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广颂第八、九愿
一一尘中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诸有,是三有,三界的意思。三有:有烦恼、有痛苦、有生死,这就是三界的特点。在三界的流转之中,众生应该如何修行?这里告诉我们要:‘所修福智恒无尽’。一、是修福德;二、是修智慧,就是叫我们要福慧双修啊。世间上的人,有的人有相似智慧的聪明,但他却没有福报。如像知识份子,知识份子显然要比普通百姓,知识丰富,知道的事情多,更聪明。人太精明!不肯吃亏,就没有福德了。所以,知识份子老是很穷的。有的人有福报,但他没有智慧。这种人懂得做好事,心地善良,愿意助人为乐。但是他不喜欢读书,也不懂得学习佛法。他就是有钱,有很大的福报。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两师兄弟修行。师兄专门修慧,他不管人间的事情,一天到晚就是打坐、参禅,人间的善缘一点也不结。他修慧就满足了,一点福报也不修。师弟呢?他喜欢修福报,他觉得在世间上福报很重要。一切生活机遇的好坏,要靠福报。他不修智慧,只修福报。后来嘛,这二人死后去投胎转世了。修慧的那个,修得很认真,证得阿罗汉果。但他前生没有修福报,他一天到晚,托著钵去乞食,谁也不给他吃的东西。‘修慧不修福’的结果是什么呢?是’罗汉托空钵‘。即使你成为罗汉了,可是人家不供养你,拿著钵找不到吃的。因为你没有种福报,没有结缘。那‘修福不修慧’的师弟呢?因为他修福报,后来转生在畜生道中,当了国王的象,就是印度国王骑的象。由于他前生修福,没修慧嘛,所以他的福报很大。你想国王的宠物,当然很威风,是不是?大象身上披挂很多的金银财宝,璎珞啊之类有价值的东西。国王的象,有人专门照管,喂养,它的生活跟一般臣民的生活相比,当然会很好的。有很多人给他洗澡,就像现在的大熊猫一样。可是福报再大,但是没有智慧,还是当畜生,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家居士除了念佛,还要修布施,你才能培养福报。福报是靠平时一点一滴地去积累。看见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事,不要放过做好事的机会;哪怕钱出得再少,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为自己未来的生命种下福报。我们修学经教,坐禅,念佛,这是修智慧。供养三宝、父母、或救济穷人属于修福。修行要福慧双修,福和慧同时进行。在人世间生活,福报非常的重要。有福之人,无论你走到哪里,一切都是无比的顺利。没有福报的人,你走到哪里一切都不顺利。不但自己不顺利,而且还会影响到别人。
我读《今古奇观》,记得第二十二回有一篇小说,叫做‘钝秀才一朝交泰’讲国朝天顺年间,福建延平府将荣县,有个宦官,叫马万群,因滥用职权,撒职为民。夫人早死,留下一子,叫马德称。十二岁时,聪明饱学,问一答十,十五岁进场,文章盖世,谁知三场得意,榜上无名,二十一岁,三科不中。父亲去世,马秀才只好投奔亲友。谁知每到一处都落空,死的死,调走的调走,一无所遇。只好往回转,谁知到了江边涨潮,一只船影也不见。仰天号哭,‘此乃天绝我命也,不如死了于净’。正要投河自尽,被人救起,一路卖画,半饥饱。有人推荐,一位姓刘的大财主,有个儿子,要请家庭教师,马秀才进门,只见刘大财主正在哭泣,二天前小儿出水痘,医生下错药,已经身亡!马秀才转身出来,走在大街上,被尖酸刻薄小人指著他说:马德称是个降祸的太岁,耗气的灾神,所到之处,必有灾殃,把他看成一个大灾星,大家议论纷纷,一些说赵指挥请了他就坏了粮船,那个说,尤侍郎帮了他就坏了官职。他是个不吉利的秀才,不该与他亲近,因此,大家给他取了绰号,叫做‘饨秀才’。从这以后,饨秀才上街路过人家门口,家家闭户,处处关门,都怕他上门连累自己。马秀才做买卖折本,寻人不遇,告官理输,讨债的不是斯打就是挨骂,就是小孩子见他也吐口水,说句‘吉祥’才走,大家把他看作妖怪灾星!有个姓吴的官,性格硬直,他偏不相信,马秀才有这样倒楣,特地跑来与马秀才相会,自己出钱,在他家里摆了一桌席,坐上桌子,正准备动筷子,忽然接到家里一封来信,家中老父病故,匆忙而别。后来马秀才遇到一位老乡吕鸿胪,相当现在某县主管官职职称的组织部长职务的人。吕公十分同情他,把他请到家里摆席招待,准备在自己手下,找点事给他做,大家都是同乡人嘛。谁知才准备上桌,忽然厨房起火,大家惊慌奔逃,忙著救火!
