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21
甲、劝持名,
乙、劝观法身,
丙、劝观无常等相。
因障重者业强善弱,畏堕三途,不值佛法,如能勤诵地藏圣号,自是灭罪生福之良策也。然因持名而增善根,即宜进修,普观自身,等同佛菩萨法身,无别无二;而佛菩萨功德殊胜圆满。速求皈依。又可观察身心无常等相,如幻如化,勤修厌离。观法身,观无常,二观虽有欣厌之殊,而同为净化身心增长功德;即持名功德亦极甚大。自下明功德。于中具有标起、征问、申叙之三科。标释如文,中叙中又二:
一、明功德因,
二、明功德果。
其所以有功德者,以能闻佛菩萨名,供养佛菩萨,于大乘经,能闻,能持,能供养,能书写,不谤深义,能证实相。并能灭罪生善也。以能积此功德善因,舍身后之功德善果,自可如券操手,决定不堕恶道,随愿而往生净土也。
(三)明修净土人,看经势,此修净土者,即上文往生净土之功德善果。但经中又用复次二字另起,似为专指修净土之另一机者,其实指彼指此,皆无不可,今为从严判别,则指另一修净土者之机也。凡修净土者,能得一心不乱,定可往生佛国;能如前文观法身而修,观佛庄严福德,则其善业最胜矣。所明之修人,经中人别为此三类耳。
‘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故。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所以者何?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如是杂乘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三、明修习,经中文势,似亦为前文‘勤修不息能入心寂三昧’一语之注脚。(前修道科中有‘得心寂三昧已,复入一行三昧’文。)前文由心寂而入一行,此处经文标起曰:‘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入一行三昧’云云,可见此文似补足其前文之语意者。又者,在前明障重人,其修行之功德,由于供养,持名、若闻、若持、或书写大乘经等,此处说入一行三昧,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亦由礼佛、闻名、供养、书写大乘经等。但前文中之书写持名等仍称学习,即仍在学习供养或读诵之阶段,此已进入至心实行此诸法事之阶段。按此而观,此文似亦补其前文中修行功德之语意所未尽者。此一段文,细观之。既与前文相关,而与前上二文,又不连接,另行标起,故特辟一科,名为修习,意明此文,专谓修行用功之态度也。于中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