺处了义经》
这五种译本以玄奘法师所译的文义最精。唯识学虽然是依据六经十一论,但以《解深密经》为最根本。所以研究唯识学的人,最好是把《解深密经》去精熟研究,因为唯识的“境、行、果”在此经说得非常的圆满。经云“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意思就是说心外无一法,八识所缘的“境界”都是八识自己亲变的“相分”。
《楞伽经》在中国也有三种译本:
(1)《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宋求那跋陀罗译
(2)《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唐实叉难陀译
(3)《入楞伽经》十卷,元魏菩提流支译
这三译在文字上说,以唐译为顺;在义理上说,以宋译为精。而古德注疏以四卷为多,内容除大慧菩萨一百零八向世尊问答外,另有四十一段,计分为四十一门,而第一段“诸识生灭门”和第二段“藏识境界门”尤为“唯识学”扼要的理论。
《大乘密严经》又名《厚严经》,日照三藏译为三卷,以偈颂为多。法藏有疏,不过第一品已失,六、七、八最后三品亦专谈“唯识”。
【如来现毗达磨二未译其奈何】
上面曾经说过:唯识学所依据的经典有六种,但是上面《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密严经》这四种已经翻成了华文。至于《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以及《阿毗达磨经》这两部经,还没有翻译过来,真是可惜。
【彼论藏有十支归一本瑜伽师】
佛教平常所说三藏十二部:
十二部,颂曰:
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
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
论议俱名十二部,广如大论三十三。
十二部(1)长行……即经中用长行来显义
(2)重颂……即再用偈颂重说前义
(3)授记……同诸大弟子授成佛之记
(4)孤起……即用偈颂??显其义
(5)无问自说……无人发问佛自发起
(6)因缘……说种种因缘
(7)譬喻……说种种譬喻
(8)本事……说过去度生之事
(9)本生……说过去受生之事
(10)方广……说大乘微妙之义
(11)未曾有……放光散花地动等事
(12)论议……互相辩论法义
上面是说所依据的经,现在要说唯识学上所依据的论,有“一本十支”。
十支(1)略陈名数支……《大乘百法明门论》
(2)粗释体义支……《大乘五蕴论》
(3)总包众义支……《显扬圣教论》
(4)广包大义支……《摄大乘论》
(5)分别名数支……《阿毗达摩杂集论》
(6)离僻处中支……《辨中边论》
(7)摧破邪山支……《二十唯识论》
(8)高建法幢支……《三十唯识论》
(9)庄严体义支……《大乘庄严论》
(10)摄散归观支……《分别瑜伽论》
一本——《瑜伽师地论》,此论乃弥勒菩萨所说,在中国翻译有一百卷,系唐玄奘法师所译,内分为五:
(1)本地分……自第一卷至五十卷
(2)摄决择分……自第五十一卷至八十卷
(3)择释分……自第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
(4)摄异分……自第八十三卷至八十八卷
(5)摄事分……自第八十九卷至一百卷
在“本地分”中又分“十七地”:
十七地(1)五识身相应地……谈“前五识”的法义。
(2)意地……谈“第六识”的法义。
(3)有寻有伺地……谈“欲界六趣”及“色界初禅”的法义。
(4)无寻唯伺地……谈“色界二禅”的法义。
(5)无寻无伺地……谈“三禅以上”的法义。
(6)三摩呬多地……谈“有漏定”的法义。
(7)非三摩呬多地……谈“非定地”的法义。
(8)有心地……谈“有想地”的法义。
(9)无心地……谈“无想地”的法义。
(10)闻所成地……谈“闻慧”。
(11)思所成地……谈“思慧”。
(12)修所成地……谈“修慧”
(13)声闻地……谈“小乘”的法义。
(14)独觉地……谈“中乘”的法义。
(15)菩萨地……谈“大乘”的法义。
(16)有余依地……谈“有余”。
(17)无余依地……谈“无余”。
此论为十支论的根本,故名“本论”。
【首百法略名数释体义五蕴粗】
在“十支论”中,第一是《大乘百法明门论》。此论系世亲菩萨所造,玄奘法师所译,内容是简略把唯识学上的“法相”一百个名数说出来,所以叫作“略陈名数支”。