我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你们,在人世间生活,福报非常的重要!有福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一切都无比的顺利。相反,没福报的人,无论你走遍天涯海角,一切都不顺利。不但自己不顺利,而且还影响连累别人。自己不利,对别人也不利。你看《今古奇观》里面的马秀才,他走到哪儿,哪里的人就倒楣,谁帮他,谁倒楣。你不帮他,就没事儿。故事是真?还是假?我们暂且不去理会。但通过这个故事,使我们大家明白:没有福报的人,走一方,方方不顺利是吧?所以,我讲故事的意义,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福慧双修,不能偏废那一边。这样呢?在我们未来的生命中积累下福报的资粮,使自己未来的命运有个良好的基础。不然,来生过著穷困潦倒,饥寒交迫的日子,哪有心思学佛修行呢?修福慧是永久的事,不是三、两天的事情,而是长时间的修,正如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所修福慧恒无尽’的道理是相同的。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我们不仅要修福慧,还要修定、方便和解脱。定,是禅定。我们念佛也是修禅定,念佛,把心专注在佛号上,通过念佛的名号,调整自己散乱的心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制服妄想,浮燥、散乱的心就会慢慢清净下来。其实念佛的目的,主要是训练自己的定力,定能生慧。一个有定力的人,他的妄念和烦恼就比较少,修定为了开发智慧。智慧开发出来,我们才有能力认识人生和宇宙的真相。是不是?这样我们就不会被世间的假像所迷惑。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征服世间所有的一切,而不被世间所有的一切所征服。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苦、逆境以及各种灾难,他都能够坦然地去面对,去承受。有智慧的人,活得轻松、潇洒、自在、超凡脱俗。方便,是救度众生的一种巧妙的方法。你要说服一个人,劝他修学佛法,如果没有方便善巧的方法,你可能度不了他,你的话他就听不进去,不接受你度化。所以,方便善巧也很重要。
学佛不仅要修定、慧、方便;而且要修解脱。佛教里讲解脱有二种:一种是心解脱;另一种是慧解脱。所谓心解脱,是说解脱心灵的烦恼,没有痛苦和烦恼。慧解脱是:用智慧去改变错误的认识,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你对人生的一切事情,都很清楚,没有任何困惑。可是,我们现在还不能做到。你能做到吗?做不到,所以说,我们大家都还没有解脱。我们通过以上这些修行,就会使我们‘获得无尽功德藏’。功德藏,是藏放功德的宝藏。藏是用来比喻得到修学佛法无穷无尽的利益和好处。而不是说真的把功德藏放在什么器具里边。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一微尘中,有像微尘那样多的佛刹,一个一个佛刹中间,又有难以想像不到那么多的佛。一尊一尊的佛,都住在各处的一切法会里边。我看见无穷无尽的佛,常常在演讲成佛道的方法,使得一切众生,得到成佛的无上大利益。
深入诸佛法藏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辨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在宇宙中,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普贤行愿品》为什么一再地强调这些内容呢?就是要开扩我们的心胸,把自己的视野放开、放远、放大,我们要以普贤菩萨的心量去修行。所有一切佛的世界,我都要周遍的去修行,一直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佛陀一样,建立一个佛国净土,为众生大转法轮,劝化众生,救度众生。《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学佛立志要高远,要以成佛作为修学的目标。一个不想成佛的人,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就像一个不能继承父亲家业的儿子,他就不是父亲的好儿子。因此,要做一个好的佛子,就要根据《普贤行愿品》的要求去修行。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辨才海’。一切诸佛说起法来,所讲的话,都是很清净的,每句话对众生都有益处。就叫‘语清净’。凡夫的语言清净不清净呢?我们凡夫之人的语言,总是夹杂著个人的情绪,烦恼的心态。有时出语伤人,有意讥讽、取笑、挖苦别人,使人听了产生烦恼。这就是语不清净。而如来所说的每一句话,对众生都有利益和好处。众生听了心里非常舒畅。
‘一言具众音声海’,佛陀说每一句话的声音里面,能够具备不同的声音,各类众生的语言都包含在里面,各种人都能听懂佛陀说的话。比如世间人听了,就觉得是世间话;天上的人听了,就觉得是天上的话;我们中国人听了,就像中国话;外国人听了,就像外国话;任何一道的众生,听到佛的话,没有听不懂的。
‘随诸众生意乐音’,佛陀以一种声音说法,但每一种众生听了佛的声音,都觉得非常的快乐。就喜欢听这种声音。大家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听声音的习惯、标准不同,如像不同的歌迷,对每一个歌星演唱风格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不同的歌星,都有自己的歌迷。有些歌迷喜欢听那种‘摇滚歌曲’,如像‘冬天的一把火’,他喜欢那种嘶声力竭地喊,拼命喊叫,听起来喉咙都快挣破的那种声音,觉得这样才来劲、过隐。那有的人,他喜欢那种娇里娇气地唱歌的声音。因为,每一个歌星演唱的风格不一样,就有不同的崇拜物件。但是这种崇拜的物件是有限的。仅限于某一类人喜欢,另一类人则不喜欢。佛陀说法的音声则不一样,任何人都能从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感觉,谁听了都喜欢。
‘一一流佛辨才海’,佛陀说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辨论胜过他。佛陀是辨才无碍的。佛陀的每一句话,都能发出不同的辩才,发出不同的声音。每一句话,每一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每一个众生听了之后,都心生欢喜,每句话都能让众生,心服口服。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人’。三世一切诸佛,在十方诸佛刹,用不同的语言去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我希望对佛陀演说的甚深道理,都能接受,都能理解。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许多日常读诵的经书前,都有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因为我们对佛法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就没有办法修学。所以,希望我能如实地了解佛法,认识佛法,这很重要。
