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云别本别译,(《楷定散记》十之七)日溪师云:异译文句与今经稍差异者不少,思夫多异本,传者不一,故致斯异。亦或非一时说,例如《般若》诸经,以此经如来本怀,处处异说,致此多本,盖此大悲之极处也。如阇王太子佛前受记,有佛入灭相,此《魏本》所不见,又愿之次第多前后,十二光明存没有异,我言非一时说者为此也。(已上《要解》)此世人以《汉》、《吴》或疑《魏本》,故作此说欤。今按《出三藏记》九(二纸):道安《般若抄》经序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云云。据斯钻习以审诸经,但是梵本广多,致使传译文义存没详略不同耳,非是别本各译也。
今就五存详究,《汉》、《吴》大同,以恭明慕支谶学故。其于《魏本》也,存没不同不少也,惟夫《汉》、《吴》从质,不加文饰,唯宣法要,弘道为本,以佛法东渐未久也,如慧远法师《大智论抄》序云:「圣人依方设训,文质殊体,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是以化行,天竺辞朴而义微,言近而旨远,义微则隐昧无象,旨远则幽绪莫寻,故令玩常训者牵于近习,束名教者惑于未闻。」(《出三藏记》第十一)准解,如《汉》、《吴》二本,言诠隐昧,幽绪难寻,以其从质也。支敏度曰:「谶,月支人也,汉桓帝之世来在中国,其博学渊妙,才昌渊微,凡所出经,数多深玄,贵尚不在文饰。」又曰:「又有支越,(支谦一名)字恭明,亦月支人,其父亦汉灵帝之世来献中国,越在汉生,似不及见谶也。又支亮,字纪明,资学于谶,故越得受业于亮焉。越才学深彻,内外备通,以秀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然其属辞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出三藏记》第八)又道安法师尝评前人出经:「支谶、世高审得梵本难系者也,又罗支越断凿之巧者也云云。」
今以《汉》、《吴》二本对校《魏本》,其不同不一。
《汉本》首无「如是我闻」句,但有主处众,(《吴本》同之)于众成就中列四众广多,(《吴本》但比丘,略比丘尼、清信士、女)而无菩萨叹德。《魏本》略人天众,广菩萨叹德。其多列人天、声闻众者,此彰斯经慈哀莫穷,而省菩萨叹德者,以隐智从慈也。(是一)
阿难请问、佛答等,虽文质缓急有不同,大义是同焉。于正宗中,《汉本》列过去三十七佛,《魏本》列五十三佛,此但具略异耳。次法藏说发愿说偈(《吴本》但发愿,无说得)已,求正觉,请说经,世饶王佛知其志愿深高,为说诸佛国土善恶,法宝藏闻喜悉见,则选心中所欲愿,便结得是二十四愿经,无央数劫奉行求索,(因中发愿修行)其法藏菩萨至期(恐其乎)然后(《吴》云至其然后)自致得作佛,名「无量清净觉」,(《吴》名阿弥陀佛)智慧勇猛,光明无比,国土甚善,八方上下莫不得过度解脱忧苦者。(已说果相,吴本亦同)次(十左)无量清净佛为菩萨时常奉行是二十四愿,乃至佛言:何等为廿四愿者,广说廿四愿结因行,说无央数劫自致作佛,初(十一左)说法藏因行果成者,略说弥陀教,后说无量清净佛二十四愿者,释迦重广说法藏因果。《魏本》法藏因中自说四十八愿,于愿前不说果名,愿后说偈,后说永劫行,明成佛后说光明等。此因果次第,《汉本》果中说因,故作佛后说二十四愿;《魏本》因中说果,故有两花空赞之说。因无离果因,果无离因果,因果常相即,故于非因非果说因果。(此二,因果说愿之异)
又《魏本》法藏自说因愿,《汉本》释尊说法藏之愿,释迦说故因愿带成就,故不别说成就之相,如彼十七愿言:「诸佛各于弟子众中叹我功德国土之善,(咨嗟愿成)诸天人民闻我名字皆悉踊跃来生我国。(十八愿成就)」余亦可准知之。(是三,说愿之人异)
又《汉》、《吴本》说二十四愿,《魏本》说四十八愿,愿数不同者,但是愿智之广略耳。虽广略不同,而正觉果智是一也,如天上月,随器多少现影,而月光惟一。然四十八愿为具足说故,自言当具说之,又《观经》言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故。(是四,愿数之异)