第二是《大乘五蕴论》,亦是世亲菩萨所造,玄奘法师所译。此论内容把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体性”和“业用”,粗略的把它解释出来,所以叫做“粗释体义支”。
【显扬论众义包广大义摄论高】
第三是《显扬圣教论》,是无著菩萨所造。内容是把《瑜伽师地论》的“法义”通通都包含在里面,所以叫作“总包众义支”。
第四是《摄大乘论》,也是无著菩萨所造。内容是把大乘的“境、行、果”,除了总标纲要一分之外,其余的十分是总摄“大乘的十义”,所以叫作“广包大义支”。
【别名数有杂集辨中边能离僻】
第五是《阿毗达磨杂集论》,《集论》是无著菩萨所造的,叫作《本论》;有师子觉菩萨造的注释,叫做《释论》。安慧菩萨把《本论》和《释论》糅杂在一处,所以又叫作《杂集论》,内容是把“唯识学”中“法相名数”说得清清楚楚,所以叫作“分别名数支”。
第六是《辨中边论》,《本颂》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世亲菩萨把它解释出来,就变成了《释论》。内容是把怎样是非“空”非“有”的大乘中道,怎(P126)样是偏僻不中,辨析得非常的清楚,所以叫做“离僻处中支”。
【二十论破邪山建法幢三十闲】
第七是《二十唯识论》,世亲菩萨造了一部《二十唯识论》和一部《三十唯识论》。但《二十唯识论》虽然也有“建立”的地方,然而“破执”的方面着重一点,所以说,摧破邪执,好像山倒一样。至于《三十唯识论》虽然也有“破执”,但是对于唯识论的道理,在“建立”的一方面比较多一点。其实“二论”有互相发明的关系,因为要显正,不能不破邪;然而破邪,又无非是要显正。“邪”和“正”势不两立,这是一定的道理。
《二十唯识论》在中国有三种译本,以唐玄奘法师所翻的文义较为精密,并且都有长行来解释,所以叫做“摧破邪山支”。
第八是《三十唯识论》。《三十唯识颂》是世亲菩萨晚年所著,所以没有造《释论》。后来有十大论师相继解释,最精的是护法论师,玄奘法师都把它带回中国来。后来奘师的弟子窥基法师请将十家百卷论释糅成十卷,成立唯识精义,所以叫做《唯识成论》,顺中国的文法才叫做《成唯识论》。现在(P127)凡是研究唯识的人,以此《三十唯识论》为基本,高建唯识的法幢,那是要算它首屈一指,所以叫做“高建法幢支”。
【庄严论严体义散归观瑜伽别】
第九是《大乘庄严论》,因为它是庄严大乘的“体性”和“法义”,所以叫做“庄严体义支”。
第十是《分别瑜伽论》,你不要把它误会当做《瑜伽师地论》,那就成了一个大笑话。因为这部论中国还没有把它翻译过来,听说是依据《解深密经》里面的《分别瑜伽品》所造的,内容是说明修“唯识观”的法义,所以叫做“摄散归观支”。
【经共六论十一宗所依显真实】
这是显“唯识”的学说,不是后人杜撰,乃是依据释尊所说的“六经”以及菩萨所造的“十一部论”。其实关于“唯识”的经论还有很多,不过不是专门谈它罢了。所以这“六经十一论”是“唯识宗”所依的典籍,也是显示“唯识”的学说不是无稽之谈,是有其真真实实的道理啊。
【昔无著摄神通请弥勒兜率宫】
上面是显唯识学的“依据”,现在要说唯识学的“传承”了。一切佛法在娑婆世界当然以释迦牟尼佛为鼻祖,而后代传承各有因缘。在《楞严经》中,如弥勒菩萨是专修“识性三昧”,则此宗的初祖以慈氏无疑。到了佛灭后九百年间,有无著菩萨,位登初地,入法光定,乘神通力,升兜率内院,请弥勒菩萨下降,在中印度阿输遮国瑜遮那讲堂说五部大论:(1)《瑜伽师地论》,(2)《辨中边论》,(3)《庄严经论》,(4)《分别瑜伽论》,(5)《金刚般若论》。这五部论除了《金刚般若论》是谈“真空”外,其余的四种都是专谈“唯识”的。
【降中印说五论无著阐世亲应】
弥勒菩萨说过了五部之后,迨后无著菩萨就大阐唯识的教理,造《显扬圣教论》以及《集论》、《摄大乘论》等。后来无著菩萨的亲弟世亲菩萨又造《百法论》、《五蕴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以及《大乘庄严》等论的释论。
【小入大论千部难兄弟耀千古】
世亲菩萨最初是在“小乘”中“一切有部”中出家,曾造小乘教理的论,有五百部,《俱舍论》即其中之一,世人称之为聪明论。后来由无著菩萨的劝导,才转入“大乘”,又造大乘教理的论五百部,所以当时印度人称呼他为“千部论师”。他们这两兄弟比中国古时“宋郊和宋祁”两兄弟差不多,一则宏扬“佛学”,一则宏扬“儒学”;佛学为“出世法”,儒学为“世法”,“世、出世法”的宏扬都是光耀千古的功绩啊。
【护法师释唯识戒贤嗣更尊特】
世亲菩萨所造的《三十唯识颂》,前后虽有十家解释,但玄奘法师糅成《成唯识论》的时候,以护法菩萨所解释为正义。其余的如难陀、安慧、陈那等论师,都是做他批评的对象。