通达诸佛境界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这里有两个颂,主要是强调在修行中,念头到底有多重要?‘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我们现前的一念,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我们一念的力量能够深入到未来,所有一切的时劫。换句话说,所有一切的时劫,都在我的一念之中。不但未来的时劫在我的一念之中,哪怕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的一切时劫,也都在我的一念中。所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下’。我们平常的人,不太注意自己的念头,可是在修行中,念头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人们的念头,能不能深入过去?不是不可以,我们也能想到过去很多的往事。但是严格的讲,不能说是深入过去。你能想起几十年前的事,但前几百年的往事,你能想起来吗?想不起来,但是佛陀能深入过去无穷无尽的往事,这就是宿命通啊!因为过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但凡夫做不到,有时你要想的事情想不起来;不想的事情,偏偏出现在脑海里边。有没有?有的。老年人最容易犯这种毛病,是不是?当天发生的事记不起来,可是过去发生的事能够想得起来。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间都没有离开我们这一念。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的一切人师子’希望我在一个念中,能见到三世所有的诸佛。靠什么去见这么多的佛陀呢?就是靠现前的一念。你说佛跟众生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在这一念啊!修行靠这一念修!成佛也靠这一念成!所以学佛修行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在于修正自己的念头啊!
六祖慧能在《坛经》里边讲得好:‘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佛与众生的区别:就在一念之间。迷者是凡夫,悟者就是佛。什么叫迷?什么叫悟呢?有的人末必清楚,是不是?所谓的迷,就是无明、愚痴、没有智慧,不明白事理。确切地说,是不明白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悟,是觉悟。确切的说,是智慧的成就。禅宗讲开悟,教下说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都是悟的不同表现。
悟是什么?悟在修道过程中,无意识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在身心与道合谐的条件下,人体的先天意识得到突发性升华,出现认识事物上的飞跃!简言之,悟就是外界事物撞击心灵深处理性认识上的火花,表现出来的一种直觉状态。它是心灵的一种感受,悟到的东西,有的能用语言文字表达,但有的是超越语言和文字。
开悟,并非佛法中特有,更不是禅宗中才有,行行都有开悟的。比如牛顿,他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他究心于物理和数学。一天他在花园里边散步,偶然看到苹果落地,忽然想到苹果为何不往上跑?而是往下落?由此,悟到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从而发明了地心对万物有吸引力的定律。又如南唐有一位诗僧,中秋赋诗道:‘团团一片月,渐渐照庭除。今夜一轮满’,到此下句不得停下来了。直到第二年中秋赏月,触景生情,忽然得到下句:‘清光何处无’?高兴得手舞足蹈,不能自己,半夜起来拿起钟乱撞,惊动寺院和全城,这也是悟的表现。
还有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也是一位虔诚礼佛,擅长用诗阐述佛理的‘香山居士’。他流传下来的诗很多,下面与大家共同欣赏《僧院花》的禅心意境。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诗中所说的华严偈,是指佛教的经偈,不是单指《华严经》所写的偈句;这里是泛指使人开悟的经偈。‘方便’是指使人开悟而进入佛境的方法和途径。整首诗的禅心意境是说,僧人要想领悟色空之理,在寺院栽种花树。如果从花树外表的角度去赏花,人们眼前所见的花姿娇艳动人;若用智慧的眼光去观照花树,就能领悟树色空的真理。诗人通过栽花、赏花、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悟到宇宙人生的真实。诗人通过对花的观察,向我们说明花姿为色相,因缘而生,因缘而灭;花开花谢,不也正好说明‘缘起性空’之理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这位伟大的诗人,赏花悟空,对‘性空’之理感悟很深。柏林禅寺提倡的生活禅,也是让大家在生活中去体悟佛法,去参禅证悟佛理。
学佛开悟非常重要。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开发智慧来解脱自己。因此,开悟在佛教里却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有开悟才能明白宇宙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不开悟,没有什么力量能代替你解脱的。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曾经苦修多年,并没有解决生死问题,最后还是回到菩提树下,静修一念,终于开悟了!然后根据他所悟到的道理,创立了佛教。佛说法四十九年,他讲的也就是把开悟所见到的东西介绍给众生,令众生开悟。开悟的方法,前面已经说过,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是戒定慧。通过闻思修的修行,目的是为了开悟这件事情。
那么《坛经》里,又说‘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烦恼跟菩提的区别在哪里呢?还是在一念之间。从缘起性空来看:烦恼没有固定的烦恼,烦恼自性本空,烦恼也是随心境不同而产生的。因为同样的一件事,如果你观念错误,挟带著烦恼的心态,去分别,去执著,就会产生烦恼;反之,你拥有正确的观念,健康的心态,用智慧去观照事物,当下就没有任何的烦恼,当下就是菩提!佛跟众生的主要区别就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