《汉本》(十五又)说光明佛身竟云:「佛说无量清净为菩萨求索得是二十四愿」,时阿闍王太子等说闻愿利益,此亦《魏本》所无也。(此异之五,闻愿益有无)
今按:《魏本》说「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此举过去法藏菩萨说愿之利益,未来闻愿益,在于此中,故《魏本》不说今日闻益。《汉本》就释迦说愿,说今日闻愿之益,释迦说愿如法藏所说无异,闻愿利益亦尔,今日闻愿利益如往昔闻已满足无异,虽古今殊,而闻愿不思议一也,故《魏本》摄过去闻愿中不说之也。又(第三之二左)说无量清净佛寿命无极,次(三左)「佛言无量清净佛至其然后般泥洹者,其楼亘菩萨便当作佛,总领道智,典主教授,过度八方上下,当得复如大师无量清净佛」等,(《吴本》上卅九同之)此亦《魏本》所无也。是灭不灭之异。(是六)
按《汉本》,至牟尼说偈广弥陀教,佛语阿难已下(第二廿左已下)明释迦教,故准拟释迦一化,广说大小得道,明佛寿亦顺他方,说海水等喻。由此思之,欲说观、势二大士寿命无极,准拟释迦一化而说般泥洹耳,理实示修短自在之相也。又三辈广说浊世谕诫亦太,悉合胎化生于三辈而说五善五恶,《魏本》次三辈释迦赞叹而后明五善五恶,至「阿难礼见章」说胎化二生,是三辈、胎化开合之异也。(是七)
按《魏本》,三辈广通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别约此界,则三辈有五善五恶,使三辈五善五恶者得名号大利,若失大利者有胎化生,故五善五恶后说胎化生也。《汉》、《吴》两本说此土三辈,其胎化生是三辈诸行往生之果,是合说之三辈章也。又《汉》、《吴》二本修因杂然,不说一向专念,窃惟时运,佛法东流年代未久,译人大观斯经垂谕至切,大异于诸经例,先于汉地,欲奉佛慈训,舍恶修善,注意恶方,故能尔耳。《魏本》不尔,深悟佛意所在,以启纯专之辙,於于此乎诸行、念佛专杂判然,是纯杂之异也。(是八)
上来八异,粗举其大者,如是前后详略,虽有文质不同,是非别本别译。而僧铠所出,质而不野,简而必诣,悲智兼畅,出兴大事无所遗,摄凡要津有所归,是以冠绝古今者,夫惟《魏本》乎!
曹魏之后有唐、宋翻,以弘其美,法门宏旷,复益振矣,《唐本》于《魏本》,犹如《汉》后有《吴本》。今与《唐本》对检,略有七异:
《魏本》五德及佛兴所怀了然可睹,《唐本》略说,是为一异也。
其说五十三佛出世者与《魏本》前后不同,是为二异也。
《魏本》成觉感土之后有但为将来之问,《唐本》移之于浴池之前,是为三异也。
《魏本》次成佛感土说于十劫,次说国严光明寿命及初会众不可计,《唐本》反之,是为四异也。
又《魏》世尊说偈,《唐》分安之两处,是为五异也。
又《魏本》「佛告弥勒」已下劝谕,《唐本》所缺,是为六异也。
又《唐本》今为大嘱累,及得益分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等,《魏本》略省,是为七异也。
此其大者,小者可知,具如下文当明。(已上依师说)
因辨此经末释者,元晓、净影、嘉祥、玄一、法位、憬兴、义寂等各有注疏,于中,唯晓、影、祥、兴四家现存。我朝钞记亦不少,《赞钞》一卷(兴福寺善珠作)、《述义》三卷(最澄集)、《私记》一卷(智景,已上三部出《传灯长西录》)、《义苑》七卷(纪州总持寺南楚作)、《略笺》八卷(享保五年洛东禅林寺浣溪作)、《钞》七卷(望西楼了惠作)、《直谈要注记》二十四卷(永享四年增上寺酉誉作)、《见闻》七卷。(良荣作)
于今宗中,黑谷《三经释》为创,《科玄概》一卷(小仓西吟作)、《会疏》十卷(越前胜授寺峻谛作,元禄十三年刻)、《开义》六卷(平安西福寺惠空作,未刻)、《贯思义》三卷(艺州理圆作,享保三年刻)、《显宗疏》十七卷(江州性海无涯作,未刻)、《要解》三卷(法霖作)、《讲录》十卷(纪州矶胁安乐寺南麟作,未刻)《梵响记》六卷(灵凤作,宽保元年刻)、《眼髓》十一卷(摄州定专坊月溪作,未刻)、《义记》五卷(堺华藏庵惠然作,未刻)、《海渧记》二十卷,《科》二卷(摄州小曾祢宪荣泰岩作,未刻至灭诸烦恼离恶趣心文)、《安永录》十三卷(艺报专坊慧云作,未刻。)