到了玄奘法师留学印度的时候,刚刚遇到了护法论师的嗣法门人戒贤论师,正在印度最有名的那烂陀寺讲学。他老人家道高德重,对于《唯识学》的研究,造诣真到了登峰造极,正同弘扬般若宗的智光论师对峙。玄奘法师从他学《瑜伽师地论》以及关于《唯识学》的精义,在印度留学有十七年之久,尽得其秘。
【第六传至玄奘输震旦义无上】
从弥勒、无著、世亲、护法、戒贤传到玄奘法师的时候,刚刚第六代,不过前面五代的祖师都是印度的;由玄奘法师学成归国,把关于“唯识学”许多经论翻译回中国来。中国之名为甚么叫“震旦”呢?震是八卦中的震卦,震卦位于东方,中国对印度说,印度在西,所以叫做“西域”,中国在东,所以叫做“东土”。又是因为太阳的关系,晨旦日出东方,所以叫做“东震旦土”。玄奘法师把当时唯识学中无上妙义灌输到自己祖国,所以在中国,“新唯识学”要算玄奘法师是第一代的祖师了。奸像达摩,本来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但是他到了中国,就成了中国禅宗的初祖。
【大弟子有窥基百部疏阐无遗】
玄奘法师的弟子在当时本来很多,但是对于“唯识”的嫡传,要算是窥基大师了。他关于唯识的著作很多,例如《唯识述记》、《唯识枢要》、《大乘法苑义林章》等,这是最出名的。还有《因明大疏》等,平常称他是百部疏主,恐怕不是过赞吧?对于“唯识”的精义真是阐发得丝毫没有遗漏。
【继惠沼及智周了义灯演秘求】
我们要知道,凡是讲到一种宗派,一定有它传持法义的人,各各弘扬本宗的教义。所以在窥基法师之后,又有惠沼法师,造了一部《了义灯》。这部注解,解了“唯识”的精义,如灯照物,非常的明了。惠沼法师的门人智周大师又造了一部演秘,把“唯识”秘密的精义通通都演扬出来了。惠沼大师是淄州人,智周大师是濮阳人,这两位高僧都是精研唯识学的功臣。
【后如理义演集撰义蕴有道邑】
在智周大师之后有一位如理大师,他把《了义灯》和《演义》这二部注疏的精华集合起来,有二十六卷。后来又有一位道邑大师,又造了一部《唯识义蕴》,共有五卷。我现在来介绍诸位研究唯识的一部宝库,叫做《唯识述记钞秘蕴》,这部书是把述记和疏钞,以及演秘和义蕴,编辑在一处,简称叫做《钞秘蕴》,是南京支那内学院出版的。能够把这本书仔细去研究,那对于唯识教义可望深刻了解。
【皆唐疏一贯承相宗备古未曾】
中国佛教在李唐的时候,可以叫做黄金时代,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可说是并行于世,发达到了极点。所以“唯识宗”也不能例外,况且又有玄奘法师他们师资相承。上面几种注疏都是唐时的名著,自从佛法由印度到中国以来,“法相宗”的典籍在这时可算是才完备,从前是没有这样的。
【唐以后禅为尚谈直指轻法相】
在盛唐的时代佛教各宗虽然是并兴,但是到了唐朝之后,佛教徒对于“禅宗”非常的崇尚,以为“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对于“唯识”的经论,多谈“诸法名相”,常认为是曲说。因之一般怕麻烦的人对于“法相”的学说,非常看轻,所以不肯去研究。
【台四教判通别贤首五大始列】
在中国当时的佛教特创的有二家,一是“天台宗”,它依据《法华经》来判教,把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五时”——(1)华严时,(2)阿含时,(3)方等时,(4)般若时,(5)法华涅槃时。又依《涅槃经》把五时配为五味——(1)乳味,(2)酪味,(3)生酥味,(4)熟酥味,(5)醍醐味。如其次第又判为八教,一是“化仪四教”,即:(1)顿教,(2)渐教,(3)秘密教,(4)不定教,如世药方。二是化法四教,即:(1)藏教,(2)通教,(3)别教,(4)圆教,如辨药味。他们既然把《法华经》判为“圆教”,就把《解深密经》等判在第三时《方等经》中,变成了“通教”和大乘的“别教”了。这样一来,就把“唯识的教义”贬低了。
同时又有“贤首宗”,把全部的佛法判为五教——(1)小教,(2)始教,(3)终教,(4)顿教,(5)圆教。它是依据《华严经》来判的。它又把《解深密经》等的教义判在大乘初门的“始教”,《华严经》才是“圆顿大教”。这样一来,又把“唯识的教义”愈贬愈低了。
我记得有一次在江苏常州讲经的时候,我们的副课是《成唯识论》。我请一位同学代讲,他对于天台宗五重玄义的家法很熟悉,到了第五判教相的当儿,他把唯识判为第三时生酥,我在隔壁笑死了!他下了课,我问他:“你的生姜辣不辣?大约是不辣吧?”
要知道,“天台”的“四教”、“贤首”的“五教”是中国人独创;三时判教是依据《解深密经》,是佛亲口所说的“圣言量”,才可作为真凭实据。三时教——一为“有时”,是属于小乘“一切有部”的一类经典。二为“空时”,是属于大乘“般若系”的一类经典。三为“非有非空时”:在“唯识家”立场来说,完全说“有”,固然不对;就是完全说“空”,也是不对。若说“遍计所执”的“我法”,如龟毛兔角一样,可说完全是子虚乌有;至于“依他起性有为法”俗谛的“假有”,以及“圆成实性无为法”真谛的“实有”,那是不能完全说它没有。“遍计”非“有”,“依、圆”非“空”;非“有”非“空”,才是“中道”的胜义。所以我们要知道,你不想弘扬“唯识”就罢,如果想弘“唯识”的话,切切不可拿“四教”和“五教”来判摄“唯识”。不然,就会同我那位同学一样,说自己的生姜是不辣的大笑话。要依《解深密经》三时判教才对,这是要希望弘扬唯识的人要注意。
【既非圆又难习惑彼言共舍弃】
大家平常都听惯了“天台家”和“贤首家”说:“唯识的教理不是圆教,同时‘法相宗’的经论文义又非常艰涩难习。”一班头脑简单的人听了他们说的话,就被他们迷惑了。一个一个好像受了催眠术一样,把最高无上“唯识”的学说,通通放弃了不研究,真是最大的可惜啊。
【研无人典籍堕宋元来成绝学】
因为上面种种的原故,久而久之研究《唯识学》的人逐渐没有了。加之中国迭遭忧患,关于唯识学的典籍也多散失了,故至宋元之后,差不多把唯识的学说,就成为绝学了。
【逊清末法运昌得遗籍自扶桑】
上面是讲到“唯识学”衰败的时期。但衰极必兴,待到了清季的末叶,有安徽石棣杨仁山居士,倡办金陵刻经处,把中国佛教从前失了许多经论的注疏从扶桑国(日本)请回了许多。所以到了清朝逊位以及民国以来,佛教“唯识”的法运比从前也慢慢昌盛起来了。
【海禁开万国通科哲学西渐东】
从前我们中国向抱闭关主义,和外人是断绝往来。到了清末的时候,海禁既大开,文化复交流,尤其是近代的科学和哲学,非常的适用或合理,渐渐的从西方欧美就传播到东土中国来了。
【勤分析至极微独斯学当此机】
论到现在“科学”和“哲学”各种学说的长处,就是要把每一种法义分析到最极微细;“世间法”固然是这样,佛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佛法向来多主张圆融无碍的,所谓“儱侗真如,颟顸佛性”。至于真能够顺时应机,也把每种法义分析到最极微细,那就要推“法相的教义”;“唯识学”实是当机,故应当仔细研究,深澈了悟的。
【聪慧者境研究观行深果成就】
唯识的教义虽然是依据“六经十一论”,但综括起来,不出“境、行、果”,所谓明确识“境”,修唯识“行”,证唯识“果”;尤其是《三十唯识颂》,组织得非常严密。前二十四颂谈唯识“相”,第二十五颂谈唯识“性”,合之名“唯识境”。第二十六颂至二十九颂是谈“唯识行”,最后一颂是谈“唯识果”。其实不但《三十唯识颂》为然,就是《解深密经》和《摄大乘论》的次第,也不过是境、行、果三法而已。如果有聪慧的人,能够先研究唯识相、性的境界,再由解起行;观行的工夫真能够深切,那唯识的佛果不久也就会成功了。
【行既广果无边此暂止待余宣】
“唯识行”就是“菩萨行”,“唯识果”就是“诸佛果”。但菩萨的“行门”既极广大,诸佛的“果德”又无量无边,这本小小的册子当然讲不完的,只好暂时告一段落,等待有其余的机会再来谈吧。
【已依三字句说颂八十五
愿阐唯识义遍界施法雨】
这首颂是在本颂之后附加的,好像是一首归结颂;或者是在解释的时候,以后安的也不一定。他说:“我已经依照三个字一句,每四句为一颂,说了八十五颂。我的志愿是很想把‘唯识的义理’阐扬出来,使佛法的甘露水周遍世界去布施,人人得润泽,这就是我造这本《唯识三字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